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地质环境功能分区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蒋杰[1](2021)在《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地下空间开发是应对目前空间短缺问题的最佳方案,国内的许多城市都将地下空间作为新一轮规划的重心,但由于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的特性,冒进式开发易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发达城市浅层地下空间已趋饱和,因此,在开发前进行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合理有序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土空间科学规划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收集钱塘新区范围内地质资料及相关学术成果,对研究区内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识别,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及地震效应、环境地质问题五个方面,构建了浅层、次浅层和次深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地下工程需要考虑较长时间维度的稳定性,本文借鉴了负面清单法的核心思想,对各种制约地下空间发展的不利条件进行负面清算,加入了砂土液化、崩滑流灾害、地面沉降及渗透破坏等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指标。传统的评价方法具有较明显的“短板效应”,权重确定过程未能充分考虑指标内部差异性,具有较强主观性,本文通过引入变权分析理论加以优化,构建了层次-变权分析模型,根据每个评价单元内指标的实际质量好坏来对常权权重进行数学修正,最后通过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研究区三个层位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结果。本次研究的评价深度为地下50m以浅,划分为浅层(0~15m)、次浅层(15~30m)和次深层(30~50m)三个层位,根据评价结果划定四个适宜性等级:适宜性好(Ⅰ级)、适宜性较好(Ⅱ级)、适宜性中等(Ⅲ级)和适宜性较差(Ⅳ级),主要评价结果为:(1)浅层地下空间Ⅰ级和Ⅱ级区域占比67.47%,总体适宜进行开发,主要制约因素是岩土体综合特征及砂土液化、渗透破坏;(2)次浅层地下空间以Ⅰ级和Ⅱ级区域占比45.7%,其地质条件复杂,具有一定的开发难度,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岩土体综合特征、含水层富水性和渗透破坏等因素;(3)次深层地下空间Ⅰ级和Ⅱ级区域占比72.17%,能较好支撑地下空间开发,但是地下水控制难度较大,进行开发时需着重考虑水力条件。目前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程度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本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探索,并在评价方法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创新,可为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为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
刘勤[2](2021)在《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都平原的地质背景十分独特,地学领域相关研究备受关注,在第四纪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生态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该区域也是四川省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林盘是成都平原独特地质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传统农村聚落,其空间分布与组成结构特征极具辨识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价值,发挥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维系农户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成都市非常重视林盘保护与利用。地质背景和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变化存在关联性,包括聚落空间格局与组成结构特征。因此,地质背景与聚落的关系、地质环境因子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对于林盘特征和功能认识不足,林盘与地质环境关系的研究较少,导致成都平原“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不完善,林盘保护与利用缺乏地质背景方面的考虑,保护成效有待提高。本文以生态地质学和应用第四纪地质学的原理为指导,综合地理学、生态学和地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收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用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地学模型评估、数理统计等技术手段,开展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定量研究林盘的特征与主要生态功能,揭示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与生态功能的差异,阐释地质背景对林盘特征和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林盘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地质背景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对林盘质量的制约和影响程度,并分区分类的提出林盘保护与利用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地质背景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原理,提出林盘地质背景系统框架,并选取地质信息类(断层密度、地层、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地理信息类(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土壤厚度和植被优势树种)共7项指标,采用空间聚类综合分析方法,将成都平原林盘划分为3个类型区,即东部侏罗-白垩系-更新统台地-低山-丘陵马尾松-樟树-桉树类型区(Ⅰ区)、中部全新统扇状平原慈竹-桉树-枫杨类型区(Ⅱ区)和西部全新统漫滩及一级台地栎类-桤木-其他软阔类型区(Ⅲ区),各区占成都平原面积为46.95%、33.40%和19.65%。(2)成都市不同类型区林盘景观与组成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Ⅰ区林盘密度、平均面积、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较低;Ⅱ区林盘平均面积和密度较大,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处于中等水平;Ⅲ区林盘密度为中等水平,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较高。各类型区林盘组成结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林盘规模、形态和植被优势树种方面。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密度关系密切,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与林盘密度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同时,不同地层、土壤厚度区域林盘平均面积和大型林盘所占比例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成都市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评估结果来看,Ⅲ区林盘单位面积水源涵养功能较高,其次分别为Ⅱ区和Ⅰ区;Ⅰ区林盘单位面积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其次分别为Ⅲ区和Ⅱ区;Ⅰ区林盘单位面积碳储量功能相对较高,Ⅱ区和Ⅲ区碳储量相近;生物多样性指数则是Ⅲ区稍高于Ⅱ区,Ⅰ区多样性指数最低。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生态功能具有相关性,其中断层密度、地层、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土壤厚度与林盘水源涵养功能关系显着(p<0.05);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与土壤保持功能关系显着(p<0.05);断层密度、地形起伏度和土壤类型与林盘碳储量关系显着(p<0.05);但是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生物多样性指数关系不显着。(4)从林盘景观稳定性、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3个方面,构建了林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林盘质量进行评价,其中Ⅱ区林盘质量指数相对较高,其次是Ⅲ区,Ⅰ区林盘质量指数相对较低。地理探测器单因子模型分析发现,地形起伏度、断层密度和土地开发利用度对林盘质量具有显着影响(p<0.05),解释力分别为23.80%、16.03%和15.43%,因此地质背景因子对林盘质量有制约和影响;多因子交互分析发现地质背景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林盘质量影响要明显高于单因子独立作用,其中地形起伏度和土地开发度、地形起伏度和农村人口密度、断层密度和土地开发利用度、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断层密度、断层密度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形起伏度和第四系等值线厚度等交互因子解释力较高。(5)基于林盘与地质背景关系研究初步成果,提出林盘保护与利用的概念模型及其路径框架,结合地质背景和社会环境单因子、多因子交互作用对林盘的影响,提出3个类型区林盘保护与利用的差异化策略,并划定了林盘重要保护区,促进林盘可持续发展。
赵丹[3](2021)在《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的国宝和孑遗物种,也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长期以来受到了全球各界的高度关注。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为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其成为大熊猫和其他古老珍稀的动植物天然的避难所。大熊猫栖息地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新构造运动剧烈,地层岩性古老破碎,次生地质灾害频发,是典型的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论文选取四川省大熊猫分布区县域范围作为研究区,开展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探究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模型及影响因子,并进一步探讨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分布的影响作用机制,对研究第四纪地质环境变化与生物过程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意义,并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廊道工程和大熊猫野外放归等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决策指导。论文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以生态地质学、构造地貌学、环境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依据系统理论、生态位理论和信息理论,在系统收集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和因子耦合关系模型;利用3S技术的空间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库和数字制图等技术方法,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信息量化方法,确定了最优取样尺度,建立了生态地质环境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进行了空间分布格局分析;采用数学建模和数值模拟等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生态地质环境环境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单因子耦合关系和综合效应和制约机制;最后综合以上方法进行了大熊猫分布预测和栖息地适宜性评价。通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和因子耦合关系模型。“天地生人”非均衡全息巨大系统,可分为气候(天)、地质背景(地)、生物(生)、人类(人)等四类。“天”指的是大气因子或气候环境,主要包括降水和温度等条件;“地”指的是以地壳表层(风化壳)为主的的地下大环境,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和地下水文等条件;“生”即生物,主要包括大熊猫及其主食竹、森林植被和竞争动物等生物种间关系方面;“人”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生物保护、偷猎盗猎、森林采伐、农牧产业、旅游产业、交通道路和工程建设等调控和干扰方面。根据因子耦合关系模型,采用信息量化方法,获取共39个影响因子,即气候因子包括温度和降水因子(19个气候指标),地质背景因子包括宏观地形因子(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深度、高程变异系数和地表粗糙度)、岩性因子(岩性多样性指数)、土壤因子(土壤多样性指数)、水文因子(河流密度)和地球化学元素因子(Ca、Na、Fe、Cu、Cr、K、Mg、Mn、Zn等9种),生物因子包括大熊猫因子(大熊猫密度)、主食竹因子(主食竹多样性指数)和植被因子(植被多样性指数),人类因子为人为活动因子(道路密度)。(2)根据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多样性(丰富度)具有显着的聚集性和尺度依赖性,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方法,筛选确定了10km×10km格网为研究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空间分布的最优取样尺度,其可以较好地反映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多样性的实际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包括5大类数据11个数据集40种数据,栅格数据分辨率为10km×10km。研究显示四川省大熊猫及其主食竹和栖息地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主要沿WN-ES方向分布,东西部和垂直梯度分布差异明显。这表明除受人类活动干扰和气候因素影响外,地质背景对大熊猫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3)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因素方差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及综合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天、地、生、人”四大类环境因子能较好的解释大熊猫分布总体方差的55%,其中地质背景(地)和气候(天)分别为28%、42%,是制约大熊猫及主食竹分布的不可改变的主控因素;生物(生)和人类活动(人)的综合解释能力均为11%,二者远小于地质、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对大熊猫分布格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是影响二者分布格局的可调控性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大熊猫的现代分布格局原因,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地质过程、第四纪时期气候变化、生物种间关系和近现代人为活动等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4)根据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和大熊猫空间分布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AIC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获得大熊猫空间分布最优预测模型。四川省大熊猫分布区适宜面积总计345.62万hm2,其中岷山山系(148.95万hm2)>邛崃山系(103.18万hm2)>凉山山系(56.71万hm2)>大相岭山系(29.22万hm2)>小相岭山系(7.13万hm2)>秦岭(0.44万hm2)。最适宜和较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于岷山山系和邛崃山山系中北部,而大小相岭、凉山和秦岭山系则仅为适宜区域。岷山和邛崃山山系区域生态地质环境最好,大小相岭、凉山和秦岭山系(四川部分)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较差,同时研究区内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外部也存在许多适宜区域,表明这些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较好。(5)利用相对权重法评价变量相对重要性,结果显示一级指标依次为气候因子(40.2%)、地质背景因子(32.7%)、生物因子(17%)和人类因子(10.1%);二级指标依次为降水因子(26%)、宏观地形因子(16.5%)、主食竹因子(14.6%)、温度因子(14.2%)、地球化学元素因子(10.6%)、人为活动因子(10.1%)、岩性因子(5.6%)和植被因子(2.4%)。研究表明,在大熊猫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中,地质背景仅次于气候,包含宏观地形因子、地球化学元素因子和岩性因子。
艾梦佳[4](2019)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作为承载国家希望和未来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得到了各国空前的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质量则是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舒适、安全、放松、健全的景观环境是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全球共识,因此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示范意义。基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的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实地踏勘等方法,论述了选题研究的背景,明确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解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以及典型案例,明晰了选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梳理了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界定了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了综合素质教育内容、特征、类型和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特征、类型、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辨析了实践基地服务对象中小学生,以及与实践基地的关系,构建了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的理论依据即环境行为心理学、层次需求、景观美学、实践教育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构成的集成理论,论述了各类理论与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的关系。基于设计原则与依据、总体规划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特色设计等四层面提出了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的方法体系,即由综合性、参与体验性、趣味与教育性、实践安全性、个性化与独立性等五原则构成的设计原则;总体规划设计方法从建设场址选择与规模控制、前期分析、设计构思与理念提炼、总体布局、子系统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方法研究;场地依据区位、交通、周边环境、植物、教育资源、配套设施、地形地貌等确定选址,规模控制则基于场地范围和建设成本控制的方法;前期分析包含内、外环境分析,由大小尺度的区位分析、场地区域地理文脉的分析、资源分析和气候分析等构成了外环境分析的内容,由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构筑物、植被、水体等构成内环境分析,通过文脉凝练与升华法和内容与目标概括法对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构思与理念进行凝练;总体空间布局主要是根据实践基地地形地貌特色和综合素质教育内容进行整体景观空间结构的布局,确定各类景观空间的位置、规模及其相互关系,形成设计方案,布局的方法包括整体形态大地艺术创作法、主题核心法、焦点与地标法、轴线法、因形就势法、借景法、情景与叙事设计法。子系统的规划设计是阐述设计方案的有效途径,通过景观结构、功能区划、竖向规划、设施、植物、小品、导视、道路交通、照明等论述设计方案的意图。详细设计包含室内生活教育区、室外实践活动区、景观要素的详细设计,详细设计中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法、景观符号法进行室内生活教育区的详细设计,通过场景叙事法、功能关联法进行室外实践活动区的规划设计,通过美学规律设计法、文学修辞法以及心理学法进行景观要素的详细设计。全文分为五部分共五章内容: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第二部分是第二章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第三章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相关概述;第四部分包含第四和第五章,探究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的方法,第五部分是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展望未来设计发展趋势。
汪洋[5](2020)在《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研究 ——以杭州临浦镇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镇化率大幅度攀升,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乡土住宅也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乡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也同样出现众多问题与诟病。在此背景下,寻求适宜乡土住宅更新与提升的方式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是研究工作的前期理论准备确定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路径。第二章主要对有机更新理论与乡土住宅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通过对乡土住宅有机更新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解读,整理了乡土住宅的更新方式与方法,并对比分析现存乡土住宅更新方式的矛盾点,为乡土住宅的提升设计提供思路,也为后文有机更新在乡土住宅提升设计中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可操作性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对乡土住宅现有的需求点与问题的深入了解,并以实际样本乡镇为载体,对乡土住宅典型样本进行空间结构的测绘并进行问卷形式的深入调研,探索乡土住宅现有的需求点与问题所在。第四章通过对前期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阐述了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路径,为后期的实证部分提供可行的设计思路。第五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针对杭州临浦镇的现状情况,将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路径具体应用到杭州临浦镇整治中,并提出了具体的提升设计方案,在满足村民现代化生活的基础上,实现传统乡村风貌的复兴与延续。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总结了全文的不足和展望。本文针对乡土住宅现有的更新路径与发展现状,立足于农村居民的自身需求,从地域文化与现代背景相融合的角度根据有机更新理论为乡土住宅的提升提出的设计路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为今后乡土住宅的更新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王玉军[6](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张博[7](2015)在《杭嘉湖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小城市培育工作的不断推进,有限的国土空间上需要承载的社会经济活动规模更大,强度更高,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更加突出。因此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小尺度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明确土地综合承载力差异情况、制约因素,探索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有效措施就成为一项尤为重要的任务。本研究将评价单元划分细化到乡级尺度,同时引入耕地质量指数、可建设用地承载强度和公路货运周转量等指标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小城市培育工作推进较快的典型自然地形区域——杭嘉湖平原地区,进行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评价;研究各评价单元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及其子系统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及差异程度,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类型分区,确定制约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的因素;最后,给出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相关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时,宜选择自然地形区作为研究区域,建立针对性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针对杭嘉湖平原地区这一典型自然地形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梳理当前已有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土地质量、国土开发建设强度、贸易流通能力、地质灾害情况等因素来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发现水土资源承载子系统的承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社会经济承载子系统承载力的大小,前者是决定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关键,并在各评价单元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生态环境承载力则在土地综合承载力三个承载子系统中空间差异性最大的,其承载水平在不同评价单元间存在明显的波动。(2)开展以乡级评价单元为主的小尺度土地承载力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土地综合承载力差异,研究成果更易于推广应用。杭嘉湖平原地区内各县(区、市)之间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较为接近,但同一县(区、市)域内部的各乡级评价单元之间差异显着,其中内部差异程度最大的是江干区;相邻乡级评价单元之间土地综合承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3)依据评价结果,通过土地综合承载力类型分区及制约承载力水平的短板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策略。研究区内大部分评价单元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主要受到水土资源承载力子系统承载水平的制约,而各个承载子系统内部的制约因素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杭嘉湖平原地区应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耕地生产能力,以提升水土资源承载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引导人口转移和产业有序承接,以实现社会经济承载力可持续提高;加强水环境治理,防治地面沉降,改善空气质量,以保障生态环境承载水平。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开展乡级尺度评价单元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和研究,能给够明确其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制约因素,根据其空间差异特征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为该地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国土开发规模和布局的优化、地区产业的规划布局、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等重大规划、决策提供支撑。
周金晶[8](2015)在《政策系统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四大问题:作用之惑、途径之缺、角色之变、调整之频。这些问题揭示出,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依赖于众多政策系统的配套实施,规划实施的成效受到其它政策系统的作用影响。那么,这样的一系列城市政策对城市规划实施又是如何产生影响作用的?其影响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些影响?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取了“理论支撑——实证分析——规律总结”的研究路径和内容体系,通过构建政策系统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作用的解释性框架,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为实证案例,先后分析了行政区划、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和民生政策这五类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试图揭示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政策与规划之间作用影响的—系列规律总结。“理论支撑”是基于政策与规划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辨析:一方面是通过梳理政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等领域的研究,寻找本次研究的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另一方面是借鉴管理学中的政策实施过程理论、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构建政策系统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作用的“一五五三”解释性框架—一即“一个维度、五类政策、五个领域、三类分析”。“实证分析”是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案例审视为基础,从政策系统的五类基本影响政策——行政区划、土地、财政、产业、民生政策出发,对应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各主要管控领域,根据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先后就政策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机理、绩效和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规律总结”是以理论支撑和实证分析为基础,对政策系统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的规律进行系统性的总结。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城市规划在其实施过程中受到众多政策的作用影响,每一类政策作用影响的机理、绩效和成因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要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效,需要规划与众多政策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从政策视角出发的规划实施研究思路,丰富了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的实证研究,为今后我国各类城市的规划实施提供借鉴意义。
俞布[9](2011)在《杭州市台风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灾害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之一,台风灾害更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灾害类型。台风伴随的暴雨、大风,以及台风降水所引起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常造成农田受灾、房屋倒损、人员伤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保护。杭州市地处浙江东北部沿海,是我国台风灾害的重要影响区域。根据杭州市历史台风资料统计,1951-2009年间共88次台风影响杭州市域,年均1.49个,其中直接穿过杭州市域的台风个例共20个,给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随着城市化与台风次生灾害的交互作用,城市区域潜在社会损失被无限放大,给我们在城市减灾规划与防灾决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发生的台风灾害表明,完全准确预报和阻止台风灾害的发生并不现实,但若采用有效的灾害管理战略,则可避免或减轻其带来的巨大损失。本文从台风灾害形成、发展及蔓延的致灾理论出发,选取适当的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各指标的空间叠置分析,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的台风灾害风险状况进行分析,编制以100m×100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杭州市台风灾害风险区划图,将杭州市域划分为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的五级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杭州市台风灾害风险从西南至东北呈递增趋势。萧山区、余杭区及杭州主城区等沿海平原区,风险等级相对较高;而建德市、淳安县等中西部山地丘陵区,风险等级略低。最终,利用杭州市近20年的台风灾情数据进行比对、检验,实证表明该风险区划结果与区域灾情分布特征较为吻合。在杭州市台风灾害风险评价框架下,文章着重对研究区台风灾情、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及滑坡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1985-2009年间的88场台风灾情数据,选取农业受灾面积、伤亡人数、倒损房屋、直接经济损失四个指标对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进行了评估,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及信息扩散理论对历次台风灾情及空间灾损状况进行定量评定。在承灾体易损性分析中,对包括人口、经济在内的易损性指标做空间化处理,使之精细化程度提升,并与其他风险评价指标得以有效叠合。利用杭州市1968—2009年已发生的1907个地质灾害点的采样信息,采用证据权法分析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概率,并据此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实现潜在滑坡的空间预测及危险性区划。
吴凯[10](2009)在《基于地质条件的喀斯特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 ——以清镇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质条件与农业结合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地质地貌因素对土地(土壤)利用、作物的布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名优特产品的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喀斯特地区特别是喀斯特山区土壤母质(岩)对土壤类型、土壤性质及土地利用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清镇市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和分析清镇市有关农业地质、土地利用、土壤资源、生态环境等资料的基础上经多次筛选得出岩性、地层、岩石露头度,地貌类型、坡度、主要土壤类型等14个因子作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权重和主成分提取;借助SPSS软件的多种聚类方法,对各分类作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分区;并结合清镇市综合农业区划作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将清镇市农业土地利用划分为五个区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各区分别为:Ⅰ南部渔、果蔬、副城郊生态农业区;Ⅱ中部粮油作物、林果综合农业区;Ⅲ东部林、渔生态旅游农业区;Ⅳ西北部农经作物、牧业农业区;Ⅴ中西部粮、特色产品农业区。通过对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探讨,提出了各区土地利用方向及建议,对清镇市制定农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地质环境功能分区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地质环境功能分区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实物工作量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形地貌 |
2.3.3 地质构造 |
2.4 工程地质概况 |
2.4.1 工程地质条件 |
2.4.2 水文地质条件 |
2.5 不良地质条件 |
2.6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 |
3.1.1 地形坡度 |
3.1.2 地貌类型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岩土体综合特征 |
3.2.2 地基承载力 |
3.2.3 软土厚度 |
3.2.4 卵砾石厚度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3.1 含水层富水性 |
3.3.2 含水层厚度 |
3.4 地震效应 |
3.4.1 活动断裂 |
3.4.2 场地类别 |
3.4.3 砂土液化 |
3.5 环境地质问题 |
3.5.1 地下水腐蚀性 |
3.5.2 崩滑流易发性 |
3.5.3 地面沉降易发性 |
3.5.4 渗透破坏易发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 |
4.1 评价范围 |
4.1.1 评价深度范围 |
4.1.2 评价单元划分 |
4.2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3 指标量化分级方法 |
4.3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层次分析法优缺点分析 |
4.3.3 变权分析法 |
4.3.4 局部变权计算 |
4.4 综合评价 |
4.4.1 传统综合评价方法 |
4.4.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评价结果分析 |
5.1.1 浅层地下空间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2 次浅层地下空间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3 次深层地下空间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2 评价结果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2)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地质学与地质背景研究进展 |
1.2.2 成都平原生态地质研究进展 |
1.2.3 林盘的特征与功能研究进展 |
1.2.4 林盘与地质背景关系研究进展 |
1.2.5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川西林盘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质背景因子提取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地质背景因子参数计算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与岩性 |
2.2.3 第四系堆积层 |
2.3 区域地理特征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土壤类型 |
2.3.3 植被分布 |
2.3.4 气候条件 |
2.3.5 河流水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 |
3.1 地质背景系统与分区关系 |
3.1.1 林盘地质背景系统理论 |
3.1.2 林盘地质背景系统概念模型 |
3.1.3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必要性 |
3.2 分区指标与方法 |
3.2.1 分区原则 |
3.2.2 分区指标与信息提取 |
3.2.3 分区方法 |
3.3 分区结果与分析 |
3.3.1 林盘分区结果 |
3.3.2 不同林盘类型区地质背景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林盘特征与地质环境关系 |
4.1 林盘特征信息提取方法 |
4.1.1 林盘空间分布信息 |
4.1.2 林盘组成与结构信息 |
4.2 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及其差异 |
4.2.1 林盘空间分布与景观特征 |
4.2.2 林盘组成与结构特征 |
4.2.3 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差异分析 |
4.3 林盘特征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
4.3.1 林盘景观特征与地质背景关系 |
4.3.2 林盘组成结构特征与地质背景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林盘生态功能与地质环境关系 |
5.1 林盘生态功能评估方法 |
5.1.1 生态功能类型选择 |
5.1.2 生态功能评估方法 |
5.2 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及其差异 |
5.2.1 林盘生态功能与分布特征 |
5.2.2 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差异分析 |
5.3 林盘生态功能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林盘质量与地质背景因子关系分析 |
6.1 林盘质量评价与分析 |
6.1.1 林盘质量评价模型 |
6.1.2 不同类型区林盘质量分析 |
6.2 地质背景因子对林盘质量的制约作用 |
6.2.1 地理探测器模型 |
6.2.2 探测因子选择 |
6.2.3 基于地理探测的因子分析 |
6.3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保护与利用模式 |
6.3.1 单因子影响下林盘保护策略 |
6.3.2 因子交互作用下林盘保护策略 |
6.3.3 林盘保护重要区划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 |
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生态地质学与地质背景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1.2.2 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的影响研究 |
1.2.3 基于3S技术的大熊猫栖息地评价研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科学命题的提出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环境特征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
2.2.1 地貌特征 |
2.2.2 河流水系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土壤类型 |
2.2.5 植被类型 |
2.3 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
2.3.1 地质构造 |
2.3.2 地层岩性 |
第3章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和因子耦合关系模型 |
3.1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 |
3.2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耦合关系模型 |
3.3 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信息量化方法 |
3.3.1 地质背景因子信息采集 |
3.3.2 气候因子指标信息采集 |
3.3.3 生物因子信息采集 |
3.3.4 人类因子信息采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最优取样尺度条件下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格局 |
4.1 最优取样尺度筛选 |
4.1.1 最优取样尺度筛选方法 |
4.1.2 最优取样尺度结果与分析 |
4.2 最优尺度下生态地质环境信息地理空间数据库构建 |
4.3 最优尺度下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因子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空间分布的影响与制约机制 |
5.1 大熊猫及其主食竹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单因子耦合关系 |
5.1.1 单因子分析方法 |
5.1.2 地质背景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
5.1.3 气候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
5.1.4 生物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
5.1.5 人为活动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
5.2 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分布综合影响及制约机制 |
5.2.1 综合影响效应分析方法 |
5.2.2 综合影响效应及制约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的大熊猫分布预测及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6.1 预测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 |
6.2 多元回归预测与评价模型 |
6.2.1 预测与评价因子选择 |
6.2.2 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建立 |
6.2.3 多元回归最优模型筛选 |
6.2.4 预测变量相对重要性评价 |
6.3 大熊猫空间分布预测 |
6.4 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环境行为心理学 |
2.2 层次需求理论 |
2.3 景观美学理论 |
2.4 实践教育学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概述 |
3.1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
3.1.1 综合素质教育 |
3.1.2 实践基地 |
3.2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特征 |
3.2.1 教育观赏性 |
3.2.2 项目选择性 |
3.2.3 活动实践性 |
3.2.4 主体灵活性 |
3.2.5 资源共享性 |
3.2.6 设施齐全性 |
3.3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类型 |
3.3.1 专项类实践基地 |
3.3.2 综合类实践基地 |
3.4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构成要素 |
3.4.1 建筑 |
3.4.2 植物 |
3.4.3 水体 |
3.4.4 其他要素 |
3.5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影响因素 |
3.5.1 社会因素 |
3.5.2 自然因素 |
3.5.3 功能因素 |
3.6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服务对象 |
第四章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总体设计方法研究 |
4.1 设计原则 |
4.1.1 综合性原则 |
4.1.2 参与体验性原则 |
4.1.3 趣味与教育性原则 |
4.1.4 实践安全性原则 |
4.1.5 个性化与独立性原则 |
4.2 设计依据和目标的确定 |
4.2.1 设计依据 |
4.2.2 设计目标 |
4.3 场地选址与规模控制方法 |
4.3.1 场地选址 |
4.3.2 规模控制 |
4.4 内外坏境分析方法 |
4.4.1 外环境分析 |
4.4.2 内环境分析 |
4.5 构思与设计理念凝练方法 |
4.5.1 内容与目标概括法 |
4.5.2 文脉凝练与升华法 |
4.6 总体空间布局方法 |
4.6.1 大地艺术创作法 |
4.6.2 主题核心法 |
4.6.3 焦点与地标法 |
4.6.4 轴线法 |
4.6.5 因形就势法 |
4.6.6 借景法 |
4.6.7 情境与叙事法 |
4.7 子系统设计方法 |
4.7.1 景观结构设计 |
4.7.2 功能区划设计 |
4.7.3 竖向规划设计 |
4.7.4 设施子系统设计 |
4.7.5 植物子系统设计 |
4.7.6 小品子系统设计 |
4.7.7 导视子系统设计 |
4.7.8 道路交通子系统设计 |
4.7.9 照明子系统设计 |
第五章 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详细设计方法研究 |
5.1 室内生活教育区详细设计研究 |
5.1.1 基本设计方法 |
5.1.2 室内科普教育区设计 |
5.1.3 生活住宿区设计 |
5.2 室外实践活动区详细设计研究 |
5.2.1 基本设计方法 |
5.2.2 出入口区设计 |
5.2.3 拓展训练区设计 |
5.2.4 传承文化区设计 |
5.2.5 学农实践区设计 |
5.2.6 户外露营区设计 |
5.2.7 生命安全区设计 |
5.2.8 军事训练区设计 |
5.2.9 趣味体验区设计 |
5.3 景观要素详细设计研究 |
5.3.1 基本设计方法 |
5.3.2 构筑物设计 |
5.3.3 植物设计 |
5.3.4 地形设计 |
5.3.5 水体设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片来源 |
附录B 作品集 |
(5)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研究 ——以杭州临浦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性支持 |
1.1.2 乡村人居环境提高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乡土住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乡土住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有机更新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综述评析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有机更新与乡土住宅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我国乡土住宅的更新方法与演进 |
2.1.1 我国乡土住宅的含义 |
2.1.2 我国乡土住宅既有更新方法 |
2.1.3 我国乡土住宅的更新演进 |
2.1.4 乡土住宅更新的现状与矛盾 |
2.2 有机更新的相关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的概念 |
2.2.2 有机更新与现有更新方式的区别 |
2.3 乡土住宅有机更新的诠释 |
2.3.1 乡土住宅的有机本质 |
2.3.2 乡土住宅与有机更新的关联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设计调研 |
3.1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设计与实施 |
3.1.1 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 |
3.1.2 取样村镇基本情况 |
3.2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2.1 瓜沥镇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2.2 南阳街道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2.3 临浦镇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3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整理与阅读 |
3.3.1 住宅布局 |
3.3.2 营建倾向 |
3.3.3 历史变迁 |
3.4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 |
3.4.1 乡土住宅相似性与差异性 |
3.4.2 基于有机跟新理论的乡土住宅设计痛点 |
3.4.3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调研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目标与路径 |
4.1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目标 |
4.1.1 复原有机规律 |
4.1.2 重建特色风貌 |
4.1.3 提升内在活力 |
4.2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路径 |
4.2.1 地域风貌的延续性更新提升 |
4.2.2 物态环境的整体性更新提升 |
4.2.3 人居空间的优化性更新提升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杭州临浦镇乡土住宅提升设计实践 |
5.1 杭州临浦镇的基本概况 |
5.1.1 临浦镇选题背景 |
5.1.2 范围界定 |
5.1.3 自然条件 |
5.2 杭州临浦镇有机更新的价值分析 |
5.2.1 历史文化价值 |
5.2.2 建筑美学价值 |
5.3 临浦镇乡土住宅前期设计 |
5.3.1 现状评估 |
5.3.2 明确需求 |
5.3.3 手法归类 |
5.4 杭州临浦镇地区乡土住宅提升设计优化 |
5.4.1 内部功能流线更新与提升设计 |
5.4.2 外部建筑风貌更新与提升设计 |
5.4.3 拆除重建住宅更新与提升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反思 |
6.1 论文研究创新点 |
6.2 论文研究总结 |
6.3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2019 年杭州临浦镇乡土住宅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 B:样本访谈及测绘记录 |
附录 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
(6)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2.1.3 小结 |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
2.2.5 小结 |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
2.3.3 小结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3.1 基本概念 |
3.1.1 地质环境 |
3.1.2 地质环境评价 |
3.1.3 地质资源 |
3.1.4 土地利用 |
3.1.5 土地利用布局 |
3.1.6 土地利用分区 |
3.2 基础理论 |
3.2.1 系统论 |
3.2.2 灰色论 |
3.2.3 区位理论 |
3.2.4 人地协调理论 |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4.1.1 社会经济因素 |
4.1.2 生态环境因素 |
4.1.3 地质环境因素 |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3.1 地震 |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6.4.1 评价方法确定 |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
6.5 实证研究 |
6.5.1 研究区概况 |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
7.5 实证研究 |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杭嘉湖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 |
1.6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土地综合承载力内涵的研究进展 |
2.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
2.3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变化分析的研究进展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杭嘉湖平原地区自然环境状况分析 |
3.2 杭嘉湖平原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分析 |
第4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综合评价 |
第5章 杭嘉湖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
5.1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数计算 |
5.2 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
5.3 土地综合承载力制约因素分析 |
第6章 杭嘉湖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策略 |
6.1 促进水土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提升水土资源承载水平 |
6.2 产业结构优化,人口规模调整,实现社会经济承载力可持续提高 |
6.3 水环境、地质灾害、大气环境全面治理,保障生态环境承载水平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数汇总表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政策系统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作用之惑:城市规划在实施建设中的作用有多大? |
1.1.2 路径之缺:城市规划靠什么促使各类主体按规划实施? |
1.1.3 角色之变:在编制阶段所体现出的城市规划的统筹协调性,在实施阶段怎么体现? |
1.1.4 调整之频:城市规划频繁调整,除规划编制的原因外,如何认识来自规划实施方面的原因? |
1.2 实证对象简介 |
1.2.1 杭州城市简况 |
1.2.2 杭州城市规划编制简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小结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有关政策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 |
2.1.1 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2 政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
2.2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研究 |
2.2.1 什么是规划实施?——城市规划实施的内涵理解 |
2.2.2 什么影响了规划实施?——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机制研究 |
2.2.3 规划实施怎样更有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改进措施研究 |
2.3 既有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
2.4 小结 |
3 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借鉴 |
3.1 借鉴一:政策分析理论 |
3.1.1 政策形式 |
3.1.2 政策系统 |
3.1.3 政策执行 |
3.1.4 政策冲突 |
3.2 借鉴二:交易成本理论 |
3.2.1 交易成本的基本内涵 |
3.2.2 政策与规划实施的交易成本界定 |
3.2.3 产生规划实施交易成本的成因 |
3.2.4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政策对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
3.2.5 交易成本的补充理论:委托代理 |
3.3 解释性框架——政策与规划作用关系 |
3.3.1 研究维度——一个有效执行的杭州城市政策系统 |
3.3.2 政策对象——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五类政策 |
3.3.3 规划领域——与政策系统相关联的五个规划实施领域 |
3.3.4 研究切入点——政策影响的三类特征性分析:机理、绩效与成因 |
3.3.5 政策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解释性框架——“一个维度、五类政策、五个领域、三类分析” |
3.4 小结 |
4 行政区划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 |
4.1 行政区划理解 |
4.1.1 行政管理体制内涵 |
4.1.2 杭州行政区划在城市规划管理上的制度安排 |
4.2 与行政区划有关的规划实施例证——空间形态与用地增长分析 |
4.2.1 杭州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
4.2.2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分布 |
4.3 行政区划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 |
4.3.1 机理分析——“委托代理”的多环节运用 |
4.3.2 绩效分析——“集权”与“放权”的差异化直接效应 |
4.3.3 成因分析——基于纵向的交易成本变动 |
4.4 小结 |
5 土地政策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 |
5.1 土地政策理解 |
5.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5.1.2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
5.2 与土地政策有关的规划实施例证——城市用地规模实施 |
5.2.1 城市用地规模“总量”实施 |
5.2.2 城市用地规模“增量”实施 |
5.3 土地政策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 |
5.3.1 机理分析(How?)——“规划”+“计划”的管控组合 |
5.3.2 绩效分析(What?)——“直接”+“消极”的影响效应 |
5.3.3 成因分析(Why?)——基于横向的交易成本对比 |
5.4 小结 |
6 财政政策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 |
6.1 财政政策理解 |
6.2 宏观层面的财政政策对杭州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 |
6.2.1 “土地财政”政策的影响——以杭州主城区住宅开发、调整及开发强度为例 |
6.2.2 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政策的影响——以杭州工业用地实施为例 |
6.3 微观层面的财政政策对杭州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 |
6.3.1 杭州城市规划实施的微观财政政策理解 |
6.3.2 微观财政政策对杭州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以钱江新城规划实施为例 |
6.4 财政政策影响的综合分析 |
6.4.1 机理分析(How?)——“动力”的激励+“行为”的保障 |
6.4.2 绩效分析(What?)——方向与程度的多种可能性 |
6.4.3 成因分析(Why?)——基于横向的交易成本对比 |
6.5 小结 |
7 产业政策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 |
7.1 产业政策理解 |
7.1.1 近十年来杭州市产业政策演变 |
7.1.2 杭州市产业政策特征 |
7.2 产业政策影响规划实施例证——义蓬组团实施分析 |
7.2.1 杭州市义蓬组团产业布局政策理解 |
7.2.2 义蓬组团的规划实施分析 |
7.2.3 义蓬组团产业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
7.3 产业政策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的综合分析 |
7.3.1 机理分析(How?)——“规划”+“项目”的管控组合 |
7.3.2 绩效分析(What?)——取决于政策耦合的直接效应 |
7.3.3 成因分析(Why?)——基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讨论 |
7.4 小结 |
8 民生政策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 |
8.1 民生政策理解 |
8.1.1 民生政策的内涵 |
8.1.2 杭州民生政策理解 |
8.1.3 与城市规划实施相关的民生政策 |
8.2 教育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以上城区教育设施为例 |
8.2.1 杭州教育政策理解 |
8.2.2 教育政策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 |
8.3 交通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以轨道交通为例 |
8.3.1 杭州轨道交通布局政策理解 |
8.3.2 轨道交通政策对杭州城市总规实施的影响 |
8.4 民生政策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的综合分析 |
8.4.1 机理分析(How?)——“规划”+“建设”+“使用”的管控组合 |
8.4.2 绩效分析(What?)——取决于政策耦合的直接效应 |
8.4.3 成因分析(Why?)——基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讨论 |
8.5 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性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历 |
(9)杭州市台风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 台风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流程 |
第二章 杭州市台风气候及灾害特征 |
1 研究数据 |
2 杭州市台风气候特征 |
2.1 影响杭州的台风定义 |
2.2 影响杭州台风的站点分布特征 |
2.3 影响杭州台风的路径分布特征 |
3 杭州市台风灾害灾情特征 |
3.1 台风灾害灾情年代际变化 |
3.2 台风灾害灾度评价 |
3.3 基于灾情信息的台风灾害风险评价 |
第三章 杭州市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
1 台风大风 |
1.1 台风大风极值分布 |
1.2 台风大风概率统计分析 |
1.3 台风大风路径分析 |
2 台风暴雨 |
2.1 台风暴雨极值分布 |
2.2 台风暴雨概率统计分析 |
2.3 台风暴雨路径分析 |
3 致灾因子综合风险区划 |
第四章 杭州市台风灾害孕灾环境脆弱性评价 |
1 海拔高度 |
2 地形起伏度与坡度 |
3 河网密度 |
4 森林覆盖率 |
5 地质灾害易发区 |
5.1 资料来源与处理 |
5.2 杭州市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
5.3 杭州地质灾害易发区空间区划 |
5.4 地质灾害与台风降水关系分析 |
第五章 杭州市台风灾害承灾环境易损性分析 |
1 人口、经济因子空间化 |
2 农业密度 |
3 道路密度 |
第六章 杭州市台风灾害抗灾减灾能力分析 |
1 抗灾减灾能力概念意义 |
2 杭州抗灾能力现状 |
3 台风灾害抗灾能力指标 |
第七章 杭州市台风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
1 台风灾害风险特征 |
1.1 台风灾害风险的特征 |
1.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
2 杭州市台风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研究特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地质条件的喀斯特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 ——以清镇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主要研究现状 |
1.3 分区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分区研究目的 |
1.3.2 分区研究意义 |
1.4 有关分区方法理论 |
1.4.1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
1.4.2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原则 |
1.4.3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依据 |
1.4.4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技术路线 |
1.5 地质与农业结合的相关基本原理及含义 |
1.6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内涵 |
1.7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清镇市农业地质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构造及地层 |
2.1.3 母质(岩)与土壤 |
2.1.4 水文条件 |
2.1.5 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 |
2.2 清镇市农业现状 |
2.2.1 清镇市农业概况 |
2.2.2 清镇市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分析 |
2.3 清镇市农业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分析 |
2.3.1 耕地 |
2.3.2 园地 |
2.3.3 林地 |
2.3.4 牧草地 |
2.3.5 渔业用地 |
3 清镇市农业土地利用分区 |
3.1 土地利用分区指标的选取 |
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指标权重分析 |
3.4 指标量化 |
3.5 数据分析处理 |
3.6 聚类分析 |
4 清镇市农业用地分区结果 |
4.1 农业用地分区比较分析 |
4.2 分区命名及各区用地建议 |
5 清镇市各区农业土地利用评述 |
5.1 南部渔、果蔬、副城郊生念农业区(Ⅰ区) |
5.2 中部粮油作物、林果综合农业区(Ⅱ区) |
5.3 东部林、渔生念旅游农业区(Ⅲ区) |
5.4 西北部农经作物、牧业农业区(Ⅳ区) |
5.5 中西部粮、特色产品农业区(Ⅴ区) |
6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2:参加主要科研项目 |
图版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附图4 |
附图5 |
附图6 |
附图7 |
附图8 |
附图9 |
附图10 |
附图11 |
附图12 |
四、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地质环境功能分区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市钱塘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D]. 蒋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D]. 刘勤.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3]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 赵丹.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设计研究[D]. 艾梦佳.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5]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研究 ——以杭州临浦镇为例[D]. 汪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杭嘉湖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 张博. 浙江财经大学, 2015(07)
- [8]政策系统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研究[D]. 周金晶. 浙江大学, 2015(08)
- [9]杭州市台风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价[D]. 俞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10)
- [10]基于地质条件的喀斯特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 ——以清镇市为例[D]. 吴凯. 贵州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