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A经典”——生活、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BOSA经典”——生活、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一、“柏森(BOSA)经典”——生活·艺术与科技完善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王连柱[1](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崔艳英[2](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赖世贤[3](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徐亚男[4](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张俊娜[5](2020)在《边寿民绘画艺术研究》文中指出边寿民作为清代扬州画派代表画家之一,尤以泼墨芦雁驰名,有“边芦雁”的美誉。“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他笔下的芦雁形象逼真,姿态各异,“飞鸣宿食,各得神趣”,展现出自然天真而又动感生动之美。芦雁不仅是天地间舞动的精灵,更是自我感情与精神追求的投射。本文以清代画家边寿民芦雁题材绘画为研究中心,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梳理芦雁题材艺术的发展脉络;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清前中期的社会背景以及美术概况,并简述边寿民的生平以及艺术经历;第三部分,分别从构图、造型、笔墨三个方面探究芦雁题材作品的形式手法进行分析,厘清边寿民绘画语言的特点;第四部分,结合传统文化中芦雁的寓意,联系画家社会境遇与生活遭际,发现他的芦雁图背后承载的个人情怀和社会意义,我们从忠贞爱情的表达、忧怀天下的寄托与生活情趣的展现三个向度探究其审美意蕴;第五部分,分别从对清代花鸟画与对现当代花鸟画的两方面影响入手,梳理边寿民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相较于扬州画派其他画家,艺术史上对边寿民的研究较少,评价不高。但是我们的研究,以边寿民作为清前中期普通画家的代表,相较四王、四僧、八怪等的研究,对我们了解当时的艺术生态、普通画家的生存现状,更具普遍意义。

丁春云[6](2020)在《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林语堂(1895-1976),我国知名学者、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作家,在中西文化传播和英语语言学习等领域皆有深入研究。本研究从林语堂英语教育家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他的英语教育思想,将其归纳为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英语课程观、英语教学观、英语教材观,并审视目前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以期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体系和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提供一些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启示。论文首先在梳理林语堂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英语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其次系统论述了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英语课程观、英语教学观和英语教材观三个方面。在英语课程观方面,对林语堂英语课程的性质进行了解读,它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并从英语课程的内容、实施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其蕴含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了具体阐述;在英语教学观方面,对他所主张的“直接教学法”和“意念教学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且从口语、阅读、写作三个方面对其英语教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展开分析;在英语教材观方面,指出林语堂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但更重视本民族文化在英语教材中的比重,分别从他的英语教材指导思想、教材内容特点、教材编排方式、课本的插图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其英语教育思想进行了客观评析,尽管他的英语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一定意义上也代表了英语教育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他的英语课程观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的本土英语教学法、英语教材观体现了强烈的“文化自信”,这些都能为我国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和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巴雪冰[7](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是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的辅助,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控制自身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现实和发展要求、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观、传承主流文化的复杂过程。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受阻,必然出现社会认知偏差,社会交往能力差,社会价值观认同障碍、社会融入度低等问题,影响大学生才能的发挥,甚至导致才能的滥用。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出发,把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以阐释,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性发展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本研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性发展理论作为研究依据,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发展现状的评价、影响因素的论证、迟滞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引导路径,以期切实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培养大学生成为既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用人才。同时,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参考。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概括并阐释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目标及主要内容。构建了包括6个维度,31个指标在内的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体系。编制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检验。通过问卷的投放调查,评价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设计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检验,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验证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20个主要影响因素。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现象,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角度论证产生迟滞的主要原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有效教育引导路径。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引导过程中,要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平台,发挥高等学校的教育优势,打牢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大学生个体的关键作用等。

郭婷婷[8](2019)在《沙发木框架与软包配色设计的美学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色彩是人们对沙发最为直接的感知,具有美感的配色设计能使沙发在动态变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目前,国内对于色彩的选择有些盲目,配色设计的量化研究与国外相比依然存在差距。故需要进一步探讨科学的、理性的沙发配色设计方法与规律。本课题以木框架外露的沙发为载体,以木框架与软包的色彩搭配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不同风格的沙发进行色彩取样,通过实地调研、归纳对比、模糊评价、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应用孟-斯宾瑟色彩调和原理量化分析沙发配色的美感度。研究发现:1.沙发木框架与软包主要用材与色彩因风格不同呈现差异性:(1)主要用材:中式风格的木框架使用最多的三种材质依次为刺猬紫檀、胡桃木、黑檀木,现代风格为胡桃木、乌金木、橡木,欧美风格为桃花芯木、胡桃木、鹅掌楸。中式风格的软包以布艺为主,欧美风格以皮革为主,现代风格两者都有。(2)色彩:木框架色彩色相以橙黄(5YR5Y)为主,明度值13,彩度值48。中式风格软包集中于中低彩度的暖色系(10YR5GY)与冷色系(5B10PB);现代风格集中于高明度、中低彩度的暖色系(7.5R10Y),中高明度、低彩度的冷色系(7.5B7.5PB);欧美风格集中于中低明度、低彩度的暖色系(10YR10Y),中高明度、低彩度的冷色系(5B10B)。2.不同风格的沙发在配色规律方面呈现一致性:(1)配色范围:橙色系(YR)与黄色系(Y)的沙发木框架色彩与红色系(R)、橙色系(YR)、黄色系(Y)、黄绿色系(GY)与蓝紫色系(PB)的软包色彩适配度较高。两者明度为中长调对比,彩度为中短调对比。(2)色彩三要素的间隔规律:在沙发木框架与软包色彩的色相间隔或者明度与彩度间隔之间,至少有一项呈对比关系,且明度与彩度间隔的调和效果会直接影响沙发最终的配色结果,色相调和的优劣只起到辅助作用。(3)配色设计规律:主要以类似色、对比色调和为主,以互补色为辅。软包无彩色系的运用,与木框架的暖色系形成鲜明对比。结合明度弱对比与彩度中短对比,求得色彩调和。3.不同风格的沙发配色设计审美偏好调查:以沙发设计案例针对消费者配色审美偏好进行验证与评价,结果显示女性、年龄在30岁以上且没有设计背景的消费群体的配色偏好与理论上的配色推荐更具一致性。本课题通过对不同风格的沙发木框架与软包色彩的梳理和配色的美感度评价,对色彩三要素的调和进行系统性的探究,尝试为沙发配色的美感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从而获得沙发的配色方案与设计规律,为家具配色理论奠定一定的基础。

伍俊龙[9](2019)在《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表演艺术历经近40年的市场化改革,先后经历国有表演艺术院团的内部改革和自治、国有院团的公司制改革和发展民营院团、表演艺术市场体系建设和制度完善等阶段。与改革前相比,表演艺术院团数量和演出数量,尤其是民营院团数量及其演出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配置更加自由;市场消费规模不断扩张。事实上,市场化改革释放了表演艺术的发展潜力。但是,一些影响表演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各类型表演艺术的市场化改革效果的差异有待厘清。表演艺术生产中经营管理和生产规模对提升生产效率的机理尚不明确。制约进一步扩大表演艺术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待研究。表演艺术生产和消费相互作用的机理还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既是文化产业管理中的共性理论问题,也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迫切问题,更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消费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深入剖析了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化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与特点,通过构建表演艺术市场化程度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对当前中国表演艺术的市场化改革结果进行了评估。其次,分析了市场化改革以来,尤其是2004年发展民营院团以后,表演艺术生产及其要素投入的特征,在构建表演艺术生产效率测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表演艺术生产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再次,分析了市场化改革以来表演艺术消费特征,拓展了表演艺术消费需求经典模型并对影响中国表演艺术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了计量解析。最后,通过构建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冲量过程模型,研究了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内在互动机理。研究发现,其一,具有现代特征、欣赏门槛低的表演艺术类型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有必要处理好政府对文化艺术的保护扶持与市场化的关系,充分考虑不同表演艺术类型的特征,实施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其二,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表演艺术的整体技术效率的改善有限,技术低效率的主要来源是规模低效率,市场化程度高的表演艺术类型更容易实现规模效率,有必要以激发生产活力和促进表演艺术提质增效为目的,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优化艺术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改进表演艺术生产的规模效率,体现国家去产能、补短板的政策意图。其三,市场化改革以来表演艺术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介于0.42-2.33之间,而价格弹性介于0.57-1.12之间,表演艺术相互之间的替代或互补效应不明显,最大供给能力、文化效用资本、15-24岁人口比重对表演艺术消费需求的影响因表演艺术的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有必要立足于培育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通过实施生产院团与消费者双向补贴、扩大表演艺术产品有效供给、向年轻人普及表演艺术等方式扩大表演艺术消费需求。其四,总体上市场化改革后表演艺术生产对其消费存在着促进作用,但欣赏门槛高、市场化程度低的表演艺术生产有赖于其消费的总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其消费导向性明显,有必要着眼于创造表演艺术新供给、释放表演艺术新需求,通过突破欣赏门槛、跨越制约高雅表演艺术消费的审美障碍,以及深化表演艺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艺术产品更加具有有效供给属性,协调市场供求关系。

赵瑞华[10](2019)在《清代无锡顾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以顾润之一脉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顾氏迁锡始祖顾润之,明初自苏州洞庭西山迁居无锡胶山。二、三世祖顾福、顾寿,力田起家,以行义见称于乡。四世祖顾信以服贾为业,为避难而侨居苏州,后应子顾懋章之请,迁回无锡。至第六世顾可学、顾可适、顾可久时,兄弟三人相继中进士,且文名日盛,遂成为无锡大族。至清代,顾氏人才辈出,成员众多,更出现了顾宸、顾彩、顾奎光、顾光旭、顾翰等文坛、政坛名士,俨为锡郡名族。无锡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且教育发达、文化昌盛,为顾氏家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清初,顾氏家族经济实力相当雄厚,其后则渐趋衰落。顾氏家族成员十分讲究庭院、居所的布置,即便在家计日窘的清中后期,其成员之居所虽简陋却仍不失风雅。顾氏家族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直节重义、清正廉明”、“孝亲睦友、讲礼重仪”、“乐好山水、企慕隐居”、“勤学重教、以文传家”的优良传统,规范着身处其中的每位家族成员的行为。顾氏家族在婚姻缔结方面,重视乡土婚姻,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以德为先。顾氏家族在科举仕宦方面,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明中叶为顾氏家族仕途上的鼎盛期,清初步入萧条期,至清中叶稍有回升,清中期至清末,渐趋衰落,这与当时政治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联。整体而言,顾氏家族成员普遍官阶不高。在交游方面,清代顾氏家族大多数成员具有广泛的交游圈,如顾彩、顾奎光、顾敏恒等,广泛的交游丰富了他们的阅历,提高了他们的创作水平。清代顾氏家族成员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一些共同特征,他们的诗在内容上能反映民生疾苦、传达旅途苦感,艺术上注重抒写真性情、诗风淡远冲融。同时顾氏家族中更出现了顾彩、顾奎光、顾敏恒等创作成就较高的作家,顾彩诗立旨深、取材精,顾奎光诗语言自然简净、清逸恬淡,顾敏恒诗词藻丰赡、气格清奇、意蕴悠长,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顾氏家族成员的散文创作成就亦不可小觑,如顾彩、顾奎光等人的古文,顾敏恒的骈文,在当时文坛上皆具有一定的影响。清代顾氏家族累代以词称,顾彩、顾奎光、顾光旭、顾翰、顾翎等,皆为清代词坛上的重要词人,他们的词多能不为当时词坛主流风气所牢笼,能自树立,在清代词坛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二、“柏森(BOSA)经典”——生活·艺术与科技完善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柏森(BOSA)经典”——生活·艺术与科技完善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2)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理论意义
    三、选题实际意义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边寿民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一、芦雁题材美术简述
    (一)先秦—隋唐:天真稚拙
    (二)五代—明清:生动形象
二、边寿民生平简述
    (一)清前中期美术概述
    (二)边寿民生平
        1.青少年时期
        2.中年时期
        3.晚年时期
三、边寿民芦雁图绘画语言分析
    (一)构图
        1.“S”形构图
        2.边角式构图
        3.对角线构图
        4.居中式构图
    (二)造型
        1.“飞雁”
        2.“宿雁”
        3.“食雁”
        4.“鸣雁”
    (三)笔墨
四、边寿民芦雁图审美意蕴研究
    (一)忠贞爱情
    (二)忧怀天下
    (三)生活情趣
五、边寿民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清代花鸟画的影响
    (二)对现当代花鸟画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6)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目的或意义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二)论文选题的目的
        (三)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林语堂英语语言学习理念的研究
        (二)关于林语堂英语教学的研究
        (三)关于林语堂英语教材的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述评
        (五)本论文的研究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林语堂的英语教育思想形成过程
    第一节 从英语学习者到英语文化的传播者
        一、“触英”:初入英语世界的林语堂
        二、“精英”:浸润于西方语言文化的林语堂
        三、“播英”:进行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林语堂
    第二节 “母语”式学习的思想底蕴
        一、对于受母语思维影响尚浅的青少年:用“直接法”学习英语
        二、对于受母语思维影响较深的成年人:通过英汉对比学习英语
    第三节 英文编、译、着之路的开启:编写“开明”系列英语教材的林语堂
        一、“开明”系列英语教材编撰的背景
        二、《开明英文读本》英语教材的整体特点
        三、“开明”系列英语教材的成功溯源
第二章 林语堂的英语课程观
    第一节 英语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二节 林语堂英语课程观的内容
        一、英语课程内容:以“开明”系列教材为代表
        二、英语课程实施:以师生共同参与为取向
        三、英语课程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
第三章 林语堂的英语教学观
    第一节 林语堂的教学法思想
        一、“辜恩法”与“直接法”相结合
        二、以意念为中心的语言观
    第二节 林语堂的语言学习理念
        一、口语教学观:“清顺自然”
        二、阅读教学观:“精”、“泛”结合
        三、写作教学观:“快乐写作”
第四章 林语堂的英语教材观
    第一节 英语教材的指导思想
        一、满足“自修成才”的需求
        二、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英语教材的内容特点
    第三节 英语教材的编排方式
    第四节 英语教材的插图设计
        一、教材插图的美学需求
        二、教材插图的文化渗透
第五章 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的启示
    第一节 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评述
        一、本土文化情结
        二、“自由”、“快乐”的教育追求
        三、时代的局限性
    第二节 以“文化自信”构建我国本土英语教学理论
        一、英语教学观:坚持“文化自信”
        二、英语教材观:坚持“语”“文”并行
    第三节 以“核心素养”促进英语教育发展
        一、英语课程实施:构建“育人本位”
        二、英语课程评价:打破“成绩本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林语堂生平大事年表

(7)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发展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2 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经典理论
        2.1.3 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现代理论
        2.1.4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社会性与社会化
        2.2.2 社会性发展
        2.2.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2.2.4 思想政治教育
    2.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
        2.3.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在目标
        2.3.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外在目标
    2.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2.4.1 升华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
        2.4.2 培养社会性情绪与情感
        2.4.3 提升社会规范认知与能力
        2.4.4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2.4.5 提高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
        2.4.6 规范社会行为与能力发展倾向
    2.5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2.5.1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联性
        2.5.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统一性
        2.5.3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
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应用
    3.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六维度结构
        3.1.2 评价指标的变量操作化定义与问卷设计
    3.2 调查样本的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3.2.1 调查样本的选择
        3.2.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3.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3.4.1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维度的效度分析
        3.4.2 社会性情绪与情感维度的效度分析
        3.4.3 社会规范认知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3.4.4 社会价值观维度的效度分析
        3.4.5 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3.4.6 社会行为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3.5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评价与应用
        3.5.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评价
        3.5.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评价结果的分析应用
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理论依据和影响因素识别
        4.1.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识别的理论依据
        4.1.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提出
        4.1.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具体影响因素的识别
    4.2 问卷设计检验与样本选择
        4.2.1 问卷设计与内容
        4.2.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4.2.3 样本的选择与统计
    4.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3.1 学校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3.2 家庭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3.3 个人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影响分析
        4.4.1 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
        4.4.2 学校因素的影响分析
        4.4.3 家庭因素的影响分析
        4.4.4 个人因素的影响分析
    4.5 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的总结
5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原因分析
    5.1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迟滞原因分析
        5.1.1 家庭教育方式偏激影响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1.2 自我控制能力差影响大学生行为及情绪的调控的能力
        5.1.3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影响大学生归因风格
        5.1.4 个性差异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5.1.5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引导力不足
    5.2 社会性情绪与情感维度迟滞原因分析
        5.2.1 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影响大学生情绪状态的稳定
        5.2.2 错误的家庭示范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
        5.2.3 政治社会化进程缓慢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能力的提升
        5.2.4 新媒体的错误利用影响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
    5.3 社会行为与能力维度迟滞原因分析
        5.3.1 父母控制程度强导致大学生自我照料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5.3.2 角色定位偏差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坚持的能力
        5.3.3 社会竞争加剧影响大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5.3.4 社会道德规范与社会现实冲突影响大学生两难情境中的选择
6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提升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有效教育引导途径
    6.1 搭建社会资源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有利平台
        6.1.1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引领作用
        6.1.2 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6.1.3 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传播正能量中的作用
        6.1.4 努力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6.2 发挥高校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6.2.1 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纳入高等学校教育目标
        6.2.2 重视大学文化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引导作用
        6.2.3 改革教育方式以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教育的认可度
        6.2.4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以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
        6.2.5 挖掘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积极影响
    6.3 打牢家庭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6.3.1 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
        6.3.2 避免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
        6.3.3 树立理性客观的教育期望
        6.3.4 明确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6.4 重视学生个体在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6.4.1 培育大学生积极的个人归因风格
        6.4.2 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6.4.3 促进大学生形成团队依恋情绪
        6.4.4 引导大学生遵守社会交往准则
        6.4.5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引导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B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项目分析T检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沙发木框架与软包配色设计的美学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色彩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2.1 对象界定与区域选择
        2.1.1 调查对象界定
        2.1.2 调查区域选择
    2.2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色彩的调研方法
        2.2.1 调查选取的家具品牌
        2.2.2 色彩样本提取方法
        2.2.3 色彩数值转换
    2.3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色彩的调研结果分析
        2.3.1 调查的家具品牌分析
        2.3.2 色彩样本统计结果
        2.3.3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主要用材分析
        2.3.4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色彩使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的配色美学量化分析
    3.1 色彩调和原理
        3.1.1 孟塞尔色彩体系
        3.1.2 孟-斯宾瑟色彩调和原理
        3.1.3 美感度计算公式原理
    3.2 色相、明度与彩度调和分析
        3.2.1 色相调和分析
        3.2.2 明度、彩度调和分析
    3.3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配色设计的美感度评价
        3.3.1 中式风格的沙发配色美感度评价
        3.3.2 现代风格的沙发配色美感度评价
        3.3.3 欧美风格的沙发配色美感度评价
    3.4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配色方案与设计规律研究
        3.4.1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推荐用色范围
        3.4.2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配色设计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发木框架与软包配色的消费偏好验证
    4.1 研究准备
        4.1.1 木框架与软包配色的选择
        4.1.2 样本制作
    4.2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研实施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本信息统计特征
        4.3.2 配色审美偏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有关不同风格的沙发配色审美偏好问卷设计

(9)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市场化及市场化程度评估的研究现状
        1.2.2 表演艺术生产及其效率测度的研究现状
        1.2.3 表演艺术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2.4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互动关系的研究现状
        1.2.5 相关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 表演艺术的概念及其特征
        2.1.1 表演艺术的概念
        2.1.2 表演艺术的特征
        2.1.3 表演艺术的类型
    2.2 文化艺术市场理论
    2.3 文化艺术生产与消费理论
        2.3.1 文化艺术生产理论
        2.3.3 文化艺术消费理论
    2.4 文化艺术生产与供给侧改革理论
        2.4.1 萨伊定律
        2.4.2 供给学派及其实践
        2.4.3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
        2.4.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第三章 中国表演艺术的市场化改革及其市场化程度的灰评估
    3.1 引言
    3.2 近代中国表演艺术市场的历史回溯—以京剧为例
    3.3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化政策的演进及其影响
        3.3.1 初步展开阶段:内部改革与院团自治
        3.3.2 全面展开阶段:公司制改革与演出市场体系建设
        3.3.3 深化发展阶段:制度的深化与完善
    3.4 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化程度的评估指标体系
        3.4.1 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化程度的含义
        3.4.2 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化程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5 中国表演艺术的市场化程度的灰色聚类评估
        3.5.1 模型与数据
        3.5.2 实证结果与讨论
    3.6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四章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及其效率测度
    4.1 引言
    4.2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的表演艺术生产
    4.3 基于DEA的中国表演艺术生产效率测度
        4.3.1 表演艺术生产效率测度模型
        4.3.2 表演艺术生产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
        4.3.3 数据及其来源
        4.3.4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4.4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五章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5.1 引言
    5.2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的表演艺术消费
    5.3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消费分析建模
        5.3.1 表演艺术消费需求扩展模型
        5.3.2 变量
        5.3.3 数据
    5.4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5.4.1 变量与模型的检验
        5.4.2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5.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六章 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互动的冲量过程研究
    6.1 引言
    6.2 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6.2.1 表演艺术生产对表演艺术消费的作用机制
        6.2.2 表演艺术消费对表演艺术生产的作用机制
    6.3 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互动关系的冲量过程建模
    6.4 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冲量过程及结果分析
        6.4.1 加权邻接矩阵W的建立
        6.4.2 冲量过程模拟与互动关系结果分析
    6.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10)清代无锡顾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以顾润之一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顾氏家族世系、行传与着述概论
第二章 顾氏家族的生存环境与文化传统
    第一节 顾氏家族的生存环境
        一、地域文化环境
        二、家族生活环境
    第二节 顾氏家族的文化传统
        一 直节重义、清正廉明
        二 孝亲睦友、讲礼重仪
        三 乐好山水、企慕隐居
        四 勤学重教、以文传家
第三章 清代顾氏家族的婚姻与仕宦
    第一节 顾氏家族成员的婚姻
        一、顾氏家族的婚姻状况与特征
        二、顾氏家族婚姻中的女性
    第二节 顾氏家族成员的仕宦
        一、顾氏家族的仕宦状况与特征
        二、顾氏家族仕宦发展与政治
第四章 清代顾氏家族成员交游考
    第一节 顾彩交游考
    第二节 顾奎光交游考
    第三节 顾敏恒交游考
第五章 清代顾氏家族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顾氏家族诗歌创作的总体特征
        一、内容:心系民瘼、传达旅途苦感
        二、艺术:抒写真性情、诗风淡远冲融
    第二节 旨深材精之顾彩诗
        一、儒士的自守与游士的钟情
        二、“重践履”的创作理论
        三、别具一格的纪游诗
    第三节 清逸恬淡之顾奎光诗
        一、兼容并蓄的诗学取向
        二、关涉宽泛的题材内容
        三、简净的语言与清逸恬淡的诗风
    第四节 “思深辞赡”之顾敏恒诗
        一、情韵各具的主题
        二、“气清词赡、藻密思沉”的风格
    第五节 清代顾氏家族成员的散文创作
第六章 清代顾氏家族的词创作
    第一节 顾氏家族成员与清代词坛
        一、顾彩与清初词坛
        二、顾奎光等人与清中期词坛
        三、顾翰与清中后期词坛
    第二节 清峭冷隽之顾光旭词
        一、吏、文兼擅的儒家雅士
        二、清峭冷隽的词风
    第三节 “自成馨逸”之顾翰词
        一、“情”与“景”的浑融
        二、不拘一格的词风
    第四节 “殊少俗韵”之顾翎词
        一、闺中才女的日常交往
        二、羽素词的内容
        三、温润清丽的风格
结语
附录一:清代无锡顾氏家族世系简图
附录二:顾彩年谱
附录三:顾奎光年谱
附录四:清代顾氏家族成员存文篇目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柏森(BOSA)经典”——生活·艺术与科技完善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3]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4]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边寿民绘画艺术研究[D]. 张俊娜.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林语堂英语教育思想研究[D]. 丁春云. 江苏大学, 2020(05)
  • [7]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 巴雪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8]沙发木框架与软包配色设计的美学量化研究[D]. 郭婷婷.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9]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表演艺术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D]. 伍俊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10]清代无锡顾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以顾润之一脉为中心[D]. 赵瑞华. 武汉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BOSA经典”——生活、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