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格理论分析和设计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

运用格理论分析和设计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

一、用格理论分析和设计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孙肖坤[1](2021)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的动态稳定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国内外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和经济效益,其开发建设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领域,许多投资主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并开始涉足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参与建设的单位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带来的项目风险也愈发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效率低下、费用超支等现象屡见不鲜,项目执行情况在各层面上不尽如人意,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管理实践的需求。因此,从复杂性视角出发对项目管理领域进行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如何对项目复杂性进行科学、系统以及深入的分析,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动态、全面地掌握项目费用状态,如何判断工程费用实际状态与计划的偏差严重程度,如何对项目费用偏差做出科学的警报和预测,如何有依据地对工程项目的费用偏差进行有效纠偏控制,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实施监控管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复杂性视角的建设项目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项目费用偏差的警报及预测模型,梳理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费用偏差程度下的纠偏流程,进而分析并设计了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费用监控模式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在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项目建设各阶段内费用偏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识别,构建系统动力学反馈图模型,确定主要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建立各变量之间方程关系;最后,通过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建立动态控制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识别出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及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费用偏差计算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适用于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的方法模型;然后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缺陷分析,引入贴近度概念,并将边界均值算子作为主要方法对经典K-means聚类进行改进,有效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和警情区间不连续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模型是偏差警报模型的后续研究。首先,全面论述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原理,对其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仿生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初始网络权值和阈值,并将历史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得成熟模型;同时,将现阶段的费用偏差进行子目费用分析,将总偏差最终分摊至每一个子目费用的扰动因素,深度分析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中不同活动对费用偏差的影响,在当前费用偏差情况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其对未来费用偏差的影响程度并予以量化,判定即将发生的项目警情及其位置,有效辅助项目费用管理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费用事前控制。(3)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首先,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挖掘了流程再造和协同理论与之相适应的契合点,梳理了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和协同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运维阶段所面临的不同费用偏差警情,明确各阶段责任方,梳理并总结出具体的纠偏操作流程和控制策略;为了增强该纠偏流程的适用性,本节首次提出了纠偏效果评价,从控制能力、控制效果、经济和社会效果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支撑度理论的模糊群决策模型,对纠偏效果进行评价,给出反馈结果,推动纠偏策略的持续改进。(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把研究的理论和构建的模型拓展到实际的项目费用管理中,提出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设计。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用户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构建费用偏差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结构,从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数据库四个角度对系统进行详细深入的设计;在涉及到系统关键的实施技术方面,对开发技术选型进行了结构性论述,并对数据仓库的核心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设计了系统模型管理模块的结构和重点功能。该系统包括费用偏差警报、费用偏差预测、费用偏差控制、纠偏效果评价等功能。

姜莉[2](2020)在《基于六西格玛的灯具组装过程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海外市场产品本地化、不可测的社会因素导致订单下滑以及制造成本增加等困境接踵而来,S公司作为LED照明灯具的制造型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对S公司的产品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质量的提升早已不仅仅带来性能、外观的保证,质量也扛着制造成本、公司品牌的重担。本文通过对质量管理发展和趋势的介绍,结合S公司实际采用的主要质量管理方法,阐述了六西格玛在当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接着详细介绍了六西格玛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然后对S公司灯具的制造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针对S公司在组装过程中经常漏料的问题,采用六西格玛DMAIC(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ment,Control)的质量管理模式,开展了降低S公司DPPM的改善项目。此改善项目在定义阶段使用柏拉图分析了改善前灯具组装过程中的各种质量问题,以S公司2020年的目标为客户需求,分别定义了项目范围、改善内容以及项目目标,同时预估了财务收益,并成立了项目小组、制定了项目计划。在测量阶段,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属性一致性评估,并对漏料问题的过程能力做了分析,应用柏拉图分析了漏料的三种主要类型。在项目分析阶段,运用假设分析对影响因子逐一排查验证,利用因果关系矩阵和柏拉图确定了不良率的关键影响因子,同时利用鱼骨图对复杂的关键因子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可能的改善措施。在项目改善阶段,对各关键因子进行详细的过程改善,然后进行改善后的PFMEA分析和过程能力分析。在项目的控制阶段,通过对改善后过程能力的追踪,检验了改善结果和财务收益,并更新控制计划,制定标准化文件等以使项目成果得到保持和巩固。通过六西格玛DMAIC的应用,S公司组装过程中因漏料导致的产品不良率得到了极大地降低和控制,因此也降低了S公司的组装制造成本,保证了S公司的品牌信誉。S公司DPPM改善项目的成功不仅说明了六西格玛DMAIC的质量管理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也为其他质量改善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经验。

任栋[3](2020)在《基于5P模型的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究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国家之间尚且如此,企业之间亦复如是,于是,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和企业竞争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对于公司和企业而言,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而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公司和企业需亟待解决的长期课题。如今,世界已进入5G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已然覆盖各行各业,而C公司是我国IT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内的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商。C公司作为国有IT企业,近几年发展情况良好,但员工普遍反映,公司的激励机制和薪酬水平普遍满意度较低,而且公司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岗位晋升困难、培训投资少且流于形式,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薪酬激励手段单一、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等。本文以C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网上查阅C公司的资料,对C公司进行实地走访,个别访谈、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其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进行调查研究,运用“职务设计”(Position)、“人员开发”(Personnel)、“绩效管理”(Performance)、“薪酬设计”(Payment)及“工作积极性”(Positive Attitude)的5P模型理论来发现其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而从5P角度及相关激励理论来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包括打通员工晋升通道,优化培训与开发系统,完善员工职业规划与培训机制,优化绩效考核标准,改进考核与薪酬系统,提升员工薪酬待遇,丰富企业文化、完善员工关系等,从而完善C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激励机制,进而不断提高C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本文以改进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为研究目的,将5P模型运用到公司激励机制的实际中去,对改善C公司的激励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对业内其他I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倩倩[4](2019)在《协作成本与完成质量联合优化的任务分配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任务分配乃社交网络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一般地,任务的完成质量主要由参与人员的技能水平决定。但是,仅考虑技能水平的任务分配,可能引起各自为战,导致完成质量不高。因此,综合考虑技能水平与协作成本的任务分配方法,能为任务的完成质量提供有效保障。由于执行目标的不同,任务分为协作型任务与竞争型任务。协作型任务需要参与人员精诚合作,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如嫦娥四号的发射;而竞争型任务需要参与各方既斗争又合作,为了结果的公平性而权衡多种影响因素。显而易见,协作型任务的分配应考虑参与人员的技能水平,并最小化参与人员间的协作成本;竞争型任务的分配不但考虑参与人员的技能水平,还应同时考虑参与人员的代表性,最大化参与人员间的协作成本,高的协作成本保证结果的公平性。本文以社交网络为研究背景,重点关注协作成本与任务完成质量,对社交网络的任务分配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的工作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成质量最优化的协作型任务分配算法:基于概念格理论,发现超大规模在线社交网络中的小团体,利用小团体成员间的强联系属性,结合协作型任务的内在需求,提出一个完成质量最优化的协作型任务分配算法。将协作型任务分配问题建模为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并证明了该优化问题具有NP-hard特性,进而提出一个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t。2)成员影响力与协作成本联合优化的竞争型任务分配方法:综合考虑候选成员的代表性、技能水平与协作成本,提出面向竞争型任务的有效分配算法。考察基于概念格理论生成的小团体,每个小团体中影响力最大的成员作为最佳备选,并权衡候选人员的协作成本,以保证任务执行结果的公平性。将竞争型任务分配问题进行建模,形成了相应的组合优化问题,并证明该组合优化问题具有NP-hard特性,进而提出一个成员影响力与协作成本联合优化的启发式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3)为证实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本文使用真实数据集进行验证,并与贪心算法进行比较,本文所提算法在组内协作成本,组内最小协作成本、成员规模、运行时间等方面具有更佳性能。

魏然[5](2019)在《某大型车企厂房美化翻新项目设计与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大型合资车企厂房已投产10余年,厂房内部的基础设施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旧。在有限资源下,该企业希望系统地对厂房进行翻新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翻新效果,以便改善员工的生产办公环境、提升公司的对外宣传形象。本论文以该大型车企的美化翻新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将安全工程的理念和原理全方位地运用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当中。通过施工风险识别方法、施工现场建设项目团队效能测量方法、系统分析方法、PDCA理论等,在可行性分析阶段系统地分析施工存在的风险情况、施工期间作业干涉的发生概率,并明确了安全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将事前制定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切实运用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绩效。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通过对在生产期间的厂房现状分析,在施工时间短、可施工时间同时存在许多其它施工项目的约束条件下,选择何种美化工艺能够在可行性、安全性、美观性、经济性等方面取得较好的平衡。(2)在明确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区域的同时,系统地对施工方法自身存在的风险以及各个施工项目间干涉产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同时提出对策方法。(3)运用关于系统分析的理论,对项目实施系统划分为目标、对象、行为、组织几个子系统,同时提出了系统提升承包商管理(进度、安全、现场)能力的工具表格,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4)切实将方法运用到项目的实际推进管理过程,项目无论在效果、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得到了公司上下领导的一致认可。随着社会向前进步,美化工作环境也将成为越来越多的车企经营者的追求。伴随着大量早期投产的厂房因设施老化导致工作环境恶化,在厂房不重建的大前提下,必然有大量车企需要对厂房进行美化翻新。本论文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将为需求人员提供较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李沛[6](2017)在《A公司CMM推广项目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激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党的十八大后,政府职能转变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力度空前、万众瞩目。在这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软件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承载的使命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不难发现,随着软件规模的日益庞大,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软件危机也逐渐显现:软件成本日益增长、进度难以控制、交付质量不高、维护升级困难等等。我们认真分析危机背后的真正原因,得出了“解决软件危机,不光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问题”结论。软件专家研究出了软件工程化方法,用以化解危机。其中,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业内普遍认可的软件工程化方法。本研究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该企业学习并试点了CMM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果。管理层普遍认可CMM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决定按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全面推广建设。然而在推广建设过程中,多头指挥、工作推诿、热情不高等问题突出,全面推进困难重重。本文结合自己在软件技术、工程管理和部门管理多年的经验,对项目管理在CMM推广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研究,重点研究了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和激励管理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人力资源配置方面,首先通过成功案例分析和充分调查,分析了项目中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并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工作分析、工作职责方面进行了研究,运用岗位要素加权平均法、项目责任分配法等科学方法,务实改进了项目组织结构,设计了岗位责任说明书、成员配备管理计划和项目责任分配矩阵。人力资源激励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项目成员的绩效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并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激励和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研究,运用KPI关键绩效指数、按需激励等科学方法,提升项目团队绩效。本文针对CMM推广项目中的主要管理问题,从人力资源配置和激励角度入手,结合项目实际,开展研究和实践,形成制度、流程等组织资产,建立管理体系,最终实现即提升本企业软件工程化水平,又能为国有同行提供相应借鉴的目的。

张兆翔[7](2016)在《地铁建设项目组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地铁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民生供给、优化城市结构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成为国民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地铁工程建设周期长、项目复杂度高、管理难度大,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建设管理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明确建设方内部各部门职责,优化合同体系,可以显着提高地铁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经济化。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各类组织架构设计、项目管理理论,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分析了地铁项目的工程特点、行为主体、各个参与方,驱动因素,明晰了地铁项目建设中的客观特点;构建了地铁项目分解结构(PBS)、合同类型分解(CCS),并将二者集成构建了地铁工程PBS-CCS二维分解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地铁项目标准化合同体系;综合运用项目集管理理论、组织结构设计理论,构建地铁项目内部组织的基本架构、协调方式、各部门职能,建立了地铁项目的内部组织架构;集成合同体系与内部组织架构,建立了地铁项目综合组织模型;调研某市地铁项目,分析其组织架构、合同体系,构建某市地铁综合组织模型并提出管理中的问题。运用结构熵算法,比较综合组织模型与某市地铁模型的时效、质量,验证模型结果。通过以上的研究工作,理清了地铁建设的组织模式,对于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陈朝晖[8](2014)在《基于概念格的数据挖掘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概念格是知识的一种表现模型,描述了对象和特征之间的联系,表明了概念之间的泛化和例化关系,体现了概念的分类和层次关系,因此概念格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非常适合用来发现规则型知识。关联规则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知识,这些知识体现了数据项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对经典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priori和FP-growth进行了分析,基于概念格进行关联规则生成,在关联规则生成时用到了文中给出的两个算子,利用这两个算子产生更多有价值的规则。本文将概念格应用于陕南移民信息管理中,对移民信息进行更全面的管理,将移民信息用概念格表示,根据移民基本信息、安置点基本信息、项目基本信息,对陕南移民信息管理中的主要属性集信息进行提取,将提取出的对象集和属性集的对应关系表示成形式背景,对其形式背景进行标准化,对标准化的形式背景完成移民信息概念格的构造,最后根据概念格的特性和概念格生成的关联规则,进行移民概念格中的数据挖掘,通过对移民基本信息和安置信息的数据挖掘,给移民信息管理中的安置项目管理和资金的管理提供辅助决策的支持。

苏荟[9](2013)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干旱缺水,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水是新疆干旱区最稀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势在必行,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在稀缺水资源诱导下大面积选择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已成为了国内及世界最大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本文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仅揭示和阐释了新疆成功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动因、选择方式、行为表现和选择绩效,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针对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并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业基层组织和合作组织及农户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整体,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运用理论和案例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行为、运行机制以及选择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思路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水资源稀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新疆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示范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值得探讨。此外,本章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概述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概述了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品理论等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作了界定。第三章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农业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作好了铺垫。第四章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作了分析,利用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分析,以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得出,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制度环境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影响。本章又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新疆兵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农业技术保障制度等对兵团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选择有很大影响。第五章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案例方式对各主体行为作了深入剖析。本章分析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供给主体的行为反应,通过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的案例分析和验证了各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八师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了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政府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核心,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有效推动者。其次,分析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新疆天业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产品供给企业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指出企业是参与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主体。再次,分析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兵团组织所属科研部门联合攻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案例分析了公共科研部门的行为表现,公共科研部门是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承担者,是节水灌溉技术供给的重要主体。此外,分析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玛纳斯县塔西河村和八师121团19连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农业组织行对节水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不同体制下的基层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采用方式和手段不同,因“制”和“地”而宜采用强制性、诱致性和合作组织参与等技术选择方式可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评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并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机制,政府的强制性和诱致性技术选择及合作组织多方参与式选择等多种方式的运行和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种技术推广方式的作用下,农户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会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多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可以应对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弥补组织缺失等。第六章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以问卷方式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户选择或没有选择滴灌技术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意愿、方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户选择滴灌技术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技术推广方式决定的,诱致性技术选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最初的强制性选择到自愿选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选择滴灌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其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受其个人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节水技术特征和政府组织动员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七章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章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首先,描述分析了新疆兵团与新疆地方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其次,通过对资源禀赋相似区域下制度环境不同的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对它们的选择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进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能力和绩效,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有重要意义。第八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是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多主体参与行为下的共同反应的结果;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和土地经营制度等影响,新疆兵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比新疆地方有明显优势。基于以上研究和结论,针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出了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加强政府节水主导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研部门服务作用,加大基层部门组织能力,发挥合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能;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宏观制度环境,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王和平[10](2013)在《基于战略对应理论的新能源电力项目适时决策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如何有效的开发利用我国潜在的各种能源,直接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增长。在进行多项目集投资决策时需实现项目目标、项目集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梯级协同,这就要求三个管理目标达到梯级战略对应的目的。以项目为导向的新能源电力项目要求项目目标、项目集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协同。多项目的管理要比单项目的管理更为复杂,多项目的组合不仅仅是项目间的组合,更要实现多项目组合管理目标的实现,以达到项目集管理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间协同的目的。由于新能源电力项目所涉及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是动态的,参与项目投资的投资人竞争性强,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影响面大、项目建设涉及地域广,这些特征给新能源电力项目的投资决策带来了困难。项目所处环境的内外部因素有些是可以量化,有些则不能,而这些因素的实时动态特性对项目决策以及信息对战略的对应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只有当这些要素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调、和谐一致的状态时,才能满足在企业战略对应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的最优决策。实际上新能源电力企业面临的是对不同类型的发电项目的组合管理问题。PMI在《项目组合管理标准》中提到项目组合管理必须考虑投资和战略的一致性。在此,我们定义新能源电力项目组合管理的概念为“在可利用的资源和企业战略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多个新能源电力项目或项目群投资的选择和支持”。战略对应考虑组织某个具体工作领域的战略方向、应用目标与组织战略的方向、目标一致、协同的行为。由于新能源电力项目所涉及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是动态的,参与项目投资的投资人竞争性强,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影响面大、项目建设涉及地域广,这些特征给新能源电力项目的投资决策带来了困难。所以本文致力于研究新能源电力项目决策的适时战略对应问题。此问题的概念可以阐述为:“在既定战略下,面对复杂多变的能源发展环境,新能源电力企业如何适时地做出战略对应的组合管理决策”。本文第2章将着重从理论上分析适时战略对应的可行性与具体方法。第3章将分析适时战略对应的组织基础及管理模式基础。第4章着重分析如何通过对KSF的适时生成,来建立新能源电力项目组合适时战略对应决策的基础。第5章根据前述分析和信息系统原理,建立了实现相应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第6章根据已实现的信息系统,阐述了实际应用的案例。第7章提出了结论和展望。综上,本文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新能源电力项目决策时出现的问题,从全寿命周期项目组合管理的角度出发,引入实时战略对应理论,建立基于KSF (Key Success Factor,关键成功因素)的新能源电力企业项目评价体系,并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KSF的实时生成中,以对新能源电力项目决策起到指导作用。(2)将实时战略对应理论引入新能源电力项目的决策中,在各投资人利用有限的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实现了项目目标、项目集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协同以及KSF之间的协调,这对新能源电力项目的决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而实现以创新的管理手段解决以能源项目为导向的集团发展执行力问题。根据其集团决策、分公司统筹、项目公司运营的特征,建立以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为架构的三层项目组合管理架构。组合管理以目标为中心,而目标的依据应该是集团战略。根据管理层的组织特征,探究分公司职能部门与项目部可能的项目目标管理交叉点,以探求有效项目组合管理模式,形成新能源发电企业组合管理模式。(3)对新能源电力企业在企业产业结构、竞争策略、环境因素和暂时因素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实际调研,得出企业成功影响因素的及其相关业务表征的原始数据。然后在其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梳理因素间的因果链关系;并用粗糙集等方法进行因素的约简工作,进而得出一系列静态的KSF。拟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KSF与企业基础业务数据间的联系,为进行企业KSF实时生成研究打下基础。建立动态的KSF项目评价体系,借助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各时点KSF的相关数据,根据此数据生成不同时点的KSF,进而对不同项目组合在全寿命周期中的KSF进行评价,以此评价结果作为新能源电力项目决策的依据。(4)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企业的实时内外部条件,从而得出企业的实时KSF状态,而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前台写入,这就实现了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KSF的关联。该管理手段对由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对决策产生巨大影响的新能源电力项目起到了指导作用,并实现了企业战略目标与项目目标的战略对应。建立了一种KSF自动生成机制,这种机制从新能源电力企业所有业务,包括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和企业总部运作等中收集实时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找到企业新的KSF,从而实现企业KSF变化的自动提醒。这样可以实时地根据企业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的改变更新项目决选标准,并且对决策者起到提醒变化的作用。(5)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时决策信息平台设计的方案,分析了系统关键成功因素,提出了系统架构,为文中建立的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实现路径。针对系统需求,提出新能源电力企业的项目化业务流程重组方式。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应结合决策系统对数据入口的需求,将KSF挖掘的基础数据与项目化业务数据进行最大程度的融合。根据企业特点,考虑到系统性能需求、可维护性需求和可修改性需求,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包括设计系统的分层模式,系统持久性存储方式和系统对象等。

二、用格理论分析和设计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格理论分析和设计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研究现状
        1.2.2 项目费用控制研究现状
        1.2.3 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2.4 纠偏策略研究现状
        1.2.5 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及费用控制分析
        2.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
        2.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参与主体
        2.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控制复杂性分析
    2.2 费用偏差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2.1 费用偏差控制内涵
        2.2.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2.2.3 费用偏差控制基本原则
    2.3 费用偏差控制模型及方法研究
        2.3.1 偏差特征系统动力学理论
        2.3.2 神经网络模型
        2.3.3 费用偏差预警聚类方法
        2.3.4 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评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监控模式
        3.1.1 费用监控模式特征分析
        3.1.2 费用监控模式构建
        3.1.3 费用监控模式运行流程
    3.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3.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3.2.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3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3.1 系统动力学建模中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3.3.2 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4.1 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计算需求及特点分析
    4.2 基于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警情计算模型研究
        4.2.1 K-means聚类理论及缺陷分析
        4.2.2 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研究
        4.3.1 神经网络模型原理分析
        4.3.2 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3.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流程再造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
    5.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中的流程再造与协同
        5.1.1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目标
        5.1.2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原则
    5.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各阶段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1 前期决策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2 中期实施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3 后期运维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
        5.3.1 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支撑度理论的纠偏控制效果评价群决策模型
        5.3.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大型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6.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分析
        6.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定义
        6.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建设目标
        6.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用户分析
        6.1.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需求分析
    6.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设计
        6.2.1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开发方法
        6.2.2 系统的平台整体设计
        6.2.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功能及模块设计
        6.2.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库设计
    6.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关键技术
        6.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开发技术选型
        6.3.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仓库设计
        6.3.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模型管理模块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六西格玛的灯具组装过程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及其章节构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应用概述
    2.1 质量及其意义
        2.1.1 质量的定义
        2.1.2 质量的意义
        2.1.3 质量管理的发展
    2.2 六西格玛的概论与应用研究
        2.2.1 六西格玛的概论
        2.2.2 六西格玛的应用研究
第三章 S公司灯具组装过程与质量问题分析
    3.1 S公司情况介绍
    3.2 S公司灯具的制造过程与质量问题
        3.2.1 灯具制造过程
        3.2.2 灯具组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3.3 六西格玛质量改善项目化管理的准备
        3.3.1 六西格玛质量改善项目的组织过程
        3.3.2 项目的WBS工作分解
        3.3.3 项目的进度计划及甘特图
        3.3.4 质量改善项目的责任分配
        3.3.5 质量改善项目的沟通管理
        3.3.6 项目的品质管理
    3.4 小结
第四章 DMAIC在质量改善项目的应用
    4.1 六西格玛项目的定义阶段
        4.1.1 灯具组装过程中不良品的问题描述
        4.1.2 灯具组装过程中的客户需求
        4.1.3 项目范围
        4.1.4 项目目标
    4.2 六西格玛项目的测量阶段
        4.2.1 测量系统评估
        4.2.2 当前组装质量能力与过程能力分析
        4.2.3 组装质量问题的分解
    4.3 六西格玛项目的分析阶段
        4.3.1 假设检验分析
        4.3.2 质量问题的分布
        4.3.3 PFMEA分析
        4.3.4 鱼骨图因果分析
        4.3.5 可行性方案研究
    4.4 六西格玛项目的改进阶段
        4.4.1 关键因子的具体改善内容
        4.4.2 改善后防错系统评估
        4.4.3 改善后的PFMEA分析
    4.5 六西格玛项目的控制阶段
        4.5.1 控制措施的制定
        4.5.2 生产过程的监控
    4.6 小结
第五章 六西格玛质量改善项目的成果研究
    5.1 工艺过程改善
        5.1.1 工装、治具改善
        5.1.2 组装过程改善
    5.2 PPM降低
    5.3 制造成本降低
    5.4 质量问题投诉降低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外观质量检验人员KAPPA记录表
    附录 B 客户投诉量统计表

(3)基于5P模型的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
        2.1.2 激励、激励理论与激励机制
    2.2 相关理论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2.2.3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2.2.4 综合型激励理论
        2.2.5 心理契约理论
第3章 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C公司基本现状
        3.1.1 C公司发展情况
        3.1.2 C公司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现状
    3.2 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3 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 岗位晋升困难
        3.3.2 培训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3.3 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人才流失严重
        3.3.4 薪酬激励手段单一
        3.3.5 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第4章 C公司基于“5P”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改进策略
    4.1 职务设计(Position)
        4.1.1 设计双重晋升通道
        4.1.2 建立公平规范的晋升制度
        4.1.3 增强岗位双向流动性,建立适度淘汰机制
    4.2 人员开发(Personnel)
        4.2.1 实行分级分层培训机制
        4.2.2 加强职业发展激励
        4.2.3 加强培训开发激励
        4.2.4 加强职业发展评价系统优化
    4.3 绩效管理(Performance)
        4.3.1 将绩效考核机制与薪酬体系相结合
        4.3.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4.3.3 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
    4.4 薪酬设计(Payment)
        4.4.1 工资设计
        4.4.2 奖金设计
        4.4.3 福利设计
        4.4.4 实行灵活的薪酬机制
        4.4.5 创新员工收入分配机制
    4.5 工作积极性(Positive Attitude)
        4.5.1 建立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
        4.5.2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5.3 加强组织支持感以提高员工组织承诺
第5章 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改进策略的实施与保障
    5.1 方案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5.2 方案实施的保障
        5.2.1 组织方面
        5.2.2 公司资金方面
        5.2.3 公司培训方面
        5.2.4 人才引进方面
        5.2.5 制度方面
        5.2.6 持续优化方面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协作成本与完成质量联合优化的任务分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社交网络与任务分配理论基础
    2.1 社交网络
    2.2 任务分配
        2.2.1 任务分配问题
        2.2.2 组内成员之间的协作成本
    2.3 社交网络中任务分配问题相关理论
        2.3.1 协作型任务分配
        2.3.2 竞争型任务分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成质量最优化的协作型任务分配方法
    3.1 任务分配内涵与数学建模
        3.1.1 问题描述
        3.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3.1.3 问题复杂性分析
    3.2 协作型任务分配最优解算法思路及其分析
    3.3 协作型任务分配算法
        3.3.1 概念格理论
        3.3.2 基于概念格理论的小团体发现
        3.3.3 算法灵感与系统目标
        3.3.4 完成质量最优化的协作型任务分配算法
        3.3.5 算法复杂度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3.4.1 实验环境与数据集介绍
        3.4.2 对比算法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员影响力与协作成本联合优化的竞争型任务分配方法
    4.1 任务分配内涵与数学建模
        4.1.1 问题描述
        4.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1.3 问题复杂性分析
    4.2 竞争型任务分配最优解算法思路与分析
    4.3 竞争型任务分配算法
        4.3.1 算法灵感
        4.3.2 成员影响力与协作成本联合优化的竞争型任务分配算法
        4.3.3 算法复杂度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4.4.1 实验环境与数据集介绍
        4.4.2 对比算法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某大型车企厂房美化翻新项目设计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工作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4.2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型车企的翻新项目系统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2.1 概述
    2.2 大型车企的翻新项目系统规划的必要性
        2.2.1 现状
        2.2.2 海外办公环境案例
        2.2.3 营销促进
    2.3 大型车企的翻新项目系统规划的原则
        2.3.1 可行性
        2.3.1.1 工作日
        2.3.1.2 翻新对象选择
        2.3.1.3 工艺
        2.3.2 美观度
        2.3.3 安全性
        2.3.4 环保性
        2.3.5 经济性
        2.3.6 原则共同作用
    2.4 大型车企的实施翻新项目系统规划的方法
        2.4.1 工艺测验
        2.4.2 工艺评价
        2.4.3 测试标准确定
        2.4.4 工艺效率&工时需求
        2.4.5 规划依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车企翻新项目安全性分析和系统实施效率
    3.1 概述
    3.2 大型车企的实施翻新项目系统实施的安全性及对策思路
        3.2.1 大型车企安全管理情况
        3.2.2 大型车企安全风险定义
        3.2.3 安全风险识别&分析
        3.2.4 安全风险对应思路
    3.3 大型车企的翻新项目系统实施时工程干涉概率&对应思路
        3.3.1 概念
        3.3.2 两个及以上单位相互干涉的概率及对应研究
        3.3.3 同一单位相互干涉的概率及对应研究
    3.4 大型车企的翻新项目系统实施的效率
        3.4.1 输入分析与减少输入
        3.4.2 输出分析与输出提升
        3.4.3 实际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车企的翻新项目管理方案系统分析与设计
    4.1 概述
    4.2 某大型车企的翻新项目系统分析
        4.2.1 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
        4.2.2 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
        4.2.3 工程项目的行为系统
        4.2.4 工程项目组织系统
    4.3 某大型车企的翻新项目系统设计
        4.3.1 目标系统设计
        4.3.2 对象系统设计
        4.3.3 行为系统设计
        4.3.4 组织系统设计
    4.4 某大型车企的实施翻新项目系统实施方法
        4.4.1 目标系统实施方法
        4.4.2 对象系统实施方法
        4.4.3 行为系统实施方法
        4.4.4 组织系统实施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某大型车企的翻新项目系统实施的效果与比较
    5.1 概述
    5.2 某大型车企的实施翻新项目系统实施过程
        5.2.1 招标过程
        5.2.2 准备过程
        5.2.3 施工过程
        5.2.4 验收过程
    5.3 某大型车企的翻新项目实施效果
    5.4 某大型车企的翻新项目实施效果与同类项目的比较
        5.4.1 在生产的厂房与废置厂房美化翻新的比较
        5.4.2 系统进行厂房翻新与零星进行厂房(维保)翻新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A公司CMM推广项目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激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
    2.1 CMM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2.2.2 人力资源激励理论
    2.3 国内应用现状
        2.3.1 联想集团人力资源配置管理
        2.3.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人力资源激励
        2.3.3 方太集团人力资源按需激励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MM推广项目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CMM推广项目介绍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特点
        3.1.3 项目建设目标
    3.2 CMM推广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和激励现状
        3.2.1 CMM推广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3.2.2 CMM推广项目人力资源激励现状
    3.3 CMM推广项目问题探究
    3.4 CMM推广项目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MM推广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与激励改进
    4.1 人力资源配置与激励的解决思路
    4.2 人力资源配置的改进措施
        4.2.1 项目组织结构改进
        4.2.2 项目岗位职责分析与设计
        4.2.3 项目成员选择与责任分配
    4.3 人力资源激励的改进措施
        4.3.1 KPI绩效量化考核
        4.3.2 按需针对性激励
        4.3.3 项目成员价值观和CMM文化建设
    4.4 绩效评估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1 CMM推广项目项目经理岗位职责说明书
    附表 2 CMM推广项目项目副经理岗位职责说明书
    附表 3 CMM推广项目计划经理岗位职责说明书
    附表 4 CMM推广项目CMM理论专家岗位职责说明书
    附表 5 CMM推广项目“本地化”研究员岗位职责说明书
    附表 6 CMM推广项目软件需求分析师岗位职责说明书
    附表 7 CMM推广项目软件设计师岗位职责说明书
    附表 8 CMM推广项目软件程序员岗位职责说明书
    附表 9 CMM推广项目软件测试师岗位职责说明书
    附表 10 CMM推广项目“本地化”标准发布与维护员岗位职责说明书
    附表 11 CMM软件成熟度推进效果内部评估员岗位职责说明书

(7)地铁建设项目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地铁项目合同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1.2.2 地铁项目建设组织架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
    2.1 组织理论
        2.1.1 组织、项目组织、项目群组织的定义
        2.1.2 项目组织的类型
        2.1.3 各类组织方法研究综述
    2.2 项目管理理论
        2.2.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
        2.2.2 项目集管理知识体系(pmbok)
        2.2.3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项目集管理知识体系中的区别与联系
    2.3 PBS-CCS矩阵
        2.3.1 项目分解结构研究概述
        2.3.2 合同类型分解概述
        2.3.3 PBS-CCS二维矩阵概述
    2.4 结构熵方法简述
        2.4.1 熵算法的概念
        2.4.2 结构熵算法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3 地铁项目的合同模型构建
    3.1 地铁项目的行为主体分析
        3.1.1 地铁项目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分析
        3.1.2 地铁项目的驱动因素
    3.2 地铁项目的基本组织模式
        3.2.1 地铁项目组织的涵义
        3.2.2 地铁项目的发包模式
        3.2.3 地铁项目的组织类型及因素分析
    3.3 地铁项目的PBS-CCS矩阵
        3.3.1 地铁项目的项目分解结构
        3.3.2 地铁项目合同类型分解
        3.3.3 地铁项目PBS-CCS二维矩阵构建
    3.4 基于PBS-CCS的发包模式选择
        3.4.1 地铁项目承发包特点分析
        3.4.2 基于PBS-CCS的大型地铁项目合同模型构建
        3.4.3 合同模型的优势分析
4 地铁项目的组织模型构建
    4.1 地铁项目组织设计分析
        4.1.1 地铁项目组织设计的原则
        4.1.2 大型地铁项目组织设计的内容
        4.1.3 地铁项目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4.2 地铁项目组织模型设计
        4.2.1 地铁项目的组织设计思路
        4.2.2 地铁项目的组织设计过程
        4.2.3 地铁项目的各部门、各主体职能、责任设计
    4.3 地铁项目组织模型的运行模式
        4.3.1 地铁项目运行模式的内容
        4.3.2 地铁项目运行模式的优势分析
    本章小结
5 地铁项目组织设计实证分析
    5.1 某市地铁项目概况
    5.2 某市地铁项目组织模式现状分析
        5.2.1 某市地铁项目的组织架构
        5.2.2 某市地铁项目的承发包模式
        5.2.3 某市地铁项目现行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各类问题
    5.3 某市地铁项目组织设计优化
        5.3.1 组织设计方案
        5.3.2 组织设计方案评价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基于概念格的数据挖掘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格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
        2.1.2 多值背景、概念定标与逻辑定标
        2.1.3 概念格简化
    2.2 概念格的应用
        2.2.1 概念格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2.2.2 概念格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2.2.3 概念格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2.2.4 概念格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概念格的陕南移民信息表示
    3.1 概念格构造算法和构造器
        3.1.1 概念格构造算法
        3.1.2 概念格构造器
    3.2 基于概念格的移民信息表示
        3.2.1 陕南移民主要信息提取
        3.2.2 移民形式背景标准化
    3.3 移民信息概念格构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移民信息概念格的数据挖掘
    4.1 关联规则算法
        4.1.1 关联规则
        4.1.2 Apriori 算法
        4.1.3 基于 FP-tree 的 FP-growth 算法
    4.2 基于概念格的关联规则
        4.2.1 事务数据库和形式背景
        4.2.2 关联规则生成
    4.3 基于移民概念格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
        4.3.1 移民概念格中关联规则生成
        4.3.2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本文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集体行动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新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的界定
        2.3.2 基本假设
        2.3.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1 现代农业、农业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3.1.1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3.1.2 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与节水灌溉技术
    3.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2.1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3.2.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征和趋势
    3.3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3.1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3.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前景
    3.4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4.1 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4.2 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第四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及制度影响分析
    4.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分析
        4.1.1 要素稀缺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4.1.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4.2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分析
        4.2.1 市场需求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4.2.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4.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影响分析
        4.3.1 兵团特殊体制和农业生产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
        4.3.2 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4.3.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非正式制度影响
第五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分析
    5.1 政府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1.1 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动因
        5.1.2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强制性选择
        5.1.3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诱致性选择分析
        5.1.4 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5.1.5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一:政府行为的案例分析
    5.2 企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2.1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5.2.2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特征
        5.2.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二:企业行为的案例分析
    5.3 科研部门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3.1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5.3.2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特征
        5.3.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三:公共科研部门行为的案例分析
    5.4 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4.1 基层农业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5.4.2 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5.4.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四:基层农业组织行为的案例分析
    5.5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选择行为评析
        5.5.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
        5.5.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的运行机制
        5.5.3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行为评价
第六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分析
    6.1 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利益取向和行动反应
        6.1.1 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技术选择行为
        6.1.2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取向
        6.1.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动反应
    6.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农户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6.2.1 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原因的描述性分析
        6.2.2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和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6.2.3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6.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3.1 研究假设
        6.3.2 模型选择、数据描述和计量分析
        6.3.3 结论和启示
第七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分析
    7.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1.1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1.2 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和模型分析
        7.2.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分析
        7.2.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
    7.3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分析简评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
        8.1.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
        8.1.3 制度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明显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
        8.2.2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
        8.2.3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
        8.2.4 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10)基于战略对应理论的新能源电力项目适时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项目组合研究现状
        1.2.2 国内项目组合研究现状
    1.3 相关理论综述
        1.3.1 项目导向型管理理论
        1.3.2 数据挖掘相关理论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1.4.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新能源电力项目适时战略对应理论与方法
    2.1 新能源电力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特征分析
        2.1.1 新能源电力建设项目管理特征
        2.1.2 新能源电力运营项目管理特征
    2.2 战略对应下的新能源电力项目组合管理理论与应用方法
        2.2.1 项目组合管理与企业战略
        2.2.2 新能源电力项目战略管理
        2.2.3 项目组合目标管理
        2.2.4 项目组合决策管理
    2.3 基于KSF的战略对应项目评价及决策方法
        2.3.1 资源、关键成功因素与竞争优势
        2.3.2 新能源电力项目KSF识别
        2.3.3 新能源电力项目KSF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4 战略对应下的新能源电力项目KSF决策方法
    2.4 基于数据挖掘的项目组合KSF适时生成方法
        2.4.1 适时KSF生成的目的和意义
        2.4.2 数据挖掘的方法
        2.4.3 基于数据挖掘的新能源电力企业KSF管理体系
        2.4.4 新能源电力项目战略一致性评价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战略对应理论的适时项目组合管理模式
    3.1 基于战略对应的三层项目组合管理模式
        3.1.1 战略对应对项目组合管理模式的要求
        3.1.2 构建基于战略对应的三层项目组合管理模式
        3.1.3 三层项目组合管理体系的流程设计
    3.2 管理部门与建设项目横纵交互模式构建
        3.2.1 建设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计
        3.2.2 横纵交互的项目群建设管理流程设计
    3.3 管理部门与运营项目横纵交互模式构建
        3.3.1 运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计
        3.3.2 基于公司战略的运营项目WBS分解
    3.4 结合项目组合管理的战略对应机制设计
        3.4.1 项目组合的战略目标
        3.4.2 企业的战略描述
        3.4.3 企业战略对应的组织协同
        3.4.4 项目组合的战略对应流程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项目组合关键成功因素适时生成模式
    4.1 项目组合KSF基础数据需求研究
        4.1.1 KSF基础数据特性分析目的与意义
        4.1.2 KSF基础数据特性对项目组合决策的影响
        4.1.3 项目组合管理基础数据的分析模型
    4.2 新能源电力企业业务数据性质研究
        4.2.1 新能源电力企业发展状况阐述
        4.2.2 新能源电力企业业务数据与战略决策的关系
        4.2.3 新能源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模型
    4.3 业务数据与项目组合KSF需求吻合性研究
        4.3.1 业务运营数据对项目组合决策的影响
        4.3.2 项目组合理论在企业可持续增长中的应用
    4.4 基于二元数据来源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
        4.4.1 业务数据与项目组合基础数据的相关性研究
        4.4.2 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二元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4.4.3 数据相关性分析与企业战略决策体系的关系
    4.5 KSF适时生成模式构建
        4.5.1 业务数据对企业战略适时决策的重要性
        4.5.2 企业战略适时决策的KSF分析
        4.5.3 新能源电力企业战略对应项目适时决策体系
        4.5.4 新能源电力企业战略适时决策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项目导向型适时战略对应决策系统框架设计
    5.1 项目导向型实务系统实施模式
        5.1.1 战略决策信息管理
        5.1.2 战略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
        5.1.3 战略决策系统的开发
    5.2 系统终端框架设计
        5.2.1 战略对应决策系统业务场景
        5.2.2 战略对应决策系统硬件与软件
        5.2.3 战略对应决策系统安全性要求
    5.3 决策系统架构设计
        5.3.1 决策系统整体架构
        5.3.2 决策系统数据源收集结构设计
        5.3.3 决策系统逻辑业务层设计
        5.3.4 决策系统人机交互层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用案例
    6.1 适时战略对应决策系统研发思路
        6.1.1 研发需求与目标
        6.1.2 系统的解决方案
    6.2 系统框架与模块设计
        6.2.1 系统的技术与功能
        6.2.2 系统的模块设计
    6.3 系统的实例分析
        6.3.1 项目背景介绍
        6.3.2 项目实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7.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7.1.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附表1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用格理论分析和设计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D]. 孙肖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基于六西格玛的灯具组装过程质量管理研究[D]. 姜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基于5P模型的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D]. 任栋. 青岛大学, 2020(02)
  • [4]协作成本与完成质量联合优化的任务分配方法研究[D]. 王倩倩. 西北大学, 2019(01)
  • [5]某大型车企厂房美化翻新项目设计与实施研究[D]. 魏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A公司CMM推广项目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激励[D]. 李沛.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6)
  • [7]地铁建设项目组织优化研究[D]. 张兆翔.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8]基于概念格的数据挖掘研究及应用[D]. 陈朝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 [9]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 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10]基于战略对应理论的新能源电力项目适时决策研究[D]. 王和平. 华北电力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运用格理论分析和设计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