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S——核科学技术信息的权威来源

INIS——核科学技术信息的权威来源

一、INIS—权威性核科学技术信息源(论文文献综述)

杨英杰,蒲杨,马恩,ZHAO Hong-zhe[1](2021)在《2016-2020年INIS数据库文献主题词计量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为实现核科技领域文献主题词的文献统计和趋势分析,根据2016-2020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NIS数据库文献的现有成果,使用定量分析手段进一步挖掘该数据库的主题词相关信息。编写Python语言程序,对文献信息进行提取和预处理,实现主题词词频统计与共现矩阵统计,并利用K-means聚类算法构建主题词相关性模型,挖掘高频主题词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对2016年-2020年INIS数据库的核科技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本研究成果客观展现国际核信息系统中主题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核科技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谢研红[2](2021)在《基于STSE的中英高中物理教材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物理课程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物理知识的教授,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7年物理课程标准也提到了要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中应该贯彻STSE理念。本文通过应用德国学者开发的教科书STSE内容核验表对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以及英国爱徳思出版的AS/A level教材中的STSE内容进行统计,该核验表把教材中的STSE内容分为六个维度:科学技术事件及其社会情境、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影响、作为问题解决方式的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的风险和影响、争议问题、决策过程,每个维度都有多个分标准。然后通过数据分析以及内容分析,得到两版教材中STSE内容在各个维度上的特点和两版教材中STSE内容的差异。其次,通过得出的两版教材中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得到关于物理教学的启发:(1)要想有效的贯彻的STSE教育理念,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以及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2)人教版科学技术事件社会情景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弥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情景(3)人教版教材中科学技术事件对环境的影响内容过于单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该方面的内容(4)人教版教材中争议问题涉及极少,决策过程没有涉及,因此教师适当可以增加议题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选择较好贯彻STSE教育理念的物理专题:宇宙航行、核电站和废料处理,结合两版教材的优点,设计了两个教学片段,以供有需要的人进行参考。

程秀作[3](2020)在《基于信息融合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可靠性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己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里的一种重要设备,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现已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由于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现有的工业机器人设备设计和机型的研制开发周期短,难以获得足够的可靠性测试数据,缺乏整机的可靠性研究。为了结合少量现有的可靠性现场试验信息,对工业机器人整机进行定性可靠性分析与定量的可靠性指标分析,推进工业机器人整机的可靠性优化管理和维护策略,本文从工业机器人整机的可靠性分析和信息融合理论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整机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绘制可靠性框图,对影响系统功能的关键零部件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制定改进补偿措施,绘制FMEA表。针对传统危害性分析中风险优先数指标存在的意义不明的问题,开展了改进评估指标集的模糊综合评判工作。(2)研究工业机器人整机在不同环境下可靠性寿命信息的融合方法。针对无法满足实际工况环境下的小样本试验数据估计模型参数的问题,提出了MonteCarlo抽样结合经典极大似然估计的超参数估计方法,应用专家打分构建整机的环境因子,结合贝叶斯方法和试验样本数据进行可靠性信息融合,建立了一种基于环境因子融合工业机器人整机历史信息和试验信息的可靠性分析方法。(3)研究工业机器人整机多源可靠性信息的融合方法,对整机性能可靠性信息进行了Bootsrap仿真的可靠性评定;针对整机的多个专家经验信息存在不确定性问题,基于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处理;构建离散的AMSAA可靠性增长模型,将整机多个阶段的增长信息融合为多次增长后的可靠性先验信息。对主观专家经验信息、客观信息性能和可靠性增长信息进行等效验前信息转换,应用相容性检验方法构建混合先验分布,解决了由于信息源之间形式和来源不同造成的不相容问题,建立了融合工业机器人整机多源可靠性信息的贝叶斯理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甘露茜[4](2019)在《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电是当今人类社会对核能进行和平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发展核能是我国选择的应对当前急迫的能源需求、落实环境保护以及改善能源结构等问题的战略方向。因而核能行业是目前我国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我国的核能工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相关探索,自此之后不断发展。尤其是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军转民”的相关方针使得核能行业的发展重点由国防建设转向为社会经济建设。其后以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商业性核电站先后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使得我国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一套核能行业体系。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现有整个核能行业链条中,除核设施建设、运营、研究设计、建筑安装、设备制造、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之外,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和处置也是核能行业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更是体现核能行业发展真正水平的试金石。在我国核能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应的一系列的核能应用过程中已经产生并且将进一步逐渐累积起来更多的放射性废物。这些放射性废物以固态、液态乃至气态的形式存在,对我国的环境存在着较大的潜在危险。如何对放射性废物进行科学、合理且高效的监督与管理,这其中包括处理、运输、贮存和处置等各个环节以确保它们的安全,不仅对于核能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更是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所必须确保的要求。针对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基本法律以及我国国务院各个部委所颁布的部门规章、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导则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标准。同时,国家核安全局、环境保护部下属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及各地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等相关机构也对放射性废物的安全进行着持续的监督与管理。为了对核能行业所产生之放射性废物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当前国际社会层面已经在一些基本的准则上达成共识,即由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颁布的于2001年起生效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截止2017年7月,该公约已有42个国家签署加入。在此公约基础之上,跟随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所发布的一系列与安全标准,构成了目前全球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律框架。此外,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也对于辐射剂量防护等事宜发布了一系列体系原则性文件作为指导。目前各个拥有核能行业的国家也在结合IAEA、ICRP等国际组织有关公约、导则或建议后,根据各个国家其自身实际的政治结构、经济状况及社会发展的情况,去详细的制定符合国情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所相应的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政策、管理法制以及标准体系、处置体系等系统。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借鉴参考意义的各国实践可作为我国的参考案例。本论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核能国家中放射性废物的法律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借此对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文章内容主要包含以下部分:引入本文研究内容的绪论、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理论分析、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各主要组成部分之研究、我国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目前之现状审视与不足之处,以及对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完整构建的具体建议。目前全球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仍然较多的从物理学、工程学、地质学、环境学乃至项目管理等角度加以研究,而对于相关的战略以及政策,到具体的各项法律制度,其仍然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相信随着核能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不断增强,相关的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也必将越来越完善。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国内外相关信息之收集与总结,再结合目前我国相关制度的现状,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以最终实现对如何促进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提出意见与建议。文章的研究思路,则是首先对于相关法律制度所涉及的理论基础作深入探讨,再对相应的系列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核能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介绍。在对所探讨的主体做了学术研究准备及理论分析准备后,本文开始了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法律制度的各个构成部分通过单独的章节进行了单独的讨论。每个相应章节中包含了对域外数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在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战略与政策依据及相关法律制度本身主要构成的各个制度进行的比较分析与研究,并且对于这些域外国家之相关战略与政策依据与具体管理法律制度之发展趋势与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同时,在每个章节中对我国相关制度所对应的具体情况也做了介绍,并进一步的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相关制度做深入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对比与参考的资料。最后,再基于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专门聚焦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改善路径。整体来讲,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国际法学理论、环境法学理论,以目前现有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等为理论依据,以文献研究为主,大量搜集、阅读文献报刊资料,同时借助媒体网络,广泛收集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有关的资料。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辨和实证相互运用,重在实证研究,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及实践操作形成更为合理的指导与改善。在研究内容方面,文章研究的内容是针对人类社会较为新兴的行业与面临的较为新颖的问题所开展的,文中专门针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之安全管理进行归纳、分析与归纳。研究角度方面,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的相关管理与监督活动进行总结,并从其安全管理制度之法律渊源、法律运行、法律监督等角度通过对现有相关各国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及国际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比较与借鉴。研究方法方面,则是分别应用了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与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为充分的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研究,文章专门设立了章节就相关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在对基础概念进行厘定后,可以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来源于核能行业(“Nuclear Power Industry”)的放射性废物,根据组成核能行业的各环节,其中包括对核燃料的地质勘探开采、核燃料的提炼精制、核燃料元件的制造、核燃料循环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以及核设施退役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等。与此同时,在综合各种对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定义及概念后,本文认为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是指:为实现核能行业中上述各种活动相关放射性废物的安全,依据相关的法律战略与政策依据,通过相关许可制度、应急制度等途径,由相应管理主体所执行的,针对这些放射性废物的一系列监督管理活动。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正当性来说,其本身还应当具有合理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正当性是其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特质。如果说正当性是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前提,那么理论基础则是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基石。针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权理论以及风险控制理论作为对其开展研究之理论基础。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了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基础。通过对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一系列理论分析之后,可以确定本文所讨论的核能行业放射性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正是从实证的角度,主要是指基于相关的战略、政策,通过具体的立法框架,对来源于核能行业中的放射性废物之安全进行监督与管理所相关各领域之法律规范、措施与方法的总称。通过上文中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内涵之专门的解析,再结合目前实践的可以看到该制度主要由相应的主体法律制度、许可法律制度、退役法律制度、应急法律制度以及信息交流与磋商制度所构成。此外,在相关法律制度的内涵与主要构成之外,相关法律制度的价值与功能及构建原则等也应当被纳入相应研究的范畴。针对核能行业所产生之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相关国家都会根据自身情况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战略、政策与策略以作为整个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基石与出发点。一个国家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是由该国相应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战略、原则、政策所支撑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技术路线、选址准则、决策程序、资金模式等。目前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相关战略与政策理据在技术方面与国外并明显差异,主要不同存在于决策过程透明化程度、资金保障机制等。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除基本的国家战略政策以外。还必须针对此相关的法律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的立法体系。由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特殊性质,使得对其的安全管理不仅要从一国国内加以严格要求,并且也必须要从国际社会的尺度进行合作落实。因此如何妥善的处理相关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之间的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国际法体系,本身就是不断从领先国家的核能行业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总结归纳而成。并且在相关国际法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必须由相应的国内法律提供支撑与协调,从而有效的对这些国际性的法律文件加以实施。同时,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之国内法律而言,相关国际法律或规范性文件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相关的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引导。基于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对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各种构成部分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主体法律制度、许可法律制度、退役法律制度、应急法律制度以及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中外比较,可以总结出目前域外各代表性国家所拥有的相关法律制度各主要构成部分的特点。亦可以在结合我国核能行业反射性废物法律制度现状后,看到目前相关法律制度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即:相关立法框架存在缺失、相关管理主体职能设定分散不清、相关管理机制缺乏保障、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相关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发展。借鉴域外国家相关法律制度中的有益经验,可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作出相应的建议。首先,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框架加以完善。我国目前我国的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法规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原子能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基本而又迫切需要的法律,构建相对独立的原子能法律是核能安全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急需出台。我国在不断完善核燃料循环、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准入和执业资格制度的同时,还应加强“三废”处置经费筹措和使用的管理,制定核设施退役管理办法,研究并制定废旧放射源和核技术利用废物处理处置相关管理办法等。其次,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制度加以完善。要完善此方面,需要进一步清晰划分各参与主体之具体职能并加强放射性废物管理主体之权威性与独立性。再次,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运行制度加以完善,实现对放射性废物产生及处置活动中的全过程管理并保障相关管理活动之资金需求。之后,还应当对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准备、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加以完善。本文认为:对核能行业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并建立与之对应的科学和完善的管理法律制度,是保障核能行业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石。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归纳与演绎互相融合的研究方式。在分析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一般概念、定义基础上,对目前国际中核能行业发展的几个代表国家有关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同时也对我国核能行业的相关国际管理制度、公约等国际法环境进行了归纳和借鉴。通过对于各国之间以及中外之间对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之比较,以及对于相关国际性规定与公约的分析,从中提取出对我国相关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具有价值的启示。最后再结合对我国核能行业中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之历史沿革、现实状态以及未来展望之分析,对我国目前相关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出有益的意见与建议。

张孟帅[5](2019)在《提升省级核应急管理能力研究 ——以L省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完善省级核应急管理能力为出发点,运用调查法、实证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对L省核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提升省级核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成果为提升省级核应急管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建设好最后一道安全保障贡献力量。本论文按照“研究背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省级核应急管理面临严峻形势。我国由大到强的转变,需要调整能源结构,需要大力发展核电。核应急是保障核电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省级核应急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第二,对应急管理、省级核应急管理、省级核应急管理的成绩与不足等进行概述,对与核应急管理相关的理论进行概述,包括但不限于危机管理理论、脆弱性理论、危机公关理论等。第三,以L省为例,从法规制度、组织指挥、救援响应、公众沟通四个维度分析该省核应急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吸收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健全法规制度、提升组织指挥能力、加强核应急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公众沟通与宣传等方面提出提升省级核应急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吴雯娜[6](2018)在《我国叙词表的编制历史与发展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编制了逾百部叙词表,这是一批非常有价值的语义资源。文章分析了我国叙词表资源的存在状态和发展现状:我国叙词表有版本修订的占39%,修订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0年,休眠叙词表占70%,相对活跃的叙词表占13%。通过对采集的149种中文叙词表进行分析,提出了叙词表之间的4种关联和演变模式:继承、互补、融合、分化。对我国军队和国防系统叙词表,以及《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汉语主题词表》这4个有代表性的叙词表系列的发展模式和探索实践进行调研分析,归纳了我国叙词表的发展方向:编制自动化和自然语言化、服务网络化和维护动态化、服务内容集成化、应用自动化与智能化。

夏梦蝶[7](2018)在《INIS数据库包壳材料领域文献统计与主题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印证包壳材料领域已有研究定性分析的结果,并进一步挖掘文献资料中的相关信息,需要通过定量分析的手段对权威数据库中包壳材料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处理。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际核情报系统(INIS)数据库2006~2015年包壳材料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2006-2015年,包壳材料相关文献的收录数量比较稳定,文献类型多样,主要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韩国、美国、日本、荷兰、法国等国。通过Python语言编程,进一步对主题词频次进行统计并导出共词矩阵,通过Ucinet与Netdraw绘制的共词网络进行中心度分析,并利用SPSS进行聚类分析,研究高频主题词之间的关系。热点和趋势分析的结果印证了专家的判断,也发现部分新的热点领域,可为该领域未来的项目布局提供参考。

武文浩[8](2018)在《灾害性事件对公众风险认知影响研究 ——以气候变化和重化工项目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应对风险事件的威胁,平衡经济发展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风险认知研究有助于了解社会群体对风险事件的直观感受和认识,提高民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为风险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因此,风险认知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而开展灾害性事件对风险认知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风险认知的规律,提高风险决策和管理水平。早期开展的风险认知研究以定性为主,一般在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进行研究;近年来开始出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的定量研究,以结构方程模型为代表的数理统计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我国风险认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研究内容以分析个人因素对风险认知影响者多,研究风险认知内部结构关系者少;(2)研究方法以一次调查者多,对比性、连续性风险认知研究少;(3)风险认知评估指标体系科学性不足,研究目的性不强。本研究以灾害性事件对公众风险认知影响切入,研究了气候变化和重化工项目两类重大风险事件的公众风险认知。论文以全面性、系统性为原则,构建了灾害性事件对公众风险认知影响三维研究框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基于独立样本t检验的公众风险认知得分均值变化研究,(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众风险认知结构研究,以及(3)基于回归方程模型的公众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研究。在台风事件对公众气候变化认知影响研究案例中,设计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和因子分析后构建了气候变化风险认知评估指标体系,其包括风险元认知、风险后果严重程度认知、应对风险责任认知、风险议题态度认知以及应对风险国内外社会努力程度效果评价等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利用该评估体系对台风“莫兰蒂”前后厦门大学学生气候变化认知进行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均值样本t检验,发现两个气候变化认知测量指标受台风事件影响发生了显着性改变,分别是个体行为调整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t=-2.515,P<0.05),应对气候变化国内社会努力程度评价(t=-3.775,P<0.001);(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事件基本未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结构造成影响;(3)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灾前灾后,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为学院类别、课堂内容以及家乡类型;(4)根据上述风险认知影响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风险认知水平的政策建议。在爆炸事故对重化工项目公众风险认知研究案例中,通过调查问卷设计、问卷数据因子分析,构建了事故前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评估指标体系,包括风险源信息信任度、环境健康风险状况认知、社会风险状况认知、环境健康风险接受度和社会风险接受度等5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事故后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评估指标体系,包括风险源信息信任度、风险基本状况认知、风险接受度等3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利用该评估指标体系对某化工项目爆炸事故前后当地民众风险认知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均值样本t检验发现,绝大多数指标在事故前后发生了显着性变化,风险源信息信任度中变化最为显着的是对地方政府信息的信任度(t=6.824,P<0.001)和对项目方信息的信任度(t=6.981,P<0.001);风险基本状况维度中变化最为显着的是造成空气污染(t=-11.217,P<0.001),造成噪声污染(t=-1 1.825,P<0.001);风险事件接受度维度中变化最为显着的是空气污染接受度(t=7.335,P<0.001)和噪声接受度(t=6.645,P<0.001);(2)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爆炸事故强化了风险源信息信任度与风险严重性认知之间的负关系(相关系数由-0.20和-0.13变为-0.40),弱化了风险严重性认知与风险接受度之间的负关系(相关系数由-0.33和-0.35变为-0.25);(3)通过风险认知影响因素回归方程分析发现,事故前性别、年龄、就业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均能对风险认知造成显着性影响,事故后个人因素则不会对风险认知造成显着性影响;(4)基于上述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安全生产和促进风险沟通等风险防范政策建议。本研究建立了灾害性事件对公众风险认知影响研究框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回归方程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从风险认知分数均值变化、风险认知结构变化、风险认知影响因素变化等方面评估了灾害性事件对公众风险认知状况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本论文丰富了风险认知研究,其结果能为风险沟通和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曾敏捷[9](2017)在《广东江门核燃料项目邻避冲突事件的分析 ——基于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迈进,城市大型项目兴建所引起的邻避冲突不断出现,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难题。邻避冲突已经由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逐步成为集经济、政治和社会多种矛盾于一体的突出问题。因此,从我国经济转型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现有的研究为基础,从新的理论框架来解读邻避冲突的产生原因,发酵演变过程,分析如何避免一个普通的风险事件经历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演变成邻避冲突的措施十分必要。本文尝试从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框架为切入点,以广东江门核燃料项目邻避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解读了此次邻避冲突风险的社会放大过程,分析了核燃料项目如何由一个普通的城市大型基建项目经历风险的社会放大,在各种因素的发酵和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一个影响深远、扩散面广、后遗症强的城市邻避冲突。此次邻避冲突也引发一系列涟漪反应,使国家的核能科技项目的建设在短期内受到阻滞。文中紧紧围绕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框架,结合广东江门特殊地理位置和侨乡特色,重点分析了江门核燃料项目邻避冲突中有别于其他地方几点因素,尤其是境外因素在此次邻避冲突中所起到的负面效应。最后,针对分析的原因,探讨避免风险事件发展成为邻避冲突的对策建议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境外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颜色革命和政治渗透的企图,因此我国在推动城市经济高度健康发展的同时,必须时刻警惕境外势力插手国内事务,防止境外势力利用经济问题影响我政治安全。

杨海锋[10](2017)在《融合结构功能和引文功能的学术文献引文推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相关应用的不断深入,用户在享受互联网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陷入了“信息过载”的困境中。用户在满足信息需求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已经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推荐系统作为一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形式,能基于用户兴趣偏好来进行主动的实时推荐,并且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了各大购物网站中。同时,随着不同组织对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力度的加大,用户在享受数字文献资源便利性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相关文献的查找费时费力而且查询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为此,学术文献的引文推荐研究逐渐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该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撰写论文的效率和质量,目的是能自动的发现用户手稿中需要引文的位置,并提供相关的文献。和一般推荐系统不同,引文推荐服务的对象一般是科研工作者,而且推荐的内容是学术文献,推荐过程中涉及到了引文分析、引用动机、作者自身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引文推荐系统不仅仅是推荐系统的具体应用,而且更应该看成是推荐系统的延伸和拓展。对于引文推荐研究,国外研究较早,国内研究刚刚起步,且研究主要是从推荐算法的改进来着手,而深入文献内部,从学术文献结构功能和引文功能的角度来对其探讨基本空白。基于此,本文以结构功能和引文功能作为研究切入点,融合传统推荐方法来提高引文推荐的效果。本文共分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首先说明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局部引文推荐和全局引文推荐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对引文推荐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引文推荐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交代了本文研究的可行性。然后,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学术文献引文推荐相关理论研究。从一般推荐系统的介绍入手,对引文推荐系统进行了界定,其中包括引文推荐的定义、引文推荐的特点、引文推荐的分类。接下来通过四个模块对引文推荐的流程进行了介绍,以便和一般推荐系统工作过程进行区别。同时发现,对于引文推荐结果的评价,主要是以信息检索评价方法为基础,同时结合引文推荐特点而被提出。由于引文推荐的特殊性,这里还分析了引文推荐实验中使用的数据集,以及引文推荐过程中区别于一般推荐系统的用户行为。最后,基于引文上下文和引文推荐之间的紧密型,对引文上下文的研究进行了小结。第三章,学术文献引文推荐理论框架。本文首先提出了引文推荐总的理论框架,然后着重介绍了本文实现引文推荐的动机和总体框架。主要包括基于结构功能的引文推荐和基于引文功能的引文推荐,以及基于信息融合方法将两种推荐方法融合进行推荐。第四章,基于结构功能的学术文献引文推荐。首先是对文献进行结构功能划分,然后将引文上下文作为查询和不同结构功能组成的文献进行加权匹配。具体包括局部加权匹配和全局加权匹配。局部加权匹配是查询和全文及某结构功能部分(事先通过相似性确定)的加权匹配,而全局加权匹配是查询在文献中不同结构功能之间的总体匹配。同时,实验中还对不同结构功能对查询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基于引文功能的学术文献引文推荐。主要思想是想明确用引文上下文来表示文档(相当于摘要表示文档)以此生成对应查询的概率是否更高。研究涉及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初步引文推荐的基础上,使用引文上下文来表示文档,然后进行二次推荐,另一种是直接通过引文上下文来表示文档,然后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推荐。结果表明,文档集的再组织能比较好的提高引文推荐的效果。第六章,基于结构功能和引文功能融合的引文推荐。以基于得分和排序的信息融合方法对结构功能和引文功能推荐进行融合推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将查询定位到不同的结构功能域中,然后对各个推荐结果进行不同维度的融合;二是对第五章和第六章研究中的推荐结果的融合;三是采用了伪相关反馈技术以便能更加充分的对推荐模型进行训练,从而提高融合推荐的效果。第七章,研究总结与展望。在对本文研究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相关的后续研究。

二、INIS—权威性核科学技术信息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IS—权威性核科学技术信息源(论文提纲范文)

(1)2016-2020年INIS数据库文献主题词计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计量分析
    1.1 文献年度新增数量与类型统计
    1.2 文献输入国统计
    1.3 期刊分布情况统计
2 文献学科分类及高频主题词分析
    2.1 文献学科分类分析
    2.2 文献高频主题词分析
3 文献主题词共词分析
3 结论

(2)基于STSE的中英高中物理教材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STSE教育的起源
        1.2.2 中外STSE教育研究现状
        1.2.3 中外教材对比研究综述
        1.2.4 我国中学物理STSE教育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和界定
        2.1.1 STSE教育的内涵
        2.1.3 物理核心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2 学习迁移理论
第3章 STSE视野下中英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3.1 中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3.1.1 课程目标
        3.1.2 课程结构
    3.2 英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3.2.1 课程目标
        3.2.2 课程结构
    3.3 比较分析
第4章 中英高中物理教材中STSE内容的研究
    4.1 研究样本
    4.2 研究框架
    4.3 研究方法
    4.4 中英高中物理教材中STSE内容的统计
        4.4.1 对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STSE内容进行频次统计
        4.4.2 对英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STSE内容进行频次统计
第5章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STSE内容的特点
    5.1 科学技术事件及其社会情景维度
    5.2 科学的应用维度
    5.3 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维度
    5.4 观点表达和价值观维度
    5.5 公民参与维度
第6章 英版高中物理教材STSE内容的特点
    6.1 科学技术事件及其社会情景维度
    6.2 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维度
    6.3 科学的应用维度
    6.4 不同观点的表达维度
    6.5 公民参与维度
第7章 中英高中物理教材STSE内容的差异
    7.1 科学技术事件及其社会情境维度
    7.2 科学的应用维度
    7.3 观点表达和公民参与维度
第8章 教学启示和设计
    8.1 教学启示
        8.1.1 提高综合素养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8.1.2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情景
        8.1.3 适当补充科学技术的各方面影响
        8.1.4 增加议题讨论专题
    8.2 基于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
        8.2.1 宇宙航行
        8.2.2 核电站与核废料处理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3)基于信息融合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可靠性研究现状
        1.2.1 国外工业机器人可靠性研究现状
        1.2.2 国内工业机器人可靠性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可靠性信息融合技术基本理论
    2.1 信息融合技术形成
    2.2 贝叶斯理论
    2.3 可靠性先验信息与可靠性指标
        2.3.1 可靠性先验信息的获取
        2.3.2 可靠性先验信息的检验
        2.3.3 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指标
    2.4 先验分布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整机的FMECA分析
    3.1 FMECA分析简介
    3.2 工业机器人整机结构与功能分析
        3.2.1 本体机械系统
        3.2.2 控制系统
        3.2.3 驱动系统
    3.3 工业机器人整机FMEA分析
        3.3.1 故障模式与原因分析
        3.3.2 故障影响及严酷度分析
        3.3.3 故障检测与补偿措施
    3.4 基于PWO指标因素的危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环境因子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寿命信息融合
    4.1 环境因子
        4.1.1 环境因子的基本假设
        4.1.2 环境因子的定义
        4.1.3 常见寿命分布的环境因子
    4.2 基于专家评分法确定环境因子
        4.2.1 专家评分规则
        4.2.2 专家对工业机器人整机可靠性评分
    4.3 基于环境因子与Bayes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4.3.1 基于威布尔分布的可靠性试验数据处理
        4.3.2 基于历史信息和环境因子构建先验分布
    4.4 案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可靠性分析
    5.1 工业机器人整机的性能可靠性信息
        5.1.1 性能可靠性定义
        5.1.2 Bootstrap方法的描述
        5.1.3 性能可靠性的评定
    5.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专家信息的融合
    5.3 工业机器人整机可靠性增长信息的融合
        5.3.1 可靠性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
        5.3.2 可靠性增长信息的融合
        5.3.3 可靠性增长检验
    5.4 多源可靠性信息的等效转换
    5.5 工业机器人整机多源可靠性信息的融合
    5.6 案例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4)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思路
        1.3.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理论分析
    2.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厘定
        2.1.1 放射性废物与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的界分
        2.1.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含义厘析
    2.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正当性
        2.2.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合理性
        2.2.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2.2.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2.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环境权理论
        2.3.3 风险控制理论
    2.4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内涵与构成
        2.4.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
        2.4.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构成
    2.5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2.5.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价值
        2.5.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功能
    2.6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与模式
        2.6.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原则
        2.6.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模式
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3.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战略与政策理据之一般分析
    3.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3.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3.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3.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3.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3.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3.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3.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战略与政策理据的特点与趋势
    3.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战略与政策理据
    3.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战略与政策理据之比较
        3.4.1 技术路线之比较
        3.4.2 选址准则之比较
        3.4.3 决策过程之比较
        3.4.4 资金模式之比较
4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立法分析
    4.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立法之一般分析
    4.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国际立法
        4.2.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国际立法之宏观背景
        4.2.2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国际法律渊源
        4.2.3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国际立法中的参与主体
        4.2.4 国际立法对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之现实意义
    4.3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4.3.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4.3.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4.3.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4.3.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4.3.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4.3.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4.4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相关立法
        4.4.1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律
        4.4.2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行政法规
        4.4.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规章
        4.4.4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标准及技术文件
        4.4.5 国际法渊源与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之关系
    4.5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相关立法之比较
        4.5.1 立法框架之比较
        4.5.2 法律渊源之比较
5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5.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5.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5.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5.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5.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5.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5.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5.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5.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5.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
    5.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法律制度之比较
        5.4.1 主体设置之比较
        5.4.2 主体职能划分之比较
6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6.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6.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6.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6.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6.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6.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6.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6.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6.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6.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
    6.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许可法律制度之比较
        6.4.1 许可种类划分之比较
        6.4.2 许可审批流程之比较
7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7.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7.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役法律制度
        7.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7.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7.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7.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7.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7.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7.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7.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
    7.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退役法律制度之比较
        7.4.1 退役计划模式之比较
        7.4.2 退役保障机制之比较
8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8.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8.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8.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8.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8.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8.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8.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8.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8.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8.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
    8.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法律制度之比较
        8.4.1 应急管理框架设定之比较
        8.4.2 应急管理主导机构之比较
9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9.1 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之一般分析
    9.2 域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9.2.1 法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9.2.2 芬兰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9.2.3 英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9.2.4 美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9.2.5 加拿大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9.2.6 韩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9.2.7 各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特点与趋势
    9.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
    9.4 中外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之比较
        9.4.1 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之比较
        9.4.2 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之比较
10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现状审视与完善
    10.1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现状审视
        10.1.1 相关立法框架存在缺失
        10.1.2 相关管理主体职能设定分散不清
        10.1.3 相关管理机制缺乏保障
        10.1.4 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10.1.5 相关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发展
    10.2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之完善
        10.2.1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框架之完善
        10.2.2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主体制度之完善
        10.2.3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运行制度之完善
        10.2.4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度之完善
        10.2.5 我国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之完善
11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提升省级核应急管理能力研究 ——以L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1.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省级核应急管理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省级核应急管理相关概念
    2.2 省级核应急管理工作
        2.2.1 省级核应急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2.2 省级核应急管理工作的成绩与不足
    2.3 相关理论
        2.3.1 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理论
        2.3.2 脆弱性理论
        2.3.3 危机公关理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核应急管理能力分析——以L省为例
    3.1 L省核电发展情况
    3.2 L省核应急管理能力状况
    3.3 L省核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3.3.1 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3.3.2 组织指挥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3.3.3 救援响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3.3.4 公众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外提升核应急管理能力的经验及启示
    4.1 国外相关经验
        4.1.1 美国提升核应急管理能力的经验
        4.1.2 法国提升核应急管理能力的经验
        4.1.3 俄罗斯提升核应急管理能力的经验
    4.2 国内部分省份提升核应急管理能力的做法
        4.2.1 江苏省提升核应急管理能力的做法
        4.2.2 海南省提升核应急管理能力的做法
        4.2.3 广东省提升核应急管理能力的做法
    4.3 经验借鉴
第五章 提升省级核应急管理能力的路径
    5.1 提升制度构建能力
    5.2 提升组织指挥能力
        5.2.1 健全机构设置
        5.2.2 加强核应急办工作人员配备
        5.2.3 完善核应急决策系统
    5.3 加强核应急队伍能力建设
        5.3.1 建强核应急专业队伍
        5.3.2 健全核应急队伍专用设备设施
    5.4 加强公众沟通与宣传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我国叙词表的编制历史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叙词表编制的缘起与概貌
2 我国叙词表的关联、演变与修订
    2.1 继承关系
    2.2 互补关系
    2.3 融入关系
    2.4 分化关系
    2.5 我国叙词表的维护修订
3 我国叙词表的发展模式
    3.1 军队系统叙词表发展模式
    3.2 国防科技情报系统叙词表发展模式
    3.3《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发展模式
    3.4《汉语主题词表》发展模式
4 我国叙词表的发展方向
    4.1 叙词表编制自动化和自然语言化
    4.2 叙词表服务网络化与维护动态化
    4.3 叙词表服务内容集成化
    4.4 叙词表应用自动化与智能化

(7)INIS数据库包壳材料领域文献统计与主题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数量统计
3 文献来源分析
4 高频主题词分析
5 共词网络的中心度分析
6 聚类分析
7 结论

(8)灾害性事件对公众风险认知影响研究 ——以气候变化和重化工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
第2章 灾害事件对公众风险认知影响研究进展
    2.1 风险认知研究
        2.1.1 风险认知的定义
        2.1.2 风险认知研究方法概述
        2.1.2.1 个体水平上的风险认知研究理论方法
        2.1.2.2 社会水平上的风险认知研究理论方法
        2.1.3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风险认知研究中的应用
        2.1.4 典型风险认知研究进展
        2.1.4.1 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研究进展
        2.1.4.2 重大工程风险认知研究进展
        2.1.5 风险认知研究小结
    2.2 灾害事件前后公众风险认知状况研究进展
        2.2.1 灾害事件前后公众风险认知状况国外研究
        2.2.2 灾害事件前后公众风险认知状况国内研究
        2.2.3 灾害事件前后公众风险认知状况研究小结
    2.3 小结
第3章 灾害性事件对公众风险认知影响研究框架及方法概述
    3.1 灾害性事件对公众风险认知影响研究框架构建
    3.2 研究方法概述
        3.2.1 风险认知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3.2.2 风险认知得分均值比较研究方法
        3.2.3 风险认知结构研究方法
        3.2.4 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第4章 台风“莫兰蒂”事件对公众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影响
    4.1 台风“莫兰蒂”事件案例背景
    4.2 气候变化风险认知调查问卷的设计
    4.3 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4.3.1 台风前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4.3.2 台风后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4.4 基于因子分析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1 台风前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4.4.2 台风后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4.4.3 气候变化风险认知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4.5 台风事件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测量指标分数均值影响
        4.5.1 基于独立样本t检验法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测量指标分数均值变化状况
        4.5.2 基于回归方程模型的台风事件对测量指标影响状况
        4.5.3 台风事件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评估测量指标分数均值影响状况讨论与分析
    4.6 台风事件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结构影响
        4.6.1 气候变化认知结构分析前数据预处理
        4.6.2 初始气候变化认知结构模型的建立
        4.6.3 修正后的气候变化认知结构模型及模型解释
        4.6.4 台风事件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结构影响状况讨论与分析
    4.7 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研究
        4.7.1 基于回归方程模型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影响因素探究
        4.7.2 气候变化认知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与讨论
    4.8 研究结果与公众气候变化风险水平提升对策建议
        4.8.1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4.8.2 提升大学生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水平建议
第5章 重化工项目爆炸事故对周边居民风险认知影响
    5.1 某重化工项目事故案例背景
    5.2 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调查问卷的设计
    5.3 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调查与数据收集
        5.3.1 项目爆炸事件前公众风险认知调查与数据收集
        5.3.2 项目爆炸事件后公众风险认知调查与数据收集
    5.4 基于因子分析的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5.4.1 项目爆炸前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5.4.2 项目爆炸后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5.4.3 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5.5 爆炸事件对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分数均值影响
        5.5.1 基于独立样本t检验法的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测量指标分数均值变化状况
        5.5.2 项目爆炸事件对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测量指标影响状况讨论与分析
    5.6 爆炸事件对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结构影响状况
        5.6.1 重化工风险认知结构分析前数据预处理
        5.6.2 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结构模型的建立
        5.6.3 修正后的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结构模型及模型解释
        5.6.4 爆炸事件对公众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结构影响讨论与分析
    5.7 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研究
        5.7.1 基于回归方程模型的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影响因素探究
        5.7.2 重化工项目风险认知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与讨论
    5.8 研究结果与风险管理建议
        5.8.1 研究结果小结
        5.8.2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建议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性
    6.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9)广东江门核燃料项目邻避冲突事件的分析 ——基于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风险的社会放大相关研究
        1.2.1.1 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
        1.2.1.2 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学者对邻避冲突的研究
        1.2.2.1 外国学者对邻避冲突的研究
        1.2.2.2 国内学者对邻避冲突的研究
        1.2.3 邻避事件与风险社会放大的内在契合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1.3.1 理论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创新之处
2 我国邻避冲突的现状简析
    2.1 邻避冲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1.1 外国邻避冲突发展现状
        2.1.2 我国邻避冲突发展现状
        2.1.3 未来邻避运动的发展趋势
    2.2 我国近年来邻避冲突的特点
        2.2.1 发生频繁化
        2.2.2 对象广泛化
        2.2.3 过程组织化
        2.2.4 高度不确定化
3 广东江门核燃料项目邻避冲突事件分析
    3.1 广东江门核燃料项目邻避冲突概况
        3.1.1 项目简介
        3.1.2 地理位置
        3.1.3 事件发展过程
        3.1.3.1 风险事件的幅度和特征
        3.1.3.2 信息流:符号、信号、形象
        3.1.3.3 反应:机构、群体、个体
        3.1.3.4 影响的扩散——利益相关群体
        3.1.3.5 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3.2 核燃料事件风险社会放大的分析
        3.2.1 风险源的识别
        3.2.1.1 风险源的科学识别
        3.2.1.2 风险源的个体识别
        3.2.2 信息强化与放大
        3.2.3 社会放大站和公众认知的激活
        3.2.3.1 政府机构评估及公众解读
        3.2.3.2 新闻媒体舆论炒作
        3.2.3.3 意见领袖的助波
        3.2.3.4 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3.2.4 焦点事件引爆冲突
        3.2.5 污名化
    3.3 邻避冲突风险的社会放大原因
        3.3.1 政府应对失误
        3.3.2 媒体的负面效应
        3.3.3 专家学者的反作用
        3.3.4 周边城市的成功抗争
        3.3.5 公众普遍缺乏核科学素养
        3.3.6 既得利益集团的坚决反对
        3.3.7 境外因素暗涌不断
    3.4 邻避冲突风险社会放大的涟漪效应
        3.4.1 核能科技项目被污名化
        3.4.2 政府公信力严重缺失
        3.4.3 学者专业性受到质疑
        3.4.4 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受阻
        3.4.5 政治安全备受挑战
4 治理邻避冲突对策建议
    4.1 健全邻避决策协商机制
        4.1.1 完善决策协商机制
        4.1.2 加大信息公开程度
    4.2 改善风险的社会学习
    4.3 切实开展稳定评估工作
        4.3.1 高度重视稳评报告
        4.3.2 建立利益中立的专家团队
    4.4 加强正面舆论引导
    4.5 警惕境外因素倒灌影响我政治安全
    4.6 防止大型项目―污名化‖
    4.7 发挥―社会放大站‖的正面作用
    4.8 有效应对网络舆情防止风险事件恶化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融合结构功能和引文功能的学术文献引文推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局部引文推荐研究现状
        1.2.2 全局引文推荐研究现状
        1.2.3 其他相关研究
        1.2.4 引文推荐方法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2 学术文献引文推荐相关理论研究
    2.1 推荐系统简介
    2.2 引文推荐的界定
        2.2.1 引文推荐的定义
        2.2.2 引文推荐的特点
        2.2.3 引文推荐分类
    2.3 引文推荐流程
    2.4 引文推荐的评价
    2.5 引文推荐中常用数据集
    2.6 引文推荐中用户行为分析
    2.7 引文推荐中的引文上下文
    2.8 本章小结
3 学术文献引文推荐理论框架
    3.1 学术文献结构和结构功能
    3.2 引文功能
    3.3 基于结构功能和引文功能进行引文推荐的动机
    3.4 学术文献引文推荐框架
    3.5 向量空间模型和语言模型
        3.5.1 向量空间模型
        3.5.2 语言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结构功能的学术文献引文推荐
    4.1 基于结构功能的引文推荐描述
    4.2 结构功能识别方法
    4.3 相似性度量
    4.4 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4.4.1 数据集构建
        4.4.2 结构功能识别
        4.4.3 预处理
        4.4.4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文功能的学术文献引文推荐
    5.1 引文功能类型选择
    5.2 基于引文功能进行推荐的难点
    5.3 引文功能分类方法
    5.4 融入引文功能特征的推荐过程
        5.4.1 融入引文功能推荐的思路和方法
        5.4.2 引文上下文对文献的表示
        5.4.3 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
    5.5 实验过程
        5.5.1 实验数据获取
        5.5.2 引文功能识别与预处理
        5.5.3 实验设计
    5.6 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结构功能和引文功能融合的引文推荐
    6.1 信息融合相关研究
        6.1.1 信息融合的定义及相关算法
        6.1.2 信息融合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6.2 CombSum算法
    6.3 Borda算法
    6.4 融合推荐方法的思路
    6.5 实验及结果分析
        6.5.1 实验数据与预处理
        6.5.2 实验过程
        6.5.3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四、INIS—权威性核科学技术信息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6-2020年INIS数据库文献主题词计量分析研究[A]. 杨英杰,蒲杨,马恩,ZHAO Hong-zhe.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七卷)——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8册(核情报分卷), 2021
  • [2]基于STSE的中英高中物理教材对比研究[D]. 谢研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基于信息融合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可靠性分析[D]. 程秀作.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核能行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 甘露茜. 重庆大学, 2019(01)
  • [5]提升省级核应急管理能力研究 ——以L省为例[D]. 张孟帅. 济南大学, 2019(01)
  • [6]我国叙词表的编制历史与发展模式[J]. 吴雯娜.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06)
  • [7]INIS数据库包壳材料领域文献统计与主题词分析[J]. 夏梦蝶. 图书情报工作, 2018(S1)
  • [8]灾害性事件对公众风险认知影响研究 ——以气候变化和重化工项目为例[D]. 武文浩. 厦门大学, 2018(07)
  • [9]广东江门核燃料项目邻避冲突事件的分析 ——基于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D]. 曾敏捷.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融合结构功能和引文功能的学术文献引文推荐研究[D]. 杨海锋.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INIS——核科学技术信息的权威来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