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蔬菜种植成为高陵调整产业结构重头戏(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21)在《黄泛区农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发展战略问题一直是企业战略领域一个重要的前沿研究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企业发展战略和战略转型方面,本文主要以黄泛区农场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我国农业领域的国有经济的主要代表就是农垦,农垦是我国粮食与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还是保障我国重要农产品供给、市场调控的支柱,同时又引领着现代农业的进步,是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典型代表。此外,农垦还对我国边境的安全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整体的农垦关系界限很不清晰、农垦的国有农场承担了太多本不应该由自身承担的社会职能,农垦发展进程缓慢、运营效率低下、机制不够健全、农垦企业盈利不足,甚至有些农垦企业连年严重亏损等问题亟待解决。作为河南省最大的农垦企业,河南省黄泛区农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由于历史原因,长期承担着沉重的社会包袱,每年办社会职能支出将近1亿元人民币,影响了农场的运行,通过办社会职能改革,去除了社会化职能的包袱,因此黄泛区农场接下来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企业化改革和发展,黄泛区农场如何在社会职能剥离之后发展,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怎样实施发展战略,达到可持续发展,成为黄泛区农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业人士等方法对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的经济、社会、体制以及土地、职工素质、人员组织构成、职工现状进行分析,运用PEST进行外部环境分析,进行了农垦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定量分析,又运用波特五力进行行业环境分析,分析得出来黄泛区农场内部的优点、缺点,外部的机会和所遇到的挑战。采用SWOT矩阵对黄泛区农场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了定性研究,运用对外部因素分析的工具EFE和内部因素分析的工具IFE进一步量化分析研究,得出黄泛区农场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出来的内外部环境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加入QSPM矩阵进一步分析,通过专家打分赋予权重,得出黄泛区农场比较适合进行多元化发展战略。接下来就是在愿景及战略目标下,黄泛区农场如何提高自身的环境识别能力、持续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能力,统筹实施发展战略,达到“大农场统筹发展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使农场能够持续发展壮大,示范带动垦区其他中小型的国有农场,本文中针对农场需要实施的战略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使发展战略能够更好地实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真正使农场能够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农产品品牌创立和宣传,发展并促进农业、工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黄民杰[2](2021)在《村庄转型视角下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基于陕西省三个村庄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经过40多年农村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变迁,中国的村庄表现出乡村产业和农民就业结构多元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身份农民向职业农业转型以及传统村庄共同体逐渐瓦解等转型特征,农村的社会和经济结构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村庄经济基础及社会关系结构的改变,必然导致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扩散方式、农民技术需求以及价值观念和行动逻辑发生根本性改变,而这些改变将会对现代农业技术在村庄的扩散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通过研究村庄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农业技术扩散问题可以充分理解新发展时期现代农业技术在村庄扩散的社会基础和运作逻辑,进而判断农民的技术采纳原则和行动逻辑,为新技术的扩散与应用提供依据,对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以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的三个不同发展类型村庄为主要调查区域,通过田野实地调查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文献分析以及个案访谈等研究方法,同时运用社会系统理论、社会转型理论以及农业技术扩散理论等理论综合分析村庄转型背景下农业技术扩散的社会基础和扩散过程,进而探讨村庄社会转型发展对技术扩散产生的重要影响,为新时期现代农业技术在村庄实现更大范围的扩散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和理论资源。研究发现:村庄的转型发展是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共同推进的必然结果,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实现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根本路径选择。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转型、农民职业化转型、农业商品化进程加快以及村庄治理经济服务特征突显等村庄转型的发生,为现代农业技术在村庄的传播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支撑;另一方面,现代技术变革与创新、全过程和精细化的技术服务以及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等变化亦反过来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由此明显可以得出结论,即技术变革与社会转型从本质上看是一个持续相互构建的社会过程。基于上述认识,现代农业技术在村庄要真正实现“落地”,需要深刻把握农业技术的扩散与农业转型发展、农民职业化以及村庄治理方向转变等方面存在的密切联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即(1)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发展,重视不同类型农户的差异化技术需求;(2)继续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加快实现其职业化转型;(3)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满足农民多元化及精细化的技术需求;(4)积极推动农业治理转向,增强村庄治理主体能力。最后,需要我们反思的是,现代化的语境下的国家和市场的力量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农业的发展被嵌入到标准化和市场化的话语体系当中。然而,农民作为直接面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实践主体,小农户在现代农业技术的“话语控制”与“凝视”并不会一味的选择“盲目追崇”或者“被动接受”,而是在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多元化的实践策略。因此,现代农业技术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充分把握村庄转型、农业技术传播与扩散以及农民行动实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规范技术使用伦理及降低技术使用风险,进而才能保证“科技兴农”目标的真正实现,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李治兵[3](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韩潇[4](2020)在《乡镇政府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青岛即墨区J镇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取得了很大成效,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各项基本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各地区在经济、政策、文化、历史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必然存在中一系列的现实挑战。因此,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有预见性地主动寻找乡镇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政策内容为根据对乡镇精准扶贫实施适度细化与调整,对完成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以青岛即墨区J镇精准扶贫实施为研究对象,了解目前扶贫工作出现的各类问题,对青岛即墨区J镇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把精准扶贫相关的政策与该镇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切实有效的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论文首先阐述了精准扶贫的概念、理论基础以及精准扶贫的特征和研究背景。进而,以青岛即墨区J镇为例,借鉴具体事例和众多研究方法,对现实中的乡镇精准扶贫实施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识别方式单一、“市场”失灵、宣传不到位、帮扶对象退出难等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所出现的问题背后的原因,力图更加全面地把握乡镇精准扶贫实施中的短板。最后,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完善健全精准识别机制、精准帮扶“对症下药”、完善精准管理机制和建立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和完善乡镇精准扶贫实施的措施与建议,希望为我国乡镇精准扶贫实施的研究,尤其是和青岛即墨区J镇类似的乡镇精准扶贫实施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王雅萍[5](2020)在《兰州新区西岔镇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作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做好乡村的农业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兰州新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目前农业种植模式,按照高效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农业发展要求,在现有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指导与重点支持,发挥资源优势,顺应特色产业发展趋势,推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施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发展。文章基于兰州新区西岔镇高原夏菜生产现状,通过对西岔镇所辖8个行政村农业种植情况的调查,重点对西岔镇岘子村、团庄村、漫湾村、陈家井村四个行政村高原夏菜种植方式、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产量进行调查,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华种植合作社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推动西岔镇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1.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文献、整理资料,以西岔镇为基本单位,收集高原夏菜种植相关数据。分析出目前当地高原夏菜种植模式为家庭式种植模式;统计出西岔镇2014-2019年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为2.8万亩、2.9万亩、3.3万亩、2.6万亩、2.7万亩、1.26万亩。高原夏菜主要种植种类为西兰花、松花、甜脆豆、娃娃菜、绿波菜。各类蔬菜产量分别为甜脆豆1-1.15(吨/亩)、娃娃菜4-5(吨/亩)、西兰花1.25-2.5(吨/亩)、绿菠菜1.5(吨/亩)、松花2.25(吨/亩).2.分析西岔镇高原夏菜发展现状,针对现状找出阻碍西岔镇高原夏菜发展的问题为:种植区不集中,规模化程度不高;种植品种单一,土地连作情况严重;农业设施化程度不高;冷链基础设施不发达,缺乏蔬菜深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窄,市场覆盖率低等。3.以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为例,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运用现代设施农业,采用“合作社+基地”的生产模式,证实这种种植模式适应兰州新区西岔镇高原夏菜的发展。4.提出改变西岔镇原有的家庭式生产方式,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立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实现“优质种植--产品深加工--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笪玲[6](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认为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蔡佳欢[7](2020)在《崇州市邵巷子川西林盘环境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地进步,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在积极寻求一种新的突破口,川西林盘作为成都平原一种独特的乡村聚落形态,其空间形态、林盘环境然发生改变,如果这种改变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林盘来说将会是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川西林盘的优化改造需要去追寻一种平衡的状态,林盘环境的优化改造应该建立在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前提下,既要有发展也要有保护,这对于川西林盘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崇州市”邵巷子“川西林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对比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在总结以往川西林盘景观建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以人居环境优化改善与林盘发展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全面分析川西林盘的景观建筑特点与环境空间结构,并总结出一套基于川西林盘实际状况的景观建筑优化设计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性的探讨当前川西林盘的发展模式,以求找到林盘发展与传承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整篇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目标及创新点、研究的内容及对象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梳理基本概念以及林盘环境优化设计相应的理论分析,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第三部分:对川西林盘的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对川西林盘环境优化改善的问题与策略进行研究;第五部分:对崇州市邵巷子林盘进行环境优化设计研究;第六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及研究成果并分析研究的不足与展望。通过对“邵巷子”川西林盘环境优化设计的研究,以求对川西林盘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些许参考,使川西林盘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能够长远健康的发展。
邢冰[8](2019)在《精准扶贫视角下理合务镇产业扶贫蔬菜大棚项目的优化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任务。我国将精准扶贫作为国家基本方略。而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头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是精准扶贫的“发动机”。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通过产业扶贫实践,结合产业发展战略,不断摸索引进适合的产业项目,为本地区脱贫摘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以笔者工作所在地——山东省临邑县理合务镇产业扶贫蔬菜大棚项目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资料分析等具体研究手段,结合经济学、管理学说理论以及产业扶贫项目实践,通过对该地所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困境进行分析,探究理合务镇以蔬菜大棚为例的产业扶贫项目所面临困境的具体原因,得出了对政府改进产业扶贫项目管理的对策性建议。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扶贫项目的相关研究,并归纳总结出已有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其次是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的解释;然后以实地调研为依据,并设计调查问卷,具体分析了理合务镇贫困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出理合务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困境、原因;最后针对产业扶贫项目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优化政策建议。指出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应严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的目标要求,大力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中的作用,对项目的实施要加强质量建设精准监督,同时加大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充分保障贫困农户的知情权、参与权,最后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加大乡村旅游带动等等来促进产业扶贫项目的发展。
闵建华[9](2019)在《大方:乌蒙腹地“花”正红》文中研究指明大方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围绕"农民缺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通过实施"送技术下乡""恒大结对帮扶"等,对全县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分批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让贫困群众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遍地蔬菜绿,千亩辣椒红,烤烟闪金光,猕猴桃采摘忙。初秋时节,走进大方县理化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岳利苹[10](2019)在《河南种植业结构变动对种植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十三五”以来,农业结构又面临重大的调整,这是继1998年以后又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计划,作为农业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种植业,正经历从追求农作物产量向质量与经济效益的转变。此次种植业结构调整,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振兴乡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数理分析与模型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河南种植业1996-2017年的统计数据,以五年计划为划分依据分为5个研究阶段,研究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为代表的种植业结构变动,测度种植业结构对产值的贡献以及影响种植业结构变动的因素,试图达到以下3个目的:(1)发现河南种植业结构变动的一般特征;(2)研究种植业结构对种植业总产值增长量的贡献程度;(3)探讨影响种植业结构变动的因素。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先微量下降,又缓缓微升,经济作物所占比重先微量上升,然后逐年下降份额持续减少;蔬菜瓜果种植面积比例持续稳步上升。用因素分解模型测算种植业结构对种植业总产值增长量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贡献突出,对种植业产值增长意义非凡。价格贡献时好时坏,波动较大,严重影响到产值增长量的变动。总种植面积贡献始终为正贡献,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对种植业产值做出应有的贡献。结构贡献不同程度上制约了种植业产值的增长,但是制约程度在下降,说明种植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调整。在整个研究阶段,从种植业内部分类来看,价格贡献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中呈反方向运动,粮食作物的价格贡献由负转正,经济作物的价格贡献由正转负。结构贡献在粮食作物中由负转正,在经济作物中始终对产值增长为负贡献,种植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通过对影响种植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分析来看,在政治因素影响下,河南种植业趋向单产高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份额就大,反之,种植份额就会萎缩;单位面积成本对种植业结构影响微弱于单位面积收益,农户首先倾向的是种植净利润高的作物,在同等的收益水平下,才会倾向于种植成本低的作物,成本结构上,物质与服务费用比例高,人工费用比例低,机械费用比例高的作物种植份额增加,反之种植份额下降;在机耕、机播和机收的3个劳作过程中,综合机械化程度越高,作物种植面积越大,机械化程度越低,作物种植面积越小;不同时期农业政策支持的作物有差异,政策倾向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快。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河南种植业结构调整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河南种植业结构向着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向发展,向着有利于河南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蔬菜种植成为高陵调整产业结构重头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蔬菜种植成为高陵调整产业结构重头戏(论文提纲范文)
(1)黄泛区农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概念界定 |
2.1.2 企业战略管理 |
2.1.3 企业发展战略 |
2.1.4 战略分析工具 |
2.2 国内外战略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理论综述 |
3 黄泛区农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1 黄泛区农场的概况 |
3.1.1 黄泛区农场的历史 |
3.1.2 自然地理资源 |
3.2 黄泛区农场发展的现状 |
3.2.1 黄泛区农场现状简介 |
3.2.2 黄泛区农场投资情况 |
3.3 黄泛区农场改革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
4 黄泛区农场外部环境分析 |
4.1 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现代农垦行业关键成功因素 |
4.2.1 农垦行业关键成功因素识别 |
4.2.2 关键成功因素评价 |
4.3 行业环境分析 |
4.3.1 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 |
4.3.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3.3 替代品或替代服务的威胁 |
4.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4.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4.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 |
5 黄泛区农场内部环境分析 |
5.1 综合管理因素 |
5.1.1 体系建设能力 |
5.1.2 管理创新能力 |
5.1.3 管理经营能力 |
5.2 产品实现过程因素 |
5.2.1 产品创新能力 |
5.2.2 产业发展能力 |
5.2.3 产业融合能力 |
5.3 资源保障因素 |
5.3.1 整合资本能力 |
5.3.2 人力资源能力 |
5.3.3 品牌建设能力 |
5.3.4 技术能力分析 |
5.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矩阵 |
6 黄泛区农场发展战略选择 |
6.1 企业愿景与目标 |
6.1.1 企业定位 |
6.1.2 企业愿景 |
6.1.3 战略目标 |
6.2 黄泛区农场战略分析与确定 |
6.2.1 IE矩阵 |
6.2.2 SWOT矩阵分析 |
6.2.3 备选方案定性分析 |
6.2.4 QSPM矩阵定量分析与战略选择 |
6.3 黄泛区农场发展战略内容 |
6.3.1 产品多样 |
6.3.2 产业多元 |
6.3.3 技术创新 |
6.3.4 品牌建设 |
6.3.5 资源利用 |
6.3.6 多方合作 |
6.4 黄泛区农场发展战略重点任务 |
6.4.1 科技支撑战略 |
6.4.2 品牌多元化战略 |
6.4.3 产业多元化战略 |
6.4.4 机制多元化战略 |
6.4.5 可持续发展战略 |
7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7.1 强化组织领导 |
7.2 完善体制机制 |
7.3 争取部门扶持 |
7.4 多方筹资融资 |
7.5 加强人力资源 |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村庄转型视角下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基于陕西省三个村庄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理论依据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状况 |
1.4.2 国外研究状况 |
1.4.3 研究评述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田野调查概况 |
2.1 调查样本整体概况 |
2.2 调查村庄基本概况 |
2.2.1 于村 |
2.2.2 曹村 |
2.2.3 秦村 |
第三章 现代农业技术的社会基础与扩散过程 |
3.1 现代农业技术扩散的社会基础 |
3.1.1 现代技术话语在村庄社会的构建 |
3.1.2 农村社会的变革 |
3.1.3 村庄传统社会关系的继存 |
3.2 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多元主体行动逻辑及表现 |
3.2.1 农民行动逻辑及表现 |
3.2.2 农业技术生产者和传播者行动逻辑及表现 |
3.2.3 村庄精英行动逻辑及表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推动与阻碍:村庄转型下的现代农业技术扩散 |
4.1 村庄转型对现代农业技术扩散的推动 |
4.1.1 农业的转型发展与现代化 |
4.1.2 农业商品化进程与“全过程”的技术需要 |
4.1.3 农民职业化转型与精细化的技术需求 |
4.1.4 村庄治理方向的转型与农业技术扩散 |
4.2 村庄转型与受阻碍的农业技术扩散 |
4.2.1 村庄空心化对技术扩散的阻碍 |
4.2.2 农民个体理性崛起与受制约的技术扩散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落地”与农业现代化的策略选择 |
5.1 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发展,重视不同类型农户差异化的技术需求 |
5.2 继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实现农民职业化转型 |
5.3 发挥市场主体积极作用,满足农民不断精细化的技术需求 |
5.4 积极实现农业治理转向,增强村庄治理主体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6.1 结论:村庄转型与农业技术的互构 |
6.2 进一步的讨论: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思考 |
附录 |
附录 A: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 B: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及村干部等主体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4)乡镇政府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青岛即墨区J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概念与特征 |
一、精准扶贫的概念 |
二、精准扶贫的特征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
一、参与式扶贫理论 |
二、精细化管理理论 |
第二章 青岛即墨区J镇精准扶贫实施措施及成效 |
第一节 青岛即墨区J镇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
一、青岛即墨区J镇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 |
二、青岛即墨区J镇贫困人口及脱贫情况 |
第二节 J镇精准扶贫实施的措施 |
一、制定与执行精准扶贫政策 |
二、培育精准扶贫人才队伍 |
三、推进基础设施及扶贫项目建设 |
四、狠抓精准扶贫工作监督管理 |
第三节 J镇精准扶贫实施的成效 |
第三章 青岛即墨区J镇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精准识别中存在的问题 |
一、目标瞄准偏 |
二、识别方式单一 |
第二节 精准帮扶中存在的问题 |
一、精准帮扶工作格局“失灵” |
二、信息不对称 |
三、贫困群体标签化 |
四、产业开发能力差 |
第三节 精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宣传不到位 |
二、建档立卡信息有错漏 |
三、帮扶对象退出难 |
四、扶贫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
第四节 精准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
一、扶贫效果有待商榷 |
二、考核结果未发挥作用 |
第四章 完善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健全精准识别机制 |
一、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贫困人口认定标准 |
二、完善精准识别程序 |
第二节 精准帮扶“对症下药” |
一、需要大幅增加扶贫投入 |
二、探索电子商务推进扶贫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
三、消除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 |
第三节 完善精准管理机制 |
一、强化工作责任 |
二、强化任务落实 |
三、强化改革支撑 |
第四节 建立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一、坚持实事求是 |
二、坚持规范操作 |
三、坚持正面鼓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兰州新区西岔镇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
1.1.2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及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
1.1.3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1.4 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
1.1.5 兰州新区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西岔镇农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蔬菜产业优势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西岔镇农业发展状况 |
2.2.1 西岔镇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
2.2.2 西岔镇农业产业结构概况 |
2.3 西岔镇蔬菜产业发展优势 |
2.3.1 地理优势 |
2.3.2 政策优势 |
2.3.3 区位优势 |
2.3.4 消费市场扩大 |
2.3.5 产地富硒优势 |
2.3.6 良好的创新优势 |
第三章 西岔镇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3.1 西岔镇蔬菜种植现状调查 |
3.1.1 西岔镇蔬菜种植面积 |
3.1.2 西岔镇蔬菜区域分布 |
3.1.3 西岔镇蔬菜种植品种 |
3.1.4 西岔镇蔬菜产量 |
3.1.5 西岔镇蔬菜种植模式 |
3.2 蔬菜生产资料服务现状 |
3.3 蔬菜加工、包装、储藏现状 |
3.3.1 蔬菜加工 |
3.3.2 蔬菜包装 |
3.3.3 蔬菜储藏现状 |
3.3.4 尾菜处理 |
3.4 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 |
3.4.1 技术培训方面 |
3.4.2 示范推广 |
3.5 蔬菜销售与品牌建设 |
第四章 西岔镇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蔬菜种植种类不集中、规模较小,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
4.2 种植种类单一,土地连作情况严重 |
4.3 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
4.4 没有品牌优势,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
4.5 蔬菜种植农户年龄偏大,制约了持续增收 |
4.6 冷链基础设备设施不发达,缺乏蔬菜精深加工企业 |
4.7 销售渠道窄,市场覆盖率低 |
第五章 西岔镇蔬菜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5.1 发展高原夏菜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
5.2 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
5.3 完善冷链基础设备设施 |
5.4 发展蔬菜精深加工企业 |
5.5 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市场覆盖率 |
5.6 农业与科技创新相融合 |
5.7 发展无公害蔬菜 |
5.8 尾菜处理与地膜回收 |
第六章 案例分析——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 |
6.1 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发展背景 |
6.2 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组织结构及特点 |
6.2.1 基地建设地点 |
6.2.2 基地建设规模 |
6.2.3 基地农业设施 |
6.2.4 种植情况概述 |
6.2.5 种植种类及面积 |
6.3 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生产运作机制 |
6.4 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资金及利益分配 |
6.4.1 种植收支 |
6.4.2 利益分配 |
6.5 兰州新区国华种植农民合作社借鉴意义及局限性 |
6.5.1 借鉴意义 |
6.5.2 局限性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民族村寨 |
三、民族村寨旅游 |
四、旅游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环境贫困理论 |
二、资源诅咒理论 |
三、精准扶贫理论 |
四、乡村治理理论 |
五、土地产权理论 |
六、文化资本理论 |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
一、资源禀赋 |
二、脱贫攻坚 |
三、市场驱动 |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
二、扶贫绩效计算 |
三、绩效评价分析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四、福利改进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
一、肇兴侗寨概况 |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崇州市邵巷子川西林盘环境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与政策背景 |
1.1.2 文化与生态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对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目标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川西林盘研究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川西林盘的定义 |
2.1.2 乡村聚落 |
2.1.3 林盘景观 |
2.1.4 林盘建筑 |
2.1.5 林盘优化设计 |
2.2 川西林盘环境优化设计研究的理论分析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持续发展学理论 |
2.2.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案例分析 |
2.4.1 国外案例 |
2.4.2 国内案例 |
2.5 本章小结 |
3.川西林盘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
3.1 林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2.1 地理环境 |
3.2.2 水文环境 |
3.2.3 气候环境 |
3.2.4 生态环境 |
3.2.5 动植物分布 |
3.2.6 交通环境 |
3.3 林盘的整体现状 |
3.3.1 生态现状 |
3.3.2 景观与建筑现状 |
3.3.3 发展现状 |
3.4 林盘的特征分析 |
3.4.1 形态特征 |
3.4.2 空间特征 |
3.5 林盘的价值研判 |
3.5.1 生态价值 |
3.5.2 文化价值 |
3.5.3 经济价值 |
3.6 林盘的种类概述 |
3.7 本章小结 |
4.川西林盘环境优化的问题与对策 |
4.1 川西林盘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数量急剧减少,形态不断演变 |
4.1.2 设计介入不足,景观杂乱、建筑破败 |
4.1.3 缺少合理的产业发展策略,公共设施不完善 |
4.2 川西林盘环境优化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剖析 |
4.3 川西林盘环境优化设计的对策研究 |
4.3.1 林盘环境优化设计的整体对策 |
4.3.2 林盘环境优化设计的具体原则 |
4.4 案例与调研总结 |
4.5 本章总结 |
5.邵巷子川西林盘环境优化设计实践 |
5.1 崇州市邵巷子林盘概况 |
5.1.1 整体概况 |
5.1.2 景观现状 |
5.1.3 宅院现状 |
5.1.4 其它现状 |
5.2 邵巷子林盘环境优化设计内容与策略 |
5.2.1 设计概述 |
5.2.2 邵巷子川西林盘景观优化主要内容与策略 |
5.2.3 邵巷子川西林盘宅院优化主要内容与策略 |
5.3 设计创新点 |
5.4 邵巷子川西林盘环境优化设计方案 |
5.4.1 邵巷子川西林盘环境优化设计分析 |
5.4.2 景观优化设计方案 |
5.4.3 建筑优化设计方案 |
5.4.4 专项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精准扶贫视角下理合务镇产业扶贫蔬菜大棚项目的优化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精准扶贫 |
2.1.3 产业扶贫项目 |
2.2 理论基础 |
2.2.1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2.2 谢若登的资产建设理论 |
第三章 理合务镇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
3.1 理合务镇贫困现状 |
3.1.1 理合务镇总体贫困现状及致贫因素 |
3.1.2 理合务镇贫困人口现状及致贫因素 |
3.2 理合务镇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基础及概况 |
3.2.1 自然及区位条件和产业开发政策 |
3.2.2 种植规模及组织化程度 |
3.2.3 资金投入与项目收益 |
3.2.4 贫困户资产建设及其“精准”帮扶措施 |
第四章 理合务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困境 |
4.1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前:扶贫对象的选择及项目选择不精准 |
4.1.1 项目申请的“精英捕获”背离了精准扶贫的目标 |
4.1.2 产业扶贫项目的选择趋于单一化 |
4.2 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建设过程:项目施工方盲目投资建设,建设质量差 |
4.3 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运营:人力资本及项目资金投入有限 |
4.3.1 项目忽视人力资本开发 |
4.3.2 项目投入资金有限,产业结构难以调整 |
4.4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效果:缺乏“精准管理”、产品滞销 |
4.4.1 项目监管“形式主义”泛滥 |
4.4.2 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造成产品滞销 |
第五章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困境的原因阐释 |
5.1 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之间的矛盾 |
5.2 资金与管理的缺乏造成产业项目难以持续 |
第六章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的优化路径分析 |
6.1 扶贫对象的选择要精准 |
6.1.1 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发挥其在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中的作用 |
6.1.2 “项目精准”——破除产业扶贫项目中精英俘获的藩篱 |
6.2 项目的实施建设要精准:做到“精准管理”、“精准考核 |
6.3 扶贫政策、资金的保障要精准 |
6.3.1 强化扶贫对象主体意识,充分保障贫困农户的知情权与参与权 |
6.3.2 加大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开展技术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6.4 项目扶贫模式要精准 |
6.4.1 创新经营模式 |
6.4.2 加大乡村旅游带动,打造品牌产业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大方:乌蒙腹地“花”正红(论文提纲范文)
围绕种什么调优产业结构 |
聚焦如何种增加产业效益 |
强化创新发展让产业活起来 |
(10)河南种植业结构变动对种植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种植业结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因素分解方法 |
2.2.2 产业结构变动理论 |
3 河南种植业结构概况 |
3.1 种植业结构变动的历史沿革 |
3.1.1 种植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演变 |
3.1.2 种植业结构的内部演变 |
3.2 种植业结构的现状描述 |
3.3 小结 |
4 河南种植业结构对种植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分析 |
4.1 种植业经济产值的描述分析 |
4.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产值增长的贡献计量模型 |
4.2.1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值贡献分解 |
4.2.2 农作物种植面积对产值贡献分解 |
4.3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种植业产值增长的实证分析 |
4.4 种植业结构对总产值增长的相关结论 |
4.4.1 种植业总产值增长量分析 |
4.4.2 种植业粮食作物产值增长量分析 |
4.4.3 种植业经济作物产值增长量分析 |
4.5 小结 |
5 河南种植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
5.1 种植业结构对种植业产值增长量的贡献变动特点 |
5.2 种植业结构变动原因分析 |
5.2.1 政治因素 |
5.2.2 成本收益 |
5.2.2.1 成本收益量 |
5.2.2.2 成本投入结构 |
5.2.3 机械化水平 |
5.2.4 农业政策影响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以市场为导向 |
6.2.2 以科技为支撑 |
6.2.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6.2.4 结合自身生产条件和影响种植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蔬菜种植成为高陵调整产业结构重头戏(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泛区农场发展战略研究[D]. 张帆.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村庄转型视角下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基于陕西省三个村庄的调查[D]. 黄民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乡镇政府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青岛即墨区J镇为例[D]. 韩潇. 青岛大学, 2020(02)
- [5]兰州新区西岔镇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雅萍. 兰州大学, 2020(01)
- [6]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7]崇州市邵巷子川西林盘环境优化设计研究[D]. 蔡佳欢.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精准扶贫视角下理合务镇产业扶贫蔬菜大棚项目的优化对策分析[D]. 邢冰. 广西大学, 2019(06)
- [9]大方:乌蒙腹地“花”正红[J]. 闵建华. 当代贵州, 2019(37)
- [10]河南种植业结构变动对种植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研究[D]. 岳利苹.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