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实与创新──经济新闻报道的两大着力点(论文文献综述)
韩净[1](2020)在《全媒体时代现象级传播助力消费升级》文中研究指明全媒体时代,优质高效的信息传播对消费提质升级、经济稳步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助推作用。通过洞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现品质消费引导的重要性,进而提出推进消费升级的优势路径,即现象级传播。基于对典型现象级传播案例的深度剖析,探究现象级传播助推消费升级的着力点。从信息传播的层面看,现象级传播是消费引导信息传播不平衡不充分的解决方案,是激发高品质消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策略,是助力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唐士亚[2](2020)在《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法治化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本质是信息的不同排列组合。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甄别、资金供需匹配和支付结算,借助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征,极大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和信息传播效率。互联网金融规制过程本身与信息活动、信息运用紧密相连,且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的生成与演变机理也与信息活动有着内在的高度关联性。这就意味着应当充分重视信息活动的特征和规律,重视对互联网金融中信息活动的调节,以达到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的目的。公权主导的互联网金融行政规制,对于防范和规制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积极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规制滞后于金融创新速度、规制成本高企和规制策略的不稳定性等局限。因此,引入信息规制这一具有柔性特征的规制模式,和刚性的行政规制相互配合,成为完善互联网金融规制体系的可行路径。互联网金融的信息规制,是“利用信息进行的规制”,包括了所有利用信息方式进行规制以达到治理互联网金融市场目的的手段。互联网金融的信息规制应当定位于中立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组合性原则和适度倾斜保护原则等四大基本原则。通过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与行政规制的实施成本对比,可以发现信息规制具有信息获取成本较低、信息来源多元化、规制程序启动障碍小和被规制者的对策行为少等相对优势,在行为可标准化程度低的领域、金融规制机构和第三方机构的合作规制以及金融规制机构对市场主体的激励合作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规制路径。互联网金融规制的信息工具包括了信息披露制度、声誉机制、平台评级制度、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悬赏举报制度等。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不同的信息工具都依然是围绕着“利用信息方式进行互联网金融规制”这一主线而展开的。可以考虑从规制主体和规制强度两个维度出发,对互联网金融信息工具予以类型化处理,并分别纳入“规则体系”与“科层体系”之中,勾勒出信息工具的规范体系。信息规制的选择和运用在本质上是信息工具与互联网金融的匹配性问题。在选择和应用信息工具的过程中,应当对影响信息工具匹配性的因素展开分析,具体包括规制场景、规制工具强度、规制成本和收益以及对第三方利益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一个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运行框架需要具备标准设置、信息获取、行为矫正和效果反馈四个具体要素。在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实践中,不同的信息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优势和适用范围,针对复杂的互联网金融市场问题,很多因素决定了单一的信息工具难以保证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需要加强不同信息工具间的优化组合。互联网金融的信息规制和行政规制路径都存在瑕疵,没有哪一个路径是完美无缺的,两种路径之间的选择只能是不完善事物之间的选择。但令人欣慰的是,它们二者的规制优势具有互补性的特点(规制优势的互补性)。这意味着一种规制路径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可以被另外一种路径在该方面的相对优势所弥补。因此,互联网金融的信息规制与行政规制可以形成合作规制模式。互联网金融合作规制可以分为外部合作和内部合作。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的合作还要深入信息规制与行政规制路径的制度内部,即“制度内合作模式”。互联网金融可视为金融科技的基础版,金融科技则是其升级版。对比互联网金融,科技元素对金融科技的渗透与影响更为明显。在金融科技中,科技已经演变成金融发展的核心推动元素,这些科技元素深刻改变了金融业的资金供需主体、商业模式、风险构成和监管模式。互联网金融向金融科技的变迁意味着规制活动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但随着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技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信息规制的方式和价值,重塑信息规制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何志[3](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市级广播电视台质量流量双提升策略》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各行各业在大数据背景下充分整合数据分析结果,对现有资源进行融合,以期达到共赢。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新时代、新技术、新传播的时代浪潮下,积极拓展新的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方法,是打通广电台当前发展梗阻的主要手段。本文将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市级广电台提高质量和流量的方法,凸显媒体融合对于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孙浩,李淑蕾[4](2020)在《基于剧场理论的“送戏下乡”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塑路径》文中指出随着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对"送戏下乡"类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质量诉求更多。剧场理论以剧场演出的观念阐释服务接触过程,将服务过程中的场景、演员、观众和表演四个关键要素有机整合到场景空间中。从场景链接、技术支撑、主观感知、互动体验等角度来看,剧场服务与"送戏下乡"文化服务质量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送戏下乡"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体验性、空间性特征决定了其服务质量可从增强场景前后场一体化和设备完备度、唱戏人服务能力匹配度、送戏人服务供给协同度、看戏人服务需求偏好表达度和文化服务表演互动参与度五个路径予以重塑。
蔡敬羽[5](2020)在《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放科学的本质是提高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开放性与协作性,推动传统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在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参与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虚假同行评议、优质稿源外流、再现性危机、传播能力弱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不断影响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为此,顺应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积极主动谋求转型,提高学术期刊出版的开放性与透明度,探索建立以高质量同行评议和高水平学术传播为核心的期刊服务能力,对于重塑公众对科学的信任,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学者基本只是就学术期刊参与开放科学的单一实践进行论述。因此,本文从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与学术传播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突破发展困境实现出版创新的策略。具体来说,本文在第一章绪论中探讨了研究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开放科学、同行评议和学术传播等相关概念,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并对国内外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的有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寻找当前研究不足,确定今后研究方向,以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和学术传播协同创新作为本文研究的突破口开展后续研究;在第二章中,本文对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调研,分析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需要着重应对的发展困境,以期为学术期刊参与开放科学的出版创新实践现状提供针对性的研究方向;在第三章中,选择代表性的案例,以学术期刊寻求转型的必要性为基础,探索国内外学术期刊解决发展困境的创新实践;在第四章中,利用SWOT模型分析学术期刊顺应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的转型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为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的因应策略提供了落脚点;在第五章中,从同行评议、科研评价、学术传播和期刊服务入手,探索学术期刊在开放科学驱动下的出版创新因应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在第六章中,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的局限性,也就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新的展望。
方洁,蒋政旭[6](2020)在《国际上区块链技术在媒体场景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3年始,区块链技术在海外逐步被投入媒体活动中,并取得了较丰富的结果,其中Civil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确立自己信息生产者的身份并保证内容可信度;Synereo对平台用户信息进行分级加密以保护用户隐私;而Decentralized News Network鼓励广大用户撰写、阅读甚至消费新闻报道,丰富了内容来源与信息生成渠道。国际媒体在区块链领域进行的尝试对我国新闻媒体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与示范作用,但其中失败的案例也值得我们吸取教训。
张晓锋,周海娟[7](2020)在《2019年新闻传播学研究十大热点》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继往开来、欣欣向荣的一年,围绕着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回顾与总结中坚守初心,在展望与发展中坚持创新,其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媒体传播、智能传播、短视频、县级融媒体、媒体融合、网络治理、5G时代、建设性新闻、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新老命题成为本年度的十大研究热点。
张倜[8](2019)在《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城市病”也不断显现,对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出挑战。智慧城市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城市容易被感知,可以快速整合城市资源,使城市得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智慧城市已逐渐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从智慧城市和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着手,研究智慧城市的作用和特点以及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政府在“智慧淮安”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剖析“智慧淮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问题主要表现为:项目覆盖面广,建设重点不突出;以市场换产业,政府主导权弱化;优化整合困难,信息资源利用低;缺乏互动渠道,市民参与度不高。在深入了解“智慧淮安”的建设背景和现状后,借鉴国内外建设智慧城市取得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淮安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应该选定发展目标,明确政府的建设重点;建立制度保障,发挥政府的整体性作用;优化建设环境,政府做好政策支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市民参与度。
杨瑞[9](2019)在《X互联网消费金融合作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传统金融机构的营销模式所遵循的是以机构营业网点为中心向周围客户进行营销开发和深度挖掘工作,而金融机构网点数量的多寡和网点位置也决定了其客户数量和质量;传统金融机构盈利模式和产品设计都遵从于“二八定律”的原理。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国的崛起打破了金融机构对传统商业运营模式理解,其盈利模式不再是遵循“二八定律”原理,而是定位于拥有庞大客户群体的尾部市场,这个尾部市场也是金融产品创新的蓝海市场。本文通过参阅大量关于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和研究,以及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策略研究等方面的文献,同时,通过对X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项目构建案例的分析研究,从项目主体的分析、项目市场环境分析、项目竞争力分析、项目财务分析、项目流程分析和项目风控体系分析等几个方面对案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传统商业银行在构建线上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时,可以建立与第三方平台的项目合作,利用双方在消费金融领域对客户评价方面的优势,组建一套双评价机制并存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可以通过引入信用保证保险作为项目的增信措施,提升项目的抗风险能力;项目的构建在帮助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对长尾客户群体的评价体系同时,也能够帮助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建立和完善客户信用评价画像,提升企业的客户评价质量。
徐光明[10](2019)在《笃定“精品”“绿色”推进高质量发展——河钢邯钢“追求高质高效 为品牌做贡献”主题教育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中国经济正在开启新的时代。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牢牢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开展"追求高质高效为品牌做贡献"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高质量意识、高质量追求、高质量标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汇聚全员合力。
二、求实与创新──经济新闻报道的两大着力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求实与创新──经济新闻报道的两大着力点(论文提纲范文)
(1)全媒体时代现象级传播助力消费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1 推进消费升级需大力加强品质消费引导 |
1.1 向品质消费转型是消费升级的核心 |
1.2 品质消费引导对消费升级的重要性 |
2 现象级传播是助推消费升级的优势路径 |
2.1 现象级传播的全媒体裂变扩散 |
2.2 现象级传播的强大营销传播力 |
3 现象级传播助推消费升级的两大着力点 |
3.1 引领品质生活方式,激活品质消费市场 |
3.2 营造美好社会氛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
4 结语 |
(2)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信息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理论阐述 |
第一节 信息概念的基本理论 |
一、信息概念的词源 |
二、信息的法学意蕴 |
三、信息活动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信息的关联性 |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化 |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生成与扩散 |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中的信息约束 |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应对:信息工具的综合应用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社会网络分析 |
一、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理论 |
二、社会网络中的互联网金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法理逻辑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溯源 |
一、互联网金融规制面临的新挑战 |
二、公权主导型互联网金融规制及其局限性 |
三、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引入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基本原理 |
一、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基本原则 |
二、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具体方法 |
三、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与金融法“三足定理”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与行政规制的比较 |
一、实施成本单项比较 |
二、两种规制路径的比较优势与匹配领域 |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与行政规制若干概念的澄清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中的信息工具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信息工具的分类依据与规范体系 |
一、互联网金融信息工具的分类依据 |
二、互联网金融信息工具的规范体系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披露制度 |
一、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与信息披露 |
二、现实审视:我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制度框架 |
三、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的成本收益与结构优化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声誉机制 |
一、声誉机制的作用原理与比较优势 |
二、声誉机制的生效要件 |
三、互联网金融声誉机制的实例研究:以P2P网络借贷为例 |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评级制度 |
一、互联网金融平台评级的制度定位 |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评级的功能审视与反思 |
三、P2P网贷平台评级功能的重塑 |
第五节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制度 |
一、风险信息、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与行为偏差 |
二、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双重面向 |
三、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实践展开 |
第六节 互联网金融的悬赏举报制度 |
一、互联网金融悬赏举报的制度逻辑 |
二、互联网金融悬赏举报中的法律关系 |
三、互联网金融悬赏举报的制度构造及其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运作逻辑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匹配性 |
一、互联网金融的规制场景 |
二、信息工具的强度 |
三、信息规制的成本和收益 |
四、对第三方利益的影响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运行框架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信息工具的组合运用 |
一、互联网金融信息工具组合运用的必要性 |
二、互联网金融信息工具组合运用的方法 |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实际运作的考察:以对P2P网贷专项整治行动的反思为例 |
一、案例扫描:P2P网贷专项整治行动的回顾与效果评估 |
二、P2P网贷专项整治行动的运行逻辑 |
三、信息规制进路对P2P网贷专项整治行动的补充与修正 |
四、结语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与行政规制的合作模式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为何需要合作模式 |
一、规制优势互补性 |
二、有利于多元主体协同以改善规制体系 |
三、试验性治理给予互联网金融创新更大的空间 |
第二节 合作模式中的资源禀赋与参与主体优势格局 |
一、合作模式中的资源禀赋 |
二、合作模式中的参与主体优势格局 |
第三节 合作模式的解释路径 |
一、合作规制模式的基本原理 |
二、合作规制模式在互联网金融业态中的具体解释 |
第四节 合作模式的未来展望 |
一、采用智慧型合作规制,实现技术理性与制度理性的结合 |
二、借鉴“监管沙盒”经验,创设一个包容性的规制空间 |
三、“行政指引”+“自律规制”+“自愿合规”的多元协同路径 |
四、提升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信息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信息规制可能走向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的变迁 |
一、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的概念 |
二、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的界分 |
三、金融科技对创新理论的拓展 |
第二节 信息规制中的科技元素嵌入 |
一、科技嵌入信息规制的路径 |
二、科技嵌入信息规制的优势 |
三、科技嵌入信息规制的风险及其化解 |
第三节 金融科技信息规制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表征形式 |
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 |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媒体融合背景下市级广播电视台质量流量双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
(一)唯流摒弃媒体责任 |
(二)广告收入下滑 |
(三)电视节目形式单一 |
(四)节目与生活实际脱节 |
二、广播电视发展策略 |
(一)提升节目制作质量 |
1. 坚持正确的的舆论导向 |
2. 提高电视工作者的能力 |
(二)提高对观众需求的把控 |
1. 立足实际生活需求 |
2. 创新节目形式与内容 |
(三)充分发挥流量经济 |
三、结语 |
(4)基于剧场理论的“送戏下乡”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塑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送戏下乡”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现状 |
二、 剧场理论的主要理论阐释 |
三、剧场理论与“送戏下乡”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耦合性 |
(一)以场景为链接,重塑服务质量的空间体验 |
(二)以技术为依托,优化服务供给品质 |
(三)以主观感知为导向,聚焦社会公众满意度 |
(四)以互动性为核心,凸显服务需求方的参与 |
四、基于剧场理论的“送戏下乡”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塑 |
(一)前后一体,提升服务场景完备度 |
(二)扶育结合,提升唱戏人能力匹配度 |
(三)共享跨域,提高送戏人服务供给协同度 |
(四)供需对接,提高看戏人需求偏好表达度 |
(五)持续反馈,提高表演互动参与度 |
(5)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开放科学 |
1.2.2 同行评议 |
1.2.3 学术传播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
2.1 解决同行评议信任危机日益紧迫 |
2.1.1 审稿过程不透明引发学术界乱象 |
2.1.2 审稿人激励不足影响审稿参与度 |
2.2 改进“以刊评文”的学术评价方式 |
2.2.1 影响因子至上带动学术造假利益链 |
2.2.2 “唯SCI”造成优质稿源外流现象 |
2.3 顺应科研数据共享的常态化趋势 |
2.3.1 再现性危机降低学术诚信度 |
2.3.2 “付费墙”阻碍学术交流进程 |
2.4 重构学术期刊知识服务格局所需 |
2.4.1 出版形态单一限制知识开放程度 |
2.4.2 学术资源分散缺乏高度读者黏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术期刊参与开放科学的出版创新实践现状 |
3.1 突出同行评议的学术质量控制功能 |
3.1.1 进一步提高同行评议的透明度 |
3.1.2 优化审稿流程以降低出版时滞 |
3.1.3 完善审稿贡献认定及激励措施 |
3.2 多渠道联动合力拓展学术传播空间 |
3.2.1 建立新型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 |
3.2.2 提供形态多样化的开放资源 |
3.2.3 引导读者主动参与学术交流 |
3.3 重视学术期刊出版的综合服务功能 |
3.3.1 以作者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期刊服务 |
3.3.2 鼓励学术团体共建共享期刊数字内容 |
3.3.3 期刊出版平台建设符合国际发展潮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期刊顺应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的态势分析 |
4.1 优势(Strengths) |
4.1.1 专业性强 |
4.1.2 稿源丰富 |
4.1.3 创新空间 |
4.2 劣势(Weaknesses) |
4.2.1 出版时滞 |
4.2.2 资源浪费 |
4.2.3 服务不足 |
4.3 机遇(Opportunities) |
4.3.1 开放获取的需求日益增长 |
4.3.2 开放科学的政策环境大好 |
4.3.3 资助机构大力支持与推动 |
4.4 挑战(Threats) |
4.4.1 学术评价不合理 |
4.4.2 分散经营规模小 |
4.4.3 出版商利益冲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科学驱动的学术期刊出版创新因应策略 |
5.1 维护同行评议学术把关的可靠性 |
5.1.1 推动出版透明保障期刊学术质量 |
5.1.2 优化评审过程提高论文的时效性 |
5.1.3 加强公众对开放同行评议的认识 |
5.2 建立回归学术交流本位的评价导向 |
5.2.1 拓展单篇论文的内容价值及出版形态 |
5.2.2 引入替代指标结合传统文献计量方法 |
5.2.3 政策支持扭转“唯论文”学术评价倾向 |
5.3 构建可持续性的学术传播互动方阵 |
5.3.1 场景化思维深入挖掘读者内容需求 |
5.3.2 期刊作为多元化传播渠道的链接点 |
5.3.3 公众参与提高研究的社会开放程度 |
5.4 提高学术期刊服务品牌建设能力 |
5.4.1 坚持服务个性化和学术研究多样性 |
5.4.2 采取分散与统一的集群化办刊模式 |
5.4.3 探索学术出版服务模式新的盈利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
(6)国际上区块链技术在媒体场景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主要区块链媒体的基本信息 |
二、区块链技术在国外媒体中的应用场景 |
1. 信息整合阶段 |
2. 新闻生产阶段 |
3. 保护管理阶段 |
4. 信息反馈阶段 |
5. 媒体运营阶段 |
三、国外区块链媒体应用的总体特征 |
(8)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智慧城市 |
2.1.1 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和推广 |
2.1.2 智慧城市的概念 |
2.1.3 智慧城市的特征 |
2.2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
2.2.1 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必要性分析 |
2.2.2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阐述 |
2.3 基本理论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2 政府职能理论 |
2.3.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3.4 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3.1 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
3.1.1 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 |
3.1.2 淮安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思路 |
3.1.3 淮安市建设智慧城市的进展 |
3.1.4 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
3.2 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存在的问题 |
3.2.1 项目覆盖面广,建设重点不突出 |
3.2.2 以市场换产业,政府主导权弱化 |
3.2.3 优化整合困难,信息资源利用低 |
3.2.4 缺乏互动渠道,市民参与度不高 |
3.3 淮安市智慧城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3.1 传统的政绩观影响了建设 |
3.3.2 三大创新增加了不确定性 |
3.3.3 政府部门间协调合作困难 |
3.3.4 对智慧城市建设认识不足 |
第四章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1 荷兰阿姆斯特丹 |
4.1.2 西班牙巴塞罗那 |
4.1.3 美国迪比克 |
4.1.4 新加坡 |
4.2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 |
4.2.1 杭州市 |
4.2.2 南京市 |
4.2.3 无锡市 |
4.2.4 青岛市 |
4.3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启示 |
4.3.1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选择 |
4.3.2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
4.3.3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长期性的 |
第五章 对淮安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5.1 选定发展目标,明确建设重点 |
5.1.1 明确智慧城市的建设领域 |
5.1.2 立足于当前的基础 |
5.1.3 可行性方案的选择 |
5.2 建立制度保障,发挥政府的整体性作用 |
5.2.1 政府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 |
5.2.2 政府需要明确职责分工 |
5.2.3 政府应建立评价反馈制度 |
5.3 优化建设环境,政府做好政策支持 |
5.3.1 建立信息开放机制 |
5.3.2 发挥市场作用 |
5.3.3 注重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
5.4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市民参与度 |
5.4.1 加大智慧城市宣传 |
5.4.2 推广和共享智慧应用 |
5.4.3 建立拓展与民众的交流渠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X互联网消费金融合作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 |
1.1.2 互联网金融行业及市场分析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状况 |
1.2.2 互联网时代下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研究 |
1.2.3 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研究 |
1.2.4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跨界合作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相关的理论基础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银行消费信贷业务 |
2.1.2 互联网消费金融 |
2.1.3 消费场景 |
2.2 消费金融相关理论 |
2.2.1 长尾效应 |
2.2.2 金融中介理论 |
2.2.3 金融脱媒理论 |
3 X互联网消费金融合作平台项目分析 |
3.1 项目方案及合作主体 |
3.1.1 项目方案介绍 |
3.1.2 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企业介绍 |
3.1.3 3H银行情况介绍 |
3.1.4 信用保证保险公司介绍 |
3.1.5 成功转型的商业银行 |
3.1.6 项目合作主体综合评价 |
3.2 市场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P) |
3.2.2 经济环境分析(E) |
3.2.3 社会环境分析(S) |
3.2.4 技术环境分析(T) |
3.3 项目竞争力分析 |
3.3.1 项目优势(S) |
3.3.2 项目劣势(W) |
3.3.3 项目机会(O) |
3.3.4 项目威胁(T) |
3.4 合作方财务分析 |
3.4.1 平台企业融资情况分析 |
3.4.2 平台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
3.4.3 信用保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分析 |
3.4.4 4H银行业务数据分析 |
3.4.5 项目利率分析和现金流分析 |
3.5 项目运营流程 |
3.5.1 客户群体选择及准入条件 |
3.5.2 项目操作流程图 |
3.5.3 特殊流程说明 |
3.5.4 项目资金及保证金情况 |
3.5.5 账务方案 |
3.5.6 数据安控、技术开发及项目运营 |
3.5.7 项目定价及营销推广 |
3.6 项目风险控制体系 |
3.6.1 平台客户评级 |
3.6.2 风险政策、审核标准及其他相关准则 |
3.6.3 部分委外催收单位介绍 |
3.7 测试情况分析 |
3.8 项目测试期存在的问题 |
3.9 本章小结 |
4 结论及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准入门槛 |
4.2.2 完善商业银行自身风险评价体系 |
4.2.3 建立完善的项目增信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笃定“精品”“绿色”推进高质量发展——河钢邯钢“追求高质高效 为品牌做贡献”主题教育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
(一) 从政治高度来说, 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 |
(二) 从市场角度来说, 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 |
(三) 从现实角度来看, 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 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方向 |
二、加强系统思考和整体谋划,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两大着力点 |
三、以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教育, 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
(一) 组织开展立体交叉式形势任务目标教育 |
(二) 强化新闻宣传, 形成主题宣传的舆论强势 |
四、落实五大举措, 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
(一) 以标准化助推产品升级 |
(二) 小微营销团队推进客户群高端化 |
(三) 创建绿色生态钢城 |
(四)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
(五) 激发干部职工“争一流”的热情 |
五、创新载体广泛传播, 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和决心 |
(一) 以展览的形式把高质量发展成果“送”到一线 |
(二) 精心制作专题片、展板、宣传册等, 形象展示高质量发展亮点 |
六、高质量发展成果赢得多方赞誉 |
四、求实与创新──经济新闻报道的两大着力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媒体时代现象级传播助力消费升级[J]. 韩净. 新媒体研究, 2020(20)
- [2]互联网金融信息规制的法治化研究[D]. 唐士亚.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3]媒体融合背景下市级广播电视台质量流量双提升策略[J]. 何志. 新闻文化建设, 2020(05)
- [4]基于剧场理论的“送戏下乡”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塑路径[J]. 孙浩,李淑蕾. 学习论坛, 2020(05)
- [5]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研究[D]. 蔡敬羽.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国际上区块链技术在媒体场景下的应用研究[J]. 方洁,蒋政旭. 新闻与写作, 2020(01)
- [7]2019年新闻传播学研究十大热点[J]. 张晓锋,周海娟. 新闻与写作, 2020(01)
- [8]淮安市智慧城市建设研究[D]. 张倜. 东南大学, 2019(01)
- [9]X互联网消费金融合作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D]. 杨瑞. 云南大学, 2019(03)
- [10]笃定“精品”“绿色”推进高质量发展——河钢邯钢“追求高质高效 为品牌做贡献”主题教育的实践[J]. 徐光明. 冶金企业文化,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