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重构: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道德情感教育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王寿燕[1](2020)在《公共事件网络传播中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传播渠道呈现多种形态,各类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更是加速了这种趋势,各种社交软件正在成为各类观点、思想、事件的集合地和网络舆情的扩大器,网络成为了惩恶扬善和宣泄不平的平台,民众发声和表达愿望的需求更加强烈。与公共事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相伴生的问题就是道德失范问题,本文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大量查阅、浏览相关文献和专着,以失范理论和把关人理论为基础,对公共事件、网络使用动机、道德失范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以相关学科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了解公众对于“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看法、网络使用动机和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来看,被调查者在公共事件网络传播中能保持基本的理智,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且男性道德失范行为发生率显着高于女性;网络使用动机与道德失范行为之间相关关系非常显着,实际需求、情绪需求、社交需求越大,道德失范程度就越大。通过分析,对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和原因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具体表现颇多而繁杂,主要有网络失焦、标签先行、网络语言不文明、网络谣言、人肉搜索、网络诈骗等。深究其原因,主要是三个层次的原因:一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社交软件和网络呈现自身的特点,即开放性、广泛性和虚拟性。二是社会参与和管理不到位,具体为网络监管及相关法律不健全、不完善,文化的融合和冲突,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位。三是媒介素养不高,具体为信息选择、辨别能力不高,道德观和价值观被冲击,对媒介素养缺乏认知度。针对网络传播中对道德失范行为的约束和规制,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个体层面来说,要提高道德修养,打造高素质网民队伍,公众要有合理网络使用动机,注重反思自身行为,加强道德自律,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二是从社会层面来讲,要强化社会性规制,以技术提升、法律规范、媒体管理入手,实现立体管理。三是从参与主体看,倡导多方参与,凝聚共建合力,政府要提高应对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开展广泛国际合作,全力营造清朗干净的网络环境。
石军[2](2018)在《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身份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工读教师身份的特殊性。而研究者作为一名工读教师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对该问题研究特有的局内人视角和内在体悟。本研究以W市M学校为个案,通过对工读教育发展历史和工读学校教师身份建构的文献梳理,以及对M学校实地考察、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尝试运用社会建构理论对工读教师的身份建构问题进行学理分析与实践反思。论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教师身份认同、身份建构以及工读教育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一个称为工读学校的地方。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白描式地呈现了工读学校这一介于普通学校和传统监狱之间的特殊教育形态,深入分析了在这一特殊场域下工读学校对于工读生身体治理与思想治理的“双重治理”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控制者反被控制”、“治理者反被治理”的治理逻辑,为工读学校教师身份建构研究埋下了伏笔。第三章,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主体身份。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描述了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微观过程,分析了 M学校工读教师的生存状态,呈现了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过程,重点描述了工读教师在入职后身份构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身份建构过程是否存在身份危机,存在怎样的身份危机?第四章,总结了“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存在的五大问题:社会身份的“污名化”、专业身份的“泛化”、文化身份的“危机”、主体身份被“遮蔽”、群体身份的“缺席”。第五章,反思“治理模式”:重塑工读学校的教育属性。通过对工读学校“本源性”问题的探讨,进一步说明工读教育的属性是教育,不是“管制”;工读学校的性质是学校,不是“监狱”;工读生的身份是学生,不是“少年犯”;管教执勤员的身份是教师,不是“监狱警察”;从而得出工读学校“监狱化”的治理模式是影响工读教师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主要原因,并对工读学校的“治理模式”进行反思,提出了工读学校“去监狱化”治理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在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一方面,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份危机,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网络下的社会身份认同危机、执勤关系下的主体身份认同危机、教学关系下的专业身份认同危机以及管理关系下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最终导致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根基异常薄弱。另一方面,工读教师身份建构呈现出身份想象、身份失衡、身份焦虑、身份迷失、身份游离、身份挣扎等复杂样态,进而被构建为“监狱警察、另类教师、保姆、父母、心理咨询师、护理员、雇佣工人”等多重身份。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主要受到工读学校“治理模式”的影响,工读学校“监狱化”的治理模式是导致工读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和影响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原因。通过本研究以期对工读教师的专业发展、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以及工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
孔海燕[3](2017)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防犯罪是人类社会久远的议题和难题,刑法的处罚和威慑并不能合理有效地预防犯罪,但是预防犯罪又是必须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借鉴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本文将关怀作为一种关系,从本体的角度寻找青少年犯罪预防的路径,坚持历史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用理论与实证的方法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进行研究。本体是本原,也是价值预设,关怀本体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本原和价值预设,是青少年犯罪预防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根本的存在。关怀青少年的生长,重视关怀型关系的建立,强调青少年从关怀客体向关怀主体的转换,让青少年在关怀关系中生成和发展关怀,即正确的关怀认知、深刻的关怀体验、良好的关怀意志、高尚的关怀理想和优良的关怀能力,期望从根本上解决控制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社会解组理论等难以突破的自身局限。本研究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确证,探寻理论工具。以往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侧重行政和法律手段等外部控制,忽视主体的自觉,为了更好地表达本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文中将对关怀理论作详尽的阐述,并将关怀作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核心概念与本体。第二部分用实证的方式论证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的合理性。将青少年作为关怀的主体,采用问卷法研究青少年的关怀品质与危险行为倾向关系,采用实验法探讨关怀情绪对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影响,采用访谈法分析关怀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在问卷调查研究方面,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关怀量表、青少年风险行为倾向问卷、青少年自我控制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1~25岁的1023名普通青少年和463名犯罪青少年进行测试,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和AMOS 5.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等统计处理,探讨了青少年关怀品质、青少年的危险行为倾向和青少年的自我控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关怀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危险行为倾向,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影响危险行为倾向,构建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关怀-控制犯罪预防模型。在实验研究方面,采用行为实验和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方法,应用经典道德判断实验范式,开展关怀对青少年道德判断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阈上情绪启动的条件下,在道德判断的故事情境中,关怀情绪诱发下被试对道德两难故事中的主人公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反应时更长,对道德两难故事中的主人公道德判断的判断更偏向道德。在词汇的道德判断水平上,关怀情绪启动下的道德判断反应时显着长于中性情绪组,且对道德词汇是非判断的反应时要明显快于对不道德词汇是非判断的反应时。总之,关怀情绪参与了道德判断的全过程且是人们进行道德判断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关怀情绪对普通青少年与犯罪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影响不同。ERP脑电数据选取P2和250-450的负慢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阈上情绪启动条件下,在P2成分上,对于所有类型的青少年而言,关怀情绪启动的波幅显着大于中性情绪组和控制组,道德词汇的波幅显着高于不道德词汇的波幅。负慢波成分上,普通男青少年关怀情绪的波幅显着大于中性情绪组,犯罪青少年在关怀诱发下进行道德词汇判断的波幅显着高于中性情绪组。在CPZ电极上进行不同类型青少年关怀启动下道德判断的ERP比较研究发现,在P200成分上,犯罪青少年的关怀诱发的波幅最低,普通男性青少年关怀情绪的波幅最高。在负慢波成分上,普通男青少年和普通女青少年关怀诱发的波幅都小于中性情绪组,犯罪青少年的关怀诱发的波幅大于中性情绪组。潜伏期上,负慢波成分,犯罪青少年的不道德词汇判断的峰潜伏期显着长于女性普通青少年,而且不道德词汇判断的峰潜伏期显着长于道德词汇判断的峰潜伏期。在访谈研究中,采用访谈法记录关怀对青少年犯罪的始基影响。结果发现,关怀是青少年的存在方式,是获得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的源泉。青少年是关怀的客体也是关怀的主体。预防青少年犯罪始于关怀,终于关怀。关怀本体是青少年犯罪预防最值得关注的根本问题。第三部分是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体系研究。结合前期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体系。三层次即一般预防中的关怀、临界预防中的关怀和再犯罪预防中的关怀。一般预防中的关怀指开发关怀模块、建立关怀基地、创设关怀模式、建设关怀校园。临界预防中的关怀指建立关怀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重视困境儿童的关怀缺失问题、构建高风险青少年关怀机制、建设高风险青少年关怀项目。再犯罪预防中关怀有倡导关怀矫正理念、完善再犯风险评估关怀系统、创新关怀矫正模式。六防线中心理关怀是青少年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基础和前提,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生活质量、塑造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展积极心理辅导。道德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关键和核心,提高青少年的关怀认知水平、增强青少年的关怀体验、锻炼青少年的关怀意志,发展青少年的关怀能力。司法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保障,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一般关怀机制,完善未成年人司法特殊关怀机制。家庭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第一道防线,健全家庭关怀法治建设、构建家庭关怀服务体系,建立家庭关怀大数据库,开辟亲职关怀网站或项目。学校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第二道防线,树立关怀人格教育目标,建设关怀型师生关系,开发关怀项目。社会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第三道防线,关怀流动青少年,关注少年犯罪区,关切街角社会。六条防线构成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立体关怀场。在具体策略中立足关怀,运用发展式关怀策略、情境关怀策略、多机构协作关怀策略共同实现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价值。论文将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的切入点从行政和法律手段转移到心理和教育上,将青少年犯罪预防从外部控制转向内部自觉。将关怀置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中心位置,强调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起点,也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根本,突破了以往研究聚焦社会控制的简单化思路,回归犯罪预防的本真面目,凸显犯罪预防的“人本性”,为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野。
郁茵[4](2017)在《现代中日小学生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文中指出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我国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中国和邻邦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尤其是战后日本能快速崛起,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道德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大力改革,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的重建奠定基石。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通过主要分析中日两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比较现代中日两国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中国小学生品德课程包含劳动卫生、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历史、能力、地理、科学、民族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给予指导。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社会现象中反映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很多家庭的教育观念是学习成绩优先,缺乏对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社会教育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善,能提供小学生进行校外道德教育的场所不多等等,都是我国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上存在的缺陷。日本提倡小学生心灵教育,注重发展儿童个性、充盈内心;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并且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配合密切,形成道德教育的联动模式,为儿童提供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同时,日本在道德教育中走过很多弯路,比如日本曾经历军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教育荒废”、十年“宽松教育”等,也警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上不要误入歧途。文章通过中日两国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借鉴日本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小学生德育工作提供更丰富的建议。本文对我国小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以下几方面思考:将道德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切实做到知行合一;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模式,完善三者的教育衔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丰富基础设施建设,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希望能通过对比中日两国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不同之处,学习和借鉴起步早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日本在德育工作方面的长处,为我国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改进的良方,使我国从“知行合一”的角度上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能有更多进步。
沈楼[5](2015)在《Web2.0时代青少年群体的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随着以强调用户间的信息交互分享和网络无中心化为代表的Web2.0技术的发展,网络的人文性因素开始不断突显,不仅在技术层面拓展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也在文化层面重塑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而随着Web2.0技术的普及,青少年的社会化模式也产生了许多改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童年时期就开始接触网络,其社会交往模式由传统的以家庭和学校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媒体为主要代表的多元中心模式,而其社会化环境也由传统的以家庭和学校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Web2.0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与现实逐渐融趋同的生活空间。然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容易陷入“观察的我”(主我“I”)和“被观察的我”(客我“Me”)之间的矛盾而深陷于道德窘境之中,成为网络道德问题的滥觞者和受害者。因此,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基于Web2.0时代下的网络环境与青少年群体的特征,青少年群体在Web2.0时代中可能产生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偏差,网络沉溺,网络暴力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而对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言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在后现代性的网络实践过程中,容易堙没传统意义中具有中心化和人格稳定性的主体,而呈现出不稳定的、多维化和分散的主体——这既是危机,也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契机。青少年在Web2.0时代下产生的上述道德问题可以从道德心理学视角下的内在影响与宏观社会视角下的外在影响两方面分析。就青少年自身的内在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主体意志指导下的道德选择三个方面。首先,在道德认知上,由于网络改变了原有的道德认知结构而引起主体在道德认知上的不足与扭曲;其次,在道德情感上,由于网络当中虚拟的道德情感体验无法代替真实的道德情感,因此网络会造成主体对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的忽视;其三,由于青少年主体的不成熟,因此青少年在道德选择过程中出现自我认知与行为实践上的不一致,从而无法有效地履行道德实践。就青少年所受到的外在社会影响而言,主要表现为大众传媒的普及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缺乏,多元化价值观引起的道德混乱以及社会结构转型下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变迁三个方面。主体人格的形成需要通过个体心理的机能与社会文化的力量,经主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将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与品质。因此,利用好网络进行因势利导,将对当代中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建设带来良好的效果。由此,应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应当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从教学素材、教学形式、教学目的三方面入手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自觉性。其次,媒体应当通过人文关怀引导青少年发掘网络的真善美,让青少年能够有机会反观自身,实现主体的自我超越。其三,在家庭中,长辈应当持宽容的心态看待青少年的成长,实现后喻文化时代下代际鸿沟的融合。其四,实现社会各部门对青少年上网的社会共管。总之,应当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道德自觉性,让青少年有足够的能力能够独立面对网络与现实逐渐趋同的现代社会才是Web2.0时代下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关键。
方逸梅[6](2014)在《和合思想视域下我国家庭伦理道德重建》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家庭观念、家庭结构等方面也发生着改变,相应的伦理道德也受到了冲击。家庭离婚率提升、孝道的缺失、家庭矛盾凸显等家庭伦理失范的现象日益增多。家庭伦理失范现象的背后有其历史原因、社会经济原因和文化原因。“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不稳定必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家庭伦理失范现象已经引起党和国家、以及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合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思想源泉。和合思想注重“和”的力量,对于人际关系,除了遵守“和而不同”之法,同时注重“以和为美”,主张人际关系之间的和睦与和谐。运用和合思想重建我国家庭伦理道德,从家庭的基本关系着手建立起夫妻和爱、亲子和顺、兄弟和睦以及邻里和善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家庭伦理道德失范现状作了初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实施路径,主要是通过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加强家庭的家风教育、营造“家和万事兴”的社会舆论环境及发挥法律与道德的调节作用来实现。
叶挺[7](2014)在《道德沦丧与道德重塑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的勇于进取精神、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品格、道德教化的优良遗风和善于容纳百川为人传统等基本精神,以及其中蕴含的明刑弼教、格非其心、明德慎罚、幽闭思衍、仁忍感化、长善救失、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对当前服刑人员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首先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模式进行历史性分析。其次简要概括当前我国服刑人员思想教育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原因。再次剖析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价值与方法论启示、可行性与操作性。最后尝试给出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途径。第一章,为导言部分。主要表明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并对主要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界定。第二章,分析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可行性。重点从文化归因视角分析了服刑人员犯罪的主要原因分析;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论证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提出文化的规范性是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第三章,梳理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沿革,提出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溯源于清末民初狱制改良实行感化教育制度。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成就与问题。第四章,分析存在问题的实质与根源。认为传统文化的二重性是其实质,重刑威慑传统浓厚则是传统文化二重性的延伸;基础文化教育疲软与综合联动能力不足是现实根源。第五章,从精选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内容、搭建和拓展平台、选用适当方法和手段、整合资源提高其综合联动能力、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和渠道与健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给出强化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对策。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语。对文章内容做基本总结,并指出不足之所在。
徐逸霏[8](2014)在《道德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存在与交融,教育的偏斜与失当,社会不良因素的泛滥等问题的影响,青少年犯罪问题正日益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部分学者甚至将其和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本文意图站在道德的视野下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且从中找到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治理的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状况阐明本文写作思路。第二部分主要解释了青少年和青少年犯罪的含义与特征,’并且分析了其与成年人犯罪的区别及危害。第三部分开始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道德视野下解释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包括外部的社会道德教育缺失以及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足。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如何通过道德来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学界在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时往往都是从其法律政策、生理遗传、心理活动、教育方式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虽然在其中学者们从没有否认过道德对于青少年犯罪预防及治理的重要性,但却很少仅从道德的视野去看待青少年犯罪问题。笔者正是通过从道德的视野下探究影响因素及预防治理的方法以期能对减少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问题提供借鉴之处。
蔡雯[9](2012)在《和谐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的审视与构建》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近年来在高校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层面出现的道德责任感欠缺、道德自我发展缺失、信任危机、伦理困惑等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此,本文力求以“和谐”视域来审视和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不仅对“与时俱进”和谐观做了系统阐述,还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之后,在解决对策中,本文通过一个模型向大家展示了在整个高校道德教育中,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具体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建议。全文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和谐:大学生道德审视的视域关于“和谐”,本文主要从传统和现代意义两个层面着手,主要分析的是我国对于“和谐”一词的理解和主张。旨在表现出“与时俱进”和谐观的进步性,进而提出了用“和谐”视域审视大学生道德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迫切性问题。第二部分:大学生道德层面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本文在本章首先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认为从总体上来说还是积极向上的,只是一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道德问题,像道德责任感欠缺、缺乏道德自我发展、诚信危机等问题。而在具体分析成因时,本文也主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第三部分:和谐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的构建在本章中,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就大学生道德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社会是大学生道德构建的外部环境;二是学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三是家庭是大学生道德养成的亲情氛围;四是个人是大学生道德提升的主体因素。
刘运来[10](2011)在《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后台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青少年是我国网络社区、网页游戏、即时通讯(IM)、网络视频、微博等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其应用率在青少年网民中达到50%以上。此外,青少年非学生网民上网时间达到20.8小时/周,远高于网民16.2小时/周的平均水平。伴随着青少年获取网络信息和交流的极大便利,青少年们的网上和网下行为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社会化媒体的广泛应用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伴随着的社会场景的变化是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在理论上,试图运用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为支撑来分析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对青少年群体后台行为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提出应对之策。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思路以及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欧文·戈夫曼及其拟剧理论,并着重介绍后台行为和网络中后台的变化。第三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社会化媒体的定义、特征、发展脉络;第二部分探讨青少年依靠社会媒体所进行的网络生活状况;第三部分通过案例来分析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与青少年日常生活中行为的关系。第四章研究在社会化媒体的影响下,青少年后台行为的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表现以及这种变化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最后,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结合青少年群体后台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提出应对策略。
二、道德重构: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道德情感教育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德重构: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道德情感教育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事件网络传播中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两微一端等网络社交手段的普及 |
1.1.2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频发 |
1.1.3 新时代社会治理需要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
1.3.2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公共事件、网络公共事件的概念 |
2.2 道德失范的概念 |
2.3 网络使用动机的概念 |
2.4 相关理论分析 |
2.4.1 失范理论 |
2.4.2 把关人理论 |
3 公共事件网络传播演化进程分析——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 |
3.1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概述及性质 |
3.2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公共事件网络演化分析 |
3.3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出现道德失范问题分析 |
4 道德失范问题实证分析——基于“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
4.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1.1 问卷的目的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原则 |
4.1.3 调查基本情况与数据统计说明 |
4.2 调查基本结果统计与数据分析 |
4.2.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统计 |
4.2.2 公共事件网络传播分析——基于“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
4.2.3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4.2.4 网络使用动机结构效度分析 |
4.2.5 道德失范指标分析 |
4.2.6 网络使用动机与道德失范行为之间的回归分析 |
4.2.7 人口统计量分析 |
5 公共事件在网络传播中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及成因分析 |
5.1 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
5.1.1 网络失焦 |
5.1.2 标签先行 |
5.1.3 网络语言不文明 |
5.1.4 网络谣言 |
5.1.5 人肉搜索 |
5.1.6 网络诈骗 |
5.2 原因分析 |
5.2.1 网络自身特点 |
5.2.2 社会参与和管理不到位 |
5.2.3 媒介素养差异 |
6 应对道德失范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道德修养,打造高素质网民队伍 |
6.1.1 形成合理使用动机,引导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 |
6.1.2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做到谨言慎行 |
6.1.3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我国网络文化认同感 |
6.2 强化社会性规制,实现立体管理 |
6.2.1 以技术提升为基础,提升网络安全层次 |
6.2.2 以法律规范为抓手,增强规制法制化水平 |
6.2.3 以媒体管理为引领,营造网络文明环境 |
6.3 倡导多方参与,凝聚共建合力 |
6.3.1 政府要提高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 |
6.3.2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
6.3.3 开展国际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身份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一、边缘群体触动时代教育脉搏 |
二、局内人内心世界的自我拷问 |
三、坚守自我的小众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研究 |
(一) 身份、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 |
(二)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理论 |
(三) 教师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
(四) 教师主体身份构建及其影响因素 |
二、关于工读教育领域的研究 |
(一) 关于工读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工读学校的研究 |
(三) 关于工读学生的研究 |
(四) 关于工读教师的研究 |
三、小结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进入研究现场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二章 一个称作工读学校的地方 |
第一节 工读学校:一种介于传统学校与监狱的特殊教育形态 |
一、空间的布局:全景式的监控 |
二、接收的对象:行为不良学生 |
三、教育的改造:培养合格社会公民 |
第二节 制度的规制:对工读生的治理 |
一、身体的治理:新生期教育 |
(一) 新生报到 |
(二) 理发、内务和规范 |
(三) 军训生活 |
(四) “自我考核过五关” |
(五) 我的“小转变” |
(六) 军训会操暨开学典礼 |
二、思想的治理:稳定期教育 |
(一) 个体目标管理 |
(二) 思想教育改造系列讲座 |
(三) 道德重构 |
(四) 社会化“改造” |
三 小结 |
第三章 治理模式下的工读教师主体身份建构 |
第一节 社会关系网络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
一、“一知半解”:局外人眼里的工读学校 |
(一) 社会大众:没听说过 |
(二) 学生家长:很少知道 |
(三) 教师家属:不理解 |
二、“朝不保夕”:局内人眼里的工读学校 |
(一) “低人一等”的“另类教师” |
(二) “灰色区域”下的多重压力 |
(三) “夹缝生存”的教师队伍 |
(四) “存废之争”的职业恐慌 |
三、小结 |
第二节 执勤关系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
一、管教与值勤:工读教师的身份失衡 |
(一) 24小时全方位“监视” |
(二) 执勤过程“身心疲惫” |
(三) 扮演“多重角色” |
(四) 常态化的“班级执勤例会” |
(五) 特殊的职业素养 |
二、权威下的抗争:工读教师的身份焦虑 |
(一) “强硬”的教师形象 |
(二) 严厉的《管教执勤学生规范》 |
(三) 工读生的“抗争” |
三、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工读教师的身份恐慌 |
(一) “挑衅”与“抗教”:不断触及执勤员的“底线” |
(二) 在校“逃跑”:执勤员犹如“天塌了” |
(三) “捉拿”工读生:执勤员像“警察”一样“办案” |
四、小结 |
第三节 教学关系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
一、初入课堂:工读教师的身份想象 |
(一) 工读生:天使还是魔鬼? |
(二) 教学:与普通学校有何异同? |
(三) 普通教材:工读生能适应吗? |
二、深入课堂:工读教师的身份迷茫 |
(一) 课堂上“乱象”层生 |
(二) 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受挫 |
(三) 教学成为“独角戏” |
(四) “仅有”的成就感 |
(五) “等死”或“逃离” |
三、小结 |
第四节 管理关系下的工读教师的身份建构 |
一、职责承担的“多”“重”“难” |
(一) 学生工作“多” |
(二) 常规工作“重” |
(三) 家长工作“难” |
二、制度考核下的繁琐与无序 |
(一) 工作计划的“迷茫” |
(二) 工作例会的“繁琐” |
(三) 目标考核的“焦虑” |
三、管理条例的“全覆盖” |
(一) “全方位”的教学考核条例 |
(二) “全天候”的管教执勤条例 |
(三) “一日四查”的考勤条例 |
(四) “多级审批”的请假条例 |
四、小结 |
第四章 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存在的问题 |
一、“受损身份”:工读教师社会身份“污名化” |
二、“多重角色”:工读教师专业身份“泛化” |
三、“监狱化”色彩:工读教师文化身份“危机” |
四、“雇佣工人”:工读教师主体身份被“遮蔽” |
五、“获得感”缺失:工读教师群体身份“缺席” |
第五章 反思“治理模式”:重塑工读学校的教育属性 |
第一节 治理模式“监狱化”:对工读学校本源性问题的探讨 |
一、工读学校的性质是学校,还是“监狱”? |
二、工读教育的属性是教育,还是“管制”? |
三、工读生的身份是学生,还是“少年犯”? |
四、管教执勤员的身份是教师,还是“监狱警察”? |
五、小结 |
第二节 “去监狱化”:工读学校“治理模式”的重塑 |
一、实施“去污名化”,重建工读学校的“学校身份” |
二、构建“关怀文化”,重建工读学校的“教育身份” |
三、实行“管教分离”:重建工读教师的“专业身份” |
四、参与“实质管理”,重建工读教师的“主体身份” |
五、走向“道德意义”,重建工读教师的“群体身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4: 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访谈提纲 |
附录5: 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访谈记录 |
附录6-11: M学校的相关表格资料 |
附录12-16: 《初三(1)班管教执勤学生规范》 |
附录17: 田野札记 |
在读博士期间相关学术成果情况 |
后记:从自考生到博士生——我的30多年教育生活史 |
(3)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外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外关怀理论研究现状 |
(三) 关怀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相关研究 |
(四)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 丰富关怀理论 |
(二) 充实青少年犯罪预防理论 |
(三) 创新青少年犯罪预防思路和方法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关怀 |
(二) 本体 |
(三) 青少年犯罪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法 |
(三) 实验法 |
(四) 访谈法 |
第一章 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确证 |
一、关怀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
(一) 中国古代的关怀伦理思想 |
(二) 西方当代关怀理论的形成 |
(三)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
二、关怀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
(一) 关怀理论的现状、超越与局限 |
(二) 关怀教育的现状、问题与价值 |
三、关怀本体: 青少年犯罪预防之最高意蕴 |
(一) 本体及内涵解析 |
(二) 关怀本体实质是指向青少年生长 |
(三) 关怀本体价值是善性生成 |
(四) 关怀本体形式之青少年犯罪预防普遍性观点 |
(五) 关怀本体路径之青少年与社会联结 |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合理性确证: 实证研究 |
一、青少年关怀量表的编制 |
(一) 关怀量表的理论建构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二、关怀影响青少年危险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 |
(一) 引言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三、关怀影响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实验研究 |
(一) 引言 |
(二) 行为实验 |
(三) ERP实验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六) 未来研究展望 |
四、关怀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访谈研究 |
(一) 引言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访谈案例的呈现与分析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体系研究 |
一、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三层次 |
(一) 一般预防中的关怀 |
(二) 临界预防中的关怀 |
(三) 再犯罪预防中的关怀 |
二、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六防线 |
(一) 心理关怀 |
(二) 道德关怀 |
(三) 司法关怀 |
(四) 家庭关怀 |
(四) 学校关怀 |
(五) 社会关怀 |
三、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三策略 |
(一) 发展式关怀策略 |
(二) 关怀情境策略 |
(三) 多机构协作关怀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青少年基本情况调查 |
附录B 青少年关怀品质调查(部分) |
附录C 青少年危险行为倾向调查(部分) |
附录D 青少年自我控制调查(部分) |
附录E 图片评定问卷(部分) |
附录F 道德词汇评定问卷(部分) |
附录G 不道德故事情境及道德两难故事情景(部分)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现代中日小学生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基本概念的内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与本研究的创新 |
四、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日学校道德教育历史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历史发展 |
一、新中国至二十世纪末学校道德教育 |
二、二十一世纪后学校道德教育 |
第二节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历史发展 |
一、“二战”后至二十世纪末学校道德教育 |
二、二十一世纪后学校道德教育 |
第二章 中日小学生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 |
第一节 德育课程目标比较 |
一、课程目标概述 |
二、课程目标的共同点 |
三、课程目标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德育课程内容比较 |
一、课程内容概述 |
二、课程内容的共同点 |
三、课程内容的不同点 |
第三节 德育课程实施方式比较 |
一、课程实施方式概述 |
二、课程实施方式的共同点 |
三、课程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
第三章 家庭与社会道德教育的比较 |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比较 |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比较 |
二、家庭生活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比较 |
第二节 社会道德教育的比较 |
一、政策法规的比较 |
二、社区教育的比较 |
第四章 对我国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 |
第一节 学校教育的改进措施 |
一、改善教师教学的引导方式 |
二、增加学校教育的实践性 |
三、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
第二节 家庭与社会教育的改进措施 |
一、加强传统家庭美德的继承与发扬 |
二、丰富学校以外的道德教育设施建设 |
三、完善对小学生的教育和保护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Web2.0时代青少年群体的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二章 Web2.0 时代下的网络环境与青少年群体特征 |
第一节 Web2.0 时代下的网络环境 |
一、 网络的诞生 |
二、 Web2.0 技术下的网络环境 |
第二节 Web2.0 时代下的青少年群体特征 |
一、 青少年群体及其意识特征 |
二、 Web2.0 时代作下的青少年群体特征 |
第三章 Web2.0 时代下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表现 |
第一节 认知偏差 |
第二节 网络沉溺 |
第三节 网络暴力 |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 |
第一节 道德心理学视角下的内在原因 |
一、 道德认知的不足——网络改变原有的道德认知结构 |
二、 道德情感体验的忽视——网络空间的道德情感体验无法代替真实的道德情感 |
三、 道德选择过程中责任意识的缺位 |
第二节 宏观社会视角下的外在影响 |
一、 媒体普及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缺乏 |
二、 家庭结构中“宗族式”道德权威的瓦解 |
三、 社会中多元化价值观引起的道德混乱 |
第五章 Web2.0 时代下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策略 |
第一节 学校:通过素养教育建立主体道德自觉性 |
第二节 媒体:在人文关怀视角下探寻网络“真善美” |
第三节 家庭:促进后喻文化时代下代际鸿沟的融合 |
第四节 社会:实现各部门的社会共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和合思想视域下我国家庭伦理道德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家庭伦理道德失范的现状 |
一、 家庭失和,非过失性离婚增多 |
二、 孝道缺失 |
三、 道德底线失范下的家庭价值观失衡 |
第二章 我国家庭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 |
一、 我国家庭伦理道德失范的历史文化原因 |
二、 我国家庭伦理道德失范的社会经济原因 |
第三章 和合思想是构建我国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思想资源 |
一、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中的和合思想 |
二、 和合思想与新时期的家庭美德 |
第四章 和合思想指导下我国家庭伦理道德的重建 |
一、 夫妻和合:夫妻和爱关系的建立 |
二、 亲子和合:亲子和顺关系的建立 |
三、 兄弟和合:兄弟和睦关系的建立 |
四、 邻里和合:邻里和善关系的建立 |
第五章 我国家庭伦理道德重建实施路径 |
一、 审慎律己,提高个人道德素养 |
二、 双管齐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进 |
三、 创造“家和万事兴”的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道德沦丧与道德重塑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犯罪与文化的关系 |
1.2.2 服刑人员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1.2.3 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的本体研究 |
1.3 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6 主要相关概念界定 |
1.6.1 教育 |
1.6.2 服刑人员 |
1.6.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6.4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2章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
2.1 服刑人员犯罪的主要原因分析 |
2.1.1 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 |
2.1.2 不良传统文化的影响 |
2.1.3 文化冲突 |
2.1.4 道德论丧 |
2.2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
2.2.1 价值与方法论启示 |
2.2.2 助推教育实务工作 |
2.3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
2.3.1 理论分析:从文化的规范性出发 |
2.3.2 现实考量:基于系统需要的思考 |
第3章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溯源 |
3.1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沿革 |
3.1.1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溯源 |
3.1.2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发展阶段 |
3.1.2.1 新中国服刑人员教育制度的主要发展阶段 |
3.1.2.2 新中国服刑人员教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
3.1.2.3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
3.2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
3.2.1 主要成就 |
3.2.2 主要问题 |
第4章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实质 |
4.1 传统文化的二重性 |
4.2 重刑处(罚)轻教育 |
4.3 基础文化教育疲软 |
4.4 综合联动能力不足 |
4.5 评价机制不合理 |
第5章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与评价 |
5.1 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 |
5.2 创新教育平台和渠道 |
5.3 合理选择教育方法与手段 |
5.4 积极构建评价机制 |
5.5 统筹保障教育活动的开展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8)道德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概述 |
第一节 青少年及青少年犯罪 |
一、青少年定义 |
二、青少年犯罪定义 |
三、青少年犯罪基本特征 |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与成人犯罪区分及其危害 |
一、青少年犯罪与成人犯罪的区分 |
二、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的道德原因 |
第一节 社会道德环境的外部影响 |
一、社会经济因素 |
二、社会政治文化因素 |
第二节 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缺失 |
一、学校道德教育不足 |
二、家庭道德教育淡化 |
第三节 个人道德修养不足 |
一、道德认识低下 |
二、道德情感障碍 |
三、道德行为失衡 |
第四章 青少年犯罪道德预防和治理 |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道德预防 |
一、社会道德规范 |
二、学校道德培养 |
三、家庭道德感化 |
四、自身道德修养 |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道德治理 |
一、正确处理青少年犯罪法律惩治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
二、充分发挥“恢复性司法”的作用 |
三、加强少管所内的道德教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和谐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的审视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及原因的分析 |
1.2.2 关于用“和谐”的角度来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调查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和谐:大学生道德审视的视域 |
2.1 传统意义上的“和谐” |
2.1.1 “和谐”的起源 |
2.1.2 “和谐”的内涵 |
2.2 近现代意义上的“和谐” |
2.3 “与时俱进”和谐观 |
2.4 和谐视域审视大学生道德 |
2.4.1 以和谐视域审视大学生道德的理论基础 |
2.4.2 以和谐视域审视大学生道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三章:大学生道德层面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
3.1 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现状 |
3.2 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 |
3.2.1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感欠缺 |
3.2.2 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存在缺陷 |
3.3 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3.3.1 社会转型等因素影响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养成 |
3.3.2 学校教育影响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形成 |
3.3.3 家庭教育不当促成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 |
3.3.4 大学生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
第四章:和谐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的构建 |
4.1 社会是大学生道德构建的外部环境 |
4.1.1 要建立和完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 |
4.1.2 以传统文化为宗,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
4.1.3 规范网络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正确引导 |
4.2 学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
4.2.1 高校要转变观念,注重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实践性 |
4.2.2 正视教育任务和道德的根本价值,走出工具化误区 |
4.2.3 坚持主体性原则,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
4.2.4 注重对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
4.2.5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生命责任感、集体责任感 |
4.3 家庭是大学生道德养成的亲情氛围 |
4.4 个人是大学生道德提升的主体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后台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文献综述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现状分析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理解后台 |
2.1 作为私密行为的后台 |
2.1.1 戈夫曼与拟剧理论 |
2.1.2 作为私密行为的后台 |
2.2 网络生活的戏剧化 |
2.2.1 网络生活的戏剧化 |
2.2.2 网络生活戏剧化的特点 |
2.3 新场景下后台的变化 |
第三章 社会化媒体与青少年的网络生活 |
3.1 社会化媒体发展历程与特征 |
3.1.1 社会化媒体的概念 |
3.1.2 社会化媒体发展的三步曲 |
3.1.3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 |
3.2 社会化媒体与青少年的网络生活 |
3.2.1 青少年使用社会化媒体的状况 |
3.2.2 场景的共享——以微博直播"捉奸在床"为例 |
3.2.3 青少年网络生活中的行为与观念的模仿 |
第四章 社会化媒体青少年后台行为的影响 |
4.1 各种不雅"门"及其负面影响 |
4.1.1 各种涉及青少年的不雅"门" |
4.1.2 不雅"门"给青少年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
4.2 青少年后台行为的嬗变 |
4.2.1 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后台行为的暴露 |
4.2.2 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后台行为的前台化 |
4.3 后台行为的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
4.3.1 网络与现实之间角色的冲突 |
4.3.2 导致青少年对于网络色情信息的追逐 |
4.3.3 个人空间的压缩和隐私的危机 |
4.3.4 增加了青少年的犯罪率和犯罪的低龄化 |
4.4 防止青少年后台行为失范的一般策略 |
4.4.1 净化媒介内容抵制暴力色情 |
4.4.2 构建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 |
4.4.3 学校和家庭应与孩子一起思考性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道德重构: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道德情感教育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事件网络传播中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D]. 王寿燕.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2]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身份建构[D]. 石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3]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论[D]. 孔海燕. 鲁东大学, 2017(12)
- [4]现代中日小学生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D]. 郁茵.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3)
- [5]Web2.0时代青少年群体的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D]. 沈楼. 浙江财经大学, 2015(05)
- [6]和合思想视域下我国家庭伦理道德重建[D]. 方逸梅.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4)
- [7]道德沦丧与道德重塑 ——服刑人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 叶挺. 信阳师范学院, 2014(09)
- [8]道德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 徐逸霏.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 [9]和谐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的审视与构建[D]. 蔡雯. 西北大学, 2012(01)
- [10]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后台行为影响的研究[D]. 刘运来. 西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