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违法广告的全貌

五种违法广告的全貌

一、五类广告违法现象面面观(论文文献综述)

朱妍洁[1](2020)在《电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商务逐渐转向电子时代。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同时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研究电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笔者对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探究电商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原因,进而探讨消除消极影响的对策。第一部分,笔者对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研究论述加以分析;第二部分,对电子商务概况进行分析,明晰电商的概念、特征及当前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探究了电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这也是本文探究的重点内容,其积极影响是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丰富了内容、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电商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从学生的心理、利益、网络成瘾以及道德认知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笔者针对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原因分析,其中,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潮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趋势是形成积极影响的原因。大学生自身因素是产生消极影响的内因,社会文化和环境、家庭、法律以及高校工作的不到位也是引起消极影响的外因。第五部分,针对电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笔者提出了注重科学引导、加大监管力度和完善法律、开展自我教育、加强学校引导、抓好家庭教育这五个对策,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王浩[2](2020)在《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与改革》文中指出1983年3月至4月第十一次全国电视工作会议于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策略。会议指出除中央、各省、直辖市可以开办电视台之外,其余条件允许的各市、县、盟等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需要,自主研判,开办电视台。地市级电视媒体迅速抓住机遇,迈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目前,全国地市级电视媒体数量已有360余家,电视节目套数超过2000套。但占据了我国电视行业半壁江山的地市级电视媒体正处于发展的瓶颈当中,地市级电视媒体纵向受到省级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的多重冲击,横向受新媒体特别是短视频媒体的挤压。随着央视和省级卫视开始大规模投入制作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网站,如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也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开始制作网络电视剧和网络综艺节目,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地拓宽,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而地市级电视媒体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节目理念和制作模式,观众大规模流向新媒体平台和中央电视台或省级卫视,地市级电视媒体正处于逐渐被边缘化的境地。本文作为安徽省地方主流媒体发展情况调查研究之一,以安徽省各地市级电视媒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各个地市级电视媒体与其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等形式对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现状的整体分析。与此同时,通过对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近三年收入来源及创收方式的变化、频道种类、内部人员结构、体制机制改革举措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图表的表现方式对所获得的的各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以此更加直观得反映出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近三年的变化趋势,从而得出我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各地市级电视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一般与当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有一定联系。近几年,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加深,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实现互补短板、优势结合,不断加强传统媒体在各类媒体平台对主流舆论的引导能力,而地市级电视媒体与本地民生密切相关,与当地居民有着不可替代的接近性,是主流媒体重拾话语权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如何建设好自身的新媒体矩阵,与当地新媒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重拾话语权,深耕当地民生,做好政府服务,通过自身的新媒体矩阵将本地内容推送到每一个潜在的目标用户,在本地夺取话语权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我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经营策略,突破当前省内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的瓶颈。

马东丽[3](2019)在《中医药广告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起源于上古时期,为国人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医药广告是传递中医药信息的主要渠道。如今,中医药广告市场方兴未艾,但是问题广告充斥着受众眼球,甚至有的中医药广告还将受众引入误区,导致消费者破财害命,着实让我们感到不寒而栗。因而探究中医药广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课题。由于我国中医药广告目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形成良性的运转模式,无论在传播主体、受众参与、广告策略还是内容创意、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探究其解决对策,需要我们对中医药广告的市场现状和广告内容作全面的分析,探索利用新媒介形式,推动我国中医药广告事业的良性发展。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并结合传播学、广告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着重讨论中医药借助广告这种传播载体,如何更好的彰显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并从传播媒介、受众媒介使用动机的角度对中医药广告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可行的解决对策。笔者首先阐释了中医药广告的文化内涵、界定了中医药广告的定义;分析了我国中医药广告的发展环境与发展现状;通过对我国中医药广告受众认知态度进行的问卷调查:了解受众对中医药广告的接触行为、态度倾向及其对违法虚假广告的态度认知和行为,分析了中医药广告的传播效果。通过分析研究,笔者发现我国中医广告传播中存在的发展环境不成熟、传播内容过度虚假、传播策略单一、传播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广告发展环境、规范中医广告内容、正视中医治疗理念、整合媒介资源,传播平台多元化,畅通维权通道,建立中医广告管理长效机制等对策,以期为中医药广告传播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杨鑫[4](2010)在《我国名人广告传播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注意品牌的塑造,越来越意识到应该在自己的品牌中输入更多的个性。企业找名人代言,在塑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塑造个性形象的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名人代言成为众多企业在传播中的一把利器。本文研究了我国名人广告的历程,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和防范措施等,还对我国名人广告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名人广告好似一把双刃剑,应用的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用的不好反而对产品或企业起到副作用。应该说名人是广告的“第二媒介”;是创意得以表达的“道具”;是特定商品的品牌、功用、性能、特征等个别或综合信息传递者。三者构成的名人广告以有关商品的信息传递为核心而有机结合。离开这一核心而尽情发挥电视媒介的视听功能,或强化名人的气质形象都是无谓的浪费。名人广告热的产生是转型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它既是我们社会人文精神的体现,又是传播领域由单向度“宣教式”转为双向互动传播的典范,让名人与受众真诚地沟通从而产生效益,是名人广告热取得的最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在当今的电波媒介和纸质媒介中成功的名人广告越来越少,这既不是制作水平的下降,也不是名人自身的表演及代言的水准不够,而是我们的社会在发展,老百姓、受众的品位不断提高。当一个社会经济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要求名人广告在整个社会中的角色意识、角色定位必须更加明确,因为受众和社会对名人广告的期待值、理解度在不断增强。因此怎样把“名人——广告——品牌——受众”很好地连接,达到寓教于乐,达到多重效益,是函待我们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李健[5](2010)在《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一种特殊信息传播方式的商业广告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激烈的竞争使得虚假广告在我国大量出现,严重地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其中,代言广告是广告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代言人因代言虚假广告而被消费者告上法院的事件屡见报端。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规定之薄弱,使此类案件往往以消费者的败诉而告终,这也是导致虚假广告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对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制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章。第一章,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基本范畴。本章首先界定了广告与虚假广告、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概念,将虚假广告代言人限定为自然人。接着分别从法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指出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制度的意义之所在。第二章,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比较研究。本章主要是对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关于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的立法及司法实践进行考察、比较,并对学界有关虚假广告代言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争鸣进行梳理。通过考察、比较研究,总结出我国在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方面的不足以及可借鉴的国外经验。第三章,我国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制度之思考。本章是此篇文章的重点部分,首先从广告代言人法律地位之确定出发,将其归纳为在广告活动中是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或广告发布者地位平等的独立民事主体。接着对广告代言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审查义务、广告真实性义务、注意义务作为法定义务加以归类,明确了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是侵权责任及其特征。对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的界定及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制度的构建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并在论述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邹伟,段竞晖,鞠霓,饶晓亭,胡丽莉,张雪,罗邦民[6](2010)在《中介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中介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由于国家尚未对中介行业进行统一立法,理论界也尚未对中介行业的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严密的体系。因此,加强中介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地方行政立法实践的基础上,从中介机构和中介行为的内涵、特点和分类、中介机构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中介机构与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内部管理、中介机构的征信管理等入手,结合贵州省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展开中介法律制度建设的专题研究的,以引起更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中介立法研究加以关注,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建设。

金成勋[7](2009)在《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研究 ——以上海东方CJ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电视购物是“无店铺售卖”中直复营销的一种模式,是商品零售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电视购物诞生在美国,并在美国形成了成熟的发展模式。电视购物受到关注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购物的“美国模式”走向欧洲和亚洲,人们发现,作为无店铺销售的电视购物,能占到一国零售业总额的8-10%,在美国,达到了15%。与此同时,电视购物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为生产者降低成本,扩大渠道,对传媒业、物流业、IT行业,呼叫行业、金融支付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而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诸多方面带来积极影响,并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本文以当今电视购物产业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电视购物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电视购物产业与消费者(或观众)之间的关系,探索电视购物企业如何创建强势品牌,提出了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的概念模型。并通过中外电视购物产业的横向对比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寻找中国电视购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途径。本文主要以中国上海“东方CJ”电视购物为个案进行研究和介绍,但在案例适当加入国内外众多电视购物公司的发展历程,以使论述免于偏颇。本文第一章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并对全球电视购物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本文可能涉及到主要概念进行文献回顾。这些概念包括电视购物、品牌资产、品牌形象、品牌联想、品牌信任等等。第三章根据第二章的文献回顾和几位重要学者的思想,结合电视购物企业的特点,提出了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的概念模型,并对模型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第四章以上海东方CJ为案例,分析其中国大陆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的成功模式,并从东方CJ的产品开发、节目制作、市场营销、呼叫客服、物流支付等几个方面全面深度来探析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的成功之路。第五章是研究启示。首先介绍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大陆电视购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借鉴的可能性,最后对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的发展给出了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中国电视购物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有所贡献,对从事相关产业的企业有所启发。

李湘华[8](2007)在《商品房预售广告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品房预售广告作为商品销售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被房地产开发商广泛采用。据调查,绝大多数商品房是通过宣传广告进行促销的。但由于我国商品房市场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对商品房预售宣传广告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特别是相应的民事责任制度的缺失,使许多发展商在销售房产时进行虚假、夸大不实的广告宣传,购房者发现广告中的承诺与实际情况不同而请求开发商承担责任的纠纷呈上升趋势。仅2005年中,消协就受理20000余件商品房投诉。其中商品房销售广告违法行为仍然十分突出。在上述背景下,很有必要对我国现有商品房销售广告的现状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商品房销售广告的性质进行分析,并对不实广告宣传的房地产发展商、广告经营者以及广告发布者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方式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保护购房者的利益,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协调、稳定和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概念和法律属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民法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概念、特点、重点研究了其法律属性以及对从事预售广告违法行为的开发商、广告代理商、广告经营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进而通过对商品房预售广告现状的考察,总结出了商品房预售广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以民法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完善商品房预售广告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旨在为我国房地产业和商品房预售广告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理性支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共5万余字,全文以商品房预售制度的特点为主线。第一部分分别介绍了商品房预售的概念及其特征、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特征,着重研究了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法律性质,为全文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第二部分通过详细考察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现状,分析出我国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立法缺陷有:一是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法律缺乏;二是商品房预售广告立法位阶较低;三是商品房预售广告立法存在较多空白。进而剖析了我国商品房预售广告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一是违法广告的现象严重;二是违法广告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不明确;三是商品房预售广告界对道德的负面影响很大。原因有:一是商品房预售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法律规制不足;三是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监制管理体制薄弱;四是预购人法律知识的局限性。第三部分在对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现状、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民法学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我国商品房预售市场的特点,提出了现阶段完善商品房预售广告法律制度若干建议:一是完善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有关立法;二是构建相关预售广告主体的法律责任体系;三是完善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监督制度;四是建立完善的开发商信息披露制度;五是加强商品房广告预售广告的行业自律组织管理。

花家明[9](2007)在《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大量的自1979年以来的中国广告批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将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分为三大类型,即经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文化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和新世纪的中国广告批评。这是对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系统研究,这种研究在当代中国广告和文化研究领域中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对中国当前的广告活动,广告学的学科的建设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研究力求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状况出发,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描述,力求做到在逻辑的框架内保持历史材料的鲜活性。本文对当代中国广告批评进行研究时,涉及到了新闻学、传播学、文艺学、社会学、符号学和心理学等人文学科领域,涉及到了精神分析、文化批评、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人文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从而使本研究显得视野开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包容性。在对待当代中国所出现的具体的广告批评话语时,本文将它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从社会经济文化的角度出发加以研究,分析其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对它给予当代中国广告、经济和文化的意义进行评述,既在宏观上把握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总体发展趋势,又在微观的层面上对每一种广告批评现象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对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三种类型,本文分别用三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探讨经济转型中的广告批评。自从1979年广告在中国大陆复苏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对广告的看法就有“计划”与“市场”两个维度。在“为广告正名”、广告对新闻媒体的影响、广告的思想性、艺术性、真实性和对虚假广告的批评等这些盛行于上个世纪的广告批评话语中,我们都能看到“计划”与“市场”的观念对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影响。在较早的为广告正名的文章中,批评者把西方的广告称为资本主义广告,把当代中国的广告称为社会主义广告。这种现象表明传统的政治话语依然强有力地对生活和思想产生着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商品经济话语通过进入传统话语内部,在慢慢消解这种政治话语霸权。为广告正名的批评活动为消除当时人们对广告的偏见做出了努力,也为广告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关于广告对新闻媒体的影响,当代中国广告批评主要关注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广告主用新闻的形式发布广告,新闻媒体也通过刊播广告主的经济信息变相地为之进行广告宣传,从而获取利益。其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在新闻媒体中所占地版面和时间越来越多,开始对媒体从经济上施加影响。对广告影响媒体的批评,揭示了当时中国广告和媒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及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但要使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尚需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对当代中国广告的思想性和导向性问题的批评中,批评者指出了“洋广告”的意识形态渗透,广告的精神污染现象和违法现象等。批评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坚持社会主义广告的思想性原则。因此,一些广告批评者为解决广告的导向问题,从思想政治宣传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方案或措施,也有批评者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广告的思想性原则,为解决广告宣传的导向问题提供理论支持。这种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将广告和新闻宣传等同起来了。在当代中国,广告在遵循自身的运行规律的同时,应该自觉地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责任和义务,但这并不是要广告成为像新闻那样进行舆论宣传。经过一段时间的广告实践,人们开始认识到广告也是一种艺术。当代中国广告批评通过对广告艺术和其他艺术的比较,对广告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这种批评是当时广告制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反映,同时也在理论上引导广告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商业诉求。当代中国广告批评者分析了虚假广告产生和泛滥的原因,探讨了广告的真实性,并将如何把握广告的真实性与判断广告是否真实的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批评者的批评并不能杜绝虚假广告,这种学术上的批评对实际的广告活动几乎没有影响。第二部分探讨文化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开始全方位地转向商业社会。作为商业文化的急先锋和开路者的广告,正在以其所具有的越来越大的渗透力对传统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当代中国的广告批评便把目光投向了广告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方面。当时的广告批评特别关注广告对社会语言的影响、广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广告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性别角色的定位的影响。在关于广告影响社会文化的问题上,广告对社会语言的影响首先进入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视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关于广告对成语的改写、对语言的反规范化的运用以及关于广告语言的语法问题、诗意模仿问题等的批评,正是在文化转型期出现的有关广告语言的批评话语。对广告语言的批评忽视了语言的使用环境,实际上广告语言是商业社会的语言,语言的变化正是文化转型的表征。随着广告在中国的发展,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开始关注广告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广告批评者首先从广告的制作和其促销功能出发,关注传统文化对广告的影响及广告对传统文化的宣扬,随后又将批评的视野转向了广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上,并对广告文化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在这种广告批评中,批评者往往过于在概念上对“东方的”和“西方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进行区分,没有认识到在文化转型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文化因素,只有受到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洗礼,才能成为当代中国商业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成分。当代中国对广告性别形象的批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关注这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其中隐含着当代人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社会文化转型的信息。第三部分探讨新世纪的中国广告批评。21世纪,受经济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其一是对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的关注,其二是在广告批评中大量运用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观照当代中国的广告传播。就第一个方面来说,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即国际广告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在国际广告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广告的应对策略和中国广告的国际传播;就第二个方面来说,影响21世纪中国广告批评的西方理论和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符号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等。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理论和原型理论对中国当代的广告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批评者运用它们探究了广告活动中的深层心理现象,并对广告的潜意识诉求、受众的潜意识体验以及广告对原型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和批评。符号学理论有三种:哲学符号学理论、语言符号学理论和象征符号学理论。这三种符号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广告的研究和批评中都得到了运用。在对广告的意识形态批评中,21世纪的中国广告批评者是从传统精英文化反对大众文化的角度,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批判广告,忽视了广告得以产生影响的社会经济条件,也夸大了广告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作用。在新世纪,中国的广告批评者将中国社会部分地区的特征当成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特征,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消费社会,而且,消费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者大多对广告持否定态度,他们关注了广告的经济功能、文化削平功能,忽略了广告的民主功能。在新世纪,中国大陆的广告真正进入了全球化传播的时代,跨文化成了广告批评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这个时期的广告批评主要关注国际广告和跨文化广告传播,特别是广告传播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殖民”的问题。总而言之,当代中国广告批评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本研究所揭示的三种类型的广告批评有着其得以出现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傅才武[10](2004)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 ——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自1861年开埠,汉口开始了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化都市的快速转进。伴随着汉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文化娱乐业也在这种社会的变迁、冲突中开始了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发生在文化娱乐业领域中所有组织结构的变化、观演关系的变革、经济理性的成长,乃至于对江汉平原文化艺术发展格局的影响,都包含在汉口都市近代化进程之中。在中国近代化的宏观视野下,汉口文化娱乐业的近代化进程被赋予了全新的解释和价值意义。 本文认为,晚清汉口的崛起,已经完全不同于农耕时代江汉平原上诸如荆州、襄阳、鄂州等传统区域文化中心,它使整个江汉地区形成了以汉口为中心的辐射型的经济文化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江汉平原上传统艺术品种常规发展的轨迹,即由明清时期汉口与江汉平原上其它城市的并行发展模式,向集中发展模式过渡。江汉平原上流行的文化娱乐样式开始向汉口集中,而一些未能进入汉口、被排斥在近代都市进程之外的文化娱乐形式,则开始了其衰落和被淘汰出局的过程。 晚清以来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文化娱乐市场上引发了的激烈商业竞争。这种商业竞争对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娱乐品种而言是一种生存竞争,它使得近代都市中的文化娱乐样式以比在农业社会中快得多的“速度比”发生变化。某一种文化娱乐样式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并不完全受艺术品种本身艺术价值高或价值低所左右,它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文化特点、人口结构、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文化娱乐业作为汉口城市近代化的一个方面,在民国时期完成其由传统到近代的蜕变,主要表现为:利益理性的成长改变了传统的文化娱乐业管理价值取向,推进了文化娱乐业的运作方式的市场化、商业化,原来与古代社会中的特权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等级文化消费模式”发展成为以金钱而非身份等级为决定因素的近代“大众文化消费模式”,文化娱乐业组织的“利润目标”代替了传统的“伦理目标”。利益主体的形态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娱乐业的组织技术,加速了文化娱乐业组织形态的近代化,使具有近代行业组织特征的戏剧公会代替了具有祭祀组织性质的老郎庙⑧黑默一IoN会,近代经理制代替了传统的班主制。 晚清到民国,政府对文化娱乐业的管理经历了一个探索和定型的过程。开埠之后,汉口的城市功能结构中生长出一些封建城市所没有的“公共领域”。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作为“准公共领域”,被纳入政府公共管理的范畴。民国政府对文化娱乐业的管理经历了一个由探索、试验、修正和逐步定型的过程。它的基本轨迹是,政府对文化娱乐业的管理是由“以禁为管”封堵型管理模式向以“内容审查”为特点的许可证管理模式发展。 作为中国城市近代化进程的一部分,大众文化娱乐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轨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相伴随。文化娱乐业因兼有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商业价值)的双重特点,给人们测度中国都市的近代化进程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考察视角。从根本上说,文化娱乐业的发展要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潜在空间,但大众文化娱乐固有的传播机制的市场化、文化接受的大众化、传播方式的直接性,使得作为一种“权力”的文化欣赏、文化传播和文化评论从特权阶层解放出来,这对于造就一种有别于封建正统文化、精英文化的近代市民文化传统,促进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成长发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关键词:汉口文化娱乐现代化研究

二、五类广告违法现象面面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类广告违法现象面面观(论文提纲范文)

(1)电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研究现状
        2.发展趋势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多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法
        3.理论联系实际法
        4.问卷调查法
    (五)创新点
二 电商概述
    (一)电商的概念
    (二)电商的特征
    (三)电商的发展现状
三 电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2.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3.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消极影响
        1.滋生不良的消费心理
        2.风险交易损害学生的利益
        3.助长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4.大学生道德认知歪曲
四 电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1.顺应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适应世界经济潮流
        3.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的趋势
    (二)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1.不良社会思潮与文化侵袭
        2.监管不到位,法律不完善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
        4.家庭教育引导不明确
        5.大学生自身存在不良因素
五 应对电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注重科学引导,净化社会风气
        1.正确认识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2.加强理论学习研究,提高大学生分辨能力
        3.加强传播监管力度,探索新型引导模式
        4.丰富宣传方式,控制舆论导向
    (二)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
        1.加强网络监管和电商人员教育
        2.完善法律法规
    (三)加强学校引导,关注学生成长
        1.增加相关课程,引导正确消费
        2.加强法治教育,提高防范维权意识
        3.建设校园文化,丰富实践活动
        4.开展“三观”教育,密切师生联系
    (四)从小抓好教育,形成良好家风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消费意识
        2.加强教育监管,合理控制消费
        3.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培养看齐意识
        4.建立家规家训,培养规矩意识
    (五)进行自我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1.平衡消费心态,明确消费目的
        2.提高法律意识,保护个人利益
        3.提高自制力,抵制不良诱惑
        4.坚持终身学习,及时自我反省
六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来源及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法
        二、深度访谈法
        三、个案研究法
第一章 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经营历程
    第一节 “四级办电视”下的中国地市级电视媒体
    第二节 新媒体冲击下的地市级电视媒体
第二章 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现状及困境
    第一节 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现状
        一、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管理体制
        二、复杂多变的人员结构
        三、亟需整合的频道资源
        四、收效甚微的财政补助
        五、难以为继的收支失衡
        六、日益收效的新媒体矩阵
    第二节 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瓶颈
        一、体制矛盾制约改革
        二、人员结构矛盾复杂
        三、创收矛盾制约发展
第三章 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改革举措
    第一节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电视媒体市场活力
        一、加快成立融媒体集团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二、实行彻底的“双轨制”
        三、加强区域协作取长补短
    第二节 收入多样化
        一、继续加大财政支持
        二、优化产业结构
        三、广告重心转移
    第三节 积极介入数字领域丰富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医药广告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难点
        1.6.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中医药广告概述
    2.1 中医药广告的概念与特征
    2.2 中医药广告的分类
    2.3 中医药广告的文化根基
    2.4 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广告传播的主要精髓
        2.4.1 利用中医药材或者中医理念进行传播
        2.4.2 利用传统民俗元素塑造广告形象
        2.4.3 利用传统色彩展现文化底蕴
第3章 中医药广告传播的环境与现状
    3.1 中医药广告的产生与演变
    3.2 中医药广告的传播环境
    3.3 中医药广告的传播现状
第4章 中医药广告传播中受众认知态度实证研究
    4.1 研究方案的设计
        4.1.1 研究方案
        4.1.2 样本的选择及统计数据
        4.1.3 受众对中医药广告传播认知效果数据分析
    4.2 受众接收中医药广告传播的认知心理分析
        4.2.1 信息需求的欲望强烈
        4.2.2 文化同一心理影响较为显着
    4.3 受众对中医药广告实证调查结果评述
        4.3.1 中医药文化知识极度匮乏
        4.3.2 维权意识淡薄
        4.3.3 盲目趋同心理严重
第5章 中医药广告传播中的问题
    5.1 传播环境:中医药广告以售卖产品为主,知识普及率低
        5.1.1 中医药科普广告投放率低,政府作为有待加强
        5.1.2 受众盲目跟从,中医药知识匮乏
        5.1.3 受众参与度低,中医药广告传播受限
    5.2 传播内容:广告过度放大药品疗效,传递伪中医文化
        5.2.1 疑难杂症大包大揽,广告词语失实
        5.2.2 传播伪中医文化,玄学遮蔽科学
        5.2.3 渲染孝亲文化,误导消费者
    5.3 传播策略:中医药文化解码复杂,广告传播策略单一
        5.3.1 中医药文化内涵深厚,广告内容难以展示
        5.3.2 广告传播策略单一,说教成分十分凸显
    5.4 传播制度:广告监管体制不健全,虚假中医药广告屡禁不止
        5.4.1 广告监管不到位,虚假代言时有发生
        5.4.2 法律惩罚力度不够严,违法成本太低
第6章 中医药广告传播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6.1 建立中医药广告良性发展环境,促进传授双方信息交换
        6.1.1 加强政府主导,调动各界积极性
        6.1.2 以受众为中心,加强受众调研
        6.1.3 充分运用互动广告,提升受众对中医药的认识
    6.2 规范中医药广告内容,科学传播适症疗法与药效
        6.2.1 遵循中医药文化知识,构建中医药广告话语框架
        6.2.2 正视中医药治疗效果,广告词语避免过度渲染
        6.2.3 培养专业人才,增强广告人的中医文化素养
    6.3 整合媒介资源,建立多元化广告传播平台
        6.3.1 利用新型传播形式,加强全民中医药普及
        6.3.2 增加视频投放平台,扩展中医药广告的传播形式
        6.3.3 巧用感性诉求,增强广告传播力
    6.4 畅通维权通道,健全完善中医药广告管理长效机制
        6.4.1 建立监管部门,畅通维权通道
        6.4.2 严惩违法广告,增强管理力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附录B

(4)我国名人广告传播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创新之处
    (五) 研究方法
一、名人广告概述
    (一) 名人广告发展状况
        1. 名人广告的概念
        2. 名人广告的功能特点
    (二) 名人广告发展的背景
二、名人广告的理论依据
    (一) 名人广告的传播力
        1. 两级传播与舆论领袖
        2. 名人广告的品牌效应
        3. 名人广告的符号意义
    (二) 名人广告的晕轮效应
    (三) 名人广告与“眼球经济”
三、现阶段我国名人广告存在的问题
    (一) 广告策略层面存在的问题
        1. 名人广告与广告产品错位,缺乏关联性
        2. 广告创意匮乏
        3. “一女多嫁”
        4. 广告策略缺乏系统性,媒体投放缺乏精确性
        5. 焦点模糊
        6. 侵权问题
        7. 敏感问题
        8. 行业机制和市场结构有待完善
    (二) 社会层面——虚假广告
四、我国名人广告传播策略研究
    (一) 我国名人广告的类型
    (二) 我国名人广告案例对比研究
        1. 正面效应案例解析
        2. 负面效应案例解析
五、名人广告的风险防范和负面效应控制研究
    (一) 名人广告的风险规避
    (二) 危机公关与名人广告
        1. 做好应对危机的备案
        2. 及时更换代言人
        3. 利用公关、新闻发布会等信息活动应对危机
        4. 恢复、重塑良好的公众形象
六、我国名人广告发展前景与预测
    (一) 国外名人广告分析研究
        1. 北美和欧洲名人广告研究
        2. 日韩名人广告研究
    (二) 我国名人广告法制系统的完善以及行业自律分析
    (三) 我国名人广告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一章 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基本范畴
    第一节 虚假广告代言人概述
        一、广告与虚假广告
        二、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概念及特征
        三、代言人代言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之理论基础
        一、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法理学分析
        二、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社会学分析
        三、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伦理学分析
        四、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制度的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
        二、有利于彰显社会正义
        三、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第二章 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外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立法之考察
        一、欧美主要国家
        二、亚洲主要国家
    第二节 国外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立法考察之启示
    第三节 我国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立法之考察
        一、我国当前的立法现状
        二、学界的理论争鸣
        三、否定说与肯定说之评析
        四、我国司法实践现状
第三章 我国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制度之思考
    第一节 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立法取向
        一、广告代言人法律地位之确定
        二、广告代言人义务之归类成文化
    第二节 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之特征
        一、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是侵权责任
        二、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特征
    第三节 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承担界定
        一、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之归责原则
        二、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之构成要件
        三、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之承担方式
        四、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之抗辩事由
    第四节 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制度之构建
        一、完善立法,追究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
        二、完善广告审查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三、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保护消费者权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研究 ——以上海东方CJ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零售革命与电视购物的兴起
1.2 世界电视购物发展概况
    1.2.1 电视购物的起源与发展
    1.2.2 电视购物的市场情况
    1.2.3 电视购物的模式比较
    1.2.4 启示
1.3 电视购物的意义
    1.3.1 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3.2 电视购物的营销模式对消费者有利
    1.3.3 电视购物营销模式对生产者有利
    1.3.4 电视购物模式的存在与发展对传媒产业有利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电视购物
    2.1.1 电视购物的定义
    2.1.2 电视购物特性及重要性
    2.1.3 电视购物的相关研究
2.2 购买刺激与电视购物动机
2.3 品牌与品牌资产
    2.3.1 品牌
    2.3.2 品牌资产的定义
    2.3.3 品牌资产的衡量
    2.3.4 影响品牌资产的因素
2.4 品牌联想
    2.4.1 品牌联想的定义
    2.4.2 品牌联想的构成
    2.4.3 品牌联想的建构方式
    2.4.4 组织联想
2.5 品牌形象
2.6 品牌信任
    2.6.1 信任
    2.6.2 品牌信任
    2.6.3 品牌信任的维度 第三章 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的概念模型
3.1 模型的理论基础
    3.1.1 Martin&Brown对品牌资产来源的论述
    3.1.2 Aaker对品牌资产来源的论述
    3.1.3 Keller对品牌资产来源的论述
    3.1.4 其它学者的论述
3.2 概念模型
3.3 模型分析
    3.3.1 电视购物的感知品质
    3.3.2 电视购物的品牌联想
    3.3.3 电视购物的品牌(社会)形象
    3.3.4 电视购物的可信赖感
    3.3.5 电视购物的感知价值
    3.3.6 电视购物的感知绩效 第四章 案例分析:上海东方CJ
4.1 东方CJ的简介
4.2 东方CJ的诚信建设
    4.2.1 东方CJ的诚信价值观
    4.2.2 东方CJ的诚信教育
    4.2.3 东方CJ的监督机制
4.3 全市场策略分析(TMS)
    4.3.1 播出前的服务内容
    4.3.2 播出前的准备部门及内容
    4.3.3 节目播出中的服务部门及内容
    4.3.4 节目播出后的服务及内容
    4.3.5 合作公司的选择
4.4 电视购物环节
    4.4.1 产品开发
    4.4.2 品质控制
    4.4.3 节目营销
    4.4.4 市场营销
    4.4.5 呼叫客服
    4.4.6 物流配送
    4.4.7 财务结算
4.5 小结 第五章 管理启示:中国大陆电视购物发展对策
5.1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现状
    5.1.1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起源分析
    5.1.2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发展回顾
    5.1.3 目前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的主要经营实体
    5.1.4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的主要经营模式
5.2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现存的问题
    5.2.1 市场经济失灵的问题
    5.2.2 营销与价值取向的问题
    5.2.3 管理体制的问题
    5.2.4 经营理念的问题
5.3 对中国大陆电视购物发展的建议
    5.3.1 加强政府对电视购物的监管
    5.3.2 提升电视购物的营销水平
    5.3.3 培养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理念
    5.3.4 建设多渠道的立体购物
    5.3.5 丰富电视购物频道的销售方式
5.4 小结-现存问题及对应方案
    5.4.1 现存问题小结
    5.4.2 对应方案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商品房预售广告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商品房预售广告概述
    (一) 商品房预售的概念和法律属性
    (二) 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概念及特征
        1. 广告与商品房预售广告的关系
        2. 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特征
    (三) 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法律性质
        1. 具有要约性质的商品房预售广告
        2.具有要约邀请性质的商品房预售广告许诺
        3.成为商品房预售合同有效组成部分的预售广告
        4. 小结
二、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现状考察
    (一) 业界对商品房预售广告的主要作法
        1.商品房预售广告的主要种类及具体内容
        2. 现行商品房预售广告的主要形式
        3. 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时间效力
    (二) 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立法考察
        1.对我国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立法考察
        2. 我国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立法缺陷分析
    (三) 商品房预售广告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 存在问题
        2. 原因分析
三、完善商品房预售广告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一) 规制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理论依据
        1. 一般广告的法律准则
        2. 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法律准则
        3. 商品房预售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4. 房地产开发商的信息瑕疵担保义务
    (二) 完善商品房预售广告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1. 完善商品房预售广告的有关立法
        2. 构建相关预售广告主体的法律责任体系
        3. 完善商品房预售广告的监督制度
        4. 建立完善的开发商信息披露制度
        5.加强商品房预售广告行业自律组织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9)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二 相关研究现状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 本论文的创新点
    五 本论文的框架结构
上篇 经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
    第一章 为广告正名
        第一节 为广告正名的历史背景
        一 中国古代广告
        二 中国现代广告
        三 中国现代广告的消亡与复苏
        第二节 为广告正名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社会主义广告
        三 鲁迅与广告
    第二章 广告对新闻媒体的影响
        第一节 新闻广告与有偿新闻
        第二节 广告和新闻
        第三节 广告对媒体的影响
        一 当代中国媒体与广告的相互依赖性
        二 广告对媒体版面的影响
        三 广告会控制中国的新闻媒体吗
    第三章 广告的思想性和宣传的导向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广告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坚持广告宣传的正确导向
    第四章 广告的艺术观和对广告的审美特性的辨析
        第一节 广告的审美观念
        第二节 广告与其他艺术的区别
        第三节 当代广告的审美特征
    第五章 广告的真实性和对虚假广告的批评
        第一节 虚假广告
        第二节 虚假广告的成因
        第三节 广告的真实性
中篇 文化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
    第六章 广告与社会语言
        第一节 广告成语
        一 反对的态度
        二 赞成的态度
        三 客观的态度
        第二节 广告语言的反规范化
        第三节 对广告语言的文化批评
        一 广告是否是语言范式的塑造者
        二 关于“语法的强暴”和语言的“通货膨胀”问题
        三 关于广告的诗意模仿问题
    第七章 广告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传统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第二节 广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广告文化
    第八章 广告中的性别形象批评
        第一节 广告中的性别形象
        第二节 对广告性别形象的批判
        第三节 消费者的反应
        第四节 刻板印象与消费社会的“性别范例”
下篇 新世纪的中国广告批评
    第九章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精神分析视野
        第一节 广告的潜意识诉求和受众的潜意识体验
        一 广告的潜意识诉求
        二 受众的潜意识体验
        第二节 广告的神话原型和作为原型的广告
        一 广告的神话原型
        二 作为原型的广告
        第三节 潜意识和后现代广告
        一 后现代广告的命名
        二 后现代广告的特征
        三 后现代广告的诉求方式
    第十章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符号学视野
        第一节 象征符号学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
        第二节 语言符号学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
        一 能指和所指
        二 换档加速
        三 横组合和纵聚合
        第三节 哲学符号学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意识形态视野
        第一节 意识形态
        第二节 广告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一 广告对传统文化的适应
        二 广告改变传统文化,塑造新文化
        第三节 广告对社会的控制与社会的广告化
        一 广告的意识形态化
        二 广告的话语霸权和文化霸权
        三 广告对社会的控制和社会的广告化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消费文化视野
        第一节 广告与中国消费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 广告是消费文化
        第三节 广告与符号消费
    第十三章 跨文化广告传播:文化对话与冲突
        第一节 问题广告
        第二节 国际品牌,本土传播
        第三节 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文化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10)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 ——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汉口文化娱乐业的研究对象及其构架
    一、文化娱乐业的研究对象
    二、汉口文化娱乐业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
    三、近代汉口文化娱乐业的研究现状述评
    四、汉口文化娱乐业研究的理论构架
        (一) 近代文化娱乐业的两种研究思路
        (二) 近代汉口文化娱乐业的研究结构
第一章 汉口的兴起与江汉平原文化艺术发展格局的裂变
    一、汉口开埠与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
        (一) 近代汉口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
        (二) 艺术格局的裂变:从平行共进到归并集中
    二、汉口社会对大众文化娱乐业的催生与孕育
        (一) 汉口市民社会的形成
        (二) 新式剧场的兴起
        (三) 近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与确立
第二章 步入大众文化娱乐多元化时代
    一、汉剧在汉口舞台的成熟与式微
        (一) 皮黄合奏与汉剧的形成
        (二) 汉剧在汉口舞台上的成熟
        (三) 汉剧的式微与改革
    二、楚剧进入汉口
        (一) 楚剧挺进汉口的艰难历程
        (二) 都市文化对楚剧的改造与提升
    三、“新剧”登上汉口舞台
        (一) 近代汉口话剧发展的两个高潮
        (二) 1927年以后话剧的淡出和向学校转移
    四、现代电影业的兴起
        (一) 民国汉口电影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 民国汉口电影业的一个缩影:陈松林及其上海电影院
    五、茶馆与曲艺
        (一) 汉口的茶馆
        (二) 汉口的曲艺
第三章 民众乐园与近代汉口娱乐业的曲折发展
    一、“汉口新市场”:草创和发展(1919.5—1926.12)
    二、“血花世界”:革命的政治文化中心(1926.12—1928.5)
    三、汉口民乐园:公共娱乐业管理方式的探索与定形(1928.5—1930.12)
    四、兴记“新市场”:民办体制的重建与复兴(1931.1—1938.10)
    五、明记“新市场”:沦陷时期的经营(1938.10—1945.11)
    六、和记“民众乐园”:战后接收和维持(1945.11—1949.6)
第四章 政府对文化娱乐业的管理
    一、封建专制下政府对文化娱乐业的管理
    二、民国政府探索近代文化娱乐业管理方式的尝试
        (一) 民初政府寓“管”于“禁”
        (二) 戏剧审查委员会的设立
        (三) 民众教育馆的设立与曲艺改良
第五章 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
    一、汉口文化娱乐业的市场运作方式
        (一) 商业效益目标指向
        (二) 演员职业化
        (三) 大众娱乐与大众传媒
    二、文化娱乐业组织形式的变迁
        (一) 行业性组织形态:从老郎庙到戏剧同业公会
        (二) 经营性组织形态:从班主制、集体制到明星制
余论:大众文化娱乐业发展与城市近代化进程之关系
    一、近代大众文化娱乐主流形式的变迁:以汉口为例
        (一) 中国大众主流娱乐形式流变概略
        (二) 近代汉口文化娱乐业的发展轨迹
    二、文化娱乐、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生长
        (一) 大众文化娱乐业的崛起与近代私人领域的成长
        (二) 大众文化娱乐业的崛起与近代都市公共空间的成长
        (三) 大众文化娱乐业与社会动员
参考文献目录

四、五类广告违法现象面面观(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朱妍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2]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与改革[D]. 王浩. 安徽大学, 2020(08)
  • [3]中医药广告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马东丽.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我国名人广告传播现状研究[D]. 杨鑫. 河南大学, 2010(02)
  • [5]虚假广告代言人民事责任研究[D]. 李健. 黑龙江大学, 2010(12)
  • [6]中介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思考[A]. 邹伟,段竞晖,鞠霓,饶晓亭,胡丽莉,张雪,罗邦民. 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 2010(总第22辑)
  • [7]电视购物企业品牌创建研究 ——以上海东方CJ为例[D]. 金成勋. 复旦大学, 2009(10)
  • [8]商品房预售广告法律问题研究[D]. 李湘华. 西南政法大学, 2007(06)
  • [9]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D]. 花家明. 四川大学, 2007(06)
  • [10]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 ——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D]. 傅才武.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五种违法广告的全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