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北化石调查散记(论文文献综述)
马振华[1](2020)在《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印度板块向北的持续楔入作用对整个亚洲大陆的地貌、水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起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以夷平面、河流阶地为代表的层状地貌面,这些层状地貌面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区域地貌演化信息(是重建地貌发育、演化过程的良好载体),而且层状地貌面具有分布面积广、高度相对稳定等特点,能为确定高原的隆升时间和幅度提供证据。同时河流系统是层状地貌面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且河流系统是对构造-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的地貌单元,因此水系演化研究是地表过程-构造-气候之间的耦合研究的理想切入点。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是高原隆升扩展研究的关键区域,祁连山东段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序列完整、分布广泛、保存较好,是重建区域地貌演化与隆升历史、探讨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耦合的理想材料。尽管该区域的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但是缺乏对完整层状地貌序列的年代学约束,对于水系格局演化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选择祁连山东段达坂山夷平面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为研究对象,在详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达坂山夷平面上覆新生代沉积物两个平行钻探岩芯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序列、年代学及物源等综合分析,建立了祁连山东段多级层状地貌面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区内大通河、湟水的物源变化,探讨了祁连山东段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水系演化过程以及水系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夷平面厚层风化壳上覆沉积物于8.1–7.5 Ma开始接受河流环境沉积,6.7–6.4 Ma开始堆积风成红粘土,表明8 Ma以前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构造相对稳定的夷平时期,达坂山夷平面于8 Ma停止发育,6.5 Ma加速隆升。根据由夷平面、河流阶地构成的完整层状地貌面序列的高程及年代框架,重建了6.5 Ma以来的区域下切速率历史,揭示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经历了阶段性加速隆升过程。而祁连山东端隆起时间晚于祁连山西段及中段,指示新近纪祁连山构造活动存在向东扩展过程。(2)大通河在下游八宝川盆地河桥段发育有8级阶地,其中最高阶地形成年代为1081 ka;大通河在中游门源盆地发育有5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424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湟水在民和段发育有10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1405 ka(T10)、1081 ka(T9)、866 ka(T8)、621 ka(T7)、424 ka(T6)、337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大通河河桥段阶地序列物源在T6与T5以及T3与T2之间发生了两次显着变化,指示1100 ka大通河主要流经下游白垩系及新生代红层区域,此后大通河不断溯源侵蚀,于620–420 ka贯通门源盆地,并在130–60 ka袭夺现今门源盆地以上流域。大通河流域数字地貌形态分析显示黑河与大通河分水岭一直向大通河一侧迁移,具有未来黑河袭夺大通河上游流域的趋势。湟水民和段T10以来阶地物源未发生明显变化,指示1400 ka之前湟水已切穿老鸦峡、溯源至湟水中上游地区,使古湟水东流。(3)湟水、大通河阶地的形成是构造-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决定了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而构造隆升为河流的长期下切提供了驱动力与空间,合适的地表隆升速率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大通河及祁连山内其他河流的演化过程证明,更新世以来祁连山的不断隆升控制了大通河1100 ka以来纵向河不断发育的过程,当山体隆升速率大于横向河侵蚀速率时,将迫使河流偏转,纵向河发育;随着山体进一步隆升,由于与周边地形高差不断增大,增强了横向河的侵蚀能力,使得横向河切穿山体,袭夺纵向河。而气候变化决定了水系重组发生的时间,在暖湿的间冰期,降水的增多和大量冰雪融水加大了河流的侵蚀能力,促进了水系重组。
王文静[2](2019)在《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问题是学术界始终关注的热点。中国新诗尽管已走过百余年,但是相较历史悠久的古体诗歌,中国新诗面对的价值低估和经典性质疑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特别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之中,新诗的价值更是受到学理和“非学理”的质疑和否定。就百年中国新诗来说,现代新诗经典的确立及其经典性的合理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步获得认可,而当代新诗的经典性问题则仍颇具争议。正因如此,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深入地展开,一方面是对目前新诗研究的一种深化和补充;另一方面,当代新诗“经典性”问题的提出,也是确认当代新诗价值、接续中国诗歌美学传统的一条路径。深入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考察我们对诗歌传统和经典传统的认同与借鉴,同时也对新诗未来的发展道路具有指引意义。文学经典意识是推动中国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阐释经典新诗及其经典化的价值构成与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共同,奠定了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前提。中国当代新诗在其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语境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质,其发展轨迹、经典生成机制及经典诗作构成极为明显的体现着这一点。新诗经典的生成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新诗鉴赏和批评的价值取向以及不同时代读者对诗作的审美和情感认同等等,都是引发和推动新诗经典生成的既有成规。毫无疑问,新诗史着作的汰洗、新诗批评的引荐、新诗选本的遴选以及新诗教育的推介是当代新诗经典生成的基本路径。这也就意味着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存有一定的共性,这使得立足整体,将当代经典新诗的生成及其经典化过程放置在当代文学整体发生与发展轨道之中,以凸显当代新诗的整体发展状况,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阶段性历程的共性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然,针对新诗经典问题的宏观性考察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具体当代诗人及其诗作的经典性上。除经典生成的共性推动力以外,当代新诗发展过程中既成经典的独特性也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艺术评价是在个人审美接受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经典的形成需要群体和时代的认同。在涉及新诗经典的研究中,仅凭借定性分析即通过个人阅读和技术分析或历史求证等方式的研究方法,用以指认当代新诗哪些是经典而哪些不是经典,似乎还欠缺充分的说服力。经典是历史形成的,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佐以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背景研究、宏观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呈现当代新诗接受和经典化过程。明确何为当代经典新诗是实现当代经典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研究的基础,需要借助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这也为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当代新诗经典化历程的宏观阐释必然要与具备代表性的经典新诗人及其诗作的个性特质相结合,二者构成了当代新诗经典化研究的完整脉络。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深入1950-60年代新诗的经典性研究,以文学史对这一时段新诗发展的评述方式作为考察的切入点具备合理性。对1950-60年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客观上占据相对充足的审视时间和阐释空间,不同时代的文艺判断标准和文学史书写标准下,涉及1950-60年代新诗的评价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维度,表现出明显的变动性与差异性。文学史叙述的推动使这一时期诸如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新诗人及其诗作的接受过程乃至经典化过程逐步明晰。“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新诗经典构成中最重要的版图之一,它在当代新诗近70年发展进程中占据着起承转折的重要地位。“朦胧诗”的文学史化和语文教科书化加速推进着朦胧诗人及其诗作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新诗批评之于“朦胧诗”的命名、崛起、发展及至接受过程的持续参与,使其成为推动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人及其诗歌迅速经典化的核心力量。“朦胧诗”的即时经典化一方面带来针对其命名合理性的怀疑,另一方面也造成这样一个被沿用的文学史概念边界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诗人食指的新诗史位置的反思正是由此而来。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人在对“朦胧诗”的“反叛”中,决绝地张扬着自我的现代新诗主张,在延续朦胧诗人对此前固定的、统一化的诗歌书写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反拨之外,更以个性鲜明的诗新观念与创作实践推动着中国新诗在新时期的文学进程。“第三代”诗人的新诗观及其透过诗歌文本进行的新诗理念建设,无疑成为促成其文学史化以及经典化的重要推手。以高昂的先锋精神重振新诗活力并实现对“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是“第三代”诗歌走向经典化的因由,也是价值,而其文化“遗症”也造成新世纪以来新诗创作对“民间”这一概念的某种误解。新世纪诗歌以写作主体的大众化为表征,借助新的传播媒介,逐渐开掘和建设着大众诗歌美学。“网络诗歌”在为当代新诗引入新的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诗歌“怪象”乃至“乱象”。正因如此,呼吁“深度化写作”以召回新诗创作、鉴赏及批评的“经典意识”,在当前文化语境下亟待提倡。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深入阐释,除增强对当代新诗的总体发展状态的清晰化认知以外,在对部分既成经典新诗的经典性反思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对被遮蔽的优秀新诗的发现与补充。这要求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要客观呈现并关照已经成为经典的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的客观事实,同时更要以发掘的心态努力寻找当代优秀诗人诗作的沧海遗珠。
王越[3](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郁飞[4](2017)在《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即以女性为创作主体、创作时间大致框定在1900—2000年的词史研究。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提出的基础上自然成立的,它既是“20世纪诗词研究”的“子菜单”之一,又葆涵有自身特定的独立性。从历史时段讲,自晚清、民国、共和国直至网络时代的一百年中,不可胜数的女词家以佳词丽句秀出闺阃、卓然挺立,不仅足以同世男性相抗轶,壮百年词史之声色;更能上摩前贤之垒,在百年词史镌刻芳名。近百年女性词史构成了对20世纪词史的补益及对千年女性词史的续写,理应获得更多瞩目。女性词将以何等姿态与分量“入史”?在近代词特别是民国词研究呈显出持续热火状态的大背景下,专门的女性词研究不免显得门庭冷落、贫瘠荏弱一些。虽然先行者已贡献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献与理论工作,但整体系统研究20世纪女性词——也即续写《女性词史》——的工作还仍然处于学界的期待视野当中。其实,对大量女性词文献及理论的搜罗告诉我们:只要理念调转得充分允洽,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具备。这部续写的《女性词史》虽在时段上不得不处于“续”的地位,而其理论意义则越轶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藩篱,成为中国文学熔铸对接的一个重要“中观”层面。本文绪论部分包含“近百年女性词史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三部分,除了解决了选题必要性、合法性的问题外,也基本确定了行文方法论——以政治∕物理时间断限设定章;以本时期内最杰出或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设定节,并在她身后选择性地安排与之关联的其他女词人;同时穿插文学潮流、重大问题等其他信息,以期营造丰富、立体、灵活的“学术观感”。虽然并未刻意求全,但正文选取的女词家也即个案也达到了百家左右。第一章“清民之际女性词坛”以传统才媛吕凤、罗庄为核心,以其他官夫人、“名父之女”等不同身份的“旧女性”作为补益,展现民国到来之前的世纪之初的女性词坛。第二章为“以南社诸子为核心的新女性词人群”。在风云万变、百废俱兴的民国,女性词史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新女性”势必造就“新词史”:“人中龙凤女苏黄”、擅书“海外新词”的吕碧城是百年中第一座高峰,她的周围还有胞姊吕惠如、戊戌变法时期杰出女性薛绍徽、千里寻父的康有为之女康同璧等。“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是南社女词人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而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性收藏家潘静淑等都各臻精诣。在“秋风秋雨”笼罩下,还出现了秋瑾至友徐自华、徐蕴华姊妹以及虽属社外而受秋瑾影响深巨的女杰刘韵琴与郭坚忍。南社,为百年女性词史带来了强健的发端。第三章“民国中后期学人与艺人词坛”时期是词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密集地诞生了沈祖棻、陈小翠、周錬霞、丁宁(具体位置在下一章)“民国四大女词人”——也是百年、千年中的一流词家,为波澜壮阔的女性词史长篇谱就了高潮澎湃的最强章回。本章对相对火热的沈祖棻研究提出了路径上的反思商榷,回顾了尉素秋、冯沅君的抗战心史,论证了陈小翠所以称为“百年冠冕”的理由,并为“万人低首拜红裙”的周錬霞作出了现代性别意识下的学术判断,最后简述了福建何振岱老人门下“寿香社女词人群”的创作情况。第四章“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中,深入剖析了由民国入共和国的卓越女词人丁宁历经数十年磨折的填词生涯,表彰了共和国第一代女词家代表、曾流落新疆的蔡淑萍记录时代创痛的词业成就,回顾了茅于美的绝美情词,最后梳理了岭南女性词发展小史——包括冼玉清及朱庸斋门下的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其中苏氏以清新明畅的时代风貌堪称分春馆女弟子翘楚。第五章“以学人为主干的新时期词群”。在风雅赓续的荆棘路上,一定是学人保存着那一颗火种。本章首先介绍了词名沉埋的刘柏丽,她以纤手挽起颓势,在新时期鼓荡起英迈的稼轩风,是“当代学辛首功”。特色各异的“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至今还活跃在词坛上,而享誉十数年的李静凤堪称当代婉约大家,她的《散花词》是百年女词人存词量之最。新时期不可不提桃李满天下的叶嘉莹,她继承了苦水门风,并传递到了女弟子曾庆雨、石任之一代青年词人手中。第六章为“网络女性词坛”。如果说民国三十年是“黄金时代”,那么自2000年以来迎来创作、艺术高峰的网络词坛就是女性词的“白银时代”:任淡如创办了最着名的诗词网站之一菊斋,其中不仅有第一代“偶像级”词人孟依依,更有以秦月明、看朱成碧、如月之秋为代表的女性作者,她们为早期网络词史留下亮丽的色彩。问余斋主人、添雪斋是网坛一流女词人的代表,她们一守正、一开新;一雄浑、一奇丽,形成了双峰并峙的局面。发初覆眉横空出世,以空灵幽深的“小眉体”直指人心,带来了女性与文学遇合所能发生的最美妙的“化学反应”。如今最为活跃的新生代女词人夏婉墨、唐颢宇及她们创新意味浓郁的创作,让我们对古典诗词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乐观和希望。第七章“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引入地域观照视角,对文化环境、创作生态有别于大陆的香港、台湾、海外女性词人进行梳理论述。其中佼佼者如香港之张纫诗、潘思敏;台湾之琦君、张荃及海外之李祁、张充和,皆面目自具、各足成家。时间、空间的双重维度共同撑构起繁复多元、生机勃勃的百年女性词史。
高邦旭[5](2017)在《京派小说民俗化书写的价值探究》文中提出民俗和文学相生相伴。在文艺民俗学的学科框架下,没有文学,民俗无法得到较好地传承和保存;没有民俗,文学的背景和素材就会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京派小说巧妙地把民俗元素融会应用到文学创作过程中,展示了其独具特色的一面。废名、沈从文、萧乾、汪曾祺等作家笔下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浓郁风情的民俗作品就成为他们展现地域特色、表达文学理想、书写文学价值的重要渠道。通过民俗化的书写,京派作家完成了京派小说的独特文化言说,也使他们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重要流派。以往对京派小说的研究侧重从文学史维度对京派文学进行创作风格、文艺思想的研究或从单个具体作家入手,分析其作品特点和文学思想。本文独辟蹊径,从民俗化角度着手对京派小说的书写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本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京派作家进行民俗化创作的原因和时代背景进行探究,具体从民俗文化语境、外部的文化环境和自身文化心理建构等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探究京派小说文本中的民俗特色,通过对废名、沈从文、汪曾祺三位作家各自地域独特民俗的透视,从而挖掘其内在的民俗因素。第三章,分析京派小说民俗化书写的内在特质,并从时空的双向维度出发,找出京派小说民俗化书写的时间性、空间性特点,进而审视京派小说的艺术特点。第四章,探究京派小说民俗化书写的整体价值,从平民视角、审美趣味、传承意义等三方面展开,从而论述京派小说民俗化创作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陈饶[6](2016)在《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城镇发展区域性与综合性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党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与推进的过程中,多次强调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性;论文的研究范围主要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大运河以东的地区,该区域位于首轮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江苏省域内。因此,论文针对江淮东部地区城镇的发展历史展开研究,意图在中央倡导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础上适时总结过去的城镇发展历史、城镇化经验、思考城镇发展的演变历程,应能更好地明确发展思路,为进一步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首先,论文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宋、明清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历史地理学、人口学、社会经济学等方法对江淮东部城镇的发展历史进行历时性论述,并从形成区划、城镇分布密度及城镇形成机制三个方面对各时段的城镇发展历史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总结。在历时性研究基础上,论文通过分层的方法对影响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各历史要素进行分类提取,并对各要素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叠加比较分析,构建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进而总结江淮东部城镇体系结构,主要分为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及因盐业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论文对每个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城镇体系的变迁和特点,城镇的内部空间形态变迁进行逐一剖析,最后基于历史的视角对每个城镇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文脉的延续。
刘华[7](2016)在《《申报》(1912-1949)博物馆史料初步整理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申报》作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被称作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系统发掘和整理《申报》所登载的博物馆史料,对全面研究民国时期的博物馆史而言非常必要。本文研究的是1912至1949年《申报》中的博物馆史料,从时间范围上看,与中国历史的民国阶段相对应,而民国时期的博物馆内涵广泛且种类多样,所以凡是《申报》(1912-1949)出现的“博物馆”、“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古物保存所”、“陈列馆”、“美术馆”、“纪念馆”、“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均属于本文资料搜集的关键词。由于《申报》(1912-1949)的博物馆史料相当丰富和繁杂,所以本文暂以《申报》中的国内博物馆史料为研究对象,选择部分新发掘的博物馆史料进行解读和分析。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同时对本文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概述了中国近代报纸中的博物馆史料研究现状。第一章是博物馆史料的整体情况分析。从数据和内容两个角度出发,对《申报》(1912-1949)博物馆史料的整体情况进行研究。利用爱如生《申报》数据库,通过检索关键词的方法获得博物馆史料的基础数据,在全面梳理史料内容的基础上,概述了《申报》博物馆史料的整体特点。第二章是博物馆史料个体分析。分为综合类博物馆史料和专题类博物馆史料两大类,以个体博物馆为切入点,选取国立边地文化博物馆、西京文化博物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水工博物馆、水族馆与海洋博物院、江苏革命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第三师范学校小学博物馆、教育陈列馆、警察博物馆和医史博物馆的史料,在结合相关博物馆史研究和查阅其他史料的基础上,对上述博物馆史料进行了解读与分析。第三章是博物馆史料主题分析。以博物馆与民国学校教育、博物馆与民国社会生活为主题,对《申报》(1912-1949)中与主题相关的博物馆史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结语部分是对本文各章节研究结论的概述。
陈余[8](2015)在《江苏新世纪县乡基层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层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庞大的写作群体,并且其人员数量在不断增长,但在文学界这个群体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对于新世纪基层作家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以江苏省新世纪县乡基层作家创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田野调查和搜集江苏新世纪县乡基层作家作品的基础上,试图勾勒江苏县乡基层文学现状,探析县乡基层文学之于文学创作、文学史和地方文化的价值意义。通过对江苏县乡基层文学的整体研究,期望引起文学界对基层文学的关注,为进一步研究更广大范围的基层文学提供研究范式。
包朗[9](2015)在《霞浦本、敦煌本摩尼教文献比较研究 ——以《摩尼光佛》为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摩尼教是在波斯兴起的一种宗教,公元3世纪创立,因其创始人为摩尼而得名。中国旧译末尼教、明教等。摩尼教的经典语种较多,很早就受中国学者所关注的是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三种摩尼教汉文文献:《摩尼教残经》、《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下部赞》。2008年,霞浦发现了大量摩尼教遗址、遗物、文献。文献主要有《摩尼光佛》、《奏申牒疏科册》、《兴福祖庆诞科》、《乐山堂神记》、《冥福请佛文》等,至今虽大部分尚未公刊,一些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中多有所提及。笔者有幸见到了其中的部分照片。本文以《摩尼光佛》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依据照片,运用校勘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其进行了详尽录校。将其与敦煌汉文摩尼教文献对比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摩尼光佛》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印证学者们对敦煌汉文摩尼教文献的校正,校勘《下部赞》的文字,解决摩尼教传入路径、消亡时间、“一者明尊”标点等的争端,“师氏法”中师氏指向疑惑,补充敦煌和其它汉文史料中摩尼降生的资料,澄清明教文佛、大明与明教的关系,帮助理解摩尼教“血食”的真正含义,“贞明”的概念提示我们思考摩尼教研究中前所未有的新命题。与敦煌文献比照,《摩尼光佛》有很多字、词、句与敦煌相同或小异,辅之以顶针格修辞方式的运用和用字笔势的相同或相似,结合《摩尼光佛》中宋代诗句的出现,以及摩尼教后期传教的特色,笔者认为霞浦本《摩尼光佛》等文献是承敦煌文献而来。《摩尼光佛》中很多所谓的“梵语”诸如“阿孚林”、“阿弗哩特”、“弗里悉德”、“弗里耶瑟德健那”、“弗哩悉德健”、“弗里悉德健”、“奴沙彦”、“奴沙地”、“奴讫沙地”、“你喻沙健”、“遏苏思能”、“伽度师”等实际就是中古波斯语和帕提亚语,在敦煌文献中亦能找到对音,但霞浦文献中的“梵语”却保留了摩尼教音译词的原貌。与此相类,《摩尼光佛》中的摩尼下生说也在摩尼出生前后的住胎降生部位、降生前后的果园描述、母亲攀果树树枝、寄形柰晕、摩耶和满艳或末艳发音的相通、降生前某些灵异的现象、阎默与思维的关联等方面保有一定的华化初始阶段的原貌,从其经过改造的痕迹中,可以窥见制作者有意融合摩尼教、佛教、道教为一体的良苦用心。敦煌文献是摩尼教佛化的集中体现,《摩尼光佛》沿袭了这一传统。在《摩尼光佛》中,摩尼教五佛那罗延佛、苏路支佛、摩尼光佛、释迦文佛、夷数和佛基本都与佛教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五浊”、“无畏”、“六趣”、“四大”、“大圣”、“三皈依”、“宝藏”、“甘露”等术语直接袭自佛教;但先意、电光、夷数、日光、净风及神妙座等神名却引导人们必须将佛教名词“日宫”、“月宫”理解成摩尼教的概念。敦煌文献和其它史料记载有老子化摩尼的事迹,却没有摩尼教道化实践的资料。霞浦文献弥补了这一空白。以佛化为主的《摩尼光佛》、《兴福祖庆诞科》中出现了诸如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城隍、马(华光)赵(公明)二大元帅、兴福都雷使、兴福雷使立正真君、感应兴福雷使真君、洞天兴福感应雷使真君、九玄七祖、灵相土地等道神,丹台、紫府、真灵、净明圣宝等道教术语也在文献中频频出现,“降节徘徊”、“洞真法性香”、“道德灵宝香”等语句在道籍中可找到相应的对应,而其中常见的道神大部分又可做摩尼教和佛教的分析,神名和神性中摩尼教色彩突显。在道化的过程中,摩尼教大量融摄佛、道神和地方神,《奏申牒疏科册》、《乐山堂神记》、《冥福请佛文》、《佛说善灶经》、《雨疏奏申牒状式》出现的大量神名是这些被融入的神佛的缩影,其中有一些神对于某一宗教之外的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广明上天夷数和佛、灵明大天电光王佛、太上真天摩尼光佛、太上清真摩尼如来、太上摩尼如来、摩尼尊佛、摩尼光佛、摩尼如来正教主、摩尼如来、太上教主摩尼光佛等神名和称号,在摩尼教主神神名上融入了道教和佛教的称谓,摩尼教这种造作法的真正目的,无非是要通过“三圣同一”理论混淆自己和佛教与道教的界限,从而隐蔽传教。如此假托,除了造成人们误将摩尼教认作是佛教、误将摩尼教寺院认作道观外,最直接最终了的结果就是摩尼教走向民间隐蔽自存。
袁博[10](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二、苏北化石调查散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北化石调查散记(论文提纲范文)
(1)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层状地貌面成因 |
1.2.1.1 夷平面 |
1.2.1.2 河流阶地 |
1.2.2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
1.2.3 水系格局演化研究方法 |
1.2.3.1 地质地貌学方法 |
1.2.3.2 物源示踪方法 |
1.2.3.3 历史记录与现代观测 |
1.2.3.4 数字地貌参数与模拟研究 |
1.2.4 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与水系演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
1.4.1 论文工作量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构造 |
2.1.2 研究区地层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貌特征 |
2.2.2 气候植被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分析 |
3.1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
3.1.1 磁性地层学 |
3.1.1.1 基本原理 |
3.1.1.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2 生物地层学 |
3.1.3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 |
3.2 环境代用指标研究方法 |
3.2.1 粒度 |
3.2.2 元素地球化学 |
3.3 水系演化研究方法 |
3.3.1 物源分析方法 |
3.3.2 数字地貌参数 |
第四章 达坂山夷平面与年代学研究 |
4.1 达坂山夷平面特征 |
4.2 夷平面上沉积物特征与沉积演化 |
4.2.1 岩性特征 |
4.2.2 沉积演化阶段划分 |
4.3 生物地层学 |
4.4 磁性地层学 |
4.4.1 岩石磁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2 古地磁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3 磁性地层划分与地层年代 |
第五章 大通河、湟水阶地序列与年代学研究 |
5.1 大通河八宝川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
5.1.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
5.1.2 最高级阶地(T8)年代 |
5.1.2.1 古地磁样品采样与测试 |
5.1.2.2 磁性地层年代与T8阶地年代 |
5.1.3 东岸T3阶地年代 |
5.2 大通河门源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
5.2.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
5.2.2 阶地年代学研究 |
5.3 湟水民和段阶地序列与年代 |
5.3.1 阶地序列 |
5.3.2 阶地年代学研究 |
第六章 大通河、湟水水系演化 |
6.1 大通河、湟水流域概况 |
6.2 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重建 |
6.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6.2.1.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
6.2.1.2 河桥阶地序列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
6.2.2 重矿物组合 |
6.2.3 砾石岩性成分 |
6.2.4 现代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 |
6.3 大通河水系未来演化趋势分析 |
6.4 湟水水系演化 |
第七章 讨论 |
7.1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地貌演化 |
7.2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的隆升 |
7.2.1 祁连山的向东扩展 |
7.2.2 祁连山东段的加速隆升 |
7.3 祁连山东段河流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 |
7.3.1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
7.3.2 造山带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
7.3.2.1 构造对水系演化趋势的控制 |
7.3.2.2 气候变化对水系重组时间的控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索引 |
附录二 表索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及内容界定 |
第一章 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学术前提 |
第一节 经典意识与新诗经典的价值构成 |
一、“经典”与新诗经典的判定标准 |
二、意义·传播·需求:经典新诗的价值面向 |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化的独特性与既成性 |
一、经典新诗生成的基本路径 |
二、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 |
第二章 当代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 |
第一节 当代新诗的定量分析 |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的实证考察 |
一、当代新诗人及其诗作收录状况总观 |
二、台港澳新诗人及其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
三、当代新诗人及诗作的发掘 |
第三章 文学史与1950-60 年代新诗经典性的确立 |
第一节 新诗史表述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
一、编写标准与1950-60 年代诗歌的文学史表述 |
二、变动与差异:重写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
第二节 1950-60 年代新诗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
一、评价波动中的郭小川及其诗歌的经典化 |
二、贺敬之的经典性确认及其诗的经典化 |
三、闻捷与其《天山牧歌》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章 新诗评论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
第一节 崛起的“朦胧”:新诗评论的引荐机制 |
一、刊物推介与“朦胧诗”的出现 |
二、新诗批评声音中“朦胧诗”的崛起 |
第二节 朦胧诗人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
一、由“异端”到“正统”:朦胧诗的接受状况 |
二、北岛的经典性及其诗歌的“二度朦胧” |
三、《致橡树》、《神女峰》的经典性及其“舒婷化” |
第三节 再议“朦胧诗”:由命名谈及其边界 |
一、命名的拆解:由“朦胧诗”到“今天诗派” |
二、何处安放“食指”:诗人郭路生的新诗史位置 |
第五章 新诗观与“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
第一节 “第三代”诗人的新诗理念建设 |
一、1986:现代诗群及其新诗“主义”论 |
二、反叛与延续:“第三代”诗人的“反沟通”策略 |
三、新诗观的“元文本性”阐述 |
第二节 “第三代”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
一、指认与表述:“第三代”及其诗歌的接纳状况 |
二、海子诗歌的接受状况及其经典性的反思 |
第三节 “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价值 |
一、“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 |
二、“第三代”诗歌的先锋性及其“遗症” |
第六章 新世纪诗歌的“预经典性”之辨 |
第一节 大众化诉求与新世纪诗歌的民间性建构 |
一、新世纪诗歌写作主体的大众化 |
二、“民间身份”:新世纪诗歌的大众化表征 |
三、大众诗歌美学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城乡双栖视角下的新世纪“打工诗歌” |
一、城乡两栖与非虚构的乡土构筑 |
二、“异乡”和“原乡”:双重文化空间中的情感审视 |
三、城乡转型中边缘性身份的焦虑 |
第三节 从现象到文本:寻回新世纪汉语新诗的“经典意识” |
一、“现象”导向下的新世纪“网络诗歌” |
二、“深度化写作”与经典意识的召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时期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地域文化景观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条件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特征 |
2.2.1. 地质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2.2.5. 水系条件 |
2.3 政治经济环境 |
2.4 社会文化环境 |
2.5 小结 |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
3.1. 自然本底 |
3.1.1. 山体 |
3.1.2. 水文 |
3.1.3. 植被 |
3.1.4. 土壤 |
3.2. 水利建设 |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
3.3. 农业生产 |
3.3.1. 农业发展 |
3.3.2. 灌区分布 |
3.3.3. 农田类型 |
3.3.4. 田制制度 |
3.3.5. 作物种植 |
3.3.6.耕作技术 |
3.4. 城乡营建 |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
3.5. 小结 |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
4.1. 临淄 |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
4.2. 青州 |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
4.3. 济南 |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
4.4. 淄川 |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
4.6. 小结 |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
5.2.1. 城池规模 |
5.2.2. 空间结构 |
5.2.3. 城防体系 |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
5.3.1. 内外贯通 |
5.3.2. 护卫城池 |
5.3.3. 泄水防洪 |
5.3.4. 便利民生 |
5.3.5. 营造景观 |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
5.4.1. 造园活动 |
5.4.2. 园林 |
5.4.3. 风景名胜区 |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
5.4.5. 景观构筑物 |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
5.6. 小结 |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
6.2.1. 区域整体保护 |
6.2.2. 城市景观延续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2.1. 研究内容 |
7.2.2. 研究方法 |
7.3. 展望 |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纲 |
一、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 |
二、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 |
三、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 |
第一章 清民之际女性词坛 |
第一节 凡鸟偏从末世来:论吕凤词 |
一、漱玉为骨格,杂采诸家 |
二、吕凤与聊园词社 |
三、传统才女的精神困境 |
四、庚子变局中的女性书写:许禧身、刘鉴 |
五、左又宜 |
第二节 最后的女性遗民罗庄 |
一、“今日犹自不能忘”的遗民情怀 |
二、“被男人宽容出来的才女” |
三、李慎溶 |
第二章 以南社诸子为中心的民国新女性词人群 |
第一节“谁识隐娘微旨”:论吕碧城词 |
一、狂慧与奇哀:吕碧城词的艺术特质 |
二、“近三百年词家之殿军”辨 |
三、圣因长姊吕惠如 |
四、薛绍徽、陈芸 |
五、康同璧 |
第二节“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 |
一、“天予此生潇洒,不负雄奇骚雅”:论张默君词 |
二、“总芳馨怀抱意难禁”:论陈家庆词 |
第三节“秋风秋雨”词人群:徐自华、徐蕴华 |
一、“秋山秋水带余哀”:忏慧词人徐自华 |
二、南社“格律派”女将徐蕴华 |
三、刘韵琴、郭坚忍 |
第三章 民国中后期女性词坛 |
第一节 千秋谁似李夫人:论沈祖棻词 |
一、“藏钩射覆总难猜”:“词史”还是“心史”? |
二、“难从故纸觅桃源”:《涉江词》的“奄有众妙”与自我局碍——兼谈词体拟古之得失 |
三、写情圣手盛静霞 |
四、王兰馨 |
第二节 乱世萍踪:尉素秋与冯沅君 |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论尉素秋词 |
二、知行兼擅的词学名家冯沅君 |
三、梁璆的《菩萨蛮·五都词》 |
第三节 百年冠冕陈小翠词 |
一、“算能传、天壤惟文字”:陈小翠的填词生涯 |
二、“湖海胸襟,珠玑咳唾”:陈小翠“词人之词”论 |
三、“三百年来女布衣”:“中性视角”与高士情怀 |
四、“鸳蝴词”传人温倩华 |
五、艺苑词侣顾飞、顾青瑶、陈乃文、陈懋恒 |
第四节“一生爱好是天然”:论周錬霞词 |
一、艳词中女作手 |
二、“峻嶙奇气不堪驯” |
三、爱国女俦杨令茀 |
第五节 寿香社女词人合论 |
一、寿香社词群简论 |
二、王真、何曦、王德愔、施秉庄 |
三、刘蘅、叶可羲、张苏铮、薛念娟、王闲、郑元昭 |
第四章 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 |
第一节“不种黄葵仰面花”:论丁宁词 |
一、“百灵噎恨听哀弦” |
二、刚柔并举、骨采相兼 |
三、“民国四大女词人”简论 |
四、“慷慨使气”的吕小薇词 |
第二节 蔡淑萍与“边雁啼秋”的《萍影词》 |
一、“边雁,边雁,南去云天漫漫” |
二、笃诚与忧患 |
三、丁小玲 |
四、王筱婧、李蕴珠、宋亦英 |
五、周素子的“传体词”与张雪风《鹃红词》 |
第三节“妾有夜光珠,采掬经沧海”:论茅于美词 |
一、叙写一己情事的《夜珠词》 |
二、“此是纯粹之诗” |
三、志洁情芳的张珍怀词 |
四、黄墨谷、柯昌泌、吴君琇 |
第四节 广东现当代女性词人举述 |
一、“岭南巾帼第一”冼玉清 |
二、分春馆女弟子群: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 |
第五章 以学人词为主干的“新时期”词坛 |
第一节“不变惟此变,渤海半扬灰”:论刘柏丽词 |
一、当代学辛首功 |
二、“风雅不亡缘善变” |
第二节 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 |
一、渊雅雍容的段晓华词 |
二、幽秀深窈的景蜀慧词 |
三、剑气箫心的李舜华词 |
第三节“衣边吹散余馨”:论李静凤词 |
一、“藕孔藏身”、“天机触发”的创作观 |
二、雅厚深挚的《散花词》 |
三、谷海鹰与“天心冷、清骨难描”的《捞月集》 |
四、周燕婷、韩倚云、伊淑桦、徐源 |
第四节 叶嘉莹与红蕖词弟子 |
一、“人生易老梦偏痴”:论叶嘉莹词 |
二、曾庆雨、石任之 |
第六章 网络女性词坛 |
第一节 早期网络女词人群体扫描 |
一、“菊斋主人”任淡如与“葬花教主”孟依依 |
二、秦月明、看朱成碧、秦紫箫、萼绿华、采薇、兰之幽兮 ..239三、如月之秋、蓝小蚁、蓝烟、绿烟、飘茵 |
第二节 网坛“二斋”:问余斋主人与添雪斋词 |
一、上揖湖海楼的问余斋词 |
二、“这一抹、灵魂澄碧”:论添雪斋词 |
第三节“我是池中素色莲”:发初覆眉与“小眉体” |
一、从“与子宛如初见”到“与俱磨欲尽,壮骨与春鬓” |
二、“白是情痴红是慧”的小眉体 |
三、非烟、让眉、苏画舸、岛姬 |
第四节 性灵小兽夏婉墨 |
一、“会有心花出我襟” |
二、“生气百年虎虎” |
三、“浩歌悲泣”的陆蓓容词 |
四、黄佳娜、罗恺文、唐颢宇 |
第七章 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 |
第一节“海自波涛云自闲”的香港女性词坛 |
一、南海女子张纫诗 |
二、“学稼轩”的潘思敏与琴人蔡德允 |
三、黄倩芬、刘佩蕙等 |
第二节“过江名士,海陬人杰”:台湾女词家举述 |
一、天风阁传人琦君、张荃 |
二、张雪茵、江芷 |
第三节 海外女性词坛 |
一、“掷平生万事天之末”:论李祁词 |
二、“人间装点自由他”:论张充和词 |
三、赵文漪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5)京派小说民俗化书写的价值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资料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2 京派小说民俗化写作的多维因素 |
2.1 五四以来民俗文化语境的熏染 |
2.2 世界文学文化光芒的烛照 |
2.3 自我文化心理建构的需要 |
3 乡土中国民俗风情画卷的独特晕染 |
3.1 黄梅田园牧歌的禅意山水画:废名 |
3.2 湘西异域风光的理想油画:沈从文 |
3.3 高邮山水观照的工笔民俗画:汪曾祺 |
4 京派小说民俗化时空书写的内在特质 |
4.1 回溯与展望的时间叙述 |
4.2 城乡对照的空间跨越 |
4.3 民俗化时空书写的诗意理想 |
5 京派小说民俗化书写价值的深度探究 |
5.1 京派民俗化小说的平民视角 |
5.2 京派民俗化小说的审美趣味 |
5.3 京派民俗化小说的传承意义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中国古代城镇区域性研究的必要性 |
1.1.2 江淮东部地区城镇发展历史研究的紧迫性 |
1.1.3 中国区域城镇历史研究方法的探索性 |
1.2 研究的时空范围及对象 |
1.2.1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
1.2.2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2.3 研究对象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研究现状 |
1.3.2 区域城市史研究现状 |
1.3.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先秦江淮东部地域文化形成与早期城市起源 |
2.1 早期东部江淮地域文化演进与城邑起源 |
2.1.1 江苏境内先秦地域文化的演进 |
2.1.2 史前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分布与文化演进 |
2.1.3 商周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城邑的空间分布与文化演进 |
2.2 江淮东部早起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
2.2.1 自然地貌决定聚落西密东疏的分布格局 |
2.2.2 岸线砂堤形成与江淮东部聚落的分布 |
2.2.3 江淮东部经济的初步发展 |
2.3 早期江淮东部聚落与城市的空间形态 |
2.3.1 水对江淮东部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2.3.2 江淮东部先秦城邑与水乡文明的初步形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初步发展与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
3.1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
3.2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遗址与早期城镇的空间分布 |
3.2.1 遗址的空间分布 |
3.2.2 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密度变化 |
3.3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聚落与城镇的形成机制 |
3.3.1 自然地理变迁 |
3.3.2 道路交通的发达促进运西地区的发展 |
3.3.3 经济产业逐渐丰富 |
3.3.4 移民对江淮人口、城镇、意识文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快速发展与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
4.1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
4.2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发展情况 |
4.2.1 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密度 |
4.2.2 具有经济意义的城镇网络初步形成 |
4.2.3 江淮东部“运河城镇带”形成 |
4.2.4 宋金江淮防御工事与军事城堡建设 |
4.3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
4.3.1 黄河夺淮之前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
4.3.2 运河水系开凿与陆路交通兴建、邮驿城镇建设 |
4.3.3 江淮东部经济圈的形成 |
4.3.4 隋唐宋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 |
4.3.5 重道尚武对区域意识文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元明清江淮东部发展鼎盛期与城镇体系完善期 |
5.1 元明清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
5.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职能 |
5.2.1 元明清县下级的行政机构组织 |
5.2.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分布密度与空间格局 |
5.2.3 元明清江淮东部市镇职能类型与特点 |
5.3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
5.3.1 黄河夺淮之后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
5.3.2 古代道路发展鼎盛与近代公路兴起对城镇的影响 |
5.3.3 元明清人口迁徙、分布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
5.3.4 元明清江淮东部经济发展状况 |
5.3.5 科举人才的分布与城市文化的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空间网络建构与特点 |
6.1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的分类 |
6.1.1 基本概念解析 |
6.1.2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概念解析 |
6.1.3 区域城镇发展历史要素的划分 |
6.2 江淮东部地区城市历史空间要素变迁研究 |
6.2.1 区域行政格局完善 |
6.2.2 城镇空间结构变迁 |
6.2.3 自然地理变迁 |
6.2.4 道路交通要素变迁 |
6.2.5 人口要素变迁 |
6.2.6 经济要素空间结构 |
6.2.7 文化要素变迁 |
6.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建构 |
6.3.1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目的 |
6.3.2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内容 |
6.3.3 江淮东部城镇历史空间网络建构 |
6.4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和空间结构 |
6.4.1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 |
6.4.2 江淮东部城镇的空间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 |
7.1 淮扬运河沿岸城镇发展现状与问题 |
7.2 江淮运河发展与沿岸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 |
7.2.1 运河的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变迁 |
7.2.2 沿运城镇形成与变迁的原因 |
7.2.3 沿运城镇形态空间特点 |
7.3 运河城市的漕运空间研究——以淮安为例 |
7.3.1 江淮运河对淮安所产生的历史价值 |
7.3.2 水系变迁与两淮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
7.3.3 明清淮安老城漕运空间研究 |
7.3.4 清江浦漕运空间的变迁 |
7.4 对比研究——临江运河水系变迁与扬州城镇历史空间演变 |
7.4.1 运道变迁与扬州城镇体系形成 |
7.4.2 运道变迁对扬州老城空间的影响 |
7.4.3 两淮城镇与临运城镇的对比 |
7.5 基于历史视角的沿运城镇未来发展策略探索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 |
8.1 里下河地区城镇发展的现状 |
8.1.1 城镇经济发展现状 |
8.1.2 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8.2 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变迁 |
8.2.1 黄河夺淮之前一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
8.2.2 黄河夺淮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快速发展 |
8.2.3 黄河北迁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的衰落 |
8.2.4 建国后水利建设——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再发展 |
8.3 里下河水乡聚落群空间分布特征 |
8.3.1 里下河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
8.3.2 江淮东部其他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
8.3.3 聚落群空间分布与城镇产业结构现状 |
8.4 里下河水乡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
8.4.1 人工水系开凿与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以泰州老城为例 |
8.4.2 水文地貌的演变与城镇的发展——以兴化为例 |
8.4.3 水系对古镇的空间形态影响——以溱潼为例 |
8.5 基于历史规律的里下河城镇未来规划探索研究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因淮盐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 |
9.1 淮盐的地位及江淮沿海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1.1 淮盐的地位与价值 |
9.1.2 两淮盐业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9.2 两淮盐场发展与滨海城镇体系变迁 |
9.2.1 秦汉时期——“煮海为盐”聚居点的出现 |
9.2.2 隋唐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萌芽阶段 |
9.2.3 宋元时期——淮盐经济发展高峰与沿海城镇体系的形成 |
9.2.4 明清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成熟阶段 |
9.3 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与江苏沿海近现代城镇规划建设 |
9.3.1 废灶兴垦与沿海盐垦公司的建立 |
9.3.2 沿海近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与区域规划 |
9.4 江淮沿海城镇空间变迁特点 |
9.4.1 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的变迁特点 |
9.4.2 城镇防御体系的建设 |
9.4.3 沿海人工水乡城镇的逐步形成 |
9.4.4 盐场内部空间的分布特点 |
9.5 淮盐城镇空间变迁——以草堰-大丰为例 |
9.5.1 盐场的历史沿革 |
9.5.2 古盐业集散地——草堰镇的空间形态变迁 |
9.5.3 大丰公司规划特点及城镇的形成 |
9.5.4 小结 |
9.6 基于历史研究的淮盐文化线路构建的初步探索 |
9.6.1 淮盐文化线路属性 |
9.6.2 准盐文化线路的初步建构 |
9.6.3 淮盐文化线路三个层面及保护措施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基本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 地方志及古代文献 |
二 学术专着 |
三 期刊论文 |
四 论文集 |
五 学位论文 |
六 主要参考网站 |
作者简介 |
(7)《申报》(1912-1949)博物馆史料初步整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回顾 |
三、关键词界定 |
(一)史料 |
(二)《申报》 |
(三)博物馆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困难和局限性 |
第一章 《申报》博物馆史料整体分析 |
一、博物馆史料数据分析 |
二、博物馆史料内容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章 《申报》博物馆史料个体分析 |
一、综合类博物馆史料 |
(一)有关国立边地文化博物馆的史料 |
(二)有关西京文化博物院的史料 |
二、专题类博物馆史料 |
(一)自然科学方面的博物馆史料 |
1.有关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史料 |
2.有关水工博物馆的史料 |
3.有关水族馆和海洋博物院的史料 |
(二)革命历史方面的博物馆史料 |
1.有关江苏革命博物馆的史料 |
2.有关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史料 |
(三)教育教学方面的博物馆史料 |
1.有关第三师范学校小学博物馆的史料 |
2.有关教育陈列馆的史料 |
(四)其他方面的博物馆史料 |
1.有关警察博物馆的史料 |
2.有关医史博物馆的史料 |
三、小结 |
第三章 《申报》博物馆史料主题分析 |
一、博物馆与民国学校教育 |
(一)民国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博物馆的史料 |
(二)民国高校开设博物馆专业的史料 |
1.有关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学系的史料 |
2.有关北京大学设置博物馆专修科的史料 |
(三)民国留学考试章程中的博物馆史料 |
二、博物馆与民国社会生活 |
(一)电台节目放送博物馆知识的史料 |
(二)博物馆与公共节日的史料 |
(三)博物馆参与社会公益的史料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江苏新世纪县乡基层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基层文学概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一章 江苏新世纪县乡基层文学创作现状 |
第一节 江苏基层作家生存和创作状况 |
第二节 县乡基层作家与中心城市作家比较研究 |
第二章 江苏新世纪县乡基层文学创作审美研究 |
第一节 固守本土的工笔线描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第三节 主题的批判性反思 |
第三章 江苏新世纪县乡基层文学制度研究——以兴化为例 |
第一节 基层文学生产机制 |
第二节 文学活动与政府扶持 |
第三节 基层文学制度问题探讨 |
第四章 江苏新世纪县乡基层文学创作的价值及意义 |
第一节 县乡基层创作的文学价值 |
第二节 县乡基层创作的文化意义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霞浦本、敦煌本摩尼教文献比较研究 ——以《摩尼光佛》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敦煌霞浦摩尼教文献的发现与研究 |
(一) 敦煌本摩尼教文献的发现与研究综述 |
(二) 霞浦本摩尼教文献的发现与研究综述 |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霞浦新文献《摩尼光佛》录校 |
第一节 霞浦新文献《摩尼光佛》概说 |
第二节 《摩尼光佛》录文和校注 |
第二章 《摩尼光佛》的学术价值 |
第三章 摩尼教霞浦本文献与敦煌本文献之关系 |
第一节 《摩尼光佛》与敦煌文献共见内容考辨 |
第二节 霞浦、敦煌摩尼教文献所见“梵语”之关联 |
第三节 霞浦、敦煌摩尼教文献所见摩尼下生及其与佛道之关系 |
第四章 从《摩尼光佛》看摩尼教对佛教的依托 |
第一节 《摩尼光佛》所赞五佛及相关问题 |
第二节 《摩尼光佛》对佛教术语与思想的借用 |
第三节 《摩尼光佛》所见甘露与日月宫之佛化意蕴 |
第五章 从霞浦本文献看摩尼教的道化 |
第一节 道化之史料记载 |
第二节 《摩尼光佛》等霞浦摩尼教文献所见道教诸神 |
第三节 《摩尼光佛》所见的道教术语及道籍用语 |
一、道教术语 |
二、道籍用语 |
第六章 霞浦摩尼教神只考辨 |
第一节 《奏申牒疏科册》等文献所见道神 |
第二节 神虎何、乔二大元帅 |
第三节 摩尼光佛、电光王佛、夷数和佛称号及地位的变化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着 |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苏北化石调查散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D]. 马振华. 兰州大学, 2020(01)
- [2]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D]. 王文静. 吉林大学, 2019(10)
- [3]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D]. 赵郁飞. 吉林大学, 2017(09)
- [5]京派小说民俗化书写的价值探究[D]. 高邦旭. 宁波大学, 2017(02)
- [6]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D]. 陈饶. 东南大学, 2016(02)
- [7]《申报》(1912-1949)博物馆史料初步整理与分析[D]. 刘华. 吉林大学, 2016(10)
- [8]江苏新世纪县乡基层文学创作研究[D]. 陈余.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9]霞浦本、敦煌本摩尼教文献比较研究 ——以《摩尼光佛》为主[D]. 包朗. 兰州大学, 2015(01)
- [10]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