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甘油三酯与长链甘油三酯在健康志愿者中的代谢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袁婷兰[1](2021)在《母乳脂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其代谢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乳脂肪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的组成、结构与母乳脂肪的消化、吸收、代谢关系密切。母乳脂肪天然富含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而婴儿配方奶粉中类似母乳的MLCT种类、含量均很少,由此可能导致母乳与婴儿配方奶粉的代谢差异及其机制尚未被关注。为此,本论文系统地分析比较了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中MLCT组成和体外消化的差异,制备了母乳化MLCT结构脂,并采用动物实验探明其代谢特征。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系统研究了母乳脂中MLCT的种类、含量和结构特征,以及胎龄和哺乳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乳中的中链脂肪酸主要是月桂酸(La,4.64%)和肉蔻豆酸(M,5.33%),其次是癸酸(Ca,0.84%),辛酸(Cy)含量少于0.1%,这些中链脂肪酸基本是以MLCT形式存在,而非中链甘油三酯(MCT);母乳中MLCT总含量约占总甘油三酯的30.38%,主要是由月桂酸或肉蔻豆酸与棕榈酸(P)、油酸(O)、亚油酸(L)组成的单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L型)和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结构;哺乳期对母乳脂肪的MLCT的组成有显着影响,而胎龄对母乳脂肪的MLCT组成影响较小。其次,分析比较了不同中链脂肪酸来源的婴儿配方奶粉(植物油基、牛乳基、牛乳/植物油基、羊乳/植物油基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的MLCT组成及与母乳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有奶粉的MLCT总含量和MLL含量都明显低于母乳;婴儿配方奶粉的特征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也与母乳不同,植物油基奶粉以Ca La M、La La P等甘油三酯为主,牛乳基奶粉特征的甘油三酯是由丁酸或己酸和较长链脂肪酸组成的分子;牛乳/植物油基和羊乳/植物油基奶粉特征的甘油三酯分子是Ca MP、Ca PO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的特征甘油三酯分子是Cy Ca Ca和Ca Ca Ca。同时采用模拟婴儿胃肠道体外消化模型,比较了3种婴儿配方奶粉(MCT添加量分为0、20和30%)和母乳的体外消化差异,结果表明,添加MCT的两种奶粉的胃、肠的脂解度和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高于普通奶粉,而奶粉的胃肠消化终点(120 min)脂解度均比母乳低,表明中链脂肪酸可促进消化过程中奶粉的脂肪水解;奶粉胃肠水解释放的中链脂肪酸含量均高于母乳,3号奶粉胃消化过程中释放中链脂肪酸的含量相比初始酰基化的含量较低,且低于2号奶粉,推测与3号奶粉较高含量的MLCT(7.73%>1.90%)有关,表明MLCT可能抑制中链脂肪酸的大量释放。因此,婴儿配方奶粉的MLCT组成与母乳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可能造成体外消化的差异。再次,根据母乳MLCT组成特征,以精炼鱼油和椰子油为原料,采用酶法酯交换反应制备母乳化MLCT结构脂,然后采用分子蒸馏技术纯化酯交换产物。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底物比(鱼油/椰子油)1.5:1,反应温度60度,NS40086脂肪酶添加量8wt%,反应时间3 h,所得酯交换产物中的MLCT的含量为62.14%,其中MLL型含量为39.85%;在蒸馏温度200(?)下,酯交换产物达到较好的纯化效果,产物中甘油三酯含量为98.30%,MLCT含量为72.60%,其MLCT组成和母乳相似,氧化稳定性较好,固体脂肪含量较低,酸价和过氧化值达到并高于相关标准要求。最后,以母乳脂肪供能比为模型设计母乳化MLCT结构脂和物理混合油脂的奶粉油脂配方,通过小鼠试验评估高脂喂养不同种类的油脂(母乳化MLCT结构脂、物理混合油脂、高脂空白对照、低脂阴性对照)对于小鼠生长、能量代谢、血脂、脂肪组织和肝脏的脂肪代谢以及肠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膳食显着增加了小鼠的体重、体脂、脂肪细胞大小、血脂以及肝功能水平,降低了小鼠呼吸熵、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和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和物理混合油脂组相比,母乳化MLCT结构脂组小鼠的昼夜间呼吸熵显着性增加,能量消耗有增加趋势,体重增加比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着增加,附睾脂和肾周脂重、脂肪细胞大小以及肝脏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着降低至低脂阴性对照组小鼠水平,肝脏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肠道的Firmicutes/Bacteroidota比和Desulfovibrionaceae等与肥胖相关的微生物丰度显着降低,Rikenellaceae和Muribaculaceae的丰度显着增加。说明母乳化MLCT结构脂可抑制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内脏脂肪的蓄积,改善肝功能损害,并降低一些与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有关菌群的丰度,调节机体的脂肪代谢。综上,论文明确了母乳脂肪的MLCT组成、结构及其与婴儿配方奶粉油脂的差异性,制备了母乳化MLCT结构脂,并明确了其代谢特征,发现其具有抑制小鼠内脏脂肪、改善肝功能、调节脂代谢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高度母乳化的婴儿配方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张婧嫣[2](2021)在《延缓消化的中长碳链油脂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代餐食品等体重管理类产品越来越受大众欢迎,而饱腹感作为影响代餐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也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延缓油脂消化来启动“回肠刹车”机制可有效增加进食后的饱腹感,即当回肠段受体感应到未吸收的游离脂肪酸(FFAs)时,会激活一个反馈回路来产生饱腹信号。回肠段内的FFAs浓度越高,对胃排空和小肠转运的抑制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饱腹感也会越强烈,这为体重管理类食品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利用逐层沉积技术构建多层乳液,通过乳液稳定性分析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优选可延缓油脂消化的最佳乳液界面组成;鉴于中长碳链甘油三酯(MLCT)在营养代谢方面的诸多优势,优化酯交换反应条件制备MLCT油,并构建可延缓消化的MLCT油三级乳液;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MLCT粉末油脂,并评价其对代餐粉产品饱腹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乳液稳定性分析,确定二级乳液组成为5%亚麻籽油、0.5%乳清蛋白和0.2%果胶或0.3%海藻酸钠或0.15%壳聚糖(质量分数)。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只有由果胶包裹的二级乳液在模拟胃环境中有较好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降低亚麻籽油的消化速率,制备了乳液组成为2.5%亚麻籽油、0.25%乳清蛋白、0.1%果胶和0.2%壳聚糖的三级乳液(质量分数)。对亚麻籽油-乳清蛋白、亚麻籽油-乳清蛋白-果胶、亚麻籽油-乳清蛋白-果胶-壳聚糖这三种乳液分别进行口腔、胃、小肠连续三个阶段的体外模拟消化,并分析它们在小肠段的FFAs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初级乳液、二级乳液、三级乳液在小肠回肠段的FFAs释放量分别为3.26±1.91%、8.38±1.09%、13.53±1.27%,说明该三级乳液界面组成能显着延缓油脂消化。分别将中链甘油三酯(MCT油)、椰子油、菜籽油、大豆油、亚麻籽油和棕榈油制备成三级乳液,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并分析FFAs释放规律。结果表明,MCT油和椰子油在进入回肠段前就已接近完全消化,而菜籽油、大豆油、亚麻籽油和棕榈油还可在回肠段释放8.47±1.09%、12.93±1.90%、13.53±1.27%、15.72±1.54%的FFAs。其中,棕榈油的消化速率明显慢于其他油脂,因此将其作为酯交换法合成MLCT油的底物之一。将棕榈油与椰子油或MCT油进行酯交换反应,结合MLCT得率和MLCT油三级乳液在体外模拟消化中的FFAs释放规律,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棕榈油和MCT油为反应底物,且两者摩尔比为1:1时,MLCT得率最高,达77.44%。同时,该产物的三级乳液可在回肠段释放14.68±0.36%的FFAs,具有较好的慢消化效果。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将MLCT油三级乳液粉末化,以包埋率和油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麦芽糊精添加量7.5%(质量分数)、进风温度190℃。将MLCT粉末油脂添加到代餐粉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其饱腹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饱腹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3998.70和5651.85,两组数据差异显着,说明MLCT粉末油脂能有效改善代餐粉产品的饱腹效果,适用于体重管理类食品中。
罗云飞[3](2021)在《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在调控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及脂肪肝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引言在近30年期间,随着经济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超重问题越来越显严重。肥胖会引发葡萄糖摄取受损,胰岛素和瘦素抵抗,轻度炎症,减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交感神经活动,它也是高血压,2型糖尿病(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哮喘等许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对于肥胖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从能量摄取,能量吸收以及能量消耗三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变饮食以及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手术,药物治疗等。然而,肥胖的干预十分困难,几乎需要终生实施。因此,寻找一种有效、低副作用且患者顺应性好的方法已成为研究与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采用缺氧来探讨肥胖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机体暴露在低氧环境时,不同于脂肪组织的缺氧,由于是在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致使肺泡内氧分压下降。在这种条件下,机体正常状态的新陈代谢规律发生改变。但是,由于研究使用的缺氧方法各不相同(时间,氧气浓度,缺氧方式等),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探究长期短暂性缺氧刺激——采用每天将10%的氧气刺激1小时的方法是否具有减轻高脂诱导的肥胖和脂肪肝的作用,为肥胖和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第二部分 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体重及脂肪肝目的:用60%高脂饲料建立肥胖和脂肪肝小鼠模型,探究长期短暂性缺氧刺激在控制高脂诱导的肥胖和脂肪肝中的作用。方法:C57小鼠5周龄,随机分为五组:(1)正常氧气浓度下普通饮食;(2)普通饮食喂养,10%氧气浓度下每天1小时;(3)正常氧气浓度下高脂喂食;(4)高脂饮食喂养四周后,10%氧气浓度下每天1小时;(5)高脂饮食喂养,10%氧气浓度每天1小时。1、每周对小鼠体重以及进食量进行监测,采用GTT和ITT检测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受性,观察长期短暂性低氧环境对小鼠的体重、食欲以及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的影响;通过肺和心脏的H&E染色来评价低氧环境是否会对小鼠产生不良影响。2、观察小鼠体型和肝脏外观,称量小鼠的皮下脂肪、肾周脂肪、棕色脂肪及肝脏等的重量,H&E染色观察脂肪和肝脏结构的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滴的形成;检测血清中ALT、AST的含量,观察长期短暂性低氧对高脂诱导肥胖和脂肪肝的作用。3、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的PPARα蛋白和棕色脂肪的UCP1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的FASN(脂肪酸合成酶)、UCP1蛋白的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检测糖脂代谢基因UCP1、PGC1α、CPT1A、SCD1、PPARα、ATGL等,M2型巨噬细胞marker基因CD206、Arginase等的表达情况,观察长期短暂性低氧对糖脂代谢基因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4、Elisa检测小鼠在短暂性低氧刺激结束后不同时间里血清肾上腺素的变化情况。结果:1、长期短暂性低氧不影响小鼠食欲,对普通饮食喂养的小鼠体重没有影响,心肺H&E染色显示不会对小鼠造成不良影响;但是低氧环境可以减轻由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改善小鼠的葡萄糖耐量,但对胰岛素耐量的改善作用不大。2、长期短暂性低氧减轻肥胖小鼠的皮下、肾周脂肪和肝脏等的重量,减少肥胖小鼠脂肪空泡大小和肝脏脂肪的蓄积及脂滴含量;也抑制了高脂诱导的AST、ALT的升高。3、长期短暂性低氧上调棕色脂肪的UCP1、PPARγ的表达;增加肝脏组织中UCP1、PPARα的表达,下调FASN(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肝脏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脂肪的分解和氧化的相关基因UCP1、PGC1α、PPARα、CPT1A、ATGL等表达增加,而脂肪合成相关基因SCD1则下调,M2型巨噬细胞marker基因CD206、Arginase等的表达上升。4、小鼠血清肾上腺素ELISA结果显示低氧刺激后其水平升高。结论: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减轻小鼠高脂诱导的肥胖和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且不影响小鼠的食欲和健康。低氧刺激还上调血清中肾上腺素水平,肝脏中巨噬细胞M2型基因表达也升高。第三部分 长期短暂性低氧通过调控肾上腺素减轻高脂诱导的肥胖及脂肪肝目的:研究长期短暂性低氧环境减轻高脂诱导的肥胖和脂肪肝的作用是否通过肾上腺素介导?方法:小鼠5周龄,随机被分为五组:(1)正常氧气浓度下普通饮食;(2)正常氧气浓度下高脂喂食;(3)正常氧气浓度下高脂喂食四周后,每天腹腔注射肾上腺素(0.1mg/kg);(4)高脂饮食喂养四周后,10%氧气浓度下每天1小时;(5)高脂饮食喂养四周后,每天腹腔注射普萘洛尔(2mg/kg),并且10%氧气浓度每天1小时。1、监测小鼠体重,观察体型变化,检测GTT和ITT;测量小鼠肝脏和脂肪重量,H&E观察肝脏和脂肪结构;油红O、PAS以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的脂滴、糖原和纤维化,检测肝脏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检测血清中ALT、AST的含量以及肾上腺素的水平。2、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的糖脂代谢基因UCP1、PGC1α、CPT1A、PPARα、ATGL、ADRβ3等,M2型巨噬细胞marker基因CD206、Arginase等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肝脏中的CPT1A、FASN、CD206蛋白的表达情况。3、通过肺,肾和心脏的H&E染色来评价低氧环境或者腹腔注射肾上腺素是否会对小鼠产生不良影响。结果:1、肾上腺素和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一样减轻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的体重,改善葡萄糖耐量,减少高脂诱导的皮下、腹股沟、肾周和腹部脂肪的重量和脂肪空泡大小,降低小鼠肝脏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以及血清中ALT、AST的含量,改善高脂诱导的脂肪肝;腹腔注射肾上腺素和低氧刺激都使肾上腺素的水平升高。2、腹腔注射肾上腺素和低氧环境上调Adiponectin、UCP1、PGC1α、p-AMPK、CPT1A、PPARα、ATGL、ADRβ3、CD206等的表达,下调SCD1,FASN、ACC的表达,而普洛萘尔会部分抵消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的作用。3、肺、肾和心脏的H&E染色显示低氧环境或者腹腔注射肾上腺素不会对小鼠产生不良影响。结论: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通过上调肾上腺素减轻高脂诱导的肥胖和脂肪肝。第四部分 肾上腺素对高脂条件培养下的巨噬细胞和肝细胞的作用目的:建立体外脂肪肝诱导的细胞模型以及肥胖状况下的巨噬细胞模型,研究肾上腺素在细胞水平上是否一样具有减少脂滴形成以及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趋化的作用。方法:1、采用棕榈酸和油酸混合物(2:1)作为“高脂”处理人正常肝细胞LO2,复制脂肪肝诱导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五组:(1)正常对照组;(2)高脂诱导组;(3)高脂肾上腺素组;(4)高脂普萘洛尔组;(5)高脂肾上腺素+普萘洛尔组。分别检测培养基葡萄糖以及细胞甘油三酯含量;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油脂的生成;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PGC1α,CPT1A,PPARα,ATGL,ADRβ3、IR、FASN和ACC等的表达。2、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由PMA诱导贴壁后,棕榈酸和油酸混合培养基中肾上腺素或普洛萘尔作用48h,油红O染色检测油脂的生成;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CD206和Arginase的表达情况。结果:1、人正常肝细胞LO2由棕榈酸和油酸混合物进行高脂诱导,肾上腺素可以减少其葡萄糖的消耗以及细胞甘油三酯的生成,减少其脂滴的生成,上调PGC1α、CPT1A、PPARα、ATGL、ADRβ3、IR等的表达,下调FASN、ACC的表达,而普洛萘尔拮抗其效应。2、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由PMA诱导后,棕榈酸和油酸混合培养基培养,肾上腺素减少其油脂的生成,上调CD206和Arginase的表达,而普洛萘尔则相反。结论:肾上腺素减少巨噬细胞或肝细胞中脂质的积累,诱导THP1细胞更多的向巨噬细胞M2型趋化。
王昊[4](2020)在《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食用性、消化性和酸败的影响》文中指出糙米比白米具有更为丰富全面的营养成分和更高的利用率,食用糙米替代白米有益于健康并且节约粮食。但是,糙米口感生硬、消化性差、不耐储藏的缺点限制了消费者的接受度。本文采用了超高压、循环冻融和萌发-预糊化技术用于改善糙米的食用性。超高压采用200MPa压力,分别保压连续10min(记为HP-10min)和2次循环加压并各保压5min(记为HP-5+5min);循环冻融采用-20℃冷冻1h、35℃解冻40min的条件分别循环2次和4次(分别记为FTC-2和FTC-4);萌发-预糊化采用分别萌发12h和24h后沸水蒸汽预糊化10min(分别记为G12P和G24P)。以未处理糙米和白米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加工糙米的质构和色泽,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性,以及储藏期间脂肪酸败程度,并通过微观结构观察和理化特性分析探究不同加工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色泽方面,仅萌发-预糊化处理降低了糙米的L*值。质构方面,循环冻融处理降低糙米硬度38~41%,效果最好,整体质构最接近白米。三种加工对糙米吸水性的提升作用、超高压和循环冻融处理对质地坚硬的米糠层的破坏、萌发-预糊化处理导致的淀粉局部糊化现象解释了对糙米质构的改善作用。2.对比三类加工糙米的淀粉消化性,循环冻融处理的糙米具有较高的抗性淀粉含量和较低的血糖指数值。而萌发-预糊化处理的糙米的淀粉消化性最好最接近白米。超高压与萌发-预糊化处理的糙米可被定义为高血糖指数食品。.3.设计BR-AAS(糙米氨基酸评分,Brown Rice-Amino Acid Score)用于评价完整糙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其结果表明G24P最适合为人体补充氨基酸摄入。淀粉消化程度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性。三种处理都降低了糙米蛋白质的溶解度,这是由于蛋白质疏水性结构的改变。并且三种加工处理都增加了蛋白质二硫键含量,使蛋白质结构更加稳定。4.萌发-预糊化处理最大程度增加了糙米消化后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释放量,而超高压和循环冻融增加了软脂酸和硬脂酸的释放量,但降低了油酸和亚油酸的释放量。从糙米脂肪消化性结果来看G12P为最优的选择。5.超高压和萌发-预糊化有效地抑制了糙米储藏期间的脂肪酸败。循环冻融糙米在储藏期间保持较高的脂肪酸值和共轭二烯值(最高分别达69mg KOH/100g和115μmol/100g),丙二醛含量相对稳定,但可能是因为氧化生成与快速挥发达到平衡。
杨雯[5](2020)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药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前药效评价》文中指出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中脂肪过量堆积为特征的疾病,全球成年人NAFLD患病率为25%,中国近二十年的患病率为29.6%,同时它也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NAFLD分为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后者约有10%-25%的患者会进展为肝纤维化,约2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预测到2025年NASH将取代丙肝成为需要肝移植的主要病因。但是目前FDA尚无批准用于NAFLD的治疗药物,临床主要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加强锻炼,减轻体重来干预疾病进展。所以NAFLD领域临床远未满足,寻找和开发治疗NAFLD的新药显得十分迫切。NAFLD的特点是由于肝脏摄取和自身合成的脂肪酸过多,脂肪酸在肝内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发生堆积,肝脏发生脂肪变性,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脂毒性)以及引起一系列后续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形成,进而导致肝脏出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组织学表型。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是一种生物素依赖性羧化酶,可催化乙酰辅酶A生成丙二酰辅酶A,具有两种亚型ACC1和ACC2,二者分别参与脂肪酸从头合成和脂肪酸β氧化调节,抑制ACC可改善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脂毒性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因此是潜在的治疗NAFLD的有效靶点。目前针对NAFLD适应症开发的ACC抑制剂GS0976和PF-05221304已进展至临床2期,二者均在临床前和临床上显示出显着的抗脂肪变性的作用。本课题以GS0976通用结构为基础,改构出一系列化合物进行以下研究。实验目的:通过稳定的体外筛选平台和动物模型,进行ACC抑制剂的临床前药效研究,筛选出体外活性及体内药效与阳性化合物(GS0976)相当或更优的ACC抑制剂。1.候选化合物体外实验初步筛选:实验方法:1)通过ACC1和ACC2酶活性实验,筛选出酶抑制活性较高的化合物;2)通过细胞实验,筛选酶抑制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对脂肪从头合成(De novo lipogenesis,DNL)抑制能力较强的化合物;实验结果:1)通过ACC1和ACC2酶活性实验,共筛选22个化合物,其中11个化合物对ACC1和ACC2都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分别为C1002、C1006、C1008、C1010、C1013、C1014、C1016、C1018、C1019、C1020和C1021,其IC50与阳性化合物GS0976相当;2)对ACC酶活性好的9个化合物进行细胞DNL测试,其中8个化合物(C1002、C1006、C1013、C1016、C1018、C1019、C1020、C1021)对细胞DNL的抑制优于阳性化合物,IC50分别为54.3、10.9、7.1、64.4、30.5、4.6、3.8和5.6n M;2.候选化合物体内活性筛选:实验方法:根据第二章实验筛选结果,选取3个化合物C1016、C1018和C1019,通过高脂饮食诱导C57BL/6小鼠脂肪肝模型考察其对脂肪变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脂肪肝模型小鼠中,GS0976、C1016、C1018和C1019在30mg/kg均可降低肝脏TG含量,降低率分别为58.54%、61.17%、51.40%和32.67%,其中C1016改善脂肪变性的作用与GS0976相当。3.体内NASH模型药效学研究:实验方法:根据以上实验筛选出最优候选化合物C1016,采用以下实验进行考察:1)西方饮食诱导ob/ob小鼠NASH模型和2)胆碱缺乏-含0.1%蛋氨酸的高脂饮食(Choline deficient diet with 0.1%Methionine,CDAHF)饮食诱导的C57BL/6小鼠NASH模型考察C1016的药效;另外采用3)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考察化合物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实验结果:1)西方饮食诱导ob/ob小鼠NASH模型中,C1016 10和30mg/kg对肝组织病理学脂肪变性、炎症和气球样变评分无明显影响,但可将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分别降低33.79%和42.13%(149.65±24.27和130.80±11.97 vs模型对照226.02±27.26 mg/g,P<0.001),胆固醇(Cholesterol,CHO)水平分别降低38.65%和37.93%(24.09±7.89和24.37±4.40 vs模型对照39.26±4.35 mg/g,P<0.001);另外可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P<0.05)、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P<0.05)水平;2)CDAHF诱导C57BL/6小鼠NASH模型中,C1016 10mg/kg可显着降低肝脏TG含量达35%(136.94±32.07 vs模型对照210.51±28.20 mg/g,P<0.001)以及降低肝脏CHO含量达19.03%(3.02±0.64 vs模型对照3.73±0.67 mg/g,P<0.05),同时可降低血清ALT(P<0.05)和AST(P<0.05)水平,对肝脂质含量的改善强于GS0976,肝功能的改善作用弱于GS0976,两个化合物均对肝组织病理的脂变和炎症评分,以及纤维化面积无明显改善作用;3)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C1016 30mg/kg给药4周可显着降低血清ALT(P<0.001)、AST(P<0.001)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P<0.001)水平,组织病理上,其可显着降低46.73%肝纤维化面积(1.24±0.31 vs模型对照1.74±0.10%,P<0.001)以及肝细胞坏死评分(0.25±0.46,P<0.001),在该模型中,C1016对各指标的作用均优于阳性化合物GS0976。实验结论:经过体外酶活性实验、细胞DNL实验以及体内脂肪肝模型、NASH模型的药效评价,筛选出ACC1和ACC2双靶点抑制剂C1016。C1016在体内外模型中均体现出良好的抑制DNL和降低肝脏TG、CHO含量的作用,另外C1016对化学毒性物质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具有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
智一晓[6](2020)在《肝豆状核变性的脂质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是由于常染色体ATP7B基因突变造成铜代谢障碍致使铜沉积于身体多个脏器并引起损害。如未及时合理治疗,可进行性加重导致残疾甚至死亡。而目前的诊断依据尚有不足之处,铜蓝蛋白降低程度不同甚至可正常,在其他肝病也可降低;肝铜是有创性检查;ATP7B基因检测相对昂贵;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更加灵敏特异的诊断标志物。WD患者肝脏病理改变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表现相似,均为脂肪变性改变,但是WD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偏低,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表现完全相反。而对于WD的脂类改变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多方意见不统一,因此有必要应用脂质代谢组学方法对其脂质改变做进一步的研究,以发掘有助于诊断的标志物并阐明其中机制。通过应用脂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WD血清中脂质物质,探讨脂质物质的改变规律,从而解释血清指标与病理改变不一致的现象,并发掘可能对疾病诊断有价值的代谢标志物以及阐述其中的机制。目的:利用脂质代谢组学方法对WD患者、家属及健康对照血清样本进行脂质物质检测,从中寻找差异代谢物质,以期发现具有诊断价值的代谢标志物,并寻找受影响的代谢通路,探索WD的脂质代谢机制。方法:本研究按照遗传疾病研究方法,共纳入了130个研究对象,分为患者组(P)34名,家属组(F)31名,对照组(C)65名,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血样,将血清样本进行预处理后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进行正负离子检测。使用LipidSearch软件对采集的脂质组学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峰检测、脂质结构鉴定。对数据矩阵中数值按条件筛选、标准化处理后导入metaboanalyst 4.0在线软件以及SIMCA-P 14.1进行模式判别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根据分组构建模型,从中发现组间主要差异代谢物。根据单因素分析方法T-test及ANOVA,得出组间显着性水平p-value(FDR校正)从而构建火山图,寻找组间差异代谢物,并在KEGG数据库、Human Metabolite Datase数据库基础上查找其受影响的代谢通路。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纳入对象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化合物分子单独及联合后对WD的诊断价值。结果:1、患者性别比例为1:1,符合常染体遗传规律;62%是青年患者;接近一半患者表现为肝型,35%表现为混合型,且均为肝型与脑型的混合;79%的患者CP明显下降<0.1g/L,同时有20%患者铜蓝蛋白轻微降低处于0.1-0.2g/L;16个患者检测了甘油三酯,平均值为0.85mmol/L(0.28-1.8mmol/L),对照组检测了43人,平均值为1.19 mmol/L,患者组水平普遍比对照组低,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8%脂质物质的质量控制样本的变异系数<30%,显示整个实验过程中良好的定量准确性,而质控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均在0.99-1之间,整体实验的重现性非常好。3、对数据构建模型后发现组间具有差异,且本实验样本的预测效果较好同时未出现过拟合,实验结果可靠,并具有临床预测意义。4、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发现42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属于甘油三酯、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神经酰胺,少部分属于鞘糖脂、胆固醇酯、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植物鞘氨醇。受影响的2条代谢通路为鞘脂代谢途径、甘油磷脂代谢途径。5、在WD患者中检测到含有饱和脂肪酸结构的甘油三酯分子升高,缩醛磷脂酰乙醇胺降低,超长链神经酰胺下降。6、患者和家属、患者不同临床表型组、患者不同铜蓝蛋白水平组、家属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均没有发现差异代谢物。7、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8:0)、LPC(18:1p)、LPC(17:0)、LPC(15:0)分别单独预测W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1、0.959、0.980、0.960。甘油三酯TG(38:0)、TG(36:0)、TG(47:0)单独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7、0.905、0.908。神经酰胺CerG1(d42:2)、Cer(d34:0)、Cer(d41:2)单独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909、0.911。二酰甘油酯DG(34:0)、DG(36:0)单独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920。磷脂酰丝氨酸PS(34:0)、PS(35:0)单独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1、0.919。8、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7:0)和LPC(18:0)、磷脂酰胆碱PC(32:1)和PC(37:5)、磷脂酰胆碱PC(32:1)和PC(39:5)、磷脂酰胆碱PC(32:1)和PC(39:6)这四种拟合方式对诊断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9、0.967、0.972、0.949。结论:1、W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在脂质代谢组学中存在显着差异。受影响的代谢通路为鞘脂代谢途径和甘油磷脂代谢途径。2、在WD患者中甘油三酯分子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改变,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偏低而肝脏脂质沉积原因。3、细胞膜磷脂变化造成肝细胞膜的破坏,引起肝细胞凋亡及灶状坏死。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7:0)、LPC(18:0)以及磷脂酰胆碱PC(32:1)、PC(37:5)、PC(39:5)、PC(39:6)结合铜蓝蛋白具有作为WD的临床诊断标志物的潜力。
熊雪莲[7](2020)在《机体代谢物与高血压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心脑血管疾病由于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特点,是现代社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首要敌人”。即使病人及时得到了最佳治疗,仍然有大量的心脑血管意外存活的患者难以生活自理。高血压病作为这些疾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被认为是由基因、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导致的。代谢产物是基因表达微小变化的放大呈现,可以很好的反映机体在受到扰动之后发生的改变。而代谢组学研究的正是这些内源性小分子物质。目前代谢组学的应用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临床工作人员的关注,并有大量文献阐述了相关结果。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探讨血浆代谢物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干预治疗提供依据。目的:通过对新发高血压病患者、健康对照组血浆代谢物的研究,旨在发现可预测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潜在标志物,为临床上高血压病的早期预测、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从东风-同济队列人群中按年龄(±5岁)、性别匹配360对新发高血压病及健康对照者,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基线血浆样本中52种亲水代谢物及166种脂质代谢物的水平。基线资料中连续性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百分比表示。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代谢物与高血压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亲水代谢物中发现,仅丁酰基肉碱与高血压病发生具有相关性,随着其浓度一个标准差的增加,高血压病发病风险可减少19.57%(OR 95%CI:0.6657-0.9718,P=0.024)。且该代谢物四分位最高水平较最低水平高血压病风险下降51.47%(OR 95%CI:0.2874-0.8196,P=0.007)。脂质代谢物中发现,2种磷脂酰胆碱(PC)、3种甘油三酯(TAG)、4种胆固醇酯(CE)与高血压病发生具有相关性。其中,PC 33:1(3),PC 33:2(2)与高血压病发生呈负相关,高血压病的发病风险随着其水平一个标准差的升高而分别降低15.91%(OR 95%CI:0.7189-0.9835,P=0.030)及15.33%(OR 95%CI:0.7242-0.9897,P=0.036)。CE 18:3,CE 20:2,CE 20:3,CE 20:4,TAG 49:7,TAG 50:1,TAG 52:1与高血压病发生呈正相关,随着这些代谢物一个标准差水平的增加,高血压病风险增加17.46%-26.83%(P=0.004-0.044)。结论:本研究表明,血浆丁酰基肉碱,PC 33:1(3),PC 33:2(2)与高血压病发生呈负相关,高血压病的发病风险随着其水平的升高而逐渐降低。CE 18:3,CE 20:2,CE20:3,CE 20:4,TAG 49:7,TAG 50:1,TAG 52:1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这些代谢物种类可用作早期诊断高血压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倪紫微[8](2020)在《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protein-losing gastroenteropathy,PLG)是指由于肠内或肠外疾病,造成蛋白从胃肠道丢失的综合征。PLG与多种不同的疾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克罗恩病,小肠淋巴管扩张,Whipple病,结核性腹膜炎等。PLG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低蛋白血症及水肿,也可存在消化系统的表现,如腹痛、腹泻、纳差、便血等。治疗的要点在于原发病的发现和治疗,除此外,饮食治疗及支持治疗也有重要地位。诊断PLG的特异性诊断方法包括粪便α1抗胰蛋白酶浓度、24小时粪便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99mTc 标记的白蛋白闪烁显像(99mTc-labeled albumin scintigraphy,99mTc-HAS)。99mTc-HAS是诊断PLG的重要方法。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对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PLG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对PLG的诊断及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提示西方国家与东亚在PLG原发病的分布上有很大差异,西方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在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较为常见。目前国内外关于PLG论文的少见报道,且大部分为单个病例报告。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 2010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3例PLG患者的临床资料。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LG患者的临床特征及SLE相关PLG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PLG并确定原发病提供参考。方法(1)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3例PL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方式、入院日期、入院诊断、个人史、既往史、症状、并发症、入院时实验室参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和住院时间等。(2)根据原发病是否为SLE分组,对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P<0.10为入选变量标准,选取球蛋白、白细胞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3)每例SLE相关PLG按照1:10的比例从同期不合并PLG的SLE患者中,共随机抽取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以P<0.10为入选变量标准,选取住院时间、水肿、关节疼痛、白蛋白、甘油三酯、D-二聚体、补体C3、补体C4、血清钙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4)使用SSP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校正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构成比差异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010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PLG患者33例,其中8例原发病为SLE。主要以水肿(54.55%)、浆膜腔积液(75.76%)、低白蛋白血症(100%)为主要表现。以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2.SLE相关PLG与其他原发病的PLG在球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白细胞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 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高球蛋白水平是其危险因素。经ROC曲线分析,球蛋白的临界值为28.65g/L,对应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880。3.SLE相关PLG与不合并PLG的SLE在住院时间、水肿、关节疼痛、白蛋白、甘油三酯、D-二聚体、补体C3、补体C4、血清钙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高白蛋白水平为SLE患者合并PLG的保护因素,水肿为SLE患者合并PLG的危险因素。经ROC曲线分析,白蛋白的临界值为28.65g/L,白蛋白与水肿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白蛋白、水肿单独检测。结论1.PLG以低蛋白血症、水肿、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2.球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水平与SLE相关PLG显着相关,其中高球蛋白水平是PLG患者原发病为SLE的危险因素3.高白蛋白水平为SLE患者合并PLG的保护因素,水肿为其危险因素,白蛋白与水肿联合检测效能优于单独检测。
王为[9](2020)在《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联合丹参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出现弥漫性脂肪浸润、堆积为特征的慢性病。益生菌和中药均可调节肠道微生态、降低胆固醇水平。丹参多糖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衰老等生物学功能,但其能否增强益生菌对NAFLD的改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1.从健康人肠道微生物中筛选出对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清除能力强的益生菌。2.探讨益生菌联合丹参多糖对NAFLD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病理学损伤的保护效果。3.探讨益生菌联合丹参多糖干预对NAFLD小鼠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和肠粘膜屏障完整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从20名健康人粪便样本中分离菌株,分别检测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效率,并对具有较好降脂能力的候选菌株进行一系列模拟人消化液环境的实验,进一步筛选,并使用16S rDNA测序技术鉴定。2.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高脂饮食组(HFD)、益生菌组(LB)和益生菌联合丹参多糖组(LBM),ND组和HFD组灌胃生理盐水,LB组降脂益生菌灌胃,LBM组益生菌联合丹参多糖。3.计算Lee’s指数和肝指数,血生化检测血脂指标。4.HE染色检测肝脏和小肠病理。5.ELISA和qRT-PCR检测血清和肝脏炎性因子含量。6.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脂代谢相关因子、TLR4/NF-κB、PI3K/Akt/mTOR等表达水平。7.运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各组肠道菌群组成、物种丰度差异。8.运用HPLC法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浓度。结果:1.植物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降TC和TG能力较强,且对模拟的人体消化液环境有耐受能力。2.HFD组Lee’s指数、肝指数、血脂水平、LPS、炎性因子显着增加。LB和LBM干预能显着降低上述指标。3.HFD组肝组织可见明显肿胀、脂肪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LB和LBM干预能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且LBM组干预更显着。4.HFD组脂代谢相关因子显着性降低,LB和LBM能够有效逆转其表达改变且LBM组干预更显着。5.HFD组肝脏TLR4/NF-κB表达量显着性升高。LB和LBM组能够显着性改善其升高,且LBM组改善更显着。6.HFD组肝脏PI3K/Akt/mTOR通路激活。LB和LBM组能够显着性减弱PI3K、Akt及mTOR磷酸化水平,抑制通路的激活,且LBM组作用更明显。7.HFD组肠道中拟杆菌门、乳酸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丰度降低,而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上升,LB和LBM扭转其表达丰度,且LBM组干预效果更好。8.HFD组粪便中丁酸和乙酸含量显着性降低,LB和LBM干预提高了NAFLD粪便中丁酸和乙酸含量,且LBM组干预效果优于LB组。9.HFD组肠道ZO-1和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LB和LBM组表达升高,且LBM组变化最明显。结论: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联合丹参多糖可明显改善NAFLD小鼠肝功能并能降低血脂。这与其能够抑制肝脏TLR4/NF-κB通路激活、抑制PI3K/Akt/mTOR通路活化,调控肠道菌群组成、短链脂肪酸生成和提高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有关。
华彤[10](2020)在《运用LC-MS建立脂质组学方法以研究心肌梗死及n-3 PUFA摄入对脂质谱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及内容:甘油磷脂(Glycerophospholipids,GPs)和鞘脂(Sphingolipids,SPs)类脂质分子具有多种结构并且广泛存在于机体中,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于心梗过程中甘油磷脂和鞘脂类脂质谱的变化仍缺少系统性研究。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是重要的营养物质,补充n-3 PUFA可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n-3 PUFA的摄入如何影响甘油磷脂和鞘脂类脂质谱尚不清楚。所以我们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技术,针对甘油磷脂和鞘脂类脂质分子建立了检测方法,将建立的靶向脂质组学方法应用于研究心肌梗死和健康人群摄入n-3 PUFA后脂质代谢的变化。方法:我们选择了含有17个碳原子的甘油磷脂和鞘脂类脂质同系物作为内标化合物,使用质谱通过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整理出甘油磷脂和鞘脂类脂质分子的质谱参数信息。根据不同脂质分子的电离特性,建立4个不同模式的靶向脂质组学方法。使用UPLC BEH C18色谱柱优化色谱分离条件。对小鼠进行心脏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手术诱导小鼠发生心肌梗死,利用建立的靶向脂质组学研究小鼠心梗发生后血浆和心脏组织中脂质分子含量的变化;并在健康人群摄入n-3 PUFA 0、3、7、14和21天后,对血浆中甘油磷脂和鞘脂类脂质分子进行检测。结果:我们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靶向脂质组学,检测样本中的甘油磷脂和鞘脂类脂质分子。根据脂质分子的电离特性共开发了四种检测方法,分别是“甘油磷脂正离子模式方法”、“甘油磷脂负离子模式方法”、“鞘脂正离子模式方法”、“鞘脂负离子模式方法”。并基于甲基叔丁基醚对样本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靶向脂质组学的检测,我们发现小鼠发生心肌梗死后,心脏组织中甘油磷脂类脂质分子,如溶血磷脂酸LPA(18:2)等含量下降,磷脂酰胆碱PC(30:0)等含量增多;鞘脂类脂质分子,如神经酰胺-1-磷酸Cer1P(14:0)、(16:0)、(16:1)等含量增多。但在血浆中没有发现含量显着变化的脂质分子。健康人群摄入n-3 PUFA后,甘油磷脂和鞘脂类脂质分子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大部分溶血磷脂类脂质和一些低丰度脂质的含量变化呈现升高的趋势,如LPE(22:6),PS(36:2)、(36:3)等。多数磷脂酰胆碱、烷基磷脂酰胆碱以及部分溶血磷脂酰甘油脂质的含量在摄入n-3 PUFA后第21天降低。溶血磷脂酸,溶血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丝氨酸的含量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呈负相关。通过对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溶血磷脂酰甘油LPG(22:5)、(22:6),磷脂酰乙醇胺PE(32:1)和磷脂酰丝氨酸PS(34:1)在心梗后含量升高,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22:6),磷脂酰丝氨酸PS(36:1)、(36:2)、(36:3)、(38:2)、(38:3)、(38:4)、(38:6)、(40:5)在心梗后含量降低,但是摄入n-3 PUFA后以上4种脂质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结论:我们建立了一个涵盖400余种甘油磷脂和鞘脂类脂质分子的靶向脂质组学,可以将该靶向脂质组学运用于对人类以及动物的血浆、组织中进行脂质分子的检测,并可以对所测的脂质分子进行相对定量。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小鼠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健康人群摄入n-3 PUFA中的两种模型中进行靶向脂质组学的检测。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脏组织中部分脂质分子的含量发生显着变化。其中溶血磷脂类、神经酰胺-1-磷酸等脂质分子可能与心梗相关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关。健康人群摄入n-3 PUFA后甘油磷脂类脂质分子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为临床应用n-3 PUFA提供了药理基础。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22:6)、溶血磷脂酰甘油LPG(22:5)、(22:6)、磷脂酰乙醇胺PE(32:1)、磷脂酰丝氨酸PS(34:1)、(36:1)、(36:2)、(36:3)、(38:2)、(38:3)、(38:4)、(38:6)、(40:5)在心梗发生后的变化趋势与健康人群摄入n-3 PUFA后的变化趋势相反,提示以上4种脂质的变化可能与n-3 PUFA的保护作用有关。
二、结构甘油三酯与长链甘油三酯在健康志愿者中的代谢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甘油三酯与长链甘油三酯在健康志愿者中的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母乳脂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其代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母乳甘油三酯简介 |
1.1.1 母乳甘油三酯的组成 |
1.1.2 母乳甘油三酯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1.2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定义、分布和制备 |
1.2.1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定义 |
1.2.2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天然资源分布 |
1.2.3 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制备 |
1.3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消化吸收代谢特性 |
1.3.1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吸收性质 |
1.3.2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 |
1.3.3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肝脏代谢 |
1.3.4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血脂的调节 |
1.4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健康功能 |
1.4.1 中长链甘油三酯食用油 |
1.4.2 脂肪乳剂 |
1.4.3 其他食品 |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母乳脂肪的中链脂肪酸和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循证分析 |
2.2.4 乳脂的提取 |
2.2.5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2.6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总结文献数据分析母乳脂肪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特征 |
2.3.2 不同哺乳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脂肪的中链脂肪酸组成 |
2.3.3 不同哺乳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脂肪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种类数和总含量 |
2.3.4 不同哺乳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脂肪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婴儿配方奶粉与母乳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体外消化差异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乳脂的提取 |
3.2.4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3.2.5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
3.2.6 模拟婴儿体外消化 |
3.2.7 消化产物脂质的组成分析 |
3.2.8 消化产物游离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
3.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链脂肪酸组成差异比较 |
3.3.2 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差异比较 |
3.3.3 甘油三酯体外消化差异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酶法合成、纯化及理化性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酶法合成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 |
4.2.4 分子蒸馏纯化酯交换产物 |
4.2.5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4.2.6 sn-2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4.2.7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
4.2.8 脂质组成的测定 |
4.2.9 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 |
4.2.10 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
4.2.11 固体脂肪含量的测定 |
4.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酶法合成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 |
4.3.2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纯化 |
4.3.3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脂肪酸组成 |
4.3.4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甘油三酯组成 |
4.3.5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理化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对小鼠生长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动物和饲料 |
5.2.4 动物饲喂及分组 |
5.2.5 代谢监测实验 |
5.2.6 样品采集 |
5.2.7 体重变化、摄食量、脏器指数计算 |
5.2.8 血清脂质水平检测 |
5.2.9 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5.2.10 脂肪组织和空肠细胞形态学观察 |
5.2.11 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测定 |
5.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摄食量 |
5.3.2 小鼠的能量代谢 |
5.3.3 小鼠的脏器指数 |
5.3.4 小鼠的脂肪组织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 |
5.3.5 小鼠的血脂组成 |
5.3.6 小鼠肠道形态学分析 |
5.3.7 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组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对小鼠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动物和饲料 |
6.2.4 动物饲喂及分组 |
6.2.5 样品采集 |
6.2.6 肝功能指标检测 |
6.2.7 肝脏组织形态学分析 |
6.2.8 肝脏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 |
6.2.9 肝脏组织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6.2.10 血清脂质组学分析 |
6.2.11 数据统计与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小鼠的肝脏指数 |
6.3.2 小鼠的肝功能水平 |
6.3.3 小鼠肝脏的甘油三酯水平 |
6.3.4 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 |
6.3.5 小鼠肝脏脂肪酸组成 |
6.3.6 小鼠血清脂质组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I:实验结果有关图表 |
附录II: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延缓消化的中长碳链油脂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1 绪论 |
1.1 油脂消化与饱腹感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
1.1.1 饱腹感与“回肠刹车”机制研究 |
1.1.2 油脂消化诱导“回肠刹车”的机理和应用研究 |
1.2 控制油脂消化的界面工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多层乳液在控制油脂消化方面的研究 |
1.2.2 水凝胶在控制油脂消化方面的研究 |
1.2.3 Pickering乳液在控制油脂消化方面的研究 |
1.3 乳液体系中油脂消化速率的影响因素概述 |
1.3.1 界面组成对油脂消化速率的影响 |
1.3.2 乳液粒径对油脂消化速率的影响 |
1.3.3 油脂分子结构对油脂消化速率的影响 |
1.4 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的营养特性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初级乳液的制备及单因素实验 |
2.2.2 多层乳液的制备 |
2.2.3 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指数测定 |
2.2.4 乳液的离心稳定性系数测定 |
2.2.5 聚电解质带电性质的测定 |
2.2.6 乳液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定 |
2.2.7 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2.2.8 静态体外消化模型 |
2.2.9 乳液的游离脂肪酸释放率测定 |
2.2.10 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2.2.11 MLCT油的合成及单因素实验 |
2.2.12 酯交换产物的甘油三酯组成测定 |
2.2.13 MLCT粉末油脂的制备及单因素实验 |
2.2.14 MLCT粉末油脂的理化性质测定 |
2.2.15 MLCT粉末油脂的饱腹效果评价实验 |
2.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初级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1 剪切和均质条件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3.1.2 乳清蛋白添加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 多层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
3.2.1 不同聚电解质的带电性分析 |
3.2.2 果胶添加量对二级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3 海藻酸钠添加量对二级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4 壳聚糖添加量对二级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5 壳聚糖添加量对三级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 不同乳液的p H稳定性研究 |
3.3.1 p H对不同乳液粒径的影响 |
3.3.2 p H对不同乳液Zeta电位的影响 |
3.3.3 p H对不同乳液微观形态的影响 |
3.4 不同乳液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消化特性研究 |
3.4.1 不同乳液在模拟胃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 |
3.4.2 不同乳液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微观形态观察 |
3.4.3 不同乳液在小肠模拟消化阶段的游离脂肪酸释放规律分析 |
3.5 油脂组成对其三级乳液消化性的影响 |
3.5.1 不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3.5.2 不同油脂三级乳液的粒径和微观形态分析 |
3.5.3 不同油脂三级乳液在小肠模拟消化阶段的游离脂肪酸释放规律分析 |
3.6 MLCT油的合成及酯交换工艺研究 |
3.6.1 酯交换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和分布分析 |
3.6.2 酯交换产物的MLCT得率分析 |
3.6.3 酯交换产物的消化性分析 |
3.7 MLCT油三级乳液的构建及其消化特性研究 |
3.7.1 MLCT油三级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
3.7.2 MLCT油在小肠模拟消化阶段的微观形态观察 |
3.7.3 MLCT油在小肠模拟消化阶段的游离脂肪酸释放规律分析 |
3.8 MLCT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
3.8.1 麦芽糊精添加量对粉末油脂理化性质的影响 |
3.8.2 进风温度对粉末油脂理化性质的影响 |
3.9 MLCT粉末油脂对代餐粉饱腹效果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在调控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及脂肪肝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引言 |
1.1 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变性的概述 |
1.1.1 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变性的特点 |
1.1.2 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变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
1.1.3 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变性的风险因素 |
1.1.4 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变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变性与巨噬细胞的关系 |
1.3 低氧环境对肥胖的影响 |
1.3.1 不同的低氧方式的研究 |
1.3.2 低氧环境影响的相关信号通路 |
1.4 肾上腺素对肥胖的影响 |
1.4.1 肾上腺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 |
1.4.2 肾上腺素与肥胖 |
1.5 本研究的课题假设与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体重和脂肪肝减轻的作用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鼠的饲养条件及其饮食控制 |
2.2.2 小鼠的缺氧方法和进食量监测 |
2.2.3 小鼠葡萄糖和胰岛素耐受实验 |
2.2.4 动物样本的采集 |
2.2.5 Western-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脂肪合成和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
2.2.6 组织切片的染色观察 |
2.2.7 Real-time PCR检测肝脏组织中糖脂代谢及M2 巨噬细胞marker相关基因的表达 |
2.2.8 检测小鼠血清指标 |
2.2.9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减轻高脂饮食诱导小鼠的体重 |
2.3.2 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不影响小鼠的进食量 |
2.3.3 长期短暂性低氧环境改善小鼠的葡萄糖耐受性 |
2.3.4 长期短暂性低氧环境对小鼠的胰岛素耐受性的影响 |
2.3.5 长期短暂性低氧环境对小鼠脂肪量以及血清脂质相关指标的影响 |
2.3.6 长期短暂性低氧环境对小鼠脂肪肝的影响 |
2.3.7 长期短暂性低氧环境对小鼠肝脏脂肪代谢以及棕色脂肪标志物的影响 |
2.3.8 短暂性低氧环境对小鼠肝脏的脂肪代谢基因在m RNA水平上的影响 |
2.3.9 长期短暂性低氧环境对小鼠肝脏的M2 巨噬细胞marker基因在m RNA水平上的影响 |
2.3.10 短暂性低氧环境对小鼠血清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 |
2.3.11 长期短暂性低氧环境没有影响小鼠心脏和肺的组织学形态 |
2.4 讨论 |
第三部分 长期短暂性低氧通过调控肾上腺素水平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及脂肪肝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小鼠的饲养条件及其饮食控制 |
3.2.2 小鼠的缺氧和实验方法 |
3.2.3 小鼠葡萄糖和胰岛素耐受实验 |
3.2.4 动物样本的采集 |
3.2.5 Western-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脂肪合成和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
3.2.6 组织切片的染色观察 |
3.2.7 Real-time PCR检测肝脏组织中糖脂代谢及M2 巨噬细胞marker相关基因的表达 |
3.2.8 ELISA检测血清中肾上腺素的水平 |
3.2.9 检测血清与肝脏中脂质相关指标的水平 |
3.2.10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肾上腺素在低氧环境下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3.2 肾上腺素在低氧环境下对小鼠葡萄糖耐受性的影响 |
3.3.3 肾上腺素在低氧环境下对小鼠胰岛素耐受性的影响 |
3.3.4 肾上腺素在低氧环境下对小鼠脂肪量的影响 |
3.3.5 肾上腺素在低氧环境下对小鼠脂肪肝的影响 |
3.3.6 低氧环境下对小鼠血清中肾上腺素水平及脂肪肝相关指标的影响 |
3.3.7 肾上腺素在低氧环境下对小鼠肝脏脂肪代谢相关蛋白的调节作用 |
3.3.8 肾上腺素在低氧环境下调控肝脏的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
3.3.9 肾上腺素介导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引起的小鼠肝脏M2 型巨噬细胞相关蛋白及基因的影响中的作用 |
3.3.10 肾上腺素在低氧环境下对小鼠心脏,肺,肾的组织学形态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部分 肾上腺素对高脂条件培养下的巨噬细胞和肝细胞的作用 |
4.1 材料 |
4.1.1 实验细胞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实验试剂配制方法 |
4.2.2 细胞的操作方法及内容 |
4.2.3 细胞的油红O的染色观察 |
4.2.4 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脂肪合成和代谢或者M2 巨噬细胞marker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
4.2.5 Real-time PCR检测肝细胞糖脂代谢及THP-1 细胞中M2型marker相关基因的表达 |
4.2.6 高脂诱导肝细胞后的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检测 |
4.2.7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 |
4.3.1 肾上腺素可以减少葡萄糖的消耗以及甘油三酯的生成 |
4.3.2 肾上腺素是否影响肝细胞油滴的生成 |
4.3.3 高脂诱导的肝细胞肾上腺素处理后的FASN,ACC等蛋白的表达情况 |
4.3.4 高脂诱导的肝细胞肾上腺素处理后相关的糖脂代谢基因的表达情况 |
4.3.5 肾上腺素是否影响人单核巨噬细胞油滴的生成 |
4.3.6 高脂诱导的人单核巨噬细胞肾上腺素处理后的M2 巨噬细胞marker的表达情况 |
4.4 讨论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炎症: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新兴联系 |
参考文献 |
(4)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食用性、消化性和酸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糙米营养价值 |
1.1.1 淀粉 |
1.1.2 蛋白质 |
1.1.3 脂肪 |
1.1.4 其他成分 |
1.2 糙米的问题 |
1.2.1 口感 |
1.2.2 消化性 |
1.2.3 储藏 |
1.3 糙米加工技术 |
1.3.1 萌发和预糊化技术 |
1.3.2 超高压技术 |
1.3.3 循环冻融技术 |
1.3.4 小结 |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食用性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处理 |
2.3.2 色泽 |
2.3.3 质构分析 |
2.3.4 吸水率 |
2.3.5 微观结构 |
2.3.6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色泽的影响 |
2.4.2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质构的影响 |
2.4.3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吸水率的影响 |
2.4.4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微观结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淀粉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处理 |
3.3.2 总淀粉含量 |
3.3.3 淀粉体外消化 |
3.3.4 血糖指数 |
3.3.5 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 |
3.3.6 淀粉(脱支)链长分布 |
3.3.7 糊化特性 |
3.3.8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
3.4.2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3.4.3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链长分布的影响 |
3.4.4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蛋白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处理 |
4.3.2 体外消化 |
4.3.3 消化率 |
4.3.4 游离氨基酸 |
4.3.5 糙米氨基酸评分 |
4.3.6 蛋白质提取 |
4.3.7 蛋白质溶解度 |
4.3.8 蛋白质表面疏水性 |
4.3.9 二硫键 |
4.3.10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 |
4.4.2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消化释放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4.4.3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
4.4.4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蛋白质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4.5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蛋白质二硫键含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脂肪消化性及储藏期间酸败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样品处理 |
5.3.2 体外消化 |
5.3.3 游离脂肪酸 |
5.3.4 糙米储藏 |
5.3.5 脂肪酸值 |
5.3.6 共轭二烯 |
5.3.7 丙二醛 |
5.3.8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消化释放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
5.4.2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储藏期间脂肪酸值的影响 |
5.4.3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储藏期间共轭二烯含量的影响 |
5.4.4 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储藏期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药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前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1.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定义 |
1.1.2 流行病学研究 |
1.1.3 NAFLD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
1.1.4 临床诊断方法 |
1.1.5 NAFLD发病机制 |
1.1.6 肝脏脂肪变性的演变 |
1.1.7 NAFLD治疗现状 |
1.1.8 NAFLD临床药物在研现状 |
1.2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简介 |
1.2.1 ACC的结构和分类 |
1.2.2 ACC的生物化学反应 |
1.2.3 ACC作为NAFLD药物靶点潜力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候选化合物体外实验初步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候选化合物来源 |
2.2.2 主要仪器 |
2.2.3 主要试剂与细胞 |
2.3 实验方法 |
2.3.1 化合物储备液配制 |
2.3.2 hACC1/hACC2 酶活性测试方法 |
2.3.3 HepG2 细胞DNL能力测试 |
2.3.4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化合物对hACC1/hACC2 酶抑制作用研究 |
2.4.2 化合物对HepG2 细胞DNL能力影响 |
2.5 实验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候选化合物体内活性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化合物给药溶液配制 |
3.3.2 高脂饮食诱导C57BL/6小鼠脂肪肝模型造模 |
3.3.3 肝脏脂质测定方法 |
3.3.4 统计学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化合物对单纯脂肪肝模型体重的影响 |
3.4.2 化合物对单纯脂肪肝模型肝脂质的影响 |
3.5 实验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内NASH模型药效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仪器 |
4.2.2 主要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NASH及肝纤维化小鼠模型构建 |
4.3.2 药物和造模试剂配制 |
4.3.3 动物解剖及样品收集 |
4.3.4 肝脂质测定方法 |
4.3.5 组织总RNA提取方法 |
4.3.6 组织qPCR测定方法 |
4.3.7 肝切片HE染色以及天狼星红染色 |
4.3.8 组织病理评价标准 |
4.3.9 统计学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化合物对西方饮食诱导的NASH模型药效考察 |
4.4.2 化合物对CDAHF饮食诱导的NASH模型药效研究 |
4.4.3 化合物对非饮食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的药效研究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和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肝豆状核变性的脂质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 |
2.3 诊断与分型 |
2.3.1 临床表现 |
2.3.2 实验室检查 |
2.3.3 临床表型 |
2.4 治疗及预后 |
2.4.1 治疗 |
2.4.2 预后 |
2.5 代谢组学在肝病方面的应用 |
2.6 代谢组学在肝豆状核变性方面的应用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实验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方法 |
3.2.1 样本采集 |
3.2.2 样本处理 |
3.2.3 UPLC-HRMS检测 |
3.2.4 数据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研究对象情况汇总 |
4.2 数据预处理 |
4.3 数据质控 |
4.4 统计分析 |
4.4.1 差异代谢物分析 |
4.4.2 P vs.C 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分析 |
4.4.3 P vs.C 之间诊断标志物 |
4.4.4 P vs.C 之间差异代谢物的通路 |
4.4.5 P vs.F和F vs.C 之间的差异代谢物 |
4.4.6 不同分型之间的差异代谢物 |
4.4.7 铜蓝蛋白水平不同时的差异代谢物 |
第5章 讨论 |
5.1 纳入患者特征 |
5.2 差异代谢物 |
5.3 代谢通路 |
5.4 总结与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机体代谢物与高血压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七、文献综述 代谢组学在高血压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八、致谢 |
(8)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联合丹参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益生菌在体外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联合丹参多糖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治疗效果及相关基因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联合丹参多糖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炎性反应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联合丹参多糖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肠道菌群及其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主要词汇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成果 |
致谢 |
(10)运用LC-MS建立脂质组学方法以研究心肌梗死及n-3 PUFA摄入对脂质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试剂 |
1.1.1 普通化学试剂(分析纯级别) |
1.1.2 高效液相色谱试剂(质谱级别) |
1.1.3 内标化合物 |
1.1.4 动物实验所用相关试剂 |
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1 内标溶液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A相和B相) |
1.2.3 Evens Blue试剂(1%) |
1.2.4 TTC染色试剂(1%) |
1.2.5 磷酸缓冲盐溶液(PBS)(0.1 mol/L) |
1.2.6 肝素钠溶液(0.1%) |
1.2.7 水合氯醛溶液(10%)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1.5 实验方法 |
1.5.1 血浆中脂质成分的提取 |
1.5.2 组织中脂质成分的提取 |
1.5.3 给予参加者含有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的实验设计 |
1.5.4 血清检查 |
1.5.5 脂质组学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1.5.6 脂质组学质谱参数优化方法 |
1.5.7 脂质组学分析 |
1.5.8 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
1.5.9 小鼠心动超声检测 |
1.5.10 小鼠血浆和心脏组织取材 |
1.5.11 Evens Blue-TTC染色 |
1.5.12 统计方法 |
第1部分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靶向脂质组学 |
1.1 质谱方法的建立 |
1.2 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
1.3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建立 |
1.4 小结 |
第2部分 运用建立的靶向脂质组学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小鼠血浆和心脏脂质代谢组的变化 |
2.1 建立小鼠急性心梗模型 |
2.1.1 对小鼠设置分组并进行超声心功能检测 |
2.1.2 对Sham组和MI组小鼠进行造模 |
2.1.3 验证MI手术是否成功 |
2.1.3.1 多普勒超声检测 |
2.1.3.2 TTC染色 |
2.2 检测心肌梗死造模后血浆中脂质组的变化 |
2.2.1 对血浆中的甘油磷脂类脂质分子进行检测 |
2.2.2 对血浆中的鞘脂类脂质分子进行检测 |
2.3 心肌梗死造模后显着影响心脏组织中甘油磷脂类脂质分子的水平 |
2.3.1 在负离子模式下对心脏组织中的甘油磷脂类脂质分子进行检测 |
2.3.2 在正离子模式下对心脏组织中的甘油磷脂类脂质分子进行检测 |
2.3.3 根据甘油磷脂的T检验分析,甘油磷脂类脂质发生明显变化 |
2.4 小鼠心肌梗死造模后显着影响心脏组织中的鞘脂类脂质分子水平 |
2.4.1 在负离子模式下对心脏组织中的鞘脂类脂质分子进行检测 |
2.4.2 在正离子模式下对心脏组织中的鞘脂类脂质分子进行检测 |
2.4.3 根据鞘脂的T检验分析,鞘脂类脂质发生明显变化 |
2.5 小结 |
第3部分 运用建立的靶向脂质组学研究健康人群摄入n-3 PUFA后甘油磷脂及鞘脂的变化 |
3.1 所选参加者具有的特征 |
3.2 n-3 PUFA摄入后显着影响血浆中甘油磷脂的水平 |
3.3 n-3 PUFA摄入后血浆中鞘脂类脂质分子含量的变化不显着 |
3.4 n-3 PUFA对脂质类分子的时程变化 |
3.5 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摄入n-3 PUFA后不同脂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3.6 n-3 PUFA摄入后,血脂相关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 |
3.7 小结 |
讨论 |
1.1 关于建立脂质组学的讨论 |
1.1.1 质谱条件的建立 |
1.1.2 流动相的选择 |
1.1.3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优化 |
1.1.4 本方法的意义 |
1.1.5 本方法的局限性 |
2.1 运用脂质组学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小鼠血浆和心脏中脂质代谢组的变化 |
3.1 运用建立的靶向脂质组学研究健康人群摄入n-3 PUFA后甘油磷脂及鞘脂的变化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脂质分子在心肌梗死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结构甘油三酯与长链甘油三酯在健康志愿者中的代谢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母乳脂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其代谢特征[D]. 袁婷兰. 江南大学, 2021
- [2]延缓消化的中长碳链油脂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D]. 张婧嫣. 江南大学, 2021(01)
- [3]长期短暂性低氧刺激在调控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及脂肪肝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罗云飞. 南昌大学, 2021(01)
- [4]不同加工处理对糙米食用性、消化性和酸败的影响[D]. 王昊. 浙江大学, 2020
- [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药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前药效评价[D]. 杨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肝豆状核变性的脂质代谢组学研究[D]. 智一晓. 吉林大学, 2020(08)
- [7]机体代谢物与高血压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 熊雪莲. 湖北医药学院, 2020(05)
- [8]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 倪紫微. 郑州大学, 2020(02)
- [9]植物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联合丹参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为.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10]运用LC-MS建立脂质组学方法以研究心肌梗死及n-3 PUFA摄入对脂质谱的影响[D]. 华彤.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