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haracteristics and planation surface 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red weathering crust in Hunan, Guangxi,Yunnan,Guizhou and Tibet(论文文献综述)
白涛[1](2021)在《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辽东半岛大量野外调查,选取东部的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剖面和西部的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各6份红色风化壳样品和1份基岩进行样品处理,筛选出粗砂和中细砂。在两个剖面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石英颗粒样品,运用扫描电镜对样品详细观察,采用石英颗粒百分比法,深入研究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与基岩石英颗粒中的形态特征,推断其沉积环境特征、物质来源和古环境演变,得出以下结论:(1)城山头和拉树房剖面基岩与红色风化壳中的石英颗粒磨圆度主要为次棱角状,两剖面石英颗粒均未经远距离搬运,边缘形状均以次棱脊为主和较少棱脊磨蚀,主要以机械磨蚀为主,化学溶蚀为辅。机械成因特征是基岩成岩形成之前出现的,基岩石英颗粒受风成和水成作用改造程度较高,城山头剖面基岩中的石英颗粒经历较强烈的风蚀机械撞击和中高能水下环境;拉树房剖面基岩中的石英颗粒经历较弱的风蚀机械碰撞和高能水下环境;化学成因特征是红色风化壳形成之后出现的,在两剖面中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受到化学作用改造程度较强烈。(2)通过对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和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均发育风成与水成机械成因特征,基岩石英颗粒经过较强烈风蚀碰撞和水下搬运,后期在高能水下环境中经河流搬运入海,并发育有高能水下环境机械成因特征,故基岩石英颗粒经受风成作用和水成作用共同影响,其基岩物质具有风成及水成背景。依据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化学成因特征百分比,推断出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发育程度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可能是东部地势较平坦,临近太平洋,容易受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比西部水热条件更好,化学作用改造更强烈,符合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发育环境特征。(3)基岩和红色风化壳中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基本相同,基岩石英颗粒在成岩之前,经过风和水下运输后被河流近距离输送到海洋形成的,说明石英颗粒可能来源于陆源碎屑。在红色风化壳形成过程中,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有效的承载携带了大部分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表面红色风化壳中石英颗粒的风成与水成机械成因特征与基岩中石英颗粒具有继承性,推断出红色风化壳物质来源就是基岩经过风化作用原地残积形成的,即由下伏的碳酸盐岩在化学风化作用下在原地残积而成的酸不溶物构成。
金书晨,李永化,魏东岚,李新瑞,刘大齐[2](2020)在《辽东半岛夷平面发育特征初步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为了探讨辽东半岛夷平面的性质、形成环境等发育特征,对该地区的红色风化壳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和粒度测试。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主要出露于半岛东西两侧,厚度多在4 m左右,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值为82. 70,ba值((Na2O+K2O+CaO+MgO)/Al2O3)平均为0. 39,S/A值(SiO2/Al2O3)平均为4. 86,黏粒含量平均为8. 31%。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是下伏基岩原地风化的产物,推测其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与南方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相比具有盐基淋溶率低、富铝化程度低和黏化作用弱的发育特征。结合区域地貌特征,认为研究区红色风化壳的发育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1)岩溶作用在古侵蚀基准面之上的整个岩体内进行,地貌起伏逐渐增大;(2)地貌起伏达到最大,覆盖型岩溶、灰色风化壳开始发育;(3)岩溶双层夷平面基本形成;(4)灰色风化壳的发育近乎停止,原本位于古侵蚀基准面之下的灰色风化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全部抬升于现代侵蚀基准面之上形成红色风化壳。因此,研究区的夷平面为古夷平面,发育阶段为红土化阶段。该研究成果可为辽东半岛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及海平面变化研究提供初步依据。
侯林君[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夷平作用与成岩场转化》文中认为早古生代作为中国大陆地史时期的最大海侵期,碳酸盐岩发育,以此为代表的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地层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和淡水淋滤,形成了特殊的岩溶地貌及储层。然而近来的深入研究越来越有悖于已有的认识,这些偏差来源于对古岩溶形成机理理解上的“误差”,重新审视鄂尔多斯盆地准平原化进程,岩溶发育过程及伴随的成岩场演化导致的孔隙发育、充填机理,才能突破原有的古岩溶储层认识,对风化壳的形成过程,岩溶发育过程及孔隙演化与保存机理认识,乃至华北地台加里东期缺失记录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在岩心观察,测井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镜下观察,阴极发光,C-O同位素等多种分析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成岩作用、岩溶夷平特征,成岩进程及孔隙充填特征及规律进行深入探讨:(1)研究区成岩环境多变,主要经历了近地表成岩环境、浅埋藏环境、表生成岩环境和深埋藏成岩环境,伴随有不同性质的成岩流体与成岩作用,总体可以划分为准同生阶段、近地表浅埋藏成岩阶段、表生大气淡水成岩阶段、浅埋藏成岩阶段、深埋藏成岩阶段。岩溶储层岩石学特征和地化数据说明膏模孔在准同生期即形成,间歇性的暴露造成渗流粉砂早期充填,并建立鄂尔多斯盆地成岩演化序列。(2)结合成岩作用将岩溶划分为Ⅰ期准同生层间岩溶,Ⅱ期表生岩溶,Ⅲ期浅埋藏岩溶,Ⅳ期深埋藏岩溶。依据测井曲线在不同岩溶带的反映,将岩溶带划分为残积带、地表溶蚀带,三期垂直渗流带与水平径流带组合、深部缓流带。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以及岩溶特征说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地貌的形成是准平原化夷平过程,风化壳的形成是受夷平面控制的,传统意义上的岩溶循环实际上是双层夷平面的岩溶底板底蚀过程造成的。以潜水面作为双层夷平面的底板,可将盆地中奥陶-早石炭世夷平面划分为3期,其厚度和深度稳定,在横向和纵向上展布均具有规律,反映了夷平面对岩溶与古地貌的整体控制作用,并对鄂尔多斯盆地加里东期准平原化和岩溶夷平进程以模式图加以概述。(3)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储层储集空间以膏模孔为主,主要有渗流粉砂、方解石、石英、铁质白云石等充填物,主要的矿物组合形式有白云岩粉砂半充填,白云岩粉砂+方解石,白云岩粉砂+石英,白云岩粉砂+石英+方解石全充填、白云岩粉砂+铁白云石,白云岩粉砂+黏土矿物,其中方解石对孔隙充填程度最为强烈。马五1+2段岩溶台地孔隙方解石充填程度较弱,马五3+4全盆充填程度较强。风化壳不同的地貌和层位上孔隙充填物组合是有规律的差异,这种在时空上分布的规律实际上是受成岩场转化的作用,由此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成岩环境和演化,宏观上岩溶夷平特征,微观上马五1-4各期膏模孔充填物平面分布特征,明确了成岩场与孔隙演化过程。(4)古地貌决定了整体储层的平面展布,而岩溶夷平作用通过改变成岩环境,使得岩溶小层具有不同的孔隙效应,造成平面展布上孔隙充填的不均一性。基于岩溶夷平作用、成岩场演化特征、孔隙形成与充填过程的认识,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有利分布区进行了预测。
金书晨,李永化,魏东岚,李新瑞[4](2020)在《辽南黄土覆盖的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区域对比》文中指出通过分析辽南七顶山黄土覆盖的红色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其发育特征并与湘桂黔滇青藏陕甘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进行比较,为了解黄土覆盖的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及不同地区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的空间差异提供初步依据。化学元素实验表明,七顶山剖面红色风化壳主量元素平均值分布呈现如下趋势:SiO2>Al2O3>Fe2O3>K2O>CaO>MgO>Na2O,化学蚀变指数(CIA)介于83.19~86.89,盐基淋溶率(ba)介于0.26~0.35,铝饱和指数A/NK介于6.10~7.47,A/CNK介于3.93~4.99,S/A介于5.24~6.47,S/R介于4.53~5.50。结果表明:七顶山剖面红色风化壳呈正风化序列,是下伏基岩原地风化的产物,化学组成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者之和超过86%,处于还原环境,属于脱硅脱铁富铝阶段,发育于近似亚热带的气候条件,处于高等化学风化水平。辽南在116.13~90.48 Ma B.P.至17.70~9.44 Ma B.P.时具备红色风化壳发育的气候条件,结合残存红色风化壳和石芽的情况,可以认为其开始发育于中新世中期或更早。辽南红色风化壳第四纪以前为二阶段发育过程,即夷平—成壳、切割—红化期,第四纪至今仅有切割—红化期。湘桂黔滇青藏陕甘辽红色风化壳元素组合特征高度一致,各区域红色风化壳风化强度、风化方向接近,除辽南呈现较弱的脱硅脱铁富铝趋势外,其他区域均表现为脱硅富铝铁化趋势,这暗示了黄土覆盖下的红色风化壳处于还原环境。纬度因素和经度因素对红色风化壳脱硅富铝铁化进程影响程度接近,相较于经度因素,纬度因素对红色风化壳碱金属及碱金属盐基淋溶作用影响程度更大,总体而言,在母岩影响较小的前提下,纬度控制下的气候因素是决定红色风化壳发育的主要因素。
金书晨[5](2019)在《辽东半岛夷平面及岩溶风化壳发育模式初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是当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风化壳是地球表层岩石经物理、化学、生物作用风化后,由残余物质与新生物质构成的地表岩石圈表层。气候因素是影响风化壳发育的主要因素,红色风化壳一般代表着湿热的气候条件。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各种类型风化壳发育广泛,相比较北方地区出露较少且多为古风化壳,对辽南地区红色岩溶风化壳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北方红色岩溶风化壳的发育模式、发育特征、古夷平面的发育情况及其剖面结构,并对推测辽东半岛新近纪至今的隆升速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辽南地区拉树房剖面、金石园红色岩溶风化壳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对本区其它红色岩溶风化壳剖面的研究,共取辽南地区红色岩溶风化壳样品41份,其中辽东半岛东部21份,西部20份,基岩样品各取3份。通过地貌学、地球化学、粒度分析等手段对辽东半岛红色岩溶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发育模式、古夷平面的发育情况及其剖面结构进行初步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目前发现的六处红色岩溶风化壳出露均位于复州-大连凹陷上,其地层为震旦系地层。滨海花园、七顶山基岩为震旦系碳酸盐岩,拉树房、金石园基岩为震旦系粘土岩与碳酸盐岩互层,石槽、城山头为震旦系石英岩、碳酸盐岩互层;辽东半岛红色岩溶风化壳堆积厚度多在4m左右,半岛西部风化壳上多覆盖有一层厚厚的黄土,东部风化壳上仅有一层薄薄的土壤层。拉树房剖面基岩所制备的酸不溶物质量比基岩质量减少91.4%,说明碳酸盐型风化壳的形成需要溶解大量的基岩。拉树房剖面风化壳样品以粉砂为主,粉砂含量介于43.1%75.2%,平均值为59.4%,粘粒含量在2.2%3.9%之间,平均值为3%,粉粘比介于15.529.77之间,平均值为20.3,上述指标表明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发育较差。在风化壳样品的粒度参数散点图中,样品点聚集在明显不同的两部分,说明该剖面风化壳母岩的不均一性;拉树房剖面和金石园红色岩溶风化壳常量元素含量十分接近,金石园风化壳的SiO2、MgO含量略低于拉树房剖面;Al2O3、Na2O、K2O、TiO2、CaO含量略高于拉树房剖面,Na2O、Fe2O3含量大致相等;SiO2、Al2O3、Fe2O3含量的比较表明金石园风化壳的发育程度略高于拉树房剖面风化壳。从标准差看,拉树房剖面整体波动幅度较大,金石园风化壳样品因均取自同一层故波动范围较小,Ti作用一种稳定元素,对二者而言其含量均很稳定;辽东半岛已发现红色岩溶风化壳的化学蚀变指数CIA表明该区风化壳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化学风化处于中等风化水平。拉树房剖面红色风化壳迁移系数τj.w表明该剖面SiO2、Al2O3、K2O、Fe2O3出现富集情况,Na2O、MgO、CaO出现持续亏损特征。pH、地球化学分析、粉粘比表明拉树房红色风化壳整体成熟度较低,下部红色风化壳发育成熟度相对高于上部。化学元素分析表明金石园风化壳发育程度相对高于拉树房风化壳;作者将辽东半岛西部具有基岩为灰岩、原生风化壳上覆黄土特征的红色岩溶风化壳定义为黄土覆盖型风化壳。地球化学分析、粒度特征表明辽东半岛东部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强度相对优于西部,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与上新世时辽东半岛中部山地较高(现已全部被剥蚀),东部为迎风面降水相较西部更多。在相似的气候条件下,降水越多淋溶作用越强烈,故东部风化壳发育强度相对优于西部;辽东半岛红色岩溶风化壳与南方地区同类风化壳的发育模式较为一致,但具有地域特色,第四纪之前为二阶段模式,夷平-成壳期——切割-红化期、第四纪至今只有一个阶段——切割-红化期;辽东半岛红色岩溶风化壳全剖面粘粒含量、粘粒变化趋势、地球化学特征、地貌演化趋势表明本区风化壳是在一种既不利于粘化又不利于淋溶的环境下形成的,从大的尺度看这种发育条件只有中低纬度较为湿热条件下的低海拔夷平面才能满足。地形图、粒度、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本区存在东西两个不同夷平面。辽东半岛西部古夷平面剖面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土下作用面(埋藏于黄土下的风化壳)、覆盖型岩溶。东部古夷平面具有与南方相同的剖面结构。
秦浦[6](2019)在《大连城山头滨海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化壳是地表岩石经风化剥蚀形成的原岩残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表层部分。风化壳粒度分布特征、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特征、地球化学指标变化趋势以及磁化率分析等都是指示物源信息和古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的重要判断依据。本论文选取大连地区城山头滨海红色风化壳作为研究对象,本次采样地点为与海紧密相接的滨海地带,利用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元素、磁化率及pH等研究手段对风化壳的发育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与辽东半岛其他地区的红色风化壳进行对比,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城山头剖面以SiO2、Al2O3及Fe2O3三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其中SiO2的含量最多,三种氧化物的含量总和达到80.92%,其他五种常量元素含量多少的排序为Na2O>MgO>K2O>CaO>TiO2,剖面中Na元素含量与其他剖面相比较高,Na2O迁移系数均值达到17.3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原因是该风化壳形成后长期处于滨海环境,与含盐基离子较高(主要是Na离子)的空气长期接触,使得以Na离子为主的盐基离子进入风化壳中,第二是海浪飞沫对风化壳的影响。微量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是MnO>P2O5>ZrO2>Rb2O>Cr2O3>ZnO>NiO>SrO>CuO。城山头剖面化学蚀变指数CIA的均值是70.74,盐基淋溶指数均值为0.56,S/R、S/A以及S/F的均值分别是2.76、3.86和9.83。SiO2和Al2O3的迁移系数均值分别是-0.49和1.89。城山头剖面粉砂级粒度含量最多,粉砂含量介于48.79%65.52%之间,平均值是56.26%;砂粒级粒度的含量居中,砂粒含量介于24.72%50.38%之间,平均值是37.34%;粘粒级粒度的含量是最少的,粘粒含量介于3.19%15.49%之间,平均值是6.86%。平均粒径Φ值是4.82Φ,标准差均值是2.54,偏度平均值为0.07,偏度变化范围是-0.130.30,大多数样品对应正偏,峰度平均值是0.92,属于中等峰态,粉粘比数值较大,均值达到9.58。城山头剖面的Xlf变化范围是178×10-8m3/kg267×10-8m3/kg,均值为236×10-8m3/kg;Xhf的变化范围是160×10-8m3/kg226×10-8m3/kg,均值为206.18×10-8m3/kg;频率磁化率变化范围是10.1%14.4%,平均值为12.5%。剖面pH值介于6.236.79,稍偏弱酸性。通过对城山头风化壳剖面样本的粒度特征、地球化学元素、PH值以及磁化率等指标的研究,发现大连城山头红色风化壳粘粒含量低且粉粘比高,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粗粒端,表明该地区红色风化壳的发育成熟度偏低,同时化学蚀变指数均值70.74,盐基淋溶指数ba均值0.56,S/R、S/A以及S/F均值都大于2,这几项化学指标也可表明研究区域风化壳成熟度不高,这与粒度分析相符合;无论是从化学蚀变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还是从盐基淋溶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或是站在Si、Al主要活跃元素的迁移系数的变化趋势的角度,它们共同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城山头风化壳脱硅富铝的成土作用,除去个别几个受构造运动及地下水影响的区段,基本可以得出城山头风化壳是由当地基岩风化而来的结论;CIA、A/NK、A/CNK以及盐基淋溶指数等地球化学指标自剖面上部向下的变化趋势表明,城山头红色风化壳风化作用大致经历了风化作用增强、风化作用减弱、风化作用增强三个阶段,指示大连地区在红色风化壳发育期内古气候环境经历了三个变化历程,首先是逐渐变得暖湿,而后是愈加干冷,最后再回暖;通过将辽东半岛东部城山头剖面和石槽剖面、西部七顶山剖面和滨海花园剖面以及中部的黄泥沟剖面放在一起对比,发现东部剖面的成熟度最高,西侧的成熟度最低,中部则居中。反映出辽东半岛总体上从东向西风化壳风化程度逐渐降低的趋势。
王振耀,林清,赵银军[7](2019)在《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相关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是碳酸盐岩分布区占主导作用的表生地质、地球化学作用,决定着岩溶环境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关于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中成土物源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成土机制、成土阶段模式也存在不同的认识,这与碳酸盐岩自身的岩性和研究地点有关。深入研究风化成土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及环境效应,对解决喀斯特地区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集宁,蒙永辉,颜堂,姚英强,刘瑞峰,邹连庆,商婷婷,付娟[8](2018)在《山东蓬莱史家沟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山东蓬莱城西史家沟的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样品,并测试了微量元素、主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黏土矿物等指标,揭示了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风化壳的形成年代及其气候条件。史家沟火山碎屑岩风化壳源自基性-超基性玻屑凝灰岩母岩,CIA平均值为92.3,总体上处于为强度风化水平,K、Na、Ca和Mg等元素淋失殆尽,出现了脱硅富铝铁现象,为轻稀土富集型风化壳。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可分为两个喷发旋回,大致以200 cm为界限,在此以下第一旋回,以上为第二旋回。第一旋回的CIA介于94.097.2之间,V、Rb、Sb、Mo、Li和Ga等微量元素出现淋失,在213 cm处并出现了?REE、?LREE和?HREE的峰值、Ce的负异常,蒙脱石化彻底,风化壳呈现灰白色。第二旋回的CIA在86.389.2之间,风化程度较第一旋回稍低,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垂直变化较小,蒙脱石化并不完全彻底,仍残留长石、赤铁矿和石英等原生矿物,因而仍然呈现红色或淡红色。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形成于中新世末到上新世,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环境;中新世后的气候趋冷造成了两个旋回风化程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
沈俊杰[9](2018)在《辽南七顶山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初步分析》文中指出基于大量野外调查,选取辽南七顶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对七顶山剖面的基岩、红色风化壳及其上覆黄土中的石英颗粒表面进行系统观察。运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剖面中石英颗粒的磨圆度、机械成因特征、化学成因特征和机械化学成因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形态及组合特征,依据现代沉积环境与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的关系,结合野外调查以及沉积物的粒度、化学元素等其他资料,研究七顶山剖面的基岩、红色风化壳及其上覆黄土的物质来源、沉积机制和沉积区环境。(1)七顶山剖面的基岩、红色风化壳及其上覆黄土中的石英颗粒的磨圆度均以次棱角状为主,石英颗粒表面都发育了不同程度的机械成因特征、化学成因特征及机械化学成因特征。基岩、红色风化壳和黄土中的石英颗粒表面均发育了水下环境特征标志,而且还出现水下高能环境的特征标志。与基岩、红色风化壳不同的是,黄土的石英颗粒表面还发育大量风成环境特征,蝶形坑在石英粗砂表面的出现频率高于石英中细砂,麻点/麻面在石英中细砂表面的出现频率高于石英粗砂。另外,平行解理面在七顶山剖面黄土、红色风化壳中的石英中细砂表面上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粗砂。整体上,红色风化壳中的石英砂受化学作用改造的程度较高,基岩石英砂次之,黄土石英砂较低。基岩、红色风化壳和黄土中的石英颗粒表面均以中突起为主,而中突起在黄土石英颗粒表面的出现频率要远远高于红色风化壳,略高于基岩。此外,粘结颗粒在基岩、红色风化壳和黄土中的石英颗粒表面普遍出现,多出现在颗粒表面的低洼部分。(2)七顶山剖面的基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海相沉积物,还有一部分来源于陆源碎屑。由于陆源碎屑的不断输入,碳酸盐沉积受到排斥和干扰,导致七顶山剖面基岩是纯度不高的灰岩;且当时是陆表海环境,海水中Mg2+浓度较高,形成了高镁的灰岩。基岩中的石英颗粒表面整体的化学作用度低于红色风化壳,表明基岩沉积时的温度、湿度低于红色风化壳发育期内的古气候环境,是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3)通过对七顶山剖面的红色风化壳和基岩中的石英颗粒表面形态及组合特征、形成环境相似度以及化学成分的综合研究,表明红色风化壳是由下伏灰岩经过长期风化作用残积而成。从红色风化壳的顶部至底部,CIA经历较强-减弱-增强-减弱、石英颗粒表面的化学作用度呈现较大-减小-增大-减小的变化阶段,说明红色风化壳的风化强度表现为风化很强-风化减弱-风化加强-风化较弱四个阶段的变化,石英颗粒表面化学作用度经历了较强-减弱-增强-较弱四个阶段的变化,两者共同指示辽南地区在七顶山剖面红色风化壳发育期内古气候环境经历了湿热-暖湿-回暖-相对暖湿的演变过程。(4)七顶山剖面的黄土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冰期时因渤海海退而裸露在海底的沉积物,经风力短距离搬运沉积而成。黄土的CIA、石英颗粒表面化学作用度均明显低于红色风化壳,说明黄土沉积时的温湿条件远远低于红色风化壳发育期内的气候环境,整体上是温凉的气候环境。(5)通过对七顶山剖面的红色风化壳及其上覆黄土中的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化学作用度以及CIA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表明红色风化壳和黄土的沉积时的环境差异较大,指示辽南地区从晚第三纪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过渡到第四纪整体温凉的气候环境。
田娜娜[10](2017)在《大连市七顶山红色风化壳粒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风化壳是地表岩石在长期的物理、化学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地表不连续覆盖层,是地球外部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界面。风化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由于岩性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其发育形成的风化壳类型也就复杂多样,如高温多雨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形成的红土风化壳、温暖湿润气候下形成的碳酸盐风化壳等。粒度是风化壳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指示环境的意义,因此粒度分析作为研究气候变化、古气候环境重建以及地质学研究等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大连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了多次野外勘察,了解红色风化壳在大连地区的分布情况和形成演变机制,最后选择分布在大连市金州区七顶山红色风化壳为研究对象,通过粒度分析,探讨本区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和发育程度,进而了解七顶山红色风化壳在历史形成时期所经历的气候环境和地质地貌变化,为丰富我国风化壳的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同时,在以环境变化为热点问题的当今社会,对风化壳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能够清楚大连地区生态环境演化的历史基础,为大连地区以后的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依据。本文样品的粒度数据使用LS13320型激光粒度仪进行测量,运用MapInfo、Origin7.5、Excel等制图工具进行图表制作,采用矩值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对本地区红色风化壳的粒度特征和风化壳形成时期的古环境特征进行了论述。通过对研究区剖面样品的粒度特征和相关参数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七顶山红色风化壳是在辽东半岛岩溶夷平面的基础上经持续风化作用发育而成,其成壳母岩为碳酸盐岩中的灰岩,是基岩矿物在溶蚀作用下酸不溶物经过历史时期残存沉积的结果。沉积物(岩)的沉积背景不同,在它的基础上形成的红色风化壳的粒度分布特征也有所差异。七顶山红色风化壳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粒度频率分布曲线的特征表明对母岩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保留了母岩的相关信息。第二,七顶山红色风化壳的粘粒含量主要在6.88%10.54%之间,平均值为8.83%;粉砂主要在18.27%36.88%之间,平均值为28.35%;砂粒比重较大,是剖面粒组的众数组,百分含量在52.77%74.85%之间,平均值为62.82%,是整个剖面各粒组中的众数粒组。研究区的各粒度组成表明,七顶山剖面的粒度主要集中于砂粒组,整个剖面样品的砂粒含量均大于50%。第三,七顶山剖面的粉粘比介于2.663.50之间,平均值为3.18,整体粉粘比稍高,表明七顶山剖面遭受风化作用的程度较低,风化作用在整个剖面中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向。第四,从平均粒径、偏度、尖度的粒度参数可以看出,七顶山整个剖面样品的风化程度呈现波动变化,但整体而言风化壳成熟度不高,风化壳粗颗粒比较多,这可能与风化壳的风化前锋在向下拓展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和地下水位的波动有关。第五,与南方的花溪剖面和平坝剖面的红色风化壳相比,七顶山剖面的粉粘粒组含量小,风化水平较差;平坝剖面和花溪剖面砂粒组含量低至10%以下,风化壳成熟度较高,南方湿热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风化壳的演化发育。
二、Characteristics and planation surface 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red weathering crust in Hunan, Guangxi,Yunnan,Guizhou and Tibe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racteristics and planation surface 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red weathering crust in Hunan, Guangxi,Yunnan,Guizhou and Tibet(论文提纲范文)
(1)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理背景 |
2.1 区域自然环境 |
2.2 区域地质基础 |
2.2.1 区域地层及岩石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形地貌 |
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3.1 采集与选择样品 |
3.1.1 城山头风化壳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1.2 拉树房风化壳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2 样品处理与实验方法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4 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 |
4.1 石英颗粒形态 |
4.1.1 石英颗粒磨圆度 |
4.1.2 石英颗粒边缘形状 |
4.2 石英颗粒机械成因特征 |
4.2.1 V形坑与直或弯撞击沟 |
4.2.2 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与麻点麻面 |
4.2.3 贝壳状断口 |
4.2.4 曲脊和磨蚀疲劳 |
4.2.5 平行裂纹和翻卷薄片 |
4.2.6 平行阶、平行解理面和水下磨光面 |
4.2.7 擦痕和刻痕 |
4.3 石英颗粒化学成因特征 |
4.3.1 化学溶蚀作用鳞片状剥落 |
4.3.2 化学溶蚀作用溶蚀坑和深邃溶蚀沟 |
4.3.3 化学溶蚀作用方向性溶蚀坑 |
4.3.4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球 |
4.3.5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鳞片 |
4.3.6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薄膜 |
4.3.7 化学沉淀作用晶体生长 |
4.4 机械化学成因特征 |
4.4.1 低突起、中突起和高突起 |
4.4.2 粘结颗粒 |
4.5 城山头红色风化壳红色风化壳粗砂、中细砂和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统计 |
5 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 |
5.1 石英颗粒形态 |
5.1.1 石英颗粒磨圆度 |
5.1.2 石英颗粒边缘形状 |
5.2 石英颗粒机械成因特征 |
5.2.1 V形坑与直或弯撞击沟 |
5.2.2 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与麻点麻面 |
5.2.3 贝壳状断口 |
5.2.4 曲脊和磨蚀疲劳 |
5.2.5 平行裂纹和翻卷薄片 |
5.2.6 平行阶、平行解理面和水下磨光面 |
5.2.7 擦痕和刻痕 |
5.3 石英颗粒化学成因特征 |
5.3.1 化学溶蚀作用鳞片状剥落 |
5.3.2 化学溶蚀作用溶蚀坑和深邃溶蚀沟 |
5.3.3 化学溶蚀作用方向性溶蚀坑 |
5.3.4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球 |
5.3.5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鳞片 |
5.3.6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薄膜 |
5.3.7 化学沉淀作用晶体生长 |
5.4 机械化学成因特征 |
5.4.1 低突起、中突起和高突起 |
5.4.2 粘结颗粒 |
5.5 拉树房红色风化壳红色风化壳粗砂、中细砂和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统计 |
6 结果分析 |
6.1 城山头与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基岩、红色风化壳的物质来源和沉积机制 |
6.2 城山头与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对比 |
6.2.1 石英颗粒形态对比 |
6.2.2 石英颗粒机械成因特征对比 |
6.2.3 石英颗粒化学成因特征对比 |
6.2.4 石英颗粒机械化学成因特征对比 |
6.2.5 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剖面、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滨海花园红色风化壳剖面和七顶山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特征对比 |
6.3 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古环境探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辽东半岛夷平面发育特征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研究区概况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红色风化壳分布与样品采集 |
3.2 实验方法 |
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 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
4.1.2 地球化学指标变化特征 |
4.2 粒度特征 |
5 讨论 |
5.1 红色风化壳与夷平面 |
5.2 夷平面的性质及发育阶段 |
5.3 夷平面的结构与演化过程 |
5.4 对新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的指示意义 |
6 结论 |
(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夷平作用与成岩场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夷平研究现状 |
1.2.2 成岩场研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古构造格局及演化特征 |
2.2 奥陶系岩溶地层及沉积相特征 |
2.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古地貌 |
第3章 成岩环境与成岩作用 |
3.1 成岩环境与成岩作用分析 |
3.1.1 成岩环境分析 |
3.1.2 成岩作用 |
3.2 成岩阶段划分 |
3.2.1 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2 成岩演化阶段划分 |
第4章 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夷平作用与成岩场转化 |
4.1 奥陶系岩溶发育特征 |
4.1.1 岩溶发育的地质背景 |
4.1.2 岩溶分类 |
4.1.3 岩溶分带 |
4.2 岩溶夷平作用 |
4.2.1 夷平面的识别与确定 |
4.2.2 夷平面特征 |
4.2.3 双层夷平面特征 |
4.3 夷平面控制下古岩溶发育模式 |
4.3.1 岩溶夷平期次 |
4.3.2 岩溶夷平模式 |
4.4 成岩场转化及其孔隙效应 |
4.4.1 孔隙特征 |
4.4.2 成岩场转化与孔隙效应 |
4.5 岩溶夷平面的表征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辽南黄土覆盖的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区域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1.1 自然地质地理特征 |
1.2 剖面特征与样品采集 |
1.3 数据来源与实验方法 |
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1 主量元素组成 |
2.2 地球化学指标变化特征 |
2.3 主量元素迁移特征 |
2.4 风化趋势 |
3 辽南与湘桂黔滇青藏甘陕红色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3.1 主量元素组成 |
3.2 主量元素迁移特征比较 |
3.3 化学风化程度比较 |
3.4 A-CN-K三角图 |
4 辽南红色风化壳发育过程探讨 |
5 辽南红色风化壳年代探讨 |
6 结论 |
(5)辽东半岛夷平面及岩溶风化壳发育模式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论文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理背景及样品采样 |
2.1 区域位置 |
2.2 区域气候特征 |
2.2.1 气温特征 |
2.2.2 降水特征 |
2.2.3 风力及风向特征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3.1 区域地貌特征 |
2.3.2 大地构造背景 |
2.3.3 区域地层与岩性特征 |
2.4 风化壳样品的选择及采集 |
2.4.1 拉树房风化壳剖面描述及样品采集 |
2.4.2 金石园风化壳描述及样品采集 |
3.分析测试方法 |
3.1 粒度实验及参数计算 |
3.1.1 粒度实验步骤 |
3.1.2 粒度参数计算方法 |
3.2 化学元素实验及参数计算 |
3.2.1 化学元素实验步骤 |
3.2.2 化学元素指标计算办法 |
3.3 pH测量方法 |
4 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 |
4.1 拉树房剖面地球化学特征 |
4.1.1 拉树房剖面常量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
4.1.2 拉树房剖面常量元素的迁移特征 |
4.1.3 拉树房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4.1.4 拉树房剖面微量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
4.1.5 拉树房剖面pH值变化特征 |
4.2 金石园地球化学特征 |
4.2.1 金石园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
4.2.2 金石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4.2.3 金石园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4.3 拉树房剖面和金石园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 |
4.3.1 拉树房剖面和金石园常量元素对比分析 |
4.3.2 拉树房剖面和金石园常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对比分析 |
4.4 拉树房剖面粒度分布特征 |
4.5 小结 |
5 红色风化壳的发育模式 |
5.1 风化壳化学性质 |
5.2 风化壳粒度特征 |
5.3 风化壳地貌特征 |
5.4 红色风化壳发育模式探讨 |
5.5 小结 |
6 辽东半岛风化壳与夷平面 |
6.1 辽东半岛夷平面 |
6.2 辽东半岛夷平面剖面结构 |
6.3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连城山头滨海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位置 |
2.2 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地层及岩性特征 |
2.2.3 地形地貌特征 |
2.3 区域气候特征 |
2.3.1 气温 |
2.3.2 降水 |
2.3.3 雾况 |
2.3.4 风况 |
2.4 研究区水文状况 |
2.5 土壤 |
2.6 剖面选取及样品采集 |
3 分析测试方法 |
3.1 粒度实验及参数计算 |
3.1.1 粒度实验步骤 |
3.1.2 粒度参数计算方法 |
3.2 化学元素实验及参数计算 |
3.2.1 化学元素实验步骤 |
3.2.2 分析方法 |
3.3 pH值测量方法 |
3.3.1 pH实验步骤 |
3.4 磁化率实验及参数计算 |
3.4.1 磁化率实验步骤 |
3.4.2 磁化率参数计算方法 |
4 粒度特征分析 |
4.1 城山头剖面粒度组成 |
4.2 城山头剖面粒度组成的深度变化 |
4.3 城山头剖面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图 |
4.4 城山头剖面频率累积曲线变化图 |
4.5 城山头剖面粒度参数 |
4.6 小结 |
5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5.1 城山头剖面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
5.2 城山头剖面常量元素迁移特征 |
5.3 城山头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5.4 淋溶指数变化特征 |
5.5 城山头剖面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6 小结 |
6 pH及磁化率特征分析 |
6.1 城山头剖面pH值变化特征 |
6.2 城山头剖面磁化率变化特征 |
6.3 小结 |
7 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对比 |
7.1 粒度对比 |
7.2 地球化学元素对比 |
7.3 磁化率参数对比 |
7.4 小结 |
8 风化壳发育阶段划分 |
9 结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有关问题 |
1.1 碳酸盐岩成土物源 |
1.1.1 碳酸盐岩酸不溶物风化残积形成 |
1.1.2 碳酸盐岩被携带外来物质的风化流体溶蚀、交代、沉淀和充填形成 |
1.1.3 其他观点 |
1.2 碳酸盐岩成土机制 |
1.3 碳酸盐岩成土阶段模式 |
2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的现象 |
2.1 钙积层现象 |
2.2 岩-土界面风化现象 |
3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
3.1 重金属高背景值问题 |
3.2 水、土生态建设问题 |
4 结语 |
(8)山东蓬莱史家沟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采样与分析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2.2 基于风化指数的风化程度评估 |
2.3 基于元素三角图的风化程度评估 |
2.4 微量元素化学特征 |
2.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2.6 黏土矿物特征 |
2.7 关于西山风化壳形成年代及气候的讨论 |
3 结论 |
(9)辽南七顶山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区域地理背景 |
2.1 区域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及岩石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海陆演化 |
2.2.4 地貌特征 |
2.2.5 地质气候演化 |
2.3 区域气候特征 |
2.4 区域水系特征 |
2.5 区域土壤特征 |
2.6 区域植被特征 |
3 样品采集、实验与统计方法 |
3.1 剖面选择与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
3.3 统计分析方法 |
4 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 |
4.1 磨圆度 |
4.2 机械成因特征 |
4.2.1 贝壳状断口 |
4.2.2 V形撞击坑、直或弯曲撞击沟 |
4.2.3 平行解理面和平行阶 |
4.2.4 蝶形坑、新月形撞击坑和麻点/麻面 |
4.2.5 擦痕和刻痕、平行裂纹、磨蚀疲劳 |
4.2.6 曲脊、翻卷薄片 |
4.2.7 水下磨光面 |
4.3 化学成因特征 |
4.3.1 溶蚀作用特征 |
4.3.2 沉淀作用特征 |
4.3.3 晶体生长 |
4.4 机械化学成因特征 |
4.4.1 低突起、中突起和高突起 |
4.4.2 粘结颗粒 |
4.5 黄土、基岩、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对比 |
4.5.1 磨圆度对比 |
4.5.2 机械成因特征对比 |
4.5.3 化学成因特征对比 |
4.5.4 机械化学成因特征对比 |
5 结果分析 |
5.1 分析方法及其意义 |
5.1.1 环境颗粒百分比曲线 |
5.1.2 形成环境相似性 |
5.1.3 化学作用度 |
5.2 基岩的物质来源、沉积机制及其沉积区环境 |
5.2.1 基岩的物质来源 |
5.2.2 基岩的沉积机制 |
5.2.3 基岩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5.3 红色风化壳的物质来源、沉积机制及其沉积区环境 |
5.3.1 红色风化壳的物质来源 |
5.3.2 红色风化壳的沉积机制 |
5.3.3 红色风化壳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5.4 黄土的物质来源、沉积机制及其沉积区环境 |
5.4.1 黄土的物质来源 |
5.4.2 黄土的沉积机制 |
5.4.3 黄土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大连市七顶山红色风化壳粒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风化壳研究概况 |
1.1.1 国外研究概况 |
1.1.2 国内研究概况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质地貌概况 |
2.2.1 研究区地貌特征 |
2.2.2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
2.3 研究区水文气候影响因素和特征 |
2.3.1 研究区水文特征 |
2.3.2 研究区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3 研究区气候特征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剖面选择和样品采集 |
3.2 粒度测定和分析简介 |
3.2.1 粒度测定方法 |
3.2.2 粒度分析方法 |
3.3 粒度参数计算公式 |
3.4 样品前处理处理方案选择 |
3.4.1 样品前处理设计方案 |
3.4.2 前处理方法选择 |
4 七顶山红色风化壳粒度特征分析 |
4.1 七顶山剖面粒度组成 |
4.2 七顶山剖面粒度组成的深度变化 |
4.3 七顶山剖面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和频率累积曲线变化图 |
4.4 七顶山剖面粒度参数 |
5 与南方红色风化壳剖面对比分析 |
5.1 南方红色风化壳研究区—贵州地质背景 |
5.2 南方红色风化壳剖面特征 |
5.3 南北方红色风化壳粒度分布特征对比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Characteristics and planation surface 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red weathering crust in Hunan, Guangxi,Yunnan,Guizhou and Tibet(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D]. 白涛.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辽东半岛夷平面发育特征初步探究[J]. 金书晨,李永化,魏东岚,李新瑞,刘大齐. 古地理学报, 2020(04)
- [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夷平作用与成岩场转化[D]. 侯林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辽南黄土覆盖的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区域对比[J]. 金书晨,李永化,魏东岚,李新瑞. 沉积学报, 2020(05)
- [5]辽东半岛夷平面及岩溶风化壳发育模式初步探究[D]. 金书晨.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6]大连城山头滨海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研究[D]. 秦浦.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7]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相关问题[J]. 王振耀,林清,赵银军.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8]山东蓬莱史家沟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王集宁,蒙永辉,颜堂,姚英强,刘瑞峰,邹连庆,商婷婷,付娟. 地球学报, 2018(04)
- [9]辽南七顶山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初步分析[D]. 沈俊杰.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10]大连市七顶山红色风化壳粒度特征研究[D]. 田娜娜.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