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株型水稻与杂交稻结实期的光合特性与产量(论文文献综述)
房闵[1](2018)在《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分析北方杂交粳稻具有生物量大、抗逆性强而产量优势不突出的原因,用杂交粳稻笹优418连续自交构建对BT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的140份F9恢复系,与株型理想、异交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BT型粳稻不育系辽99A杂交组配构建140个杂交组合,分别将这两套群体种植在逆境(低肥)与正常肥力条件下,分析产量性状、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穗部性状的差异、杂种优势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正常肥力条件下F1群体产量、穗数、生物产量与抽穗前、后物质生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结实率和生物产量与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穗粒数和生物产量与剑叶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除千粒重外产量及相关性状与倒二节间长均呈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与倒二节间粗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基本与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粒数及其结实率显着正相关。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穗数、穗粒数、生物产量与抽穗前、后物质生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结实率和经济系数与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产量与测定的物质生产特性均呈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与倒二、三叶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与其他株型性状基本表现为负相关;其他产量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关系不密切,生物产量与上三叶面积正相关,经济系数与上三叶面积负相关;产量相关性状与一、二次枝梗粒数基本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相对正常肥力条件而言,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更依赖于齐穗后干物质生产。2.正常和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平均值分别为8.39 t/hm2和8.72t/hm2,后者较前者增产3.93%;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产量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穗粒数表现为显着负相关,其他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相对正常肥力而言,低肥条件更有利于茎鞘干物质的积累,特别是鞘部干物质的积累。不同肥力条件下F1群体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性状、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大多并不密切。3.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上三叶面积均表现为负相关,其中倒二、三叶达到显着水平;正常肥力条件更多依赖于生物产量,而低肥条件下更多依赖于经济系数。正常肥力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着粒密度、二次枝梗粒数和一二次枝梗结实率、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低肥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粒数和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4.正常和低肥条件下恢复系群体产量平均值分别为6.82 t/hm2和7.17t/hm2,前者较后者减产5.13%;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产量相关性不显着,穗数和千粒重表现为显着负相关,穗粒数和结实率未达到显着水平。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F1群体类似,恢复系群体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性状、穗部性状的相关性也大多没有达到显着水平。
武辉[2](2018)在《籼粳杂交稻花后物质生产与碳氮转运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一直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与其它类型水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具有灌浆期超长、花后光合生产优势明显、灌浆期氮素需求相对较大、增量潜力巨大等特点,已在多省广泛推广。然而,花后氮素在籼粳杂交稻维持叶片高效光合功能和超长灌浆期、碳氮物质转运和“流”的通畅、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机理还不明确,而作为关键增产手段的穗肥氮在穗分化—开花和开花—成熟两阶段的积累和转运特征还需进一步研究。为此,本研究选用籼粳杂交稻代表品种甬优12(YY12)和籼型杂交稻代表品种中浙优1号(ZZY1)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不同施氮量、15N穗肥标记、花后土壤减氮等手段展开试验,旨在明确籼粳杂交稻花后氮素吸收特征及对叶氮输出、超长灌浆期和高效光合功能维持、碳氮物质生产及转运、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拟为籼粳杂交稻氮素栽培调控和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花后叶氮输出伴随光合功能的快速衰退、干物质及糖的过量转运,导致叶片衰老加剧。增施氮肥可显着提高籼粳杂交稻YY12叶片氮同化酶活性和花后氮吸收量,其对籽粒氮贡献率可达15.0%27.6%,显着高于ZZY1(8.5%14.8%)。籼粳杂交稻在维持花后叶片高氮水平的同时,也对高效光合功能和叶片长期持绿产生明显促进作用,进而提高花后碳氮物质积累及对籽粒贡献率,最终产量较ZZY1提高12.7%21.8%(P<0.05)。(2)两类型水稻的群体籽粒灌浆具有明显差异:ZZY群体籽粒增重主要依赖于前、中期,前期灌浆充实则依赖于较高的灌浆速率,籽粒N积累速率以及前期N积累量对前期灌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YY12群体籽粒增重主要依赖中、后期灌浆,中、后期籽粒充实则主要依赖于较长的灌浆天数,而籽粒N积累在调节各阶段灌浆天数和中、后期灌浆积累量中发挥重要作用。籽粒氮积累量(x)和施氮量(y)与单丛粒重增长动态(z)的关系可用z=-0.172+0.103 x-0.013 y-1.067×10-5x2+2.931×10-55 y2-5.524×10-55 xy描述;籽粒氮积累量(x)和灌浆天数(y)与单丛粒重增长动态(z)的关系可用z=0.679+0.062 x+0.688 y-9.917×10-6 x2-4.390×10-3y2-7.512×10-66 xy描述;施氮量(x)和灌浆天数(y)与单丛粒重增长动态(z)的关系可用z=2.272+0.074 x+2.003 y-2.145×10-4 x2-1.739×10-2 y2+7.526×10-44 xy描述。(3)增施氮素后,籼粳杂交稻YY12的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量、面积显着提高,穗颈节间伤流强度、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铵态氮、硝态氮等含氮化合物和蔗糖、可溶性糖的转运速率显着增加,加速了糖、氮物质向籽粒的转运。较慢的叶氮输出速率可维持高效光合功能,促使叶片蔗糖长期合成旺盛且转运量增加,不仅籽粒淀粉合成底物供应充足,而且促进了植株花后的N同化。(4)花后土壤供氮不足导致YY12叶片氮同化酶活性和光合功能显着降低,花前积累干物质转运量降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的同时也加速了叶衰老,缩短绿叶期,导致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籽粒充实不足,产量降低。YY12土壤速效氮含量在灌浆期显着降低,植株花后氮吸收量可达ZZY1的2.03.4倍,花后叶片氮同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灌浆期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ZZY1。(5)通过15N标记穗肥的方法,将花前、花后阶段吸收的穗肥N区分开来。结果表明,植株吸收的穗肥N中,ZZY1和YY12分别有75.3%75.8%和77.5%83.6%在花前吸收,不足25%在花后吸收。花前吸收的穗肥N主要贮存于叶片,其次为茎鞘,花后吸收的穗肥N则相反。穗肥N向籽粒的转运以花前吸收的穗肥为主,且以叶片N的输出为主,花后阶段则以茎鞘N输出为主。同时,穗肥15N有52.9%76.1%被植株吸收,10.1%18.5%残留于土壤中,13.8%28.6%的穗肥通过各种途径损失。籼粳杂交稻YY12穗肥N利用率、花后阶段吸收的15N穗肥量在叶片的分配量和分配比例均高于ZZY1,因此更应注意花后阶段氮素的供应。综上所述,以YY12为代表的籼粳杂交稻在花后较高的氮同化能力有利于维持叶片高氮水平,促进超长灌浆期内高效光合功能、碳氮物质积累。增施氮素在提高穗颈节间维管束数量、面积等性状的同时,加速了茎叶碳氮物质的转运量。超长灌浆期、高效光合碳同化、通畅的碳氮物质转运共同满足较高群体颖花量和库容量对碳氮物质的巨大需求,更易发挥其增产潜力。穗肥氮在保证籼粳杂交稻花后高氮吸收、减缓叶氮输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减少穗肥损耗的基础上,更应加大对籼粳杂交稻花后阶段的氮素供应。
夏冰[3](2015)在《不同种植地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与养分吸收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生产与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的特点及其基因型差异,以两优培九、中浙优1号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为材料,普通杂交稻汕优63和超级常规稻品种胜泰1号为对照,2007-2009年在湖南桂东、长沙、南县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同时,以两优培九、Y两优1号和常规稻品种黄华占、玉香油占为材料,2012-2013年在海南澄迈、广东怀集、广西宾阳、湖南长沙和贵州兴义5个地点进行了不同施氮量(不施氮:0 kg/m2;中氮:161~176 kg/hm2;高氮:225 kg/hm2)的大田栽培试验。以上两个田间试验观测了产量及其构成、不同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规律,以及基础地力产量等,文章还引用了国内外有关水稻基础地力产量的文献资料,讨论了超级稻生产目标产量确定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植地点条件下超级杂交稻产量、产量构成及干物质生产的基因型差异。超级杂交稻在不同地点种植条件下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表现出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地点间差异及年度间差异。其中,超级杂交稻比汕优63平均增产2.3%~22.2%,比胜泰1号平均增产4.3%~29.3%;不同地点间产量均以桂东点最高,3年平均为11.45-1.08t/hm2,其原因是有效穗数多、结实率高。超级杂交稻品种的产量构成表现出大穗型、多穗型、大粒型等多种类型,但不同类型品种均以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每穗粒数,通径系数分别为0.734-0.925和0.308-0.546。供试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干物质积累量达到16.93-18.67 t/hm2,平均比汕优63高4.0%-9.6%;比胜泰1号高10.4%-16.3%。地点间以桂东点干物质积累量最高(19.14-21.59 t/hm2),显着高于对照品种;超级杂交稻不同时期干物质重占成熟期干物质重的比例协调,其中分蘖中期达到5.5%-12.2%,幼穗分化期达到23.5%~29.1%,抽穗期达到61.2%-66.6%,抽穗后为33.4%-38.8%,抽穗后比对照品种汕优63和胜泰1号提高2.5-4.2个百分点,但抽穗期积累的干物质转运率和贡献率与对照品种比较,差异不显着。可见,超级杂交稻与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比较,具有产量构成协调、后期干物质生产量大、收获指数高的特点。2.不同种植地点超级杂交稻氮磷钾吸收积累的变化特点。不同基因型超级杂交稻产量与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地点间、年度间、品种间差异显着。不同超级杂交稻品种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77.7~189.1 kg/hm2,36.9~39.8 kg/hm2和153.4-165.4 kg/hm2,其中稻谷中氮素、磷素分别为61.2%-65.3%和67.6%~74.4%,稻草中钾素为86.9%-89.6%;氮素吸收率在分蘖中期约为20%,穗分化期25%-30%,抽穗期约30%-40%,成熟期约为20%;磷素分别约15%,20%~30%,40%~45%,10%-20%;钾素分别为15%~20%,25%~35%,30%-40%,15%~20%;氮、磷、钾养分需要量分别为18.0~19.3 kg/hm2,3.8~4.6 kg/hm2和15.9~17.4 kg/hm2。可见,超级杂交稻抽穗后具有较强的氮、磷、钾养分吸收能力,有利于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相协调。3、不同施氮量条件下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比较。超级杂交稻平均产量9.55-9.57 t/hm2,比黄华占增产6.03%,比玉香油占增产9.42%,增产显着;成熟期平均干物质积累量18.05-18.25 t/hm2,分别比黄华占、玉香油占增加10.67%和7.72%,差异显着;氮吸收量为189.5~191.9 kg/hm2,分别比黄华占和玉香油占增加5.49%和2.25%,但产量与NPK吸收量之间呈非线性二次函数关系,复相关系数显着;超级杂交稻氮、磷、钾需要量分别为19.8~20.1 kg、3.9-4.1 kg、20.6-22.4 kg,显着低于常规稻品种,并且在施氮肥条件下,产量与氮、磷、钾需要量之间为显着线性相关;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率的品种间差异显着,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品种间差异不显着。氮收获指数超级杂交稻为68.6%-69.1%,显着高于常规稻(62.7%-64.0%),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品种间差异不显着。4、基于基础地力产量确定超级稻高产栽培的目标产量的理论与方法。大田试验表明,即使是同一基因型水稻品种的产量表现也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地点间差异。在施氮条件下(中氮和高氮),各试验地点的平均产量以兴义点最高(两优培九:13.20-13.54 t/hm2,Y两优1号:13.50-13.78 t/hm2,黄华占:11.26-11.42 t/hm2,玉香油占:11.32-11.45 t/hm2),其次为长沙、澄迈、宾阳,以怀集点最低(两优培九:6.66-6.71t/hm2,Y两优1号:6.96~7.20 t/hm2,黄华占:6.96-7.11 t/hm2,玉香油占:7.35-6.86t/hm2)。同样,各试验地点的平均基础地力产量(不施氮处理)也是以兴义点最高(10.52t/hm2),其次为长沙、澄迈、宾阳,以怀集点最低(4.53 t/hm2)。水稻施肥产量(YF)极显着地依赖于基础地力产量(YS),中氮和高氮条件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F=0.814YS+3.337(R2=0.824)和YF=0.864YS+3.094(R2=0.839),5个地点基础地力产量的贡献率(基础地力产量占施肥产量的百分率)平均为64.8%~85.5%,4个品种平均为72.7%~79.3%。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数据(n=315)进行分析也显示,水稻施肥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YF=1.031YS+2.421,R2=0.523),基础地力产量贡献率平均达到67.7%。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施肥增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贡献率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水稻产量与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施氮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的二次曲线关系。
姜元华[4](2015)在《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地区(常熟、扬州市),以甬优系列籼粳稻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当地超级(超高产)杂交粳稻(B)、常规粳稻(C)与杂交籼稻(D)为对照,采用不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方式(钵苗摆栽、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根据各类型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理论设置高产潜力能够充分发挥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品种群体生产力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机制,明确超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增产与调控途径,以期为超级稻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份、地点间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产量均呈A>B>C>D趋势,A类品种平均收获产量为12189.63kghm-2,分别较B、C和D增产8.98%、11.86%和20.06%,A类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每穗粒数极显着高于B、C、D。(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每穗粒数大于有效穗数,说明大穗依然是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期茎蘖数表现为C>D>B>A,主茎和一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A>D>C>B,二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B>C>D>A;蜡熟期茎蘖组成特点与拔节期规律一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穗率表现为C最大(75.76%),B其次(72.87%),A再次(66.80%),D最低(63.24%)。(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长表现为D>A>B>C,着粒密度、每穗粒数和单穗重均表现为A>B>D>C;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表现为A>B>C>D,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的贡献率表现为C最大(41.00%),B其次(33.50%),A再次(31.83%),D最低(29.92%),二次枝梗总粒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D最大(70.08%),A其次(68.17%),B再次(66.50%),C最小(59.00%)。(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终极生长量Wo呈C>B>D>A趋势,最大灌浆速率Vmax表现为C>D>B>A,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表现为B>A>C>D,平均灌浆速率Vmean表现为D>C>B>A,有效灌浆时间T99表现为A>B>C>D;阶段性灌浆特征方面,灌浆量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C>B>D>A;灌浆时间在渐增期表现为B>C>A>D,在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A>B>C>D;灌浆速率在渐增期表现为D>A>C>B,在快增期和缓增期表现为C>D>B>A.籼粳杂交稻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穗大粒多”是其优势形成的基础。2、A与B、C、D超高产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毯苗机插)存在差异。(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正向直线关系,抽穗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2)籼粳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叶面积和单茎干物重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不断扩大;籼粳杂交稻的生物学产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而经济系数呈相反趋势。(3)在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光合势介于粳、籼之间;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介于粳、籼之间;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净同化率与粳稻相近。(4)在抽穗期,籼粳杂交稻的叶、鞘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穗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乳熟期,叶、鞘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叶、鞘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无论是抽穗期、乳熟期还是成熟期,籼粳杂交稻单茎叶、茎、鞘、穗的分配量均高于高于其它三类品种。(5)籼粳杂交稻叶、鞘的表观输出量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叶、鞘的输出率和转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最大输出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输出率、转化率高于杂交籼稻,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的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均最低,单茎回升增重明显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充分依靠个体优势,在生育前期稳步形成有效的群体生长量基础上,着重提高中、后期光合系统生产性能,保证光合产物持续产出并得到合理分配,同时在生育后期具有协调的物质输出与转运机制,最终形成高积累的生物学产量,这既是籼粳杂交稻经济产量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也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3、A与B、C、D不同粒位(上部一次枝梗U1,上部二次枝梗U2,中部一次枝梗M1,中部二次枝梗M2,下部一次枝梗M1,下部二次枝梗M2)群体灌浆、籽粒充实特性与相关生理生态学特征存在差异(钵苗机插)。(1)各类型品种共性规律为中位籽粒(U2,M1,M2,D1)群体灌浆与籽粒充实均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灌浆类型(U2和D1同步,M1和M2异步),各类型各中位籽粒的两种灌浆峰位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M1、U2、D1、M2;群体灌浆量方面,总量呈A>B>C>D趋势,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群体灌浆强度表现为U2>M2>M1>D1,其U2、D1的群体灌浆强度和U2、M2灌浆量明显高于B、C、D;籽粒灌浆充实方面,各粒位终极充实度介于粳、籼类型间,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灌浆充实强度表现为M1>U1>D2>M2,其中U1籽粒充实度A>D>C>B而其强度表现为D>A>C>B,D2籽粒充实度为C>B>A>D而其强度亦表现为C>B>A>D。(2)主要生理生态指标方面,抽穗期营养器官物质积累量、抽穗至乳熟期营养器官物质输出量表现为A>B>C>D,从乳熟期开始至蜡熟期为止观察到营养器官中营养物质逐渐低于对照类型,蜡熟期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表现为A>B>C>D,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与前期物质输出和后期光合速率趋势一致;灌浆中期光-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二氧化碳-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群体根尖数均表现为A>B>C>D,根尖数依根径分布的峰位根径表现为DABC,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根系密度表现为C>B>A>D;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暗周期与温差平均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均表现为A>B>C>D。说明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超级(超高产)稻各粒位同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的灌浆类型,本研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显示出“群体灌浆总量大、籽粒灌浆充实好”基本灌浆特征,文章阐明了生育中期群体营养器官中贮存足量灌浆原料并于灌浆前期与库有效对接、畅通输出,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系统性能稳定持久,根系与叶系保持高活性生理机能以及生育中后期具有充分高效争用时空资源的特性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获取较群体灌浆量和良好籽粒充实的主要生理生态机制。4、A与B、C、D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 Ⅱ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AD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酶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着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5、A与B、C、D超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在生育中、后期,A的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冠比均显着高于B、C和D。(2)抽穗期不定根(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细分支(根径≤0.1mm)与粗分支(0.1 mm<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均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抽穗期土层0~5 cm、5~10 cm和10~1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土层15~25 cm、25~35 cm、35~45 cm、45~5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3)A抽穗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系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均高于B、C和D。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具有根冠协调水平高、群体根量大、分支结构优、根系深扎性好以及中、后期生理活性强等优势,这种根系特征为其超高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6、A与B、C、D主要稻米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理化指标方面,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D>A>B>C趋势,胶稠度呈C>B>A>D趋势(2)食味计指标方面,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表现为C>B>A>D,完整性表现为D>A>B>C。(3)TPA指标方面,硬度、弹性、内聚性、聚集度、回复性趋势一致,呈D>A>B>C趋势,粘着性的大小值呈C>B>A>D趋势(4)RVA指标方面,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呈C>B>A>D趋势,回复性、糊化温度呈D>A>B>C趋势。(5)变异系数分析表明,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在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6)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光泽、味道、口感、综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完整性、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度、回复性、最终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呈相反趋势。本研究初步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籼粳杂交稻的食味品质介于粳籼类型之间,表现为优于籼稻,但稍逊于粳稻;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食味的关键因素;筛选出的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可以作为品种类型食味评比的优先指标。7、A与B、C、D抗倒伏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综合抗倒性方面,与B、C、D相比,A的弯曲力矩和抗折力得到协同提高,但二者的综合作用下,倒伏指数表现为D>A>B>C.(2)茎秆质构特征方面,A类品种基部节间的纵向载荷度、弹性、内聚性、抗弯强度等载荷能力指标以及硬度、脆度、穿刺强度、紧实度等穿刺性能的指标均高于B、C、D。(3)茎秆形态与解剖性状方面,A的株高、穗高、重心高、基部节间粗度、横截面积、茎壁面积、维管束总面积、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均高于B、C、D;A的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小于D而高于B、C;A的基部节间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相对面积、小微管束相对面积均低于B、C而高于D。(4)茎秆化学成分含量方面,A茎鞘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K、Si、Ca、Cu、Z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低于B和C,高于D;茎鞘中N、Mg、Fe、M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A高于B和C,低于D。(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与重心高度、茎秆粗度、横截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N、Mg、Fe、Mn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淀粉、Cu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K、Si、Ca、Zn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研究初步认为,机插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茎秆抗倒性较杂交籼稻有大幅提高,但稍逊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秆理化特性的差异与抗倒性密切相关。8、A与B、C、D养分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拔节至抽穗期、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期氮磷钾硅积累量均呈A>B>C>D趋势,而拔节期相反。(2)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叶面积,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净积累量、光合势,灌浆中期蒸腾速率特征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分支根总量均表现为A>B>C>D;灌浆中期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依根径呈双峰分布,最大根径峰位介于粳、籼类型之间,长度和表面积峰位根径均表现为D>A>B=C;全生育光温资源平速率,全生育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光温积累量均表现为A>B>C>D.本文研究显示了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等营养积累量大,间接说明产量潜力实现有其植物营养学依据,本文从协同生理生态特征角度对其营养大量积累机制进行了探讨。
周红英[5](2014)在《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文中提出高产是水稻育种的永恒主题,产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每穗粒数的贡献,大穗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以超大穗品种R1126及其所配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R1126产量与汕优63相当,R1126所配组合比汕优63增产10.1%-26.8%;每穗粒数的增加是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R1126所配组合高稳系数(HSCi)较对照高出8.4-22.1%,说明其高产、稳产性较好。此外,R1126及所配组合产量与每穗粒数呈正相关或显着正相关;穗粒数与有效穗数之间存在“补偿效应”,大穗型水稻品种要实现超高产,应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2)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分蘖发生稳健,成穗率较汕优63高6.9-12.5%;株高120cm左右,高矮适当;茎杆粗壮,穗下节间长;与汕优63相比LAI稍低;而高效叶面积率和粒叶比略高;LAI的下降速度较慢;上三叶长、宽、厚、挺直,各叶片在茎杆上配置合理;一、二次枝梗数和枝梗粒数多,结实率稳定。3)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根长、根粗、扎根深;单茎根系数量多、干重大、衰减缓慢;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大,根系活力强;抽穗后实粒根流量、粒重根流量和根冠比大,地下部与地上部关系和谐,能保证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延缓植株衰老,有利提高植株的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的能力。4)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齐穗后较汕优63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较长功能叶面积持续时间和较大的光化学效率,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并且Rubsico活性、SOD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高,能够延缓叶片衰老,有利光合产物的积累。产量与光合势、高效叶面积率和叶片的Pn呈极显着正相关,与LAI相关不明显。R1126及所配组合在“源”方面己具备了高产、超高产的潜力。5)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生物产量大,收获指数在0.51-0.56之间,二者均与产量关系密切;单茎干物质的积累优势明显,群体干物质积累在拔节前低于汕优63,拔节期至抽穗期与汕优63相当,抽穗后显着高于汕优63,呈现“前小、中稳、后高”的阶段特征;干物质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变化合理且运输转化效率高;籽粒产量与抽穗前贮藏物质的贡献率呈显着正相关,与抽穗后积累物质贡献率呈显着负相关。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大,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运转效率高是R1126及所配组合高产的主要特征。6)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灌浆启动快,籽粒粒重增加迅速,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早;强、弱势粒间灌浆差异小;灌浆中期灌浆速率大,贡献率高,灌浆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灌浆速率;与汕优63相比,在籽粒灌浆的前、中期,R1126及所配组合强、弱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高,持续时间长,有利于粒重的提高和籽粒充实。7)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穗颈节间组织包括维管束数目、面积、韧皮部面积、茎横切面面积、茎壁面积及穗部各部位枝梗维管束数目与面积等均显着高于汕优63,韧皮部的库容负荷量并未对籽粒充实产生“结构障碍”,籽粒充实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下部枝梗籽粒(多为弱势粒)较上部枝梗籽粒充实差,可能与其维管束发育较差,负荷大有关。其中穗颈韧皮部总面积颖花数、实粒重和总库容负荷量与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GR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Rmea)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谷粒充实率呈负相关,与活跃灌浆期(D)、有效灌浆时间(T99)和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输导组织活性与强、弱势粒GRmax和GRme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谷粒充实率呈正相关,与D、T99和Tmax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穗颈和穗部输导组织与籽粒灌浆结实和产量关系密切,改善穗颈和穗部输导组织特征有利于提高籽粒灌浆结实特性,从而提高产量。
白羽[6](2012)在《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施氮水平对水稻生育后期的物质积累及籽粒灌浆有着重要的影响,明确施氮水平如何影响大穗型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及籽粒灌浆与结实的机理及其与植株氮代谢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Ⅱ优7954(杂交籼稻)、浙优12(杂交粳稻)和甬优9号(籼粳杂交稻)三个穗粒数不同的水稻品种,采用不同的施氮水平处理,对抽穗至成熟期水稻的光合物质生产、穗茎结构、植株氮积累转运、籽粒灌浆特性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的生理影响。齐穗后三个水稻品种的光合作用逐渐下降,随施氮量升高,粳稻浙优12叶绿素SPAD值明显高于籼稻Ⅱ优7954。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9号N处理间的差异高于粳稻浙优12和籼稻Ⅱ优7954,甬优9号、浙优12和Ⅱ优7954齐穗后20天的光合速率高氮处理(N4)分别比对照(NO)高7.3,6.4和6.2%。随着生育期的进程,三个品种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不同,降幅表现为浙优12<甬优9号<Ⅱ优7954。高氮与对照间的差异随生育期下降越来越明显;籼梗杂交稻甬优9号在齐穗后不同时期及氮素水平下,均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产量及产量增幅均表现为Ⅱ优7954>甬优9号>浙优12,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浙优12>甬优9号>Ⅱ优7954;三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随施氮量先升高后降低,过量施氮(N4)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下降,适宜的氮水平(N3)促进了产量增加。2.明确了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充实的影响。随施氮量的上升,强弱势粒之间的粒重差异显着增大;施氮促进籽粒灌浆速率提高,强势粒随施氮量的增加灌浆速率显着上升,弱势粒在中后期随施氮量提高灌浆速率明显降低;不同品种之间灌浆速率有差异,粳稻浙优12灌浆曲线与其他两个品种差异明显。弱势粒充实度的差异,未施氮处理品种间差异最大(基因决定);随施氮量的上升不同品种间粒重差异缩小。籼稻的强势粒充实过程最迅速;粳稻的强势粒灌浆时间最长,粒重下降最慢;籼粳杂交稻介于两者之间,与籼稻相似。施氮量过高不利于后期籽粒的充实,抽穗时NO启动快,强弱势力间差异大,相对充实度低,而N4启动慢强弱势力差异小,表现出相对充实度高;10天后高氮处理N4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差距增大,表现相对充实度下降。后期相对充实度,低氮处理大于高氮处理。Ⅱ优7954相对充实度高于其他两个品种,说明籼稻充实过程快、弱势粒充实度好,成熟期强弱粒间差异小,整穗籽粒充实较平均。本试验表明穗型越大穗粒数越高的品种,异步灌浆越明显;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灌浆规律处于籼稻粳稻之间。3.明确了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茎秆维管束及穗部性状的影响。茎粗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茎壁厚度也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节间内维管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施氮量提高,维管束的面积及筛管的面积均增大,维管束的密度也增加;大小维管束面积及总维管面积与穗部枝梗及粒数间均成显着正相关关系;穗粒数与茎粗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尤其一次枝梗与茎秆性状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了茎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次枝梗数,可通过提高施氮水平增加茎秆粗度,提高其内部大维管束的比例,以提高穗粒数,达到大穗高产的目标。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施氮(15kg纯氮/亩)可增加茎秆维管束数和面积,使穗部一次枝梗、二次枝梗数提高,最终使总穗粒数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产量。本试验还表明,单位面积上负荷的穗粒数及实粒数均随施氮水平的升高而降低;水稻的结实率和相对充实度随施氮水平的增高而下降,而籽粒的灌浆速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升高。4.明确了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水稻各器官含氮量随施氮量的提高而显着上升。高施氮量使水稻营养器官物质再积累,影响氮营养向籽粒转运。抽穗期及成熟期水稻氮积累量均随施氮量提高而上升,抽穗至成熟叶片氮转运量随施氮量升高而下降,高氮处理的降幅大于低氮处理。叶片氮转运率随施氮量升高而下降,Ⅱ优7954氮转运率与施氮量呈负相关,甬优9号与其相同,浙优12随施氮量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说明粳稻氮转运与其他两个大穗型品种有差异;茎秆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对照N0下降幅度最大,茎氮转运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下降,说明施氮量越大茎向籽粒转运率越小。籽粒氮积累量和吸氮速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
付景[7](2012)在《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的研究》文中提出追求高产、更高产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永恒主题。研究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及其栽培调控对提高我国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代表性超级稻品种为材料,对超级稻的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产量的关系、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超级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水分和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低温和弱光胁迫对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超级稻的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特性及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以4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Ⅱ优084(杂交籼稻)、淮稻9号和武粳15(粳稻)为材料,2个高产品种汕优63(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为对照进行研究。4个超级稻品种的平均每穗粒数和产量较两个对照品种分别高出57.19%和16.13%,但超级稻的结实率较对照品种低15.26个百分点。超级稻品种每穗粒数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二次枝梗数目和二次枝梗总粒数的增加,结实率低则主要表现在二次枝梗上籽粒的结实率较低。超级稻品种具有较高的分蘖成穗率和透光率、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和粒叶比、较小的顶部3片叶的叶基角、齐穗期与成熟期较高的生物产量。超级稻品种在生育前、中期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根系中单位干重根系活力、每株根系活力、总根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比表面积均高于对照品种,而在生育后期以上性状指标下降速率要大于各自对照品种,直至齐穗后20d前以上性状指标均小于各自对照品种。说明超级稻强大的产量库容与其生育前、中期较强的叶片光合能力和较好的根系生理性状密切有关,生育后期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生理活性下降快导致了其结实率的下降,从而限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发挥。2.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研究了以上4个超级稻品种和2个高产品种的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超级稻品种强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平均灌浆速率和糙米重与各自对照品种相比差异较小,超级稻品种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和糙米重表现为显着低于各自对照品种。灌浆期强、弱势粒的蔗糖合酶(SuSa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酶(StSase)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均呈单峰值曲线。弱势粒的SuSase、AGPase、StSase和SBE的峰值活性和平均活性及其Z+ZR和IAA的含量峰值浓度和平均含量均低于强势粒。弱势粒的ABA含量峰值和平均含量显着高于强势粒,超级稻品种高于对照品种。籽粒灌浆速率与SuSase、AGPase和StSase活性及Z+ZR和IAA含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SBE活性及ABA含量的相关不显着。说明超级稻品种弱势粒中较低的SuSase、AGPase和StSase活性及较低的Z+ZR和IAA含量是其灌浆速率小、粒重轻的一个重要生理原因。3.超级稻抽穗前茎鞘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两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两个新株型品系IR65600-127-6-2-3(NPT1)和IR65598-112-2(NPT2)及两个常规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镇稻88种植于大田,观察了抽穗前茎鞘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与常规品种相比较,超级稻和新株型稻因每穗颖花数较多而表现出较大的产量潜力,但其弱势粒较低的籽粒灌浆速率和较小的籽粒重量导致了较低的结实率。超级稻和新株型稻库容小(胚乳细胞数少)和灌浆初期库活性低[蔗糖合酶(SuSase)口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舌性低]是弱势粒灌浆速率小和粒重低的重要原因。抽穗前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累积量或抽穗期糖花比(NSC/颖花)与弱势粒的库强(胚乳细胞数目、SuSase和AGPase活性)、籽粒灌浆速率和籽粒重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在颖花分化期施用氮肥可以显着增加抽穗期糖花比、超级稻弱势粒的库强、籽粒灌浆速率和籽粒重量,而在穗分化始期施氮或者在穗分化始期和颖花分化期均施氮的结果则相反。说明抽穗前茎鞘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水稻籽粒灌浆期库强密切相关,在颖花分化期适当施氮是增加抽穗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储存的技术措施。4.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以2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为材料,自抽穗至成熟设置种灌溉方式处理:轻干-湿交替灌溉(WMD),重干-湿交替灌溉(WSD)和常规灌溉(CI,保持水层)。结果表明,与CI相比,WMD处理显着增加了两个超级稻品种的结实率和粒重,而WSD处理则降低了结实率和粒重。与CI相比,WMD处理显着提高了灌浆期剑叶净光合速率、膜质过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氧化力、根系吸收表面积、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比表面积和根系激素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及吲哚-3-乙酸(IAA)含量和根冠比,而WSD处理的结果则相反。说明在灌浆期进行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提高超级稻的结实率和粒重。5.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以两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为材料,以两个高产品种汕优63和扬辐粳8号为对照,设置四种氮肥水平,即:全生育期不施氮肥(TO)、全生育期施氮120kg hm-2(T1)、全生育期施氮240kg hm-2(T2)和全生育期施氮360kg hm-2(T3)。在施氮量0~360kg hm-2条件下,两个超级稻品种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Pn)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根系氧化活力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两个对照品种的产量在施氮量0~240kg hm-2的条件下,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浆期剑叶Pn和NR活性、根系氧化活力和Z+ZR含量、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继续增加至360kg hm-2时,产量则明显下降,灌浆期剑叶Pn和NR活性、根系氧化活力和Z+ZR含量、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则显着下降。说明通过氮肥调控,可以促进超级稻根-冠生长,进而获得高产。6.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籽粒充实的影响以两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为材料,以两个高产品种汕优63和扬辐粳8号为对照,设置两种低温胁迫:即自抽穗至抽穗后10d20℃低温处理(T1);抽穗后11d至20d20℃低温处理(T2)及两种弱光胁迫处理:自抽穗至抽穗后10d40%遮光处理(透光率为60%)(T3);抽穗后11d至20d40%遮光处理(透光率为60%)(T4)。以自然温度、自然光照为对照(CK)。低温、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4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和结实率,两个超级稻品种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各自对照品种。剑叶光合速率(Pn)、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根干重、根系氧化活力在灌浆期均呈下降趋势,低温、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以上指标,两个超级稻品种的下降幅度均要大于各自对照品种。剑叶的丙二醛(MDA)含量和Pn变化趋势相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抽穗-抽穗后20d变化趋势和CAT变化趋势一致,但到花后30d时,又呈现出上升趋势,低温、弱光胁迫显着增加了POD的活性,两个超级稻表现更加明显。根系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在灌浆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Z+ZR含量,两个超级稻表现更加明显。其中,20℃的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和生理机制的影响要大于40%遮光(透光率为60%)的弱光胁迫的影响,抽穗至抽穗后10d的低温和弱光胁迫对水稻产量和生理机制的影响要大于抽穗后11d-20d的低温和弱光胁迫的影响。7.超级稻稻米品质及环境对其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Ⅱ优084(杂交籼稻)、淮稻9号和武粳15(粳稻)为材料,以2个高产品种汕优63和扬辐粳8号为对照,大田种植。测定了稻米品质。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稻米中胶稠度和淀粉谱的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蛋白组分中清蛋白、谷蛋白和米粉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均高于或显着高于各自对照品种,而超级稻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淀粉谱的消碱值、回复值和蛋白组分的球蛋白、醇溶蛋白和米粉中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络氨酸、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或显着低于常规高产品种。说明了超级稻品种具有良好的稻米品质。与常规灌溉(CI,保持水层)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WMD)显着改善了稻米品质,重干-湿交替灌溉(WSD)则降低了稻米品质。在施氮量较低时(<240kg hm-2),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在施氮量为360kg hm-2时,稻米品质下降。低温和弱光处理对稻米品质有不利影响,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大于对常规高产品种米质的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等方面阐明了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从库强与籽粒灌浆关系等方面阐明了超级稻结实率低的生理原因,明确了提高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肥水调控技术,获得了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的新认识,对超级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声旭[8](2012)在《黑龙江垦区水稻群体结构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安全是世界性的三大危机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最为重视的问题。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增多,人们对稻米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人口仍在持续增长,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优质水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水稻提质增产可以通过改良品种、耕作措施、施肥、管水、优化群体等途径来实现,但通过群体优化是最为快捷、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本文采取裂区设计,以北株2号、中龙香1号、长香2号、龙洋16为试材,就播种量(B1=50g/盘、B2=70g/盘、B3=90g/盘)和插秧密度(M1=2苗/穴、M2=4苗/穴、M3=6苗/穴)为变量,进行了密度因素对寒地水稻群体结构、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旨在为寒地水稻因品种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龙香1号和龙洋16在叶龄达到最大时,处理B3M1极显着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对两品种的株高影响不大;两品种均以高密度的茎数较多,茎数稳定时,均极显着高于对照。两品种分蘖成穗率受插秧密度的影响较大,但两品种规律不同,中龙香1号M1处理时的分蘖成穗率显着低于M2和M3处理,龙洋16基本以M3处理显着低于M1和M2处理。2.两品种不同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中龙香1号以分蘖期﹥齐穗期﹥结实期,且均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着水平;龙洋16则表现为分蘖期﹤齐穗期﹤结实期,且均呈正相关,也均未达到显着水平。表面对于分蘖力强的中龙香1号前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大,即群体大不利于高产,而分蘖力差的龙洋16与之相反,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大利于高产。对于中龙香1号,处理B3M1在各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均显着或极显着低于最高处理值;而龙洋16总体上在各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均以处理B3M3最高,且与最低处理值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3.两品种均以稀植时的叶片SPAD值较大,中龙香1号以处理B3M1、龙洋16则以处理B1M1的叶片含氮量最高。不同处理对中龙香1号和龙洋16齐穗期透光率的影响较大,中龙香1号在高播密植时透光率最大,而龙洋16恰好相反,高播密植时透光率最低。中龙香1号的透光率与产量呈正相关,龙洋16的透光率与产量成负相关。不同处理对两品种光合指标影响不大,净光合速率均以处理B3M3最大。4.不同品种高产群体的最优配置以北株2号为处理B2M3,产量达到9402.0kg/hm2,较对照提高了6.05%;中龙香1号和长香2号处理B3M2,产量分别达到8560.0kg/hm2、8562.4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5.34%、10.08%;龙洋16则为处理B3M3,最高产量为9543.7kg/hm2,较对照提高了11.87%,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不同品种的枝梗数与产量的相关表现为:北株2号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与产量均呈负相关;长香2号的一次枝梗数与产量呈负相关,二次枝梗数与产量呈正相关;中龙香1号的一次枝梗数与产量呈正相关,二次枝梗数与产量呈负相关;龙洋16的一次枝梗数与产量呈正相关,二次枝梗数与产量呈负相关。5.北株2号和长香2号不同处理间的碾磨品质差异不显着,中龙香1号和龙洋16的整精米率分别以处理B2M3、B1M1为最高,其中处理B1M1的整精米率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北株2号的垩白度以处理B2M1最低,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中龙香1号以处理B3M2为最佳,较对照降低了40%,长香2号和龙洋16则以B3M1为最佳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北株2号和长香2号不同处理间蛋白质的差异均不显着,而中龙香1号以处理B2M1的蛋白质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1.23%,龙洋16则以处理B1M3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不同处理各品种对食味评分的影响未达显着水平,北株2号以处理B1M2食味评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09%;中龙香1号则以处理B2M2最佳;长香2号以处理B3M3的食味评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20%;龙洋16以处理B3M2的食味评分最高,较对照提高0.45%。6.各品种不同处理产量的变异系数在5.34-11.87%区间内,食味评分的变异系数范围在0.45-1.20%,可知,产量的变异系数远大于食味评分。经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四个品种高产优质群体的最优配置分别为:北株2号播种量为50-62.7g/盘,插秧密度为2-4苗/穴;中龙香1号和长香2号在播量为90g/盘时,插秧密度为4-6苗/穴;龙洋16则以播量为90g/盘时,插秧密度为6苗/穴。因此,高产优质栽培要因品种进行播种量和插秧密度设计。
袁伟玲[9](2010)在《不同基因型水稻形态及生理特性对其产量潜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产量潜力是指通过最佳农艺措施(营养和水分不受限制,病、虫、杂草等得到有效控制)所可能达到的产量极限。提高产量潜力一直是水稻育种学家和生理学家的主要目的。良好的形态结构可以从空间结构上提高对光能的利用,是高质量群体的必备条件。在最优的管理条件下,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形态和生理特性对其产量潜力的影响,比较基于产量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不同基因型水稻对提高产量的有效性,对于育种学家正确筛选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及提高水稻产量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2008年旱季(DS)选种的基础上,于2009年DS、2009年雨季(WS)、2010年DS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试验农场进行。在2008DS水稻成熟前一周左右,从育种学家重复产量试验田196个F6-F7基因型中,基于株高、顶三叶片夹角、穗与剑叶的相对位置、穗子大小、穗子紧凑性、着粒密度等,目测选取最优52个不同基因型水稻,然后结合其总生物产量和结实率进一步筛选出16个不同基因型;同时从196个育种系中通过测产选取16个最高产量的基因型,其中3个为重叠基因型。另选取3个对照品种(IR72, NSICRc158, SL-8H/Mestizo7)进行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不同基因型组水稻形态和生理特性对其产量潜力的影响;比较基于形态和生理特性选择与基于产量选择对提高产量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明在最优的作物管理条件下,理想株型是否能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和重叠组水稻开花期和成熟期株高均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和对照组。剑叶与穗的相对高度差是指从水稻植株基部到剑叶顶端的高度减去从植株基部到穗顶端的高度,其差异反映了穗和剑叶所处的相对位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剑叶与穗的相对高度差均为正值,表明所有的稻穗均位于剑叶以下,而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剑叶与穗的相对高度差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且基于产量选择组剑叶与穗的相对高度差在四组中最小。因此,与基于产量选择组相比,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穗子与剑叶的相对位置更有利于剑叶进行光合作用。(2)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的茎粗最粗且显着高于对照组。开花期,基于产量选择组水稻的茎蘖数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生长后期随着一些无效分蘖的死亡,水稻茎蘖数略有下降,使得成熟期不同基因型水稻的茎蘖数均稍低于开花期。但基于产量选择组水稻的茎蘖数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单位面积高的有效穗数为基于产量选择组高产奠定了基础。(3)不同基因型组之间水稻幼穗分化期LAI和CGR无显着差异。开花期,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LAI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不同基因型水稻LAI在各生育期间从大到小依次为:开花期>成熟期>幼穗分化期。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从移栽到开花期积累的干物质总重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且雨季干物质积累总量显着低于旱季。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的产量并未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可见,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开花期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并未导致高的产量,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其后期收获指数较低及倒伏所致。2009DS、2009WS和2010DS,32个不同基因型水稻抽穗扬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26.9%,20.2%,26.9%,水稻抽穗扬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73.1%,79.8%,73.1%。(4)水稻移栽早期,由于植株生长迅速,水稻冠层光辐射截获率增长较快,至水稻移栽后40天,冠层光辐射截获率达到91%左右,随后,截获的太阳辐射率缓慢增加,移栽后90天,对照组、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基于产量选择组、重叠组水稻冠层太阳辐射截获率分别为96.9%,97.1%,97.4%,96.6%。四组中对照组的产量最高。水稻移栽后41天和54天,对照组辐射截获率与产量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8503和0.9265,说明水稻生长早期,冠层高截获率是其高产的基础。(5)开花期,对照组、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基于产量选择组及重叠组SPAD值分别为35.0,32.8,34.7,33.8。施入穗肥后7天左右SPAD达到最大值,随后不同基因型水稻SPAD值开始下降至最低。单位时间内SPAD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和SPAD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与产量均成极显着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951和0.7114。表明后期保证高的叶片SPAD值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可见,开花后增施氮肥可提高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使植株在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开花期叶片的氮素含量高于茎鞘,且基于产量选择组的叶片含氮量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灌浆期,水稻茎、叶中氮素含量逐渐向穗部转移。不同基因型组水稻成熟期的饱粒含氮量显着高于其他器官。2009DS、2009WS和2010DS,32个不同基因型水稻饱粒累积含氮量占总氮比例平均分别为52.6%、54.7%、59.5%。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在开花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在2009DS和2010DS,两者表现出极显着的差异。表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高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导致高的干物质产量。基于产量选择组的氮素稻谷生产效率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2010DS两者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基于产量选择组高的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可能是其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的主要原因。(6)基于产量选择组颖花/叶(m2)、实粒/叶(m2)均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基于产量选择组粒重(mg)/叶(m2)在2009WS和2010DS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组。颖花/叶(m2)、实粒/叶(m2)主要反映单位叶面积负载库容量的大小和抽穗后单位库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产量选择组单位叶面积的负载库容显着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且抽穗后单位库容量优于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可见,由于基于产量选择组更有利于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群体和提高群体光合生产力,故而其籽粒产量和产量潜力均较高,而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则正好相反。基于产量选择组颖花/叶(m2)、实粒/叶(m2)和粒重(mg)/叶(m2)及其与产量之间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表明提高颖花/叶(m2),不仅不会因单位叶面积的负荷量增大而使结实率和粒重降低,相反,由于库对源的促进作用,提高颖花/叶(m2)能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并促进光合产物向穗部输送。综上所述,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的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总干重、千粒重比基于产量选择组高。与基于产量组相比,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穗子位于叶片较下方。然而,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穗子大小和结实率并没有得到改善。在产量上,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水稻没有显着高于基于产量选择组。相反,在2010DS其产量显着低于基于产量选择组。在29个不同基因型中,三季的最高产量均出现在基于产量选择组中,最低产量均出现在基于植株特性选择组中。可见,本研究中,在最优的作物管理条件下,具有理想株型性状的基因型水稻并没有显示出高的产量优势。基于产量选择比基于植株特性选择对于育种学家筛选品种更有效。
钟蕾[10](2011)在《不同配合力水稻恢复系及其F1生理生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R402×G37杂交后代选育的农艺性状稳定且相近的F89、F196、F177、F184、F175和明恢63等恢复系,及其与珍汕97A、金23A、K17eA、中九A、协青早A等配组的Fl为材料,于2007-2009年先后观察分析了农艺性状及配合力,并就花药和花粉粒性状及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特性、苗期根系养分吸收动力学参数及生育后期根系衰退特性、生育后期叶片光合特性及衰老特性、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特性等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阐明高配合力恢复系在根系、叶片及花器官等方面应具有哪些关键的生理生化特征特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供试籼型三系水稻恢复系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排序为F89(4.48)>F196(2.83)>F177(0.16)>F184(-1.66)>F175(-2.34)>明恢63(-3.46)。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苗期根系吸钾能力较强,花粉量大、花粉活力高,花粉粒较大,颖花退化少,穗大粒多,单株产量较高;剑叶全展后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大,潜在最大光合效率(Fv/Fm)高;抽穗期剑叶SPS活力低,淀粉含量日变幅小。抽穗后干重颖花比较低,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增加,Fv/Fm、Y(Ⅱ)下降,光合机构易受强光损伤发生光抑制,SOD活性增强,MDA含量不可逆增加,伴随剑叶叶绿素含量及RuBPC活力下降,净光合速率同步下降;成熟期气孔导度小、净光合速率低,转色好,不贪青。恢复系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与花药大小,N、P元素吸收动力学参数,抽穗期根系伤流量、颖花根流量、根系活力衰退值,剑叶全展时Y(Ⅱ)、抽穗期ETR,抽穗期剑叶无机磷含量及其日变幅、蔗糖含量及其日变幅、淀粉含量,RuBPC活力,抽穗后剑叶MDA含量、剑叶温度及气叶温差,剑叶全展至抽穗后20天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关系不密切。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其F1苗期根系吸钾能力较弱,剑叶全展后叶绿素含量较低;抽穗期16:30无机磷与蔗糖含量呈显着负相关,12:30蔗糖含量高;颖花数多,具有大穗潜力;花药短小,花粉量较少;抽穗期Fo、Fm、F、Fm’低,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同步下降;灌浆盛期净光合速率低,干重颖花比低,不贪青,转色好。
二、新株型水稻与杂交稻结实期的光合特性与产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株型水稻与杂交稻结实期的光合特性与产量(论文提纲范文)
(1)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粳稻的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水稻研究进展 |
1.1.2 国内外杂交粳稻研究进展 |
1.2 杂交粳稻抗性研究概况 |
1.2.1 .杂交粳稻对稻瘟病抗性研究 |
1.2.2 杂交粳稻纹枯病抗性研究 |
1.3 杂交粳稻恢复系研究进展 |
1.3.1 恢复系测交筛选 |
1.3.2 基因测定恢复系选育 |
1.4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4.1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 |
1.4.2 杂交粳稻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杂交粳稻理想株型研究 |
1.5.1 理想株型的提出与发展 |
1.5.2 理想株型性状指标的研究 |
1.5.3 理想株型模式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研究的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验方法 |
2.2 指标测定 |
2.3 肥料及水平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肥力对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 正常肥力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3.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3.1.3 株型性状 |
3.1.4 穗部性状 |
3.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关系 |
3.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3.1.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3.2 低肥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3.2.3 株型性状 |
3.2.4 穗部性状 |
3.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关系 |
3.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3.2.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3.3 不同肥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3 株型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4 穗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4 小结 |
3.4.1 不同肥力条件F_1干物质积累及转移与产量的关系 |
3.4.2 不同肥力条件下F_1产量及产量结构 |
3.4.3 不同肥力条件F_1抽穗期干物重、抽穗期后产生干物重与产量、经济系数的关系 |
3.4.4 杂交粳稻株型性状 |
3.4.5 穗部性状 |
第四章 肥力对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 正常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4.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4.1.3 株型性状 |
4.1.4 穗部性状 |
4.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转移特性的关系 |
4.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4.1.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4.2 低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4.2.3 株型性状 |
4.2.4 穗部性状 |
4.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转移特性的关系 |
4.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4.2.7 产量及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4.3 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3 株型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4 穗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杂交粳稻杂种优势分析 |
5.1 正常肥力条件下F_1群体杂种优势分析 |
5.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1.3 株型性状 |
5.1.4 穗部性状 |
5.2 正常肥力条件下F_1杂种优势与恢复系的关系 |
5.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2.3 株型性状 |
5.2.4 穗部性状 |
5.3 低肥力条件下F_1群体杂种优势分析 |
5.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3.3 株型性状 |
5.3.4 穗部性状 |
5.4 低肥条件下F_1杂种优势与恢复系的关系 |
5.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4.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4.3 株型性状 |
5.4.4 穗部性状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杂交粳稻干物质积累转移与产量的关系 |
6.1.2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杂交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
6.2 结论 |
6.2.1 不同肥力处理条件下杂交粳稻各主要农艺性状特性 |
6.2.2 相同肥力条件下杂交粳稻对其亲本部分性状的杂种优势及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2)籼粳杂交稻花后物质生产与碳氮转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超高产水稻籽粒灌浆特性 |
1.1.1 籽粒灌浆特性及问题 |
1.1.2 弱势粒灌浆障碍 |
1.2 水稻维管束特性与籽粒灌浆 |
1.2.1 维管束功能及限制 |
1.2.2 维管束性状与穗部发育 |
1.2.3 维管束与籽粒灌浆 |
1.3 花后干物质积累及转运 |
1.3.1 花后光合物质生产 |
1.3.2 花后干物质积累 |
1.3.3 花后干物质转运 |
1.3.4 茎鞘花后干物质输出 |
1.4 花后氮同化物代谢及转运 |
1.4.1 花后氮同化物积累 |
1.4.2 花后氮同化物转运 |
1.5 小结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施氮量对水稻花后叶氮输出、碳氮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3 数据统计 |
2.3 结果 |
2.3.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3.2 叶片氮素输出 |
2.3.3 叶片SPAD值 |
2.3.4 叶片光合功能 |
2.3.5 叶片氮代谢酶活性 |
2.3.6 单丛叶片糖转运 |
2.3.7 水稻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8 水稻花后氮素吸收与转运 |
2.4 讨论 |
2.4.1 叶氮输出与碳氮转运 |
2.4.2 叶氮输出与水稻产量 |
2.5 小结 |
3 施氮量对水稻花后群体籽粒灌浆及氮积累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籽粒灌浆动态 |
3.3.2 籽粒灌浆阶段特征分析 |
3.3.3 籽粒N积累动态 |
3.3.4 籽粒氮积累阶段特征分析 |
3.3.5 籽粒灌浆及氮积累相关性分析 |
3.3.6 籽粒灌浆与氮积累关系 |
3.4 讨论 |
3.4.1 群体籽粒灌浆代表性 |
3.4.2 不同类型水稻群体灌浆差异 |
3.4.3 籽粒氮积累与群体粒重增长 |
3.5 小结 |
4 施氮量对水稻花后糖、氮代谢及维管束特征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3 数据统计 |
4.3 结果 |
4.3.1 穗颈节维管束性状 |
4.3.2 穗颈节间伤流强度 |
4.3.3 伤流液糖氮物质转运 |
4.3.4 籽粒含氮化合物浓度及氮代谢酶活性 |
4.3.5 籽粒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
4.4 讨论 |
4.4.1 施氮量对穗颈节间维管束性状的影响 |
4.4.2 水稻花后糖、氮代谢与“流” |
4.4.3 花后氮同化差异与“流” |
4.5 小结 |
5 水稻花后氮吸收和转运对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培养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土壤和植株氮素含量动态变化 |
5.3.2 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 |
5.3.3 叶片氮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 |
5.3.4 剑叶光合功能差异 |
5.3.5 花后碳氮积累和转运特征 |
5.4 讨论 |
5.4.1 花后氮吸收差异 |
5.4.2 花后氮吸收与叶片持绿期 |
5.4.3 花后氮吸收与碳氮转运 |
5.5 小结 |
6 水稻花前、花后阶段穗肥氮的吸收、分配及利用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3 数据统计 |
6.3 结果 |
6.3.1 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积累量 |
6.3.2 ~(15)N穗肥在植株花前、花后的积累及分配 |
6.3.3 植株N分别来自花前、花后吸收的 ~(15)N穗肥的比例(Ndff) |
6.3.4 植株花前、花后吸收的 ~(15)N穗肥在灌浆不同阶段的转运及贡献 |
6.3.5 水稻对 ~(15)N穗肥的利用、土壤残留及损失 |
6.4 讨论 |
6.4.1 花前、花后阶段穗肥氮的积累和转运 |
6.4.2 花前、花后阶段穗肥氮的利用 |
6.5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不同种植地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与养分吸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超级稻的概念及其品种认定 |
1.2 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特点 |
1.3 超级稻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 |
1.3.1 叶面积与光合作用 |
1.3.2 干物质生产及其转化 |
1.4 超级稻营养生理与施肥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章 不同种植地点条件下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与产量及其构成的基因型差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表现 |
2.2.2 产量构成特点 |
2.2.3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
2.2.4 干物质积累过程 |
2.2.5 干物质生产及其转运与分配 |
2.3 讨论 |
第3章 不同种植地点超级杂交稻氮磷钾吸收积累及其基础地力产量的基因型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超级杂交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及其在稻草和稻谷中的分配 |
3.2.2 超级杂交稻氮、磷、钾养分需要量 |
3.2.3 超级杂交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过程 |
3.2.4 不同基因型超级杂交稻基础地力产量的品种间差异 |
3.2.5 超级稻养分吸收利用率的地点间差异与基因型差异 |
3.3 讨论 |
第4章 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
4.1.4 数据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及其构成的比较 |
4.2.2 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干物质生产及其转运的影响的比较 |
4.2.3 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的比较 |
4.2.4 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氮、磷、钾养分需要量与养分吸收利用率的比较 |
4.2.5 超级杂交稻及常规稻产量与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及需要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第5章 超级稻不施氮条件下的地力产量与施氮肥产量的关系及其在目标产量确定中的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多点联合大田试验数据的收集 |
5.1.2 国内外有关文献中数据的收集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超级稻产量地点间差异及品种间差异 |
5.2.2 超级稻/水稻基础地力产量及其贡献率 |
5.2.3 超级稻/水稻产量与氮吸收量及施氮量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超级稻因地定产的理论依据 |
5.3.2 超级稻因地定产的确定方法 |
5.3.3 超级稻目标产量的实现途径 |
第6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选育演进历程 |
2.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育成、应用与发展态势 |
2.2.1 品种综合生产潜力不断提高 |
2.2.2 基本营养生长型品种(组合)不断推出、应用种植区域持续拓展 |
2.3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与对照类型主要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2.3.1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主要生理、生态特征进展 |
2.3.2 不同类型非亚种间杂交稻品种若干生理生态特征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的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 |
1.3.2 籽粒灌浆动态 |
1.3.3 产量及穗部性状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1.4.1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1.4.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差异 |
2.2.1 茎蘖组成特征 |
2.2.2 穗部性状特征 |
2.2.3 籽粒灌浆特征 |
3 讨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差异 |
3.2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茎蘖动态 |
1.4.2 干物质和叶面积 |
1.4.3 产量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2.2 主要生育期物质生产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动态 |
2.2.2 主要生育期干物质动态 |
2.3 主要生育阶段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生育前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2 生育中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3 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4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与转运 |
2.4.1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比例 |
2.4.2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量 |
2.4.3 生育中后期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3 讨论 |
3.1 水稻品种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 |
3.2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育阶段物质积累特征 |
3.3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抽穗后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灌浆指标的测定 |
1.3.2 群体中期物质积累与后期物质转运指标测定 |
1.3.3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4 根系形态生理指标(根密度和根尖数)的测定 |
1.3.5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群体灌浆特性 |
2.2.1 群体灌浆特性 |
2.2.2 籽粒充实特征 |
2.3 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主要生育期光合生产与转运特性 |
2.3.2 灌浆中期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2.4 暗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5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灌浆特征 |
3.2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充实的生理生态基础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株型指标 |
1.4.2 冠层叶面积分布 |
1.4.3 冠层内光照强度分布 |
1.4.4 叶片光合特性相关指标 |
1.4.5 干物质量、叶面积和产量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1.5.1 叶面积密度函数的拟合 |
1.5.2 光照分布函数的拟合 |
1.5.3 消光系数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性状的方差分析 |
2.2 不同类型水稻冠层结构特征 |
2.2.1 叶片大小 |
2.2.2 受光姿态 |
2.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叶面积密度分布特征 |
2.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内光照分布特征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生产特征 |
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及高效叶面积率 |
2.3.2 颖花/叶、实粒/叶 |
2.3.3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与经济系数 |
2.3.4 叶绿素含量、P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 |
2.3.5 MDA含量与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光合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 |
1.4.2 根系生理指标的测定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系形态特征 |
2.1.1 主要生育期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 |
2.1.2 主要生育期根数、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 |
2.1.3 抽穗期不定根、粗分支根和细分支根数占总根尖数的比例 |
2.1.4 抽穗期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 |
2.2 根系生理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单茎和群体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 |
2.2.2 抽穗后根系氧化力、还原力及其变化 |
2.2.3 抽穗后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及其变化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群体生长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分支结构特征 |
3.3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 |
3.4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生育中后期的生理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籼粳杂交稻茎秆的抗倒性评价及成因分析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秆力学与物理性状的测定 |
1.3.2 茎秆节间解剖性状的测定 |
1.3.3 茎鞘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
1.3.4 茎秆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茎秆抗倒性能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TPA特性 |
2.2.1 载荷特性 |
2.2.2 穿刺特性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理特性 |
2.3.1 茎秆形态特征 |
2.3.2 茎秆解剖结构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 |
2.4.1 有机化学成分含量 |
2.4.2 无机化学成分含量 |
2.5 茎秆性状指标与抗折力、倒伏指数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蒸煮食味品质的测定 |
1.3.2 米饭食味值的测定 |
1.3.3 米饭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4 米粉糊化特征的测定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蒸煮食味理化评价指标 |
2.2 蒸煮食味仪器评价指标 |
2.2.1 食味计指标 |
2.2.2 质构仪指标 |
2.2.3 粘度分析仪指标 |
2.3 理化指标与仪器指标间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 |
3.2 关于蒸煮食味品质理化评价指标与仪器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营养元素积累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植株营养元素积累量的测定 |
1.3.2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3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分积累特征 |
2.2 养分分配特征 |
2.3 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3.1 生育期及其结构 |
2.3.2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2.3.3 灌浆中期叶片蒸腾速率与荧光动力学参数 |
2.4 光温生态资源积累变化与利用 |
2.4.1 光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4.2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机插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 |
3.2 机插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过程中生理生态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 |
1.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1.3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与生理生态基础 |
1.4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冠层结构特征与光合特性 |
1.5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1.6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主要稻米品质特征 |
1.7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茎秆抗倒性特征 |
1.8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 讨论 |
2.1 关于籼粳杂交超级(超高产)稻生产规律研究的必要性及其高产潜力挖掘 |
2.2 关于籼粳杂交稻高生产力群体产量构成规律与生物学基础 |
2.3 关于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理生态特征 |
2.4 关于籼粳杂交稻稻米品质与增值功能特性 |
2.5 籼粳杂交稻钵苗栽培集成技术 |
2.5.1 钵苗摆栽高产群体动态指标 |
2.5.2 钵苗机插栽培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水稻超高产育种 |
1.1.2 超高产水稻形态生理特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的产量稳定性及产量构成因素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2 考查性状 |
2.1.3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表现 |
2.2.2 产量稳定性分析 |
2.2.3 产量构成特点 |
2.2.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的株型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3.1.2 测定项目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分蘖特性 |
3.2.2 茎杆特征 |
3.2.3 叶片特征 |
3.2.4 穗部特征 |
3.3 讨论与总结 |
第四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生育后期根系的形态生理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4.1.2 测定项目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根系的形态特征 |
4.2.2 根系干重和根冠比 |
4.2.3 根系的分布规律 |
4.2.4 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表收面积 |
4.2.5 根系伤流强度 |
4.2.6 根系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4.3 讨论与总结 |
第五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测定方法 |
5.1.3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齐穗后叶面积变化和光合势 |
5.2.2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5.2.3 齐穗后剑叶净光合速率(Pn)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 |
5.2.4 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 |
5.2.5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5.2.6 Rubisco和SOD活性的变化 |
5.2.7 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6.1.2 测定项目 |
6.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生育时期单茎干物质量和群体干物质量 |
6.2.2 不同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其占生物学产量的比例和收获指数 |
6.2.3 生育中后期营养器官和穗各部分干物质比例及其变化 |
6.2.4 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输出和转化特征 |
6.2.5 群体干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6.2.6 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和经济系数的关系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籽粒灌浆充实特性及其与籽粒库活性的关系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7.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籽粒灌浆特性 |
7.2.2 籽粒充实度分析 |
7.2.3 籽粒库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与籽粒灌浆 |
7.2.4 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籽粒灌浆 |
7.3 讨论与总结 |
第八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穗颈节间和穗部枝梗输导组织与籽粒充实特性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8.1.2 测定方法 |
8.1.3 数据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穗颈输导组织特性 |
8.2.2 穗部枝梗输导组织特征 |
8.3 讨论与总结 |
全文结论与主要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R1126及所配组合不同年份和试验地点小区产量与构成因素 |
(6)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穗型水稻研究进展 |
1.1 大穗型水稻的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积累 |
1.1.1 大穗型水稻的光合特性 |
1.1.2 大穗型水稻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1.1.3 大穗型水稻的产量 |
1.2 大穗型水稻的灌浆特点 |
1.2.1 大穗型水稻的异步灌浆 |
1.2.2 大穗型水稻灌浆速率 |
1.2.3 大穗型水稻籽粒充实特点 |
1.3 大穗型水稻茎秆维管束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1.3.1 大穗型水稻维管束特点 |
1.3.2 大穗型水稻穗部性状 |
1.3.3 基部节间维管束与水稻穗部性状关系 |
2 氮素对水稻灌浆结实的影响 |
2.1 氮素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2.2 氮素对光合产物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2.3 施氮量对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4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栽培措施 |
1.4 测定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
2.2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2.3.1 施氮水平对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3.2 施氮水平对剑叶蒸腾速率的影响 |
2.3.3 施氮水平对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与充实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取样及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干粒重和籽粒充实度的影响 |
2.2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充实度和粒重变化的影响 |
2.2.1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不同粒位籽粒增重的影响 |
2.2.2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强弱势粒充实度的影响 |
2.3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
2.4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相对充实度的影响 |
2.5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结实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茎秆维管束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茎秆性状及维管束特性的影响 |
2.1.1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茎秆物理性状的影响 |
2.1.2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茎杆基部节间维管束特性的影响 |
2.2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穗部性状的影响 |
2.3 茎秆基部第二节间维管束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2.3.1 维管束面积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2.3.2 维管束面积与穗粒数的关系 |
2.3.3 维管束面积与一次枝梗粒数的关系 |
2.3.4 维管束面积与二次枝梗粒数的关系 |
2.3.5 穗部性状与茎秆性状的关系 |
2.4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维管束与籽粒灌浆关系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花后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各器官氮含量的影响 |
2.1.1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营养器官全氮含量的影响 |
2.1.2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全氮含量的影响 |
2.2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营养器官氮转运量的影响 |
2.2.1 施氮水平对叶片氮转运量的影响 |
2.2.2 施氮水平对茎氮转移量的影响 |
2.3 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氮积累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词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摘要 |
1.1 前言 |
1.2 超级稻的概念与产量潜力 |
1.3 超级稻品种形态生理特征 |
1.3.1 产量结构 |
1.3.2 株型特征 |
1.3.3 群体光合生产与物质运转 |
1.3.4 根系特征 |
1.4 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
1.4.1 水稻群体合理动态结构 |
1.4.2 水稻发育特性理论 |
1.4.3 “小、壮、高”栽培途径 |
1.4.4 水稻叶龄模式 |
1.4.5 “稀、少、平”高产栽培法 |
1.4.6 水稻品种源库栽培理论与技术 |
1.4.7 水稻群体质量栽培 |
1.4.8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
1.4.9 水稻实地养分管理 |
1.4.10 节水灌溉技术 |
1.5 超级稻品种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
1.5.1 弱势粒充实差和结实率不稳定 |
1.5.2 水分养分利用率低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 |
1.6.1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6.2 本研究目的意义 |
1.6.3 本研究的学术思路和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超级稻的冠层结构与叶片光合特性 |
摘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茎蘖动态变化 |
2.1.4 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叶面积 |
2.1.5 叶基角、株高和透光率 |
2.1.6 粒叶比 |
2.1.7 叶片光合特性 |
2.1.8 考种、计产及其穗部性状的调查 |
2.1.9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超级稻产量及其穗部性状 |
2.2.2 茎蘖动态 |
2.2.3 叶面积指数与粒叶比 |
2.2.4 株高与叶基角 |
2.2.5 透光率 |
2.2.6 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 |
2.2.7 叶片光合色素 |
2.2.8 叶片光合特性 |
2.2.9 膜质过氧化酶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摘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地上部干物质和叶面积测定 |
3.1.4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
3.1.5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
3.1.6 考种与计产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叶面积指数 |
3.2.3 根系和地上部干物重 |
3.2.4 根系氧化力 |
3.2.5 根系吸收表面积 |
3.2.6 根系激素 |
3.2.7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
摘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取样与测定 |
4.1.3.1 取样与籽粒灌浆速率测定 |
4.1.3.2 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测定 |
4.1.3.3 籽粒中激素含量测定 |
4.1.4 考种与计产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2.2 籽粒灌浆速率 |
4.2.3 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
4.2.4 籽粒中激素含量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级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 |
摘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生长概况 |
5.1.2 取样 |
5.1.3 胚乳细胞增殖和籽粒灌浆动态 |
5.1.4 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 |
5.1.5 地上部干物重 |
5.1.6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提取和测定 |
5.1.7 考种计产 |
5.1.8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
5.2.2 水稻强、弱势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灌浆 |
5.2.3 强、弱势粒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 |
5.2.4 抽穗期地上部干物重和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厍强的关系 |
5.2.5 中期施氮对产量、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库强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 |
摘要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
6.1.4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
6.1.5 考种与计产 |
6.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6.2.2 剑叶光合特性 |
6.2.3 剑叶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
6.2.4 根系氧化力 |
6.2.5 根系吸收面积 |
6.2.6 根系激素 |
6.2.7 根冠比 |
6.3 讨论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 |
摘要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7.1.2 试验设计 |
7.1.3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
7.1.4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7.1.5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
7.1.6 考种与计产 |
7.1.7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7.2.2 剑叶光合特性 |
7.2.3 剑叶硝酸还原酶活性 |
7.2.4 根系氧化力 |
7.2.5 根系中Z+ZR含量 |
7.2.6 根干重、地上部干物重和根冠比 |
7.3 讨论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籽粒充实的影响 |
摘要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8.1.2 试验设计 |
8.1.3 剑叶光合特性的测定 |
8.1.4 剑叶膜质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8.1.5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
8.1.6 考种与计产 |
8.1.7 数据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8.2.2 剑叶光合特性 |
8.2.3 剑叶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
8.2.4 根干重 |
8.2.5 根系氧化力 |
8.2.6 根系中Z+ZR含量 |
8.3 讨论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超级稻稻米品质及环境对其影响 |
摘要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一 超级稻米质的比较 |
9.1.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9.1.1.2 米质测定 |
9.1.1.3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
9.1.1.4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
9.1.1.5 稻米中氨基酸含量测定 |
9.1.1.6 数据分析 |
9.1.2 试验二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1.2.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9.1.2.2 试验设计 |
9.1.2.3 米质测定 |
9.1.2.4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
9.1.2.5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
9.1.2.6 数据分析 |
9.1.3 试验三 氮肥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1.3.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9.1.3.2 试验设计 |
9.1.3.3 米质测定 |
9.1.3.4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
9.1.3.5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
9.1.3.6 数据分析 |
9.1.4 试验四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1.4.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9.1.4.2 试验设计 |
9.1.4.3 米质测定 |
9.1.4.4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
9.1.4.5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
9.1.4.6 数据分析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试验一 超级稻米质的比较 |
9.2.1.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
9.2.1.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
9.2.1.3 淀粉RVA谱特性 |
9.2.1.4 蛋白质组分 |
9.2.1.5 氨基酸含量 |
9.2.2 试验二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2.2.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
9.2.2.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
9.2.2.3 淀粉RVA谱特性 |
9.2.2.4 蛋白质组分 |
9.2.3 试验三 氮肥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2.3.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
9.2.3.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
9.2.3.3 淀粉RVA谱特性 |
9.2.3.4 蛋白质组分 |
9.2.4 试验四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2.4.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
9.2.4.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
9.2.4.3 淀粉RVA谱特性 |
9.2.4.4 蛋白组分 |
9.3 讨论 |
9.3.1 超级稻米质的比较 |
9.3.2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3.3 氮肥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3.4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摘要 |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
10.1.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10.1.1.1 超级稻的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形态生理特性 |
10.1.1.2 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
10.1.1.3 水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 |
10.1.1.4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灌浆结实的调控作用 |
10.1.1.5 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的调控 |
10.1.1.6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籽粒充实的影响 |
10.1.1.7 超级稻稻米品质及环境对其的影响 |
10.1.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10.1.2.1 从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等方面阐明了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 |
10.1.2.2 获得了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灌浆初期籽粒库强关系的新认识 |
10.1.2.3 明确了提高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肥水调控技术 |
10.1.3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2 讨论 |
10.2.1 关于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地上部及产量形成的关系 |
10.2.2 关于超级稻强、弱势粒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激素含量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
10.2.3 关于水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 |
10.2.4 关于提高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调控技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8)黑龙江垦区水稻群体结构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3 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1.4 密度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5 密度对寒地水稻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1.6 密度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基本情况 |
2.2 供试品种 |
2.3 供试肥料和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寒地水稻不同群体生育动态特征 |
3.2 不同群体叶面积、干物质量的动态变化 |
3.3 寒地水稻不同群体光合动态特征 |
3.4 光合特性部分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
3.5 寒地水稻不同群体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
3.6 寒地水稻不同群体品质的影响 |
3.7 高产优质与处理构成因子的优化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不同基因型水稻形态及生理特性对其产量潜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必要性 |
2 影响水稻高产潜力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
2.1 水稻高产形态研究 |
2.1.1 植株高度与抗倒力 |
2.1.2 分蘖特性及成穗率 |
2.1.3 冠层结构 |
2.1.4 穗型 |
2.2 水稻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
2.2.1 辐射利用效率 |
2.2.2 光合叶面积指数 |
2.2.3 干物质积累及运转特性 |
2.2.4 籽粒灌浆特性 |
2.2.5 库源关系 |
3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潜力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
4.1 目的和意义 |
4.2 总体研究思路 |
4.3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动态对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高 |
2.2 分蘖动态及成穗率 |
2.3 比叶重和LAI |
2.4 干物质生长和CGR |
2.5 穗形与穗重 |
2.6 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之间的关系 |
2.7 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水稻太阳辐射截获及其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净同化率 |
2.2 截获有效太阳辐射 |
2.3 水稻冠层光辐射截获率动态变化 |
2.4 水稻辐射截获率与产量的相关性 |
2.5 水稻辐射利用效率RUE |
3 讨论 |
3.1 水稻辐射截获率对产量的影响 |
3.2 水稻辐射利用效率RUE对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不同基因型水稻干物质积累、分布特征及库源关系对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基因型水稻各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 |
2.2 不同基因型水稻各生育期的干物质转移量及转移效率 |
2.3 不同基因型水稻抽穗扬花前、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 |
2.4 不同基因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相关性 |
2.5 不同基因型水稻颖花、粒叶比 |
3 讨论 |
3.1 不同基因型水稻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基因型水稻库源关系对产量的影响 |
第五章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PAD值的动态变化 |
2.2 水稻叶片SPAD值的变化与产量的相关性 |
2.3 水稻各生育期氮素在各器官积累与分配特征 |
2.4 水稻氮素利用率比较 |
3 讨论 |
3.1 水稻叶片SPAD值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
3.2 水稻氮素积累与分布特性对产量的影响 |
3.3 水稻氮素利用率评价 |
第六章 基于形态和生理特性选择与基于产量选择的不同基因型水稻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太阳辐射的动态变化 |
2.2 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比较 |
2.3 不同基因型水稻在开花期形态、生理特性比较 |
2.4 不同基因型水稻在成熟期形态、生理特性比较 |
2.5 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比较 |
3 讨论 |
第七章 结语 |
1 小结 |
1.1 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动态对产量的影响 |
1.2 不同基因型水稻光能利用效率 |
1.3 不同基因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特性 |
1.4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吸收与分配特征 |
1.5 不同基因型水稻库源与产量的关系 |
1.6 基于植株特性选择与基于产量选择的比较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1 研究思路上的创新 |
2.2 明确了形态特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的影响 |
2.3 明确了育种中基于产量选择不同基因型水稻更有效 |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3.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3.2 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缩写符号列表 |
附录 |
致谢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不同配合力水稻恢复系及其F1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相关研究进展 |
2.1 水稻杂种优势与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 |
2.2 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产量形成的形态学及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
2.2.1 根系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研究 |
2.2.2 叶片光合特性及衰老特性研究 |
2.2.3 干物质生产与氮素利用研究 |
2.2.4 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及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
2.2.5 有关酶活性的研究 |
第二章 供试水稻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恢复系单株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方差分析 |
2.2 杂交组合F_1单株产量及其构成性状方差分析 |
2.3 亲本单株产量及其构成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分析 |
2.4 特殊配合力(SCA)分析 |
2.5 恢复系与其所配组合对应性状之间、恢复系各性状与其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父母本各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的差异性及其对杂交组合的影响 |
3.2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
3.3 恢复系各性状与其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的关系 |
第三章 恢复系及其F_1花药和花粉粒性状与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1.1.1 恢复系及其F_1花药和花粉粒性状 |
1.1.2 恢复系及其F_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特性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恢复系及其F_1花药和花粉粒性状 |
1.2.1.1 花药及花粉粒大小 |
1.2.1.2 花粉活力测定 |
1.2.1.3 花粉量 |
1.2.2 恢复系及其F_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特性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恢复系及其F_1花药和花粉粒性状 |
2.1.1 恢复系及其F_1花药和花粉粒性状差异 |
2.1.2 恢复系及其F_1花粉量和花粉活力差异 |
2.1.3 花药和花粉粒各有关性状间的关系 |
2.1.4 恢复系及其F_1花药、花粉粒性状与单株产量GCA及产量性状相关性 |
2.2 恢复系及其F_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特性 |
2.2.1 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及形成的差异 |
2.2.1.1 恢复系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及形成的基因型差异 |
2.2.1.2 F_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及形成基因型差异性 |
2.2.2 单穗颖花形成数与稻穗枝梗和颖花其余指标的关系 |
2.2.3 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及形成指标与单株产量、GCA等相关性 |
2.2.3.1 恢复系单株产量及其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GCA) |
2.2.3.2 恢复系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及形成指标与其单株产量及GCA相关性 |
2.2.3.3 F_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及形成指标与恢复系对应指标、GCA及自身单株产量相关性 |
3 讨论 |
3.1 恢复系及其F_1花药和花粉粒性状 |
3.2 恢复系及其F_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特性 |
第四章 不同配合力恢复系及其F_1根系特征特性差异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1.1.1 苗期根系养分吸收动力学参数 |
1.1.2 生育后期根系衰退特性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吸收动力学参数 |
1.2.2 根系伤流量的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苗期根系养分吸收动力学参数 |
2.1.1 恢复系与F_1秧苗素质考察 |
2.1.2 恢复系与F_1吸收动力学参数比较 |
2.1.3 F_1与恢复系吸收动力学参数及其与单株产量、GCA等相关性 |
2.2 生育后期根系衰退特性 |
2.2.1 恢复系根系活力衰退值 |
2.2.2 F_1根系活力衰退值 |
2.2.3 F_1与恢复系根系性状及其与单株产量、GCA等相关性 |
3 讨论 |
3.1 苗期根系养分吸收动力学参数 |
3.2 生育后期根系衰退特性 |
第五章 恢复系及其F_1生育后期叶片光合特性及衰老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1.1.1 剑叶全展后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 |
1.1.2 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 |
1.1.3 剑叶光合特性 |
1.1.4 剑叶衰老特性 |
1.1.4.1 剑叶MDA、SOD含量动态变化 |
1.1.4.2 抽穗期与灌浆期剑叶RuBPC活力比较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剑叶全展后叶绿素含量动态分析 |
1.2.2 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1.2.3 剑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s)、胞间CO_2浓度(Ci)及剑叶温度(Tleaf)、气温(Tair)测定 |
1.2.4 剑叶MDA、SOD、RuBPC测定 |
1.2.4.1 剑叶MDA含量及SOD活性测定 |
1.2.4.2 剑叶RuBPC活力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剑叶全展后叶绿素含量动态分析 |
2.1.1 剑叶全展后各时期叶绿素含量差异分析 |
2.1.2 剑叶全展后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 |
2.1.3 各时期F_1与恢复系剑叶SPAD值及其与单株产量、GCA等相关性 |
2.2 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 |
2.2.1 恢复系及其F_1叶绿素荧光参数 |
2.2.2 F_1与恢复系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与单株产量、GCA等相关性 |
2.3 剑叶光合特性 |
2.3.1 恢复系及其F_1剑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s)及胞间CO_2浓度(Ci) |
2.3.1.1 恢复系及其F_1剑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s)及胞间CO_2浓度(Ci)差异分析 |
2.3.1.2 恢复系及其F_1剑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s)及胞间CO_2浓度(Ci)动态变化 |
2.3.1.3 恢复系及其F_1剑叶净光合速率与SPAD值及产量性状相关性 |
2.3.2 恢复系及其F_1剑叶温度及气叶温差 |
2.3.2.1 恢复系及其F_1剑叶温度及气叶温差比较 |
2.3.2.2 恢复系及其F_1剑叶温度及气叶温差与单株产量、GCA等相关性 |
2.4 剑叶衰老特性 |
2.4.1 剑叶MDA含量、SOD活性动态变化 |
2.4.1.1 恢复系及其F_1剑叶MDA含量、SOD活性差异分析 |
2.4.1.2 恢复系及其F_1剑叶MDA含量、SOD活性动态变化 |
2.4.1.3 F_1与恢复系剑叶MDA含量、SOD活性及其与单株产量、GCA等相关性 |
2.4.2 抽穗期与灌浆期剑叶RuBPC活力 |
2.4.2.1 抽穗期与灌浆期剑叶RuBPC活力比较 |
2.4.2.2 抽穗期与灌浆期剑叶RuBPC活力与单株产量及GCA的关系 |
3 讨论 |
3.1 剑叶全展后叶绿素含量动态分析 |
3.2 叶绿素荧光参数 |
3.3 剑叶光合特性 |
3.4 剑叶衰老特性 |
第六章 恢复系及其F_1抽穗后物质转运及抽穗期剑叶无机磷、蔗糖含量日变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1.1.1 物质转运 |
1.1.2 抽穗期剑叶无机磷、蔗糖及淀粉含量测定 |
1.1.3 SPS活力测定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物质转运 |
1.2.2 剑叶无机磷、蔗糖及淀粉含量测定 |
1.2.3 SPS活力测定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物质转运 |
2.1.1 抽穗后不同时期干重颖花比动态变化 |
2.1.2 抽穗后各时期F_1与恢复系干重颖花比及其与单株产量、GCA等相关性 |
2.2 抽穗期剑叶无机磷与蔗糖含量日变化 |
2.2.1 恢复系及F_1剑叶无机磷与蔗糖含量差异分析 |
2.2.2 抽穗期恢复系及F_1剑叶无机磷与蔗糖含量日变化 |
2.2.2.1 恢复系剑叶无机磷、蔗糖及淀粉含量日变化 |
2.2.2.2 F_1剑叶无机磷与蔗糖含量日变化 |
2.3 SPS活力 |
3 讨论 |
3.1 物质转运 |
3.2 抽穗期剑叶无机磷与蔗糖含量日变化 |
3.3 SPS活力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 主要结论 |
1.1 供试水稻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
1.2 恢复系及其F_1花药和花粉粒性状与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特性研究 |
1.2.1 恢复系及其F_1花药和花粉粒性状 |
1.2.2 恢复系及其F_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退化特性研究 |
1.3 恢复系及其F_1根系特征特性差异研究 |
1.3.1 苗期根系养分吸收动力学参数研究 |
1.3.2 生育后期根系衰退特性研究 |
1.4 恢复系及其F_1生育后期叶片光合特性及衰老特性研究 |
1.4.1 剑叶全展后叶绿素含量动态分析 |
1.4.2 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 |
1.4.3 剑叶光合特性 |
1.4.4 剑叶衰老特性 |
1.5 恢复系及其F_1抽穗后物质转运及抽穗期剑叶无机磷、蔗糖含量日变化研究 |
1.5.1 恢复系及其F_1抽穗后干重颖花比动态研究 |
1.5.2 恢复系及其F_1抽穗期剑叶无机磷、蔗糖含量日变化研究 |
2 创新点 |
2.1 研究材料独特 |
2.2 研究目标新颖 |
2.3 研究手段先进 |
3 后续研究建议 |
4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新株型水稻与杂交稻结实期的光合特性与产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D]. 房闵.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6)
- [2]籼粳杂交稻花后物质生产与碳氮转运特征研究[D]. 武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3]不同种植地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与养分吸收规律研究[D]. 夏冰.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9)
- [4]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 姜元华. 扬州大学, 2015(10)
- [5]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D]. 周红英.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6]施氮水平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及其机制[D]. 白羽.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7]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的研究[D]. 付景. 扬州大学, 2012(07)
- [8]黑龙江垦区水稻群体结构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D]. 王声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2(11)
- [9]不同基因型水稻形态及生理特性对其产量潜力的影响[D]. 袁伟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9)
- [10]不同配合力水稻恢复系及其F1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 钟蕾. 江西农业大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