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图书情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马瑞羚,王欣[1](2021)在《开源情报分析师素质技能研究——基于情报实战专家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旨在为开源情报分析师提升情报分析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丁爸"发布的原创文章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并借助NVivo进行三级编码,经归纳提炼,构建开源情报分析师素质技能模型,并对实战案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开源情报分析师要具备6种思维能力(关联思维、比较思维、归纳思维、假设猜想思维、质疑思维、细节思维),5种信息能力(信息捕捉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筛选能力、信息验证能力、信息整理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相关知识基础及学会使用开源工具技术。
贾琼[2](2021)在《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意义,能够助推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档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清晰系统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文明传承,加强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因此,以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内容组织、聚合与开发等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不断应用与发展,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与数据化应用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推进的重点领域。一方面,用户对历史文化资源全面获取的需求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政府、社会和个人对历史档案的政治需求、学术需求、文化需求愈发迫切,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等新特征;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的格局,数字人文、数据挖掘、知识组织等理论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历史文献典籍的数据化加工、深度组织与实际应用等工作。但是面对卷帙浩繁、异构多元的历史档案资源,其深度聚合、语义互联、知识映射等问题的应用有效性有待解决。基于此,引入关联数据技术,构建实现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解决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在理论层面、技术应用层面和实践层面具有较强的研究空间和应用场景。本研究在历史档案资源价值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系统的梳理了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资源聚合、关联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具有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的空间;在明确本研究基本研究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上,以档案价值论、档案知识组织、数字人文等理论与方法作为指导,展开系统的研究。首先,提出了关联数据技术驱动下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明确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流程及目标,讨论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关联强度、关联维度、关联阶度以及关联粒度四个维度,基于对历史档案资源层级的划分,提出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整体框架。其次,构建了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对常用的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元数据标准选择的思路和步骤,提出了历史档案资源描述的元数据方案;在对历史档案知识分类、知识本体层级划分等工作的基础上,以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档案为案例对象进行元数据实例研究,并以盛宣怀档案为例构建了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通过元数据元素识别、知识本体概念关系抽取等过程,实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的构建。第三,基于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进一步设计了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语义化操作与发布流程,强化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方案的可操作性。第四,详尽讨论了历史档案资源的聚合服务的主要功能,设计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服务平台。最后,针对目前历史档案资源服务现状,提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实施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调查、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模型构建、技术方案、实现路径等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为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对于激活历史档案价值实现,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满足政府、社会及个人的现实需求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张柳[3](2021)在《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构建及舆情引导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总体国家安全观”也被列为新时代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对社交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是在新形势下应对国家安全环境新变化、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网络的虚拟性,给社交网络舆情的监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社交网络以及舆情用户的特性对社交网络舆情信息生态平衡有着较大的影响,如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与管理,会导致社交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恶化,甚至威胁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如何有效地利用知识图谱构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系统模型,挖掘用户的潜在社群,确定用户的身份特征,并分析出用户的情感倾向,是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切入点。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构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并提出舆情引导策略。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首先,第三章提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系统模型,是全文的理论核心框架,指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系统模型的四个关键要素为信息环境、信息人、信息和信息技术,并通过用户社群图谱、用户身份图谱和用户情感图谱构成多维度的主题图谱;之后,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别基于信息环境、信息人和信息,以“埃航空难”作为典型话题案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用户社群图谱、用户身份图谱以及用户情感图谱,研究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社群发现、用户身份识别以及情感演化规律,为第七章和第八章提供理论支撑;随后,第七章提出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并基于第四、五、六章的分析内容提出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指标,为第八章提出的舆情引导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最后,第八章提出社交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为本文实践层面的落脚点。下面予以详细阐述。第三章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系统构建。首先,提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信息生态要素为环境要素、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以及技术要素;其次,结合知识图谱的相关理论,提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实体识别、关系抽取、属性抽取以及模型构建;然后,指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分别由用户社群图谱、用户身份图谱和用户情感图谱三个维度构成,并从信息环境角度对社群发现、信息人角度对身份识别以及信息角度对情感演化进行深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社交网络舆情进行生态性评价;最后,提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系统模型。第四章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社群图谱构建及关系发现。本章基于信息环境理论,结合JS散度的LDA主题模型构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社群图谱,并进行社群关系发现。采用实证研究法,对“埃航空难”话题下的舆情文本进行主题建模,利用困惑度指标确定舆情用户最优主题数,通过JS散度进行相似度度量,并将计算结果作为边权重,使用VOSviewer软件构建用户社群图谱,进一步划分多个网络社群,对网络社群的主题偏好以及用户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并准确定位网络社群中的意见领袖。本章主要研究社交网络舆情中的信息环境,与第五、六章相呼应,为第七章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指标(B1、B2)和第八章社交网络舆情社群的引导策略提供理论支撑。第五章社交网络舆情用户身份图谱构建及身份识别。本章基于信息人理论,结合LDA主题模型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模型构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身份图谱,并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首先,采用实证研究法,以突发事件“埃航空难”话题作为信息环境构建舆情空间,挖掘舆情用户转发评论文本的深层语义特征,剖析舆情用户的身份特征和传播特征;然后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划分舆情用户类型,结合舆情生命周期,使用Neo4j绘制用户身份图谱,从而有效掌握社交网络舆情用户身份类型,并系统剖析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关注点及演化过程。本章主要研究社交网络舆情中的信息人,与第四、六章相呼应,为第七章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指标(B3、B4、B5)和第八章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的引导策略提供理论支撑。第六章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图谱构建及情感演化。本章基于信息理论,基于字词向量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图谱,有效划分舆情用户情感倾向。首先,采用实证研究法,以突发事件“埃航空难”话题为例对舆情用户的转发评论信息进行情感分类,并对构建的舆情文本情感分类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分析,并验证模型的优越性;然后,结合舆情文本的情感倾向与突发事件舆情发展周期,使用Gephi绘制用户情感图谱,动态展示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演化过程,全面分析网络舆情的发展与舆情用户的情感变化规律。本章主要研究社交网络舆情中的信息,与第四、五章相呼应,为第七章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指标(B6)和第八章社交网络舆情情感的引导策略提供理论支撑。第七章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本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体系。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对突发事件“埃航空难”话题的爆发期阶段进行生态性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有效地解决了生态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为生态性评价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本章与第四、五、六章相呼应,为第八章社交网络舆情情感的引导策略提供理论支撑。第八章社交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本章基于第四、五、六章的研究结论,在第七章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社交网络舆情引导策略。首先从互联网及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的角度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从信息环境、信息人以及信息三个维度提出了引导策略。具体而言,本章从信息环境维度,提出加强衍生话题的监测、完善社交网络舆情话题推送和重视社群服务的社群引导策略;从信息人维度,提出完善用户类型化管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和完善意见领袖沟通机制的用户引导策略;从信息维度,提出社交网络内容精细化管理、重视舆情情感引导、完善健全舆情情感预警机制的情感引导策略。本文在理论层面,提出了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系统构建方式,为社交网络舆情主题图谱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及实践指导。从用户社群、用户身份、用户情感三个不同维度构建了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系统模型,从而使得管控主体能够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社群、有效地识别用户身份、准确地分析用户的情感倾向;同时,提出的生态性评价指标为社交网络舆情生态评价提供了可量化的评价标准,为社交网络舆情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在舆情的具体实践中,能够指导管控主体从社群、用户、情感三个层面入手,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指引社交网络平台的系统开发方向,保障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刘雅姝[4](2021)在《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各种利益诉求增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研究已经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指出,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可见,近年来国家安全思想已上升到重要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各种事故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巨灾风险的防范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社会安全类风险,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重大突发事件产生的诸多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背景下,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立足于系统理论及5W1H方法,融合演化博弈理论、知识图谱理论、事理图谱理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理展开研究,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在对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进行实证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1)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基于系统理论及5W1H分析方法定义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的内涵,突破传统从单一维度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的局限,从系统观角度出发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要素、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行为要素(Who)、事件舆情信息要素(What)、事件事理要素(Why)、事件时间要素(When)、事件环境要素(Where)。系统性地从Who(谁推动、促进了事件演变)、What(事件演变的内容是什么)、Why(事件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等多维度视角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最终基于事件的演变机理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How)。(2)从重大突发事件主体行为的维度(Who)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主体行为演变的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主体行为的演变过程,明确博弈主体是由政府为代表的决策方、以网民为代表的参与方、以媒体为代表的推动方三部分组成,对其博弈动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最后对所构建的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模拟了事件发展热度、事件负面影响持续恶化、政府奖惩机制介入情景下三方主体行为的演变,得出的结论为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主体的管理策略提供现实参考依据。(3)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维度(What)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演变的内容问题。基于知识图谱理论,提出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的构建框架模型及技术架构,进而构建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利用舆情知识图谱挖掘舆情知识三元组、网络传播的路径结构等内容。基于数据驱动思想,通过舆情知识的进一步提取分析得到事件舆情的话题演变、舆情知识网络结构演变等过程。所得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的分析结论有益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舆情治理。(4)从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维度(Why)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演变的原因问题。基于事理图谱理论,采用事理图谱构建的相关方法,通过本体构建、事件抽取、事件关系抽取等步骤构建了面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理图谱及其抽象事理图谱。基于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过程中的事理逻辑知识,深入分析事件之间的演变规律和模式,弥补以往未能详尽阐述重大突发事件在微观层面的演变机理和运行过程的短板。基于知识驱动视角,通过事件逻辑知识演变分析、事件演变的传导路径挖掘、事件演变的动因剖析等角度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逻辑与规律,进而把握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脉络,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5)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How)。依据事件的演变机理得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阐述了在突发事件情景下应如何应对的问题。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研究内容,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1)基于事件主体行为演变的主体管理策略;(2)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的舆情信息治理对策;(3)基于事件主体行为演变、事件舆情信息演变、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三个维度的重大突发事件管控问题。理论层面上,立足于系统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知识图谱理论、事理图谱理论、5W1H等多种理论方法,从事件的主体演变、事件舆情信息演变以及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挖掘等多维视角入手,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通过博弈论、知识图谱、事理图谱等方法剖析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阐述事件演变的本质,发现事件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应对策略。基于数据驱动思想,多维度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基于知识驱动思想,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逻辑,促进了传统研究范式转型,科学地认识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可以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分析研判和预警,提高事件的总体态势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践层面上,通过爬取微博、中国新闻网、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等平台上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构建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和事理图谱,基于真实数据对理论推演部分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服务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研究逻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为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提供依据,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和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陈为东[5](2021)在《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研究的偶然性发现离不开偶遇信息的点燃,从而引导个体心理发生顿悟、联结、移情和沉思,个体从偶然的被动获得转移到主动求索,非线性和线性的信息搜索行为彼此共生或演替,偶然性与必然性交织存在。偶遇的信息具有潜在价值,希冀解决科学难题、科研疑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个体在搜索、浏览、交互过程中发生信息偶遇的可能性变大,信息偶遇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术新媒体以学术信息服务为己任,包括学术APP、学术虚拟社区、学术微信公众号、学术社交网络和学术博客等多元类型,承载着丰富的学术资源,拥有基数庞大的科研人群,用户之间通过彼此关注、留言、互粉等,形成了社会网络关系,缓解了科研人员的信息孤岛现象。目前关于学术新媒体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主动的交流、交互、共享、贡献、持续使用、科研合作等行为,被动的信息获取行为还有待深入探索。用户在学术新媒体环境下意外获得有趣或有用的信息逐渐常态化,国内外多个领域都有关注信息偶遇,图情领域对信息行为的研究也延伸到了信息偶遇。信息偶遇一般过程模型中涵盖了注意、停驻、检验、摘取、返回5个步骤,表现为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3个阶段。目前缺少从心理和认知层面探析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发生原因、感知变化和后续采纳等问题,有必要在偶遇过程下结合用户的感知心理去深入分析信息偶遇现象,挖掘偶遇信息价值,为科学发现提高几率。本文主要分析过程感知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偶遇发生前的影响因素、偶遇中用户的认知演变、偶遇后用户信息采纳路径以及促进信息偶遇的感知和采纳策略5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1)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个体、环境、行为因素和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S-O-R(即刺激—个体心理、生理—反应),结合学术新媒体特色和信息偶遇概念,将学术新媒体信息偶遇行为的要素划分为: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环境、学术信息。在已有信息偶遇发生过程和过程感知模型下分析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将感知融入到偶遇行为过程,构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过程感知模型,给出学术新媒体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包括5个子机理,分别为信息偶遇前的注意触发,信息偶遇中的心流体验、认知联结、感知控制,信息偶遇后的行为反馈,深入分析了5个子机理,以及过程与机理的关系,子机理之间的演进关系。(2)偶遇前引发学术新媒体用户发生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S-O-R模式和技术接受模型从学术新媒体的用户维度、信息维度、环境维度分析引发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给出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其中信息维度包括信息特征、信息质量,环境维度囊括了平台可用性、平台多样性,用户维度涵盖了好奇心理、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先验知识以及信息偶遇行为共有9个变量,10个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学术新媒体平台上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用户,问卷设计的题项中涉及到是否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设置,以排除没有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用户;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例验证了假设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信息特征、信息质量、平台可用性、平台多样性对感知有用性均具备显着正向影响;先验知识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控制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信息特征显着影响用户的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显着正向影响信息偶遇行为。(3)偶遇中学术新媒体用户的认知演变。本文采用访谈获取学术新媒体用户发生信息偶遇行为时的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资料,共访谈了15位曾经发生过信息偶遇事件的学术新媒体用户。由于学术新媒体主要服务于科研工作者,且以学术信息服务为主,因此,本文以硕博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为目标人群,共获得4.5万余字的访谈资料。再根据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获得了初始概念38个、初始范畴19个、主范畴8个,最终得到信息偶遇中的用户认知演变状况,构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中的认知演变模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中认知变化时的认知结构经历了同化、顺应、图式联结和意义建构过程,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网络,并结合意义建构理论解读了用户从认知鸿沟、断带到认知联结跨越,对认知演变的意义进行了阐释。(4)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路径构型。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信息采纳模型(IAM)、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价值接受模型(VAM),提取了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构成,动因包括: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收益、认知结构、好奇心理和感知成本7个动因。通过问卷获得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数据。利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中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检验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组态构型,经过数据校准(完全隶属、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得到真值表、必要性条件分析、组态充分性条件和结果稳健性分析,得到影响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7条路径,即7种组态结果,并解释了这7条路径。(5)提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前-中-后的感知与采纳策略。刺激物特征显着影响信息偶遇的发生,从信息偶遇前的信息质量(信息内容、信息源)和信息特征(信息表征和信息标题)等角度实现注意触发。信息偶遇中用户的认知心理、情感情绪都存在不断的变化,从认知联结、偶遇信息相关信息、感知控制和信息偶遇能力素养角度,帮助用户实现偶遇信息和先验知识的语义互联,更好地理解和研判偶遇信息的作用和价值;最后给出了促进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采纳的策略,从平台可用性、偶遇信息资源关联和学术新媒体的网络口碑等角度,提升偶遇信息的采纳度从而实现信息价值。本研究丰富了学术新媒体信息行为的理论体系,信息偶遇是一种被忽略的、被动的、非线性的信息获取或检索行为。在过程感知视域下,将信息偶遇行为过程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并将用户感知融入到这3个阶段,给出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偶遇前引发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偶遇中用户的认知演化和偶遇后的采纳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信息偶遇现象,丰富了信息行为研究。本文最后给出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感知与采纳策略,为学术新媒体平台和学术知识服务体系的调整提供新的视角,优化学术新媒体的知识服务满意度。
邹凯,徐萍萍,郭一航,曹丹[6](2021)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管理类人才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基于大数据背景,构建高校信息管理类人才胜任力素质模型,旨在为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综合型信息管理类人才提供积极参考。[方法/过程]立足于大数据的5V(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Value)特征,围绕素质冰山模型理论中的知识、技能、特质、态度和价值观四个维度构建高校信息管理类人才胜任力素质模型,并结合实证数据的综合分析试图从多元主体视角探索多元协同信息管理类人才胜任力培养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高校信息管理类人才胜任力素质模型是由一显一隐两素质四维度共同构成,其中显性素质是基础,隐性素质是核心,基础理论知识是根本,专业核心技能是刚需,综合业务素养是重点,职业道德精神是保障;而由内外部协同机制联合构建的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理论模型则是有效提升信息管理类人才胜任力的长效机制。
马光华,夏昕,张文,刘为琼,雒虹[7](2021)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情报人员应具备的“数字人文素养”——兼谈对新型图书情报人才的培养》文中指出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对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及"数字人文素养"等要求,数字人文素养及数学与统计分析等知识是当代图书情报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之一,对于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也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指出中外图书情报人员还应具备合理的三角形知识结构。
李臻[8](2021)在《公安情报分析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以ST警队为例》文中提出
王怡彬[9](2021)在《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人员信息行为研究》文中认为
申子阳[10](2021)在《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泛滥使互联网用户每天接收到的信息良莠不齐,因而,信息甄别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且自然的行为。当前,十九大报告强调进一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谱写了健康中国的清晰蓝图,提升全民健康信息素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大量健康信息中找到真信息,提升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是重中之重。为此,健康信息学研究成为图书情报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得图书情报界的学者们更加关注健康信息以及信息行为研究。本研究将健康信息甄别看作一个活动,以中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认为:健康信息素养高的用户更加了解健康信息的获取、认知、评价等方面,才可能正确甄别真伪健康信息;自我效能高的用户期望成功,并将坚持一项活动直到它完成。故而,推断用户的健康信息素养、自我效能会影响上述群体的健康信息甄别能力。通过进行“微信搜索”实验,借助健康信息素养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采集有关数据,研究健康信息素养和自我效能对该群体的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影响及其变化,实验发现:(1)高、低健康信息素养组和高、低自我效能组的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得分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健康信息素养、自我效能两因素均对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存在影响。(2)高、低健康信息素养组和高、低自我效能组的中老年人在甄别健康信息准确性、合理性和支持度三个维度的能力存在显着差异,甄别健康信息可信度维度不存在显着影响,说明不同健康信息素养和自我效能水平下,中老年人均对网络健康信息保持警惕之心,觉得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不高。(3)高、低健康信息素养组和高、低自我效能组的中老年人搜索后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得分增量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健康信息素养和自我效能均对提升中老年人搜索后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存在影响,可以通过加强中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和搜索教育培养从而提升甄别能力。(4)健康信息素养与自我效能对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及其增量不存在交互影响。(5)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甄别能力以及搜索后甄别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年龄、教育程度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有影响,而性别和居住地对其无影响。中老年人年龄越大则健康信息甄别能力越弱,教育程度越高则健康信息甄别能力越强;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和自我效能越高,则健康信息甄别能力越高,经过搜索后甄别能力也均会提升,但用户健康信息甄别能力越强其搜索后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提升也较慢。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可以通过提升用户健康信息素养和自我效能以及开展搜索教育来增强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进而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储备和健康信息素养。本研究不仅拓展了健康信息甄别领域的研究方法,而且完善了该领域影响因素研究,验证了健康信息素养和自我效能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存在影响,明确了提高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渠道,并从用户、社区、社会和图书情报机构四个角度,为提高中老年群体乃至全民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和健康信息素养建言献策。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图书情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图书情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开源情报分析师素质技能研究——基于情报实战专家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情报分析师 |
1.2 公安情报分析师 |
1.3 企业竞争情报人员 |
1.4 执法情报分析师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及工具 |
2.2 资料收集及处理 |
2.2.1 开放性编码 |
2.2.2 主轴编码 |
2.2.3 选择性编码 |
2.3 主范畴频次分析 |
2.4 开源情报分析师素质、技能模型构建 |
2.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 研究发现 |
3.1 思维能力 |
3.1.1 关联思维 |
3.1.2 比较思维 |
3.1.3 归纳思维 |
3.1.4 假设猜想思维 |
3.1.5 质疑思维 |
3.1.6 细节思维 |
3.2 信息能力 |
3.2.1 信息捕捉能力 |
3.2.2 信息搜索能力 |
3.2.3 信息筛选能力 |
3.2.4 信息验证能力 |
3.2.5 信息整理能力 |
3.3 知识基础 |
3.3.1 多领域知识 |
3.3.2 生活常识 |
3.3.3 外语知识 |
3.4 工具技术 |
3.4.1 开源分析工具及技术 |
3.4.2 相关资源网站 |
4 结论 |
(2)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开发 |
2.1.2 档案资源聚合 |
2.1.3 关联数据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
2.1.4 研究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2.1 档案价值论 |
2.2.2 知识组织理论 |
2.2.3 数字人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 |
3.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流程及目标 |
3.1.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 |
3.1.2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流程 |
3.1.3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目标 |
3.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的多维分析 |
3.2.1 关联强度 |
3.2.2 关联维度 |
3.2.3 关联阶度 |
3.2.4 关联粒度 |
3.3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构建 |
3.3.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层级划分 |
3.3.2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结构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 |
4.1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
4.1.1 常用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比较分析 |
4.1.2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设计思路 |
4.1.3 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设计步骤 |
4.1.4 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 |
4.1.5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实例 |
4.2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建模 |
4.2.1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分类体系 |
4.2.2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的类型 |
4.2.3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构建 |
4.2.4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构建实例 |
4.3 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
4.3.1 元数据元素识别 |
4.3.2 知识本体概念关系抽取 |
4.3.3 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发布与聚合 |
5.1 历史档案资源语义化处理 |
5.1.1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语义化转换 |
5.1.2 历史档案资源RDF化过程 |
5.1.3 历史档案资源实体语义关联关系识别 |
5.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发布 |
5.2.1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URI命名 |
5.2.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存储 |
5.2.3 基于D2R的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发布 |
5.2.4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发布实例 |
5.3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聚合 |
5.3.1 关联数据聚合方法 |
5.3.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互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历史档案资源的聚合服务 |
6.1 基于关联数据的聚合服务功能 |
6.1.1 历史档案资源检索服务 |
6.1.2 历史档案资源推荐服务 |
6.1.3 历史档案资源可视化服务 |
6.2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服务平台结构设计 |
6.2.1 存储层 |
6.2.2 描述层 |
6.2.3 服务层 |
6.2.4 应用层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策略 |
7.1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实施策略 |
7.1.1 实现多源异构历史档案资源采集方法 |
7.1.2 建立多元协作的组织机制 |
7.1.3 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 |
7.1.4 提供泛在化关联数据应用服务 |
7.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的保障机制 |
7.2.1 政策保障 |
7.2.2 技术保障 |
7.2.3 人才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构建及舆情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社交网络舆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网络舆情知识图谱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社交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 |
2.1.1 社交网络舆情的内涵 |
2.1.2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 |
2.1.3 社交网络舆情的特征 |
2.1.4 社交网络舆情演化过程 |
2.2 主题图谱的相关概念 |
2.2.1 知识图谱的内涵 |
2.2.2 主题图谱的内涵 |
2.2.3 主题模型的内涵 |
2.3 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 |
2.3.1 突发事件的内涵 |
2.3.2 突发事件的类型 |
2.3.3 突发事件的特征 |
2.4 信息生态的相关理论 |
2.4.1 信息生态的内涵 |
2.4.2 信息生态系统 |
2.4.3 信息生态因子 |
2.4.4 信息生态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系统模型 |
3.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信息生态要素 |
3.1.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环境要素 |
3.1.2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主体要素 |
3.1.3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客体要素 |
3.1.4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技术要素 |
3.1.5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信息生态要素模型 |
3.2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构建 |
3.2.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实体识别 |
3.2.2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属性抽取 |
3.2.3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关系抽取 |
3.2.4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的模型 |
3.3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构成 |
3.3.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社群图谱 |
3.3.2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身份图谱 |
3.3.3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图谱 |
3.3.4 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及评价 |
3.4 主题图谱系统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社群图谱构建及社群发现 |
4.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社群图谱问题的提出 |
4.2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社群发现模型 |
4.2.1 LDA主题模型 |
4.2.2 相似度度量 |
4.3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社群图谱模型构建 |
4.3.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社群图谱建模思想 |
4.3.2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社群图谱模型 |
4.4 研究设计 |
4.4.1 数据来源 |
4.4.2 数据采集 |
4.4.3 数据处理 |
4.5 数据结果 |
4.5.1 确定最优主题数 |
4.5.2 计算JS散度 |
4.5.3 构建用户社群图谱 |
4.6 讨论分析 |
4.6.1 社交网络社群主题偏好分析 |
4.6.2 社交网络社群用户特征分析 |
4.6.3 社交网络社群意见领袖识别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身份图谱构建及身份识别 |
5.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身份图谱问题的提出 |
5.2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身份识别模型 |
5.2.1 LDA语义特征挖掘 |
5.2.2 身份特征和传播特征构建 |
5.2.3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
5.3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身份图谱模型构建 |
5.3.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身份图谱建模思想 |
5.3.2 基于LDA和朴素贝叶斯的用户身份图谱模型 |
5.4 研究设计 |
5.4.1 数据来源 |
5.4.2 数据采集 |
5.4.3 数据处理 |
5.4.4 舆情事件概况及周期划分 |
5.5 数据结果 |
5.5.1 用户关注主题划分 |
5.5.2 用户身份识别 |
5.5.3 构建用户身份图谱 |
5.6 讨论分析 |
5.6.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身份分类 |
5.6.2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关注点比较 |
5.6.3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关注点演化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图谱构建及情感演化 |
6.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图谱问题的提出 |
6.2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分类模型 |
6.2.1 中文分词与词向量训练 |
6.2.2 卷积神经网络 |
6.3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图谱构建模型 |
6.3.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图谱建模思想 |
6.3.2 基于字词向量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图谱模型 |
6.4 研究设计 |
6.4.1 数据来源 |
6.4.2 数据处理 |
6.4.3 模型设置 |
6.4.4 文本向量训练与选择 |
6.4.5 整体架构与算法流程 |
6.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超参数确定及实验对比 |
6.5.1 卷积核尺寸 |
6.5.2 激活函数 |
6.5.3 Dropout随机失活率与迭代次数 |
6.5.4 实验结果对比 |
6.6 数据结果 |
6.6.1 情感分类结果 |
6.6.2 构建用户情感图谱 |
6.7 讨论分析 |
6.7.1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内容特征分析 |
6.7.2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分布分析 |
6.7.3 舆情用户的情感演化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 |
7.1 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问题的提出 |
7.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1 信息环境维度 |
7.2.2 信息人维度 |
7.2.3 信息维度 |
7.2.4 信息技术维度 |
7.3 评价方法及过程 |
7.4 实证分析 |
7.4.1 样本选择 |
7.4.2 评价过程 |
7.5 社交网络舆情生态性评价结果分析 |
7.5.1 一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
7.5.2 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社交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
8.1 社交网络舆情引导问题的提出 |
8.1.1 社交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 |
8.1.2 社交网络舆情引导生态性挑战 |
8.1.3 社交网络舆情引导体系 |
8.2 社交网络舆情社群的引导策略 |
8.2.1 加强衍生话题的监测 |
8.2.2 完善社交网络舆情话题推送 |
8.2.3 重视网络社群服务的提升 |
8.3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的引导策略 |
8.3.1 完善用户类型化管理 |
8.3.2 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
8.3.3 建立意见领袖的沟通机制 |
8.4 社交网络舆情情感的引导策略 |
8.4.1 社交网络内容精细化管理 |
8.4.2 重视舆情情感引导 |
8.4.3 完善舆情情感预警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外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基于事理图谱的事件演变研究进展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图谱理论 |
2.2 事理图谱理论 |
2.3 5W理论 |
2.4 演化博弈理论 |
2.5 自然语言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基本内容 |
3.1 重大突发事件内涵与分类 |
3.1.1 重大突发事件内涵 |
3.1.2 重大突发事件分类 |
3.1.3 重大突发事件特征 |
3.2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
3.2.1 事件演变的构成要素 |
3.2.2 事件构成要素的关联关系 |
3.3 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 |
3.3.1 演变机理内涵 |
3.3.2 演变机理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大突发事件的主体行为演变 |
4.1 问题描述 |
4.2 事件主体的演化博弈分析 |
4.2.1 博弈主体分析 |
4.2.2 博弈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假设与模型构建 |
4.3.1 模型假设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均衡点与稳定性分析 |
4.4 模拟仿真分析 |
4.4.1 重大突发事件热度影响下的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
4.4.2 负面影响持续恶化情景下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
4.4.3 政府介入采取奖惩机制情景下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演变 |
5.1 舆情信息演变概述 |
5.1.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 |
5.1.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 |
5.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理论模型构建 |
5.2.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构建框架模型 |
5.2.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技术架构 |
5.3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
5.3.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本体构建 |
5.3.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
5.4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数据层构建 |
5.4.1 数据源选取及采集 |
5.4.2 数据预处理 |
5.5 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的舆情演变分析 |
5.5.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时序演变分析 |
5.5.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传播路径结构解析 |
5.5.3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内容分析 |
5.5.4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评论话题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 |
6.1 重大突发事件的事理图谱研究范式 |
6.1.1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内涵 |
6.1.2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构建的逻辑模型 |
6.1.3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的事理挖掘流程 |
6.2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构建 |
6.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6.2.2 事理图谱构建流程 |
6.3 重大突发事件抽象事理图谱构建 |
6.3.1 事件泛化 |
6.3.2 公共卫生事件抽象事理图谱 |
6.3.3 事件知识存储 |
6.4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分析 |
6.4.1 因果事件提取 |
6.4.2 事件的因果逻辑知识分析 |
6.4.3 事件演变的传导路径挖掘 |
6.4.4 事件演变的动因剖析 |
6.5 重大突发事件的动态演变 |
6.5.1 事件演变的动力学流图构建 |
6.5.2 仿真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
7.1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概述 |
7.1.1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时代背景 |
7.1.2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目标 |
7.1.3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特征 |
7.2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思路及过程 |
7.2.1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思路 |
7.2.2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 |
7.3 重大突发事件主体管理策略 |
7.3.1 重大突发事件的参与用户管理 |
7.3.2 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平台管理 |
7.3.3 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 |
7.4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治理研究 |
7.4.1 事件舆情信息治理问题的提出 |
7.4.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治理对策 |
7.5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模型构建 |
7.5.1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的重大意义 |
7.5.2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面临的挑战 |
7.5.3 重大突发事件的管控模型 |
7.5.4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模型功能 |
7.6 本章小节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
2.1.2 信息偶遇行为研究现状 |
2.1.3 研究述评 |
2.2 概念界定 |
2.2.1 学术新媒体 |
2.2.2 信息偶遇 |
2.2.3 过程感知 |
2.2.4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内涵 |
2.3 理论基础 |
2.3.1 意义建构理论 |
2.3.2 图式理论 |
2.3.3 信息采纳理论 |
2.3.4 三元交互决定论 |
2.3.5 技术接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分析 |
3.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要素分析 |
3.1.1 学术新媒体用户 |
3.1.2 信息偶遇环境 |
3.1.3 学术信息 |
3.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 |
3.2.1 信息偶遇前 |
3.2.2 信息偶遇中 |
3.2.3 信息偶遇后 |
3.3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与关系 |
3.3.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过程感知模型 |
3.3.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 |
3.3.3 信息偶遇行为过程与机理关系 |
3.3.4 信息偶遇行为机理之间的演进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 |
4.1.1 学术新媒体信息维度 |
4.1.2 学术新媒体环境维度 |
4.1.3 学术新媒体用户维度 |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数据收集 |
4.3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3 模型分析与检验 |
4.4 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分析 |
5.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扎根理论 |
5.2.2 访谈对象筛选 |
5.2.3 访谈过程设计 |
5.2.4 访谈资料收集与整理 |
5.3 访谈资料编码过程 |
5.3.1 开放式编码 |
5.3.2 主轴编码 |
5.3.3 选择性编码 |
5.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5.4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模型构建 |
5.4.1 模型构建 |
5.4.2 分析与讨论 |
5.4.3 认知演变意义阐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分析 |
6.1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 |
6.1.1 偶遇后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依据 |
6.1.2 偶遇信息采纳行为动因构成 |
6.2 研究设计 |
6.2.1 定性比较分析 |
6.2.2 数据采集 |
6.2.3 数据校准 |
6.3 分析与讨论 |
6.3.1 偶遇信息采纳必要性条件分析 |
6.3.2 偶遇信息采纳的组态充分性条件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学术新媒体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路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感知与采纳行为促进策略 |
7.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注意触发策略 |
7.1.1 利用多元化信息表征刺激用户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
7.1.2 设计趣味性的信息标题吸引用户眼球 |
7.1.3 改善信息内容质量提高偶遇信息效用 |
7.1.4 监控信息源提高偶遇信息可信度 |
7.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认知联结激活策略 |
7.2.1 利用资源故事化形式促进用户认知联结 |
7.2.2 推送偶遇信息相关的学者、文献和主题提高感知有用性 |
7.2.3 增强用户对偶遇信息的感知控制 |
7.2.4 加强培养用户的信息偶遇能力素养 |
7.3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度提升策略 |
7.3.1 改善平台可用性提高偶遇信息采纳度 |
7.3.2 形成偶遇信息的资源关联提高采纳度 |
7.3.3 建立学术新媒体网络口碑提高信息采纳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访谈 |
附录3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管理类人才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综述 |
1.1 胜任力相关研究 |
1.2 信管类学科相关研究 |
1.3 信管类人才胜任力相关研究 |
2 胜任力指标提取 |
2.1 胜任力指标选取 |
2.2 胜任力指标识别 |
2.3 胜任力指标修正 |
3 实证研究 |
3.1 样本选择 |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3.2 主成分分析 |
3.4 模型修正 |
3.4.1 指标确立 |
3.4.2 模型确立 |
3.5 结果与讨论 |
4 对策与建议 |
4.1 知识维度:打破专业壁垒,加强学科深度融合 |
4.2 技能维度:完善培养体系,适应时代多元需求 |
4.3 特质维度:突破思维桎梏,着力提升综合素养 |
4.4 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强化学习意识,注重职业道德建设 |
4.5 内外协同,注重多元参与 |
5 结束语 |
(7)“大数据”背景下图书情报人员应具备的“数字人文素养”——兼谈对新型图书情报人才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及“数字人文素养”简述 |
2 数字人文素养——当代图书情报工作者及研究者应具备的素养之一 |
2.1 叶继元文章之表格所论有关文献数据及分析 |
2.2 西北大学图书馆(1988年与2000年)有关数据比较分析 |
3 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提条件:图书情报人员的数字人文素养之培养与掌握 |
4 《数字人文知识与素养》教材之编纂及内容与课程设置 |
4.1 《数字人文知识与素养》的基本内容 |
4.2 现简述“检全率”等计算知识 |
4.3 关于“布拉德福定律” |
4.4 关于网络信息计量的研究 |
4.5 关于数字情报(纯情报)之情报信息量的表示:比特——数字人文的情报信息学应用 |
4.6 关于文献引文的分析 |
4.7 利用已编文理综合教材进行“博学”培训 |
5 培训培养的方式及可行性研究 |
5.1 培训培养的方式 |
5.2 可行性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6 结束语 |
(10)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健康信息甄别相关研究 |
1.2.2 健康信息素养相关研究 |
1.2.3 自我效能相关研究 |
1.2.4 信息搜索影响因素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健康信息素养 |
2.1.1 健康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 |
2.1.2 健康信息素养理论 |
2.1.3 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 |
2.2 自我效能 |
2.2.1 自我效能的概念内涵 |
2.2.2 自我效能论 |
2.2.3 自我效能的影响 |
2.3 健康信息甄别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假设和实验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实验对象 |
3.3 实验任务 |
3.4 测量工具 |
3.4.1 健康信息素养量表 |
3.4.2 一般性自我效能感量表 |
3.4.3 健康信息甄别能力量表 |
3.5 实验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
4.1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
4.2 健康信息甄别者分组 |
4.2.1 健康信息素养 |
4.2.2 自我效能 |
4.3 健康信息素养对中老年人甄别能力的影响 |
4.3.1 健康信息素养对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影响 |
4.3.2 健康信息素养对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各维度的影响 |
4.3.3 健康信息素养对搜索后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变化的影响 |
4.4 自我效能对中老年人甄别能力的影响 |
4.4.1 自我效能对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影响 |
4.4.2 自我效能对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各维度的影响 |
4.4.3 自我效能对搜索后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变化的影响 |
4.5 健康信息素养和自我效能对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交互影响 |
4.5.1 健康信息素养和自我效能对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交互影响 |
4.5.2 健康信息素养和自我效能对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各维度的交互影响 |
4.5.3 健康信息素养和自我效能对搜索后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变化的交互影响 |
4.6 结果讨论 |
4.6.1 相关分析 |
4.6.2 研究假设讨论 |
4.6.3 研究启示及建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素养量表 |
附录2: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 |
附录3:健康信息甄别能力量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图书情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源情报分析师素质技能研究——基于情报实战专家的案例分析[J]. 马瑞羚,王欣. 情报探索, 2021(11)
- [2]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D]. 贾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3]社交网络舆情用户主题图谱构建及舆情引导策略研究[D]. 张柳. 吉林大学, 2021(01)
- [4]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D]. 刘雅姝. 吉林大学, 2021(01)
- [5]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D]. 陈为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6]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管理类人才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J]. 邹凯,徐萍萍,郭一航,曹丹.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12)
- [7]“大数据”背景下图书情报人员应具备的“数字人文素养”——兼谈对新型图书情报人才的培养[J]. 马光华,夏昕,张文,刘为琼,雒虹.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13)
- [8]公安情报分析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以ST警队为例[D]. 李臻. 汕头大学, 2021
- [9]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人员信息行为研究[D]. 王怡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10]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研究[D]. 申子阳.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