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妆品中亚硫酸盐及亚硫酸氢盐测定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邹建柏[1](2021)在《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文中认为硒在医疗保健、电子工业、农业、玻璃行业、催化剂行业等应用前景广阔,而回收硒的主要原料为铜阳极泥,且铜阳极泥富含金、银等金属,具备极高的综合回收价值。在处理铜阳极泥回收硒的火法和湿法中,硫酸化焙烧-还原具有硒碲分离效果好且回收率高、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复杂物料等优点,因此半数的铜阳极泥通过硫酸化焙烧-还原来回收硒。本论文以低砷锑铋铜阳极泥为原料,研究其硫酸化焙烧-还原回收硒过程的热力学及工艺,得出以下的主要结论:硫酸化焙烧-还原过程的热力学计算表明,在低温时硒化银和硒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硒时存在中间产物硒,在高温时不存在中间产物硒,且硒发生了固液的相变,在温度高于700℃时铜、银的氯化物和碲的氧化物挥发明显;焙烧温度应控制在350~650℃,此时硒化物转变为二氧化硒进入气相,而铜、银等金属的化合物化物转变为硫酸盐等留在固相。硒会与二氧化硫生成硒代硫酸根进入溶液,在强酸时硒代硫酸根分解得到单质硒,并且通过二氧化硒还原的反应常数计算,可知在强酸溶液中亚硫酸钠、二氧化硫能将亚硒酸全部还原为硒单质。最佳硫酸化焙烧蒸硒条件:焙烧温度500℃、保温时间25 min、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0倍、固液比20:9,蒸硒率为99.39%,且铜、铅、金和银的残留率在99.5%左右。响应曲面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522℃、焙烧时间22.34 min、硫酸用量1.11倍,蒸硒率平均值为99.12%。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时动力学数据很好地拟合Avrami Erofeev方程模型,反应的活化能是28.118 k J/mol,其反应速率方程为k=3.607e-3382/T,受内扩散控制。亚硫酸钠还原二氧化硒的最佳条件:温度55℃、反应时间20 min、硫酸浓度为2mol/L、亚硫酸钠用量为理论量的1.2倍,硒的还原率为99.66%。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的最佳条件:温度40℃、反应时间30 min、硫酸浓度为1 mol/L、二氧化硫通入速度为55 m L/min,硒的还原率为99.56%。对比二者,二氧化硫还原得到的硒纯度更高,且产物硫酸能循环利用。采用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时,硒的还原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的活化能是6.80 k J/mol,其动力学方程-ln(1-X)=2.36(e-817.9/T)t,受内扩散控制。
沈佩琰[2](2021)在《有机酸体系下溶解浆的制备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高纯度溶解浆已经被广泛用于纺织、食品、橡胶等领域。但传统溶解浆的制备方法(PHK,AS)存在蒸煮温度高,能耗大,化学品不能回收等问题。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绿色环保、蒸煮条件温和的溶解浆制备方式。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可回收利用的对甲苯磺酸(p-TsOH)溶液建立了一种新的预处理体系。以杨木为原料,实现了温和条件下未漂浆的制备,未漂浆辅助超声处理进一步漂白后获得了高纯度溶解浆产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p-TsOH溶液(80 wt%)为预处理体系,通过对预处理后未漂浆组分分析,特别是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脱出情况,研究了原料的不同尺寸(小于20目、20-40目、40-60目、大于60目)对未漂浆制备的影响。对脱出的木质素进行了分子量分析。结合对所得未漂浆的各项表征结果(比表面积、结晶度)确定了最佳物料尺寸为40-60目。与其他尺寸相比,40-60目原料所制备的未漂浆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分别为17.959 nm和12.750×10-4 m3/g)和结晶度(58.74%),且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出率较高,分别为89.43%和84.4%。所得木质素分子量(2166g/mo L)较低,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为后续溶解浆的制备奠定了良好基础。(2)以p-TsOH溶液(80 wt%)为预处理体系,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T80t30、T80t60、T90t30、T90t60;T为温度,t为时间)对未漂浆制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预处理条件下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脱出情况、木质素结构变化及未漂浆的性能等进行检测分析,确定了未漂浆最佳预处理条件为T90t60。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未漂浆纤维素结晶度为61.68%,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脱出率较高,分别为92.56%和91.54%。二维核磁分析表明p-TsOH主要裂解木质素中的β-O-4键,所得木质素分子量较低为2141 g/mo L。未漂浆经过短时超声(5-10 s)后采用五段漂白((OO)D0EOPD1D2)工艺成功制备了高得率溶解浆。溶解浆的白度值为90.2%ISO,聚合度为471,α纤维素含量为87.7%,Kappa值为0.26,得率为41.23%。实验室制备的溶解浆与商用溶解浆相比白度值和得率都较高。p-TsOH溶液(80 wt%)辅助超声处理为溶解浆制备提供了一个新型、绿色环保的制备方式。(3)为了进一步提高溶解浆的聚合度、白度和α纤维素含量,本研究先对原料进行挤压预处理,然后使用对甲苯磺酸/次氯酸钠溶剂体系(p-TsOH/NaClO)进行再次处理。同时,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对未漂浆制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脱出情况、纤维素降解情况、未漂浆的组分等进行检测分析,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为T90t45。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脱出率分别为90.5%和90.58%。此条件下获得的未漂浆具有较高的结晶度,为68.02%;红外表征也显示此条件下获得的未漂浆保留着纤维素基本分子结构。未漂浆经过短时超声(5-10 s)后采用三段(OO)D0EOP漂白工艺制备了高得率溶解浆。溶解浆得率为40.3%,白度为91.1%ISO,聚合度为517,α纤维素含量为89.6%,Kappa值为0.22。实验室制备的溶解浆各项指标均达到商用溶解浆标准。与传统溶解浆制备方式相比制浆时间缩短了3-5倍,溶解浆得率高,漂白工艺流程少,对环境友好,为木质纤维素制备高品质溶解浆工艺提供了有效且绿色环保的技术路线。
苏畅[3](2021)在《功能角蛋白制备用酶在Bacillus subtilis中的高效表达与改造》文中研究表明角蛋白(Keratin)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可降解性,在组织工程材料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角蛋白酶(Keratinase)因具备独特的高效降解角蛋白纤维的特性,可有效提取毛发中的可溶性功能角蛋白,在角蛋白质资源的生物降解与角蛋白生物材料制备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应用潜力。鉴于角蛋白酶的产量低和稳定性差是限制其工业化应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高效生产角蛋白酶及改善其热稳定性为目标,首先通过前导肽工程和启动子工程改造策略实现角蛋白酶的高效表达,进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子进化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角蛋白酶的热稳定性;并以该角蛋白酶为催化剂,探索羊毛角蛋白的生物制备工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前导肽工程改造提高角蛋白酶的活性前导肽作为分子内伴侣,能够有效指导成熟酶的正确折叠以及活性构象的形成。本研究通过对重组Bacillus subtilis角蛋白酶Ker Bp的前导肽区域进行逐段截短,证明前导肽全长对成熟酶的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前导肽切割位点(P1)的氨基酸进行替换,发现芳香族疏水氨基酸苯丙氨酸有利于前导肽的切割,突变体Y(P1)F使角蛋白酶活性提升了1.7倍。另外,基于同源序列比对,对前导肽序列中非保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获得6个酶活性显着提升的突变体,其中I(62)K突变体使角蛋白酶活性提高约2.2倍。进一步对上述6个位点构建饱和突变体文库,经过3轮有效筛选获得15个活性超过800 U·m L-1的突变体,其中突变体M7的酶活可达到1114 U·m L-1,较野生型提高6倍。(2)通过启动子元件改造调控宿主细胞生长与产酶过程研究发现随着活性和产量的提升,角蛋白酶对菌体内源性蛋白表现出降解能力,影响了B.subtilis宿主细胞正常的生长过程,导致菌体及产酶量的减少。本研究采用启动子元件改造调控宿主细胞生长与产酶过程,发现通过菌体密度依赖型启动子Papr E代替组成型启动子PHpa II,使产酶生物量获得提升,最高菌浓(OD600 nm)从8提高到10;酶活最高可达到2300 U·m L-1,是使用组成型启动子的2倍。通过对启动子的拷贝数进行优化,获得了重组菌角蛋白酶活性最高的二串联体启动子Papr E-Papr E,酶活可达3080U·m L-1。将启动子的-10区和-35区序列突变为σ因子识别的保守序列,进一步使酶活提高到3500 U·m L-1。另外,对培养基的碳源进行优化,促进了菌体的生长与积累,结果表明添加2%的葡萄糖能够延长菌体的生长时间,最大菌浓可达到15.6。同时产酶量也随着菌体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培养84 h后达到峰值4200 U·m L-1。(3)借助计算机辅助策略改造关键Loop区域提高角蛋白酶热稳定性角蛋白酶的热稳定性是其在高温下高效降解羊毛纤维等角蛋白质资源的先决条件,本研究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蛋白质工程改造相结合,提升角蛋白酶Ker Bp的热稳定性。通过计算机辅助计算与分析,预测了角蛋白酶Ker Bp的3段高柔性Loop以及一个与钙离子结合相关的Loop,并定位了其中对稳定性贡献较小的氨基酸残基。另外,基于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将Ker Bp序列中出现的“低频氨基酸”残基替换为同源序列中该位点的“高频氨基酸”。共构建了65个单点突变体,采取虚实结合的筛选策略,在保持酶活的基础上,获得了6个热稳定性提升的突变体,进一步通过组合突变构建获得6个位点的协同改造突变体,使角蛋白酶在60℃下的失活半衰期从17.3 min提高至66.1 min,并且最适反应温度从40℃提高至60℃。(4)利用角蛋白酶对羊毛纤维的可控降解制备大分子功能角蛋白角蛋白是性能卓越、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材料,但由于天然的角蛋白结构紧密、可溶性差,难以直接作为生物材料进行应用。而采用化学法制备角蛋白通常会破坏分子上的活性基团,因此探索大分子、可溶性角蛋白的酶法制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角蛋白酶水解废弃羊毛,制备出主要分子量约为45 k Da和28 k Da的可溶性角蛋白,其羊毛溶解率达68.1%,角蛋白提取率为33.7%。详细考察了羊毛的酶解过程,发现角蛋白酶能够从羊毛纤维的鳞片层进行逐层水解,最终实现羊毛复杂结构的破坏及溶解,通过对过程条件的控制,能够提取获得大片段可溶性羊毛角蛋白。体外评价结果显示,该角蛋白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现出明显的促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为探索角蛋白提取物在生物组织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利用角蛋白自组装特性制备获得水凝胶;小鼠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该角蛋白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细胞生长的支架材料。小鼠体内伤口促愈实验探究表明其能够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长和迁移以及加速形成新生血管和胶原沉积达到促进伤口修复的效果,证明该角蛋白水凝胶是一种优良的伤口敷料。
王超,王鑫,钟克利,侯淑华,燕小梅,边延江,汤立军[4](2021)在《一种水溶液中裸眼识别HSO3-/SO32-的长波长荧光探针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合成了一种(E)-2-(3-氰基-4-(3-甲酰基-4-羟基苯乙烯基)-5,5-二甲基呋喃-2(5H)-亚烷基)丙二腈衍生物CDM, 1H NMR、13C NMR和HRMS验证了其结构. CDM在MeCN/Tris (V∶V=2∶8, pH=7.4)溶液中通过荧光信号"ON-OFF"识别HSO3-/SO32-,颜色由粉色变为无色.探针CDM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快的响应速度(200s),pH适用范围为7~14,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的检测限分别为6.07和1.59μmol/L.实验研究表明,CDM能检测真实水样和糖样中的HSO3-/SO32-,并能够对活细胞中的HSO3-/SO32-进行荧光成像.
彭政[5](2020)在《芽孢杆菌降解羽毛角蛋白关键步骤解析及角蛋白酶的高效表达》文中研究指明角蛋白酶是一种特异性水解角蛋白的蛋白酶,在角蛋白废弃物生物回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面临着催化自然角蛋白底物效率较低的困境。本论文主要围绕芽孢杆菌降解羽毛角蛋白的关键步骤以及角蛋白酶高效表达两方面展开研究,以解决基于角蛋白酶生物转化羽毛角蛋白废物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共培养模式构建人工菌群用于羽毛角蛋白高效降解微生物菌群可以通过菌种之间的分工来分配代谢负担和发挥协同作用,具有有效转化复杂底物的能力和可模块化性。在本研究中,通过分析两株菌降解羽毛角蛋白的体系特征,发现B.licheniformis BBE11-1分泌的角蛋白酶活性低于S.maltophilia BBE11-1,但是细胞外酶系更丰富。基于微生物降解角蛋白的过程是以角蛋白酶为主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理论基础,开发并优化共培养体系用于羽毛角蛋白降解。结合温度转换策略,在3-L发酵罐中仅48 h后50 g×L-1羽毛的降解率便达到了81.8%,显着地提升了角蛋白酶分泌菌株降解羽毛的效率。(2)解析了半胱氨酸循环代谢过程是芽孢杆菌降解角蛋白的关键步骤半胱氨酸是角蛋白降解的特征产物。在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发现半胱氨酸在芽孢杆菌细胞内可通过两步代谢反应产生亚硫酸盐,并且在体外证实亚硫酸盐对角蛋白酶水解羽毛角蛋白具有协同作用。基于此,提出半胱氨酸循环代谢步骤介导了分泌角蛋白酶的芽孢杆菌降解羽毛角蛋白的能力。随后通过构建半胱氨酸代谢和亚硫酸盐转运途径的关键基因缺失菌株,发现突变株△yde D、△Cdo1、△Ast1、△SSU1和△Cdo1△SSU1利用LCys转化产生的亚硫酸盐能力以及降解羽毛角蛋白的能力显着降低。进一步,将角蛋白酶和亚硫酸盐的协同体系植入B.subtilis WB600中并建立代谢模型,通过强化Cdo1和Ast1表达强度,发现菌株BSKer-43-CA和BSKer-566-CA代谢LCys产亚硫酸盐的能力分别提高了69.63%和37.06%,羽毛水解产物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增加35.82%和26.87%。(3)构建并优化了角蛋白酶异源表达系统高活性的角蛋白酶对应着更好的羽毛角蛋白降解能力。在本研究中,通过使用组成型启动子p43可获得活性最高的胞外角蛋白酶Ker Z1。Ker Z1的最适p H和温度分别为10和60℃。利用RBS计算器v2.0预测角蛋白酶翻译水平,发现随着RBS序列移近翻译区域,其对翻译起始效率的影响降低。在-13至-18区域实施饱和突变,筛选获得最佳突变体RBS3的胞外角蛋白酶活性为22600.1 U×m L-1。RBS3在15-L发酵罐中的胞外角蛋白酶活性和生产率分别为426600.3 U×m L-1和15235.7 U×m L-1×h-1。利用角蛋白酶和亚硫酸盐协同水解100 g×L-1羽毛12 h,水解产物中总氨基酸含量达到56.6 g×L-1。(4)工程化前导肽提升角蛋白酶活性前导肽对角蛋白酶的活性表达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通过逐个截断前导肽二级结构以及前导肽切割位点P1的氨基酸替换证实了前导肽决定了角蛋白酶的胞外活性。通过序列比对和定点突变,得到7个突变体的角蛋白酶活性增加了16%66%。基于三密码子饱和突变,同时修饰了6个位点的氨基酸,利用较小的突变体文库筛选获得最佳突变体2-D12在摇瓶中的角蛋白酶活性达到227300.6 U×m L-1。利用工业化培养基,通过实时控制发酵过程并结合流加补料策略,突变体2-D12在15-L发酵罐中的角蛋白酶活性达到610800.9 U×m L-1,为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2-D12协同亚硫酸盐在12 h内对100g×L-1羽毛的水解率达到90.67%,水解液中的总氨基酸含量为65.8 g×L-1,并包含分子量为1 k Da左右甚至更小的生物活性短肽。
戚少龙[6](2020)在《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的荧光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血栓形成作为血管外科疾病中最主要、最常见两类疾病,其发生、发展与体内众多细胞因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血管内细胞功能障碍作为这两类疾病的始动环节,在疾病的整个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异质性“器官”,是血液与组织之间调控的关键界面,因此也成为了多种细胞活性物质的潜在作用靶点。虽然血管内皮细胞具备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但在持续受到某些血管活性物质(NO、SO2)、活性氧(H2O2、O2-、Cl O-)、小分子生物硫醇(半胱氨酸(Cys)、高半胱氨酸(Hcy))、炎症因子(白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各种免疫因子、药物、微生物等作用下,内皮细胞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甚者消失,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endothelial dysfunction ED)。其作为多种血管疾病的始动环节,主要通过调节血管收缩、促进白细胞粘附聚集、血小板凝聚、氧化应激损伤、平滑肌增殖及血栓形成等途径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血栓形成等多种血管疾病。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得到迅猛发展,人类对疾病发生、发展、评估治疗、改善预后也由传统的临床症状、体征、结构影像逐渐过渡到致病分子水平变化上来,医学影像技术也逐渐由结构成像、功能成像逐渐发展为分子成像。分子影像技术是运用新型影像学方法在细胞及分子水平对话活体状态下的生命过程,在分子及基因水平诊断及指导疾病治疗,从而达到个体化精准-可视化治疗,是分子生物学与多样化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因此,推动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血管内皮损伤分子的荧光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设计合成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建立了血管内皮损伤重要相关分子(SO2、活性氧(Cl O-)、生物硫醇(Cys))的检测方法,考察了探针在细胞(体外)和小鼠活体(体内)成像中的应用情况,为指导相关临床血管疾病早期诊断、评估治疗疗效及改善预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工作:1、从吲哚磺酸盐与不同结构的芳香醛出发,设计合成了3种能在纯水中检测SO2/HSO3-的新型荧光探针ISBD、ISPD、ISND,检测过程能在1min内快速完成,检测限分别为9.21×10-9mol/L(9.21 n M)、4.25×10-8 mol/L(42.5 n M)和8.11×10-8 mol/L(81.1 n M)。通过三种探针的性能比较,筛选出荧光强度更强(荧光量子产率更高)、发射波长更长、干扰性更小的荧光探针ISND。并对其抗干扰能力与生物检测能力进行了重点考察,发现17种干扰离子对于HSO3-的检测基本没有影响。细胞毒性及荧光实验也证实探针ISND毒性低、膜透性良好、能够完成血浆及细胞内复杂生物环境中的SO2/HSO3-检测,为进一步进行生物活体内实时成像奠定了基础,为今后临床工作中开展血浆SO2/HSO3-的水平监测提供了可行方案。2、以萘酰亚胺为荧光团,异氰基乙酸乙酯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用于生物环境内源性Cl O-检测的荧光探针NAEC。通过研究发现,该探针具有响应速度快(<10 s)、灵敏度高(检测限低至4.9 n M)、斯托克斯位移大(100 nm)等优点,能快速、灵敏、特异性的检测血浆及细胞中Cl O-浓度。竞争干扰实验证实,包括体内多种小分子生物硫醇及其他ROS在内的22种干扰物质对Cl O-的检测基本没有影响。此外,NAEC的膜透性较好,能够快速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进行特异性Cl O-成像检测。同前面报导的探针ISND相比,探针NAEC的斯托克斯位移较大、能量利用率更高、发射波长更长,实现了细胞的内源性Cl O-的荧光检测。这不仅有助于荧光探针成为生命医学研究人员研究体内Cl O-分布和作用机制的有效工具,还能为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血栓形成等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改善预后及术后内环境稳态监测等方面提供分子水平的重要参考。3、在前两部分内容基础上,充分利用吲哚磺酸盐的良好水溶性与萘酰亚胺基团的优异发光性能,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萘酰亚胺及吲哚磺酸盐结构的比率型双检测(HSO3-/Cl O-)的荧光分子探针NASF,该探针能够同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完成HSO3-/Cl O-的定性及定量检测,实现一探针多用,并且在两种物质检测过程中产生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不会相互干扰。同前两部分的探针相比,探针NASF除了具有更大的斯托克斯位移(Cl O-:115 nm,HSO3-:88 nm)、较长的发射波长(Cl O-:515 nm,HSO3-:548 nm)、良好的水溶性(DMF/水=1:99,v/v)等优点以外,探针NASF作为比率型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检测两个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强度来提供内部自行校准,减少来自背景的干扰,能将探针浓度的影响降至最低,提高检测的精准度。体内、外成像实验发现,探针NASF可以很好的完成细胞内源性Cl O-的检测,无需外源性加入即可完成细胞内成像,同时在鉴别肿瘤细胞方面也具备良好的生物应用前景。但在进一步运用到活体肿瘤组织成像时表现乏力,这可能与探针NASF发射波长较短(λem=515 nm)、组织穿透能力较弱有关。研究显示:不同波长荧光组织穿透能力不同,生物组织在可见光区域(350-600 nm)有较高的光吸收。大部分荧光信号被动物毛发,皮肤等组织吸收、散射,难以完成高质量的活体荧光成像。当波长>600 nm时,各种波长的光对小鼠各器官的透过率将显着增加,在波长为650-900 nm的近红外区间,血红蛋白、脂肪、水对这些波长的光吸收均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选择激发和发射均位于近红外(650-900 nm)区域的荧光探针标记,更利于活体内可视化成像,特别是深层组织成像。4、鉴于第3部分内容中,探针NASF在活体成像中的欠佳表现以及近红外荧光成像在活体内的应用优势。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我们从目前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的临床使用的近红外光学成像对比剂-吲哚菁绿入手。对吲哚菁绿(ICG)化学结构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探针CYNA。该探针不仅可以实现Cys的特异、灵敏检测,同时还具备与吲哚菁绿相近的近红外成像能力,生物毒性低、组织相容性好、检测限达14 n M。探针NASF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I区(excitation:710 nm,emission:820 nm),能够在出色完成细胞内源性Cys成像及血浆中Cys浓度测定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探针对活体组织的成像能力。活体成像实验中,我们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探针注射进小鼠体内,对探针的体内分布及代谢途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静脉注射探针CYNA后,前60 min内,小鼠体内出现逐渐增强的近红外荧光信号;60 min以后,小鼠体内的荧光信号逐渐减弱;注射100 min后,荧光信号逐渐消失殆尽。另外,为了进一步探究实验小鼠体内荧光的聚集情况及信号来源,我们对不同时间节点小鼠的离体器官进行了荧光成像检测,发现荧光信号主要来自于肝脏及小肠,其他器官(心脏、肾、肺、脾)几乎没有可见荧光信号发出,荧光变化趋势与活体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推测探针CYNA具有与ICG相类似的体内代谢途径,主要经肝脏代谢,并以游离形式进入肠道,进而随肠道排出体外。活体成像实验结果不仅证实探针CYNA可用于体内Cys的全身可视化研究,还将为下一步开展基于吲哚菁绿的新型淋巴显影剂的研发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
王金金[7](2019)在《基于蒽醌和苯并噻唑荧光探针的设计、制备及检测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有机荧光探针因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且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等优点,从众多分析检测方法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出大量用于检测不同金属阳离子的荧光探针,但是对于检测阴离子及生物小分子的报道却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的完善。1,4-二羟基蒽醌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和苯并噻唑易于合成、斯托克位移大、光稳定性好且能形成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等,是设计新型荧光探针的合适前体。本论文分别以1,4-二羟基蒽醌和苯并噻唑衍生物为荧光团,围绕氟离子、水合肼、亚硫酸氢盐和生物硫醇的荧光检测展开研究,设计合成了三种反应型荧光探针,并对其检测性能和识别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蒽醌类衍生物的氟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利用1,4-二羟基蒽醌具有较强的分子结构刚性和发光性能等特点,设计合成了以1,4-二羟基蒽醌为荧光团,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为识别基团的氟离子荧光探针。再利用氟离子的亲硅性等特性,诱导探针分子中的Si-O键断裂,释放出荧光信号。通过对检测性能的研究,发现该探针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在广泛的p H(3-12)范围内实现对F-的响应,其检测限为0.32μM。此外,该探针还可应用于实际水样中F-的检测。2.基于苯并噻唑衍生物的水合肼/亚硫酸氢盐双检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以苯并噻唑为荧光团,氰基乙酸乙酯为识别基团,制备了对水合肼和亚硫酸氢盐具有差异性双检测能力的荧光探针。该探针在DMSO:PBS(1:4,v:v)体系中对两种分析物实现了定性区分和定量检测。在检测水合肼时,发生还原-缩合反应,生成了醛腙结构,并释放出黄绿色的荧光信号,荧光强度增强了5.6倍(500nm),检测限为3.6μM;检测HSO3-时,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新产物,发出蓝色的荧光,荧光强度增强了7.5倍(458 nm),检测限为0.52μM。该探针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以及快速响应,在3 min内完成对HSO3-的响应。此外,探针检测分析物时给出的不同颜色的荧光信号,能通过裸眼识别并区分出水合肼(黄绿光)和HSO3-(蓝光)。这为多功能荧光探针的设计提供了有效途径。3.基于苯并噻唑衍生物的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以苯并噻唑为荧光团,硝基甲烷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检测生物硫醇(GSH/Hcy/Cys)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以分子中的硝基烯烃作为识别位点,与生物硫醇的巯基发生亲电加成反应,产生新产物的同时,荧光信号明显增强。该探针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以及裸眼识别能力,探针能在20%的有机溶剂中实现对生物硫醇(GSH/Hcy/Cys)的检测,其检测限分别为0.33μM,0.70μM,0.87μM,有望在生物传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刘红艳[8](2019)在《DMDC前处理在巨峰冰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冰葡萄酒是一种低温高糖发酵的葡萄酒,其发酵过程易感染杂菌和滋生腐败菌,因此,要对葡萄醪进行前处理以消除或者降低杂菌的污染。DMDC(二甲基二碳酸盐)是一种安全、简便、杀菌迅速、成本低廉的杀菌剂,其在葡萄酒酿造中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在冰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及对其色泽与品质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采用巨峰葡萄酿造巨峰冰葡萄酒,研究了DMDC前处理对葡萄醪品质的影响、DMDC前处理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相关理化指标及酒体感官品评的影响、刺葡萄混酿对巨峰冰葡萄酒的色泽与品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在不同的温度下添加DMDC、亚硫酸盐及DMDC联合亚硫酸盐对葡萄醪进行前处理,研究这些前处理方法对葡萄醪中微生物菌落数、花色苷、色差、总酚、pH以及挥发酸等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前处理2 h、4 h和6 h对菌落总数的杀菌效果无显着性影响(p≥0.05);与4°C相比,25°C下前处理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大的抑菌效果,且几乎不影响葡萄醪的理化指标。250mg/L的DMDC对葡萄醪中微生物的杀菌作用显着强于其他前处理组(P<0.05),特别是对菌落总数、酵母菌和大肠菌群,能使其分别降低2.05、2.47和1.89 Log CFU/mL;相比DMDC前处理,亚硫酸盐和DMDC联合亚硫酸盐前处理能更好地保留花色苷和多酚含量,且起到降酸作用,但对微生物的杀菌作用不及DMDC前处理。综合而言,确定2 h为适宜处理时间,25°C为适宜处理温度,250 g/L为适宜的DMDC添加量。为探究DMDC杀菌技术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将浓缩葡萄浆醪分别进行DMDC和亚硫酸盐前处理,比较两种杀菌处理方法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酒精度、pH、总酸、挥发酸、花色苷等理化指标及酒体感官品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亚硫酸盐前处理相比,DMDC前处理不仅能提高总糖、还原糖的利用率,提高发酵液的乙醇得率,还能减少酸的生成和积累,降低挥发酸含量,改善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但对花色苷含量的保留作用不及亚硫酸盐前处理。综合而言,DMDC前处理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控制发酵巨峰冰葡萄酒品质的杀菌方式。为了提高巨峰冰葡萄酒花色苷含量,改善其色泽,以鲜食葡萄和刺葡萄为巨峰冰葡萄酒酿造原料。研究了巨峰葡萄和刺葡萄按不同比例混合发酵对发酵期间花色苷、总酚、色差、总糖、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pH、总酸和挥发酸等理化指标及酒体感官品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刺葡萄混酿组的花色苷含量、总酚含量、色差值显着高于巨峰葡萄组(P<0.05),混酿1∶1组花色苷含量达到208.50 mg/L;且巨峰葡萄与刺葡萄以1∶1的比例混合发酵时色差值和感官品评分值达到最大,分别为17.16和(78±2.79)分;但不同比例刺葡萄混酿组的总糖、总酸、挥发酸含量与巨峰葡萄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合而言,巨峰葡萄与刺葡萄以1∶1的比例混酿能很好地改善巨峰冰葡萄酒的色泽和口感,酿制出优质巨峰冰葡萄酒。
闫雪莲,刘容吉,梅丹,李大魁,张波[9](2018)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亚硫酸盐引起过敏反应及风险防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有增多趋势,尤其严重过敏反应问题突出,其中抗氧化剂亚硫酸盐为影响因素之一。亚硫酸盐可引起敏感体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可表现为皮炎、荨麻疹、潮红、低血压、腹痛、腹泻等,严重的可发生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和哮喘。临床工作者应认识到药用辅料相关的不良反应,药品管理部门也应强化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亚硫酸盐的安全性管理。
邢朝宏,曹扬,薛峰,彭亚锋,雷涛[10](2017)在《流动注射仪测定化妆品中无机亚硫酸盐类和亚硫酸氢盐类的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建立了流动注射法测定化妆品中无机亚硫酸盐及亚硫酸氢盐含量的方法。即通过加热氮吹方式分离出化妆品中的二氧化硫,经氢氧化钠吸收液吸收后由流动注射仪测定二氧化硫含量。确定了二氧化硫检出限为0.2 mg/L,方法回收率在80%以上,精密度良好,测量结果可靠。
二、化妆品中亚硫酸盐及亚硫酸氢盐测定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妆品中亚硫酸盐及亚硫酸氢盐测定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硒的应用及提硒的原料 |
1.3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有色金属的研究现状 |
1.3.1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钴镍的研究进展 |
1.3.2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钒的研究进展 |
1.3.3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铝的研究进展 |
1.3.4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锌的研究进展 |
1.3.5 硫酸化焙烧铜阳极泥的研究进展 |
1.4 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现状 |
1.4.1 二氧化硫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进展 |
1.4.2 亚硫酸钠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药剂 |
2.3 实验研究方法 |
2.4 分析与检测 |
第三章 低砷锑铋铜阳极泥提硒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3.1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吉布斯自由能分析 |
3.1.1 硒化铜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
3.1.2 硒化银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
3.1.3 硒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
3.1.4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同时存在的反应 |
3.2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反应平衡分析 |
3.2.1 硒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2.2 硒化铜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2.3 硒化银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2.4 碲化铜、氯化银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
3.3 二氧化硒还原的热力学 |
3.3.1 在水中二氧化硫各组分与p H的关系 |
3.3.2 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
3.4 小结 |
第四章 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
4.1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单因素研究 |
4.1.1 温度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1.2 保温时间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1.3 硫酸加入量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1.4 固液比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
4.2 焙烧产物的微观结构研究 |
4.2.1 焙烧产物的XRD图 |
4.2.2 焙烧产物的SEM-EDS图 |
4.3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蒸硒的响应曲面法优化 |
4.3.1 实验设计与结果 |
4.3.2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
4.3.3 响应曲面及等高线分析 |
4.3.4 实验优化及验证 |
4.4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蒸硒的动力学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还原二氧化硒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
5.1 亚硫酸钠还原二氧化硒的单因素研究 |
5.1.1 温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2 硫酸浓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3 亚硫酸钠的加入量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4 时间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1.5 亚硫酸钠还原实验的最佳条件验证 |
5.2 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的单因素研究 |
5.2.1 温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2 硫酸浓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3 时间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4 二氧化硫通入速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
5.2.5 二氧化硫还原实验的最佳条件验证 |
5.3 两种还原剂的结果对比 |
5.4 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动力学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有机酸体系下溶解浆的制备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 |
1.1.1 纤维素 |
1.1.2 半纤维素 |
1.1.3 木质素 |
1.2 溶解浆及其生产工艺 |
1.2.1 预水解硫酸盐法制浆(PHK) |
1.2.2 酸性亚硫酸盐法(AS) |
1.2.3 碱萃取 |
1.2.4 酶促制备溶解浆 |
1.3 制备溶解浆的漂白方法 |
1.3.1 氧脱木质素 |
1.3.2 二氧化氯漂白 |
1.3.3 过氧化氢强化的碱抽提 |
1.4 溶解浆的应用及产能分布 |
1.4.1 溶解浆的应用 |
1.4.2 溶解浆产能分布现状 |
1.5 溶解浆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p-TsOH溶液对不同尺寸原料组分溶出机制探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p-TsOH溶液预处理木片 |
2.3.2 组分分析 |
2.4 表征方法 |
2.4.1 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纤维素比表面积分析 |
2.4.3 木质素分子量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p-TsOH溶液预处理木片组分分析 |
2.5.2 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
2.5.3 纤维比表面积分析 |
2.5.4 木质素分子量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p-TsOH溶液制备溶解浆的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p-TsOH溶液预处理不同反应条件木片 |
3.3.2 组分分析 |
3.3.3 漂白工艺 |
3.4 表征方法 |
3.4.1 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
3.4.2 木质素分子量分析 |
3.4.3 木质素二维核磁分析 |
3.4.4 溶解浆性能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p-TsOH溶液预处理木片组分分析 |
3.5.2 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
3.5.3 木质素分子量分析 |
3.5.4 木质素二维核磁分析 |
3.5.5 溶解浆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TsOH/NaClO溶液体系制备溶解浆的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p-TsOH/NaClO溶液体系预处理木片 |
4.3.2 组分分析 |
4.3.3 漂白工艺 |
4.4 表征方法 |
4.4.1 纤维质量分析 |
4.4.2 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
4.4.3 纤维红外光谱分析 |
4.4.4 溶解浆性能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p-TsOH/NaClO溶剂体系预处理木片及组分分析 |
4.5.2 纤维质量分析 |
4.5.3 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
4.5.4 纤维红外光谱分析 |
4.5.5 溶解浆性能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申请专利 |
(3)功能角蛋白制备用酶在Bacillus subtilis中的高效表达与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角蛋白概述 |
1.1.1 角蛋白的结构 |
1.1.2 角蛋白的性质 |
1.1.3 角蛋白的应用 |
1.1.4 角蛋白的提取 |
1.2 角蛋白酶概述 |
1.2.1 角蛋白酶的来源和理化性质 |
1.2.2 角蛋白酶的降解机制和水解特异性 |
1.3 角蛋白酶的应用 |
1.3.1 角蛋白的生物降解 |
1.3.2 化妆品和药品 |
1.3.3 其他应用 |
1.4 角蛋白酶的克隆表达 |
1.4.1 角蛋白酶序列 |
1.4.2 异源表达体系 |
1.5 角蛋白酶的分子改造 |
1.5.1 角蛋白酶结构 |
1.5.2 分子改造策略 |
1.6 立项依据和研究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前导肽改造提升角蛋白酶活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基因、菌株和质粒 |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2.2.4 引物 |
2.2.5 角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2.2.6 同源模型的构建 |
2.2.7 前导肽工程改造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截短突变验证前导肽的功能 |
2.3.2 前导肽切割位点氨基酸替换对角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
2.3.3 前导肽区域定点突变 |
2.3.4 多位点组合饱和突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启动子元件改造调控宿主细胞生长与产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和质粒 |
3.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3.2.4 引物 |
3.2.5 角蛋白酶对菌体生长的影响探究 |
3.2.6 启动子工程改造策略与方法 |
3.2.7 角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3.2.8 碳源补充优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角蛋白酶的表达对宿主细胞生长的影响 |
3.3.2 菌体密度依赖型启动子替换组成型启动子 |
3.3.3 利用串联apr E启动子提高角蛋白酶产量 |
3.3.4 启动子核心区域序列优化提高启动子活性 |
3.3.5 补充碳源提高菌体前期积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oop结构的设计与改造提升角蛋白酶热稳定性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和质粒 |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4.2.4 引物 |
4.2.5 不稳定Loop区域的预测与分析 |
4.2.6 突变位点的选择与分析 |
4.2.7 钙离子结合位点的预测与分析 |
4.2.8 序列趋同性突变位点及突变类型的确定 |
4.2.9 突变体重组质粒构建及转化 |
4.2.10 角蛋白酶活性测定 |
4.2.11 突变体筛选及热稳定性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不稳定Loop区域预测 |
4.3.2 基于B-Factor与 RMSF的突变位点选择 |
4.3.3 基于ΔΔG的突变氨基酸选择 |
4.3.4 突变体重组菌的活性测定与筛选 |
4.3.5 钙离子结合相关Loop改造策略的热稳定性提升 |
4.3.6 基于序列一致性突变策略的热稳定性提升 |
4.3.7 优势位点的组合突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角蛋白酶对羊毛的可控降解及功能角蛋白的表征与应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 |
5.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3 可溶性角蛋白的酶法制备 |
5.2.4 可溶性角蛋白生物相容性评价 |
5.2.5 角蛋白自组装凝胶的制备 |
5.2.6 角蛋白凝胶用于细胞的体外培养 |
5.2.7 角蛋白凝胶促创伤愈合的小鼠体内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角蛋白酶提取羊毛角蛋白 |
5.3.2 可溶性羊毛角蛋白提取物的结构表征 |
5.3.3 .可溶性羊毛角蛋白提取物的性能表征 |
5.3.4 角蛋白自组装凝胶的制备 |
5.3.5 角蛋白凝胶冻干海绵用于细胞体外培养 |
5.3.6 角蛋白凝胶促进小鼠创伤愈合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芽孢杆菌降解羽毛角蛋白关键步骤解析及角蛋白酶的高效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角蛋白概述 |
1.1.1 角蛋白来源和分类 |
1.1.2 角蛋白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 |
1.2 角蛋白酶概述 |
1.2.1 角蛋白酶的来源和分类 |
1.2.2 角蛋白酶的理化性质 |
1.2.3 角蛋白酶的异源表达 |
1.2.4 角蛋白酶的分子改造 |
1.2.5 角蛋白酶的应用 |
1.3 微生物降解角蛋白的关键步骤研究 |
1.3.1 微生物降解角蛋白的主要过程 |
1.3.2 微生物打开角蛋白二硫键的主要方式 |
1.4 立项依据和研究意义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共培养角蛋白酶分泌菌株高效降解羽毛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 |
2.2.2 试剂及仪器 |
2.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2.2.4 羽毛的制备和降解率计算 |
2.2.5 角蛋白酶和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 |
2.2.6 羽毛降解液的抗氧化性分析 |
2.2.7 羽毛降解液的氨基酸和多肽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角蛋白酶分泌菌株降解羽毛特性表征 |
2.3.2 共培养条件优化 |
2.3.3 单独培养和共培养降解体系参数分析 |
2.3.4 发酵罐(3-L)中共培养角蛋白酶分泌菌株降解羽毛研究 |
2.3.5 羽毛水解液营养成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芽孢杆菌降解羽毛关键步骤解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 |
3.2.2 试剂及仪器 |
3.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3.2.4 菌株、质粒和引物 |
3.2.5 羽毛的制备和降解率计算 |
3.2.6 角蛋白酶和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 |
3.2.7 羽毛降解产物氨基酸和多肽分析 |
3.2.8 角蛋白酶纯化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licheniformis BBE11-1降解羽毛角蛋白特性分析 |
3.3.2 B.licheniformis BBE11-1胞外酶降解羽毛特性分析 |
3.3.3 半胱氨酸代谢和亚硫酸盐转运途径基因缺失对亚硫酸盐代谢能力的影响 |
3.3.4 半胱氨酸代谢对细胞耐受性的影响 |
3.3.5 突变体降解羽毛特性分析 |
3.3.6 枯草芽孢杆菌中半胱氨酸代谢循环介导的羽毛降解机制验证 |
3.3.7 亚硫酸盐代谢能力对羽毛降解效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角蛋白酶的异源表达及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 |
4.2.2 试剂及仪器 |
4.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4.2.4 菌株、质粒和引物 |
4.2.5 羽毛的制备和降解率计算 |
4.2.6 角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 |
4.2.7 羽毛降解产物氨基酸和多肽分析 |
4.2.8 角蛋白酶纯化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启动子优化提升角蛋白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
4.3.2 角蛋白酶酶学性质分析 |
4.3.3 半理性设计翻译起始序列提高角蛋白酶表达 |
4.3.4 角蛋白酶的发酵培养基优化 |
4.3.5 角蛋白酶RBS3在15-L发酵罐中的工艺优化 |
4.3.6 角蛋白酶降解羽毛性能验证 |
4.3.7 角蛋白酶降解羽毛体系优化和产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半理性设计前导肽提升角蛋白酶催化性能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 |
5.2.2 试剂及仪器 |
5.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5.2.4 菌株、质粒和引物 |
5.2.5 羽毛的制备和降解率计算 |
5.2.6 角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 |
5.2.7 羽毛降解产物氨基酸和多肽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前导肽截断对角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
5.3.2 替换前导肽切割位点P1对角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
5.3.3 基于序列比对的前导肽修饰 |
5.3.4 使用三密码子饱和突变(TCSM)筛选前导肽的组合突变体 |
5.3.5 2-D12和P1的组合突变 |
5.3.6 角蛋白酶工业化生产培养基优化 |
5.3.7 15-L发酵罐中突变体2-D12的发酵性能研究 |
5.3.8 用2-D12水解羽毛废物 |
5.3.9 羽毛水解物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的荧光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综述 |
2.1 血管外科疾病概述 |
2.1.1 血管外科疾病分类 |
2.1.2 血管外科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3 症状体征 |
2.1.4 辅助检查 |
2.1.5 诊断及治疗 |
2.2 血管内皮损伤机制研究 |
2.2.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研究历程 |
2.2.2 血管内皮损伤机制 |
2.3 分子影像学 |
2.3.1 分子影像学及分子成像技术 |
2.3.2 各分子成像技术简介 |
2.3.3 多模态分子成像技术 |
2.4 本论文思想提出 |
第三章 血管活性物质SO2/HSO3-的荧光检测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探针ISBD、ISPD和 ISND的检测性能对比实验 |
3.3.2 探针ISND的响应时间 |
3.3.3 探针ISND对 HSO3-的选择性和竞争性实验 |
3.3.4 探针ISND分子的传感机理研究及理论化学计算 |
3.3.5 探针ISND对血浆样品中HSO3-的浓度测定 |
3.3.6 探针ISND的细胞毒性实验 |
3.3.7 探针ISND的细胞成像实验 |
3.4 结论 |
第四章 活性氧(ClO-)的荧光检测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原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H值及响应时间 |
4.3.2 裸眼识别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3.3 探针NAEC检测ClO-的荧光光谱 |
4.3.4 竞争与干扰 |
4.3.5 探针分子的传感机理研究 |
4.3.6 血浆样品中ClO-的检测 |
4.3.7探针NAEC的细胞毒性实验 |
4.3.8 探针NAEC的体外细胞成像 |
4.4 结论 |
第五章 血管活性物质SO2/HSO3-与活性氧(ClO-)的双检测荧光成像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原料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H值对探针NASF检测性能的影响 |
5.3.2 探针NASF对 ClO-的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滴定 |
5.3.3 探针NASF对 HSO3-的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滴定 |
5.3.4 探针NASF对 ClO-和HSO3-的选择性及干扰性研究 |
5.3.5 探针分子的传感机理研究 |
5.3.6 血浆样品中HSO3-及ClO-的浓度检测 |
5.3.7 探针NASF的细胞毒性 |
5.3.8 生物应用:探针NASF的细胞成像检测 |
5.3.9 生物应用:肿瘤细胞的识别 |
5.3.10 生物应用:探针NASF活体肿瘤成像 |
5.4 结论 |
第六章 生物硫醇(Cys)的荧光检测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原料 |
6.2.2 仪器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响应时间与pH |
6.3.2 裸眼识别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6.3.3 荧光发射光谱 |
6.3.4 探针CYNA对 Cys的干扰和竞争性研究 |
6.3.5 探针分子的传感机理研究 |
6.3.6 血浆样品中Cys检测 |
6.3.7 探针CYNA的细胞毒性实验 |
6.3.8 探针CYNA的细胞成像实验 |
6.3.9 活体成像应用 |
6.4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蒽醌和苯并噻唑荧光探针的设计、制备及检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荧光探针的概况 |
1.2.1 有机荧光探针的基本简介 |
1.2.2 有机荧光探针的设计原理 |
1.2.3 有机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 |
1.3 蒽醌类及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简介 |
1.3.1 蒽醌类衍生物的基本介绍 |
1.3.2 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基本介绍 |
1.4 氟离子探针的研究现状 |
1.4.1 氟离子的研究背景 |
1.4.2 氟离子探针的简介 |
1.4.3 小结 |
1.5 水合肼及亚硫酸盐的研究现状 |
1.5.1 水合肼及亚硫酸盐的研究背景 |
1.5.2 水合肼及亚硫酸盐荧光探针简介 |
1.5.3 小结 |
1.6 生物硫醇的研究现状 |
1.6.1 生物硫醇的研究背景 |
1.6.2 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简介 |
1.6.3 小结 |
1.7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 |
第二章 基于蒽醌氟离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检测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测试溶液的配制 |
2.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探针AQTB对 F-的选择性和竞争性实验的探究 |
2.3.2 探针 AQTB 对 F-的荧光和紫外滴定实验 |
2.3.3 响应时间和pH值对探针AQTB检测性能的影响 |
2.3.4 识别机理的探究 |
2.3.5 实际样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苯并噻唑衍生物的水合肼和亚硫酸氢盐双响应的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原料 |
3.2.2 仪器 |
3.2.3 测试溶液的配制 |
3.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裸眼识别 |
3.3.2 探针 HBT-CN 对 N_2H_4·H_2O 和 HSO_3-的紫外滴定实验 |
3.3.3 探针 HBT-CN 对 N_2H_4·H_2O 和 HSO_3-的荧光滴定实验 |
3.3.4 探针 HBT-CN 的选择性与竞争性实验 |
3.3.5 响应时间和pH值对探针HBT-CN检测性能的影响 |
3.3.6 识别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苯并噻唑衍生物的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原料 |
4.2.2 仪器 |
4.2.3 测试溶液的配制 |
4.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探针HBT-NO_2对GSH/Hcy/Cys的选择性与竞争性实验 |
4.3.2 探针HBT-NO_2对GSH/Hcy/Cys的紫外滴定实验 |
4.3.3 探针HBT-NO_2对 GSH/Hcy/Cys的荧光滴定实验 |
4.3.4 探针HBT-NO_2的裸眼识别 |
4.3.5 pH对探针HBT-NO_2检测性能的影响 |
4.3.6 识别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DMDC前处理在巨峰冰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葡萄酒概要 |
1.1.1 葡萄酒的发展 |
1.1.2 葡萄酒的分类 |
1.2 冰葡萄酒概要 |
1.2.1 冰葡萄酒定义 |
1.2.2 冰葡萄酒的历史与现状 |
1.2.3 冰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
1.2.4 冰葡萄酒的理化指标 |
1.2.5 冰葡萄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DMDC及其抑菌原理 |
1.3.1 DMDC的理化性质 |
1.3.2 DMDC的水解动力学图 |
1.3.3 DMDC的安全性分析 |
1.3.4 DMDC的杀菌机理 |
1.4 DMDC的应用 |
1.4.1 在果蔬汁中的应用 |
1.4.2 在果酒及葡萄酒中的应用 |
1.4.3 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DMDC前处理对葡萄醪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葡萄醪的制备 |
2.2.2 葡萄醪的处理 |
2.2.3 微生物测定方法 |
2.2.4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
2.2.5 总酚的测定方法 |
2.2.6 色差的测定方法 |
2.2.7 pH值和挥发酸的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前处理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
2.4.2 不同前处理对霉菌、酵母菌、乳酸菌和大肠菌群数的影响 |
2.4.3 不同前处理对花色苷和总酚的影响 |
2.4.4 不同前处理对色泽的影响 |
2.4.5 不同前处理对pH和挥发酸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MDC前处理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及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巨峰冰葡萄酒的发酵工艺 |
3.2.2 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
3.2.3 酒精度的测定方法 |
3.2.4 pH值、总酸和挥发酸的测定方法 |
3.2.5 花色苷的测定方法 |
3.2.6 感官品评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3.4.2 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酒精度的变化 |
3.4.3 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pH值、总酸和挥发酸含量的变化 |
3.4.4 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花色苷含量的变化 |
3.4.5 不同前处理对巨峰冰葡萄酒感官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刺葡萄混酿对巨峰冰葡萄酒色泽与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原料处理与巨峰冰葡萄酒酿造 |
4.2.2 花色苷含量和总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
4.2.3 色差测定方法 |
4.2.4 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 |
4.2.5 酒精度的测定方法 |
4.2.6 pH值、总酸和挥发酸的测定方法 |
4.2.7 感官品评方法 |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比例混酿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花色苷、总酚含量的影响 |
4.4.2 不同比例混酿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色差的影响 |
4.4.3 不同比例混酿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4.4.4 不同比例混酿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的影响 |
4.4.5 不同比例混酿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总酸、pH值和挥发酸含量的影响 |
4.4.6 不同比例混酿对巨峰冰葡萄酒感官品评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亚硫酸盐引起过敏反应及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 亚硫酸盐过敏反应概述 |
2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过敏相关不良反应 |
3 国内外通过限制含量降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亚硫酸盐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 |
(10)流动注射仪测定化妆品中无机亚硫酸盐类和亚硫酸氢盐类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试剂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标准曲线配制 |
1.3.2 样品检测 |
1.3.3 亚硫酸盐及亚硫酸氢盐含量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液浓度的选择 |
2.2 酸性反应介质的选择及其浓度影响 |
2.3 反应圈长度及加热温度的影响 |
2.4 流动注射仪器条件的确定 |
2.5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的确定 |
2.6 样品测定及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 |
3 结论与展望 |
四、化妆品中亚硫酸盐及亚硫酸氢盐测定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D]. 邹建柏.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有机酸体系下溶解浆的制备及机制研究[D]. 沈佩琰.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3]功能角蛋白制备用酶在Bacillus subtilis中的高效表达与改造[D]. 苏畅. 江南大学, 2021(01)
- [4]一种水溶液中裸眼识别HSO3-/SO32-的长波长荧光探针及其应用[J]. 王超,王鑫,钟克利,侯淑华,燕小梅,边延江,汤立军. 有机化学, 2021(06)
- [5]芽孢杆菌降解羽毛角蛋白关键步骤解析及角蛋白酶的高效表达[D]. 彭政. 江南大学, 2020(04)
- [6]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的荧光检测技术研究[D]. 戚少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7]基于蒽醌和苯并噻唑荧光探针的设计、制备及检测性能研究[D]. 王金金. 吉林大学, 2019(11)
- [8]DMDC前处理在巨峰冰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D]. 刘红艳. 湘潭大学, 2019(02)
- [9]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亚硫酸盐引起过敏反应及风险防范[J]. 闫雪莲,刘容吉,梅丹,李大魁,张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04)
- [10]流动注射仪测定化妆品中无机亚硫酸盐类和亚硫酸氢盐类的方法研究[J]. 邢朝宏,曹扬,薛峰,彭亚锋,雷涛.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