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案在流动过程中如何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温笑笑[1](2020)在《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群体为之做出了贡献,其中流动人口也在其中,同时,老年流动人口也正在成为流动人口中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在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大背景下,出于打工、养老、看病或照顾祖辈的原因等等,老年流动人口流动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常见。但由于本身流动人口和老龄化的特质等因素制约着其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本研究在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公平理论和安德森医疗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的基础上,主要利用2017年重庆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访谈方法分析了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现状,并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从地理可达性、经济可接受性、服务可获得性和个人可接纳性四个维度来探究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不是很好。从地理可达性、经济可接受性、服务可获得性和个人可接纳性来看,主城区和其他区县在个别因素上有差别,但总体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相差并不多。在相关的信息数据方面,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缺乏各个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也是与区域的需求不相匹配,经费的使用效率不够高。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的一些建议:首先,要强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健康教育,提高流动老人的卫生服务参与度。其次,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流动老人的数据统计。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加强对流动老人的统计和调查,确保流动老人健康服务落到实处,全面准确掌握流动老人数据。最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希望通过以上的一些建议,来进一步提高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
刘星延[2](2020)在《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文中研究说明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其中长期占据主体地位的乡城流动人口更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随着家庭化流动逐渐成为主流,女性流动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性别比趋于平衡,关于流动人口性别平等问题的研究与日俱增,其中健康性别差异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研究发现女性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水平显着低于男性。同时,乡城流动人口面临着较大的社会环境落差,健康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也更为复杂。因此,本研究聚焦乡城流动人口,运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分性别描述乡城流动人口的人口社会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特征对自评健康及其性别差异的影响,并考察以上因素对男性和女性乡城流动人口影响的差异性是否因年龄不同而进一步分化。首先,从性别视角对乡城流动人口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进行描述统计发现:在自评健康状况上,女性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水平低于男性,且倾向于低估自身健康水平;在个体社会经济特征上,女性自评健康随受教育程度提高而上升幅度较大,在职与未就业男性的自评健康差异较大;除未婚样本外,其他婚姻状况的女性自评健康水平均低于男性;在个体流动特征上,男性自评健康随流动范围扩大而上升和女性自评健康随流动时间增长而下降的幅度较大;在家庭特征上,不同自评健康水平的男性乡城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化大于女性,同住家庭成员人数相同时女性自评健康水平低于男性;在社会特征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提高女性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水平的同时却降低了男性的自评健康水平;不同自评健康水平的女性健康教育可及性差异大于男性;男性自评健康随医疗服务便捷度降低而下降的幅度更大。为了进一步考察自评健康及其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将乡城流动人口分组并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从个体社会经济特征来看,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性别差异首先是由男性和女性的社会经济特征差距引发的;从个体流动特征来看,健康选择效应和流行病学悖论对老一代男性乡城流动人口影响较大;从家庭特征来看,男性特别是新生代男性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水平随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提高的上升幅度较大,同住家庭成员人数增加仅对老一代女性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起正向作用,对其他乡城流动人口均起负向作用;从社会特征来看,健康教育的多样化对于提高自评健康特别是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的自评健康效果显着,其中新生代女性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水平提升幅度最大,除新生代男性外,处于“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的男性老一代和女性新生代、老一代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水平显着较高。据此,为提高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水平,缩小健康性别差异,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推进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均等化;第二,推进健康教育方式多样化;第三,为乡城流动人口提供有针对性的便民医疗服务;第四,提高乡城流动人口特别是女性的教育普及率;第五,加强对乡城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保障其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张嘉雯[3](2020)在《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数据》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虽然农民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实际上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以及跟随着他们四处转移的家属,却在城镇里无法完全享有和当地市民一样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在现阶段,农民工内部之间已经出现代际更迭的现象,新生代农民工逐步代替了第一代农民工的位置,逐渐成为主力军。两代农民工在面临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时,所面对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是否也如代际更迭一样,产生代际差异,是否需要针对两代农民工构建不一样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一系列问题,已然变得十分重要。本研究以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的数据为样本,从“就医行为”为出发点,以小见大,结合已有文献和理论基础,探索两代农民工是否在“就医行为”方面已产生代际差异,为进一步完善两代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做铺垫,以期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为农民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本文首先对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特征进行描述统计,从个体特征、社会特征及就医行为方面进行代际比较。其次,将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流动时间、流动范围、个人收入等变量纳入两代农民工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两代农民工的就医行为的,最后得出两代农民工是否存在差异的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就医行为是受多种变量共同影响的结果,例如,个人特征的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社会特征方面的个人收入和就业身份等因素;此外,两代农民工的就医行为选择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从大体上看,两代农民工的就医行为选择和医疗服务需求等方面还没有发生代际差异。
孙世禹[4](2020)在《高龄农民工健康风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不断提高,农民工群体逐渐成为城镇劳动力补给的重要储备力量。根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50岁以上的农民工比重近五年来逐年提高,这说明高龄农民工逐渐成为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有关研究表明,人们对于高龄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高龄农民工应当成为健康管理和健康维护的重点对象。本文以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截面数据和相关文献为基础,以高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高龄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和健康状况,选择自评健康和慢性病两个指标对高龄农民工面临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分别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定量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高龄农民工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是从自评健康和慢性病患病综合分析也存在健康风险。(2)高龄农民工面临的健康风险因素较为广泛,除人口学因素外,还有社会经济因素、流动因素、就业因素、健康管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3)高龄农民工面临的健康风险在自评健康和慢性病患病两方面既表现出规律上的一致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流动范围、流入区域、务工行业、月均收入、社会医保参保、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社会交往等因素对他们的自评健康具有显着影响,但未对慢性病患病产生影响;就业身份对高龄农民工构成患病风险,且影响程度最大。在家庭人均收入和社会参与方面,高龄农民工都表现出了自评健康状况良好,但却存在慢性病的问题。这反映出家庭支持能力和社会参与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健康风险因素。针对分析结果,从“治未病”的健康管理角度提出了高龄农民工预防健康风险的策略:在宏观政策层面保障高龄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确保高龄农民工享受平等的健康服务;在中观执行层面推进社区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在微观个人层面,要注意提升高龄农民工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李翔[5](2020)在《共生理论视角下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深入推进,流动人口规模愈加庞大,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融入程度与城镇化质量密切相关。流动人口按照流动范围可以分为省内流动人口和省际流动人口,本文选取农村省际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现状如何;第二,影响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因素有哪些;第三,如何提高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本文选取了 2017年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中的28664份数据样本作为分析资料,并以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搭建了文章的分析框架。将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视为两个共生单元;依据共生模式对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进行分析;借助共生界面提出了本文实证部分的研究假设,以此来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从强化共生单元、优化共生环境、健全共生界面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首先,在分析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时选取了 16个衡量社会融入的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将16个变量合并为三个维度:经济整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再将三个维度整合为社会融入,运用Min-max标准化方法将经济整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社会融入转化为取值在[0,100]之间的变量。根据社会融入得分情况,得出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之间是非对称互惠共生的模式;其次,在探究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因素时,从共生界面角度出发提出了研究假设,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研究假设并进行稳定性检验;再次,通过研究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和影响因素,得出了四点结论:一是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整体偏低,二是个体特征对社会融入影响显着,三是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影响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四是基本公共服务影响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最后,依据共生理论从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一是从强化共生单元角度提出要提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水平,二是从优化共生环境角度提出要改善户籍制度与基本公共服务,三是从强化共生单元角度提出要构建社区社会一体化界面。
江文超[6](2020)在《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开幕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而上海市作为我国第一大流动人口主要集聚区,流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0%,但是流动人口健康服务问题突出,存在供需不匹配、服务不够便捷、可及性亟待提高等问题。“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也强调要立足于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推进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外来流动人员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因此完善流动人口的健康服务体系,对流动人口自身发展、国民健康进步具有重大作用,对于实现健康中国、健康上海至关重要。流动人口的健康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自身生存发展、社会参与及其家庭幸福,而且是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行动的关键环节。而且人口流动长期化趋势增强、流动的家庭化趋势增加对当前上海市健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通过聚焦在分析当前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问题,构建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识别出影响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路径,为改善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提出相关的决策参考,从而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论、供求理论以及需求层次理论出发,通过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体育健身四个维度入手,结合上海市相关健康服务政策,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共发放484份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采用SPSS23.0软件以影响因素差异比较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因素影响程度和影响趋势。通过借鉴国内外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经验和做法,获得相关启示,进一步提出了如何有针对性的完善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的措施和建议。通过实证分析计算出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最终得分为3.67分,总体情况良好。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对不同年龄段的流动人口需要侧重不同健康服务以满足需求,提高生活水平更有利于流动人口享受健康服务,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流动人口自我健康能力,对郊区进行健康资源的平衡更有利于流动人口享受服务,促进流动人口健康水平有助于提升健康服务质量。最后,从启示中提出了完善针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和服务模式,全方位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流动人口健康状况、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范围和专业化程度、确保体育健身服务的供给等对策。
郭书剑[7](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于雪艳[8](2019)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青年人才流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长三角城市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区域内人才流动与整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研究数据表明,长三角区域内部人才流动率低,严重制约了人才效用发挥和区域合作进程。因此,研究影响人才流动意愿的主客观因素,促进长三角人才自由有序流动和人才资源共享共用,对于整合区域资源,增强区域竞争力,早日实现长三角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以18-40周岁的青年人才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青年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调查。首先对国内外人才流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将影响人才流动的原因分为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然后用分层抽样法对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16个单位的青年人才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492个,并用SPSS25.0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个人因素中的性别、收入、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和社会因素中的制度环境满意度、人才政策满意度对长三角区域青年人才的流动意愿有显着影响,组织因素方面的影响不显着。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区域内人才流动提供参考。
黄鑫[9](2019)在《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大量农村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由于传统户籍制等因素,政府相关部门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水平有待提升,流动人口未能享受与常住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因此,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与治理效率,对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以公共管理为视角,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方式,较为系统全面地对闽侯县当地公共卫生服务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水平及现状展开研究。通过了解目前闽侯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导致流动人口服务水平较低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展开研究分析,为政府在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本文主要通过实证调查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了解流动人口对闽侯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度、满意度等情况。另一方面本文以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践为基础,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等资料,探索当前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服务理念、卫生服务资源、管理机制这三方面来展开分析,找出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对流动人口信息难掌握,存在漏管现象;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投入不足;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进行讨论。通过综合分析研究闽侯县卫生服务现状、问题、成因,提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对策建议包括运用健康大数据,健全健康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健康信息;建立高素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合理配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健全财政制度,提高资金补助力度等。
李颜如[10](2020)在《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高校人才流动频率是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近年来,国内高校间以重金“挖、抢”有“帽子”和“头衔”的人才,形成人才流动失序的乱象,同时,又存在一般教师人才难以流动的现象。因此,人才流动的管理需要遵循学术市场规律,应该以市场主导而不是行政管理对人才流动的规制。本课题确立流动绩效的新理念,旨在有效遏制高校人才流动的功利化倾向,通过改造高校传统绩效评价手段,尝试以科学的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促进高校人才流动,助推高等教育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相关学者关于高校人才流动趋势、影响高校人才流动的多方因素、高校人才绩效评价、高校人才流动与绩效评价关系等大量文献,成为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分析与探究,找出传统绩效管理对高校人才评价的不足之处。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场动力理论、群体知识创新理论以及有限理性理论建立“理论束”,作为本文的理论指导。在对已有的绩效内涵研究进行辨析的基础上,界定和描述人才流动绩效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具体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的相关现状,寻找目前高校人才流动和绩效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根源。结合高校人才流动的现状调查结论,提出构建我国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教育、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划分,确立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经济成本收益三个一级指标,特别是将人才发展潜力指标独立出来,作为对潜力绩效的考察,形成了有限理性主导下的绩效管理和评价新范式。同时,遴选、建立起三级指标库。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得出评价指标权重。本文建议,要充分认识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意义,在实施流动绩效评价中,注意把握三条原则,完善评价的机制,处理好四个问题,以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统筹高校组织的多元主体利益。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能够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体现多元主体的绩效治理,因而能够统筹高校相关各方的利益以及落实各自绩效责任。从教育、社会和经济维度设计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客观评价绩效和推动高校人才流动奠定基础。同时,本文提出以发展潜力指标作为对流动人才潜力绩效的评价,体现出有限理性的追求。本文建议有效实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指标体系,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形成高校人才流动绩效合作治理局面。该论文有图22幅,表47个,参考文献253篇。
二、档案在流动过程中如何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档案在流动过程中如何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1.1 流动老人 |
2.1.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2.1.3 可及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社会公平理论 |
2.2.2 社会支持理论 |
2.2.3 安德森理论模型 |
2.3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2.3.1 分析框架 |
2.3.2 研究假设 |
2.3.3 研究数据来源 |
第3章 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现状分析 |
3.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 |
3.1.1 样本特征 |
3.1.2 样本人群的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障状况 |
3.1.3 样本人群的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的时间状况 |
3.1.4 样本人群的是否接受健康教育的状况 |
3.2 重庆市主城区和区县的样本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 |
3.2.1 地理可达性 |
3.2.2 经济可接受性 |
3.2.3 服务可获得性 |
3.2.4 个人可接纳性 |
3.3 重庆市流动老人和基层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访谈现状分析 |
3.3.1 访谈对象的资料 |
3.3.2 访谈内容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变量的定义与赋值 |
4.2 模型建构 |
4.2.1 实证结果分析 |
4.2.2 小结 |
第5章 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的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计划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数据来源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城流动人口 |
2.1.2 自评健康 |
2.2 研究现状 |
2.2.1 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是健康性别差异的决定因素 |
2.2.2 健康移民效应与流行病学悖论 |
2.2.3 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影响 |
2.2.4 流动人口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
2.2.5 文献述评 |
2.3 理论综述与研究假设 |
2.3.1 理论综述 |
2.3.2 研究假设 |
第3章 性别视角下的乡城流动人口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分析 |
3.1 变量的定义 |
3.2 变量的初步描述统计 |
3.3 不同性别的乡城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 |
3.3.1 女性乡城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总体差于男性 |
3.3.2 同等患病情况下男性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水平高于女性 |
3.4 不同性别的乡城流动人口的个体社会经济特征 |
3.4.1 女性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随受教育水平提高的上升幅度较大 |
3.4.2 就业与未就业的男性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水平分化较大 |
3.4.3 除未婚状态外的女性乡城流动人口自评为健康的比例均低于男性 |
3.5 不同性别的乡城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 |
3.5.1 男性自评健康水平随流动范围扩大而上升的幅度较大 |
3.5.2 女性自评健康水平随流动时间增长而下降的幅度较大 |
3.6 不同性别的乡城流动人口的家庭特征 |
3.6.1 不同自评健康水平的男性乡城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化大于女性 |
3.6.2 同住家庭成员人数相同时女性乡城流动人口健康水平低于男性 |
3.7 不同性别的乡城流动人口的社会特征 |
3.7.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使男性和女性自评健康差距缩小 |
3.7.2 不同自评健康水平的女性健康教育可及性差异大于男性 |
3.7.3 男性自评健康随医疗服务便捷度降低而下降的幅度更大 |
第4章 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1 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
4.2 不同性别的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
4.3 分年龄对不同性别的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
第5章 提高乡城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
5.1 推进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
5.2 推进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
5.3 为乡城流动人口提供有针对性的便民医疗服务 |
5.4 提高乡城流动人口特别是女性乡城流动人口的教育普及率 |
5.5 加强对乡城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保障其合法劳动权益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代际比较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主要概念厘定 |
一、农民工 |
二、就医行为选择 |
三、代际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基础理论 |
一、代际差异理论 |
二、社会融入理论 |
三、政府责任理论 |
第三节 “就医行为选择”的衡量指标 |
第四节 研究假设 |
一、两代农民工在医疗机构选择上的影响因素 |
二、两代农民工在医疗费用报销方式选择上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一项经验研究: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的数据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第二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主要特征 |
一、个体特征的代际比较 |
二、社会特征的代际比较 |
三、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 |
第三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异同点 |
第四章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个体特征对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 |
二、个体特征对医疗费用是否报销的影响 |
三、社会特征对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 |
四、社会特征对医疗费用是否报销的影响 |
第二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五章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特征的公共政策分析 |
第一节 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特征的政策环境 |
一、国家关于农民工就医行为的政策演变 |
二、农民工就医行为的政策特征 |
第二节 农民工就医行为政策执行的主体责任 |
一、政策执行主体责任不清 |
二、执行力不足 |
第三节 农民工就医行为政策执行的保障原因 |
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二、社会保障制度灵活性弱 |
第四节 完善两代农民工就医行为的对策建议 |
一、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待遇 |
二、加强责任主体的政策执行力 |
三、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医疗服务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高龄农民工健康风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健康度量研究 |
1.2.2 农民工健康问题研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假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假设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龄农民工 |
2.1.2 健康风险 |
2.1.3 健康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健康需求理论 |
2.2.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高龄农民工的健康状况 |
3.1 高龄农民工基本情况 |
3.1.1 人口学特征 |
3.1.2 社会经济特征 |
3.1.3 流动情况 |
3.1.4 就业情况 |
3.2 高龄农民工身体健康状况 |
3.2.1 自评健康状况 |
3.2.2 患病情况 |
3.2.3 就诊情况 |
3.3 高龄农民工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 |
3.3.1 心理适应状况 |
3.3.2 社会适应状况 |
3.4 健康管理与公共服务状况 |
3.4.1 健康管理状况 |
3.4.2 健康公共服务状况 |
第四章 高龄农民工自评健康风险因素分析 |
4.1 高龄农民工自评健康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
4.1.1 人口学因素 |
4.1.2 社会经济因素 |
4.1.3 流动因素 |
4.1.4 就业因素 |
4.1.5 健康管理与社会适应 |
4.2 自评健康状况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高龄农民工患慢性病风险因素分析 |
5.1 患慢性病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
5.1.1 人口学因素 |
5.1.2 社会经济因素 |
5.1.3 流动因素 |
5.1.4 就业因素 |
5.1.5 健康管理与社会适应 |
5.2 患慢性病状况的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健康风险预防策略 |
6.1 研究结论 |
6.2 健康风险预防策略 |
6.2.1 保障高龄农民工的基本生活 |
6.2.2 确保高龄农民工享受平等的健康服务 |
6.2.3 推进社区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体系 |
6.2.4 加强职业健康风险管理 |
6.2.5 提升高龄农民工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共生理论视角下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流动人口 |
2.1.2 省际流动人口 |
2.1.3 农村省际流动人口 |
2.1.4 户籍人口 |
2.1.5 社会融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共生理论三要素 |
2.2.2 共生模式影响因素 |
2.2.3 共生基本原理 |
2.3 分析框架 |
3. 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研究 |
3.1 数据说明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筛选 |
3.2 农村省际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分析 |
3.2.1. 性别结构 |
3.2.2. 年龄结构 |
3.2.3. 受教育程度 |
3.2.4. 婚姻状况 |
3.2.5. 流动状况 |
3.3 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指标体系 |
3.3.1 构建指标 |
3.3.2 因子分析 |
3.4 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分析 |
3.4.1 社会融入程度个体差异 |
3.4.2 社会融入程度区域差异 |
3.4.3 共生模式类型 |
4. 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个体界面与社会融入程度 |
4.1.2 家庭界面与社会融入程度 |
4.1.3 社会界面与社会融入程度 |
4.2 指标体系构建与描述 |
4.2.1 个体界面指标描述 |
4.2.2 家庭界面指标描述 |
4.2.3 社会界面指标描述 |
4.3 线性回归模型建构与分析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分析 |
4.4 回归模型稳定性检验 |
4.4.1 分割样本 |
4.4.2 冲击变量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发现 |
5.1.1 社会融入水平整体偏低 |
5.1.2 个体界面:个体特征对社会融入影响显着 |
5.1.3 家庭界面: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影响社会融入 |
5.1.4 社会界面:基本公共服务影响社会融入 |
5.2 政策建议 |
5.2.1 强化共生单元:提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水平 |
5.2.2 优化共生环境:改善户籍制度与基本公共服务 |
5.2.3 健全共生界面:构建社区社会一体化界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流动人口健康状况与配套服务政策 |
1.3.2 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研究现状 |
1.3.3 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评价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流动人口的界定 |
2.1.2 健康服务的界定 |
2.1.3 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的界定与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论 |
2.2.2 供求理论 |
2.2.3 需求层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上海市流动人口现状分析 |
3.1.1 流动人口的数量及地理分布 |
3.1.2 流动人口结构变化及健康特点 |
3.1.3 流动人口可享受的健康服务 |
3.2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存在问题 |
3.2.1 上海市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问题 |
3.2.2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管理服务问题 |
3.2.3 上海市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服务问题 |
3.2.4 上海市流动人口体育健身服务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依据和思路 |
4.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4.1.2 构建指标体系的依据 |
4.1.3 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 |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医疗卫生服务 |
4.2.2 健康管理服务 |
4.2.3 心理健康服务 |
4.2.4 体育健身服务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的模型与步骤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评价实证分析 |
5.1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调查分析 |
5.1.1 问卷设计及分析 |
5.1.2 问卷的项目分析 |
5.1.3 探索性因素分析 |
5.1.4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5.2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描述性统计 |
5.2.1 上海市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统计 |
5.2.2 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结构组成 |
5.2.3 上海市流动人口生活水平状况 |
5.3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评价 |
5.3.1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总评 |
5.3.2 上海市不同流动人口群体健康服务质量评价的比较 |
5.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6.1 健康服务的差异比较 |
6.1.1 基础变量差异比较 |
6.1.2 家庭户籍差异比较 |
6.1.3 生活水平差异比较 |
6.2 健康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
6.2.1 影响影子赋值,建立基本模型 |
6.2.2 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经验借鉴 |
7.1 国内外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经验借鉴 |
7.1.1 香港流动居民的医疗服务 |
7.1.2 厦门:“三师共管”制度下流动人口健康管理 |
7.1.3 西班牙马德里“跨文化护理模式”关注移民心理健康 |
7.1.4 美国波士顿大众体育战略 |
7.2 国内外经验对提升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的启示 |
7.2.1 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启示 |
7.2.2 对健康管理服务的启示 |
7.2.3 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启示 |
7.2.4 对体育健身服务的启示 |
第八章 提升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 |
8.1 提升上海市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对策 |
8.1.1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医疗服务需要 |
8.1.2 完善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
8.1.3 普及相关健康教育,增强卫生保健意识 |
8.2 提升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管理服务质量的对策 |
8.2.1 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
8.2.2 关注多层次人群需求,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
8.2.3 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改善健康服务可及性 |
8.2.4 推动健康管理信息化,整合健康服务一体化 |
8.3 提升上海市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的对策 |
8.3.1 落实企业心理咨询机制,扩大心理健康服务范围 |
8.3.2 增加政府各类专项投入,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质量 |
8.3.3 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增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
8.3.4 建立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评价体系 |
8.4 提升上海市流动人口体育健身服务质量的对策 |
8.4.1 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提升体育服务可及性 |
8.4.2 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水平 |
8.4.3 加强体育健身服务信息化,确保供需双方沟通流畅性 |
8.4.4 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培育扶植体育民间组织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8)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青年人才流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长三角城市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青年人才 |
2.1.2 人才流动 |
2.1.3 流动意愿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人才流动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人才流动原因的研究 |
2.2.3 关于人才流动对策的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及人才流动概况 |
3.1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概况 |
3.1.1 区域经济状况 |
3.1.2 区域一体化历程 |
3.1.3 人才一体化历程 |
3.2 长三角区域人才流动概况 |
3.2.1 人才资源概况 |
3.2.2 人才流动历程 |
3.2.3 人才流动现状与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三角青年人才流动意愿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假设与模型建构 |
4.1.2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
4.1.3 研究方法与步骤说明 |
4.1.4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个人基本信息统计 |
4.2.2 流动意愿情况统计 |
4.2.3 组织与社会满意度统计 |
4.3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3.1 个人因素与流动意愿的相关性 |
4.3.2 组织因素与流动意愿的相关性 |
4.3.3 社会因素与流动意愿的相关性 |
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1.1 假设验证与模型修正 |
5.1.2 研究结果总结 |
5.2 对策建议 |
5.2.1 保障青年人才基本权益和需求 |
5.2.2 创造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 |
5.2.3 制定有利于流动的人才政策 |
5.3 创新点与不足 |
5.3.1 本文创新点 |
5.3.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难点与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流动人口 |
2.1.2 公共卫生 |
2.1.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3 闽侯县流动人口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
3.1 闽侯县流动人口及基本医疗卫生概况 |
3.2 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及现状 |
3.2.1 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及监管方式 |
3.2.2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
3.2.3 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情况 |
3.2.4 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创新举措 |
4 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调查与分析 |
4.1 问卷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内容 |
4.1.3 调查方法 |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1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分析 |
4.2.2 影响流动人口利用闽侯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因素分析 |
4.2.3 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问题分析 |
5 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 |
5.1 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较强,造成信息搜集困难 |
5.2 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
5.3 各乡镇(街道)医疗卫生资源(人才、设备)分布不均衡 |
5.4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支出率偏低 |
6 提高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建议 |
6.1 健全流动人口健康信息共享平台 |
6.2 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健康信息 |
6.3 建立高素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 |
6.4 合理配置基本卫生公共服务资源 |
6.5 健全财政制度,提高资金补助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1 高校人才流动的相关研究 |
2.2 高校人才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2.3 高校人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 |
2.4 高校人才流动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3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的理论基础及运用分析 |
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 社会网络理论 |
3.3 群体知识创新理论 |
3.4 场动力理论 |
3.5 有限理性理论 |
3.6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研究理论基础的运用逻辑及推演 |
4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探 |
4.1 关于绩效的内涵 |
4.2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内涵及其解析 |
4.3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的本质特征 |
4.4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探 |
5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及其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
5.1 有关调查的说明 |
5.2 高校人才流动的相关数据分析 |
5.3 高校人才流动及其绩效评价的调查结论 |
6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
6.1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 |
6.2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维度划分 |
6.3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
6.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5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路径 |
7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相关建议 |
7.1 充分认识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意义 |
7.2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原则把握与互动机制构建 |
7.3 流动绩效评价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
7.4 以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统筹多元主体利益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档案在流动过程中如何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流动老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温笑笑.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2]乡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D]. 刘星延. 山东大学, 2020(09)
- [3]农民工就医行为选择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福建省数据[D]. 张嘉雯. 华侨大学, 2020(01)
- [4]高龄农民工健康风险因素研究[D]. 孙世禹. 河北大学, 2020(08)
- [5]共生理论视角下农村省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D]. 李翔.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上海市流动人口健康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江文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7]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青年人才流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长三角城市的实证调查[D]. 于雪艳.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9]闽侯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研究[D]. 黄鑫.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10]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李颜如.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