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拥抱吉祥龙年 拼搏质量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许晨,臧思佳[1](2021)在《深海“奋斗者”——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挺进万米深渊》文中研究指明正如毛泽东豪迈的诗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向世界最深海的挺进与勘探,也是向科技最前沿的挺进。在这个世界尖端科学竞争的前沿,中国众多的科学家、企业、院所下潜成功的高光时刻,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力的时刻、勇攀高峰登顶的时刻……
付玉琪[2](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贾一村[3](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李文静[4](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许波[5](2020)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形象在西方社会的出现可追溯到1250年前后。在中世纪晚期,《马可·波罗游记》(约1298)这部作品中所描绘的“大汗的大陆”形象影响深远,成为西方社会对于当时神秘东方中国集体记忆的想象范本。地大物博、城市繁荣、财富丰沛……的中国形象由此在西方社会被传奇性地塑造成人间天堂。然而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却因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影作为最受大众喜爱的文化传播艺术形式,成为了美国描述和塑造中国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其中的代表当数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作品,其所刻画的中国形象多变。好莱坞及其制作的电影作品所具有工具性、宣传性、统治性自20世纪伊始(约20年代)开始逐步引起美国政府关注,随后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形象的使者和政府宣传的一种主要工具、策略。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作品中时常出现,并伴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特征。本文在深入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问题时,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是如何生成的。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有关西方社会的“文化他者”是如何产生、生产与塑造的。二、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话语传统是如何延续的,而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变化又是因何引发。从而揭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在历史中所表现出的某种稳定性文化程式。三、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是如何运作的。以此揭示出它不但在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中诠释中国形象的意义,而且将中国形象置于一种好莱坞的强权话语体系之中,以此彰显美国的文化霸权。所以在欣赏融入中国元素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作品过程中,中国观众有必要抽丝剥茧地将好莱坞电影作品镜头下潜在性的中国形象看清;通过对比、梳理20世纪至21世纪好莱坞电影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特色,可以对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变化的原因与本质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判,有助于将美国文化霸权的目的与策略、措施看清,对认清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全球格局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文化的全球竞争力展开全面反思。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就研究背景、价值意义及研究现状、方法进行阐述。第一章从意识形态角度切入,深层次分析了基于好莱坞电影西方视角下的他者“中国形象”的历史成因及定型化内因。第二章系统性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资源;从题材故事、文化符号、影人资源、自然人文景观四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第三章从人物形象、符号拟人形象、场域、空间及景观形象整体性描述了百年来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构成样貌及特征。第四章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及艺术因素角度深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通过对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反观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如何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及电影产业经验,以求在本国电影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输出优秀的中国文化。
魏天昊[6](2019)在《《拳击与格斗》杂志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7年5月吉林出版集团主办的《拳击与格斗》(月刊)杂志问世,此刊是全国唯一一本以介绍拳击和格斗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体育期刊和现代竞技体育刊物。纵览《拳击与格斗》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它以“打出中国的拳头!”为创刊宣言。作为国内唯一的拳击格斗类月刊及品牌最具影响力、发行量最大的武术功夫杂志,《拳击与格斗》杂志的刊发及其新浪官博和原创微信公众平台“拳格在线”和“拳击与格斗”推广内容,涉及拳击、中华传统武术及国际综合格斗等诸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拳击格斗事业产业的发展。本论文以《拳击与格斗》1987年5月试、创刊以来到2017年12月刊的376期杂志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有针对性、具体地对该刊物的办刊宗旨、发展历程、生存环境、栏目特色、经营方式、存在的问题运用传播学、新闻学、营销学进行了多角度探究及分析梳理,从中挖掘该杂志所反映的拳击格斗理论、思想和实践的演变以及杂志的办刊经验,力求对当代拳击格斗传播与发展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通过对376期《拳击与格斗》杂志不同发展时期报道内容的梳理,笔者认为《拳击与格斗》杂志的办刊特点有: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的体育事业,振兴和记录我国拳击与格斗产业,促使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我国拳击与格斗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全民族身体素质,全面深化拳击格斗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娱乐性拳击与格斗活动开展。推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拳击与格斗项目及其评述新闻报道作为特殊体育文化生产性活动,以杂志(纸媒)为传播媒介,塑造国民正确的体育社会价值观、体育精神价值观和体育健康价值观。
史家悦[7](2017)在《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的传播学探析》文中提出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进行研究,可以加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对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冲突和改革开放所产生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传播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当下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场的喧嚣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传统媒体如何继续履行好党和国家的喉舌功能,从理论和实践上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推动力量,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因此,本文以主流媒体的代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下文中研究对象简称央视春晚。之所以选择央视春晚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央视春晚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春节年俗,从1983年开办至今,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受关注,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综艺性晚会,2014年被定位为国家项目其所具有的影响力、传播力以及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将探讨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的内容、形式及其背后的原因,借鉴了费尔克拉夫和梵·迪克的话语分析视角对央视春晚进行文本分析,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央视春晚能够更好地肩负起弘扬主旋律的责任和使命,更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更好地发挥传播者和引领者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是带有一定批判性的,旨在揭露文本呈现背后的权力操纵与意识形态霸权,而本文的研究重点并非在此,本文重在讨论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更多地采用了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基本方法,对央视春晚的社会文化语境、叙事规则、叙事策略以及央视春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除去绪论和小结部分一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讨论了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整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概念的界定。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为主的研究方法和大众传媒话语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本文采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从话语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话语文本关注文本结构分析,话语实践关注文本生产过程,社会实践关注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第一章从仪式观的角度阐述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背景,为央视春晚的传播做整体的语境分析,厘清央视春晚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第二章对央视春晚进行宏观图式分析,剖析央视春晚的总体结构,建立起全局性的架构,为下文的分析做准备。第三章主要探讨央视春晚如何生产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具体通过话语文本的叙事策略、话语角色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四章从权力对央视春晚的介入以及央视春晚对权力的维护进行社会分析。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总结,第五章从当下央视春晚面临的困境出发,对央视春晚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进行浅析,对未来央视春晚如何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改进意见,以期为其他的传统主流媒体提供参考与借鉴。
《安家》编辑部[8](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进进[9](2016)在《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社会语用学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属于语用学,研究对象是中俄媒体庆典仪式话语。媒体庆典融合了媒体符号与典礼的仪式性特征,属于典型的媒体仪式。媒体仪式话语兼具媒体机构话语的特点和仪式话语特征,语用表现极富特色,具有重要的语用学研究价值。媒体庆典仪式话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建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国内语言学界对该话语类型的系统、完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语用分析为方法论,对媒体庆典仪式话语在语言符号、话语结构、言语行为和语用原则方面的特征展开研究。全文由绪论、七章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目的和动机、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和语料、研究意义和价值以及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第一章是文献综述,是对仪式话语、媒体庆典仪式话语和机构话语研究概况的梳理;第二章阐述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仪式的内涵和外延、仪式话语、媒体庆典和媒体仪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论述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机构性质;第四章揭示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符号特点;第五章是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会话结构研究,包括整体结构和局部话轮转化的特点;第六章对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言语行为特点做了全面的分析;第七章是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分析;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俄罗斯学者B.и.KapacиK的话语理论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诸语言的普适性。该理论中的仪式话语分析模式和机构语境理论为研究媒体庆典仪式话语提供了方法和框架。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语言符号是仪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构筑“信仰的共享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语言符号的表征特点来看,主持人所使用的词、词组、句子在语法语义方面具有鲜明的媒体事件、精神共同体和先例现象的表征特点,符号富有抽象性、形象性和评价意义,充分体现了媒体庆典仪式话语构建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精神共同体和媒体话语价值内涵的社会功能。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整体话轮结构和局部话轮结构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机构话语的规定性和仪式话语的表演性。媒体庆典仪式话语中言语行为具有形式化趋势,具体表现为言语主体角色的规定性和言外行为的程式化。所有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言语行为旨在激发媒体受众的集体认同感和实现话语的价值内涵。媒体庆典仪式话语中有大量不以量原则、信息原则、方式原则为前提的情景出现。这与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象征性密切相关,媒体庆典仪式话语在意义上不具有理性的逻辑内涵,常常不适用十语用原则的推导。作为媒体机构话语,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宣扬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激发仪式参与者的集体认同感,并通过使用大量的先例文本、言语行为模式实现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与记录功能。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语用特点和社会功能,通过中俄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不同的社会价值体系的话语建构特点。本文是针对我国仪式话语的整合性研究相对不足的现状进行的一次尝试。目前我国对仪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人类学和传播学领域,从语言学角度对仪式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而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尝试通过对中俄媒体庆典仪式话语中语言符号、会话结构、言语行为和语用策略的分析,力求全面揭示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语用特点和社会功能,管窥社会价值观念之差异。
吴海云[10](2015)在《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文中研究指明在2008年前后,伴随着“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等话语的兴起与全球地缘政治的转变,中国关照“西方”的视角和态度也情随境变。在重新理解“中西”关系的迫切需求下,论文以分析当今中国西方想象与表征为主旨,但跳脱国际学术界现有“西方主义”的理论框架,将其放置在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视野之中。在对中国“西方观”的三种传统(古代、近现代、改革开放三十年)简要梳理的基础上,论文以“理想类型”为工具进入大众文化的场域,以“感觉结构”去把握“西方”想象与表征独特的、暂时的稳定性,由此打开对当今中国社会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的探索。论文分为导论、结语和构成主体论述部分的四个章节。其中,导论介绍国内外学界对“非西方世界”西方观的研究现状,简要地梳理中国“西方观”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历史流变,并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河殇》与《北京人在纽约》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众文化对于“西方”的建构,为进入“当今”的文化研究提供背景与参照;第二章关注与2010上海世博会相关的文化文本,重点考察中国官方对于“西方”的定位与表征,即一种将“西方性”与“现代性”剥离的策略;第三章讨论《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2012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与评论,侧重于这两份新闻媒体围绕“国家至上论”与“市场至上论”对于“西方”话语权的争夺;第四章对《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这四部电影进行文本细读,研究“西方”/“西方人”在“民族灾难叙事”与“当代故事”中承担的意义与功用,解析当今中国在世俗层面对于西方的“理想化”建构;结语在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将前文研究的有关发现放入一个更大的历史文本中进行思考。本文以对大众文化的“个案研究”来探究“当今中国”的“西方想象与表征”的变化,所选择的“案例”力图发挥“理想类型”的作用,既顾及从“电视”到“展览”到“报纸”再到“电影”等不同的媒体形态,又对应从“官方”到“社会”再到“民间”的文化形态;再加上以“2008年”为标志直至今天还在发生变化的时间次序,由此三方面去分析当今中国大众文化中“西方性”的独特面貌与不同层理。论文的研究对象涉及多个领域,因而尝试用跨学科的文化研究的方法来处理。虽然借鉴了展览研究、媒体研究、城市研究和电影研究等多方面的成果,但整体上以文化符号与话语分析为主,力图发掘当今中国对于“西方”想象与表征的多重意涵。论文发现,当今中国对于“西方”的想象与表征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断点;“西方性”的“变”与“不变”,折射出中国始终处于“自己的历史”之内的前行;重建的“西方性”是中国进行下一轮自我重建与国家发展的参照,也将继续跟随中国主体性在新的世界秩序中的进一步确立与扩展。
二、拥抱吉祥龙年 拼搏质量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拥抱吉祥龙年 拼搏质量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深海“奋斗者”——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挺进万米深渊(论文提纲范文)
1.“深潜人”的高光时刻 |
2.“蛟龙”团队再出征 |
3. 突破“极限” |
4. 从“国产化”到“国产” |
5. 马里亚纳海沟:中国“奋斗者”来了! |
6.“我们刚刚打开深海的一道门缝……” |
(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 |
2.研究对象及思路 |
3.研究方法 |
4.研究价值和意义 |
5.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
2.3.1 文本分析路径 |
2.3.2 社会分析路径 |
2.3.3 整体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
3.1 物质文化空缺 |
3.1.1 人称文化空缺 |
3.1.2 物称文化空缺 |
3.2 制度文化空缺 |
3.2.1 民俗文化空缺 |
3.2.2 体制文化空缺 |
3.3 精神文化空缺 |
3.3.1 思维方式空缺 |
3.3.2 价值观念空缺 |
3.3.3 审美意识空缺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
4.3.1.1 以我为主 |
4.3.1.2 坚守底线 |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
4.3.2.1 内外有别 |
4.3.2.2 有的放矢 |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
4.3.3.1 群策群力 |
4.3.3.2 统筹全局 |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
结束语 |
1.内容与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
1.物质文化空缺 |
2.制度文化空缺 |
3.精神文化空缺 |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5)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价值 |
2、现实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东方主义 |
2、他者 |
3、定型化形象 |
第一章 好莱坞强权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好莱坞强权与意识形态 |
一、后殖民主义下的好莱坞霸权 |
二、意识形态差异下的中国形象丑化 |
第二节 政治与种族:东西方权力的再现 |
一、种族歧视的外露 |
二、政治因素的延伸 |
第三节 他者拯救:中国苦难与西方救赎 |
一、中国苦难 |
二、西方救赎 |
第二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资源利用 |
第一节 中国题材故事:西方化表述的中国故事 |
一、经典改编 |
二、原创性电影作品 |
第二节 中国文化符号:文化符号的借用与再造 |
一、中国服饰 |
二、中国图案 |
三、中国饮食 |
四、中国物件 |
第三节 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地域空间及环境景观 |
一、自然景观:贫瘠大地与奇幻仙境 |
二、人文景观:异域东方与东方文明 |
第三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1894—1937:丑陋怪诞的中国人物形象 |
二、1937—1945:淳朴坚强的中国人物形象 |
三、1945—1972:红色邪恶的中国人物形象 |
四、1972—1999:东方功夫的中国人物形象 |
五、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重塑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符号拟人形象 |
一、“龙”符号形象 |
二、功夫熊猫形象 |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场域、空间、景观形象 |
一、香格里拉:西方想象的田园牧歌式伊甸园 |
二、唐人街、鸦片馆:地狱的想象与描绘 |
三、上海:东方情调的遐想地 |
四、香港、北京: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都市 |
第四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变因 |
第一节 政治因素:角逐与对抗——充满变数的中美外交关系 |
一、清政府时期至民国初期——“他者”的自我想象 |
二、二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基于政治利益的丑化 |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初期——政治需求的中国形象变化 |
四、中美关系正常化成熟期——中国形象的正常化 |
第二节 经济因素:资本与市场——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企图 |
一、借用中国资源,提升电影的资本聚集效应 |
二、拓展中国电影市场,提高整体票房收益 |
第三节 艺术因素:套路与定型——好莱坞电影创作思维定式 |
一、美国英雄主义套路 |
二、好莱坞电影自身定型化的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考影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拳击与格斗》杂志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拳击与格斗报道发展研究综述 |
2.2 关于拳击与格斗项目的报道研究 |
2.3 关于《拳击与格斗》杂志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个案内容分析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拳击与格斗》的创刊背景 |
4.1.1 中国现代拳击格斗文学的诞生 |
4.1.2 拳击格斗刊物的革新发展 |
4.2 《拳击与格斗》的发展历程 |
4.2.1 《拳击与格斗》杂志的初创变革时期 |
4.2.2 《拳击与格斗》杂志的持续发展时期 |
4.2.3 《拳击与格斗》杂志的繁荣深耕时期 |
4.3 《拳击与格斗》杂志的作者群体 |
4.3.1 《拳击与格斗》杂志的编辑 |
4.3.2 专栏作者与“赛场故事” |
4.3.3 投稿作者与“拳坛风云” |
4.4 《拳击与格斗》杂志的读者群体 |
4.4.1 读者与《拳击与格斗》杂志的发展 |
4.4.2 读者与《拳击与格斗》杂志的互动 |
4.5 《拳击与格斗》杂志的报道内容研究 |
4.5.1 《拳击与格斗》杂志的封面版式分析 |
4.5.2 《拳击与格斗》杂志的报道形式分析 |
4.5.3 《拳击与格斗》杂志的内容理念分析 |
5 《拳击与格斗》杂志面临问题与发展策略建议 |
5.1 《拳击与格斗》杂志面临的问题 |
5.1.1 体制机制的影响 |
5.1.2 编辑人才的匮乏 |
5.1.3 发行渠道的不足 |
5.1.4 新媒体报道的薄弱 |
5.2 《拳击与格斗》杂志应采取的对策和途径 |
5.2.1 挖掘潜能增创新内涵发展 |
5.2.2 整合营销树立融媒体报道观念 |
5.2.3 扩展市场打造产业化集群运营模式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的传播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
二、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话语分析理论 |
第一章 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背景 |
第一节 传播的仪式观与央视春晚电视仪式的形成 |
一、传播的仪式观 |
二、传播仪式观下的央视春晚 |
第二节 仪式观下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背景 |
一、政治背景:共同信仰的创作、表征与庆典 |
二、文化背景:文化共同体的构建、维系与传承 |
三、社会背景:新民俗与唤醒民族记忆的粘合剂 |
第二章 央视春晚的话语文本分析 |
第一节 宏观文本分析:宏观结构与节目类型 |
一、概述——春晚主题、主持人和表演者 |
二、节目类型 |
第二节 微观结构分析 |
一、文本结构分析 |
二、舞台风格和修辞分析 |
三、央视春晚主持人话语的组织机制 |
第三章 央视春晚的话语实践分析 |
第一节 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话语叙事 |
一、话语叙事内容 |
二、话语叙事策略 |
第二节 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话语角色分析 |
第四章 央视春晚的社会实践分析 |
第一节 权力对央视春晚的介入 |
一、政治权力 |
二、经济权力 |
三、权力对央视春晚的介入形式 |
第二节 央视春晚对权力的维护 |
一、央视春晚对政治权力的维系与巩固 |
二、央视春晚与经济权力的合作与共赢 |
三、央视春晚对权力的建构 |
第五章 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建议 |
第一节 当下央视春晚面临的困境 |
一、受众审美趣味转变 |
二、缺乏创新 |
三、新媒体的冲击 |
第二节 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改进 |
一、改善歌舞类节目的格局和内容 |
二、坚持相声小品类节目的教育宣传作用 |
三、创新节目形式,把握年轻受众的需求 |
四、增加与观众的互动 |
五、媒体融合趋势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社会语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俄语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动机与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任务 |
四、研究方法及语料 |
五、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
六、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仪式话语研究概况 |
一、西方仪式话语研究概况 |
二、俄罗斯仪式话语研究概况 |
三、我国仪式话语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媒体庆典话语研究概况 |
一、媒体话语研究概况 |
二、媒体庆典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机构话语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
第一节 仪式的人类文化学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仪式话语的特点与功能 |
一、仪式话语的语用特点和结构特征 |
二、仪式话语的功能 |
第三节 媒体庆典与媒体仪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机构性质 |
一、媒体庆典仪式的参与者 |
二、媒体庆典仪式的时空 |
三、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程序 |
四、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 |
五、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交际目的和交际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符号特点 |
第一节 媒体事件的表征特点 |
一、“现场时间”的表征 |
二、事件的表征 |
第二节 共同体的表征特点 |
第三节 常用符号——先例文本 |
第四节 表征的抽象性 |
第五节 表意的形象性 |
一、词语的转义用法 |
二、修辞的隐喻用法 |
三、华丽文本的对偶、对仗和排比 |
第六节 语言符号的评价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对话结构 |
第一节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整体结构 |
一、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开端部分 |
二、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主体部分 |
三、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结尾部分 |
第二节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局部结构 |
一、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局部对话特征 |
二、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话轮转换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言语行为特点 |
第一节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中的言语行为类型 |
第二节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中的典型言语行为 |
一、表达类言语行为 |
二、指令类言语行为 |
三、宣告类言语行为 |
四、断言类和提问类言语行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语用原则和策略 |
第一节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中的语用原则 |
一、合作原则 |
二、礼貌原则 |
第二节 媒体庆典仪式话语中的语用策略 |
一、指称策略 |
二、问答策略 |
三、重复策略 |
四、修辞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从“东方主义”到“西方主义”:文献综述 |
二、从“方位”到“价值”:中国“西方观”的历史流变 |
三、“2008年”对“当今中国”意味着什么? |
四、重建“大众文化”的视野:表征研究与“理想类型” |
第一章 “拥抱蔚蓝色”——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西方”图景 |
第一节 “黄河终将入海”:从《河殇》看1980年代中国的“西方”憧憬 |
一、“河殇热”与“文化热” |
二、《河殇》批评视野中的“西方” |
第二节 “它是战场”:从《北京人在纽约》看1990年代中国的“西方”描绘 |
一、流行的“美国梦” |
二、天堂与地狱 |
三、战场与赌场 |
第三节 改革时代的现代想象与作为现代化标杆的“西方” |
第二章 展览的策略——“2010上海世博会”的“西方”表征 |
第一节 “城市”概念的“去西方化”: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 |
第二节 美国馆:话语与场景 |
一、“亲美”与“反美”:“美国馆风波”网络话语的民族志研究 |
二、编码与解码:世博会现场的美国馆景观 |
第三节 重编世界:以城市足迹馆为例 |
一、主题馆中的博物馆 |
二、中西互照:体系化与“真理化” |
三、奇观化西方 |
第三章 新闻的政治——中国报刊“2012伦敦奥运会”的报道话语 |
第一节 话语与描述:《环球时报》2012 伦敦奥运报道中的“西方”与“英美” |
一、《环球时报》奥运报道的泛政治化 |
二、沿承与变形:《环球时报》的“西方”批判 |
三、异质的“英美” |
第二节 抵制与战术:《南方周末》2012伦敦奥运报道中的“西方” |
一、空白的抵制:《南方周末》的“反奥运”姿态 |
二、策略与战术:《南方周末》的“西方”话语 |
第三节 模糊的边界:“复杂中国”与“乡村英国” |
一、孰“左”孰“右”?——《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的话语反用 |
二、殊途同归——《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文本中的英国形象 |
第四章 影像的建构——中国商业电影中的“西方”与“西方人” |
第一节 “救世主降临”——民族灾难叙事中的西方角色 |
一、“自我东方化”与国际化 |
二、西方“拯救者” |
三、高尚的基督教 |
第二节 成功与幸福——执迷的“美国梦” |
一、资本力量与“攻陷美国” |
二、庸常化美国:从“战场”到“家园” |
并非结语:在“变”与“不变”之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拥抱吉祥龙年 拼搏质量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深海“奋斗者”——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挺进万米深渊[J]. 许晨,臧思佳.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1(07)
- [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3]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4]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5]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许波.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拳击与格斗》杂志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 魏天昊. 吉林体育学院, 2019(09)
- [7]央视春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的传播学探析[D]. 史家悦.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9]媒体庆典仪式话语的社会语用学研究[D]. 李进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5)
- [10]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D]. 吴海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