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开发的EPA、DHA产品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李昊楠[1](2021)在《虾头磷脂的高纯度制备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脂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虾头中也含有丰富的磷脂。海洋磷脂因含有丰富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侧链而兼具磷脂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因此,选择虾头作为原料进行海洋磷脂的深入研究,实现虾类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开发价值。本文首先以山东省四种代表性虾--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FC)、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PV)、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as,PJ)、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PCC)为原料,分别制备虾头磷脂提取物,利用基于UHPLC-MS/MS技术的脂质组学方法对四种虾头磷脂的结构、分布和含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共检测并鉴定了包含1519种结构的8种磷脂类型(PC、PE、PS、PI、SM、CL、LPC、LPE),其中含量最高的是PC(86.46%),其次是LPC(6.95%)和PE(6.5%)。具体而言,PCC中PC的含量(81.94%)显着低于其他三种虾头中的PC。PV、PJ和PCC中的PE(86.61%)大约是FC中的PE的两倍。FC和PCC中LPC的含量较高((29)9.31%),而PV和PJ中LP C的含量较低(?5.36%)。PCC中的PG含量远高于其他三种虾头的PG含量,接近其他虾头PG含量的3倍。此外,与其他两种虾头相比,PCC和PV中LPE和CL的含量明显更高,而PV中PS的含量最高(0.07%)。多变量统计分析表明,四种虾头的磷脂组成存在显着差异,其中FC和PJ中的磷脂分布相对相似。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各种虾头中的特异性磷脂成分。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估和比较了四种虾头中磷脂的心血管活性,包括抗炎、促血管生成、抗血栓和心脏保护作用。所有虾头磷脂组均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血栓和心脏保护活性。而来源于PCC和PV的磷脂的血管生成活性明显强于其他两种虾头磷脂。由于PCC和PV中LPE和CL的含量远高于其他两个虾头,因此推断LPE和CL可能具有血管生成活性,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鉴于前期虾头品质的比较和分析,我们选择日本对虾进行接下来的虾头高纯度磷脂制备和分离纯化。虾头磷脂的制备方法为含醇溶剂提取-正己烷萃取-丙酮沉淀法,得到的虾头磷脂的收率为0.78%,总磷脂含量为75.93%。通过柱色谱法对日本对虾头部磷脂进行分离纯化,获得5种磷脂类型(PC、PE、PI、PS、SM),其中PC最多。采用UHPLC-Q-Exactive HF/MS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并使用硫代氰铁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各类磷脂纯度为83.35~95.05%之间。利用斑马鱼系列模型对分离获得的5种日本对虾虾头磷脂进行心血管活性评价。具体包括抗炎、促血管生成、抗血栓和心脏保护等。研究表明,5种虾头磷脂对四种疾病模型均有治疗效果。其中,PC的抗炎活性在5种虾头磷脂里最强,高浓度组(80μg/m L)甚至和布洛芬的效果相当;PC和PI的血管保护活性在5种虾头磷脂中最强;5种虾头磷脂对抗血栓的作用差异不大,均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在心脏保护活性中,PE除了20μg/m L之外,其余各浓度也具有很强的活性,5种虾头磷脂均随着浓度的增大,其活性也在增强。综上所述,本论文围绕虾头副产物,采用UHPLC-MS/MS、脂质组学、斑马鱼活性筛选、柱色谱层析等系列技术,综合比较了四种常见虾虾头磷脂的结构、分布、含量和心血管保护活性。优选日本对虾虾头制备高纯度磷脂,并从中分离得到5种磷脂类型,结合各类磷脂的心血管活性评价结果,为虾头磷脂的高值化利用和各类磷脂的针对性开发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刘兵[2](2021)在《日粮硒和DHA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效果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并减少碳排放,基于对未来环境保护、蛋鸡福利和饲料成本等问题的考虑,家禽养殖业提出“蛋鸡延长养殖”计划,将蛋鸡淘汰周龄从72周延长至80–100周,实现“100周龄产500枚蛋”的目标。但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蛋鸡经过产蛋高峰期的高强度代谢后,会出现严重代谢性障碍,导致肝脏和腹部脂肪蓄积,机体抗氧化功能和生殖系统功能减退,对蛋鸡的机体健康、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制约着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肉蛋品质,充分开发利用老龄母鸡肉蛋是当前家禽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成为我国蛋鸡产业落实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增长点和低碳减排的重要举措。此外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与膳食的关系,对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通过日粮营养调控的方式提升肉蛋的营养附加值是提高我国国民营养水平的重要策略之一,可进一步提升我国蛋鸡养殖产业链的经济效益。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通过日粮营养调控的方式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和营养附加值,充分开发利用老龄蛋鸡肉蛋制品。首先通过对不同周龄蛋鸡的生理机能、肉蛋品质和氧化稳定性的差异进行研究,结合文献分析,揭示调控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的关键途径;在此基础上基于硒(Se)的抗氧化活性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脂质调节活性,探讨富硒酵母(Se-enriched Yeast,Se Y)和富DHA微藻(Microalgae,MA,Aurantiochytrium sp.)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的改善效果及其机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技术鉴定Se在肉蛋中的沉积形态,基于脂质组学技术揭示DHA在蛋黄脂质中的富集模式,为富Se和DHA功能肉蛋的营养评估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不同周龄蛋鸡为研究对象,分析产蛋后期蛋鸡与产蛋初期和高峰期蛋鸡的生理功能和肉蛋品质的差异,对肉蛋品质、肉蛋氧化稳定性与生理功能的进行关联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发现与产蛋初期和高峰期相比,产蛋后期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主要是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下调),进而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此结果提示可以通过提高产蛋后期蛋鸡机体抗氧化机能和改善脂质代谢途径调控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后续研究将基于上述两个途径,探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Se Y和具有脂质调节活性的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的机体健康和肉蛋品质的调控效果及机制。基于硒的抗氧化活性探讨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提高机体抗氧化机能、改善蛋鸡肉品质及增加肉蛋中硒沉积量方面,Se Y生物学效率显着高于等剂量的亚硒酸钠(Se S)。采用HPLC-ICP-MS联用技术对不同硒源处理在肉蛋中硒的沉积形态进行分析,在全蛋中检测到硒代蛋氨酸(Se Met)、硒代半胱氨酸(Se Cys2)、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 Se Cys)和亚硒酸根Se(IV)4种Se形态;在肌肉中检测到Se Met、Se Cys2、Me Se Cys和硒代尿素(Se Ur)4种形态的硒,其中Se Met为硒在肉蛋中沉积的主要形式。Se Y对产蛋后期蛋品质无显着影响,但可以通过提高肌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抑制肌肉组织磷脂膜和肌肉蛋白的氧化损伤,维持肌肉细胞膜的完整性和肌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进而提高鸡胸肉储存期间的持水能力,维持肉色稳定性。高温应激是全球畜牧业的主要挑战,高温会导致肉蛋品质降低。随着家禽生产系统逐渐从“笼养”向“自由放养”转变,高温应激的影响会更加广泛。因此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通过持续高温处理建立慢性热应激(HS)模型探讨Se Y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品质的效果及缓解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HS会导致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肉品质和肉的氧化稳定性降低,日粮Se Y可显着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蛋壳品质、肉品质和肉的氧化稳定性。长期HS诱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导致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削弱,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累积,造成脂质、蛋白和DNA等大分子氧化损伤、线粒体形态结构异常和功能紊乱,进而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肌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肉品质降低。Se Y可以通过调节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提高线粒体抗氧化水平,增强细胞清除ROS的能力,改善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氧化还原平衡状态,抑制肌细胞凋亡,进而改善肌肉品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基于DHA的脂质调节活性探讨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脂质代谢的调控及其对生产性能、肉蛋品质和肉蛋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脂质组学技术揭示DHA在蛋黄脂质中的富集形式和规律。研究发现富DHA微藻可通过促进肝脏脂肪酸氧化而减少肝脏游离脂肪酸(NEFA)和甘油三脂(TG)等在产蛋后期蛋鸡肝脏中的沉积,改善蛋鸡肝脏功能,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进而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鸡蛋蛋白质量。DHA在肌肉和蛋黄中的沉积均呈剂量依赖式增加,随着日粮中富DHA微藻剂量增加,n-6/n-3 PUFA比例显着降低,肉蛋脂质健康指数显着改善。当日粮中添加2.0%富DHA微藻时,DHA在蛋黄、胸肌和腿肌中的沉积量分别达到11.6、1.2和1.3 mg/g,n-6/n-3 PUFA比例降至2.49:1、1.89:1和2.27:1。通过脂质组学技术对普通蛋黄和富DHA蛋黄脂质组成进行分析,共鉴定出涵盖8大类30个子类的脂质1069种脂质分子,其中含DHA的脂质分子共有71种,DHA在蛋黄脂质中主要以甘油磷脂形式存在,85%以上的DHA与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结合。但是,日粮中添加较高剂量(≥1.5%)的富DHA微藻在提高肉蛋营养附加值的同时,显着降低了肉蛋储存期间的氧化稳定性,提示日粮添加1.5%以上富DHA微藻时,除Se Y外日粮中还需额外补充抗氧化剂。由于DHA主要富集在蛋黄和肌肉的脂质组分中,猜想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靶向富集可以保护肉蛋氧化稳定性。由此实验进一步在2.0%富DHA微藻日粮中(含0.25 mg/kg Se Y)分别添加不同梯度水平的天然藻源虾青素(Astaxanthin,ASTA;Haematococcus Pluvialis),研究ASTA对富DHA肉蛋品质和储存氧化稳定性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日粮ASTA可显着增加肉蛋中AST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沉积到肉蛋中的ASTA和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可将蛋黄和肉中氧化反应阻断在氧化链的传播阶段,抑制肉蛋脂质氧化,改善肉蛋抗氧化活性,延长富DHA肉蛋的货架期。此外,ASTA还可通过调整肝脏Nrf2/HO-1抗氧化信号通路,增强肝脏抗氧化酶活性,间接提高肉蛋的抗氧化能力。基于本试验结果,建议高DHA日粮中添加20–30 mg/kg虾青素较为适宜。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富硒酵母和富DHA微藻可改善产蛋后期蛋鸡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机能,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肉蛋的营养附加值,改善后期蛋鸡的肉蛋品质和肉蛋储藏期间的氧化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蛋鸡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可为营养、安全和健康的功能性肉蛋制品的生产提供科学指导,为产蛋后期蛋鸡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窦鑫[3](2021)在《大黄鱼鱼肝油的酶法制取与脱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近海区域内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分布范围广泛,主要集中于我国近海海域的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同时在朝鲜西海岸也存在大量的大黄鱼。由于大黄鱼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产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其副产物的产量越来越高,如果没有将这些副产物有效的利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大黄鱼肝的营养成分中脂质含量较大,也含有一定的蛋白质,且大黄鱼肝脏是其内脏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器官,比较具有开发潜力。因此,为使大黄鱼鱼肝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高值化利用,本文以大黄鱼鱼肝为原料,分析了其营养组成,并探究了酶法提取大黄鱼鱼肝油的最佳工艺,同时也研究了大黄鱼鱼肝油的脱腥精制方法对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大黄鱼肝脏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对大黄鱼肝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主要目的在于为大黄鱼肝脏的营养和功能性产品的后续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大黄鱼肝中水分含量较鱼肉低,为45.71%,蛋白质含量为8.25%,脂肪含量为37.97%,脂肪酸的测定结果也较为理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达62.63%,其中EPA和DHA占9.42%。与此同时,大黄鱼肝还富含磷脂、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且重金属元素(如汞,砷,镉等)含量均低于中国鱼类重金属限量标准。在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结果中也分析出形成鱼肝风味的关键成分,为醛、酮和醇类化合物。2、响应面法优化大黄鱼鱼肝油酶法提取工艺以大黄鱼肝脏为原料,将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酶法提取大黄鱼鱼肝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添加量2.5%、料液比1:2(g/m L)、p H 7.3、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0.3℃。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78.39%,其品质较淡碱法好,油脂澄清,酸价为(5.83±0.15)mg/g,碘价为(142.65±0.22)mg/100g,含有13种脂肪酸(较淡碱法多5种),且不饱和脂肪酸为8种,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9.71 g/100g,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63 g/100g,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7.62 g/100g。酶法提取大黄鱼鱼肝油的提取率、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均优于淡碱法。3、阐明了三脱精制工艺对大黄鱼鱼肝油品质影响:为了开发优质大黄鱼鱼肝油,探究其在精制过程时的品质变化,对大黄鱼肝粗提油分别采用脱胶、脱酸、脱色处理,对各阶段鱼肝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IA、IT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脱胶、脱酸、脱色精制阶段的理化性质方面,脱色后鱼肝油的酸价与粗鱼肝油相比降低了60.42%,碘值提高了1.13倍,过氧化值降低了48.03%,其理化性质得到了显着的改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优化效果明显,大黄鱼鱼肝油的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14倍、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28倍以及EPA、DHA含量增加了1.33倍,且IA、IT值均相对较低。粗鱼肝油中油脂味、鱼腥味和酸味重,脱胶去除了鱼肝油中的溶胶型杂质、脱酸主要降低了鱼肝油的酸价,脱色显着的改善了鱼肝油的颜色,使其由红棕色变为浅黄色,且脱色工艺对鱼肝油的风味也略有改善。4、明确了不同脱腥方法对精制大黄鱼鱼肝油品质的影响:鱼肝油经过精制仍存在腥臭味,所以为了有效去除大黄鱼鱼肝油特殊的腥臭味,对三脱精制后大黄鱼鱼肝油进行不同脱腥方法(旋蒸、固相吸附、碱性稀醇、GTP处理。并对处理所得的精制大黄鱼鱼肝油进行理化性质、脂肪酸、IA、IT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脱腥工艺可以显着降低其油脂味、鱼腥味和酸味,在不同脱腥方法的比较中,碱性稀醇脱腥可使鱼肝油酸价达到最低0.24±0.07 mg KOH/g,而GTP脱腥可有效降低鱼肝油氧化值(1.56±0.19mmol/kg)。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略有差异,但总体品质较为优质,均可保证其营养成分和功能特性。GTP由于本身带有抗氧化性,既可以抑制鱼肝油的氧化又可以保证其IA、IT值处于较低的水平,可以降低人体产生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且在风味中还会形成愉悦的清香味,总体效果更佳。相比脱色鱼肝油,经过脱腥的鱼肝油品质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该研究为大黄鱼肝开发,生产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且风味品质均佳的鱼肝油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李雪玲[4](2021)在《生活状态和阶段、温度和饵料对养殖灰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鱼类的营养价值和组成成分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鱼类自身因素(品种、性别、生活阶段、部位、健康状态和繁育状态等),以及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和盐度等)和饵料等外源因素[1-4]。因此,本实验以灰海马为研究对象,探究内源因素(生活阶段和健康状况)及外源因素(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的影响。海马为名贵药材,探明不同阶段的营养即活性成分含量对养殖海马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设置了三个实验:1、不同生活阶段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2、健康与肠炎灰海马不同部位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3、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的影响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生活阶段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为了比较不同生活阶段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的营养品质,本文对幼海马(5.88±0.45 cm,性别未分化)、生长中期雌雄海马(雌:9.48±0.37 cm,雄:8.84±0.52 cm,性别已分化但未繁殖)和成熟雌雄海马(雌:12.10±0.48 cm,雄:12.33±1.68 cm,性别已分化已繁殖)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锌、硒)和功能性组分(核苷、核苷酸和胆甾醇)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生活阶段灰海马氨基酸组成相同,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有所差异,生长中期雌海马的EAA/TAA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2)随着海马生长,海马体内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均有变化。5组海马中,生长中期雌海马和性成熟雄海马缺少C18:0,幼海马和性成熟雌海马缺少C18:1n9t。生长中期雄海马体内脂肪酸种类最多,共有25种脂肪酸,其余4组均含有24种脂肪酸。幼海马ARA、DHA、PUFA和n-3 PUF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海马(P<0.05),它们的含量随着海马生长呈递减趋势。(3)灰海马体内含丰富的锌和硒,不同生活阶段海马锌硒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成熟雌海马锌元素含量最高(100.22±7.53 mg/kg),显着高于幼海马(81.41±6.81 mg/kg)和中期海马(雌:86.64±0.47 mg/kg,雄:79.98±0.24mg/kg)(P<0.05);生长中期雌雄海马硒元素含量(雌:7.64±0.17 mg/kg,雄:7.74±0.29mg/kg)显着高于幼海马(5.47±0.21 mg/kg)和成熟海马(雌:3.70±0.15 mg/kg,雄:4.40±0.29 mg/kg)(P<0.05)。(4)不同生活阶段海马体内核苷类物质组成相同,均检测到3种核苷酸和6种核苷,核苷类物质含量随着海马生长呈下降趋势,幼海马的胞苷、尿苷、腺苷和胆甾醇含量均高于生长中期和成熟期海马。整体而言,幼海马和生长中期海马的营养、药用价值优于成熟期海马。2、健康与肠炎灰海马不同部位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为探究不同状态海马营养成分及功能性组分的含量异同及组织分布规律,本文以灰海马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健康和肠炎,雌、雄以及头部和躯干灰海马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两种最重要的微量元素锌、硒)和功能性组分(核苷、核苷酸和胆甾醇)。结果显示:(1)灰海马粗蛋白质量分数(干重)较高(61.09-70.52%),粗脂肪质量分数(干重)较低(0.95-3.90%);健康与肠炎海马、雌海马与雄海马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均无显着差异,海马头部粗脂肪、粗蛋白均显着低于躯干,灰分则反之。(2)甘氨酸、胱氨酸、蛋氨酸和脯氨酸在不同健康状态、性别和部位上均无显着差异,其余13种氨基酸在不同健康状况和不同性别海马中无显着差异,但躯干含量显着高于头部。(3)灰海马含有丰富的C18:1n9c和DHA等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含量均符合理想脂肪酸的标准(PUFA/SFA>0.4)。不同健康状态和不同性别海马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差异,除C24:0和C22:1n9头部与躯干无显着差异外,其余脂肪酸头部含量均显着低于躯干。(4)灰海马头部硒含量(0.88-0.95 mg/kg)显着低于躯干(1.16-1.32 mg/kg),锌则无显着差异。(5)雄海马尿嘧啶核苷显着高于雌海马,雌海马中肌苷含量高于雄海马。头部腺嘌呤、鸟苷和胸苷含量显着高于躯干。海马体内还含有大量的具有温肾壮阳功效的胆甾醇,其头部胆甾醇含量(1828.93-2164.62 mg/kg)显着低于躯干(1893.82-2555.56 mg/kg)。本研究显示患肠炎对海马药用成分含量影响不明显。3、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的影响研究本研究采用双因子实验,探究了温度(23℃、25.5℃、28℃)和饵料(成体卤虫、桡足类、成体卤虫+桡足类、冰虾)及其相互作用对灰海马(体高5.10±0.48 cm)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锌、硒)和功能性组分(核苷、核苷酸和胆甾醇)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揭示不同温度和饵料养殖下的海马营养价值,采用主成分分析对灰海马氨基酸、脂肪酸和核苷类物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如下:(1)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的氨基酸组成无影响,但对氨基酸含量具有显着影响,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P<0.05),氨基酸品质综合得分和AAS、CS、EAAI评分均显示23℃冰虾组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2)温度和饵料影响灰海马体内的脂肪酸组成,除23℃处理组灰海马体内未检测到C12:0外,其余处理组均检测到24种脂肪酸。灰海马的脂肪酸含量受温度和饵料显着影响,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P<0.05)。当摄食冰虾时,随着温度上升,灰海马的EPA、DHA、PUFA和n-3 PUF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从多不饱和脂肪酸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综合得分最高的是23℃冰虾组。(3)灰海马体内的锌、硒含量受温度和饵料的影响显着,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P<0.05)。摄食冰虾的海马体内锌、硒含量显着高于摄食卤虫的海马(P<0.05),23℃冰虾组海马的含硒量最高,25.5℃卤虫+桡足类组海马的含锌量最高。(4)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的功能性组分含量有显着影响,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P<0.05)。23℃处理组的海马体内尿嘧啶、腺嘌呤和胸苷含量显着低于25.5℃和28℃处理组(P<0.05)。当摄食卤虫+桡足类时,28℃水温养殖的灰海马体内尿嘧啶、鸟嘌呤、胞苷、尿苷和鸟苷显着高于23℃和25.5℃水温下养殖的灰海马(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8℃卤虫+桡足类组综合得分最高。整体而言,23℃冰虾组海马的营养价值最高。
苟妮娜[5](2021)在《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是我国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俗称钱鱼,属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白甲鱼属(Onychostoma)鱼类,常见于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是鲃亚科鱼类中分布最北的一种,秦岭是其重要的地理分布区域之一。多鳞白甲鱼曾为古代宫廷贡品,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由于滥捕及水环境变化等原因,该鱼野生资源量呈逐渐减少趋势,被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收录为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具有重要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先后在陕西周至黑河和紫阳任河设立了两个“多鳞白甲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人工养殖工作,对该鱼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上缺乏多鳞白甲鱼专用配合饲料,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该鱼专用配合饲料的研发工作势在必行。关于多鳞白甲鱼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很少,而脂质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多鳞白甲鱼为试验对象,以其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天然饵料脂质含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了日粮中脂肪水平、几种重要脂肪酸和油脂源对多鳞白甲鱼生长、营养价值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并探究了越冬期营养限制条件下,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特性,为多鳞白甲鱼专用配合饲料研发及其资源养护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鳞白甲鱼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天然饵料分析采用脂肪酸生物标志法分析多鳞白甲鱼的天然饵料组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野生多鳞白甲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季节变化对该鱼肌肉SFA、MUFA和PUFA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2)20:5n-3(EPA)和22:6n-3(DHA)是多鳞白甲鱼肌肉中含量最高的两种PUFA,其含量分别为6.04mg/g-6.47mg/g和7.06mg/g-7.55mg/g;(3)多鳞白甲鱼的天然饵料包括浮游植物、底栖藻类等植物性饵料以及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饵料;(4)春秋两季,硅藻对多鳞白甲鱼的食物贡献显着(P<0.05),夏季,绿藻和浮游动物对其食物贡献显着(P<0.05);(5)多鳞白甲鱼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范围为2.28%-13.19%。2.日粮脂肪水平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6%、9%、12%和15%的5种等氮日粮(L3、L6、L9、L12和L15),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L9组试验鱼生长优于L3、L6和L15组(P<0.05);内脏指数(VSI)和肝脏指数(HSI)均随日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2)日粮脂肪水平为3.01%-9.01%时,血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低(P<0.05);(3)肝脏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L15组肝脏脂滴较其他组多;(4)L9组多鳞白甲鱼幼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低(P<0.05);(5)脂肪酸组成主成分分析表明,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主要富集在肌肉中;(6)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的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脂肪水平为9.01%-11.95%时,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状况较好。基于回归分析认为,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对日粮脂肪的最佳需求水平为9.68%。3.日粮中几种重要脂肪酸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生化参数、抗氧化反应及脂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7种等氮等能的纯化日粮:分别添加三硬脂酸(对照组)、2%亚油酸(LA)、2%α-亚麻酸(LNA)、1%LA+1%LNA、1%二十碳五烯酸(EPA)、1%二十二碳六烯酸(DHA)、0.5%EPA+0.5%DHA。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初始体重:1.51±0.05 g)饲养试验。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LNA组和EPA+DHA组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显着提高(P<0.05),摄食添加LNA日粮试验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与EPA+DHA组相似;(2)肌肉和肝脏中18:2n-6、18:3n-3、20:5n-3和22:6n-3含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在LA组、LNA组、EPA组和DHA组;(3)LA组血清胆固醇(CHOL)和TG浓度最高,但LA组和LA+LNA组之间的CHOL和TG无显着差异;(4)EPA组、DHA组和EPA+DHA组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肝脏中,EPA、DHA和EPA+DHA组的SOD活性最低,MDA含量最高(P<0.05);(5)LA组鱼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LA组中参与脂质合成代谢途径的FAS、ACC1和SREBP-1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对照组中参与脂质分解途径的ATGL、CPT1和PPARα基因表达水平最低,推测LA组日粮诱导鱼体脂肪含量的增加与部分脂质合成代谢基因的上调有关。研究认为,日粮中添加2%LNA或0.5%EPA+0.5%DHA(日粮中脂肪水平约为9%),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和健康。4.日粮中三种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血清参数、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豆油(SO)、亚麻油(LO)、裂殖壶藻油(AO)、混合油(MO,SO:LO:AO=1:1:1)和鱼油(FO,对照组)为油源,配制五种等氮日粮,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初始体重为1.86±0.07 g)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LO组和对照组(FO)试验鱼生长性能最佳,MO组和对照组(FO)鱼的SGR和FE无显着性差异(P<0.05);(2)肝脏和肌肉中18:2n-6、18:3n-3和22:6n-3分别在SO,LO和AO组含量最高(P<0.05);(3)SO组血清葡萄糖(GLU)、CHOL和TG浓度最高;(4)与对照组相比,SO和LO组试验鱼血清和肝脏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5)日粮中添加SO和LO显着上调了脂肪合成代谢基因的表达(P<0.05),AO组、MO组和FO组的脂肪分解代谢基因表达量均显着升高(P<0.05)。研究认为LO或MO是多鳞白甲鱼幼鱼日粮较好的油脂来源。5.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分别在越冬前期(0周,1G)、中期(12周,2G)和后期(24周,3G)采集多鳞白甲鱼样品,并对其肝脏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表明:(1)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鱼体重、VSI、HSI和腹腔脂肪指数(IPFI)总体呈下降趋势,与越冬前相比,越冬后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的粗脂肪含量显着下降(P<0.05)(2)与越冬前相比,越冬后多鳞白甲鱼肝脏中SFA、MUFA和PUFA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越冬前后,肌肉中SFA、MUFA和PUFA含量差异不显着;(3)在1G与2G、2G与3G,1G与3G对比组中分别发现4630、3976和231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说明越冬期的不同阶段对多鳞白甲鱼基因表达有显着影响,且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逐渐降低;(4)基因本体(GO)富集结果表明,DEGs主要与代谢和免疫相关,且大部分DEGs下调;(5)KOG富集结果表明,越冬过程中,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的许多DEGs均下调。推测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DEGs下调,可能导致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粗脂肪含量下降,而减缓代谢和延迟免疫可能是多鳞白甲鱼的越冬适应策略。综上所述,(1)多鳞白甲鱼肌肉中EPA和DHA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范围为2.28%-13.19%;(2)9.01%-11.95%脂肪水平的日粮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3)日粮中添加2%LNA或0.5%EPA+0.5%DHA(日粮脂肪水平为9%)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和健康;(4)亚麻油或混合植物油(豆油:亚麻油:裂殖壶藻油=1:1:1)为多鳞白甲鱼幼鱼日粮较好的油脂源;(5)越冬过程中,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DEGs下调,可能导致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粗脂肪含量下降,而减缓代谢和延迟免疫可能是多鳞白甲鱼的越冬适应策略。
史瑞辉[6](2020)在《长牡蛎脂肪酸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分子解析》文中提出长牡蛎作为全球性的经济贝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双壳贝类。作为大众日常消费的常见海产品之一,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及独特的风味广受消费者青睐。然而,我国牡蛎高端产品匮乏,因此提升牡蛎的品质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产业问题。脂肪酸、糖原和氨基酸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与组成是决定牡蛎肥满度、口感和风味等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因此对这些性状进行遗传解析,找到调控目标性状的关键基因或者单倍型,是提升牡蛎品质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一方面在两个群体中通过单标记和单倍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脂肪酸、糖原、锌、硒等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及单倍型,另一方面通过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进行QTL定位,筛查相关QTL及候选基因。通过对目标性状的连锁和关联分析,挖掘关键基因及优秀单倍型,为品质性状的遗传解析及分子育种实践提供大量的基础资料。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1.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交叉验证(1)基于芯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在重测序群体中的验证从青岛胶南取121只1龄大小的自然群体,通过长牡蛎190K芯片进行基因分型,测定脂肪酸、糖原、锌、硒等25种性状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同样地,实验室前期对427个半同胞家系亲本基于重测序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到了大量与不同性状显着相关的SNP及一些候选基因。我们将自然群体关联分析得到的1040个显着SNP与重测序群体的501个显着SNP进行比对,发现在自然群体中有9个显着SNP的基因组位置与重测序关联分析中显着SNP位于同一scaffold的邻近区域,这些标记覆盖C20:0,C20:2,C20:3ω6,C18:3ω3,EPA和DHA等6种性状,在这些区域进行候选基因挖掘,最终锁定4个关键基因(ANGPTL4,TEX2,PIGG,SRAC1)及2个与EPA和DHA显着相关的优秀单倍型(“Hap_D1_CTT”,“Hap_D2_CT”),且这4个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在极端表型下具有显着差异。(2)基于重测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在芯片群体中的验证前期利用亲本重测序进行SNP分型,使用427个家系子代做表型鉴定,然后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一共在22种脂肪酸性状中,检测到9簇显着的SNP信号,通过成簇信号周围的候选基因功能注释,我们将目标锁定在3个scaffold上的候选区域。通过对候选区域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找到关键候选基因,然后在重测序群体中对候选基因编码区上的SNP进行单标记关联分析并做单倍型的关联分析,鉴定出显着单倍型;将上述编码区显着的SNP在自然群体进行验证,同样进行单标记关联分析及单倍型关联分析,最终在两个群体均显着相关的单倍型作为优秀单倍型保留;其次将关键候选基因在自然群体中做极端表型值下的m RNA表达分析,筛选候选基因。最终,我们一共鉴定得到3个参与脂肪酸代谢及调控的关键基因(TRPV4,NFYA,CYP7A1),和3个位于候选基因NFYA和CYP7A1编码区上的优秀单倍型(“Hap_A2,A3”,“Hap_C1”),4个分别位于TRPV4和CYP7A1外基因间区的优秀单倍型(“Hap_B2,B3,B4”,“Hap_C2”),且这3个候选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在极端表型值下具有显着差异。2.遗传图谱构建与营养品质性状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分别以昌黎和青岛长牡蛎个体为母本和父本,构建全同胞家系,并从中随机选取120个体,通过长牡蛎190K芯片分型并构建遗传图谱。7861个SNP标记均匀分布于整合图谱的10条连锁群,图谱总长2331.83 c M,标记平均间距0.31c M,是目前牡蛎中上图标记较多、密度较大图谱。同时,图谱与基因组共线性很高,利用图谱首次将约75%的基因组scaffold定位于连锁群上。此外,QTL定位结果显示,其中25个性状共检测到100个QTL,区间内鉴定得到11个已报道参与脂肪酸代谢及调控的关键候选基因,以及2个可能与糖原和微量元素Zn相关的候选基因。另外,我们将QTL定位结果与自然群体GWAS结果进行共定位分析,得到4个共定位QTL区间,鉴定出5个与C20:0,C20:2,C20:3ω6,EPA相关的候选基因(OSBPL11,MC5R,KLF3,ADAMT5,INSIG2)。这些候选基因均可作为营养性状分子育种及功能研究的重要目标。3.全基因组单倍型关联分析基于自然群体,我们在进行单分子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基于单倍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由于上述单分子标记GWAS分析并未得到显着的成簇SNP,我们通过190K芯片分型数据构建全基因组单倍型块,并进一步进行单倍型关联分析,最终得到2916个单倍型块,其中25个单倍型与目标性状显着相关。更重要的是,其中5个单倍型中包含单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得到的显着SNP,这些单倍型将作为优秀单倍型进行进一步验证应用。总的来说,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势互补,通过重测序和芯片分型的两个种群的相互验证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这些重要的SNP、优秀单倍型和关键基因将成为未来营养品质性状功能研究和分子育种的重要目标。
郑一民[7](2020)在《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鱼油一直是水产饲料的首选脂肪源,但是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和饲料工业的不断扩大,加之过度捕捞导致海洋渔业资源量不断下降,鱼油产量供不应求,鱼油的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急需寻求和开发新的饲料脂肪源。植物油具有来源广泛、价廉质高和产量大等优点,其富含18碳多不饱和脂肪酸(18 Carbo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C18 PUFAs),容易被鱼类代谢,因此被认为是鱼油的优良替代油。由于海水鱼合成长链多不饱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PUFAs)的能力缺乏或较弱,而植物油中的LC-PUFAs含量极少,这成为制约植物油替代鱼油关键因素。然而,研究发现,一些广盐性鱼类如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和大西洋鲑(Salmo salar)能够将C18 PUFAs自行合成LC-PUFAs,但不同海水鱼类的合成能力存在差异。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是广盐性、肉食性热带海洋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经济价值高、肉质细嫩且富含PUFAs的特点,被认为是我国南方人工网箱养殖的优良海水鱼种之一。目前,还未研究开发出真正理想的军曹鱼人工配合饲料,因此,有必要深入军曹鱼养殖生物学、营养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系统研究,其中包括对脂肪,尤其是PUFAs和LC-PUFAs的营养、生理、生化学研究。本论文研究了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鱼油、红花油和苏籽油)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脂肪酸组成及合成LC-PUFAs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购自育苗场的军曹鱼稚鱼经驯化24天后,挑选47日龄、每尾初始体重12.60±0.35g、体长为11.86±0.21 cm的健康活泼幼鱼570尾,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养殖桶(桶容积为400L)38尾。分别用5组不同的饲料投喂:(1)基础饲料(对照组,CO组),(2)基础饲料加6%鱼油(FO组),(3)基础饲料加6%苏籽油(PO组),(4)基础饲料加6%红花油(SO组),(5)基础饲料加3%鱼油和3%红花油(SO+FO组)。饲养周期为12周,于12周取样并测定幼鱼生长、抗氧化、核酸和脂肪酸以及酶基因表达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成活率(SR)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92.38%),其中FO(100%)和SO+FO组鱼SR(100%)最高。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平均体重(BW)、相对增重率(RWG)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其中SO+FO组鱼BW(150±1.90g)、RWG(1091±26.7%)和SGR(2.95±0.05%day-1)最高。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蛋白质效率(PER)显着高于(P<0.05)CO组鱼(1.38±0.03),其中SO+FO组鱼PER(1.74±0.02)最高。SO+FO组鱼的饲料系数(FCR)(1.24±0.03)显着低于(P<0.05)CO(1.56±0.03)组鱼。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肝体系数(HSI)显着高于(P<0.05)CO组鱼(2.26±0.24),其中SO组幼鱼HSI最高(2.68±0.27%)。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2.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不同程度地提高军曹鱼幼鱼的RNA、DNA和RNA/DNA比值。其中SO+FO组鱼肌肉合成RNA最多(239.48±0.79μg mg-1),显着高于(P<0.05)PO(201.19±0.81μg mg-1)、SO(194.86±0.93μg mg-1)和CO(143.44±1.25μg mg-1)组鱼。SO+FO组鱼肌肉的RNA/DNA比值也显着高于(P<0.05)CO、PO和SO组鱼。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鱼肌肉RNA/DNA比值与其SGR呈高度正相关。各组鱼组织器官RNA/DNA比值与相应SGR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肌肉R2>肝R2>脑R2>血清R2>心脏R2>肾R2。3.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的抗氧化能力。摄食不同脂肪源的各组鱼组织器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着高于(P<0.05)CO组鱼。摄食不同脂肪源各组鱼组织器官的丙二醛(MDA)均显着低于(P<0.05)CO组鱼。4.饲料中脂肪酸组成显着影响鱼体脂肪酸组成,不同脂肪源影响军曹鱼幼鱼的脂肪酸组成,然而影响程度因不同脂肪源而异,同一鱼不同组织器官对同一脂肪源的脂肪酸组成也不同,鱼不同组织器官的∑LC-PUFAs、∑n-6 PUFAs、∑n-3 PUFAs和n-3/n-6 PUFAs相异。5.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肝、脑、心脏和肾中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S2)基因表达影响显着高于(P<0.05)CO组鱼,其中PO和SO组鱼各组织器官的FADS2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P<0.05)FO和SO+FO组鱼;饲料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肝、脑、心脏和肾中脂肪酸延长酶5(ELOVL5)基因表达的影响显着高于(P<0.05)CO组鱼,且PO>SO>SO+FO>FO,其中PO和SO组幼鱼中ELOVL5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P<0.05)FO和SO+FO组鱼。由此得出结论:基础饲料添加不同脂肪源可显着提高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RNA/DNA比值、FADS2和ELOVL5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影响鱼体脂肪酸组成。其中以添加3%鱼油和3%红花油效果最佳,饲料中n-3/n-6 PUFAs的最佳比为0.63。军曹鱼可能具有合成LC-PUFAs的能力,其合成能力与营养、环境有关。本研究既为配制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和实用的军曹鱼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又为军曹鱼人工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郑富良[8](2020)在《具有改善糖脂代谢紊乱EPA/DHA结构脂质的构建与表征》文中指出樟树籽仁油中含有丰富的中碳链油脂,具有降低体内脂肪沉积,快速供能等作用,潜在应用价值高,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低。将EPA和DHA掺入到樟树籽仁油中,可增加樟树籽仁油的营养价值,又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本研究以樟树籽仁油与乙酯鱼油为底物,通过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含EPA/DHA的结构脂质。通过分析比较三种不同脂肪酶的催化效果,确定催化合成EPA/DHA结构脂质更高的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 435为最佳催化剂。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研究底物摩尔比(樟树籽仁油/乙酯鱼油)、反应温度、酶载量和反应时间等四个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条件:底物摩尔比(樟树籽仁油/乙酯鱼油)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h,酶载量10%。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最大EPA/DHA掺入率为24.57%。使用分子蒸馏对放大实验后得到的酯交换粗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产物中总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5.85%,主要是癸酸(43.34%)和月桂酸(30.67%);总不饱和脂肪酸为24.15%,主要的长碳链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2.01%和7.94%,且总饱和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接近3:1。sn-2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6.6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23.34%,主要是EPA(11.72%)和DHA(7.13%)。甘油三酯分析表明,产物中主要甘油三酯包括CCC(8.98%)、CC-EPA(11.07%)、CCLa(32.89%)、CC-DHA(6.71%)、CLa-EPA(7.78%)、CLa-DHA(5.99%)和 MCC/ClaLa(13.91%),纯化后产物的纯度达到 44.22%。通过分析比较油脂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樟树籽仁油和分子蒸馏产物在酸价、皂化值、碘值和过氧化值等方面均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有关标准。樟树籽仁油和分子蒸馏产物对DPPH、ATBS及OH·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亚铁离子也有螯合能力,且熔点低于人体温度。综上所述,樟树籽仁油及这种新型的结构脂质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特性,在日用油脂和保健食品行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马婷[9](2020)在《渤海湾卤虫培养条件优化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渤海湾卤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生物活饵料,广泛应用于水产经济动物的仔稚期。随着水产经济动物的高质量发展,卤虫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已无法满足多数海水鱼、虾苗种发育的需要。因此研究不同环境条件组合对渤海湾卤虫生理生态的影响及饵料对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分子机制,对优化卤虫培养条件,促进营养强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开展以下研究:环境条件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生长、体脂肪酸、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优化渤海湾卤虫培养条件;分别从代谢组与转录组水平研究优化饵料对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并联合两组学数据分析优化饵料对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试验结果如下:1.环境组合对卤虫的存活、生长、体脂肪酸积累和抗氧化能力影响不同,主效应检验中pH对卤虫存活和生长的影响效果明显,饵料种类对卤虫体脂肪酸积累影响最大,盐度对卤虫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影响较大。筛选出最佳的饲养条件是:光照强度为72μmol/(m2·s)、盐度为25、pH为8.0、饵料种类为球等鞭金藻,在此环境下渤海湾卤虫存活率最高,体长体重增长明显,体内脂肪酸种类最多,组成成分最高;卤虫的T-SOD、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力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2.采用前期优化饵料球等鞭金藻进行养殖试验,并与酵母进行对比,研究优化饵料对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IG-group)组卤虫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含量均显着高于酵母(Y-group)组。基于LC-MS/MS等代谢组学技术手段构建不同饵料条件下渤海湾卤虫的代谢物差异图谱,得到渤海湾卤虫有13399种代谢物,筛选出5399种上调差异代谢物和4427种下调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发现与脂肪酸相关代谢显着的通路为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两条代谢通路中富集在IG-group组卤虫的α-亚麻酸(ALA)、EPA、DHA、油酸、辛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和富集在Y-group卤虫体内的ARA、棕榈油酸均为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重要调控代谢物;上述显着差异代谢物可能为影响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代谢的潜在生物标志物。3.利用Illumi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优化饵料养殖的渤海湾卤虫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转录本拼接后得到总Unigene序列248932条,成功注释到NR库的基因数目为35009条;成功注释到SwissProt为23768条;成功注释到PFAM库的有16382条;GO库成功注释到11445条;KO数据库成功注释到10641条。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有401个下调基因和148个上调基因,共计9条富集到与脂类代谢相关的通路上,其中与脂肪酸相关通路只有一条,为Y-group组中的ARA代谢通路,该通路上差异基因CD224/GGT1-5高度表达,基因表达的转运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谷胱甘肽水解酶和白三烯-C4合酶高度合成,IG-group组卤虫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相关通路中差异基因无明显变化。因此,CD224/GGT1-5基因在该组学角度上可能为酵母组卤虫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调控基因。4.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共筛出46条共同参与两组学的代谢通路,与不饱和脂肪酸相关的通路一共两条,为ARA代谢通路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在两通路中Y-group卤虫的CD224/GGT1-5基因、desC基因与ARA呈正相关,即CD224/GGT1-5基因在ARA代谢通路上,加快了Y-group卤虫体内ARA代谢,不断将ARA向脂类物质的转化,降低了Y-group卤虫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的合成与积累;Y-group中desC基因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上促进了卤虫体内的ARA积累,同时抑制了卤虫体内ALA、EPA、DHA、油酸的生物合成。与Y-group组比,IG-group组中desC基因与CD224/GGT1-5基因的正常表达,促进了卤虫体内ALA、EPA、DHA、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降低了ARA代谢与积累,促进了IG-group组的卤虫脂质的代谢与吸收速率。
王世会[10](2020)在《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文中提出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又称河蟹或大闸蟹,是东亚地区土着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蟹类之一。尚不清楚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种质遗传特性,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养殖性能和品质特性。因此本文比较了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水系绒螯蟹的养殖性能、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差异,以期为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采用分子标记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了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四水系野生群体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7827~0.8580之间,香农信息指数I介于2.0722~2.4088之间;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0.52101~0.87097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0.00139~0.02796之间,四水系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不论是微卫星还是线粒体标记分析,南流江种群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均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瓶颈效应分析表明在符号检测和Wilcoxon符号检验的SMM模型下,四水系绒螯蟹种群均经历了瓶颈效应;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南流江种群独立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综上,通过微卫星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四水系野生绒螯蟹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相一致,瓯江和闽江种群更接近长江种群,而与南流江种群遗传距离较远。本研究为绒螯蟹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2.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通过养殖实验和解剖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评估了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在扣蟹阶段生长性能、早熟率、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成蟹阶段生长性能、生殖蜕壳、性腺发育、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四水系扣蟹的平均体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终体重以长江扣蟹最高。8-10月和10-11月四水系扣蟹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辽河扣蟹无早熟个体,其余三水系扣蟹存在一定早熟率,且差异显着(P<0.05)。辽河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而闽江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低,饲料系数最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7月)辽河蟹平均体重最高,生长后期(9-11月)长江蟹平均体重最高。3-5月和7-9月闽江蟹的WGR和SGR略高于辽河蟹和长江蟹。9月末雌体全部完成生殖蜕壳,而雄体则持续到10月。9-11月闽江蟹性腺指数GSI增量最高,但11月长江蟹GSI最高。长江蟹成活率和产量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就终体重分布而言,长江雌体大规格(≥150.00 g/只)比例最高,辽河雄体大规格(≥200.00 g/只)比例最高,但不同水系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合判断,在长江流域长江蟹养殖性能最优,闽江蟹性腺发育最晚,但性腺发育速度较快。这些研究结果将为绒螯蟹种质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3.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本研究构建了1龄性早熟自交家系(PI)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家系(PHN),综合评估其养殖性能和可食率。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PI组F1扣蟹平均体重始终大于PHN组;PI组F1雌体的WGR、SGR和早熟率均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I组F1雌体成活率显着低于PHN组(P<0.05),雄体略低于PHN组;PHN组总产量较高,但无显着差异(P>0.05)。扣蟹终体重呈正态分布,3.00~8.99 g终体重扣蟹比例较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5月)PI组平均体重低于PHN组,生长后期(7-9月)则以PI组为高;3-5月和7-9月PHN组F1WGR和SGR均高于PI组,而5-7月则以PI组为高;PI组F1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略早于PHN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总体来看,PI组F1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PHN组,但饲料系数显着低于PHN组(P<0.05);PHN组F1体重<125.00 g和≥250.00 g的成蟹百分比较高,两组体重<125.00g的成蟹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就总可食率TEY而言,PI组F1TEY高于PHN组;就肥满度CF而言,PI组F1雌体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1龄早熟自交组F1具有扣蟹平均体重大、早熟率略高,成蟹生殖蜕壳较早、成活率和产量高的特点;而1龄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组F1则具有扣蟹成活率和产量高,成蟹生殖蜕壳略晚、饲料系数低的特点。4.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采用养殖实验、解剖、生化组成分析、脂肪酸分析和游离氨基酸分析等方法,系统地比较了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的肥满度、总可食率、可食组织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1)除三水系雌体GSI和雄体CF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HSI和MY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三水系绒螯蟹成蟹常规营养组成较为相近,除雌体肝胰腺中粗蛋白,雄体性腺中水分和总脂,肝胰腺中总脂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辽河种群雌体肝胰腺和性腺中C22:6n3(DHA)、C20:5n3(EPA)、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C18:2n6、C20:2n6以及则要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肌肉中DHA、雄体EPA和HUFA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4)辽河种群雄体性腺中牛磺酸Tau、色氨酸Trp和雌体肌肉中苏氨酸Thr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丙氨酸Ala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性腺中天冬酰胺Asn、丝氨酸Ser、异亮氨酸Ile和雄体肌肉中谷氨酰胺Gln均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性腺中主要呈味氨基酸为谷氨酸Glu和精氨酸Arg,肌肉主要呈味氨基酸为Glu、甘氨酸Gly、Ala和Arg。综上,三水系成蟹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为接近,但不同水系间DHA、EPA等脂肪酸和Tau、Trp、Thr等游离氨基酸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种质遗传特性有关。
二、日本开发的EPA、DHA产品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开发的EPA、DHA产品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虾头磷脂的高纯度制备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1.1 海洋磷脂的概述及其生物学功能 |
1.1.1 海洋磷脂概述 |
1.1.2 海洋磷脂的生物功能概述 |
1.2 脂质组学及其检测方法的概述 |
1.3 虾头磷脂制备方法概述 |
1.4 斑马鱼在心血管疾病模型领域的概述 |
1.5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本论文的设计路线图 |
1.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虾头磷脂的制备及脂质组学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虾头磷脂的提取实验 |
2.3.1 原料 |
2.3.2 原料处理 |
2.3.3 虾头磷脂的制备 |
2.4 四种虾头磷脂的脂质组学的分析 |
2.4.1 原料 |
2.4.2 样品处理 |
2.4.3 液相色谱条件 |
2.4.4 质谱条件 |
2.4.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磷脂的分离和鉴定 |
2.5.2 多变量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四种虾头磷脂的心血管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动物 |
3.4 实验方法 |
3.4.1 试剂配制 |
3.4.2 抑制炎症活性研究 |
3.4.3 逆转血管损伤活性研究 |
3.4.4 抑制血栓活性研究 |
3.4.5 心脏保护活性研究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抑制炎症实验 |
3.5.2 逆转血管损伤活性研究 |
3.5.3 抑制血栓活性研究 |
3.5.4 心脏保护活性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对虾虾头磷脂的分离纯化 |
4.1 引言 |
4.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原料 |
4.4 日本对虾虾头磷脂的制备 |
4.5 日本对虾虾头各类磷脂的分离纯化 |
4.5.1 薄层层析法展开剂的选择 |
4.5.2 硅胶层析柱洗脱系统的选择 |
4.5.3 硅胶层析柱分离纯化 |
4.5.4 虾头磷脂各组分纯度鉴定(硫氰铁铵比色法) |
4.6 5 种虾头磷脂的定性分析 |
4.7 结果与讨论 |
4.7.1 日本对虾虾头磷脂的制备 |
4.7.2 各类磷脂成分分析 |
4.8 章节小结 |
第5章 虾头磷脂单体的心血管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3 实验动物 |
5.4 实验方法 |
5.4.1 试剂配制 |
5.4.2 5 种标准品的促血管生成的实验 |
5.4.3 抑制炎症活性实验 |
5.4.4 促血管生成实验 |
5.4.5 抑制血栓实验 |
5.4.6 心脏保护实验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五种标准品的促血管生成的实验 |
5.5.2 抑制炎症活性实验 |
5.5.3 促血管生成实验 |
5.5.4 抑制血栓实验 |
5.5.5 心脏保护实验 |
5.6章节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其他科研成果 |
二、参与项目 |
三、学术会议 |
四、荣誉证书 |
(2)日粮硒和DHA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效果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蛋鸡的饲养情况及蛋鸡资源的开发利用 |
1.1.1 我国蛋鸡养殖和鸡蛋消费情况 |
1.1.2 蛋鸡生产周期内产蛋变化规律 |
1.1.3 母鸡肉及功能性蛋制品的开发与应用 |
1.2 产蛋后期蛋鸡存在的问题及对肉蛋品质的影响 |
1.2.1 生殖系统功能退化 |
1.2.2 肠道功能紊乱 |
1.2.3 抗氧化和免疫功能衰退 |
1.2.4 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加重 |
1.2.5 蛋鸡衰老对肉蛋品质的影响 |
1.3 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有效措施 |
1.3.1 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肉蛋品质调控研究进展 |
1.3.2 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对肉蛋品质调控研究进展 |
1.4 肉蛋氧化稳定性的营养调控 |
1.4.1 富DHA蛋在储存期氧化稳定性的变化 |
1.4.2 提高DHA强化肉蛋氧化稳定性的措施 |
1.5 本课题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周龄蛋鸡的肉蛋品质和氧化稳定性差异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饲养试验设计 |
2.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周龄蛋鸡血清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变化 |
2.4.2 不同周龄蛋鸡肝脏病理的变化 |
2.4.3 不同周龄蛋鸡机体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
2.4.4 不同周龄蛋鸡肌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4.5 不同周龄蛋鸡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变化 |
2.4.6 不同周龄蛋鸡肌肉肉品质的变化 |
2.4.7 不同周龄蛋鸡鸡蛋新鲜程度和氧化稳定性的变化 |
2.4.8 肉蛋品质与机体抗氧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饲养试验设计 |
3.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3.4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
3.4.2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3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4.4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品储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4.5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的营养价值的影响 |
3.4.6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4.7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储藏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4.8 不同硒源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质的影响 |
3.4.9 不同硒源在肉蛋中的沉积形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应激模式下富硒酵母对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改善效果及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饲养试验设计 |
4.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3.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2 热应激蛋鸡组织中硒的分布 |
4.4.3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4.4.4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肉品质的影响 |
4.4.5 热应激诱导的蛋鸡氧化应激的标志物 |
4.4.6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肌肉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4.4.7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线粒体的结构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4.4.8 富硒酵母对热应激蛋鸡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DHA微藻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脂质代谢和肉蛋品质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饲养试验设计 |
5.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5.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3.4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5.4.2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脂质代谢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
5.4.3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5.4.4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肌肉脂肪酸含量和脂质健康指数的影响 |
5.4.5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肌肉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5.4.6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蛋鸡肉品质的影响 |
5.4.7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鸡蛋脂肪酸和脂质健康指数的影响 |
5.4.8 富DHA微藻对产蛋后期鸡蛋新鲜度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5.4.9 富DHA鸡蛋蛋黄脂质种类的分析鉴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藻源虾青素改善富DHA肉蛋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6.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饲养试验设计 |
6.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6.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3.4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虾青素在蛋鸡组织中的沉积规律 |
6.4.2 虾青素对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6.4.3 虾青素对肌肉脂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6.4.4 虾青素对肉品质的影响 |
6.4.5 虾青素对蛋黄新鲜程度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6.4.6 虾青素对肝脏Nrf2/HO-1 抗氧化信号通路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大黄鱼鱼肝油的酶法制取与脱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大黄鱼简介 |
1.2 大黄鱼副产物加工现状 |
1.3 肝脏及其制品基本营养成分的研究现状 |
1.4 鱼类肝脏脂质的研发现状 |
1.4.1 磷脂 |
1.4.2 脂肪酸 |
1.4.3 不皂化脂质 |
1.5 鱼类脂质的制备 |
1.5.1 蒸煮法 |
1.5.2 压榨法 |
1.5.3 溶剂法 |
1.5.4 淡碱水解法 |
1.5.5 酶解法 |
1.5.6 超声辅助法 |
1.5.7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6 鱼油精制 |
1.6.1 脱胶 |
1.6.2 脱酸 |
1.6.3 脱色 |
1.6.4 脱腥 |
1.7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黄鱼肝脏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原料预处理 |
2.1.3 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2.1.4 氨基酸的测定 |
2.1.5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
2.1.6 感官评价 |
2.1.7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1.8 磷脂组成的测定 |
2.1.9 无机元素的测定 |
2.1.10 维生素的测定 |
2.1.11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 |
2.2.2 氨基酸组成的分析 |
2.2.3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 |
2.2.4 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
2.2.5 磷脂组成的分析 |
2.2.6 无机元素组成的分析 |
2.2.7 维生素组成的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大黄鱼肝油的酶法提取工艺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响应面优化设计 |
3.4 大黄鱼鱼肝油的品质分析 |
3.5 大黄鱼鱼肝油的脂肪酸组成 |
3.6 小结 |
第四章 脱胶、脱酸、脱色的精制过程对大黄鱼肝油品质的影响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大黄鱼鱼肝油脱胶工艺 |
4.1.3 大黄鱼鱼肝油脱酸工艺 |
4.1.4 大黄鱼鱼肝油脱色工艺 |
4.1.5 鱼肝油理化特性测定 |
4.1.6 脂肪酸的测定 |
4.1.7 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
4.1.8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
4.1.8.1 样品制备 |
4.1.8.2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4.1.9 感官评价 |
4.1.10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三脱过程对大黄鱼鱼肝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
4.2.2 三脱过程对大黄鱼鱼肝油脂肪酸的影响 |
4.2.3 三脱过程对大黄鱼鱼肝油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IA)和血栓形成指数(IT)的影响 |
4.2.4 三脱过程对鱼肝油感官评价的影响 |
4.2.5 鱼肝油精制过程挥发性成分分析 |
4.2.6 三脱精制过程对关键风味物质(OAV)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几种脱腥方法对精制大黄鱼鱼肝油风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不同脱腥方法 |
5.1.3 鱼肝油理化特性测定 |
5.1.4 脂肪酸的测定 |
5.1.5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 |
5.1.6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
5.1.7 感官评价 |
5.1.10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几种脱腥方法对大黄鱼鱼肝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
5.2.2 不同脱腥方法对大黄鱼鱼肝油脂肪酸的影响 |
5.2.3 不同脱腥方法对大黄鱼鱼肝油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的影响 |
5.2.4 不同脱腥方法处理对大黄鱼肝油感官评价的影响 |
5.2.5 不同脱腥方法挥发性成分分析 |
5.2.6 几种脱腥方法对关键风味物质(OAV)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4)生活状态和阶段、温度和饵料对养殖灰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灰海马简介 |
1.2 海马人工养殖现状 |
1.3 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研究 |
1.3.1 氨基酸 |
1.3.2 多肽化合物 |
1.3.3 脂肪酸 |
1.3.4 矿物元素 |
1.3.5 核苷和核苷酸 |
1.3.6 甾体类物质 |
1.4 影响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的因素 |
1.4.1 内源因素 |
1.4.2 外源因素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生活阶段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海马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2.2.2 氨基酸营养品质分析 |
2.2.3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2.2.4 微量元素锌、硒含量 |
2.2.5 功能性组分组成及含量 |
2.3 讨论 |
2.3.1 氨基酸分析 |
2.3.2 脂肪酸分析 |
2.3.3 微量元素锌、硒分析 |
2.3.4 功能性组分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健康与肠炎灰海马不同部位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海马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本营养成分 |
3.2.2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3.2.3 氨基酸营养评价 |
3.2.4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3.2.5 微量元素锌、硒含量 |
3.2.6 功能性组分组成及含量 |
3.3 讨论 |
3.3.1 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3.3.2 氨基酸分析 |
3.3.3 脂肪酸分析 |
3.3.4 微量元素锌、硒分析 |
3.3.5 功能性组分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设计 |
4.1.2 实验海马 |
4.1.3 实验试剂 |
4.1.4 实验仪器 |
4.1.5 实验方法 |
4.1.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氨基酸 |
4.2.2 脂肪酸 |
4.2.3 微量元素硒、锌含量 |
4.2.4 功能性组分 |
4.3 讨论 |
4.3.1 氨基酸分析 |
4.3.2 脂肪酸分析 |
4.3.3 微量元素硒、锌分析 |
4.3.4 功能性组分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脂质营养需求 |
1.1.1 日粮脂肪水平 |
1.1.2 必需脂肪酸 |
1.1.3 日粮油脂源 |
1.2 日粮脂质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2.1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2.2 日粮脂肪酸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2.3 日粮油脂源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3 鱼类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组成和饵料分析 |
1.3.1 天然状态下鱼类体组成 |
1.3.2 天然饵料分析——脂肪酸标志法 |
1.4 越冬条件下鱼类生理生化及代谢研究 |
1.5 多鳞白甲鱼营养研究进展 |
1.5.1 生物学特性 |
1.5.2 生活习性 |
1.5.3 营养价值研究 |
1.6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多鳞白甲鱼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天然饵料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粗脂肪及脂肪酸测定 |
2.2.3 脂肪酸标志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生物学指标 |
2.3.2 不同季节多鳞白甲鱼肌肉的脂肪酸含量 |
2.3.3 不同季节硅藻和绿藻脂肪酸标志 |
2.3.4 不同季节绿藻脂肪酸标志 |
2.3.5 不同季节浮游动物脂肪酸标志 |
2.3.6 不同季节原生动物脂肪酸标志 |
2.3.7 不同季节水生昆虫脂肪酸标志 |
2.3.8 不同季节底栖动物脂肪酸标志 |
2.3.9 主成分分析 |
2.3.10 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 |
2.4 讨论 |
2.4.1 多鳞白甲鱼肌肉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
2.4.2 基于脂肪酸标志法的天然饵料分析 |
第三章 日粮脂肪水平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试验日粮 |
3.2.2 试验条件 |
3.2.3 采样 |
3.2.4 组分测定 |
3.2.5 脂肪酸测定 |
3.2.6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3.2.7 抗氧化能力测定 |
3.2.8 组织切片制作及观察 |
3.2.9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m RNA表达量 |
3.2.10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生长表现 |
3.3.2 体成分 |
3.3.3 肌肉、肝脏和肠道的脂肪酸组成 |
3.3.4 血清生化指标 |
3.3.5 肝脏抗氧化指标 |
3.3.6 肝脏组织学结构 |
3.3.7 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3.4 讨论 |
3.4.1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3.4.2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3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4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四章 日粮中几种重要脂肪酸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生化参数、抗氧化反应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试验日粮配方 |
4.2.2 试验鱼和饲养条件 |
4.2.3 采样 |
4.2.4 体成分 |
4.2.5 脂肪酸组成 |
4.2.6 血清生化参数 |
4.2.7 抗氧化参数 |
4.2.8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生长 |
4.3.2 体成分 |
4.3.3 肌肉和肝脏的脂肪酸组成 |
4.3.4 血清生化指标 |
4.3.5 抗氧化参数 |
4.3.6 脂质相关基因表达 |
4.4 讨论 |
4.4.1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4.4.2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4.3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4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5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五章 日粮中三种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血清参数、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日粮配制 |
5.2.2 饲养试验 |
5.2.3 采样 |
5.2.4 体成分分析 |
5.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
5.2.6 血清生化指标 |
5.2.7 抗氧化能力 |
5.2.8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 |
5.2.9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生长和生物学参数 |
5.3.2 体成分 |
5.3.3 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 |
5.3.4 血清生化指标 |
5.3.5 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 |
5.3.6 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5.4 讨论 |
5.4.1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5.4.2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4.3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4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4.5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脂代谢基因的影响 |
第六章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 |
6.1 引言 |
6.2 材料方法 |
6.2.1 动物标本采集 |
6.2.2 RNA提取和转录组测序 |
6.2.3 转录组组装和注释 |
6.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6.2.5 实时定量PCR |
6.2.6 统计分析 |
6.3 结果 |
6.3.1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生长参数 |
6.3.2 越冬过程中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分 |
6.3.3 测序和转录装配 |
6.3.4 功能注释 |
6.3.5 DEGs表达差异分析 |
6.3.6 DEGs功能富集分析 |
6.3.7 DEGs的维恩图分析 |
6.3.8 RT-qPCR验证RNA-Seq结果 |
6.4 讨论 |
6.4.1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DEGs的表达 |
6.4.2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脂代谢的调节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长牡蛎脂肪酸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分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长牡蛎简介及产业现状 |
1.2 长牡蛎营养品质性状特征及研究进展 |
1.2.1 长牡蛎营养品质性状概述 |
1.2.2 牡蛎营养品质性状的研究现状 |
1.3 SNP标记及鉴定 |
1.3.1 SNP标记概述 |
1.3.2 SNP检测及分型 |
1.4 营养品质性状研究遗传解析策略及进展 |
1.4.1 连锁分析 |
1.4.2 关联分析 |
1.5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二章 长牡蛎脂肪酸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验证 |
2.1 材料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表型鉴定 |
2.1.3 基因组DNA及 RNA提取 |
2.1.4 芯片分型及SNP过滤分析 |
2.1.5 基于芯片的GWAS分析 |
2.1.6 芯片GWAS分析结果在重测序群体中验证 |
2.1.7 基于重测序的GWAS结果验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表型分析 |
2.2.2 基因型分析 |
2.2.3 基于芯片的GWAS分析 |
2.2.4 芯片GWAS分析结果在重测序群体中的验证 |
2.2.5 重测序GWAS结果在自然群体中的验证 |
2.3 结论 |
第三章 长牡蛎遗传图谱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构建作图家系 |
3.1.2 DNA提取 |
3.1.3 基因分型及SNPs过滤分析 |
3.1.4 连锁图谱构建 |
3.1.5 图谱质量评估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基因分型及SNP过滤 |
3.2.2 连锁图谱构建 |
3.2.3 图谱质量评估 |
3.3 结论 |
第四章 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及GWAS联合分析 |
4.1 材料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1.3 表型鉴定 |
4.1.4 表型评估 |
4.1.5 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 |
4.1.6 QTL定位与GWAS联合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表型分析 |
4.2.2 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
4.2.3 基于QTL定位的候选基因鉴定 |
4.2.4 基于GWAS-QTL联合分析的候选基因鉴定 |
4.2.5 候选基因基于基因型的表型差异分析 |
4.3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单倍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表型鉴定 |
5.1.3 DNA提取 |
5.1.4 芯片分型及SNP过滤 |
5.1.5 全基因组单倍型关联分析 |
5.1.6 单标记与单倍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比较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表型分析 |
5.2.2 基因型分析 |
5.2.3 单倍型块确定 |
5.2.4 单倍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2.5 单标记与单倍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比较 |
5.3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脂肪营养概况 |
1.1.1 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 |
1.1.2 鱼类饲料中的脂肪源 |
1.1.3 脂肪源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
1.2 PUFAs概述 |
1.2.1 PUFAs的功能 |
1.2.2 PUFAs在体内的合成代谢 |
1.2.3 PUFAs的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
1.3 PUFAs对鱼类的影响 |
1.3.1 PUFAs对鱼类生长、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
1.3.2 PUFAs对鱼类抗氧化的影响 |
1.3.3 PUFAs对鱼类核酸代谢的影响 |
1.3.4 PUFAs对鱼类脂肪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1.3.5 PUFAs对鱼类脂肪去饱和酶和脂肪酸延长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1.4 鱼类对PUFAs的需求量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鱼 |
2.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2.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2.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2.2.5 样品采集 |
2.2.6 样品分析测定 |
2.2.7 数据计算公式及数理统计 |
2.3 结果 |
2.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
2.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肝体系数和体成分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RNA/DNA比值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鱼 |
3.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3.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3.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3.2.5 样品采集 |
3.2.6 样品分析测定 |
3.2.7 数理统计 |
3.3 结果 |
3.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肌肉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肝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3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脑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4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心脏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5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肾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3.6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血清RNA、D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鱼 |
4.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4.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4.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4.2.5 样品采集 |
4.2.6 样品分析测定 |
4.2.7 数理统计 |
4.3 结果 |
4.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3.3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 |
4.3.4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 |
4.3.5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组织器官中丙二醛(MDA)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脂肪源添加剂对军曹鱼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鱼 |
5.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5.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5.2.5 样品采集 |
5.2.6 样品分析测定 |
5.2.7 数理统计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FADS2和ELOVL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鱼 |
6.2.2 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
6.2.3 实验设计与饲料制作 |
6.2.4 军曹鱼的饲养与管理 |
6.2.5 样品采集 |
6.2.6 样品分析测定 |
6.2.7 数理统计 |
6.3 结果 |
6.3.1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FADS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2 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ELOVL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情况 |
(8)具有改善糖脂代谢紊乱EPA/DHA结构脂质的构建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樟树籽仁油的研究进展 |
1.1.1 樟树和樟树籽仁油的简介 |
1.1.2 樟树籽仁油的提取方法 |
1.1.3 樟树籽仁油的生理功能 |
1.1.4 樟树籽仁油的转化 |
1.2 EPA/DHA研究进展 |
1.2.1 EPA/DHA的发现 |
1.2.2 EPA/DHA的介绍 |
1.2.3 EPA/DHA的转化 |
1.3 结构脂质的研究进展 |
1.3.1 结构脂质 |
1.3.2 结构脂质的制备 |
1.3.3 结构脂质的代谢及功能 |
1.4 体外抗氧化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总体研究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总体研究 |
第二章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与乙酯鱼油合成结构脂质 |
2.1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1.1 主要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酯交换反应 |
2.2.2 单因素实验 |
2.2.3 正交试验 |
2.2.4 脂肪酸组成分析 |
2.2.5 甘油三酯分析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讨论 |
2.3.1 单因素实验 |
2.3.2 正交试验 |
2.3.3 验证实验 |
2.3.4 脂肪酸分析 |
2.3.5 甘油三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构脂质的纯化 |
3.1 主要实验材料仪器设备 |
3.1.1 主要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酯交换放大实验 |
3.2.2 分子蒸馏 |
3.2.3 脂肪酸组成分析 |
3.2.4 甘油三酯分析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讨论 |
3.3.1 分子蒸馏产物脂肪酸分析 |
3.3.2 分子蒸馏产物甘油三酯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4.1.1 主要实验材料 |
4.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理化性质的测定 |
4.2.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讨论 |
4.3.1 理化性质 |
4.3.2 抗氧化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渤海湾卤虫培养条件优化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卤虫 |
1.1.1 卤虫的生物学特征 |
1.1.2 卤虫的营养价值及开发 |
1.1.3 卤虫的人工养殖技术 |
1.1.4 作为基础研究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 外源环境因子对卤虫的影响 |
1.2.1 盐度对卤虫的影响 |
1.2.2 光照强度对卤虫的影响 |
1.2.3 pH对卤虫的影响 |
1.2.4 饵料对卤虫的影响 |
1.3 代谢组学在水产上的应用 |
1.4 转录组学在水产上的应用 |
1.5 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在水产上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渤海湾卤虫培养条件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环境组合对卤虫存活的影响 |
2.2.2 环境组合对卤虫生长的影响 |
2.2.3 环境组合对卤虫体内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2.4 环境组合对卤虫抗氧化酶活力影响 |
2.3 讨论 |
2.3.1 环境组合对卤虫生长的影响 |
2.3.2 环境组合对卤虫体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2.3.3 环境组合对卤虫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优化饵料对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测定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试验质量控制 |
3.2.2 试验数据分析 |
3.2.3 差异代谢物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4 饵料对渤海湾卤虫脂肪酸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优化饵料对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培养方法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
4.2.2 转录本拼接及基因功能注释 |
4.2.3 差异表达分析 |
4.2.4 GO富集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联合分析优化饵料对渤海湾卤虫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5.1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KEGG通路注释比较分析 |
5.2.2 KEGG通路富集比较分析 |
5.2.3 转录组和代谢组相关性分析 |
5.2.4 参与两组学的脂肪酸相关的代谢通路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参会情况 |
(10)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1.1 形态学评价 |
1.2 遗传多样性评价 |
1.2.1 细胞核基因组DNA标记 |
1.2.2 线粒体基因组DNA标记 |
1.3 养殖性能评价 |
1.4 品质评价 |
1.4.1 营养品质评价 |
1.4.2 风味品质评价 |
1.4.3 色泽品质评价 |
第二章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比较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
2.2 方法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2 总DNA质量检测 |
2.2.3 聚合酶链式反应 |
2.2.4 数据处理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
2.3.2 线粒体COI基因标记群体遗传多样性 |
2.3.3 微卫星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
2.3.4 线粒体COI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
2.3.5 瓶颈效应分析 |
2.3.6 遗传结构分析 |
2.4 讨论 |
2.4.1 遗传多样性 |
2.4.2 遗传分化 |
2.4.3 瓶颈效应与遗传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
3.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
3.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
3.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
3.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
4.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
4.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
4.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
4.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 |
5.1 材料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
5.2 方法 |
5.2.1 肥满度和总可食率测定 |
5.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5.2.3 脂肪酸组成测定 |
5.2.4 游离氨基酸组成测定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比较 |
5.3.2 可食组织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5.3.3 可食组织脂肪酸组成比较 |
5.3.4 可食组织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呈味强度比较 |
5.4 讨论 |
5.4.1 肥满度、总可食率和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5.4.2 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日本开发的EPA、DHA产品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虾头磷脂的高纯度制备及活性研究[D]. 李昊楠.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日粮硒和DHA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肉蛋品质的效果和机制研究[D]. 刘兵. 江南大学, 2021(01)
- [3]大黄鱼鱼肝油的酶法制取与脱腥研究[D]. 窦鑫.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4]生活状态和阶段、温度和饵料对养殖灰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影响的研究[D]. 李雪玲.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5]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D]. 苟妮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长牡蛎脂肪酸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分子解析[D]. 史瑞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
- [7]不同脂肪源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抗氧化、脂肪酸组成和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 郑一民. 广西大学, 2020
- [8]具有改善糖脂代谢紊乱EPA/DHA结构脂质的构建与表征[D]. 郑富良. 南昌大学, 2020(01)
- [9]渤海湾卤虫培养条件优化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机制研究[D]. 马婷. 天津农学院, 2020
- [10]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D]. 王世会.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