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浇整体式楼盖常见配筋错误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潘从建[1](2021)在《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1990年代,美国研发了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结构体系(PRESSS),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了部分工程实践。该体系的框架节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局部无粘结耗能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构造,具有施工效率高、地震损伤轻、延性好、自复位的特点。PRESSS框架节点的干式连接构造,导致连接界面抗扭性能薄弱,而现有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未考虑梁端扭矩影响;同时,针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少,全装配楼板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行了考虑初始扭矩作用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相关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系统分析了梁-柱、板-梁、柱-柱、柱-基础等相关节点构造;研究了全装配楼盖对协调多层规则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结构顶部楼层(结构高度80%以上)设置刚性楼板的措施。(2)完成了2组共8个不同配筋率、不同初始扭矩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极限位移角下,高配筋率较中配筋率的框架梁端混凝土受拉和受压损伤增加,但损伤仍较轻;随着受弯位移角增加,界面受压区高度减小、耗能钢筋屈服,界面抗扭性能随之变弱;界面抗扭失效可发生于位移角加载和卸载状态,卸载状态下更易抗扭失效;界面抗扭失效后的扭转变形随着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角增加而累积且不可复位;小扭弯比时,极限位移角下节点的扭转变形小,对梁端受弯滞回性能不利影响微小,大扭弯比时与之相反;提高配筋率,可使节点的抗扭性能有一定改善。(3)基于初始扭矩下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界面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受压界面在弯-剪-扭耦合作用下的抗扭失效特征及受力机理,提出了梁端界面的弯-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方法。(4)进行了1/2缩尺的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在各级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损伤情况等。结果表明,框架柱柱脚损伤轻,框架柱端损伤位置与节点“强柱弱梁”分布规律一致;框架梁端损伤微小且可自复位;大震下,试验模型呈现混合铰屈服机制,有较好的自复位性能和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楼板构造能够适应梁端转动变形的需求,且无明显残余滑移;采用顶部设置刚性楼板的全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侧向变形协调性能。(5)基于OpenSees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逐级地震动加载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初始频率与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及结构损伤分布特征与试验结果规律较一致,结构动力弹塑性模拟分析方法较合理;各框架节点均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有限元模型,呈现框架梁端先产生塑性铰的抗震屈服机制和框架柱地震损伤更轻的抗震性能。(6)基于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相关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王尹鹤[2](2021)在《地铁车站密肋空心式顶板结构力学性能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对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部分的设计和施工,仍然以钢筋混凝土实体框架为主,但该框架结构中混凝土与钢筋的用量多,使得整个车站结构造价高、自重大。本文结合兰州市1号线七里河地铁车站项目,将密肋空心板结构形式应用于地铁车站顶板之中,代替车站中原有的钢筋混凝土实心顶板以期优化车站结构形式,降低材料用量和工程造价。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车站密肋空心顶板的内力、裂缝、抗浮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为了证明地铁车站中实心板换空心板的可行性,通过ANSYS有限元模型建立4.8m×4.8m×0.8m的实心板和空心板的三维模型。分析两种板分别在破坏荷载、钢筋应力、裂缝分布以及变形等方面的异同,得出空心板和实心板在变形能力、裂缝分布方面有相似的分布规律,空心板相比实心板对钢筋的利用率更高。(2)设计地铁车站空心顶板的空心率方案。空心板的空心率大小主要受肋宽和肋高两种参数的影响,因此,依据相关规范设计2种空心方案(方案1:由肋宽控制空心率,方案2:由肋高控制空心率),共计有12种空心率。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空心率方案下的车站模型,并与实心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方案1与方案2中,车站顶板中各关键截面的内力随空心率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但在顶板实心范围的截面处其内力值与实心顶板相比变化不大,而处于空心范围内的内力值变化较大。(2)在相同或相似空心率的条件下,当空心率小于35%时,空心板的肋宽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大于肋高的影响,当空心率大于35%时,肋宽与肋高对内力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在一定的空心率范围内,由肋宽控制空心率的大小,对结构受力更加有利。(3)从实心板换为空心板后,结构的裂缝宽度减小,因此,空心板对结构裂缝的控制能力优于实心板。(4)随着地铁车站顶板空心率的增大,结构的自重在减小,地铁车站的抗浮安全水位随之减小,因而密肋空心顶板的车站对抗浮的要求更高。(5)通过经济性对比分析可得,随着空心率的增加其材料的造价费用持续降低,基本呈线性减小的趋势。因此,采用空心顶板时降低了工程造价,经济性能有所提高。(3)选肋宽320mm的空心率进行试验,确定结构相似关系。通过室内缩尺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构挠度和内力的误差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且两者拟合度较高,在数值模拟基础上验证了密肋空心顶板应用于地铁车站的可行性。
陶涛[3](2020)在《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抗震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是一种新型楼盖体系,它由预制空心叠合箱箱体和现浇密肋梁组成。这种楼盖体系能节省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能降低楼层厚度,节省建筑空间;由于楼盖自重轻,能减少基础工程量,缩减施工周期。基于上述优点,目前已有一些工程采用这种新型楼盖体系。但是大多数建筑是在部分区域采用该楼盖,在全部高层建筑中采用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的工程经验较少,其抗震性能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的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获得该楼盖体系在模拟地震波下的反应现象及试验数据,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总结归纳了该楼盖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要点,并进行了其经济效益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针对现有的主要楼盖技术,分析对比了其适用性及优缺点,可为相关工程设计及技术选型提供参考。(2)分析总结了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体系的结构构造及相关技术细节,给出了此种楼盖体系的主要优点及适用性。(3)针对装配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结构建筑,开展了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该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特征、裂缝开展规律,破坏及损伤的一般过程。通过试验验证了装配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了其能否达到抗震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总体要求,检验该类结构设计方法、配筋构造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利于在设计中改进。(4)对装配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总结及分析,并指出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装配叠合箱空心楼盖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借鉴。(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案例进行了经济分析及质量分析,探究了有效降低质量成本及造价的途径,并指出施工中难点与控制措施,分析了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
张茜[4](2020)在《装配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力学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装配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为新型大跨楼盖,由表层混凝土楼板和双向交叉空腹肋梁组成。在钢筋混凝土空腹楼盖底部外包U形钢板提高了楼盖的抗拉强度,解决了下肋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实现更大楼盖跨度的同时节省了模板用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具有自重轻,整体刚度大,楼层净空高,管线穿越方便,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在大跨楼盖中应用广泛。大力发展多层大跨装配整体式建筑是实现建筑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现行规范无法指导装配整体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拆分与施工;针对装配整体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受力特征与变形机制,关键构件的内力分布规律,缺乏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跨度的增加导致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基频降低,人类活动下楼盖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振动,需要对人致激励下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体系的振动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与控制。结合装配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静动力足尺试验与国内首例多层大跨装配整体式组合空腹楼盖的建造,研究新型楼盖的力学特性与施工技术,为新型装配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设计与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连续化方法将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等效为考虑剪切变形的拟夹层板,确定楼盖的等代刚度,建立周边简支矩形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十阶偏微分方程,求解楼盖挠度、内力的计算公式;介绍了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简化实用算法的基本假定与计算方法;通过拟夹层板法、实用算法、有限元法对同一算例的对比分析,评价各种计算方法用于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静力计算的准确性。(2)开展两层装配整体式组合空腹楼盖静力足尺试验研究,跟踪楼盖在竖向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特征,监测关键构件组合肋梁、剪力键、表层楼板的应变分布,验证有限元用于楼盖静力计算的准确性;对比设计荷载下有限元法与实用算法的楼盖配筋,指出实用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装配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简化计算的修改意见。(3)依据薄板理论与能量原理推导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自振频率的计算公式;采用环境激励获得楼盖的精确阻尼比、振型及频率,验证楼盖自振频率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了瞬态人致激励(落足、跳跃)与间歇性人致激励(步行、跑步)下楼盖的振动响应;按照现行国内外规范,采用频率限值与幅值限值对评价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试验楼盖的舒适度性能。(4)建立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有限元模型,对楼盖进行模态分析与人致激励下的振动响应分析,现场测试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通过参数化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楼盖的跨度、跨高比、肋梁间距、空腹率、楼面荷载、阻尼比、楼板厚度、U形钢板厚度对楼盖动力特性的影响,评价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体系的舒适度性能,给出楼盖振动的控制方法。(5)采用装配整体式施工工艺建造国内首例多层大跨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在设计层面,依据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受力特点,充分考虑施工中制作、运输、安装、运输等关键环节对预制构件进行拆分;在施工层面,探讨装配整体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在施工过程中支撑体系、安装方法、节点连接等关键施工工艺的选择,为之后相同或类似装配整体式大跨楼盖工程的建造提供参考。
崔文潇[5](2019)在《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正越来越广的出现在全国的建设中,这背后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来使得装配式建筑能与现浇结构受力无异甚至优于现浇结构。本文根据当下建筑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该楼盖具有平整的顶板和底板,空心处填充发泡混凝土块,拼装时将肋梁纵筋焊接、板筋绑扎,通过后浇带拼缝连接预制板。该楼盖解决了传统大跨度楼盖厚度大以及制作难度高等问题。通过对一个1/2比例的单跨简支楼盖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分析其变形形态、应变规律、裂缝发展等。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基本符合工程应用要求,制作工艺简单有序,楼盖抗弯刚度大,拼缝传力较好,楼盖整体性好。在最终试验荷载12.67kN/m2作用下,楼盖最大挠度为15.75mm即为L/318,小于规范规定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限值L/300。除拼缝裂缝之外,试验楼盖底部裂缝开展情况与实心楼盖裂缝开展情况基本相似。楼盖的抗裂性能整体上良好,非拼缝位置出现裂缝的荷载大于楼盖正常使用时荷载标准组合值。楼盖拼缝的数量和位置会影响楼盖刚度,试验楼盖的双向刚度差异约为10%。通过对五个不同板带构件的位移、应变、承载力等参数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在三分点竖向静载作用下,所有的板带属于受弯破坏,各构件沿截面高度方向的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通过增大拼缝宽度或者新旧混凝土粘结面的粗糙度不足以减少拼缝的不利影响,但合理的安排拼缝的位置(避开受力最大处),会大大提高板带的承载力和开裂荷载,弱化拼缝的不利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楼盖进行建模计算,结果与试验观测值吻合较好。通过调整结构几何参数并建模分析,对比发现跨度和跨高比对结构刚度影响最大。本文按拟梁法和塑性绞线法对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的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拟梁法计算结果偏小,因为其忽略了梁系的抗扭刚度和楼盖的整体作用。根据塑性铰出现在交叉梁上的位置按照塑性绞线法得到了楼盖的极限承载力,其中肋梁在极限状态时的内力比例按弹性方法取得,这种方法得到的承载力更为实用合理。采用有效惯性矩法分别计算楼盖在开裂前和开裂后的刚度,并考虑新型楼盖拼缝混凝土强度折减后得到楼盖不同部位的开裂弯矩,并得到楼盖不同位置的开裂荷载,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本文拟合出结构带裂缝工作下的刚度,并考虑楼盖约束支座的变形得到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刚度与竖向位移。本文对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梁楼盖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分析发现结构低阶振型与普通实心双向楼盖类似,即半波、单波、双波。新型楼盖结构基频满足现行舒适度要求,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不同设计参数对结构基频的影响。对结构基频进行理论计算并提出该新型楼盖结构的基频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精度高且大大简化了计算量。对楼盖进行人行激励的试验与分析发现结构的最大加速度响应出现在楼盖中心位置,并分析了行走路径、步频和人数对结构影响人行路径对结构影响。最后,本文给出了新型楼盖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建议,给出了一种新的拼装方案,并提出了预制构件制作和拼装的施工流程。
谢军[6](2019)在《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矩形钢筋桁架,并以此作为预制底板的受力骨架,进而提出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体系。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是为适应大开间灵活分割自由空间住宅提出的一种新型装配式楼盖体系,为双向板受力体系。作为新型大空间PCSI体系的楼盖之一,除了其它装配式楼盖所具有的预制化程度高、施工快、工期短及经济环保等优点外,矩形钢筋桁架预制板跨度及平面外刚度明显优于传统三角形钢筋桁架预制板,内置轻质发泡混凝土块代替靠近中和轴的混凝土,使得楼盖在节约混凝土的同时,还有保温隔热、自重轻、跨度大等其他装配式楼盖不具备的好处。对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的受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对此楼盖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试验制作了1:1足尺的单元板模型,并对叠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受矩形钢筋桁架的加强作用的影响,该类叠合板结构在叠合过程中的变形非常小,可以满足大跨度、少模板、装配化等要求。开展了两边简支矩形桁架密肋空心叠合楼板足尺试验研究,获得了单元板的开裂弯矩、抗弯承载力和破坏特征,掌握了裂缝开展规律和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发展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叠合板的破坏以裂缝宽度到达规范限值为特征,叠合层未发生破坏,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远大于开裂弯矩。在跨中弯矩达到开裂弯矩前,板的整体刚度大,钢筋和混凝土应变同步增加,刚度值近似可取0.8倍的截面整体抗弯刚度,开裂后刚度随着裂缝的开展逐步下降,板底钢筋应变增长速率显着变大,而板顶钢筋和混凝土应变相近。考虑混凝土损伤,建立了试验构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叠合板(试验)与整体浇筑的楼板(有限元模型)具有相近的受力性能。基于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本文给出了叠合板的承载力、刚度的计算表达式,对该类结构的连接提出了构造措施。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自重相比等厚普通混凝土楼盖降低三分之一,承载力基本相同,刚度下降18%;由于自重的减少,新型楼盖承载力明显优于普通楼盖,经济性优势显而易见。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矩形桁架密肋空心叠合楼板相关规程编制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杨士成[7](2019)在《带横向约束的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带横向约束的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与传统混凝土楼盖相比,其本身具有自身重量轻量化、承载外部荷载能力更强、节省材料且施工进度快,省去了支模这一繁杂的工序等多种优势。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发展促使经济不断的发展提高,使得人们对建筑物使用的要求以及安全性也越来越高。再加上现在的高层建筑物也越来越多,它对结构的抗震性能、稳定性能等要求较高。因此对带横向约束的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第一,制作了4000mm×3600mm的足尺试验模型,通过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带横向约束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竖向均布荷载下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带横向约束的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板荷载与变形基本呈线性变化,且残余变形不大,具有很好的弹性性能。第二,建立了带横向约束的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有限元模型,对其静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证实这种带横向约束的楼盖不仅具有普通实心板相似的受力变形特征,而且具有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第三,通过加大横向预应力荷载以达到提高楼盖的整体性能的作用是有限的,对比286MPa、429MPa、572MPa三种不同预应力筋荷载,采用0.4σcon张拉控制应力是最经济的控制。第四,结合楼盖设计的形式,对于试验板这种跨度大小的体系板来说,在侧面施加2道横向约束是最为经济的,对于板的设计和施工也相对较简单。
夏烨楠[8](2019)在《大跨度预制预应力叠合楼板设计制作与双向受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今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建筑产业化成为一个大趋势,为此“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专门设立了“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的课题,旨在有效推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目前国内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中楼面结构应用的钢筋桁架叠合楼板仍然跨度较小,8m左右柱网间的板下需要设置次梁,结构空间布置不方便,不能够满足学校、医院、商务办公楼、地铁站、停车场等大跨度大开间的建筑功能需要。实际工程中采用的一些大跨度叠合楼板,多为预制板单向受力、叠合后仅靠上部叠合层形成双向受力为主的叠合楼板,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双向受力性能。且很多大跨度叠合楼板四周出筋、安装不便,板底临时支撑密集,高效施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基于上述大跨度双向叠合楼板的市场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夹芯双向叠合楼板。首先本文对这种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以楼面活荷载标准值4.0kN/m2进行了设计研究。主要设计理念是采用轻质填芯板减轻自重且增强保温隔热性能;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来增强板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减少施工阶段临时支撑;同时为了达到双向受力的目的,通过创新性地设置横向暗梁、增加预制板底横向配筋率、使拼缝处钢筋弯折以增加锚固长度等方法来增强非预应力方向的刚度,保证叠合楼板的双向受力性能。然后本文在完成设计研究后,制作了3块预制带肋底板拼成8100mm×7500mm足尺的叠合楼板试件,研究了预制底板的生产工艺和叠合楼板的安装施工工艺。预制板生产工艺简单连续,成品底部光滑,且安装时柔度较大,板块间不存在明显高差,后期无需吊顶。安装时临时支撑只需横向设置两道,就能够满足承载能力及刚度要求。板四周不出筋进一步减少了施工难度。最终叠合楼板整体减重率达15.8%,整个生产和施工流程节约了资源也提高了效率。接着在预制钢管混凝土柱和先张预应力梁装配完成的子结构上,用制作完成的8100mm×7500mm足尺叠合板试件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夹芯叠合楼板承载能力强(最大面均布荷载33.63 kN/m2仍未破坏)、刚度大(荷载达到设计活载标准值4 kN/m2时挠度仅为5.83mm)、抗裂性能良好(7 kN/m2时才开裂,且拼缝处裂缝出现较晚)。另外从破坏的裂缝形态、荷载—位移曲线、荷载—钢筋应变曲线来看,该类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确实是双向传力,且破坏时的塑性绞线基本与双向板一致,虽然非预应力方向刚度略低于预应力方向,但该类新型板双向受力性能仍然是很好的。为了论证试验结果的正确性,本文也对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来进行对比,发现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试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和客观性。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认为该类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夹芯双向叠合楼板综合性能优良,值得推广应用,并对该类新型大跨度板以后优化改进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陈锋[9](2019)在《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边节点抗火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预制装配式结构是我国目前大力推广的建筑结构形式,节点作为各预制构件的连接枢纽,对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作用。但是火灾下装配式节点的性能尚不清楚,本文对预制装配式框架边节点进行了抗火性能试验研究,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节点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主要参数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⑴进行了三根足尺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边节点和一根现浇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火性能试验,获得了试件截面温度场分布、梁柱时间-位移曲线、试件破坏形态以及节点耐火极限。对比了梁端荷载比、梁柱线刚度之比对预制装配式边节点耐火极限的影响。试验表明:(1)强柱弱梁设计准则下,火灾下节点破坏位置主要发生于靠近节点柱的梁端。(2)梁端位移曲线发展先缓后快,节点破坏具有突然性。(3)现浇边节点和装配式边节点相比整体性较好,同等情况下耐火极限更大。⑵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节点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对上述试验节点进行了模拟,对比了温度场和位移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⑶利用验证过的有限元模型对节点进行了参数分析,分析了梁端荷载比、梁纵筋配筋率、梁柱线刚度比对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边节点抗火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1)随梁端荷载比增大,装配整体式节点耐火极限减小。(2)当h>300mm时,节点耐火极限随着梁纵筋配筋率变大而变小。(3)当h≥400mm时,梁柱线刚度比越大,节点耐火极限越小。
谭孟川[10](2019)在《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传统现场现浇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污染大、耗能多等诸多问题逐渐凸显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力度推行建筑工业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典型的建筑工业化结构形式,在推行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根据我国目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等同现浇”结构设计方法,结合一实际工程项目,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以下几类问题进行了总结与研究:(1)根据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等同现浇”的结构设计原理和采用模块化及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对江西省南昌市某一综合办公楼进行了结构设计,运用结构分析软件YJK分别采用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本工程结构进行了整体抗震性能分析,分析结果为后续的拆分分析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与重要依据;(2)在完成整体结构性能分析后,主要按照Push-over分析所得塑性铰分布结果对其进行了整体拆分,提出了按照结构基本受力单元梁、板、柱进行预制装配拆分的方法,并对拆分后的基本预制构件叠合梁、桁架叠合板和预制柱的受力特性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3)根据现有规范规定,结合预制构件的特点对各种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叠合板拼缝、梁-板节点、梁-柱节点)进行了设计与分析;(4)采用ANSY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同一尺寸的现浇和装配式十字型梁柱中节点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并通过一试验算例验证了仿真分析参数设置的可靠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地震工况荷载作用下装配式梁柱节点在进入塑性破坏前刚度较现浇节点小,但因其节点区域的附加钢筋和机械套筒的作用在进入塑性破坏后其延性和极限承载力较现浇节点都较高。总的来说本文通过结合实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的设计过程,总结了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设计的相关设计原则和方法,并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本工程关键节点(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论证分析,能够为相近的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现浇整体式楼盖常见配筋错误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浇整体式楼盖常见配筋错误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1.2.2 钢筋混凝土连接界面抗剪要素与受剪承载力计算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分析 |
2.1 框架结构体系和节点构造 |
2.1.1 结构体系 |
2.1.2 节点构造 |
2.2 顶部楼层刚性隔板对多层框架结构抗侧变形协调影响的分析 |
2.2.1 基本原理 |
2.2.2 模型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
3.1 框架梁端的扭矩及抗扭要素 |
3.1.1 框架梁端扭矩水平 |
3.1.2 梁端界面抗扭要素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件研究参数与分组 |
3.2.2 试件加工 |
3.2.3 试验装置 |
3.2.4 试验加载机制 |
3.2.5 试验测试方案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试验现象及分析 |
3.3.2 梁端界面裂缝宽度-位移角曲线 |
3.3.3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位移角曲线 |
3.3.4 梁端梁顶和梁底混凝土应变-位移角曲线 |
3.3.5 梁端扭转变形-位移角曲线 |
3.3.6 预应力钢绞线轴力-位移角曲线 |
3.3.7 竖向力-位移角曲线 |
3.3.8 刚度退化曲线 |
3.3.9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位移角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 |
4.1 摩擦抗剪和摩擦抗扭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2 耗能钢筋销栓抗剪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3 基于Abaqus的节点试件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
4.3.1 有限元模型信息 |
4.3.2 模拟分析结果 |
4.4 基于OpenSees的节点试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
4.4.1 有限元模型信息 |
4.4.2 模拟分析结果 |
4.5 界面在剪力和扭矩下的剪应力计算 |
4.5.1 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2 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3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5.4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
4.6 梁端界面弯-剪-扭相互影响的机理 |
4.6.1 初始扭矩下梁端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的界面受力过程机理 |
4.6.2 相关因素对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下受力性能的影响 |
4.7 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
4.7.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4.7.2 框架梁端界面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
5.1 试验研究内容 |
5.2 试验设计 |
5.2.1 原型概况 |
5.2.2 模型设计 |
5.2.3 试验地震波 |
5.2.4 试验工况 |
5.2.5 试验测试方案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试验现象及损伤分析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Open Sees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
6.1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
6.1.1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 |
6.1.2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6.2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
7.1 楼盖体系与构造设计 |
7.2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设计方法 |
7.2.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7.2.2 极限位移状态梁端界面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
7.2.3 框架梁端界面抗扭设计建议 |
7.3 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始扭矩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试件加工详图 |
附录2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加工详图 |
附录3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测点布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地铁车站密肋空心式顶板结构力学性能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地铁车站密肋空心顶板可行性分析及空心方案设计 |
2.1 地铁车站密肋空心顶板的可行性分析 |
2.1.1 可行性分析模型建立 |
2.1.2 实心板和空心板对比分析 |
2.2 密肋空心板的结构体系 |
2.2.1 地铁车站结构特点 |
2.2.2 传统的地铁车站顶板结构形式 |
2.2.3 密肋空心板受力原理 |
2.2.4 密肋空心板的优越性 |
2.3 密肋空心顶板的构造要求 |
2.3.1 内置芯模 |
2.3.2 空心尺寸规范 |
2.4 地铁车站密肋顶板的空心方案设计 |
3 地铁车站密肋空心顶板数值模拟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车站概述 |
3.1.2 工程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
3.1.3 结构荷载计算及荷载工况 |
3.2 有限元建立与计算 |
3.2.1 结构的主要尺寸 |
3.2.2 车站主体结构的主要材料 |
3.2.3 建立模型 |
3.3 不同肋宽空心顶板分析 |
3.3.1 不同肋宽空心率的弯矩分析 |
3.3.2 不同肋宽空心率的剪力分析 |
3.3.3 不同肋宽空心率结构裂缝分析 |
3.4 不同肋高空心顶板分析 |
3.4.1 不同肋高空心率的弯矩分析 |
3.4.2 不同肋高空心率的剪力分析 |
3.4.3 不同肋高空心率结构裂缝分析 |
3.5 相同空心率下肋宽和肋高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3.6 地铁车站密肋空心板抗浮性能分析 |
3.7 经济性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地铁车站密肋空心顶板力学性能室内试验分析 |
4.1 试验方案设计及参数选取 |
4.1.1 相似理论的基本原理 |
4.1.2 缩尺试验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4.1.3 室内试验方案及测试内容 |
4.2 地铁车站密肋空心顶板室内试验模型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绩 |
(3)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抗震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钢筋混凝土楼盖研究发展概况 |
1.2.1 无梁楼盖 |
1.2.2 普通肋梁楼盖 |
1.2.3 井式梁楼盖 |
1.2.4 双向密肋楼盖 |
1.2.5 现浇空心楼盖 |
1.2.6 空腹夹层板楼盖 |
1.3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抗震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空心楼盖技术发展国内外现状 |
1.3.2 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
1.3.3 国内部分工程实例 |
1.4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施工技术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构造特点 |
2.1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技术概念 |
2.1.1 叠合箱 |
2.1.2 箱体与肋梁的连接 |
2.2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技术优越性 |
2.3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技术应用范围 |
2.4 实际工程应用 |
2.4.1 项目情况 |
2.4.2 项目特点 |
2.4.3 项目应用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振动台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设计方法 |
3.2.1 “强柱弱板”内力调整 |
3.2.2 板的延性控制 |
3.3 试件设计与制作概述 |
3.3.1 试件设计 |
3.3.2 试件制作 |
3.3.3 材料性能指标 |
3.4 试验的加载与量测概述 |
3.4.1 试验设备和仪器 |
3.4.2 地震波输入 |
3.4.3 加载制度 |
3.4.4 量测方案及测点布置 |
3.5 实验现象 |
3.5.1 七度多遇地震作用阶段 |
3.5.2 七度基本地震作用阶段 |
3.5.3 七度罕遇地震作用阶段 |
3.5.4 八度罕遇地震作用阶段 |
3.5.5 试件表面裂缝分布 |
3.6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3.6.1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 |
3.6.2 模型结构加速度反应 |
3.6.3 模型结构位移反应 |
3.7 结构软件计算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施工要点 |
4.1 施工技术措施及操作要点 |
4.1.1 施工前准备 |
4.1.2 叠合箱构件的吊装 |
4.1.3 模板工程 |
4.1.4 叠合箱的安装 |
4.1.5 管线预埋 |
4.1.6 混凝土浇筑 |
4.1.7 底模板的拆除 |
4.2 材料与机具设备 |
4.3 质量控制要点 |
4.3.1 混凝土、钢筋、模板施工质量标准 |
4.3.2 叠合箱构件制作施工质量标准 |
4.3.3 叠合箱安装质量标准 |
4.4 安全保护措施 |
4.5 环境保护措施 |
4.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施工组织 |
4.6.1 基本情况 |
4.6.2 施工组织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叠合箱空心楼盖实际应用分析 |
5.1 工程概况及背景 |
5.1.1 设计情况 |
5.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经济性分析 |
5.2.1 楼盖部分经济性分析 |
5.2.2 地下室经济性分析 |
5.2.3 吊顶装修 |
5.2.4 建筑能耗 |
5.3 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 |
5.3.1 设计方面 |
5.3.2 施工方面 |
5.3.3 隐蔽验收方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装配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力学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新型大跨楼盖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
1.2.1 拟梁式新型楼盖 |
1.2.2 拟板式新型楼盖 |
1.3 装配整体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 |
1.3.1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 |
1.3.2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构造 |
1.3.3 装配整体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静力计算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连续化分析 |
2.2.1 连续化分析模型和基本假定 |
2.2.2 等代刚度的确定 |
2.2.3 基本方程式的推导 |
2.2.4 矩形简支空腹楼盖的求解 |
2.3 U形钢板组合空腹楼盖实用分析方法 |
2.3.1 实用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
2.3.2 实用分析方法构件截面设计 |
2.4 三种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2.4.1 算例概况 |
2.4.2 有限元分析 |
2.4.3 实用算法分析 |
2.4.4 连续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装配整体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静力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静力试验方案 |
3.2.1 试验模型概况 |
3.2.2 钢材和混凝土材性试验 |
3.3 楼盖整体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3.3.1 试验装置 |
3.3.2 测点布置 |
3.3.3 试验加载方案 |
3.4 试验现象与数据分析 |
3.4.1 试验现象分析 |
3.4.2 挠度测试分析 |
3.4.3 应力、应变测试结果 |
3.5 有限元对比分析 |
3.5.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3.5.2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5.3 简化计算方法的修正 |
3.6 本章小结 |
4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动力特性理论与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模型概况 |
4.3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基频计算公式 |
4.3.1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自振频率的计算 |
4.3.2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刚度的计算 |
4.4 模态特性试验 |
4.4.1 模态试验测试方案 |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3 基于频率的楼盖舒适度评价 |
4.5 瞬时性人致激励试验 |
4.5.1 瞬时性人致激励试验方案 |
4.5.2 落足激励 |
4.5.3 跳跃激励 |
4.5.4 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4.5.5 瞬态激励下楼盖的舒适度评价 |
4.6 间歇性人致激励试验 |
4.6.1 间歇性人致激励试验方案 |
4.6.2 步行激励 |
4.6.3 跑步激励 |
4.6.4 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4.6.5 间歇性人致激励下楼盖的舒适度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5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体系振动评估与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楼盖的有限元模拟 |
5.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2 楼盖振型分析 |
5.2.3 步行激励下楼盖振动响应分析 |
5.3 参数化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 楼盖动力特性的参数化分析 |
5.4.1 肋梁间距 |
5.4.2 楼盖跨高比 |
5.4.3 楼盖空腹率 |
5.4.4 表层楼板与U形钢板厚度 |
5.4.5 楼面荷载 |
5.4.6 楼盖阻尼比 |
5.5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体系的振动评估与控制 |
5.5.1 中小型大跨楼盖的幅值控制 |
5.5.2 特大跨楼盖的频率控制 |
5.6 本章小结 |
6 装配整体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施工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装配整体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工程实例 |
6.3 预制构件的拆分 |
6.3.1 预制构件的构造及连接 |
6.3.2 预制构件的加工 |
6.3.3 预制构件的脱模吊装验算 |
6.4 装配整体式空腹楼盖的施工 |
6.4.1 安装方法选择 |
6.4.2 支撑体系的选择 |
6.4.3 预制构件的节点连接 |
6.4.4 新型楼盖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建筑工业化研究背景 |
1.1.2 预制楼板类型及特征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竖向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构件设计与施工 |
2.2.1 构件相似性设计 |
2.2.2 构件设计 |
2.2.3 试验构件制作 |
2.2.4 楼盖装配 |
2.3 试验加载与测量方法 |
2.3.1 加载机制 |
2.3.2 测量方案 |
2.4 试验结果 |
2.4.1 试验现象和裂缝发展 |
2.4.2 位移 |
2.4.3 钢筋应变 |
2.4.4 混凝土应变 |
2.5 试验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性能研究 |
3.1 试验简介 |
3.1.1 试验目的与内容 |
3.1.2 试验构件设计 |
3.1.3 试验构件施工 |
3.1.4 试验加载程序 |
3.1.5 试验测量方案 |
3.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计算 |
3.2.1 试验现象和裂缝发展 |
3.2.2 构件位移与刚度 |
3.2.3 板带受压翼缘 |
3.2.4 应变分析 |
3.2.5 受弯承载力分析 |
3.3 拼缝试验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有限元分析 |
4.1 模型参数设置与建模分析 |
4.1.1 建模基本设定 |
4.1.2 混凝土材料参数设置 |
4.1.3 钢筋参数设置 |
4.1.4 发泡混凝土参数设置 |
4.1.5 建模分析 |
4.2 新型楼盖有限元结果分析 |
4.2.1 楼盖刚度与位移分析 |
4.2.2 楼盖应力分析 |
4.3 弹性状态不同楼盖有限元对比分析 |
4.3.1 边梁刚度 |
4.3.2 跨度 |
4.3.3 顶底板厚度 |
4.3.4 楼板厚度 |
4.3.5 肋梁间距 |
4.3.6 肋梁宽度 |
4.4 不同类型楼盖有限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承载力和刚度分析 |
5.1 新型楼盖竖向承载力分析 |
5.1.1 按弹性理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
5.1.2 按塑性理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
5.2 新型楼盖承载力计算探讨 |
5.2.1 拟梁法计算 |
5.2.2 塑性绞线法计算 |
5.3 开裂荷载计算 |
5.4 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刚度与变形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舒适度研究 |
6.1 舒适度相关理论 |
6.1.1 舒适度概念 |
6.1.2 舒适度判定标准 |
6.2 新型楼盖舒适度试验 |
6.2.1 试验构件 |
6.2.2 试验设备及测点 |
6.2.3 基频试验方案 |
6.2.4 人行激励试验方案 |
6.3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基频 |
6.3.1 试验结果分析 |
6.3.2 有限元分析 |
6.3.3 理论分析 |
6.4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在人行荷载下的响应分析 |
6.4.1 试验结果分析 |
6.4.2 有限元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设计与施工建议 |
7.1 新型楼盖构造要求 |
7.1.1 新型楼盖结构尺寸要求 |
7.1.2 拼缝构造要求 |
7.2 新型楼盖设计建议 |
7.3 新型楼盖施工流程与注意事项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预制装配式楼盖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预制装配式楼盖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预制装配式楼盖的发展概况 |
1.3 空心混凝土楼盖的发展概况 |
1.3.1 国外空心混凝土楼盖的发展概况 |
1.3.2 国内空心混凝土楼盖的发展概况 |
1.4 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的提出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5.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单元板试验研究 |
2.1 试验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2.2 单元板模型的制作 |
2.2.1 单元板模型的设计 |
2.2.2 楼盖模型的施工过程 |
2.3 试验加载方案 |
2.3.1 试验装置 |
2.3.2 试验加载制度 |
2.3.3 测点布置 |
2.4 试验材料性能 |
2.4.1 混凝土 |
2.4.2 钢筋 |
2.4.3 轻质发泡混凝土块 |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试验现象与裂缝发展 |
2.5.2 楼盖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
2.5.3 楼盖刚度分析 |
2.5.4 应力——应变分析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单元板的有限元研究 |
3.1 有限元软件ABAQUS介绍 |
3.2 模型参数的设定 |
3.2.1 单元类型的选取 |
3.2.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3.2.3 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
3.2.4 网格的划分 |
3.2.5 模型简化 |
3.2.6 荷载与支承条件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3.1 模型的建立 |
3.3.2 模型的求解分析 |
3.4 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挠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2 应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的设计建议 |
4.1 刚度计算 |
4.1.1 预制单元板刚度 |
4.1.2 叠合单元板刚度 |
4.2 承载力计算 |
4.2.1 预制单元板承载力计算 |
4.2.2 叠合单元板承载力计算 |
4.3 节点构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7)带横向约束的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装配整体式楼盖发展现状 |
1.2.1 装配式建筑 |
1.2.2 装配整体式楼盖 |
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1.3.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
1.3.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
1.4 预制装配式空腔楼盖体系的应用与研究状况 |
1.4.1 预制装配式空腔楼盖的定义和分类 |
1.4.2 预制装配式空腔楼盖体系在国外的应用与研究状况 |
1.4.3 预制装配式空腔楼盖体系在国内的应用以及研究状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带横向约束的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足尺试验 |
2.1 试验概述 |
2.2 试验内容和目的 |
2.3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
2.3.1 试验模型的设计 |
2.3.2 制作模型注意事项 |
2.4 试验概况 |
2.4.1 试验观测方案和测点仪表布置 |
2.4.2 试验加载方案 |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1 试验现象 |
2.5.2 荷载—位移曲线与分析 |
2.5.3 裂缝特点和分析 |
2.5.4 应变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横向约束的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理论基础 |
3.2 几何模型和单元确定 |
3.2.1 几何模型 |
3.2.2 单元的确定 |
3.3 定义材料模型 |
3.3.1 钢筋材料模型的确定 |
3.3.2 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曲线确定 |
3.4 接触定义 |
3.5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3.6 边界条件及荷载 |
3.7 有限元模型模拟试验的结果分析 |
3.7.1 变形挠度结果分析 |
3.7.2 应力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横向约束的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体系整体性能因素分析 |
4.1 横向约束的预应力筋的预应力大小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
4.1.1 模型计算结果 |
4.1.2 预应力筋两端预应力大小对楼盖整体性能的影响 |
4.1.3 不同横向预应力荷载大小下的云图 |
4.2 横向约束预应力筋的不同位置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2 不同位置的横向约束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
4.2.3 横向约束预应力筋不同位置下的云图 |
4.2.4 中间2 道预应力筋A_1、A_2、A_3荷载约束时横向变形影响图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大跨度预制预应力叠合楼板设计制作与双向受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叠合楼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叠合楼板简介 |
1.2.2 国内叠合楼板简介 |
1.3 现阶段常见叠合楼板及拼缝设计 |
1.3.1 钢筋桁架叠合板 |
1.3.2 SPD叠合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SPD板) |
1.3.3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双T板) |
1.3.4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PK板) |
1.3.5 山东万斯达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PKⅢ型)叠合板 |
1.3.6 日本富士预应力板(FR板) |
1.3.7 拼缝 |
1.4 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的提出及研究 |
1.4.1 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及夹芯叠合楼板的提出 |
1.4.2 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夹芯叠合楼板主要优势 |
1.4.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设计与生产、施工工艺研究 |
2.1 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设计研究 |
2.1.1 设计创新点 |
2.1.2 预制底板设计分析思路及过程 |
2.1.3 预制底板分析结论及详图 |
2.1.4 暗梁、上层板面及其余钢筋设计 |
2.1.5 最终设计完成的试件图纸及参数 |
2.2 预制底板生产工艺研究 |
2.3 叠合楼板安装及施工工艺研究 |
2.4 生产施工的质量控制 |
2.4.1 质量控制因素 |
2.4.2 预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
2.4.3 安装叠合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加载试验 |
3.1 试件加载装置设计 |
3.1.1 加载方式选择 |
3.1.2 加载工装设计 |
3.1.3 加载底部框架设计拼装 |
3.2 加载程序 |
3.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3.3.1 钢筋应变 |
3.3.2 混凝土应变 |
3.3.3 板底竖向位移 |
3.3.4 裂缝宽度及开展方式 |
3.4 主要实测值及极限状态的定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试验结果分析研究 |
4.1 裂缝状态及分析 |
4.1.1 裂缝出现及发展状态 |
4.1.2 裂缝状态分析 |
4.2 板底挠度 |
4.3 钢筋应变 |
4.3.1 底部横向钢筋应变 |
4.3.2 暗梁底部钢筋应变 |
4.3.3 暗梁上部钢筋应变 |
4.4 混凝土上下表面应变 |
4.5 叠合面抗剪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大跨度叠合楼板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1.1 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5.1.2 混凝土本构关系 |
5.1.3 钢筋本构关系 |
5.1.4 基本假定 |
5.1.5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
5.1.6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法 |
5.2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2.1 混凝土应力云图变化 |
5.2.2 钢筋应力变化 |
5.2.3 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3 与整体现浇模型对比分析 |
5.3.1 整体现浇板设计(按弹性板计算) |
5.3.2 配筋量对比 |
5.3.3 整体现浇板模型建立 |
5.3.4 承载能力对比 |
5.3.5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2.1 增强横向受力的方法 |
6.2.2 暗梁的长度是否伸出两边肋 |
6.2.3 预制底板薄板的厚度 |
6.2.4 轻质填芯板的类型和高度 |
6.2.5 拼缝设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边节点抗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装配式节点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节点火灾下研究现状 |
1.2.2 装配式节点常温下研究现状 |
1.3 节点抗火性能研究现状 |
1.3.1 钢节点火灾下研究现状 |
1.3.2 传统钢筋混凝土节点火灾下研究现状 |
1.3.3 组合结构节点火灾下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火灾下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边节点试验概况 |
2.1 前言 |
2.2 试件设计 |
2.2.1 柱荷载比(m) |
2.2.2 梁荷载比(n) |
2.2.3 梁柱线刚度比(k) |
2.2.4 节点构造 |
2.3 试件制作与养护 |
2.3.1 试件支模 |
2.3.2 热电偶绑扎 |
2.3.3 预制梁、柱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
2.3.4 后浇区混凝土浇筑 |
2.3.5 套筒灌浆 |
2.3.6 端板安装 |
2.3.7 试块养护 |
2.4 试件材料性能 |
2.5 试验装置及设备 |
2.6 测试内容及试验过程 |
2.6.1 测试内容 |
2.6.2 试验过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灾下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边节点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前言 |
3.2 试验现象 |
3.3 破坏形态 |
3.3.1 裂缝形态及界面状况 |
3.3.2 套筒灌浆处现象 |
3.3.3 混凝土爆裂现象 |
3.3.4 变形情况 |
3.3.5 温度情况 |
3.4 温度对比 |
3.5 耐火极限及试件变形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灾下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边节点有限元模拟与验证 |
4.1 前言 |
4.2 温度场分析 |
4.2.1 材料热工参数 |
4.2.2 边界条件和接触面定义 |
4.2.3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
4.2.4 温度场验证 |
4.3 热-力耦合模型建立 |
4.3.1 高温下材料力学性能 |
4.3.2 分析步建立 |
4.3.3 接触面定义 |
4.3.4 边界条件和荷载定义 |
4.3.5 网格划分 |
4.3.6 火灾下力学分析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边节点耐火极限参数分析 |
5.1 前言 |
5.2 参数选取及模型确定 |
5.3 不同参数对梁端时间-位移曲线影响 |
5.4 梁端荷载比对节点耐火极限的影响 |
5.5 梁纵筋配筋率对节点耐火极限的影响 |
5.6 梁柱线刚度比对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边节点耐火极限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优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预制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研究 |
1.3.2 国内预制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研究 |
1.3.3 国外预制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研究 |
1.3.4 国内预制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研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2章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
2.1 建筑设计 |
2.2 结构设计 |
2.2.1 装配式与现浇建筑结构设计区别 |
2.2.2 等同现浇原理及结构设计流程概述 |
2.2.3 结构方案设计 |
2.2.4 结构拆分设计 |
2.2.5 结构施工图设计 |
2.2.6 预制构件制作图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整体设计与性能分析 |
3.1 设计案例简介 |
3.2 结构弹性分析 |
3.2.1 YJK分析软件与假定 |
3.2.2 周期和振型 |
3.2.3 楼层剪力与倾覆弯矩 |
3.2.4 剪重比 |
3.2.5 整体稳定验算 |
3.2.6 楼层位移角 |
3.2.7 框架承担剪力比 |
3.2.8 楼层侧向刚度比 |
3.2.9 楼层抗剪承载力 |
3.2.10 扭转规则性 |
3.3 弹性时程分析 |
3.3.1 输入时程波 |
3.3.2 基底剪力 |
3.3.3 楼层剪力 |
3.3.4 楼层倾覆弯矩 |
3.3.5 楼层间位移角 |
3.4 静力弹塑性大震分析 |
3.4.1 能力谱和需求谱曲线分析 |
3.4.2 楼层位移角 |
3.4.3 结构破坏形态与损伤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拆分与预制构件设计 |
4.1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总体拆分设计分析 |
4.1.1 确定现浇与预制的范围和边界 |
4.1.2 确定结构拆分单元 |
4.2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设计 |
4.2.1 预制叠合梁的设计 |
4.2.2 预制叠合板的设计 |
4.2.3 预制柱的设计 |
4.3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设计 |
4.3.1 叠合板连接节点 |
4.3.2 梁-板节点 |
4.3.3 梁-柱节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与现浇梁柱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对比仿真分析 |
5.1 ANSYS软件概述 |
5.2 非线性仿真分析求解前处理 |
5.2.1 几何模型参数 |
5.2.2 钢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5.2.3 钢筋混凝土单元 |
5.2.4 装配式梁柱节点拼缝处理 |
5.3 非线性仿真分析算例验证 |
5.3.1 模型介绍 |
5.3.2 参数设置 |
5.3.3 结果分析 |
5.4 仿真对比分析求解过程 |
5.4.1 网格划分 |
5.4.2 边界约束和加载 |
5.5 结果后处理 |
5.5.1 应力对比分析 |
5.5.2 位移对比分析 |
5.5.3 节点破坏模式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现浇整体式楼盖常见配筋错误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潘从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2]地铁车站密肋空心式顶板结构力学性能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研究[D]. 王尹鹤.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装配整体式叠合箱现浇密肋空心楼盖抗震性能与工程应用研究[D]. 陶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装配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力学研究与应用[D]. 张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5]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D]. 崔文潇. 东南大学, 2019(01)
- [6]矩形桁架式密肋空心叠合楼板试验研究[D]. 谢军. 东南大学, 2019(01)
- [7]带横向约束的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试验研究[D]. 杨士成.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8]大跨度预制预应力叠合楼板设计制作与双向受力研究[D]. 夏烨楠. 东南大学, 2019(05)
- [9]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边节点抗火性能研究[D]. 陈锋.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10]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设计与研究[D]. 谭孟川. 南昌大学, 2019(02)
标签:装配式论文;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论文; 预制混凝土论文; 空心楼盖论文; 预制装配式住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