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绿色肥料——“明月”海藻肥(论文文献综述)
张杨,宋修超,魏天宇,王海兰[1](2021)在《海藻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花生生长发育性状、产量、土壤理化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肥能显着提高花生茎高、枝长、分枝数和产量,花生百仁质量和每667 m2产量分别为83.2 g和469.3 kg;施用海藻肥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延缓土壤酸化进程和土壤有机质的消耗速度;施用海藻肥的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用掺混肥的土壤,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张楠,卢国军[2](2020)在《海藻氨基酸复合肥的工业生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海藻氨基酸复合肥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复合液肥,是将海洋生物和动物或植物蛋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再经科学制备成的新型天然无公害液体肥料。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能疏松土壤、消除土壤板结,对作物起到生理调节、营养增效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以海洋生物鱼类、藻类等为原料,配以动物或植物蛋白,采用甲酸、硫酸相配合作为水解剂,在原有海洋生物所含天然营养的基础上强化螯合多种矿物质元素,制得海藻氨基酸复合肥。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7 h,酸浓度为30%,物料配比为1.0∶1.5∶0.3。可适当减少反应时间,以缩短生产周期、节省能耗、降低成本;也可适当降低酸的浓度,以节省氨水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桑卫民,王晓辉,韩西红,刘杨[3](2020)在《活性生物海藻肥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文中提出海藻是生长在海洋中的低等光合营养植物,富含海藻多糖、岩藻黄素、褐藻多酚、甜菜碱、植物激素、酚类、萜类化合物及矿物质元素等,是陆地资源的重要补充。海藻肥的核心物质是海藻提取物,其具有改良土壤、提高肥水利用效率、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逆性、提高农产品质量等功效。概述了纯天然海藻提取物的生产原料及生产工艺,详细介绍了海藻肥中主要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海藻肥在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志鹏,韩西红,宋修超,秦益民,王晓辉[4](2020)在《不同浓度海藻肥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海藻肥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环保的功能性肥料,越来越多的被施用于番茄种植当中,为了揭示海藻肥对番茄生根效果的最佳施用浓度,本研究采用蓝能量海藻旺根-二代为供试肥料,将其分别稀释成100倍、300倍、500倍的水溶液,浇灌处理番茄幼苗,培养一定周期后,收集植物材料,测定其地上及地下部分的长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施用海藻旺根-二代300倍稀释液处理的番茄幼苗生长最为旺盛,即表明在番茄种植中,蓝能量海藻旺根-二代施用的最佳稀释倍数是300倍。
李洋[5](2019)在《分蘖期施用海藻精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推广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我国化肥滥用,由此引发的土地质量下降、水污染等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使得进行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面对这些情况,农业部提出“双减”的目标,“双减”就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减少化肥使用,如何在满足农产品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还要保证质,就要从科学技术着手。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必要改进农产品的施肥方案,寻找新型环保肥料用于作物栽培。海藻精作为一种天然环保的新型肥料,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各种所需营养元素与生长因子,改良土壤情况,此类肥料还具有化学肥料不可比拟的增产、抗逆、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它运用于水稻栽培,对水稻的增产及改良传统的施肥方式意义重大。本试验于2018年在广西大学农业科研基地大田内进行(早晚两季稻),设置四个不同梯度的海藻精用量及一个对照组,在水稻分蘖期以拌肥根施的方式进行田间操作;并选用两个品种的水稻桂育9号(常规稻)、桂两优2号(杂交稻)来进行栽培,通过对比品种间的植株生长、产量等指标,研究海藻精在不同类型水稻上施用效果的差异,寻求海藻精在水稻栽培上更好的应用方式。此实验通过获取的数据分析得出结果如下:(1)实验产量结果显示,两个品种的水稻在分蘖期以拌肥根施的方式使用海藻精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当每亩施用200g、250g海藻精时对早晚季稻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早晚季稻桂育9号最高增产幅度达5%、8.4%,桂两优2号最高增产幅度达16.6%、11.8%,说明海藻精对桂两优2号的增产效果更佳。(2)海藻精拌肥施用提升肥力,加强了水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使茎蘖数得以增长,从而提高水稻的分蘖能力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3)施用海藻精可以提高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对其产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4)施用海藻精能提高水稻产量主要在于成熟期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的提高,通过实验研究,海藻精的施用提高了水稻叶面积指数、分蘖数及SPAD等指标,为成熟期稻穗的增加及穗粒饱满程度提供营养基础,促进水稻高产。(5)产量分析显示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结实率均对产量提升有积极影响,但早晚稻不同穗粒结构指标对产量影响大小不一致;早季稻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每穗粒数及千粒重,晚季稻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每穗粒数及结实率。
高岩,申培丽,王海朋,王钰馨,秦益民[6](2018)在《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对设施大棚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对设施大棚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影响,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种植番茄的大棚土壤为材料,以不施肥和施用普通复合肥料的土壤为对照,研究了施用不同量的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条件下,设施番茄大棚土壤容重、土壤呼吸强度及土壤孔隙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施用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孔隙状况和土壤容重,可增加土壤呼吸强度19.47%~72.78%,降低土壤容重2.55%~13.78%,增加土壤总孔隙度3.56%~19.22%,土壤毛管孔隙度及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0.79%~17.85%、3.95%~20.04%。其中,以施用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400倍液3 kg/次的处理效果最佳,可推荐在生产实践中使用。施用普通复合肥料能适当增加土壤呼吸强度,却降低了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了土壤容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强度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正比例关系,与土壤容重总体呈反比例关系。
李鹃鸽[7](2018)在《不同肥料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山西特有的晋虞蜜桃与红凤凰为试验材料,于2016年7月-2017年10月在晋中市太谷县太谷气象站旁果园进行,研究不同有机肥与中微肥的不同配比对晋虞蜜桃、红凤凰桃的果实品质和香气成分的种类与含量的影响,以便为山西桃产量的提升和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桃的外观品质中,0.5 kg螯合中微肥的使用效果最佳,其中羊粪有机肥+0.5 kg螯合中微肥的搭配使用可有效增加晋虞蜜桃与红凤凰果实的单果重,分别增加了2%和25%;海藻有机肥+0.5 kg螯合中微肥的搭配使用可有效增加晋虞蜜桃与红凤凰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实硬度,分别增加了 50%、14.4%和22%、40%。2、桃的内在品质中,对可溶性总糖而言,羊粪有机肥+0.5 kg螯合中微肥的使用效果最佳,对VC而言,海藻有机肥+0.5 kg的螯合中微肥的使用效果最佳。其中,羊粪有机肥+0.5 kg螯合中微肥的搭配使用可有效增加晋虞蜜桃与红凤凰果实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分别增加了 11%、14.7%。海藻有机肥+0.5 kg的螯合中微肥的搭配使用可有效增加晋虞蜜桃与红凤凰果实VC的含量,分别增加了 26.5%、56%。3、晋虞蜜桃的芳香物质中,羊粪有机肥与0.5 kg迈乐、螯合中微肥的搭配使用,均有效增加了晋虞蜜桃的香气种类和醛类化合物的含量,但施肥量过多时,反而影响不大或降低含量。4、红凤凰桃的芳香物质来中,羊粪有机肥、海藻有机肥与0.5 kg迈乐中微肥的搭配使用,均有效增加了红凤凰桃中醛类化合物的含量,施肥量过多时,反而影响不大或降低含量。
王明鹏[8](2017)在《基于褐藻酸降解的铜藻发酵提取技术及其产物农用功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藻作为一种活性物质丰富且独特的海洋生物资源,经特殊工艺加工后可应用于农业领域。高品质的海藻肥产品对土壤微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逐步实现减少甚至替代化学肥料的施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本文为证实海藻发酵制肥工艺的可行性,以褐藻门马尾藻属的铜藻为发酵原料,通过规模化筛选获得高产褐藻酸裂解酶的菌株并对其发酵铜藻的特性开展了相关研究,随后对其发酵产物施用于不同作物蔬果的农用功效进行验证。根据褐藻细胞壁结构特点,针对性的筛选能够降解褐藻细胞壁大分子成分褐藻酸的特种菌株。以褐藻酸唯一碳源平板,革兰氏碘液作为产酶指示剂从三种海藻样品表面筛选得到12株产褐藻酸裂解酶的菌株,经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后,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勒克氏菌属(Leclercia)、游动微菌属(Planomicrobium)、白蚁菌属(Isopterico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赖氨酸芽孢菌属(Lysinibacill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其中,4株类芽孢杆菌属新发现的产酶菌株酶活较高(6-10U/mg),产物丰富(褐藻寡糖聚合度2-4),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随后,结合牛津杯法对12株菌的酶活大小进行了比较,发现LJ-3菌株酶活最大,其最适产酶条件为30°C,p H 7.0,褐藻酸浓度0.4%,转速200rpm,利用硫酸铵沉淀法,获得LJ-3菌株的粗酶蛋白,测定其粗酶液酶活33.74U/mg,酶学性质为最适温度50°C,最适p H 7.0,底物偏好降解甘露糖醛酸。通过设计三种不同培养基对LJ-3菌株的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经对比发现p H变化是影响发酵目标产物褐藻寡糖生成的决定性因素。随后,通过30L发酵罐控制发酵过程参数并维持p H 7.0,在以铜藻提取液为唯一发酵底物的培养条件下,成功获得聚合度2-4的褐藻寡糖。发酵工艺参数经100ml摇瓶发酵,30L小试发酵罐以及2000L中试发酵罐进行逐级放大,确定LJ-3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30°C,p H7.0,接种量10%,前期(0-8 h)通气量0.5vvm,转速300rpm,后期(8-24 h)通气量0.2vvm,转速150rpm。褐藻寡糖收获时间为8-12 h,聚合度为2-4,含量为1-2g/L。三个不同发酵水平,目标产物变化趋势一致,发酵过程基本稳定,可放大至工业化生产。同时,建立了铜藻发酵目标产物褐藻寡糖的HPLC检测方法,采用凝胶色谱柱Superdex?30,10 mm×300 mm(GE Healthcare),流动相为0.1mol/L氯化钠,柱温25°C,检测波长235nm,流速0.5ml/min可实现45分钟内完成目标产物的检测。通过设计不同对照处理,证实褐藻寡糖是铜藻发酵液中重要的功能成分,并参与一氧化氮调控途径促进植株根系生长。以番茄为例,0.25%稀释浓度的含寡糖发酵液促使根长增加29%,芽长增加25%;大田实验表明,喷施0.5%稀释浓度的含寡糖发酵液可促使番茄增产43%;根施225kg/ha用量的含寡糖发酵液,能够显着增加番茄产量及VC、番茄红素含量;同时该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相对丰度前三位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以及拟杆菌门在施肥前后变化巨大,施肥前比例分别为35.25%,22.68%和8.03%,施肥后比例分别变为45.66%,10.53%和10.73%。此外,促进氮肥从铵态氮转为硝态氮的硝化细菌的比例也显着增加。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所有施肥处理在施肥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聚在不同的范围);其中铜藻发酵原液在NMDS1水平施肥前和施肥后差别显着(前w9-1,后w9-2),而商品肥在NMDS2水平施肥前后差别显着(前CKL-1,后CKL-2),推测发酵原液与商品肥的作用效果不同。此外,稀释浓度0.5%的含褐藻寡糖的铜藻发酵液可显着促进玉米、油菜根系鲜重分别增加11%和34%,养分吸收分别增加27%和21%。该稀释浓度喷施樱桃后,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固形物含量增加9.8%,可溶性糖增加15.9%,可滴定酸含量下降23.6%,糖酸比增加51.7%,坐果率增加25.8%,裂果率减少77.6%。而根施225kg/ha用量的发酵原液可显着增加苹果产量达7.96%,Vc含量增加21%,可溶性糖增加42%,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7%。本论文工作初步表明铜藻发酵液在维持土壤微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逐步实现减少甚至替代化学肥料的施用方面的应用价值。
张菲[9](2014)在《做大做强中国海藻肥产业》文中研究指明海藻肥营养丰富可改土海藻肥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生物化肥材料,一般从巨藻、褐藻等天然海藻中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海藻肥产品形态多样,有液体状、可溶性片状、膏状、啫喱状胶体、可溶性粉剂、缓释肥片等。随着产品研发的不断深入,陆续诞生了海藻生物有机肥、液体冲施肥、固体冲施肥、叶面肥等海藻肥产品。海藻肥不但含有钾、镁、锰、钛、铁、铜、碘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含有丰富的海藻多糖、海藻多酚、不饱和脂肪酸、生长调节物质等多种活性元素。海藻肥可强化植株均衡吸收,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改善品质,同时还能活化土壤,是优良的绿色生态肥料。目前,海藻肥料广泛应用于粮食、瓜果、蔬菜、花卉、草坪等各类植物营养健康生长和土壤改良的需要。根据我国多地的试验观察,在柑桔、樱桃、葡萄、苹果等作物上施用海藻肥,一般可增产10%—15%,每亩节本增收100—200元,产投比可达到4.3:1。海藻肥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大棚蔬菜等肥效非常可
宋鑫陶[10](2014)在《高原升“明月”》文中研究表明沿着雅鲁藏布江一路向西,便是海拔3800米的美丽富庶之地——日喀则。在这块被意为"土地肥美的庄园"上,也写着一段关于明月海藻肥的故事。这是青岛式援藏的一个好案例。2.4亿年前,印度洋板块开始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的隆起。随着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推进,以及向欧亚板块下的插入,在相对上升阶段中,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年代最新,并且仍在隆升的青藏高原
二、新型绿色肥料——“明月”海藻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绿色肥料——“明月”海藻肥(论文提纲范文)
(1)海藻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场地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方法 |
1.4.1 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 |
1.4.2 土壤特性 |
1)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测定。 |
2)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海藻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2.2 海藻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2.3 海藻肥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2.4 海藻肥对碱解氮的影响 |
2.5 海藻肥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2.6 海藻肥对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2.7 海藻肥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2)海藻氨基酸复合肥的工业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加工原料 |
1.2 工艺流程 |
1.3 海藻生物肥质量指标与检测 |
1.3.1 有机物质含量测定。 |
1.3.2 海藻酸测定。 |
1.3.3 有机氮含量测定。 |
1.4 正交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反应温度与因素位级的关系 |
2.2 反应时间与因素位级的关系 |
2.3 酸的浓度与因素位级的关系 |
2.4 反应时间与因素位级的关系 |
2.5 试验结果重复性检测 |
3 讨论 |
(3)活性生物海藻肥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原料 |
2 生产工艺 |
2.1 化学法 |
2.2 物理法 |
2.3 生物法 |
3 海藻肥的活性物质及作用机理 |
3.1 海藻酸 |
(1)改良土壤[8]。 |
(2)提高肥、药、水利用效率[4]。 |
(3)激发土壤活力[9]。 |
(4)诱导植物的抗逆性[10-11]。 |
(5)延长水果采摘后的保鲜期[12]。 |
3.2 褐藻多酚 |
(1)抗氧化作用[13]。 |
(2)螯合土壤重金属[14]。 |
(3)促进植物生长、果实转色[15]。 |
3.3 岩藻多糖 |
3.4 植物内源激素 |
3.5 矿物质元素 |
3.6 其他活性物质 |
4 海藻肥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5 结语 |
(4)不同浓度海藻肥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计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2.1 番茄材料处理 |
2.2.2 指标测定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浓度海藻肥对番茄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海藻肥对番茄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海藻肥对番茄幼苗壮苗指数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5)分蘖期施用海藻精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推广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化肥的使用情况 |
1.1.1 我国化肥使用现状 |
1.1.2 化肥过度使用的危害 |
1.2 国内外海藻精的研究概况及应用现状 |
1.2.1 海藻精的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外海藻精在农业上的应用情况 |
1.3 海藻精主要的成分、功能机理 |
1.3.1 海藻精的主要成分 |
1.3.2 海藻精的功能机理 |
1.4 海藻精的加工工艺及应用方式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时间、地点与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3.1 田块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 |
2.3.2 水稻分蘖动态测定 |
2.3.3 叶面积与干物质的测定 |
2.3.4 SPAD值的测定 |
2.3.5 产量及穗粒结构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1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早季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2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晚季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水稻分蘖特性的影响 |
3.2.1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早季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2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晚季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1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早季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2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晚季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 海藻精对水稻叶片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
3.4.1 不同量海藻精对早季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4.2 不同量海藻精对晚季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5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水稻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
3.5.1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早季稻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
3.5.2 早季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分析 |
3.5.3 分蘖期施用不同量海藻精对晚季稻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
3.5.4 晚季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海藻精对水稻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效果 |
4.2 海藻精促进水稻增产的机制 |
4.2.1 海藻精可以促进水稻分蘖 |
4.2.2 海藻精能提高水稻叶面积指数 |
4.2.3 海藻精能提高水稻叶片SPAD值 |
4.2.4 海藻精能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 |
4.2.5 海藻精能提高水稻结实率、有效穗数及千粒重 |
4.2.6 海藻精促进水稻增产的其它机制 |
5 海藻精在水稻栽培上应用前景分析 |
5.1 目前海藻精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
5.2 目前海藻精在水稻栽培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
5.3 推动海藻精在农业生产应用上发展的措施 |
5.3.1 加大海藻精推广力度 |
5.3.2 提升海藻精生产工艺的同时降低成本 |
5.3.3 加强海藻精网络数字信息建设 |
5.4 海藻精的前景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对设施大棚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3.1 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 |
1.3.2 土壤容重的测定 |
1.3.3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对设施大棚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对设施大棚土壤容重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对设施大棚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2.4 试验土壤呼吸强度与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容重的相关性 |
3 结论与讨论 |
(7)不同肥料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晋虞蜜桃与红凤凰 |
1.1.1 晋虞蜜桃 |
1.1.2 红凤凰桃 |
1.2 秋季施肥的研究 |
1.2.1 有机肥 |
1.2.2 海藻肥的功效 |
1.2.3 中微量元素肥 |
1.3 果实香气物质 |
1.3.1 果实香气物质的组成 |
1.3.2 芳香物质分析测定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施肥处理 |
2.3 测定的内容与方法 |
2.3.1 果实品质的测定 |
2.3.2 芳香物质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肥料处理对桃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肥料处理对桃内在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肥料处理对晋虞蜜桃香气的影响 |
3.4 不同肥料处理对红凤凰桃香气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肥料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4.1.1 不同肥料处理对桃外观品质的影响 |
4.1.2 不同肥料处理对桃内在品质的影响 |
4.2 不同肥料处理对桃香气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8)基于褐藻酸降解的铜藻发酵提取技术及其产物农用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海藻肥发展历程及现状 |
1.3.1 国外海藻肥发展历程 |
1.3.2 国内海藻肥发展现状 |
1.4 影响海藻肥品质的关键因素 |
1.4.1 海藻肥生产原料 |
1.4.2 海藻肥提取方法 |
1.5 褐藻微生物发酵提取技术研究 |
1.5.1 褐藻发酵菌株筛选依据 |
1.5.2 褐藻发酵过程中的关键酶系 |
1.5.3 褐藻发酵产物—褐藻寡糖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2.2.2 不同菌种产酶性能测定 |
2.2.3 LJ-3菌株酶学性质测定 |
2.2.4 LJ-3菌株铜藻发酵 |
2.2.5 铜藻发酵液活性成分检测 |
2.2.6 反转录PCR检测CYCD3;1基因的表达 |
2.2.7 番茄大田实验设计 |
2.2.8 番茄果实品质的测定 |
2.2.9 土壤酶活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
2.2.10 玉米和油菜盆栽实验 |
2.2.11 苹果施肥处理及品质指标测定 |
第3章 产褐藻酸裂解酶菌株的筛选及比较 |
3.1 引言 |
3.2 产褐藻酸裂解酶菌种的筛选结果 |
3.2.1 产褐藻酸裂解酶菌种的获得 |
3.2.2 菌种形态观察 |
3.2.3 菌种系统分类学分析 |
3.3 不同菌种产酶性能的研究 |
3.3.1 不同菌种比酶活的测定 |
3.3.2 不同菌种褐藻酸降解效率比较 |
3.3.3 不同菌种酶解产物检测 |
3.3.4 新型褐藻酸裂解酶的酶活比较 |
3.4 最佳产酶菌种的鉴定及酶学分析 |
3.4.1 LJ-3菌株生理生化指标检测 |
3.4.2 不同发酵条件对LJ-3菌株产酶的影响 |
3.4.3 LJ-3菌株酶学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酶菌株LJ-3的铜藻发酵参数控制及产物检测 |
4.1 引言 |
4.2 海藻原料的确定及预处理 |
4.2.1 海藻原料调查及比较 |
4.2.2 海藻原料预处理 |
4.3 LJ-3菌株的铜藻发酵特性研究 |
4.3.1 LJ-3菌株对不同底物的发酵特性 |
4.3.2 pH对铜藻发酵产物的影响 |
4.3.3 溶氧控制对铜藻中试发酵的影响 |
4.4 铜藻中试发酵过程控制指标——低聚合度褐藻寡糖 |
4.4.1 褐藻寡糖定量检测 |
4.4.2 铜藻中试发酵稳定性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铜藻发酵液农用功效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含褐藻寡糖的铜藻发酵液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5.2.1 褐藻寡糖成分促进番茄幼苗生长 |
5.2.2 褐藻寡糖成分促根生长机制 |
5.2.3 铜藻发酵液提高番茄产量 |
5.3 铜藻发酵液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
5.3.1 铜藻发酵液对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
5.3.2 铜藻发酵液对土壤细菌群落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影响 |
5.3.3 土壤微生物群落NMDS分析 |
5.3.4 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3.5 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株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 |
5.3.6 铜藻发酵液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5.4 铜藻发酵液对其他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5.4.1 铜藻发酵液对玉米和油菜生长的影响 |
5.4.2 铜藻发酵液对芹菜生长的影响 |
5.4.3 铜藻发酵液对樱桃品质的影响 |
5.4.4 铜藻发酵液对苹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5 海藻提取物作用方式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意义 |
5.5.1 海藻提取物的作用方式 |
5.5.2 海藻提取物对于生态环境的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做大做强中国海藻肥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海藻肥营养丰富可改土 |
中国海藻肥产业亟待统一标准 |
中国海藻肥企业的国际化压力 |
亟待政策做强中国海藻肥产业 |
四、新型绿色肥料——“明月”海藻肥(论文参考文献)
- [1]海藻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张杨,宋修超,魏天宇,王海兰. 南方农业, 2021(20)
- [2]海藻氨基酸复合肥的工业生产技术研究[J]. 张楠,卢国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24)
- [3]活性生物海藻肥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J]. 桑卫民,王晓辉,韩西红,刘杨. 肥料与健康, 2020(05)
- [4]不同浓度海藻肥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J]. 高志鹏,韩西红,宋修超,秦益民,王晓辉. 农家参谋, 2020(19)
- [5]分蘖期施用海藻精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推广应用分析[D]. 李洋. 广西大学, 2019(01)
- [6]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料对设施大棚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影响的研究[J]. 高岩,申培丽,王海朋,王钰馨,秦益民. 种子科技, 2018(10)
- [7]不同肥料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D]. 李鹃鸽.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1)
- [8]基于褐藻酸降解的铜藻发酵提取技术及其产物农用功效研究[D]. 王明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9]做大做强中国海藻肥产业[J]. 张菲. 中国农资, 2014(41)
- [10]高原升“明月”[J]. 宋鑫陶. 商周刊, 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