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V感染乙型肝炎患者十年结局研究

HDV感染乙型肝炎患者十年结局研究

一、伴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十年转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1](2020)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乙型肝炎病毒既往感染者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我国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生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清除显着降低慢性HBV感染患者的HCC发生风险,但并不能消除HCC发生风险。在普通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会增加HCC的发生风险。然而,NAFLD对HBV既往感染,即HBsAg阴性、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者HCC发生风险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NAFLD在HBV既往感染者HCC发生中的作用。研究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纳入1605例在南方医院住院并首次诊断HCC的患者。以HBV现症感染(HBsAg 阳性、HBcAb阳性)基础上发生HCC的患者作为参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AFLD与HBV既往感染者发生HCC之间的关系。为了减少两组间临床特征不平衡带来的混杂效应,本研究进行了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并且根据有无肝硬化、年龄是否大于等于50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是否大于正常上限进行了分层分析。结果1.在HBsAg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均阴性的HCC患者中,HBV既往感染者占比达86.7%。2.与HBV现症感染基础上发生的HCC患者相比,在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的HCC患者中,NAFLD的患病率更高(19.7%与8.5%,P<0.001)。多因素前向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高血压、ALT、肝硬化后,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HCC的患者更可能患有NAFLD[比值比(odds ratio,OR):2.2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40-3.74]。3.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与HBV现症感染基础上发生的HCC患者相比,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的HCC患者NAFLD的患病率仍然更高(19.7%与6.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吸烟史、肝癌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后,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HCC的患者更可能患有 NAFLD(OR:3.22,95%CI:1.72-6.00)。4.分层分析显示,仅在非肝硬化的HCC患者中,两组NAFLD患病率存在差异(26.7%与4.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HCC的患者更可能患有NAFLD(OR:6.69,95%CI:2.80-15.98)。此外,仅在年龄大于等于50岁的HCC患者中,两组NAFLD患病率存在差异(21.3%与6.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 HCC 的患者更可能患有 NAFLD(OR:3.62,95%CI:1.81-7.26)。结论在HBsAg阴性、抗-HCV阴性且没有饮酒史的肝细胞癌患者中有大部分患者存在HBV既往感染。与HBV现症感染者相比,NAFLD在HBV既往感染者发生HCC的过程中可能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非肝硬化、年龄大于等于50岁人群中。对于HBcAb阳性人群,即使HBsAg阴性,也需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加强HCC的监测。

罗雪[2](2019)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的炎性坏死和纤维化。但因为无法破坏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以及不适当的宿主免疫反应,很少能完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另一方面,一些CHB患者停药后仍然存在复发的可能,即使血清HBV DNA和HBsAg阴性,病情仍会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cccDNA的存在导致HBV慢性感染迁延不愈,但是肝细胞内HBV cccDNA的检测不便,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所以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标志物,制定更为科学的停药标准。近年来,一些针对HBV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或者旨在调节免疫系统的新型抗病毒剂的出现,为实现乙肝治愈提供了可能。

谭文婷[3](2016)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及主要位点HLA-DR功能解析》文中研究指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是我国及亚太地区慢性肝病患者常见的危急重症,临床上表现为短期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INR≥1.5),起病迅速,病死率高,缺乏特异治疗手段。目前认为HBV-ACLF的发生主要与宿主遗传因素、病毒以及宿主免疫相互作用有关,但是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西方基于酒精性肝硬化的ACLF的研究报道较多,认为酒精性肝硬化相关ACLF患者从急性发作、炎症损伤、免疫失调到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at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CARS)、再生反应等多环节事件的幅度和次序,决定着患者是炎症消退-康复还是进展到肝外器官衰竭,系统性炎症反应是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发生ACLF的主要驱动因素。慢性HBV感染者是否发生肝炎发作,发作后是否进展为肝衰竭,由于HBV缺乏慢性感染的动物模型,且ACLF的病因和诱因存在很大的异质性,目前对HBV相关ACLF的肝脏免疫学应答及免疫病理过程仍然知之甚少。既往针对HBV病毒序列变异的研究认为C基因启动子区、前C区和C区变异与乙型肝炎的发作及暴发性肝衰竭相关。但是,同样的前C、C区变异既可以见于不同的病变表型(普通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也可见于无症状携带者。事实上,病毒变异是否导致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宿主因素的制约。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是病毒(病毒载量、变异、进化)和宿主(遗传异质性、年龄、性别等)通过免疫应答相互作用导致的常见复杂疾病。常见复杂疾病(common complex diseases)通常由许多微效累加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决定的。HBV-ACLF的发生、发展,涉及到免疫识别、炎症活化/放大、肝细胞坏死、SIRS、CARS、器官衰竭等多个环节,也属于常见复杂疾病的范畴,其遗传因素也涉及多个微效基因的作用。在复杂疾病遗传易感性研究中,关联研究-连锁不平衡分析方法最为常用,统计效能也远高于家系连锁分析。基于全基因组策略的遗传关联研究,是目前复杂疾病遗传关联研究的主流,与候选基因策略相比其优点在于统计效能有着极大的提高,同时可以避免群体分层偏倚和基因选择的偶然性,可以从全基因组角度获得复杂疾病遗传特征的全局、系统的认识。开展HBV-ACLF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解析其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宿主遗传位点及遗传关联图谱,有助于认识HBV-ACLF的驱动机制及干预靶点。因此,本课题在建立HBV-ACLF病例大样本、多中心队列的基础上,对其临床特征及炎症因子谱进行了分析,开展了HBV-ACLF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并对主要关联位点HLA-DR进行了精细解析和功能注释,以及阳性关联HLA等位对HBV变异的限制性分析。本研究结果首次从全基因组角度明确了HBV-ACLF的主要遗传位点,提示HLA-DR等位限制性CD4+T细胞途径对HBV-ACLF的驱动作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纳入1300例HBV-ACLF患者和2087例HBV无症状携带者进入3-stage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样本来自重庆、北京、泉州、遵义、南宁5个中心。所有患者均无抗病毒史、无既往肝炎发作或肝功能失代偿病史。对1300例HBV-ACLF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LC-ACLF占60%左右,NLC-ACLF占40%;HBe Ag阴性的HBV-ACLF占60%,HBe Ag阴性并且HBV DNA<104 IU/m L的HBV-ACLF占17.1%。与LC-ACLF相比,NLC-ACLF患者表现为更年轻(平均年龄39.5 vs.43.9岁,p=3.14×10-11)、更高的ALT水平(平均值1153 vs.809 IU/L,p=1.36×10-11)、腹水阳性率较低(58.7%vs.88.4%,p=9.25×10-35)、起病后更短时间内INR达到1.5及发生脑病(平均值分别19.8vs.24.8天,p=1.36×10-11;27.3 vs.38.1天,p=5.16×10-6)。2.对1013份患者血清样本进行35种细胞因子的多重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国外酒精性肝硬化ACLF研究所关注的重要指标PCT(提示细菌感染)和CRP(提示肝外器官衰竭),在我们HBV-ACLF患者中其浓度低于普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及重度相比,HBV-ACLF患者显着升高的细胞因子有6种:Th1型细胞因子IL-1a、TNF-β,Th2型细胞因子IL-5、IL-10和IL-13,Th17型细胞因子IL-17。3.HBV-ACLF的GWAS初始阶段分析显示全基因组范围内1、6、12号染色体有显着的关联信号(p<1×10-5),LC-ACLF和NLC-ACLF两种亚型的共同遗传关联位点位于6号染色体HLA-II区域。经过replication 1a和1b独立样本验证表明HLA-DR区域是主要关联位点,再经过replication 2a和2b验证,明确了rs3129859与HBV-ACLF显着相关(P combine=7.40×10-19,OR=1.83)。4.分层分析显示rs3129859是HBV-ACLF的独立风险因素,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状态和HBV再活化无关。风险等位rs3129859*C与HBV-ACLF临床进程相关,携带风险等位rs3129859*C的ACLF患者和S-CHB患者,在入院28天时INR达到1.5及发生腹水的风险更高(分别有p=3.95×10-4,p=3.03×10-4)。在NLC-ACLF亚组,携带风险等位rs3129859*C的患者,28天死亡率更高(p=0.03)。5.HLA-DRB1*1202等位是HBV-ACLF最显着的风险等位(p=3.94×10-6,OR=2.05)。HLA-DRB1*1202的全球分布与HBV-ACLF地理流行病学趋势一致,在中国(5.9-21.7%)和东南亚地区(6.8-35.3%)等位频率最高。6.HLA-DRβ第28位氨基酸是最显着的关联氨基酸(p=3.03×10-6,OR=1.75)。其次,关联的氨基酸还包括HLA-DRβ蛋白第26、30、32、37、38和85位氨基酸,以及HLA-DQα蛋白第40、47、50、51、53、56、69、76位氨基酸和HLA-DQβ蛋白第45位氨基酸(p<0.001)。蛋白结构三维重建显示这些关联氨基酸位于HLA分子抗原结合沟槽内。7.等位单倍型rs3129859C-DRB1*1202-DQA1*0601-DQB1*0301和氨基酸单倍型DRβ-LEHHLLA-DQα-GCVLQdel TL-DQβ-E是风险单倍型,携带风险单倍型的HBV感染者,罹患ACLF的风险更高(additive model,分别p=1.16×10-4,OR=1.94;p=2.43×10-6,OR=2.10)。8.生存分析提示风险等位及风险单倍型与HBV-ACLF临床进程相关。在非肝硬化ACLF亚组,携带风险单倍型rs3129859C-DRB1*1202-DQA1*0601-DQB1*0301的患者入院后28天(p=3.49×10-4)、90天(p=0.003)及180天(p=0.003)的死亡率更高,且肝性脑病发生率更高(p=0.019),氨基酸单倍型也观察到一致的相关性。9.HBV-ACLF关联位点功能注释:e QTL分析显示关联位点rs3129859与HLA-II基因表达相关;GRAIL文献分析显示HLA-DR和HLA-DQ是最合理的关联基因。与其他HBV相关GWAS文献overlap分析,显示HBV-ACLF的遗传关联位点与慢性HBV感染的遗传关联位点有部分重叠。10.通过分析HLA-DRB1*1202风险等位对HBV变异的限制作用,鉴定出12个HBV变异,既表现出HBV-ACLF风险等位HLA-DRB1*1202特异性和肝炎活化特异性,同时也是病毒发生正选择的热点氨基酸位置。表位预测分析发现,这些变异可引发病毒表位漂移。结论:1.我们的数据对于认识HBV-ACLF的自然史有重要意义:相当比例的慢性HBV感染者可在无肝硬化基础的情况下发生ACLF;HBV自然史处于低复制期和e抗原阴性期的患者,发生ACLF的风险不容忽视;NLC-ACLF的疾病进展更为迅速,HBV-ACLF发病年龄(42岁)远低于欧洲酒精性肝硬化ACLF患者(56岁)。2.HBV-ACLF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谱分析表明HBV-ACLF患者确实存在剧烈的SIRS和CARS并存局面。HBV-ACLF患者CD4 Th细胞因子通路剧烈活化,有别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和重度,也不同于欧洲酒精性肝硬化ACLF患者。3.NLC-ACLF和LC-ACLF亚型具有共同的遗传易感位点,亚型位点、定量性状位点(肝酶、性激素等)与HBV-ACLF位点通路存在交互作用。4.HLA-DR是HBV-ACLF的主要遗传易感位点,风险等位rs3129859*C和HLA-DRB1*1202可作为HBV-ACLF临床预警预后的marker。风险等位有特异限制的病毒变异位点,与肝炎活化、病毒正选择和表位漂移有关。总之,本研究首次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开展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从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出HLA-DR是HBV-ACLF的主要关联位点,且关联的风险等位和单倍型与HBV-ACLF临床进程显着相关,提示了HLA-II类分子限制的CD4+T细胞途径在HBV-ACLF的免疫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肝硬化和非肝硬化基础的HBV-ACLF为同质性疾病,支持一个疾病的假说(one disease hypothesis)。

丁善龙,王杰,鲁凤民[4](2013)在《乙型肝炎研究及我国防治现状》文中研究表明HB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对我国的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危害,我国在HBV感染防治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就乙型肝炎研究及我国防治现状进行综述。

李福玮[5](2012)在《乙肝病毒感染者e抗原状态及肝脏生化功能分析》文中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全球人民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对于了解乙肝的发生、发展规律,确定预防、治疗乙肝的医学策略和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干预工作均极为重要。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e抗原状态及肝脏生化功能,为临床医护人员对疾病的治疗、预防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自2003-2010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HBsAg阳性人群的体检数据提取,包括:性别、年龄、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为科华乙肝两对半试剂盒,分析仪为TECAN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BLS、ALT、AST、GGTP、TP、ALB、TG、CHOL、HDL、LDL、PLT。根据HBeAg阴性与阳性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统计软件为SAS统计学分析软件,样本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1.健康体检人群HBsAg阳性率2003年为1.56%、2004年为2.56%、2005年为2.73%、2006年为2.75%、2007年为2.93%、2008年为2.35%、2009年为0.43%、2010年为2.30%,8年平均阳性率为2.29%。2.2920例HBsAg阳性人群年龄构成比≤19岁为1.7%、20-29岁为14.7%、30-39岁为24.5%、40-49岁为30.3%、50-59岁为19.9%、60-69岁为6.3%、70-79岁为2.2%、≥80岁为0.4%;性别构成比男性为67.4%、女性为32.6%。3. HBeAg1年转阴率为2.79%,2年转阴率为3.21%,3年转阴率为4.57%,4年转阴率为5.21%。4. HBeAg阴性组年龄中位数45(38,52)较阳性组年龄中位数37(30,49)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5. HBeAg阴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中位数24.00(17.00,37.10)较阳性组ALT中位数36.00(23.90,66.00)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HBeAg阴性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中位数22.00(19.00,30.50)较阳性组AST中位数28.00(21.00,48.00)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1.本研究调查健康体检人群HBsAg阳性率为2.29%。2.HBsAg阳性者主要集中于青壮年人群;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3.连续观察5年,HBeAg转阴率随时间间隔延长,转阴率逐渐增高。4.HBeAg阴性组年龄较HBeAg阳性组高。5.HBeAg阴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较HBeAg阳性组低。

余金玲[6](2011)在《HLA-DQA1基因rs9272346和SNX5基因rs7271350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不同转归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多基因,环境和病毒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类复杂疾病,识别和筛查乙肝易感基因及影响临床转归的基因,对于疾病预警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研究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rs9272346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分类连接蛋白5(SNX5)基因rs7271350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探讨HLA-DQA1,SNX5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湖北地区汉族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筛选乙型重型肝炎173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30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325例,无症状HBV携带者236例,收集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资料,采集血样。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用Taqman MGB探针实时PCR技术检测rs9272346位点,rs7271350位点基因型,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资料表明各病例组中男性和HBeAg阳性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HLA-DQA1基因rs9272346位点G等位基因型在重型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与无症状HBV携带者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312,0.308,0.264);校正性别年龄因素后,GG+GA与AA基因型相比,与重型肝炎( P=0.59,OR=1.08,95%CI:0.701.68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 P=0.518,OR=1.11,95%CI:0.781.59 )、乙肝相关性肝癌( P=0.412,OR=0.93 ,95%CI:0.651.33)患病风险无相关性。利用性别分层后,建立显性模型,统计结果显示女性患者中,GG+GA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是进展为重型肝炎的保护因素(OR=0.3,95%CI:0.100.87)。SNX5基因rs7271350位点C等位基因与重型肝炎发生相关(P=0.035)。校正年龄与性别因素后,C等位基因携带者(即CC+CT基因型)相对于TT基因型进展为重型肝炎的风险增加1.876倍(95%CI:1.0643.307,P=0.030)。该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肝硬化或肝癌组与无症状HBV携带者中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男性和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更易表现为进展性肝炎。HLA-DQA1基因rs92723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乙型肝炎不同转归无相关性。而女性患者中G等位基因携带可能是进展为重型肝炎的保护因素。SNX5基因rs7271350位点C等位基因与重型肝炎发生相关,C等位基因携带者相对于TT基因型是进展为重型肝炎的危险因素。

刘娜[7](2010)在《二十~四十岁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HBV M定量与肝损害的关系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背景下,通过对20~40岁年龄段的HBV感染者HBV DNA、HBV M定量及肝功之间的关系探讨,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是基于对自然病程的认识,对其自然病史的深刻理解,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实施对因治疗及卫生经济学评估提供佐证,也为慢性乙肝的发展规律提供临床依据,为其治疗提供思路。[材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收集本院2008.7~2009.11月感染病科门诊及住院慢性HBV感染者共1000例,年龄20~40岁,所有病人无系统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史,无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诊断符合2005年12月北京公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2仪器:美国PE公司Gene AmP5700定量基因检测系统和1235 Auto DELFIA全自动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芝彩色B超仪。1.3主要试剂: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荧光检测试剂盒,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乙肝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盒,由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ALT检测试剂盒,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4方法:①取病人当日空腹血,分为3管,分别作HBV DNA定量、HBV M定量和ALT检测,并同时进行肝脏彩色B超检查。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②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直线相关分析、成对样本均值用t检验、多组样本均值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20-40岁慢性HBV感染者基本资料1.1慢性HBV感染者各期的分布状况:经统计软件分析,20-40岁慢性HBV感染者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性HBV携带状态、HBeAg阴性慢性乙肝、HBsAg阴性阶段所占的比例为28.10%、25.00%、38.50%、8.20%、0.20%。1.2慢性HBV感染者各期的流病特征:男性患者在免疫清除期和免疫逃逸期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在免疫耐受期和非活动性HBV携带状态的比例(P<0.05),而女性则相反。慢性HBV感染患者母婴垂直传播比例依次降低,垂直传播感染的患者在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在免疫控制期和非活动性HBV携带状态的比例(P<0.05),而水平传播则相反。1.3不同性别在HBV传播方式上的比较:男、女两组在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这两种感染途径的机率上没有显着性差异(χ2=2.753,P=0.097)。1.4慢性HBV感染者不同传播方式其HBsAg水平的结果比较:垂直传播的患者HBsAg水平明显高于水平传播的患者(t=9.135,P=0.000)。2 20-40岁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资料2.1通过对HBV M含量、ALT与HBV DNA水平之间做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表明HBsAg、HBeAg及ALT与HBV DNA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222,P=0.000)、(r=0.780,P=0.000)、(r=0.303,P=0.000); HBeAb与HBV DNA定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755,P=0.000);且HBeAg与HBsAg定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0.307,P=0.000)。2.2慢性HBV感染者在HBV DNA各级水平上HBV M定量的比较:在HBV DNA阳性者中,随着病毒复制水平的升高,HBsAg水平也是逐渐升高的,而HBeAb水平是逐渐降低的,而HBV DNA在HBeAg阳性组明显高于其在HBeAg阴性组(P<0.05)。2.3慢性HBV感染者ASC组、CHB组、LC组流行病学特征:ASC组男女比例相当,但ASC组→CHB组→LC组男性在各组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01、23.95、5.01,P=0.000、0.000、0.025);而女性则相反。CHB组、LC组和ASC组在传播方式比较上没有显着性差异(χ2=0.42、0.08、0.00,P=0.515、0.780、0.968)。2.4不同临床类型HBV DNA、HBV M定量和ALT之间的比较:HBsAg水平在ASC组、CHB组、LC组逐渐降低(P<0.05)。CHB组血清HBeAg定量、HBV DNA水平高于ASC组、LC组(P<0.05),而HBeAb水平则明显低于ASC组、LC (P<0.05)。ALT水平在各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5 HBV DNA不同感染模式中HBV M的表达:在1000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共出现HBV M阳性组合模式9种,主要模式“1,3,5”和“1,4,5”的病毒复制水平有明显的差异(t=8.817,P=0.000)。[结论]1.20-40岁慢性HBV感染者处在非活性HBV携带状态的比例最大,HBsAg阴性阶段所占的比例最小。2.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HBsAg、HBeAg定量及ALT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BV DNA与HBeAb定量存在负相关关系;HBsAg和HBeAg定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垂直传播感染的病例在HbeAg阳性组明显高于其在HbeAg阴性组。4.男女两组在传播方式上没有差别,男女在感染机率是没有区别的,男女对HBV都普遍易感。5.传播途径可影响慢性HBV感染者的HBsAg水平,垂直传播的患者HBsAg水平明显高于水平传播的患者;低HBsAg水平是免疫控制的标志。6.HBV DNA、HBV M定量及ALT在不同临床类型中的表达符合慢乙肝的自然病程。

刘娜,徐光华,张雅芳[8](2009)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因素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苏抗抗[9](2009)在《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ornic hepatitis B,CHB),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也是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发病基础。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在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尚无定论,治疗以抗病毒为主,主要药物是干扰素类、核苷类和免疫调节剂等,临床上有一定疗效,但是易复发反弹。本文详细总结了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与研究进展,通过随诊导师谢晶日教授,研究大量经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并结合中3例进行探讨,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用药等方面总结导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思路。在病因病机上导师认为:(1)湿热疫毒之邪为发病的始动因素;(2)肝郁脾肾亏虚为发病的内在基础;(3)瘀血阻络是重要的病理环节。治疗上以补肾健脾疏肝活血解毒为其基本治疗大法,根据病程病症,疏清化养,有所侧重。

刘涛[10](2008)在《琐琐葡萄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约占全球人口的6%。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15%25%的感染者或携带者最终将死于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据WHO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病,占疾病死因的第九位,其中75%分布在亚太地区。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病毒携带者约达1.3亿,HBV平均携带率为10%,部分地区如广东、湖北达到15%以上,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现症患者约有3000万之众,且每年新增约200万。据一项疾病经济学调查表明,我国因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相关疾病(肝硬化、肝癌等)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22.8亿元人民币。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而且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病毒复制、炎症介质释放、免疫功能紊乱及自由基损伤等多个环节,其中病毒持续复制和机体免疫清除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两个基本要素,而HBV在体内持续复制是其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因此,国内外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也采取了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综合措施,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目前,使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药物进行临床治疗,通过抗病毒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可诱导疾病缓解,阻止肝硬化进程,防止出现肝衰竭和/或肝细胞癌等严重后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也存在价格昂贵,停药后反跳和长期服用易出现点突变,产生耐药性等局限性,使乙肝病毒感染始终是困扰人们的巨大难题。因而,寻找新型、价廉、有效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国内在应用中草药辩证施治或单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已有长期的历史,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而对其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应用范围和疗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琐琐葡萄(Vitis vinifera L.)为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植物山葡萄,属无核红葡萄品系,木质藤本,主要分布在东亚,我国主产于新疆吐鲁番、和田、鄯善等地,是医药文献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拾遗》、《维吾尔药志》等所记载的药用葡萄品种之一。其果实,味甜微酸、气微、无毒,可内服、煎汤、捣汁或浸酒,有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之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等,传统医学常用作补气药,有解表透疹、补五脏、退黄等功效;维吾尔医用于治疗脾胃不和、头晕腰酸、神志不安等,民间用于小儿麻疹、肝炎等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目前有关对琐琐葡萄系统的植物化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揭示维药琐琐葡萄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维吾尔医药用琐琐葡萄治疗肝炎等病毒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维吾尔医药的理论发展;同时,也为了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葡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研制开发安全、有效、价廉的免疫调节制剂或抗病毒民族新药提供新思路,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课题围绕维药琐琐葡萄的化学成分、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1、琐琐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目的:分析琐琐葡萄的化学成分,鉴定其结构,测定其含量,初步探讨琐琐葡萄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清除自由基能力。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琐琐葡萄脂溶性部位;采用聚酰胺等柱层析方法分离琐琐葡萄水溶性部位,采用1H-NMR、12C-NMR和MS等现代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等方法提取琐琐葡萄多糖(VTP),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比较不同浓度VTP(200、400、600、800、1000μg/ml)和抗坏血酸VC(50、100、200、400、600、800、1000μg/ml)的还原能力以及不同浓度VTP和VC(均为40、80、160、320、600、800μg/ml)清除DPPH·的能力。结果:从琐琐葡萄脂溶性部位中提取分离得到琐琐葡萄总三萜(VTT),并纯化得到齐墩果酸(OA,Ⅰ),采用HPLC测定OA在VTT中的平均含量为65.52%;从琐琐葡萄水溶性部位中提取分离得到琐琐葡萄总黄酮(VTF),并从中分离得到异槲皮苷(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钠盐(Ⅲ)、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苷(Ⅳ)、没食子酸(Ⅴ)、单咖啡酰酒石酸(Ⅵ)等五个化合物,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Ⅲ和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建立了VTP的提取及纯化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琐琐葡萄中多糖的含量为8.19%,经体外试验研究结果显示VTP的还原能力及清除DPPH·的能力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800μg/mL时,DPPH·清除率达到90%以上,接近VC的清除率,提示VTP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通过琐琐葡萄系统的植物化学研究及结构鉴定,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证实,该植物在民间药用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至少包括三萜、黄酮和多糖三大类化合物,其中,琐琐葡萄多糖含量较高,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2、琐琐葡萄体外抑制HBV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琐琐葡萄提取物VTT、VTP和VTF的体外抗HBV作用及其联合作用。方法:通过VTT、VTP和VT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 G 2.2.15细胞,观察和比较VTT、VTP和VTF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HBV DNA的影响及药物的细胞毒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观察VTT、VTP和VTF对体外培养的Hep G 2.2.15细胞分泌HBeAg的影响。结果:VTT、VTP、VTF及三者共同作用于Hep G 2.2.15细胞8天后,对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160.61、1412.85、284.91和244.77μg/ml;VTT、VTP、VTF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依次为62.54、112.69、327.56μg/ml,其治疗指数(TI)依次为2.57、12.54和0.87;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eAg的IC50依次为89.28、204.46、215.34μg/ml,其TI依次为1.80、6.91和1.32;而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V DNA的抑制作用,则表现为随着VTT、VTP和VTF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正交实验设计结果显示,VTT、VTP和VTF抑制Hep G 2.2.15细胞分泌HBeAg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抑制强度依次为A×B×C>B×C>B>C,药物最佳组合为A2B1C1,即VTT 25μg/ml、VTP 50μg/ml和VTF 50μg/ml共同干预时,对Hep G 2.2.15细胞分泌HBeAg的抑制效果最佳。结论:通过体外抗病毒筛选研究初步证实,琐琐葡萄提取物VTT、VTP、VTF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BV作用,其发挥抗病毒作用的物质至少包含VTT、VTP和VTF,这些活性部位既可单独作用也可联合作用发挥抗病毒效果。3、琐琐葡萄体内抗鸭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目的:研究琐琐葡萄提取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筛选先天感染DHBV的雏鸭为动物模型,共30只,根据DHBV DNA含量进行分层,随机分为病毒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物拉米夫定组、琐琐葡萄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6只。除病毒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按设定剂量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0.8 ml/只,一天1次,连续10天,斑点杂交法观察用药前(T0)、用药后(T5、T10)及停药后(P5)血清中DHBV DNA表达的变化。结果:琐琐葡萄提取物中剂量组在用药第10天(T10),血清中DHBV DNA均较给药前(T0)明显下降,停药5 d后(P5)有反跳的趋势,但反跳强度不大;低、高剂量组在给药期间未表现出明显抑制DHBV DNA的作用。结论:琐琐葡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制DHBV DNA作用,与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显示出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4、琐琐葡萄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目的:观察琐琐葡萄提取物VOA、VTT、VTP和VTF在体外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整体动物实验研究筛选受试物。方法:SD雄性大鼠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卡介苗(BCG)整体致敏,脂多糖(LPS)离体攻击法建立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模型;采用MTT法分别测定VOA、VTT、VTP、VTF及阳性对照药物肝立欣(Grz)和联苯双酯(DDB)的细胞毒型;活性筛选试验中,模型组肝细胞分别加入DMEM培养液配制的二甲基亚砜溶液(DMSO)200μg/ml,DDB溶液5、10、20μg/ml, Grz溶液5、10、20μg/ml及VOA、VTT、VTP或VTF溶液5、20、80μg/ml,测定并比较不同培养时间(3、6、12、24 h)各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VOA、VTT、VTP、VTF、Grz和DDB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408.53、348.57、676.04、334.33、513.66和458.44μg/ml;细胞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肝细胞上清ALT、AST和NO基本未见改变,BCG+LPS损伤后大鼠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和NO在6、12和24 h较正常大鼠肝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从琐琐葡萄中提取的VOA、VTT、VTP或VTF(5,20,80μg/ml),在6、12和24 h均可不同程度地使升高的ALT、AST和NO明显下降(P<0.01),尤其是VTP和VTF的降酶效果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阳性对照药物DDB和Grz作用相似。结论:琐琐葡萄提取物VOA、VTT、VTP和VTF在体外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5、琐琐葡萄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目的:研究琐琐葡萄提取物VTT、VTP和VTF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阐明维医药用琐琐葡萄治疗肝炎等病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葡萄资源优势,开发出安全、价廉、有效的抗病毒免疫调节制剂或保肝民族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14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组(BCG+LPS组)、DDB阳性对照组(200 mg/kg)以及VTT、VTP和VTF低、中、高剂量组(50、150、300 mg/kg)共12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脾脏系数,采用连续监测法或比色法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ALT、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NO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中CD4+/CD8+细胞亚群的比例,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4(IL-4)细胞因子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凋亡基因Bax和Bcl-2在小鼠肝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1)VTT、VTP和VTF均可不同程度地抵抗免疫性损伤所致小鼠肝脏和脾脏的肿大,有效恢复肝组织ALT和AST活性,升高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减少MDA和NO的生成,尤其是VTF升高小鼠肝组织SOD活性具有显着的剂量依赖关系,而降低NO生成作用在各受试物中都显示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2)VTT、VTP和VTF未引起小鼠外周血CD4+、CD8+细胞数量的变化,但各受试物的高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显着降低IFN-γ的分泌,促进IL-10的分泌,同时也呈现出降低IL-2分泌,促进IL-4分泌的趋势,且VTT和VTF各剂量组间促进IL-10的分泌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VTT、VTP和VTF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分泌,恢复Th1/Th2细胞的平衡;(3)VTT、VTP和VTF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Bax的表达,并促进Bcl-2的表达,恢复凋亡基因Bax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平衡,且VTP各剂量组间对Bax和Bcl-2表达的调节均具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而VTF各剂量组间对促进Bcl-2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4)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VTT、VTP和VTF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恢复肝脏功能,与生化检查结果相一致。结论:VTT、VTP和VTF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物酶活性,有效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生成,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善肝细胞功能,调节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分泌,恢复Th1/Th2细胞的平衡及调节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等有关。综合琐琐葡萄植物化学分析、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初步证实,琐琐葡萄发挥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至少包含三萜、黄酮和多糖三大类化合物;而抑制HBV HBsAg、HBeAg分泌和HBV DNA合成及提高机体抗氧化物酶活性,有效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生成,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善肝细胞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抑制肝细胞过度凋亡的综合作用,可能是琐琐葡萄提取物VTT、VTP和VTF发挥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药理学作用机制。这为阐明VTT、VTP和VTF与琐琐葡萄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维吾尔医药用琐琐葡萄治疗乙型肝炎等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将促进维吾尔医药的理论发展,为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葡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进一步研制开发安全、有效、价廉的免疫调节制剂或抗病毒民族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伴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十年转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伴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十年转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乙型肝炎病毒既往感染者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流行病学
    1.2 HBV感染与HCC的关系
    1.3 HBV既往感染与HCC的关系
    1.4 NAFLD与HCC的关系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相关术语定义及诊断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HCC的病因分布
    3.2 HBV既往感染与现症感染基础上发生HCC患者的临床特征
    3.3 NAFLD与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HCC风险之间的关系
    3.4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3.5 NAFLD在HBV既往感染者和现症感染者分布差异的亚组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HCC病因分类
    4.2 NAFLD与HBV既往感染者发生HCC的关系
    4.3 肝硬化对NAFLD与HBV既往感染者发生HCC之间关系的影响
    4.4 年龄对NAFLD与HBV既往感染者发生HCC之间关系的影响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现状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指标
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3)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及主要位点HLA-DR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HBV-ACLF临床特征及炎症因子谱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HBV-ACLF的GWAS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关联位点的验证及主要位点精细解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HLA-DRB1*1202 风险等位对HBV变异的限制作用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不足与展望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定义及病因变迁、病理生理机制及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乙型肝炎研究及我国防治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HBV感染及转归
2 HBV的发现
3 HBV感染模型的建立
4 HBV受体的研究进展
5 我国乙肝的防治
    5.1 HBV防控现状
    5.2 HBV防控所面临的问题
    5.3 抗病毒治疗现状
    5.4 抗病毒治疗所面临的问题
6 小结

(5)乙肝病毒感染者e抗原状态及肝脏生化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病原学
    1.2 慢性 HBV 感染的流行病学
    1.3 慢性 HBV 感染的自然史
    1.4 慢性乙肝与急性乙肝
    1.5 慢性 HBV 感染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
    1.6 慢性乙肝的治疗及预防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3 数据采集
    2.4 检测方法、试剂及仪器
    2.5 统计学方法
    2.6 研究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本研究健康体检人群 HBsAg 阳性率详细见表 3.1
    3.2 HBsAg 阳性人群年龄构成比及性别分布详细见表 3.2
    3.3 HBeAg 血清转化率 1.91%/年;HBeAg 转阴率 2.79%/年(详细见表 3.3 )
第4章 讨论
    4.1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布及人群
    4.2 HBV 感染者 HBeAg 阴性组和阳性组的性别差异
    4.3 HBV 感染者 HBeAg 阴性组和阳性组的年龄差异
    4.4 HBV 感染者 HBeAg 阴性组和阳性组的血糖差异
    4.5 HBV 感染者 HBeAg 阴性组和阳性组的转氨酶差异
    4.6 HBV 感染者 HBeAg 阴性组和阳性组的γ-谷氨酰转肽酶差异
    4.7 HBV 感染者 HBeAg 阴性组和阳性组的白蛋白差异
    4.8 HBV 感染者 HBeAg 阴性组和阳性组的胆固醇差异
    不足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HLA-DQA1基因rs9272346和SNX5基因rs7271350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不同转归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二十~四十岁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HBV M定量与肝损害的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四.结果判断
    五.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文献回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英文缩略语表
二、摘要
    1.中文摘要
    2.ABSTRACT
三、前言
四、文献综述
    1.祖国医学对CHB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2.现代医学对CHB的研究进展
    3.小结
    4.问题与展望
五、谢师治疗CHB的经验总结
    1.病因病机
    2.辩证
    3.论治
六、医案举隅
    1.病例一
    2.病例二
    3.病例三
七、讨论
八、结论
九、致谢
十、参考文献
十二、个人简历

(10)琐琐葡萄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琐琐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
    1 引言
    2 实验与结果
        2.1 仪器与试剂
        2.2 琐琐葡萄有效部位的富集
        2.3 琐琐葡萄有效部位中特征性成分的分离
        2.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5 琐琐葡萄总三萜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2.6 琐琐葡萄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2.7 VTP 还原能力的测定
        2.8 VTP 清除 DPPH 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5 附图
第二部分 琐琐葡萄体外抑制 HBV 的实验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HepG 2.2.15 细胞的毒性作用
        3.2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HepG 2.2.15 细胞分泌HBsAg 和HBeAg 的影响
        3.3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HBV DNA 的影响
        3.4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HepG 2.2.15 细胞分泌HBeAg 影响的联合作用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琐琐葡萄体内抗鸭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DHBV DNA 的抑制作用
        3.2 琐琐葡萄提取物对鸭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琐琐葡萄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
        2.1 动物
        2.2 药品与试剂
        2.3 仪器
    3 方法
        3.1 大鼠原代肝细胞的制备
        3.2 肝细胞质量检查
        3.3 细胞毒性试验
        3.4 细胞活性试验
        3.5 指标检测及方法
        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4.2 琐琐葡萄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后培养上清液中AST 活性的影响
        4.3 琐琐葡萄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后培养上清液中ALT 活性的影响
        4.4 琐琐葡萄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后培养上清液中NO 含量的影响
    5 讨论
    6 小结
第五部分 琐琐葡萄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和脾脏脏器系数的影响
        3.2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匀浆中ALT 和AST 活性的影响
        3.3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匀浆中SOD 活性及MDA、NO 含量的影响
        3.4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中CD_4~+和 CD_8~+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3.5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h1 和Th2 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3.6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Bax 和Bcl-2 表达的影响
        3.7 琐琐葡萄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乙型肝炎抗病毒研究进展(综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四、伴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十年转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乙型肝炎病毒既往感染者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D]. 陈丽.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D]. 罗雪. 重庆医科大学, 2019(12)
  • [3]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及主要位点HLA-DR功能解析[D]. 谭文婷. 第三军医大学, 2016(11)
  • [4]乙型肝炎研究及我国防治现状[J]. 丁善龙,王杰,鲁凤民. 传染病信息, 2013(06)
  • [5]乙肝病毒感染者e抗原状态及肝脏生化功能分析[D]. 李福玮. 吉林大学, 2012(10)
  • [6]HLA-DQA1基因rs9272346和SNX5基因rs7271350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不同转归的关联性研究[D]. 余金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7]二十~四十岁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HBV M定量与肝损害的关系探讨[D]. 刘娜. 延安大学, 2010(05)
  • [8]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因素的研究进展[J]. 刘娜,徐光华,张雅芳.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9(05)
  • [9]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经验研究[D]. 苏抗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10]琐琐葡萄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涛. 新疆医科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HDV感染乙型肝炎患者十年结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