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院肝炎病人戊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令东[1](2021)在《戊肝病毒新型复制子细胞系及沙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引起急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造成约5万人死亡。戊型肝炎在孕妇中的致死率高达25%,并且HEV在器官移植病人和免疫缺陷患者中会发生持续性感染。限制HEV研究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有效的体外培养体系和持续感染的小动物模型。本研究建立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p6-EGFP/Zeocin(p6-EZ)HEV复制子细胞系和基因3型人源HEV蒙古长爪沙鼠感染模型。目前,HEV缺乏良好的细胞培养系统,因此需要建立病毒复制子细胞模型来模拟HEV在细胞中的持续性感染,并利用该模型研究HEV发病的分子机制等。本研究建立了基因3型HEV RNA复制子细胞模型,在HEV复制子细胞模型中含有表达EGFPZeocin(EZ)基因的HEV RNA复制子。通过将体外转录获得的HEV复制子RNA转染至细胞中,在Zeocin抗生素筛选下,HEV复制子可以在人类肝癌细胞(Huh-7-S10-3)或仓鼠鼠肾细胞(BHK-21)中持续自我复制。在Zeocin抗生素筛选下,S10-3-EZ和BHK-21-EZ两个细胞系可以连续传代并稳定表达HEV复制子p6-EZ。实验结果显示,HEV的基因组、亚基因组RNA和非结构蛋白ORF1均在HEV复制子细胞中稳定表达。利用HEV复制子细胞模型,本研究证明HEV感染能够抑制I型干扰素通路的激活,表现为降低IRF3磷酸化的水平,表明HEV的持续性感染会抑制细胞天然免疫的应答。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干扰素(IFN-α)或利巴韦林可以显着降低复制子细胞系中HEV RNA的拷贝数,且呈剂量依赖性。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该细胞模型在研究HEV抗病毒药物和HEV与Ⅰ型IFN信号通路互作中的应用价值。接下来本研究建立了人基因3型戊型肝炎病毒沙鼠感染模型,并对基因1型和4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沙鼠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进一步证实HEV沙鼠感染模型在抗病毒药物药效评价、天然免疫RNA识别和病毒与Ⅰ型IFN信号通路互作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分别通过肝内接种“加帽”全长HEV RNA、灌胃接种HEV活病毒或腹腔接种HEV活病毒的方式对沙鼠进行感染。在沙鼠肝脏、胆汁和脾脏中均检测到了HEV RNA的存在,病毒感染持续时间长达7周,检测到HEV感染导致沙鼠肝脏损伤,并在血清中检测到HEV-IgG抗体。本研究利用HEV沙鼠感染模型对PEG-IFN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HEV感染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HEV沙鼠感染模型检测了模式识别受体-干扰素系统通路(PRR-interferon signaling)在体内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当使用两种靶向抑制TBK1的小分子药物(BX795和MRT67307)时,HEV在沙鼠中的复制明显增强。该动物模型的建立将促进HEV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和体内HEV感染与宿主天然免疫互作机制的研究。最后,本研究利用HEV复制子细胞系对小分子抑制剂库进行筛选,发现小分子抑制剂库中17种HSP90的抑制剂均能有效抑制HEV的复制,其疗效显着优于传统抗病毒药物。HSP90小分子抑制剂使ORF1从ORF1-HSP90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并迅速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靶向抑制ORF1-HSP90相互作用的治疗HEV感染策略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减轻了HEV感染引起的沙鼠肝损伤。本研究建立了基因3型HEV复制子细胞系统和沙鼠感染模型,发现HSP90是支持HEV复制的关键宿主因子,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HEV治疗策略。有助于HEV持续性感染分子机制及抗HEV药物的进一步研究。
张垚[2](2021)在《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三县(市)鼠形动物戊肝感染情况调查》文中提出目的明确此次目标自然村中鼠形动物的大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确定阳性样本病毒类型,评估鼠形动物将大鼠戊型肝炎病毒传染给人的风险,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戊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年8月课题组采集的滇西南家鼠鼠疫疫源地3个地区16个自然村的491份鼠形动物肝脏样本为研究对象,对肝脏样本进行RNA的提取和检测,利用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根据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对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目的基因进行检测,再使用两轮普通PCR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获取的大鼠戊肝病毒核酸序列与Gen Bank中选取的高度相似标准参考株序列构建数据库,运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和Mega7.0软件包构建系统发育树以确定鼠形动物大鼠戊肝病毒的基因型。运用R软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鼠形动物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本次采集的鼠形动物隶属于3目5科8属15种。对肝脏样本进行RNA提取,获得491份RNA(弥勒67份,芒市192份,梁河232份),优势鼠种是黄胸鼠49.90%(245/491),臭鼩鼱30.75%(151/491)。一步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阳性样本24份,阳性率为4.89%(24/491)。感染大鼠HEV的鼠种有黄胸鼠和针毛鼠。将捕获的鼠形动物按照某鼠种的数量与捕获的鼠形动物总数量的比值(构成比)分为优势鼠种(构成比>10%)和其他鼠种(构成比<10%),优势鼠种5.81%(23/396)与其他鼠种1.05%(1/95)间大鼠HEV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c(17)=5.043,P=0.025),优势鼠种间的感染率高于其他鼠种,且黄胸鼠是大鼠HEV的重要宿主。弥勒、芒市、梁河鼠形动物感染率分别为0(0/67)、4.69%(9/192)、6.47%(15/232),三个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7)=4.702,P=0.095)。按照性别进行分类,雌(53.77%)雄(46.23%)比例为1.16:1,对雌(4.17%,11/264)雄(5.73%,13/227)鼠形动物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7)=0.639,P=0.424)。根据生境不同可归类为草丛(2.34%)、耕地(2.68%)、灌木丛(8.42%)、林地(2.41%)、民居附近(11.59%)和山地(0),分析得不同生境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分析可知:草丛与灌木丛中的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c(17)=4.305,P=0.038),且灌木丛中鼠形动物HEV-C感染率高于草丛;民居附近的感染率与草丛、耕地、林地间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16、P=0.020),且民居附近鼠形动物HEV-C感染率均高于草丛、耕地、林地。经序列比对分析,鼠形动物大鼠HEV基因型为Orthohepevirus C型。结论滇西南家鼠鼠疫疫源地有两种鼠形动物感染大鼠HEV,感染率为4.89%,存在鼠形动物将大鼠HEV传染给人的可能性。统计分析得知,感染率与是否为优势鼠种及生境有关。优势鼠种感染率高于其他鼠种,黄胸鼠是大鼠HEV的重要宿主;在不同生境中,灌木丛中鼠形动物感染率高于草丛,民居附近的鼠形动物感染率高于草丛、耕地和林地,需高度关注人与鼠形动物的接触。此外,家鼠鼠疫疫源地鼠形动物感染的大鼠HEV基因型为Orthohepevirus C型。
石杉[3](2021)在《2010至2019年重庆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2010至2019年重庆地区的普通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的流行情况,进一步探讨抗-HEV抗体(IgM,IgG)对于临床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的诊断价值。方法:1.收集2010年至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检测的抗-HEV IgM和抗-HEV IgG数据和HEV住院感染者的完整的临床病历资料。2.回顾性分析十年普通人群中HEV感染率变化趋势、季节分布、年龄及性别分布。3.在收集的有完整病历资料的HEV感染者数据中筛选出肝功能分析的病例,以抗-HEV抗体阳性分组,为单抗-HEV IgM阳组、单抗-HEV IgG阳组、抗-HEV IgM和IgG双阳组,收集对照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四组间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4.分析有完整病历资料的HEV感染者的输血史和HE诊断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抗-HEV抗体阳性结果与临床HE诊断的符合率。结果:1.2010至2019年抗-HEV抗体总阳性率8.4%(IgM阳性率2.4%,IgG阳性率6.8%),HEV感染呈上升趋势,以抗-HEV IgG阳性率上升为主,最低2012年1.7%,最高2018年12.4%;抗-HEV IgM阳性率无上升趋势,最低2016年1.2%,最高2010年4.2%。HEV感染季节和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50岁以下人群抗-HEV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及以上人群维持在较高水平。2.不同抗-HEV抗体阳性的HEV感染者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其中以双阳性的感染者肝功损害最严重,单抗-HEV IgG阳性的感染者者损害最轻(P<0.008)。3.在不同的抗-HEV抗体阳性的感染者与临床诊断为HE的符合率方面,双阳组的HE诊断符合率最高,为96.3%,单抗-HEV IgG阳组最低,为3.2%(P<0.017)。4.大多数HEV感染者无输血史,有输血史的病例占8.5%。结论:在重庆地区普通人群中,HEV感染呈上升趋势,以既往感染为主。单项抗-HEV IgG指标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HE的诊断应以肝功能异常同时伴抗-HEV双阳或单项抗-HEV IgM阳为主要标准,为了进一步研究HEV感染特征应推进HEV RNA和HEV Ag的检测。
刘学亮,匡兆年,翟惠丽[4](2020)在《戊型肝炎对乙型肝炎感染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分析戊型肝炎对乙型肝炎感染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胶州市人民医院保健科收治的110例罹患乙型肝炎的患者,男62例,女48例,年龄(36.55±2.58)岁,年龄范围为16~60岁。根据患者罹患肝炎情况将患者分为合并肝炎组与单纯肝炎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总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合并肝炎组ALT[(389.76±324.53)U/L]、AST[(312.42±253.42)U/L]、总胆红素[(243.42±212.45)μmol/L]及PT[(25.43±5.34)s]水平均高于单纯肝炎组[(67.64±23.54)U/L、(75.34±23.14)U/L、(47.75±35.53)μmol/L、(16.74±4.42)s],白蛋白[(31.42±5.35)g/L]和总蛋白[(54.64±3.53)g/L]均低于单纯肝炎组[(44.53±3.64)g/L、(73.42±4.3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肝炎组患者重肝炎率[21.8%(12/55)]、肝硬化率[38.2%(21/55)]、肝功能恢复时间[(63.43±21.32)d]、恶化率[18.2%(10/55)]均高于单纯肝炎组[7.3%(4/55)、12.7%(7/55)、(45.32±18.53)d、3.6%(2/55)],好转率[81.8%(45/55)]低于单纯肝炎组[96.4%(5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乙肝病毒的基础上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可明显加重患者的肝功能负担,增加患者罹患重度肝炎和肝硬化的概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肝功能和预后,临床应警惕重叠感染的发生。
刘涓[5](2020)在《剑川县小型兽类携带病毒宏基因组及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了阐明云南省剑川县小型兽类携带病毒现状,以及小型兽类中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分布以及遗传进化关系,为相关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课题组于2018年8月,选择云南省剑川县清坪村、石龙村和庆华村3个村,采用笼线法捕获小型兽类,捕获的小型兽类通过形态学分类鉴定后,解剖采集肝脏组织。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采集的小型兽类肝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分析,了解肝组织样品中的病毒群。用病毒RNA提取试剂盒,对肝组织样品中进行病毒核酸提取,采用半巢氏PCR对戊型肝炎病毒RNA依赖的RNA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进行扩增,阐明小型兽类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设计引物对有代表性的戊型肝炎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运用MAGE7.0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用Bioedit软件对戊型肝炎病毒基因进行相似性分析,确定病毒序列的相似性,并对病毒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共捕获8属11种203只小型兽类,高通量测序在小型兽类中共获得核酸序列836921条,分析发现小型兽类携带有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指环病毒(Anellovirus)、圆环病毒(Circovirus)、博卡病毒(Bocavirus)、冠状病毒(Coronavirus)、细小病毒(Parvovirus)和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等病毒。对剑川县203只小型兽类中戊型肝炎病毒进行检测,阳性6份,感染率为2.96%(6/203)。获得3株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其中来自黄胸鼠(Rattus tanezumi)的病毒株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及香港的来自褐家鼠(R.norvegicus)的戊型肝炎病亲缘关系最接近,核苷酸水平同源性为87.00%。本研究来自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的戊型肝炎病毒与课题组此前在丽江市从齐氏姬鼠(A.chevrieri)获得的病毒株亲缘关系最为接近,核苷酸水平同源性为93.00%。而黄胸鼠与齐氏姬鼠来源的戊型肝炎病史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核苷酸水平同源性为65.00%。本研究所建立的戊型肝炎病毒系统进化树中,黄胸鼠携带戊型肝炎聚在HEV-C1基因型,齐氏姬鼠携带戊型肝炎病毒聚在HEV-C3基因型。结论:剑川县小型兽类携带有多种病毒;从黄胸鼠和齐氏姬鼠中获得3个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黄胸鼠所携带戊型肝炎病毒为HEV-C1,齐氏姬鼠所携带戊型肝炎病毒为HEV-C3。
李瑞新[6](2020)在《禽戊型肝炎病毒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枯草芽孢杆菌的益生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禽戊型肝炎是由禽戊型肝炎病毒(Avian Hepatitis E virus,aHEV)引起的一种急性肝炎疾病。据报道致病性aHEV主要侵害成年母鸡,常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并且在对肠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时可发现aHEV的存在,提示保护肠道在防控该病中的重要性。2016年以来,我国多个大型养殖场出现了严重的肝脏脾脏肿大和肝脏破裂出血综合征,成年鸡综合死亡率大幅升高并严重影响雏鸡孵化及育成,从多个患病鸡群中检出aHEV,同时总体发病日龄有逐渐前移的趋势,而目前对aHEV感染雏鸡的研究较少。枯草芽孢杆菌是常见的肠道益生菌,在动物机体肠道内能快速黏附定植并繁殖,使失调的微生态恢复到平衡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本研究构建了aHEV感染SPF雏鸡发病模型,对枯草芽孢杆菌鉴定和驯化的基础上观察了其对辅助雏鸡抵抗aHEV感染的拮抗效果。将1日龄SPF母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感染组1周龄时经口灌服攻毒VaHEV-HB株,对照组口服PBS对照,观察死亡和发病情况。2周龄时测量体重并对每组10只小鸡实施安乐死,并收集肝脏,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组织称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各器官提取RNA以qRT-PCR方法检测HEV病毒载量。在无菌条件下取剖检鸡的盲肠内容物,用Hi Pure Stool DNA Kit B试剂盒从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扩增16S r RNA的V3+V4区后对其进行上机分析,进行肠道微生物菌群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死亡率为20%,而对照组无死亡情况。攻毒组小鸡的体重显着小于对照组,差异在20g左右。感染VaHEV-HB会引起肝脏和脾脏的肿大,感染组肝脏比重在7%-13%之间,而对照组为4%-8%之间;感染组脾脏比重在2.7%左右,对照组脾脏比重在1.8%左右,差异显着。肠道微生物菌群分析结果显示禽HEV感染组与对照组肠道微生物组差异明显,而组内不同样品之间差异性较小,说明禽HEV感染能引发不同个体相同普遍且显着的微生物组变化。aHEV感染组厚壁菌门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但变形菌门丰度显着低于后者。体重与肠道菌群分布有关,肠内厚壁菌门数量增多导致更有效吸收食物中的热量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取从土壤中分离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在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的基础上使用细菌16S r RNA通用引物(27f-1492r)鉴定,经鉴定后的单菌落分别在PH值为2,3,4,5,6,7,8的LB液体培养基和胆盐浓度分别为0.5g/L,1g/L,1.5g/L,2g/L,2.5 g/L,3 g/L,3.5 g/L,4 g/L的培养基中进行耐酸性和耐胆盐驯化。将1日龄SPF母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灌服无菌LB;单纯攻毒组在一周龄灌服VaHEV-HB株;第三组于1周龄攻毒后连续灌服驯化过的枯草芽孢杆菌1周;第四组于1日龄只灌服驯化过的枯草芽孢杆菌连续灌服一周。全程记录各组雏鸡的死亡率,称取体重和各器官重量并计算免疫器官指数,抗凝血提取RNA以qRT-PCR方法检测HEV病毒载量。剖杀后收集每只鸡的盲肠无菌取盲肠内容物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单纯灌服枯草芽孢杆菌的组均没有死亡,攻毒组死亡率为20%,灌服驯化菌的组不仅死亡率降至10%,其体重高于对照组和攻毒组,肝脏比重相对于攻毒组9%-11%的显着降低,为4%-6%。肠道微生物菌群分析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治疗组与对照组肠道微生物组差异明显,而组内不同样品之间差异性较小,治疗组的肠道菌群趋于正长,肠道微生态恢复稳定,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引发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本实验构建了aHEV感染雏鸡的发病模型,在观察了病毒致病性基础上分析了aHEV感染诱发的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进一步通过分离和驯化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其能够降低禽戊型肝炎病毒对肠道的损伤,降低了aHEV感染诱发的死亡率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毒在肠道内的增殖和侵害。为了解aHEV致病性提供了更多参考数据并提出了可能的辅助防控措施。
蒋伟华[7](2020)在《2016-2018年重医附一院感染科住院肝病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文中指出目的:探讨2016-2018年重医附一院感染科住院肝病患者的病因构成情况,为今后更加快速及准确的诊断疾病提供方向,也为肝病住院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提供基础。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医附一院感染科收治的住院肝病患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按年度统计出住院患者的肝病种类、例数、性别、临床转归,分析近3年肝病病因的构成情况。结果:肝病住院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总体以肝炎患者为主,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多见,乙型病毒性肝炎占绝大多数,但总体占比有下降趋势。导致肝硬化的病因中,乙肝后肝硬化占主导。肝衰竭患者占肝病住院患者的1/5左右,其中以肝炎病毒导致肝衰竭所占比例最大。肝病住院患者总体好转率呈升高趋势。结论:肝病住院患者以男性患者为主,病毒性肝炎占主导,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虽然占第一位,但住院患者人数逐年下降,肝衰竭患者比例有所减少,总体好转率有所提高。
徐颖[8](2020)在《HEV ORF2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及用于病毒检测的研究》文中指出戊型肝炎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发病率已超过甲肝,是我国急性肝炎的主要类型。HEV基因组全长序列含有3个开放蛋白编码框(ORF13),其中ORF2基因编码HEV的主要结构蛋白。ORF2蛋白免疫原性强且包含中和表位集中区域。目前已有基于HEV ORF2蛋白研发的HEV抗原检测试剂盒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监测中,但对于农村地区和城镇社区基层医疗单位,需要更快速、便捷的HEV抗原检测方法。本研究前期制备出多株抗HEV ORF2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实验对单抗进行型别分析,比较单抗间亲和力差异,筛选出与抗原结合能力强、具有广谱性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和竞争抑制ELISA实验对单克隆抗体识别ORF2抗原的空间位点及空间位置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HEV疫苗免疫后兔血清和自然感染者血清分析抗体优势表位,为HEV诊断、疫苗及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将上述优势抗体进行组合,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研制HEV尿液抗原检测的免疫荧光试剂,并对该快检试剂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在制备的26株抗HEV ORF2单克隆抗体中,共筛选出8株与HEV ORF2抗原亲和力高且广谱的单抗。这些单抗重链型别为Ig G,轻链型别为Kappa,其中3株单抗的抗原表位为线性表位,另外5株单抗需进一步分析。将筛选的8株单抗和已公开报道的3株HEV ORF2中和性单抗按照抗原位点的空间位置关系分为四组,利用HEV疫苗免疫后兔血清和自然感染者血清分析抗体优势表位,发现第三组单抗(编号为8#、15#、17#、34#、58#、77#)是疫苗接种后血清和自然感染后血清中的优势抗体,其中17#单抗对自然感染后血清和抗原结合的阻断效果更加明显。将上述优势单抗进行两两组合,选择编号为15#和34#的单抗制作成免疫荧光检测试剂,该试剂能够成功检测出戊型肝炎患者尿液样本中的HEV抗原,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96.9%。对免疫荧光快检试剂进行优化后,灵敏度与特异度有所提高。将HEV阳性尿液样本系列稀释,免疫荧光快检试剂能检测到的终点稀释度较低于HEV抗原检测试剂盒,需进一步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对8株HEV ORF2单抗进行亲和力、型别及抗原表位等方面系统分析,发现了6株在戊肝疫苗接种后兔血清和自然感染HEV患者血清中占据表位优势的HEV ORF2单抗,其中1株单抗在自然感染者血清中的表位优势明显高于疫苗接种后的机体血清,提示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抗体可能不足以全面保护机体预防HEV病毒的感染。利用优势单抗制备出的免疫荧光快检试剂,能够检测出HEV患者尿液中的戊肝抗原,但灵敏度需进一步提高。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初步显示了其临床应用潜力。
岳娜[9](2020)在《戊型肝炎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及干预策略评价》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全球因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导致44,000人死亡。我国戊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于2012年超过甲型肝炎,成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第一大疾病。研究目的是了解中国部分地区人群、猪和环境中的HE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戊型肝炎的干预策略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从而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HEV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1)基于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方法,了解人群与猪的HEV感染情况。(2)对江苏省某监测点采集上报的猪胆汁、人血清及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血清抗-HEV Ig G、抗-HEV Ig M、HEV RNA,同时利用荧光定量与测序分析,从基因层面分析HEV在生态环境、猪及猪制品和患者间的同源性。(3)利用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从社会角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戊肝疫苗接种进行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采用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和增量成本效用比(Incremental cost-utility ratio,ICUR)来确定优势策略,用敏感性分析来确定模型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1)中国大陆一般人群血清抗-HEV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阳性率为27.30%(95%CI:22.40%-32.20%),职业人群为47.40%(95%CI:40.10%-54.80%),猪群为66.40%(95 CI:61.70%-71.10%),人群抗-HEV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 M)血清阳性率为1.80%(95%CI:0.70%-2.90%)。年龄大于40岁者血清感染率较高,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高,在职业人群中,猪肉零售商血清感染率最高。职业人群血清感染率与成年猪(>3个月)血清感染率相关系数为0.88。(2)江苏省某监测点猪胆汁HEV RNA阳性率为2.90%,猪职业接触人群血清感染率为36.50%。40岁以上人群血清感染率高于40岁以下,且养殖工血清感染率最高为74.12%。疑似急性病毒性肝炎确诊戊型肝炎患者中,d4h基因型占比为68.57%。戊型肝炎感染者中,乙型肝炎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率为22.22%。(3)在中年慢性乙型肝炎人群中,相对于不接种,全部接种、筛选后接种的ICER依次为5.35万元/病例、3.00万元/病例,ICUR依次为27,362.52/QALY、15,300.10/QALY。老年患者中相比于不接种,全部接种、筛选后接种ICER为4.43万元/病例、2.08万元/病例,ICUR为22380.11元/QALY、10413.61元/QALY。研究结论:(1)猪职业接触人群的HEV感染情况高于一般人群,且地域、年龄和不同工种是影响血清感染率的重要因素。职业人群血清感染率与成年猪(>3个月)血清感染率存在相关性。(2)江苏省某监测点猪和人感染HEV具有同源性,年龄与工种影响血清感染率。(3)从社会角度出发,筛选后疫苗接种是戊肝散发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优势策略。
王鑫[10](2019)在《颗粒型免疫增强剂对病毒致死性攻毒小鼠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外部病原入侵的关键,但是固有免疫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且无特异性,而适应性免疫具有显着的特异性和相对更长的免疫持续时间。由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上述特征,对机体进行疫苗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相关病原体的作用。但是对于具有高度突变性的病原体,只要其关键表位出现了改变,就会导致适应性免疫产生的抗体失去中和能力,造成“脱靶”,从而使得这些高突变病毒的疫苗接种变得效率相对低下。这说明了适应性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对保守的病毒而言,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宿主免疫系统,但是对于容易突变的病毒,适应性免疫系统只能发挥相对有限的能力。流感病毒就是其中一种具有高度突变能力的病毒。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要基于世界范围的流感病毒流行情况,预测并推荐流感疫苗成份,导致流感疫苗的生产成为相对繁琐而紧张的过程,甚至可能由于预测错误导致“脱靶效果”。因此,探索新型流感疫苗的预防制剂和预防手段成为非常重要且具有实际需求的工作。而相比之下,同样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虽然相对突变性并不强,但是其疫苗研发经过了惨痛的经历,曾导致疫苗接种者的住院率显着上升,甚至有两名婴儿接种了疫苗后反而由于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而死亡。直到目前,世界范围内仍然没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上市,也没有特效药治疗。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所带来的危害在中国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许多人并不熟悉该病毒,甚至医院有时也会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误诊为流感病毒感染。由于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以及相对有限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本论文旨在研发新型的广谱预防性制剂,为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预防提供具有潜力的储备制剂。基于这个目标,本研究通过前期的筛选,发现了一种新型预防制剂FH-001。该制剂是以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了 80多年的铝佐剂为基础,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锌,共沉淀生成非定型的颗粒性免疫增强剂。通过使用课题组前期已经建立完善的小鼠攻毒模型发现,FH-001通过滴鼻给药后可以有效保护小鼠免受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攻毒,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和广谱性。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FH-001滴鼻给药产生的保护效果起效比疫苗接种更快,滴鼻给药后最多三天即可在小鼠模型中产生针对乙型流感病毒100%的保护效果,而健康人接种疫苗后至少需要半个月左右时间才能起到保护效果。保护效果的持续时间分析表明,FH-001滴鼻给药后产生的保护效果可以持续至少半个月(保护效果仍为100%)。更有意思的是,FH-001滴鼻给药后也能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的小鼠中产生与上述一致的预防保护效果,使其具有抵抗流感病毒致死性攻毒的能力。进一步通过分子细胞水平的机制研究以及流式质谱技术的应用,最终确定了与FH-001制剂保护效果有关的关键细胞亚群以及相关信号通路,分别是肺部驻留的肺泡巨噬细胞以及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这些结果综合说明:FH-001制剂在不含抗原的情况下即可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并产生具有广谱预防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攻毒的能力,这种保护效果不依赖于适应性免疫。由于FH-001制剂滴鼻给药表现出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加上其制备流程与铝佐剂一致,具有成本低、制备简单、批次间稳定性好的特点,这种“老药新用”的方式也将大幅提高该制剂的成药性,为应对新发突发的流感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提供一种策略性的预防制剂储备,并有潜力进一步开发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常用的流感或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性制剂;此外,除了研究固有免疫系统抵抗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能力,本论文在适应性免疫的激活方面,基于本实验室研发并转移给合作单位生产获批上市的第一支重组戊型肝炎病毒样颗粒疫苗,开展了与适应性免疫相关的关键表位免疫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为戊肝疫苗上市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更多支持。
二、住院肝炎病人戊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院肝炎病人戊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戊肝病毒新型复制子细胞系及沙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分子生物学概述 |
1.1 病毒基因组 |
1.2 HEV蛋白功能 |
1.2.1 ORF1 蛋白 |
1.2.2 ORF2 蛋白 |
1.2.3 ORF3 蛋白 |
2 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情况概述 |
2.1 HEV的地理分布情况 |
2.2 HEV跨物种传播情况 |
2.3 HEV慢性感染情况 |
3 HEV细胞培养体系及入侵机制研究进展 |
3.1 HEV感染性克隆的研究进展 |
3.2 HEV细胞培养体系研究进展 |
3.3 HEV入侵机制 |
4 HEV动物感染模型研究进展 |
4.1 非人灵长类HEV感染模型 |
4.2 鼠类HEV感染模型 |
4.2.1 肝脏人源化小鼠感染模型 |
4.2.2 大鼠感染模型 |
4.2.3 沙鼠感染模型 |
4.3 猪HEV感染模型 |
4.4 新西兰大白兔HEV感染模型 |
4.5 鸡HEV感染模型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HEV RNA复制子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
1 引言 |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菌株、抗体、HEV感染性克隆等材料 |
3.2 主要试剂与溶液 |
3.2.1 转染及细胞培养实验相关试剂 |
3.2.2 分子克隆实验相关试剂 |
3.2.3 Western Blot实验相关试剂 |
3.2.4 其他试剂 |
3.3 试剂与溶液配制 |
3.3.1 免疫荧光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
3.3.2 蛋白电泳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
3.3.3 Northern Blot相关试剂的配制 |
3.3.4 细菌培养相关试剂的配制 |
4 实验方法 |
4.1 HEV复制子载体p6-EGFPZeocin(p6-EZ)的构建 |
4.1.1 融合PCR |
4.1.2 DNA琼脂糖胶回收方法 |
4.1.3 酶切PCR融合产物和载体并用T4 DNA酶连接 |
4.1.4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
4.2 HEV复制子载体p6-EZ的线性化及体外转录 |
4.3 Northern Blot检测HEV复制子p6-EZ细胞系 |
4.3.1 Trizol法提取RNA |
4.3.2 Notthern Blot的操作方法 |
4.4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4.5 Western Blot的操作方法 |
4.6 细胞传代的操作方法 |
4.7 Lipo3000 转染操作方法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构建基因3型HEV复制子p6-EGFAZeocin(p6-EZ)载体 |
5.2 以HEV复制子p6-EZ为模板进行体外转录 |
5.3 HEV复制子细胞系的筛选及阳性率鉴定 |
5.4 RNA水平上证明细胞系中存在HEV复制子 |
5.4.1 Northern Blot检测细胞系中存在HEV复制子的基因组RNA |
5.4.2 IFA检测到HEV复制子细胞系中存在双链RNA(dsRNA) |
5.5 蛋白水平上证明细胞系中存在HEV复制子 |
5.6 HEV复制子细胞系稳定性检测 |
6 讨论 |
第二章 基因3 型HEV沙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
1 引言 |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小分子抑制剂、HEV活病毒及实验动物 |
3.2 主要试剂与溶液 |
4 实验方法 |
4.1 动物实验 |
4.1.1 沙鼠肝内接种“加帽”的基因3型HEV RNA |
4.1.2 沙鼠灌胃接种基因3 型rHEV |
4.1.3 腹腔接种rHEV导致沙鼠感染并导致肝脏出现病理损伤 |
4.1.4 基因3 型HEV沙鼠感染模型测试利巴韦林和干扰素抗病毒效果 |
4.1.5 沙鼠肝内接种“加帽”的基因 1 型和基因 4型HEV RNA |
4.2 Trizol法提取RNA |
4.3 RT-qPCR检测方法 |
4.4 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评价(IHC)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肝内接种“加帽”的HEV RNA导致沙鼠感染 |
5.1.1 鉴定体外转录获得的HEV RNA质量 |
5.1.2 肝内接种“加帽”HEV RNA导致沙鼠粪便排毒和内脏器官感染 |
5.1.3 肝内接种“加帽”HEV RNA导致沙鼠血清中HEV IgG抗体转阳 |
5.1.4 肝内接种“加帽”HEV RNA后,在肝脏中检测到HEV活病毒 |
5.1.5 沙鼠感染HEV导致肝脏出现病理损伤 |
5.2 灌胃接种rHEV导致沙鼠感染并出现肝脏病理损伤 |
5.3 腹腔接种rHEV导致沙鼠感染 |
5.3.1 腹腔接种rHEV导致沙鼠粪便排毒和内脏器官的感染 |
5.3.2 腹腔接种rHEV导致沙鼠血清中HEV IgG抗体转阳 |
5.3.3 腹腔接种rHEV导致沙鼠肝脏出现病理损伤 |
5.3.4 腹腔接种rHEV沙鼠肝脏研磨液中检测到HEV活病毒 |
5.4 HEV沙鼠感染模型评价利巴韦林和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 |
5.4.1 沙鼠感染HEV早期,利巴韦林和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 |
5.4.2 当体内HEV强感染时,利巴韦林和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 |
5.5 沙鼠肝内接种基因4型HEV“加帽”RNA导致感染 |
6 讨论 |
第三章 HEV感染抑制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激活 |
1 引言 |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质粒、抗体 |
3.2 主要试剂与溶液 |
4 实验方法 |
4.1 动物实验 |
4.2 Western Blot的操作方法 |
4.3 Trizol法提取RNA |
4.4 RT-qPCR检测方法 |
4.5 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评价(IHC)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TBK1 抑制剂对S10-3-EZ中 HEV复制子的影响 |
5.2 TBK1 抑制剂对HEV活病毒感染的影响 |
5.3 Ⅰ型干扰素通路对S10-3-EZ中 HEV复制子的影响 |
5.4 S10-3-EZ和S10-3 天然免疫应答的差异 |
5.5 TBK1 小分子抑制剂对HEV在沙鼠体内感染的影响 |
6 讨论 |
第四章 HEV抗病毒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药物抗病毒机制初探 |
1 引言 |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与siRNA |
3.2 主要试剂与溶液 |
4 实验方法 |
4.1 Trizol法提取RNA |
4.2 RT-qPCR检测方法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IFN-α在两种HEV复制子细胞系中的抗病毒作用 |
5.2 利巴韦林在两种HEV复制子细胞系中的抗病毒作用 |
5.3 siRNA在 HEV复制子细胞系中的抗病毒作用 |
5.4 利用HEV复制子细胞系对小分子抑制剂库进行高通连筛选 |
5.5 HSP90 抑制剂在HEV复制子细胞系中的抗病毒作用 |
5.6 HSP90 小分子抑制剂导致ORF1 降解 |
6 讨论 |
第五章 通过沙鼠感染模型评价抗病毒药物对HEV的抑制作用 |
1 引言 |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材料 |
3.1 细胞、小分子抑制剂和实验动物 |
3.2 主要试剂与溶液 |
4 实验方法 |
4.1 动物实验 |
4.1.1 测试NVP-HSP90 抑制沙鼠体内HEV感染的最低有效剂量 |
4.1.2 优化NVP-HSP90 治疗HEV在沙鼠体内感染的用药顺序 |
4.1.3 测试HEV在沙鼠体内强烈感染时NVP-HSP90 的抗病毒效果 |
4.1.4 测试NVP-HSP90 抑制基因4型HEV在沙鼠体内感染的效果 |
4.2 Trizol法提取RNA |
4.3 RT-qPCR检测方法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优化NVP-HSP90 治疗沙鼠感染HEV的给药剂量 |
5.2 HEV在沙鼠体内强烈感染时NVP-HSP90 的治疗效果 |
5.3 检测抗病毒药物对沙鼠感染基因4 型HEV的治疗作用 |
6 讨论 |
全文总结 |
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附录二 主要成果情况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三县(市)鼠形动物戊肝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1 前言 |
1.1 戊型肝炎病毒 |
1.1.1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分型 |
1.1.2 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
1.2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 |
1.2.1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 |
1.2.2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
1.2.3 香港鼠传人戊肝案例 |
1.3 家鼠鼠疫疫源地概况及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本采集 |
2.2 实验仪器设备、试剂及耗材 |
2.3 实验方法 |
2.3.1 肝脏样本RNA提取 |
2.3.2 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3 普通PCR |
2.3.4 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
2.3.5 PCR产物序列测定 |
2.3.6 系统进化及序列同源性分析 |
2.3.7 资料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鼠形动物调查及RNA提取情况 |
3.2 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
3.3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测序结果及系统发育分析 |
3.3.1 普通PCR扩增产物结果 |
3.3.2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同源性分析 |
3.3.3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4 不同影响因素鼠形动物大鼠HEV感染状况分析 |
3.4.1 不同地区鼠形动物大鼠HEV感染情况 |
3.4.2 不同种类鼠形动物大鼠HEV感染情况 |
3.4.3 不同性别鼠形动物大鼠HEV感染情况 |
3.4.4 不同生境鼠形动物大鼠HEV感染情况 |
4 讨论 |
4.1 A物种戊型肝炎病毒与C物种戊型肝炎病毒的区别与联系 |
4.2 家鼠鼠疫疫源地鼠形动物感染大鼠HEV状况分析 |
4.3 家鼠鼠疫疫源地鼠形动物感染大鼠HEV影响因素分析 |
4.4 普通PCR产物电泳结果分析 |
4.5 大鼠HEV基因多态性分析 |
4.6 HEV临床诊断方法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戊型肝炎病毒与鼠形动物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2010至2019年重庆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戊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
(5)剑川县小型兽类携带病毒宏基因组及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戊型肝炎病毒 |
1.2 宏基因组学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剑川县小型兽类携带病毒宏基因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小型兽类样品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型兽类肝组织样品处理 |
2.2.2 高通量样品的准备 |
2.2.3 核酸提取 |
2.2.4 高通量样品扩增处理 |
2.2.5 凝胶电泳 |
2.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剑川县小型兽类携带戊型肝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小型兽类样品采集 |
3.2 实验方法 |
3.2.1 小型兽类肝组织样品处理 |
3.2.2 病毒核酸提取 |
3.2.3 戊型肝炎病毒检测 |
3.2.4 凝胶电泳 |
3.2.5 PCR产物胶回收 |
3.2.6 分子克隆 |
3.2.7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剑川县小型兽类携带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现况调查 |
3.3.2 戊型肝炎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剑川县戊型肝炎病毒的全基因组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小型兽类肝组织样品处理 |
4.2.2 病毒核酸提取 |
4.2.3 全基因组扩增 |
4.2.4 凝胶电泳 |
4.2.5 PCR产物胶回收 |
4.2.6 分子克隆 |
4.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戊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禽戊型肝炎病毒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枯草芽孢杆菌的益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戊型肝炎病毒概况 |
1.1.1 戊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及命名 |
1.1.2 戊型肝炎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 |
1.1.3 戊型肝炎病毒的的编码蛋白 |
1.1.4 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 |
1.1.5 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机制研究 |
1.1.6 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及症状 |
1.2 禽戊型肝炎病毒概述 |
1.2.1 禽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
1.2.2 禽戊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症状及病变 |
1.2.3 禽戊型肝炎病毒在鸡体内的复制部位 |
1.3 枯草芽孢杆菌概述 |
1.3.1 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 |
1.3.1.1 调节消化道微生态平衡 |
1.3.1.2 生物夺氧作用 |
1.3.1.3 增加动物免疫抗病能力 |
1.3.1.4 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
1.3.1.5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1.3.1.6 生物拮抗作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毒株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2.1 试剂 |
2.1.2.2 主要仪器 |
2.1.2.3 培养基及相关试剂 |
2.2 禽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雏鸡致病模型 |
2.2.1 动物试验设计方案 |
2.2.2 试验动物的死亡率 |
2.2.3 体重及免疫器官指数 |
2.2.4 血液中病毒载量的检测 |
2.2.4.1 血液中RNA的提取 |
2.2.4.2 RT-PCR反应 |
2.2.4.3 荧光定量RT-PCR |
2.2.5 肝脏和脾脏组织中的病毒载量检测 |
2.2.6 肠道微生物菌群检测 |
2.2.6.1 测序数据处理 |
2.2.6.2 PCoA分析 |
2.2.6.3 数据注释和差异分析 |
2.3 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驯化 |
2.3.1 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培养 |
2.3.2 枯草芽孢杆菌的革兰氏染色鉴定 |
2.3.3 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鉴定 |
2.3.3.1 提取菌液DNA |
2.3.3.2 PCR扩增16Sr RNA |
2.3.3.3 回收产物的纯化 |
2.3.3.4 测序及基因比对 |
2.3.4 枯草芽孢杆菌的人工驯化 |
2.3.4.1 枯草芽孢杆菌耐酸性驯化 |
2.3.4.2 枯草芽孢杆菌的耐胆盐驯化 |
2.4 枯草芽孢杆菌对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拮抗作用 |
2.4.1 动物实验设计方案 |
2.4.2 试验各组鸡群死亡率 |
2.4.3 体重及免疫器官指数 |
2.4.4 血液中病毒载量的检测 |
2.4.5 肝脏和脾脏组织中的病毒载量检测 |
2.4.6 肠道微生物菌群分析 |
3 结果 |
3.1 禽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雏鸡的发病模型 |
3.1.1 实验动物死亡率 |
3.1.2 体重及免疫器官指数 |
3.1.3 血液中病毒载量 |
3.1.4 肝脏和脾脏组织中的病毒载量 |
3.1.5 肠道微生物菌群分析 |
3.1.5.1 原始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 |
3.1.5.2 PCoA分析 |
3.1.5.3 数据注释及差异分析 |
3.1.5.4 不同分类水平微生物组差异分析 |
3.1.5.5 属水平物种进化分析 |
3.2 枯草芽孢杆菌对戊型肝炎病毒的拮抗作用结果 |
3.2.1 实验动物死亡率 |
3.2.2 体重及免疫器官指数 |
3.2.3 血液中病毒载量 |
3.2.4 肝脏和脾脏组织中的病毒载量 |
3.2.5 肠道微生物菌群分析 |
3.2.5.1 原始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5.2 PCoA分析 |
3.2.5.3 数据注释及差异分析 |
3.2.5.4 不同分类水平微生物组差异分析 |
3.2.5.5 属水平物种进化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2016-2018年重医附一院感染科住院肝病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不同病因肝病发病率变化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HEV ORF2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及用于病毒检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戊型肝炎抗原结构分析 |
1.2.2 单克隆抗体研究技术现状及分析 |
1.2.3 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技术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系 |
2.1.2 HEV ORF2 段抗原蛋白 |
2.1.3 抗HEV ORF2 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
2.1.4 HEV自然感染者血清 |
2.1.5 戊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兔血清 |
2.1.6 HEV抗原阳性样品 |
2.1.7 实验动物 |
2.1.8 常用试剂 |
2.1.9 常用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HEV ORF2 段抗原蛋白浓度测定 |
2.2.2 HEV ORF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
2.2.3 免疫兔血清的制备 |
2.2.4 单克隆抗体与不同抗原的亲和力比较 |
2.2.5 单克隆抗体的分型 |
2.2.6 单克隆抗体对应的抗原表位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2.2.7 单克隆抗体对应的抗原表位空间位置关系分析 |
2.2.8 单克隆抗体在血清中的表位优势分析 |
2.2.9 免疫荧光快检试剂的制备 |
2.2.10 阳性样品的核酸提取及定量 |
2.2.11 抗原检测方法(免疫荧光法) |
2.2.12 抗原检测方法(ELISA) |
2.2.13 免疫荧光快检试剂的优化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HEV ORF2 段单克隆抗体与不同抗原的亲和力分析 |
3.2 HEV ORF2 段单克隆抗体特征分析 |
3.2.1 单克隆抗体型别分析 |
3.2.2 单克隆抗体对应的抗原表位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3.2.3 HEV ORF2 单克隆抗体抗原结合表位分析 |
3.3 HEV ORF2 单克隆抗体的表位优势分析 |
3.3.1 HEV ORF2 单克隆抗体在疫苗免疫后血清中的表位优势 |
3.3.2 HEV ORF2 段单克隆抗体在自然感染者血清中的表位优势 |
3.4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
3.4.1 免疫荧光快检试剂的制备 |
3.4.2 免疫荧光快检试剂的性能评价 |
3.4.3 免疫荧光快检试剂的优化 |
3.4.4 免疫荧光快检试剂优化后性能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戊型肝炎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及干预策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大陆人群和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1.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被纳入研究的检索结果及特征 |
2.2 方法质量学 |
2.3 异质性和发表偏倚 |
2.4 不同群体间的感染率和关系 |
2.5 人群和猪群亚组分析 |
2.6 人群与猪血清感染率相关性 |
2.7 敏感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二章 江苏省戊肝监测点生态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实验室检测原理 |
1.4 实验操作步骤 |
1.5 质量控制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猪群 |
2.2 猪职业接触人群 |
2.3 急性戊型肝炎肝炎患者 |
2.4 江苏省某监测点水样检测情况 |
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Markov模型对乙肝戊肝重叠感染人群免疫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免疫策略 |
1.3 决策树-Markov模型 |
1.4 模型参数确定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决策树-Markov模型 |
2.2 中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戊肝免疫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
2.3 慢性乙型肝炎老年人群戊肝免疫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戊型肝炎生态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颗粒型免疫增强剂对病毒致死性攻毒小鼠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流感病毒概述 |
1.1.1 流感病毒的结构及其编码的蛋白 |
1.1.2 流感病毒的感染传播 |
1.1.3 流感病毒的进化 |
1.1.4 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 |
1.1.5 针对流感病毒的适应性免疫预防手段 |
1.1.6 针对流感病毒的固有免疫预防手段 |
1.2 呼吸道合胞病毒概述 |
1.2.1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编码蛋白 |
1.2.2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情况 |
1.2.3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预防 |
1.3 戊型肝炎病毒概述 |
1.4 本研究的背景概述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仪器 |
2.2 主要试剂及实验动物 |
2.2.1 流感病毒 |
2.2.2 呼吸道合胞病毒 |
2.2.3 实验动物 |
2.2.4 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实验相关试剂与细胞 |
2.3 实验相关的培养基与缓冲液的配置 |
2.3.1 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溶液的配制 |
2.3.2 细胞培养实验相关溶液的配制 |
2.3.3 抗原和分子检测用溶液的配置 |
2.3.4 流感病毒的培养及检测相关溶液和缓冲液配置 |
2.4 相关实验方法流程 |
2.4.1 常规分子克隆实验方法 |
2.4.2 常规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2.4.3 流感病毒相关实验方法 |
2.4.4 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实验方法 |
2.4.5 戊型肝炎病毒鼠单抗制备与纯化 |
2.4.6 酶联免疫吸附法 |
2.4.7 肺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抗体标记及流式检测 |
2.4.8 质谱流式细胞实验 |
2.4.9 小鼠肺部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 |
2.4.10 小鼠动物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非特异激活小鼠肺部固有免疫系统抵抗呼吸道病毒的研究 |
3.1.1 铝佐剂或复合佐剂滴鼻给药可快速预防致死剂量乙型流感病毒的攻毒 |
3.1.1.1 铝佐剂或复合佐剂的给药途径与抗流感保护效果的关系 |
3.1.1.2 铝佐剂或复合佐剂的保护效果具有量效关系 |
3.1.1.3 复合佐剂保护效果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 |
3.1.1.4 铝佐剂或复合佐剂滴鼻给药组小鼠攻毒后肺部组织学分析 |
3.1.1.5 铝佐剂或复合佐剂滴鼻给药预防致死剂量乙型流感病毒攻毒的小结 |
3.1.2 复合佐剂的预防保护效果与适应性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
3.1.2.1 复合佐剂给药后和攻毒后的功能性抗体水平及各亚型抗体变化分析 |
3.1.2.2 复合佐剂给药后肺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B细胞出现募集 |
3.1.2.3 复合佐剂给药后肺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细胞出现募集 |
3.1.2.4 复合佐剂滴鼻给药对重症免疫联合缺陷小鼠具有保护效果 |
3.1.2.5 复合佐剂的预防保护效果与适应性免疫的相关性研究的小结 |
3.1.3 复合佐剂的预防保护效果与固有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
3.1.3.1 自然杀伤细胞不是复合佐剂保护效果的关键细胞亚群 |
3.1.3.2 复合佐剂滴鼻后小鼠肺部单核细胞显着募集 |
3.1.3.3 复合佐剂滴鼻后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比例减少 |
3.1.3.4 复合佐剂滴鼻给药后的关键细胞亚群为肺泡巨噬细胞 |
3.1.3.5 复合佐剂的预防保护效果与固有免疫的相关性研究小结 |
3.1.4 复合佐剂的预防保护效果与干扰素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
3.1.4.1 复合佐剂的预防保护效果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有关 |
3.1.4.2 Ⅰ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的预防保护效果 |
3.1.4.3 复合佐剂的预防保护效果与干扰素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小结 |
3.1.5 铝佐剂和复合佐剂的治疗效果研究以及预防效果广谱性研究 |
3.1.5.1 铝佐剂和复合佐剂的治疗效果研究 |
3.1.5.2 铝佐剂和复合佐剂滴鼻给药具有广谱的抗病毒预防效果 |
3.1.5.3 铝佐剂和复合佐剂治疗效果研究以及预防效果广谱性相关性研究小结 |
3.1.6 非特异激活小鼠肺部固有免疫系统抵抗呼吸道病毒的研究总结 |
3.2 重组疫苗刺激适应性免疫的关键表位免疫化学平台的应用 |
3.2.1 冷冻保存后戊肝疫苗成品抗原性不稳定 |
3.2.2 无添加抗生素和硫柳汞工艺生产的戊肝疫苗成品抗原性存在下降趋势 |
3.2.3 戊肝疫苗成品五十度热加速后相对抗原性无显着下降 |
3.2.4 重组疫苗刺激适应性免疫关键表位免疫化学平台应用研究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复合佐剂滴鼻给药后对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影响 |
4.2 非特异激活肺部固有免疫预防呼吸道相关病毒的前景与挑战 |
4.3 重组疫苗刺激适应性免疫关键表位免疫化学平台的重要性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奖励 |
致谢 |
四、住院肝炎病人戊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戊肝病毒新型复制子细胞系及沙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 徐令东. 浙江大学, 2021
- [2]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三县(市)鼠形动物戊肝感染情况调查[D]. 张垚. 大理大学, 2021(09)
- [3]2010至2019年重庆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特征分析[D]. 石杉.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戊型肝炎对乙型肝炎感染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刘学亮,匡兆年,翟惠丽.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0(04)
- [5]剑川县小型兽类携带病毒宏基因组及戊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刘涓. 大理大学, 2020(05)
- [6]禽戊型肝炎病毒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枯草芽孢杆菌的益生作用[D]. 李瑞新.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7]2016-2018年重医附一院感染科住院肝病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D]. 蒋伟华.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HEV ORF2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及用于病毒检测的研究[D]. 徐颖. 河北大学, 2020(08)
- [9]戊型肝炎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及干预策略评价[D]. 岳娜. 东南大学, 2020(01)
- [10]颗粒型免疫增强剂对病毒致死性攻毒小鼠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鑫.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