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特的北方园林树木的冬态美(论文文献综述)
程飞彪[1](2020)在《曲院风荷公园树木形态组合量化研究:数量、组成与空间配置》文中研究指明园林一般由山、水、石头、建筑、植物五大元素构成,其中园林植物,特别是园林树木,是组成园林空间特有结构和属性的主要成分。在园林空间设计中,树木的外在形态,即树形是构景的基本要素之一。树木形态是园林植物配置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形态的树木对景观空间氛围的营造也不尽相同;形态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所以,对园林中树木的形态组合进行定量化研究,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树木形态组合在园林景观构成中的作用和效果。本文以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曲院风荷公园的园林树木为对象,从树木形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对曲院风荷公园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整理整个公园的园林树木数据并运用CAD、Arc GIS等软件分析制作出曲院风荷公园园林树木形态GIS数据库;在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园林多角度视图、缓冲区分析、优化热点分析等方法来分析不同形态的树种在公园的空间分布、应用规律以及形态组合对园林景观构成的贡献;并根据综合性公园设计规范及曲院风荷公园景观功能分区,研究不同形态的园林树木及其组合在不同功能空间配置规律的差异。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后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曲院风荷公园里一共有园林乔木82种,灌木55种,树木形态主要可分为7类:圆球形、水平展开形、圆柱形、纺锤形、尖塔形、垂枝形、特殊形。在乔木中,圆球形的树种类型和数量均最多,特殊形的树种类型最少,圆柱形的数量最少;尖塔形树木应用面积最大。在灌木中,圆球形的树种类型、数量和应用面积均最多,没有尖塔形和圆柱形的灌木。同时结合公园内不同树木形态所对应的树木种类及其空间分布,构建了曲院风荷公园园林树木形态空间数据库。基于树木形态空间数据库进行分析统计,发现曲院风荷公园共存在17种不同形态树木组合的方式。分别从数量、组成和空间分布对各整个曲院风荷公园及各功能区进行分析得出:(1)曲院风荷公园中乔木的主要形态以尖塔形和圆球形为主,在形态类型和数量上都要多于灌木,灌木的形态较为单一,以圆球形为主;(2)在园林树木的形态组合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别是圆球形与尖塔形、圆球形与纺锤形、圆球形与水平展开形的组合;(3)树木形态组合在整个公园中的空间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不同功能区中的树木形态组合在空间配置上存在明显的偏好和差异性;(4)不同功能区的树形组合结构没有表现出特定的组合模式,树形比例对景观差异和空间功能划分的贡献相对较低;相关结论可以为园林景观中植物材料的选择、植物和周边素材搭配应用、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一定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李涛,韦丹,陈思同,蔡一冰,吴鹏飞,马祥庆[2](2019)在《中国树木文化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对我国近年来有关树木文化的概念、文化属性、树木崇拜与宗教、树木美学、古树名木、栽培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综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树木文化研究趋势,旨在揭示树木文化的内涵,为不同树种的文化层面研究提供参考。
李曦睿[3](2019)在《基于寒地季相景观的养老康复花园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康复花园是一种通过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助益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室外空间。基于寒地季相景观的养老康复花园,是在寒地城市养老环境中营造的、提供身体康复和精神慰藉、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感的景观空间。寒地养老康复花园的使用者是北方寒地的老龄人群。寒地养老康复花园设计的首要环节,是依循康复花园设计理论,围绕寒地老年人的感官体验、行为体验、情感体验等三个层次、以及养老环境的满意度等维度,对寒地养老环境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寒地老年人对养老环境的现实需求。寒地养老康复花园设计的现实基础是寒地季相景观,其理论依据是中国传统园林天人相类、天人相副的身心调和理念,和西方当代兴起的基于循证设计的康复花园理论。这些理论既是关于人类健康与自然季相景观互动关系的哲学思辨,也是寒地养老康复花园设计策略的重要理据。寒地特殊自然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寒地自然季相(时空季相、物候季相)、寒地人工景观季相(建筑季相、设施季相)、寒地人文意象季相等要素特征。寒地养老康复花园设计应遵循寒地季相景观与老年人生理节律协调性、身体康复支持性、情感价值认同性的设计原则。寒地养老康复花园的设计策略是整体性的,包括基于寒地时空季相的社会支持要素、基于寒地建筑物季相的控制感要素、基于寒地物候季相的自然要素、基于寒地设施季相的运动与锻炼要素、基于寒地人文季相的艺术要素等五个方面的设计策略。总之,基于寒地季相景观的养老康复花园设计策略研究,尝试在寒地养老环境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以中西文化传统中自然季相景观与人类健康互动关系理论为依据,建构基于寒地季相景观的寒地养老康复花园的整体设计策略,助力寒地老年宜居环境优化建设,提升寒地老年人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让寒地城市老年人乐于在寒地安居其所,安享晚年。
王水映[4](2018)在《北方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北方冬季的气候特征,介绍了北方冬季植物景观的特点,总结了目前北方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如何利用植物的冬态美来营造具有北方特色的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营造策略,以期为北方园林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肖婧,王亮[5](2018)在《北京地区冬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调查与营造》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北京冬季园林植物景观的现状调查,分析冬态植物展现个体美的主要形式和突出植物冬态美的配置方式,并列举出北京冬季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以期为北京地区营造良好的冬季植物景观提供参考。
王利鑫,程朝霞,李光耀[6](2017)在《陕西关中地区冬季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以杨凌示范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建设和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多数北方城市的冬季植物景观相对单调。本文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具有代表性的园林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归类和整理了关中地区冬季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冬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进一步提出了改善冬季植物景观的一些看法。
赵晶[7](2015)在《格式塔理论视角下的长沙市园林树木形态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形态是植物的主要观赏特征之一,树木的形态是构建植物空间的关键因素,树木形态尤其是自然形态的审美价值应该受到更大的关注,并充分应用到植物造景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建筑及景观设计领域的格式塔理论对树木形态审美及造景应用有着同样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很少。为了探索树木自然形态的审美特征,本文首先调查了长沙市171种常用园林树木(乔木91种、灌木58种、藤木16种、竹类6种)的单株形态数据,并采集了乔木和灌木树种的单株图像信息,统计出各种树形、分枝角类型所占比例、各种花相的树种数量及比例等,为植物景观设计中树木的形态搭配提供参考。从格式塔的整体论、图形背景理论、心物场与同型论的角度探索树木形态的审美规律,总结出长沙市常用园林树木的视觉审美特性,对园林树木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树木形态的审美规律,本文运用格式塔相关理论探讨了树木形体配置的方法。运用图形背景理论探讨了主景树与背景树的形态选择和种植形式,得出利用树木的形体、光影、动态与季相等特征进行景观营造的方法;运用群化原则探讨了不同树木形态搭配的要点和方法、林冠线和栽植线的设计、各类植物空间中树木株距与体量的控制;在调查游人对植物群落审美偏好的基础上,运用简化原则探讨了良好格式塔植物群落的立面配置及平面布局,得出通过突出主景、简化群落层次、明确布局形式来营造简洁植物景观的方法。最后,本文通过对湖南烈士公园纪念区和新西兰哈密尔顿花园的树木形态及植物景观格式塔分析,解读了格式塔理论在植物景观设计实践中的体现。
客佰慧[8](2015)在《寒地植物色彩搭配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寒地城市植物的色彩搭配设计因其所独有的城市气候特殊性,使该地区的植物景观设计与中国其他南方城市的植物景观设计具有很大的区别。而我们作为软环境的景观工作者,就应该因地制宜的设计符合寒地气候条件的地域性植物景观,尊重寒地城市的客观条件,运用色彩的搭配原理以及其潜在的心理学暗示来克服寒地植物景观单一稀少的现实情况,从而使寒地城市居民也可以看到色彩饱满鲜艳的植物。本论文就寒地城市植物植物色彩搭配设计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首先,从国内外彩色植物景观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然后,结合色彩学的作用与意义,利用色彩搭配原理以及色彩对人类心理的影响,通过横向比较、实地调研,结合北方植物景观的特点对寒地植物景观色彩搭配进行研究分析。特别是对于当前寒地城市单一的植物品种导致植物景观单调乏味缺乏创新性的困境,如何充分利用色彩搭配来使寒地植物景观具有美的感受是我们当前植物景观设计者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对于植物不同部位的色彩搭配设计以及利用人造灯光进行植物色彩表现的问题本文也进行了比较研究。寒地城市由于四季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时,针对其特有的地域特征和季节特性利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方式所设计出的具有地域性的植物景观。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寒地城市植物景观的塑造特别是在色彩方面的设计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并且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发设计工作者们更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赵涧丹[9](2015)在《西安市秋冬季节植物及景观研究》文中提出植物是园林景观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元素,园林植物景观除了形成美好的观赏效果之外,还兼有生态、环境甚至经济等方面的效益。然而,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一些城市在秋冬季节的植物景观相对单调,尤其是气候寒冷的冬季,许多城市甚至无景可观,导致城市吸引力逐渐降低,因此,城市秋冬季节的植物景观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以西安市主城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选西安市秋冬季植物观赏效果较好的绿地,调查记录秋冬季节具有景观价值的园林植物及其景观表现,并通过查阅文献、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西安市秋冬季节的植物及景观表现进行探索,探讨出能体现西安市秋冬季地域景观特色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总结出适合西安市秋冬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和策略。文章分析了城市秋冬季节园林植物的造景要满足四大原则:科学生态原则、艺术审美原则、文化内涵原则及功能实用原则,同时提出秋冬季节的园林植物的布局形式也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通过调查,统计出西安市秋冬季节可观赏的植物有292种,隶属于72科156属,其中常绿植物90种,色叶植物107种,观花植物29种,观果植物87种,观枝干植物22种,此外还有一些观姿形植物、观芽植物等,并将这些植物及其观赏价值与应用形式一一列举。调查中也发现这些植物的景观表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景观单调,有失活泼;二是未注重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三是植物的冬态美利用不充分,这些秋冬季节可观赏的植物中,常用于城市绿化的种类却不到50%。针对西安市秋冬季节的植物景观现状,文章分别提出了不同类别观赏植物的景观建设研究,并提出要“三靠植物”丰富物种多样性及“四靠措施”保证景观多样性,通过两方面合力来提升西安市秋冬季节的植物景观效果。最后,文章推荐了西安市秋冬季节景观效果较好的乡土植物、兼具环保功能的景观植物以及生态景观效益较好的植物群落配置,以期为西安市乃至陕西地区今后的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和构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王凯宏[10](2014)在《中国北方寒地城市植物景观生态化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因而城市绿地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城市绿地景观系统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城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有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其中生态功能是首要功能,起着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防灾功能、降低城市噪声等作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选择寒地城市绿地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寒地植物景观配置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讨论植物在绿地景观系统生态化建设中的应用,以期使其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独特的北方园林树木的冬态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特的北方园林树木的冬态美(论文提纲范文)
(1)曲院风荷公园树木形态组合量化研究:数量、组成与空间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园林植物形态研究中的相关概念 |
1.2.1 园林树木 |
1.2.2 园林树木形态 |
1.2.3 园林树木组合 |
1.3 园林树木配置的形式美法则 |
1.4 植物形态的相关理论研究 |
1.4.1 园林种植设计的平面构成 |
1.4.2 园林种植设计的立面构成 |
1.5 国内外园林树木形态的相关研究 |
1.5.1 国外园林树木形态的相关研究 |
1.5.2 国内园林树木形态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调查方法 |
2.2.1 样地调查 |
2.2.2 树木形态分类 |
2.2.3 植物空间数据库构建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3.1 统计单元确定 |
2.3.2 功能分区 |
2.3.3 树木形态组合分析—缓冲区法 |
2.3.4 数量分布分析 |
2.3.5 组成结构分析 |
2.3.6 空间配置分析 |
第三章 树木个体形态分布 |
3.1 树木形态的基本概况 |
3.2 个体形态空间分析 |
3.3 不同形态树木的空间表现与作用 |
3.4 园林树木形态与园林建筑的景观搭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曲院风荷公园园林树木形态组合分布规律 |
4.1 园林树木形态组合基本概况 |
4.2 树木形态组合空间分析 |
4.3 园林树木形态组合在曲院风荷公园中的应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园林树木形态在景观功能空间中的配置规律 |
5.1 数量分布比较 |
5.2 树木形态组合结构分析 |
5.3 空间配置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应用前景及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曲院风荷植物种类及其形态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树木文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树木文化概念及文化属性 |
1.1树木文化概念 |
1.2 树木文化属性 |
2 物质层面的树木文化 |
2.1 树木物质利用 |
2.2 古树名木 |
3 精神层面的树木文化 |
3.1 树木崇拜 |
3.2 树木宗教 |
3.3 树木美学 |
4 生态层面的树木文化 |
4.1 栽培理念 |
4.2 栽培制度 |
4.3 树木生态产业 |
5 问题与展望 |
5.1 问题 |
5.2 展望 |
(3)基于寒地季相景观的养老康复花园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康复花园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2 养老机构的室外环境及康复景观研究现状 |
1.2.3 寒地季相性景观及寒地适老环境设计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寒地养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寒地养老环境的界定与调研案例选择 |
2.1.1 寒地养老环境的界定 |
2.1.2 寒地养老环境调研的案例选择 |
2.2 寒地养老环境调研的理论依据与问卷设计 |
2.2.1 基于康复花园支持性要素的评价内容 |
2.2.2 基于用户体验的评价层次 |
2.2.3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评价指标 |
2.3 寒地养老环境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2.3.1 寒地养老环境支持性康复景观实地调研 |
2.3.2 寒地养老环境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2.3.3 寒地养老环境用户调查统计与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寒地季相景观的养老康复花园理论建构 |
3.1 自然季相景观与人类健康互动关系探究 |
3.1.1 基于自然季相的身心调和理念 |
3.1.2 基于康复景观的身心康复理论 |
3.1.3 寒地养老康复花园设计策略的文化理据 |
3.2 寒地季相景观要素分析 |
3.2.1 寒地季相景观要素的内涵与外延 |
3.2.2 寒地自然时空季相要素 |
3.2.3 寒地人工季相景观要素 |
3.2.4 寒地人文意象季相要素 |
3.3 基于寒地季相景观的养老康复花园设计原则 |
3.3.1 寒地自然时空季相与老年人生理节律协调性 |
3.3.2 寒地人工季相景观与老年人身体康复支持性 |
3.3.3 寒地人文意象季相与老年人情感价值认同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寒地季相景观的养老康复花园设计策略 |
4.1 基于寒地时空季相的社会支持要素设计策略 |
4.1.1 面向社会时空的地址选择 |
4.1.2 面向社交活动的功能区划 |
4.1.3 面向社会支持的社区融通性 |
4.2 基于寒地构筑物季相的控制感要素设计策略 |
4.2.1 适老控制感的身体尺度空间 |
4.2.2 感知控制感的内外融通空间 |
4.2.3 温凉控制感的动态季相表皮 |
4.3 基于寒地物候季相的自然要素设计策略 |
4.3.1 “顺从其美”的视觉景观 |
4.3.2 “同声相应”的声景与“触物兴感”的触景 |
4.3.3 “同气相求”的嗅味景观 |
4.4 基于寒地设施季相的运动与锻炼设施设计策略 |
4.4.1 温暖触感的锻炼设施 |
4.4.2 素朴适老的园艺设施 |
4.4.3 故土情结的游憩设施 |
4.5 基于寒地人文季相的审美要素设计策略 |
4.5.1 寒地人文记忆的审美要素 |
4.5.2 寒地景观小品的季相要素 |
4.5.3 寒地景观小品的民俗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寒地养老环境体验度量调查问卷 |
附录2 寒地养老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3 寒地养老环境用户意向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北方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1 北方冬季气候特征 |
2 北方冬季园林植物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 |
2.1 植物配置缺乏艺术性 |
2.2 常绿植物的不合理应用 |
2.3 对冬季园林植物景观效果重视不足 |
3 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策略 |
3.1 体现植物的色彩美 |
3.2 体现植物的姿态美 |
3.3 体现植物的质感美 |
3.4 体现植物的动态美 |
3.5 体现艺术构图美 |
3.6 体现空间功能特征 |
4 结语 |
(6)陕西关中地区冬季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以杨凌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地概况 |
2 冬季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 |
2.1 常绿树种 |
2.1.1 常绿针叶树 |
2.1.2 常绿阔叶树 |
2.2 落叶树种 |
2.2.1 树形及枝干的美 |
2.2.2 花、果、芽的美 |
3 表现植物冬态美的配置方式 |
3.1 植物个体美的展现 |
3.2 植物组合美的搭配 |
3.3 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组合 |
3.3.1 植物与山石 |
3.3.3 植物与建筑 |
4 植物冬季景观特色 |
4.1 时间特色 |
4.2 空间特色 |
5 冬季植物景观营造的相关建议 |
5.1 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 |
5.2 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的应用 |
5.3 造景手法与防护措施的辅助 |
5.4 局部景观与整体景观的思考 |
6 结语 |
(7)格式塔理论视角下的长沙市园林树木形态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3 格式塔理论及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格式塔的内涵 |
1.3.2 格式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
1.3.3 格式塔理论借鉴于景观设计的发展 |
1.4 园林树木形态的造景应用研究现状 |
1.4.1 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 |
1.4.2 园林树木形态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长沙市园林树木单株形态数据采集 |
2.1 研究样地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植物资源概况 |
2.2 数据信息采集方法 |
2.2.1 植株选择标准 |
2.2.2 数据测量方法 |
2.2.3 图像信息采集 |
2.3 树木形态指标确定 |
2.3.1 树木分类 |
2.3.2 整体形态 |
2.3.3 枝干形态 |
2.3.4 花相与果态 |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4.1 树形和枝干形态数据 |
2.4.2 花相和果态相关数据 |
2.4.3 调查结果的影响因素 |
2.4.4 调查发现的现状问题 |
3 格式塔理论视角下的树木形态审美与园林应用 |
3.1 视觉经验影响下的树木形态审美 |
3.1.1 视觉经验对审美的影响 |
3.1.2 近自然的树木形态搭配 |
3.1.3 传统园林树木形态审美 |
3.2 图底关系下的树木形态审美和构景 |
3.2.1 树木形态的图底审美 |
3.2.2 主景树背景树的配置 |
3.2.3 树木的光影构景 |
3.2.4 树木的动态构景 |
3.3 力场理论下的树木形态审美和构景 |
3.3.1 树木形态的视觉力场 |
3.3.2 树木构建的力场空间 |
3.3.3 树木形态的审美移情 |
3.4 群化原则与树木群体的形体配置 |
3.4.1 连续律的应用 |
3.4.2 相似律的应用 |
3.4.3 封闭律的应用 |
3.4.4 邻近律的应用 |
3.5 简化原则与树木群体的形体配置 |
3.5.1 主景突出 |
3.5.2 层次简洁 |
3.5.3 布局清晰 |
4 树木形态造景实例的格式塔分析 |
4.1 湖南烈士公园纪念园 |
4.1.1 图底关系的体现 |
4.1.2 力场理论的运用 |
4.1.3 简化原则的体现 |
4.2 新西兰哈密尔顿花园 |
4.2.1 图底关系的体现 |
4.2.2 群化原则的运用 |
4.2.3 简化原则的体现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8)寒地植物色彩搭配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寒地研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色彩搭配在植物景观中的应用 |
2.1 色彩基础理论 |
2.1.1 色彩原理 |
2.1.2 色彩的基本知识 |
2.2 色彩调和效应在景观中的应用 |
2.2.1 调和色 |
2.2.2 对比色和互补色 |
2.2.3 类似色 |
2.3 色彩心理效应在景观中的应用 |
2.3.1 冷暖感 |
2.3.2 胀缩感 |
2.3.3 距离感 |
2.3.4 重量感 |
2.3.5 兴奋感 |
2.3.6 面积感 |
2.3.7 色彩的情感 |
2.4 色彩的表现特征在景观中的应用 |
2.5 色彩限制在景观中的表现 |
2.5.1 三原色的色彩限制 |
2.5.2 同类色的色彩限制 |
第3章 植物色彩的搭配原则及观赏特性 |
3.1 色彩美学搭配原则 |
3.1.1 色彩明暗对比 |
3.1.2 光影色彩美原则 |
3.1.3 灯光色彩配合原则 |
3.2 植物色彩观赏特性 |
3.2.1 叶色塑造 |
3.2.2 花色塑造 |
3.2.3 果色塑造 |
3.2.4 枝干色彩塑造 |
3.2.5 单色植物景观塑造 |
3.2.6 双色植物景观塑造 |
3.2.7 多色植物景观塑造 |
3.2.8 类似色植物景观塑造 |
第4章 寒地城市季相植物景观的色彩搭配 |
4.1 春季植物景观 |
4.1.1 彩色花木分层配置 |
4.1.2 彩色花木混栽 |
4.1.3 草本木本花卉补充 |
4.2 夏季植物景观 |
4.2.1 植物色彩与光线 |
4.2.2 植物色彩景观构建 |
4.2.3 植物色彩搭配方法 |
4.2.4 水生植物色彩搭配 |
4.3 秋季植物景观 |
4.3.1 植物树形 |
4.3.2 植物背景色 |
4.3.3 环境与植物的关系 |
4.4 冬季植物景观 |
4.4.1 常绿针叶树的应用 |
4.4.2 落叶树木的应用 |
4.4.3 常绿阔叶树的应用 |
4.4.4 光对色彩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西安市秋冬季节植物及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植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 |
1.1.2 北方秋冬季节的气候影响植物景观效果 |
1.1.3 人居环境的不良发展引起城市人.流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依据 |
1.3.1 现代园林建设的需要 |
1.3.2 研究区域代表性强 |
1.3.3 理论依据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西安市秋冬季节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1.5.2 西安市秋冬季节植物景观现状调查分析 |
1.5.3 西安市秋冬季节植物景观效果提升探析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实地调查法 |
1.6.3 对比分析法 |
1.6.4 专家咨询法 |
第二章 西安市概况及植被特色解读 |
2.1 西安市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资源条件 |
2.1.4 地质条件 |
2.1.5 土壤条件 |
2.2 西安市植被特色 |
2.2.1 西安市植被多样性概况 |
2.2.2 西安市物种多样性概况 |
第三章 城市秋冬季节观赏植物造景理论分析 |
3.1 秋冬园林植物的造景原则 |
3.1.1 营造科学而生态的秋冬植物景观 |
3.1.2 营造满足艺术审美的秋冬植物景观 |
3.1.3 营造满足文化需求的秋冬植物景观 |
3.1.4 营造兼具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秋冬植物景观 |
3.2 秋冬季节园林植物的布局形式 |
3.2.1 自然式布局 |
3.2.2 规则式布局 |
第四章 西安市秋冬季节观赏植物资源及应用调查 |
4.1 调查范围 |
4.2 西安市秋冬季节观赏植物资源及应用状况 |
4.2.1 西安市秋冬季节常绿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
4.2.2 西安市秋冬季节色叶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
4.2.3 西安市秋冬季节观花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
4.2.4 西安市秋冬季节观果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
4.2.5 西安市秋冬季节观枝干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
4.2.6 西安市秋冬季节观姿形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
4.2.7 西安市秋冬季节观芽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
第五章 西安市秋冬季节观赏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1 西安市秋冬观赏植物资源的景观建设研究 |
5.1.1 秋冬常绿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1.2 秋冬色叶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1.3 秋冬观花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1.4 秋冬观果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1.5 秋冬观枝干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1.6 秋冬观姿形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1.7 秋冬观芽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1.8 秋冬观根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1.9 秋冬其他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2 西安市秋冬观赏植物特色表现景观建设研究 |
5.2.1 秋冬专类观赏植物园景观 |
5.2.2 道路上的秋冬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2.3 城市广场上的秋冬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2.4 建筑、小品旁的秋冬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2.5 水体景观旁的秋冬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
5.3 西安市较优秋冬季节观赏植物推荐 |
5.3.1 秋冬季节景观效果较佳的乡土植物 |
5.3.2 兼具环保功能的秋冬观赏植物 |
5.3.3 秋冬季节较优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西安市秋冬季节观赏植物资源 |
6.1.2 西安市秋冬季节植物景观问题 |
6.2 讨论 |
6.2.1 “三靠植物”丰富物种多样性 |
6.2.2 “四靠措施”保证景观多样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北方寒地城市植物景观生态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北方冬季植物景观生态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
1.1 植物花、叶、果、枝、芽的色彩作为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 |
1.2 植物枝干的冬季色彩 |
1.3 树干纹理的独特肌理植物景观 |
1.4 植物形状要素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
1.5 以植物特质和周边环境为前提的景观设计 |
1.6 植物与北方寒地城市独特冰雪景观的有机融合 |
2 北方植物景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对冬季气候因素考虑的不足 |
2.2 植物配置俗套、雷同, 设计未因地制宜 |
2.3 缺少地域特色的文化因素 |
3 北方植物景观发展策略的研究及相关建议 |
四、独特的北方园林树木的冬态美(论文参考文献)
- [1]曲院风荷公园树木形态组合量化研究:数量、组成与空间配置[D]. 程飞彪.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2]中国树木文化研究进展[J]. 李涛,韦丹,陈思同,蔡一冰,吴鹏飞,马祥庆. 福建林业科技, 2019(01)
- [3]基于寒地季相景观的养老康复花园设计策略研究[D]. 李曦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北方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J]. 王水映. 现代园艺, 2018(08)
- [5]北京地区冬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调查与营造[J]. 肖婧,王亮. 中国园艺文摘, 2018(03)
- [6]陕西关中地区冬季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以杨凌示范区为例[J]. 王利鑫,程朝霞,李光耀. 农业与技术, 2017(20)
- [7]格式塔理论视角下的长沙市园林树木形态应用研究[D]. 赵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2)
- [8]寒地植物色彩搭配设计应用研究[D]. 客佰慧. 吉林建筑大学, 2015(11)
- [9]西安市秋冬季节植物及景观研究[D]. 赵涧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4)
- [10]中国北方寒地城市植物景观生态化发展[J]. 王凯宏. 江苏农业科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