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线电引信的高功率微波辐照效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鑫[1](2020)在《机电系统强电磁干扰分析及其电磁防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战争和电磁武器的发展,造成了日益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本文以某机电引信为研究对象,以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机电引信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印刷电路板上微带线对引信内部电磁能量的耦合规律;利用仿真对比分析了引信布置电磁防护措施前后的抗干扰性能;实验研究了模拟引信执行电路在高频强电场辐照下的损伤情况。具体工作内容如下:基于某机电引信,分析其工作原理,建立了引信简化结构模型和电路板模型。利用数值计算软件CST研究了开孔、贯通线和线圈对引信外壳屏蔽效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波形的电磁脉冲对引信结构的耦合情况,仿真研究了电路板微带线对电磁能量的耦合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孔是造成引信外壳电磁泄漏的重要原因,贯通线和线圈会使外壳屏蔽效能急剧下降。在超宽带脉冲、核电磁脉冲和雷电脉冲三种电磁脉冲干扰源中,高频能量较为密集的超宽带脉冲更容易对本文所研究引信造成干扰。电路板微带线耦合电流随微带线长度、宽度的增加而增大,且线宽的变化会影响高频电流的传输特性,而增大拐角会使耦合电流减小。利用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了引信加装防护前后的抗干扰性能,研究了吸波材料对引信腔体谐振的抑制作用,得到了吸波材料的最佳安装位置为引信上端盖。利用参数扫描确定了本文所研究引信的最优开孔厚度,分析了电路板屏蔽对微带线能量耦合的抑制作用。利用电子器件的通用模拟器件仿真模型进行电路仿真,分析了滤波器和瞬态抑制二极管对电磁脉冲干扰的阻碍作用。对加装防护措施前后的模拟引信进行了扫频强电场辐照试验,对比试验中出现误动作的频点数量以验证电磁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由辐照结果可知:外壳开孔后的模拟引信出现误动作的频点主要是在谐振点附近,且开孔尺寸较小时,引信执行电路均不会出现误动作。加入贯通线后的模拟引信出现误动作的频点数量明显增多,而加入线圈后的模拟引信均未出现误动作,表明线圈对高频电磁能量的耦合能力比贯通线弱。在带有贯通线的模拟引信中安装吸波材料和电路屏蔽罩后,误动作频点数量减少,验证了此两种电磁加固措施的有效性。
陈凯柏,高敏,周晓东,岛新煜[2](2019)在《高功率微波对毫米波引信耦合效应分析》文中认为针对高功率微波对毫米波引信的前门耦合效应问题,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某型毫米波调频连续波引信模型进行辐照试验,并与引信前端限幅电路结合进行联合仿真。在此基础上,继续设计正交试验,对信号参数影响水平进行分析。通过仿真试验发现,在高功率微波信号频率和引信工作频率对准的情况下,辐照场强峰值为60kV/m时,天线末端耦合电压最大可达188V;当辐照场强峰值为40kV/m时,改变辐照信号特征参数,发现长脉宽信号更容易导致限幅器的热击穿效应;信号上升时间会影响天线末端耦合电压波形复杂程度,当信号峰值、脉宽一定时,上升时间为5ns的输入信号导致的尖峰泄漏电压约为5.94V,而当上升时间为0.1ns时,尖峰泄漏电压为18.4V,并且限幅电路更快达到饱和状态;通过正交试验发现,信号上升时间对尖峰泄漏峰值电压的影响最大,信号峰值对其的影响次之。
陈凯柏,周晓东,高敏[3](2020)在《毫米波引信高功率微波前门耦合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使用CST-MWS和CST-DS软件建立联合仿真平台,模拟毫米波引信天线在高功率微波电磁环境下的前门耦合过程,通过仿真数据分析射频前端损伤机理和损伤距离阈值。结果表明,不同距离,引信前端电路的损伤部位也不同,当距离500 m时,射频电路第二级放大器被击穿,当距离为210 m时,射频前端限幅器被击穿,从而干扰引信正常工作。
王林瑶,刘延飞,罗大成,刘岩,王秋妍[4](2016)在《软件无线电引信技术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软件无线电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无线电引信成为了引信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成为了现代武器系统终端效能的倍增器。根据软件无线电引信的发展和特点,以软件无线电引信/无线电导引头一体化设计技术为牵引,综述了软件无线电引信的研究现状,归纳了软件无线电引信的关键技术。
熊久良,武占成,孙永卫[5](2015)在《连续波多普勒引信超宽谱高功率微波辐照效应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客观评价超宽谱高功率微波对某型连续波多普勒引信的干扰能力,构建了引信辐照效应试验系统,并开展了辐照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试引信最强能量耦合姿态为引信竖直向上,弹体轴线与辐射场传播方向垂直,三角环天线平面垂直于辐射场传播方向;主要能量耦合通道为弹体;重复频率越高,发火电路端耦合电压越大,且同为82kV/m的辐照场强,单次、10Hz重频、20Hz重频和50Hz重频触发条件下耦合信号电压值分别约为66.5,69.4,71.5,74.6V;在157kV/m干扰场强范围内,超宽谱不会造成引信意外发火,但会影响引信检波电压和工作电流等性能参数。
韩静[6](2015)在《无线电引信超宽带电磁效应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战场上无线电引信面临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高功率微波武器形成的能量型干扰波形,对其战场生存能力产生了巨大威胁,而超宽带(UWB)电磁脉冲作为高功率微波武器中的“头号杀手”,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它对引信的作用是一个综合因素,与其脉宽、重频、峰值功率等参数有直接关系。能够有效地识别和提取UWB效应数据的相关参数,并以此获取各参数与引信失效的关系是无线电引信超宽带电磁环境效应评估的关键一步。国内外相关机构已经开展了许多超宽带电磁效应实验研究,也获得了大量的相关效应数据,但由于UWB信号自身多参量的特征,决定了电磁效应数据的高维复杂无规律性,目前尚无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很好的对效应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聚类的数据分析算法。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在传统电磁效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超宽带电磁效应数据自身的特点提出了聚类的数据分析算法。其次,详细介绍了聚类分析算法的相关理论,明确了聚类的通用流程,重点介绍了两类经典的模糊聚类算法:K均值聚类算法和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并通过两类算法的性能对比明晰了本文选用模糊C均值来处理电磁效应数据的原因。最后,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某型号无线电引信的超宽带电磁效应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其中FCM算法在二维空间实现了效应数据两两参数的识别和分类,KFCM算法对FCM的仿真结果做了进一步验证,同时在三维空间实现了效应数据的有效分类。通过仿真获得了UWB电磁脉冲的主要参数对该型号无线电引信造成损伤的最佳干扰阈值,也就是超宽带的最佳干扰波形,实验结果证明了聚类算法的有效性,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无线电引信超宽带电磁效应的评估和探究无线电引信失效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
冯延彬,李国林,路翠华,方少军[7](2013)在《基于混合信号仿真技术的高功率微波与无线电引信耦合效应分析》文中认为混合信号仿真技术是分析导弹无线电引信与高功率微波(HPM)耦合效应的一种方法。它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场方法,求解耦合产生的感应电压;采用系统仿真软件的路方法,分析系统的干扰与毁伤效应。仿真结果说明,采用高斯脉冲平面波辐照无线电引信时,引信被干扰,并有可能产生早炸现象。该方法把耦合的主体和客体进行统一和简化,可以形成快速、实用的耦合效应分析能力。
冯延彬,李国林,李春荣[8](2013)在《高功率微波对导弹耦合特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HPM照射到导弹上并产生毁伤效应的过程包括微波源辐射、微波与目标耦合和电子元器件毁伤三个过程。其中,高功率微波对导弹武器的耦合效应是高功率微波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反导毁伤效应的研究基础。总结了耦合效应的研究内容,耦合的四种途径,对国内外研究过程、进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对理论算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描述。
陈亚洲,程二威,费支强,高磊[9](2011)在《无线电引信调幅波电磁辐射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调幅波对无线电引信的电磁环境效应,分析了无线电引信混频原理及高频电路输出信号特征,解决了调幅波的波形调制问题,建立了辐照调幅波的波形表达式,形成了无线电引信辐照电磁环境,探索了不同频率调幅波对引信的意外发火场强干扰阈值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辐照频率在引信本振频率外一定范围内引信误炸干扰阈值低于10V/m,随着辐照频率与引信本振频率偏移量增加误炸干扰阈值呈增大趋势;调幅波辐照不会对引信电子部件产生硬损伤,也不会导致引信瞎火。
秦钊,路明,刘敬蜀,王孝福,张戎[10](2011)在《高功率微波对无线电引信的效应分析》文中提出基于导弹无线电引信技术特点和工作机理,利用电磁耦合与相互作用基本理论,通过效应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研究高功率电磁脉冲对无线电引信干扰机理和效应。
二、无线电引信的高功率微波辐照效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电引信的高功率微波辐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机电系统强电磁干扰分析及其电磁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兼容发展历程 |
1.2.2 机电引信的电磁损伤研究现状 |
1.2.3 引信的抗电磁干扰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电磁辐射机理分析与电磁加固措施 |
2.1 电磁辐射理论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电磁干扰耦合途径 |
2.2 电磁防护措施 |
2.2.1 屏蔽效能 |
2.2.2 其它抗干扰措施 |
2.3 本章小结 |
3 高频电磁干扰下引信腔内电场分布与负载耦合特性研究 |
3.1 时域有限差分法及CST软件的介绍 |
3.1.1 时域有限差分法 |
3.1.2 CST微波工作室简介 |
3.2 引信外壳屏蔽模型的建立 |
3.2.1 引信外壳近似模型 |
3.2.2 内部电子电路的模型 |
3.3 引信腔内电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开孔对引信外壳能量耦合的影响 |
3.3.2 线圈及腔内连接线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3.3.3 不同的脉冲干扰源对腔内电场的影响 |
3.4 腔内PCB微带线的能量耦合 |
3.4.1 微带线线长对能量耦合的影响 |
3.4.2 微带线线宽对能量耦合的影响 |
3.4.3 微带线拐角对电磁能量耦合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引信电磁加固措施研究 |
4.1 吸波材料对腔体谐振的抑制作用 |
4.2 抑制开孔耦合 |
4.3 执行电路电磁加固措施 |
4.3.1 电路的屏蔽防护 |
4.3.2 滤波和限幅防护 |
4.4 本章小结 |
5 机电引信强电磁辐照实验研究 |
5.1 实验系统 |
5.2 引信机电系统辐照方案 |
5.2.1 辐照对象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2)高功率微波对毫米波引信耦合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门耦合理论分析及辐照试验设计 |
1.1 毫米波引信前门耦合理论分析 |
1.2 HPM辐照试验设计 |
1.2.1 HPM脉冲信号模型 |
1.2.2 毫米波引信模型 |
1.2.3 引信射频前端限幅电路设计 |
1.2.4 辐照试验方案设计 |
2 辐照试验结果分析 |
2.1 耦合电压与限幅输出分析 |
2.2 信号参数影响水平分析 |
3 结论 |
(3)毫米波引信高功率微波前门耦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信前门耦合理论分析 |
2 HPM效应联合仿真方案设计 |
2.1 弹载天线设计 |
2.2 HPM电磁脉冲信号模拟 |
2.3 HPM辐照方案设计 |
3 HPM辐照仿真结果分析 |
4 引信射频前端防护措施 |
5 结论 |
(4)软件无线电引信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软件无线电引信的设计 |
1. 1 一体化天线设计技术 |
1. 2 高速A / D转换和高速总线技术 |
1. 3 高速并行DSP / CPU技术 |
1. 4 软件无线电引信信号体制 |
1. 5 一体化信息融合技术 |
1. 6 抗干扰和电子对抗技术 |
2 软件无线电引信的测试、可靠性分析及寿命预测 |
3 软件无线电引信的关键技术 |
4 结束语 |
(5)连续波多普勒引信超宽谱高功率微波辐照效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装置与方法 |
2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最强能量耦合姿态 |
2.2主要能量耦合通道 |
2.3效应规律 |
3结论 |
(6)无线电引信超宽带电磁效应数据聚类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超宽带信号 |
1.2.2 引信电磁效应数据分析 |
1.2.3 聚类分析算法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超宽带信号对无线电引信的作用效应研究 |
2.1 引信超宽带电磁效应实验 |
2.1.1 实验条件和方法 |
2.1.2 实验过程和分析 |
2.2 引信超宽带电磁效应数据分析原理 |
2.3 超宽带信号参数分析 |
2.3.1 重频 |
2.3.2 脉冲宽度 |
2.3.3 峰值功率 |
2.3.4 功率密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引信超宽带电磁效应实验数据研究方法 |
3.1 传统分析方法 |
3.1.1 因子分析 |
3.1.2 回归分析 |
3.1.3 主成分分析 |
3.1.4 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 |
3.2 基于特定理论的分析方法 |
3.3 聚类的基本概念 |
3.3.1 数据的表达 |
3.3.2 簇的概念和类型 |
3.3.3 相似度定义 |
3.3.4 聚类的类型 |
3.4 经典的聚类算法介绍 |
3.4.1 K 均值聚类算法 |
3.4.2 FCM 算法 |
3.4.3 Kmeans 算法和 FCM 算法比较 |
3.4.4 KFCM 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 C 均值的超宽带电磁效应数据处理方法 |
4.1 FCM 模型建立 |
4.1.1 引信超宽带电磁效应数据表示方法 |
4.1.2 引信超宽带效应数据的相似度定义 |
4.1.3 FCM 算法设计 |
4.1.4 FCM 算法流程 |
4.1.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KFCM 的建模 |
4.2.1 建模流程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KFCM 算法和 FCM 算法的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基于混合信号仿真技术的高功率微波与无线电引信耦合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混合信号仿真技术 |
3 引信原理与模型 |
3.1 无线电引信贴片天线模型 |
3.2 引信系统行为级模型 |
3.2.1 锯齿波产生 |
3.2.2 线性调制信号产生 |
3.2.3 差拍信号生成 |
4 引信系统仿真分析 |
4.1 仿真模型 |
4.2 高功率微波干扰效判读 |
4.3 高功率微波硬件损毁判读 |
5 结束语 |
(8)高功率微波对导弹耦合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功率微波与导弹耦合特性研究内容 |
(1) 天线耦合 |
(2) 传输线耦合 |
(3) 孔缝耦合 |
(4) 回路耦合 |
2 国外研究现状 |
2.1 美国研究现状 |
2.2 欧洲研究现状 |
3 国内研究现状 |
3.1 高功率微波与孔缝耦合研究 |
3.2 高功率微波与线缆耦合研究 |
3.3 高功率微波与PCB耦合研究 |
3.4 高功率微波对器件/设备的毁伤效应研究 |
4 研究发展方向 |
4.1 简繁结合, 注重系统 |
4.2 改进方法, 提高效率 |
4.3 针对装备, 有的放矢 |
(9)无线电引信调幅波电磁辐射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无线电引信混频原理及高频电路输出信号特征分析 |
3. 调幅波的多普勒信号调制 |
4.调幅波对无线电引信辐照试验 |
4.1 实验系统 |
4.2 无线电引信改装 |
4.3 调幅波辐照实验 |
5.结 论 |
(10)高功率微波对无线电引信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无线电引信的工作原理 |
3 无线电引信的电磁干扰 |
4 高功率微波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 |
5 高功率微波对无线电引信的效应试验 |
5.1 试验布置及方法 |
5.2 试验结果 |
5.3 数据分析 |
1) L波段高功率微波源 |
2) C波段连续波微波源 |
6 结语 |
四、无线电引信的高功率微波辐照效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机电系统强电磁干扰分析及其电磁防护研究[D]. 陈鑫.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2]高功率微波对毫米波引信耦合效应分析[J]. 陈凯柏,高敏,周晓东,岛新煜.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11)
- [3]毫米波引信高功率微波前门耦合效应研究[J]. 陈凯柏,周晓东,高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0(02)
- [4]软件无线电引信技术综述[J]. 王林瑶,刘延飞,罗大成,刘岩,王秋妍. 现代防御技术, 2016(01)
- [5]连续波多普勒引信超宽谱高功率微波辐照效应试验[J]. 熊久良,武占成,孙永卫.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10)
- [6]无线电引信超宽带电磁效应数据聚类分析方法[D]. 韩静.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7]基于混合信号仿真技术的高功率微波与无线电引信耦合效应分析[J]. 冯延彬,李国林,路翠华,方少军. 电讯技术, 2013(06)
- [8]高功率微波对导弹耦合特性研究进展[J]. 冯延彬,李国林,李春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12)
- [9]无线电引信调幅波电磁辐射环境效应研究[J]. 陈亚洲,程二威,费支强,高磊. 电波科学学报, 2011(06)
- [10]高功率微波对无线电引信的效应分析[J]. 秦钊,路明,刘敬蜀,王孝福,张戎. 舰船电子工程,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