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电点除蛋白的pH值对螺旋藻酸性多糖硫酸基团含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旗,卢珍华,黄世英,李桂玲,李健[1](2020)在《钝顶螺旋藻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文中提出以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藻粉为原料,采用热碱浸提法提取螺旋藻中多糖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对螺旋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用等电点沉淀与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技术联用工艺进行脱蛋白,并与Sevag法脱蛋白作对比。同时,对比探究了不同浓度下螺旋藻多糖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其对正常细胞LO2和肿瘤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为提取时间,当料液比(m∶V)为1∶20、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 h、碱液质量分数为1.25%时,多糖提取率为8.78%;等电点沉淀与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技术联用工艺法的多糖得率(7.55%)及蛋白质脱除率(89.54%)均高于Sevag法的多糖得率(6.33%)及蛋白质脱除率(48.40%);螺旋藻多糖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500~2 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螺旋藻多糖对LO2细胞无毒,对HepG2细胞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雷铮宇[2](2020)在《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和抗炎症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多糖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几乎在所有生物中都有分布。目前,多糖因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等众多的生物活性,已成为了低毒、高效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而微藻多糖的结构与活性随藻种属及培养条件不同而具有显着差异,是天然活性多糖研究的重要资源。本论文以原始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为受试对象,考察了光照时长和盐胁迫对其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此外,进一步地纯化小球藻分泌的胞外多糖,并分析其结构特征、探究其生物活性,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研究发现光照周期和培养基盐度对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泌具有显着影响,与正常培养基盐度、全黑暗异养培养条件相比,光照:黑暗周期为8h:16h,培养基盐度为10‰时,小球藻胞外多糖产量增加60%,其值为0.297±0.01 g/L。2)通过醇沉浓缩、Sevag除蛋白、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后,纯化得到分子质量分别为131 k Da和170k Da的单一多糖组分CPEPS-A1和CPEPS-B1。3)进一步分析多糖的化学组成发现CPEPS-A1和CPEPS-B1都是由糖和脂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CPEPS-A1组分中糖成分所占质量比重为62.66±0.42%,由木糖、甘露糖和核糖按摩尔百分比19.81:79.93:0.25组成,CPEPS-B1组分的糖成分所占质量比重为82.58±1.69%,单糖组分为鼠李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其摩尔百分比为10.22:46.10:17.98:25.62。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小球藻胞外多糖结构,结果表明CPEPS-A1和CPEPS-B1组分的多糖结构中均具有α和β糖苷键构型,但CPEPS-A1由一个α型糖环和两个β型糖环的单糖组成,CPEPS-B1的单糖构成单元含有一个α型糖环和三个β型糖环。4)小球藻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炎症活性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对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中CPEPS-A1组分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更强的清除活性,其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103±0.001、0.362±0.003和0.093±0.003 mg/m L;同时,CPEPS-A1和CPEPS-B1组分都能明显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因子分泌,其抗炎症活性基本与多糖作用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CPEPS-B1组分具有更显着的抗炎症能力,当作用浓度为1000μg/m L时,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内i NOS含量以及释放的ROS、IL-6和TNF-α含量分别下降48.6%、55.4%和59.1%。以上研究结果初步探究了光照时长和盐度胁迫对小球藻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选取了合适的光照和盐度胁迫显着提高了多糖产量,同时,本研究鉴定了小球藻胞外多糖CPEPS-A1和CPEPS-B1组分的单糖组成、官能团、糖苷键和糖环构型,也对两种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炎症活性进行了探究,为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蔡苗苗[3](2020)在《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的制备、纯化及结构鉴定》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不断进步和养殖规模逐渐扩大,蜈蚣藻的加工利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关于蜈蚣藻源活性物质的研究集中于萜类、多糖类物质的提取和活性研究,而对于蜈蚣藻蛋白质和多肽的研究少之甚少。因此,为促进蜈蚣藻的开发利用,本文以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为原料,研究了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了其性质;研究了蛋白质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究了脱色对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进行了纯化和鉴定,并通过数据库和在线工具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以舌状蜈蚣藻为原料,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探究不同破壁技术对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提取效果,发现溶胀法、反复冻融法、珠磨法的最高蛋白质提取率分别为(29.66±0.86)%、(24.52±0.04)%、(26.52±0.79)%,均低于超声波辅助水提法。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60 m L·g-1,超声全程时间60 min,超声功率1440 W,p H6.0,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到58.16%。利用盐析法沉淀蛋白质,发现硫酸铵盐析法沉淀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最佳饱和度为65%,此时蛋白质回收率最大,为(84.19±0.71)%。对舌状蜈蚣藻蛋白质进行了SDS-PAGE分析,发现舌状蜈蚣藻蛋白质主要分子量范围在16~66 k Da。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蛋白质在1~8 mg·m L-1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其质量浓度为8 mg·m L-1时的还原力为(0.43±0.01),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4.00±0.97)mg·m L-1,对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3.96±0.99)mg·m L-1。第二部分: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以舌状蜈蚣藻蛋白质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Protamex1.5L和中性蛋白酶进行水解,比较各种酶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发现中性蛋白酶水解舌状蜈蚣藻蛋白质1 h的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最高,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3.96±0.41)mg·m L-1,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0.88±0.13)mg·m L-1,且当其质量浓度为8 mg·m L-1时,其还原力为(0.487±0.007)。为探究色基对蜈蚣藻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舌状蜈蚣藻蛋白质酶解产物进行脱色处理,发现活性炭脱色后,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下降。中性蛋白酶酶解1 h的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下降了5.62%、7.86%。第三部分:酶解产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通过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技术对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进行纯化,共分离获得三个组分。比较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发现组分F3抗氧化活性最高,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IC50为(2.43±0.59)mg·m L-1,质量浓度4 mg·m L-1时还原力为(0.263±0.005)。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对高活性组分F3进行分析鉴定,共获得10种多肽。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10种多肽的理化性质、毒性、致敏性、ADMET性质等,筛选出其中一种多肽(LYEEMKESKVINADK)可能是良好的新型抗氧化活性肽。
刘言炜[4](2018)在《巢湖蓝藻多糖的提纯方法及基本性质研究》文中提出对巢湖中打捞上来的新鲜蓝藻实现高附加值利用是巢湖水华蓝藻资源化利用研究的热点。巢湖水华蓝藻中一般含有20%以上的多糖成分,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理生化活性的大分子物质,且具有抗肿瘤、抗炎症、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降低血糖等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等行业应用较广。研究巢湖水华蓝藻多糖的提取方法与基本性质,既可对多糖的深度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实现了水华蓝藻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具有双重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巢湖蓝藻粗多糖的提取方法及条件优化、粗多糖的纯化方法及条件优化和多糖的基本应用性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并优化了超声波辅助冻融法提取多糖;比较选择出了最优脱蛋白方法为三氯乙酸(TCA)+酶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研究并优化了最佳脱蛋白条件;并比较选择出了最优脱色素方法为过氧化氢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研究并优化了最佳脱色条件;通过透析去除小分子杂质,冷冻干燥获得蓝藻多糖样品,对样品进行了部分理化性质分析并研究了其溶解性、稳定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主要结果如下:采用超声波辅助冻融法提取巢湖蓝藻粗多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80W、超声温度65℃、液料比25:1。在此提取条件下,粗多糖提取率为6.168%,与预测值较为接近,优化效果明显。粗多糖提取率相对于普通冻融提取法提高43.44%。采用TCA+酶法来对粗多糖进行脱蛋白处理的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1.5%、TCA用量1倍、TCA浓度7%、脱蛋白次数2次,此时综合得分为87.96,去蛋白效果及多糖保留情况均良好。采用过氧化氢法来对粗多糖进行脱色的最佳条件为:过氧化氢用量19.5%、脱色时间2h、脱色温度51℃,此时综合得分为84.21,去色素效果及多糖保留情况均良好。制备得到的蓝藻多糖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等有机溶剂,不含蛋白质;溶解性受温度影响较大,酸性条件促进蓝藻多糖溶解,碱性条件不利于蓝藻多糖溶解;蓝藻多糖在低温条件下较稳定,在较高温度可能有部分分解或转化,光照对蓝藻多糖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蓝藻多糖在pH6-8较稳定,而在强酸、强碱溶液中不稳定;Al3+、Zn2+、Fe3+、Cu2+这四种金属离子能影响巢湖蓝藻多糖的稳定性。蓝藻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并且对·OH、DPPH·、O2-·这三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
赵君[5](2017)在《皱纹盘鲍生殖腺功能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鲍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递增,鲍鱼加工业发展迅速。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低值副产物,如鲍鱼脏器、鲍鱼壳等,其中脏器约占鲍鱼体重的20~30%,在加工过程中多数被直接丢弃,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带来环境污染。鲍鱼脏器中生殖腺所占比例很大,富含蛋白质、多糖等功能成分,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十分必要。本文以皱纹盘鲍生殖腺(Haliotisdiscus hannai Ino)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酶法获得生殖腺中的多糖和多肽,对其进行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复合水解技术及离子交换、凝胶排阻柱层析技术对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进行提取及分离纯化,并对多糖组分进行化学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皱纹盘鲍生殖腺粗多糖(Abalone Gonad Polysaccharides,AGP)经分离纯化得到三个均一的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AGP-31、AGP-32 和 AGP-33,分子量分别为 37.8、32.2 和 27.5kDa。三个组分均为非糖胺聚糖类的硫酸化多糖,主要化学组成及含量为:蛋白质0.68~1.04%,中性糖 53.10~58.82%,硫酸基 8.30~9.48%,糖醛酸 17.02~18.26%。其中,AGP-32的中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另外两个组分,糖醛酸含量显着低于另外两个组分,而AGP-33的硫酸基含量显着高于另外两个组分(p<0.05)。三个多糖组分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8种单糖组成。(2)采用部分酸水解、甲基化、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定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AGP-33的主链结构。结果表明,对AGP-33进行部分酸水解后得到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的主链部分BAGP-33,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为均一多糖,分子量为17.0 kDa。主链结构中只包含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比例为1:1:3,主要采取三种连接方式,即1→3连接,1→4连接和1→6连接。经综合分析得出,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AGP-33的主链核心结构为[→4)-α-Ga1 -(1→6)-α-Glcp-(1 →]n。(3)采用体外实验研究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的促胆囊收缩素(CCK)释放活性和抗凝血活性。以小鼠肠道内分泌肿瘤细胞STC-1为工具细胞,评价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促进CCK释放活性,并对主要信号通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浓度达到2 mg/mL以上时,三种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均可显着诱导STC-1细胞释放CCK(p<0.05)。Ca2+/钙调蛋白/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 (Ca2+/CaM/CaMKII)、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cAMP/PKA)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p38这3条信号通路都参与了 AGP-32诱导的CCK释放。通过体外抗凝血试验对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的抗凝血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种多糖在浓度为25 μg/mL以上时,均具有显着的抗凝血活性(p<0.01),且均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抑制血浆纤维蛋白原酶来发挥抗凝血作用。浓度为50 μg/mL时,AGP-33及其主链部分(BAGP-33)、脱硫产物(AGP-33-deS)中AGP-33的抗凝血活性最强,表明分子量、硫酸基含量及取代位点对多糖组分的抗凝血活性均有一定影响。(4)以中性蛋白酶为工具酶,对皱纹盘鲍雄性生殖腺(Abalone Male Gonad, AMG)脱脂粉和雌性生殖腺(Abalone Female Gonad,AFG)脱脂粉进行酶解,考察水解效果。结果表明:雌、雄生殖腺冻干粉经丙酮脱脂后,蛋白含量分别达到50.46±0.53%和58.44±0.44%。中性蛋白酶对雌、雄皱纹盘鲍生殖腺酶解效果均较好,且对雌性生殖腺的水解效果优于雄性。酶解3h后,肽得率分别为51.20%和44.56%,水解度分别为37.12%和35.78%。雌性生殖腺酶解物(Abalone Female Gonad Hydrolysates,AMGHs)中分子量在 3 kDa以下的组分占酶解物的90%以上。氨基酸组分分析表明,雌、雄皱纹盘鲍生殖腺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约占总氨基酸的77%以上,是制备生物活性肽的良好来源。(5)针对水解过程中皱纹盘鲍雄性生殖腺酶解物(Abalone Male Gonad Hydrolysates, AMGHs)呈凝胶状的现象,对其功能特性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水解过程中AMGHs的弹性模量(G’)均大于黏性模量(G”),表明AMGHs是以弹性为主的体系。酶解物的凝胶性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呈现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为非牛顿流体中的假塑性流体。水解后,AMGHs的理化特性同AMG相比有所改善。酶解50 min后,溶解性显着提高,在pH值2~10范围内,氮溶指数达65%以上。持水性和持油性显着提高(p<0.05)。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及表面疏水性随着水解度增大先显着增加,50 min后变化不大。同时,AMGHs的乳化性随水解度增大而降低。(6)以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水解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脱脂粉制备酶解物,并利用凝胶柱层析及ESI-QTOF-MS/MS质谱技术对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抗氧化肽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对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酶解效果较好,1 kDa以下的组分占酶解物的65%以上,其中富含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氨基酸。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5个抗氧化组分,其中组分4 (F4)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对F4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出一个序列为 His-Gly-Asp-Gly-Trp-Trp-Gln 的七肽(P1)。P1 对 DPPH 和羟基自由基均有明显清除能力,其半抑制率浓度分别为6.50 mmol/L和7.48 mmol/L。
孙文俊[6](2016)在《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酯化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地瓜是我国一种低值海参,其体壁的多糖是一种活性物质。本实验以海地瓜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酶解条件,并结合超滤法提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通过比较浓硫酸法、三氧化硫吡啶-吡啶法、三氧化硫吡啶-DMF法、氯磺酸-吡啶法和氯磺酸吡啶-DMF法初步研究了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硫酸酯化改性,并对海参硫酸酯化多糖进行初步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实验结果如下: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1:40条件下,酶解时间8h,酶解温度50℃,加酶量10%,pH值为7.0,此时多糖含量为(1.0657±0.014)mg/mL,提取率为(3.24±0.03)%。再运用超滤法对酶解液进行处理,用200KDa的超滤膜,操作压力为0.2MPa时对酶解液进行超滤,此时蛋白质脱除率为(91.09±0.15)%。分别运用了浓硫酸法、三氧化硫吡啶-吡啶法、三氧化硫吡啶-DMF法、氯磺酸-吡啶法、氯磺酸吡啶-DMF法对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了酯化改性。通过测定其硫酸根含量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并用红外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浓硫酸法酯化改性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当反应时间为0.5h时,酯化剂的最佳用量为物料比1:30,硫酸根含量可达到(22.50±1.78)%。三氧化硫吡啶-吡啶法:当反应时间为1h时,酯化剂物料质量比为1:6时酯化效果最好,硫酸根含量为(28.03±2.23)%。三氧化硫吡啶-DMF法:当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60℃时,酯化剂物料质量比为1:6时,硫酸根含量为(28.52±1.82)%。氯磺酸-吡啶法:当反应时间为1h时,氯磺酸:吡啶配比为1:4.7酯化效果最好,硫酸根含量为(52.17±1.84)%。氯磺酸吡啶-DMF法:当酯化剂配比为1:1,反应温度30℃时,最佳的反应时间2h,硫酸根含量为(59.49±2.05)%。通过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硫酸化多糖对DPPH·的清除效果最好,对O2-·和·OH的清除能力均较差。浓硫酸法硫酸酯化多糖:随着硫酸根含量的上升,硫酸酯化多糖对O2-·的清除率有显着上升,对DPPH·和·OH的清除作用呈现一个十分缓慢的上升过程。三氧化硫吡啶-吡啶法硫酸酯化多糖:硫酸化多糖对O2-·、·OH和DPPH·的清除作用均是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基本保持平稳。三氧化硫吡啶-DMF法硫酸酯化多糖:硫酸化多糖对O2-·、·OH的清除率并不理想。相比而言,酯化后多糖对DPPH·的清除率较明显,当硫酸根含量增加时,DPPH·清除率也增长。氯磺酸-吡啶法硫酸酯化多糖:随着硫酸根含量增加,氯磺酸-吡啶法硫酸酯化多糖对O2-·、·OH清除率效果一直缓慢增加,对DPPH·清除率显着增长。氯磺酸吡啶-DMF法硫酸酯化多糖:硫酸化多糖对O2-·、·OH和DPPH·的清除率都呈现先上升后基本保持平稳的趋势。
程丽敏[7](2016)在《金花葵茎可溶性糖的提取及性质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是以金花葵茎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对金花葵茎可溶性糖进行了提取,研究了热水浸提的提取工艺、可溶性糖的性质、分离纯化方法,并分析了提取物的初级结构,对其功能性进行了评价。为金花葵相关的新型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以及产业化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正交实验得到热水浸提金花葵茎可溶性糖的最适提取工艺:料液比1:60,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90℃,又根据方差分析表,从经济节约的角度将最优的提取条件定为料液比为1:60,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温度为80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的流变学特性显示,在低浓度时可溶性糖溶液属于胀塑性流体,而在高浓度时属于假塑性流体。当糖溶液浓度增加时,溶液的黏度逐渐增大,升高温度会使糖的黏度下降,过酸过碱的条件也会降低糖的黏度。采用等电点法、蛋白酶法和TCA法对粗可溶性糖中的蛋白质进行脱除,结果显示,使用蛋白酶法,并使酶的添加量为2%时,蛋白质的脱除率最高,同时也保证了相对较高的糖保留率。采用H2O2和活性炭法对金花葵茎可溶性糖进行脱色,结果显示,使用H2O2法,并使H2O2的添加量为4.5%时脱色率最大,糖的保留率也最高。使用DEAE cellulose DE 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对金花葵茎可溶性糖进行分离,使用去离子水,不同浓度的NaCl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去离子水洗脱出的中性糖组分和0.2 mol/L NaCl洗脱出来的酸性糖组分,并用Sephadex G-100进行进一步分离及纯度鉴定,结果显示,中性糖组分和酸性糖组分较纯。红外结果显示,中性糖组分中含有明显的糖特征吸收峰。酸性糖组分中含有明显的酸性糖特征官能团—糖醛酸结构和硫酸根结构。对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分离组分,使用GC分析其单糖组成,得到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主要有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构成,其摩尔比为0.28:0.63:4.87:0.97:5.21:1。中性糖组分含有四种单糖组成,其中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的摩尔比为1.28:0.48:7.2:1,组成较单一。酸性糖组分有五种单糖组成,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摩尔比为1.57:0.33:0.24:0.43:1,此单糖组成类似于果胶类物质。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其组分对DPPH·、·OH、O2-·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都具有量的依赖性,总体来说,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的抗氧化性与酸性糖组分在高浓度时相当,高于中性糖组分。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其组分结合胆酸盐实验表明,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其分离组分对着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和牛黄胆酸钠都有一定的结合效果,但又存在量的差异性。总体来说,总可溶性糖粗品对胆酸钠、脱氧胆酸钠、牛磺胆酸钠胆酸盐的结合能力高于组分糖,总可溶性糖及其组分糖溶液对牛黄胆酸钠的吸附能力高于胆酸盐和脱氧胆酸钠
李鸿梅,张桂弘,魏明,闵伟红,高雅文,刘秀奇[8](2015)在《罗耳阿太菌胞外多糖蛋白的脱除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罗耳阿太菌胞外多糖(Athelia rolfsii exopolysaccharides,AEPS)提取过程中蛋白脱除方法,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除蛋白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对比Sevag法、TCA法、等电点法脱蛋白效果,确定最优脱除蛋白方法。以AEPS对Fe2+的螯合能力和还原力,以及对DPPH、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4个抗氧化指标评估AEPS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AEPS最佳除蛋白方法为等电点法。调节发酵液p H为3.5,酸沉时间2 h,蛋白清除率为91.3%,多糖损失率仅为7.2%。与清除·OH相比,AEPS对DPPH具有较强清除效果,且浓度2.5 mg/m L时,对Fe2+的螯合率为74.4%。
邱明[9](2015)在《螺旋藻多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螺旋藻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人类未来最优良的食物资源和未来食粮”。螺旋藻中含有藻多糖、藻蓝蛋白、β-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叶黄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但目前国内螺旋藻厂家的产品主要以螺旋藻粉为主,深加工水平较低,原料未得到充分利用。本工作以福清市新大泽有限公司提供的极大螺旋藻干粉为原料,研究螺旋藻综合利用技术,分别得到小分子色素组分(叶绿素、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藻蓝蛋白和藻多糖粗提物。螺旋藻多糖的分离纯化与表征,主要采用pH选择性沉淀-膜分离-离子交换树脂组合纯化技术,制备得到高纯度螺旋藻多糖,并对螺旋藻多糖的产品质量与组成进行表征。进一步对所制备得到的高纯度螺旋藻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初步研究。本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螺旋藻综合提取工艺路线。以螺旋藻干粉为原料,分步提取得到β-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藻蓝蛋白和螺旋藻多糖粗提物,剩余藻渣可用于饲料添加剂,实现了螺旋藻的全物料综合利用。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了各组分的提取条件。1)β-胡萝卜素提取优化条件:采用低极性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温度45℃,料液比为1:20,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为4h,提取率为94.8%。2)叶黄素提取优化条件:采用中极性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温度40℃,料液比为1:20,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为4h,提取率为96.4%。3)叶绿素提取优化条件:采用高极性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温度40℃,料液比为1:15,提取两次,提取时间为4h,提取率为98.4%。4)藻蓝蛋白提取优化条件:提取温度30℃,料液比为1:20,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h,藻蓝蛋白提取率达95.0%。5)螺旋藻多糖提取优化条件:料液比1:20,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6h,提取次数两次,加入的碱为0.5%(w/v),得率为7.84%,纯度8.90%。2.分离纯化得到了高纯度螺旋藻多糖,并进行了结构的初步表征。本工作改进了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本工作采用pH选择性沉淀-膜分离-离子交换树脂法纯化,得到高纯度的螺旋藻多糖,纯度为96.3%,得率为1.06%。本工艺与传统水煮、浓缩、醇沉工艺相比,工艺简单,纯度显着提高;且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水煮浓缩的能耗,成本大幅降低,具有较大推广性。纯化后得到的高纯度螺旋藻多糖经气相色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H谱分析,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主要由L-鼠李糖、D-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和D-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4.0184:0.7885:0.3813:0.0413:0.0152;螺旋藻多糖含有的基团有O-H、C-H、乙酰氨基的C=O、甲基、内醚键(C-O-C)的C-O和羟基的C-O;糖环主要是吡喃环,其糖苷键的构型既有α型又有β型。3.螺旋藻多糖体内降血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具有显着的降血糖和改善血糖调节水平作用,药效与阳性药物相当。高纯度螺旋藻多糖的降血糖活性高于螺旋藻粗多糖,但不与多糖含量成比例递增;说明藻多糖成份起主要降血糖作用,螺旋藻粗多糖可能含有其他降血糖组分。4.螺旋藻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02-)的清除作用和还原能力),但活性显着低于Vc;高纯度螺旋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高于螺旋藻粗多糖,但与多糖的含量不呈线性关系,可能螺旋藻粗多糖中还含有其他抗氧化活性物质。通过测定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我们发现,螺旋藻多糖可以显着提高小鼠血清中SOD、CAT、GSH-PX酶活力和降低血清中MDA含量,能够有效的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活性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秦晓娟[10](2014)在《D-半乳糖-6-硫酸化酶的分离纯化及κ-卡拉胶改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κ-卡拉胶是从多种海洋红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硫酸酯多糖,能形成硬的脆性胶,凝固性好,粘度低,工业上应用广泛,适合做果冻、固定化酶载体、药用硬胶囊等。天然提取的κ-卡拉胶凝胶强度比较低,需要通过改性提高其凝胶强度。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高温(70~90℃)碱改性(10%以上NaOH/KOH)生产高凝胶强度κ-卡拉胶,存在胶质得率低,耗碱量大,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生物酶催化成为解决工业生产中节能、环保问题的有效手段。D-半乳糖-6-硫酸化酶改性可以提高κ-卡拉胶的凝胶强度,目前关于该酶的研究比较少,并且对酶改性作用机理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课题首先从不同种类海洋红藻中筛选高活性D-半乳糖-6-硫酸化酶,通过提取分离纯化获得电泳纯硫酸化酶,对该酶的稳定性及酶学特性进行全面研究,应用该酶改性制备高凝胶性能κ-卡拉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通过筛选发现异枝麒麟菜为富含D-半乳糖-6-硫酸化酶活力的原料,酶活以μ-卡拉胶计为10.87±0.39U/g,并且92.6%硫酸化酶酶活存在于可溶性组分中,膜组分酶活回收率仅为7.4%。通过优化异枝麒麟菜硫酸化酶提取方法,分析得出了较佳提取条件为:采用液氮冷冻研磨法破碎细胞,提取溶液为50mM pH8.5Tris-HCl缓冲液(含10mM2-巯基乙醇和0.5M KCl),提取时间为6h,料液比为1:3。在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硫酸化酶活力为6.92U/mL,蛋白质含量为0.165mg/mL。异枝麒麟菜硫酸化酶稳定性研究表明,硫酸化酶对储存pH十分敏感,最佳保存pH为7.0,另外,硫酸化酶粗酶液中加入10mM2-巯基乙醇可以在4℃下保存7天而维持酶活基本不变。在-20℃的储存温度下,添加10%甘油(v/v)的粗硫酸化酶溶液在保存10天后,酶活力基本没变,存放20天后维持80%的残余酶活。添加5%蔗糖(w/v)的硫酸化酶经过冷冻干燥后维持98.65%的残余酶活,并且在-20℃下储存40天酶活力基本没有变化。硫酸化酶为热敏感酶,添加甘氨酸和蔗糖可以提高硫酸化酶的热稳定性,在50℃下保温6h,酶液可分别维持65%和60%的初始酶活。添加蔗糖的冻干酶粉,经硫酸铵沉淀、Phenyl-Sepharose6Fast Flow疏水作用层析和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的硫酸化酶在SDS-PAGE电泳图上显示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65kDa,凝胶排阻色谱法测得的分子量约50kDa,表明异枝麒麟菜硫酸化酶是单亚基蛋白。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0℃。对于其最适底物μ-卡拉胶,Km值为4.31mM,Vmax值为0.17mM min1。化学修饰结果表明丝氨酸、赖氨酸、半胱氨酸为硫酸化酶活性中心关键氨基酸。EDTA、SDS对该酶酶活影响不大,说明此酶是非金属离子结合酶。采用100U/kg异枝麒麟菜硫酸化酶改性制备κ-卡拉胶,凝胶强度达到1457.4g/cm2,提高了6.78倍,并且酶法改性改善了κ-卡拉胶质构,提高了其粘度、凝固点、融点等凝胶性能。对酶改性后的κ-卡拉胶进行脱色处理,研究表明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03脱色效果明显,添加量为0.16g/mL时,脱色率为90.73%,凝胶强度为1803.7g/cm2。作为对比研究,对传统碱改性工艺进行优化,较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20%、碱浓度为3%、改性时间为2h、改性温度为75℃。通过对比发现,酶法改性制备得到的κ-卡拉胶凝胶性能优于碱改性κ-卡拉胶,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酶法改性可以替代传统碱改性工艺制备高凝胶性能κ-卡拉胶。红外吸收光谱和1H/13C核磁共振图谱分析得出,海南异枝麒麟菜卡拉胶以κ-卡拉胶为主,同时还有少量ι-卡拉胶和β-卡拉胶。通过对D-半乳糖-6-硫酸化酶改性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酶法改性可以将μ-卡拉胶半乳糖残基上的C-6硫酸酯基脱除转变成κ-卡拉胶中的3,6-内醚键桥,使其构象转化成螺旋亲和型,从而使κ-卡拉胶分子间相互交联增多,形成更加致密和有序的蜂窝状网络结构,进而提高κ-卡拉胶凝胶强度。
二、等电点除蛋白的pH值对螺旋藻酸性多糖硫酸基团含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电点除蛋白的pH值对螺旋藻酸性多糖硫酸基团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钝顶螺旋藻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实验流程 |
1.3.2 热碱浸提螺旋藻多糖单因素试验 |
1.3.3 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1.3.4 脱蛋白方法 |
1.3.5 螺旋藻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1.3.6 细胞毒性实验 |
1.4 分析方法 |
1.4.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1.4.2 多糖含量的测定 |
1.4.3 螺旋藻多糖脱蛋白率和多糖损失率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 |
2.2 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
2.3 螺旋藻多糖脱蛋白研究 |
2.3.1 等电点沉淀与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技术联用工艺法脱蛋白 |
2.3.2 Sevag法脱蛋白 |
2.4 螺旋藻多糖对DPPH的清除能力 |
2.5 螺旋藻多糖细胞毒性实验测定结果 |
3 结论 |
(2)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和抗炎症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糖的研究概况 |
1.1.1 多糖的提取 |
1.1.2 多糖的分离纯化 |
1.1.3 多糖的结构鉴定 |
1.1.4 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 微藻多糖的研究概况 |
1.2.1 微藻多糖结的结构组成 |
1.2.2 微藻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 胁迫条件对微藻产多糖的影响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胁迫条件对小球藻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藻株及其培养基 |
2.2.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球藻的活化 |
2.3.2 光照周期对小球藻生物量及其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3.3 盐胁迫对小球藻生物量及其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3.4 小球藻生物量的测定 |
2.3.5 小球藻胞外多糖产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光照周期对小球藻生物量及其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4.2 盐胁迫对小球藻生物量及其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提取 |
3.3.2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
3.3.3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
3.4.2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子量及纯度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结构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小球藻胞外多糖总脂含量的测定 |
4.3.2 小球藻胞外多糖单糖组成测定 |
4.3.3 小球藻胞外多糖脂肪酸组成分析 |
4.3.4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5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
4.4.2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4.3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抗氧化及抗炎症活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主要实验试剂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5.3.2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抗炎症活性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5.4.2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抗炎症活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3)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的制备、纯化及结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蜈蚣藻简介 |
1.2 功能肽的制备 |
1.2.1 酶法制备 |
1.2.2 酶解后处理 |
1.3 功能肽的分离纯化 |
1.3.1 超滤分级分离 |
1.3.2 色谱法纯化 |
1.4 功能肽的结构鉴定 |
1.5 生物信息学在功能肽研究中的应用 |
1.5.1 模拟酶切蛋白质 |
1.5.2 功能肽的性质预测 |
1.5.3 结构特征和构效关系的预测与分析 |
1.6 抗氧化肽 |
1.6.1 抗氧化肽的构效关系 |
1.6.2 抗氧化活性检测原理及评价方法 |
1.7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破壁技术提取舌状蜈蚣藻蛋白质效果的比较 |
2.3.2 超声波辅助水提法单因素试验 |
2.3.3 正交试验分析 |
2.3.4 硫酸铵盐析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 |
2.3.5 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 |
2.3.6 抗氧化活性测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制备 |
3.3.2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的酶解工艺流程 |
3.3.3 酶解产物水解度的测定 |
3.3.4 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3.3.5 酶解产物的脱色研究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水解度 |
3.4.2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
3.4.3 脱色效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水解物的制备 |
4.3.2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 |
4.3.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4.3.4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水解物的结构鉴定 |
4.3.5 性质预测 |
4.3.6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脱盐后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
4.4.2 舌状蜈蚣藻蛋白质水解物的分离纯化 |
4.4.3 结构鉴定 |
4.4.4 理化性质预测 |
4.4.5 生物活性预测 |
4.4.6 ADMET性质预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4)巢湖蓝藻多糖的提纯方法及基本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巢湖流域概况 |
1.1.2 巢湖富营养化现状 |
1.1.3 蓝藻资源化利用现状 |
1.2 多糖概述 |
1.2.1 天然活性多糖概述 |
1.2.2 蓝藻多糖概述 |
1.3 多糖的提取方法 |
1.3.1 溶剂提取法 |
1.3.2 酸碱浸提法 |
1.3.3 超声辅助提取法 |
1.3.4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3.5 酶解辅助提取法 |
1.3.6 其他提取法 |
1.4 多糖的去杂质纯化方法 |
1.4.1 脂质的去除 |
1.4.2 蛋白质的去除 |
1.4.3 色素的去除 |
1.5 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
1.5.1 透析法及超滤法 |
1.5.2 分步沉淀法 |
1.5.3 层析(色谱)法 |
1.5.4 电泳法 |
1.6 多糖结构的研究 |
1.6.1 多糖的结构解析 |
1.6.2 多糖的构效关系 |
1.7 多糖生物活性研究 |
1.7.1 免疫调节作用 |
1.7.2 抗肿瘤作用 |
1.7.3 抗病毒活性 |
1.7.4 抗辐射作用 |
1.7.5 抗氧化作用 |
1.7.6 降血糖血脂作用 |
1.8 多糖的应用 |
1.8.1 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
1.8.2 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
1.9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0 本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巢湖蓝藻粗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3.1 实验工艺流程 |
2.3.2 含量测定与评价指标 |
2.3.3 冻融提取单因素试验 |
2.3.4 超声波提取单因素试验 |
2.3.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试验 |
2.3.6 回归模型验证试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 |
2.4.2 冻融提取单因素试验 |
2.4.3 超声波提取单因素试验 |
2.4.4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试验 |
2.5 小结 |
第三章 巢湖蓝藻粗多糖的纯化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1 实验工艺流程 |
3.3.2 含量测定与评价指标 |
3.3.3 脱蛋白方法比较试验 |
3.3.4 TCA+酶法脱蛋白单因素试验 |
3.3.5 TCA+酶法脱蛋白响应曲面优化试验 |
3.3.6 去色素方法比较试验 |
3.3.7 过氧化氢脱色单因素试验 |
3.3.8 过氧化氢脱色响应曲面优化试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3.4.2 脱蛋白方法比较试验 |
3.4.3 TCA+酶法脱蛋白单因素试验 |
3.4.4 TCA+酶法脱蛋白响应曲面优化试验 |
3.4.5 去色素方法比较试验 |
3.4.6 过氧化氢去色素单因素试验 |
3.4.7 过氧化氢去色素响应曲面优化试验 |
3.4.8 巢湖蓝藻粗多糖的透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巢湖蓝藻多糖的基本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3.1 巢湖蓝藻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 |
4.3.2 巢湖蓝藻多糖的溶解性研究 |
4.3.3 巢湖蓝藻多糖的稳定性研究 |
4.3.4 巢湖蓝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巢湖蓝藻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 |
4.4.2 巢湖蓝藻多糖的溶解性研究 |
4.4.3 巢湖蓝藻多糖的稳定性研究 |
4.4.4 巢湖蓝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超声波辅助冻融提取巢湖蓝藻粗多糖研究 |
5.1.2 巢湖蓝藻粗多糖脱蛋白方法研究 |
5.1.3 巢湖蓝藻粗多糖脱色素方法研究 |
5.1.4 巢湖蓝藻多糖几种性质研究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皱纹盘鲍生殖腺功能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鲍鱼简介 |
1.2 贝类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
1.3 海洋贝类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1 海洋贝类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
1.3.2 海洋贝类多糖的活性研究 |
1.3.3 多糖结构的研究方法 |
1.4 海洋贝类多肽的研究进展 |
1.4.1 海洋贝类多肽的制备 |
1.4.2 海洋贝类多肽的活性研究 |
1.4.3 酶解法制备海洋贝类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1.4.4 抗氧化肽的构效关系研究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本特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原料 |
2.1.2 主要试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皱纹盘鲍生殖腺冻干粉主要化学组成的测定 |
2.3.2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的制备及分离纯化 |
2.3.3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的相对分子量及主要化学组成的测定 |
2.3.4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皱纹盘鲍生殖腺冻干粉的主要化学组成 |
2.4.2 皱纹盘鲍生殖腺粗多糖的主要化学组成 |
2.4.3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AGP-3各组分的纯度鉴定 |
2.4.4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AGP-3各组分的相对分子量 |
2.4.5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AGP-3各组分的光谱鉴定 |
2.4.6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AGP-3各组分的主要化学组成 |
2.4.7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AGP-3各组分的单糖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AGP-33的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试验原料 |
3.2.2 主要试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部分酸水解法降解AGP-33 |
3.3.2 降解产物BAGP-33的分离纯化 |
3.3.3 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AGP-33降解产物的纯度鉴定 |
3.4.2 AGP-33主链结构的甲基化分析 |
3.4.3 AGP-33的~1H-NMR和~(13)C-NMR分析 |
3.4.4 AGP-33的HSQC分析 |
3.4.5 AGP-33的~1H-~1H COSY分析 |
3.4.6 AGP-33的HMBC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的胆囊收缩素释放及抗凝血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试验原料 |
4.2.2 主要试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AGP-33脱硫酸化 |
4.3.2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的胆囊收缩素释放活性研究 |
4.3.3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的抗凝血活性研究 |
4.3.4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AGP-33脱硫酸基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4.4.2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诱导胆囊收缩素释放活性 |
4.4.3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诱导胆囊收缩素释放过程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
4.4.4 皱纹盘鲍生殖腺多糖抗凝血活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皱纹盘鲍生殖腺酶解物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2.1 试验原料 |
5.2.2 主要试验试剂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皱纹盘鲍生殖腺脱脂粉的制备 |
5.3.2 皱纹盘鲍生殖腺脱脂粉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5.3.3 皱纹盘鲍生殖腺冻干粉的氨基酸组分分析 |
5.3.4 皱纹盘鲍生殖腺脱脂粉的酶解方案 |
5.3.5 pH-stat法测定水解度 |
5.3.6 可溶性蛋白、TCA可溶性寡肽和肽得率的测定 |
5.3.7 皱纹盘鲍生殖腺肽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5.3.8 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皱纹盘鲍生殖腺脱脂粉的氨基酸组分分析 |
5.4.2 皱纹盘鲍生殖腺酶解过程中水解度的变化 |
5.4.3 皱纹盘鲍生殖腺酶解物中可溶性蛋白、TCA可溶性寡肽和肽得率 |
5.4.4 皱纹盘鲍生殖腺酶解物中肽的分子量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皱纹盘鲍雄性生殖腺水解物的功能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 |
6.2.1 试验原料 |
6.2.2 主要试验试剂 |
6.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不同水解度皱纹盘鲍雄性生殖腺酶解物的制备 |
6.3.2 流变特性的测定 |
6.3.3 氮溶指数的测定 |
6.3.4 乳化性的测定 |
6.3.5 起泡性测定 |
6.3.6 持水性和持油性的测定 |
6.3.7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6.3.8 统计学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水解时间下皱纹盘鲍雄性生殖腺酶解物的流变特性 |
6.4.2 不同水解时间下皱纹盘鲍雄性生殖腺酶解物的氮溶指数 |
6.4.3 不同水解时间下皱纹盘鲍雄性生殖腺酶解物的乳化性 |
6.4.4 不同水解时间下皱纹盘鲍雄性生殖腺酶解物的持水性和持油性 |
6.4.5 不同水解时间下皱纹盘鲍雄性生殖腺酶解物的起泡性 |
6.4.6 不同水解时间下皱纹盘鲍雄性生殖腺酶解物的表面疏水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酶解物抗氧化特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 |
7.2.1 试验原料 |
7.2.2 主要试验试剂 |
7.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3 试验方法 |
7.3.1 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酶解物的制备 |
7.3.2 可溶性寡肽及肽得率的测定 |
7.3.3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7.3.4 氨基酸组分分析 |
7.3.5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7.3.6 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酶解物的分离纯化 |
7.3.7 氨基酸序列测定 |
7.3.8 目标肽的人工合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水解过程中水解度的变化 |
7.4.2 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酶解物的分子量分布 |
7.4.3 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水解物的肽得率 |
7.4.4 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 |
7.4.5 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 |
7.4.6 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多肽的分离纯化 |
7.4.7 皱纹盘鲍雌性生殖腺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筛选 |
7.4.8 目标肽F4组分中的寡肽鉴定 |
7.4.9 P1的抗氧化活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酯化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海参概述 |
1.2 海参多糖研究现状 |
1.2.1 海参多糖的提取 |
1.2.2 海参多糖的分离纯化 |
1.2.3 海参多糖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分析 |
1.2.4 海参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 多糖分子修饰概述 |
1.3.1 多糖的化学修饰 |
1.3.2 多糖修饰物的表征 |
1.3.3 多糖分子修饰的应用前景 |
1.3.4 多糖硫酸酯化改性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2.1 海参多糖酶解工艺条件优化 |
2.2.2 超滤法脱蛋白工艺 |
2.2.3 海参多糖脱色工艺 |
2.2.4 醇沉与冻干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酶解法提取海参多糖单因素实验 |
2.3.2 酶解法提取海参多糖正交试验 |
2.3.3 超滤法脱蛋白工艺 |
2.3.4 海参多糖脱色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酯化改性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1 浓硫酸法硫酸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 |
3.2.2 三氧化硫吡啶-吡啶法硫酸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 |
3.2.3 三氧化硫吡啶-DMF法硫酸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 |
3.2.4 氯磺酸-吡啶法硫酸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 |
3.2.5 氯磺酸吡啶-DMF法硫酸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 |
3.2.6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
3.2.7 红外光谱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浓硫酸法硫酸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 |
3.3.2 三氧化硫吡啶-吡啶法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 |
3.3.3 三氧化硫吡啶-DMF法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 |
3.3.4 氯磺酸-吡啶法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 |
3.3.5 氯磺酸吡啶-DMF法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 |
3.3.7 红外光谱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硫酸酯化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材料 |
4.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2.1 清除1,1-二苯基-苦肼基自由基(DPPH·)能力测定 |
4.2.2 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测定 |
4.2.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能力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浓硫酸法硫酸酯化多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
4.3.2 三氧化硫吡啶-吡啶法硫酸酯化多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
4.3.3 三氧化硫吡啶-DMF法硫酸酯化多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
4.3.4 氯磺酸-吡啶法硫酸酯化多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
4.3.5 氯磺酸吡啶-DMF法硫酸酯化多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金花葵茎可溶性糖的提取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金花葵研究概况 |
1.1.1 金花葵简介 |
1.1.2 金花葵的价值 |
1.1.3 金花葵的研究现状 |
1.2 糖类的研究 |
1.2.1 糖类物质概述 |
1.2.2 糖类的提取、分离、纯化 |
1.2.3 糖类的结构测定 |
1.2.4 糖类的功能性 |
1.3 本实验的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金花葵茎主要成分分析 |
2.2.2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提取工艺研究 |
2.2.3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分析 |
2.2.4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流变学特性 |
2.2.5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脱蛋白方法探讨 |
2.2.6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脱色方法探讨 |
2.2.7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透析除杂 |
2.2.8 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 |
2.2.9 SephadexG-100柱层析法鉴定纯度 |
2.2.10 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分离组分的SEM分析 |
2.2.11 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分离组分的DSC分析 |
2.2.12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分离组分红外光谱分析 |
2.2.13 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分离组分单糖组成分析 |
2.2.14 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分离组分体外抗氧化性实验 |
2.2.15 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结合胆酸盐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标准曲线 |
3.1.1 苯酚硫酸法标曲 |
3.1.2 黄酮测定标准曲线 |
3.1.3 果胶测定标曲 |
3.1.4 还原糖测定标曲 |
3.1.5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标曲 |
3.2 金花葵茎主要成分表 |
3.3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提取实验 |
3.3.1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单因素实验 |
3.3.2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正交实验 |
3.4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成分分析 |
3.5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流变学特性 |
3.5.1 流变曲线制作 |
3.5.2 浓度对黏度的影响 |
3.5.3 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
3.5.4 pH对黏度的影响 |
3.6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脱蛋白方法探讨 |
3.6.1 蛋白酶法脱蛋白 |
3.6.2 等电点法脱蛋白 |
3.6.3 TCA法除蛋白 |
3.6.4 三种脱蛋白方法的比较 |
3.7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脱色方法探讨 |
3.7.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3.7.2 活性炭脱色法 |
3.7.3 H_2O_2脱色法 |
3.7.4 两种脱色方法的比较 |
3.8 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 |
3.9 金花葵茎可溶性糖组分分离及纯度鉴定 |
3.10 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分离组分的SEM分析 |
3.11 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分离组分的DSC分析 |
3.12 红外分析 |
3.12.1 中性糖组分 |
3.12.2 酸性糖组分 |
3.13 金花葵茎可溶性多糖及组分的单糖组成分析 |
3.14 金花葵茎总可溶性糖及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性 |
3.15 结合胆酸盐能力 |
3.15.1 胆酸盐标准曲线 |
3.15.2 金花葵总可溶性糖及分离组分结合胆酸盐能力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8)罗耳阿太菌胞外多糖蛋白的脱除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去除多糖发酵液中的蛋白 |
1.3.1.1 Sevag法 |
1.3.1.2 TCA法 |
1.3.1.3等电点法 |
1.3.2 AEPS提取与分析 |
1.3.2.1多糖含量的测定 |
1.3.2.2紫外光谱扫描 |
1.3.2.3红外光谱扫描 |
1.3.3 AEPS体外抗氧化活性 |
1.3.3.1 AEPS对DPPH(2,2-二苯基-1-苦基肼自由基)清除作用 |
1.3.3.2 AEPS还原力 |
1.3.3.3 AEPS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
1.3.3.4 AEPS对Fe2+的螯合作用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去除蛋白不同方法比较结果 |
2.1.1 Sevag法除蛋白 |
2.1.2 TCA法除蛋白 |
2.1.3 等电点法去除蛋白 |
2.2 AEPS提取及分析结果 |
2.2.1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
2.2.2 AEPS紫外扫描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2.3 AEPS体外抗氧化结果 |
2.3.1 AEPS对DPPH(2,2-二苯基-1-苦基肼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
2.3.2 AEPS还原力的测定结果 |
2.3.3 AEPS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作用结果 |
2.3.4 AEPS对Fe2+螯合作用的结果 |
4 结论 |
(9)螺旋藻多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词及符号一览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螺旋藻概述 |
1.1.1 螺旋藻的发现和应用 |
1.1.2 螺旋藻的习性 |
1.1.3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 |
1.2 螺旋藻的应用价值 |
1.3 螺旋藻中主要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提取制备工艺 |
1.3.1 β-胡萝卜素 |
1.3.2 叶黄素 |
1.3.3 叶绿素 |
1.3.4 藻蓝蛋白 |
1.3.5 螺旋藻多糖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螺旋藻活性物质的综合利用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螺旋藻综合提取工艺 |
2.2.2 螺旋藻综合提取工艺优化 |
2.2.3 螺旋藻多糖含量的测定(硫酸苯酚法) |
2.2.4 螺旋藻多糖蛋白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螺旋藻综合利用技术路线 |
2.3.2 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综合提取工艺优化 |
2.3.3 螺旋藻中叶黄素综合提取工艺优化 |
2.3.4 螺旋藻中叶绿素综合提取工艺优化 |
2.3.5 螺旋藻中藻蓝蛋白综合提取工艺优化 |
2.3.6 螺旋藻多糖综合提取工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螺旋藻多糖的分离纯化与表征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粗多糖除蛋白 |
3.2.2 阳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粗多糖 |
3.2.3 蛋白含量和多糖损失率的测定 |
3.2.4 螺旋藻多糖理化性质的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螺旋藻多糖的粗分离工艺 |
3.3.2 离子交换柱法纯化螺旋藻多糖 |
3.3.3 螺旋藻多糖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螺旋藻多糖抗氧化与降血糖活性的初步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螺旋藻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2.2 螺旋藻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2.3 螺旋藻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2.4 螺旋藻多糖还原力测定 |
4.2.5 螺旋藻多糖降血糖实验的测定 |
4.2.6 螺旋藻多糖体内抗氧化实验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螺旋藻多糖降血糖活性研究 |
4.3.2 螺旋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4.3.3 螺旋藻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D-半乳糖-6-硫酸化酶的分离纯化及κ-卡拉胶改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卡拉胶概述 |
1.1.1 卡拉胶的来源 |
1.1.2 卡拉胶的结构与分类 |
1.1.3 卡拉胶的命名 |
1.1.4 卡拉胶的理化性质 |
1.1.5 卡拉胶的凝胶特性 |
1.1.6 卡拉胶的生物活性 |
1.1.7 卡拉胶的安全性和质量标准 |
1.1.8 卡拉胶的应用 |
1.2 卡拉胶的生产概述 |
1.2.1 卡拉胶的生产原料 |
1.2.2 卡拉胶产业现状 |
1.2.3 卡拉胶的生产技术状况 |
1.3 硫酸化酶研究进展 |
1.4 立题意义与背景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D-半乳糖-6-硫酸化酶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底物卡拉胶的制备 |
2.3.2 硫酸化酶提取原料的筛选 |
2.3.3 异枝麒麟菜中可溶性组分与颗粒性组分的制备 |
2.3.4 细胞破碎方法的选择 |
2.3.5 提取溶液的选择 |
2.3.6 Tris-HCl 缓冲液提取异枝麒麟菜硫酸化酶 |
2.3.7 pH 值对硫酸化酶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
2.3.8 不同添加剂对硫酸化酶冻干稳定性的影响 |
2.3.9 长期稳定性测定 |
2.3.10 热稳定性测定 |
2.3.11 硫酸化酶酶活的测定 |
2.3.1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4 结果分析 |
2.4.1 不同红藻中硫酸化酶的活力 |
2.4.2 不同细胞破碎方法的比较 |
2.4.3 不同提取缓冲液的比较 |
2.4.4 Tris-HCl 缓冲液提取条件优化 |
2.4.5 pH 值对硫酸化酶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
2.4.6 甘油对硫酸化酶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
2.4.7 不同保护剂对硫酸化酶冻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2.4.8 蔗糖对冻干硫酸化酶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
2.4.9 不同添加剂对硫酸化酶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D-半乳糖-6-硫酸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硫酸铵分级沉淀 |
3.3.2 Phenyl-Sepharose 6 Fast Flow 疏水作用层析 |
3.3.3 DEAE-Sepharose CL-6B 离子交换层析 |
3.3.4 硫酸化酶分子量测定 |
3.3.5 最适 pH 和温度的测定 |
3.3.6 化学修饰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
3.3.7 金属离子及其他抑制剂对酶活的影响 |
3.3.8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3.3.9 硫酸化酶酶 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 |
3.3.10 硫酸化酶酶活测定 |
3.3.1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3.4 结果分析 |
3.4.1 硫酸铵分级沉淀 |
3.4.2 Phenyl-Sepharose 6 Fast Flow 疏水作用层析 |
3.4.3 DEAE-Sepharose CL-6B 离子交换层析 |
3.4.4 硫酸化酶分子量测定 |
3.4.5 最适 pH 和温度的测定 |
3.4.6 化学修饰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
3.4.7 金属离子及其它抑制剂对酶活的影响 |
3.4.8 动力学参数测定 |
3.4.9 硫酸化酶 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酶法改性制备高凝胶性能κ-卡拉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κ-卡拉胶的酶法改性 |
4.3.2 κ-卡拉胶的脱色 |
4.3.3 κ-卡拉胶的碱改性对比研究 |
4.3.4 水分及产率测定 |
4.3.5 凝胶强度的测定 |
4.3.6 粘度的测定 |
4.3.7 融点和凝固点的测定 |
4.3.8 分子量的测定 |
4.3.9 凝胶质构分析 |
4.3.10 脱色率的测定 |
4.3.11 多糖保留率的测定 |
4.4 结果分析 |
4.4.1 κ-卡拉胶的酶法改性 |
4.4.2 κ-卡拉胶脱色方法研究 |
4.4.3 κ-卡拉胶的碱改性对比研究 |
4.4.4 酶改性和碱改性κ-卡拉胶性质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D-半乳糖-6-硫酸化酶改性作用机理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硫酸化酶改性制备κ-卡拉胶 |
5.3.2 κ-卡拉胶提纯及浓缩 |
5.3.3 3,6-内醚半乳糖(3,6-AG)的测定 |
5.3.4 硫酸基的测定 |
5.3.5 红外光谱(FTIR) |
5.3.6 核磁(NMR) |
5.3.7 扫描电镜(SEM) |
5.4 结果分析 |
5.4.1 酶法改性对 3,6-AG 和硫酸基含量的影响 |
5.4.2 酶改性对κ-卡拉胶分子结构的修饰作用 |
5.4.3 酶改性对κ-卡拉胶凝胶网络结构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主要创新点 |
附录:N-端结构分析图谱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等电点除蛋白的pH值对螺旋藻酸性多糖硫酸基团含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钝顶螺旋藻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J]. 张亚旗,卢珍华,黄世英,李桂玲,李健.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2]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和抗炎症活性研究[D]. 雷铮宇. 湘潭大学, 2020(02)
- [3]舌状蜈蚣藻抗氧化肽的制备、纯化及结构鉴定[D]. 蔡苗苗.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4]巢湖蓝藻多糖的提纯方法及基本性质研究[D]. 刘言炜.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5]皱纹盘鲍生殖腺功能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D]. 赵君. 江苏大学, 2017(01)
- [6]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酯化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孙文俊. 集美大学, 2016(05)
- [7]金花葵茎可溶性糖的提取及性质研究[D]. 程丽敏.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7)
- [8]罗耳阿太菌胞外多糖蛋白的脱除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J]. 李鸿梅,张桂弘,魏明,闵伟红,高雅文,刘秀奇. 食品科技, 2015(12)
- [9]螺旋藻多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 邱明. 福州大学, 2015(07)
- [10]D-半乳糖-6-硫酸化酶的分离纯化及κ-卡拉胶改性机理研究[D]. 秦晓娟. 江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