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吡啶-2,5-二羧酸稀土-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刘朋,陈洪霞[1](2021)在《两例相同混合配体构筑的Pb(Ⅱ)/Ag(Ⅰ)配位聚合物及其荧光性质》文中认为多齿配体2-咪唑乙酸(Hima)、4,4’-连吡啶分别与金属盐Pb(NO3)2和AgNO3反应,得到[Pb2(4,4’-bipy)(ima)(NO3)3]n(1, 3D framework)和[Ag4(4, 4’-bipy)3(ima)2(NO3)2(H2O)2]n(2, 3D framework)两个配位聚合物。根据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特点,研究了这两个配位聚合物荧光性质等物理化学性能。配位聚合物1在最大激发波长(λex=346 nm)激发下,荧光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52 nm,配位聚合物2在最大激发波长(λex=369 nm)激发下,荧光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44 nm。这可能是由于金属和配体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LMCT)。
乐凯[2](2021)在《基于芳香羧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荧光传感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芳香羧酸配位聚合物不但因羧酸上的羧基可全部去质子化或者部分去质子化而具有多样性结构,而且由于具有大的共轭键的存在而一般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与传统的检测装置相比,基于配位聚合物的传感器具有便于携带、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操作简易等优势。为了制备性能优良的发光传感器,本论文主要选择具有共轭结构和多配位点的芳香羧酸配体和吡啶胺配体。本论文利用芳香羧酸三苯基-3,2",5",3’-四羧酸(H4L1)、3-(吡啶-3-基氧基)邻苯二甲酸(H2L2)、2-(吡啶-2-基)-1H-苯并咪唑-5-羧酸(HL3)、2-(4-(1H-1,2,4-三唑-1-基)苯基)-1H-苯并咪唑-5,6-二羧酸(H2L4)及N-(2,4,4,6,6,6,8,8-庚基(吡啶-4-基氨基)-1,3,5,7,2,4,6,8-四氧杂环己烷磷酸酯-2-基)吡啶-4-胺(L5)等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构筑了七种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Zn2(L1)(H2O)3]n1,[Mn3(L1)(OH)2(H2O)4]n 2,[Zn(L2)(H2O)]n 3,[Cd(L2)(H2O)2]n·nH20 4,[Cd(L3)Cl]n 5,[Co5(L4)4(OH)2]n·4nH2O 6,[Zn3(L5)(ox)3]n·nDMF·2nH2O 7。对所合成材料进行了 X-射线单晶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并研究了其荧光传感性能。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1中,金属Zn中心连接成的双核单元通过来自于两个H4L1配体的羧基上的氧原子相连,形成沿a轴的一维结构。来自于H4L1配体的羧基上的氧原子分别与邻近的一维链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了化合物1的三维网状结构。化合物2中,羟基上的氧原子桥连两个不同的Mn中心,形成b轴方向上的一维楼梯链。相邻的一维链被来自于H4L1配体的羧基上的氧原子相互连接形成了化合物2的三维网状结构。化合物3中,H2L2配体通过羧基上的氧原子和吡啶环上的氮原子连接相邻的Zn中心,形成沿c轴方向的一维双链结构。化合物4中,H2L2配体上的羧基氧原子和吡啶环上的氮原子连接相邻的Cd形成b轴方向上的一维链。相邻的一维链被H2L2配体另一个羧基上的氧原子连接形成平行于ab面的二维栅格结构。化合物5中,两个Cl-桥连相邻的两个Cd中心形成一个二聚体,HL3配体连接相邻的二聚体形成平行于bc面的二维栅格结构。化合物6中,L42-配体的羧基氧原子桥连3个Co中心,形成沿a轴方向的一维Co-O链,相邻的一维链被来自于两个不同的配体中三唑环上的N5和N10原子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结构,孔道内填充着溶剂水分子。化合物7中,草酸配体桥连相邻的Zn中心形成沿a轴的一维链结构,另外,来自于L5配体的四个吡啶环上的氮原子分别将邻近的一维链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说明化合物1-7均是高纯的相,进一步表明合成方法成熟可靠。对化合物1-7的热失重分析表明,化合物1-7都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测试了化合物1的固体荧光性能。研究了化合物2-5以及化合物7的荧光传感性能,结果发现化合物2-5和7对溶液中的Fe3+、Cr2O72-与CrO42-离子具有荧光淬灭传感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同时,竞争和循环实验表明,2-5和7对Fe3+、Cr2O72-与CrO42-的荧光传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可回收性,这表明2-5和7可用作Fe3+、Cr2O72-与CrO42-的荧光探针。同时,研究了 2-5和7相关的淬灭机理。
王佳佳[3](2021)在《基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材料设计和探索》文中认为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多年来人们从未停止对它的开发利用。光催化技术是通过催化剂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技术。自1972年,在TiO2单晶电极上发现光解水开始,光催化技术就成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新途径。可以说光催化技术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太阳能的转化与利用,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污染治理和清洁能源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光催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各种类型的光催化剂及其应用领域也不断丰富起来。人们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分解水,降解有机污染物,CO2还原、空气净化等应用,人们逐渐将光催化技术拓展至选择性有机合成中。目前,随着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观念不断深入,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绿色有机合成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有机合成,面临着高耗能、高危险、操作繁琐、污染严重等问题。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避免其他传统能源的消耗;光能的引入有效地降低反应能垒,与热化学反应相比,反应条件更温和;不需额外添加腐蚀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降低了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性;可以通过调控催化剂和设计合理的反应路径,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所以,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高、对目标产物选择性高等特点,它为传统的有机合成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新方式。目前,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走向实际应用还需要很长的路,已开发的光催化剂还面临着光吸收范围窄、光量子效率低、稳定性差和选择性低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理清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反应机理,尤其是探究在光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活性物种。目前常见的活性物种除了光生电子(e-)和空穴(h+)外,还有一些活性氧物种,例如: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单线态氧(1O2)。这些活性氧物种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经常出现在光催化选择性氧化反应中。其中1O2被认为是一种对目标产物选择性较强的活性氧物种,但其产生的效率仍不高,尚需探索和设计能够高效产生1O2的光催化剂。本论文面向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发展现状,以发展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光催化剂为目标,结合本课题组多年从事光催化领域的相关研究经验,紧抓氧空位和光敏性配体的关键点,探索和设计能够高效产生1O2的光催化剂,成功探索了几种有潜力的光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为亚砜反应中的机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中,首先阐述了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机理、活性物种、评价指标,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种类的角度出发,展示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优势和挑战。然后,总结了目前人们面对效率低问题时提高选择性和转化率的解决方案。最后,阐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中,研究了氧空位对氧气的活化作用。含氧空位的Bi2O3(OV-Bi2O3)高效的1O2生成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OV-Bi2O3比Bi2O3产生1O2的效率更高,应用到氧化硫醚和苯甲醇的实验中,发现OV-Bi2O3均展现出了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氧空位的存在对氧气的活化有重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暗处时,氧气在氧空位处以化学吸附的形式存在,吸附后其电子自旋状态发生改变,形成1O2,在全光照射下,1O2的生成效率更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OV-Bi2O3的活性氧物种单一,仅有1O2,而Bi2O3的活性氧物种除少量的1O2存在外,还会生成·OH和H2O2,是其选择性不高的原因。多次循环稳定性实验表明样品的性能没有下降,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第三章中,研究了含光敏性有机配体芘磺酸的Ag基MOF(Ag-PTS-BPY)产生1O2的效率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众所周知,许多有机光敏剂被光激发后能够生成1O2,但其低效率和不稳定性制约了其实际应用,其与金属配位形成稳定的MOF结构是一种解决方式。我们设计合成了 1,3,6,8-芘四磺酸做有机配体,Ag为金属位点的MOF材料(Ag-PTS-BPY)。全光下,Ag-PTS-BPY在氧化苯甲硫醚中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100%)和选择性(60%),并保持了高稳定性。在光照下,Ag-PTS-BPY被激发产生激子,三线态激子与氧气进行能量交换,产生活性氧物种1O2。另外,光催化氧化过程中,激子的能量转移过程也保护了 Ag+不被光生电子还原,对材料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对制备的Ag-PTS-BPY晶体,还表征了其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和光物理性能等。第四章中,继续探索有光敏性的有机配体对1O2生成的调控。含光敏性有机配体5,10,15,20-(4-吡啶基)卟啉(TPyP)的Ag基MOF材料(AgTPyP)高效产生1O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AgTPyP作用下的苯甲硫醚氧化为苯甲亚砜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接近100%,而配体TPyP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较低,仅为13%和25%。通过对比实验,AgTPyP产生唯一活性物种1O2,比TPyP的1O2产量更高,从而使得其光催化活性更高。并且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 Ag+对1O2产生的影响。Ag+的加入引起TPyP的单线态和三重态之间的能级差减小,系间窜跃加强,更有利于与氧气能量交换。在五次循环实验中,样品的性能没有下降,反应前后的样品结构没有破坏,说明AgTPyP的良好稳定性。另外,基于卟啉的生物特性,对人类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了光动力学治疗,AgTPyP具有明显的杀死癌细胞的效果。第五章中,在前两章中主要对贵金属Ag基光催化剂进行研究,考虑到经济成本,在本章中探索廉价易得的过渡金属Co、Ni基MOF材料(CoPPA/NiPPA),其有机配体为苯基膦酸(PPA),研究其在光催化选择性还原CO2反应的性能。以及对活性位点进行改性,来调控光催化活性。(1)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苯基膦酸钴CoPPA和苯基磷酸镍NiPPA两种材料,对其基本结构和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然而,样品并未表现出硫醚氧化为亚砜的活性,这说明光照下无法产生1O2或其他的活性氧物种。但在紫外光照射下,两个样品显示出了 CO2还原为CO的性能,同时,测试了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通过滕氏蓝显色实验和ESR测试,都表明在光照下有Ni+和Co+活性物种产生,可还原H2O或CO2。CoPPA和NiPPA具有相同的结构,于是进一步探索了 Co和Ni形成固溶体后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发现Co和Ni的协同效应不明显。(2)根据前面工作在CoPPA和NiPPA中,Ni2+和Co2+是活性位点的特点,利用吸电子能力不同的苯基膦酸对活性位点进行修饰,调控光催化活性。选用NiO,在其表面修饰了-PO3-C6H4Z(其中Z=H,记为PPA;Z=氨基,记为PPA-NH2;对位Z=Br,记为PPA-Br)。通过表征,证明有机膦酸以单分子层的形式成功修饰在NiO的表面的Ni原子上。全光下的CO2还原为CO和分解水产氢性能均为NiO-PPA-NH2>NiO-PPA>NiO-PPA-Br。吸电子能力越强的苯基膦酸修饰NiO,越有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光催化性能越好。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对位上的官能团影响了材料的平带电位,会增大空间电荷层的厚度,在动力学上有利于析氢反应的进行。第六章中,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对本论文中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创新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回艺[4](2020)在《两种羧酸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癌症是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恶性疾病之一,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在中国每天约有7500人死于癌症。在癌症治疗领域,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作为临床药物对癌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毒副作用、非特异性靶向和耐药性等缺点限制了它的进一步使用。因此,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对癌症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探索金属配合物对抗肿瘤活性及其生物分子方向的研究。过渡金属元素配合物由于具有结合位点数量、方向多样性的特点,进而拥有了潜在的药学价值而备受研究人员关注。同时羧酸类配体上的羧基可以与金属在同一平面内进行键合配位,配位过程中能够部分或全部脱去质子,使配位方式更加多种多样,这样制备出的配合物往往会有着生物活性良好、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因此本文通过使用两种羧酸类配体,即吡嗪-2,3-二羧酸(L1)和3,5-双(3,4-二羧基苯氧基)苯甲酸(L2),分别与过渡金属的金属盐六水硝酸钴、水合氯化镉通过水热法合成两种配合物,主要工作为:1、采用溶剂水热法制备了配合物1-2,即[Co?L1?(H2O)4]n与[Cd3?L2?Cl2?(H2O)2]n,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与参数,并结合元素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2、运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配合物1-2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配合紫外吸收光谱法探测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其均可以以插入的模式与DNA结合;3、运用凝胶电泳法研究配合物对DNA的切割作用,结果显示配合物1-2均可引发pBR322质粒DNA的损伤;4、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配合物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能力,并结合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生物学形态,结果证明配合物1-2均可有效的使HeLa细胞出现凋亡现象。
刘强[5](2020)在《基于β-二酮的稀土钕三元有机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文中提出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使它们在光、电、磁等方面,具备某些优异和特殊的性能,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荧光材料领域,稀土功能材料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钕在内的许多稀土离子的近红外发光在光纤通信、激光系统、生物荧光探针及荧光免疫分析等方面显示出特殊的优点。近年来,在荧光材料研究领域的研究,很多都是围绕着稀土元素展开的。这其中,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被认为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稀土发光材料。本论文采用常温溶液合成的方法,制备了4个系列的三元β-二酮钕配位化合物,并对它们的合成方法,结构,稳定性及荧光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总结了结构变化对荧光能力的影响规律。1.采用常温溶液法,分别使用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4,4,4-三氟-1-苯基-1,3-丁二酮(HBFA)、4,4,4-三氟-1-(2-萘基)-1,3-丁二酮(β-HNTA)、六氟乙酰丙酮(HHFA)作为第一配体,三苯基氧膦(TPPO)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四个β-二酮-三苯氧膦-钕配合物:Nd(TTA)3(TPPO)2、Nd(BFA)3(TPPO)2、Nd(β-NTA)3(PPO)2和Nd(HFA)3(TPPO)2,获得了适于X射线测定的单晶结构,分别是:Nd(TTA)3(TPPO)2、Nd(BFA)3(TPPO)2和Nd(HFA)3(TPPO)2。单晶分析表明,三个配合物均为典型的八配位结构,每一中心钕离子和八个氧原子配位成键。前两个晶体形成P-1空间群的三斜对称结构,第三个晶体则形成P21/c空间群的单斜对称结构。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荧光光谱中,四种配合物均表现出以钕为中心的特征发射。2.采用常温溶液法,合成了四种β-二酮-三(4-吗啉代)氧化膦-钕配合物:Nd(C8H4F3O2S)3(C12H24N3O4P)2、Nd(C10H6F3O2)3(C12H24N3O4P)2、Nd(C14H8F3O2)3(C12H24N3O4P)2和Nd(C5H2F6O2)3(C12H24N3O4P)2,其中Nd(C5H2F6O2)3(C12H24N3O4P)2获得了单晶结构。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近红外荧光、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和近红外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探索。3.分别以4,4,4-三氟-1-(2-噻吩基)-1,3-丁二酮(HTTA)和4,4,4-三氟-1-苯基-1,3-丁二酮(HFBA)以及另一类大环共轭配体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三元钕配合物:Nd(TTA)3TPTZ和Nd(BFA)3TPTZ。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这两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中的每一个钕离子均为P-1空间群的三斜晶系,与TTA(或BFA)配体的六个氧原子和TPTZ配体的三个氮原子形成了九配位结构。在这两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相邻的TPTZ配体分子之间可以观察到非常明显的π-π相互作用,在三维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贡献。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和荧光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由于配体具有显着的天线效应,这两种配合物均呈现出典型的钕红外荧光。4.分别以四个β-二酮配体: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4,4,4-三氟-1-苯基-1,3-丁二酮(HBFA)、4,4,4-三氟-1-(2-萘基)-1,3-丁二酮(β-HNTA)和六氟乙酰丙酮(HHFA)作为第一配体,三辛基氧膦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四个液态β-二酮-三辛基氧膦-钕配合物:Nd(TTA)3(TOPO)2、Nd(BFA)3(TOPO)2、Nd(β-NTA)3(TOPO)2和Nd(HFA)3(TOPO)2,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近红外荧光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热稳定性和近红外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四个系列的β-二酮钕配合物都可以在常温下比较容易的发生反应,不需加热条件。产物热稳定性好,大多数在300oC下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几个系列的配体都具有良好的天线效应,能够有效的对中心钕离子产生能量传递,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产生强烈的钕特征荧光光谱。该论文有69幅图、14个表和187篇参考文献。
侯昌龙[6](2020)在《基于含三氟甲基取代的三苯胺类二元羧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文中研究说明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和堆积进行自组装而形成的配合物常常具有奇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铜配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光、电、磁、催化、离子交换、生物模拟和分子筛吸附等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有机羧酸作为配体的配合物,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三苯胺(TPA)和基于TPA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空穴迁移率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广泛用作光电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光电导体、存储设备和多孔材料等。氟原子电负性大、尺寸小,可以形成强化学键,具有较好的光和电性能等,使其在化学物质的分子设计中成为极有价值的取代基。因此,发展一些基于含三氟甲基取代三苯胺结构的二元羧酸配体的铜配合物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基于以上因素,本论文以3种含三氟甲基取代三苯胺结构的二元有机羧酸为配体,与Cu(NO3)2·3H2O反应,合成了6种新型结构的铜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并对这些配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较深入的探究,测试配合物的光学和热稳定性等性能。最后总结出了一条较为成熟的配合物合成方法,配合物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好。主要内容包括:1、以N,N-二(4-羧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胺为配体,Cu(NO3)2·3H2O为反应底物,采用溶剂热法,通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和pH值等条件的优化,结果发现:不加入任何碱性溶液,在温和的反应温度下,分别以乙酸乙酯、正丙醇和乙醇为溶剂,制得了三种不同网状二维结构的铜配合物,并对其结构和基本性能进行了分析。2、以甲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通过N,N-二(4-羧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胺与Cu(NO3)2·3H2O反应,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以及具有网状二维结构的铜配合物,考察了三氟甲基取代位置不同对铜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3、以N,N-二(4-羧基苯基)-3,5-双三氟甲基苯胺为配体,采用上述类似的方法,以乙酸乙酯作溶剂,获得了另一种新型网状二维结构的铜配合物,进一步分析了苯环上三氟甲基取代基数目、位置对铜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易绣光[7](2019)在《金属—氮杂环和氮杂环羧酸类超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及理论计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分子材料是基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自组装成复杂的、有序的聚集体,而配位化合物超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晶体材料,它具有常规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配合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能,设计合成拥有特殊结构和预期性能的功能性配合物一直是科研人员极为焦距的研究方向。之所以含氮杂环和含氮杂环羧酸这类的有机配体一直是化学、材料学等学科中研究的热点,是因为这类有机配体的种类繁多,氮/氧原子的配位能力强,配位模式多样化,可以与多种金属原子或离子进行定向设计出独特结构的配位化合物材料,并且多氮类的有机配体本身就自带多种性能,金属配合物更有利于在光学、磁学、半导体材料等方面进行研究应用。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设计了氮杂环类及氮杂环羧酸类的有机配体采用水热溶剂法和扩散法合成得到一系列的金属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单晶衍射、元素分析、质谱、核磁等方法确定其结构,通过固态荧光光谱、固态紫外漫反射光谱、热重及差热分析、磁化率等方面研究了其光学、磁学、吸附、半导体材料等物理性能,并通过时间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研究了其电荷转移及能量传递的相关机理,以期待获得性能优良的超分子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3-羟基-2-甲基喹啉-4-羧酸(HMCA)为主要配位,利用不同的稀土金属与过渡金属配位方式,合成出了一系列的新型金属-喹啉羧酸[PrCl(H2O)3(L)(HL)]nnCl(1)、[Zn(CH3OH)4(L)2](2)、[Ni(L)2(EtOH)2(MeOH)2](3)、[Cu(L)(Phen)(H2O)](CH3OH)(4)(HL=3-羟基-2-甲基喹啉-4-羧酸和Phen=1,10-邻菲啰啉)超分子化合物。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1)为单斜P2(1)空间群2-D维链结构;化合物(2)为三斜P1空间群0-D结构;配合物(3)为三斜P-1空间群1-D结构;配合物(4)为单斜P2(1)/c空间群0-D结构。光致发光表明:化合物(1)4分别为潜在的红光,蓝光,绿光,及蓝紫色光致发射材料。固态漫反射光谱表明配合物(1)4分别具有2.75eV,1.73eV,2.25eV,1.91eV的宽光学带隙,四种超分子化合物都是良好的宽光学带隙半导体材料的候选物。TDDFT计算研究表明了(2)4的电荷转移分别为LMCT,LLCT,LLCT。(2)利用异烟酸、HgCl2、稀土(EuCl3·6H2O和TbCl3·6H2O)通过水热法得到两种新型稀土汞[Ln(IA)3(H2O)2]n(Hg3Cl9)n·4nH2O(Ln=Eu(5)和Tb(6);IA=异烟酸)超分子化合物。晶体结构表明:两者化合物均为三斜Pī空间群3-D维链结构;固态漫反射光谱表明:化合物(5)(6)分别具有2.81eV,3.47eV的宽光学带隙,两者均是良好的宽光学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候选物;光致发光光谱表明:(5)(6)分别为潜在的红光、绿光光致发射材料,通过能量转移机理进一步说明其发光特性。(3)利用12族/15族金属和2,2’-联吡啶、4,4’-联吡啶的体系通过原位反应得到了三种新型的原位反应[(N,N’-dimethyl-2,2’-bipy)2(Bi2Cl10)·2H2O(7),α-CuCl4(N,N’-dimethyl-2,2’-H2bipy)(8),β-CuCl4(N,N’-dimethyl-2,2’-H2bipy)(9)超分子。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7)9分别为单斜P21/n空间群3-D维链结构;单斜C2/c空间群2-D维链结构;正交Fdd2空间群3-D维链结构。光致发光光谱表明:(7)9为潜在的绿光光致发光材料。TDDFT计算研究表明了(7)9的电荷转移均为LLCT。(4)利用TCPP(四-(4羧基苯基)卟啉)、T(4’-OMePh)P(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TPPS(四-(4-磺基苯基)卟啉)和稀土元素得到了一系列镧系卟啉[LnIII(TPPSIV)]n?nH5O2(Ln=La(10),Sm(11),Eu(12);TPPS=tetra(4-sulfonatophenyl)porphyrin)超分子,利用溶剂热技术和5,10,15,20-4-(4-(三唑-1-基)苯基)的溶剂热技术设计并合成了新的含IIB的金属锌卟啉超分子[Zn2Cl4(5,10,15,20-tetra-(4-(triazol-1-yl)phenyl)porphyridine)]nnCl·nH3O·7nH2O(13)。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10)12均为四方P4/mcc空间群3-D维链结构;配合物(13)为正交Pmmn空间群1-D维链结构。CO2的吸附能力表明配合物(10)12分别为0.9 mmol/g,1.2 mmol/g,1.9mmol/g,均为良好的CO2的吸附性能。磁学性能研究表明:化合物(10)12分别为良好的潜在铁磁性,反铁磁性材料,顺铁磁性材料。固态漫反射光谱表明化合物(13)的光学带隙为1.60eV,具有良好的潜在半导体材料。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表明化合物(13)为潜在的绿色光致发光材料,TDDFT计算研究表明了化合物(13)的光致发光是归因于π-π*电荷的转移。(5)利用2,2’-biim、4,4’-bipy、2,2’-bi-1H-imidazole、4-吡啶-3-苯甲酸配体与IIB金属得到三种超分子[Zn3(2,2’-bi-1H-imidazole)2(1H-biimidazole)2(SO4)2]n(14)、{[Cd(2,2’-biim)(4,4’-bipy)(H2O)(ClO4)](ClO4)}n(15)、[CdCl2(C13H12NO2)]n(16)(C13H12NO2=N-methyl-4-pyrid-3-ylbenzoic acid)。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14)16分别为单斜C2/c空间群3-D维链结构;正交Pna21空间群3-D维链结构;单斜P21/c空间群1-D维链结构。光致发光性能光谱研究表明:化合物配合物(14)16分别具有潜在的蓝色光致发光;绿色光致发光材料;蓝色光致发光材料。TDDFT计算研究表明:化合物(14)16的发光本质均为LLCT。固态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化合物(14)(15)的光学带隙分别为2.08eV,3.25eV,均为高效的光学带隙半导体的候选材料。(6)利用吡嗪/氰吡啶作为N-供体配体之一与IIB族光致发光金属的Gd(II)和磁性活性金属中心Fe(III)原子得到两种新型二维层状结构的光致发光超分子[CdBr2(C4H4N2)]n(17)、(C6H5N2)(FeBr4)(18)。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17)为正交C222空间群2-D维链结构;化合物(18)为三斜Pī空间群3-D维链结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表明:化合物(17)为潜在的绿光发射光谱材料;化合物(18)为潜在的紫光发射光谱材料。通过TDDFT的计算进行一步揭示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化合物(17)的电荷转移归因于MLCT和LLCT共同作用;化合物(18)的电荷转移归因于LMCT。
邵敏[8](2019)在《基于氮杂环配体的铜(Ⅰ)和银(Ⅰ)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几年来,由卤素或类卤素桥联配体构筑的Cu(I)/Ag(I)功能配位聚合物的化学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无机材料化学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方向。由[Cu(I)X(X=CN-,SCN-,Cl-,Br-,I-)]或[Ag CN]次级结构单元构筑的配位聚合物,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分子和晶体结构,并且在荧光材料、导电材料、磁性材料、多孔吸附材料、催化剂等方面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氮杂环配体做为电荷中性的有机配体,除了本身结构变化多样外,它还具有较多的配位原子,呈现多样的配位模式。将氮杂环配体结合到Cu(I)/Ag(I)-卤素/类卤素配位网络中,可以设计合成新型配位聚合物,并改变它们的晶体结构和功能性质。本论文主要研究Cu(I)X(X=CN-,I-,Br-,SCN-)和Ag CN与刚性三角形和柔性链状两种不同类型氮杂环配体的水热合成反应,通过改变配体类型和反应条件等,合成出二十四种新的配位聚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器方法测定了它们的分子和晶体结构,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研究了部分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热稳定性质。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水热反应,利用刚性三角形有机氮杂环化合物为配体,与次级结构单元Cu(I)X(X=CN-,I-,Br-)构筑形成八个具有两维、三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探讨了反应体系的温度、溶剂、金属盐对产物的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影响。八个配合物分别是:[Cu3(CN)3(tib)]n(1)、[Cu2(CN)2(tib)]n(2)、同分异构体[Cu4(CN)4(tib)]n(3)和[Cu4(CN)4(tib)]n(4)、{[Cu3(CN)3(4-tpt)]·2(CH3CN)}n(5)、[Cu2Br2(3-tpt)]n(6)、[Cu4(CN)4(Htpim)]n(7)和[Cu6I6(Htpim)2·2H2O]n(8)(tib=1,3,5-三(1氢-咪唑-1-取代)苯,tpt=2,4,6-三吡啶基-1,3,5-三嗪,Htpim=2,4,5-三(4-吡啶基)-咪唑)。其中,配合物1-4是同一配体tib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Cu(I)配合物。tib采用三齿配位模式所生成的配合物1、3、4具有三维聚合结构,而配合物2是由采取二齿配位的tib构建的二维配位聚合物。在配合物5中,氰根来源于CH3CN溶剂分子的热裂解,配合物7是由配体Htpim与[Cu(CN)]n次级结构单元形成的三维配位聚合物。配合物6和8是由卤化亚铜与配体3-tpt、Htpim形成的三维超分子配合物。2、以柔性链状有机氮杂环为桥联配体,设计合成了十二个结构新颖的一价铜配位聚合物和一个二价铜配位聚合物,并对十三个配合物进行了详细的晶体结构分析,同时,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反应体系的酸碱度对配合物的生成和结构的影响。十三个配合物分别是:[Cu(CN)(bpmp)0.5]n(9)及其同分异构体[Cu(CN)(bpmp)0.5]n(10)、[Cu7(CN)7(bpmp)]n(11)、[Cu6(CN)6(bpmp)2]n(12)、[Cu3(CN)3(bpmp)]n(13)、[Cu2I2(bpmp)]n(14)、[Cu8(CN)8(btmb)2]n(15)、[Cu2(CN)2(o-btmb)0.5]n(16)、[Cu Br2(m-btmb)]n(17)、[Cu5(CN)5(btmbp)]n(18)、[Cu2(CN)2(bpe)0.5]n(19)、[Cu(CN)(azim)0.5]n(20)和[Cu2(SCN)2(bpp)]n(21)(bpmp=1,4-二(4-吡啶基甲基)哌嗪,btmb=二(1,2,4-三氮唑-1-亚甲基)苯,btmbp=二(1,2,4-三氮唑-1-亚甲基)联苯,bpe=1,3-二(4-吡啶基)乙烷,azim=偶氮联双咪唑苯,bpp=1,3-二(4-吡啶基)丙烷)。配合物9-13为链状配体bpmp和次级结构单元Cu CN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的配位聚合物。9和10分别为一维梯状和三维多孔结构,配合物11、13为两个三维无限伸展的金属-有机框架(MOF)结构,配合物12中配体存在两种配位模式,形成具有两种孔道的三维配位聚合物。配合物14是由bpmp配体与Cu I形成的多孔三维MOF。另外,为了比较取代基位置的不同对结构的影响,采用邻、间、对三中不同取代位置的双三氮唑二甲苯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15、16和17,配合物15和16的结构中虽然配体取代位置不同,但采用相同的配位模式,处于对位btmb的结构中所形成的孔洞稍大一些。配合物18在配合物15基础上将配体链加长,发现其结构与配合物15具有相似性。配合物19是bpe与Cu CN链形成的孔洞为0.9167×0.9605 nm2的MOF化合物。配合物20是由长链配体azim与Cu CN锯齿链相连接,所形成的具有类似树叶脉络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配合物21是由双吡啶配体bpp桥联[Cu2(SCN)2]n锯齿链所形成的二维配位聚合物。通过对配合物的反应条件和结构进行比较发现,随着反应体系中碱性的增强,含氮配体bpmp的配位能力增强,更容易形成高维的配位聚合物。3、采用水热反应,选择三种氮杂环配体,与[Ag(CN)]n次级结构单元构筑出三个结构新颖的Ag(I)配位聚合物:[Ag2(CN)2(tpt)]n(22)、{[Ag(CN)(bpe)0.5][Ag(CN)]}n(23)、[Ag(CN)(btmb)0.5]n(24)。通过结构分析发现,Ag(I)更有利于形成三角形或四面体配位几何构型,这为设计合成高维氰化银配位聚合物提供了可能。在三个配合物的结构中,均观察到Ag-Ag金属键或Ag···Ag金属相互作用(喜银效应)。
温炳松[9](2019)在《基于吡啶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研究》文中认为大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物质,是超分子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功能化的大环化合物在生物、医药、材料、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新的大环主体的设计和合成是推动超分子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驱动力之一,然而大环化合物的特殊结构使得其合成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另外,设计和合成人工受体,通过简单的分析手段实现对特定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一直是环境、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基于吡啶二胺的手性席夫碱大环化合物、手性芳香二酰亚胺大环化合物以及可以特异性识别硝酸根的人工探针分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手性席夫碱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以2,6-二乙酰吡啶为原料,用手性硼试剂把酮还原为手性醇。然后手性醇再经光延反应得到构型翻转的手性吡啶二胺化合物。最后利用手性吡啶二胺与二醛缩合得到“2+2”型手性席夫碱大环化合物。并通过核磁、质谱、圆二色谱以及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二是手性芳香二酰亚胺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以手性吡啶二胺为原料,与芳香二酸酐类化合物缩合分别得到单手性的苯酸酐二酰亚胺和萘酸酐二酰亚胺大环化合物,并通过核磁、质谱以及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三是设计合成了三个探针分子,通过荧光光谱研究其对硝酸根离子的识别作用。一般探针的识别机理是基于氢键或金属配位相互作用,而该探针的识别机理是基于化学反应。探针分子与硝酸根在温和的条件下即可发生硝化反应,使得探针分子的荧光发生淬灭,从而实现对硝酸根的识别。结果表明探针S1对硝酸根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其检测限为1.5×10 M。而探针S2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差,其检测限为1.32×10 M。
刘峥军,陈晓淼[10](2018)在《苯甲酸锌(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溶剂热合成法,以苯甲酸第一配体,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在120℃的温度条件下合成苯甲酸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对配合物进行热稳定性分析。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中心金属锌与来自两个苯甲酸中的羟基氧,来自邻菲罗啉中的两个氮原子,以及一个端基水分子配位,形成一个扭曲的三角双锥形状。晶体结构的构成是通过分子间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进一步一维超分子链之间进行堆叠形成三维堆积结构。
二、含吡啶-2,5-二羧酸稀土-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吡啶-2,5-二羧酸稀土-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两例相同混合配体构筑的Pb(Ⅱ)/Ag(Ⅰ)配位聚合物及其荧光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实 验 |
1.1 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配位聚合物[Pb2(4, 4’-bipy)(ima)(NO3)3]n(1)的合成 |
1.2.2 配位聚合物[Ag4(4, 4’-bipy)3(ima)2(NO3)2(H2O)2]n (2)的合成 |
1.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光谱分析 |
2.2 晶体结构 |
2.2.1 配位聚合物[Pb2(4, 4’-bipy)(ima)(NO3)3]n (1)的晶体结构 |
2.2.2 配位聚合物[Ag4(4, 4’-bipy)3(ima)2(NO3)2(H2O)2]n (2)的晶体结构 |
2.3 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
2.4 配位聚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 |
2.5 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
3 结 论 |
(2)基于芳香羧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荧光传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概述 |
1.3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
1.4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5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1.6 荧光传感检测Fe~(3+)、Cr_2O_7~(2-)与CrO_4~(2-)等环境毒害离子的研究现状 |
1.7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合成方法、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2.1 合成方法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试剂 |
第三章 基于刚性芳香四羧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化合物1和2的合成 |
3.3 化合物1和2的单晶结构解析 |
3.4 化合物1和2的表征 |
3.5 化合物1和2的荧光性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含吡啶氮杂环芳香羧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化合物3和4的合成 |
4.3 化合物3和4的单晶结构解析 |
4.4 化合物3和4的表征 |
4.5 化合物3和4的荧光性能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苯并咪唑芳香羧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化合物5和6的合成 |
5.3 化合物5和6的单晶结构解析 |
5.4 化合物5和6的表征 |
5.5 化合物5的荧光性能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柔性联吡啶胺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化合物7的合成 |
6.3 化合物7的单晶结构解析 |
6.4 化合物7的表征 |
6.5 化合物7的荧光性能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3)基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材料设计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 |
1.2.1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 |
1.2.2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活性物种 |
1.2.3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评价指标 |
1.3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发展现状 |
1.3.1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种类 |
1.3.2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优势与挑战 |
1.4 提高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性能的策略 |
1.4.1 微结构 |
1.4.2 晶相和晶面 |
1.4.3 掺杂和表面缺陷 |
1.4.4 表面修饰 |
1.4.5 构建异质结 |
1.4.6 光敏化作用 |
1.4.7 外部反应条件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氧空位的Bi_2O_3高效生成~1O_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2.2.2 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苯甲醇实验 |
2.2.3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2.2.4 理论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2.3.2 OV-Bi_2O_3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2.3.3 氧空位对活性物种的影响 |
2.3.4 OV-Bi_2O_3的选择性催化氧化性能 |
2.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光敏性有机配体芘磺酸的Ag基MOF高效生成~1O_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3.2.2 单晶结构的测试 |
3.2.3 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实验 |
3.2.4 活性物种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g-PTS-BPY的晶体结构和形貌分析 |
3.3.2 Ag-PTS-BPY的光物理性能和能带结构分析 |
3.3.3 Ag-PTS-BPY的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的性能 |
3.3.4 高循环稳定性及其原因 |
3.3.5 Ag-PTS-BPY的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反应机理 |
3.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光敏性有机配体5,10,15,20-(4-吡啶基)卟啉的Ag基MOF高效生成~1O_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4.2.2 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实验 |
4.2.3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4.2.4 光动力学治疗实验 |
4.2.5 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gTPyP的结构、形貌和光物理性能分析 |
4.3.2 AgTPyP的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的性能及主要的活性物种分析 |
4.3.3 AgTPyP的光动力学治疗结果 |
4.3.4 AgTPyP的循环稳定性 |
4.3.5 AgTPyP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
4.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苯基膦酸的Co/Ni基MOFs的制备及其在选择性还原CO_2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苯基膦酸钴/镍(CoPPA/NiPPA)MOFs材料及在CO_2还原和分解水产氢中的研究 |
5.2.1 引言 |
5.2.2 实验部分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4 本节结论 |
5.3 对位含不同官能团的苯基膦酸表面修饰增强NiO的光催化CO_2还原和分解水产氢活性 |
5.3.1 引言 |
5.3.2 实验部分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4 本节结论 |
5.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附录: 英文论文原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两种羧酸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金属配合物概述 |
1.2 金属配合物与抗癌作用 |
1.3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
1.3.1 钴类配合物的研究 |
1.3.2 镉类配合物的研究 |
1.3.3 铜类配合物的研究 |
1.3.4 锌类配合物的研究 |
1.3.5 镍类配合物的研究 |
1.4 羧酸类配合物的研究 |
1.5 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
1.5.1 吸附 |
1.5.2 催化 |
1.5.3 荧光检测 |
1.5.4 生物医学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二羧酸配体与Co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配合物1的合成 |
2.3 配合物1的晶体解析 |
2.3.1 配合物1晶体结构测定 |
2.3.2 配合物1晶体结构分析 |
2.4 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分析 |
2.4.1 实验原理 |
2.4.2 实验步骤 |
2.4.3 实验结果 |
2.5 配合物1的紫外性质分析 |
2.5.1 实验原理 |
2.5.2 实验步骤 |
2.5.3 实验结果 |
2.6 配合物1的DNA切割性质分析 |
2.6.1 实验原理 |
2.6.2 实验步骤 |
2.6.3 实验结果 |
2.7 配合物1的细胞凋亡流式分析 |
2.7.1 实验原理 |
2.7.2 实验步骤 |
2.7.3 实验结果 |
2.8 配合物1的细胞凋亡形态分析 |
2.8.1 实验原理 |
2.8.2 实验步骤 |
2.8.3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多羧酸配体与Cd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
3.1 试剂与仪器 |
3.2 配合物2的合成 |
3.3 配合物2的晶体解析 |
3.3.1 配合物2晶体结构测定 |
3.3.2 配合物2晶体结构分析 |
3.4 配合物2的荧光性质分析 |
3.4.1 实验原理 |
3.4.2 实验步骤 |
3.4.3 实验结果 |
3.5 配合物2的紫外性质分析 |
3.5.1 实验原理 |
3.5.2 实验步骤 |
3.5.3 实验结果 |
3.6 配合物2的DNA切割性质分析 |
3.6.1 实验原理 |
3.6.2 实验步骤 |
3.6.3 实验结果 |
3.7 配合物2的细胞凋亡流式分析 |
3.7.1 实验原理 |
3.7.2 实验步骤 |
3.7.3 实验结果 |
3.8 配合物2的细胞凋亡形态分析 |
3.8.1 实验原理 |
3.8.2 实验步骤 |
3.8.3 实验结果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已录用论文清单 |
(5)基于β-二酮的稀土钕三元有机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稀土元素概述 |
1.2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3 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创新点 |
2 β-二酮-三苯氧膦-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β-二酮-三(4-吗啉代)氧化膦-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β-二酮-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β-二酮-三辛基氧膦-钕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含三氟甲基取代的三苯胺类二元羧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配合物结构理论的发展 |
1.2 配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
1.2.1 传统合成方法 |
1.2.2 新型合成方法 |
1.3 配合物的研究及意义 |
1.4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
1.4.1 MOFs材料的出现 |
1.4.2 MOFs材料在气体吸附领域的研究与运用 |
1.4.3 MOFs材料在发光领域的研究与运用 |
1.4.4 MOFs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与运用 |
1.5 本课题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N,N-二(4-羧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胺类羧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粉末XRD分析 |
2.3.4 热分析 |
2.3.5 荧光光谱分析 |
2.3.6 紫外分析 |
2.4 小结 |
2.5 附录 |
第3章 基于N,N-二(4-羧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胺类羧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分析 |
3.3.2 红外光谱分析 |
3.3.3 粉末XRD分析 |
3.3.4 热分析 |
3.3.5 荧光光谱分析 |
3.3.6 紫外分析 |
3.4 小结 |
3.5 附录 |
第4章 基于N,N-二(4-羧基)苯基-3,5-双三氟甲基苯胺类羧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热分析 |
4.3.3 荧光光谱分析 |
4.3.4 紫外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5.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 |
(7)金属—氮杂环和氮杂环羧酸类超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及理论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氮杂环及羧酸类配位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2 氮杂环及羧酸类配合物的分类 |
1.3 氮杂环及羧酸类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 |
1.4 氮杂环及羧酸类配合物结构的影响因素 |
1.5 氮杂环及羧酸类配体的原位反应 |
1.6 氮杂环及羧酸类功能配合物的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
1.7 本课题选择的意义及取得的进展 |
第2章 喹啉羧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案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配体3-羟基-2-甲基喹啉-4-羧酸(HMCA)的合成 |
2.2.3 配合物[PrCl(H_2O)_3(L)(HL)]_nnCl(1)的合成 |
2.2.4 [Zn(CH_3OH)_4(L)_2](2)的合成 |
2.2.5 [Ni(L)_2(EtOH)_2(MeOH)_2](3)的合成 |
2.2.6 [Cu(L)(Phen) (H_2O)] (CH_3OH)(4)的合成 |
2.3 晶体结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晶体结构 |
2.4.2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2.4.3 固体荧光光谱(光致发光性能分析) |
2.4.4 电荷转移机理研究(TDDFT时间依赖泛密度函理论计算) |
2.5 小结 |
第3章 吡啶羧酸类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配合物的合成 |
3.3 晶体结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晶体结构 |
3.4.2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3.4.3 固态光致发光 |
3.4.4 能量传递机理 |
3.5 小结 |
第4章 联吡啶原位制备、结构、光致发光及理论计算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配合物的合成 |
4.3 晶体结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晶体结构 |
4.4.2 固态漫反射光致发光性质 |
4.4.3 时间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 |
4.5 小结 |
第5章 卟啉氮杂环配合物的制备、性质及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案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配合物的合成 |
5.3 晶体结构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晶体结构 |
5.4.2 CO_2的吸附性能 |
5.4.3 磁学性能研究 |
5.4.4 热稳定性与差热分析 |
5.4.5 光致发光性能 |
5.4.6 时间相关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 |
5.4.7 固体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咪唑吡啶羧酸类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案 |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2.2 配合物的合成 |
6.3 晶体结构测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晶体结构 |
6.4.2 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
6.4.3 时间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 |
6.4.4 固态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性质研究 |
6.5 小结 |
第7章 新型吡嗪/氰吡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能及理论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案 |
7.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7.2.2 配合物的合成 |
7.3 晶体结构测定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红外光谱分析 |
7.4.2 晶体结构分析 |
7.4.3 固态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
7.4.4 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研究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8)基于氮杂环配体的铜(Ⅰ)和银(Ⅰ)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概况 |
1.2 含氮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1 吡啶类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
1.2.2 唑类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
1.3 氰根配位聚合物的研究概况 |
1.3.1 氰根桥联配位聚合物的概述 |
1.3.2 氰化亚铜与含氮配体形成的配位聚合物 |
1.4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研究 |
1.4.1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研究 |
1.4.2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影响因素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测试仪器 |
2.1 实验方法和实验试剂 |
2.1.1 实验方法 |
2.1.2 实验试剂 |
2.2 测试仪器和数据处理 |
2.2.1 测试仪器 |
2.2.2 晶体学数据处理方法 |
2.2.3 晶体结构画图软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刚性三角形氮杂环配体的铜(Ⅰ)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配体tpt的合成 |
3.2.3 配合物的合成 |
3.2.4 配合物1-8的晶体结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1-8的晶体结构分析 |
3.3.2 配合物1-8的合成讨论 |
3.3.3 配合物 1-4 和 7 的红外光谱和 X-射线粉末衍射 |
3.4 配合物的热重和荧光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柔性链状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铜(Ⅰ)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晶体结构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配合物的合成 |
4.2.3 配合物9-21的晶体结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合物9-21的晶体结构分析 |
4.3.2 配合物9-21的合成讨论 |
4.3.3 配合物9-21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由氮杂环配体构筑的氰化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银-银金属键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配合物的合成 |
5.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合物22-24的晶体结构分析 |
5.3.2 配合物22-24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 |
5.4 配合物22-24的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展望 |
附录一 论文中有机氮杂环配体的结构、名称及缩写 |
附录二 晶体学数据表中的参数含义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9)基于吡啶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席夫碱大环化合物 |
1.1.1 席夫碱大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1.2 席夫碱大环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 芳香二酰亚胺大环化合物 |
1.2.1 芳香二酰亚胺大环化合物的分类 |
1.2.2 芳香二酰亚胺大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 分子识别 |
1.3.1 中性分子识别 |
1.3.2 阳离子识别 |
1.3.3 阴离子识别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4.1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手性席夫碱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手性吡啶二胺的合成 |
2.2.4 二醛化合物的合成 |
2.2.5 手性席夫碱大环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手性吡啶二胺的合成研究 |
2.3.2 手性席夫碱大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芳香二酰亚胺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化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L1-L3的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硝酸根探针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硝酸根探针和硝化产物的合成 |
4.3 探针R2和R3硝酸根识别检测的光谱性质测试 |
4.3.1 探针R2和R3母液的配制 |
4.3.2 探针R2和R3对硝酸根的紫外响应测试 |
4.3.3 探针R2和R3对硝酸根的荧光响应测试 |
4.3.4 探针R2和R3的阴离子选择性测试 |
4.3.5 探针R2和R3的阴离子抗干扰性测试 |
4.3.6 探针R2和R3的荧光滴定测试 |
4.3.7 探针R2和R3对硝酸根的识别机理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探针R2和R3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4.4.2 探针R2和R3对硝酸根离子的紫外和荧光响应研究 |
4.4.3 探针R2和R3的阴离子选择性研究 |
4.4.4 探针R2和R3的抗干扰能力研究 |
4.4.5 探针R2和R3的荧光滴定研究 |
4.4.6 探针R2和R3的荧光识别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1 相关化合物的核磁和质谱图 |
附录2 相关化合物的单晶数据 |
(10)苯甲酸锌(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苯甲酸锌 (Ⅱ) 配合物的合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2.2 配合物的红外分析 |
2.3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3 结论 |
四、含吡啶-2,5-二羧酸稀土-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两例相同混合配体构筑的Pb(Ⅱ)/Ag(Ⅰ)配位聚合物及其荧光性质[J]. 刘朋,陈洪霞. 人工晶体学报, 2021(08)
- [2]基于芳香羧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荧光传感性能研究[D]. 乐凯. 宁夏大学, 2021
- [3]基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材料设计和探索[D]. 王佳佳. 山东大学, 2021(11)
- [4]两种羧酸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D]. 回艺. 沈阳化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β-二酮的稀土钕三元有机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D]. 刘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含三氟甲基取代的三苯胺类二元羧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D]. 侯昌龙.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金属—氮杂环和氮杂环羧酸类超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及理论计算研究[D]. 易绣光. 南昌大学, 2019(01)
- [8]基于氮杂环配体的铜(Ⅰ)和银(Ⅰ)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D]. 邵敏. 上海大学, 2019(03)
- [9]基于吡啶二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研究[D]. 温炳松.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10]苯甲酸锌(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刘峥军,陈晓淼. 轻工科技,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