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供热市场竞争趋势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明[1](2021)在《XB热电公司供热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吴近[2](2020)在《F公司保温管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F公司是大连地区的保温管企业,其保温管业务经过三年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利润率不高、行业竞争激烈等难题,在此情况下对F公司保温管业务竞争战略进行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保温管行业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体系。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论述,运用了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价值链、PEST、波特五力模型、SOWT、QSPM矩阵等分析方法和工具。首先,介绍了F公司的概况、保温管业务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提出了当前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利润率不高等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二,使用PEST工具对F公司保温管业务的宏观环境分析,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保温管业务行业竞争环境分析,对保温管业务产品经营结构、业务活动结构、资源能力结构等内部条件分析,明确了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识别了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并建立了 SWOT矩阵分析。第三,对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聚焦战略进行了可行性比较,运用QSPM矩阵选择了符合F公司保温管业务的低成本竞争战略。最后,提出了扩大共性生产规模、加强精益生产降本增效、强化采购管理与质量控制、做好产品和服务、加快营销销售等战略重点内容,并从争取集团支持、完善企业文化、优化组织分工、加强人力管理、坚持技术创新、强化制度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保障措施。通过研究,F公司保温管业务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应采用以低成本为主的竞争战略,并坚持实施提出的五项战略重点内容和六项保障措施,能够建立属于自身的独特优势,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实现长远发展的目的。
胡洋桥[3](2020)在《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城市集中供热是以福利模式存在的。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开启了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先声,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集中供热管理体制取得较大的成效,关停兼并了一些微小的锅炉房,合并重组了供热公司,有序地推进城市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盘锦市紧随国家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设立了供热监管机构,积极探索供热监管模式。但是,盘锦市集中供热服务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在监管创新上依然存在不足,从而抑制了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了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如下:首先,对盘锦市供热概况及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分析。依据盘锦市供暖办提供的城市集中供热相关材料,对盘锦市城市集中供热模式与组织结构、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历程以及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就进行描述,为后续的写作提供前提与基础。其次,对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依据盘锦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了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存在的问题就在于:首先,政府监管法律依据欠缺;其次,政府供热监管职权分散与缺位;第三,供热补贴制度缺少平等性;第四,供热服务监管乏力;最后,供热服务政府监管与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存在问题的原因就在于:首先,政府监管法律建设滞后;其次,集中供热政府监管机构设置的制约;第三,体制性矛盾制约着政府供热价格制度的深化改革;第四,缺少政府供热监管绩效评价制度,最后,公众参与政府供热监管意识比较薄弱。最后,对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路径进行分析。第一,完善并及时修订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相关法律与政策;第二,改革集中供热政府监管机构设置体制;第三,改革供热价格体制促进不同群体的利益再平衡;第四,建立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绩效评价制度;第五,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供热监管意识。论文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路径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能有效解决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所存在的问题,也能对其他城市供热体制改革起到指导与借鉴作用。
郭振航[4](2020)在《盘锦市供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供热面积的不断扩大,供热需求的逐渐增加,城市供热作为我国重要的公用事业越来越得到重视。盘锦市的集中供热起步较早,现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已达到100%。虽处于全省前列,但随着城区热源形式的改变、供热面积的不断增大以及市民对供热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探索适应盘锦市供热发展现状的管理模式成为了当务之急。论文在此背景下,以盘锦市供热管理实际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及相关利益者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大量收集关于城市供热管理的国内外文献;其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掌握盘锦市供热管理的现状,分析盘锦市供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政府管制理论、国家担保责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优秀的城市供热管理案例,设计盘锦市供热管理优化模式,即建立源网分离及多热源联网联供相结合的供热管理模式,构建了优化供热管理模式的组织机构,并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最后,从城市规划和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根据盘锦市实际情况,运用公共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法学等理论知识,对盘锦市供热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供热行业市场化的推进,供热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来促进盘锦市供热管理优化模式的建立。可以预见,随着供热管理优化模式的建立,将会大幅度增强供热稳定性、提高供热负荷、提升供热管理和服务水平,降低供热能耗,有利于实现城市供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也希望可以为改善盘锦市政府供热管理工作和探索新型供热管理模式起到帮助作用。
王玉璋[5](2019)在《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供热是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供热一直采用福利供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投资主体单一和国有供热企业低效率问题严重制约了城镇供热行业的供给能力提升。为了消除投资瓶颈、改进生产经营效率,上世纪90年代,我国城镇供热行业开始进行以产权改革和放松资本准入为主线的市场化改革。以特许经营为主要形式的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简称PPP)模式在吸引投资、优化行业资本结构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①。为了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经营,2014年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先后出台推广应用PPP模式的政策文件。随后,在城镇供热领域,PPP模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根据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PPP综合信息平台的统计,截止2017年底,北方15省②②(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供热PPP项目共有260个,总投资额达807.91亿元。如今,PPP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城镇供热市场化改革的主流模式之一。从理论角度看,私人部门进入城市公用事业领域必然会引发新的市场失灵问题。为此,针对PPP模式的有效政府规制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城镇供热领域尚未建立完善的政府规制体制,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规制机构和有效的规制政策工具。因此,结合城镇供热PPP的规范性目标,开展系统的规制政策研究,对改善城镇供热行业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遵循从“为何规制”到“怎样规制”的思路,本文首先从城镇供热技术经济特征入手,分析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需求,并选取相关数据,构建省际面板模型对城镇供热规制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继而根据分析结果提出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框架。最后,本文对相关规制政策进行逐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本文从规制起因、规制方式选择两个层面对现有城镇供热规制文献进行了梳理。城镇供热规制主要根源于其准公共产品属性和自然垄断特征。PPP模式下,受信息不对称影响,传统规制方式无法实现多维规制目标,激励性规制方式将是城镇供热规制的必然选择。文献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基于PPP视角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研究比较少,研究重点仍然停留在为何规制层面。此外,相关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非常缺乏。(2)提出了 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框架。本文从城镇供热技术经济特征入手,分析了城镇供热规制需求,并结合PPP模式的规范性目标,构建面板模型对城镇供热规制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框架。分析结果表明,现行规制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镇供热行业供给总量和投资规模,改进了项目企业生产效率,但在优化行业投资结构、控制供热服务价格、提升普遍服务水平三个方面,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了包含政策导向、政策内容、政策工具选择和政策运行体系在内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框架。(3)探讨了城镇供热市场结构重组与PPP项目准入规制政策。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城镇供热市场结构的缺陷:一是大型国有供热企业高度垄断,妨碍公平竞争;二是众多小型供热企业分散经营,缺乏规模经济效应;三是新企业准入门槛较高,难以参与经营。本文以有效竞争为基准,探讨了城镇供热市场结构重组模式选择,并给出了四项政策建议:深入推进实质性政企分离、对在位大型供热企业进行横向拆分、推进小型供热企业并购和保障公平接入。随后,本文对城镇供热PPP项目竞标资格审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保障公平竞标资格审查的政策建议。针对城镇供热PPP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合谋围标行为,本文就其发生机制和防范机制设计展开分析,并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完善招标法律法规体系、健全项目招标监督机构、强化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督、创新招标监管方式、设施合理的拦标价格并建立城镇供热企业诚信档案制度。(4)探讨了与PPP模式相适应的激励性热价规制政策。本文首先提出PPP模式下热价规制的四维目标:防止垄断高价损害用户利益、激励项目企业改进效率、维护项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潜力、促进清洁供热。然后,本文从现行成本加成定价机制缺陷入手,分析PPP模式下的激励性热价规制需求。与成本加成定价相比,激励性价格规制方式至少具有三重机制优势:竞争性价格形成机制、动态性价格调整机制和针对性补贴机制。最后,本文以一般价格上限模型和标杆价格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城镇供热PPP实际,对两类激励性热价规制模型设计和相应政策进行了探讨。(5)探讨了适应PPP模式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规制政策。本文以PPP背景下城镇供热普遍服务制度困境为切入点,分析了城镇供热普遍服务模式选择,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PPP模式下,城镇供热普遍服务正面临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遵循体制转型过程中普遍服务模式的一般演化路径,应当建立由责任主体、服务对象、实现机制三部分组成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规制框架。鉴于现行城镇供热管理体制的过渡性特征,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模式有两种现实选择:政府补贴模式和普遍服务基金模式。除存在影子成本外,对城镇供热企业的普遍服务补贴不但扭曲企业的成本分配,而且会偏离普遍服务目标。为此,应当转变定价方式、强化企业成本监审、建立相对独立的规制机构并完善补贴监督机制。针对居民用热补贴的不公平和低效率问题,应当调整补贴范围和补贴标准,完善弱势群体用热补贴制度。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建立普遍服务基金是城镇供热普遍服务的必然趋势。为此,本文提出了五项政策建议:完善普遍服务基金法律法规、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管理机构、健全普遍服务基金监督体系、强化供热企业成本监审、改善普遍服务市场环境。结合以往的研究,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省际面板模型对城镇供热规制效果进行实证分析,为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研究提供了的经验证据。由于行业数据比较缺乏,现有城镇供热规制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定量分析比较缺乏,所得结论不够严谨,缺乏说服力。本文在搜寻和整理城镇供热行业相关数据基础上,基于PPP视角,构建省际面板模型对城镇供热规制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为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2)探讨了激励性价格规制政策在城镇供热PPP模式中的应用,丰富了城镇供热价格规制研究的内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供热行业的激励性价格规制研究比较少见。本文以热价规制目标为起点,在PPP风险分担与收益分享框架下,探讨能够权衡多重规制目标的激励性热价机制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镇供热价格规制研究,并为制定适应PPP模式的城镇供热价格规制政策提供了思路。(3)探讨了与PPP模式相适应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政策选择,为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规制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公用基础设施领域的普遍服务规制研究多集中于电信、电力、邮政等领域,城镇供热普遍服务研究较为少见。由于缺乏具体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内涵界定,相关研究呈现显着的碎片化特征。本文结合行业特点界定了城镇供热普遍服务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基础,从PPP背景下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困境入手,探讨了 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模式选择,为制定相应的规制政策提供了参考。
金鑫[6](2019)在《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质量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集中供热是冬季北方地区重要的民生服务类公用事业,受到社会和媒体舆论的广泛关注。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虽然紧跟国家供热行业改革的步调,积极探索供热管理服务模式,但历经经济转型、市场化改革,多年来供热行业在服务方面管理粗放,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对物质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现有供热服务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对提升供热服务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和市场提供高质量服务,政府部门亟需研究如何科学的提升服务质量,建立科学可实际的供热服务体系,保障城市集中供热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行业特点,采取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的形式,了解热用户对集中供热行业服务整体满意度以及提升服务质量的建议,通过民意诉求渠道反馈情况统计分析,了解掌握集中供热行业管理服务过程遇到的制约性问题。通过理论研究和工作实际,结合调查问卷和电话访谈了解服务满意度情况,分析供热服务和用户的各种相关性,综合考虑温度标准、维修水平、服务规范等方面,在现有管理体制下,研究影响用户感知服务产生问题因素的原因。(2)设计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提升的优化方案及可行性研究。综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高可靠性组织理论、政府规制与监管理论等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借鉴国内外提升供热服务的案例,设计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提升的优化方案—即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服务科学化管理,建立供热服务质量提升考核方案,并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3)对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提升的对策与建议。修订服务标准、规范测温等供热行业法律法规,完善政策环境,建立监管优化的准入机制,建立供热监管平台,实现管理服务互联互通,建立并实施以群众满意度考核供热服务质量评价制度,为政府对集中供热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李孟欣[7](2019)在《大连发电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大连发电有限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运用战略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方法来解决大连发电公司发展战略选择问题,旨在针对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大连发电有限公司实际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理论,对比分析出大连发电公司的优势劣势,并寻找出适合大连发展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从而实现大连发电公司的良好发展并突破现有发展模式,走出企业发展困局。同时,对于其它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连发电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骨干火力发电厂,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革镇堡街道,毗邻大连市体育中心,承担着发电、供热的双重任务,是城市西北部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能源,是改善民生、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现在,我国电力市场趋近饱和,煤炭价格持续攀升,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复杂情况下,火力电机组的优势不断缩小,外部市场竞争白热化。在这种现实状况下,论文将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思路,结合大连发电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利用SWOT分析法,对大连发电公司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符合大连发电公司生存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内容,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并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战略三步加以实现。可以让大连发电公司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有针对性的,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避免我们的弱点,始终处于发电行业中的先进地位。
郑海龙[8](2019)在《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在市场经济上的探索一直在进行,逐渐确立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已经不再是基础性作用,市场的决定性资源配置作用已经得到了转变和确立。当前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渐梳理和明确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同时在机制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方式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保障公共利益,提升服务质量,服务型政府的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城市供热具有较强的准公共物品特性,不仅关系着民生,也关系着社会稳定。走市场化改革是公用事业发展的历史选择,实践经验证明,公共事业市场化需要有高效的管理水平协同保障。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梳理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指出在新时期在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以及监管中现存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加强政府对供热行业市场化中新出现的现象和矛盾等问题的监管,丰富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的内容,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本文是以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社会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交叉研究法、总结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发现问题所在,在新时代经济文化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应当加强新能源发展和利用,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效率,完善各项体系与机制,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推动新能源的利用,提出了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提升服务质量的改进措施。对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给出现阶段的思考和相关建议。本文分为五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的理论成果,第二章阐述了城市供热市场化和政府监管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理论的基础。第三章重点对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分析供热行业的特征入手,指出针对供热市场化目前政府监管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总结了国内较大城市和国外一些城市在政府监管上的一些做法和监管的角度。第五章进一步加强大连市政府监管的对策分析,针对大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和提升举措。本文总结了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果,对其他相似城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创新价值在于针对大连现阶段的监管情况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在监管过程中注意利用科技发展成果坚持城市建设中总体布局的思路也是新意所在。
王健[9](2017)在《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中供热作为现代化城镇的重要基础设施,主要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工业余热等集中热源,通过热力管网的传导,以达到向各个区域供热的目的。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跟随国家供热改革的步调,设立了供热监管机构,积极探索供热监管模式。但是,随着供热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供热服务监管在改革创新上依然存在不足。为了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和市场服务,政府部门亟需建立起与供热行业相配套的、符合社会发展实情的供热服务监管体系,从而保障集中供热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如下:(1)对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供热行业的属性及监管规律,运用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了解供热监管现状,通过消费者、供热企业及供热监管部门三方情况,分析当前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现状存在的问题。(2)设计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优化方案及可行性研究。综合运用监管政府理论、城市公用事业的监管规律、垄断组织和政府规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监管案例,设计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优化方案—即建立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平台,通过信息与技术手段,达到科学智慧供热,并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3)对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的对策与建议。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合作监管模式,完善供热行业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市场激励机制,研究新型供热,确定合理的热价,制定精准的采暖补贴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政府监管水平,对区域供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统一,为政府对集中供热行业的监管提供参考。
庄文新[10](2016)在《济南市供热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供热是重要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生产和生活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城市建设发展,促进环保保护和能源节约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了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市民生活满意度,济南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开始建设城市供热设施,逐步整合取缔单位自备供暖小锅炉,不断开发居民用热户,逐渐形成了以热电联产和大型热源厂为主热源的区域性集中供热。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济南市城区集中供热面积112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73%。城区供热企业16家,实行经营许可管理,初步形成了以国有投资为主、多种社会投资形式参与的市场格局。为满足市场经济需要,推动供热行业健康发展,自2001年开始,国家启动北方采暖地区供热体制改革,打破政府直接提供或下属国有企业提供供热服务的格局,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供热市场,鼓励不同性质的社会资本以各种经营方式,参与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全面开放供热基础市场。随后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供热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等政策相继颁布实施,积极推动供热商品化和社会化,建立和规范政府定价机制,改革供热企业,提高民间资本比例,打破政府垄断,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供热市场化改革。济南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实施政企分开、供热计量、暗补变明补等改革措施,在供热体制改革的道路上进行有益的摸索和尝试,取得一定进展,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是,在供热体制改革过程中,济南市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两个方面还有不同的认识,受到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和政府自身限制,改革进展缓慢,监管法规体系不健全、决策环节政府垄断、生产环节政府企业垄断、价格调整与成本补偿机制不健全、特许经营制度未实施、市场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供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供热产品属性分析,归纳供热管理以及供热体制改革理论,通过准公共产品和政府规制等公共管理学理论,汲取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详细分析了济南市供热体制改革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研究提出了合理定位政府管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供热计量收费定价机制与财政补贴机制、引入供热计量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强化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等解决对策,为济南市供热体制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二、大连供热市场竞争趋势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连供热市场竞争趋势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F公司保温管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保温管产品概述 |
2.2 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的内涵 |
2.2.2 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 |
2.2.3 竞争战略的内涵 |
2.3 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
2.3.1 低成本战略 |
2.3.2 差异化战略 |
2.3.3 聚焦战略 |
2.4 主要分析工具 |
2.4.1 PEST分析法 |
2.4.2 五力模型分析法 |
2.4.3 价值链分析法 |
2.4.4 SWOT分析法 |
2.4.5 QSPM矩阵分析法 |
3 F公司保温管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分析 |
3.1 保温管业务发展概况 |
3.2 目前面临问题 |
3.3 问题根源分析 |
4 F公司保温管业务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 |
4.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竞争环境五力模型分析 |
4.2.1 潜在进入者威胁 |
4.2.2 替代产品威胁 |
4.2.3 供应商议价能力 |
4.2.4 客户议价能力 |
4.2.5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
4.3 保温管业务的内部条件分析 |
4.3.1 产品经营结构分析 |
4.3.2 业务活动结构分析 |
4.3.3 资源能力结构分析 |
4.4 SWOT分析 |
4.4.1 机会 |
4.4.2 威胁 |
4.4.3 优势 |
4.4.4 劣势 |
4.4.5 SWOT分析 |
5 F公司保温管业务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
5.1 战略定位与目标 |
5.1.1 战略设计原则 |
5.1.2 战略指导思想 |
5.1.3 战略目标 |
5.2 竞争战略选择 |
5.2.1 主要竞争战略比较 |
5.2.2 竞争战略模式选择 |
5.3 竞争战略重点 |
5.3.1 扩大共性部分生产规模 |
5.3.2 加强精益生产降本增效 |
5.3.3 强化采购管理与质量控制 |
5.3.4 做优产品和服务 |
5.3.5 加快营销销售 |
6 F公司保温管业务竞争战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6.1 争取集团支持 |
6.2 完善企业文化 |
6.3 优化组织分工 |
6.4 加强人力管理 |
6.5 坚持研发创新 |
6.6 强化制度保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集中供热 |
1.2.2 供热管理体制改革 |
1.3 基本理论 |
1.3.1 准公共物品理论 |
1.3.2 监管政府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盘锦市供热概况与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
2.1 盘锦市城市与供热概况 |
2.1.1 盘锦市城市概况 |
2.1.2 城市供热现状 |
2.1.3 盘锦市集中供热模式与组织管理机构 |
2.2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2.2.1 市场化起步阶段 |
2.2.2 市场改革时期 |
2.2.3 规划发展阶段 |
2.3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
2.3.1 统一规划形成一张网多个热源的供需协调机制 |
2.3.2 形成供热价格政府定价机制 |
2.3.3 建立三级供热监管网络 |
2.3.4 实现供热商品化 |
3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的访谈 |
3.1.1 访谈目的与访谈对象 |
3.1.2 访谈的主要内容 |
3.1.3 访谈结果总体描述 |
3.2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3.2.1 供热运营体制市场化程度小 |
3.2.2 供热行业政府监管乏力 |
3.2.3 供热补贴制度缺少平等性 |
3.2.4 决策治理体制单一化 |
3.3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集中供热管理法规建设滞后 |
3.3.2 集中供热政府管理体制的制约 |
3.3.3 体制性矛盾制约着政府供热价格制度的深化改革 |
3.3.4 缺少政府供热监管绩效评价制度 |
3.3.5 公众参与政府供热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
4 国内外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与借鉴 |
4.1 国外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与借鉴 |
4.1.1 国外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
4.1.2 国外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
4.2 国内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与借鉴 |
4.2.1 国内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
4.2.2 国内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
5 完善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
5.1 完善并及时修订集中供热政府管理相关政策 |
5.1.1 完善现有的集中供热政府管理政策 |
5.1.2 及时修订集中供热政府管理政策 |
5.2 改革集中供热政府管理机构设置体制 |
5.2.1 集中供热政府管理机构设置理念 |
5.2.2 集中供热政府管理机构具体设置 |
5.3 改革供热价格体制促进不同群体的利益再平衡 |
5.3.1 供热行业运营体制的市场化与管理现代化 |
5.3.2 供热价格补贴公平化 |
5.3.3 确立供热价格监管多元化体制 |
5.4 建立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绩效评价制度 |
5.5 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供热管理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访谈提纲(政府部分) |
附录B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访谈提纲(企业部分) |
附录C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访谈提纲(用户部分) |
致谢 |
(4)盘锦市供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阐释 |
1.2.1 集中供热 |
1.2.2 供热管理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2 盘锦市供热管理实际现状 |
2.1 盘锦市城市供热现状 |
2.1.1 盘锦市城市概况 |
2.1.2 城市供热基本情况 |
2.1.3 主要热源及供热区域 |
2.1.4 主要供热方式 |
2.1.5 未来供热需求 |
2.2 盘锦市供热管理现状 |
2.2.1 主要供热管理模式 |
2.2.2 供热主管部门职能定位 |
2.2.3 供热管理组织机构 |
2.2.4 供热服务监管机制 |
2.2.5 供热管理相关制度 |
3 盘锦市供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社会调查及访谈情况 |
3.1.1 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
3.1.2 问卷的调查对象与调查过程 |
3.1.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1.4 访谈对象与访谈过程 |
3.2 盘锦市供热管理存在问题 |
3.2.1 供热主管部门反馈问题 |
3.2.2 供热企业反馈问题 |
3.2.3 热用户反馈问题 |
3.3 盘锦市供热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供热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
3.3.2 供热专业化服务有待提升 |
3.3.3 供热市场开发力度不足 |
3.3.4 热源的分散管理 |
4 盘锦市供热管优化模式设计及可行性论证 |
4.1 理论基础 |
4.1.1 政府管制理论 |
4.1.2 国家担保责任理论 |
4.1.3 委托-代理理论 |
4.2 经验借鉴 |
4.2.1 北京市供热管理经验借鉴 |
4.2.2 佳木斯市供热管理经验借鉴 |
4.2.3 哈尔滨市供热管理经验借鉴 |
4.2.4 国内经验借鉴总结 |
4.3 盘锦市供热管理优化模式设计 |
4.3.1 盘锦市供热管理优化模式的设计原则 |
4.3.2 建立供热管理优化模式 |
4.3.3 供热管理优化模式下的供热集团组织机构 |
4.4 优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4.4.1 政策支持的可行性 |
4.4.2 技术支持的可行性 |
4.4.3 利益相关方支持的可行性 |
5 优化盘锦市供热管理模式的建议 |
5.1 完备供热管理法律制度 |
5.1.1 修订城市供热管理法规条例 |
5.1.2 明确供热主管部门职责权限 |
5.2 加强供热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
5.2.1 促进供热行业专业技术发展 |
5.2.2 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
5.3 继续推进供热行业市场化进程 |
5.3.1 推进供热价格联动机制和热计量收费制度 |
5.3.2 推进供热投融资体制建设 |
5.4 建立规范化的供热管理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5)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城镇供热 |
1.2.2 城镇供热PPP |
1.3 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城镇供热行业的公共产品理论 |
2.1.1 公共产品基本理论 |
2.1.2 公共产品理论在城镇供热行业中的应用 |
2.2 城镇供热行业的自然垄断理论 |
2.2.1 网络性产业的自然垄断理论 |
2.2.2 自然垄断理论在城镇供热行业中的应用 |
2.3 城镇供热行业的激励性规制理论 |
2.3.1 激励性规制理论 |
2.3.2 激励性规制理论在城镇供热行业中的应用 |
2.4 基于PPP视角的城镇供热规制研究综述 |
2.4.1 规制起因 |
2.4.2 规制方式选择 |
2.4.3 现有规制研究特征 |
2.4.4 规制研究的发展趋势 |
3 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框架 |
3.1 城镇供热市场化改革与PPP模式 |
3.1.1 城镇供热市场化改革历程 |
3.1.2 PPP模式在城镇供热市场化过程中的应用 |
3.2 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需求分析 |
3.2.1 城镇供热技术经济特征 |
3.2.2 城镇供热规制需求 |
3.3 城镇供热规制现状 |
3.3.1 现行城镇供热规制框架 |
3.3.2 城镇供热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
3.4 基于PPP视角的城镇供热规制效果检验 |
3.4.1 指标选择与基本假定 |
3.4.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3.4.3 检验方法 |
3.4.4 检验结果分析 |
3.4.5 结论 |
3.5 城镇供热PPP规制政策框架 |
3.5.1 规制政策导向 |
3.5.2 规制政策内容 |
3.5.3 规制政策工具 |
3.5.4 规制政策运行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4 市场结构重组与PPP项目准入规制政策 |
4.1 市场结构与PPP项目准入的交互影响机理 |
4.1.1 市场结构是PPP项目准入的前提条件 |
4.1.2 PPP项目准入能促进市场结构演化 |
4.2 城镇供热市场结构重组政策 |
4.2.1 市场结构重组政策目标 |
4.2.2 现有市场结构特征及其缺陷 |
4.2.3 市场结构重组模式选择 |
4.2.4 市场结构重组政策建议 |
4.3 城镇供热PPP项目准入规制政策 |
4.3.1 竞标资格审查 |
4.3.2 竞标过程监管 |
4.4 本章小结 |
5 PPP模式下的激励性热价规制政策 |
5.1 PPP模式下的激励性热价规制需求 |
5.1.1 PPP模式下的热价规制目标 |
5.1.2 现行定价机制的缺陷 |
5.1.3 激励性热价机制优势 |
5.2 PPP模式下的热价上限规制政策 |
5.2.1 热价上限规制优势 |
5.2.2 PPP模式下的热价上限模型设计 |
5.2.3 煤(气)热价格联动下的热价上限模型 |
5.2.4 PPP模式下热价上限规制的关键问题 |
5.2.5 PPP模式下热价上限规制的实施条件 |
5.3 PPP模式下的标杆热价规制政策 |
5.3.1 竞争性热价形成机制与标杆价格 |
5.3.2 PPP模式下的标杆热价模型设计 |
5.3.3 PPP模式下标杆热价规制的实施过程 |
5.3.4 PPP模式下标杆热价规制的实施条件 |
5.4 本章小结 |
6 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规制政策 |
6.1 PPP模式与城镇供热普遍服务转型 |
6.1.1 城镇供热普遍服务内涵 |
6.1.2 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困境 |
6.1.3 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模式选择 |
6.2 政府补贴模式的政策优化 |
6.2.1 城镇供热普遍服务的两种政府补贴形式 |
6.2.2 供热企业补贴 |
6.2.3 居民用热补贴 |
6.3 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普遍服务基金政策 |
6.3.1 实施普遍服务基金制的动因分析 |
6.3.2 普遍服务基金的建立与运行 |
6.3.3 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基金制度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城镇供热行业发展趋势 |
7.2.2 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发展趋势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质量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现状调查和分析 |
2.1 大连市供热服务概况及现状 |
2.1.1 大连自然地理情况与供热需求 |
2.1.2 大连市集中供热发展状况 |
2.1.3 大连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组织结构与监管流程 |
2.2 大连市集中用热群体对供热服务需求和满意度情况调查 |
2.2.1 调查问卷设计 |
2.2.2 调查的目标群体与抽样 |
2.2.3 问卷调查过程与回收情况 |
2.2.4 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2.2.5 问卷结果整理 |
2.2.6 信息维度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2.2.7 电话访谈设计 |
2.2.8 电话访谈结果统计 |
2.3 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质量现存问题 |
2.3.1 管理体制缺乏改革创新 |
2.3.2 供热行业制度化服务标准不完善 |
2.3.3 热源供应商个体差异影响下的服务可靠性与稳定性偏低 |
2.3.4 用户投诉解决响应时间较长 |
2.4 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影响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
2.4.1 预付费制度导致服务动力不足 |
2.4.2 室温检测过程不透明不规范 |
2.4.3 供热企业和热用户责任划分不明晰 |
2.4.4 管理粗放运行质量调节技术落后 |
2.4.5 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链条不完善 |
2.4.6 解决服务质量问题能动性不强 |
3 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提升的优化方案与可行性研究 |
3.1 理论依据与优化分析框架 |
3.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3.1.2 政府规制与监管理论 |
3.1.3 高可靠性组织理论 |
3.1.4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质量管理优化分析框架 |
3.2 经验借鉴 |
3.2.1 国内经验借鉴 |
3.2.2 国外经验借鉴 |
3.3 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提升优化方案设计 |
3.3.1 政策法律法规依据 |
3.3.2 服务提升优化体系结构 |
3.3.3 服务提升激励方案 |
3.3.4 服务提升考核方案 |
3.4 可行性论证 |
3.4.1 政策支持的可行性 |
3.4.2 资源支持的可行性 |
3.4.3 利益相关人支持的可行性 |
4 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提升的对策建议 |
4.1 修订地方性政策法规配套文件 |
4.1.1 制定标准化服务标准 |
4.1.2 制定测温标准化流程 |
4.1.3 修订停止供热标准 |
4.2 完善政策环境建立准入机制 |
4.2.1 推行特许经营制度 |
4.2.2 整合热源规划 |
4.2.3 研究建立供暖成本监督机制 |
4.2.4 优化监管考核机制 |
4.3 运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科学化管理 |
4.3.1 设置远传固定测温点有效反馈信息 |
4.3.2 建立供热投诉监管平台 |
4.4 建立并实施以群众满意度考核供热服务质量评价制度 |
4.4.1 服务质量考核对象和内容 |
4.4.2 考核机构建立与职能 |
4.4.3 具体考核办法流程设计 |
4.4.4 考核结果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B 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情况电话访谈提纲 |
致谢 |
(7)大连发电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定义 |
2.1.2 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多元化发展战略在我国企业的实践 |
2.2.2 多元化发展战略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影响 |
3 大连发电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1.1 经济环境 |
3.1.2 政治法律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因素分析 |
3.2 产业环境分析 |
3.2.1 竞争力量分析 |
3.2.2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3 小结 |
4 大连发电公司现状与内部问题分析 |
4.1 大连发电公司当前的战略思路 |
4.2 大连发电公司的发展概况与现状 |
4.2.1 大连发电公司现有经营资源情况 |
4.2.2 大连发电公司能力分析 |
4.3 大连发电公司的SWOT分析 |
4.3.1 大连发电公司的优势分析 |
4.3.2 大连发电公司的劣势分析 |
4.3.3 大连发电公司的机会分析 |
4.3.4 大连发电公司的威胁分析 |
4.3.5 小结 |
4.4 火力发电企业价值链分析 |
5 大连发电公司多元化战略实施方案 |
5.1 大连发电公司多元化战略具体实施方案 |
5.1.1 短期战略:扎牢营销、严控成本、深挖创效 |
5.1.2 中期战略:拓展供热、电站服务、加强环保 |
5.1.3 长期战略:燃气机组、清洁能源、智慧能源 |
5.2 大连发电公司多元化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多元化发展战略行业的选择 |
5.2.2 多元化发展战略的人力保障 |
5.2.3 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科技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供热 |
2.1.2 城市供热市场化 |
2.1.3 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规制理论 |
2.2.2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2.2.3 有效竞争理论 |
3 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现状分析 |
3.1 大连市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政府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政府规制定位不准确 |
3.2.2 定价机制单一 |
3.2.3 政府对市场失灵干预不足 |
3.2.4 现行制度下供用热方矛盾突出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供热行业具有特殊性 |
3.3.2 供热行业价格规制不完善 |
3.3.3 供热行业政府规制监管执法机构缺失 |
3.3.4 供热行业相关法律体系建设滞后 |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规制经验借鉴 |
4.1 国外供热行业市场化政府规制概况 |
4.1.1 柏林:暖气温度可自由调节按计量收费 |
4.1.2 奥斯陆:执行严格的供热行业市场准入机制 |
4.1.3 哥本哈根:大力发展太阳能供热 |
4.2 国内其他地区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发展概况 |
4.2.1 哈尔滨:设立基础用热费用并积极推行热计量收费 |
4.2.2 青岛:科学制定供热发展规划 |
4.2.3 西安:实行供热一体化经营管理 |
4.3 经验借鉴 |
4.3.1 充分发挥市场准入规制作用 |
4.3.2 运用法律法规保证供热质量 |
4.3.3 重视环境保护提升行业发展 |
5 进一步加强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的对策分析 |
5.1 加强城市供热相关制度体系建设 |
5.1.1 完善供热行业价格形成机制 |
5.1.2 建立供热服务考核评估体系 |
5.1.3 完善配套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
5.2 发挥政府与行业协会多元化作用 |
5.2.1 充分认识行业协会的作用 |
5.2.2 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下成立行业协会 |
5.2.3 探索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模式 |
5.3 加强政府监管对供热行业进步与发展的引领 |
5.3.1 指导建立科学的发展规划 |
5.3.2 鼓励行业科技创新推行供热新能源利用 |
5.3.3 加强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城市管理新举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的现状 |
2.1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概况 |
2.1.1 大连市地理气温状况与供热现状 |
2.1.2 大连市集中供热发展状况与制度沿革 |
2.1.3 大连市集中供热的模式与组织结构 |
2.2 大连市集中供热监管现状 |
2.2.1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的职能与特点 |
2.2.2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的体系结构 |
2.2.3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的监管流程与惩治措施 |
2.3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2.3.1 供热服务监管法律缺失 |
2.3.2 供热服务监管职权分散 |
2.3.3 供热价格监管体制僵化 |
2.3.4 供热服务监管方式落后 |
2.3.5 供热补贴制度具有歧视性 |
3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问题调查与分析 |
3.1 大连市集中供热监管情况调查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的目标群体与抽样 |
3.1.3 调查过程与问卷回收情况 |
3.1.4 问卷结果整理 |
3.2 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2.1 消费者反馈情况 |
3.2.2 供热企业发展情况 |
3.2.3 政府监管情况 |
3.3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现存问题的原因总结 |
3.3.1 对消费者的监管 |
3.3.2 对供热企业的监管 |
3.3.3 政府部门的监管 |
4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的优化方案与可行性研究 |
4.1 理论依据 |
4.1.1 监管政府理论 |
4.1.2 公用事业特点及其监管规律 |
4.1.3 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理论 |
4.1.4 委托-代理理论 |
4.2 经验借鉴 |
4.2.1 国内经验借鉴 |
4.2.2 国外经验借鉴—发达国家 |
4.2.3 国外经验借鉴—发展中国家 |
4.2.4 经验借鉴总结 |
4.3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的优化方案设计 |
4.3.1 供热服务监管优化方案的设计原则 |
4.3.2 供热服务监管优化的体系结构 |
4.3.3 供热服务监管优化的技术手段 |
4.3.4 供热服务监督—惩治一体化手段 |
4.4 可行性论证 |
4.3.1 政策支持的可行性 |
4.3.2 资源支持的可行性 |
4.3.3 利益相关人支持的可行性 |
5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
5.1 完备供热监管法律体系 |
5.1.1 明确供热服务监管机构的职责权限 |
5.1.2 建立消费者保护机构及其规章制度 |
5.1.3 建立供热价格监管体制 |
5.1.4 明确供热监管机构的监管职权 |
5.2 继续推进大连市供热行业市场化改革 |
5.2.1 推动供热价格市场化改革 |
5.2.2 推动供热计量收费制度改革 |
5.2.3 推动供热企业改革 |
5.2.4 建立更精准的居民供热补贴机制 |
5.3 构建和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
5.3.1 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
5.3.2 建立用户评价机制 |
5.3.3 完善供热行业反馈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B 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
致谢 |
(10)济南市供热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框架、研究总体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供热体制改革相关理论 |
2.1 准公共产品 |
2.1.1 准公共产品内涵及特征分析 |
2.1.2 准公共产品来源 |
2.2 供热行业的含义及特性 |
2.2.1 供热行业含义 |
2.2.2 供热产品特性 |
2.2.3 政府供热管理 |
2.3 供热体制改革 |
2.3.1 供热改革理论基础 |
2.3.2 供热市场化改革内涵 |
2.3.3 供热市场化改革必要性 |
2.4 小结 |
第3章 济南市供热体制改革及问题分析 |
3.1 济南市供热体制改革现状 |
3.2 济南市供热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
3.2.1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
3.2.2 决策环节政府垄断 |
3.2.3 生产环节政府企业垄断 |
3.2.4 供热定价与成本合理补偿机制不健全 |
3.2.5 特许经营未能实施 |
3.2.6 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不健全 |
3.3 改革问题原因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国外供热体制改革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供热体制改革成功做法 |
4.2 国外供热体制改革启示 |
4.3 小结 |
第5章 优化济南市供热体制改革的对策 |
5.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市场化改革的基础 |
5.2 确定供热体制改革方向,有效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
5.3 建立供热计量收费定价机制与财政补贴机制 |
5.4 建立供热市场化经营准入和退出机制 |
5.5 引入供热计量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
5.6 强化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大连供热市场竞争趋势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XB热电公司供热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赵永明. 沈阳理工大学, 2021
- [2]F公司保温管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吴近.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3]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 胡洋桥.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盘锦市供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郭振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PPP模式下的城镇供热规制政策研究[D]. 王玉璋.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6]大连市集中供热行业服务质量提升对策研究[D]. 金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7)
- [7]大连发电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D]. 李孟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8]大连市城市供热市场化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郑海龙.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9]大连市集中供热服务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健.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
- [10]济南市供热体制改革研究[D]. 庄文新. 山东财经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