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汇:构筑数字化航母(论文文献综述)
周彦宏[1](2016)在《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1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神华集团在南宁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广西投资集团按52:48股比共同出资建设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目前北海能源基地已完成围填海造地2550亩及五通一平施工,满足项目用地需要,基础设施完善。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把握好北海能源基地的发展方向,对其产业进行抉择,实现其总体战略规划,使规划产业的布局最合理化、能源利用最优化、投资收益最大化,促进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则必须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制定其“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本文以北海能源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收集神华集团、国华电力公司的发展资料,在铁山港区、北海市及广西区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分析北海能源基地的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得出其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通过SWOT分析,明确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根据这些条件来制定其“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主要以煤电为核心业务,同时发展电力延伸、循环经济、高新铝、清洁能源等产业。本文结合北海能源基地的发展实际,制定其“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并从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使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可以充分发挥煤炭产业链优势,降低综合能耗,提高各项目的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北海能源基地快速发展。同时,对于其他大型能源基地的发展也有借鉴作用。
彭涛[2](2015)在《湖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些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速逐步进入换挡期,各省市纷纷采取措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全国一样,湖南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一直制约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其典型特征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大投入、大投资,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有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和城乡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不合理,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形成;资源能源消耗大,导致了生态环境方面的一些问题。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运用经济学增长理论,结合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印证,同时运用历史分析、以SPSS为主的统计分析、图表分析、对比分析、归纳和演绎等方法,按照文献总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采用1991-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湖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进行研究。国外的经济发展理论大致经历了经济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等4个阶段。相关经济学流派和学者,探讨了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传承、包容、统一性,论述了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划分类型、衡量指标、研究阶段、研究内容、推进动力、功能作用、目标取向等9个方面存在的不同。同时,国外学者对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相应阶段的经济增长源泉进行了实证检验。国内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仍然处于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但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8个重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相关理论研究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环境和谐、体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主张,一些研究对省域层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的比较分析,为湖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借鉴相关经济学理论,采用学术界通行的一些判断标准,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进行分析评价,发现湖南的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需求结构处于投资拉动型阶段,城乡结构处于一体化发展阶段,区域结构处于各版块齐头并进阶段,所有制结构处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阶段,分配结构处于突出公平优先阶段。采用索罗余值法对湖南经济增长进行计量分析,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判断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分析湖南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发现湖南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不高,主要依靠投资和劳动投入拉动,是典型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从时间变化看,湖南经济增长质量先是随时间变化而波动较大,1995年以后波动较小,即湖南经济以低质量态势保持高速增长。从空间差异上看,湖南绝大部分市州的绝大部分年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低于资本和劳动的贡献。面对国际和国内发展环境的双重挑战、经济下行和通货紧缩的双重压力、有效需求和市场信心的双重不足、隐性债务和金融系统的双重风险,湖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发达国家的经济转型通常都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一般都通过注重科技创新和应用、发挥失常机制在竞争性领域中的作用、合理采取促进转型的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变革更新传统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等加以实现。借鉴这些经验,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实际出发,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如何判断经济发展方式,如何量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对于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评价方法主要有全要素生产率方法、索洛余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加权法、专家打分法、功效系数法、随机前沿面分析、数据包络分析、ahp等。论文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7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对湖南经济发展的类型进行综合判断。结论表明,湖南省1998-2014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阶段性特征。在1998-2002年,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趋势较明显;在2002-2010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处于上下波动区间,没有统一的方向,整体呈下跌态势;2010年以后,整体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同时不同指标间的转变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反映投资、出口、产业、就业等结构得到优化,但是原创性技术、关键技术、重大技术较少,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收入结构和分配结构中仍然存在较多的矛盾和问题。对于不同的省份来讲,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同,其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不一样的。对湖南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以新常态下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两型引领”、“五化带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7个基本原则,着眼产业、需求、城乡、区域、所有制、分配支出、科技创新、资源环境8大战略目标,坚持“三驾马车”协同拉动,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坚持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升发展软实力5大战略重点,从宏观层面的政府视角、中观层面的产业和行业视角,微观层面的企业和民众视角,采取一整套合理科学的政策措施。
赵寰[3](2013)在《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本质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国际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永葆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在角逐市场化的竞争中,中国企业也逐渐开始了探索国际化的历程,多年过后,中国已经拥有世界级的产品,还成长起来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但却始终没有诞生令人尊敬的、拥有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的世界级顶尖品牌,甚至于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依然堪忧。显然,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拓进与传播仍存在很多尚待挖掘与解决的深层困境与问题。本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力求从原点出发,立足中国企业的发展现实,回归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与现状,深入探析中国企业品牌建设与品牌传播的问题与困境,力求在寻根溯源中理清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的核心基因,旨在为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提供解决思路与策略路径。就论文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言,本文将中国企业的成长空间置于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场域下,考察中国企业进行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必要性,阐述其对企业自身发展及对国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与践行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及传播现状做全景式考察,探寻制约当前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通过构筑影响因素分析的三维视角,搭建了国际知名品牌培育的三维模型,并在此分析框架下,探讨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策略路径及对策。具体写作思路遵循以下逻辑结构展开:1)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这一章主要明晰品牌国际化传播的背景及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历程,在详尽阐述经济全球化与品牌国际化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进行了回顾与梳理。本文将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划分为前国际化传播时期(1984-1994)、品牌国际化传播酝酿期(1995-2001)、品牌国际化传播试水期(2002-2008)、品牌国际化传播融入期(2009至今)等几个阶段,并得出结论:到目前为止,由于品牌影响力极低,尚未形成有行业领导性的全球性品牌,目前中国企业品牌传播的全球化进程,还未能进入全球化品牌发展期;2)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这一章主要对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现状进行考察,并明确传播进程中的困境及问题。历经十几年艰辛的探索,先行的一部分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已初见成效,但就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品牌价值还远远不能与世界知名品牌相比肩,中国在世界顶级品牌中没有位置,中国企业在品牌战中依然居于劣势。现代品牌的本质是在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深度关系的构筑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才能建立起来。但就目前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传播现状而言,问题依然凸显。打造世界级品牌、探寻国际品牌形象构筑与传播的方法与路径仍是中国企业未来参与全球竞争面临的头等战略任务;3)影响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制约因素分析。这一章首先通过对品牌本质的探源以及对国际知名品牌打造所需相关因素的整一化思考,构筑了分析影响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三维视角,即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同时受到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就微观层面而言,目前的传播困境首先受制于中国企业自身基础能力体系的制约,由中观层面观之,政府政策支持的不完备及国家品牌形象的背书因素,构成国际化传播的主要障碍因素;而从宏观层次分析,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还受到国际社会品牌竞争体系的制约。这三方面的制约因素构成了对策内容的整体分析路径。4)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路径分析。主要就以上三方面维度展开具体的阐释与分析,包括:构建扎实的基础能力体系: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与竞争力提升;营造健康有利的环境支撑体系:国家政策体系完善与新国家形象的构建;构造高效的品牌国际化传播体系:国际化传播理念重建与传播能力提升。最后,结语部分再次重申对中国尚未诞生世界级品牌的遗憾与期待,对其中原因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其诞生条件及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王淑华[4](2013)在《互联网公共性的建构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公共性不仅成为大众传播领域的重要主题,也成为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其他社会学科关注的共同话题。通过互联网行为主体的实践过程,我们可以解读出互联网公共性的意涵:互联网是网络公众基于公共利益进行表达和沟通协商的网络公共广场。首先,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形成了高速和高容量的信息传播公共广场,这虽是虚拟的象征空间,但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公共广场,也是网络公众实现自我建构的公共空间;其次,网络公众因共同议题和公共利益而聚集在一起,自主参与理性、思辨性的讨论和论辩;再次,网络公众通过表达沟通形成虚拟社区的传播网络,弱关系下的桥接式交往更有利于网络公共参与,其中言论表达以有效性、深刻性和反思性为依据,沟通协商以互动性、理性和多元性为依据;最后,网络公众表达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以公共议题为基础,以共同之善为理念,以公共舆论发展为表现,而网络协商民主作为网络公众实践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政治治理方式,促使网络公众积极参政议政,有助推动社会变革和民主发展。从网络公众的实践来看,商业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因素,网络公众的道德自律、价值规范以及沟通传播的经验范围等内部因素,都会对互联网的公共性造成影响。互联网中充斥着各种权力的斗争和合谋,这使公共性时刻面临结构转型和功能转化的危险。但互联网上的网络公众并非是消极被动的,他们能发挥积极性和自主性,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智慧,采取策略性的抵制战术进行反抗,在与权力资本的博弈中维护公共性的纯洁。这种“弱者的反抗”对公共性的促进作用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个水滴石穿的过程,因此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吴伟[5](2011)在《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冷链物流业务战略联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冷链物流行业也水涨船高,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以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等为代表的食品冷链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该论文首先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趋势和食品冷链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其次,系统介绍了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省食品集团)的发展历程、业务模式、冷链物流所处的中流砥柱位置及其对其它业务所起到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利用统计分析、国内外知名冷链物流企业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及SWOT分析,对省食品集团发展冷链物流业务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剖析。然后,对省食品集团冷链物流业务的拓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对比分析共同配送,第三方物流及战略联盟三种可行模式后,提出企业以战略联盟方式打造中国一流的冷链物流的必要性。从战略伙伴的选择、供应链平台的建立、信息系统的构建和配送等角度,详细分析了省食品集团打造高端绿色食品供应链的全部筹划及整个战略联盟的具体实施过程。最后,对战略联盟实施的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论文对食品出口企业利用冷链物流业务拓展发展空间,利用战略联盟方式捕捉发展机遇的必然性、可行性、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在理论上是对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的提炼和完善,在实践上则对指导我国同类企业发展冷链物流业务具有直接的借鉴价值。
李刚[6](2010)在《基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作为社会大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在千方百计的寻求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是以往的竞争优势来源对企业的作用已经不明显了,而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的热点。本文提出了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观点,探索出承担社会责任增强企业优势的新思路。本文紧紧围绕着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增强竞争优势这个观点,对比分析竞争优势的三大来源,探索增强竞争优势的新来源,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责任的承担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并通过海尔竞争优势案例来进行诠释,将社会责任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对如何通过承担而社会责任来增强竞争优势进行了战略设计。在实证方面,通过对湖南XX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来诠释整个战略理论框架,证明了其框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的核心内容是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竞争优势的理论架构与实证,包括理论构架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考和运作框架(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审与控制四个环节)以及湖南XX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社会责任状况实证研究,全方位、多层次的阐释了如何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的问题。本文将承担社会责任纳入了企业战略管理之中,对指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理念,从战略高度上思考社会责任,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宁[7](2010)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略》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个新的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正在向中国袭来,这就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之上的服务外包。一方面在中国国内产品贸易的巨大顺差,货币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居民收入提高和全民就业的巨大压力等等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的2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是同时带来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投入产出比率的不理想,对资源环境的破坏问题非常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增效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是否能够在微观层面找到一个理想的产业,通过特定产业的大力发展和其带动作用,在国内积极地解决宏观经济的转型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提高产出比;同时,作为加入WTO的全球分工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如何像20多年前迎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一样,积极通过政府,企业的多方面合作为全球服务外包向中国的转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又称为研讨服务外包产业特点的内在要求。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服务外包概念通过政府,媒体的积极介绍正在成为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联的一个词汇。尤其是2007年5月,国务院7号文件全面阐述了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意义、政策方针和措施,第一次在中央经济方针层面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下阶段扩大开放和促进服务业发展重点问题提出来。结合本人多年海外工作生活的实际经验以及领导企业从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亲身经验,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我希望能够通过认真研究服务外包的本质,外延,发展以及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源地以及发包源地的美国情况,了解服务外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民众以及政治的影响就成为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了解以及研讨服务外包全球产业转移规律,以及中国如何应该积极做准备的前端工作。进而,通过研究全球服务外包最大承接地印度的产业发展规律,历史发展过程,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总结它的发展特点,经验将对我国目前如何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最后,通过对我国目前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现实,相应理论论述的整理和回顾,以及政策特点的总结,试图指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所需注意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徐兴锋[8](2007)在《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研究、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以及机遇和政府角色等六个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了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基础条件,对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进行了剖析,通过“钻研模型”分析工具,推导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已日益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具有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结论。服务外包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美国、欧洲以及日本是全球主要服务外包发包国,面对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在接包市场形成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北美项目主要由印度承接,欧洲的项目主要由爱尔兰承接,东欧国家竞争地位日益强化,我国主要承接日本外包业务,但业务总量并不大。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是我国的独有优势,但在培育本土企业上存在着不足,我国亟需明确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定位。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印度、爱尔兰等国家起步较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结合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借鉴印度、爱尔兰的成功经验,本文从构建国家竞争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形成角度,提出了我国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并从业务选择模式、国际市场开拓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构建国家竞争优势为依据,按照SWOT分析模式,从优势、弱点、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产业发展环境分解为62条细目进行了剖析,运用SWOT矩阵将四方面因素进行SO、ST、WO、WT组合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中长期举措,以及对政府和企业关键举措的建议。在产业促进政策方面,对印度、爱尔兰、东欧等主要服务外包国家的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梳理我国目前政策中存在的不足,结合WTO多边谈判情况,综合考虑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发展环境等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12条政策建议。
周军[9](2007)在《冷链物流行业投资机会研究》文中指出冷链物流作为附加值较高的物流业务,多年以来却没有得到相应快速的发展。在强调企业经营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作为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就要寻找一些正在成长的行业,选择冷链物流不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文章首先介绍冷链物流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然后具体分析了冷藏食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接着分析了第三方冷链物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目前冷藏食品和第三方冷链物流的不足和两者之间要共同发展,共同促进。随后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目前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进入市场的良好时机和将来介入冷链物流市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重点介绍了一个成功典型:夏晖和麦当劳,与前面国内的冷链物流做一个对照,让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冷链物流的不足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扎玛[10](2006)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三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二、双汇:构筑数字化航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汇:构筑数字化航母(论文提纲范文)
(1)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
1.2.2 五年规划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2.1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内部条件分析 |
2.1.1 北海能源基地简介 |
2.1.2 北海能源基地人力资源与组织结构 |
2.1.3 企业文化 |
2.1.4 技术研发实力 |
2.2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优势及劣势 |
2.2.1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优势 |
2.2.2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劣势 |
2.3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外部条件分析 |
2.3.1 宏观环境 |
2.3.2 产业环境分析 |
2.4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机遇与威胁 |
2.4.1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机遇 |
2.4.2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威胁 |
2.5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SWOT矩阵分析 |
第三章 北海能源基地“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
3.1 总体思想 |
3.2 基本原则 |
3.3 发展目标 |
3.4 北海能源基地“十三五”重点发展产业选择 |
第四章 北海能源基地“十三五”产业发展重点规划项目 |
4.1 煤电项目 |
4.2 码头、煤炭储运配送项目 |
4.3 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 |
4.4 冷热电“三联供” |
4.5 高新铝项目 |
4.6 铜铟镓硒太阳能 |
4.7 储能项目 |
第五章 北海能源基地“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 |
5.1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原则 |
5.2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空间功能分布 |
5.3 北海能源基地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
第六章 北海能源基地“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6.1 安全管理保障措施 |
6.2 设计先进保障措施 |
6.3 技术创新保障措施 |
6.4 科技信息化保障措施 |
6.5 控制工程造价保障措施 |
6.6 人才队伍培养保障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湖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经济增长的阶段说 |
2.1.2 经济发展的内涵说 |
2.1.3 经济发展的源泉说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提出 |
2.2.2 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的经验分析 |
2.2.3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研究 |
2.2.4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途径的研究 |
2.2.5 对省域层面转变经济方式的研究 |
2.2.6 对后危机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 |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3章 湖南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 |
3.1.1 产业发展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
3.1.2 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 |
3.1.3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趋势增强 |
3.1.4 区域结构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 |
3.1.5 非公经济比重日益提高 |
3.1.6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
3.2 湖南经济增长质量的计量分析 |
3.2.1 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模型 |
3.2.2 湖南经济增长质量的时间特征 |
3.2.3 湖南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差异 |
3.3 湖南现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3.3.1 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偏弱 |
3.3.2 投资结构欠合理 |
3.3.3 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较大 |
3.3.4 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 |
第4章 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环境分析 |
4.1 湖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4.2 湖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4.2.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 |
4.2.2 经济发展发展转变的不利环境 |
4.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4.3.1 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序 |
4.3.2 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 |
4.3.3 亚洲新兴国家(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 |
4.3.4 国际经验带来的启示 |
第5章 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 |
5.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方法 |
5.1.1 现有方法及评述 |
5.1.2 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
5.2 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 |
5.2.1 指标体系设置 |
5.2.2 模型构建 |
5.3 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证研究 |
第6章 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 |
6.1 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路 |
6.1.1 明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思想 |
6.1.2 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原则 |
6.1.3 合理谋划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 |
6.1.4 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 |
6.1.5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步骤 |
6.2 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
6.2.1 宏观层面从政府视角采取的措施 |
6.2.2 中观层面从产业和行业视角采取的措施 |
6.2.3 微观层面从企业和民众视角采取的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3)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依照时间脉络的品牌研究的发展与演进 |
1.2.2 依照内容划分的品牌理论的分析维度 |
1.2.3 品牌国际化传播相关研究综述 |
1.3 关键概念界定 |
1.3.1 中国企业 |
1.3.2 品牌国际化 |
1.3.3 国际化传播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2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 |
2.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 |
2.1.1 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 |
2.1.2 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是品牌竞争 |
2.1.3 品牌国际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
2.2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时性分析 |
2.2.1 1984-1994,中国企业品牌前国际化传播时期 |
2.2.2 1995-2001,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酝酿期 |
2.2.3 2002-2008,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试水期 |
2.2.4 2009今,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融入期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 |
3.1 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 |
3.1.1 品牌国际化传播初见成效 |
3.1.2 品牌国际竞争力困境依然凸显 |
3.2 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具体问题及表现 |
3.2.1 品牌营销意识普遍不足,缺乏有效的海外市场推广 |
3.2.2 品牌推广可持续性、系统性差,品牌打造亟需战略思维 |
3.2.3 品牌核心价值模糊,不善于通过品牌来实现差异化 |
3.2.4 品牌缺乏国际化沟通视野,难以与利益相关者达成价值认同 |
本章小结 |
4 制约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微观层次分析:中国企业自身基础能力体系制约 |
4.1.1 品牌战略短视,缺乏长远规划与管理能力 |
4.1.2 人文环境浮躁,缺乏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 |
4.1.3 国际化运作经验匮乏,跨文化管理无策 |
4.1.4 国际化传播经验不足,在地化传播能力薄弱 |
4.2 中观层次分析:政府政策及国家形象环境支撑体系制约 |
4.2.1 国家尚未形成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完善制度体系 |
4.2.2 国家品牌形象背书障碍及我国对外形象传播能力的制约 |
4.3 宏观层次分析:国际社会品牌竞争体系制约 |
4.3.1 制度差异及国家利益冲突 |
4.3.2 文化差异与文化障碍 |
本章小结 |
5 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路径分析 |
5.1 构建扎实的基础能力体系: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与竞争力提升 |
5.1.1 建立清晰高效的品牌战略规划和管理机制 |
5.1.2 从追求降低生产成本转向自主创新战略 |
5.1.3. 加强国际化人才建设,提升跨文化管理运作水平 |
5.1.4 国际化经营战略先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
5.2 营造健康有利的环境支撑体系:国家政策体系完善与新国家形象的构建 |
5.2.1 改进政府职能,为世界级品牌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5.2.2 提升国家品牌形象,构筑国家品牌软实力 |
5.3 构造高效的品牌国际化传播体系:国际化传播理念重建与传播能力提升 |
5.3.1 战略性运筹,确定全球品牌决策 |
5.3.2 策略性分析,确立品牌价值与国际化识别系统 |
5.3.3 本土化营销,创建品牌国际化沟通方式 |
5.3.4 整合传播,构筑国际化品牌认同 |
本章小结 |
6 结语 中国呼唤世界级品牌的诞生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互联网公共性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目的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传统大众传媒公共性研究现状分析 |
1.2.2 互联网公共性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框架 |
2 公共性理论溯源 |
2.1 阿伦特和古典公共性理论 |
2.1.1 社会三分理论 |
2.1.2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
2.1.3 古典公共领域的公共性的特征 |
2.1.4 公共领域的衰退 |
2.1.5 评价 |
2.2 哈贝马斯和资产阶级公共性理论 |
2.2.1 三种公共领域 |
2.2.2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公共性特征 |
2.2.3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
2.2.4 评价 |
2.3 泰勒和多元公共性理论 |
2.3.1 多元公共领域 |
2.3.2 多元公共领域的公共性的特征 |
2.3.3 评价 |
2.4 弗雷泽和次反公共性理论 |
2.4.1 次反公共领域 |
2.4.2 次反公共性的特征 |
2.4.3 评价 |
3 互联网的媒介生态及公共性意涵 |
3.1 互联网的媒介生态 |
3.1.1 媒介科技生态 |
3.1.2 媒介文化生态 |
3.1.3 媒介社会生态 |
3.1.4 媒体融合 |
3.2 互联网的公共性意涵 |
3.2.1 公共性的西方视角 |
3.2.2 公共性的中国视角 |
3.2.3 互联网的公共性意涵 |
4 作为公共广场的互联网 |
4.1 互联网公共广场的基本形态 |
4.1.1 网络论坛、BBS |
4.1.2 博客 |
4.1.3 视频网站 |
4.1.4 微博 |
4.1.5 社交网络(SNS) |
4.1.6 即时通信平台(IM) |
4.1.7 网络百科全书网站 |
4.1.8 新闻反馈版块 |
4.2 作为公共广场的空间特性 |
4.2.1 科技空间和信息空间 |
4.2.2 虚拟的社会想象空间 |
4.2.3 内心空间和表达空间 |
4.2.4 三种空间的互联网实践 |
4.3 互联网公共性的跨国发展 |
4.3.1 跨国界的公共空间 |
4.3.2 互联网公共性的跨国发展 |
4.3.3 互联网公共性跨国发展的潜在危机 |
5 互联网的公众 |
5.1 互联网上的大众特征 |
5.1.1 互联网普及率与网民结构概述 |
5.1.2 互联网上的大众特征 |
5.2 互联网上的公众特征 |
5.2.1 公众的涵义 |
5.2.2 互联网上的公众现状 |
5.3 互联网上的公众特征 |
5.3.1 权力眼睛下的匿名主体 |
5.3.2 符号交流和行动的少数派 |
5.3.3 公共议题虚拟共同体的弱关系群体 |
6 互联网的沟通协商 |
6.1 互联网表达沟通的思想简介 |
6.1.1 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思想简介 |
6.1.2 沟通协商的思想简介 |
6.2 互联网表达沟通特征和模式 |
6.2.1 互联网表达沟通特征 |
6.2.2 互联网公众的表达沟通模式 |
6.3 互联网表达沟通的现状特征——基于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分析 |
6.3.1 网络论坛与表达沟通 |
6.3.2 互联网表达沟通的现状特征——以人民网“强国论坛”为例 |
6.3.3 结论 |
7 互联网的公共利益 |
7.1 网络公共利益的界定 |
7.1.1 网络公共利益的界定 |
7.1.2 网络公共利益的特点 |
7.1.3 网络公共利益的实现条件 |
7.2 网络公共利益的生成:网络公共议题的形成和发展 |
7.2.1 网络公共议题的分类 |
7.2.2 网络公共议题的舆论传播过程 |
7.2.3 网络公共议题的发展特点 |
7.3 互联网的民主发展 |
7.3.1 传媒与民主 |
7.3.2 互联网民主的表现形式 |
7.3.3 互联网的协商民主特点 |
8 互联网公共性的转型与实践 |
8.1 互联网公共性的结构转型 |
8.1.1 互联网公共性和私人化的融合 |
8.1.2 从推动民主到大众娱乐 |
8.1.3 从关注社会到回归个人 |
8.1.4 虚拟资本的运作与现实资本的移植 |
8.2 互联网公共性的功能转化 |
8.2.1 从公众参与到网络暴力 |
8.2.2 公共性遭遇现实社会资本的渗透 |
8.2.3 新闻媒体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网络定位 |
8.3 弱者的抵制与资本的转化:公共性的实践 |
8.3.1 抵制与反抗:弱者的实践 |
8.3.2 资本转化与重生:由虚拟场域到现实社会 |
9 结论 |
9.1 理想型互联网公共性的实现条件 |
9.2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冷链物流业务战略联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冷链物流主要拓展模式 |
1.2.2 战略联盟理论依据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冷链物流现状及趋势 |
2.1 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
2.1.1 建立“从田间到餐桌”体系 |
2.1.2 依靠龙头企业作用 |
2.1.3 政府创造良好营运环境 |
2.1.4 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 |
2.1.5 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 |
2.1.6 鼓励技术创新和推广 |
2.2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
2.2.1 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
2.2.2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
2.2.3 冷链物流标准制定逐步展开 |
2.3 冷链物流存在差距 |
2.3.1 冷藏车不足且运输损耗大 |
2.3.2 冷藏技术落后 |
2.3.3 冷藏业未形成完整体系 |
2.4 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
2.4.1 冷链标准化进程加快 |
2.4.2 第三方冷链物流借力发展 |
2.4.3 软硬件投入逐步增大 |
第三章 省食品集团冷链业务分析 |
3.1 省食品集团发展历程 |
3.2 业务板块构成及发展分析 |
3.3 冷链业务必要性分析 |
3.4 发展冷链物流战略分析 |
3.5 冷链业务战略联盟面临问题 |
3.5.1 国有机制不够活 |
3.5.2 行业环节脱钩 |
3.5.3 行业竞争不规范 |
3.5.4 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
第四章 省食品集团冷链战略联盟实施与效果分析 |
4.1 冷链业务定位分析 |
4.2 冷链业务模式选择 |
4.3 冷链战略伙伴选择 |
4.4 冷链战略联盟实施 |
4.5 冷链战略联盟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本文的理论前提与逻辑框架 |
1.4.1 理论前提 |
1.4.2 本文各章内容概述 |
1.4.3 本文逻辑构架图 |
1.5 研究方法 |
1.5.1 规范分析 |
1.5.2 实证分析 |
1.6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6.1 本文创新之处 |
1.6.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企业竞争优势来源 |
2.1 企业竞争优势来源述评 |
2.1.1 产业结构学派 |
2.1.2 资源基础学派 |
2.1.3 核心能力学派 |
2.1.4 企业竞争优势来源评价 |
2.2 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新思考 |
第3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优势 |
3.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范围 |
3.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
3.1.2 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
3.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竞争优势的机理 |
3.2.1 承担社会责任增强企业人才吸引力 |
3.2.2 承担社会责任提高顾客忠诚度 |
3.2.3 承担社会责任获得政府和社区的支持 |
3.2.4 承担社会责任拥有良好的资金链 |
3.2.5 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
3.3 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
第4章 海尔竞争优势诠释 |
4.1 海尔的社会责任观 |
4.1.1 海尔与政府 |
4.1.2 海尔与股东 |
4.1.3 海尔与员工 |
4.1.4 海尔与环境保护 |
4.1.5 海尔与消费者 |
4.1.6 海尔与社会公众 |
4.2 海尔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竞争优势 |
4.2.1 政府大力支持 |
4.2.2 品牌价值和顾客忠诚度提高 |
4.2.3 员工素质与凝聚力提高 |
4.2.4 财务绩效稳步提升 |
第5章 承担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架构与实证 |
5.1 理论构架的指导思想 |
5.2 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 |
5.2.1 战略意图的确定 |
5.2.2 确定关键战略因素 |
5.2.3 开拓战略自由度 |
5.2.4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
5.2.5 寻求主动出击 |
5.3 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竞争优势的运作框架 |
5.3.1 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问题分析 |
5.3.2 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制定 |
5.3.3 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实施 |
5.3.4 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评审与控制 |
5.4 湖南XX 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社会责任实证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论文提纲和结构 |
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要研究的问题 |
2.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章 服务外包和服务外包产业 |
1.1 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
1.1.1 服务的定义和特征 |
1.1.2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 |
1.1.3 外包和服务外包 |
1.1.4 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况 |
1.2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 |
1.2.1 宏观经济背景 |
1.2.2 微观市场基础 |
1.2.3 物质基础 |
1.3 理论分析基础 |
1.3.1 贸易分工理论 |
1.3.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接发包双方) |
1.3.3 企业并购理论 |
1.3.4 契约理论 |
1.3.5 各理论相互之间逻辑对应关系 |
第2章 美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历程 |
2.1 美国企业外包业务特点 |
2.2 美国社会对服务外包业的争论 |
2.2.1 服务外包的反对意见 |
2.2.2 支持服务外包的意见 |
2.3 关于美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理论探讨 |
2.3.1 国际化商业理论的分析角度 |
2.3.2 国际化扩张理论角度 |
2.4 服务外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2.4.1 新经济泡沫的消失 |
2.4.2 IT外包是大势所趋 |
2.4.3 白领就业机会减少 |
2.4.4 经济增长与低就业率并存 |
2.4.5 美国是IT外包的最终受益者 |
2.5 美国离岸项目阶段分类的特点 |
2.6 服务外包接包地点的选择 |
2.6.1 科尔尼(AT Kearney)——全球服务地点指数 |
2.6.2 翰威特(Hewitt)-外包承接地吸引力评估模型 |
2.6.3 两模型的综合比较 |
2.7 美国服务外包市场对发展我国外包产业的启示 |
2.7.1 美国服务外包市场的成熟过程 |
2.7.2 美国发包业务对中国的要求和启示 |
第3章 印度模式 |
3.1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典型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基本阶段 |
3.1.2 印度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
3.1.3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 |
3.1.4 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新方向 |
3.2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府,企业作用 |
3.2.1 国家政策和政府宏观管理 |
3.2.2 行业协会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
3.2.3 企业能力的培养和中小企业经验 |
3.2.4 印度服务外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3.3 印度外包企业的扩张之路 |
3.3.1 海外并购的现状 |
3.3.2 通过并购加快企业的成长 |
3.3.3 并购的结果和方式 |
3.4 印度模式的问题和原因 |
3.4.1 印度模式的问题 |
3.4.2 主要原因 |
3.5 印度模式对国内外包企业的启示 |
3.5.1 印度软件服务产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 |
3.5.2 竞争是推进国内外包产业发展的动力 |
3.5.3 充满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
第4章 中国外包服务产业的现状 |
4.1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
4.1.1 人力资源优势 |
4.1.2 基础设施优势 |
4.1.3 产业集聚优势 |
4.1.4 跨国公司优势 |
4.1.5 政府高度支持的优势 |
4.2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现状和预测 |
4.2.1 市场总体状况 |
4.2.2 中国服务外包的产业环境 |
4.2.3 软件服务外包市场现状及预测 |
4.2.4 信息技术外包(ITO)市场现状及预测 |
4.2.5 业务流程外包(BPO)市场现状及预测 |
4.3 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的市场格局 |
4.3.1 中国对日本服务外包市场的市场格局 |
4.3.2 中国对欧美服务外包市场的市场格局 |
4.3.3 中国服务外包出口区域格局 |
4.4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
4.4.1 跨国文化与语言的障碍 |
4.4.2 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 |
4.4.3 仅集中于服务外包活动中的低端环节 |
4.4.4 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问题 |
4.4.5 知识产权问题 |
4.4.6 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问题 |
第5章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宏观对策和企业决策 |
5.1 发展服务外包的必要性 |
5.1.1 减少中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
5.1.2 巩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 |
5.1.3 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
5.1.4 把握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
5.1.5 解决日益迫切的就业问题 |
5.2 借鉴国外经验,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
5.2.1 制度创新:进行制度安排的改良 |
5.2.2 产业政策:推进服务外包企业整合和自主创新 |
5.2.3 制定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实现人才的国际化 |
5.2.4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生产的国际化 |
5.2.5 政府主导,加强外包国际市场开拓 |
5.2.6 下大力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共作 |
5.3 产业协调层面 |
5.3.1 尽快建立类似NASSCOM的强有力的中介机构 |
5.3.2 中国NASSCOM的主要职能 |
5.4 加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
5.4.1 基础管理: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5.4.2 管理国际化:构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
5.4.3 构筑广泛的社会网络,拓宽接包渠道 |
5.5 大力开展海外并购 |
5.6 配套措施 |
5.7 中国服务外包模式的选择 |
5.7.1 中国具有的独特优势 |
5.7.2 中国服务外包业务选择模式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致谢) |
(8)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引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服务外包概念 |
(一) 概念起源 |
(二) 服务外包的产生和内涵界定 |
(三) IT 外包:类型和动力 |
(四) 服务外包概念的细化与发展趋势 |
二、服务外包决策的理论分析:公司界限的决定因素和 IT 外包的过程 |
(一) 交易成本经济学 |
(二) 竞争力观点 |
(三) 相关性观点 |
三、有关服务外包的实证分析文献 |
(一) 实证研究滞后于理论发展 |
(二) 实证研究的重点仍然局限于外包决策与收益 |
(三) 服务外包的实证研究需改进的地方 |
四、中国服务外包与软件出口的关系 |
(一) 中国对软件出口的界定 |
(二) 服务外包与软件出口的关系 |
(三) 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路径 |
五、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框架体系、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本研究的框架体系 |
二、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 |
三、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服务外包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外包原理成本分析 |
一、生产成本 |
二、交易成本 |
三、交易成本中的隐性成本 |
四、交易成本计算及外包决策原则 |
五、BPO 的五阶段管理流程 |
(一) 分析 |
(二) 计划 |
(三) 转移 |
(四) 治理 |
(五) 改进 |
第二节 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简介 |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模型 |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关键要素分解 |
(一) 生产要素 |
(二) 需求条件 |
(三)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 |
(四) 公司战略、组织结构和同业竞争 |
三、完整的钻石模型 |
四、形成产业集聚 |
第三节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
一、“钻石模型”四大关键要素分析 |
(一) 生产要素分析 |
(二) 需求条件分析 |
(三)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四)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同业竞争因素分析 |
二、完整“钻石模型”两项辅助角色分析 |
(一) 机会因素 |
(二) 政府角色 |
三、我国国家竞争优势总体分析 |
(一) 我国具备了“钻石模型”的各项关键要素 |
(二) 我国具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 |
第三章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格局 |
第一节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总体情况 |
一、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 |
(一) 服务外包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
(二) 服务外包呈现出新形式和新特点 |
(三) 服务外包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 |
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
(一) 互联网技术的推动 |
(二) 重组核心流程与非核心流程的需要 |
(三) 降低企业管理难度的需要 |
(四) 服务的深层次转变 |
(五) 业务流程外包(BPO)的快速增长 |
(六) 离岸业务快速发展 |
三、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及分布 |
(一) 市场规模 |
(二)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发展特点与趋势 |
(三) ITO 市场分布 |
(四) BPO 市场情况 |
第二节 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 |
一、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驱动因素 |
二、全球离岸外包市场的规模 |
(一) ITO 离岸市场规模 |
(二) BPO 市场规模 |
三、区域市场发展状况 |
四、主要发包方市场及特点 |
(一) 美国企业外包业务特点 |
(二) 日本企业外包业务特点 |
(三) 关于市场规模数据的简单分析 |
第三节 服务外包主要接包国现状及特点 |
一、印度服务外包及软件业主要特征 |
(一) 信息服务外包(ITO)占主导地位 |
(二) 业务流程外包(BPO)增长迅猛 |
(三) 软件出口快速增长 |
(四) 承接服务外包业务领域相对集中 |
(五) 出口以欧美市场为主 |
(六) 出口以大公司为主导 |
二、爱尔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主要特征 |
(一) 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以出口为主 |
(二) 外资企业在软件产业中占主导 |
(三) 软件出口以软件产品和高端服务为主 |
(四) 软件出口以欧洲市场为主 |
三、菲律宾服务外包产业状况及特点 |
(一) 业务流程外包(BPO)占主体 |
(二) 服务外包业务领域相对集中 |
(三) 服务外包以美国为主要市场 |
四、中东欧国家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
(一) 总体情况 |
(二) 部分国家服务外包现状 |
第四节 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现状 |
一、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包市场情况 |
(一) 总体状况 |
(二) 发包市场中本土企业面临的问题 |
二、我国承接国际软件和服务外包情况 |
(一) 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接包市场总体情况 |
(二) 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市场的特点 |
(三) 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四章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模式 |
第一节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势在必行 |
一、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
(一) 有利于缓解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 |
(二) 有利于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水平 |
(三) 有利于巩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内的领先地位 |
(四) 有利于加快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
(五) 有利于把握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
(六) 有利于解决中国最为迫切的就业问题 |
二、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和挑战 |
(一)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备独有优势 |
(二)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印度、爱尔兰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分析 |
一、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 |
(一)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历程 |
(二)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 |
二、爱尔兰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分析 |
(一) 爱尔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历程 |
(二) 爱尔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模式 |
一、服务外包业务选择模式 |
(一)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勇于承接业务流程外包(BPO) |
(二) 发展 IT 基础设施及研发服务外包 |
(三) 实施“走出去”战略,全方位、多层次承接软件开发外包 |
(四) 软硬结合,大力发展嵌入式服务外包 |
(五)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
二、国际市场开拓模式 |
(一) 推进出口联盟建设,形成出口舰队 |
(二) 采用连锁方式,打造出口航母 |
(三) 利用合资合作,促进服务外包 |
(四) 引领北亚、开拓欧美 |
(五) 借助香港优势,发展离岸转包 |
第五章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SWOT 分析 |
第一节 SWOT 模型分析框架 |
一、SWOT 模型简介 |
二、SWOT 分析路径 |
三、SWOT 分析步骤 |
(一) 分析环境因素 |
(二) 构造 SWOT 矩阵 |
(三) 制定行动计划 |
第二节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SWOT 因素分析 |
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SWOT 因素总览 |
二、内部因素(SW)分析 |
(一) 实力(STRENGTH)因素分析 |
(二) 弱点(WEAKNESS)因素分析 |
三、外部因素(OT)分析 |
(一) 机会(OPPORTUNITY)因素分析 |
(二) 威胁(THREAT)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基于SWOT 矩阵分析的产业发展中长期举措 |
一、SWOT 矩阵分析 |
(一) 实力对机会 |
(二) 实力对威胁 |
(三) 弱点对机会 |
(四) 弱点对威胁 |
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中长期举措 |
(一) 以提高语言能力为重点----英语、日语与韩语 |
(二) 对术语、资格认证和标准进行标准化 |
(三) 简化政府流程 |
(四) 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
(五) 第一阶段把重点放在日本与韩国市场上 |
(六) 创建一个国家级 ITO 与 BPO 机构来代表中国 |
(七) 专门针对外国市场的担心并解决反冲问题 |
(八) 协调利用组合实力 |
(九) 宣传为客户增加的商业价值 |
(十) 中国应与印度进行合作,而不是单纯的排斥性竞争 |
(十一) 充分利用香港的多元文化利益 |
(十二) 协调利用业务持续性规划(BCP)机会 |
(十三) 多管齐下,增强对国际市场的吸引力 |
三、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应采取的关键举措 |
(一) 跟踪产业发展最新趋势 |
(二) 像真正的跨国公司一样行动 |
(三) 找到承担大项目的创新方法 |
(四) 重用具有真正跨文化经验的高级人才 |
(五) 雇用本地专业人才 |
第六章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服务外包国家政策环境 |
一、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
(一) 优惠的税收政策 |
(二) 着眼于产业实际扩大政策适用范围 |
(三) 政府全方位培养软件人才 |
(四) 政府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
(五) 行业中介机构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
二、爱尔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
(一) 政府注重加强管理和协调 |
(二) 法律环境完善 |
(三) 政府导向明确 |
(四) 高度重视教育 |
(五) 实施税收优惠 |
(六) 借助历史渊源 |
(七) 注重软件本地化 |
(八) 致力于形成核心优势 |
三、菲律宾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状况及政策环境 |
(一) 拥有充足、廉价的人力资源 |
(二) 具有英语优势 |
(三) 低廉的经营成本 |
(四) 政府的鼓励扶持 |
(五) 菲律宾服务外包行业管理体系 |
四、中东欧国家服务外包促进政策及绩效分析 |
(一) 中东欧国家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 |
(二) 中东欧国家服务外包产业扶持政策 |
第二节 我国产业促进政策经验教训分析 |
一、软件人才吸引和培养政策 |
二、税收支持政策 |
三、投融资政策 |
四、出口便利政策 |
五、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六、网络通讯国际出口 |
七、软件企业认定 |
八、服务外包出口管理模式 |
九、其他方面问题 |
第三节 服务外包与WTO 多边谈判 |
一、多哈议程服务贸易谈判与服务外包的关系 |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对跨境服务的承诺 |
三、WTO 柜架下服务外包所涉及的部门 |
四、WTO 规则下的有关问题 |
第四节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 |
一、研究制定服务外包发展规划 |
二、完善我国服务外包统计体系 |
三、强化“实训”,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五、实施大企业战略 |
六、积极培育国内发包市场 |
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
八、多渠道加强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宣传 |
九、打造“中国外包”的国际品牌 |
十、完善产业综合政策环境 |
十一、尽快建立类似 NASSCOM 的强有力的中介机构 |
十二、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活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冷链物流行业投资机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 |
1.3.1 冷链物流概念 |
1.3.2 冷链物流的构成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前提 |
第二章 冷冻冷藏食品市场 |
2.1 消费需求 |
2.2 企业需求 |
2.2.1 生产企业 |
2.2.2 零售企业——连锁超市行业 |
2.2.3 餐饮业 |
第三章 冷链物流行业分析 |
3.1 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 |
3.2 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 |
3.2.1 中国冷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2 我国冷链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 |
3.3 第三方物流行业分析 |
3.3.1 第三方物流业发展概况 |
3.3.2 第三方物流行业竞争结构 |
3.3.3 第三方物流的业务模式 |
3.3.4 政策法律环境 |
第四章 冷链的关键环节和资源配置 |
4.1 低温物流中心 |
4.2 设施与设备 |
4.2.1 冷藏运输 |
4.2.2 冷库 |
4.3 质量控制 |
4.4 运作管理 |
4.4.1 知识与人才管理 |
4.4.2 信息管理 |
4.4.3 能耗管理 |
第五章 投资建议 |
5.1 综述 |
5.1.1 冷链物流的投资特点 |
5.1.2 需求分析 |
5.1.3 进入壁垒 |
5.2 投资可行性分析 |
5.3 投资方向和建议 |
5.3.1 按客户(生产商、零售商、快餐业)分析 |
5.3.2 按投资对象分析 |
5.3.3 按投资地区分析 |
5.4 投资策略 |
5.4.1 获取客户策略 |
5.4.2 构建物流能力策略 |
5.4.3 业务拓展策略 |
5.4.4 物流金融创新策略 |
5.5 典型案例——夏晖食品集团和麦当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论文: |
(10)东北产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东北问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
二 东北振兴是民族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 |
三 振兴东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创新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二 关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三 关于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四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产业创新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产业创新的形成及概念内涵 |
一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二 创新与创新机制 |
三 产业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 |
一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 |
二 关于新产业区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 |
四 产业创新理论对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经验 |
一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 |
二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经验总结 |
三 国内区域产业创新的模式与经验总结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
一 古典的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理论 |
二 现代区域空间分布理论 |
三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
五 区域创新理论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 |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二 我国区域间产业政策比较 |
三 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 |
一 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二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的相互作用 |
第四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分析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 东北解放前的产业发展史 |
二 建国后东北地区产业的演变 |
第二节 东北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东北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 |
二 主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
三 技术创新能力 |
四 企业规模度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 |
一 东北产业发展的优势 |
二 东北产业发展的劣势 |
第四节 东北实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
第五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支撑平台: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一 区域环境与创新环境 |
二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和内容 |
三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分析 |
一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内容 |
二 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的作用 |
三 区域产业创新的基本网络结构 |
四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 |
五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的整合 |
一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的整合 |
二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 |
第六章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农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
二 我国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东北农业的发展现状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
二 东北农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 |
二 发展高技术精细农业,提高东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三 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保障农民增收的途径 |
四 提高农业产业市场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风险防范的措施 |
第七章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经济规律 |
一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
二 资源型产业的演进规律与政策分析 |
三 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经济学含义 |
第二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
一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资源型产业衰退的困境与问题 |
三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三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实证研究:石油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石油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及战略重要性 |
二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三 东北石油产业的创新途径 |
四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趋势 |
第八章 东北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特色产业的含义 |
一 特色产业的含义 |
二 东北特色产业的界定 |
第二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一 装备制造业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二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
四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三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及规模比较 |
二 东北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
四 东北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九章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状况 |
第二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四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十章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民族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 |
一 少数民族经济的含义 |
二 少数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三 当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
第二节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概述 |
一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界定 |
二 东北主要少数民族的经济特征 |
三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结语 推动产业创新,创造东北经济再腾飞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作者声明 |
四、双汇:构筑数字化航母(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 周彦宏. 广西大学, 2016(02)
- [2]湖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彭涛. 湖南大学, 2015(02)
- [3]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D]. 赵寰. 武汉大学, 2013(01)
- [4]互联网公共性的建构与实践研究[D]. 王淑华. 浙江大学, 2013(01)
- [5]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冷链物流业务战略联盟研究[D]. 吴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6]基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增强企业竞争优势[D]. 李刚. 湘潭大学, 2010(05)
- [7]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略[D]. 刘宁. 武汉大学, 2010(10)
- [8]服务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 徐兴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2)
- [9]冷链物流行业投资机会研究[D]. 周军. 同济大学, 2007(01)
- [10]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