台湾花莲近海发生5.9级地震

台湾花莲近海发生5.9级地震

一、台湾花莲外海发生5.9级地震(论文文献综述)

庄庆祥,庄公勋,郑霜高,姜兆钧[1](2021)在《释放地热能防震减灾进展与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大地震核爆成因深入研究和发展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防震减灾探讨,摸索大地震核爆、孕育、发生、发展的四大制约因素,寻找消弭大地震核爆发生四大制约因素的有效方法,攻克防震减灾难关,勇攀世界地热、地震地球科学高峰。

岳亚男[2](2020)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RC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研究》文中提出地震后应急期内的首要任务是评估灾区建筑结构损伤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迅速组织应急排险、恢复重建等工作。传统的评估方法往往受限于评估人员的专业背景,使得评估结果因人而异,且评估过程持时长、时效差。因此,一种快速、稳定的建筑结构损伤评估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结构损伤评估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和准确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我国量大面广的RC框架结构,收集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中框架结构破坏图片,包括非结构构件和结构构件,按照《建筑物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将结构构件中梁柱划分为轻微破坏、中度破坏和重度破坏;非结构构件中天花板和填充墙分别划分为完好、破坏和轻微破坏、中度破坏、重度破坏;针对图片不足的问题,采取旋转、镜像手段对图片库进行扩充,为后续的模型训练提供数据集。(2)本文基于迁移学习方法,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框架中的Alex Net网络对震后框架建筑破坏数据集进行学习。通过与Google Net和Res Net的对比实验,验证了Alex Net在本次识别任务中的优越性。研究Batchsize、Epoch、Dropout、优化函数等参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提出天花板破坏识别模型,准确率达96%左右;针对于填充墙破坏程度识别和梁、柱破坏程度识别准确率较低问题,在Alex Net网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将识别准确率提升了4%左右。(3)根据《建筑物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提出了建筑结构破坏等级的量化评估准则,通过Matlab将非结构构件和结构构件损伤识别结果进行整合,获得地震所致建筑结构损伤程度,为了便于操作,还开发了GUI图形交互界面。

刘炜坪[3](2018)在《跨河床埋地管道地震响应分析》文中认为作为能源和物质运输的重要生命线系统之一,埋地管道系统安全的最大危险之一是地震的破坏作用。本文针对跨河床场地条件下的埋地管道地震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探索该地形条件下埋地连续钢管道的地震反应特性和影响因素,为跨河床埋地管道系统抗地震作用和抵御地震引起的地层形变等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素材。本课题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建立了管道通过跨河床场地的多种有限元模型,深度分析了河谷的地形效应以及地下管道的地震响应规律和多参数影响下的管道地震反应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系统分析了地震的场地效应以及埋地管道地震响应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数值分析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确立了本论文的数值模拟基本思路、建模的关键技术要点。然后,运用ABAQUS建立了河床场地的数值模型,分析了该场地条件下的地形效应,并提出了估算河谷边缘加速度放大系数的经验公式。研究了场地参数变化,包括河谷深度、河谷宽度、山体高度、坡角大小、地震动频率等参数对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其次,建立跨河床场地条件下连续直埋钢管的数值模型,分析了管道的应力和变形特征,研究了埋地管道的不同工况下抗震最有利的埋设位置,并探讨了场地参数(如河谷宽度、深度、坡角)、管道参数(包括管径、管道壁厚、管道埋深)等对埋地管道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分析了跨河土体液化情况下管道的上浮反应规律,并与非液化场地进行了对比,给出了一个可以估算连续钢管上浮位移的经验公式,并系统分析了管道参数(包括管径、管道壁厚、管道埋深)对管道上浮响应的变化规律。

靳海芬[4](2018)在《施工阶段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与塔吊耦合地震响应及易损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超高层建筑数量逐年增多,高度也在不断刷新纪录,结构体系越来越复杂,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期较长。另外近些年来板块运动频繁表明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超高层施工阶段的结构无法通过完整的结构体系来抵抗各类荷载,一旦遭遇地震损失惨重,因此研究施工阶段超高层主体结构及其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与抗震性能对安全施工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施工时变力学分析理论慢速时变力学中的时间冻结法,结合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常用的‘框架核心筒领先施工,外框同步跟随施工工艺’和塔吊外挂内爬等施工技术,对施工阶段超高层主体结构和施工塔吊的地震响应规律和易损性进行研究。对主体结构的分析中,首先基于统计结果给出超高层的施工工期建议值,结合地震危险性分析来确定施工阶段地震动强度参数取值。将施工过程离散化,超高层施工连续结构近似为一系列不变结构,结合混凝土材料施工时变性,分析超高层主体结构在各个施工阶段、危险施工阶段不同塔吊工况、高中低区不同施工状态下主体结构的响应规律。对比层间位移角结果表明结构整体趋势是随着施工推进,结构的响应越明显,加强层在中区时抗侧效果明显。施工过程中地震作用的响应分析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施工进程和施工状态,正确进行危险阶段的评估。对塔吊危险工况的分析中,考虑主体结构与塔吊耦合效应以及施工过程中塔吊工作时的吊重和惯性载荷,建立施工阶段超高层主体结构与塔吊整体有限元模型研究塔吊设备地震作用下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空间状态下的响应规律。通过比较塔吊的顶点位移值,发现不同施工阶段的危险回转工况不同,危险的仰角工况相同,都是在低仰角时比较危险。为了能够有效预测重大结构工程施工阶段主体结构和塔吊设备的地震破坏和损失,提出了超高层主体结构和施工塔吊易损性分析方法。同样将施工过程离散化,建立不同施工阶段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选取地震波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确定性能水准和极限状态限值;基于概率意义计算超高层施工主体结构超越各个极限状态的概率。通过分析得出主体结构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概率最高的阶段是施工至中间段,塔吊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概率最高的阶段是施工至结构高区段。

曾程[5](2018)在《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理论的地表永久位移概率危险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提出并积极促进实施经济走廊建设及“一带一路”等重大决议。其中,“一带一路”优先需要开展的方向则是完善我国的基础设施,并使其实现与毗邻国家的互联互通,而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接区域正是我国西南地区,因此,随之而来的是该地区基础设施逐年递增的需求。然而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伴随有大规模的活动断层,使得地震活动性强烈,其面临着大地震频发的危险。地震发生会引起断层附近的地表形变,严重时会对基础设施项目产生一定的破坏,尤其像南水北调长距离工程、铁路、桥梁、穿山隧道等大型项目,有时无法规避地要途径或穿过高烈度地区。如若发生较大震级地震,势必对该区域的基础建设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采用适当的策略对地表永久位移风险性进行合理预估,是有重要工程意义的。本文以川西某高烈度区域为例,借助Okada位错理论,对研究区域进行了位移场模拟,并建立了区域位移衰减关系,结合跨断层地表变形概率危险性评价方法,最终得到了工程途径米林断裂时遭受地表破裂的风险曲线。首先,将弹性位错理论引入到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中,并阐述了基于地表永久位移模拟的概率危险性估计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流程。以熊本地震(2016)为例,采用Okada位错理论计算地表位移场,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随后,以川西某高烈度区(位于松潘-甘孜地块)为例,阐述了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及位移模拟所需参数的选取方式。其中,如震源深度,滑动角,观测点位置等关键参数,需在模拟中考虑其不确定性,采用随机变量来表征参数的变异性。在每次模拟中,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确定的均值和方差,随机生成的参数值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不同场点、不同震级档的地表永久位移模拟,并回归得到了研究区域的位移衰减关系。以米林断裂带为例,将回归得到的位移衰减关系代入到概率危险性评估流程,计算了未来50年内,工程途径米林断裂带时遭遇地表变形的危险性概率,并得到了位移三个方向的风险曲线。最后对比了本文结果与基于实震数据统计的位移关系式给出的传统风险曲线。结果表明:本文与传统风险曲线均表现出近乎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在10m≥位移值≥1m时,传统风险曲线得到的概率水平要略微高于基于位移场模拟得到的结果,也就是说,传统风险曲线的结果更为保守。

杨志永[6](2018)在《巨尺度岩体变形致灾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地壳运动所引发的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类带来巨大损失,同时地壳运动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地壳运动引起应力场的变化,应力场是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四川盆地及周边区域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活动构造带,是中国境内新构造运动最为强烈和典型的区域,对该地区开展构造应力场研究并对局部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活动构造、断裂带运动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从巨尺度的宏观角度,结合四川盆地及龙门山断裂带大地构造单元、区域构造特征、地层岩性等特征规律,对四川盆地及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工作在有限差分法分析软件FLAC3D平台上进行。数值模型利用前人对四川盆地及青藏高原东缘区域的地层剖析和地壳结构为依据,建立相应的几何模型;采用相关岩性数据(杨氏模量、泊松比、岩体密度)对几何模型分块体进行赋值从而建立地质模型;利用GPS运动位移速度及调整荷载参数,从而确定模型的对应的准确边界条件。模拟结果显示,最大主应力集中区主要在断裂端点、局部拐点、龙门山断裂与鲜水河断裂的交汇点及龙日坝断裂与东昆仑断裂、华蓥山断裂附近出现,且龙门断裂带、华蓥山断裂带、龙日坝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附近应力集中较为明显,同时相关的研究表明,该区域为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四川盆周的泥石流、滑坡、危岩崩塌等主要灾害地貌的宏观区域分布特征主要受区域大地构造体系的控制。大、中型泥石流、滑坡集中分布于不同构造体系的结合部位、构造体系急剧作弧形转弯的部位、构造体系互相穿插交会或复合的部位、深大断裂两侧和地震等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区。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可以为在四川盆地与龙门山地区主要断裂带附近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有效参考。

王曾豪[7](2018)在《环球时报官方微博涉台社会新闻框架研究》文中提出从早期的相互敌视到后来的和平交流,两岸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段从冷到热的演变史。中国大陆官方始终秉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的理念,致力于为祖国统一的实现构建良好氛围。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更能体现官方与民间的主流立场。本研究以环球时报官方微博为新媒体时代党媒的范例,探究其在报道台湾社会新闻时所呈现的主要框架,据此思考背后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并对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供建议。本文借助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展开定量研究,通过对环球时报官方微博涉台社会新闻样本的考察,进一步具体还原媒体倾向框架与受众偏好框架,确认了负面性报道在传播频率与受众影响上的突出表现。结合两岸局势和媒体特性,本文将客观原因归于台独媒体的长期诽谤以及陆媒赴台新闻活动受限导致的信息依赖,主观原因则与该媒体自身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有关。由于负面倾向的长期存在可能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立足于新闻实践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平衡报道涉台新闻,展现多元台湾社会;划清政治新闻与社会新闻界限,保持理性;提高驻台记者采编能力,营造两岸新闻交流氛围;鼓励两岸良性沟通,尊重台湾社会现状等。寄望以此发挥新闻媒体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温燕林,于海英,朱艾斓,宋治平,李春峰[8](2016)在《设定琉球海沟发生罕遇地震评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啸风险》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构造相似条件分析,琉球海沟与日本海沟、智利海沟、印尼巽他海沟一样具备发生9级罕遇超巨大地震的可能。在对近几年来全球发生的超巨大地震参数及构造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设定琉球海沟9.0级地震参数,并将其引发的海啸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可引发初始波高为8m的海啸,台湾东北部半小时后遭受10m以上海啸,34小时左右传至浙南、闽北沿岸,近岸各处波高在12m;5小时左右传至浙北、粤北沿岸,浙江近岸各处波高在2m左右,广东沿海、台湾海峡由于台湾岛的正面阻挡,海啸波高低于50cm;8小时后靠近上海海岸线,最大波高约1m。海啸的上岸高度与海岸附近的海深和海岸线的形态密切相关,我国东南海域地形变化复杂、海湾众多,对海啸波有放大作用,模拟结果可能比实际海啸偏小。我国沿海地区分布着不少已建和在建的核电厂,在核电设计时未考虑海啸,一旦发生这种罕遇地震海啸则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若与风暴潮、天文大潮叠加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由于核电安全要求万无一失,故须制订有效预警和应对措施。

谷溢[9](2012)在《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处于特殊情境下的城市防灾,而这一特殊情境就是“夜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昼/夜”的社会活动差别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向夜晚延伸,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在夜晚继续白天的活动;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向纵深方向发展,城市的空间规模越来越庞大,城市在国家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这样一个发展趋势下,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首先,怎样夜间对城市灾害的影响和白天有什么区别?第二,夜晚防灾有哪些构成因素?第三,如何确保夜间灾时城市功能受影响最小化、城市居民人身安全最大化?当前我国的防灾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1.以工程减灾为主的防灾减灾研究和城市灾害系统论研究,这一领域偏重数理模型的建立,主要是对灾害前期的预测和预防进行实践;2.是以城市规划学科为主的空间对策研究,这一领域偏重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下,以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规划条文编制和空间设计对城市灾害进行应对;3.以管理学科和社会学科为主的应急防灾减灾研究,它们偏重对于灾前教育,灾时管理和灾后动员等一系列社会机制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制定应急预案达到防灾减灾目的。从分工上看,这三大领域的防灾研究相互补充和完善,能够较好地覆盖当前的城市防灾减灾。但现实问题是,城市灾害在昼夜不同情境下有较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会直接导致灾害结果的严重程度产生较大的差异。本文正是在对这一差异的调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城市空间夜间防灾这一观点,并围绕这一目的展开论文的研究工作。也就是说,本文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填补目前我国城市防灾研究对于夜晚灾害研究的空白。在城市规划发理论展层面,本文分析了近现代以来重要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中的城市防灾脉络,并对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城市发展阶段的城市灾害特征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作为前车之鉴,这些研究将会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应对城市灾害问题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在城市空间研究层面,本文探讨了作为城市防灾功能的载体—城市空间物质环境—在“昼-夜”、“平-灾”等不同情境下的空间形态和意向的变化,为后续展开的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和具体功能载体—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照明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在心理和行为学层面,本文梳理了灾时夜间心理行为变化特征和视觉知觉以及城市空间变化的关系,为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构成因素的分析和防灾照明的指标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在照明研究层面,结合上述对于城市规划理论、空间形态与空间意向变化特征、夜间灾时视知觉与心理感知特点等相关因素的研究,确定了基本的防灾照明控制指标和规划框架,为切实实现利用照明手段提高城市空间夜间防灾能力提供技术和制度的保障。由于目前对于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研究的相关理论文献严重匮乏,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理论文献研究、问卷调研统计、和模拟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这一系列方法,本文梳理了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中的防灾脉络,对我国夜间城市防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构成城市空间夜间防灾安全的主要因素,依据这些因素分析了夜间城市空间防灾策略,围绕策略中的核心因素初步构建了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照明规划框架。本文的创新点正是依据研究的深入逐渐产生:首先,总结了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的构成要素;其次,提出了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的照明策略;最后,建立了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框架。

杨杰[10](2011)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地震前热异常分析》文中提出地震前出现热异常的现象,早已被国内外所关注。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通过分析卫星数据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覆盖全球的地表信息,使得利用热红外遥感探测地球表面大面积的温度场分布,捕获震前热异常成为可能。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地震前热异常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介绍了地震热红外遥感的物理基础,并梳理了相关的机理解释;进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NCEP-FNL同化资料、NOAA卫星的射出长波辐射产品以及地面气象站的温度数据,分析了三个地震前的遥感热异常特征,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最后,探索了地震遥感热异常的规律性特征,并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总结如下:1.利用NCEP-FNL资料的温度数据,分析了2010年台湾花莲地震前温度异常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地震前第5天,在震中的西北方向(即板块运动前端)出现增温现象,然后温度异常逐渐向震中方向移动,构造活动区的温度异常面积扩至最大;随后,该异常主要被控制在冲绳海槽和琉球海沟之间的地区。地震前2天,该异常逐渐消失。2.利用NOAA卫星的射出长波辐射资料,分析了2008年新疆于田地震前OLR时序变化及其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震前异常增温呈现起始-加强-高峰-衰减-平静-再发震的过程,地震不是发生在长波辐射异常达到高峰时,而是发生在长波辐射异常已经平静的一个月后。此分析结果与利用NCEP-FNL资料的温度数据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3.利用NOAA卫星的射出长波辐射资料,分析了2007年云南普洱地震前OLR时序变化及其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普洱地震震前OLR序列存在明显的异常前兆,异常呈现起始—衰减—加强—高峰—平静—加强—再发震的过程,热异常区域沿断裂带逐渐向震中附近移动。此与震中附近地面气象站的温度变化情况基本一致。4.对比分析了三次地震前热异常的共性特征与差异,探索了地震前热异常的规律性特征。结果表明,利用NCEP-FNL资料的温度数据以及长波辐射数据,可以有效提取出与构造活动及地震相关的热异常信息;一般在发震前约40天之内出现热异常现象,异常呈现起始—衰减—加强—高峰—平静—加强—再发震的过程,热异常区域的空间分布跟该地区的构造有关,大多沿断裂带向震中逐渐迁移,具有较好的映震效应。

二、台湾花莲外海发生5.9级地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花莲外海发生5.9级地震(论文提纲范文)

(1)释放地热能防震减灾进展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发地热防震减灾的战略意义
2 大地震成因探讨
    2.1 地震与地热关系
    2.2 大地震成因研究
        2.2.1 大地震爆炸的制约四要素的各自作用
        2.2.2 消弭大地震四大制约要素的方法
        2.2.3 断层与地应力不是地震发生的主因
3 释放(开发)地热能防震减灾的实例
    3.1 天然温泉释放地热能防震减灾实例
    3.2 地震危险带上地热开发前后地震案例
4 创建防震减灾科技创新基地

(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RC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土木工程领域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1.2.2 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课题来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卷积神经网络相关理论概述
    2.1 引言
    2.2 BP神经网络理论
        2.2.1 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算法
        2.2.2 损失函数和优化函数
    2.3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2.3.1 卷积层
        2.3.2 激活层
        2.3.3 池化层
        2.3.4 全连接层
        2.3.5 随机失活层
    2.4 数据集的建立与扩充
        2.4.1 数据集的建立
        2.4.2 数据预处理
        2.4.3 数据增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构件损伤识别
    3.1 引言
    3.2 迁移学习Alex Net网络
        3.2.1 迁移学习
        3.2.2 Alex Net网络结构
    3.4 识别结果分析
        3.4.1 网络的影响
        3.4.2 训练集比例划分的影响
        3.4.3 实验参数调整
    3.5 改进AlexNet网络识别结果分析
        3.5.1 改进AlexNet网络结构
        3.5.2 识别准确率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震后框架建筑损伤评估
    4.1 引言
    4.2 快速评估理论方法设计
    4.3 GUI设计
        4.3.1 GUI简介
        4.3.2 GUI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跨河床埋地管道地震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复杂场地条件下埋地管道地震破坏研究现状
        1.3.1 地震地形效应的研究现状
        1.3.2 埋地管道地震响应的研究现状
    1.4 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研究方法
        1.4.1 原型观测
        1.4.2 解析方法
        1.4.3 模型试验
        1.4.4 数值模拟法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实现
    2.1 引言
    2.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2.3 材料的本构模型
        2.3.1 土体的本构模型
        2.3.2 钢材的本构模型
    2.4 人工边界条件的建立
        2.4.1 三维人工粘弹性边界简介
        2.4.2 三维地震动输入
        2.4.3 算例验证
    2.5 管土相互作用的模拟
        2.5.1 土弹簧模型
        2.5.2 接触面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谷地形效应分析
    3.1 引言
    3.2 河谷数值模型的建立
        3.2.1 ABAQUS模型的建立
        3.2.2 地震波的选取
    3.3 河谷地形地震响应的数值分析
    3.4 河谷边缘加速度放大系数估算公式
        3.4.1 估算公式的提出
        3.4.2 公式的验证
    3.5 场地参数变化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3.5.1 河谷宽度的影响
        3.5.2 河谷深度的影响
        3.5.3 山体坡角的影响
        3.5.4 山体高度的影响
        3.5.5 地震动频率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跨河床埋地管道地震响应
    4.1 引言
    4.2 ABAQUS数值模型的建立
        4.2.1 材料本构参数的选取
        4.2.2 地震波的选取
    4.3 跨河床埋地管道地震响应
        4.3.1 应力时程分析
        4.3.2 跨河床场地与普通均匀场地的管道响应对比
    4.4 场地参数变化对管道响应的影响
        4.4.1 河谷宽度的影响
        4.4.2 河谷深度的影响
        4.4.3 坡角的影响
    4.5 管道参数变化对管道响应的影响
        4.5.1 管径的影响
        4.5.2 壁厚的影响
        4.5.3 埋深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场地液化对埋地管道的上浮影响
    5.1 引言
    5.2 ABAQUS数值模型的建立
        5.2.1 液化土、非液化土本构选择及计算参数
        5.2.2 管道本构选择及计算参数
        5.2.3 液化作用下管道有限元模型
    5.3 土体液化对管道上浮的影响
    5.4 管道上浮位移估算公式
        5.4.1 估算公式的提出
        5.4.2 公式的验证
    5.5 管道参数变化对上浮的影响
        5.5.1 埋深的影响
        5.5.2 管径的影响
        5.5.3 管道壁厚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施工阶段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与塔吊耦合地震响应及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超高层施工关键技术
        1.2.1 超高层主要施工工艺
        1.2.2 超高层施工塔吊应用研究现状
    1.3 施工时变结构分析理论与方法
        1.3.1 施工时变力学分析理论
        1.3.2 建筑施工过程力学分析研究现状
    1.4 超高层结构抗震分析
        1.4.1 超高层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1.4.2 超高层结构施工阶段抗震分析
    1.5 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1.6 本文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超高层施工主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2.1 引言
    2.2 超高层施工阶段地震作用的确定
        2.2.1 超高层施工工期
        2.2.2 施工阶段地震作用的确定方法
    2.3 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流程模拟
        2.3.1 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工艺
        2.3.2 超高层主体结构施工材料时变性
    2.4 超高层主体结构各施工阶段地震时程响应
        2.4.1 时变结构离散分析方法
        2.4.2 施工模拟有限元模型
        2.4.3 不同施工阶段地震时程响应分析对比
    2.5 考虑塔吊荷载的主体结构施工地震响应分析
        2.5.1 施工塔吊荷载作用
        2.5.2 施工塔吊危险工况
        2.5.3 施工塔吊危险工况分析
    2.6 加强层施工对主体结构地震响应影响
    2.7 本章小结
3 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塔吊危险工况
    3.1 引言
    3.2 超高层施工塔吊及工况
        3.2.1 外挂塔吊爬升规划流程
        3.2.2 超高层施工塔吊分析工况
    3.3 塔吊荷载
        3.3.1 自重荷载
        3.3.2 起升载荷
        3.3.3 惯性载荷
    3.4 外挂内爬式塔吊危险工况算例分析
        3.4.1 塔吊危险工况算例简介
        3.4.2 塔吊各工况荷载的施加
        3.4.3 塔吊危险工况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施工阶段超高层主体结构及塔吊地震动易损性分析
    4.1 引言
    4.2 IDA分析方法
        4.2.1 IDA分析基本理论
        4.2.2 地震记录选取
        4.2.3 强度参数和工程需求参数的确定
        4.2.4 IDA分析的基本步骤
    4.3 基于IDA施工阶段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4.3.1 施工主体结构有限元模型
        4.3.2 施工主体结构的IDA分析
        4.3.3 基于IDA的易损性分析
    4.4 基于IDA的施工阶段塔吊地震易损性分析
        4.4.1 施工主体与塔吊耦合结构有限元模型
        4.4.2 施工塔吊结构的IDA分析
        4.4.3 施工塔吊结构的易损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理论的地表永久位移概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地震永久位移灾害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表位移的确定性计算
        1.3.2 地表破裂的经验性估计
        1.3.3 永久位移的概率危险性分析(PFDHA)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基于位错理论的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
    2.1 基于位移模拟的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
        2.1.1 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
        2.1.2 地表破裂概率危险性分析(PFDHA)
        2.1.3 地表破裂概率危险性评估流程
        2.1.4 基于位移模拟的PFDHA分析
    2.2 位错理论的基本概述
        2.2.1 位错模型的发展
        2.2.2 Okada弹性半无限空间位错模型
    2.3 熊本Mw7.0地震(2016)地表永久位移计算
        2.3.1 熊本地震(2016)概述
        2.3.2 熊本地震(2016)位移场计算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研究区域地表永久位移计算
    3.1 研究区域及区域地质构造
    3.2 模型参数的选取及其不确定性
        3.2.1 震源参数
        3.2.2 场点参数(观测场点的选择)
    3.3 位移场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位移模拟的永久位移概率危险性分析
    4.1 基于模拟的位移衰减关系
        4.1.1 位移场模拟结果
        4.1.2 回归分析
        4.1.3 残差分析
    4.2 米林断裂带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估
        4.2.1 参数选取
        4.2.2 米林断裂带永久位移风险曲线
        4.2.3 与传统风险曲线的对比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论文

(6)巨尺度岩体变形致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应力场研究现状
        1.2.2 巨尺度区域数值模拟现状
    1.3 研究区域研究现状
        1.3.1 四川基础地质研究
        1.3.2 龙门山构造带研究
        1.3.3 四川盆地区域数值模拟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应力场特征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构造变形特征
    2.4 四川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带特征
        2.4.1 龙门山断裂带
        2.4.2 巴中-龙泉山断裂带
        2.4.3 华蓥山断裂带
        2.4.4 米仓山-大巴山断裂带
        2.4.5 金佛山-大娄山断裂带
        2.4.6 鲜水河断裂带
    2.5 四川盆地构造应力场
        2.5.1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基本特征
        2.5.2 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基本特征
第三章 四川盆地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3.1 有限差分法理论方法
        3.1.1 有限差分法概述
        3.1.2 FLAC程序的发展历史
        3.1.3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理论
        3.1.4 岩土工程FLAC3D求解步骤
    3.2 研究模型的建立
        3.2.1 基本假设
        3.2.2 块体划分
        3.2.3 几何模型
        3.2.4 地质模型
    3.3 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
        3.3.1 材料参数
        3.3.2 网格划分
        3.3.3 边界条件
        3.3.4 FLAC3D转化模型
    3.4 模拟结果分析
        3.4.1 速度场特征
        3.4.2 应力场特征
        3.4.4 位移场特征
第四章 龙门山地区应力场特征
    4.1 龙门山区域构造背景
    4.2 龙门山地区地层岩性
    4.3 龙门山构造带的活动断裂特征
        4.3.1 地面高程模型的确立
        4.3.2 深浅层剖面体几何模型的确立
        4.3.3 深部地壳高程的构建
    4.4 相关模型参数
        4.4.1 材料参数
        4.4.2 边界条件
        4.4.3 网格划分
    4.5 龙门山地区应力场分布模拟结果分析
        4.5.1 水平应力及位移特征
        4.5.2 垂向应力及位移特征
        4.5.3 剪切应力及大主应力特征
    4.6 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
第五章 区域致灾特性研究
    5.1 山区河流致灾特性
        5.1.1 地形地貌
        5.1.2 地层岩性
        5.1.3 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
        5.1.4 水利工程建筑物
    5.2 四川盆地致灾机制
        5.2.1 盆地泥石流
        5.2.2 盆地滑坡
        5.2.3 危岩崩塌
    5.3 区域孕震机理研究
    5.4 区域灾害特征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7)环球时报官方微博涉台社会新闻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框架理论
    2.2 框架分析取向
3 研究方案设计
    3.1 抽样设计
        3.1.1 媒体选择
        3.1.2 “涉台社会新闻”概念界定
        3.1.3 样本时间范围
        3.1.4 研究方法
        3.1.5 样本选取
    3.2 类目建构
4 内容分析与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
        4.1.1 涉台社会新闻数量
        4.1.2 新闻题材
        4.1.3 新闻来源
        4.1.4 新闻基调
        4.1.5 新闻形式
        4.1.6 评论数与转发量
    4.2 受众效应相关性分析
        4.2.1 新闻题材的受众效应
        4.2.2 新闻来源的受众效应
        4.2.3 新闻基调的受众效应
        4.2.4 新闻形式的受众效应
        4.2.5 小结
5 新闻框架分析
    5.1 框架模型设计
    5.2 媒体倾向框架:犯罪、灾祸与猎奇
    5.3 受众兴趣框架:冲突、误解与血缘
    5.4 两种框架的异同特征
6 成因探析及对策讨论
    6.1 环时官微涉台社会新闻框架成因探析
        6.1.1 “仇中”与“反台”:两种情绪的应对
        6.1.2 限制与依赖:陆媒赴台报道窘境
        6.1.3 “争议制造者”: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
    6.2 专业主义与社会责任的权衡之思
    6.3 对策讨论
        6.3.1 平衡报道涉台新闻,展现多元台湾社会
        6.3.2 划清政治新闻与社会新闻界限,保持理性
        6.3.3 提高驻台记者采编能力,营造两岸新闻交流氛围
        6.3.4 鼓励两岸良性沟通,尊重台湾社会现状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类目构建图表
    B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设定琉球海沟发生罕遇地震评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啸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造环境与地震海啸
2 震源及海啸模型
3 数值模拟及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9)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灾害愈演愈烈
        1.1.2 夜间灾害不容忽视
        1.1.3 相关研究实践匮乏
    1.2 选题的阐释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思路
        1.3.3 内容框架
    1.4 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国际城市防灾研究
        2.1.1 城市灾害研究
        2.1.2 国际防灾合作
        2.1.3 美国城市防灾
        2.1.4 日本城市防灾
    2.2 我国城市防灾研究
        2.2.1 我国地震灾害
        2.2.2 相关理论研究
        2.2.3 政策法规制定
        2.2.4 主要面对问题
    2.3 本文理论研究基础
        2.3.1 空间认知理论
        2.3.2 视觉感知理论
        2.3.3 照明设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夜间”因素对城市防灾的影响
    3.1 夜间与灾害的关系
        3.1.1 发生在夜晚的灾害
        3.1.2 灾害发生后的夜晚
    3.2 夜间灾害特点分析
        3.2.1 夜间灾害发生几率高
        3.2.2 夜间灾害后果更严重
        3.2.3 夜间灾害救援更困难
    3.3 夜间防灾需求调查
        3.3.1 夜间活动习惯
        3.3.2 逃生避险需求
        3.3.3 空间识别需求
        3.3.4 心理安全需求
    3.4 灾时照明重要作用
        3.4.1 提高空间可识别性
        3.4.2 保障避险行为安全
        3.4.3 保持积极心理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夜间”与“灾时”对城市空间的改变
    4.1 现阶段我国城市夜空间发展特点
        4.1.1 经济发展驱动
        4.1.2 城市空间拓展
        4.1.3 生活方式改变
        4.1.4 形态特点鲜明
    4.2 基于夜间防灾目的城市空间分类
        4.2.1 夜间空间分类目的
        4.2.2 夜间空间分类原则
        4.2.3 夜间空间分类内容
        4.2.4 夜间空间构成元素
        4.2.5 不同空间防灾功能诉求
    4.3 城市空间“日-夜”变化与感知特点
        4.3.1 夜间城市意象
        4.3.2 夜间心理行为
    4.4 城市空间“平-灾”变化与感知特点
        4.4.1 灾时空间形态变化模拟实验
        4.4.2 灾时城市空间意象变化研究
    4.5 “夜间”、“灾时”对人的心理行为影响
        4.5.1 夜间灾时人的心理活动
        4.5.2 夜间灾时人的行为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空间夜间防灾影响因素定量评价
    5.1 AHP评价理论方法
        5.1.1 基本原理
        5.1.2 基本步骤
        5.1.3 计算方法
    5.2 影响因素确定依据
        5.2.1 理论分析与数据统计
        5.2.2 文献资料汇总
    5.3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5.3.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5.3.2 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5.4 城市空间夜间防灾体系评价
        5.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4.2 模型计算
        5.4.3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研究
    6.1 防灾策略构成
    6.2 照明防灾策略
        6.2.1 光环境构成
        6.2.2 结构分层
        6.2.3 照明分类
        6.2.4 指标控制
        6.2.5 技术保障
    6.3 空间防灾策略
        6.3.1 合理布局城市夜间功能
        6.3.2 完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防灾照明规划方法研究
    7.1 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概念
    7.2 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构架
        7.2.1 规划定位
        7.2.2 规划目标
        7.2.3 规划原则
        7.2.4 规划涵盖范围
    7.3 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内容
        7.3.1 现状研究
        7.3.2 总体规划
        7.3.3 详细规划
        7.3.4 设计技术导则
        7.3.5 管理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后续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地震前热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震热红外遥感基础与机理探索
    2.1 热红外遥感概述
    2.2 热辐射物理基础
        2.2.1 热辐射的特点
        2.2.2 热辐射基本定律
        2.2.3 地物热红外的影响因素
    2.3 地震热红外异常机理
第三章 数据及处理方法
    3.1 数据
        3.1.1 长波辐射数据
        3.1.2 NCEP-FNL数据
    3.2 计算原理与方法
        3.2.1 物理原理
        3.2.2 数据处理流程
    3.3 数据处理
        3.3.1 GRADS软件介绍
        3.3.2 处理数据方法
        3.3.3 利用GRAD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第四章 震前热异常实验及分析
    4.1 2010年台湾花莲地震前温度异常
    4.2 2008年于田地震前热异常
        4.2.1 利用OLR数据分析于田地震前热异常
        4.2.2 利用NCEP数据分析于田地震热异常
    4.3 云南普洱地震OLR异常分析
    4.4 地面实测温度异常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台湾花莲外海发生5.9级地震(论文参考文献)

  • [1]释放地热能防震减灾进展与创新研究[J]. 庄庆祥,庄公勋,郑霜高,姜兆钧. 能源与环境, 2021(01)
  • [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RC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 岳亚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跨河床埋地管道地震响应分析[D]. 刘炜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4]施工阶段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与塔吊耦合地震响应及易损性分析[D]. 靳海芬.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5]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理论的地表永久位移概率危险性分析[D]. 曾程.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6]巨尺度岩体变形致灾特性研究[D]. 杨志永.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7]环球时报官方微博涉台社会新闻框架研究[D]. 王曾豪. 重庆大学, 2018(04)
  • [8]设定琉球海沟发生罕遇地震评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啸风险[J]. 温燕林,于海英,朱艾斓,宋治平,李春峰. 地震工程学报, 2016(02)
  • [9]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研究[D]. 谷溢. 天津大学, 2012(05)
  • [10]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地震前热异常分析[D]. 杨杰. 长安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台湾花莲近海发生5.9级地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