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杰,刘海波,何丽敏[1](2021)在《场景概念的演进及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广义外延的概念,场景在戏剧表演、社会学、传播学、城市研究、移动互联网商业研究中得到应用。应用场景建设是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项重要政策。基于现有研究,界定科技成果转化语境下的应用场景这一概念的内涵。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2](2021)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文中提出黔人社通[2021]28号各市、自治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交通运输局,省直各有关单位:现将《贵州省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将申报、评审条件及时通知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以便按要求做好申报、评审的各项工作。
张小梅[3](2021)在《新经济企业的应用场景研究》文中认为
丰加颖[4](2021)在《董事会资本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High-Tech Enterprises,HTE)持续发展的推动器,如何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是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董事会作为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核心,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决策主体,也是企业和外部环境的重要联系机制。董事会资本(Board Capital,BC)是董事会职能发挥的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毋庸置疑的影响。但目前关于董事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作用机制的探究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点,如何打开这一“理论黑箱”,成为准确把握董事会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关键突破点。本文探究董事会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期从董事会资本视角发掘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策略。论文借鉴董事会资本理论、智力资本理论、协同理论等多种理论,界定董事会资本的内涵并分析其本质,提出董事会资本的三维要素及各维度之间的协同关系,构建完整的董事会资本的三维协同结构框架。随后,采用科学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董事会资本测量量表,并借鉴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定量研究方法,构建董事会资本协同度的定量测量模型。论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微观运作过程和宏观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据此识别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影响要素。以SCP结构范式为依托,探讨董事会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的行为,发现技术创新过程中董事会资本的价值实现方式。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提出董事会资本通过技术创新资源获取和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两条路径,发掘董事会资本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机理。基于智力资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战略决策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理论,就董事会资本三维度水平及协同度、技术创新资源获取、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详细探讨,通过逻辑推理提出系列假设,构建董事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理论模型。论文对理论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借助SPSS软件、AMOS软件和MATLAB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董事会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董事会社会资本主要通过技术创新资源获取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董事会制度资本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董事会资本三维度协同通过技术创新资源获取和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董事会资本三维度协同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要大于对单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论文丰富了董事会资本理论和技术创新绩效前因的理论研究,为董事会资本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陈晓超[5](2021)在《基于协同治理的农村改厕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以W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人居环境等也随之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人居环境等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改善空间。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农村群众也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有了更高的期盼,希望能跟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干净整洁、适宜生活的居住环境。厕所虽小,但也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代表,有着重要的民生意义。农村改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近年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重要要素。随着农村改厕的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困境,出现了多元主体参与意识不强、资金来源单一、技术创新不足、后续管护不畅等问题。文章以山东省日照市W县为例,针对农村改厕当下这一热点话题,以协同治理为切入点,认真梳理、分析W县农村改厕现状,发现当前农村改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题,思考提升农村改厕成效对策、建议。通过查阅农村改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协同治理理论等相关文献、着作,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国外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充分了解农村改厕相关内容。通过在W县各村进行实地调研、入户走访,浏览政府政务公开网站获取农村改厕相关政策、数据信息,认真研究分析W县农村改厕开展的背景、组织架构、政策实施、具体操作内容、流程以及后期管护情况等,探索农村改厕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W县在农村改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多元主体参与意识不强、与其他农村工作缺乏协同性、整体规划性差、技术制约、筹集资金渠道单一、监管不够科学等问题。以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统筹规划农村改厕与其他事项、多方协同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研发、多渠道拓宽筹集资金来源、健全农村改厕监管体系等途径来提升农村改厕效果,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通过对W县农村改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农村改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W县农村改厕提升对策建议,为W县以及其他地区的农村改厕成果提升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刘伟岩[6](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王艳秋[7](2020)在《基于用户需求的深圳爽提公司外卖自提柜高校市场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外卖由于其丰富性和便利性深受高校学生的欢迎,高校市场成为外卖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但蓬勃发展的校园外卖也给高校管理带来了难题,尤其是外卖配送方面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让诸多高校管理层困扰不已。外卖自提柜作为解决外卖行业“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智能化设备,最适合投放在高校、写字楼等外卖集中的区域,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2019年爆发的新冠疫情更是为外卖自提柜提供了绝佳的市场发展环境。深圳爽提公司是目前少数专业运营外卖自提柜的公司之一,专注于高校市场,近年来发展业绩较为突出,已陆续在全国数十家高校内投放和运营外卖自提柜。高校学生是外卖的最终消费者,也是外卖自提柜的主要使用者,如何在精准掌握高校学生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给他们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制定适合具体高校的市场开发策略,是公司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深圳爽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青岛高校市场为研究背景,从高校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在校大学生使用行为为核心研究内容。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企业内部资料和行业环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和顾客粘性理论,运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影响青岛高校学生外卖自柜体需求意愿及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是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来研究高校学生对外卖自提柜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首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提炼出各影响变量,构建出基于TAM理论的高校学生使用外卖自提柜的影响因素模型:其次,对高校学生外卖自提柜产品需求行为进行研究假设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从改善产品的易用性、提高产品的有用性和降低可感知风险这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设计出基于高校学生需求意愿和行为的外卖自提柜高校市场开发组合策略,为深圳爽提公司及其他市场上的同类公司高校市场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董贺明[8](2019)在《秦皇岛DT超硬磨具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皇岛DT超硬磨具公司是一家超硬磨具行业高新技术民营企业,随着国家创新和转型升级等系列举措,给超硬磨具行业发展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同时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必将两级分化。面对机遇与挑战,秦皇岛DT超硬磨具公司如何抓住机遇,在分析发现并解决企业自身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技术创新战略理论梳理和研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方法,对DT超硬磨具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制定出DT超硬磨具公司技术创新战略以及相应的实施对策及保障措施。首先,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理论,运用PEST分析法和行业五力模型分析法,对DT超硬磨具公司外部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发现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同时从人力资源、资金投入、设备、技术创新合作和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对DT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其次,根据外部环境分析得出DT公司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环境分析得出的公司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应用SWOT分析方法确定战略方向,通过方案对比设计技术创新战略方案,结合公司实际确定D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方针、战略周期、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战略阶段划分。最后,为保证技术创新战略的实现,针对DT公司战略实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实施对策及保障措施,包括企业创新文化实施对策、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实施对策、技术创新管理实施对策、产品技术创新实施对策,以及创新风险控制、资金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技术创新战略保障措施。
黄河[9](2019)在《基于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银发浪潮和科技浪潮兴起与并存的时代背景下,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当前智能家电制造商和设计研发人员足够的重视,真正“适老化”的智能家电产品屈指可数,人机关系也不友好。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群开发设计智能家电产品,探索智能家电的适老化设计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最初用于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解释说明,如今已经被广泛用于研究用户对新兴信息科技事物的接受行为与态度。近几年,部分学者在技术接受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和提出了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Senior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STAM)。但以往的老年人技术接受研究多集中于系统外部的社会环境、人口个体等因素,从产品(系统)本身的设计展开的较少。本文梳理和分析了老年人技术接受的相关研究理论、老年用户的人群特征以及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的特征和要素,思考和提出了由产品设计影响老年人对智能家电技术接受的模型(Product Design-Senior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PD-STAM);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了解了老年用户对智能家电的态度意向和使用情况,分析了模型中各产品设计要素对用户感知和使用行为意向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系列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原则,并针对性地思考了在产品功能、产品外观和交互界面上的一系列产品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智能电视的设计实践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产品设计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是:(1)梳理和分析了 TAM、STAM的特点和应用、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的相关要素,提出了由产品设计影响老年人对智能家电技术接受的模型PD-STAM。根据新技术接受模型的各变量开发了结构化的调查问卷,展开调研与访谈了解了老年人群对智能家电的态度和意向,汇总了老年人使用智能家电的问题,并搜集了相关的统计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分析了产品设计的三个核心要素:产品功能、产品外观、交互界面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愉悦性、感知安全性、行为意向和系统使用的影响;(2)总结和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老年人群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原则。分别从用(User-centered Design,UCD)思想作为指导方针、贯彻通用设计的思维与方法、重视用户的需求和感知特点、注重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提升以及产品设计的体系化和标准化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构成企业、行业在围绕老年人群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研发过程中的指导思路与行动指南。(3)在整合了对新技术接受模型和对老年人使用智能家电相关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D-STAM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以提升用户感知的有用性、安全性、易用性和愉悦性为目标,注重对于老年用户真正需求的分析研究,强调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和情感特征并通过多角度实现老年人群在用户体验上的全面提升。设计方法的研究分别从产品功能、产品外观、交互界面三个模型构成要素展开并联系具体的智能家电产品案例进行分析:在功能上,通过分析老年人群对智能家电的功能需求和产品的功能特点,从用户感知的四个方面(感知有用性、感知安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愉悦性)探讨了智能家电的产品功能设计方法;在外观上,探讨了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愉悦性的设计方法;在交互界面上,则围绕感知安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设计方法展开分析;(4)在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以海信(Hisense)智能电视的设计实践项目为例,利用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针对老年用户展开了产品设计的实践研究,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进一步探索和践行了针对老年用户感知的产品设计方法。本文关注了当前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产品设计的社会热点问题,尝试将技术接受理论与产品设计方法研究相结合,同时将用户研究、用户体验和测试实验等主、客观方法相结合运用于产品设计过程中,力图构建出一套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家电设计思路和方法。本文的成果可以帮助家电企业在智能家电的设计开发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的用户特征,采用多种途径改进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对智能家电的接受程度和普及率。
李金秋[10](2019)在《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知识产权日益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逐渐壮大,知识产权保护极大促进了外商在华投资和中外技术合作,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我国实现了在众多领域中研发并成功运营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加快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知识产权保护仍将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制度保障,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日益强劲的动力。然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出现,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尚未充分体现、知识产权保护效果并不理想等问题。如何推动知识产权数量质量的协调发展,加快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是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化发展问题,对于我国驱动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梳理、归纳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内涵、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基于系统理论和知识产权理论,从知识产权开发管理子系统、运营管理子系统、保护管理子系统角度深入剖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结构;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CAS理论,阐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内涵、特征和条件;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概念模型,并根据概念模型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框架及内容作了解析。其次,基于布鲁塞尔器模型分析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耗散结构形成条件;并基于尖点突变和熵理论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判定;在此基础上,从自创生,自重组和自稳定三个层次,分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化方式;深入剖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路径,通过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理论,进一步解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分岔,突变和涌现,适应路径;基于Logistic方程来剖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过程,并根据种群生态理论剖析系统发展的演进阶段。再次,从多主体视角出发,基于释意理论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因素进行初步识别;采用ISM方法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关键动力因素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基于结构——功能——原理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内部构成、功能及运行原理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型。接下来,从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单元、多主体共生平台、多主体共生界面和多主体共生网络四个方面展开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要素的解析;基于共生理论及种群生态理论,从竞争共生、合作共生以及竞合共生三个角度,分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模式;对于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伴选择机制进行分析,给出一种基于动态区间直觉正态模糊算子的伙伴选择决策模型,并剖析了多主体共生情形下伙伴选择的决策行为策略;剖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内部多主体共生竞合机制,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内多主体共生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共生模式下的多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分析,梳理了多主体之间的多阶段博弈的行为;并从知识转移与扩散机制、人才交流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沟通交流机制。此外,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界定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内涵,阐述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体系;基于耗散理论和熵理论,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熵变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揭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理;结合隐喻方法,基于B-Z反应,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进一步结合仿真模拟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发展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从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和子系统协同发展机制两方面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制。最后,从政府调控机制、产学研耦合机制和中介机构服务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保障机制。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调控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进行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引导、监督和环境保障层面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政府调控机制;对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机理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纵向国家整体视角和横向区域视角,采用耦合度模型测度我国整体和31个省市地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并从创新资源共享机制、主体学习机制和环境激励机制三个层面设计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机制的三个子机制;最后,针对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服务分析,并从信息聚集机制、资金调节机制和平台服务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了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服务机制。
二、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4)董事会资本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董事会资本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2 技术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3 董事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董事会资本结构与测量研究 |
2.1 基于智力资本理论的BC结构框架 |
2.1.1 BC内涵界定 |
2.1.2 BC本质分析 |
2.1.3 BC三维结构框架提出 |
2.2 BC三维结构分析 |
2.2.1 BHC维度分析 |
2.2.2 BSC维度分析 |
2.2.3 BIC维度分析 |
2.3 BC三维协同互动机制 |
2.3.1 BC三维互动关系 |
2.3.2 BC三维协同过程 |
2.3.3 BC三维协同价值创造 |
2.4 BC测量方法与模型 |
2.4.1 BC量表开发 |
2.4.2 BC协同度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董事会资本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机制探析 |
3.1 HTE技术创新绩效关键要素识别 |
3.1.1 HTE技术创新绩效内涵 |
3.1.2 HTE技术创新系统 |
3.1.3 基于HTE技术创新过程的创新绩效关键因素识别 |
3.2 HTE技术创新过程中董事会的作用与BC价值实现 |
3.2.1 BC价值实现的机理分析 |
3.2.2 HTE技术创新过程中董事会行为分析 |
3.2.3 HTE技术创新过程中BC的价值实现 |
3.3 BC影响HTE技术创新绩效框架模型 |
3.3.1 BC通过技术创新资源获取影响HTE技术创新绩效 |
3.3.2 BC通过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影响HTE技术创新绩效 |
3.3.3 BC影响HTE技术创新绩效框架模型的提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董事会资本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4.1 BC与技术创新资源获取及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关系分析 |
4.1.1 BC与技术创新资源获取关系假设提出 |
4.1.2 BC与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关系假设提出 |
4.2 创新资源获取及创新战略决策质量与HTE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分析 |
4.2.1 技术创新资源获取与HTE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假设提出 |
4.2.2 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与HTE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假设提出 |
4.3 BC影响HTE技术创新绩效机制理论模型建立 |
4.3.1 技术创新资源获取与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关系假设提出 |
4.3.2 BC协同度与技术创新资源获取的关系假设提出 |
4.3.3 BC协同度与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的关系假设提出 |
4.3.4 BC影响HTE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理论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董事会资本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设计 |
5.1.1 变量测量 |
5.1.2 问卷设计 |
5.1.3 实证方法 |
5.2 理论模型的SEM检验 |
5.2.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5.2.2 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
5.2.3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 |
5.3 基于SEM的神经网络模型检验 |
5.3.1 基于SEM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5.3.2 改进的Manta-Ray觅食BP算法 |
5.3.3 SEM-ANN模型拟合结果 |
5.4 SEM与 SEM-ANN权重比较分析 |
5.4.1 比较分析结果 |
5.4.2 差异变量曲线模拟 |
5.5 BC影响HTE技术创新绩效机制分析结论 |
5.5.1 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
5.5.2 BC影响HTE技术创新绩效机制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董事会资本提升策略 |
6.1 董事会资本提升策略 |
6.1.1 注重董事会人力资本积累 |
6.1.2 加强董事会社会资本建设 |
6.1.3 优化董事会制度资本体系 |
6.1.4 提高董事会资本三维度协同发展 |
6.2 董事会技术创新资源获取能力提高策略 |
6.2.1 增强技术创新资源需求识别能力 |
6.2.2 拓展技术创新资源获取渠道 |
6.2.3 促进技术创新资源协同获取行为 |
6.3 董事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质量提高策略 |
6.3.1 加强董事会认知 |
6.3.2 发挥社会网络在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
6.3.3 提高董事会行为整合能力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协同治理的农村改厕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以W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农村改厕研究综述 |
2.国外厕所改革先进经验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实地访谈法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一)相关概念阐述 |
1.乡村振兴战略 |
2.厕所革命 |
3.无害化卫生厕所 |
(二)理论基础 |
1.协同治理理论 |
2.人居环境理论 |
三、W县农村改厕现状 |
(一)W县农村改厕工作总体推进情况 |
(二)W县农村改厕具体开展措施 |
1.政府牵头开展农村改厕工作 |
2.开展农村改厕业务培训、宣传 |
3.充分利用各级农村改厕奖补资金 |
4.因地制宜灵活推进农村改厕 |
5.不定期进行检查督导 |
(三)取得的成效 |
1.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显着增加 |
2.农村改厕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
3.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
4.保障了农村群众健康 |
四、W县农村改厕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访谈结果汇总 |
(二)农村改厕存在问题 |
1.农户主动参与农村改厕工作积极性不强 |
2.农村改厕技术创新力不足 |
3.农村改厕资金整合性不强 |
4.农村改厕忽视后续管护 |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1.多元主体改厕意识不强 |
2.与其他工作缺乏协同,整体规划性差 |
3.农村改厕技术制约 |
4.资金筹集渠道单一,协同性差 |
5.监管不够科学 |
五、农村改厕提升建议、对策 |
(一)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
1.形成各主体共同参与机制 |
2.落实激励机制,提高各主体参与积极性 |
3.增强责任感,实现农民群众深度参与 |
(二)统筹规划相关农村工作 |
1.科学规划,协同推进农村改厕 |
2.协同推进农村改厕与粪污一体化治理 |
3.协同推进农户改厕与农村公厕建设 |
4.完善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服务 |
(三)增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研发能力 |
1.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快技术攻关 |
2.构建研发、推广市场化平台 |
3.成立改厕相关行业协会 |
4.建立改厕技术培训长效机制 |
(四)拓宽农村改厕资金来源 |
1.统筹农村改厕奖补资金与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等 |
2.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改厕管护运营 |
3.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改厕 |
4.拓展社会出资等渠道 |
5.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
6.严格资金监管 |
(五)健全农村改厕监管体系 |
1.完善监管制度 |
2.完善群众监督 |
3.创新平台建设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W县农村改厕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6)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用户需求的深圳爽提公司外卖自提柜高校市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关键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3 深圳爽提公司外卖自提柜产品市场环境分析 |
3.1 深圳爽提公司概况 |
3.2 公司产品分析 |
3.3 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4 行业环境分析 |
4 深圳爽提公司外卖自提柜产品高校学生需求分析 |
4.1 高校学生对外卖自提柜产品需求的深度访谈分析 |
4.2 高校学生外卖自提柜产品需求分析模型 |
4.3 变量测量与数据检验 |
4.4 高校学生外卖自提柜产品使用行为的实证分析 |
5 深圳爽提公司外卖自提柜产品高校市场开发策略设计 |
5.1 用户需求分析的管理启示 |
5.2 基于用户需求的市场开发策略设计 |
5.3 顾客粘性与持续使用策略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秦皇岛DT超硬磨具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技术创新战略理论基础 |
2.1 技术创新理论 |
2.1.1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
2.1.2 技术创新的分类 |
2.1.3 技术创新的特点 |
2.2 战略理论 |
2.2.1 战略理论概述 |
2.2.2 企业战略的特点 |
2.2.3 企业战略制定原则 |
2.3 技术创新战略理论 |
2.3.1 技术创新战略概述 |
2.3.2 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类型 |
2.3.3 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DT公司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超硬磨具技术创新行业环境分析 |
3.2.1 潜在进入者 |
3.2.2 替代品 |
3.2.3 供应方 |
3.2.4 购买方 |
3.2.5 现有公司间的竞争 |
3.3 DT公司技术创新面临的威胁及机会分析 |
3.3.1 外部环境的机会分析 |
3.3.2 外部环境的威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DT公司技术创新内部环境分析 |
4.1 DT公司技术创新概况 |
4.2 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分析 |
4.2.1 专业结构 |
4.2.2 学历结构 |
4.2.3 职称结构 |
4.2.4 男女比例结构 |
4.2.5 年龄结构 |
4.3 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分析 |
4.3.1 技术创新资金年投入情况 |
4.3.2 技术创新资金投入阶段分布 |
4.3.3 研发阶段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分布情况 |
4.4 技术创新合作分析 |
4.5 技术创新管理分析 |
4.6 技术创新设备分析 |
4.7 技术创新成果分析 |
4.7.1 超硬磨具 |
4.7.2 机械设备 |
4.7.3 专利获得 |
4.8 DT公司技术创新内部环境优势劣势分析 |
4.8.1 内部环境的优势分析 |
4.8.2 内部环境的劣势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D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制定 |
5.1 DT公司技术创新SWOT分析 |
5.2 D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方案设计 |
5.2.1 DT公司自主创新战略方案分析 |
5.2.2 DT公司模仿创新战略方案分析 |
5.2.3 DT公司合作创新战略方案分析 |
5.2.4 D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方案设计 |
5.3 D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方针及战略周期 |
5.3.1 技术创新战略方针 |
5.3.2 技术创新战略周期 |
5.4 D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方向及战略目标 |
5.4.1 技术创新战略方向 |
5.4.2 技术创新战略目标 |
5.5 D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及战略阶段划分 |
5.5.1 技术创新战略重点 |
5.5.2 技术创新战略阶段划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D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实施对策与保障措施 |
6.1 DT公司企业创新文化实施对策 |
6.2 DT公司人力资源实施对策 |
6.2.1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
6.2.2 重视科技人才培养 |
6.2.3 加强人才评价管理 |
6.2.4 强化人才激励 |
6.3 DT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实施对策 |
6.3.1 技术创新团队管理对策 |
6.3.2 技术创新过程管理对策 |
6.3.3 技术创新合作对策 |
6.4 DT公司产品技术创新实施对策 |
6.4.1 超硬磨具产品技术创新实施对策 |
6.4.2 超精密数控设备技术创新实施对策 |
6.4.3 超硬材料技术创新实施对策 |
6.5 D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保障措施 |
6.5.1 技术创新战略风险控制措施 |
6.5.2 技术创新战略资金保障措施 |
6.5.3 技术创新战略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基于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智能家电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老年人技术接受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老年人产品设计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和智能家电产品设计要素 |
2.1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
2.2 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STAAM |
2.2.1 老年人生理、认知和心理特点 |
2.2.2 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STAM |
2.3 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特征和要素 |
2.3.1 智能家电的概念 |
2.3.2 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特征 |
2.3.3 智能家电产品设计要素 |
2.4 智能家电与“适老化”家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品设计影响老年人对智能家电技术接受的模型 |
3.1 新技术接受模型(PD-STAM)的开发 |
3.1.1 模型构念与内涵 |
3.1.2 模型的研究假设 |
3.2 老年人对智能家电的使用情况和态度意向调研 |
3.2.1 调研问卷的开发 |
3.2.2 调研方法与过程 |
3.3 问卷调研的结果分析 |
3.3.1 人口统计学基本情况 |
3.3.2 受访者对智能家电的熟悉度和使用现状 |
3.3.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3.4 模型各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 |
3.4.1 模型拟合度的评估 |
3.4.2 模型假设的检验 |
3.4.3 不同经验的用户群体比较 |
3.5 模型分析结果的启示 |
3.6 模型的作用、前景和局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原则 |
4.1 用UCD思想作为指导方针 |
4.1.1 用户主导的智能化开发转向 |
4.1.2 UCD思想指导中注意的问题 |
4.2 贯彻通用设计/包容性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
4.2.1 弱势人群的包容性原则 |
4.2.2 针对性的设计与情感尊重 |
4.3 重视用户的需求和感知特点 |
4.3.1 老年用户生活需求的重点关注 |
4.3.2 老年用户感知特点的充分考虑 |
4.3.3 满足需求和感知的“适度设计”原则 |
4.4 注重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提升 |
4.4.1 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目标 |
4.4.2 实现用户情感体验的满足 |
4.5 产品设计的系统化和标准化 |
4.5.1 智能家居的产品体系考量 |
4.5.2 针对老年人群的标准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D-STAM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方法 |
5.1 当前家电产品设计的趋势 |
5.2 基于PD-STAM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的特点 |
5.3 针对用户感知的产品功能设计方法 |
5.3.1 产品功能的感知有用性设计 |
5.3.2 产品功能的感知安全性设计 |
5.3.3 产品功能的感知易用性设计 |
5.3.4 产品功能的感知愉悦性设计 |
5.4 产品外观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愉悦性设计方法 |
5.4.1 产品外观的感知易用性设计 |
5.4.2 产品外观的感知愉悦性设计 |
5.5 交互界面的感知安全性和感知易用性设计方法 |
5.5.1 交互界面的感知安全性设计 |
5.5.2 交互界面的感知易用性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针对老年用户的智能家电设计实践研究 |
6.1 产品特征和设计流程 |
6.1.1 产品基本特征 |
6.1.2 产品设计流程 |
6.2 用户需求的获取和分析 |
6.2.1 老年用户调研 |
6.2.2 用户需求分析 |
6.3 方案设计 |
6.3.1 功能设计 |
6.3.2 外观设计 |
6.3.3 交互界面设计 |
6.4 原型绩效测试 |
6.4.1 实验对象和过程 |
6.4.2 实验结果 |
6.5 主观满意度的总体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老年人对智能家电的使用情况和态度意向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分析及演化发展概念模型 |
2.1 知识产权管系统内涵、结构及特征分析 |
2.1.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内涵 |
2.1.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 |
2.1.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结构解析 |
2.1.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特征 |
2.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内涵、特征及条件 |
2.2.1 复杂系统理论及其适用性 |
2.2.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内涵 |
2.2.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特征 |
2.2.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条件 |
2.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概念模型及机制框架 |
2.3.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概念模型 |
2.3.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机制框架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机理 |
3.1 基于BRUSSELATOR模型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耗散结构分析 |
3.1.1 模型介绍及其转译 |
3.1.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耗散结构形成的实证分析 |
3.1.3 基于势函数的耗散结构形成条件 |
3.2 基于管理熵变和突变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稳定性分析 |
3.2.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管理熵变分析 |
3.2.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稳定性判定分析 |
3.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化方式 |
3.3.1 自创生的演化方式 |
3.3.2 自重组的演化方式 |
3.3.3 自稳定的演化方式 |
3.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化路径分析 |
3.4.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 |
3.4.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分岔和突变路径 |
3.4.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涌现路径 |
3.4.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适应路径 |
3.5 基于LOGISTIC模型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
3.5.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化状态 |
3.5.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演进阶段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 |
4.1 多主体视角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因素初步识别 |
4.1.1 释意理论的基本原理 |
4.1.2 基于释意理论的动力因素初步识别 |
4.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因素识别及分析 |
4.2.1 动力因素体系构建 |
4.2.2 基于ISM方法的关键动力因素识别 |
4.2.3 动力因素识别结果分析 |
4.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型 |
4.3.1 动力机制的SFP分析 |
4.3.3 动力机制模型构建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机制 |
5.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要素解析 |
5.1.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单元 |
5.1.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平台 |
5.1.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界面 |
5.1.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多主体共生网络 |
5.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模式 |
5.2.1 竞争共生 |
5.2.2 合作共生 |
5.2.3 竞合共生 |
5.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机制构建及分析 |
5.3.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机制模型构建 |
5.3.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合作伙伴选择机制 |
5.3.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竞合机制 |
5.3.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共生沟通交流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制 |
6.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理 |
6.1.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内涵 |
6.1.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体系 |
6.1.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熵变模型 |
6.1.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理分析 |
6.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子系统协同演进模型 |
6.2.1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6.2.2 模型假设 |
6.2.3 Logistics模型构建 |
6.2.4 模型分析 |
6.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子系统协同演进的实证分析 |
6.3.1 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 |
6.3.2 数据收集及处理 |
6.3.3 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
6.4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协同机制构建 |
6.4.1 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
6.4.2 子系统协同发展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保障机制 |
7.1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政府调控机制 |
7.1.1 政府宏观调控分析 |
7.1.2 政府调控模型 |
7.1.3 政府调控机制 |
7.2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产学研耦合机制 |
7.2.1 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机理分析 |
7.2.2 产学研协同创新耦合度测度模型 |
7.2.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耦合机制 |
7.3 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的中介机构服务机制 |
7.3.1 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服务分析 |
7.3.2 知识产权中介机构服务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场景概念的演进及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运用[J]. 王永杰,刘海波,何丽敏. 科技管理研究, 2021(15)
- [2]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J].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07)
- [3]新经济企业的应用场景研究[D]. 张小梅. 西华大学, 2021
- [4]董事会资本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研究[D]. 丰加颖.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协同治理的农村改厕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以W县为例[D]. 陈晓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7]基于用户需求的深圳爽提公司外卖自提柜高校市场开发研究[D]. 王艳秋.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8]秦皇岛DT超硬磨具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 董贺明. 燕山大学, 2019(06)
- [9]基于老年人技术接受模型的智能家电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 黄河.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10]多主体视角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演化机制研究[D]. 李金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