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浸出液铀浓度预测系统SPUC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侯伟[1](2021)在《CO2+O2地浸采铀中硅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铀吸附迁移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O2+O2地浸采铀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我国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目前已采用此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采铀。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矿层的胶体堵塞现象和树脂板结问题严重影响着采铀效率。因此,探究地浸采铀中胶体的种类和形成机制,以及胶体对碳酸铀酰离子(UC(VI))的吸附迁移规律,有利于发展我国CO2+O2地浸采铀技术,为该工艺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对于开展碳酸铀酰污染迁移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经过对矿层堵塞胶体分析后选定SiO2胶体和碳酸铀酰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SiO2胶体与碳酸铀酰的吸附、共迁移规律和机理,并对影响它们共迁移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本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采集CO2+O2地浸采铀矿场的砂岩铀矿石岩芯和围岩岩芯样品,进行岩芯的岩矿鉴定;分析浸出原液、吸附尾液和树脂板结物的化学成分;通过CO2+O2加压摇瓶实验和柱浸实验,收集得到了少量矿物胶体,最终确定了胶体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Ca、Mg碳酸盐胶体的团聚化是造成树脂板结的主要原因,而SiO2胶体和粘土胶体是矿层堵塞物的主要成分。(2)在物理因素层面,由扭矩平衡模型理论,抽水和注水活动形成的高速剪切力作用促进了矿物胶体的形成。(3)在化学因素层面,溶浸液的注入引起地下水环境中pH和离子强度的波动。pH值的降低使得碳酸盐矿物与高岭土等粘土矿物溶解形成胶体;离子强度的降低促进了附着在矿层基质上的细小矿物颗粒进入到液相中形成胶体。2.选取高岭土作为矿物胶体制备原料,历经高温改性活化、酸法浸出和透析袋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SiO2矿物胶体。通过批式吸附实验,研究了pH值和吸附时间对SiO2矿物胶体吸附碳酸铀酰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揭示了SiO2矿物胶体对离子的吸附机理,得到以下结论:(1)SiO2矿物胶体在pH=5~11和1~50m M离子强度范围内都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这是其能在地下环境中能够远距离迁移的基础。(2)碳酸铀酰对pH的变化表现敏感,当溶液环境由碱性变至酸性时容易发生水解沉淀。(3)由于静电排斥作用,SiO2矿物胶体对碳酸铀酰的吸附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且pH=7.0为最佳吸附pH值。(4)SiO2矿物胶体对碳酸铀酰的吸附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进行描述,分析表明吸附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但同时存在着物理吸附作用;等温线模型计算出最大吸附容量为40.46 mg/g,且吸附过程倾向于非均一的多分子层吸附。3.为了减少上述SiO2矿物胶体中杂质对碳酸铀酰吸附、迁移的影响,使用高纯度球形SiO2纳米颗粒制备了SiO2胶体悬浮液,通过柱迁移实验探究了离子强度、碳酸铀酰浓度和pH等因素对SiO2胶体和碳酸铀酰共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流速为0.399cm/min时,SiO2胶体总是抑制相对较低浓度的碳酸铀酰(即4.2×10-6和2.1×10-5M)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迁移。(2)碳酸铀酰的存在会使SiO2胶体的稳定性更难受离子强度增大的影响。(3)HCO3-的释放和硅烷醇(≡SOH)的去质子化导致初始pH=9和5时的流出液pH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4)DLVO理论计算表明无论碳酸铀酰是否存在,离子强度比pH都更容易影响SiO2胶体的稳定性。(5)双位点化学非平衡模型和胶体过滤理论模型能够分别很好地描述碳酸铀酰和SiO2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4.自然地下水环境中常常富含多种有机质胶体物质,因此,为研究有机质对SiO2胶体和碳酸铀酰共迁移的影响,通过使用纯化后的腐殖酸胶体,进行了批式碳酸铀酰吸附实验和柱迁移实验。主要研究了腐殖酸胶体存在条件下,SiO2和碳酸铀酰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共迁移行为和机理,得到了以下结论:(1)腐殖酸胶体对碳酸铀酰的吸附分配系数与SiO2胶体接近,比石英砂的吸附分配系数高4~5个数量级。(2)当流速为0.201cm/min时,SiO2胶体和腐殖酸胶体对低浓度碳酸铀酰(4.2×10–6 M)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3)腐殖酸浓度的增大能够促进SiO2胶体和碳酸铀酰的共迁移,且腐殖酸会造成吸附在石英砂表面的低浓度碳酸铀酰容易被洗脱。(4)在碳酸铀酰+SiO2二元共迁移系统中,SiO2和碳酸铀酰的迁移能力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弱;但是,当腐殖酸存在时(即在碳酸铀酰+SiO2+HA三元共迁移系统中),SiO2和碳酸铀酰的迁移能力几乎不受离子强度增大的影响。(5)碳酸铀酰单独迁移的柱内保留曲线呈直线且与迁移距离无关,这表明碳酸铀酰在单独迁移过程中没有发生沉淀,吸附是影响其迁移的机制。(6)二元共迁移系统与三元共迁移系统流出液中SiO2胶体的水动力学粒径和Zeta电位呈现了相反的变化规律,这表明腐殖酸胶体的存在能够促进SiO2和碳酸铀酰的迁移。(7)纵向水动力学扩散系数(Dx)、不可逆附着速率系数(kirr)、可逆脱附速率系数(r2)和可逆附着速率系数(r1)能够很好地描述SiO2胶体的沉积与迁移行为。(8)随着碳酸铀酰和腐殖酸浓度的增大以及离子强度的减小,SiO2胶体的扩散系数随之增大,这表明着这些条件的改变可增强SiO2胶体的迁移能力。
李海龙[2](2020)在《综合测井技术在地浸采铀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张,铀的工业应用地位日趋突出。许多国家都已经展开地浸砂岩铀矿的找矿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地浸铀矿是铀资源中储量最多的类型,也是全球铀矿勘査战略的重点,其中低品位、大矿量、易浸出、低成本的地浸型砂岩铀矿一直是各国研究的重点。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铀矿开采工作中,通过考察、引进、学习和吸收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铀矿的分布特点,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地浸采铀试验中,取得了突破性成功。随着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探开采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国充分利用多参数综合测井信息技术来解决许多理论和实际中的问题,结合数字化数据采集和资料解释,加大了获取地下矿体信息能力,对铀矿的开发及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目前,综合测井技术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环境、成矿规律及铀矿山开采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测井技术作为物探学科分支,在探矿采铀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地浸采铀是一项新工艺,中国在这方面经过多年实验和探索后,对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变的成熟。地浸采铀工艺具有成本低、安全省力的优势,在目前中国采铀行业发展历程中,已成为支柱性工艺,特别是“二氧化碳+氧气”的第三代地浸技术也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本文从地浸工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如下工作:通过收集新疆某地浸矿山地质及地浸生产资料,开展了某地浸采区综合测井电阻率数值估算含矿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拟合思路及数理分析。结合铀矿床采区开拓的钻孔工程,开展的合测井及岩心编录工作,就物探综合测井技术在地浸采铀生产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寻找综合测井电阻率值估算含矿含水层渗透系数并应用于地浸生产的方法。得到如下成果: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实现了某地浸采区“电阻率估算渗透系数”的数据处理和经验公式拟合的方法。在不同矿床条件下应用数据处理和经验公式拟合方法,得到区域渗透系数,并成功应用于地浸工业化生产。强化地球物理综合测井技术在地浸采铀工业化生产中起到了“眼镜”的作用。
李春光,谭凯旋,夏良树,刘振中[3](2019)在《铀赋存形态对砂岩型矿床地浸开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铀赋存形态对地浸开采的影响,采用逐级提取法分离新疆某砂岩铀矿同一采区不同地段样品的铀赋存形态,测定其中的铀品位。结合室内浸出实验以及现场监测实验,探究了铀赋存形态与浸出动力学和浸出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采区不同地段的铀矿赋存形态存在差异,铀的浸出动力学受到F1—F4四种铀赋存形态的影响,首先由内扩散控制,然后转变为化学反应控制,铀表观浸出速率常数随着F1—F4相态铀质量分数提高而增大。浸出液铀浓度变化特征可以根据F1相态的质量分数分为两类:当F1质量分数高于25%时,铀浓度由高到低变化;当F1质量分数低于10%时,铀浓度表现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最后建立了铀初始浓度与F1品位、铀浓度峰值与F1—F4总品位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可为依据铀赋存形态分地段选择溶浸剂种类和应用时间,并对铀地浸过程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李春光[4](2018)在《新疆某砂岩铀矿地浸开采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我国砂岩型铀矿地浸率和浸出效率不足、生产过程预测、控制理论和技术缺乏的现状,本文以新疆伊犁某低渗透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显微放射性照相、电子探针测试、XRD、XRF、SEM/EDS及压汞法等实验方法对矿区矿石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然后提出了复配表面活性剂联合酸法地浸的方案,通过大量试验对表面活性剂的初选、优化、配方和二元复配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应用搅拌浸出、水平柱浸、树脂吸附、淋洗试验探讨了CSH联合酸法浸出的动力学机理;最后创新性的将铀赋存形态和234U/238U活度比作为工具,研究他们对地浸生产实践的指示、预测和控制作用。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第一,砂岩铀矿整体特征表现为:渗透性低,平均渗透系数仅为0.133m/d。铀矿物主要以沥青铀矿形式存在,兼具少量的铀石、钛铀矿物,胶结物中尚存吸附铀,在矿石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都有分布,化学组成总体上有利于酸法地浸。粗粒级铀矿石占比最大,含铀量最高,但溶浸剂进入内核所需路径长,难以被润湿和浸出。中粒级所占比重大于细粒级,但铀含量却低于细粒级。铀矿石形态复杂,孔隙度不低但孔径较小,微小孔隙占比大,限制溶液在其内部的自由流动与渗透。从而导致矿层渗透性较低,提高矿层渗透性成为该类低渗透铀矿地浸开采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需采取措施提高溶浸液的润湿性和渗透性,其中表面活性剂是首选外加剂。第二,对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机制研究表明:当摩尔分数为0.47时,FS-3100与OP-10进行混合的协同效果最明显,可将硫酸溶液的表面张力最低将至17.9mN/m,将此二元混合体系定义为CSH。CSH实测临界胶束浓度CMCexp低于应用理想混合溶液理论计算的CMCideal,二者并非理想混合。热力学分析表明摩尔分数适中时,FS-3100与OP-10可自发作用,通过分子之间的嵌套形成新的结构。CSH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发挥受到表面吸附量和分子结构的影响,与非正规溶液理论存在一定差距。CSH助浸机理研究表明:助浸效果总体表现为粗粒级>中粒级>细粒级,主要通过润湿和增渗起作用。浓度为9mg/L时,CSH可将搅拌浸出的铀浸出率提高到92.7%,渗透系数提升90.2%,柱浸铀浓度提升18.9%,铀浸出率提高31.6%。CSH对树脂吸附和淋洗无不利影响,并可提高淋洗效率。CSH可以改变浸出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将主要由扩散控制转化为扩散和化学反应的共同控制,将表观速率常数从0.0023/d提高到了0.0082/d,提升了3.6倍,并得出了化学反应控制浸出表观速率常数0.0077/d。该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应用于低渗透砂岩铀矿的地浸生产,也可以用于恢复地浸生产中渗透性降低的地浸采场的生产。第三,赋存形态在地浸采铀预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改进的Tessier法逐步提取,低渗透砂岩铀矿存在五种赋存形态,其中F2>F3>F1>F4>F5,归为易浸铀(F1-F3)、可浸铀(F4)及难浸铀(F5)三大类。在铀矿石当中,易浸铀占绝对主体地位,可浸铀占比高,难浸铀占比较小。易浸铀高的铀矿石其品位也高,铀的赋存形态特征可直接反映铀矿石浸出的难易程度。扩散控制阶段铀浸出速率Kd随F1中铀的品位呈对数关系增大,化学反应控制阶段Kr随F1-F4态中铀的总百分含量提高线性增长。原地浸出开采铀浓度总体变化特征可根据F1态的铀百分含量分为两类,地浸采铀监测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四阶多项式关系,构建的预测模型方程为yi,x=aix4+bix3+cix2+dix+ei,参数可通过回归分析利用铀赋存形态求解。同时构建了铀浓度峰值与F1-F4总品位之间的指数相关模型。经有效性检验,模型精度合格,可在实际生产中供精准采矿和CSH联合浸铀借鉴。第四,通过对连续提取各相态和柱浸过程中铀同位素234U/238U活度比ARS测量与分析,得出如下ARS特征对地浸采铀的指示作用:ARS在可离子交换态(F1)和酸易溶态(F2)中较高(1.2931.348),在酸可溶态(F3)中略有下降(1.2041.229),在可氧化态(F4)中降到最低(0.9170.934),在难溶态(F5)中又升高至1.0181.142;浸出过程可根据ARS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ARS比较高,在1.2171.318之间,主要是F1、F2和F3中的U(Ⅵ)浸出;第二阶段ARS下降直至1.016,主要是F3及F4中的U(Ⅳ)溶解;第三个阶段ARS在1.0701.118之间小幅波动,主要是F5中极少量难溶的U浸出。
张梦舟[5](2018)在《磷矿废石堆体磷素浸出特性及污染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评价磷矿开采废石在地表长期堆存过程中对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水质环境的磷污染风险,以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树崆坪磷矿区内的现存磷矿废石堆场为研究对象,在矿物学、物理化学、渗流力学基础上,以实验室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磷矿废石在酸雨长期淋滤作用下的释磷特性和控磷方法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对树崆坪磷矿区内沉积型磷矿的赋存特征、开采历史及磷矿废石的处置方式等进行了调研,选择不同风化程度、不同堆积方式的6座磷矿具有代表性的废石堆场进行了现场踏勘,并结合磷矿废石的堆存特点,采用系统取样法采集了在矿物组分构成上具有统计平均意义的磷矿废石样品。(2)对磷矿废石的粒径级配、堆积密度进行了测试分析,重点对磷矿废石的矿物组分构成特点、固相全磷含量及酸碱中和能力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风化对磷矿废石中值粒径d50和控制粒径d60的影响相对较弱,但会显着降低废石有效粒径d10的大小;受堆积方式影响,废石堆体的堆积密度在1777~1877 kg/m3的范围内变化;磷矿废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碳酸盐矿物(白云石和方解石),因此在pH=4.5附近表现出较强的酸中和能力;磷酸盐矿物以氟磷灰石为主,与碳酸盐矿物呈条纹状互层结构存在,其平均含量为15.5%,废石固相全磷含量范围为1237~1862 mg/kg。(3)以从废石中分离出的磷酸盐矿物(氟磷灰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氟磷灰石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解动力学试验,对氟磷灰石在不同pH环境下的溶解反应速率常数进行了定量化表征,并构建了氟磷灰石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解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氟磷灰石在反应过程中为非全等溶解,达到溶解-沉淀反应平衡时则表现为全等溶解,其溶解反应速率主要受液相pH值的控制;不同pH环境下氟磷灰石的溶解反应速率常数总体表现为酸性>中性>碱性;在pH<7和10<pH<13范围内,溶解反应速率常数与pH值之间呈反比关系;而在7<pH<10范围内,溶解反应速率常数与pH值之间无明显线性关系存在。(4)依据EPAMethod 1313及Method 1314所规定的测试分析方法,开展了不同pH值及不同液固比(L/S)条件下磷矿废石磷素浸出试验,对磷矿废石在不同浸出环境下的磷素释放特点进行了定量表征,对不同试验条件下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影响磷矿废石释磷过程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磷矿废石中磷酸盐矿物在浸出环境中的溶解度是影响磷素释放过程的控制因素;废石的磷素浸出量主要受液相pH值的影响,酸性条件下废石浸出液中的总磷浓度将高出中性及碱性条件下1~2个数量级;自然条件下废石浸出液中的总磷浓度均接近或超出国家标准限值(0.5 mg/L);当地酸性降水的短期淋滤作用(累积L/S≤0.5 mL/g)不会改变磷矿废石堆体内部弱碱性(pH=7.5~8.5)的浸出环境,但酸性降水的长期淋滤作用(累积L/S≥1.0 mL/g)会使堆体内部的浸出环境向酸性转化(pH=6.2~6.5),因此可将磷矿废石堆体对周边水体长期磷污染的作用,等同于第Ⅱ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对水环境的影响。(5)浸液中磷矿废石向浸液扩散磷素,是浸液向块内扩散、块内磷素溶解扩散,磷素从块体表面向浸液扩散的综合过程,受磷素体积分数和块体孔隙结构的强烈影响,可以用有效扩散系数定量表征。考虑到磷矿废石是随机多孔介质,从磷素颗粒中溶解浸出的磷素在磷矿废石块体中的扩散受到磷素体积分数和块体孔隙结构的强烈影响,通过实验与微分方程参数反演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磷素在废石体中扩散的唯像的有效扩散系数和在块体表面边介质中扩散的唯像有效传质系数。考虑到块体在磷矿废石堆体中的释磷特性,建立了磷素在磷矿废石堆体迁移的数学模型。数值分析表明:堆体规模与堆体渗透率对磷素迁移影响不大,释磷速率是影响磷出溶解的主要因素,在酸性降雨和当地年平均降雨量条件下,从磷矿废石堆体流出的磷将引起可观的环境污染。因此,必须采取控制磷素释放的措施。(6)基于磷灰石的溶解动力学特性及磷矿废石释磷过程的控制机制,利用水泥基为基本配料体系的磷矿废石固结胶凝材料,依据EPAMethod 1315所提出的测试分析方法,开展了磷矿废石固化体磷素长期浸出特性的试验研究,对磷素在废石固化体中的释放迁移特性进行了定量表征,并结合研究区内磷矿废石堆存的实际情况,对固化/稳定化所形成的控磷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短期淋滤作用下(t<28 d)磷矿废石固化体的释磷过程主要由扩散作用控制,而在长期淋滤作用下(t>28 d)的释磷过程将以溶解作用为主;废石固化体的磷素平均表观扩散系数为6.71e-16m2/s,属极难迁移性物质;在研究区内的自然气候类型条件下,单位质量磷矿废石堆体的磷素释放量将在磷固化/稳定化处置前后由0.40 mg/kg降低至0.25 mg/kg,降低幅度为37.5%。
郑和秋野[6](2017)在《巴彦乌拉铀矿现场地浸条件试验与地浸场水动力模拟》文中指出我国铀资源开发的重点是砂岩型铀矿,内蒙古是我国砂岩型铀矿开发的大基地。巴彦乌拉铀矿床是我国第一个在内蒙古投入生产的砂岩型铀矿,具有“低品位、厚砂体、高渗透”的特点。本文在前人室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开展现场地浸条件试验,研究该矿床现场酸法地浸采铀特征及可行性;然后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MODFLOW建立研究区地浸采铀水动力模型,研究不同抽注液流量和抽注孔距离条件下的溶浸液渗流特征。现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酸法地浸工艺适合巴彦乌拉铀矿床铀浸出,且氧化剂能够强化浸出效果;条件试验期间,CDI-1和CDI-2单元浸出液平均铀浓度分别为19.61mg/L和46.69mg/L,试验结束时,两单元浸出液铀浓度分别保持在18mg/L和30mg/L左右,浸铀效果良好;试验单元的浸出效果与矿石品位、矿层厚度、平米铀量及含矿层所处地球化学环境有关;较高的酸度可以保持较高的铀浓度,溶浸液酸度为10g/L时,两单元浸出液平均铀浓度分别为21.72mg/L和54.57mg/L,是酸度为8g/L阶段的1.05和1.18倍。模拟结果表明,在抽注平衡条件下,地浸单元的平均水力梯度随抽液流量增加而增加,随抽注孔距离增加而减小;地浸场有效溶浸面积随抽注液量和抽、注液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溶浸液利用率随抽注液量增大而增高,随抽、注液孔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在抽注平衡的“四注一抽”条件下,当抽注孔距离为30m,抽液孔流量为12m3/h时,溶浸液流速适宜,溶浸面积约6280m2,溶浸液利用率在80%以上,可获得较好的浸出效果。本论文研究成果对巴彦乌拉铀矿地浸工艺技术及地浸工艺参数的确定具有借鉴指导意义,对于抽注液流量及抽注孔距离的确定具有参考价值。
谢廷婷,姚益轩,甘楠,张翀,胥国龙,闻振乾[7](2016)在《地浸采铀渗流弥散场特征分析及应用(待续)》文中认为应用地下水模拟软件,对地浸采铀井场的水动力渗流场和溶质弥散迁移场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将渗流场分为若干特征区域,定义了粒子渗流域平垂面特征参数、地下水对地浸流场稀释率、注孔流量贡献值等特征参数,同时根据各抽孔的稀释量变化对地浸流场进行了周期划分。在地层均质性、抽注流量、井距、过滤器安放位置及过滤器长度等不同因素影响下,建立内蒙古某地浸井场的水动力及溶质弥散迁移模型,并以这些特征参数为指标对井场进行了量化比较。
刘率帅[8](2016)在《CO2+O2加压浸出铀矿石装置研制及室内浸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根据CO2+O2地浸采铀工艺技术特点,选取新疆某铀矿山取得的砂岩岩芯铀矿石,用自行研制的加压浸出装置,进行了CO2+O2加压滚瓶浸出试验和CO2+O2加压柱浸出试验,获得了如下结论:(1)加压滚瓶浸出试验,当CO2+O2总压为2.0MPa,液固比10:1时,金属铀浸出率达到70%,采用多级浸出和后期加氧化剂强化浸出,铀浸出率达90%以上。说明该矿床铀矿石适合CO2+O2浸出工艺,试验结果可为CO2+O2加压柱浸试验提供依据和指导。(2)加压柱浸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长达三个月时间的加压浸出,液固比接近3:1时,金属铀浸出率达到90%。说明该矿床铀矿石适合CO2+O2浸出工艺,试验结果可为CO2+O2现场浸出试验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3)CO2+O2加压滚瓶浸出试验装置和CO2+O2加压柱浸出试验装置自行研制,方便实用、稳定可靠,可以满足砂岩铀矿浸出试验要求。
侯凯,童雄,谢贤,王晓,邓政斌,吕昊子,韩彬[9](2015)在《预测技术在矿物加工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对近年来国内选矿自动化领域的预测控制技术进行综述,讨论了其在浮选、物理分选、磨矿和浸出作业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期促进选矿优化和选矿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
黄吉茂[10](2014)在《某铀矿山510矿区技改前后辐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文中提出西安中核蓝天铀业有限公司510矿床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降扎乡境内,属于川西北基地铀资源开发接续矿点之一。本文主要是依据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建设Ⅱ矿段地下开采系统并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提高生产能力和铀资源回收利用率,以满足国家天然铀的需求而进行了技改前现状调查、技改前后辐射环境预测及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本文共5章。第1章绪论,阐述了评价的意义及其技改技术路线。第2章工程分析,进行了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第3章辐射源项分析,主要进行了源项的确定。第4章技改前后辐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是本文的重点,对技改前后辐射环境进行了详细的预测和分析。第5章结论。文章最后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与参数和气载流出物源项估算。本评价区域辐射环境现状和非放射性环境现状监测工作分别由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和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完成。
二、浸出液铀浓度预测系统SPUC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浸出液铀浓度预测系统SPUC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CO2+O2地浸采铀中硅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铀吸附迁移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铀的开发技术发展历程 |
1.1.1 铀的认知与开发利用历程 |
1.1.2 铀矿的分类与分布 |
1.1.3 铀矿的开采方法、选冶原理 |
1.2 CO_2+O_2地浸采铀中胶体的形成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
1.2.1 地浸采铀中胶体的形成 |
1.2.2 地浸采铀中胶体对生产的影响 |
1.3 铀污染及其危害 |
1.3.1 国内外铀污染来源与现状 |
1.3.2 铀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1.4 胶体与铀的相互作用 |
1.4.1 胶体对铀的吸附 |
1.4.2 胶体对铀迁移的影响 |
1.5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选题依据、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CO_2+O_2地浸采铀过程中胶体的形成机制 |
2.1 引言 |
2.2 铀矿石及其工艺矿物学研究 |
2.2.1 砂岩铀矿石采集与预处理 |
2.2.2 砂岩铀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
2.3 树脂板结物和浸出液成分研究 |
2.4 CO_2+O_2 加压摇瓶浸出实验 |
2.4.1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2.4.2 实验分析方法 |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CO_2+O_2 加压柱浸实验 |
2.5.1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2.5.2 实验分析方法 |
2.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SiO_2矿物胶体的制备及其碳酸铀酰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SiO_2 矿物胶体的制备 |
3.2.4 批式吸附实验 |
3.2.5 吸附动力学 |
3.2.6 吸附等温线 |
3.2.7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iO_2矿物胶体的制备与表征 |
3.3.2 SiO_2矿物胶体的电化学性质 |
3.3.3 pH值对铀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4 吸附动力学 |
3.3.5 吸附等温线 |
3.3.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iO_2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对碳酸铀酰迁移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2.3 实验原料的制备 |
4.2.4 柱迁移实验 |
4.2.5 批式吸附实验 |
4.2.6 分析方法 |
4.3 模型拟合 |
4.3.1 保留示踪剂拟合 |
4.3.2 DLVO拟合 |
4.3.3 碳酸铀酰单独迁移拟合 |
4.3.4 SiO_2 胶体迁移拟合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批式吸附实验 |
4.4.2 Zeta电位和DLVO相互作用能 |
4.4.3 碳酸铀酰浓度的影响 |
4.4.4 离子强度和pH对单独迁移的影响 |
4.4.5 离子强度和pH对共迁移的影响 |
4.4.6 SiO_2流出液中pH和 Zeta电位的演变 |
4.4.7 迁移数学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SiO_2胶体与腐殖酸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对碳酸铀酰迁移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设备 |
5.2.3 实验原料的制备 |
5.2.4 柱迁移实验 |
5.2.5 批式吸附实验 |
5.2.6 分析方法 |
5.3 模型拟合 |
5.3.1 保留示踪剂拟合 |
5.3.2 DLVO拟合 |
5.3.3 碳酸铀酰单独迁移拟合 |
5.3.4 SiO_2 胶体迁移拟合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批式吸附实验 |
5.4.2 碳酸铀酰浓度的影响 |
5.4.3 腐殖酸浓度的影响 |
5.4.4 离子强度的影响 |
5.4.5 DLVO相互作用能 |
5.4.6 保留剖面曲线和流出液特性 |
5.4.7 迁移数学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综合测井技术在地浸采铀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选题缘由 |
1.3.3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地浸采铀工艺 |
2.1 地浸采铀 |
2.1.1 地浸采铀概念 |
2.1.2 地浸采铀矿发展历史 |
2.1.3 地浸采铀应用条件 |
2.2 工艺原理及流程 |
2.2.1 工艺原理 |
2.2.2 井场浸出工艺 |
2.2.3 水冶处理工艺 |
2.3 生产运行 |
2.3.1 主要设备仪器情况 |
2.3.2 废水处理 |
第3章 矿区勘查状况 |
3.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3.2 矿区地质 |
3.2.1 构造 |
3.2.2 地层 |
3.3 矿体地质 |
3.3.1 含矿砂体 |
3.3.2 矿体空间展布特征 |
3.4 水文地质 |
3.4.1 矿床水文地质 |
3.4.2 含矿含水层状况 |
3.4.3 018-070线开采条件 |
第4章 综合测井工作 |
4.1 综合测井综述 |
4.2 综合测井工作流程 |
4.3 测井项目 |
4.3.1 自然伽马测井 |
4.3.2 三侧向测井 |
4.3.3 井径测井 |
4.4 测井成果 |
4.4.1 测井资料组成 |
4.4.2 综合测井成果图 |
第5章 电阻率值估算渗透系数 |
5.1 综合测井技术地浸采区应用 |
5.2 综合测井成果 |
5.3 岩心编录及试验 |
5.4 拟合原理 |
5.5 数据优化 |
5.5.1 数据采集 |
5.5.2 数据处理 |
5.5.3 图解法 |
5.5.4 线性回归 |
5.5.5 经验公式 |
5.6 技术应用 |
5.6.1 公式的应用 |
5.6.2 技术应用问题 |
第6章 结论以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铀赋存形态对砂岩型矿床地浸开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样品采集与特性分析 |
1.2 试剂和主要仪器 |
1.3 赋存形态分离 |
1.4 室内浸出试验 |
1.5 浸出液铀浓度现场监测 |
2 结果和讨论 |
2.1 铀赋存形态特征 |
2.2 铀赋存形态对浸出动力学的影响 |
2.3 原地浸出铀赋存形态在预测中的作用 |
1) 赋存形态与铀浓度总体变化特征 |
2) F1态对初始铀浓度的影响 |
3) F1—F4态对铀浓度峰值的影响 |
4) 基于赋存形态的地浸采铀预测模型 |
(1) 模型的建立 |
(2) 模型有效性 |
3 结 论 |
(4)新疆某砂岩铀矿地浸开采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低渗透砂岩铀矿地浸开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增渗技术现状与表面活性剂 |
1.3 铀浸出预测及赋存形态的应用现状 |
1.4 同位素的指示作用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2.1 矿床地质特征 |
2.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2.3 铀矿石粒级分布及孔隙结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及助浸机理 |
3.1 前言 |
3.2 新型表面活性剂原料实验研究 |
3.3 新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实验与理论研究 |
3.4 CSH表面活性剂联合浸铀机理研究 |
3.5 CSH表面活性剂对浸出后处理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铀赋存形态的地浸采铀预测模型 |
4.1 铀赋存形态分级 |
4.2 铀赋存形态粒级分布特征 |
4.3 铀赋存形态与浸铀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
4.4 基于铀赋存形态的地浸采铀预测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234)U/~(238)U同位素活度比特征对地浸采铀的指示 |
5.1 矿样采集与理化性质分析 |
5.2 ~(234)U/~(238)U活度比在砂岩中不同铀赋存形态中的规律 |
5.3 ~(234)U/~(238)U活度比对铀浓度与浸出率的指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磷矿废石堆体磷素浸出特性及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磷化工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效应 |
1.2.2 含磷矿物中磷素的溶解释放机理 |
1.2.3 降雨条件下磷矿废石堆体中磷素浸出数值分析 |
1.2.4 水泥基胶凝材料对磷素的固化/稳定化机理 |
1.2.5 磷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及现场踏勘取样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状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类型及水文特征 |
2.1.3 地形地貌特征 |
2.1.4 地层岩性特征 |
2.1.5 水文地质条件 |
2.1.6 矿山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
2.2 磷矿开采历史及废石堆存现状 |
2.2.1 磷矿资源开采历史 |
2.2.2 磷矿石自然类型 |
2.2.3 磷矿废石的堆积现状 |
2.3 磷矿废石堆体的现场踏勘及取样 |
2.3.1 磷矿废石堆体的选择 |
2.3.2 磷矿废石堆体的现场踏勘结果 |
2.3.3 磷矿废石的现场取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磷矿废石基本物化性质的测试分析 |
3.1 磷矿废石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及矿物组成特点 |
3.1.1 磷矿废石基本物理力学参数 |
3.1.2 磷矿废石的矿物组分特征 |
3.1.3 磷矿废石中矿物的嵌布特点 |
3.2 磷矿废石中的磷素含量 |
3.2.1 试样的制备 |
3.2.2 测试分析方法 |
3.2.3 测试结果分析 |
3.3 磷矿废石酸/碱中和能力分析 |
3.3.1 酸/碱中和能力 |
3.3.2 磷矿废石ANC滴定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磷灰石溶解动力学特性研究 |
4.1 磷灰石的晶体结构及特征 |
4.1.1 磷灰石的晶体结构 |
4.1.2 磷灰石的类型 |
4.1.3 磷灰石中的化学键类型 |
4.2 磷灰石的溶解反应机理 |
4.2.1 磷灰石溶解过程的表征模型 |
4.2.2 磷灰石溶解过程的固-液相间作用机制分析 |
4.3 磷矿石溶解反应动力学的表征方法 |
4.3.1 磷矿石溶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4.3.2 磷矿石溶解反应速率的确定 |
4.4 磷矿石溶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试分析方法 |
4.4.1 试验材料的制备 |
4.4.2 试验及测试分析方法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磷矿废石磷素浸出特性 |
5.1 磷矿废石中磷素浸出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磷矿废石中磷素的浸出模式 |
5.1.2 磷矿废石磷素浸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3 浸出试验方法 |
5.2 环境pH值对磷矿废石磷素浸出特性的影响 |
5.2.1 试验目的 |
5.2.3 试验步骤及分析方法 |
5.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液固比对磷矿废石磷素浸出特性的影响 |
5.3.1 试验目的 |
5.3.2 试验步骤及分析方法 |
5.3.3 试验方法 |
5.3.4 结果分析及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磷矿废石堆体磷素有效扩散性及磷素迁移的数值模拟 |
6.1 磷矿废石堆体磷素浸出“对流-反应-扩散”模型 |
6.1.1 对流-反应-扩散方程 |
6.1.2 渗流方程 |
6.1.3 扩散方程 |
6.2 磷矿废石有效扩散系数和表面传质系数的测定 |
6.3 磷矿废石堆体磷素浸出过程数值模拟(自然堆积) |
6.3.1 数值模型 |
6.3.2 非酸性降雨条件下磷素浸出过程 |
6.3.3 酸性降雨条件下磷素浸出过程 |
6.3.4 酸性降雨条件下磷素浸出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6.4 磷矿废石堆体磷素浸出过程数值模拟(横谷堆堑) |
6.4.1 数值模型 |
6.4.2 非酸性降雨和酸性降雨条件下磷素浸出过程 |
6.4.3 酸性降雨条件下磷素浸出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磷矿废石中磷素固化/稳定化控制研究 |
7.1 磷矿废石的控磷方法及磷素的固/稳机理 |
7.1.1 倒塌不确定性对倒塌性能的影响 |
7.1.2 水泥基胶凝材料对磷素的固化/稳定化机理 |
7.1.3 水泥基胶凝材料对磷素的固化/稳定化机理 |
7.1.4 磷矿废石固化胶结配比的确定 |
7.2 磷矿废石固化体磷素浸出特性试验研究 |
7.2.1 试验目的 |
7.2.2 试验装置 |
7.2.3 浸出试验步骤及测试分析方法 |
7.2.4 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处理 |
7.3 磷矿废石固化体半动态浸出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7.3.1 磷矿废石固化体磷素的IFL和CFL计算结果 |
7.3.2 磷矿废石固化体浸出液pH值的变化规律 |
7.3.3 磷矿废石固化体磷素浸出浓度的变化规律 |
7.3.4 磷矿废石固化体中磷素的释放机理 |
7.4 磷矿废石固化处置前后磷素释放量对比 |
7.4.1 磷素释放量估算的基本假设 |
7.4.2 磷矿废石固化处置前磷素释放量估算 |
7.4.3 磷矿废石固化处置后磷素释放量估算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巴彦乌拉铀矿现场地浸条件试验与地浸场水动力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2 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特征 |
2.2.3 含矿层特征 |
3 水文地质特征 |
3.1 含矿含水层隔水顶板特征 |
3.1.1 岩性、厚度特征 |
3.1.2 标高特征 |
3.2 含矿含水层隔水底板特征 |
3.2.1 岩性、厚度特征 |
3.2.2 标高特征 |
3.3 含矿含水层隔夹层特征 |
3.4 小结 |
4 现场地浸采铀条件试验 |
4.1 钻孔布置及成井参数 |
4.1.1 钻孔布置 |
4.1.2 钻孔结构 |
4.1.3 成井参数 |
4.1.4 矿体揭露情况 |
4.2 矿石性质 |
4.2.1 矿石粒度组成 |
4.2.2 矿石矿物组成 |
4.2.3 矿石化学成分 |
4.2.4 铀的形态与分布 |
4.3 试验方法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CDI-1 单元浸出特征 |
4.4.2 CDI-2 单元浸出特征 |
4.4.3 两试验单元浸出特征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5 地浸场水动力模拟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1 模拟区边界条件概化 |
5.1.2 地层概化 |
5.2 数学模型 |
5.3 数值模型 |
5.3.1 求解原理 |
5.3.2 求解方法 |
5.4 模型设计与运行 |
5.4.1 求解方法 |
5.4.2 定解条件 |
5.5 模型识别与验证 |
5.5.1 模型的识别 |
5.5.2 模型的验证 |
5.6 小结 |
6 不同抽注条件下的地浸流场特征 |
6.1 条件试验地浸流场特征 |
6.2 不同抽液量地浸流场特征 |
6.2.1 QC=12m~3/h地浸流场特征 |
6.2.2 抽液量连续变化地浸流场特征 |
6.3 不同抽注孔距离地浸流场特征 |
6.3.1 R=20m地浸流场特征 |
6.3.2 抽注孔距离连续变化地浸流场特征 |
6.4 模拟结果分析 |
6.4.1 抽注孔流量与距离对溶浸面积的影响 |
6.4.2 抽注孔流量与距离对溶浸液利用率的影响 |
6.4.3 抽注孔距离连续变化地浸流场特征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地浸采铀渗流弥散场特征分析及应用(待续)(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计算方程 |
1.2 数值方法及模拟软件 |
2 抽注渗流场特征分析 |
3 弥散场特征分析 |
4 地浸采铀流场控制因素分析 |
4.1 模型概述 |
4.2 地层非均质因素 |
(8)CO2+O2加压浸出铀矿石装置研制及室内浸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铀矿资源的分布特点 |
1.1.2 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特征 |
1.1.3 地浸采铀工艺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O_2+O_2浸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加压浸出设备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CO_2+O_2浸出原理及试验相关分析方法 |
2.1 CO_2+O_2浸出原理 |
2.2 分析方法 |
2.2.1 固体矿样铀含量的测定 |
2.2.2 液体样铀含量的测定 |
2.2.3 树脂相铀含量的测定 |
2.2.4 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的测定 |
第3章 试验装置 |
3.1 试验装置 |
3.1.1 加压滚瓶浸出试验装置 |
3.1.2 加压浸出柱试验装置 |
第4章 加压浸出条件试验 |
4.1 CO_2+O_2加压滚瓶浸出试验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及讨论 |
4.1.3 小结 |
4.2 CO_2+O_2柱浸浸出试验 |
4.2.1 试剂及仪器设备 |
4.2.2 试验装置 |
4.2.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2.4 浸出试验 |
4.2.5 浸出条件 |
4.2.6 孔隙率测定 |
4.2.7 CO_2+O_2加压柱浸试验 |
4.2.8 小结 |
4.3 树脂吸附铀试验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及讨论 |
4.3.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图 |
(9)预测技术在矿物加工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预测技术在选矿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1. 1 可行性 |
1. 2 必然性 |
2 国内研究进展 |
2. 1 在浮选中的应用 |
2. 1. 1 浮选结果的预测 |
2. 1. 2 浮选条件的预测 |
2. 1. 2. 1 p H 值预测 |
2. 1. 2. 2 浮选柱气含率预测 |
2. 1. 2. 3 浮选液位预测 |
2. 1. 2. 4 浮选药剂用量预测 |
2. 2 在重磁分选中的应用 |
2. 3 在磨矿作业中的应用 |
2. 4 在浸出作业中的应用 |
3 结论 |
(10)某铀矿山510矿区技改前后辐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510矿区技术改造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分析 |
2.1 项目基本情况 |
2.2 项目现有设施情况 |
2.3 技改项目工程分析 |
第3章 辐射源项分析 |
3.1 源项确定原则 |
3.2 源项确定 |
3.3 放射性源项相对位置 |
第4章 技改前后辐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2 照射途径、放射性核素 |
4.3 评价中心与评价年份 |
4.4 评价模式与计算参数 |
4.5 技改前辐射环境影响剂量估算 |
4.6 技改后辐射环境影响剂量估算 |
4.7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
4.8 地下水途径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
第5章 结论 |
5.1 环境现状调查结论 |
5.2 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 |
5.3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5.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与参数 |
附录2 气载流出物源项估算 |
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浸出液铀浓度预测系统SPUC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CO2+O2地浸采铀中硅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铀吸附迁移影响研究[D]. 侯伟. 南华大学, 2021
- [2]综合测井技术在地浸采铀工业生产中的应用[D]. 李海龙. 南华大学, 2020(01)
- [3]铀赋存形态对砂岩型矿床地浸开采的影响[J]. 李春光,谭凯旋,夏良树,刘振中.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9(05)
- [4]新疆某砂岩铀矿地浸开采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D]. 李春光. 南华大学, 2018(01)
- [5]磷矿废石堆体磷素浸出特性及污染控制方法研究[D]. 张梦舟. 东北大学, 2018(01)
- [6]巴彦乌拉铀矿现场地浸条件试验与地浸场水动力模拟[D]. 郑和秋野. 东华理工大学, 2017(01)
- [7]地浸采铀渗流弥散场特征分析及应用(待续)[J]. 谢廷婷,姚益轩,甘楠,张翀,胥国龙,闻振乾. 铀矿冶, 2016(03)
- [8]CO2+O2加压浸出铀矿石装置研制及室内浸出试验研究[D]. 刘率帅. 南华大学, 2016(03)
- [9]预测技术在矿物加工中的研究进展[J]. 侯凯,童雄,谢贤,王晓,邓政斌,吕昊子,韩彬. 矿产综合利用, 2015(01)
- [10]某铀矿山510矿区技改前后辐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D]. 黄吉茂. 南华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