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红色蓖麻的综合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杰[1](2021)在《基于转录组学联合代录组学的蓖麻株高发育相关调控基因的挖掘》文中研究指明株型是农作物的重要性状之一。矮化植株具有适于密植、耐倒伏、增加产量、节省劳动力等优良特性。因此,培育合适的农作物株高已成为农作物育种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矮化相关基因资源的挖掘和矮化机理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蓖麻作为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受株型高大、产量不高、不利于机械化收割等因素制约,种植面积呈急剧萎缩趋势,严重制约了相关领域的发展。蓖麻株高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调控机制不明。本论文利用蓖麻多样本转录组测序联合代谢组分析等手段进行高矮秆蓖麻茎秆节间组织发育比较,鉴定株高发育候选基因,解析蓖麻株高发育分子机制,本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内蒙古民族大学蓖麻工程中心自测序2组高矮秆蓖麻叶片转录组数据,W-DOF突变体组筛选出1862个差异表达基因,哲资2129组筛选出3155个差异表达基因。WDOF突变体和哲资2129组的DEGs交集为458个差异表达基因。叶片样本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淀粉与蔗糖代谢途径、核糖体途径和光合作用途径。以一对高矮秆蓖麻快速生长期(8-10叶期)的节间组织为研究材料,进行株高表型相关数据测量。株高、主茎穗位高度、第3、4、5节节间长度在8-10叶期均表现为显着差异。矮秆蓖麻节间组织的木质部宽度、皮层宽度大于高秆蓖麻,皮层细胞长度和导管数量均小于高秆蓖麻。与高秆蓖麻相比,矮秆蓖麻茎节间组织表现为更早进入木质化发育状态。矮秆蓖麻生长素含量显着低于高秆蓖麻,生长素可能与蓖麻节间组织细胞伸长有关。木质素与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两种主要组成成分,矮秆蓖麻节间组织木质素含量更高,高秆蓖麻纤维素含量更高。这一结果与细胞学表现一致,表明矮秆蓖麻细胞已进入伸长生长停止和次生壁木质化发育状态。节间组织的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与代谢物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合成大分子木质素)、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尤其是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和与细胞分裂相关的细胞周期、DNA复制等途径。综合节间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和已发表文献的蓖麻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结果,筛选蓖麻株高发育相关基因为67个。本论文对蓖麻转录组数据、代谢组数据联合已发表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植物激素生长素含量与蓖麻株高表型具有相关性。生长素极性运输促进茎秆节间组织伸长生长,对维管组织细胞壁木质化发育具有负调控作用。鉴定得到与蓖麻茎秆发育相关候选基因,揭示了蓖麻株高发育受植物激素生长素调控和细胞壁木质化发育影响的分子机制,期望能够为蓖麻株型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李思琪[2](2021)在《蓖麻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唯一可用于商业规模的羟基脂肪酸的来源,具有不可替代的育种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收益。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把蓖麻当作可持续发展的作物,需求量极大,但市场中良种很少,大部分都是农家种和常规种,生产中产量很低,极大延缓了蓖麻产业的发展进程。基因工程育种是目前培育蓖麻优良品种,加速育种进程的良好方法,为蓖麻定向选育提供有力保障。建立一个简单可靠的组织培养体系和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实现基因工程育种的基础保障。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离体再生体系的相关因素和遗传转化中相关条件进行优化,为蓖麻基因工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将抗草铵膦Bar基因导入蓖麻基因组中,为后续研究蓖麻抗除草剂提供基础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DL01”成熟种子为研究受体,研究了种子灭菌方式、培养基、激素在蓖麻组培中的作用,优化了蓖麻离体再生体系。以子叶节为外植体,芽诱导时期添加0.5 mg/L的6-BA,芽伸长时期添加0.1 mg/L的GA3和0.2mg/L的IBA,芽生根时期添加0.5mg/L的IBA和1%的活性炭。2.初步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优化转化过程中抗生素和筛选剂浓度、预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因素。以抗性芽生长率为指标,确定蓖麻遗传转化体系的适宜条件是:子叶节预培养3d,农杆菌菌液OD600=0.7,侵染时间为15min,共培养3d。转化后抗性筛选剂的浓度为1 mg/L,抗性抑菌剂的浓度为 300 mg/L。3.利用抗除草剂Bar基因对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验证。将Bar基因转化“DL01”子叶节,一共转化2993个外植体,经筛选获得抗性苗167株,概率为5.58%。PCR检测鉴定出阳性苗5株,阳性率为2.99%。对PCR鉴定为阳性的植株涂抹草铵膦,阳性植株在涂抹了 200 mg/L的草铵膦后叶片仍为绿色,可以存活。共获得3株转基因阳性植株,蓖麻的转基因效率为1.80%。
贾崇宁,梁塔娜,孟祥越,韩云江,孙雪,王凡浩,朱虹,包春光,黄凤兰[3](2021)在《发展蓖麻蚕产业的前景分析》文中指出总结了蓖麻蚕在纺织、食品、生物等方面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分析认为我国发展蓖麻蚕产业具有饲养经验丰富、饲料资源丰富、饲养方法简单和保育制度完善等方面的可行性,应注意蓖麻蚕病的防护治疗和加强蓖麻蚕产业的科学研究,并展望了我国发展蓖麻蚕产业的前景。
房振龙[4](2020)在《浙江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美丽乡村的不断深入,乡村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伴随着发展的脚步,乡村景观的同质化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乡村植物景观的雷同现象较为严重。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营造、乡村特色呈现、乡村文化承载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乡土植物的开发应用种类较少,而应用的种类中又以乡土树种为主,缺少对花灌木及其是草本花卉的开发利用。乡土植物中的草本花卉,在乡村特色呈现、文化传承和家居环境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与人们接触最为紧密和直接的种类,其往往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或繁殖较为容易、起源于当地的或已在当地长期应用并适应当地环境、符合乡村特质并被广泛应用(我们称之为“乡土花卉”)。正是由于“乡土花卉”在文化、景观和日常生活中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以浙江省12个市域60个传统村落为对象,对这类具有乡村特质的乡土花卉种类及其应用形式进行实地调研,评价筛选适合浙江不同地区应用的乡土花卉种类,分析其基本特性和应用特点,归纳总结其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场所和应用方法,为乡土景观营造提供优质的植物素材,为改善乡村景观同质化问题提供支持。(1)浙江乡土花卉常见基本种类及其基本特性。根据浙江乡村景观中的花卉资源现状和乡村景观特殊的应用特点和乡土特质,调查发现能作为乡土花卉应用的种类主要有66种,隶属39科58属,花色主要为白色系、红色系和紫色系,花期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原产浙江的花卉种类,第二类为从外地引进被当地村民长期应用并且具备一定的自繁能力或繁殖较为容易的花卉种类,第三类为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经济性作物种类。其中第二类是目前浙江乡村景观中主要的应用种类。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浙江省乡土花卉应用种类偏少。从应用频率来看,频率最高的是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然后依次是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百日菊(Zinnia elegans)、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和大丽花(Dahlia pinnata)等。从应用数量来看,数量最多的是凤仙花,然后依次是百日菊、鸡冠花、仙人掌(Opuntia stricta)、荷花(Nelumbo)、萱草(Hemerocallis fulva)和美人蕉(Canna indica)等。(2)浙江乡土花卉的功能和文化内涵。根据花卉本身最主要的功能和文化寓意,目前应用的乡土花卉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食用型、药用型、文化型、观赏型和其他应用型。食用型指可以作为食材进行食用,主要包括萱草、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和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等;药用型是指可以作为药材入药,主要包括石斛(Dendrobium nobile)、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和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等;文化型是指村民赋予乡土花卉特殊的文化寓意或者象征着某种特殊的含义,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感,主要包括鸡冠花、万年青(Rohdea roth)和大丽花等;观赏型是指花卉主要被用来作为观赏对象,观赏其各种形色变化,主要包括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和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等。其他应用型是指在乡村生活中除了以上四种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例如驱蚊、驱蛇、清洁和美容等实用性功能,主要包括凤仙花、紫茉莉和地肤(Kochia scoparia)等。这五大类功能中,观赏型和文化型数量居多,反映出乡村人民大多都喜欢种植一些花卉来美化家居环境、寄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表达内心的特殊情感。(3)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特点和应用方法。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形式主要为容器栽植、花坛、花境、林下种植和墙体边种植;应用场所主要为庭院空间、道路空间、公共休憩空间、乡村墙垣边和乡村护坡;应用风格主要为自然式、规整式和综合式。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首先要判断整个乡村景观大的景观风格,然后把握应用场所的空间特点,结合两者确定应用景观形成的风格特点,选择合适的应用形式进行单独应用或者与其他景观元素进行组合应用。其中组合应用的方法主要为陈列组合、传承融合、精致集聚和合理引借。
李东娜[5](2020)在《蓖麻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染色体2n=2X=20,是一种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蓖麻单产不高,经济效益较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蓖麻产量迫在眉睫。蓖麻遗传研究滞后,限制了育种进展,短期内要通过育种来实现产量突破较为困难。本试验在现有品种水平上,探索通过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缩小单株体积、增加单位面积穗数而实现华南地区蓖麻增产的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淄蓖5号、云蓖4号、凯丰9号等目前推广的品种均不适宜在华南地区矮化密植栽培,存在早衰、产量因子低或感病等缺陷;泰国101分枝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合在华南地区推广。2、合理密植能够提高蓖麻产量。在水肥充足条件下,淄蓖5号最佳种植密度为1500株/666.7m2,打顶和化控的条件下比对照增产31.19%;云蓖4号最佳种植密度为1800株/666.7m2,打顶和化控的条件下比对照增产29.36%。在干旱瘠薄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是凯丰9号和泰国101最为有效的增产措施。凯丰9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2117株/666.7m2,比对照1482株/666.7m2增产46.32%;泰国101的最佳种植密度为2117株/666.7m2,比对照增产19.98%(不化控)和2.69%(化控)。3、高杆、生长势强的品种早打顶、早化控可有效降低株高,缩短节间和叶柄长度,可为增加密度创造条件。通过打顶和化控,淄蓖5号、云蓖4号和泰国101均能实现矮化栽培。矮杆品种凯丰9号无需打顶和化控,但在干旱瘠薄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仍然是高产的保证。4、打顶和化控的应用应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高杆品种打顶宜早不宜迟。高水肥条件下化控宜重,干旱瘠薄条件下化控宜轻。
杨婷[6](2020)在《华南野生蓖麻种质资源评价和目标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指出蓖麻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工业用油作物。由于其遗传基础狭窄和遗传研究相对滞后,限制了育种水平的提高,致使生产上缺乏高产、抗病品种。本试验以171份华南野生蓖麻种质资源构成的自然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产量、株型、花期、裂蒴性等35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多样性评价和基于SSR标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171份蓖麻材料15个质量性状的研究表明,华南地区野生蓖麻主要有3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也是最为常见的类型表现为:第一种为叶裂浅、有刺且表现密集的球形蒴果、花序较短、叶青色;第二种类型表现为叶裂很深,表现如同木瓜叶的材料;第三种类型为茎、叶和果都为紫色的蓖麻材料。20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16-0.97,平均值为0.50,变异系数最大达0.97,变异幅度为1-85。35个目标性状的Shannon’s信息指数范围为3.76-4.71,平均值为4.39。选用的71对多态性SSR引物在群体中共检测到266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等位变异2-10个,平均为3.705个,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980,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480。表型数据分析和分子数据分析结果都表明华南野生蓖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以往关于其它蓖麻群体的研究。2、群体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群体分为3个亚群。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也分为3个类,两种分析结果一致。3、利用Q+K的MLM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显着关联位点27个,与花期、产量、株型和粒型相关联的位点分别为4、12、7和4个,其中极显着关联的位点为12个。以上结果对华南蓖麻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蓖麻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有重要意义。
杨建辉[7](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吴舒[8](2019)在《氮肥颗粒的缓释及防结块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氮肥缓释所用的包膜材料以天然植物油为热点研究,包膜量越低,膜层越薄,而缓释期越长,是包膜氮肥的技术研究方向。传统颗粒氮肥的防结块技术是在外表面涂布惰性粉末或油脂,而水溶性高氮肥不能添加任何惰性粉末或油脂,因此对水溶性氮肥的界面成分进行改性,提升高氮肥的防结块性能,是行业急需的技术。本论文应用蓖麻油、碳化二亚胺、扩链剂、聚合MDI和蜡为包膜材料,以氮肥颗粒尿素为核心,应用转鼓包膜法,将包膜材料包覆在尿素颗粒表面,获得了PCU。其中聚氨酯膜层的质量占PCU质量的3.3 wt.%,膜层厚度在14-15 um左右。通过配方的调节制备出不同通透性的聚氨酯膜层,缓释期范围可在30-70天之间调节。其中,碳化二亚胺能够与蓖麻油中的羧基反应,降低蓖麻油的酸值,抑制羧基对聚氨酯链段的水解作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尿素的胺基(-NH2)与异氰酸酯基(-NCO)的反应,-NH2参与聚氨酯成膜反应导致膜层固化速率加快,通过预先涂布蓖麻油的技术,抑制-NH2与-NCO的反应,能够提升膜层的涂布均匀性。应用FTIR与SEM研究PCU的膜层在水、土壤、水淹土壤及碱溶液中的结构变化,FTIR谱图显示,聚氨酯膜层在水、水淹土壤及碱溶液中浸泡之后,烷烃的含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聚氨酯膜层在土壤中填埋之后,烷烃的含量发生显着的降低。通过对PCU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速率对比,以及聚氨酯膜层在不同介质中的烷烃含量变化对比,得出聚氨酯膜层中蜡降解的主要原因,土壤中微生物以烷烃为碳源来新陈代谢,长链烃被微生物转化为短链,导致了膜层中烷基的损失,而PCU膜层中烷烃分解主要来自于蜡。蜡的降解导致膜层通透性增强,养分释放速率加快。水淹土壤中,膜层中的蜡并没有发生明显的降解,这是由于水淹没土壤,严重胁迫了土壤中的好氧微生物,破坏了好氧微生物的繁殖环境,导致分解蜡的微生物的数量显着下降。当PCU产生体积膨胀后,聚氨酯膜层被拉伸,但蜡(填补剂)的尺寸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膜层中的缺陷尺寸变大,导致养分释放速率加快,膜层中缺陷越多,PCU养分释放速率越快,体积膨胀率越低。通过调节膜层中软段相和硬段相的比例,合成了膜层硬段含量为26 wt.%(PCU-L)和40 wt.%(PCU-H)的聚氨酯包膜缓释尿素,测试了PCU-L和PCU-H在水中的尿素释放速率、体积膨胀率以及释放过程中渗透到PCU膜层内部的尿素的质量。结果表明,PCU-L比PCU-H具有更低的体积膨胀度和更快的尿素释放速率,FTIR和TG表明渗入PCU-L膜层中的尿素的质量显着高于PCU-H膜层中的,这表明合成聚氨酯膜层的配方中,硬段含量的增加会降低膜层中的缺陷尺寸和数量,PCU-H需要更大的体积膨胀来形成释放尿素的通道,所以PCU-H的释放期会更长,养分释放更加的稳定,但是膜层中易土壤降解的烷烃成分显着下降。农业硝酸铵(ANP)是硝基高氮肥复合肥(高氮肥)配方中的主要用料,ANP的IV-III相变是造成高氮肥板结的因素之一。生产高氮肥用的钾盐通常是硫酸钾(KS),本文应用硝酸钾(KN)替代部分KS,研究了高氮肥防结块性能的变化。使用X射线衍射(XRD)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ANP的晶型和IV-III相转变进行了表征,评价了KN、KS、硫酸铵(NS)、磷酸一铵(NP)对ANP的IV-III相变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钾离子能够改变ANP的晶型,因此KN和KS对ANP的相变抑制效果要优于NS和NP。应用KN替代高氮肥配方中的部分KS,制备了不同KN含量的高氮肥样品,对高氮肥的防结块性能、吸湿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尽管高氮肥中的钾元素以及硝态氮的总含量不变,高氮肥的防结块性能和吸湿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应用水溶性短链聚磷酸铵(APP-II)取代高氮肥配方中部分NP和磷酸二铵(DAP),制备了不同APP-II含量的高氮肥,并测定了APP-II对高氮肥防结块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APP-II能够提升高氮肥的防结块性能,降低颗粒之间的粘结程度。讨论了APP-II提升高氮肥的防结块机理,添加APP-II的肥料表面可能富集了APP-II,一方面弱化了NP和DAP与其它盐分的副反应,另一方面APP-II作为阻隔剂,抑制了NH4NO3-KNO3-K2SO4-(NH4)2SO4系统盐分之间的副反应。XRD与DSC研究显示,APP-II并不能抑制ANP的IV-III相变,APP-II与KN提升高氮肥防结块性能的机理不同,本研究实验了将两种方法结合,并考察其对高氮肥防结块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氮肥配方中应用APP-II取代部分NP和DAP,同时应用KN替代高氮肥配方中的部分KS,降低配方中ANP的用量,高氮肥的防结块性能进一步提高。研究开发了复合肥料中聚合磷含量的检测方法,建立了企业标准Q/SACF 05-2019《复合肥料中聚合磷含量的测定》,并跟踪检测了复合肥中聚磷酸铵的稳定性。
魏海林[9](2019)在《蓖麻形态结构建模及功能结构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蓖麻的高产、稳产,是育种界和种植户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实施不同品种、施肥方式等试验,对蓖麻地上部形态结构指标进行系统的测量,获取蓖麻各生长期、各器官的空间形态数据,进而建立蓖麻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数学模型,分析形态结构与生长环境、栽培措施之间的关联规律;确定影响蓖麻的形态机制以及形态的关联受到有关因子的影响程度;并将蓖麻的形态结构模拟与生理生态模拟进行有机的结合,采用田间试验、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有关规律,构建虚拟作物生长体系,模拟蓖麻的现实生长情况,为蓖麻的选育、栽培、估产、管理等提供技术参考或理论依据。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蓖麻形态结构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蓖麻形态结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1)基于同种植物叶片的相似性,根据叶片的几何特征,按裂叶数分类构建蓖麻叶片形态模拟模型,建立了机理强、参数容易测量并且精度较高的叶面积估算模型。(2)基于叶片生长过程中主叶脉长度的连续观测,利用改进的Logistic模型刻画蓖麻叶片的生长过程,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标准均方根误差RMSEn的值均小于10%,模拟效果非常好,且优于常用的Logistic模型。(3)基于主茎上叶的时空分布情况,分析了叶片主脉长度随节位向上变化趋势大致呈现抛物曲线向斜线的变化规律;叶柄长度和直径随节位向上变化趋势大致呈现抛物曲线向直线的变化规律;叶柄倾斜角随节位向上逐步增加,低节位叶柄的倾斜角为负;叶柄方位角正旋与反旋的植株数量几乎相等。正旋群体方位角和反旋群体方位角在140.4o-142.8o之间变化。2、基于茎叶形态结构和蒴果形态指标的观测数据,分析茎叶形态结构和蒴果形态指标的相关规律,建立了蓖麻分枝茎粗、叶面积与产量构成(果球数、果球重、果粒数、果粒重、果长、果宽)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1)营养器官的大小与产量构成因子存在一定的关联。蓖麻茎粗对果球数影响最大,变异的程度为37%,与其它产量因子影响大小依次为:果球数>果球重>果粒重>果粒数>果长;蓖麻开花时叶面积对果球数、果粒数的影响都比较大,对果球数、果粒数变异的程度都超过了50%;蓖麻结实期叶面积对果球重、果粒重的影响都比较大,对果粒重变异的程度都超过了50%。因此,栽培过程中要获得大果,建议修枝时应该保留粗壮的枝条,并在开花前及开花后的灌浆阶段提升分枝的叶片面积容量。(2)果球数、果球重、果粒数、果粒重、果长与分枝茎粗、开花时叶面积、结实期叶面积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果球数、果球重、果粒数、果粒重、果长的变异分别可由蓖麻分枝茎粗、开花时叶面积、结实期叶面积解释的程度分别为:37%、31%、29%、30%、19%;51%、27%、53%、25%、25%;11%、33%、21%、51%。果球数、果球重、果粒数、果粒重、果长的变异可由蓖麻分枝半径、开花时叶面积、结实期叶面积多元回归解释的程度分别为:67%、68%、76%、79%、35%。3、基于茎叶形态结构、叶片光合指标和蒴果性态指标的观测数据,比较了不同位置叶片光响应曲线、SPAD值及同一叶片不同时间光合生产能力和不同施肥方式条件下形态结构和蒴果形态指标的差异,分析了不同位置叶片、同一叶片不同时间光合生产能力以及栽培措施对形态结构和产量构成影响的特点,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植株形态结构变化与生理功能间的对应关系方面,同株同一时段不同位置叶片叶绿素水平(SPAD值)随叶片位置由低到高呈先逐渐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同株同一时段不同位置叶片光响应曲线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最上部完全展开叶的光合能力最强,依次向下和向上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依次减弱;对于固定叶片而言,随着叶片的发育阶段和叶片所处的冠层位置的变化,相应的光合生产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完全展开后的叶片光合能力强于展开前。(2)在阶段变量施肥对形态和产量的影响方面,施肥三次比施肥两次的单株平均籽粒重和籽粒数高,施肥两次比施肥一次的单株平均籽粒重和籽粒数高,施肥一次比不施肥的单株平均籽粒重和籽粒数高;一次施肥的单株中,施基肥的籽粒重和籽粒数最高,施穗肥的单株次之,施分枝肥的单株籽粒重和籽粒数最低;在两次施肥的单株中,施基肥和分枝肥的单株籽粒重和籽粒数最高,施穗肥和分枝肥的单株次之,施基肥和穗肥的单株籽粒重和籽粒数最低;施基肥的单株百粒重比不施基肥的百粒重高(N011除外),N011的百粒重最大,N000和N001百粒重最低;主茎的百粒重均值最高,一次分枝的百粒重次之,二次分枝比一次分枝的百粒重低,三次分枝百粒重又次之。
胡莲莲[10](2019)在《蓖麻果实内果皮厚度相关基因挖掘》文中指出蓖麻(Ricinus communis L.)为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为世界上十大油料作物之一。蓖麻油及其衍生物在工业和化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由于缺乏优良品种的蓖麻品种,蓖麻的相关产业发展缓慢,培育高产的优良品种是缓解蓖麻产业发展迟缓的关键。裂蒴性是蓖麻重要的产量性状,前期研究表明蓖麻内果皮厚度与裂蒴性紧密相关,内果皮越厚裂蒴性越强,因而解析内果皮厚度的遗传机制有助于未来培育耐裂的高产蓖麻品种。本研究中我们对405份蓖麻材料(包括180份地方品种,199份育种品系以及26份非洲野生蓖麻)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了 2年的数据跟踪调查,结合Illumina Hiseq X-Ten重测序数据,针对内果皮厚度等产量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相关关键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05份蓖麻材料在2个年份环境中的内果皮厚度变异范围广泛,结合获得的SNPs,利用EMMAx程序,检测到4个显着位点,在3个关联区域内找到2个候选基因LOC8272207和LOC8272215,其中LOC8272207与拟南芥中糖基转移酶(AT5G20260)高度同源。2.根据关联分析结果,我们最终选定LOC8272207基因,对它进行克隆,并对该基因在蓖麻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检测,该基因在根系和花中的表达量较高,在果实中的表达量较低。3.基因功能初步鉴定结果显示:(1)蓖麻内果皮厚且裂蒴性强品种1111木质素积累量高于内果皮薄且耐裂品种2850,并且前者中LOC8272207表达量显着高于后者:(2)利用VIGS沉默系统降低LOC8272207在蓖麻果实中表达后,木质素在内果皮重积累量明显减少,说明该基因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但是该基因的表达是否影响果实裂蒴,仍需要更多实验来加以证实。
二、种植红色蓖麻的综合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植红色蓖麻的综合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转录组学联合代录组学的蓖麻株高发育相关调控基因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生长素调控株高发育 |
1.1.1 生长素生物合成 |
1.1.2 生长素信号转导 |
1.1.3 生长素运输理论 |
1.1.4 生长素调控节间长度性状的分子机制 |
1.2 细胞壁调控株高发育 |
1.2.1 次生壁发育抑制节间伸长的分子机制 |
1.2.2 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研究进展 |
1.2.3 细胞壁发育相关延展蛋白家族 |
1.2.4 次生壁发育相关转录因子NAC家族 |
1.3 蓖麻株高研究进展 |
1.3.1 蓖麻生物学性状及应用价值 |
1.3.2 蓖麻株高发育 |
1.3.3 蓖麻组学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流程 |
2 高矮秆蓖麻叶片样本转录组数据的蓖麻株高发育候选基因挖掘 |
2.1 数据与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蓖麻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 转录组分析结果 |
2.2.1 测序数据及质量控制 |
2.2.2 重复相关性评估 |
2.2.3 差异表达筛选 |
2.2.4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2.3 讨论与小结 |
3 基于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的蓖麻株高发育候选基因挖掘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2 分析结果 |
3.2.1 株高相关表型数据分析 |
3.2.2 细胞学特征分析 |
3.2.3 激素含量测定 |
3.2.4 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测定 |
3.2.5 代谢组主成分分析 |
3.2.6 LC-MS/MS代谢组分析结果 |
3.2.7 差异代谢物分析 |
3.2.8 差异代谢物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3.2.9 代谢组糖含量和木质素小分子含量分析 |
3.2.10 转录组数据统计、质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样本相关性分析 |
3.2.11 差异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2.12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3.2.13 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注释 |
3.2.14 代谢组与转录组相关性分析 |
3.2.15 转录因子鉴定与表达特性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4 蓖麻高矮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研究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数据资源 |
4.1.2 株高发育候选基因鉴定 |
4.1.3 延展蛋白家族分析 |
4.1.4 NAC转录因子家族分析 |
4.1.5 蓖麻茎节间组织伸长生长模型提出 |
4.2 分析结果 |
4.2.1 基于SNP与 DEGs的细胞壁木质化发育相关基因 |
4.2.2 基于CNV与 DEGs的株高发育候选基因筛选 |
4.2.3 基于LSV与 DEGs的株高发育候选基因筛选 |
4.2.4 延展蛋白家族分析结果 |
4.2.5 NAC转录因子家族分析结果 |
4.2.6 蓖麻茎节间组织伸长生长模型构建 |
4.3 讨论与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蓖麻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蓖麻简介 |
1.1.2 蓖麻产业概况 |
1.1.3 蓖麻育种现状 |
1.1.4 蓖麻应用价值 |
1.2 蓖麻离体再生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离体再生 |
1.2.2 蓖麻离体再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蓖麻转基因研究进展 |
1.3.1 植物转基因技术 |
1.3.2 蓖麻遗传转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蓖麻高效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植物材料 |
2.2.2 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的配制 |
2.3.2 植物激素的配制 |
2.3.3 不同消毒方式对种子灭菌的影响 |
2.3.4 不定芽诱导体系的筛选 |
2.3.5 不定芽伸长体系的筛选 |
2.3.6 不定芽生根体系的筛选 |
2.3.7 再生植株移栽 |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灭菌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2 不同浓度6-BA对不定芽诱导的作用 |
2.4.3 IBA和GA3浓度对不定芽伸长的作用 |
2.4.4 IBA和活性炭对不定芽生根的作用 |
2.4.5 再生植株的移栽 |
2.4.6 蓖麻子叶节的组织培养过程 |
2.5 讨论 |
2.5.1 影响植物离体再生的因素 |
2.5.2 组织培养常见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蓖麻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植物材料 |
3.2.2 菌株 |
3.2.3 植物表达载体 |
3.2.4 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遗传转化体系培养基 |
3.3.2 抗生素的配制 |
3.3.3 农杆菌菌液的制备 |
3.3.4 菌液PCR鉴定阳性单克隆 |
3.3.5 头孢噻肟钠(Cef)抑菌浓度的确定 |
3.3.6 草铵膦(Basta)抗性筛选浓度的确定 |
3.3.7 预培养时间的确定 |
3.3.8 农杆菌侵染浓度的确定 |
3.3.9 侵染时间的确定 |
3.3.10 共培养时间的确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载体的农杆菌鉴定 |
3.4.2 头孢噻肟钠(Cef)浓度的确定 |
3.4.3 子叶节抗草铵膦(Basta)筛选浓度的确定 |
3.4.4 预培养时间对抗性芽诱导率的影响 |
3.4.5 农杆菌菌液浓度对抗性芽诱导率的影响 |
3.4.6 侵染时间对抗性芽诱导率的影响 |
3.4.7 共培养时间对抗性芽诱导率的影响 |
3.4.8 转Bar基因蓖麻植株的获得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转基因阳性植株的鉴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2.1 植物材料 |
4.2.2 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抗性植株PCR检测 |
4.3.2 抗性植株涂抹除草剂Basta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抗性植株PCR检测 |
4.4.2 抗性植株涂抹除草剂Basta检测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发展蓖麻蚕产业的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蓖麻蚕产业的意义 |
1.1 蓖麻蚕的经济价值 |
1.2 蓖麻蚕的科研价值 |
2 发展蓖麻蚕产业的可行性 |
2.1 我国饲养蓖麻蚕的经验丰富 |
2.2 我国饲养蓖麻蚕的优势明显 |
2.2.1 蓖麻蚕饲料资源丰富 |
2.2.2 蓖麻蚕饲养方法简单 |
2.2.3 蓖麻蚕保育制度完善 |
3 发展蓖麻蚕产业应注意的问题 |
3.1 注意蓖麻蚕病的防护治疗 |
3.2 加强蓖麻蚕产业的科学研究 |
4 小结和展望 |
(4)浙江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 |
2.1.1 国外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 |
2.1.2 国内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 |
2.2 浙江乡村景观发展概况 |
2.2.1 浙江乡村景观的发展历程 |
2.2.2 浙江乡村景观的建设特点 |
2.2.3 浙江乡村景观的建设现状 |
2.2.4 浙江乡村景观的基本问题 |
2.3 乡土植物应用研究进展 |
2.3.1 乡土植物的资源概况 |
2.3.2 乡土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
3 浙江省乡土花卉常见种类及其基本特性 |
3.1 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
3.1.1 调查对象的筛选和整理 |
3.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乡土花卉资源概况 |
3.2.2 乡土花卉基本特点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乡土花卉资源概况 |
3.3.2 不同地区乡土花卉应用种类的差别 |
3.3.3 乡土花卉的基本特性 |
3.3.4 乡土花卉应用现状 |
4 浙江省乡土花卉应用特性分析 |
4.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乡土花卉种类的功能和文化内涵 |
4.2.2 乡土花卉的应用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乡土花卉的应用特点 |
4.3.2 浙江乡土花卉的功能和文化内涵 |
4.3.3 不同区域乡土花卉应用文化的差别 |
5 乡土花卉资源与应用的拓展 |
5.1 浙江乡土花卉资源的拓展 |
5.1.1 资源拓展的方向 |
5.1.2 花卉种类的拓展 |
5.1.3 花卉品种的拓展 |
5.2 乡土花卉应用的拓展 |
5.2.1 原有基础上的应用提升 |
5.2.2 新的应用方向的挖掘 |
6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浙江调研乡村中普遍应用花卉调研统计表 |
个人简介 |
发表主要论文 |
致谢 |
(5)蓖麻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蓖麻概述 |
1.2 蓖麻密植技术研究 |
1.3 蓖麻矮化及打顶技术研究 |
1.4 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
1.4.1 植物生长延缓剂研究进展 |
1.4.2 蓖麻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
1.5 蓖麻产量性状研究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打顶试验 |
2.2.2 2018年品种、密度试验 |
2.2.3 2019年品种、密度试验 |
2.3 性状调查方法 |
2.4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4.1 溶液的配制 |
2.4.2 可溶性糖的测定 |
2.4.3 可溶性蛋白测定 |
2.4.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 |
2.4.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2.4.6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4.7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打顶试验 |
3.1.1 淄蓖5号 |
3.1.2 云蓖4号 |
3.1.3 泰国101 |
3.2 淄蓖5号和云蓖4号的密度试验 |
3.3 凯丰9号密度试验 |
3.4 泰国101密度和化控试验 |
3.4.1 密度和化控的方差分析 |
3.4.2 两种条件下不同密度间的性状差异 |
3.4.3 化控效果分析 |
4 讨论 |
4.1 打顶 |
4.2 密植 |
4.3 化控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华南野生蓖麻种质资源评价和目标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蓖麻概述 |
1.1.1 蓖麻简介 |
1.1.2 蓖麻的经济价值与生产加工 |
1.1.3 蓖麻的供求关系及现状 |
1.2 蓖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2.1 蓖麻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
1.2.2 蓖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评价 |
1.2.3 SSR标记在蓖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1.2.4 蓖麻遗传图谱构建和主要性状的QTL定位 |
1.3 植物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3.1 关联分析的基础与策略 |
1.3.2 关联分析在植物中的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田间种植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种植试验 |
2.2 主要性状鉴定与分析 |
2.2.1 蓖麻主要农艺性状鉴定 |
2.2.2 蓖麻35个农艺性状的表型分析 |
2.3 关联分析 |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纯化方法 |
2.3.2 引物筛选 |
2.3.3 PCR反应与扩增体系 |
2.3.4 分子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群体结构与连锁不平衡分析 |
2.4.1 群体结构分析 |
2.4.2 聚类分析 |
2.4.3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4.4 用Q+K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关联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表型分析 |
3.1.1 质量性状的频率分析 |
3.1.2 表型性状的基本统计和多样性分析 |
3.1.3 相关性分析 |
3.1.4 主成分分析 |
3.2 SSR引物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分析 |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聚类分析 |
3.2.3 群体结构分析 |
3.3 关联分析 |
3.3.1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讨论与结论 |
4.1 华南野生蓖麻群体的多样性 |
4.1.1 表型的多样性分析 |
4.1.2 分子的多样性分析 |
4.2 群体结构与关联分析 |
4.3 关联分析的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氮肥颗粒的缓释及防结块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缓控释氮肥研究进展 |
1.3 包膜材料与工艺 |
1.3.1 颗粒氮肥包膜的技术路线[10] |
1.3.2 影响聚氨酯成膜反应速率的因素 |
1.3.3 聚氨酯结构的聚集态 |
1.3.4 聚氨酯膜的力学性能 |
1.3.5 聚合物包膜肥应用现状 |
1.4 高氮肥防结块研究进展-硝酸铵相转变 |
1.5 硝酸铵相变抑制剂 |
1.6 课题来源、平台与研究基础 |
1.6.1 企业科研平台 |
1.6.2 聚氨酯包膜尿素技术研究进展 |
1.6.3 硝基高氮肥工业化现状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氨酯包膜尿素基础配方与工艺探究 |
2.1 引言 |
2.2 聚氨酯包膜工艺 |
2.2.1 包膜流程与原理 |
2.2.2 包膜温度 |
2.3 尿素颗粒形貌对包膜均匀度的影响-肥芯圆润化 |
2.3.1 尿素与无机肥的红外分析 |
2.3.2 不同肥芯表面成分分析 |
2.3.3 SEM形貌分析 |
2.4 氮肥溶出测定方法 |
2.4.1 水培法 |
2.4.2 土培法 |
2.5 聚氨酯包膜尿素体积膨胀率的测定 |
2.6 原料选择 |
2.6.1 羟基物与异氰酸酯 |
2.6.2 添加剂-蜡 |
2.7 碳化二亚胺预处理蓖麻油 |
2.7.1 羧基与聚氨酯的水解 |
2.7.2 碳化二亚胺去除蓖麻油中的羧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氨酯膜中蜡的降解及对PCU释放速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不同培养介质中聚氨酯膜的制备 |
3.3 PCU土培及水培的养分释放曲线差异 |
3.4 聚氨酯膜层在土壤和水中的结构变化 |
3.5 蓖麻油和蜡中甲基和亚甲基的红外光谱 |
3.6 蜡的降解率 |
3.7 蓖麻油中甲基和亚甲基在土壤中的稳定性 |
3.8 土培后聚氨酯膜层的表面形态变化 |
3.9 蜡对聚氨酯膜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
3.10 蜡降解的主要因素分析 |
3.11 水淹土培膜层的结构变化 |
3.12 膜层在土壤中的降解性 |
3.1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硬段含量对土培稳定性及缓释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不同硬段含量膜层的PCU制备与检测 |
4.2.1 PCU-H与 PCU-L配方与工艺 |
4.2.2 PCU-H与 PCU-L的释放率与体积膨胀测试 |
4.3 PCU-H与 PCU-L的释放性能对比 |
4.4 尿素和PCUs的形貌特征 |
4.5 Coating-L与 Coating-H的 TG分析 |
4.6 聚氨酯涂层渗透性的红外光谱分析 |
4.7 膜层通透性与PCU的 体积膨胀率 |
4.8 尿素溶出聚氨酯膜层的路径讨论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硝酸钾改性硝基复合肥的防结块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ANP/KN、ANP/KS和 ANP/NP/NS样品的制备 |
5.2.2 硝基颗高氮肥配方及制备工艺 |
5.2.3 ANP、ANP/KN、ANP/KS和 ANP/NP/NS样品分析 |
5.3 KN替代部ANP的效果评价 |
5.3.1 ANP的Ⅳ-Ⅲ相转变 |
5.3.2 KN、KS、NS、NP对 ANP固相转变的影响 |
5.3.3 未溶解的KN和 KS对 ANP固相转变的影响 |
5.3.4 KN剂量对硝基高氮肥结块倾向的影响 |
5.3.5 硝基高氮肥的吸湿性比较 |
5.4 高氮肥中硝酸根的红外光谱特征 |
5.4.1 红外光谱在肥料检测中的应用 |
5.4.2 硝酸根的红外谱光图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溶性聚磷酸铵改性硝基复合肥的防结块及缓释性能 |
6.1 引言 |
6.2 高氮肥配方中的主要成盐反应与结块 |
6.3 水溶性聚磷酸铵的表征与检测 |
6.3.1 分光光度法测水溶聚磷酸铵的精准度试验 |
6.3.2 高氮肥中聚合磷含量检测方法的标准建立 |
6.4 水溶性聚磷酸铵对高氮肥防结块性的影响 |
6.5 水溶性聚磷酸铵在肥料中的持久性及缓释性 |
6.5.1 水溶性聚磷酸铵的水解速率(缓释性) |
6.5.2 水溶性聚磷酸铵在肥料中的稳定性 |
6.6 水溶性聚磷酸铵改性高氮肥防结块机理 |
6.7 高氮肥颗粒肥表面成分与防结块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蓖麻形态结构建模及功能结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蓖麻的意义 |
1.1.2 研究作物形态结构建模及功能结构关联的目的意义 |
1.1.3 研究蓖麻形态结构建模及功能结构关联的目的意义 |
1.2 蓖麻形态结构建模及功能结构关联研究现状 |
1.2.1 作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结构研究概况 |
1.2.2 蓖麻形态结构与功能结构研究进展概况 |
1.3 存在问题 |
1.4 蓖麻形态结构建模与功能结构内在关联研究展望 |
1.4.1 研究目的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蓖麻叶片形态模拟及面积估算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图像采集与数据处理 |
2.1.3 模型描述与建模过程 |
2.1.3.1 圆周模型 |
2.1.3.2 无常数项的三次函数、非直角双曲方程和改进的logistics模型 |
2.1.3.3 叶形模拟过程 |
2.1.3.4 叶面积的计算 |
2.1.4 模型检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叶尖、叶谷的分布 |
2.2.2 相邻叶脉、叶谷夹角的分布 |
2.2.3 裂叶边界分析 |
2.2.4 叶面积计算模型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蓖麻叶片生长动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数据测量 |
3.1.3 模型描述 |
3.1.4 模型检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Logistic模型分析 |
3.2.2 叶片伸长模型拟合优度分析 |
3.2.3 叶片伸长模型的生态学意义 |
3.2.4 叶片发展差异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蓖麻主茎叶柄和叶片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验材料 |
4.1.3 数据测量 |
4.1.4 模型描述 |
4.1.4.1 冯·米塞斯分布 |
4.1.4.2 叶倾斜角分布模型 |
4.1.5 模型检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主茎叶柄和叶片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分析 |
4.2.1.1 主叶脉长分布分析 |
4.2.1.2 叶柄长分布分析 |
4.2.1.3 叶柄倾斜角分布分析 |
4.2.1.4 叶柄直径分布分析 |
4.2.2 叶片及叶柄结构建成特征分析 |
4.2.2.1 叶主脉长建成特征 |
4.2.2.2 叶柄长建成特征 |
4.2.2.3 叶柄直径建成特征 |
4.2.2.4 叶柄方位角分布特征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蓖麻器官形态影响产量构成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数据测量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茎秆形态与产量构成的关联分析 |
5.2.2 开花期叶面积与产量构成的关联分析 |
5.2.3 结实期时叶面积与产量构成的关联分析 |
5.2.4 产量构成的回归模型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蓖麻叶片叶绿素和光响应曲线随时间或空间变化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数据测量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变化趋势 |
6.2.2 不同叶位叶片光响应曲线差异 |
6.2.3 特定叶片不同时间的光响应曲线变化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7章 不同阶段施肥对形态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设计 |
7.1.2 数据测量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处理形态的比较分析 |
7.2.1.1 株高比较分析 |
7.2.1.2 冠幅比较分析 |
7.2.1.3 茎粗比较分析 |
7.2.2 不同处理产量构成的比较分析 |
7.2.2.1 单株籽粒重比较分析 |
7.2.2.2 单株籽粒数比较分析 |
7.2.3 单株百粒重比较分析 |
7.2.4 不同处理产量构成的形态学解释 |
7.3 结论与讨论 |
第8章 全文总结 |
8.1 结论 |
8.1.1 形态模型的研究 |
8.1.1.1 蓖麻叶片形态模拟及面积估算 |
8.1.1.2 器官生长动态分析 |
8.1.1.3 叶柄及叶片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分析 |
8.1.2 器官形态与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 |
8.1.2.1 器官形态影响产量构成的研究 |
8.1.2.2 不同时空叶片光合生产能力研究 |
8.1.3 农艺对形态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三、 良种 |
四、 项目 |
(10)蓖麻果实内果皮厚度相关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蓖麻产业现状 |
1.2 蓖麻的主要研究进展 |
1.2.1 蓖麻油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 |
1.2.2 蓖麻遗传转化体系的探索 |
1.2.3 蓖麻遗传育种现状 |
1.3 裂果的研究进展 |
1.3.1 裂果的发生机制 |
1.3.2 影响裂果的生理生化因素 |
1.3.3 裂果发生的分子机制 |
1.4 内果皮的研究进展 |
1.4.1 果皮的结构特征 |
1.4.2 内果皮的作用 |
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5.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原理和发展 |
1.5.2 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
1.5.3 全基因关联分析在作物中的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表型考察与分析 |
2.2.1 材料种植管理 |
2.2.2 表型性状的测定和统计分析 |
2.3 蓖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3.1 蓖麻群体全基因组测序 |
2.3.2 SNP标记的筛选和注释 |
2.3.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候选基因预测 |
2.4 蓖麻内果皮木质素染色观察 |
2.5 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
2.5.1 蓖麻组织RNA提取 |
2.5.2 蓖麻RNA反转录 |
2.5.3 候选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2.5.4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体系载体构建 |
2.6 技术路线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表型统计分析 |
3.1.1 蓖麻内果皮厚度表型统计分析 |
3.1.2 蓖麻蒴果内果皮厚度与含油量相关性分析 |
3.2 SNP标记鉴定结果 |
3.3 蓖麻内果皮厚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 显着关联的基因型和表型效应分析 |
3.5 内果皮厚度候选基因预测 |
3.6 纯合植株的鉴定 |
3.7 候选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分析 |
3.7.1 候选基因的序列特征 |
3.7.2 候选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3.8 候选基因LOC8272207功能分析 |
3.8.1 内果皮木质素染色分析和定量检测分析 |
3.8.2 候选基因沉默表达分析 |
第4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种植红色蓖麻的综合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转录组学联合代录组学的蓖麻株高发育相关调控基因的挖掘[D]. 陈宇杰. 浙江大学, 2021(01)
- [2]蓖麻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D]. 李思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发展蓖麻蚕产业的前景分析[J]. 贾崇宁,梁塔娜,孟祥越,韩云江,孙雪,王凡浩,朱虹,包春光,黄凤兰. 中国蚕业, 2021(01)
- [4]浙江乡土花卉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D]. 房振龙.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5]蓖麻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李东娜.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华南野生蓖麻种质资源评价和目标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杨婷.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氮肥颗粒的缓释及防结块性能研究[D]. 吴舒. 燕山大学, 2019(06)
- [9]蓖麻形态结构建模及功能结构关联分析[D]. 魏海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10]蓖麻果实内果皮厚度相关基因挖掘[D]. 胡莲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