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

论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

一、论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论文文献综述)

王灏[1](2021)在《论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提升策略》文中提出新时代对于党员干部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负责大学保卫工作的党员干部,应结合时代要求,明确自身的新责任,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提升工作主动性,不但要敢作为,更要有新作为。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高校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才有能力勇于新担当,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新作为。

张麟凤[2](2020)在《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佛山市三水区各镇街抓住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机遇,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商业型乡镇的典型代表之一。进入21世纪后,全球“三明治”格局愈发凸显,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三水区以镇街作为主战场的发展方式导致的问题日益显现,三水区各镇街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身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也日益重视乡镇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维护稳定的作用,对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和构建高效简约乡镇管理体制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镇街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带领广大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其能力素质是三水区各镇街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完成经济转型、政府职能转型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成熟的胜任力理论,构建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能力模型,具有较强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总体构思,即选择这个课题的背景、开展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这个课题所采用的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查阅、梳理、分析大量文献资料合理界定镇街、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胜任力模型概念,对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理论、构建方法、验证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形成清晰、正确认识,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从国内外政府部门公务员胜任力建设的实践经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乡镇和以国家对乡镇具有全国适用性的重大战略和部署为视角的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研究文献成果、基于工作分析法推导的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三个角度、“共性”和“个性”两个层次演绎推理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胜任力,并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实证研究方法构建和修正模型;第四部分论述了基于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优化选拔任用、激励、培训、考核的对策和建议。

于瑶[3](2020)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国无德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可谓是时代所需、现实所急、党之所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观及其培育问题,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新时代只有切实做好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境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锻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本文针对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路,在思想基础研究、历史经验反思和现实境遇关照的基础上,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系统勾勒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理路,给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问题以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回应。第一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政德及政德观的涵义,政德观培育的要素及特征,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等。本文认为,对政德的涵义,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把握:从主体维度看,政德是“从政之德”;从内容维度看,政德是“为政之德”;从功能维度看,政德是“用权之德”。政德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公权力的行使。政德观是对政德的态度和看法,它由一定的政治信仰统摄,通过从政行为表现出来,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对一定政德规范认同、遵循和践履的自觉性。从应然层面看,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政德观培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将应然层面的、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转化为党员领导干部实然的政德观的实践活动。政德观培育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和培育环境等要素,具有意识形态性、人民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助于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第二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本文认为,思想基础分为“灵魂”、“根基”和“源流”三个层次。新时代培育政德观,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有民族风格和发展眼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纲领,新时代培育政德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为灵魂。中国优秀传统官德文化和官德培育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贤政治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中积淀成为党员领导干部从政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用中国话语体系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承继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第三章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主要梳理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期间政德观培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德观培育逐渐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经验主要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第四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进入新时代,政德观培育在一系列积极举措下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其一,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其二,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其三,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其四,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其五,培育环境在调适中得以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负责部门,存在整体合力不足问题。其二,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尚未对政德教育或者政德观培育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说明,理论界也没有形成共识。其三,培育方式存在路径依赖下的低效性弊端问题,单向教条式的灌输难以对党员领导干部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口号式”的提要求往往让政德教育流于形式。其四,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选择执行、片面执行、变通执行,甚至不执行等制度执行不力问题依然突出。其五,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四风”问题、官僚主义问题、新形式主义问题仍旧存在,各种社会思潮错杂交织,滋生出不少干扰性、对抗性、破坏性因素。第五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本文认为,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其内在的逻辑遵循,这种逻辑从理论、现实、实践三个向度展开,表现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三个方面,三者分别构成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明确指导思想,现实逻辑定位目标方向,实践逻辑解锁原则要求,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应当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目标,遵循主体维度的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容维度的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方式维度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保障维度的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环境维度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等原则,以实现政德观培育的高质量发展。第六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政德观培育进行加强和优化。第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之间的互动,要求党组织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从顶层设计入手,将政德观要求嵌入干部教育、选任、监督、考核、惩处等各个环节,引导各要素协同向政德观培育聚集。另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与培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尊重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性,调动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修养政德的积极性。第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培育内容要兼顾“政”和“德”两方面的个性,既要讲求政治性,也不能脱离人文性,本文认为,可以从政治观、权力观和修身观三个维度构建政德观培育内容体系,分别契合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培育目标。其中,政治观反映了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导性内容;权力观反映了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体性内容;修身观反映了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基础性内容。培育政治观,要重点抓好政治理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政治忠诚教育、政治担当教育、政治纪律教育。培育权力观,重点要抓好宗旨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实干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廉洁意识教育。培育修身观,应当重点抓好集体主义道德观教育、传统修身文化教育、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清廉家风教育。第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丰富理论教育形式以充分透彻说理,二是强化政德实践锻炼以力促知行合一,三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以发展线上教育,四是发挥榜样示范效应以消解情感困惑。第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通过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将“以德为先”的干部评价标准贯穿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形成政德观培育制度保障的闭环,实现政德观培育与赏罚回报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通过淬炼端正严明的党风政风,多措并举繁荣发展政德文化,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价值观共识,提高全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不断防范、过滤、削减政德观培育环境中的干扰性、破坏性、对抗性因素,以持续净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政德观培育注入场域动力支持。总之,本文认为,政德观培育是一个多要素、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有赖于各环节的整体推进和诸要素的协同发展。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培育环境等各要素的同向而行。

贾学智[4](2020)在《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和从政之基,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是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重要举措,是党内防腐、反腐、拒腐的必修课,是构建党内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坚实基础,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是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神,进行新的历史条件下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习近平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始终高度关注领导干部政德问题并做出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在从政之初就指出领导干部要坚持为民办事,脚踏实地;在地方主政时期始终思考做人与做官之间的关系,多次指明为官要有担当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在多次会议和多个场合对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做出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从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与新任务出发,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提出党的政治建设重大命题,提出党要勇于自我革命,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在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重大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领导干部政德提出明确要求,并就要严肃处理疫情防控不力的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政德的重要论述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和主体因素,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涵盖核心要义、本质要求、现实指向、内容阐释、方法路径以及机制保障的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论述体系。目前学术界对于该重要论述的文献在研究内容上不够全面,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并进一步研究其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第二部分从历史背景、思想渊源、主体因素三个层面研究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部分是论文主体部分,分别从领导干部政德核心要义、本质要求、现实指向、内容阐释、方法路径和机制保障六个方面研究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第四部分从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两个层面阐释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周琳[5](2020)在《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普列汉诺夫(1856—1918),全名为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是19世纪末俄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工人运动领袖。从1876年开始,他公开反对沙皇封建制度,寻求俄国社会出路,加入民粹派,走上革命道路。1880年流亡欧洲后,他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潜心研究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深入考察欧洲工人运动,逐步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翻译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发表了众多理论文章,成为俄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批判民粹主义错误思想的第一人。他在西欧积极参与第二国际组织会议,与欧洲各国工人党领袖频繁交往,学习借鉴欧洲无产阶级建党经验,创办《火星报》和曙光杂志,发表文章鼓励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培养各地的通讯员以加强与工人群众的联系,统一各地革命小组的思想认识和革命行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逐步形成。普列汉诺夫的一生不仅经历复杂,而且思想多变,对其评价很难进行盖棺定论。他的理论成果丰富,研究思想涉猎范围广泛,学界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是其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促进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但又存在复杂性、矛盾性。这也是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深化对此领域的研究。本文以普列汉诺夫40余年政治生涯期间撰写的文章着作为依据,结合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形成发展过程,系统研究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发掘其时代价值。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逻辑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围绕文献梳理——内容建构——实践论证——理性评价——现实启示展开。全文共分为五章,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章主要研究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包括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观条件和形成阶段。19世纪70、80年代,无产阶级运动在欧洲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纷纷建立。这一时期,俄国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开展革命斗争,努力探寻革命道路,需要先进的思想指导工人运动,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指导革命。普列汉诺夫在从事民粹派革命活动中受到沙皇统治当局的迫害流亡西欧,开始系统研究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学习西方工人运动和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经验,初步形成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1903年,他积极筹备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俄国第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党纲和党章,统一党的思想认识,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在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方面做出贡献,其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基本确立。但会议上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围绕党章、党纲的具体内容分歧越来越大,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又开始产生变化,经历了孟什维克立场、反对取消主义和马赫主义的合作立场和社会沙文主义立场三大阶段,晚年走向了令人惋惜的机会主义路线。第二章主要研究1903年前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内容,包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四大方面。首先,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高度重视对无产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阐明马克思主义是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强调要实现“革命的代数学”,鼓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他主张对工人阶级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鼓动,注重提高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他认为无产阶级在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定阶级立场,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抵制宗教思想的冲击,学会“用精神武器去阻止信教的同志”,争取其中的进步青年加入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其次,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主张要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明确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独立性;明确党的组成成分,确保“无产者的阶级是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是俄国革命的领导者和主力军地位;他坚定党的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必须争取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突出获取政治自由是俄国工人阶级追求的第一个政治目标,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政治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他主张落实党的斗争任务,将党的当前任务与最终目标相结合。在19世纪8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的最紧迫任务就是尽快成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明确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第三,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强调党的纲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体现党的革命目标,无产阶级一定要密切落实;明确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性质,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性,加强组织纪律的严密性,促进党组织的团结,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他论证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他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突出实现政治自由、党内民主和权利平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主张落实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策略,最终“一切策略有利于实现革命的伟大胜利”。因此在革命活动中,无产阶级政党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革命策略。最后,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坚持从事实出发分析革命形势的思想作风,阐明工人阶级的现状、发展趋势和进步作用;坚持理论研究指导革命实践的作风,客观分析恩格斯晚年对暴力革命和议会斗争态度的正确认识;他坚持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工作作风,强调了在革命中要团结一切具有革命愿望的进步力量,不要受统治者的蛊惑排斥外来民族或国家进行的革命斗争,正确看待犹太人、亚美尼亚人等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行为;他坚持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战斗作风,指明民粹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及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危害,旗帜鲜明地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第三章主要研究1903年以后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转变,主要从组织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及无产阶级革命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党的二大后他对会上通过的党章、党纲产生动摇,将妥协退让看成一种在组织策略方面的灵活方式,在组织原则方面对政治自由与民主集中制理解出现偏差,在组织机构成员调整方面存在个人私心,偏袒孟什维克中的革命老战友。他希望通过各派之间的妥协能够换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形式上的统一,避免两派的争论导致组织上的分裂。其次,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他承认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但认为必须要具备一定条件,20世纪初的俄国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应配合资产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在工人阶级思想政治觉悟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对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之间的关系理解出现偏颇,弱化政治斗争的重要性,对俄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缺乏正确认知。这一系列态度的转变导致其放弃无产阶级的政治权益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再次,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他认为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至关重要,主张采取政治协商、议会斗争等和平方式,一方面可以争取无产阶级应有的政治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进行党的思想建设。因此,他劝告无产阶级不要急于发动武装革命,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更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方面,他将暴力革命只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方式之一,认为20世纪初的俄国不具备发动暴力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不主张无产阶级进行武装起义。他认为目前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资产阶级自然为革命的主导,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协助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分开走,一起打”的革命策略,将革命领导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后期之所以发生转变,与俄国国内革命形势的错综复杂密切相关,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的派系斗争紧紧相连,与欧洲革命局势和西欧各国工人党领导思想的渗透不无关系,更与其自身思想僵化、性格孤傲、脱离实际影响重大。他的思想转变加剧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之间的斗争,导致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内部思想动荡、组织涣散,助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气焰。第四章重点对普列汉诺夫与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争论进行了比较研究。1895年,在苏黎世的首次会晤开启二人全方位合作,在思想领域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非马克思主义,在政治领域支持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在组织领域以《火星报》为平台培养党的领导后备力量,共同草拟纲领和党章。1903年党的二大之后,两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首先,二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目标发生争论。列宁主张抓住革命时机,联合一切力量进行武装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普列汉诺夫主张先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觉悟,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并不成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不具备。普列汉诺夫在1903年之后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态度比较消极,教条地认为发动革命就是冒进、不符合俄国革命发展规律,实则丧失革命的主导权。其次,二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发生争论。列宁在入党条件方面要求严苛,认为党员必须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入党,坚持民主集中制;而普列汉诺夫认为入党条件可以放宽要求,忽略党组织的严密性和纯洁性,主张党组织实行民主就要拒绝集中,忽视党组织的实际运行需求,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原则缺乏正确认识。第三,二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发生争论。面对1905年革命,列宁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主张实行工农联盟;而普列汉诺夫认为这场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由资产阶级进行领导,农民阶级思想落后,不提倡建立工农联盟;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认为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侵略战争,无产阶级应抓住机遇,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普列汉诺夫认为在一战中俄国属于防御方,无产阶级应协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扞卫俄国国家利益,然后集中精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面对1917年社会主义革命,列宁看到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快速成长,认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迫在眉睫;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较低,主张与资产阶级建立联合政府,召开立宪会议。二人之所以发生争执,与二人在20世纪初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水平及结合俄国实际的程度不同,对俄国革命形势和党内形势把握存在差距,与二人的革命经历和性格不同都有重大关系。二人的争论造成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的斗争愈加激烈,导致无产阶级政党重新洗牌,影响两人的政治生涯走向不同的道路。第五章对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进行了总体评价。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内容丰富,思想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一方面,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从思想内容上来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对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实地研究;从思想的实践意义来看他的这一思想深入分析俄国历史和西欧革命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历史研究有机契合起来,与民粹主义、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经济派、马赫主义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争论,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促进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从思想的国际影响力来分析,普列汉诺夫一直在西欧从事理论研究和革命活动,其思想有力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在第二国际组织中率先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对东欧和欧美等国的无产阶级思想启蒙具有一定作用,对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他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在思想内容上不够系统完善,思想表达不够清晰易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不够,其思想在后期发生转变给俄国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普列汉诺夫从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一名机会主义者,背后的经验教训值得深思。我们在进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过程中,在思想建设方面要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在组织建设方面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在作风建设方面要加强个人修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落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长远发展。

孟垶塬[6](2019)在《汪山土库程氏家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家风文化融合了治家治国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沉淀了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基础。传统家风文化的发展到成熟,历经实践的考验,传承下来的都是值得我们弘扬和歌颂的文化精髓。本论文选用江西汪山土库程氏家风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考察法、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汪山土库程氏家风的内容、特点与价值进行探析。提出汪山土库程氏家风有利于当代家风的建设,提升家庭成员道德素质;有利于廉政文化的建设,强化社会整体道德建设;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张世举[7](2019)在《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提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上下要更加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相关内容,更提高了党的思想建设在党整体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促使中国共产党更加将思想建设方面的工作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来抓。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本篇论文的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阐述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形成条件主要包括形成的国内背景、形成的国际背景、形成的理论来源这三部分。首先,形成的国内背景部分主要从党在反腐工作中认识到思想建设的关键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思想建设的必要性、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其次,形成的国际背景部分主要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挑战、国际政治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对思想建设的负面影响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最后,形成的理论来源部分主要从马克思关于党建问题的初步探索、列宁的党的思想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党的思想建设理论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三部分,阐述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这部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地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员队伍道德建设、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建设、推动思想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第四部分,阐述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主要分为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两方面。在理论价值方面,习近平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党建理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在实践价值方面,习近平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推动党在思想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有助于提高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有助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助于加快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

郝佳婧[8](2019)在《曾国藩家训德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个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重视并落实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切实发挥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自信、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曾国藩家训是我国传统优秀德育资源中的代表,对曾国藩家训中的德育思想进行研究,在理论维度上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丰富当代的德育内容与方法、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在实践维度上为当代德育提供了现实指导、为培养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弘扬良好家风和净化社会风气,坚定我国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本文从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出发,在分析其中蕴含的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探求其中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时代价值。在论述了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关于家训和曾国藩家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思路、主要采取的方法和创新点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论述了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理学思想的薪火相传、湖湘地域的文化积淀和曾氏家风的精神给养三个层面;其次,论述了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其中蕴含的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包括立志教育、进德教育、有恒教育在内的修身教育思想、蕴含孝悌教育、勤俭教育、睦邻教育在内的齐家教育思想以及包含勤勉教育、为民教育和清廉教育的官德教育思想;再次,论述了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主要方法,其中包含了以“力行”、“克己”、“日课”等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修养方法、以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教育方法以及以严绳轻罚、宏奖人才和环境涵养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化方法;最后,论述了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时代价值。曾国藩家训德育思想中修身教育思想、齐家教育思想和官德教育思想分别有利于提升个人修养、弘扬优良家风和加强官德修养;曾国藩家训德育方法中的个人修养方法、家庭教育方法和社会教化方法为当代社会的个人修养方法、家庭教育方法和社会教化方法提供了现实指导、历史遵循和有益借鉴。在吸收曾国藩家训中优秀的文化滋养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的历史局限性,辩证看待、科学汲取其中的优秀德育内容,推动新时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冯高创[9](2016)在《《论语》对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家思想塑造了我国传统社会士大夫的精神人格,进而也塑造了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风貌。儒家思想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然而,近代以来,我国独特的历史境遇,导致了儒家思想影响力大面积退潮。在这样的语境中,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提升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可依政治素质和理想信念教育、个人修养和管理能力教育、廉洁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这三条路径,从儒家经典的源头——《论语》中寻找答案。

荣长海[10](2015)在《“三严三实”的理论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安徽代表团讨论时,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1]以此为据,今年在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普遍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表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党的作风建设的范畴。在"三严三实"中,严与实是核心概念,做人、干事和

二、论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个人修养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意识不强,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二)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能力修养不到位
    (三)模范作用不够明显,作风修养不到位
    (四)党性观念不够牢固,党性修养不到位
二、提升高校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策略
    (一)固本培元,夯实理想信念根基
    (二)从严管理党员干部队伍,增强个人修养自觉性
    (三)激浊扬清,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三、新时代下的新担当新作为之自我要求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意义
    (二)为新担当而勇于面对自我
    (三)为新作为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四)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思维方式
四、结语

(2)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个案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镇街
        2.1.2 镇街党政领导干部
        2.1.3 胜任力
        2.1.4 胜任力模型
    2.2 文献综述
        2.2.1 胜任力内涵研究综述
        2.2.2 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推导
    3.1 基于国内外政府实践视角的胜任力推导
    3.2 基于文献视角的胜任力推导
    3.3 基于工作分析法视角的胜任力推导
        3.3.1 基于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政策的胜任力推导
        3.3.2 基于三水区镇街政府职能的胜任力推导
    3.4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库的建立
第四章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
    4.1 相关胜任力定义
    4.2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胜任力实证
        4.2.1 确定绩效标准和访谈对象
        4.2.2 编制访谈提纲和开展访谈
        4.2.3 访谈结果分析
    4.3 基于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的胜任力模型构建
        4.3.1 问卷调查
        4.3.2 因子分析
        4.3.3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第五章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优化
    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优化
    5.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激励优化
    5.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镇街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附录 B 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
    一、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相关概念
        (一) 党员领导干部
        (二) 政德与政德观
        (三) 政德观培育
    二、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要素
        (一) 培育主体
        (二) 培育内容
        (三) 培育方式
        (四) 培育保障
        (五) 培育环境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特征
        (一) 意识形态性
        (二) 人民性
        (三) 时代性
        (四) 系统性
    四、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 锻造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
        (二) 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
        (三) 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
第二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灵魂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思想
        (二) 列宁的相关思想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
        (一) 中国古代官德的主要内容
        (二)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方法
        (三)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保障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
        (一) 毛泽东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二) 邓小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三) 江泽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四) 胡锦涛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五) 习近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第三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1949-2012)
    一、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一)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
        (三) “左”倾思想影响下的迂回波折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时期的恢复发展
        (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时期的积极推进
        (三) 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时期的继续发展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历史经验
        (一)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
        (三)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四) 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五) 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
第四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
        (一) 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
        (二) 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
        (三) 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
        (四) 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
        (五) 培育环境在调适中改善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挑战
        (一) 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
        (二) 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
        (三) 培育方式存在低效性弊端
        (四) 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
        (五) 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
    一、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
        (一) 理论逻辑: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二) 现实逻辑: 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
        (三) 实践逻辑: 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
    二、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目标
        (一) 国家层面的目标——明大德
        (二) 社会层面的目标——守公德
        (三) 个体层面的目标——严私德
    三、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原则
        (一) 主体维度: 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二) 内容维度: 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
        (三) 方式维度: 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
        (四) 保障维度: 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
        (五) 环境维度: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
第六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
        (一)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二) 重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作用
        (三) 建立政德观培育的联动协作机制
    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
        (一) 培育政治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
        (二) 培育权力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守公德”
        (三) 培育修身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严私德”
    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
        (一) 丰富理论教育形式,充分透彻说理
        (二) 强化政德实践锻炼,力促知行合一
        (三)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发展线上教育
        (四) 发挥榜样示范效应,消解情感困惑
    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
        (一) 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
        (二) 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
        (三) 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
    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
        (一)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 建设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当前S省领导干部政德状况问卷调查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相关概念和生成条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政德
        2.1.2 领导干部
    2.2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形成历史背景
        2.2.1 全球复杂意识形态带来多重挑战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历史方位的现实考量
        2.2.3 全面从严治党面临重大考验的必然要求
    2.3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形成思想渊源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道德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政德思想
        2.3.3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蕴含的官德思想
    2.4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形成实践基础
        2.4.1 知青时期对基层干部队伍德行思考
        2.4.2 地方工作时期对地方领导干部官德研究
        2.4.3 中央工作时期对全国领导干部政德审视
第3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3.1 核心要义:领导干部政德的内涵框架
        3.1.1 有党、有责、有戒
        3.1.2 为民、务实、清廉
        3.1.3 大德、公德、私德
    3.2 本质要求:领导干部政德的价值归依
        3.2.1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3.2.2 功成不必在我的价值理念
        3.2.3 甘当人民公仆的价值追求
    3.3 现实指向:部分领导干部政德缺失的突出问题
        3.3.1 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的大德不足
        3.3.2 职业道德和用权底线的公德不够
        3.3.3 个人修养和操守约束的私德不严
    3.4 内容阐释:领导干部要明确政德内容
        3.4.1 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作为政德衡量依据
        3.4.2 以培育“四铁”干部作为政德政治标杆
        3.4.3 以培养“四讲四有”同志作为政德建设目标
        3.4.4 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政德行为规范
    3.5 方法路径:领导干部培养政德的方法
        3.5.1 坚定“一个信仰”
        3.5.2 推进“两个加强”
        3.5.3 遵守“三严三实”
        3.5.4 提高“六种能力”
    3.6 机制保障:构建领导干部政德体系
        3.6.1 坚持以德为先选拔用人机制
        3.6.2 加强政德教育和培训长效机制
        3.6.3 健全政德激励与考评机制
        3.6.4 严格政德问责和监督机制
    3.7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的基本特点
        3.7.1 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3.7.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3.7.3 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
第4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时代价值
    4.1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理论价值
        4.1.1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道德思想
        4.1.2 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德思想
        4.1.3 扬弃了中华民族传统官德思想
    4.2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现实价值
        4.2.1 有助于引领和影响整个社会道德风尚
        4.2.2 有助于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4.2.3 有助于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执政为民
        4.2.4 为提高全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贡献中国智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近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接受与超越民粹主义思想
        (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考察和借鉴西欧工人政党的建党经验
    三、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一)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初步显现
        (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基本形成
        (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曲折发展
第二章 1903 年前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内容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
        (一)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革命的代数学”
        (二)加强理论宣传与思想鼓动
        (三)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
        (四)抵制宗教思想的冲击,“用精神武器去阻止信教的同志”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
        (一)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体现阶级性、先进性和独立性
        (二)明确党的组成成分,确保“无产者的阶级是革命的阶级”
        (三)坚定党的政治斗争,为“工人争取政治的统治地位”
        (四)落实党的斗争任务,将当前任务与最终任务相结合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建设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是党进行革命的旗帜
        (二)坚守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性质,坚持科学性、严密性、团结性、人民性
        (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实现政治自由与党内民主
        (四)落实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策略,最终“一切策略都有利于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作风建设
        (一)坚持从事实出发分析革命形势的思想作风
        (二)坚持理论研究指导革命实践的学风
        (三)坚持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工作作风
        (四)坚持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战斗作风
第三章 1903 年后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转变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后期转变的阶段过程
        (一)1903 年——1908 年的孟什维克立场
        (二)1908 年——1914 年的反对取消派和马赫主义的合作立场
        (三)1914 年——1918 年的社会沙文主义立场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后期转变的集中表现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转变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转变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转变
        (四)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转变
    三、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转变的原因及影响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转变的深层原因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转变带来的后果
第四章 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比较
    一、普列汉诺夫与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中关系的变化
        (一)苏黎世的初次会面
        (二)全方位的并肩战斗
        (三)双方的激烈论战
        (四)再次合作打击取消派和马赫主义
        (五)两人彻底的决裂
    二、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争论焦点
        (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目标之争
        (二)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方面的争论
        (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的争论
    三、对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争论的评析
        (一)二人思想产生分歧的原因
        (二)二人思想争论在俄国无产阶级运动史上的影响
第五章 对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积极贡献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二)促进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一)思想内容不够系统完善
        (二)思想表达不够清晰易懂
        (三)理论联系实际程度不够
    三、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经验教训
        (一)在思想建设中要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在政治建设中要坚持党的领导
        (三)在组织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
        (四)在作风建设中要加强个人修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汪山土库程氏家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实地考察法
        1.4.2 文献分析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跨学科研究法
        1.4.5 系统分析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1.5.1 研究视角创新
        1.5.2 研究内容创新
第2章 优良家风的概述
    2.1 概念辨析
        2.1.1 家风
        2.1.2 家风与家规
        2.1.3 家风与家训
        2.1.4 优良家风
    2.2 优良家风的特征
        2.2.1 以社会实践为存在基础
        2.2.2 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2.2.3 与现代家庭生活相适应
    2.3 优良家风的基本内容
        2.3.1 爱国守法,明礼进德
        2.3.2 尊老爱幼,和睦友善
        2.3.3 诚实守信,勤俭节约
        2.3.4 乐于奉献,好学求知
第3章 汪山土库程氏家风建设
    3.1 汪山土库基本情况
        3.1.1 汪山土库的区位与环境
        3.1.2 程氏家族的源流
        3.1.3 汪山土库的创建及其影响
        3.1.4 汪山土库的建筑特色
    3.2 汪山土库程氏家风分析
        3.2.1 静心戒躁、朴素知足的修身之道
        3.2.2 勤俭低调、和亲睦邻的持家之道
        3.2.3 谦虚仁爱、平等待人的处世之道
        3.2.4 虚心好学、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道
        3.2.5 清廉谨慎、勤而有恒的理政之道
    3.3 汪山土库程氏家风的特点
        3.3.1 以良好经济条件为物质基础
        3.3.2 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3.3.3 以重视教育为家风传承途径
        3.3.4 以言传身教为激励后人手段
第4章 汪山土库程氏家风的时代价值
    4.1 有利于当代家风的建设,提升家庭成员道德素质
        4.1.1 和亲睦邻促进家庭凝聚力的提升
        4.1.2 言传身教构建新型家庭成员关系
    4.2 有利于廉政文化的建设,强化社会整体道德建设
        4.2.1 朴素知足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2.2 清廉谨慎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
    4.3 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3.1 儒家底蕴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思想文化
        4.3.2 经世致用突出人民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
    4.4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4.4.1 程氏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
        4.4.2 汲取程氏家风精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7)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借鉴研究法
        1.4.3 系统分析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2.1 基本概念
        2.1.1 党的建设
        2.1.2 党的思想建设
    2.2 形成的国内背景
        2.2.1 党在反腐工作中认识到思想建设的关键性
        2.2.2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2.2.3 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
    2.3 形成的国际背景
        2.3.1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挑战
        2.3.2 国际政治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3.3 经济全球化对党的思想建设的负面影响
    2.4 形成的理论来源
        2.4.1 马克思关于党建问题的初步探索
        2.4.2 列宁的党的思想建设理论
        2.4.3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的思想建设理论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内容
    3.1 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地位
        3.1.1 抓好党的思想教育这个根本
        3.1.2 坚持党的思想建设与政治路线相结合
        3.1.3 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
    3.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3.2.1 着重突出和强化党的意识
        3.2.2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政治灵魂
        3.2.3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3 强化党员队伍道德建设
        3.3.1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风尚
        3.3.2 提高党员干部的个人修养
        3.3.3 树立以德为先的干部培养意识
    3.4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建设
        3.4.1 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3.4.2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3.4.3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管理
    3.5 推动思想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3.5.1 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
        3.5.2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结合
        3.5.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4.1 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4.1.1 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党建理论
        4.1.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党的思想建设理论
    4.2 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4.2.1 有助于推动党在思想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4.2.2 有助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4.2.3 有助于提高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4.2.4 有助于建设学习型政党
        4.2.5 有助于加快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曾国藩家训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源头追溯
    2.1 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1.1 孔孟之道的积极继承
        2.1.2 理学思想的重要影响
        2.1.3 诸子百家的兼收并蓄
    2.2 湖湘文化的涵养与交流
        2.2.1 湖湘学派的思想滋养
        2.2.2 湖南人民的品行熏陶
        2.2.3 良师益友的思想交流
    2.3 曾氏家族的传统教育
        2.3.1 传统家规的教育
        2.3.2 严格家教的培育
        2.3.3 传世家风的感化
    2.4 本章小结
3 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曾国藩家训中修身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3.1.1 “立志”教育
        3.1.2 “进德”教育
        3.1.3 “有恒”教育
    3.2 曾国藩家训中齐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3.2.1 “孝悌”教育
        3.2.2 “勤俭”教育
        3.2.3 “睦邻”教育
    3.3 曾国藩家训中官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3.3.1 “勤勉”教育
        3.3.2 “为民”教育
        3.3.3 “清廉”教育
    3.4 本章小结
4 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基本方法
    4.1 曾国藩家训中的个人修养方法
        4.1.1 “力行”
        4.1.2 “慎独”
        4.1.3 “日课”
    4.2 曾国藩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方法
        4.2.1 “言传身教”
        4.2.2 “因材施教”
        4.2.3 “循循善诱”
    4.3 曾国藩家训中的社会教化方法
        4.3.1 “严绳轻罚”
        4.3.2 “宏奖人才”
        4.3.3 “环境涵养”
    4.4 本章小结
5 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时代价值及历史局限
    5.1 曾国藩家训中德育内容的时代价值
        5.1.1 修身教育思想有利于提升个人修养
        5.1.2 齐家教育思想有助于弘扬优良家风
        5.1.3 官德教育思想有益于加强官德修养
    5.2 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方法的时代价值
        5.2.1 为当代个人修养方法提供现实指导
        5.2.2 为当代家庭教育方法提供历史遵循
        5.2.3 为当代社会教化方法提供有益借鉴
    5.3 曾国藩家训中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5.3.1 德育思想具有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5.3.2 德育思想内容包含封建色彩
        5.3.3 德育思想并未完全付诸实践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10)“三严三实”的理论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严三实”中的严与实是高标准、好作风的具体表现
二、严以用权是“三严三实”的关键环节
三、“三严三实”就是要全方位、高标准开展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四、论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提升策略[J]. 王灏. 大学, 2021(28)
  • [2]佛山市三水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张麟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D]. 于瑶. 山东大学, 2020(12)
  • [4]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政德重要论述研究[D]. 贾学智.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 周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汪山土库程氏家风研究[D]. 孟垶塬.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7]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D]. 张世举.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8]曾国藩家训德育思想研究[D]. 郝佳婧.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2)
  • [9]《论语》对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启示[J]. 冯高创. 经营与管理, 2016(06)
  • [10]“三严三实”的理论解析[J]. 荣长海. 理论与现代化, 2015(05)

标签:;  ;  ;  ;  ;  

论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