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英文诗歌中的隐喻(论文文献综述)
唐思思[1](2021)在《艾米·洛威尔汉风诗研究》文中提出艾米·洛威尔(1874-1925),美国意象派诗人、批评家,继庞德之后的意象派领袖。阅读洛威尔的诗歌不难发现,其部分诗歌有明显的仿中国诗痕迹,这些诗歌或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特点或蕴含着中国哲学思想的深刻内蕴。洛威尔借中国古典诗歌的元素,突破自身文学的固有藩篱,将中国风格与欧美传统相融合,其汉风诗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原因及意义,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汉风诗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随后宏观介绍洛威尔汉风诗的相关情况,并详细梳理出洛威尔散碎在《浮世绘》(1919)、《松花笺》(1921)、《何时》(1925)、《传说集》(1921)、《东风集》(1926)五本诗集中的百余首汉风诗。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艾米·洛威尔汉风诗创作的背景及成因,指出艾米·洛威尔汉风诗的成因是复杂多元的。中国文化西传和中美文化交流等历史文化渊源,是洛威尔创作汉风诗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等政治经济变化带来的精神、文化冲击是洛威尔创作汉风诗的精神动力。而20世纪初的美国新诗运动、汉诗译介热潮和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则是促使洛威尔创作汉风诗的直接动因。第三章总结概括了艾米·洛威尔汉风诗的创作特征,其特征可以归纳为错落有致之形、兼收并采之美、自然圆融之思。洛威尔汉风诗在形式上呈现出一句多行、多段落结构的特点,审美上体现出质朴含蓄、凝练明丽的美学特征,思想上体现出崇尚自然、追求和谐圆融的思想特征。第四章是关于艾米·洛威尔汉风诗的变异学分析,指出洛威尔的汉风诗相对于中国古典诗歌而言发生了变异,其汉风诗在用语习惯、语言风格、诗体格式、音韵节奏、中国题材,以及诗歌意象上,都在接受中国诗歌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有着明显的变异性和创新性。结语部分旨在得出研究结论、指出其汉风诗的影响与价值、提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张翔[2](2021)在《基于无监督机器翻译的英诗汉译及系统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我们和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充满机遇和挑战。文化走出去,就要先引进来学习。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瑰宝,深受人们喜爱,可以搭建文化学习和交流的桥梁。实现诗歌的自动翻译,有利于对外国文化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全面地认识到“国外的月亮不都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诗歌的翻译是一项极其具备挑战的任务,面临主题漂移、数据单一、格律丢失等问题,本文针对无监督机器翻译进行了研究,提出自动英诗汉译方法并实践应用。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设计了一种自动英诗汉译方法,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上,设计了新的英诗汉译流程方法,并通过选取有价值的诗歌研究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创新地将英文诗歌翻译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任务分解为机器翻译阶段与诗歌生成阶段。利用无监督机器翻译方法解决诗歌与白话文平行语料库缺失问题,并且应用了机器翻译领域的循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验证了迭代的回译训练策略在诗歌这类低资源语言翻译领域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实验生成了相当数量的经典英文诗歌在不同训练次数下的翻译资料,在BLEU和全面人工评价取得较好的表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2)在提出的英诗汉译方法基础上,采取B/S系统架构,实现了英诗汉译方法系统初步的开发搭建,尝试进行了实际应用。完成了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功能设计等,进而设计了系统整体架构以及翻译、评价、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最终实现了将英文诗歌自动翻译成为七言绝句的翻译系统。本文提出基于无监督的英诗汉译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翻译系统,对诗歌翻译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更多的文化战略中低资源语言翻译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王子钰[3](2021)在《宇文所安、许渊冲杜诗英译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唐诗学史乃至中国诗歌史中,杜甫占据着重要地位。杜诗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众体兼善,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外之间的密切交往,杜诗被翻译成英文并在英语世界中受到了格外关注,当今影响较大的当属宇文所安和许渊冲英译杜诗。本文拟通过对宇文所安《杜甫诗》和许渊冲《许渊冲英译杜诗选》进行对读,从译者与译本两方面寻求二人在翻译理论、翻译策略、语言选择、诗歌韵律处理等方面的异同,并结合多家注本及今人研究,探究杜诗在英译过程中的误读现象。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缘由,并通过梳理研究史提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四章展开。第一章就杜诗英译在英语世界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译作进行梳理和评析,结合时代背景及杜诗文本蕴含的人文价值,阐述杜诗在英语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原因。第二章通过对译者宇文所安和许渊冲进行对比,寻求二者存在译文差异的原因。一是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二人翻译思想差异,即许渊冲遵循对诗歌“存美”的追求,而宇文所安秉持“世界诗歌”的概念;二是二人所翻译的杜诗数量不同,宇文所安对现存所有杜诗进行翻译,所以其整体风格以真实为主,多用直译;而许渊冲则对一百首经典杜诗进行翻译,为了展现出选诗的特点,所以更加注重意译。第三章针对二者英译杜甫诗的译文从语言选择、句法结构、诗歌韵律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许渊冲通过还原诗歌的内在美、形式美和音韵美来进行意译,进而构建其“存美”思想。而宇文所安通过注重遵照原诗的字面含义,在英语词中寻找相近词语来代替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尽可能保留原物、原诗风貌,尽可能地遵循原诗句法来进行直译,进而构建其“世界诗歌”概念。第四章就二人译作中产生的文本误读现象做列举剖析,指出杜诗阐释的多义性、译者主体的局限性与唐诗的独特文化性均有可能导致文本误读现象的产生,并对译诗造成诗意偏差、文化信息缺失等影响。结语部分总结归纳宇文所安、许渊冲杜诗英译的得失与经验教训,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和矛盾中达成对杜诗的有效翻译。
李亚男,丁佳燕,金薇[4](2020)在《从体裁特征角度谈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文中提出英文诗歌是文学阅读中一种重要的体裁,教师要根据其体裁特征来进行教学,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认识诗歌的形式特征、抒情特征和意境特征,从而体悟诗歌的韵律美感和诗情画意。学生在体悟中发展审美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培养人文素养,实现以诗育人的目的。
张曼[5](2020)在《《阿瑟·韦利诗经翻译中的语文学、人类学及诗歌》翻译实践报告(第二章)》文中研究说明《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近年来《诗经》正以十几种语言在世界传播,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诗经学和汉学的热潮。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典籍英译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奠定了基础。本篇实践报告以林清扬博士的论文《阿瑟·韦利诗经翻译中的人类学、语言学及诗歌》中的第二章为源文本,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导下,译者将研究分三个层次进行。词汇层面,着重讨论了专业术语的翻译方法,包括语言学术语和人文学术语。翻译时必须强调功能对等---术语对等,信息对等,甚至是文体对等。句法层面,译者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层面上的差异,并讨论了长难句翻译过程中应如何摆脱原文的束缚,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采用顺译法、逆译法、分译法等。在篇章层面,译者主要探讨了诗歌的翻译策略,“功能对等”理论最大的贡献就是使翻译不再是原文语言和译本语言之间的对比,而是两种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对比。因此诗歌翻译不仅需要“忠实”,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的创造力。
杨安文[6](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曹萌[7](2020)在《从画面意境解析《未选择的路》隐喻的哲理美》文中研究指明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非官方桂冠诗人罗伯特·佛洛斯特,善于在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阐释对人生深刻的思考,表达发自内心的情感与哲理。他的名作《未选择的路》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它以意象及意象组合来浮现画面,以富含意境的画面来诠释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以隐喻的方式完成了诗歌深厚意蕴的完美呈现。
崔丹[8](2019)在《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英国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虽生平遭际困顿、但却以独特的审美追求、深邃的诗评思想、别具一格的诗歌书写跻身于伟大诗人行列,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自省式诗人,济慈穷其一生,以诗铭志,但心中焦虑挥之不去。诗人对死亡、宗教、诗人身份、两性、阶级、与政治等皆充满焦虑之情,而这些焦虑归根结底反映出诗人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即其对自我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中的性属身份认同和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持有深刻的焦虑之情。究其实质,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产生在主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从而体现出一体多面性、多层次性与交错性特点。诗歌书写成为济慈表达、展现与超越焦虑的方式。诗人不仅在与亲朋好友的鸿雁传书中表达身份认同焦虑,并且更以诗歌书写作为展现与超越身份认同焦虑的场域与实践,而对其深入地探讨是深刻理解济慈其人、其思与其诗的关键。相关文学批评理论与视角为此问题的剖析提供具体而坚实理论阐释与策略选择。笛卡尔有关主体意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拉康、齐泽克等对“焦虑”等阐释可用于厘清身份认同焦虑问题;文艺复兴运动与浪漫主义思潮中有关死亡、生命、时空、宗教信仰等阐释可分析诗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阐释和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身份论可探讨诗人的个体身份认同焦虑;拉康、齐泽克、福柯、格林布拉特等有关“凝视”理论、黑格尔的主仆关系阐释、吉尔伯特、古芭等女性主义话语与福柯有关性属、疯癫、规训等权力话语体系可探索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琳达·考利与安德森有关民族主义与国家身份建构等理论可分别分析诗人集体身份认同焦虑中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诗人通过诗歌书写探讨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具体表现为对死亡的迫近与难以企及的宗教救赎持有焦虑之情。家门罹难、久病之躯、先辈与同仁的英年早逝等系列不幸令济慈感慨阳寿渐殁,诗名难酬,而其对生之渴望、死之恐惧凸显焦虑,死亡氛围、肺痨症状等遂成为诗歌书写中心,诗人通过书写向死而生、化死为生、以生蕴死、物我相生、物我两生来实现其对死亡焦虑超越的书写。济慈宗教态度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生长环境、文人挚友影响密不可分,诗人在诗歌中以“复魅”与“祛魅”的方式对宗教进行书写,期间尽透诗人的焦虑之情。但诗人并非园囿其中,而是在保存宗教积极元素基础上,融合希腊神学、凯尔特泛神论等凸显世俗人文主义精神元素来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焦虑,以此实现超越自我身份认同焦虑的夙愿。济慈虽集百家众长,但却致力于克服“影响的焦虑”,从而体现出个体身份认同焦虑。诗人在诗歌形式、风格、技巧、人物、情节等方面继承前驱与同侪诗人的诗歌精华基础上,剑走偏锋,形成独特的济慈式诗歌风格,实现克服前驱与同侪诗人“影响的焦虑”。具体表现在:诗人摒弃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坚持人文主义精神;摒弃莎士比亚的“宿命论”,凸显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体选择”;深化诗画越界、彰显基督教与泛神论博弈、升华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超越弥尔顿;弥补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再现济慈式“崇高自然”;通过济慈式“想象自然”实现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摒弃柯勒律治理性哥特式想象,实现济慈式瑰丽幻想;摒弃拜伦的“现实书写”,实现济慈式“想象书写”;以“人道主义”精神升华雪莱的“英雄主义”思想。在性属关系书写中,济慈对男女两性皆充满浓郁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就诗歌对异性身份认同焦虑书写而言,济慈通过塑造代表摄政晚期父权制文化认同下的男性“凝视”中的“家中的天使”来表达自我对集体身份认同。但同时,诗人用通过刻画“淑女”充满性欲诱惑般的“反凝视”来展现女性对代表社会“大他者”的男性反抗,彰显诗人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异性性属的不认同,也间接展现诗人的异性性属身份焦虑。同样,诗人刻画出“邪恶”女性的“反凝视”来展现对社会规约的反抗,其中又不乏刻画社会主导体制对其进行的规训与惩罚,由此,再次彰显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最终诗人将“美好”与“邪恶”同时赋予理想女性形象,以此实现其对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就同性身份认同焦虑而言,诗人一方面书写男性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对峙,以此展现济慈个体在社会集体身份认同中存有的焦虑之情。同时,诗人从个体、年龄与群体性方面展现出男性之间的亲密协同关系,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在男性话语与国家权力背景下超越同性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实践。在超越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书写中,济慈内心充满浓郁的焦虑之情。家庭熏陶、志友论政、同侪影响、前辈指引、政治时论皆对其影响深刻。反观诗歌,诗人不仅书写其对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而且展现出其致力于与英格兰民族为核心的不列颠国家身份相认同。诗人对诸如美洲、非洲与印度等大英帝国殖民地持有深刻焦虑之情,因受东方主义思想浸润,诗人一方面不自觉地将殖民地视为“他者”,但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诗人以其秉承的人道主义思想渴望与殖民地相认同,以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来实现对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邹丽丹[9](2019)在《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外汉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清代诗词研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目前国内对其了解严重不足,系统化的学术史梳理也刚起步。北美汉学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他们对清代诗词的考察呈现给我们的是异质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研究果实。虽然深受欧洲汉学传统的影响,北美汉学独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使它产生了与欧洲学术传统不同程度的断裂和新变,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以美国汉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背景,梳理北美汉学家对清代诗词研究的学术史,追溯北美汉学视阈下清代诗词研究范式的演变轨迹,挖掘成果背后的历史、政治、文化因素。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汉学研究作为东亚研究的一部分,以推行西方政治-经济范本为主要特征,以了解敌情进而改变中国为终极目标。朝鲜战争的失利,越南战争和民权运动的推波助澜迫使美国精英知识阶层调整东亚研究的重心,联邦政府和私人基金会加大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投入。在思想文化层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弥漫着浓烈的反叛西方文化传统和打破既有文学经典构成的气息,汉学界大规模地译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并以此作为一种批判武器,这给中国古典诗词移入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词选》自1965年与西方读者见面后,在1969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72年,由着名汉学家白之主编的《中国文学选集》被当作教材进入美国高校。同年,“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编译的《中国女诗人》直指西方经典作家阵营中的女性失语症。1975年,英语世界第一部大型中国文学选集《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向读者完整地呈现中国诗歌传统。20世纪80-90年代以耶鲁大学对区域研究人员和院系按照学科进行重新整合为标志,北美汉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派文艺理论风起云涌,北美汉学界阐释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论工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时期,英语世界第一部清代断代诗词选集《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问世。诺顿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之《中国文学选集》(1996)和《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让我们看到清代诗词在更加广阔视野中的呈现面貌。叶嘉莹先生清词研究的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模式,《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以及对明清青楼诗词、朱彝尊情词、陈子龙诗词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形成这一阶段北美清代诗词解读的复合式话语。新世纪之交,在不断涌现的文化理论的影响下,北美清代诗词的研究模式呈现出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李惠仪将明清易代定义为“文化和传统的危机”。方秀洁、曼素恩、舒衡哲、孙康宜对于清代缙绅阶层诗歌创作的考察融合了文化策略和身份政治学的研究理路。函可流放生活中的诗歌研究和齐皎翰对基督教诗歌的研究背后潜藏的权力和社会斗争清楚地表明了文化研究与生俱来的政治指向性。管佩达以比丘尼诗歌对社会关系的建构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伊维德和管佩达编选的《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试图打破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女性写作的边缘化态度,客观呈现中国女性文学文化史。近十年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机制的确立对于推动双方学术交流和对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中文版《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问世是中美跨文化交流实践中的重要成果。对明清诗词研究的跨文化交流和学术对话也极大地推动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从历史视角考察清代女性诗词是对传统闺阁视阈的一种拓展,女性对诗词编辑工作的主动性介入以及女性游历诗词的系统化研究更进一步丰富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的主题。本文以清代诗词文本为本位,研究视域限定于北美地区,研究对象是北美汉学界“以文本为中心”的广义学术研究历史状貌,祛除了通过汉学家个体为单位的研究模式对北美古典诗词研究所具有的发展性和动态性的遮蔽,从而更有利于考察北美汉学发展与清代诗词研究模式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便于做出跟进式的后续研究。
王乐[10](2019)在《文学文体学视角下狄兰·托马斯《羊齿山》四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羊齿山》(“Fern Hill”)是威尔士诗人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篇以文体见长的佳作,彰显了语言文体的美学功能。本文选取国内已出版的四个中译本,运用文学文体学理论,从音韵、词汇、句法的角度对其进行文本分析,评析其四个译本在重现原诗的语言风格、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方面的得与失。本文拟解决两大问题:1.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诗的前景化特征(即功能化的文体变异现象)及其诗学功能?2.如何弥补诗歌翻译中的语义流失?本文发现,四个译本各有侧重各有得失:王烨、水琴译本(1989)的经典之处在于采取了紧贴原诗的翻译策略,以陌生化再现陌生化,以模糊化再造模糊化,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诗的前景化特征。不足之处在于翻译风格较为保守,难以充分再现原诗蕴含的丰富语义。海岸、傅浩、鲁萌译本(2002)的优势在于,译者对原诗的词法与句法进行了大胆的诠释与创译,着力于弥补翻译过程中的语义流失。不足之处在于译者对原诗的部分诠释存在偏离原文之处。韦白译本(2014)则倾向于将跨行句所断开的主语和谓语合为一句或拆为两句。然而,译者的句法调整有时会影响原诗的内在逻辑,也未能解决语义流失的问题。在海岸译本(2015)中,译者就时态、情态、名词单复数以及断句等方面对译文进行了微妙的调整,拉近了译文与原诗的距离。但是,就音韵、意象与隐喻翻译而言,此译本的贡献非常有限。本文指出,在处理前景化特征突出的诗歌时,译者可以采取“两步式”的翻译方法:第一步,紧贴原文,即以原诗的节奏模式为基础,沿用原诗的句法和词汇搭配,以再现其陌生化效果,呈现原诗的语言风格。然而,这种趋于保守的译法往往只能呈现原诗某一方面语言风格,而失去丰富的深层意义。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打磨译文。第二步,先拆解后重构,即摆脱原诗的音韵限制,跳出词汇的基础含义,重新分割句子结构,对原诗的意象和隐喻进行提炼,以期弥补翻译过程中的语义流失,重构诗歌的神韵。
二、如何理解英文诗歌中的隐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理解英文诗歌中的隐喻(论文提纲范文)
(1)艾米·洛威尔汉风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艾米·洛威尔汉风诗概况 |
第一节 汉风诗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艾米·洛威尔的汉风诗 |
第二章 艾米·洛威尔汉风诗创作背景及成因 |
第一节 中国文化西传及中美间文化交流的促进 |
第二节 美国政治经济变革及中美政治外交与通商的影响 |
第三节 美国文学运动及文学思潮的推动 |
第三章 艾米·洛威尔汉风诗的创作特征 |
第一节 错落有致之形 |
第二节 兼收并采之美 |
第三节 自然圆融之思 |
第四章 艾米·洛威尔汉风诗的变异学分析 |
第一节 诗歌用语习惯及语言风格的协调改良 |
第二节 诗歌音韵节奏及诗体形式的融合创新 |
第三节 中国题材与中国诗歌意象的借用改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无监督机器翻译的英诗汉译及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
1.1.3 基于人工智能的诗歌翻译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诗歌生成相关研究理论 |
1.2.2 诗歌翻译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基础 |
2.1 机器翻译概述 |
2.2 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监督机器翻译模型 |
2.3 循环神经网络 |
2.3.1 标准循环神经网络 |
2.3.2 长短时记忆网络 |
2.4 序列到序列模型 |
2.5 注意力机制 |
2.6 回译策略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无监督翻译的英诗汉译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无监督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
3.2.1 整体流程架构 |
3.2.2 参数初始化 |
3.2.3 语言建模 |
3.2.4 迭代反向翻译或回译 |
3.3 实验数据筛选 |
3.4 实验处理 |
3.4.1 数据集预处理 |
3.4.2 运行环境 |
3.5 实验结果评测指标 |
3.5.1 BLEU |
3.5.2 人工评测 |
3.5.3 实验结果对比 |
3.5.4 实验结果展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无监督的英诗汉译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2 功能需求分析 |
4.2.1 用户用例分析 |
4.2.2 管理员用例分析 |
4.3 非功能需求分析 |
4.3.1 易用性 |
4.3.2 可维护性 |
4.3.3 性能需求 |
4.4 系统可行性分析 |
4.4.1 技术可行性 |
4.4.2 操作可行性 |
4.4.3 经济可行性 |
4.5 系统架构设计 |
4.5.1 系统总体设计 |
4.5.2 功能模块设计 |
4.5.3 数据库设计 |
4.6 开发环境 |
4.7 系统实现与展示 |
4.7.1 翻译系统注册登录功能实现 |
4.7.2 浏览每日推荐功能实现 |
4.7.3 在线翻译功能实现 |
4.7.4 上传文本功能实现 |
4.7.5 评价功能实现 |
4.7.6 管理员功能实现 |
4.7.7 代码示例 |
4.8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1.本文总结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宇文所安、许渊冲杜诗英译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杜诗英译在英语世界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译作 |
第一节 杜诗英译在英语世界的发展进程 |
第二节 杜诗英译的主要代表译作 |
第三节 英语世界中的杜诗英译评述 |
第二章 宇文所安、许渊冲的英译杜诗 |
第一节 二者翻译思想对比 |
一 文化背景差异——西方汉学家与东方译者 |
二 翻译思想差异——“朴素直译”与“存美” |
三 翻译目的相近——殊途同归 |
第二节 《杜甫诗》与《许渊冲英译杜甫诗选》 |
一 体例完备的《杜甫诗》 |
二 浓缩经典的《许渊冲英译杜甫诗选》 |
第三章 英译杜甫诗歌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选词差异 |
一 杜诗诗题翻译 |
二 译诗中的选词异同 |
第二节 句法结构对比 |
第三节 诗歌韵律对比 |
第四章 杜诗英译中的文本误读 |
第一节 文本误读举例 |
第二节 文本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
一 杜诗阐释的多义性 |
二 译者主体的局限性 |
三 唐诗的独特文化性 |
第三节 文本误读现象的影响 |
一 诗意偏差与文化缺位 |
二 “隐形”的再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从体裁特征角度谈初中英语诗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文诗歌体裁特征及教学运用 |
1. 诗歌的形式特征 |
(1)分行和分节排列 |
(2)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
(1)通过类比,理解诗歌的押韵 |
(2)通过朗读,感知诗歌节奏和韵式 |
2. 诗歌的抒情特征 |
(1)选用形容词,直抒胸臆 |
(2)运用修辞,形象抒情 |
(1)用拟人抒情 |
(2)用反复抒情 |
(3)描绘画面,间接抒情 |
(1)声光色影搭配,创设画面 |
(2)动作描写,想象画面 |
3. 诗歌的意境特征 |
(1)用隐喻表达意境 |
(2)用意象营造意境 |
二、英文诗歌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
1. 音诗配合,加强诵读 |
2. 创设机会,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 |
3. 抓住体裁特征,在创作中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
三、结语 |
(5)《阿瑟·韦利诗经翻译中的语文学、人类学及诗歌》翻译实践报告(第二章)(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Project Introduction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ories Employed |
2.3 Translation Process |
2.4 Revision and Post-editing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ies |
3.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
3.1.1 Linguistic Terminology |
3.1.2 Anthropological Terminology |
3.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
3.2.1 Literal Translation |
3.2.2 Adverse Translation |
3.2.3 Divide Translation |
3.3 Translation of Poems |
3.3.1 Aesthetic Equivalence |
3.3.2 Meaning Equivalence |
Chapter Four Summary |
REFERENCES |
Appendix A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B The Translated Version |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
2.1 柏桦生平 |
2.2 柏桦诗歌创作 |
2.2.1 诗歌创作概况 |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
2.4.1 香港 |
2.4.2 台湾 |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
3.1 译介概况 |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
3.2 译介主体 |
3.2.1 译者背景 |
3.2.2 译者类型 |
3.2.3 翻译模式 |
3.3 文本选择 |
3.3.1 文本选择概况 |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
3.4 传播媒介 |
3.4.1 出版机构 |
3.4.2 网络媒介 |
3.5 社会文化语境 |
3.5.1 早期:1988-2007 |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4.1.1 接受概况 |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
4.2.1 在法国的接受 |
4.2.2 在德国的接受 |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
4.3.1 访谈对比分析 |
4.3.2 研究内容差异 |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
4.4.1 中国大陆评价 |
4.4.2 中国港台评价 |
4.4.3 海外评价 |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
5.1.1 文本概述 |
5.1.2 文本形式分析 |
5.1.3 译本对比分析 |
5.1.4 译者风格评析 |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从画面意境解析《未选择的路》隐喻的哲理美(论文提纲范文)
一﹑《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哲理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修辞格隐喻 |
(二)概念隐喻 |
二、《未选择的路》画面意境隐喻哲理分析 |
(一)两条路,徘徊和选择 |
(二)两条路,相似与不同 |
(三)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
(四)无能为力与那条未选择的路 |
(五)全文画面,揭露人生哲理 |
三、结语 |
(8)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肉体与灵魂——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自我身份认同中死亡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
二、自我身份认同中宗教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
第二节 死亡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死亡焦虑的书写 |
二、死亡焦虑的超越 |
第三节 济慈诗歌对宗教焦虑与超越的书写 |
一、宗教思想“复魅”与焦虑书写 |
二、宗教思想“祛魅”与焦虑书写 |
第四节 宗教多融共生书写与焦虑的超越 |
一、希腊神学 |
二、凯尔特泛神论思想 |
第二章 生前身后名——个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个体身份认同焦虑产生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
第二节 前辈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与济慈的人文主义精神 |
二、莎士比亚的“宿命论”与济慈的“主体选择” |
三、弥尔顿的“人文主义”与济慈的“人道主义” |
第三节 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与济慈式“崇高自然”的再现 |
二、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与济慈式“想象自然” |
三、柯勒律治的哥特式“想象”与济慈式瑰丽“幻想” |
第四节 浪漫主义同侪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拜伦的“现实书写”与济慈式“想象书写” |
二、雪莱式“英雄主义”与济慈式“人道主义” |
第三章 凝视与反凝视——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男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二节 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理想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邪恶女性的“他者”性属焦虑与超越 |
第三节 同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男性对峙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男性协同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四章 政治的“逃逸”——族性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 |
二、族性身份认同焦虑的概念界定、内涵与超越 |
第二节 英伦三岛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英格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
二、苏格兰与爱尔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
三、英国性建构与苏爱民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
第三节 殖民地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美洲殖民者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东方殖民地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结论 |
文献目录 |
附录 《致济慈》献诗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北美汉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
二、北美古典诗词研究的“文论本位”倾向 |
三、北美清代诗词“文本本位”研究的缺位 |
四、研究范围和分期理由 |
第一章 20 世纪50—70 年代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兴起 |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与东亚研究重心的转移 |
一、美国汉学研究的政治-经济模式:李又安《人间词话》译介 |
二、美国汉学研究的人文-社会模式:《中国文学批评方法:从孔子到梁启超》 |
第二节 美国反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古典诗词选集的涌现 |
一、词选作为一种批评方式:《中国词选》(1965) |
二、引入中国诗歌传统:《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中的清代诗词 |
三、对清词经典化地位的认同: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清初与晚清词 |
第三节 西方女性经典作家的失语与清代女性诗歌选集的滥觞 |
一、“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对清代女性诗作的译介 |
二、北美中国女性古典诗歌选集意义的再思考 |
第二章 20 世纪80-90 年代后期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发展期 |
第一节 美国汉学的新趋势与清代诗词阐释理论的多元化 |
第二节 清代断代诗词选集的出现及其意义: |
一、清代诗词的异域经典重构:《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 |
二、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中的清代题画诗 |
第三节 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中的清代诗词 |
一、文本家族:宇文所安《中国文学选集》(1996) |
二、对“纯文学”的“拓”与“破”:梅维恒《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 |
第四节 多维度诗词研究的人本主义批评向度 |
一、重审边缘化创作主体:保罗·若普的明清青楼诗歌研究 |
二、“男性主体视角”与“越界说”:方秀洁的朱彝尊情词研究 |
三、“情”与“忠”合一的诗学主张:孙康宜的陈子龙诗词研究 |
第五节 叶嘉莹的清词研究: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研究模式 |
第三章 新世纪之交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深入期 |
第一节 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 |
第二节 李惠仪对清诗研究的文化视角 |
一、历史记忆与审美超越 |
二、易代创伤与清诗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诗歌研究透现缙绅阶层的文化心理 |
一、方秀洁:洪亮吉怀旧诗研究 |
二、孙康宜:钱谦益的诗歌创作与历史地位 |
三、曼素恩:完颜恽珠与《正始集》 |
四、舒衡哲:奕寰诗歌研究 |
第四节 “物”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口:施吉瑞《随园:袁枚的人生、文学批评与诗歌创作》(2003) |
第五节 宗教文化作为清代诗歌研究的进路 |
一、严志雄:流放诗僧函可 |
二、齐皎翰:基督教诗歌研究 |
三、管佩达:比丘尼诗歌研究 |
第六节 女性诗歌研究的里程碑:伊维德、管佩达《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2004) |
第四章 近十年北美清代诗词研究 |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视野中的诗词研究学术对话 |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中英文版本的跨文化反响 |
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
二、《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
第三节 施吉瑞的郑珍自然诗研究——跨文化生态主义视角 |
第四节 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 |
一、易代女性诗学:国族创伤性别越界 |
二、拓展闺阁视阈:文化视角历史视角 |
三、主题研究细化:女性游历女性编者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文学文体学视角下狄兰·托马斯《羊齿山》四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3 研究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狄兰·托马斯及其诗作的研究 |
2.2 《羊齿山》的译介研究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文学文体学 |
3.2 前景化理论 |
3.2.1 变异 |
3.2.2 过分规则化 |
第4章 《羊齿山》四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
4.1 音韵翻译 |
4.1.1 节奏 |
4.1.2 韵律 |
4.2 词汇翻译 |
4.2.1 形象色彩 |
4.2.2 词汇意象 |
4.2.3 词汇隐喻 |
4.3 句法翻译 |
4.3.1 时态处理 |
4.3.2 语气调节 |
4.3.3 语序调整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如何理解英文诗歌中的隐喻(论文参考文献)
- [1]艾米·洛威尔汉风诗研究[D]. 唐思思.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基于无监督机器翻译的英诗汉译及系统实现[D]. 张翔. 西北大学, 2021(12)
- [3]宇文所安、许渊冲杜诗英译比较研究[D]. 王子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从体裁特征角度谈初中英语诗歌教学[J]. 李亚男,丁佳燕,金薇.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0(08)
- [5]《阿瑟·韦利诗经翻译中的语文学、人类学及诗歌》翻译实践报告(第二章)[D]. 张曼.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7]从画面意境解析《未选择的路》隐喻的哲理美[J]. 曹萌.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8]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D]. 崔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D]. 邹丽丹. 吉林大学, 2019(02)
- [10]文学文体学视角下狄兰·托马斯《羊齿山》四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 王乐. 华侨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