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大影响力出版社(论文文献综述)
何淼[1](2020)在《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Partito della Rifondazione Comunista)的前身是意大利共产党(Partito Comunista Italiano)。20世纪90年代初,在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发展低潮、国内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及自身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意大利共产党更名易帜为左翼民主党,走上了改良主义道路。1991年2月,坚持共产主义的党内力量在阿曼多·科苏塔①(Armando Cossutta)的带领下,组织了“重建共产主义运动”,并于同年12月正式更名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既是原意大利共产党共产主义遗产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个革新共产主义政党。本文是关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一项整体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组织结构与自身变革,理论、政策和实践探索,面临的发展困境,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启示。论文在对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背景、历史发展以及现实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从“理论认识”“政策主张”以及“实践探索”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上,对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价值定位、目标指向、实践内容和实践形态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从“自身因素”与“政党生态”两个方面对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面临的发展困境作了深入分析,旨在从中得到若干有重要启示价值的认识。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一章主要梳理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脉络,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问题。论文在分析其前身——意大利共产党70年风雨进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意大利共产党转型和分裂为左翼民主党、重建共产党的背景性因素,进而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论文认为,意大利共产党的转型与重建是国际、国内及政党自身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欧洲特别是社会主义运动陷于低迷的环境之中,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近30年间呈现出“创立新党”“探索发展”以及“艰难前行”的发展态势。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与自身变革,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属性”问题。论文在阐述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较为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常规化组织运行的基础上,认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党的组织原则由最初的民主集中制转变为民主制,党的组织属性由传统的工人阶级政党转变为代表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利益的现代群众性政党,党的组织运行也由传统的单纯靠组织体系运作转变为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组织管理。这是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自身建设与变革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价值指向。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认识与政策主张,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基本主张”与“价值实现”问题。论文指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以及在意大利的可能性实践,在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大体经历了从“激进—温和—激进—温和”的演变过程。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困境,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在既定的政治环境中面临的历史性“难题”以及政党自身造成的主要“问题”。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积极参加议会选举、努力开展社会运动、广泛吸纳社会力量、重视开展左翼联合,在内外交困中求生存、谋发展。然而,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重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发展态势以2008年为分水岭急剧下降。身份定位不明、意识形态模糊,党员数量下降、组织缺乏活力,理论探索乏力、政策可行性低,以及派系纷争不断、组织分裂频繁等问题既是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深陷困境的表现,也是造成选民基础不够稳固、选民对政党认同感下降的原因,进而造成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在议会选举频频失利,政治地位日趋边缘化的后果。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环境依然严峻,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的欧债危机以及2015年爆发的欧洲难民危机加剧了意大利政坛的波动,引发了意大利政党格局变化,传统执政党日渐衰颓,民粹主义政党迅猛崛起,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生存空间狭窄;意大利的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变革挤压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空间。此外,右翼势力对新闻媒体的控制也抢夺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话语空间。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启示,旨在基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个案分析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考。论文基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重建”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巩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以灵活多样的社会活动拓展党的生存空间、以更加广泛的力量联合求得自身的发展空间等方面,论述了对于身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的复兴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首要前提”“根本要求”“关键所在”“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结语部分评析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苏东剧变近30年来,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奋斗,但也走了一些弯路,比如:为了迎合多党议会民主制的政治规则而把自己塑造成纯粹的群众性政党的形象,过分强调民主以及放弃民主集中制造成党内分裂和思想分歧不断,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和理论政策左右摇摆,造成政党地位愈发边缘化。关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等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面临的发展困境,我们应客观、冷静、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制度并不会在短期内全面崩溃,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复兴与崛起仍需付诸长期的努力,经历长期的考验。总的来讲,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跌宕起伏的宏观背景下,考察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明晰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面临的发展困境及蕴藏的发展潜力,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21世纪资本主义环境下共产党生存、发展与价值实现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进行准确把握,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探索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行深刻认识与战略考量。
王卫星[2](2020)在《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66年前,新中国在内蒙古包头创建了包钢,获评“百年老店”的企业文化底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企业传播学诞生于1923年,由英国人桑德拉·奥利弗教授最早提出。企业传播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运用组织效能、传播媒介与社会交流的学科。新媒体时代,诸如“华为”“宝武集团”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企,企业文化传播已经从“软实力”转化为产品畅销和企业发展的“硬核”。包钢集团亟需拥有专业的,尤其是基于市场化分工形成的新媒体传播团队,也缺乏基于市场竞争的传媒技术和推广模式。包钢的新闻传播类工作具有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属性,实际仍以宣传部引领企业传统媒体为主的运行格局。因相对保守的宣传理念,企业文化传播的认知有待更新。在融媒体视阈下,具有对内传播受众与对外传播发端双重条件的员工群体,受制度约束与意识认同的局限,导致包钢企业文化双向传播中,媒介延伸到人的未融合、不互动、不高效。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中,新媒体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播面狭窄,削弱了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力,进而局限了包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具体点出问题:相关包钢的视频尤其是宣传片,内容同质化,不精致不活泛,格调高大上、枯燥、教条,格式千篇一律;短视频“生拍直传”较多,影响企业文化产生高辨识度的传播效果;媒介上,对内传播渠道单一,对外传播途径固化,富于泛众化发布,而缺少分众化细分,在跨界印象与垂直推送方面需要强化。针对问题探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多样化视频传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精髓,改善内容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与制作上的不足;新媒体产品须加专业化技术分类处理,加强对细节的把握;拍摄专业纪录片,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接地气而充满人情味。策略:首先,在包钢现有新媒体产品的基础上,布局传播类型的多元化。以短视频为主,多渠道网络传播,精准推荐,分场合、分对象、分层次的对外传播,制作“1+1>2”高附加值的新媒体产品。其次,注重人文关怀的拍摄取材,刻画细节表达,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改善内容表现力的不足。还要增强视频传播力度,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提高包钢跨界、跨行业的知名度。综合运用网络传播平台、社交媒体,员工发挥协同效应显着增强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着实扩大包钢的社会影响力。传媒转型升级飞快,5G已来,互联网+等等。笔者选题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缘起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现状与趋势及工作经历的观察与思考;基于暑期调研访谈结合视频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做了对包钢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的探析研究。目前对“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较少,具体到“视频化传播包钢企业文化的研究”微乎其微。这也说明包钢的影响力还不够大。长期以来,关于“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存在薄弱环节而出现研究空档。“国有企业文化传播”这一大块研究“田野”势当倍加珍惜并开发应用。综上,本论文谨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问题。正文分六块:引言+四章+结语。引言,介绍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预期效果。第一章,概论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层递引论企业传播学,具体到企业文化传播的论述。第二章,更具体论述包钢企业文化传播,以包钢企业形象引入包钢企业文化正题,以图表、框架式分类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视频。从包钢企业媒体定制传发的三大网络视频平台,选取含有“包钢”内容的各类视频,做了311个视频分析,从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元素,部分在附录表中做了详细深入分析。笔者调研包钢新闻宣传部门,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出《包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因包钢传统媒体《包钢日报》及“包钢电视”存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偏差与渗透不足等问题,着重从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状况调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谨以有限的文学思维提炼确定标题,以新闻传播学理论及新媒体理论支撑论证。采用了实地与网络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访谈包钢三个基层单位轨梁厂、无缝厂、动供厂,合计227名基层及一线员工,并作答55份调查问卷;网络回收1188份有效调查问卷,按每份答卷的答题速度、认真态度、思考创见三个要素,筛选出作答质量比较高的问卷713份;笔者融合了相当于长期田野调查的十几年工作体察。以期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做研究。另外,调查访谈了包钢媒体从业人员。综上,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概括为:一部神曲《草原晨曲》;一匹神马“双翼神马”;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剪彩“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将包钢企业文化浓缩传播为公众难忘的包钢印象。传播包钢企业文化正能量的载体以主打产品品质与颂扬榜样典型人物为主,包钢产品品牌对外传播成效显着,但是过度的典型人物宣传反而“以少盖多”忽略了众望所归的对基层员工的传播。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赋权在宣传部,赋能在新闻中心,实际仍存在重视对内传播而轻视对外传播的问题。第四章,重点从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做了媒介影响分析,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与满意度分析。新媒体路径分析了:包钢融媒体的传播规划、公众号的运行、新媒体产品呈现进程的媒介影响、传播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及满意度分析。关于新媒体如何呈现包钢企业文化的传播策略,摘要概括四个不同角度给出结论:深入了解包钢企业文化内涵,掌握基层的鲜活的素材;把握企业媒体的传播节点,厘清多重传播价值链接;优化公众号的内容,促动包钢员工个人或团队自发的对外传播;以全媒体思路与措施,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持续扩大包钢的影响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创新虽有不足之处,但可为其他企业运行企业文化传播提供传播模式的启示。本文将新闻传播学与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相结合,调查数据,探测传播进路补充了一些研究空位;通过5W、第三人效果、精准推荐、后受众等新闻传播学理论,探析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对其他企业文化传播或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陈艳[3](2020)在《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新媒体为大众的建筑作品认知更快速、全面、逼真地传输了文化符号,也搭建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文化交流载体。建筑的发展一直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使建筑传播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也越来越进入了大众的话语。新媒体时代下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在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果上具有哪些时代性特征?建筑与非建筑专业背景的大众对建筑作品的认知特征具有哪些差异?新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实地参观对大众的建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又该如何提升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通过结合建筑传播学相关理论,笔者从梳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过程模式开始,分析了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媒介刺激。由此引出本文两个主要线索:(1)建筑和非建筑专业人士不同认知主体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主体差异;(2)媒介转述与在地认知不同认知媒介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媒介差异。在梳理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后,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五个特征变化,即本文的第(3)条线索。然后,结合西安市域范围内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对“主体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西安部分具体建筑作品的认知调查,对“媒介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提出当代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现存问题,提出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的两个要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特点,并从决策者、建筑师、传播媒体和建筑管理者四个角度的“提升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媒体转述进行建筑作品认知已是当代大众的主要认知方式,然而当代建筑传播媒介多以“吸引眼球、打造流量”为信息创造动力,使得大众接触到的基本建筑信息不足、片面、夸张、美化甚至曲解。在这个建筑认知过程模式中,决策者、建筑师、媒体和建筑经营管理者都负有一定责任:部分建筑师趁着新媒体之风过于强调自我表达,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与细节、忽视建筑与城市和本土的关系、忽视建筑文化的考究、缺少与使用者,大众的的交流等;专业媒体在与大众交流时“姿态”较高,可达性又较弱,而非专业媒体则缺乏专业指导,良莠不齐;建筑管理者在线下建筑场地内和线上官方网站上忽视对大众认知途径的搭建……这些都越来越造成建筑行业内外的巨大割裂,以至于面对社会上“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建筑行业内外并不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抵制”,给这些建筑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对大众建筑认知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尽管通过媒体转述认识建筑已成为主流,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实地认知体验中,而在实地认知过程中大众最关心的永远是真实的需求,光鲜亮丽的媒体信息都不如用具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关注人性、关注场所精神和空间本质营造的建筑美学打动大众。
李敏芝[4](2020)在《2020品牌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传播策划案》文中认为当前,杭州面临着城市品牌升级和国际化建设的要求,作为杭州三大标志性品牌活动之一,生活品质总点评需要顺应媒介变革潮流,探索创新可能,才能更好地打造“杭州品质生活样本”,助力城市品牌营销与传播。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首次从活动内容、活动传播、活动受众以及品牌建设四个维度对近10年的总点评活动进行了统一的研判分析,总结出活动优势,也发现总点评存在知名度较低,大众传播不足、内容吸引力较低,传播形式缺乏新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360度城市品牌国际化传播模型引入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传播方案设计中,提出了 2020年总点评的传播策略和实施方案。方案首次从品牌价值塑造和品牌形象塑造两方面建构了总点评的品牌体系,提出了融媒时代适应杭州城市品牌发展需求的总点评活动创新方案,并配合日常运营,三者合力,力求在提高总点评的知名度、参与度和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助推杭州城市新一轮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发展。
陶友珍[5](2020)在《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文中研究指明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下前代文学的印记,清代是词学复兴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清词的中兴离不开清人对唐宋词的学习与接受。本文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词集、词论与创作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情形。就词集而言,本文主要从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着录、刊刻、抄写、校勘、评点、笺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秦观、陈允平、辛弃疾、苏轼、赵以夫、周密、周邦彦、吴文英、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词集在该时期书目中着录次数较多,选集的着录以《花庵词选》《梅苑》《绝妙好词》《乐府雅词》为最。该时期新刊唐宋词集,别集以姜夔和张炎词集刊刻次数最多,选集以《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刊刻次数为多。顺康雍乾时期学人对唐宋词集的校勘、笺注、评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唐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唐宋词集的流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其中《花间集》与明末清初词坛的复古之风,《乐府补题》与该时期咏物词的繁荣,《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时期新编的唐宋词选目前可见的约有23部,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体例全、择取精等特点,为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较好的文献基础。从统计数据来看,南宋清雅词人及其作品的入选率普遍较高,排名靠前,姜夔和张炎的词尤其受青睐。该时期新编的一些唐宋词选对清代词坛产生了较大影响,《见山亭古今词选》《词综》《词洁》《御选历代诗余》《晴雪雅词》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清人词论也是研究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传播与接受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词话是唐宋词传播的重要途径。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保存和传播的唐宋词数量颇为可观,其主要以品评、赏析、阐释、辨讹、述闻等方式呈现,唐宋词的词话传播具有小众化、碎片化、趣味化和深度化等特点;另一方面,清人在词话中通过研究具体的唐宋词作,学习唐宋人的写作技法,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创作经验。其在词的命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获,作词讲求蕴藉、合理用典、情景交融。对于长调、中调、小令也能依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写作技巧。关于咏物词则主张神似而非形似,须寄托情感。大多数清人都认同宋代是词的高峰时期。他们认为词有着与诗、曲不一样的特质,主张词须幽深而要眇,尤其反对词的曲化和俗化。但清人也认识到了词与其他文体在摅写性情、标举景物方面的相通之处。这种词体观也从侧面透露出清人认同并学习何种唐宋词的接受思想。清人在构建词史时,几乎都忽略了豪放词人,而其列举的各个时期的代表词人往往以南宋清雅词人居多。从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的论争来看,一般而言,清初学人多主张学五代北宋,康熙中叶以还,对南宋词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正变之论和本色之争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观点,但强调豪放亦为本色或只可论正变而不可论短长者亦不乏其人,反映了清人较为宏通的接受观;而雅俗之争基本呈现一边倒的倾向,崇雅的势力要远大于媚俗。在词的创作方面,清人也对唐宋词多有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唐宋词接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词的创作:明末至顺治初期,清人多学习南唐、花间、北宋,清词多呈现出小令化和艳情化的倾向;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清人的接受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色,清词题材与风格多样,成就颇高;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是姜、张独尊的时期,清词更追求华丽的外壳而缺乏深广的思想内容,整体成就不如清初。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是多方面的,很多地方都是隐性而难以坐实的。故而,本文以追和这一较为明显而特殊的接受方式为例,阐述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主要有和韵、集句、效体、櫽栝等不同形式,其追和唐宋词时对长调更偏好,追和对象多为唐宋名家名作,对南宋词作尤为青睐。顺康雍乾时期追和词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词学文献的储备以及词人创作追和词的契机和心态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人的追和使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人在词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唐宋词经典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词的中兴与繁荣。
王丽红[6](2020)在《内蒙古旅游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体系模型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业正从简单的观光旅游转入深度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当前旅游业中全新的发展形态,它更加突出旅游体验的文化性、深度性。如何转型为文化旅游,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笔者认为文化符号的意义就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也是旅游品牌的价值定位来源。内蒙古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整体的旅游水平不够高,旅游品牌传播存在传播内容分散化、同质化,标识语缺乏想象力,文化内涵挖掘度不够高问题;媒介整合力度弱、媒介渠道运用不足,以及网络媒体缺失等问题;传播效果不够理想,传播力不足、营销传播策略单一、名人效应缺失等问题。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第二章是对目前旅游品牌传播研究现状的总结以及相关理论概念的介绍。第三章研究内蒙古旅游品牌发展现状及十大文化符号的构建和传播,第四章调查十大文化符号的传播效果,根据前文的研究总结目前十大文化符号传播的问题,第五章根据旅游十大文化符号品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体系,并提出了十大文化符号传播战略模型以及以接触点为核心的传播模型,以期解决内蒙古旅游传播面临的实际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内蒙古旅游品牌传播的实践能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文辰西[7](2020)在《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各类型的突发事件呈现频繁爆发的态势,突发事件往往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考验着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新媒体环境下大众话语权的上升对政府的话语权形成了强大的冲击,突发事件的快速广泛传播容易造成民众恐慌和谣言滋生。为把握话语权,政府高度重视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升舆论引导能力,“政务微博”成为了突发事件中政府在新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本研究将连续6年入选全国十大党政新闻发布微博或全国十大外宣微博的“@四川发布”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四川发布”在4·20雅安芦山、8·8九寨沟、6·17宜宾长宁三次地震中所发布的550条微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语料库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四川发布”在突发事件中呈现出的话语范式、产生的原因、形成经过以及带来的影响。为今后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的发展供可参考的内容,同时为话语分析在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应用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发现突发事件中“@四川发布”的微博话语侧重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在标题中弱化了官方行为、隐藏官方目的;借助命题树立官方形象、功能一致性反击消解网络谣言;大量使用感叹句强化感情色彩、措辞严谨客观且贴近受众;直接引述增强真实性、数字应用暗示精确性、常见辞格增加形象性。突发事件中“@四川发布”的微博话语受到政治、社会和自身因素等语境影响,其中包括舆论引导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和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政策变革;突发事件中受众的信息需求、突发事件各阶段的传播特点和新媒体语境下话语主体下移;把握话语权是政务微博的传播目标和突发事件中官方立场的表达。为更好地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把握话语权,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需要把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丰富从民众角度出发的指导性话语、加强突发事件中的民众沟通互动和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话语形式。
杨明哲[8](2020)在《城市传播视域下城市口号可沟通性研究 ——以“深圳十大观念”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口数量膨胀且流动频繁,城市内部不同阶层差距日益扩大,阶层矛盾加深,解决城市沟通问题迫在眉睫。在打破以亲缘与地缘为纽带的传统社会关系之后,现代都市“沟通冷漠”加剧。由于城市转型、城市空间隔绝,现代城市市民的生活状态更倾向于自我孤立。如何促进城市市民产生城市认同感、如何促进城市市民间的交往、如何提高城市间的沟通效率成为城市可沟通性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宣传方式,城市口号对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进行“360度全包围”,其生产、传播、产生影响的过程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过程。本文在城市传播视域下,以可沟通城市为理论基础,以“深圳十大观念”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探寻城市口号在形塑可沟通城市中的角色作用。本论文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对象、相关文献回顾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内容是对可沟通城市进行了理论梳理,结合城市口号的传播特质,提出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即城市口号作为符号在其生产、传播、优化过程中进行意义生产以促进城市因素联系,提升城市可沟通性;第二章以深圳城市口号为例,特别是“深圳十大观念”,讨论了不同历史阶段提出的城市口号沟通当时深圳城市的不同要素;第三章关注深圳城市口号打破深圳市内的深圳市民之间、城市管理者与市民、外来人口与本地人之间的沟通壁垒;第四章通过对深圳城市口号进行关键词的量化分析,对由城市口号建构的“深圳”进行画像,结合深圳“城外人”访谈资料,发现城市口号有利于缩短“城内”“城外”的距离,实现“城外人”的在场,促进城市信息的“城外”传播。
魏家玲[9](2020)在《媒体话语与社会实践:《人民日报》“两微”的新闻话语表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传统媒体在网上进行内容传播的重要力量,受众可以更加便捷地接近与参与媒介。我国传统主流媒体纷纷适应媒介融合新环境,对其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与突破,其新闻话语表达体系及传播模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本研究以传统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为例,选取《人民日报》2017-2019年“两微”报道的重大新闻事件做内容分析,根据我国主流媒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借助梵·迪克与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作为理论工具,从话语表达四要素:话语表达主体、客体、媒介和场域出发,对《人民日报》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话语进行文本和实践上的解读分析,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报道时政及热点新闻,其新闻话语表达呈现出哪些特点,新闻报道内容对社会实践的呈现与建构等问题。研究发现,以《人民日报》为例的传统主流媒体在社交媒介平台的新闻话语表达具有以下特点:在话语主体上运用互联网思维,与公众建立“话语共识”,且根据平台特性创新自身的话语风格;在话语客体上对表达的语词、句类、修辞做出了改变,更好地达到传播效果;在话语媒介上,适应社交媒介的特点,发挥媒介的责任感;在话语场域上,基于媒体属性制约,再造主流话语形态,大胆融合,做更高效传播。针对其话语表达存在问题,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主流媒体在创新发展中,应积极创新特色话语方式,升级主流话语形态;规范新媒体语言运用,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下,充分利用多种媒介手段加强内容表达的创新;构建适配社会流行语境与场景的媒体话语及平台。本研究认为,我国主流媒体在未来传播中,需要新闻话语表达的变革,以受众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熏陶,完成自身作为党媒的传播功能与舆论引导的任务。所以,今后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需要不断创新其自身话语表达形态,实现高效传播。
史文凯[10](2020)在《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应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评选活动发展现状、基本特点、社会影响、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发展策略等内容。旨在总结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对苏州市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指导评选机制的改革,为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宣传工作具有工作时效性、范围局限性、内容重复性等特点;评选内容具有激励性、宣传性、政治性和正面性等特点;评选方法具有公开性和公平性、评委构成多元性、便捷性等特点。(2)鼓励市民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的发动工作需要加强、评选活动的社会知晓范围相对狭小、围绕新闻评选活动开展的相关主题活动较少等是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3)影响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宣传引导工作的策划与效果、评选活动的整体规划与制度创新、评选方法与发展目标的确立等方面。(4)评选活动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强化大众体育信念,弘扬城市体育精神;培养体育价值观念,传播城市体育文化;活跃城市体育氛围,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育宣传活动,引导正确社会舆论等方面。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发展策略选择是:加大评选活动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强化与相关机构合作,深化评选活动服务性;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扩展社会知晓范围;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加评选过程创新举措,突破内容同质化现象;借鉴其他评选活动优势,打造自身活动特色;提升评选专业化程度,完善评选活动整体设计;评选内容满足人本意识,整体活动凸显人文关怀;完善评选工作流程,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加强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关注,促进评选内容均衡性。
二、十大影响力出版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大影响力出版社(论文提纲范文)
(1)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 |
第一节 意大利共产党“重建”的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党内环境 |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
一、酝酿与初创时期(1991年-1995年) |
二、探索与发展时期(1996年-2007年) |
三、低谷与奋进时期(2008年至今) |
第二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与自身变革 |
第一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组织结构 |
一、组织体系: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 |
二、党员队伍:领袖、干部与党员 |
三、外围组织:青年共产党与国家担保协会 |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自身变革 |
一、指导思想:从教条化对待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 |
二、组织属性:从工人阶级先锋队转变为现代群众性政党 |
三、组织原则:从坚持民主集中制转变为民主制 |
四、组织运行:从单纯依靠组织体系运作转变为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组织管理 |
第三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认识与政策主张 |
第一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认识 |
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 |
二、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分析 |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政策主张 |
一、经济政策:反对新自由主义和紧缩政策 |
二、社会政策:重点保障底层民众的利益 |
三、文化政策:增加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 |
四、对外政策:反对欧盟的反共行径 |
第四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实践探索 |
一、积极参加议会选举 |
二、努力开展社会运动 |
三、广泛吸纳社会力量 |
四、重视开展左翼联合 |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环境依然严峻 |
一、意大利政党格局变化抑制了重建共产党的生存空间 |
二、意大利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变革限制了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空间 |
三、右翼势力挤压了重建共产党的话语空间 |
第三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自身实力弱化 |
一、身份定位不明,意识形态模糊 |
二、理论探索乏力,政策可行性低 |
三、派系纷争不断,组织分裂频繁 |
四、组织缺乏活力,活动经费不足 |
五、党员数量下降,党员结构不优 |
第四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弱化 |
一、重建共产党的选民基础不够稳固 |
二、选民对重建共产党的认同度下降 |
三、重建共产党在议会选举中频频失利 |
第五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启示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共产党生存的首要前提 |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共产党团结统一的根本要求 |
三、巩固阶级基础和扩大社会基础是共产党坚强有力的关键所在 |
四、拓宽活动空间是共产党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 |
五、实现广泛联合是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研究意义及选题缘起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 |
2.对视频客户端本身及其传播企业的研究 |
3.国有企业传播研究 |
4.趋向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案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2.研究内容 |
3.研究创新 |
一、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 |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
(二)企业传播 |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 |
(一)包钢企业形象 |
(二)包钢企业文化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 |
(四)三大视频平台中传播相关包钢的报道分析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关系调查 |
(一)传统媒体的偏差与不足 |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资源分析 |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传/受状况调查 |
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
(一)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 |
(二)包钢文化传播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
1.发表论文 |
2.科研项目情况 |
3.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3)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基于传播学的建筑认知 |
2.1 建筑传播过程 |
2.2 建筑认知过程 |
2.2.1 内力因素:认知结构 |
2.2.2 外力因素:媒介刺激 |
2.2.3 建筑的认知模式 |
2.3 建筑认知要素 |
2.3.1 传播者系统 |
2.3.2 认知途径 |
2.3.3 认知主体 |
2.3.4 认知内容 |
2.4 社会大众认知心理和行为反应 |
2.4.1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期待阶段 |
2.4.2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展开阶段 |
2.4.3 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弥散阶段 |
2.4.4 建筑作品认知的行为反应 |
3 媒介影响下建筑认知的发展与变革 |
3.1 在地认知 |
3.2 媒介转述认知 |
3.2.1 语言认知 |
3.2.2 图像认知 |
3.2.3 拟像认知 |
3.2.4 现象认知 |
3.3 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特征的变化 |
3.3.1 从“独乐”到“众乐” |
3.3.2 从“单向”到“双向” |
3.3.3 从“定时”到“即时” |
3.3.4 从“固定”到“移动” |
3.3.5 从“表面”到“内涵” |
3.4 认知媒介的特征变化 |
3.4.1 建筑作品的特征变化 |
3.4.2 建筑媒介信息的特征变化 |
4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研究 |
4.1 西安建筑作品的媒介信息概况 |
4.1.1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师 |
4.1.2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作品 |
4.2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 |
4.2.1 问卷调查 |
4.2.2 认知地图调查 |
4.2.3 小结——主体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3 西安具体建筑作品的在地认知调查 |
4.3.1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
4.3.2 陕西历史博物馆 |
4.3.3 西安星巴克钟鼓楼店 |
4.3.4 西安网红书店 |
4.3.5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
4.3.6 小结——媒介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4 问题总结 |
4.4.1 建筑师 |
4.4.2 传播媒体 |
4.4.3 建筑管理者 |
5 研究结论 |
5.1 新媒体时代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 |
5.1.1 功能、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虑 |
5.1.2 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 |
5.2 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
5.2.1 创作原则 |
5.2.2 创作内容 |
5.2.3 创作方式 |
5.2.4 创作传播 |
5.3 新媒体时代引导大众建筑认知的策略 |
5.3.1 决策者 |
5.3.2 建筑师 |
5.3.3 传播媒体 |
5.3.4 建筑管理者 |
6 总结 |
6.1 回顾与总结 |
6.2 遗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Ⅰ 图表目录 |
附录 Ⅱ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整合分析 |
附录 Ⅲ 合作课题研究:媒体转述下的西安建筑作品认知研究 |
附录 Ⅳ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Ⅴ 认知地图调查 |
附录 Ⅵ 图说建筑师|宣言|建筑&媒体1-2 |
致谢 |
(4)2020品牌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传播策划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营销与城市品牌 |
1.3.2 节事活动与城市发展研究 |
1.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分析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1.6 研究的可行性 |
2 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研判分析 |
2.1 总点评活动现状梳理 |
2.1.1 活动内容 |
2.1.2 活动传播 |
2.1.3 活动受众 |
2.1.4 品牌建设 |
2.2 活动自身优势 |
2.2.1 理念始终坚守,主题持之以恒 |
2.2.2 标准持续更新,内容紧跟时代 |
2.2.3 现场互动不断提高,品牌联动不断彰显 |
2.2.4 渠道形式不断拓展,传播过程全面覆盖 |
2.3 活动存在问题 |
2.3.1 活动知名度较低,大众传播不足 |
2.3.2 内容吸引力较低,传播形式新意不足 |
2.3.3 网络资讯数量较少,官方平台运营不足 |
2.3.4 活动讨论度低,二次传播不足 |
2.3.5 外媒报道缺少,国际传播不足 |
2.3.6 品牌传播力度不足,品牌体系未完善 |
3 传播策略 |
3.1 传播目标 |
3.2 传播主体 |
3.3 传播对象 |
3.4 传播内容 |
3.5 传播方式与路径 |
4 实施方案 |
4.1 品牌建构 |
4.2 日常运营 |
4.3 活动传播 |
4.3.1 活动告知 |
4.3.2 活动预热与举行 |
4.3.3 成果总结传播与转化 |
5 效果评估 |
5.1 评估目的 |
5.2 评估方法 |
6 总结 |
6.1 策划亮点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公众调研问卷 |
(5)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代顺康雍乾时期词传播与接受的环境及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布 |
第一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书目中的着录 |
一、别集 |
二、选集 |
第二节 宋版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传 |
一、毛扆及毛褒所藏宋刻 |
二、钱曾所藏宋刻 |
三、季振宜所藏宋刻 |
四、徐乾学所藏宋刻 |
五、张宗橚所藏宋刻 |
六、黄丕烈所藏宋刻 |
第三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重刻与重抄 |
一、唐宋词集丛刻 |
(一) 汲古阁所刻唐宋词 |
(二) 侯文灿刻《宋十名家词》 |
二、宋词别集重刻 |
三、唐宋词选集重刻 |
(一) 《梅苑》 |
(二) 《草堂诗余》 |
(三) 《绝妙好词》 |
(四) 《乐府补题》 |
四、唐宋词集的重抄 |
(一) 书坊及私人传抄唐宋词集 |
(二) 四库馆臣抄录唐宋词集 |
第四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校勘 |
一、私人藏书家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毛扆和鲍廷博为中心 |
二、四库馆臣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
(一) 字句勘误 |
(二) 作者考订 |
(三) 格律辨析 |
(四) 版本考证 |
第五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与笺注 |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以《山中白云词》为例 |
(一) 艺术手法的点评 |
(二) 思想内容的感悟 |
二、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笺注——以《绝妙好词笺》为例 |
(一) 名物掌故笺释 |
(二) 词人生平考证 |
(三) 词人词作评价 |
(四) 其他词作增补 |
(五) 文字内容校勘 |
第六节 唐宋词集的传播与顺康雍乾时期词风的演变 |
一、《花间集》与明末清初复古之风的赓续 |
二、《乐府补题》与顺康雍乾时期咏物词的繁荣 |
三、《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编选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新编唐宋词选概述 |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选中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
一、基本数据的获取、统计与计算 |
二、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
(一) 时代及群体的选择 |
(二) 重要词人的进退与沉浮 |
(三) 词作的审视 |
第三节 唐宋词的选编与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 |
一、《见山亭古今词选》:清初崇雅之风的酝酿 |
二、《词综》:开启清代学南宋慕骚雅的新时代 |
三、《词洁》:南北兼取的接受理念与客观上崇雅的强化 |
四、《御选历代诗余》:不主一隅与悉归于正 |
五、《晴雪雅词》:示人词法与南宋清雅词风的普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以《词话丛编》为中心 |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概述 |
二、唐宋词在词话中的传播方式 |
(一) 品评与赏析 |
(二) 笺注与阐释 |
(三) 辨讹与纠谬 |
(四) 纪事与述闻 |
三、词话传播唐宋词的特点和效应 |
(一) 小众化 |
(二) 碎片化 |
(三) 趣味化 |
(四) 深度化 |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接受——以作法的研习为中心 |
一、创作进程的构思 |
二、艺术境界的营造 |
三、作法类型的归纳 |
余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体认与论争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对唐宋词人及其作品的体认 |
第二节 词体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
一、诗、词之异同 |
二、词、曲之异同 |
第三节 词史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
第四节 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接受的论争 |
一、南北宋之争 |
二、正变之论 |
三、本色论 |
四、雅俗之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唐宋词接受看顺康雍乾时期词风之演变 |
第一节 明末至顺治初期——宗花间、南唐、北宋与清词的小令化、艳情化 |
第二节 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多元化接受与清词题材及风格的多样化 |
一、风云变幻的唐宋词多元接受 |
二、多元接受背景下的清初词坛 |
第三节 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姜张独尊与清词内容的贫弱及风格的单一 |
一、从厉鹗到王昶:对姜张的坚守与新变 |
二、姜张词风笼罩下的其他类型唐宋词接受 |
三、姜张独尊下的雍、乾词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追和看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的形式 |
一、和韵 |
二、集句 |
三、效体 |
四、櫽栝 |
第二节 追和词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
一、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用调排行及分析 |
(一) 追和用调数据基本分析 |
(二) 追和十大词调 |
(三) 追和词调与声情 |
(四) 追和词调选用与原作及词坛风尚关系 |
二、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人排行及分析 |
(一) 追和次数及所属时代分布 |
(二) 追和十大词人 |
(三) 顺康和雍乾时期追和差异分析 |
(四) 稼轩词风在清前期全面回归 |
(五) 康熙中期姜张词风全面崛起 |
三、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作排行及分析 |
(一) 被追和热点作品排行比较 |
(二) 被追和热点作品的词调、题材和风格比较 |
(三) 顺康时期与雍乾时期被追和热点作品之比较 |
(四) 被追和热点作品所属时代比较 |
第三节 追和词兴盛的原因及其对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 |
一、追和词兴盛原因探究 |
二、追和对于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和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内蒙古旅游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体系模型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文化符号 |
二、品牌传播 |
三、旅游品牌传播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及模型 |
一、品牌识别系统理论 |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三、接触点理论 |
四、品牌传播战略模型 |
五、M-mac-C品牌传播工具模型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十大文化符号相关概念 |
第一节 符号与品牌 |
第二节 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 |
一、内蒙古大草原 |
二、马头琴 |
三、那达慕 |
四、蒙古包 |
五、成吉思汗 |
六、草原英雄小姐妹 |
七、蒙古文 |
八、敖包 |
九、蒙古马 |
十、红山玉龙 |
第三章 内蒙古旅游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现状 |
第一节 内蒙古旅游资源及品牌发展现状 |
一、内蒙古旅游资源 |
二、内蒙古旅游品牌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十大文化符号的品牌建构与传播方式 |
一、十大文化符号品牌建构现状 |
二、品牌传播方式 |
第四章 十大文化符号传播效果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发放 |
三、问卷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问题分析 |
一、传播内容整体水平不高 |
二、传播方式缺乏整合思维 |
三、传播效果不明显 |
第五章 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体系模型建构 |
第一节 旅游品牌符号形成模型 |
第二节 基于品牌传播战略模型的十大文化符号体系层级设置 |
一、十大文化符号体系的层级设置 |
二、十大文化符号层级体系的品牌建构策略 |
第三节 以接触点为核心的传播模型应用 |
一、借助接触点强化品牌传播方式 |
二、媒介选择的M-mac-C品牌传播工具模型 |
三、借助反馈提高传播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2 :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7)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内研究现状 |
1.6.2 国外研究现状 |
1.6.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7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创新点 |
1.7.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7.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语料库分析 |
2.1 样本选取 |
2.2 制作语料库 |
2.2.1 突发事件阶段划分 |
2.2.2 突发事件各阶段报道数量 |
2.3 语料库文本词语切分 |
2.4 词频统计分析:各阶段高频词勾勒完整救援流程 |
2.5 突发事件各阶段微博信息属性:侧重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 |
2.5.1 酝酿和爆发期以危机识别信息和管理主体类危机处理信息为主 |
2.5.2 处置期以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为主 |
2.5.3 平息期以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和危机情绪信息为主 |
第3章 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文本分析 |
3.1 样本选取依据 |
3.2 宏观结构分析 |
3.2.1 宏观命题、主题和标题的概念 |
3.2.2 宏观命题的推导:突发事件持续报道的主题线索 |
3.2.3 利用标题吸引受众隐藏宣传目的 |
3.3 微观结构分析 |
3.3.1 借助命题树立官方形象 |
3.3.2 功能一致性反击消解网络谣言 |
3.4 话语风格 |
3.4.1 大量使用感叹句强化感情色彩 |
3.4.2 措辞严谨客观且贴近受众 |
3.5 修辞 |
3.5.1 直接引述增强真实性 |
3.5.2 数字应用暗示精确性 |
3.5.3 常见辞格增加形象性 |
第4章 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语境分析 |
4.1 政治背景因素 |
4.1.1 舆论引导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
4.1.2 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政策变革 |
4.2 社会背景因素 |
4.2.1 突发事件中受众的信息需求 |
4.2.2 突发事件各阶段的传播特点 |
4.2.3 新媒体语境下话语主体下移 |
4.3 自身因素 |
4.3.1 把握话语权是政务微博的传播目标 |
4.3.2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官方立场的表达 |
第5章 对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的建议 |
5.1 把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 |
5.2 丰富从民众角度出发的指导性话语 |
5.3 加强突发事件中的民众沟通互动 |
5.4 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话语形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城市传播视域下城市口号可沟通性研究 ——以“深圳十大观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对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对象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城市口号研究 |
二、深圳文化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深度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可沟通城市”理论释义 |
第一节 “可沟通城市”理论渊源 |
第二节 “可沟通城市”概念概观 |
第三节 “可沟通城市”的三大核心议题 |
第二章 时代背景下城市口号的沟通作用 |
第一节 特区建设初期:城市口号打破社会制度壁垒 |
第二节 特区建设发展期:城市口号沟通顶层设计与市民需求 |
第三节 特区建设转型期:城市口号突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隔阂 |
第三章 “我们的深圳”:城市口号重塑深圳社会关系网络 |
第一节 作为“城市冷漠”的缓解器:城市口号沟通深圳市民日常交往 |
第二节 打破户籍制度壁垒:城市口号沟通深圳人与外来人口 |
一、身份尊重与权利均等:“来了,就是深圳人” |
二、语言尊重:“深圳,没有方言的城市” |
第三节 突破社会管理“天花板”:城市口号沟通深圳管理者与市民 |
一、城市口号的社会合作性:城市行动与市民实践 |
二、城市口号的口语化表达:官方意识与市民接纳意愿 |
三、城市口号的立体传播:泛传播与媒体传播 |
第四章 “他们的深圳”:城市口号建构“城外人”想像的深彭圳 |
第一节 “拼贴”:城市口号建构的深圳城市形象 |
第二节 “想象”:“城外人”的深圳城市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媒体话语与社会实践:《人民日报》“两微”的新闻话语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话语理论及话语分析的研究 |
(二)关于新闻话语的研究 |
(三)关于社交媒体及其话语的研究 |
(四)关于《人民日报》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及样本选择 |
第二章 主流媒体话语表达与社会实践的相关理论 |
一、主流媒体话语表达 |
(一)主流媒体的概念界定及功能 |
(二)主流媒体新闻话语的特点 |
(三)主流媒体新闻话语表达的相关研究 |
二、主流媒体话语分析的向度 |
(一)文本与语境两个视角 |
(二)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向度 |
三、社会实践理论 |
(一)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基本内涵 |
(二)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对话语的关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两微”的新闻话语表达主体与客体分析 |
一、《人民日报》“两微”的新闻话语表达主体分析 |
(一)从“有力传播”到“有效传播” |
(二)主体意识与“自我审查”的突破 |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与公众建立“话语共识” |
(四)根据媒体平台特性创新话语表达风格 |
(五)基于话语“合作”原则,表达情理交融 |
二、《人民日报》“两微”的新闻话语表达客体分析 |
(一)语词运用沿袭传统党媒写作模式,主动贴近网络新词 |
(二)标题以组合多种句类表达立场与观点,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
(三)多元修辞运用增强新闻话语的可读性 |
第四章 《人民日报》“两微”的新闻话语表达媒介与场域分析 |
一、《人民日报》“两微”的新闻话语表达媒介分析 |
(一)新闻专业化受到影响,话语表达接近网民 |
(二)受众“话语权”凸显,媒介议程影响明显 |
(三)关注网络舆情事件,注重舆论引导功能 |
二、《人民日报》“两微”的新闻话语表达场域分析 |
(一)基于媒体属性制约,再造主流话语形态 |
(二)技术发展使得内容丰富多样 |
(三)受众需求影响新闻话语风格 |
第五章 我国主流媒体在社交媒体平台新闻话语表达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一)我国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话语表达的可借鉴性 |
(二)我国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话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话语表达改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新闻传播助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 |
1.1.2 体育新闻评选是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评选城市体育新闻与打造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关系密切 |
1.1.4 体育新闻评选内容是城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呈现 |
1.1.5 城市体育新闻评选的相关研究滞后,亟待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吸引社会与市民对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关注与重视 |
1.2.2 充分发挥体育新闻传播的功能价值 |
1.2.3 丰富关于体育新闻评选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
1.2.4 为进一步完善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过程提供参考建议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解释 |
1.4.1 体育新闻 |
1.4.2 体育新闻评选 |
1.4.3 社会影响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地调查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发展现状分析 |
3.1.1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发展历程 |
3.1.2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目的任务 |
3.1.3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机构组成 |
3.1.4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一般程序 |
3.1.5 关于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主要标准 |
3.1.6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投票方式 |
3.1.7 关于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宣传方式与公布表彰 |
3.1.8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内容整理 |
3.2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基本特点 |
3.2.1 宣传工作基本特点 |
3.2.2 评选内容基本特点 |
3.2.3 评选方法基本特点 |
3.3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的社会影响 |
3.3.1 强化大众体育信念,弘扬城市体育精神 |
3.3.2 培养体育价值观念,传播城市体育文化 |
3.3.3 活跃城市体育氛围,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
3.3.4 加强体育宣传活动,引导正确社会舆论 |
3.3.5 树立体育明星榜样,打造城市美好形象 |
3.3.6 传达政府体育政令,解释相关体育政策 |
3.3.7 宣传体育产业计划,促进体育经济发展 |
3.3.8 普及体育知识盲区,提升大众认知水平 |
3.4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存在问题分析 |
3.4.1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的发动工作需要加强 |
3.4.2 评选活动的社会知晓范围相对狭小 |
3.4.3 围绕新闻评选活动开展的主题活动较少 |
3.4.4 每年评选内容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 |
3.4.5 评选活动的社会宣传渠道相对单一 |
3.4.6 多年评选活动过程老套,缺乏创新举措 |
3.5 影响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
3.5.1 宣传引导工作的策划与效果 |
3.5.2 评选活动的整体规划与制度创新 |
3.5.3 评选方法与发展目标的确立 |
3.5.4 评选标准与所选体育新闻质量 |
3.5.5 社会大众的参与状况与反馈 |
3.5.6 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投入 |
3.5.7 评选活动的整体流程实际完成情况 |
3.5.8 活动负责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
3.6 推动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活动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
3.6.1 加大评选活动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 |
3.6.2 强化与各相关机构合作,深化评选活动服务性 |
3.6.3 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扩展社会知晓范围 |
3.6.4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3.6.5 增加评选过程创新举措,突破内容同质化现象 |
3.6.6 借鉴其他评选活动优势,打造自身活动特色 |
3.6.7 提升评选专业化程度,完善评选活动整体设计 |
3.6.8 评选内容满足人本意识,整体活动凸显人文关怀 |
3.6.9 完善评选工作流程,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 |
3.6.10 加强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关注,促进评选内容均衡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附件 |
附件1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基本内容汇总表 |
附件2 “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问卷 |
附件3 专家访谈提纲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 |
8 致谢 |
四、十大影响力出版社(论文参考文献)
- [1]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何淼. 山东大学, 2020(01)
- [2]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D]. 王卫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陈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2020品牌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传播策划案[D]. 李敏芝. 浙江大学, 2020(02)
- [5]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D]. 陶友珍. 苏州大学, 2020(06)
- [6]内蒙古旅游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体系模型建构[D]. 王丽红. 烟台大学, 2020(06)
- [7]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分析[D]. 文辰西.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城市传播视域下城市口号可沟通性研究 ——以“深圳十大观念”为例[D]. 杨明哲. 苏州大学, 2020(03)
- [9]媒体话语与社会实践:《人民日报》“两微”的新闻话语表达研究[D]. 魏家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苏州市年度十大体育新闻评选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策略[D]. 史文凯.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