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驶上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柳工系列连载之三(论文文献综述)
周飞[1](2020)在《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建设形势与重点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2月,《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标志着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上升为"国字号工程"。文章在梳理信息港发展脉络、界定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内容与愿景的基础上,总结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取得的阶段性与标志性成效。结合对全球"智能+"驱动新赛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合作新机遇等研判,提出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需顺应时势,尽快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创新五大平台市场化运行机制、推进重大项目的再策划与再优化、突出抓好信息港主导产业链精准招商、加速打造平台型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等主攻重点。
蒋倞[2](2019)在《商品车多式联运成本控制优化研究 ——以E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整车物流行业自20世纪的90年代才开始发展,由于中国汽车产业开始经历上升期,整车物流产业也跟随着其脚步,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一种以创新为主,逐步提升运作效率的发展阶段。在各大汽车主机厂纷纷力求降低物流成本的大背景下,如何用低价、多元化的物流方案来吸引客户,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众多物流企业所面临的课题。现今GB1589公路整治政策以及合规车政策的实施又大大提高了公路板车的运输成本,导致许多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入不敷出。面对这些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汽车物流企业的经营策略该如何调整,才能在汽车物流行业保持竞争优势,这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本论文以E公司为例,首先分析了汽车物流行业的相关因素,介绍了E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及服务对象,通过对E公司水路运力及经营状况的分析,发现E公司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企业战略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swot模型对E公司的优势劣势、在行业中的机会和潜在威胁进行总结,找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再次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公路整治政策,借鉴汽车物流行业的经验,通过对码头、水路、公路成本的控制,合理的航线规划、将E公司的船舶运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运输成本。最后通过公路、水路、码头等不同物流资源的结合,增加水路满载率及公路重载率,提出具有成本优势,符合客户OTD要求的合理运输方案,更好的实施门到门服务,为客户带来便利。E公司在发展商品车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大型工程车、集卡、挖掘机等特殊车种的运输业务,使得E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更加多元化,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孙灵[3](2016)在《江苏省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物流园区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背景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大大小小的物流园为江苏省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是由于我国历史时代的原因,全国范围内的物流园区建设起步都比较晚。江苏省在这样的背景下,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发展、运营等环节都存在诸多需要改善的环节。物流园区应该如何合理的去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如何去运营,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升经营效率,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等都是目前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性问题。而政府在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特殊的角色,对于物流园区的健康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地去研究物流园区在建设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剖析当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对于提升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乃至配合长三角地区和实现全国经济协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物流园区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基于江苏省目前的经济地理环境和发展状况,总结了当前江苏省物流园区的布局情况和13个地级市的政策落实与规划情况。同时,根据江苏省现有的物流园区前期规划、目前运营状况、未来布局,分析了地方政府在此过程中参与情况与园区企业的生存发展情况,发现了当下存在的一些典型性和共通性问题。作为物流园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德国和日本的模式经验,总结出了其成功背后的原因以及政府在此当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对浙江的传化物流园也进行了案例分析,力求做到国外政府经验与国内先进园区经验的双重结合。根据市场化原则,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从政府、园区管理者、入驻企业这三方面出发,挖掘出可以为江苏省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可参考的经验。提出了明确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完善规划体系,促进园区整合优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与政策扶持,加强政府的协调职能,构建协调管理体系以及进行园区的公共服务创新,发挥行业协会价值等对策,以期能够为未来江苏省物流园区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提升政府作用价值。
史志高[4](2012)在《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文中研究指明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祁涛,薛巧珍,赵永华,陈建平,马弋飞,孙菲,金石,任敏,张云燕,向春晓[5](2008)在《新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30年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1月11日,国务院设立侨务办公室,廖承志任主任。侨务办公室的主要职能之一是:"领导中国新闻社,做好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外籍华人的文字、图片及声像、影视宣传工作。"2月6日,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举办了春节晚会,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北京电视台首次举办春节晚会。它标志着电视文艺的复兴。
万有为[6](2007)在《信息化作为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没有永远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没有永远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后发国家或地区追赶并最终超越先发国家或地区是历史交替的必然结果,于是便产生了许多对后发优势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后发优势研究的基础上,用其规律,对信息化作为广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后发优势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出了后发优势六个基本方面,即:制度后发优势、结构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资本后发优势、人力资源后发优势和精神后发优势。同时,对信息化进行了界定,并且分析了信息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几大作用,论证信息化是后发优势中重要的资源优势,它有高度的创新性、渗透性、带动性和倍增性等特点。其次,对以色列、爱尔兰和印度这三个后发国家,利用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与共同点。从中总结出了利用信息化作为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个共同特点:政府的信息化计划与法律保障;建设基础设施并打破垄断;加大研发资金支持;建立风险资金机制;重视教育和吸引人才。然后,运用体现后发展地区内涵的几方面指标:工业化进程、信息化应用、教育水平、恩格尔系数和其它经济指标方面,对广西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广西尚处于后发展地区的结论。同时,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信息化作为广西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论证:一是广西国民经济的已有成就为信息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二是广西信息化硬件设备的人均拥有量,在全国已居于前列水平。三是广西还面临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9+2)合作和环北部湾经济合作等一系列机遇,其中最大的优势还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四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注定了广西不能再按部就班的走工业化过程的老路,而是要以走以信息化促进后发优势发挥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最后,借鉴后发国家利用信息化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广西的区情,在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上,提出广西利用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王金城[7](2007)在《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问题意识切入“台湾新世代诗歌”的整体研究。文章主体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在70年代末回归民族与现实的社会文化思潮中,新世代诗歌书写“文化中国”和表现“地理台湾”两个维面上的成就;第二章从台湾80年代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出发,在多元并举的诗歌创作格局中,重点阐释了“都市诗”和“后现代诗”两股主要流脉;第三章在90年代大众感性消费文化兴起以及世纪末颓废思潮再度轮现的时代背景下,着重诠释新“生活诗”和“身体诗”两股主要流向;第四章从诗学建构的角度,集中分析了新世代诗人艺术思维观念的更新,以及由此而来的语言变革、文体开拓等艺术成就。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破了海内外学界关于台湾新世代诗歌的“个案型”研究,而在流变中对其进行“整合性”与“整体性”研究,进而描绘出新世代诗歌在20世纪后20年的主要思想成就、诗学建构和运动轨迹,阐明了它在台湾乃至中国当代文学史/诗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这是本文的总体观点和总体创新点。第二,认为“文化中国”连通起古典文学的远传统;“地理台湾”接通了五四文学的近传统。立足民族与现实,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之根,而贯通二者的核心乃是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性精神。第三,认为新世代诗人新型“都市观”的形成,使20世纪中国“都市诗”在台湾形成了相当完善的理论和创作体系,这是他们对中国当代诗史的一个重要贡献。第四,认为“后现代诗”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台湾,并在新世代那里完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较为卓越的成就,这是他们的又一重要贡献。第五,认为“生活诗”和“身体诗”虽带有虚无颓废的特征,却是消费文化时代的社会反影,也是新世代诗人在世纪末的新突破,开拓了台湾诗歌写作的新向度。第六,在认知新世代诗人艺术思维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认为他们的诗学探索与实验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质,尤其是多种新型诗歌文体的创造,这无疑是新世代诗人的另一重大贡献。通过回顾、总结和研究“台湾新世代诗歌”的历史进程、精神走向及其演化规律,把握其独特的文学意义和艺术价值,从而揭示出它对台湾当代诗史乃至整个中国当代诗史的独特贡献,为两岸中华汉语新诗的最终整合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启示。
吴定勇[8](2005)在《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都市报新闻传播策略 ——兼论城市化与都市报四个市场形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个“嫁接”出来的、定位于综合性市民生活报的新兴报种——都市报在中国报坛上异军突起,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都市报效应带动下,许多新创办的早报、晨报、时报、快报、生活报,一些老报纸如部分商报、青年报和大量的晚报等,通过改革、改版也纷纷走上了综合性市民生活报道路;少数机关报亦与都市报“对接”而带上了浓厚的都市报色彩。故广义上的都市报实际上应涵盖上述各类报纸,而当今中国报业市场上读者最多、效益最好、影响最大、最有活力的报种亦非都市报莫属。 令人瞩目的“都市报现象”是近年来新闻传播理论界一大热门话题,学者们带着惊喜的心情、欣赏的眼光和高度的热情,对都市报现象投入了极大的关注。论者或对都市报的崛起进行现象性描述和考察,或剖析都市报的报纸定位、新闻理念和新闻策划艺术,或阐述、总结都市报的实践创新和理论贡献,或探讨都市报同晚报、机关报等报种之间的渊源关系和矛盾冲突,或对都市报的竞争形势和竞争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也有学者对都市报的特质与特征、内涵与外延、都市报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都市报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未来走向等话题进行把握和考量,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精彩之笔,为业界实践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支持,也为对都市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作了必要的铺垫。但就笔者所见,这些研究基本上还局限在比狭窄的视野里,主要是对都市报现象本身以及都市报新闻竞争问题等进行比较微观、具体的探讨,且多停留于经验总结、技术分析和竞争对策等操作性层面,未能从更为宏观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更加深入的学理性层面上对都市报横空出世笑傲江湖的内外部原因加以比较系统深入的把握和透析,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操慧[9](2004)在《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媒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是一种以媒介为中心,通过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从而渐进式、渗透性地发生、扩散自身影响的亚文化。媒介与人在文化传播中建构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而这一关联就是媒介文化的内涵。而对这一内涵的形成、特征的具体研究,理应成为媒介文化理论应用性的开拓。中国晚报文化,是以中国晚报发展、运作及审美为有机构成的媒介文化,它是媒介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与特色化的产物,它具有媒介文化的一般共性与晚报文化的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晚报的持续繁荣,其作为强势媒体的普适度与社会认同度是晚报文化得以相对独立的研究前提。中国晚报从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效益为上”的运作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品牌经营,目前正经历着现代晚报集约化发展的转型;其蓬勃发展、开拓创新的媒介现实,为我们从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内涵等主要方面去解析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并使这样的角度成为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晚报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晚报文化由来已久的被认同的文化特质。晚报在现代中国传媒中具有改革试验、创新示范的先锋性;它伴随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日常性的媒介消费选择,并且在当今网络媒体的强有力冲击下,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接触率,拥有很高的媒介忠诚度。这些都启发我们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中去认识媒介文化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首次将晚报文化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媒介研究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出发,通过对晚报生产、传播、接受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解析,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此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框架。《北京晚报》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使其成为总体演绎中个案选择的必然。《北京晚报》是我国传统晚报中成功转型的代表,在走向晚报现代化的运作实践中,它所表现出的启示中国晚报文化以及媒介文化走向的深远意义,正是中国报业文化、媒介文化整体研究中由点带面的归纳的逻辑依据。对晚报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把握晚报文化内涵与走向的重要文本。本文除了提供不同时期晚报发展的大量素材以及分析以外,还根据报纸版面的报道,整理了相关的重要“大事记”,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版面统计,量化了晚报文化研究中的效果实证,力图弥补传统晚报研究中抽象说理、主观推断、随意定性的研究缺憾;同时,在“演绎—归纳”、“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色”的交叉论证框架下,以媒介文化的媒介事实说话,在媒介文化生发机理及以媒介人为核心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视角中,客观呈现《北京晚报》的文化价值,详尽解析((J七京晚报》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征。中国晚报以城市为中心的定位,以市民消费为取向的策略,以人文塑造为终极诉求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市民化、世俗化的日常审美中平衡着导向,深化着取向,预示着走向。本文着眼于媒介文化与晚报研究的结合点,在个案中演绎 “晚报发展上的文人传统、晚报运作中的文人创新、晚报人文中的文人自觉”,归纳中国晚报文化现实的“有为”与“可为”;从而使研究在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应用、现实与未来的三重视野中找寻指导中国晚报实践、旨在提升中国晚报文化的内在规律。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媒介文化切入,以晚报文化的衍生性立足,围绕“需要与满足”的作用机理,对媒介文化的发生机制、模式、特点作总体推演,然后界定媒介文化的内涵,主要从它与“新闻文化”的异同比较中,归纳出媒介文化的主要功能以确立本文立足的逻辑框架:即媒介文化的发展、运作、审美三大层次是媒介文化阐释的核心要素,它是晚报文化研究的总体结构模式和逻辑演绎的思维模式。本章着重阐述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对媒介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运作以及人文实况做概括式的特性描述,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生发作文化与媒介研究的生态铺垫,它是中国媒介文化立足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中国晚报文化特色化的阐释依据。 第二章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建立在媒介文化生发普遍机理上的中国晚报文化,是媒介文化共性与晚报文化个性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定时空中的特定产物。“社会需要与满足”的媒介化表现,对于中国晚报来说,就是使其在功能分工、政策介入的差异化选择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总体面貌。它体现出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与中国新闻改革同步、与中国人生活方式改变同步的本土特色。本章的重点,是对中国晚报作历史沿革的综述,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客观呈现中国晚报发展、运作以及审美的特点,这是中国晚报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章承接第一、二章的逻辑铺垫,从二般、普遍过渡到《北京晚报》文化的个案研究。在((j匕京晚报》文化的生发研究中,注意了晚报影响力构建与扩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北京的地域文化特征与传媒生态作了较为充分的“全息扫描”。始终围绕晚报产品、制作、经营三个方面,在晚报人与晚报读者的传受视阂下,以媒介市场化的效益导向为中心,建构起《北京晚报》人文品牌的解读方
梁中祺[10](2004)在《驶上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柳工系列连载之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驶上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柳工系列连载之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驶上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柳工系列连载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建设形势与重点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概述 |
(一)信息港的发展脉络 |
(二)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内涵界定 |
(三)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内容 |
(四)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建设愿景 |
二、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
(一)信息港建设更加受到重视 |
(二)信息港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
(三)广西与东盟信息合作深入推进 |
(四)国际信息通信能力快速提升 |
(五)南宁核心基地逐步进入效应产出期 |
三、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外部形势 |
(一)全球步入“智能+”驱动新赛道 |
(二)中国与美国步入信息科技制高点争夺期 |
(三)“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催生信息港建设的新机遇 |
(四)中国与东盟即将步入数字经济合作“窗口期” |
(五)未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迎来智慧枢纽新时代 |
四、未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重点选择 |
(一)健全多层级的资源整合机制 |
(二)创新五大平台市场化运行机制 |
(三)推进重大项目的再策划与再优化 |
(四)突出抓好信息港主导产业链精准招商 |
(五)加速打造平台型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
(2)商品车多式联运成本控制优化研究 ——以E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文献 |
1.2.1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文献 |
1.2.2 国外同类课题研究文献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 物流成本系统说 |
2.3 4C理论 |
2.4 汽车运输工具及节点 |
2.4.1 RORO滚装船的定义 |
2.4.2 公路板车的定义 |
2.4.3 滚装码头的定义 |
2.4.4 商品车VDC/VSC库定义 |
2.4.5 PCTC汽车滚装船及升船机船型滚装船 |
2.5 多式联运的定义与推广 |
第3章 E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1 汽车滚装市场竞争环境 |
3.2 汽车滚装市场PEST分析 |
3.2.1 政治要素 |
3.2.2 经济要素 |
3.2.3 社会要素 |
3.2.4 科技要素 |
3.3 E公司汽车滚装业务SWOT分析 |
3.3.1 优势(S) |
3.3.2 劣势(W) |
3.3.3 机会(O) |
3.3.4 威胁(T) |
3.4 竞争对手分析 |
3.4.1 海轮公司 |
3.4.2 江轮公司 |
第4章 E公司概况及现存的问题 |
4.1 E公司概况 |
4.2 E公司现存的问题 |
4.2.1 码头堆存费高昂 |
4.2.2 船舶南北方向航线上货量不平衡 |
4.2.3 港口堆存场地不足 |
4.2.4 船舶修船期间的船舶调度问题 |
4.2.5 货物配载不合理问题 |
4.2.6 公路外包成本高昂 |
第5章 E公司商品车公水联运成本优化方案 |
5.1 项目介绍 |
5.2 公水联运方案取代纯公路运输 |
5.2.1 水路与公路成本对比 |
5.2.2 将公路、水路、码头各资源整合的公水联运方案 |
5.2.3 毛利、毛利率、边际贡献率的计算 |
5.3 码头成本控制方案 |
5.3.1 长城业务涉及主要港口基本作业能力考察 |
5.3.2 码头降本策略1(重点):经济性码头的选择 |
5.3.3 码头降本策略2:阶梯价的采用 |
5.3.4 码头降本策略3:建立码头VSC模式,减少堆存成本 |
5.4 水路成本控制方案 |
5.4.1 水运降本策略1(重点):自营优先于外包 |
5.4.2 水运降本策略2:回程航线货物的争取 |
5.4.3 水运降本策略3:差异化班轮服务 |
5.5 公路成本控制方案 |
5.5.1 新版《GB1589》合规车政策的实施及影响 |
5.5.2 公路降本策略1(重点):公路供应商的选取 |
5.5.3 公路降本策略2:就近城市拼板 |
5.5.4 公路降本策略3:回程货物的配载 |
第6章 E公司长城运输业务的实施和保障 |
6.1 E公司长城业务运作内部保障 |
6.1.1 水路运力保障 |
6.1.2 始发码头堆存能力保障:天津码头 |
6.1.3 后端码头堆存能力保障:上海码头&东莞库 |
6.1.4 后端公路应急能力保障:帮运机制 |
6.2 E公司长城业务运作外部保障:外借运力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研究中的不足 |
7.3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3)江苏省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问题研究背景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物流园区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政府职能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五节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物流园区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物流园区 |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 |
三、政府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政府职能基本理论 |
二、宏观经济学理论 |
三、政府经济学理论 |
四、政府失灵理论 |
五、产业集聚理论 |
第二章 江苏省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与政策研究 |
第一节 江苏省物流园区发展环境分析 |
一、江苏省地理环境及经济环境分析 |
二、江苏省物流园区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物流园区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 |
一、产业集聚带来了规模效益 |
二、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水平 |
三、区域物流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
第三节 江苏省物流园区分布与各地级市政策情况分析 |
一、江苏省主要城市重要物流园区分布情况 |
二、江苏省各地级市最新物流规划政策分析 |
第三章 江苏省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物流园区管理体制不顺 |
一、多部门管理容易造成管理混乱局面 |
二、政府对园区的管理运作缺乏合理干预 |
第二节 布局定位和集约化程度有待完善提高 |
一、自身功能定位不明确 |
二、同一辐射圈的重复建设 |
三、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 |
第三节 政府提供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
一、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面临的窘境 |
二、园区间的信息、设施共享与沟通机制建设不足 |
第四节 政府的物流政策设置不够科学 |
一、园区的土地政策尚未全面配套 |
二、物流园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
三、物流园区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与税负过重 |
四、物流业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
第五节 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
一、入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提升 |
二、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需要提高 |
三、缺乏中间力量进行有效沟通与监督 |
第四章 实现江苏省物流园区高效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经验借鉴 |
一、德国模式经验 |
二、日本模式经验 |
第二节 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的经验分析 |
一、传化选址原则与公路港模式 |
二、传化的特色运营方式 |
三、传化管理者的规范化管理 |
四、政府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 |
五、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有效落地 |
第五章 政府高效建设与发展物流园区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明确管理部门,以市场化机制促进园区整合优化 |
一、管理部门建立标准,统一管理和运营 |
二、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促进物流园区整合优化 |
第二节 各地方政府发展物流园区的对策 |
一、地方政府发展物流园区的竞争分析 |
二、不同地方政府发展物流园区的对策 |
三、省政府促进协同发展以避免地方政府恶性竞争 |
第三节 加大投入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
第四节 深入落实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 |
一、入驻园区物流企业的土地租用政策 |
二、入驻园区物流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三、促进园区企业相互交流合作的支持政策 |
第五节 实现物流园区公共服务创新,发挥行业协会价值 |
一、发挥政府协调职能,构建协调管理体系 |
二、改进物流园区经营管理模式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三、构建物流园区项目考评体系与绩效奖励 |
四、创新物流园区的投融资模式 |
五、利用行业协会作用革新社会中介组织服务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
(一) 国家战略 |
(二) 企业跟进 |
(三) 社会普及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
(一) 研究总览 |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
(四) 研究的启发 |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
(一) 华人学者 |
(二) 西方学者 |
(三) 研究的启发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
(一) 研究材料 |
(二) 分析指标 |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
(一) 依托国内媒体 |
(二) 依托东亚媒体 |
(三) 依托欧洲媒体 |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 |
(三) 后续的构想 |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
一、书信与邮局 |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
(一) 固定电话时代 |
(二) 手机时代 |
三、互联网时代 |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
(一) 以时间为序 |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
(二) 六小阶段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
(二) “上海热线”运行 |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
(三) 规划电子商务 |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
(一) 文明上网 |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
(二) 网络服务社会 |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
(一) 单机时代 |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
(一) 独立网站开通 |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
(一) 网上交流 |
(二) 网上书店 |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
一、集中整顿网吧 |
(一) 管理办法出台 |
(二) 工商清查 |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
(一) 政府上网年 |
(二) 网络生存预演 |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
(一) 建设“光城”战略 |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
(三) 整顿无证网吧 |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
(一) 自由进入阶段 |
(二) 加强管理 |
(三) 上学与上网 |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
(一) 高科技憧憬 |
(二) 泡沫破灭 |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
一、电邮魅力 |
二、现代信息服务 |
(一) 新的需求 |
(二) 新的技术 |
三、QQ与即时通讯 |
(一) 小软件 |
(二) 大产业 |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
一、信息服务格局 |
(一) 电子政务 |
(二) 电子商务 |
(三) 电子服务 |
二、文明上网工程 |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
一、BBS与网上家园 |
(一) 营造虚拟社区 |
(二) 注重交流秩序 |
二、舆论场 |
(一) 牵动社会舆论 |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
三、社交场 |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
(一) 城乡差异 |
(二) 国别差异 |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
(一) 网民互动 |
(二) 网站发布 |
(三) 网络公开 |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
(一) 舆论热点不断 |
(二) 言论自由有度 |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
(一) 消除治安隐患 |
(二) 推行实名登记 |
三、治理网络色情 |
(一) 强化内容审查 |
(二) 强化技术监管 |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
四、拯救网络沉迷 |
(一) 减少冲突 |
(二) 加强引导 |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
一、手机联网 |
二、手机社交 |
三、手机分享 |
四、手机产业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
(一) 电子邮件 |
(二) 即时通讯软件 |
(三) BBS论坛 |
(四) 博客与微博 |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
(一) 信息更新 |
(二) 话题讨论 |
(三) 博客圈 |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
(一) 模式创新 |
(二) 技术支撑 |
(三) 虚拟世界 |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
(一) 网上知识竞赛 |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
(一) 三年行动计划 |
(二) 建设无线城市 |
(三) 三网融合 |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
一、互联的世界 |
二、自由或限制 |
三、信息的革命 |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
(一) 研究焦点 |
(二) 媒介的焦点 |
(三) 社会的焦点 |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
一、全媒体时代 |
二、网络汇聚舆论 |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
四、网络话语生态 |
(一) 网络报道灵活 |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
二、联接日常生活 |
三、公共参与渠道 |
四、政府监督渠道 |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
(一) 本研究的不足 |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确定关键词 |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
(一) 标题检索 |
(二) 分析指标 |
(三) 研究构想 |
第三节 结论 |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
(一) 快速发展期 |
(二) 相继的高峰 |
(三) 稿件波动 |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
(三) 转向社会新闻 |
(四) 转向法制新闻 |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
(一) 期盼网络经济 |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
(五) 均衡化趋势 |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
二、中文着作(含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外文着作及论文 |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
六、深度访谈材料 |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6)信息化作为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本文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篇章结构 |
第2章 后发优势理论与信息化研究的概述 |
2.1 国内外后发优势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后发优势与信息化相关研究的现状 |
2.1.2 国内后发优势与信息化相结合研究的现状 |
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1 后发优势理论的内容 |
2.2.2 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
2.2.3 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条件 |
2.3 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
2.3.1 信息化发展过程和基本概念 |
2.3.2 信息化的特性 |
2.3.3 信息化产生的经济规律 |
2.4 信息化作为后发优势的分析 |
2.4.1 信息化对经济的增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2.4.2 信息化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
2.4.3 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
2.4.4 信息化刺激了新的需求产生 |
2.5 国家、产业、企业的信息化 |
2.5.1 国家信息化 |
2.5.2 产业信息化 |
2.5.3 企业的信息化 |
第3章 信息化作为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实证研究 |
3.1 以色列信息化 |
3.1.1 以色列信息化现状 |
3.1.2 以色列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
3.1.3 以色列信息化产业的特点 |
3.2 爱尔兰信息化 |
3.2.1 爱尔兰信息化现状 |
3.2.2 爱尔兰软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3.2.3 爱尔兰信息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
3.3 印度信息化 |
3.3.1 印度信息化现状 |
3.3.2 印度信息化产业的战略措施 |
3.3.3 印度信息化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
3.4 信息化后发优势成功实施的启迪与借鉴 |
3.4.1 发挥制度后发优势——制定信息化计划并出台法律法规 |
3.4.2 发挥结构后发优势——打破电信垄断促进竞争 |
3.4.3 发挥技术后发优势——模仿的同时更注重实践创新 |
3.4.4 发挥资本后发优势——政府投资与风险投资机制 |
3.4.5 发挥人力资源后发优势——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人才 |
3.4.6 发挥精神后发优势——崇尚民族精神与国家自强 |
第4章 广西属于后发展地区的分析 |
4.1 工业化进程分析 |
4.1.1 用钱纳里模型来分析广西的工业化进程 |
4.1.2 用三次产业的比重来分析广西的工业化水平 |
4.1.3 从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构成来分析 |
4.2 从信息化水平分析 |
4.2.1 我国东中西部互联网发展差异大 |
4.2.2 广西互联网与全国的差距和广西在西部的排名 |
4.2.3 广西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低 |
4.3 人均GDP指标分析 |
4.4 教育水平 |
4.5 恩格尔系数模型对广西人民生活水平的分析 |
第5章 信息化作为广西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分析 |
5.1 广西经济社会的已有成就为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
5.1.1 广西的人均GDP达到了工业化初期水平 |
5.1.2 产业比例进一步协调且经济总量有了一定的规模 |
5.1.3 教育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 |
5.1.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
5.1.5 重大项目投资带动广西工业发展速度增快 |
5.2 信息化作为广西后发优势的现实依据 |
5.2.1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且信息化平台基本建立 |
5.2.2 政府、企业与家庭信息化逐步发展 |
5.2.3 信息化对三次产业的贡献成效显着 |
5.2.4 信息化对GDP的贡献增加 |
5.3 广西信息化后发优势面临着新的机遇 |
5.3.1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所带来的机遇 |
5.3.2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所创造的机遇 |
5.3.3 泛珠三角区域(9+2)合作所带来的机遇 |
5.3.4 环北部湾经济合作所凸现的机遇 |
5.4 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6章 促进广西发挥信息化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
6.1 政府层面上 |
6.1.1 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挥制度后发优势 |
6.1.2 信息化优化宏观产业以发挥结构后发优势 |
6.1.3 统筹信息化资源发挥技术后发优势 |
6.1.4 建立长效资本机制发挥资本后发优势 |
6.1.5 促进广西的人口资源转为人力资源后发优势 |
6.1.6 增强信心发挥精神后发优势 |
6.2 产业层面上 |
6.2.1 发挥制度后发优势要优先发展软件与支柱产业 |
6.2.2 发挥结构后发优势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 |
6.2.3 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完善产业信息化平台 |
6.2.4 发挥资本后发优势须抓住机遇吸引资金 |
6.2.5 发挥人力资源后发优势要提升信息行业人员素质 |
6.2.6 发挥精神后发优势坚定产业发展的信念 |
6.3 企业层面上 |
6.3.1 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确定为企业的基本制度 |
6.3.2 企业设置机构要结合信息化以发挥结构后发优势 |
6.3.3 推动企业信息化应用充分发挥技术后发优势 |
6.3.4 利用信息化提高资本的利用率 |
6.3.5 培养人才促进人力资源后发优势的发挥 |
6.3.6 化压力为动力发挥精神后发优势 |
第7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世代”视角与台湾“新世代” |
二、诗学传统与“代际”特征 |
三、研究现状及本文理路 |
第一章 文化中国与地理台湾 |
第一节 民族传统与乡土现实 |
第二节 民族与传统精神的根系 |
一、诗史品格与民族精神 |
二、文化原型中的反思 |
三、古意重铸与“乡愁”想象 |
第三节 乡土人生的艺术再现 |
一、土地的坚定守望 |
二、底层人生的人文关怀 |
小结 |
第二章 都市精神与后现代状况 |
第一节 多元诗歌空间的拓展 |
第二节 都市精神的现代体验 |
一、都市诗理论及其评述 |
二、都市生存经验与传达 |
第三节 颠覆中心的文化立场 |
一、消解深度的诗思理路 |
二、多维向度的艺术策略 |
小结 |
第三章 生活美学与身体修辞 |
第一节 颓废思潮的世纪轮现 |
第二节 生活的庸常美学 |
一、消解生存意义 |
二、张扬末世情绪 |
三、认同俗世乐趣 |
第三节 身体的欲望修辞 |
一、男性视域下的身体 |
二、女性感受中的身体 |
小结 |
第四章 流变中的诗学建构 |
第一节 艺术思维观念的转变 |
第二节 诗歌语言的变革 |
一、语言风格的变化 |
二、语言资源的开发 |
第三节 形式的实验与创新 |
一、格律形式探索 |
二、视觉美学实验 |
三、诗歌文体革命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台湾新世代诗人小传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含课题)目录 |
后记 |
(8)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都市报新闻传播策略 ——兼论城市化与都市报四个市场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都市报的内涵、外延及特征 |
一、都市报的源头及外延 |
二、都市报的本质特征及新闻传播特点 |
第二节 关于都市报的研究概况及特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篇章结构和创新点 |
一、选题原因和研究方法 |
二、篇章结构和基本思路 |
三、研究目的和有可能的创新点 |
上篇 都市报崛起的内因探析——从其新闻传播策略的角度 |
第一章 接受美学及其对于报纸新闻传播的启示 |
第一节 接受美学有关基本观点述评 |
一、接受美学:一种“读者中心论” |
二、接受美学有关基本观点概述 |
第二节 接受美学对于报纸新闻传播的启示 |
一、报纸的生命在于接受,读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 |
二、读者不是“靶子”,灌输式报道和强制发行值得反思 |
三、读者是“选择性”读报,报纸应正视并接受读者的选择 |
四、报人应心中装着读者,让读者“介入”新闻采编工作 |
五、报纸须持续创新,适度超越读者不断改变的期待视野 |
第二章 都市报合乎接受美学原理的新闻传播策略 |
第一节 读者定位策略:以市民作为信息服务的中心 |
第二节 新闻定位策略:围绕市民生活做文章 |
一、草创期强调可读性,用可读性打开市场 |
二、成熟期追求必读性,用必读性守住“江山” |
第三节 视角定位策略:“坐”在市民中间当“公仆” |
一、都市报新闻报道的服务性 |
二、都市报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
三、都市报新闻报道的互动性 |
第四节 语言定位策略:通俗化、市民化和本土化 |
一、口语味十足的通俗化 |
二、市井味十足的市民化 |
三、乡土味十足的本土化 |
第五节 版面定位策略:方便阅读和时尚包装 |
一、厚报分叠,导读“开路” |
二、模块版式,几重方便 |
三、厚题薄文,标题“扯眼” |
四、图文并重,图片幅大量多 |
五、大量使用各种图表直观地解读新闻 |
六、争出彩报,以“色”娱人 |
七、合乎时尚,报纸“瘦身” |
第六节 发行定位策略:尽量减轻读者负担 |
一、售价极低,尽量减轻读者经济负担 |
二、“敲门发行”,尽量减轻读者精力负担 |
第三章 都市报与时俱进的探索创新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媒介形态:向“主流媒体”和“整合型媒体”迈进 |
一、成长阶段的“市民生活报” |
二、成熟阶段向“主流媒体”迈进的探索 |
三、高级阶段的“整合型媒体”目标 |
第二节 空间战略:向“区域组合城市报”发展 |
一、“区域组合城市报”的概念和内涵 |
二、“区域组合城市报”理论的影响和实践 |
第三节 媒介功能:从信息平台到“公共领域” |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内涵、机制及存在条件 |
二、公共领域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启示 |
三、都市报构建“公共领域”的实践和意义 |
第四节 呈现方式:从平面化到“立体化” |
下篇 都市报崛起外因探析——从其四个市场培育的角度 |
第四章 城市化及其在中国的百年进程 |
第一节 城市及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 |
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
二、城市化的内涵和实质 |
第二节 城市化同现代化、市场化之间的关系 |
一、现代化的内涵及其与城市化、市场化的关系 |
二、城市化与市场化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近百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
一、1949年以前的中国城市化萌芽 |
二、1949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历程 |
第五章 城市化与都市报四个市场的形成 |
第一节 市民阶层壮大为都市报培育读者市场 |
一、市民和市民社会的含义与特征 |
二、市场化与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育 |
三、城市化与市民队伍壮大成熟 |
四、市民队伍壮大与都市报读者市场形成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繁荣为都市报培育广告市场 |
一、买方市场出现与广告市场形成 |
二、城市经济繁荣与都市报广告市场“扩容” |
第三节 城市化生活为都市报培育新闻来源市场 |
一、城市化为都市报提供取之不尽的新闻“富矿” |
二、新闻竞争与都市报新闻来源市场形成 |
第四节 媒介环境宽松与都市报投资市场培育 |
参考文献 |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川大学博士论文研究创新自评表 |
(9)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衍生性 |
第一节 媒介文化的发生 |
一、媒介文化的发生机理:社会需要与媒介满足 |
二、媒介文化的发生模式:三个面向的历时交错与循环回归 |
三、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同步性与同构性 |
第二节 媒介文化的内涵 |
一、媒介文化的一般涵义 |
二、媒介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 |
三、媒介文化内涵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媒介发展: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并存混合 |
二、媒介运作:“内容为王”与“品牌经营”并重导向 |
三、媒介人文:媒介自律与文化自觉并立兼顾 |
第二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 |
第一节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 |
一、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机理 |
二、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特点 |
第二节 晚报文化的内涵 |
一、晚报文化的涵义 |
二、晚报文化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晚报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中国晚报的历史沿革 |
二、中国晚报的运作 |
三、中国晚报的人文特色 |
第三章 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 |
第一节 《北京晚报》文化的发展沿革 |
一、《北京晚报》文化生发的条件 |
二、《北京晚报》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京晚报》的媒介运作 |
一、晚报产品的全新运作 |
二、《北京晚报》经营的攻略化运作 |
三、早攻晚守的运作个案:一社两报的合力联动 |
第三节 《北京晚报》人文:晚报,不晚报 |
一、《北京晚报》的人文意识:人、城、报的相对统一与同一 |
二、《北京晚报》的文本策略与审美特征 |
第四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一节 现代报业与晚报现代化 |
一、现代报业的形态与功能特征 |
二、晚报现代化 |
第二节 “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文化走向 |
一、“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读者 |
二、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三节 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一、新型媒介知识分子的含义 |
二、现代晚报人—创新不断的复合型知识分子 |
三、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附录 |
1、《北京晚报》大事记 |
2、《北京晚报》的版面流变 |
3、《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副刊栏目比较 |
4、中国晚报基本情况 |
5、中国晚报协会会员各大区全名单 |
6、中国晚报集团化经营模式 |
参考文献 |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驶上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柳工系列连载之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建设形势与重点选择[J]. 周飞.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20(03)
- [2]商品车多式联运成本控制优化研究 ——以E公司为例[D]. 蒋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2)
- [3]江苏省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孙灵. 南京工业大学, 2016(05)
- [4]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 史志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5]新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30年大事记[A]. 祁涛,薛巧珍,赵永华,陈建平,马弋飞,孙菲,金石,任敏,张云燕,向春晓. 新闻学论集(第21辑)——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辑, 2008
- [6]信息化作为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研究[D]. 万有为. 广西大学, 2007(05)
- [7]台湾新世代诗歌研究[D]. 王金城. 北京师范大学, 2007(05)
- [8]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都市报新闻传播策略 ——兼论城市化与都市报四个市场形成[D]. 吴定勇. 四川大学, 2005(02)
- [9]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D]. 操慧. 四川大学, 2004(02)
- [10]驶上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柳工系列连载之三[J]. 梁中祺. 工程机械,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