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工实习课题的生产化(论文文献综述)
梅艺思[1](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劳作教育研究(1927-1937)》文中研究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劳作教育,是政府基于发展生产、建国育民的需求开展的一项教育改革和制度建设,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实践的历史过程。历史从来都是社会复杂的合力之果,已有研究主要从教育学角度关注劳作教育理论、教育家的劳作教育思想等静态方面,而忽视了劳作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因此从历史学角度,全面深入地把握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同时以问题意识展开对劳作教育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呈现这一历史现象。本文以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劳作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与国民塑造、农村经济恢复建设等方面的内在联系,以求深入考察社会变迁下劳作教育与社会、经济、教育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鉴于发展生产、保障民生以及实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统治当局开始实行教育改革。工作科的设置拉开了劳作教育的序幕,该科由清末民初的手工一科发展演变而来,继之工作科被改为劳作科,劳作教育最终确立。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劳作教育受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重视。在教育部的提倡和号召下,各省市教育厅局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劳作课程标准积极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案。为了促进劳作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教育部在师范学校开办劳作专修科专门培养劳作教员,同时辅之以举办短期劳作科教员补习班加强在职教员的专业技能,另教育部将劳作教育列入对外教育交流的事项之一,主动学习日本开办劳作教育的先进经验。这些举措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作教育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劳作教育与时下公民科及职业教育的紧密联系,故劳作教育也参与到国民性改造的事业中。而劳作教育课程标准的设计筹划者熊翥高在川沙县开展的生产劳作教育试验对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副业的发展有明显效果。1934年底,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学校及中小学劳作科成绩展览会”既是为了检视成绩、革除积弊,同时也是推广劳作教育的措施,扩大了这种新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展览会所呈现出的劳作教育成绩也许令人不甚满意,但南京国民政府劳作教育在推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占有一席之地,并给予当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启示和借鉴。
卫恒先[2](2019)在《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以民国时期活跃在上海地区的雕塑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挖掘整理,系统的考察民国上海雕塑家的社会活动、艺术实践和创作观念,以点带面的反映中国早期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阐述特定的城市商业环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对于雕塑家的深刻影响。救亡和启蒙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从“科技救国”到“文化救国”意识转型催生了中国学子对于西方艺术领域的关注,他们对于西方雕塑的学习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上海的文化背景和城市建设背景对于现代雕塑产生的有利条件,以及西学东渐浪潮下早期上海雕塑家的出现及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以社会学的视角还原历史的现场,微观考察雕塑家们留洋归国后,如何在上海的都市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自我经营、从事雕塑展览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以及这些艺术活动的公众评价和社会效应。第三部分考察上海雕塑家多重艺术实践的以及他们对于艺术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民国上海文化中既具有最时尚和最具活力的元素,也有最传统和最经典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在艺术家的实践中是并存的,他们多数都接受过“新”“旧”之学,在面对“中”和“西”两种语汇时往往能应对自如,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分”,也体现在雕塑观念上的“合”。同时,他们将雕塑作为自我表达的媒介,在雕塑创作中强调个人风格,通过不同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诠释个人化的、特定的艺术观念。第四部分考察在民国社会和时代巨变下,雕塑家们对于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诠释与解读,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建造的领袖和英雄形象,借鉴西方雕塑的形式和构图,塑造出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大写的“人”,将民族意志融入到公共空间中,从而促进民族公共意识的觉醒,激励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第五部分考察民国雕塑家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在民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雕塑家们都有着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艺术活动与“美育救国”的思潮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可以说民国上海雕塑家们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美育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雕塑作品成为城市独特的公共记忆和历史记忆,它们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为城市注入了灵魂。文章的最后探讨民国时期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对于当今雕塑创作的启示,笔者认为雕塑民族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历程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民族化应与时代内涵相联系。同时认为雕塑应该表现人文精神,对于人性的表现、对于情感的表现是雕塑创作恒常的主题,当代雕塑在面对不同时代和不同经历的对象时,依然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尹静涛,秦云,郭颖[3](2018)在《企办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多以企业投资为主,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以企业为主导,淡化教学目标,效果欠佳。企办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环节建设的成效更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校企一体优势,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刘良瑞[4](2018)在《基于工匠精神的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以工匠精神为内核融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全过程的方法,构建了"职业能力分层递进、工匠精神层层渗透"的模具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采取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工匠培养的措施,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纪树全[5](2017)在《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文中指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于技师学院是一个全新探索,很多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开拓创新。因此,技师学院应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共研课程设置、共同开发教材,逐步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陈辉珠[6](2016)在《中职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研究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综合实训课程自然而然就成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都存在不够重视综合实训课程建设、行业企业没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学校的实训教学、学校的师资、设备不足等问题。或者中职学校避重就轻,构建实训课程体系时采取相对封闭的学科知识汇总,简单重复的技能训练,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中职毕业生远远没有达到行业和企业以及社会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应当把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摆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想法设法提升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水平,深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我国对中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中职学校实训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这个现实矛盾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其次通过文献综述介绍了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为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再次,根据梳理好的相关理论,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为例,经过对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编制课程目标,设计教学项目,编写教材,筹建综合实训室等步骤,介绍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主要操作步骤。同时,将开发完成的综合实训课程付之教学,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始终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理念,对班级组织形式、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课堂评价体系等做了深入的改革与探索。并通过对在校学生和已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课程在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利与弊。最后对整个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为以后同类课程开发提供实践经验指导。本文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实践问题,为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陈卫炉[7](2016)在《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文中提出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主要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快速进入繁荣期,收获了较为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新中国“泛政治化”创作语境中,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兴衰荣辱,无疑带有显着的时代印记,并昭示着文学自身律动和社会政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除导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六章。论文充分注意建构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串联的前、后两个篇章结构。前三章内容着力描摹和彰显整体、抽象的时代场景和历史风貌,后三章内容旨在呈现具体、细致入微的文学内部感知。大致形成了某种“互文性”的研究框架结构,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努力建构起一个相对合理的研究模型。论文前半部分,主要从文学发生的外部环境入手,探究和分析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第一章从建国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识字运动”为主的职工业余教育和文艺政策的“工农兵文学方向”三个方面入手,探究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第二章着力考察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问题,提出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新型知识分子,实践上进行组织化写作、新闻媒介的培育引导以及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借鉴引入,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于新型创作队伍的建构和生成过程。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创作业绩,并对上海工人作家群进行了整体性扫描。论文后半部分,主要由第五、六、七三章组成,着意从文学本体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转入到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人物类型和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就文学主题类型而言,聚焦翻身作主的工人在政治、经济以及精神面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类宏大的时代主题,显露出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老工人、新女工、牛步化知识分子和中间状态干部等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丰富和拓展中国当代工人形象画廊。在叙事模式上,普遍存在“车间模式”、“新闻速写模式”、“正剧化模式”、“二元对立模式”等弊病。论文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努力从历史必然性、局限性及其成因、对未来创作的启示和影响三个维度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现象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出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经验,对世界工业文学名着进行大视野、高层次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在正确认知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正当合理的一面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进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展。
陈海滨,陈德均[8](2015)在《“学做一体、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任务之一。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学做一体、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值得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和借鉴。
徐敬东,陈德航[9](2015)在《以模拟工厂为平台探索数控技术实训教学》文中研究指明鉴于职业学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企业实际生产岗位要求严重脱节的现象,本文提出搭建模拟工厂平台优化数控技术实训教学方式。该平台运行以"教学内容生产化、教学流程工作化、组织管理企业化、教学评价人性化"为指导,向学生提供生产实训,解决了校内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不一致,校内实训与职业岗位工作不一致的问题。
吴跃华[10](2015)在《中职学校车工实训操作课差异教学法刍议》文中研究说明中职学校车工实操课教学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做到因人施教,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学生。
二、车工实习课题的生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工实习课题的生产化(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的劳作教育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与思考 |
三、研究思路、方法、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劳作教育的缘起与确立 |
第一节 劳作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社会生产方面 |
二、教育方面 |
第二节 劳作教育的制度化确立 |
一、从手工教育到劳作教育的演变 |
二、劳作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
第二章 政府开办劳作教育的举措 |
第一节 各省市劳作教育实施方案的编订 |
第二节 政府推行劳作教育的措施 |
一、分科师范教育:劳作师资之培养 |
二、短期培训:开办劳作科教员补习班 |
三、推进中日劳作教育之交流 |
第三章 劳作教育下的国民与社会 |
第一节 劳作教育与国民塑造——劳作科与其他科目的联络教学 |
一、劳作教育与公民训练 |
二、劳作教育与职业训练 |
第二节 劳作教育与社会生产恢复建设——以川沙县生产劳作教育试验为例 |
一、植棉试验与农业生产 |
二、养鸡试验与农村副业 |
第四章 成果展示:全国职校及中小学劳作科成绩展览会 |
第一节 劳展会的旨趣 |
一、检视成绩,革除积弊 |
二、纠正认识,扩大影响 |
第二节 筹办劳展会经过 |
一、筹备事宜 |
二、各省市开预展会 |
三、全国劳展会开幕 |
四、评判委员会审查劳展会展品 |
第三节 官方对的劳作教育成绩的评鉴 |
一、各省市出品情况 |
二、各类展品出品情况 |
第四节 民众对劳作教育成绩的态度 |
一、赞誉者 |
二、怀疑者 |
三、不满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前期相关文献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雕塑家的出现背景 |
1.1 上海都市背景 |
1.1.1 大上海的商业背景 |
1.1.2 作为文化和艺术中心的上海 |
1.1.3 上海的都市建设与公共雕塑 |
1.2 “西学东渐”与早期雕塑的开展 |
1.2.1 传教活动及对于早期雕塑的影响 |
1.2.2 救亡图存与留学运动 |
1.3 上海雕塑家的国外求学背景 |
1.3.1 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求学 |
1.3.2 法国自由画室的雕塑学习 |
1.3.3 张充仁在比利的雕塑学习 |
1.3.4 日本雕塑背景及留日雕塑家的学习 |
第二章 现实境遇——雕塑家在上海的活动 |
2.1 商业活动 |
2.1.1 艰难生存与谋求业务 |
2.1.2 商业经营 |
2.2 人际活动 |
2.2.1 江小鹣的朋友圈 |
2.2.2 其他雕塑家的人际交往 |
2.3 展览活动 |
2.3.1 雕塑展览的开创(1925-1929 年) |
2.3.2 雕塑展览的发展(1930-1936 年) |
2.3.3 雕塑展览的衰落(1937 以后) |
2.4 教学活动 |
2.4.1 在美术学校的雕塑教学 |
2.4.2 在社团和画室的雕塑教学 |
第三章 上海雕塑家的个人创作与自我追求 |
3.1 李金发雕塑中的“诗歌意象” |
3.2 江小鹣“通变中西”的多种艺术实践 |
3.2.1 江小鹣作品的现代艺术形态 |
3.2.2 传统文化对于江小鹣艺术的影响 |
3.2.3 江小鹣雕塑的“西体中魂” |
3.3 滕白也艺术中的“东方表现主义” |
3.4 岳仑、张澄江雕塑的折衷风格 |
3.5 张充仁雕塑的“罗丹风格” |
3.6 其他雕塑家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 |
3.6.1 张辰伯 |
3.6.2 万籁鸣 |
3.6.3 严德晖 |
3.6.4 滑田友 |
3.7 女性雕塑家的自我关照 |
第四章 塑造时代形象 |
4.1 “国父”形象的塑造 |
4.1.1 民国早期公共空间的孙中山像 |
4.1.2 上海市府总理铜像及影响 |
4.1.3 南京新街口总理铜像 |
4.2 革命英烈的塑造 |
4.2.1 骑马像 |
4.2.2 立像 |
4.3 抗战形象的塑造 |
4.4 民众肖像的塑造 |
第五章 民国上海雕塑家的价值 |
5.1 社会价值 |
5.1.1 促进美育的传播,凸显社会责任 |
5.1.2 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
5.2 历史价值 |
5.2.1 雕塑事业的拓荒者 |
5.2.2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
5.2.3 公共雕塑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 |
5.2.4 上海雕塑家的艺术活动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
5.3 当代启示 |
5.3.1 雕塑创作要有人文关怀 |
5.3.2 雕塑创作要体现民族个性 |
5.3.3 雕塑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上海雕塑家活动年表 |
二、民国时期三次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展作品名录 |
三、民国上海雕塑家着述、译介文献名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3)企办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分析 |
二、指导思想 |
三、建设内容 |
(一)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
(二) 校企共同改善实训基地硬件环境 |
(三) 实习基地建设对接专业建设 |
(四) 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
(五)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
(六)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
(六) 基地生产对接科研和培训 |
五.建设成效分析 |
(一) 制订了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 |
(二) 完善了实训条件 |
(三) 建设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
(四) 设置了以真实产品为案例的实习实训项目 |
(五) 开发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
(六) 科研创新成果显着 |
(4)基于工匠精神的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构建模具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
2.1 理清构建思路 |
2.2 对接职业岗位, 明确能力目标 |
2.3 精神成长与技能提升协同发展 |
2.4 分层搭建, 融“核”贯通 |
3 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3.1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
3.2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
3.3 教师工匠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 |
(5)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领导挂帅, 强化管理 |
二、建章立制, 规范运行 |
三、补齐短板, 丰富内涵 |
(一) 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创新人才培训模式 |
(二) “引厂入校, 引校入厂”初步成型 |
(三) 加强质量建设, 坚持“训为企用” |
1. 在课程建设上 |
2. 在教材开发上 |
3.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
4. 在质量评价上 |
四、服务社会, 成效斐然 |
(一) 突出社会服务特点, 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
(二) 突出高端引领特点, 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 |
(三) 突出训为企用特点, 促进技能就业 |
(四) 突出品牌示范特点, 形成优势互补 |
(6)中职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研究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分析 |
第二节 研究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二章 中职综合实训课程的内涵及其特点 |
第一节 中职综合实训课程的内涵 |
第二节 中职综合实训课程的独特性 |
第三节 中职综合实训课程的构成要素 |
第三章 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应用研究——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第一节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
第二节 基于职业能力的综合实训课程目标开发 |
第三节 产品化的综合实训项目开发 |
第四节 参照生产车间的综合实训室开发 |
第五节 模仿企业架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发 |
第六节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开发 |
第七节 贴近企业标准的教学评价开发 |
第四章 综合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效果评估反馈 |
第一节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校学生学习效果反馈 |
第二节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
第五章 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研究成果总结 |
第二节 课题成果的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问卷 |
附录 2:参与职业能力分析的行业企业专家名单 |
附录 3:参与职业能力分析的院校教师名单 |
附录 4: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
附录 5:在校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 6:毕业生就业情况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 |
2.1 朝气蓬勃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2.2 以“识字”为中心的职工业余教育 |
2.3 “为工农兵服务”作为当代文学前进的方向 |
第3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 |
3.1 培养新型知识分子 |
3.2 组织化写作实践 |
3.3 新闻媒介的阵地培育和舆论引导 |
3.4 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影响和借鉴 |
第4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焦虑与勃兴 |
4.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溯源和流播 |
4.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勃兴 |
4.3 比较视域下的“上海工人作家群” |
第5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 |
5.1 忆苦思甜 |
5.2 劳动光荣 |
5.3 技术革新 |
5.4 接班 |
第6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人物类型 |
6.1 老工人 |
6.2 新女工 |
6.3 “牛步化”知识分子 |
6.4 中间状态的干部 |
第7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叙事模式 |
7.1 “车间文学”模式 |
7.2 新闻化模式 |
7.3 正剧化模式 |
7.4 二元对立模式 |
第8章 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评价 |
8.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必然性 |
8.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局限性及其成因 |
8.3 关于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上海工人作家生平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学做一体、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做一体、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二、“学做一体、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1. 校企联动助力专业发展 |
2. 专家指导推动模式改革 |
3. 岗位调研分析职业能力 |
4. 工学对接完善课程体系 |
5. 方式转变深化产教融合 |
6. 措施扎实提升“双师”素质 |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条件 |
四、“学做一体、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
五、体会与思考 |
(9)以模拟工厂为平台探索数控技术实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控实训教学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的主要问题分析 |
1.1 实训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相差甚远 |
1.2 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典型生产任务脱节 |
1.3 实训过程不利于学生体验工作过程 |
1.4 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
2 完善实训车间建设, 搭建模拟工厂平台 |
2.1 模拟工厂硬件基础建设 |
2.2 模拟工厂软环境建设 |
3 以模拟工厂为平台优化数控技术实训教学方式 |
3.1 教学内容生产化 |
3.2 教学流程工作化 |
3.3 组织管理企业化 |
3.4 教学评价人性化 |
(10)中职学校车工实训操作课差异教学法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抓好学生基本功训练, 培养扎实的实操基础素养 |
1. 贯彻安全文明生产的理念, 是实训课的第一要务 |
2. 掌握车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是实训课的入门基础 |
3. 从初级课题训练开始教学, 是实训课的必经阶段 |
二、正确选用训练课题和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
1. 正确选择训练课题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
2. 实训中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差异教学法最有益 |
四、车工实习课题的生产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的劳作教育研究(1927-1937)[D]. 梅艺思.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2]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D]. 卫恒先. 上海大学, 2019(02)
- [3]企办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尹静涛,秦云,郭颖.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4]基于工匠精神的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 刘良瑞.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8(34)
- [5]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J]. 纪树全.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1)
- [6]中职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研究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D]. 陈辉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6(02)
- [7]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D]. 陈卫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8]“学做一体、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陈海滨,陈德均. 职业, 2015(27)
- [9]以模拟工厂为平台探索数控技术实训教学[J]. 徐敬东,陈德航.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 [10]中职学校车工实训操作课差异教学法刍议[J]. 吴跃华. 新校园(中旬),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