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惠增博[1](2021)在《东方气田莺歌海组二段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储层构型研究》文中提出东方气田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劈的北部,其主要特点是面积大,产能中等,储量丰度和井网密度相对较低,储层间的非均质性很强。自2003年投产以来,目前已经进入产量递减阶段,急需进行挖潜调整,减缓产量的递减。本次研究,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岩心、动态等多维度资料,开展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储层构型研究及有利目标区预测。本文遵循“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原则建立研究区六个层位地层格架,以Y2IIU地层作为目的层位开展沉积相研究,共识别出浪控砂坝、砂质碎屑流、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以及泥质水道4种沉积相。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相精细刻画技术、地震属性优选技术以及相干体沿层切片技术精细刻画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的平面展布范围,开展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储层构型研究,建立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3~5级储层构型要素划分方案。其中5级构型要素类型为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4级构型要素类型为末期水道和点坝,3级构型要素类型为侧积体和侧积层。量化统计研究区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的宽度、厚度,点坝的长度、宽度、拱高,并计算对应的弧长,侧积体的纵向厚度、延伸长度以及最大水平跨度,通过相关模型分析,发现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宽度和厚度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点坝的整体规模与点坝的各个参数之间呈现线性关系,通过相应计算,侧积体的倾角分布范围为4°~16°,最大厚度分布范围为5.18m~22.68m。研究区侧积体之间的接触样式包括横向切叠式、横向接触式以及横向分离式,其中横向切叠式侧积体之间顶部强连通,横向接触式侧积体之间顶部弱连通,横向分离式侧积体之间不连通,同时通过动态数据验证横向切叠式侧积体的产气量最大。因此依据侧积体之间的接触样式将研究区划分为为I类、II类以及III类有利目标区,其中I类有利目标区的含气潜力最大。
徐中华[2](2021)在《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物理模拟技术作为地球物理勘探领域重要实验手段,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的基础。本文围绕岩性、前陆、深层和海域等领域的勘探需求,在调研国内外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室及其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起伏固体表面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时变增益放大采集技术、多阶微分拓频采集技术、双相介质模型制作技术、高温高压多相流体定量充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气浮运动与光栅定位控制技术、高分辨率与多道高效宽方位采集技术、3D打印制模技术等,研发新一代大尺度高精度高效率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实现了陆地起伏地表、海洋以及多相介质模型全方位、高分辨、高保真地震采集和响应机理的模拟,更好的支撑野外采集方案设计、复杂构造(地表)成像以及强非均质性储层定量解释。基于研发的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本文首先开展了三维双相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地震响应物理模拟研究工作,构建了反映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储盖特性、岩性组合、砂体展布、孔隙流体性质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三维大尺度物理模型,模型制作充分考虑了海底形态、软泥层分布、砂岩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断层发育情况等因素。然后基于制作的物理模型开展了多通道、多方位、高精度以及不同地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并对不同采集方式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地质体成像结果更精确;宽方位和窄方位资料均能反映储层物性的变化;宽方位和窄方位资料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含气饱和度(油密度)的变化;当透镜体边界与采集方向垂直时,其边界成像更清楚。另外针对白云深水区物理模型及采集的地震数据,利用波形反射特征分析、层位追踪解释、储层样块参数分析、叠后属性分析、叠后波阻抗反演、叠前AVO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等技术,测试了不同岩性、物性、岩性组合以及不同饱和流体条件下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不同地震采集方式对刻画储层特征的影响,明确了含流体类型对于储层反射特征的影响,优化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地震采集、处理方式,有力指导了该地区优质储层预测技术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研发的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可实现大尺度、高精度物理模型定位,多通道、高效率、高信噪比、深层弱信号采集,宽频、高分辨率超声波信号采集,高精度模型形态扫描等功能,可开展不同地表条件(山地、沙漠、沼泽、海洋等)、不同采集方式(激发、排列、组合)、不同油气藏类型(常规和非常规)以及不同温压条件下的地震采集和地震响应机理研究,为提高地震勘探效率,探索地震定量成像与解释方法,助力地震勘探理论方法研究及实际生产运用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和发展了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对于支撑科研生产以及勘探理论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更加经济、科学、可行的采集观测系统提供了实验数据,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王如意[3](2020)在《伊拉克西古尔纳油田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岩石物理相表征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古尔纳油田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双重影响,具有储层矿物组成类型多、孔隙结构复杂,储层成因类型多的特点。本文围绕储层岩石物理相定量化分类、智能化识别和储层参数预测等研究任务,以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为数据驱动关键技术,致力于解决地质特征差异定量表征、储层质量差异定量化表征、测井响应差异定量化表征、地震波阻抗差异定量化表征和三维空间下渗透率预测等科学难题,形成适应生物碎屑灰岩储层的岩石物理相表征方法与程序,建立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岩石物相分布模式,阐明储层岩石物理相分布规律,为油田高效开发奠定基础。针对油藏数据类型多,分辨率差异大和数据量差异大的问题,本文提出滑动窗口法岩心自动归位技术和合成地震记录井震智能标定技术实现生物碎屑岩油藏不同来源、不同尺度信息间的匹配与高度统一,为油藏数据架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针对受沉积和成岩双重作用控制的生物碎屑灰岩岩石物理相定量化分类问题,应用图像数字处理图像分割及参数提取技术进行了薄片数据岩性和成岩作用定量化表征,划分出10种具有明确岩性或成岩作用差异的地质成因岩石物理相类型(GPF)。针对离散型数据和连续型数据之间关系定量表征问题,研发了基于网格和密度的叠合度层次聚类算法,挖掘出4类具有明显储层质量和孔渗关系差异的储层物理相(RPF)、8类具有明显测井响应差异的测井岩石物理相(LPF)与3类具有明显波阻抗差异的地震岩石物理相(SPF)。针对常规机器学习算法因标签数据和预测数据之间分布不均衡而造成模型泛化能力差问题,研制了差分最近邻算法进行测井岩石物理相的识别,其在测试集上不仅保证了95.5%正判率的识别精度,预测结果严格遵循地质界面,明显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根据测井岩石物理相预测结果,在全井段应用储层岩石物理相技术将渗透率预测平均绝对误差由26.03 m D降低为19.07m D,明显提高渗透率预测精度。采用薄片标定岩心、岩心刻度测井,测井刻度地震的思路,利用“层次分析、模式拟合和三维互动”的研究方法,实现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台地斜坡沉积微相的刻画。研制基于图论和最大内切圆算法实现研究区潮汐水道网络形态及河道参数的定量化表征。应用基于网格和密度的叠合度层次聚类算法,进行沉积微相之间储层质量差异的定量化表征,挖掘出研究区沉积环境通过沉积能量控制岩性分布、潮汐水平线控制成岩作用类型的地质规律,并在此规律指导下,结合储层岩石物理相分布规律,建立了研究区储层岩石物理相模式。在储层岩石物理相模式的指导下,应用波阻抗反演、协同克里金震控井间模拟、定量地震沉积学潮汐水道刻画技术和界面约束确定性建模技术等方法进行沉积成岩空间耦合,实现三维空间下储层岩石物理相的识别及渗透率的高精度预测。
王百宁[4](2020)在《苏丹Fula North油田Abu Gabra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建模》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Fula North油田是Fula凹陷的主力油田之一,本文以白垩系下白垩统的Abu Gabra1段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地震、测井、岩芯等地质资料,对工区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构造精细解释、沉积微相等地质研究,最后将研究成果通过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进行了直观的表征。对比两个标志层,使用合成记录技术完成区域层位标定。然后,以高分辨层序地层学为理论指导,识别出三种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界面,将Abu Gabra1组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6个中期旋回,42个短期旋回,同时建立了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通过使用相干体技术以及地震平面切片技术,在地震剖面中解释出大工区内的116条断层。从断层中识别出1条2级断层,2条3级断层,以及平行断层、X型断层以及Y型断层,完成了断层的分级和分类工作。通过建立速度场完成了MSC1-MSC6顶层层面构造图的绘制工作。依据岩芯、测井资料分析,发现工区内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以及三角洲前缘相,主要的沉积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席状砂等。通过砂地比识别出工区东北方向的物源后,对取芯井取芯段、单井、剖面以及全工区沉积微相进行了细致研究,最终编绘了三角洲沉积模式图。工区内取芯井及取芯段稀少,在仅有的岩芯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储层岩性是以中砂岩为主的长石石英砂岩,储层发育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种孔隙以及片状、缩颈状以及孔隙缩小型三种喉道。分析得出工区储层为中-低孔、渗储层,建立孔-渗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性较好的测孔隙度、渗透率以及饱和度交汇模板。综合利用上述研究结果,通过确定性建模方法以及随机性建模方法中的序贯高斯算法分别搭建了沉积相模型和储层属性模型。分析可知,工区内的储层物性与沉积微相相关性好,其中,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的储层物性最好;物源方向储层物性变化幅度比垂直物源方向平缓。最后利用模型计算储量与地质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对比,完成了模型精度的验证工作。
孙丽梅[5](2020)在《高精度反射法制作合成记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是井震联合统层的桥梁。从合成记录根本原理反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地震波理论,采用非褶积模型的万能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新方法,即子波反射叠加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法。这种方法可以制作任意多、任意厚度的合成记录。这种任意厚度就是实际地下的任意地质界面。
张浩浩[6](2020)在《托甫台327井区碳酸盐岩储层VSP解释》文中研究说明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结构复杂,该区的奥陶系油藏属于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溶沟非常发育,基质基本无储渗能力。相对于孔隙型和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型储层油藏类型复杂,刻画难度大。常规地面地震勘探在查明奥陶系储层内幕详情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其资料分辨率已无法满足现今的勘探开发需求。为了更加准确的评价研究区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井间的连通性,在该区实施了三维三分量环状VSP勘探。本文针对托甫台327井的三维三分量环状VSP数据,对环状VSP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方法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介绍了对VSP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的流程,利用地震属性提取技术、频谱分析技术和联合反演技术分别对VSP和地面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通过地面地震与VSP数据的对比解释,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属性特征,并对托甫台327井区的储层内幕特征进行了精细描述。最后,利用反演得到的纵波阻抗、密度以及泊松比等属性参数预测了研究区的有利储层分布,并通过测井与生产动态数据验证了预测结果。通过开展上述的研究工作,对托甫台327井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特征以及VSP勘探的特点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托甫台327井区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奥陶系一间房组和鹰山组地层中,由于T74界面为不整合面,该界面之下地层受到风化剥蚀发育了大量溶沟和溶缝,这些岩溶裂隙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2.对比VSP和地面地震资料,发现VSP资料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同时含有更高的主频信息以及更宽的频谱范围;在VSP反演剖面中可以观察到更丰富的奥陶系地层内幕反射特征。3.根据属性切片,对研究区潜在的有利储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进行了圈定。有利储层所在区域具有较低的纵波阻抗和泊松比值,整体呈现出北东向条带状分布特征,与该区断裂带的发育形态相一致。
王鹏[7](2020)在《大庆杏五七区西部葡I3单元储层预测与沉积微相研究》文中认为杏五~七区块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地区,研究层位属葡萄花油层组。该区葡萄花油层以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体系为主,具有“单层砂体薄,河道剥蚀严重”的特点。受多期河道影响,葡萄花油层沉积单元识别难度大,针对这些特点开展论文。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测井曲线的旋回特征和沉积单元的地层特征将葡萄花I油组的1~3油层细分为8个小层单元,对葡萄花I油组1~3油层进行基于测井相的全区小层再调整。进行葡I3沉积单元细分对比研究。通过井震联合标定技术,建立等时地层格架,采用相干体,小层趋势面法辅助层位与断层解释。建立空变速度场进行时深转换,完成葡萄花油层四个反射层构造图的绘制。通过平面与剖面两个方向对反射层进行构造特征分析。储层预测主要依靠地震反演技术,针对常规反演手段无法实现对薄层砂岩的准确预测问题,本文利用曲线重构技术加以改良。通过反演方法挑选、提高地震采样率、反演参数优选等手段加以辅助,最终实现反演。通过观察反演剖面所能识别砂岩最小厚度来看是否达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综合分析研究区的沉积背景,通过单井相与测井相类型分析来研究沉积微相分布特征。以已知井点信息为基础,结合砂岩预测厚度与反演切片完成沉积微相的刻画。分析沉积微相平面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沉积演化模式分析。葡萄花油层的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断裂密集带、河道走向两者共同控制油藏的分布。综合研究区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和油藏特征,预测研究区葡I31、葡I32、葡I33三个目的层的有利区带。
李希元,胡望水,张楠,朱恒,李旋[8](2020)在《连续子波反射叠加合成地震记录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应用褶积模型不能有效制作任意薄层合成地震记录的难题,提出了对界面反射子波在地表进行振幅叠加的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就是依据合成地震记录任意时刻在地面的振幅为来自地下反射界面振幅叠加的基本物理原理,通过对各界面反射子波在地表作用延续时间的分析,确定某一时刻对合成记录有作用的界面,并将各界面反射子波在地表作用的强度进行叠加实现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结果表明,应用该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避免了时间域反射系数重采样丢失反射界面的可能,有效地提高了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为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增添了新的方法手段。
张金陵,徐美茹,叶月明,王兆旗,王宗仁[9](2019)在《利用点扩散函数的深度域地震记录合成方法》文中提出叠前深度偏移已是现今主流成像技术,然而在深度域难以合成地震记录,造成层位标定和确定性地震储层反演无法在该域完成。深度域成像结果通过深时转换到时间域完成解释,导致解释流程复杂,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点扩散函数非稳态褶积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方法。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从时间域子波引出空间域点扩散函数,并详述了点扩散函数的非稳态褶积模型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方法。理论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且具有较高精度。
赵爽[10](2019)在《碎小断块区构造精细解释及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区块构造位置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三肇凹陷南部,区块构造条件复杂,区内断裂破碎。开展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及其构造特征分析,并分析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对于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研究区块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运用井震结合思想,选取研究区内78口井,制作了高精度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层位标定。通过地震地质层位的精细标定,确定了研究区目的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经过反复的地层对比研究,结合目的层段的地震剖面特征,进行连井剖面精细解释,以此为基础,对目的层进行精细层位解释和断层解释,先以测网密度32×32CDP精细解释,再逐步加密到1×1CDP。由于该研究区断裂尤其发育,断裂碎且复杂,导致断层刻画难度较高,利用水平切片技术、沿层相干数据体切片,方位角属性切片等手段确定小断层,提高构造解释精度。利用时深关系建立适合本区的三维速度场,最终得到等值线间隔5m的精细构造图。结合构造解释平面结果及三维地震资料剖面分析,分析目的层段的构造特征。此次共解释断层494条,分析了断裂的倾向、一般长度、断裂密度、断裂断距等数据。得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组顶面构造上属于东南高西北低的单斜构造,葡萄花顶面海拔在-1180-1435m之间,构造高差近225m。葡萄花顶面共发育28个构造圈闭,圈闭类型分为断块圈闭和断鼻圈闭两种,主要为断块圈闭。葡萄花油层顶面主断裂以北西西和北东东向为主,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裂以及少量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小断裂多为伴生断裂,断裂相互夹持形成一系列断块圈。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主要分为:一是油气垂向运移主要受到油源断裂的控制,油源断裂在青山口组烃源岩排烃时期活动,为油气向上运移提供了条件;二是断裂对圈闭的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条件。
二、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东方气田莺歌海组二段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储层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构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重力流水道研究现状 |
1.2.3 地震相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地震属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相干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创新性成果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1.3 研究区地层发育情况 |
2.2 莺歌海盆地及东方气田开发现状 |
第三章 层位划分及沉积相特征 |
3.1 层位标定与划分 |
3.1.1 研究区资料品质 |
3.1.2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
3.1.3 层位标定及建立地层骨架 |
3.1.4 层位追踪与解释 |
3.2 沉积相特征 |
3.2.1 沉积背景 |
3.2.2 沉积相研究思路 |
3.2.3 相标志分析 |
3.2.4 单井相及连井相 |
3.2.5 骨架砂体以及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构型研究 |
4.1 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构型要素及界面级次 |
4.2 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形态精细刻画 |
4.2.1 地震相精细刻画技术 |
4.2.2 地震属性优选技术 |
4.2.3 相干体沿层切片技术 |
4.3 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构型解剖 |
4.3.1 构型要素类型及识别标志 |
4.3.2 构型要素的展布特征 |
4.4 孤立式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成因 |
4.5 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定量研究 |
4.5.1 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宽厚比研究 |
4.5.2 点坝平面特征研究 |
4.5.3 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侧积体纵向厚度、延伸长度以及倾角研究 |
4.5.4 侧积体长度最大水平跨度以及最大厚度研究 |
第五章 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连通性研究 |
5.1 侧积体静态接触样式 |
5.2 侧积体动态连通关系 |
第六章 有利目标区预测及生产井位预部署 |
6.1 有利目标区预测 |
6.2 生产井位预部署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及应用情况 |
1.2.2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室及其实验设备研究现状 |
1.2.3 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2 本论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 |
2.1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和原理 |
2.1.1 概述 |
2.1.2 地震物理模拟相似比原理 |
2.1.3 地震物理模型制作材料及配比 |
2.2 大尺度高精度三维坐标自动定位系统 |
2.2.1 双龙门高精度定位采集测试系统 |
2.2.2 单龙门高精度三维表面形态测试系统 |
2.3 大尺度物理模型采集系统 |
2.3.1 多通道海洋模拟技术 |
2.2.3 单通道起伏地表陆地模拟技术 |
2.3.3 时变增益放大采集技术 |
2.3.4 多阶微分拓频采集技术 |
2.4 物理模型制作新技术 |
2.4.1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物理模型制作技术 |
2.4.2 双相介质模型制作技术 |
2.5 高温高压多相流体定量充注地震物理模拟系统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尺度储层流体物理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大尺度物理模型设计 |
3.2.1 模型工区选择 |
3.2.2 模型整体设计思路 |
3.2.3 三维地层模型设计 |
3.2.4 物理模型地层参数提取 |
3.3 模型数值正演模拟 |
3.4 大尺度物理模型制作 |
3.4.1 模具制作 |
3.4.2 各层材料配比测试 |
3.4.3 含流体储层样块制作与测试 |
3.4.4 物理模型浇筑 |
3.4.5 物理模型表面形态质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尺度储层流体物理模型不同方位的采集及数据分析 |
4.1 物理模型不同方位采集 |
4.1.1 物理模型采集准备 |
4.1.2 物理模型观测系统设计 |
4.1.3 物理模型三维采集 |
4.1.4 物理模拟资料分析 |
4.2 数据处理 |
4.2.1 振幅补偿 |
4.2.2 预测反褶积 |
4.2.3 多次波压制 |
4.2.4 子波零相位化 |
4.2.5 均方根速度建模及叠前时间偏移 |
4.2.6 深度域层速度建模及叠前深度偏移 |
4.3 数据对比分析 |
4.3.1 宽、窄方位资料对比分析 |
4.3.2 不同角度窄方位资料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层流体物理模型的储层特征与识别技术 |
5.1 地层及储层反射特征分析、层位追踪解释 |
5.1.1 地层及储层反射特征分析 |
5.1.2 层位追踪解释 |
5.2 储层样块参数分析 |
5.3 叠后属性分析及叠后波阻抗反演 |
5.3.1 叠后属性应用与分析 |
5.3.2 叠后波阻抗反演 |
5.4 叠前AVO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
5.4.1 叠前AVO分析及应用 |
5.4.2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与分析 |
5.5 储层流体预测方法研究 |
5.5.1 储层流体预测方法优选 |
5.5.2 流体预测方法优选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伊拉克西古尔纳油田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岩石物理相表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岩石物理相研究现状 |
1.2.2 测井岩石物理相研究现状 |
1.2.3 地震岩石物理相研究现状 |
1.3 科学问题分析 |
1.4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1 研究区现状 |
1.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岩石物理相研究的难点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7 研究内容 |
1.8 完成的工作量 |
1.9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基础地质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区域地质特征 |
2.1.2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及数据架构建立 |
2.2.1 数据类型 |
2.2.2 数据连接 |
2.3 层序划分对比及地层格架建立 |
2.3.1 层序地层划分 |
2.3.2 层序地层对比 |
2.3.3 地层格架的建立 |
2.4 结论和认识 |
第3章 地质成因岩石物理相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
3.1 地质成因岩石物理相概念 |
3.2 地质成因岩石物理相研究技术流程 |
3.3 地质成因岩石物理相定量分类技术方法 |
3.3.1 图像滤波数据预处理技术 |
3.3.2 铸体薄片图像分割技术 |
3.3.3 定量参数统计 |
3.4 地质成因岩石物理相定量化分类及地质特征 |
3.4.1 地质成因岩石物理相定量化分类 |
3.4.2 地质成因岩石物理相基本地质特征 |
3.5 结论和认识 |
第4章 储层岩石物理相定量分类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相关岩石物理模型公式推导 |
4.2.1 Winland r35和Pittman r25 岩石物理模型 |
4.2.2 FZI/FZI*岩石物理模型 |
4.3 基于网格和密度的叠合层次聚类算法(GDOH算法) |
4.3.1 基于网格和密度的叠合层次聚类算法基本原理 |
4.3.2 网格密度层次聚类算法的关键参数 |
4.3.3 网格密度层次聚类算法工作流程 |
4.4 基于GDOH聚类算法储层岩石物理相聚类研究结果 |
4.4.1 基于网格密度层次聚类算法储层岩石物理相聚类 |
4.4.2 储层岩石物理相压汞曲线特征 |
4.4.3 基于GDOH算法与基于岩石物理模型方法在储层岩石物理相聚类结果的对比 |
4.5 生物碎屑灰岩储层质量和孔渗关系差异控制因素分析 |
4.5.1 孔隙类型对生物碎屑灰岩储层质量和孔渗关系差异控制作用分析 |
4.5.2 岩性对生物碎屑灰岩储层质量和孔渗关系差异控制作用分析 |
4.5.3 成岩作用对生物碎屑灰岩储层质量和孔渗关系控制作用分析 |
4.6 GDOH算法在储层岩石物理相定量分类评价中的适应性分析 |
4.7 结论和认识 |
第5章 测井岩石物理相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测井岩石物理相研究相关的数学算法基本原理 |
5.2.1 基于相关系数的层次聚类算法 |
5.2.2 二维网格密度叠合度层次聚类算法(GDOH2D) |
5.2.3 差分最近邻分类算法(DKNN) |
5.3 测井岩石物理相研究工作流程 |
5.4 测井岩石物理相研究结果 |
5.4.1 基于GDOH算法测井岩石物理相聚类 |
5.4.2 基于GDOH2D算法的测井岩石物理相测井识别系统构架 |
5.4.3 基于DKNN算法测井岩石物理相测井识别 |
5.4.4 基于测井岩石物理相的储层岩石物理相识别及物性参数预测 |
5.5 生物碎屑灰岩储层测井响应差异控制因素分析 |
5.5.1 岩性类型对测井响应差异的控制因素分析 |
5.5.2 成岩作用对测井响应差异的控制因素分析 |
5.6 GDOH、GDOH2D和 DKNN算法在测井岩石物理相定量表征和预测中的适应性分析 |
5.6.1 GDOH算法对于定量表征地质特征和测井地球物理性质之间关系方面的适应性分析 |
5.6.2 GDOH2D算法对于测井岩石物理相测井响应差异特征分析和可视化分析方面的适应性分析 |
5.6.3 DKNN算法对于解决标签数据和预测数据之间数据分布不一致问题的适应性分析 |
5.7 结论和认识 |
第6章 地震岩石物理相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
6.1 概述 |
6.2 地震岩石物理相研究相关的数学算法基本原理 |
6.2.1 一维网格密度叠合度聚类算法(GDOH1D算法) |
6.2.2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基本原理 |
6.2.3 协同克里金震控井间模拟技术 |
6.3 地震岩石物理相定量表征技术流程 |
6.4 地震岩石物理相研究结果 |
6.4.1 地震岩石物理相正演模拟技术 |
6.4.2 基于GDOH1D算法的地震岩石物理相聚类 |
6.4.3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
6.4.4 协同克里金算法震控井间波阻抗模拟 |
6.4.5 地震岩石物理相预测及分布规律分析 |
6.5 地震岩石物理相波阻抗差异控制因素分析 |
6.6 地震岩石物理相与储层岩石物理相之间关系分析 |
6.7 GDOH1D聚类算法在地震岩石物理相研究的适应性分析 |
6.8 结论和认识 |
第7章 储层岩石物理相分布规律及模式建立 |
7.1 生物碎屑灰岩台地斜坡沉积微相定量表征方法 |
7.1.1 生物碎屑灰岩台地斜坡沉积微相层次划分方案 |
7.1.2 基于地震沉积学的沉积微相定量表征方法 |
7.1.3 基于图论的滚动最大内切圆算法河道参数定量化表征方法 |
7.1.4 基于界面约束的确定性建模方法 |
7.2 生物碎屑灰岩台地斜坡沉积微相地质特征 |
7.2.1 生物碎屑灰岩沉积微相地质特征分析 |
7.2.2 生物碎屑灰岩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分析 |
7.2.3 生物碎屑灰岩台地斜坡沉积微相储层质量差异分析 |
7.2.4 生物碎屑灰岩储层沉积微相控制下储层岩物理相分布规律分析 |
7.3 生物碎屑灰岩台地斜坡相模式 |
7.3.1 I型和II型台地潮坪沉积储层差异性分析 |
7.3.2 生物碎屑灰岩台地斜坡沉积相模式 |
7.3.3 生物碎屑灰岩台地斜坡成岩相模式 |
7.3.4 生物碎屑灰岩台地斜坡沉积储层岩石物理相模式 |
7.4 储层岩石物理相三维空间表征及物性参数预测 |
7.4.1 储层岩石物理相三维空间表征 |
7.4.2 基于协同克里金算法的的震控井间孔隙度预测 |
7.4.3 基于储层岩石物理相的渗透率三维空间预测 |
7.5 储层岩石物理相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应用 |
7.6 零点分割技术、基于图论的滚动最大内切圆算法和GDOH算法的适应性分析 |
7.6.1 零点分割技术在潮汐水道地震相分析中的适应性分析 |
7.6.2 基于图论的滚动最大内切圆算法在定量地貌学研究中的适应性分析 |
7.6.3 GDOH算法在沉积微相之间储层质量差异定量化表征中的适应性分析 |
7.7 结论和认识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苏丹Fula North油田Abu Gabra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2 构造解释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1.6 技术路线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Muglad盆地的基本地质概况 |
2.1.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沉积相特征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
3.1 层序地层划分 |
3.2 井震标定 |
3.2.1 地震合成记录制作 |
3.2.2 地层标定 |
3.3 标志层识别 |
3.4 精细地层对比 |
3.4.1 长期旋回划分 |
3.4.2 中期旋回划分 |
3.4.3 短期旋回划分 |
3.5 层序地层等时格架 |
3.5.1 优选过重点井骨架剖面 |
3.5.2 井震结合印证中期基准面旋回 |
3.5.3 区域地质条件指导对比 |
3.5.4 封闭骨架剖面的精细对比 |
3.5.5 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建立 |
4 构造精细解释 |
4.1 断层解释的原则 |
4.2 断层识别 |
4.2.1 相干体技术识别断层 |
4.2.2 水平切片识别断层 |
4.3 断裂剖面解释 |
4.4 构造成图 |
4.4.1 断裂平面组合 |
4.4.2 速度分析和时深转换 |
4.4.3 构造成图 |
4.5 构造特征分析 |
4.5.1 断裂分级 |
4.5.2 断裂的平面展布 |
4.5.3 断裂的剖面组合 |
5 沉积微相研究 |
5.1 物源分析 |
5.2 沉积相标志 |
5.2.1 岩性分析 |
5.2.2 岩石颜色 |
5.2.3 沉积构造 |
5.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5.3.1 三角洲平原亚相 |
5.3.2 三角洲前缘亚相 |
5.3.3 前三角洲亚相 |
5.4 沉积微相单井分析 |
5.5 连井沉积微相分析 |
5.5.1 顺物源方向 |
5.5.2 垂直物源方向 |
5.6 平面沉积微相展布规律 |
5.7 沉积模式图 |
6 储层特征 |
6.1 储层基本特征 |
6.1.1 储层岩性特征 |
6.1.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6.2 岩芯物性分析 |
6.3 测井物性模板 |
6.3.1 孔隙度模板 |
6.3.2 渗透率模板 |
6.3.3 饱和度模板 |
7 三维地质建模 |
7.1 地质建模方法 |
7.1.1 地质建模的方法 |
7.1.2 地质建模的算法 |
7.1.3 随机地质建模的关键 |
7.2 建模思路和流程 |
7.2.1 地质模型的思路 |
7.2.2 地质建模所需数据 |
7.2.3 地质建模的流程 |
7.3 地质模型的建立 |
7.3.1 构造模型 |
7.3.2 沉积相模型 |
7.3.3 属性建模 |
7.4 储量计算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高精度反射法制作合成记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 |
2 模型建立 |
2.1 任意厚度模型 |
2.2 楔状薄互层模型 |
3 应用实例 |
4 结论 |
(6)托甫台327井区碳酸盐岩储层VSP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条件 |
2.2 地质概况及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震地质条件 |
第三章 VSP多波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 |
3.1 VSP数据采集和观测系统 |
3.2 VSP数据处理 |
第四章 VSP和地面地震资料解释 |
4.1 层位对比解释 |
4.1.1 测井层位划分 |
4.1.2 合成地震记录 |
4.1.3 PP和 PS波层位对比追踪 |
4.2 VSP和地面地震剖面对比 |
4.3 地震属性解释 |
4.4 多波联合反演 |
4.4.1 反演原理 |
4.4.2 初始模型建立 |
4.4.3 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
4.5 流体检测 |
第五章 结论 |
5.1 成果和认识 |
5.2 存在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大庆杏五七区西部葡I3单元储层预测与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0.4 主要的完成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概况 |
1.1 研究区概况 |
1.1.1 工区简介 |
1.1.2 勘探概况 |
1.2 区域地质特征 |
1.2.1 构造特征 |
1.2.2 地层特征 |
1.2.3 油组划分 |
第二章 井震联合地震精细解释 |
2.1 精细地层对比格架的建立 |
2.1.1 原分层问题分析 |
2.1.2 基于层序地层学指导地层格架建立 |
2.1.3 全区小层再调整 |
2.1.4 PI3沉积单元细分对比研究 |
2.2 井震联合统层 |
2.2.1 葡萄花油层组层位精细标定 |
2.2.2 地震反射界面波组特征 |
2.3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
2.3.1 层位与断层解释 |
2.3.2 等T0图编制 |
2.3.3 速度分析 |
2.3.4 构造图的绘制 |
2.4 构造特征分析 |
2.4.1 各反射层构造特征 |
2.4.2 断裂特征分析 |
2.4.3 圈闭特征分析 |
第三章 地震反演储层预测 |
3.1 储层反演思路 |
3.1.1 储层反演流程 |
3.1.2 储层反演步骤 |
3.2 曲线重构 |
3.2.1 地震反演预处理 |
3.2.2 曲线敏感性分析 |
3.2.3 曲线品质分析 |
3.2.4 曲线重构 |
3.2.5 曲线检测 |
3.3 地震反演实现过程 |
3.3.1 地震反演可行性分析 |
3.3.2 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 |
3.4 储层预测结果 |
3.4.1 反演剖面分析 |
3.4.2 反演切片提取 |
3.4.3 砂体平面厚度预测分析 |
3.4.4 地质统计学反演储层精度验证 |
第四章 沉积微相研究 |
4.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4.1.1 单井相分析 |
4.1.2 测井相类型 |
4.1.3 连井相分析 |
4.2 井震联合沉积微相绘制 |
4.2.1 基于井条件下沉积微相研究 |
4.2.2 井震联合沉积微相刻画 |
4.2.3 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
4.2.4 演化模式分析 |
第五章 油藏分析与有利区预测 |
5.1 油藏分析 |
5.1.1 油水分布特征 |
5.1.2 油藏类型 |
5.1.3 油藏主控因素分析 |
5.2 有利区预测 |
5.2.1 PI33有利区 |
5.2.2 PI32有利区 |
5.2.3 PI31有利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连续子波反射叠加合成地震记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褶积模型理论及存在的基本问题 |
1.1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褶积模型理论 |
1.2 应用褶积模型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存在的基本问题 |
2 连续子波反射叠加合成地震记录方法 |
3 连续子波反射叠加合成地震记录方法应用效果 |
4 结 论 |
(9)利用点扩散函数的深度域地震记录合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时间域褶积模型 |
2 点扩散函数 |
3 一维情况下求取空间点扩散函数 |
4 点扩散函数非稳态褶积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 |
5 理论模型测试 |
6 实际数据应用 |
7 结束语 |
(10)碎小断块区构造精细解释及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研究现状 |
0.2.2 断裂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0.4 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研究区位置 |
1.2 区域构造演化 |
1.2.1 断陷阶段 |
1.2.2 坳陷阶段 |
1.2.3 构造反转阶段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地层对比原则和方法 |
2.2 标准层特征 |
2.3 葡萄花油层地层特征及展布规律 |
第三章 精细构造解释 |
3.1 层位标定 |
3.1.1 地震层位标定方法原理 |
3.1.2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基本流程 |
3.1.3 地震反射特征 |
3.2 三维构造精细解释 |
3.2.1 层位精细解释 |
3.2.2 断层精细解释 |
3.2.3 断层组合技术 |
3.2.4 新老断层对比分析 |
3.3 构造成图 |
3.3.1 等T_0图编制 |
3.3.2 速度场的构建 |
3.3.3 构造成图与精度分析 |
3.4 构造特征分析 |
3.4.1 构造特征 |
3.4.2 构造圈闭特征 |
3.4.3 断裂特征 |
第四章 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分析 |
4.1 油水分布规律 |
4.1.1 单井纵向油水分布特征 |
4.1.2 平面油水分布规律 |
4.2 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4.2.1 油源断裂对油气供给的控制作用 |
4.2.2 断裂对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 |
4.2.3 油藏成因分析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4.2.4 葡萄花油藏成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方气田莺歌海组二段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储层构型研究[D]. 惠增博. 西北大学, 2021(12)
- [2]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D]. 徐中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3]伊拉克西古尔纳油田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岩石物理相表征方法研究[D]. 王如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苏丹Fula North油田Abu Gabra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建模[D]. 王百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高精度反射法制作合成记录及其应用[J]. 孙丽梅. 西部探矿工程, 2020(05)
- [6]托甫台327井区碳酸盐岩储层VSP解释[D]. 张浩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7]大庆杏五七区西部葡I3单元储层预测与沉积微相研究[D]. 王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连续子波反射叠加合成地震记录方法[J]. 李希元,胡望水,张楠,朱恒,李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0(02)
- [9]利用点扩散函数的深度域地震记录合成方法[J]. 张金陵,徐美茹,叶月明,王兆旗,王宗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4)
- [10]碎小断块区构造精细解释及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D]. 赵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