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鄞县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跨大步(论文文献综述)
徐军伟[1](2018)在《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文中指出自恢复高考以来,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经历了三次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9年,以中心城市办大学为主要特征开始了第一次布局调整。从1999年到2008年,以六大高教园区建设、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兴办和高职院校的兴起为标志,进行了第二次布局调整,初步建立了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和温州为副中心的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自2008年以后,以高等学校“县域办学”为标志,开启了浙江省第三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程,“县域办学”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新探索。论文按照高校为什么会选择落户县域?落户县域的高校有什么特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推动落户县域的高校更好发展这一逻辑主线,在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照下,做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市场机制与政策因素是推动高校“县域办学”的两大动因,与以往按照计划模式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不同,市场机制在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强化办学特色的需要,结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论文分析了美国赠地学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点,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强化服务面向、完善资源渠道等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论文分析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相关遇阻案例,研究了高校“县域办学”在决策机制、规划布局、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帮助政府与高校科学决策,建立了以县域GDP、常住人口、一般公共预算、交通条件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以办学类型、办学规模、办学时间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以这两类指数为基础,构建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布局的量化分析模型。并从区域高等教育布局规划、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县域高校办学模式、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社会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县域办学”提出政策建议。
王利月[2](2013)在《制度约束、变革及县政重构 ——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文中认为县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我国的县级政权是一个全能政权体系,承担的职能多、责任重,但财力有限,权责不对称现象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地方治理,重构县政是未来我国政权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研究义乌在扩权改革前、扩权改革期间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期间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干部管理体制的变革及其对促进县域发展和地方治理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制度情境以及地方政权的行为塑造、改变地方政权的偏好,推动制度的变革;政治体制的稳定性、资源的稀缺性和获取机会的不均等性以及注意力的有限性都制约县政的变革,而时机和制度间隙却为县政的变革提供了机会;在制度约束与激励下,县政变革沿着渐进制度变革与间断均衡两个途径交叉进行,制度激励结构的反馈程度和外部压力方向的差异,决定了制度不是中立的,其变迁也没有最终的、清晰的、连贯的目的;资源、自主性与机会,调节和增强了中央与地方、省与市县之间体制的弹性。然而,权力对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以及职责同构的全能型制度结构,限制了县政重构与地方治理。为此,县政重构应该以县政自治、建立有限责任政府、推动县域发展和县域社会治理为目标;在地方政权设计原则上,县级以上政权按行政区划原则建立,县及其以下政权按功能原则建立;多种改革模式并存,重新划分省市县政权的职能界限,重新配置地方政权的权力,重新设计县级政权制度,加强服务功能;通过强县升格为市,市县分等、分治,乡镇自治,提高县级人大的政治地位,改革司法制度等,重构县级政权体系;完善和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提高县级政权的财政能力,改进和优化地方治理。
张丽丽[3](2013)在《浙江省镇海县干部数量及结构变动的考察(1949-196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镇海县相关档案资料为依据,对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县级机构干部数量及其结构变动的情况进行梳理,探讨毛泽东时代基层政权机构设置及其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建政之初,中共政权遇到了干部数量不足的困难,通过依靠南下干部和大军干部,大力提拔本地干部,中共顺利度过了这一难关。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经济的复苏,中共干部队伍膨胀,机构日益庞大。对此,镇海县在1949—1965年间进行了数次整编精简,然而其干部数量在调整中进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愈精简—愈膨胀”恶性循环,本文对这一恶性循环的原因也有所探讨。
罗欣[4](2012)在《领导教育视阈中的中国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研究 ——以“新浙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支劲旅,而其发展的势头也正呈现出风正一帆悬的姿态。然而,今天再也不是什么隔岸观潮的年代,环瞩全球经济风云变幻,无论是私企还是公企,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民营企业发展的愿景、前途和命运都有赖于战略领导者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的发挥,这也正是本文研究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的意义所在。对领导力进行的研究由来已久,然“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无论前人的成果有多么的汗牛充栋,有多么的丰富圆满,对于学界和业界的人来说,继承前人的步伐,探讨更多的未知,显得格外重要。为此,笔者以致力于领导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既有的学界成果,以“新浙商”为参照样本,牢牢把握教育与民企战略领导力互动关系,从领导教育学视角对民企战略领导力的支撑理论、发展阶段、发展模型、提升路径进行深入分析。论文由八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举要如下:论文的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导论部分,首先以研究缘起的阐述开宗明义:本课题旨在从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的角度分析如何使民营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大做强,努力成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其次,在研究的旨趣和框架的阐述中,笔者结合自身从事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领悟,整合领导学和教育学理论,从领导教育学的角度对当前中国民企战略领导力及其提升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一章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在第一节中,笔者以中国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做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战略、领导力、战略领导力、企业战略领导力和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的相关概念作出了界定。第二节,从国内、国外两个维度梳理了目前关于企业战略领导力研究的现状。经过梳理后,笔者认为,国内对企业领导力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都较为滞后,这直接导致了对民企战略领导力研究的苍白无力;国际学术领域对企业战略领导力的研究停留在初步概念提出的起始阶段,并且在许多着述中仍将战略领导力纳入管理学体系中;同时,当前我国对民企战略领导力进行的跨领域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并侧重于个案分析。第三节则从理论的跨学科研究视角、学科建设意义、领导力开发实践的角度这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为“民企战略领导力的相关理论溯源”,是基于研究需要,对既有理论成果进行的梳理和归纳。本章的第一节着重梳理民企战略领导力关涉的相关领导理论,重点对领导特质理论、领导权变理论、变革型领导理论、基于价值观的领导、LMX理论和P-G理论成果作了回顾。第二节梳理了民企战略领导力关涉的相关领导教育理论,主要梳理了领导教育理论及企业领导教育相关内容。第三节对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关涉的博弈论和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的梳理。相关领导学、教育学及其他理论的梳理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找到了相关理论依据。第三章为“民企战略领导力发展历程的领导教育考察”。本章首先从政策法规变迁的角度梳理了中国民营企业三十年发展史,在此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营企业发展划分为萌芽期(19781988)、发展期(19881998)、成熟期(1998——至今)。第二节从领导教育学视角将民企战略领导力发展历程分为“草商”时期的“敢为天下先”和“四千”精神、“儒商”时期的科学管理与团队精神以及“哲商”时期的哲学头脑与利他精神。第三节分别探究草商、儒商和哲商的领导力特征及教育提升路径。最后,笔者结合上海市浙江商会的案例,从整体上分析了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发展状况。第四章为“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民企战略领导力研究及领导教育实践”。本章首先把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四个周期,并指出四个周期分别蕴涵着的民企战略领导力亮点:创业期的个人胆识、成长期的团队合作、稳定期的科学管理和蜕变期的创新超越,同时笔者辅以上海市浙江商会的三家上规模企业复星国际、杉杉控股和德力西控股为案例分析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这些案例揭示了领导教育学视角下民企战略领导力的个人修炼、团队合作、影响整合等三个不同层次,并对其进行了阐述。进而,本章对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领导教育实践进行了探究,详细分析了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领导教育的要求、形式及规范。第五章为“民企战略领导力五维模型的逻辑分析及其领导教育实践价值”。本章分析了“五维模型”下民企战略领导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战略胆识——胆子、内在思维——脑子、资本运作——票子、人脉团队——圈子、社会认同——位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炼出了民企战略领导力的五个构成要素,即,愿景力、整合力、执行力、道德力和控制力。基于这五个要素的分析,笔者从力系结构、功能体系、运动机制这三个层面探讨了五维模型的逻辑架构。作为该模型的具体运用价值,笔者以该模型为支撑,分别从民企变迁轨迹、企业生命周期这两个角度探讨了五维模型的应用,并对其具体的领导教育实践价值进行了一番探讨。第六章为“当代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理论分析和领导教育实例研究”。通过对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紧迫性、境界层次分析基础上,从理论与教育两个纬度提出了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实践路径,并以浙江商会为参考样本对民企战略领导力的提升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在本章中,笔者重点分析了LMX理论与P-G理论的博弈改进理论路径,并介绍了民企领导教育的创新思路以及如何解决民企领导教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常见问题。这些探索对提升民企战略领导者的战略领导力水平具有特殊意义。最后部分为“总结与展望”。笔者对全文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从理论整合、研究创新与领导教育实践探索角度作出对民企战略领导力研究的总结,并对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给出了预期发展的路径展望。
施茜[5](2012)在《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第一部分对民国设计师所处时代进行研究。满清王朝覆灭与中华民国诞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知识分子从追逐科举中第,转而争相出国深造,从而造就了一批制造时尚的新型知识分子阶层;《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包括上海在内的五口通商,英、法、美、日租界为上海带来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元素,现代城市的产生同时带来了现代市民阶层;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受教育群体扩大,为时尚的现代文化制造了受众,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才会产生一批时尚设计师。万籁鸣及他周围的设计师大多数出生、成长于这个变化的时代,探究他们的时代背景,有助于追索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原因。本章同时探讨了中国现代设计萌芽于土山湾,传教士在这个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第二部分对万籁鸣早期在商务印书馆的文化圈进行研究。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在当时拥有中国最先进的印刷及彩色印刷设备,他的影戏部是中国最早的中资电影机构,万籁鸣在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带领他的兄弟拍出了中国最早的动画广告片。商务广告部在当时中国的设计界也是赫赫有名,中国早期月份牌广告画家,绝大多数都有在商务印书馆的工作经历,也就是说,商务印书馆为中国早期艺术设计领域培训了第一批人才。同时,商务印书馆也是一个文学大师云集的地方,他们对万籁鸣以及其他设计师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第三部分对《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进行研究。《良友》是中国第一份睁眼看世界、睁眼看中国的时尚生活杂志。它在推动中国时代进步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良友》,它绝对不仅仅是一份休闲娱乐杂志。万籁鸣在《良友》的成熟期入主美术编辑工作,将他的设计思想带入《良友》,同时也深受围绕在《良友》周围的文化名人的影响。本文第四部分以《大闹天宫》为线索,对影视动漫圈的人和事进行研究。万籁鸣三兄弟创造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直至中国动漫高峰《大闹天宫》的拍摄,这中间的艰苦历程中,一直闪现着万氏兄弟、张氏兄弟、以及中国早期若干设计师的艰苦奋斗的身影。他们为中国影视动漫做出了贡献。
昝金生[6](2011)在《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金融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主要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资金保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民国时期的江南农村金融,主要由传统农村金融与现代农村金融组成,二者在矛盾斗争与相互合作中生存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金融结构特征。江南农村传统金融包括传统高利贷借贷关系以及典当、钱庄、合会等传统金融组织,江南农村现代金融包括银行在江南农村的农贷活动以及银行农贷的中介——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仓库等现代金融组织。高利贷,是农村传统借贷关系中的最基本的层次,在民国时期江南农村得到延续与发展。江南农村高利贷主要有货币借贷、实物借贷及二者衍生的其他借贷形式,是江南农村农民最主要的借款来源。高利贷借贷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十分明显,但能够长期存在并继续发展,说明在江南农村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典当、钱庄和合会是江南农村传统金融组织的代表,民国时期在逐步衰落中发展。典当、钱庄和合会,在组织管理、运作经营上,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江南农村借贷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功能。因此,要复兴江南农村经济,不能忽视传统金融组织的作用,应该充分认识和发挥传统金融组织的功能。银行是现代金融组织的典型代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积极规划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筹设现代农村金融网络,以银行的农贷活动为标志的江南农村现代金融逐步建立和发展。银行在江南农村的农贷活动,缓解了江南农村金融危机,促进了江南农村经济复苏和发展,但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仓库是银行农村放款的中介,是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组织。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与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相比,具有组织机构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业务经营多样等特点,对传统农村金融形成一定的冲击力,对江南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自身的制度设计上和执行上的缺陷,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农村金融,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江南农村的现状。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发展实际上是从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的转型,促使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转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国银行侵入的影响,也有江南农村经济嬗变、现代农村金融理论宣传和政府积极参与等的共同推动。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呈现出二元金融结构、混合发展模式、政府强制主导与农民被动接受等特征。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转型是近代江南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转型是不成功的,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经验与启迪。
冯琳[7](2010)在《1950年代初中国国民党改造运动研究》文中提出治党失败是导致中国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重要原因。退台前后,国民党上下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军事彻底失败前夕,蒋介石逐渐明确改造决心,设智囊团协助研拟具体方案,并排除阻力,推动着偏于激进的改造方案的研讨。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适机停止第六届中央委员职权,另组由中生代亲蒋学者为主体的权力核心——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启动改造。改造运动内容涉及党务各个方面:从针对党员个体的归队、征新、整肃、自清,到各级组织的重建和加强;从基层的下移和新功能的赋予,到海外党部的恢复和建立;从对党员义务的强调到对过组织生活的重视;从群众路线的提倡到民众运动的发展;从各项制度的建立到各级干部的训练;从多种宣传形式的运用到政策理论的系统研究;从党务改造的推行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项改造的推广等。本文介绍了1950年代初国民党改造运动的前因后果和基本内容,指出改造的三大贡献是实现了蒋家党的确立与中央权力的加强、完成了党政关系的调整和各项制度的建立。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着重分析了下层应对情况与实际运作中的问题,指出改造部分解决了派系问题、有限改善了组织状况和党员质量,但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很多,如作风、心理、工作效果、基层效率、社会基础等。接着选取了党务重返军队和学校、县级以下组织秘密、基层划编办法的改变和社会调查工作的增加等几项新举措重点分析,并从全局角度论述了改造时期国民党治党及执政体制特点、社会构成特征、代表阶级等问题,探讨了蒋介石在其中的作用,最后给出对改造的基本认识和评价。本文认为在当时背景下,改造有其必要性,但其实际效果并不像以往研究或国民党的报告文献所述的那般理想。
蒋若凡[8](2010)在《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内容都是发展问题。获得自由、充分和全面的发展,这是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诉求。人口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人口发展,关系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关系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科学的、有效的人口管理是推动和实现人口发展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府转型的不断深化;科学的人口发展观要求从“人口增长的视野”转变为“人口发展的视野”;人口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计划生育改革与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这种背景之下,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单纯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的、以行政制约手段为主的传统人口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在未来时期如何解决?笔者借鉴了西方治理理论中关于建立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相互依赖与多元合作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的理论精髓,尝试性地提出了强调由政府引导、培育、鼓励市场、中介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到人口发展的社会事务中,逐步形成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并通过有效服务、公共产品的提供代替原有强制干预的行政管制手段,最终实现人口和谐、科学发展的人口管理新模式——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本研究首先以人口发展的界定作为契入点而展开研究,涉及人口发展概念诊释、同近似概念的特征甄别等一系列内容要素的研究。然后界定出本文研究对象——狭义的人口发展,即人口自身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制度安排(包括政府管理制度)必然会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界定狭义人口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制度角度对人口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义。随后,通过人口转变理论这一解释工具揭示出建国后我国政府主导的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所诱发的人口问题以及呈现出的人口管理弊端。在市场、公民社会、政府的共同转型作用背景之下,论文提出了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这一新概念,并对其内涵、特征、功用及任务作出了详尽的阐述与逐一的分析。进一步地,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对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进行了制度体系的全面设计,力图完善这一模式,内容包括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指导思想;治理理念、职能、体制、主体、手段上的目标取向;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组织机构重新设计;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网络治理运行机制;以及涵盖人才资源、资金投入、公益宣传和数字技术的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多元保障”体系。在论文的后半部分,以我国人口大省四川为例,首先对四川人口发展的现状作出分析,然后使用“离散人口发展方程”构筑模型对未来四川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探究出四川人口发展过程中现在和未来的人口问题并加以治理。其中包括:四川人口总量的政府治理、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府治理、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政府治理、促进人口城乡有序转移的政府治理、四川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政府治理,笔者都分别进行了治理对策上的研究。经过详细论述“数量第一,结构第二”这样一个在我国人口学界具有争议论调之后,笔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数量与结构并举,四川人口自然结构的治理应是当前四川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不容忽视的重点”的建议。论文的最后特别以人口老龄化和出生性别比偏高这一突出的人口自然结构问题进行了更加细化的研究,并结合治理元素分别提出了政府治理的具体措施和对策。总之,立足于人口发展的角度,借鉴治理的理论精髓,去研究人口发展管理制度并提出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是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孙善根[9](2005)在《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实态及其转型(1912-1937)》文中提出地处东南沿海又是近代中国首批通商口岸城市的宁波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颇具典型意义,但至今相关研究极为薄弱。本文旨在通过对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研究,籍以了解当时宁波的社会状况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一个侧面揭示近代东南沿海一带社会变迁的特点。 本文除导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地域社会与宁波慈善事业的传统。主要叙述民初宁波一地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诸如近代宁波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宁波商帮的崛起,使宁波一地积累了巨额的社会财富,急剧的近代化进程又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同时,外来文化的进入与清末自治运动开始的社会变革又深刻地影响宁波慈善事业的走向。而宁波一地悠久的慈善事业传统与务实的道德思想则是民初宁波慈善事业得以兴盛的思想资源。 第二章,新旧并存的民初宁波慈善公益团体。民初宁波一地慈善公益团体数量众多。本章根据其事业内容与特点,将其分为传统型、外来型、近代型、公益型。 第三章,慈善公益活动:常态救助与灾变应对。本章将民初宁波慈善公益活动根据其救济内容与对象分为常态救助与灾变应对两大类,并以传统善堂(慈溪云华堂)的活动、甬地米荒及其应对与宁波平原的商人治水为个案,考察其常态救助活动状况;同时以1922年秋宁波大水与1924年江浙战争期间的宁波兵灾为例,考察在遭遇“天灾人事”时宁波社会各界的应对举措及其成效。 第四章,慈善公益事业与近代宁波社会的近代化。本章主要通过宁波基督教青年会在二三十年代宁波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以及近代宁波公共卫生事业与市政建设近代化进程,揭示以慈善公益团体为代表的民间社会在推动近代宁波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五章,政治变动与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转型。主要叙述1927年后宁波地方当局加大从行政上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力度,努力建立起以现代救济方式为主的官方社会救济体系,并在公共卫生、市政等公共事业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同时国民党政权对社会领域的全面控制,迫使以市民公会为代表的社会公益团体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使原有宁波慈善公益事业格局为之一变,但民间慈善事业仍延续了民初以来的发展势头,并有力地补充了官方救济事业的不足。 第六章,民初宁波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地域特点。本章根据事业发展状况将民初宁波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然后着重阐述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地域特点及其对民初宁波社会的多重意义。指出以商人为代表的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以及慈善事业的社区化倾向是其主要特点。
沈必扬[10](2004)在《基于产业集聚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兼论浙江省企业创新网络》文中认为当前,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全球化的进程,各国企业都面临着技术变革的巨大挑战,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发展大潮中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课题。同时,我们发现世界范围内涌现了一些具有持续创新功能和活力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国内外对于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较多,而基于产业集聚,从更加微观角度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就显不足。本文从国家发展到区域发展到产业集聚区发展到企业发展到企业创新网络发展这一系列的因果联系中指出新形势下产业集聚发展和企业创新网络构建的必要性和依存性。 本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企业创新网络的概念和基本结构,指出了企业创新网络的执行主体、集成对象、基本特征、链接机制和演变过程,并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与产业集聚、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家精神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叙述过程中辅以详细的案例论证。 最后,在企业创新网络的论述基础上,通过对浙江70余家企业的重点调查及相关性分析,指出了浙江省企业创新网络的现状、特征以及其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并对宁波服装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创新网络进行了案例分析。文章末尾提出浙江省企业创新网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鄞县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跨大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鄞县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跨大步(论文提纲范文)
(1)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
一、县域 |
二、高等学校 |
三、县域办学 |
四、第三次布局调整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 |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
一、第一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
二、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
三、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
四、第一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
第二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
一、第二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
二、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
三、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
四、第二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三次布局调整的背景与特征 |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背景分析 |
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
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 |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类型分析 |
一、县域校园的建设时间分类 |
二、县域校园的功能性质分类 |
三、县域校园的建设出资分类 |
第三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特征分析 |
一、市场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主要特征 |
二、应用型: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群体特征 |
三、多元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显着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县域办学”高校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我国早期“县域办学”高校 |
一、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县域办学”高校 |
二、基于区域发展特定需求的“县域办学”高校 |
第二节 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 |
一、浙江省本科高校县域校区 |
二、浙江省独立学院县域校区 |
三、浙江省高职院校县域校区 |
第三节 高校“县域办学”遇阻案例分析 |
一、案例一: A校义乌分校建设遇阻 |
二、案例二: B校迁建慈溪方案遇阻 |
三、案例三: C校迁建岱山方案未获批准 |
四、案例四:D校落户县域方案两次遇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美高校面向区域的办学特征 |
第一节 美国赠地学院办学特征 |
一、赠地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赠地学院的办学理念 |
三、赠地学院的办学特点 |
第二节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征 |
一、多科技术学院产生背景 |
二、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点 |
三、多科技术学院对英国高教的价值 |
第三节 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征 |
一、“相互作用大学”的产生背景 |
二、“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思想 |
三、“相互作用大学”的基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分析 |
一、高校“县域办学”的决策机制 |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 |
三、落户县域高校的办学定位 |
四、高校落户县域的管理体制 |
五、县域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
一、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的参数 |
二、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的参数 |
三、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
第三节 完善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高校“县域办学”整体布局 |
二、推进县域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
三、加快县域高校办学模式转变 |
四、建立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机制 |
五、县域高校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
六、建立社会参与的高校内部治理模式 |
结语 |
论文附件 |
附件一: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与现状指数对比表 |
附件二: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汇总表 |
附件三: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汇总表 |
附件四: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汇总表 |
附件五: 浙江省高校校区分布统计表 |
附件六: 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的通知 |
附件七: 浙江省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表 |
附件八: 分析模型指标参数权重判定问卷 |
附件九: 浙江省领导对高校“县域办学”情况统计与分析报告的批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制度约束、变革及县政重构 ——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及其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自下而上的视角 |
1.2.2 自上而下的视角 |
1.2.3 两种视角相结合的尝试 |
1.3 研究思路与个案选择 |
1.4 研究方法 |
1.5 结构安排 |
2 理论视角与分析工具:历史制度主义与制度变迁 |
2.1 历史制度主义如何认识和理解制度? |
2.2 制度如何形成、演进与变迁? |
2.2.1 时间序列与非均衡的秩序 |
2.2.2 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 |
2.2.3 间断均衡 |
2.2.4 渐进转型理论 |
2.3 制度约束与变革:一个分析框架 |
2.3.1 制度的嵌入性 |
2.3.2 反馈机制与路径依赖 |
2.3.3 制度构建兼具“算计”与“文化”逻辑行为者的偏好 |
2.3.4 间断均衡与渐进转型 |
3 地方政权间关系与地方治理:制度设计与制度沿革 |
3.1 传统中国省县关系的制度基础和地方政权设计的逻辑 |
3.1.1 治理天下与地方政权的设置 |
3.1.2 地方政权制度的设计逻辑 |
3.2 两级制与三级制:县的地位及其与上级政权的关系 |
3.2.1 传统中国地方政权两级制与三级制的反复 |
3.2.2 县的地位及其与上级地方政权的关系 |
3.3 现代国家建设与地方政权间关系:两级还是三级? |
3.3.1 市管县体制的建立 |
3.3.2 省管县改革的探索 |
3.4 地方政权间关系演变的基本规律及启示 |
3.4.1 按行政区划而非功能设置地方政权 |
3.4.2 地方政权层级设置与管理幅度、效率之间的矛盾 |
3.4.3 县级政权的独特作用 |
3.4.4 虚化行政区向实体行政区转化 |
4 浙江义乌:改革开放与经济管理制度变革 |
4.1 政府主导与放开搞活:义乌小商品城的成长 |
4.2 从小商品市场到国际商贸城市:扩权改革与义乌经济发展 |
4.2.1 经济管理权限的调整 |
4.2.2 财政政策的调整 |
4.2.3 从掌舵到服务:国际商贸城市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和变革 |
4.3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化 |
4.3.1 在逆境中寻求突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缘起 |
4.3.2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配套改革促经济管理转型 |
4.4 制度变迁与发展机会 |
5 从“单中心治理”到“多中心治理”:社会管理制度变革 |
5.1 从“农民”到“市民”:推进本地农民市民化 |
5.1.1 实施“本地人口城镇化”战略 |
5.1.2 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步伐 |
5.1.3 改革完善公共服务职能 |
5.2 从“排斥”到“包容”:外来人口管理 |
5.2.1 完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 |
5.2.2 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 |
5.2.3 构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体系 |
5.2.4 推行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 |
5.3 从“相互不适应”到“良性互动”:外籍人口管理 |
5.3.1 建立涉外社区服务管理制度 |
5.3.2 构建民族宗教和睦和谐机制 |
5.3.3 为外籍人口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
5.4 经济发展与政府社会管理转型 |
6 干部管理制度的有限变革 |
6.1 扩权改革前义乌的干部管理制度 |
6.1.1 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宏观背景 |
6.1.2 干部管理权限实行上“收”下“放” |
6.1.3 实行新的用人标准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6.1.4 干部考核激励制度初步建立 |
6.1.5 干部日常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 |
6.2 扩权改革期间义乌的干部管理制度 |
6.2.1 扩权改革对义乌干部管理提出新挑战 |
6.2.2 实行试用期制等新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6.2.3 实行低职高配、保障和平衡不同层次干部待遇的激励机制 |
6.2.4 实行以目标责任制考核为主要形式的干部考核制度 |
6.2.5 完善干部日常管理制度 |
6.3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期间的义乌干部管理制度 |
6.3.1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对干部管理制度的影响 |
6.3.2 进一步调整垂直机构干部管理权限 |
6.3.3 加大干部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 |
6.3.4 强化干部考核和问责 |
6.4 经济社会发展与制度约束及偏好 |
7 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和不均衡的改革 |
7.1 情境、偏好与自主性 |
7.1.1 农村的工业化和商业化 |
7.1.2 市场化与城市化 |
7.1.3 全球化和国际化 |
7.1.4 制度嵌入和路径依赖 |
7.2 资源依赖与时序 |
7.2.1 资本 |
7.2.2 土地 |
7.2.3 政治地位 |
7.2.4 获取资源的机会的不均衡性 |
7.3 不均衡的制度变革:方式与机制 |
7.3.1 改革的不均衡性 |
7.3.2 渐进性变革 |
7.3.3 间断均衡 |
7.3.4 从渐进制度变革到间断均衡:有限理性与政治体制的稳定性 |
7.4 治理体制的弹性及其限度 |
8 重建县政,推进地方治理 |
8.1 我国县政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 |
8.2 设计原则 |
8.2.1 行政区划与功能区相互协调的原则 |
8.2.2 坚持权、责、事相匹配的原则 |
8.2.3 有利于县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原则 |
8.3 权力配置 |
8.3.1 优化权力配置,建立合理的权力运行机制 |
8.3.2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
8.3.3 构建地方民主治理结构,强化县域治理的社会基础 |
8.4 财政均衡 |
8.5 县政治理模式选择 |
8.5.1 强县升格为市:有选择的重点发展之路 |
8.5.2 实县虚市:探索“县政中国”之路 |
8.5.3 强镇扩权、乡镇自治:优化县域治理结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浙江省镇海县干部数量及结构变动的考察(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从官僚政治中的官员谈起 |
(二) 干部作为一个群体的研究 |
第一章 延续与变革:建国前镇海县官制沿革 |
一、清末至民国镇海县官制变革 |
二、抗日战争及国内战争时期官制 |
三、官制变革特点分析 |
第二章 困境与新生:中共新秩序的建立(1949—1952) |
一、中共基层政权组织的建立 |
二、镇海县干部队伍的发展 |
三、县乡干部情况分析 |
第三章 重心与调整:干部数量与结构变动(1953—1956) |
一、中心任务的转变 |
(一) 1951年紧缩编制 |
(二) 1954年机构整编 |
(三) 1955年撤区并乡 |
二、干部数量与结构变动分析 |
第四章 恶性循环:干部数量膨胀的怪圈(1957—1965) |
一、1957—1958年镇海机构设置与干部数量 |
二、1960—1965年镇海机构设置与干部数量 |
三、中共官制特点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领导教育视阈中的中国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研究 ——以“新浙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对象确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民企战略领导力研究的现状 |
二、国外关于企业战略领导力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的研究意义 |
一、企业领导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探索 |
二、中国民企战略领导力开发的实践需求 |
第二章 民企战略领导力的相关理论溯源 |
第一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关涉的相关领导理论 |
一、领导特质理论 |
二、领导权变理论 |
三、P-G理论 |
四、变革型领导理论 |
五、基于价值观的领导 |
六、LMX理论 |
第二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关涉的相关领导教育理论 |
一、领导教育理论相关内容溯源 |
二、企业领导教育相关内容研究 |
第三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关涉的其它相关理论 |
一、博弈论 |
二、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民企战略领导力发展历程的领导教育考察 |
第一节 领导教育视角下的民企三十年发展史 |
一、萌芽期(1978年——1988年) |
二、发展期(1988年——1998年) |
三、成熟期(1998年——至今) |
第二节 领导教育视角下的民企战略领导力发展历程 |
一、草商阶段:敢为天下先,“四千”精神 |
二、儒商阶段:科学管理,团队精神 |
三、哲商阶段:哲学头脑,利他精神 |
第三节 不同阶段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领导教育探究 |
一、草商的领导力特征及提升路径 |
二、儒商的领导力特征及提升路径 |
三、哲商的领导力特征及提升路径 |
第四节 以上海市浙江商会为例的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研究 |
一、上海市浙江商会及其领导力概述 |
二、上海市浙江商会战略领导力提升经验剖析 |
第四章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民企战略领导力及其领导教育特征 |
第一节 创业期民企的战略领导力 |
一、创业期民企发展特征 |
二、创业期民企战略领导力特征 |
第二节 成长期企业的战略领导力 |
一、成长期民企发展特征 |
二、成长期民企战略领导力特征 |
第三节 稳定期企业的战略领导力 |
一、稳定期民企发展特征 |
二、稳定期民企战略领导力特征 |
第四节 蜕变期企业的战略领导力 |
一、蜕变期民企发展特征 |
二、蜕变期民企战略领导力特征 |
第五节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领导教育实践探究 |
一、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领导教育的要求 |
二、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领导教育的形式 |
三、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领导教育的规范 |
第五章 民企战略领导力“五维模型”的逻辑分析及其领导教育实践价值 |
第一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五维模型”的资源概说 |
一、民企战略领导力之战略胆识 |
二、民企战略领导力之内在思维 |
三、民企战略领导力之资本运作 |
四、民企战略领导力之人脉团队 |
五、民企战略领导力之社会认同 |
第二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五维模型”的要素解构 |
一、五维模型构成要素之愿景力 |
二、五维模型构成要素之道德力 |
三、五维模型构成要素之决策力 |
四、五维模型构成要素之整合力 |
五、五维模型构成要素之控制力 |
第三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五维模型”的逻辑框架 |
一、“五维模型”的力系结构 |
二、“五维模型”的功能体系 |
三、“五维模型”的运动机制 |
第四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五维模型”的领导教育实践价值 |
一、民企战略领导力发展阶段与“五维模型”的关联考察 |
二、“五维模型”对不同生命周期民企战略领导力开发的解析 |
三、“五维模型”的领导教育实践价值举要 |
第六章 当代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理论分析和领导教育实例研究 |
第一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紧迫性 |
一、企业战略领导力提升的全球性扫描 |
二、我国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遭遇的三重危机 |
第二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四重境界 |
一、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历史境界 |
二、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科学境界 |
三、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艺术境界 |
四、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哲学境界 |
第三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路径探究 |
一、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路径的层次分析 |
二、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路径的理论论证 |
三、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路径的教育实践 |
第四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实例的教育学分析 |
一、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实例举证 |
二、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教育学启示 |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的多维考察 |
第二节 民企战略领导力提升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导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研究的视角 |
3. 研究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 概念的界定 |
6.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7.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二、 王朝的覆灭与中国现代设计的发端 |
(一) 科举之路的终结——新哲学观出现与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 |
1. 科举制度废除与新型知识分子诞生 |
2.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 |
(二) 新旧体制的更迭——民族资产阶级涌现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
1. 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
2. 新经济体制与新型资产阶级 |
(三) 上海开埠——新印刷技术与新设计技艺的传播 |
1. 土山湾孤儿工艺场的西洋技艺 |
2. 传教士带来的先进印刷工艺与中国近代刊物 |
(四) 本章结论 |
三、 万籁鸣与商务印书馆的时尚文化圈 |
(一) 对设计艺术的慷慨解囊——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理念 |
1. 商务印书馆的精神支柱和经营视野 |
2. 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成立机缘 |
(二) 中国首批设计师的聚集——万籁鸣和商务印书馆的同事们 |
1. 幼年万籁鸣的生活 |
2. 考入商务印书馆的 1919 年 |
3. 商务印书馆培养了中国最早的现代设计师 |
(三) 面向市民阶层与精英阶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端 |
1. 鲁迅与未名社、北新书局的装帧设计师 |
2. 着名书店与书局里的装帧设计师们 |
3. 比亚兹莱与中国装帧设计风格 |
4. 逐渐发展的产品包装设计 |
5. 印染工艺与展示设计 |
6. 形式多样的广告设计 |
(四) 竞争与互助的业务关系——与商务印书馆同时代的设计机构 |
1. 广告公司风起云涌 |
2. 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的精英们 |
3. 商务的人才流失促成“穉英画室”的成就 |
(五) 本章结论 |
四、 万籁鸣与《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 |
(一) 丰富庞杂,与时代并行——《良友》的办刊宗旨与理念 |
1. 从《少年良友》到《良友》——伍联德的创刊历程 |
2. 睿智的目光——《良友》的编辑视野与经营方式 |
3. 剧增的影响力——倍受名人青睐的《良友》 |
(二) 商务印书馆设计师的再集结——万籁鸣主编《良友》前后的设计师们 |
1. 与万籁鸣同时代的时尚生活设计圈 |
2. 着名的设计师兄弟们 |
3. 鼎盛时期担任《良友》美术主编的万籁鸣 |
4. 追求时尚的社会名流与《良友》的文化名人 |
(三) 变化微妙的出版风格——伍联德之后四任主编 |
1. 充满朝气的上升时期——从周瘦鹃到梁得所 |
2. 有惊无险的主编更换——从梁得所到马国亮 |
3. 一波三折的人事变动——从马国亮到张沅恒 |
(四) 摩登的风向标——与《良友》同时期的艺术刊物与设计 |
1. 利润丰厚的出版事业和层出不穷的画报 |
2. 投资艺术杂志的慈善家邵洵美 |
(五) 本章结论 |
五、 万籁鸣与影视动漫设计圈的艺术家 |
(一) 风靡中国的美国动画——中国动画电影的艰难起步 |
1. 国际动画电影业风生水起 |
2. 中国本土动画电影业的艰难起步 |
(二) 青涩的处女作——万氏兄弟与中国本土动画的诞生 |
1. 万氏四兄弟齐聚上海 |
2. 多方筹措——从无到有的设备、原料和技术 |
3. 保密核心技术——万氏兄弟与民国其他动画制作者 |
4. 前赴后继——早期其他形式的动画片 |
(三) 《白雪公主》与《铁扇公主》——万氏兄弟动画设计风格 |
1. 从模仿到创造——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
2. 对传统文化的融汇——剪纸动画片的诞生 |
3. 难以调和的人际关系——万超尘与木偶片的诞生经过 |
(四) 《大闹天宫》的辉煌——实现创作中国风格动画的人生梦想 |
1. 艰难的历程——《大闹天宫》的多舛命运 |
2. 时尚兄弟连——万氏兄弟和张氏兄弟再次合作 |
3. “孙悟空”与“阿童木”——《大闹天宫》的艺术成就 |
(五) 本章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6)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五、基本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江南农村金融(1911—1926) |
一、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的逐步萌发 |
二、江南农村传统金融在衰落中继续发展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江南农村金融(1927—1936) |
一、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的迅速发展 |
二、江南农村传统金融组织的衰落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的江南农村金融(1937—1949) |
一、抗日战争期间江南农村金融的错综复杂 |
二、抗战胜利后江南农村金融的崩溃与新生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的高利贷 |
第一节 江南农村高利贷的形态分析 |
一、高利贷的界定与分类 |
二、高利贷的主要形式 |
三、高利贷盛行的原因 |
第二节 江南农村高利贷的运作形式 |
一、放贷主体分析 |
二、借债主体分析 |
三、高利贷利率分析 |
四、借贷期限与信用方式 |
第三节 江南农村高利贷的社会经济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传统金融组织 |
第一节 江南农村传统金融组织:典当 |
一、江南农村典当概述 |
二、典当的组织管理 |
三、典当的业务经营 |
四、典当的社会经济功能 |
第二节 江南农村传统金融组织:钱庄 |
一、钱庄的组织管理 |
二、钱庄的资本情况 |
三、钱庄的主要业务 |
四、钱庄在江南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三节 江南农村传统互助金融组织:合会 |
一、合会的概念与数量分析 |
二、合会的组织 |
三、合会的类型 |
四、合会的功能与不足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银行在江南农村的农贷活动 |
第一节 江南地区农民银行的建立与运作 |
一、筹建成立 |
二、组织机构 |
三、资本来源 |
四、业务经营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在江南农村的农贷活动 |
一、商资归农的动因 |
二、农贷的发展阶段 |
三、主要商业银行的农贷业务 |
第三节 银行农贷活动的效用与不足 |
一、银行农贷的效用 |
二、银行农贷的不足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的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仓库 |
第一节 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组织:信用合作社 |
一、兴起背景 |
二、发展阶段 |
三、组织与运作 |
四、作用与不足 |
第二节 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组织:农业仓库 |
一、农仓兴起原因 |
二、主要农仓概况 |
三、组织与经营 |
四、作用与缺陷 |
小结 |
第六章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论析 |
第一节 江南农村金融转型的动力 |
一、近代外国银行的侵入及影响 |
二、江南农村经济的嬗变和衰败 |
三、现代农村金融理论的介绍与宣传 |
四、政府积极参与制度的筹建与管理 |
第二节 江南农村金融的特征 |
一、江南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
二、江南农村现代金融的混合发展模式 |
三、政府的强制主导与农民的被动接受 |
第三节 农村金融对江南农村经济的影响 |
一、传统农村金融在江南农村经济中的惯性作用 |
二、现代农村金融在江南农村经济中的撬动作用 |
小结 |
余论 |
一、地位与不足: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的总体评价 |
二、启迪与借鉴: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对当今农村金融现代化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表格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7)1950年代初中国国民党改造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动因 |
前人的探索 |
研究视角和方法 |
第一章 国民党的痼疾与改造前的反省 |
第一节 积重难返的顽症 |
第二节 全党上下的反思 |
第二章 走向改造 |
第一节 退台前改革党务的尝试与探讨 |
第二节 蒋介石主导的走向改造之路 |
第三节 两个重要事件 |
第四节 在台改造的条件 |
第三章 改臃为简、重起炉灶——智囊与权力核心的组成 |
第一节 酝酿阶段的总裁办公室 |
第二节 组建中央改造委员会 |
第四章 党务挂帅的全方位改造 |
第一节 党员的整理 |
第二节 组织的建立与加强 |
第三节 扩充社会基础、争取民众 |
第四节 干部份子与党员的训练 |
第五节 宣传的加强 |
第六节 以党养党 |
第七节 政策与理论研究 |
第八节 运动的扩大 |
第九节 国民党“七大” |
第五章 改造的三大贡献 |
第一节 蒋家党的确立与中央权力的加强 |
第二节 党政关系的调整 |
第三节 制度的建立 |
第六章 改造有限解决了哪些问题 |
第一节 因改造而有改善的部分 |
1. 派系问题 |
2. 组织状况 |
3. 党员质量 |
第二节 为何叫有限解决? |
1. 派系问题死而不僵 |
2. 基层组织仍不健全 |
3. 党员质量改善有限 |
第七章 改造未能解决的问题 |
第一节 作风大半依然故我 |
第二节 消极心理复杂多样 |
第三节 工作效果诸多遗憾 |
第四节 小组工作有名无实 |
第五节 社会基础一仍其旧 |
第六节 特殊地区与群体关注不够 |
第八章 几项新举措之述评 |
第一节 党务工作重返军队和学校 |
第二节 县级以下组织秘密 |
第三节 基层划编办法 |
第四节 社会调查——兼论与特务工作的异同 |
第九章 国民党改造运动的综合评论 |
第一节 治党及执政体制分析 |
第二节 社会构成特征 |
第三节 国民党代表何者? |
第四节 蒋介石与改造运动 |
第五节 对改造运动的基本认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价值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3 价值域的探讨:理论与实践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客观评价 |
1.2.1 治理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2 人口发展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3 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研究概况 |
1.3 逻辑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本研究的逻辑思路 |
1.3.2 本研究的立论方法 |
1.3.3 本研究的探索与创新 |
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2.1 人口发展概念的诠释 |
2.1.1 人口发展的界定 |
2.1.2 人口发展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3 本研究对于人口发展的定义 |
2.2 建国后我国人口发展推进模式的反思 |
2.2.1 人口发展的推进模式——基于人口转变论的解读 |
2.2.2 我国政府主导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的人口经济效应分析 |
2.2.3 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所显现的人口管理问题 |
2.3 治理视阈下我国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2.3.1 治理理论的思想内核 |
2.3.2 治理理论对未来人口发展管理的启示——多元主体与多元参与的契合 |
2.3.2 我国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提出的背景 |
2.3.4 治理视阈下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内涵阐释及理论分析 |
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制度体系设计 |
3.1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指导思想 |
3.1.1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辨证思维的方法 |
3.1.2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制度创新的要求 |
3.1.3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
3.1.4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3.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目标取向 |
3.2.1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理念:向以人为本型转变 |
3.2.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
3.2.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体制:向参与开放型转变 |
3.2.4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主体:向多元主体型转变 |
3.2.5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手段:向灵活多样转变 |
3.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组织机构设计 |
3.3.1 现行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的负效应 |
3.3.2 结论:现行人口管理职能机构从分散走向整合的必要 |
3.3.3 改革现行人口管理组织机构的措施与建议 |
3.4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运行机制设计 |
3.4.1 建立"参与治理"的立体网络机制 |
3.4.2 政府是调控人口发展的宏观主体 |
3.4.3 公民社会组织是人口发展治理的中观纽带 |
3.4.4 社区是人口发展治理的微观基础 |
3.5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多元保障"体系设计 |
3.5.1 建立导向正确的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用人机制 |
3.5.2 健全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投入保障机制 |
3.5.3 打造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公益性宣传"保障机制 |
3.5.4 建设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数字化管理"技术保障平台 |
4.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趋势与政府治理研究 |
4.1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四川人口总量特征 |
4.1.2 四川人口结构特征 |
4.1.3 四川人口素质特征 |
4.2 未来四川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
4.2.1 人口预测模型的选择、数据处理、检验与参数的设定 |
4.2.2 未来四川人口规模预测:总人口、育龄妇女、出生和死亡人口 |
4.2.3 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预测分析 |
4.2.4 未来人口城乡结构预测分析 |
4.3 四川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府治理 |
4.3.1 四川人口总量的政府治理 |
4.3.2 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府治理 |
4.3.3 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政府治理 |
4.3.4 四川人口城乡有序转移的政府治理 |
4.3.5 四川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政府治理 |
4.3.6 数量与结构并举——人口自然结构的治理是四川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不容忽视的重点 |
5. 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政府治理研究 |
5.1 四川与全国各地区出生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5.1.1 历年我国出生性别比变动趋势与特点 |
5.1.2 全国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分析 |
5.1.3 四川出生性别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 |
5.2 四川省内出生性别比的基本情况 |
5.2.1 四川各地区出生性别比与总和生育率的变动分析 |
5.2.2 四川各地区分城乡出生性别比与生育率的比较 |
5.2.3 四川各地区分孩次出生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5.3 四川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理论解释及治理困境分析 |
5.3.1 文化因素:传统生育文化中的"男孩偏好"依然存在,并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
5.3.2 政策因素:紧缩性生育政策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生育行为的选择 |
5.3.3 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加强了人们对生育行为的性别选择 |
5.3.4 管理因素:管理乏力是性别选择的外部诱因 |
5.4 政府治理出生性别比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5.4.1 治理的主导思路:标本兼治 |
5.4.2 创造良好治理制度、文化环境,弱化"男孩偏好" |
5.4.3 大力发展地区经济,转变人们对孩子性别的价值偏好 |
5.4.4 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
5.4.5 生育行为"全程治理"的新型出生性比治理模式 |
6. 四川人口老龄化政府治理研究 |
6.1 四川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发展现状 |
6.1.1 历年四川人口老龄化变动状况 |
6.1.2 四川老年人口自然结构状况 |
6.1.3 四川老年人口的基本健康、生活状况 |
6.2 未来时期四川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分析 |
6.2.1 未来时期四川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口结构与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变动分析 |
6.2.2 未来时期四川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变动预测 |
6.2.3 老龄化与人口红利及其"拐点"分析 |
6.3 人口老龄化对四川的逆经济社会发展力及治理困境分析 |
6.3.1 老龄化与经济发展 |
6.3.2 老龄化与劳动参与率、就业人口变动分析 |
6.3.3 老龄化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
6.3.4 老龄化与养老保障 |
6.3.5 四川老龄化治理的困境 |
6.4 政府治理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6.4.1 提高四川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保持劳动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
6.4.2 建立、健全城乡协调的养老保障体系 |
6.4.3 加强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人口老龄化社区照顾模式 |
6.4.4 关注老年产业的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以满足老年人口的多样性需求 |
6.4.5 构建老龄化政府治理体系,共同促进四川老龄化事业发展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实态及其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地域背景与宁波慈善事业的传统 |
一、地域社会背景 |
二、道德思想与慈善事业传统 |
第二章 新旧并存的民初宁波慈善公益团体 |
一、传统型慈善团体 |
二、近代城市型慈善团体 |
三、社会公益型慈善团体 |
四、外来型慈善团体 |
第三章 慈善公益活动:常态救助与灾变应对 |
一、传统善堂在民初宁波的运作:以慈溪云华堂为例 |
二、甬地民食问题及其应对 |
三、宁波平原的商人治水活动 |
四、1922年的宁波大水及其救助 |
五、公共安全与战争状态下的社会救助活动 |
第四章 慈善公益事业与近代宁波社会的变迁 |
一、宁波青年会与民初宁波社会 |
二、近代宁波公共卫生事业之滥觞 |
三、近代宁波市政建设的起步 |
第五章 政治变动与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转型 |
一、地方当局对慈善事业的整顿与改组 |
二、30年代前后宁波地方救济事业的发展 |
三、政府主导下的公共事业:以30年代宁波公共卫生事业为例 |
四、30年代前后宁波慈善事业的发展 |
第六章 代结论: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地域特点 |
一、发展的几个阶段 |
二、地域特点 |
三、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产业集聚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兼论浙江省企业创新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 研究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区域发展和产业集聚 |
2.1 区域发展 |
2.2 产业集聚 |
2.2.1 产业集聚的理论综述 |
2.2.2 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2.2.3 产业集聚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
2.3 浙江经济和中小企业集群实证分析 |
3 创新网络和产业集聚 |
3.1 网络理论 |
3.2 创新网络的理论回顾 |
3.2.1 参与者和创新网络 |
3.2.2 组织结构和创新网络 |
3.2.3 创新网络的研究方法 |
3.3 创新网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
3.4 从创新网络角度对产业集聚的再认识 |
3.5 产业集聚和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 |
4 企业创新网络 |
4.1 企业创新网络的提出背景和存在原因 |
4.1.1 企业创新网络提出的背景:创新模式的演变 |
4.1.2 企业创新网络的存在原因和目的 |
4.2 企业创新网络的概念、结构、链接机制和演变过程 |
4.2.1 企业创新网络的概念 |
4.2.2 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 |
4.2.3 企业创新网络的特征 |
4.2.4 企业创新网络的执行主体 |
4.2.5 企业创新网络的集成对象 |
4.2.6 企业创新网络的链接机制 |
4.2.7 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变过程 |
4.3 企业创新网络与其他创新网络的联系 |
4.4 基于产业集聚的企业创新网络发展 |
4.5 企业创新网络和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
4.6 企业创新网络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关系研究 |
4.7 企业创新网络和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研究 |
4.7.1 何谓企业家精神 |
4.7.2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创新网络 |
4.7.3 从浙江实践看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家精神 |
4.7.4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创新网络--东港企业的实证研究 |
4.8 典型企业创新网络研究 |
4.8.1 企业创新网络案例一:联想集团的企业创新网络 |
4.8.2 企业创新网络案例二:韩国浦项制铁株式会社 |
5 基于产业集聚的企业创新网络实证研究 |
5.1 企业创新网络研究对象企业整体分析 |
5.2 企业创新网络主要链接 |
5.2.1 调查企业创新信息的获取 |
5.2.2 调查企业企业与供应商、客商的链接 |
5.2.3 调查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链接 |
5.2.4 调查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链接 |
5.2.5 调查企业与中介机构的链接 |
5.2.6 调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链接 |
5.2.7 调查企业创新与企业创新网络中各结点关系综合评价 |
5.3 从调查企业对企业创新网络的分析评价 |
5.3.1 一阶因子分析 |
5.3.2 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
5.4 产业集聚对于企业创新网络发展影响研究 |
5.5 浙江典型企业集聚区企业创新网络案例分析 |
5.6 浙江企业创新网络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
5.6.1 浙江企业创新网络发展面临的问题 |
5.6.2 浙江企业创新网络发展对策建议 |
6 主要结论和进一步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辞 |
四、鄞县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跨大步(论文参考文献)
- [1]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D]. 徐军伟. 厦门大学, 2018(12)
- [2]制度约束、变革及县政重构 ——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D]. 王利月. 浙江大学, 2013(12)
- [3]浙江省镇海县干部数量及结构变动的考察(1949-1965)[D]. 张丽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2)
- [4]领导教育视阈中的中国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研究 ——以“新浙商”为例[D]. 罗欣.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5]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D]. 施茜. 苏州大学, 2012(09)
- [6]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D]. 昝金生. 苏州大学, 2011(06)
- [7]1950年代初中国国民党改造运动研究[D]. 冯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8]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D]. 蒋若凡.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9]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实态及其转型(1912-1937)[D]. 孙善根. 浙江大学, 2005(07)
- [10]基于产业集聚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兼论浙江省企业创新网络[D]. 沈必扬. 浙江工业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