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家宝分别会见基辛格、印度客人、 部分国家离到任大使和驻华机构代表(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1](2017)在《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文中认为现有对新闻发布会的研究多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本文以人类学角度切入发布会,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我国新闻发布会的时空脉络,论述预备立宪后我国记者会实践、形态与结构的变革,论述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发布的管理思想以及制度的嬗变与发展。确定110年间记者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称谓结构以及形式结构。论证晚清至今我国记者会实践持续存在。论述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确定我国记者会发端于清末而不是民初,阐述清政府政务发布内外有别,对内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论述北洋政府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和制度建设,确定记者会发展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首任内阁开创中央政府记者会的先河,继任内阁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推动记者会制度建设。论述新闻统制背景下,国民党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的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内及高层官员普遍展开记者会实践,并特别重视国际宣传,外记者会为单独的类型广为运用。开办外记者会,这一媒介管理方式思路源于清政府,实践于北洋政府,发扬光大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多个部门和部分省市政府出台记者例会制度和发布新闻办法、条例、法规。论述建国后30年间,记者会表现出国家的主导与民间的退场的特点,记者会空间边界表现出对内的压缩与对外的扩张特点。建国后,我国政府国际传播组织相当得力,境外记者会地理分布范围较之前各个历史时期大为扩展,境内外国政府记者会规格和层次大大提高。考证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段内既往学界认为是典型而阐述并不清晰的记者会并勘误。论述改革开放后记者会多元发布主体的均衡发展,国家与民间的对接,记者会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以及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其次,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新闻发布会的发展历程为支撑,对发布会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阐释发布会的仪式属性及建构。重新定义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是具有明确目的和策略的仪式实践,权力及权力控制隐藏在仪式行为之后。以人类学视野观察,发布会是以社会位阶较高的人群为执礼主体,基于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思想在现代社会盛行,实施社会控制的民主仪式。论证提高发布会效力的因素,仪式形式、仪式规格、仪式程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的仪式效力。又次,新闻发布会作为舶来的仪式,在中国本土着陆实践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生发,其形态和结构应能体现出中国特色。论述百余年间我国记者会称谓具有类型繁多、灵活多变,同一称谓存在多个变换形式等特点,分析记者会称谓的七个类型,确证招待记者、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为百余年间最为流行的三类称谓。各类称谓之间无本质差别,为同一仪式活动的不同能指。最后,论证我国发布会的仪式结构和形态的特点,并分析其文化个性。
张鹏[2](2013)在《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指引下,中国地方部门在对外关系中的参与程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现象。而学科特点造成的中国内外政治结合型研究不足,以及中国内外政治协调发展的理论化需要,都使得中国对外关系展开的地方参与研究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向。同时,大量外事档案、政府文件、统计数据的存在以及相关论着的涌现,使利用社会科学方法开展这项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提出,地方参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的程度与深度,取决于中国央地、内外、地地三组关系的变化。为全面理解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理论部分的研究。对于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一般解释而言,已有的多层治理理论与功能主义理论都有提倡竞争性合作的问题,潜在的政治社会学解释则无法提供清晰的问题解决进路,而且现有理论多基于对西方国家对外关系的考察与辨析。在批判上述三种一般解释的基础上,将地方部门作为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行为体”,提出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解释。这一解释,是在继续和坚持承认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前提下,以中央对地方的对外事务授权有限为原则,将地方提升到作为对外关系的一类“有限”参与主体,并以对外关系发展中央地、内外、地地的合作最大化为目标,在“整体”考量的基础上,注重国家的国内-国际综合治理观形成。其次,是比较研究方面。通过中西在地方参与对外关系方面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与代表联邦制国家的德国进行比较,提出政治关系与法律关系这两种央地关系传统,和央地协力与央地竞合这两类有限参与适用,从而厘清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之组织特点、历史流变和运行逻辑。最后,在案例研究部分,使有限参与的解释贯穿于沿海经济次区域的国际化、边境省区与跨区域国际合作、中国非中央政府驻德代表机构以及地方发展与国际组织在华活动等研究。并通过上述四个案例,从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两个大的观察视角,既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形式与现状,又进一步验证绪论部分提出的,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存在央地协力的政策倾向;中国在内外关系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实现了国内国际制度建设的不断优化;地方多样性蕴含着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可能的地地合作三个研究假设。
张钊[3](2013)在《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持久和平,是人类亘古不息的梦想。但与轰轰烈烈的战争相比,长时期以来,人类追求和平之路却隐而不彰。直到20世纪中叶之后,追求和平、缔造和平、促进和平、维护和平才成为引领世界和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才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代中国的和平局面亦缔造于此际,当代中国的和平理论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形成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重大作用。本文试图在人类历史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当代中国的和平理论,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当代中国和平与世界和平的关系,以及中国和平理论的发展前景,指出中国坚持必须中国特色的和平之路,为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做出贡献。本文对人类和平历史进程的分析,是在没有“世界和平史”之类文献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提出人类和平经历了古代以“征服-同化”方式实现和平、近现代以和约形式缔结“均势-霸权”和平,目前已进入以和平力量缔造并积极维护持久和平的阶段,从而确定了当代中国和平问题的历史方位。本文还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和平理论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关和平的理论,主要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有关和平的理论及论述,并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缕清了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主要发展线索和不同历史时期的重点。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和平理论进行了系统化尝试,研究了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历史方位、世界定位、时代背景、本质特征、主体架构、行动规范等,基本涵盖了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方方面面。本文还注重以全球视野关注当代中国的和平问题,将当代中国和平问题置于世界和平的大背景中,对中国和平与世界和平进行比较分析,从兼容并包、交叉互动的角度,总结当代中国和平对世界和平的促进。本文力图透过表象,抵近本质,在正本清源的同时,对世界与中国和平的有关思潮做出呼应,并兼顾理论的深透性与实践的客观性。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证,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当代中国和平局面的形成既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又是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结果,二者互为因果;当代中国和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和平理论,既是社会主义的和平理论,又是中国特色的和平理论;未来,中国必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和平理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抓住世界给予中国的机遇的同时,也把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机遇贡献给整个世界。
沈俊强[4](2009)在《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 ——以“全民终身教育”为视角》文中提出中国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的创始会员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它是UNESCO重要的会员国和合作伙伴。自1971年10月29日UNESCO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以来的三十余年里,中国与UNESCO的合作日益深入,在21世纪更是进入了一个继往开来的崭新阶段。而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如何通过发挥中国文化的软力量实现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在此时期,探讨中国与UNESCO的教育合作关系,分析中国教育如何通过UNESCO这个平台走向世界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过去的三十余年里,尽管双方在教育领域有很多的合作项目和活动,然而对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来说,UNESCO的影响主要在于“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领域。这两个UNESCO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都要求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变革,从这一点来看,可以统一为“全民终身教育”。本论文以“全民终身教育”为视角,回顾并展望中国与UNESCO的教育合作关系。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1章回顾了中国作为创始会员国以来与UNESCO合作的历程,以其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发生的时代背景勾勒出双方合作的整体面貌,并简要评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在这种合作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响力。在双方合作的历史进程和合作框架下,重点考察了中国与UNESCO在教育合作领域相互关心的主题:全民终身教育。第2章评述了当前中国与UNESCO合作的制度框架,重点指出现有的这些制度设计创造出了对双方来说都具有很大自主性的合作机制。继之讨论了中国与UNESCO教育合作关系的机理,并进一步地反思了这一合作机制对于双方教育合作的现实意义:UNESCO普适性的教育理念与中国本土的教育实践可以实现共赢。第3章考察全民终身教育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两方面“中国化“的问题,以探讨中国与UNESCO教育合作的深入程度——中国教育受到了哪些实质性的影响,并指出影响双方教育合作的因素。第4章总揽前三章的??,指出合作机制决定了合意的达成,而合意背后是两种话语系统的交锋和融合。从这一认识出发,分析对中国来说切合实际的国际教育合作的深层问题,并指出中国与UNESCO教育合作的前景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本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提出具有普适性的教育理念,以形成中国可以向外传播的教育话语。本文最后的“结语”,指出中国与UNESCO的合作正遭遇到一个瓶颈,加深教育领域的合作,对于突破双方合作的瓶颈有重要意义。对于教育学者来说,首要的工作在于我们能否尽快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教育传统如何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话语?通过研究,在相关各章中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与UNESCO的合作关系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2.中国与UNESCO的教育合作机制的运作机理在于运用多边主义思考方式,将合作纳入全球行动中,定位于智力合作,通过相互认同开启合作之门,通过协商达成共识;3.中国在运用UNESCO的教育话语体系时实际上已经有了本土化的改造和发明。4.双方教育合作关系的未来取决于中国能否提供普适性的教育话语。
王猛[5](2006)在《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行为主义为研究基本理论,注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个案剖析与综合概括、普遍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思路,以层次分析视角将论文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在理论应用上赞同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物质世界并不完全决定或者构成行为体所从事的行为,行为体对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构成了一个和物质世界并列的意义与知识的世界,即结构造就行为体,行为体也建构结构:在主体选择上,将二十世纪的中国作为整体加以考虑,从发展和联系而不是人为割裂的观点回顾和总结中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情况:在客体选择上,在中东概念传统“十八国”范围的基础上,把具有类似国情、相近区域的伊斯兰国家视为一个整体,期望以大中东的宽泛视角提供制定政策的便利:在文章结构上,试图以穷尽行为体参与行为的方式对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外交互动(侧重于中国方面)进行分析,并为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扩展预留空间。 第一部分以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聚焦点,重点论述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斗争与合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优势与限度,即中阿政治支持的结构性与议题性、经济联系的结构性矛盾与优势互补并存以及文化与宗教联系的两重性,并对这种状况从动力学、关联度、决策机制与实施策略四方面进行剖析。 第二部分则从微观领域将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众多行为体细分为9个大类,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政党、个人、民族、国际政治运动、宗教运动与组织,试图以归纳的方式探究各类行为体在20世纪参与中东地区事务的得失,研判行为体在下一个类似情境的反应,同时注重了丰富多彩外交斗争情况的趣味性。 第三部分则重点分析两例个案。以苏丹达尔富尔危机为切入点,分析伊战后中国对中东国家外交所面临的挑战与契机;比照20世纪中国与伊朗在国家转型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异同,希望能勾画出中国参与中东地区事务演变轨迹。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参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和状况具有继承性,不能漠视和人为割裂这种继承性。2、参与是一个互动过程,主客体之间的利益交汇决定了双边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中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在碰撞中走向成熟。3、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开始全方位参与中东事务,行为体之间逐渐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复杂关系。4、文明间的冲突并不必然地导致国际关系的冲突或对抗,文明间的关系是在交往中共存,是“和而不同”。
二、温家宝分别会见基辛格、印度客人、 部分国家离到任大使和驻华机构代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家宝分别会见基辛格、印度客人、 部分国家离到任大使和驻华机构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1)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历史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仪式研究现状与理论述评 |
二、新闻发布会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问题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叙事理论与方法 |
二、访谈法 |
三、内容分析 |
第六节 研究创新 |
第七节 文章架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与测量 |
第一节 仪式 |
一、“仪”解 |
二、“式”解 |
三、“仪式”解 |
四、仪式的起源和特点 |
第二节 新闻发布会 |
一、新闻发布会 |
二、记者招待会 |
三、新闻吹风会 |
第三节 理论述评 |
一、人类学仪式理论 |
二、大众传播活动相关的仪式理论与研究述评 |
三、礼与礼治思想 |
第四节 抽样与测量 |
一、报刊具体数据搜集与统计时间范围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结构与类目划分 |
四、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晚清时期记者会研究(1906-1911) |
第一节 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与对朝政的监督作用 |
第二节 清政府政务发布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与新闻界的长期抗争 |
第三节 晚清记者会仪式实践与清政府对新闻发布的控制 |
一、中央政府记者会考与商业机构记者会的出现 |
二、清末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记者会考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中原逐鹿中记者会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记者会研究(1912-1927) |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
第二节 政务公开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及制度建设 |
一、国务院、总统府及都督府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制度建设 |
二、外交部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外务公开思想 |
三、北洋政府与广东军政府南北议和时期的记者会与政务公开 |
四、广东军政府、国民党的记者会与政界对记者会促进舆论整合的认识 |
第三节 国内新闻界对境外记者会的报道与境外人士在我国的记者会 |
第四节 仪式的多重主体:社会团体、政治人物的记者会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新闻统制背景下记者会的勃兴:国民党统治时期记者会研究(1928-1949) |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
一、报道媒体分析 |
二、报道信息来源分析 |
三、报道聚焦地理范围分布 |
四、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
第二节 境内外国政府和外国军队记者会与国民党对西方新闻发布管理形式的效仿 |
第三节 记者会在民间和社会的逐步流行: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
一、商业组织的危机公关记者会与常规记者会 |
二、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
第四节 日本侵略组织、伪政府的记者会与特点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民盟等政党的记者会实践、特点与制度建设 |
第六节 国民党党政军系统记者会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
一、政党、政府、军队记者会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
二、国民党党政军记者会形式、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
第七节 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系统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 |
第八节 结论 |
第六章 媒介环境变动下记者会的消长与变革:建国后记者会研究(1949-2016) |
第一节 国家主导的仪式: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记者会研究(1949-1983) |
一、数据基本面分析 |
二、记者会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政策的政治策略 |
三、国家利益实现的技术:揭发美国政府细菌战的系列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四、中央政府各部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五、我国政要、社会名流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六、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外扩张:参加国际活动的中国代表团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七、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内消减:省市行政机构及部门的记者会 |
八、所谓“渤海二号”记者会考 |
九、仪式发布主体的失衡:商业机构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十、文革结束后发布会内容和主题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家仪式与民间仪式的对接:改革开放后记者会的发展(1984-2016) |
一、记者会称谓的变动,多元主体的均衡发展,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经济主题备受关注 |
二、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与仪式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 |
三、人大、政协、党务会议记者会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的发展 |
四、结论 |
第三节 论建国以来记者会的制度建设和全国布局 |
一、从国家利益出发:建国初期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
二、政务公开与舆论监督:文革结束后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
三、结论 |
第七章 新闻发布会的仪式阐释与建构:历史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发布会现场准入和身份限制 |
第二节 区分社会群体的发布会 |
第三节 发布会仪式的阈限 |
第四节 发布会仪式中的结构与反结构 |
一、仪式中的结构 |
二、仪式实践与仪式的反结构 |
第五节 媒介仪式的生成 |
一、仪式与媒介技术 |
二、发布会的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
第六节 发布会的仪式效力 |
一、仪式程序、规格、形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仪式效力 |
二、发布会展演需循仪礼次序和规则,符合约定 |
第八章 中国新闻发布会形态、结构与文化个性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 |
第二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称谓考 |
一、仪式名称的确立与嬗变 |
二、晚清及民国时期记者会称谓 |
三、建国后记者会称谓 |
第三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文化个性 |
一、宴会与新闻发布的形式和结构从汇流到区分 |
二、新闻界与发布方彼此之间的“宾主”角色定位 |
三、政治人物是记者会的主角,记者会重视外记者和国际宣传的面向 |
四、商业机构的相对不在场,中央政府是发布制度全国布局的主导力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 |
第二节 定位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第四节 论证设想 |
第五节 章节安排 |
第一章 中国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资料来源与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一般解释 |
第一节 多层治理理论的解释 |
第二节 功能主义理论的解释 |
第三节 政治社会学的一般解释 |
第四节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有限参与”解释 |
小结 |
第三章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中国传统与西方经验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中的地方角色 |
第二节 西方联邦制国家的地方与对外关系:以德国为例 |
第三节 中西地方参与对外关系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由内而外的地方参与 |
第一节 中国地方全球联系的发展与特征(2001-2011) |
第二节 沿海经济次区域的地方全球联系与责任 |
第三节 周边外交及边境省区与跨区域国际合作 |
第四节 地方参与对外关系国内资源整合的内容与方向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由外而内的地方参与 |
第一节 中国地方的国际组织能力 |
第二节 中国非中央政府驻德代表机构研究 |
第三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沪项目调研 |
第四节 由外而内的国际合作中地方发展的新契机 |
小结 |
结论 把握对外关系“落地”的时代特征 |
图表及访谈手记目录 |
参考文献 |
德文类 |
英文类 |
中文类 |
后记 |
(3)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影响世界格局的走向和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设想 |
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一章 和平与和平理论的总体考察 |
第一节 人类和平的历史概况 |
一、古代以“征服‐同化”方式实现和平 |
二、近现代以缔结条约形式实现“均势‐霸权”和平 |
三、当代以和平力量积极维护和努力缔造持久和平 |
第二节 和平观念的起源及历史脉络 |
一、西方和平思想的历史演化 |
二、中国和平思想的深厚传统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和平思想史上的根本变革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的和平理论的奠基 |
二、列宁斯大林对和平理论在 20 世纪前期的推进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和平理论 |
一、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平问题的历史背景 |
二、毛泽东关于和平的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改革开放前期的和平理论 |
一、我国改革开放前期和平问题的时代背景 |
二、邓小平关于和平的理论 |
第三节 冷战结束的新形势下的中国和平理论 |
一、冷战结束的新形势下中国和平问题的时代背景 |
二、江泽民关于和平的理论 |
第四节 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的中国和平理论 |
一、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和平理论的时代背景 |
二、胡锦涛关于和平的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和平的理论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
一、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本质 |
二、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基本定位 |
一、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历史方位 |
二、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全球定位 |
三、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时代背景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主体架构 |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二、和平发展道路 |
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四、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准则 |
五、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 |
六、和平统一的两岸政策 |
第四节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行动规范 |
一、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行动框架 |
二、当代中国维护和平的行动原则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与世界和平 |
第一节 当今世界的和平架构及其与中国和平理论的关系 |
一、当今世界和平架构的现状 |
二、影响当今世界和平架构的主要因素 |
三、当今世界和平架构与中国和平理论的关系 |
第二节 当代西方主要和平理论及其与中国和平理论的关系 |
一、当代西方主要和平理论 |
二、当代中国和平理论与西方和平理论的差异分析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当前困扰中国和平状况的主要理论流派 |
一、遏制论 |
二、和平演变论 |
三、中国威胁论 |
四、中国责任论 |
五、干涉主义 |
六、“台独”论 |
七、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 |
八、民粹主义、激进主义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一、处理好自身和平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关系 |
二、加强世界话语权竞争,参与世界话语权建设 |
三、解决和平理论与国内思潮的关系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发展前景 |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愈益重要的地位 |
二、指导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走和平发展道路 |
三、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
结论 坚持和发展中国和平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 ——以“全民终身教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2.已有研究的综述 |
2.1 有关国际教育组织的研究 |
2.2 有关中国与国际(教育)组织合作关系的研究 |
2.3 有关UNESCO的研究 |
2.4 有关全民终身教育的研究 |
3.基本概念:合作,国际教育合作 |
4.研究的视角及方法 |
4.1 国际关系学的视角 |
4.2 研究的四种写作方式 |
4.3 论证方式:与文本对话 |
4.4 "全民终身教育" |
4.5 篇章安排 |
第1章 中国与UNESCO合作的历史 |
1.民国时期中国与UNESCO的合作 |
2.新中国与UNESCO合作的历程 |
2.1 新中国与UNESCO合作的基本情况 |
2.2 新中国与UNESCO合作的几个阶段 |
2.3 最近十年双方合作的概貌 |
2.4 对双方合作基本态势的展望 |
3.新中国与UNESCO教育合作的重点 |
3.1 上世纪80年代的教育合作 |
3.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合作 |
3.3 进入21世纪后的教育合作 |
第2章 中国与UNESCO教育合作的机制 |
1.中国与UNESCO合作的制度 |
1.1 一国一票制原则 |
1.2 谁拥有合作的主动权? |
2.中国与UNESCO教育合作关系的机理 |
2.1 运用多边主义思考方式(Multilateralism as the thought way) |
2.2 合作纳入全球行动中(Global programme as the framework) |
2.3 认同开启合作之门(Identity as the Key) |
2.4 通过协商达成共识(Consensus as an approach) |
2.5 定位于智力合作(Intellectual cooperation as the solution) |
3.中国与UNESCO教育合作机制的现实意义 |
第3章 中国与UNESCO教育合作的深度分析 |
1.全民终身教育理念的中国式理解 |
1.1 终身教育与学会生存 |
1.2 基础教育、两基与全民教育 |
1.3 阅读年鉴的印象:中国人教育话语系统中的终身教育 |
2.全民终身教育制度的中国式实践 |
2.1 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 |
2.2 "学习社会"的中国化实践 |
2.3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教育 |
3.对中国与UNESCO教育合作的深度反思 |
第4章 中国与UNESCO合作的理论探讨 |
1.合意、话语与软力量 |
2.切合中国教育实际的国际教育合作 |
3.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性难题 |
结束语:中国教育传统如何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话语? |
1.中国与UNESCO合作的瓶颈 |
2.中国与UNESCO进一步的教育合作需要什么? |
附录 |
1.UNESCO成立过程 |
2.蒋介石政府参加UNESCO历届大会的代表名录 |
3.UNESCO系统中的主要教育机构 |
4.世界教育危机 |
5.全球全民教育 |
6.认同的理论 |
7.协商以致合意(consensus) |
8.两个合作备忘录的教育条款 |
9.UNESCO主要相关教育文献中译本目录 |
10.缩略词语表 |
11.读博期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参与对象的分析和界定 |
第一节 阿拉伯国家:战略硬实力与区域碎裂化 |
一、阿拉伯国家概况 |
二、阿拉伯国家的整体特点 |
第二节 伊斯兰世界:虚幻的一体化憧憬 |
一、伊斯兰世界的概念和范围界定 |
二、伊斯兰世界的一体化憧憬 |
三、伊斯兰世界一体化的虚幻性 |
第三节 中国立场与中东范围界定 |
一、“中东”概念的由来和范围界定 |
二、大中东国家的宗教状况 |
三、确定大中东区域范围的策略考量 |
第二章 多边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东国家互动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多边外交 |
一、新中国多边外交的历史回顾 |
二、中国与阿盟 |
第二节 胜利在1971:中国与中东国家冷战期间 |
一、联合国框架内的多边关系 |
二、围绕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斗争与合作 |
第三章 状况分析:参与中东事务的优势与限度 |
第一节 中阿政治支持的结构性与议题性 |
一、政治支持的结构性 |
二、政治支持的议题性 |
第二节 经济联系的结构性矛盾与优势互补并存 |
一、能源合作的渐次加深 |
二、与中东产油国的商贸往来 |
三、工程承包、劳务和投资 |
四、军事安全领域 |
第三节 中阿文化与宗教联系的两重性 |
第四章 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外交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利益:动力学分析 |
一、国家利益的源起问题 |
二、国家利益的内涵问题 |
三、国家利益的效度问题 |
第二节 继承与发展:机制分析 |
一、对外决策的机制化和目标选择 |
二、政策执行中的实力原则和外交折冲 |
三、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美国因素 |
第三节 局部与整体:关联度分析 |
一、内部关联度:历史回顾 |
二、外部关联度:以中美关系为例 |
第四节 基点与重点:策略分析 |
一、在中国-阿盟框架内加强中阿关系 |
二、从全球化视角处理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 |
三、以中东事务为平台处理与世界大国的关系 |
四、趋势:向国际社会全面融入 |
第五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理论与现状 |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与应用 |
一、层次分析法 |
二、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发展 |
第二节 国际关系行为体 |
一、概念及特征 |
二、行为体的分类 |
第六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一) |
第一节 国家行为体 |
一、国家行为体概说 |
二、国家参与中东事务的四个阶段 |
第二节 政府间国际组织 |
一、理论与现状 |
二、上海合作组织 |
三、中国和欧佩克 |
四、中国与海合会 |
第七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二) |
第一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 |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概述 |
二、中国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
三、对外援助中的中国非政府组织 |
四、现状与发展 |
第二节 跨国公司 |
一、跨国公司的行为体意义 |
二、中国公司在大中东:石油行业个案 |
三、跨国公司的参与趋势 |
第三节 政党 |
一、政党外交 |
二、七十年代以前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党外交 |
三、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党外交 |
四、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走向 |
第四节 个人 |
一、个人的行为体意义 |
二、领袖人物在中国中东外交的作用 |
三、普通民众在中国与中东国家互动中的作用 |
四、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 |
第八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三) |
第一节 民族 |
一、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
二、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
三、中东国家民族主义思潮兴衰对中国的镜鉴 |
四、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
第二节 国际政治运动 |
一、反殖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 |
二、谋求国际新秩序的不结盟运动 |
三、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浪潮 |
第三节 宗教及其组织 |
一、宗教因素与国际政治 |
二、伊斯兰教和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 |
三、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事务中的泛伊斯兰因素 |
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与西北边疆安全 |
第九章 理论与现实的互动:从苏丹到伊朗 |
第一节 达尔富尔与中国外交转型 |
一、现代政治视野中的苏丹社会和达尔富尔危机 |
二、达尔富尔危机背后的大国博弈 |
三、中国在苏丹的海外经济权益分析 |
四、达尔富尔:危机中凸显的中国发展困境 |
五、达尔富尔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危机意蕴 |
六、达尔富尔: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型契机 |
第二节 中国与伊朗:1905-2005的百年比照与互动 |
一、社会转型与现代化起步 |
二、二战背景下的中伊建交和国祚分途 |
三、1949-1979:巴列维伊朗与人民中国 |
四、从棋子到棋手:改变在1979 |
五、现代化模式:世界工厂与家庭手工作坊 |
六、回归常态:1979-1997的中伊交往 |
七、1997-2004:双边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
第三节 从伊战走向世界大国 |
一、中国之路的伊朗含义 |
二、从苏丹到伊朗的自觉和自信 |
结论 |
参考书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温家宝分别会见基辛格、印度客人、 部分国家离到任大使和驻华机构代表(论文参考文献)
- [1]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D]. 王洁. 厦门大学, 2017(08)
- [2]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D]. 张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3]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研究[D]. 张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4]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 ——以“全民终身教育”为视角[D]. 沈俊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
- [5]中国参与中东 ——行为体视域的理论与实践[D]. 王猛. 西北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