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Ischemic Cardiac Function in the Intact and Spinalized Rabbits(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波[1](2021)在《冰片配伍黄芪甲苷和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冰片配伍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T Ⅳ)和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后脑组织损伤、神经血管单元主要组分(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的结构、主要组分特异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 specific nuclear,Neu N)、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内皮屏障抗原蛋白(Endothelial barrier antigen,EBA)及相关功能蛋白--αII-血影蛋白(αII-Spectrin,αII-SP)、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通过Notch信号通路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OG)、模型组(Model Group,MG)、冰片组(Borneol Group,BG)、AST Ⅳ组(AST Ⅳ Group,AG)、PNS组(PNS Group,PG)、AST Ⅳ+PNS组(AST Ⅳ+PNS Group,APG)、冰片+AST Ⅳ+PNS低剂量组(Borneol+AST Ⅳ+PNS Low-dose Group,LDG)、冰片+AST Ⅳ+PNS高剂量组(Borneol+AST Ⅳ+PNS High-dose Group,HDG)、依达拉奉组(Edaravone Group,EG)。EG腹腔注射给药,其他组灌胃给药,2次/d。采用线栓法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建立大鼠CIRI模型。缺血2h,再灌注后22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脑缺血皮质区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缺血皮质区GFAP、Neu N、LN、EBA的表达;免疫荧光三标法检测大脑缺血皮质区GFAP、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200,NF-200)、LN的蛋白表达;Westrn blot检测大脑缺血皮质区αII SP、AQP-4、MMP-9、VEGF、Notch1、Notch胞内域(Intracellular domain of Notch,NICD)、Hes1、Delta-like ligand 4(DLL4)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2h,再灌注22h后,MG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右侧局灶性脑梗死、神经细胞损伤。各药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和神经细胞损伤率显着降低(P<0.05、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缺血2h,再灌注22h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G的Neu N、LN、EBA阳性细胞显着减少(P<0.01),GFAP阳性细胞显着增加(P<0.01);冰片、PNS、AST Ⅳ、AST Ⅳ+PNS与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增强Neu N、LN、EBA蛋白表达(P<0.05、0.01),显着降低GFAP蛋白表达(P<0.05、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免疫荧光三标结果显示,MG的NF-200、LN阳性细胞显着减少(P<0.01),GFAP阳性细胞显着增加(P<0.01);冰片、AST Ⅳ、PNS、AST Ⅳ+PNS与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降低GFAP蛋白表达(P<0.05、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冰片、AST Ⅳ+PNS与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增强LN蛋白表达(P<0.05、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增强NF-200蛋白表达(P<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AST Ⅳ+PNS(P<0.05)。Westrn blot结果显示,MG大鼠缺血皮质区AQP-4、MMP-9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αII SP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而VEGF、NICD、Notch1、Hes1、DLL4蛋白表达无显着变化(P>0.05),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上调αII SP、VEGF、NICD、Notch1、Hes1、DLL4蛋白的表达(P<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冰片+AST Ⅳ+PNS能显着下调AQP-4、MMP-9蛋白的表达(P<0.01),且冰片+AST Ⅳ+PNS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P<0.05、0.01)。结论:1.冰片配伍AST Ⅳ和PNS对大鼠CIRI后具有脑保护作用,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神经细胞损伤率、减少脑梗死体积,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2.冰片配伍AST Ⅳ和PNS对大鼠CIRI后神经血管单元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神经元和微血管基底膜损伤、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减轻脑水肿,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Ⅳ+PNS。维持神经血管单元结构完整性,且冰片+AST Ⅳ+PNS的作用强于AST Ⅳ+PNS。3.冰片配伍AST Ⅳ和PNS对大鼠CIRI后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otch信号通路,上调NICD、Notch1、Hes1、VEGF、DLL4表达,从而发挥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有关。
张琴[2](2020)在《温针灸对脊髓损伤大鼠Shh/Gli-1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实验通过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施予艾条温针灸,观察艾条温针灸干预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行为学,脊髓损伤处不同时间段Shh(sonic hedgehog,简称Shh)和Gli-1(gli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1,简称Gli-1)的mRNA(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简称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探索温针灸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与Shh/Gli-1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以探讨温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温针灸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展开研究。参照改良Allen’s的重物打击法制备平第10胸椎(T10)脊髓损伤大鼠模型54只,然后,将造模成功的54只大鼠按照信封随机法分为四个大组,分别为急性期艾条温针灸治疗组、恢复期艾条温针灸治疗组、持续艾条温针灸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其中,持续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又各有两个亚组,即持续艾条温针灸治疗7天组、持续艾条温针灸治疗14天组和模型对照7天组、模型对照14天组,另设置1组正常空白对照组,共7组,每组均为9只,总共63只大鼠。各治疗组按照不同时间段的划分予以温针灸治疗,同时在造模后24小时、第7天、第14天利用BBB(Basso,Beattie&Bresnahan,简称BBB)评分法分别进行大鼠双后肢的运动功能评分。造模后第7天对模型对照7天组及持续治疗7天组进行脊髓损伤处脊髓样本取材,余组脊髓损伤处脊髓样本取材在第14天治疗结束且完成BBB评分后进行。取材成功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法检测各组大鼠Shh mRNA与Gli-1 mRNA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Shh与Gli-1蛋白的表达。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观察各组于术后3个时间点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各组大鼠BBB评分均为0分,造模较成功;第7天,已经介入温针灸治疗的大鼠BBB评分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第14天,所有治疗组大鼠的BBB评分都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各治疗组间比较,恢复期治疗组评分低于其他两个治疗组,且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持续治疗组BBB评分稍高于急性期治疗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2.各组大鼠Shh和Gli-1的mRNA表达情况观察各组大鼠Shh与Gli-1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和温针灸治疗组Shh、Gli-1 mRNA表达均有增多,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第14天这两个时间段,持续治疗组Shh、Gli-1 mRNA的表达均高于模型对照组,且P<0.05;模型7天组Shh、Gli-1 mRNA的表达与模型14天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恢复期治疗组Shh mRNA表达较模型14天组虽有小幅上升,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治疗组Shh mRNA表达较模型14天组有显着增多,P<0.05。各治疗组Gli-1 mRNA表达均高于模型14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段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急性期治疗组Shh、Gli-1 mRNA表达高于恢复期治疗组,但低于持续治疗14天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Shh和Gli-1的蛋白表达情况观察各组大鼠Shh与Gli-1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模型7天组大鼠Shh、Gli-1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14天组大鼠Shh、Gli-1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有较明显的增多(P<0.05);各治疗组的Shh、Gli-1蛋白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着(P<0.05);持续治疗7天组大鼠Shh蛋白表达和同时间段的模型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与此同时,持续治疗7天组Gli-1蛋白表达虽较模型7天组稍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14天组大鼠Shh、Gli-1蛋白表达和同时间段的模型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14天组比较,急性期治疗组大鼠Shh、Gli-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治疗组Shh、Gli-1蛋白表达亦稍高于模型组,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段各治疗组间比较,急性期治疗组Shh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恢复期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稍低于持续治疗14天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14天组大鼠Shh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持续治疗7天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虽然持续治疗14天组大鼠Gli-1蛋白表达高于恢复期治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急性期治疗组大鼠Gli-1蛋白表达虽高于恢复期治疗组,低于持续治疗14天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1.温针灸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指标,温针灸有促进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2.在大鼠脊髓损伤后,其自身可激活Shh、Gli-1的表达以达到机体自身的缓慢修复。3.温针灸可以促进Shh/Gli-1信号通路中Shh、Gli-1的表达,进而有效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这可能是其治疗脊髓损伤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4.脊髓损伤后温针灸的越早介入和持续介入能更有助于增加Shh、Gl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更有利于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功能恢复。
张荻[3](2019)在《电针促进MCAO模型大鼠步态康复及对运动皮层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以步态分析研究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 cclusion,MCAO)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2.验证电针对MCAO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spike发放活舌动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选择Zea Longa线栓法建立MCAO动物模型,电针组大鼠予双侧风池穴电针干预,选取Bederson改进神经缺损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缺损;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价肢体运动功能;Cerebus系统检测神经元spike发放频率;佐以TTC染色法。结果:1.体重结果:非MCAO模型组(正常组、假手术组)体重持续增长,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体重持续降低,但电针组体重降低速度略缓于模型组。2.、Bederson改进神经缺损评分显示:造模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出现神经功能缺损体征,且与非MCAO模型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24h后及3d后,MCAO模型组(模型组、电针组)B eders on改进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神经缺损,与非MCAO模型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atWalk步态结果:①平均运动速度和持续时间: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运动速度较非MO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减慢(P<0.05),而持续时间增加(P<0.05)。3d后,电针组较模型组运动速度增加,持续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最大接触面积(MCA):造模24h后及3d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双前肢MCA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造模24h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双后肢MCA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d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双后肢MCA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爪印面积(PA):造模24h后及3d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双前肢PA与非MI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造模24h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双后肢PA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d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双后肢PA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MCA/PA 比值:该值与MCA、PA密切相关,MCAO造模术24h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双前肢及RHMCA/PA 比值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下降趋势。3d后,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⑤平均压强(MI):MCAO造模术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双前肢MI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3d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RFMI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LFMI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电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CAO造模24h及3d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RH MI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CAO造模术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LHMI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d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RE平均压强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单脚停留时间:MCAO造模术后,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电针组)双前肢、双后肢单脚站立时间与非MCAO模型大鼠(正常组、假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d后,模型组四肢单脚站立时间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M1区spike发放结果:造模前spike有节律的发放。MCAO造模后spike原有节律性发生改变,且呈弥散分布。3d后,spike发放频率增多。5.TTC染色显示:正常脑组织染为深红色。模型组大鼠有明显的白色缺血灶,染为白色。结论:1、MCAO造模可致大鼠Bederson改进神经缺损评分升高,后肢MCA、PA均明显下降,运动速度减慢,持续时间增加,单脚停留时间增加,伴随术后自然恢复,上述指标有所改善。2、各肢体的MCA/PA 比值,尤其是交叉侧肢体的比值于MCAO造模后明显改变,并随协调运动的恢复而改善,可作为评价MCAO后大鼠运动协调性的参考指标。3、电针处理可改善MCAO大鼠Bedersoin改进神经缺损评分,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在运动速度、持续时间、单脚停留时间等方面效果显着。4、电针可改善MCAO大鼠M1区spike发放频率及发放模式,促进大鼠运动功能的康复。
袁龙健[4](2018)在《任督二脉针刺法与神经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在脑病治疗中相关性的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现代医学的Notch信号通路来探讨任督二脉针刺法,有利于揭示任督二脉针刺法结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病的实质,丰富中医治疗脑病的现代理论依据,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脑病的有效手段。
杨博[5](2018)在《褪黑素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证实小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所致脑损伤发病机制中小胶质细胞TLR4/My D88信号通路的作用;探讨褪黑素能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TLR4/MyD88信号通路,发挥抗炎症、抗氧化及抗凋亡作用,继而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小肠缺血再灌注(I/R)组、低剂量褪黑素(LMT)组、高剂量褪黑素(HMT)组以及溶媒(Veh)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90 min,再灌注2天,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认知功能改变,利用H&E染色了解脑皮质及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额叶皮层及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情况,利用ELISA试验检测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通过生化法检测MDA、SOD以及ROS的活性,Western blot测定TLR4、MyD88、Cleaved Caspase-3、和NF-κB蛋白表达,利用多重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小胶质细胞活性及TLR4、MyD88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样本均数多重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认知功能明显受损,额叶皮质及海马神经元损伤严重(P<0.01),与I/R组比较,LMT组和HMT组认知功能及神经元损伤减轻,尤其HMT组减轻更明显(P<0.05或P<0.01),Veh组损伤结果与I/R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各组大鼠额叶皮质的正常神经细胞数目分别为:Sham组为(518±72)/mm2,I/R组为(210±25)/mm2,LMT组为(307±43)/mm2,HMT组为(452±48)/mm2,Veh组为(237±45)/mm2;各组大鼠海马的正常神经细胞数目依次为:Sham组为(308±37)/mm2,I/R组为(162±12)/mm2,LMT组为(203±24)/mm2,HMT组为(275±28)/mm2,Veh组为(150±10)/mm2;2.TUNEL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额叶皮质及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程度较轻,其他各组细胞凋亡明显(P<0.01),与I/R组比较,LMT组和HMT组细胞凋亡比例下降(P<0.05或P<0.01),其中各组额叶皮质凋亡率分别为:Sham组为(5±1)%,I/R组为(86±10)%,LMT组为(63±5)%,HMT组为(54±4)%,Veh组为(88±9)%;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凋亡阳性细胞比率依次为:Sham组为(5±1)%,I/R组为(90±7)%,LMT组为(58±10)%,HMT组为(38±9)%,Veh组为(87±11)%;3.各组大鼠相应脑区的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Sham组,I/R组大鼠的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相较于I/R组,HMT组的上述炎症因子含量明显降低(P<0.05),三种所测炎症因子变化趋势相同;4.与Sham组相比,I/R、LMT、Veh组大鼠相应脑区的MDA和ROS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I/R组相比,HMT组的MDA和ROS水平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5.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相应脑区的TLR4、MyD88、Cleaved Caspase-3、和NF-κB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与I/R组相比,LMT组和HMT组的上述各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6.荧光结果显示,TLR4和MyD88的变化趋势与小胶质细胞定位及活性变化一致,NF-κB的表达与神经元定位及活性变化一致。结论:1.小胶质细胞的TLR4/MyD88信号通路参与了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2.褪黑素能够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TLR4/MyD88信号通路,发挥抗炎症、抗氧化及抗凋亡作用,从而对肠I/R所致脑损伤起到防治作用。
施鹏[6](2017)在《SP600125阻断下针刺对CUMS大鼠JNK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抑郁症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质量。2017年2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发布:全球抑郁症发病率占总人口的4.3%,已经达到3.22亿;2005-2015年间,患者数量增加了 18.4%;我国抑郁障碍患病率为4.2%,总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YLD)为8,981,401人年。抑郁症的发病机理较复杂,涉及多系统的功能紊乱,与社会-心理-生理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信号转导通路---JNK(c-Jun N 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由于外界应激刺激和/或细胞因子的作用,能够激活机体JNK信号转导通路,JNK通路的激活可引起海马脑神经细胞的凋亡。其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能够选择性抑制JNK,对JNK的阻断具有高度专一性。有研究结果显示,SP600125与电针和氟西汀两种治疗方法对大鼠强迫游泳急性应激状态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在阻断剂条件下,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的针刺治疗机制将于本研究中进一步探讨。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抑郁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探讨,阐述阻断剂条件下针刺与氟西汀对CUMS大鼠JN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采用侧脑室注射方法,对比观察阻断剂SP600125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的异同;通过与前期研究的比较,观察实验中各因子在蛋白水平、基因水平以及在不同脑区关键因子分布的形态学变化,探讨针刺对JN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的效应,以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实验数据。研究方法动物分组:清洁级SD大鼠,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氟西汀组,模型+DMSO组、模型+阻断剂组、模型+针刺+阻断剂组、模型+氟西汀+阻断剂组(n=9)。造模方法:孤养结合公认的CUMS模型大鼠---7种不可预知刺激方法(断食12h,断水24h,水平震荡30min,断食24h,昼夜颠倒24h,夹尾3min,束缚2h)连续刺激21天,平均每种方法各应用3次。干预方法:除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氟西汀组外,其余4组均行侧脑室手术,并埋置套管,术后恢复1周(前3天每日腹腔注射青霉素抗感染)。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自由饮食水;模型组:每日随机选取1种应激刺激方法,1次/日;模型+DMSO组:造模前1/2h,侧脑室注射溶剂DMSO 10ul/日;模型+SP600125组:应激前1/2h,侧脑室注射SP600125溶液10ul/日;模型+针刺组:应激前1h,针刺百会、印堂和足三里,20min/日;模型+针刺+SP600125组:应激前1h给予针刺,应激前1/2h,侧脑室注射SP600125 10ul/日;模型+氟西汀组:应激前1h,以10ml/kg灌胃给药,1次/日;模型+氟西汀+SP600125组:应激前1h给予氟西汀灌胃,应激前1/2h,侧脑室注射SP600125 10ul/日.检测指标与方法:体重及行为学共4次(实验前1天,造模第7天,第14天,第21天);ELISA 法检测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 Caspase-3、HSP70、JNK、p-MKK4、p-MKK7蛋白表达的含量变化;血清中Caspase-3和HSP70蛋白表达的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JNK和p-JNK蛋白表达的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MKK4、MKK7、JNK基因水平的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观测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的JNK和c-Jun分布的形态学变化。研究结果1.体重及行为学结果:实验前各组大鼠体重及行为学检测不存在显着差异,造模后模型各组大鼠行为学的组间差异说明了造模成功。2.ELISA 结果2.1 Caspase-3是诱导细胞凋亡的关键因子海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针刺+SP组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氟西汀+SP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模型+针刺+SP组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针刺组比较,模型+针刺+SP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氟西汀组比较,模型+针刺+SP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血清与模型+针刺组比较,模型+氟西汀+SP组升高有显着差别(P<0.05),其他各组无明显组间差异。2.2 HSP70是应激刺激反应因子海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针刺组、模型+针刺+SP组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针刺组、模型+针刺+SP组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针刺组比较,正常组、模型组、模型+SP、模型+氟西汀组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氟西汀组比较,模型+针刺组、模型+针刺+SP组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血清与正常组比较,模型+氟西汀组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氟西汀组比较,正常组、模型+SP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2.3 JNK是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海马与模型+针刺组比较,模型+SP、模型+氟西汀、模型+氟西汀+SP组减少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氟西汀组比较,模型+针刺组增加有极显着差异(P<0.01)。2.4 p-MKK4是JNK信号通路的上游关键因子海马组间数据显着性=0.699>0.05,说明组间不存在显着差异。2.5 p-MKK7是JNK信号通路的上游关键因子海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针刺+SP组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3.Western Blot 结果3.1 JNK是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海马各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3.2 p-JNK是JNK的激活形式(即磷酸化的JNK)海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D组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模型+氟西汀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模型+氟西汀+SP、模型+针刺+SP组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氟西汀组比较,正常组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4.Rt-PCR 结果4.1 MKK4是信号通路的上游关键因子海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SP、模型+D、模型+氟西汀组均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模型+氟西汀+SP、模型+针刺组、模型+针刺+SP组均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模型+SP、模型+氟西汀组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针刺组比较,模型组、模型+D组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氟西汀组比较,正常组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模型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4.2 MKK7是信号通路的上游关键因子海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D组均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模型+SP、模型+氟西汀、模型+氟西汀+SP、模型+针刺组、模型+针刺+SP组均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针刺组比较,模型组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氟西汀组比较,模型组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4.3 JNK是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海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D、模型+氟西汀、模型+针刺组均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模型+SP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模型+氟西汀+SP、模型+针刺+SP组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针刺组比较,正常组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模型+氟西汀+SP、模型+针刺+SP组均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氟西汀组比较,正常组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5.免疫组化结果5.1 JNK是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海马CA1区与模型+氟西汀组比较,模型+D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模型+针刺+SP组有极显着差异(P<0.01);海马CA3区与模型+针刺组比较,模型+D组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氟西汀组比较,模型+D组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5.2 c-Jun是信号通路中关键下游因子海马CA1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氟西汀组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海马CA3区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建立成功;2.阻断剂SP600125能够特异性阻断针刺对JNK信号转导通路(JMK、p-JNK、MKK4、MKK7、Caspase-3)等关键蛋白和mRNA的调节,对治疗有协同作用;3.针刺可通过抑制海马内JNK信号通路激活、减少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凋亡发挥抗抑郁作用;4.针刺可通过外周血与海马内JNK信号转导通路共同作用实现抗抑郁的作用。
耿鑫[7](2016)在《电针调控Notch信号通路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创伤,遗留严重的伤残,迄今还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脊髓损伤会导致部分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如何预防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或替代已死亡的脊髓细胞并抑制损伤局部疤痕形成,创造适合神经再生的微环境,是脊髓损伤治疗的关键和难点。督脉电针治疗SCI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医学界广泛的认可。本研究旨在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电针治疗对脊髓修复的影响。在本文章中,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分组为: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假手术组、C组为脊髓损伤组、D组为假手术+电针组、E组为脊髓损伤+电针组;分别在模型建立后1d、3d、7d、14d、21d、28d、56d分别进行BBB行为学评分、HE染色、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ELISA来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修复作用,并通过Notch信号通路的相关的因子的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来探究修复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发挥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第一部分SD大鼠钳夹型急性胸段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电针治疗[目的]钳夹型脊髓损伤模型现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实验大鼠的脊髓损伤;钳夹产生的力量同时作用于脊髓的背腹两侧,非常类似于人类脊髓损伤机制,是目前接近于人非常常见的脊髓损伤类型;电针结合了中医穴位刺激和物理电刺激的优点,已有研究表明,电针可以治疗脊髓损伤;本实验在急性大鼠脊髓损伤后的Id、3d、7d、14d、21d、28d和56d的7个时间点上,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其中包括每天观察大鼠的生存情况、体重变化、BBB评分、HE染色和病理组织形态学评估,评价脊髓损伤模型的构建水平以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1、本实验随机将210只SD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假手术+电针组、模型+电针组,每组42只大鼠;模型组使用动脉瘤夹建立脊髓钳夹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打开椎管暴露脊髓,但不造成脊髓损伤;模型+电针组先进行脊髓损伤模型建立,次日进行电针治疗;假手术+电针组先打开椎管暴露脊髓,不做任何损伤,次日进行电针治疗。2、观察每组大鼠的生存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是评估脊髓损伤的直观方法;每天记录大鼠的死亡情况,以时间为横坐标,生存率为纵坐标绘制各组大鼠的生存曲线。3、称量各组大鼠的体重,也是非常直接反应大鼠损伤情况的评估方法;以时间为横坐标,大鼠体重为纵坐标绘制体重变化曲线图。4、BBB评分与脊髓损伤后的行为学有非常良好的相关性;建模后在1d、3d、7d、14d、21d、28d和56d分别进行BBB行为学评分,评估大鼠后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评分范围在0-21分之间,最高分为21分,即正常大鼠BBB评分为21分。5.建模后,1d、3d、7d、14d、21d、28d和56d分别取损伤段脊髓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观察脊髓白质、灰质损伤及出血、坏死、空洞的情况。6、运用SPSS 13.0和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结果]1、生存曲线和体重变化结果显示,脊髓损伤模型组的大鼠死亡率明显高于模型+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电针处理可以修复脊髓损伤;在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假手术+电针组3个组之间的体重均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在手术1d后开始减轻,但模型组较模型+电针组减轻的要多;到21天后体重不在下降并开始回升;脊髓损伤模型的大鼠的体重从1天到21天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1天后趋于稳定,在56天时候体重有所回升。2、BBB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电针组,这三个组在不同时间的评分均为21分,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在1d的评分都为0,说明模型建立成功,脊髓损伤造成大鼠后肢瘫痪。随着时间的增加,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大鼠的BBB评分也逐渐增加,而模型+电针组在Id、3d、7d、14d、21d、28d、56d时间点的评分均较模型组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正常组,假手术组及假手术+电针组。3、HE染色结果:脊髓损伤1d组可见中央管结构被破坏,白质出现水肿,可见少量出血灶;3d后可见病变中心区域灰质、白质水肿,结构破坏,白质灰质中可见大量出血灶,脊髓神经元结构破坏,损伤区域脊髓灰白质中可见空泡,神经元细胞肿胀,可见一部分神经元细胞核固缩,脊髓灰内质交界不清晰;7d后灰质、白质结构紊乱、分界不清,灰质板层消失,损伤区域脊髓灰白质中仍可见空泡;14d中仍可见灰白质界限不清,未见出血灶,损伤区域脊髓灰白质中可见空泡;21d后灰白质交界隐约可见,神经元水肿明显减轻,脊髓损伤处仍可见空泡;28d组灰白质病变逐渐恢复,可见灰白质界限出现,仍有少量空泡存在;56d后肿胀和小空泡隐约可见,可见清楚的灰白质界限;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电针组组织结构清晰;模型+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损伤减轻。[结论]本实验使用医用脑动脉瘤夹建立了急性胸段脊髓损伤模型,通过穴位(大椎穴和命门穴)的电针治疗建立了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模型,并运用行为学(BBB评分)和病理学(HE染色)的检测方法去评估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和电针修复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评分结果提示模型+电针治疗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比SCI组更快、更好,随着电针治疗时间的延长,差异更显着;模型组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恢复,但是模型+电针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说明了电针能促使脊髓损伤的恢复:在病理切片上,脊髓石蜡切片的HE染色结果也同样显示了脊髓损伤模型构建是成功的,并且证明电针可以减轻和修复脊髓损伤;本实验分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假手术+电针组、模型+电针组),每组一共设置了7个时间点(1d、3d、7d、14d、21d、28d、56d),这为细分脊髓损伤的修复和治疗阶段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本研究建立的SD大鼠钳夹型急性胸段脊髓损伤模型,反映了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具有可操作性、易重复、简单和稳定,为后续继续研究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第二部分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目的]脊髓损伤后会造成机体发生继发性的损伤,其中血-脊髓屏障的破坏就会引起大量的炎症因子浸润,从而阻碍了脊髓损伤的修复;本实验将研究电针修复脊髓损伤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1、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假手术+电针组和脊髓损伤+电针组;在1d、3d、7d、14d、21d、28d、56d不同时间点,采用股静脉取血收集全血样本。2、离心收集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α (IL-1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含量。3、运用SPSS13.0和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结果]1、同一时间点不同组之间相比,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电针组的炎症因子表达均没有变化;脊髓损伤组的炎症因子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而脊髓损伤+电针组炎症因子表达低于脊髓损伤组,但仍高于对照组。2、脊髓损伤组的不同时间点相比,在3天时,炎症因子表达最高,7天后开始逐渐下降;脊髓损伤+电针组也有同样的趋势变化。[结论]1、脊髓损伤造成炎症因子的大量表达。2、电针可以抑制脊髓损伤造成的炎症反应。第三部分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过程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目的]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会分化为胶质细胞,造成瘢痕而阻碍脊髓损伤的修复,而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可以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Nestin、GFAP、GALC分别是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标志物;本章节主要研究电针对Nestin、GFAP、GALC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1、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假手术+电针组和脊髓损伤+电针组。在Id、3d、7d、14d、21d、28d、56d不同时间点,收集损伤段脊髓样本。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样本中Nestin、GFAP、GALC在mRNA水平的变化。3、采用wer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样本中Nestin、GFAP、GALC在蛋白水平的变化。4、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样本中Nestin、GFAP、GALC的表达变化。5、运用SPSS 13.0和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结果]1、QPCR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不同组之间相比,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电针组的Nestin、GFAP、GALC表达均没有变化;而在脊髓损伤组中GFAP和GACL表达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到14天后开始降低,Nestin随时间增加逐渐降低,到14天趋于稳定;而在脊髓损伤+电针组中,Nestin、GFAP、GALC均与在脊髓损伤组中变化一致;但与脊髓损伤组相比,电针处理后降低了GFAP和GALC的表达,增加了Nestin的表达。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QPCR结果一致。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电针组相比,脊髓损伤组和脊髓损伤+电针组中的GFAP、GALC阳性细胞都明显增多,在14天达到最大值;而Nestin阳性细胞都明显减少,14天减少到最低状态;但与脊髓损伤组相比,电针治疗后,GFAP、GALC阳性细胞被明显抑制,而Nestin阳性细胞被增加。4、GFAP和Nestin的免疫荧光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1、脊髓损伤抑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2、电针可以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并抑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从而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达到修复脊髓损伤的目的。第四部分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目的]脊髓损伤的修复主要是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起作用,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活动受到许多信号通路的调控;Notch信号通路是调控神经干细胞的主要通路之一,那么脊髓损伤后Notch信号通路是怎么变化的呢?电针又对Notch信号通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些问题都将在本章节中进行研究,本章主要从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Notch3、Notch4、ps1和Hes1)的表达变化来探讨电针对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假手术+电针组和脊髓损伤+电针组;在Id、3d、7d、14d、21d、28d、56d不同时间点,收集损伤段脊髓样本。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样本中Notch1、Notch3、Notch4、ps1和Hes1在mRNA水平的变化。3、采用wer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样本中Notch1、Notch3、Notch4、ps1和Hes1在蛋白水平的变化。4、运用SPSS13.0和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结果l1、QPCR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不同组之间相比,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电针组的Notch1、Notch3、Notch4、ps1和Hes1表达均没有变化;而在脊髓损伤组中Notch1、Notch3、Notch4、ps1和Hes1表达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到14天表达最高,14天后开始下降;而在脊髓损伤+电针组中,Notch1、Notch3、Notch4、 ps1和Hes1均与在脊髓损伤组中变化一致;但与脊髓损伤组相比,电针处理后降低了Notch1、Notc1、Notch4、ps1和Hes1的表达。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QPCR结果一致。[结论]1、脊髓损伤激活了Notch信号通路。2、电针可以抑制脊髓损伤激活的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3、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起作用的。
张巧梅[8](2013)在《电针增加Neurogenin2表达和促进神经发生从而改善全脑缺血后小鼠神经行为学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脑中风的存活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脑中风的后遗症仍然是亟需攻克的难题。目前认为中风后神经系统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新生神经元来替代凋亡的神经细胞,并且发挥功能。现在的研究揭示在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侧脑室外侧壁室下带(SVZ)和海马齿状回(DG)的颗粒下层储存有神经干细胞,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增殖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参与神经功能的修复过程,称之为神经发生。针灸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有显着的疗效和悠远的历史,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EA)是融合针灸理论和生物学电刺激的产物,能产生和针刺相同的效应,无痛且安全可靠,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但是具体机制仍有待发掘研究。Neurogenin2(Neurog2)是调节胚胎期大脑皮质神经发生和神经元放射状迁移的关键的转录因子。它在神经系统不同区域参与了神经元的分化与亚型的决定。Neurog2在成年哺乳动物脑缺血后的表达的研究报道很少,亦不清楚。本实验构建了动物的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模型,观察早期给予电针治疗能否改善缺血后的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同时观察了缺血后Neurog2表达动态变化,探索电针治疗改善缺血后的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是否与增加Neurog2和促进神经发生相关,并为电针治疗中风以及利用Neurog2蛋白治疗脑中风提供相关实验证据。实验一电针能有效改善脑缺血后小鼠的运动和认知功能目的探讨电针在成年动物脑缺血后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5月龄的C57雄性小鼠,体重超过20g,根据SPSS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其随机化分成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n=6),假手术组+电针治疗组(EA+sham组n=6),全脑缺血组(I/R组n=6),电针+全脑缺血组(EA+I/R组n=6),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0min再恢复血液灌流的方法构建全脑缺血模型,给予EA治疗的两组则在构建模型成功后连续5d,每天给予电针刺激百会穴,其参数基于本实验室前期实验成果:时长30min、频率15/2Hz、强度1-2mA。电针治疗结束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水迷宫测试。结果1)运动功能评分:与sham组相比,EA+sham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较优于对照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而缺血两组相比,EA+I/R组的评分优于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缺血两组的运动功能明显的较对照两组的差。2)水迷宫测试:定向航行试验,与I/R组相比较,EA+I/R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同时EA+sham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较sham组为短,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的第6天,EA+I/R组小鼠与I/R组相比其在平台所在象限游动的时间明显较长(*P<0.05),EA+sham组小鼠的目标象限时间与sham组相比也较长。结论电针能够有效的改善全脑缺血后小鼠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对于全脑缺血后的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实验二电针抑制全脑缺血后小鼠神经元凋亡和促进神经发生目的探讨电针改善全脑缺血后小鼠的运动和认知功能是否与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和促进神经发生有关。方法5月龄成年C57雄性小鼠,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构建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成四组sham组(n=9),EA+sham组(n=9),I/R(n=9),EA+I/R组(n=9)。EA+sham组和EA+I/R组则在构建模型成功后第二天开始每天给予电针刺激百会穴,其参数:时长30min、频率15/2Hz、强度1-2mA。于建模后第二天四组动物腹腔注射Brdu,连续14d,剂量50mg/kg。于注射Brdu结束后灌注切脑片进行神经元凋亡TUNEL检测,尼氏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1)神经发生的结果相较于sham组,缺血两组的Brdu阳性细胞数目的表达增加,电针治疗后神经发生的数目更加明显,并且与Neurog2有共定位。2)TUNEL阳性细胞计数发现EA+I/R组的TUNEL阳性细胞计数少于单纯缺血组,说明电针具有抑制神经元凋亡的作用,而两个sham组并未检测到凋亡的神经元。3)尼氏染色结果提示,缺血两组小鼠海马内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内尼氏小体消失,但是给予电针处理的缺血组的神经元损害程度相对减轻。结论:电针刺激改善了脑缺血小鼠的神经行为学发挥脑保护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和促进神经发生这两点实现的。实验三电针促进脑缺血后小鼠脑内Neurog2表达研究目的探讨脑缺血后成年小鼠脑内Neurog2的表达变化以及电针能否激活神经前体基因Neurog2的表达。方法5月龄的C57雄性小鼠,体重超过20g,根据SPSS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其随机化分为四组,sham组(n=9),EA+sham组(n=9),I/R组(n=15),EA+I/R组(n=9),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0min再恢复血液灌流的方法构建全脑缺血模型。I/R组分别在3d、5d、7d各时刻分别处死三只实验小鼠。EA+I/R组和EA+sham组则在构建模型成功后连续5d,每天给予电针刺激百会穴,其参数基于本实验室前期实验成果:时长30min、频率15/2Hz、强度1-2mA。电针治疗结束后,实行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立刻置冰上取材,完整剥离小鼠双侧的海马组织,提取RNA做PCR实验分析,并灌注取脑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1) Neurog2在成年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情况:从检测到Neurog2的m RNA水平看来,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后3d Neurog2的表达逐渐增加,5d时达到峰值(P<0.01),7d开始回落。2)电针治疗后Neurog2的表达变化:当给予Sham组加电针治疗后,相比单纯Sham组Neurog2的水平明显增加(P<0.01),缺血加电针治疗组的m RNA水平也明显较缺血组增加(P<0.001),而两个电针组相比较则缺血加电针组Neurog2的表达也是高于单纯电针组。3)免疫荧光染色可以看到脑缺血后Neurog2表达增加,并且在电针刺激后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Neurog2在成年动物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会被激活呈现一个动态的变化,并且电针可以促进Neurog2的表达增加。实验四Neurog2脑内注射改善神经行为学以及促进神经发生的研究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Neurog2蛋白对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及海马区神经发生的影响,探讨侧脑室注射Neurog2蛋白的作用。方法将18只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全脑缺血模型组(I/R组),缺血组加注射Neurog2蛋白组(Neurog2+I/R组),每组6只。第三组于建立模型前1天,单次给予侧脑室注射Neurog2蛋白(10umol/L)4ul。注射完毕后第二天构建全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给予类似操作但不结扎颈总动脉,建模后每组小鼠每天连续注射腹腔注射Brdu7天,观察给予注射Neurog2后各组小鼠的神经行为学和海马的神经发生的情况。结果1)TMS评分:相较于sham组,两个缺血组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都有所下降,给予Neurog2蛋白注射小组的小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优于缺血组。2)免疫荧光:组织学的结果显示给予注射Neurog2小组小鼠的脑内的Brdu阳性细胞的数目明显较缺血组和sham组有所增加。结论脑内注射Neurog2可以改善缺血后小鼠的运动行为学评分,并且可以促进神经发生。
刘行[9](2011)在《内关穴位注射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系统的影响》文中指出实验目的:研究内关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系统相关因子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的影响,为临床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方法:本研究以SD大鼠为受试对象,经内关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预处理14天,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心肌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色法检测组织及血液中XOD、SOD、MDA的含量或活力。实验结果:(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浓缩,内关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组(香丹组)细胞数量增多,细胞核浓缩减少,其作用较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内关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盐水组)预处理好。(2)作为自由基生成来源之一的XOD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含量增强,即说明自由基上游生成因子增多。内关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预处理后XOD含量降低,其作用优于复方丹参滴丸灌胃预处理和内关穴位注射生理盐水预处理。(3)在自由基系统中,作为清除因子的SOD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含量明显降低,即对自由基中游清除能力下降。内关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预处理后SOD活力无明显降低,其保护作用优于内关穴位注射生理盐水预处理。与复方丹参滴丸灌胃预处理相比,SOD含量差异不显着,但内关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组SOD含量有上升的趋势。(4)自由基系统的终产物MD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含量明显增多,即提示自由基下游产物含量增多,内关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预处理后MDA含量显着降低,其清除作用优于内关穴位注射生理盐水预处理。与复方丹参滴丸灌胃预处理相比,MDA含量差异不显着,但香丹组MDA含量有下降的趋势。实验结论:1、内关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预处理降低XOD、MDA的含量,同时提高了SOD的含量。2、内关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预处理可以通过干预自由基系统,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为显着的保护作用。
林栋[10](2011)在《针刺大鼠外关穴对不同脑区CREB磷酸化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经穴特异性的中枢作用机制是现代针灸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然而现有的针刺调控机制主要着眼于针刺效应与靶器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并且将针刺作用直接与效应器相联系,从而忽视了脑功能在整体调控中的作用。“经穴特异性与脑相关”假说认为人体作为生物体,针刺经穴干预的反应和调节作用必须经过脑作为中枢(即信息的传导和转导的枢纽)的调整和整合,再作用于靶器官,从而呈现治疗效应。因此,探讨针刺效应中的脑功能变化特点及其相关生物学机制有助于揭示针刺作用规律。本研究拟从针刺效应的脑功能影像学文献研究入手,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脑功能影响研究资料的系统评价,总结目前较为公认的针刺穴位的效应脑区,之后通过观察针刺对大鼠不同脑区CREB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表达分析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芯片筛查,探讨针刺穴位的效应脑区及其效应物质,为“经穴特异性与脑相关”学说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2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基于功能性磁共振的穴脑相关文献的系统评价,追溯近10年来针刺穴位对不同脑区激活情况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对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重庆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223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筛选。根据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后共获得符合要求的观察针刺健康人穴位的功能性磁共振临床研究的文献8篇。经Mate分析研究后认为小脑及皮质相关脑区有可能是穴位效应的相关脑区。2.1在针刺大鼠外关穴对不同脑区CREB及磷酸化CREB表达影响的研究中,选用健康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外关即刻组、外关20分钟组、非穴即刻、非穴20分钟组,每组6只大鼠,针刺外关穴及外关非穴各20分钟。空白组大鼠除了模拟针刺大鼠时相同的抓取动作外,不做任何处理;外关即刻组大鼠留针20分钟后立即取脑;外关20分钟组,留针20分钟后,起针,置于鼠笼中20分钟后断头取脑;非穴即刻组大鼠,针刺大鼠外关非穴并留针20分钟后立即取脑;非穴20分钟组大鼠,针刺外关非穴并留针20分钟后,起针,置于鼠笼中20分钟后断头取脑。各组大鼠完成干预后,即刻取样,按常规免疫组化步骤操作,分析各组切片的CREB及p-CREB的阳性表达。2.2针刺大鼠外关穴对小脑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表达研究的干预操作同前,各组大鼠在处理后,在不同时间点(即刻、20分钟)迅速断头取脑,取新鲜脑组织,迅速取出小脑扁桃体部分。采用美国Super Array公司的信号转导通路发现者基因芯片(Oligo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FinderTM Microarray),进行基因芯片分析,通过提纯RNA,RNA质量检测,cRNA标记与合成,芯片杂交等步骤,获得在X线曝光下的照片,并保存为灰度(8或16 bit)的电子文档,并使用网上提供的综合型GEArray表达分析配套软件(GEArray Expression Analysis Suite)进行完整的芯片数据分析。3研究结果:3.1在针刺大鼠外关穴对不同脑区CREB及磷酸化CREB表达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外关及外关非穴相比空白组而言,在小脑及皮质扣带回的CREB表达是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的,且都表现为引起了CREB表达的增加,但基于穴位效应的针刺穴位与非穴对CREB表达的作用在各组间比较中均未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而p-CREB在针刺穴位后表现出了较强的特异性,不论在小脑抑或皮质扣带回,针刺外关组的p-CREB的表达均明显增强,且针刺外关组较针刺非穴组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但在针刺20分钟后p-CREB的表达并未出现如即刻效应时的显着性差异,针刺外关组小脑扁桃体区的p-CREB与非穴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而皮质扣带回区的磷酸化CREB仍较非穴组相比表达增强,且具有显着性差异。不同脑区p-CREB在不同时间点表达变化的轮廓分析结果表明,从就时间与脑区的交互作用分析,F=2.325,P=0.246,可认为两个脑区的总体轮廓相互平行,即小脑与皮质扣带回在三个不同时间的反应基本一致,且重合轮廓检验结果表明F=143.869,P<0.0001,即表明这两个轮廓并不重合,且皮质扣带回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小脑。3.2针刺大鼠外关穴对小脑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就各因素基因表达的两两比较而言,即刻状态下外关穴针刺有效激活了多个通路的表达,使得多个基因表达上调。同时在外关的即刻效应中,7号基因的表现较为引人瞩目,针刺外关即刻时不论是20分钟后还是与空白组比较,其表达都明显增强,作为抗凋亡基因Birclb是Naip2 NLR家族的成员,其表达的是凋亡抑制蛋白-2,所属的信号转导通路是survival通路,提示其存在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在对各基因所属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聚类分析中发现,Wnt信号转导通路及NFκB信号转导通路、Survival信号转导通路在即刻状态的穴位刺激中差异表达显着,都有至少4种相关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作为支持。综合之前的各基因两两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Wnt通路、还是Survival通路,以及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针刺外关穴即刻后比非穴即刻组或空白组都出现了基因表达的上调,这表明这三组信号转导通路很可能与针刺穴位的效应有联系。4结论:4.1由于技术路线、研究手段甚至数据采集的模式均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开展针刺效应脑功能影像学研究系统评价的意义可能不大。但根据Meta的结果,小脑及皮质脑区仍然是穴位-脑功能效应研究中颇为受人关注的焦点。4.2针刺外关及外关非穴都能造成CREB在小脑及皮质的表达增加,但p-CREB的表达在外关穴与非穴的的即刻效应中具有显着性差异。因此本研究认为如果说刺激方式本身能造成响应脑区的特异性激活的话,那么体现穴位特异性效应的生物过程则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现象。4.3CREB的磷酸化途径受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同时p-CREB也调节着下游各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及转录调控,因此效应脑区内CREB磷酸化的上游途径及下游靶基因则是下一步研究的核心。通过对基因芯片原始数据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survival通路及wnt通路在针刺外关穴与非穴对大鼠小脑的激活中存在特异性的表达。然而查阅文献表明,不论survival通路还是wnt通路主要还是参与了对神经元细胞的发育及凋亡的调控,尽管有研究表明针刺穴位有助于脑损伤后这两条通路的表达,从而发挥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但本研究是基于正常生理状态大鼠的研究,因此它们在针刺穴位的靶效应脑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Ischemic Cardiac Function in the Intact and Spinalized Rabbi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Ischemic Cardiac Function in the Intact and Spinalized Rabbits(论文提纲范文)
(1)冰片配伍黄芪甲苷和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索引 |
前言 |
第一部分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受试药物、剂量确定及药物配制 |
1.3 试剂及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MCAO模型的评价 |
2.2 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
2.3 Garcia JH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
2.4 脑梗死体积的比较 |
2.5 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比较 |
3 讨论 |
3.1 实验模型及动物的选择 |
3.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及中药治疗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特异性结构蛋白及其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受试药物、剂量及浓度 |
1.3 实验器材、耗材、试剂及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euN表达的影响 |
2.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Laminin表达的影响 |
2.3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GFAP表达的影响 |
2.4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 脑缺血皮质区EBA表 达的影响 |
2.5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VU的主要组分结构关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指标选择依据 |
3.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eu N、 EBA和Laminin及 GFAP表达的影响 |
3.3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VU主要组分的结构关系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血管单元主要组分相关功能蛋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受试药物、剂量及浓度 |
1.3 实验器材、耗材、试剂及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αII-Spectrin表达的影响 |
2.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AQP-4表达的影响 |
2.3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VEGF表达的影响 |
2.4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MMP-9 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指标选择依据 |
3.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αII-Spectrin、AQP-4、MMP-9及VEGF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损伤局部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受试药物、剂量及浓度 |
1.3 实验器材、耗材、试剂及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otch1表达的影响 |
2.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ICD表达的影响 |
2.3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Hes1 表达的影响 |
2.4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DLL4 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指标选择依据 |
3.2 冰片配伍AST Ⅳ和 PNS对 CIRI后脑缺血皮质区Notchl、NICD、Hesl及 DLL4 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个人简历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的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黄芪、三七及冰片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温针灸对脊髓损伤大鼠Shh/Gli-1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外文缩略语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实验研究及Shh信号通路与神经干细胞关系研究进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其他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制备脊髓损伤大鼠模型 |
2.2 分组 |
2.3 各组处理方法 |
2.4 采集脊髓样本 |
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各组大鼠行为学观察 |
4.2 各组大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
4.3 各组大鼠Shh和Gli-1的蛋白表达情况 |
5 讨论 |
5.1 疾病选择的依据 |
5.2 动物模型选择的依据 |
5.3 治疗方法选择的依据 |
5.4 指标选择的依据 |
5.5 实验指标结果分析及评价 |
5.6 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BBB评分 |
个人简介 |
(3)电针促进MCAO模型大鼠步态康复及对运动皮层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器材 |
1.3 手术器械 |
1.4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实验动物的步态采集 |
2.3 8通道微电极(2×4)制作 |
2.4 脑内多电极记录 |
2.5 大鼠MCAO模型的制作 |
2.6 电针治疗 |
2.7 动物取脑TTC染色 |
2.8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指标 |
3.1 神经缺损评分 |
3.2 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步态采集 |
3.3 运动皮层神经放电单元信号记录 |
4 统计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 各组大鼠体重情况 |
2 各组大鼠Bederson改进神经缺损评分情况 |
3 各组大鼠Catwalk步态数据结果 |
4 神经元放电采集结果 |
5 大鼠脑组织TTC染色结果 |
第三章 分析讨论 |
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2 治疗方法的选择 |
2.1 中西医对中风的认识 |
2.2 古文献关于针灸治疗中风的记载 |
2.3 选穴依据 |
2.4 电针参数选择依据 |
3 CatWalk小动物步态分析系统及行为学指标选择依据 |
4 Bederson改进神经缺损评分指标选择依据 |
5 大脑皮层及初级运动皮层(M1) |
6 M1电生理学研究 |
7 Bederson改进神经缺损评分及步态结果分析 |
7.1 Bederson改进神经缺损评分结果分析 |
7.2 电针对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作用 |
8 电针对MCAO模型大鼠M1区Spike发放的影响 |
8.1 电针对MCAO模型大鼠M1区域的活化和重建 |
8.2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发表文章 |
附录(三) 在校取得的专利 |
附录(四) 在校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录(五) 附图 |
(4)任督二脉针刺法与神经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在脑病治疗中相关性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任督二脉针刺法的源流与临床应用 |
1.1 任督二脉针刺法的源流 |
1.2 任督二脉针刺法在脑病中的临床应用 |
2 Notch信号通路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
3 任督二脉针刺法与Notch信号通路的内在关联性 |
4 总结与展望 |
(5)褪黑素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褪黑素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其主要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SP600125阻断下针刺对CUMS大鼠JNK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1. 抑郁症的病因、表现及分型 |
2. 抑郁症的诊断 |
3.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
4. 抑郁症的非药物疗法 |
5.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抑郁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
1. 抑郁症的发病 |
2. 脑神经网络及抑郁症相关信号通路 |
3. 针刺抗抑郁的机制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阻断剂条件下针刺对CUMS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二 ELISA法检测阻断剂条件下针刺对CUMS大鼠海马与血清相关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三 WB法检测阻断剂条件下针刺对CUMS大鼠海马中JNK、p-JNK含量变化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实验四 RT-PCR法检测阻断剂条件下针刺对CUMS大鼠海马等脑组织相关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五 免疫组化法检测阻断剂条件下针刺对CUMS大鼠海马中JNK、c-Jun在不同脑区的变化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步骤 |
3. 检测指标 |
4. 统计学处理 |
5. 实验结果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分析讨论 |
1.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
2. 中医/针灸:从心到从脑论治抑郁 |
3. 本团队前期研究 |
4. 针刺穴位的选择依据 |
5. 实验取材的选择:海马与血清 |
6. JNK信号转导通路 |
7. 针刺干预对应激诱导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的影响: |
8. 针刺干预对应激效应因子HSP70的影响: |
9. 针刺对JNK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 |
10. 行为学和造模方法的选择 |
11.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电针调控Notch信号通路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SD大鼠钳夹型急性胸段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电针治疗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过程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附录 |
综述 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交流的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的奖励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实践的情况 |
致谢 |
(8)电针增加Neurogenin2表达和促进神经发生从而改善全脑缺血后小鼠神经行为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电针改善脑缺血后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基础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使用的器材 |
1.3 手术器械 |
1.4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小鼠全脑缺血模型的构建 |
2.3 电针治疗 |
2.4 神经功能学评分 |
2.5 通过 Morris 水迷宫的方法鉴定四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表现 |
2.6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脑血流监测结果 |
3.2 各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 |
3.3 各组小鼠的水迷宫测试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电针抑制全脑缺血后小鼠神经元凋亡和促进神经发生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使用的器材 |
1.3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电针治疗 |
2.3 神经发生 |
2.4 TUNEL 染色 |
2.5 尼氏染色 |
2.6 统计 |
3 结果 |
3.1 神经发生 |
3.2 TUNEL 染色结果 |
3.3 尼氏染色的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电针促进神经前体基因 Neurog2 的表达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使用的器材 |
1.3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实验分组,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和电针治疗方法 |
2.2 动物取材 |
2.3 PCR 检测 |
2.4.免疫荧光染色 |
2.5 统计学处理 |
3 PCR 结果 |
3.1 Neurog2 在成年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情况 |
3.2 电针治疗后 Neurog2 的表达变化 |
3.3 免疫荧光结果 |
4.讨论 |
实验四 Neurog2 改善脑缺血小鼠的神经行为学以及促进神经发生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使用的器材 |
1.3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侧脑室注射 |
2.3 Brdu 注射途径和剂量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各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 |
3.2 免疫荧光的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内关穴位注射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3 实验药物 |
1.4 实验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穴位注射预处理选穴、注射剂量及操作方法 |
2.2.1 选穴定位方法 |
2.2.2 注射剂量 |
2.2.3 操作方法 |
2.3 灌胃预处理给药剂量及操作方法 |
2.3.1 给药剂量 |
2.3.2 操作方法 |
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5.1 心肌病理学检测 |
2.5.2 黄嘌呤氧化酶(XOD)检测 |
2.5.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 |
2.5.4 丙二醛(MDA)检测 |
2.6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心肌病理学检测 |
3.1.1 分级评分标准 |
3.1.2 心肌组织病理学分级结果与结论 |
3.2 黄嘌呤氧化酶(XO)检测结果 |
3.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结果 |
3.4 丙二醛(MDA)检测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
1.1 中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
1.2.1 古代医家关于胸痹治疗概要 |
1.2.2 现代中医学相关实验研究 |
2 西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
2.1 西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的探讨 |
2.2 西医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 |
2.2.1 抑制自由基的堆积 |
2.2.2 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
2.2.3 抑制钙超载过程 |
2.2.4 关于其他机制的实验研究 |
3 关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
3.1 实验动物的选择 |
3.2 关于造模因素 |
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系统的关系 |
4.1 自由基系统概述 |
4.2 心肌缺血-再灌注与自由基系统 |
5 关于自由基系统指标的选择 |
5.1 黄嘌呤氧化酶(XOD) |
5.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5.3 丙二醛(MDA) |
6 关于穴位、药物、干预方法的选择 |
6.1 内关穴的选择 |
6.1.1 内关穴治疗胸痹心痛的古代认识 |
6.1.2 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代研究 |
6.2 穴位注射的选择 |
6.3 香丹注射液的选择 |
6.4 复方丹参滴丸的选择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综述 针灸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 图片 |
附件3: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针刺大鼠外关穴对不同脑区CREB磷酸化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一、传统经络理论中与穴位脑功能相关的阐释 |
1 经脉循行中与脑相关的部分 |
2 与脑功能相关的经络理论 |
二、现代医学对穴脑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
1 电生理研究 |
2 功能影像学研究 |
第二章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的穴脑相关影像学的系统评价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2 剔除标准 |
3 检索策略 |
4 质量控制 |
5 统计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1 文献的一般研究情况 |
2 纳入文献 |
3 针刺不同穴位对脑区特异性效应的影响 |
4 针刺穴位对不同脑区激活效应的比较 |
四、讨论 |
1 对脑功能影像学研究结果应用Meta分析的可行性及意义 |
2 不同影像学研究文献合并的异质性问题 |
3 基于fMRI技术的针刺效应相关脑区的系统评价 |
4 目前针刺效应的影像学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针刺大鼠外关穴对不同脑区CREB及磷酸化CREB表达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 实验方法 |
二、结果 |
1 针刺对CREB阳性细胞表达的分析 |
2 针刺对p-CREB阳性细胞表达的分析 |
3 基于CREB表达的不同脑区p-CREB的协方差分析 |
4 不同脑区p-CREB在不同时间点表达变化的轮廓分析 |
三、讨论 |
1 从功能影像学到分子生物学的针刺穴位效应研究 |
2 CREB的磷酸化与针刺效应 |
3 外关穴针刺效应脑区的CREB表达特点 |
4 不同脑区p-CREB的时间变化规律 |
5 轮廓分析与功能连接 |
第四章 针刺大鼠外关穴对小脑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表达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 实验方法 |
二、结果 |
1 组织RNA提取、纯化质量检测结果 |
2 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
3 全因素基因表达聚类分析图 |
4 各组间基因表达的两两比较 |
5 对各基因所属不同信号转导通路的聚类分析 |
三、讨论 |
1 本研究采用的功能基因芯片技术 |
2 针刺外关穴与非穴对大鼠小脑基因表达差异的分析 |
3 Survival信号转导通路 |
4 wnt通路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之处 |
3 不足之处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四、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Ischemic Cardiac Function in the Intact and Spinalized Rabbits(论文参考文献)
- [1]冰片配伍黄芪甲苷和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的研究[D]. 欧阳波.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温针灸对脊髓损伤大鼠Shh/Gli-1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琴.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3]电针促进MCAO模型大鼠步态康复及对运动皮层神经元放电影响的研究[D]. 张荻.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任督二脉针刺法与神经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在脑病治疗中相关性的理论探讨[J]. 袁龙健. 中医临床研究, 2018(14)
- [5]褪黑素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杨博. 西南医科大学, 2018(10)
- [6]SP600125阻断下针刺对CUMS大鼠JNK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D]. 施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电针调控Notch信号通路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 耿鑫. 昆明医科大学, 2016(02)
- [8]电针增加Neurogenin2表达和促进神经发生从而改善全脑缺血后小鼠神经行为学的研究[D]. 张巧梅.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2)
- [9]内关穴位注射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系统的影响[D]. 刘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1)
- [10]针刺大鼠外关穴对不同脑区CREB磷酸化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 林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