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锦涛抵大马士革受到热烈欢迎(论文文献综述)
林杨莹[1](2019)在《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国家形象建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课题。国家形象建构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执行与国家利益的得失。由新闻媒体主导的国际新闻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渠道,但在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中国在国际舆论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面临“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尴尬境遇,尽管中国媒体积极“走出去”但却没能真正“走进去”对象国,近70%的海外受众是通过西方媒体了解中国的[1],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新闻奖是中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获奖作品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了怎样的国家形象?获奖作品是怎样建构国家形象的?获奖作品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有何不足之处?要如何进行改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研究中,笔者综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基于国家形象理论、新闻框架理论、新闻叙事学理论,对2010年—2018年九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进行文本研究和内容分析。在文本研究方面,首先笔者运用国家形象理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四个维度,分析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的国家形象;其次笔者运用框架理论和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在内容分析方面,笔者对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作品的获奖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获奖情况的基础上总结获奖作品的传播短板,针对获奖作品的短板提出改进策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展形象”,是新闻媒体五大使命任务之一,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密切相关,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密不可分。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对我国媒体在国际新闻中建构国家形象,我国优化国际传播战略布局提供思路。
侯俊安[2](2019)在《变译理论指导下的Kazakhstan Today(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的主要国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向西延伸的第一站。该国地缘政治地位重要,但相关介绍研究仍较贫乏。2010年,Kazakhstan Today(《今日哈萨克斯坦》)出版,该书全面介绍了哈萨克斯坦现状,至今尚无中译本。为增进国人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更多了解,本书的翻译工作具有一定意义。本书作为政治文本,具备三个特征,首先,句子平均长度较长、其次,名词化结构较多、最后,频繁使用连接词。但是该文本在部分行文逻辑上有待提高,比如减少同一个段落中罗列相关性较弱的事实、合理划分意群、规范因果关系。本报告是基于笔者对于《今日哈萨克斯坦》第三章一到七节的翻译实践形成,运用变译理论中的部分变通手段研究了外交政策中词汇和语篇方面的翻译。在词汇层面,针对一些政策,组织,专有名词等,采用了增译手段;针对原文中信息不对等,中英文表达不对等,用词重复等,采用了改译手段。在语篇方面,针对过度松散的句子或段落,采用了合并手段;针对句子结构不清晰,逻辑欠妥当,采用了编译手段;针对多余信息,采用了减译手段。笔者认为翻译源语文本时需要考虑其表达的严肃性,准确传达信息,逻辑缜密,用词得当。同时,也应照顾读者的阅读感受,应该解释译文中的生僻部分,保证译文语言通顺。
侯叶[3](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蒋静飞[4](2018)在《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1月正式成立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简称“中阿合作论坛”),是推动中阿关系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个多边合作机制的创立,标志着中阿关系步入机制化建设的新阶段,也为我们研究21世纪中阿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阿合作论坛”的设立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着眼于中阿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全球化日益凸现的新时期极具战略意义。论坛成立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在运行过程中,机制建设逐步完善,紧贴不同时期中阿双方的不同需求,为中阿政治、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框架。可以说,“中阿合作论坛”是服务于中阿关系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对于中阿务实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21世纪以来,中阿友好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南南合作”的一个典范。本论文以“中阿合作论坛”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前中阿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论坛成立的背景和过程、论坛主要相关文件、论坛机制及相关活动、中阿合作模式与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国家合作模式的异同等进行全景式考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对21世纪中阿关系的发展做全面、综合的研究与评估,以期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本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选题意义,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文部分的第一章回顾了“中阿合作论坛”的缘起和创立。“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是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传统友谊的历史积淀,是对21世纪初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的积极应对,是中阿相互多样化利益诉求的现实选择。成立“中阿合作论坛”的设想最早源于阿方,但得到中方积极回应,同意“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中阿合作论坛’”。最后在阿方草案基础上,各自拟订了文件草案。在中阿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筹备下,“中阿合作论坛”于2004年1月30日正式成立。第二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建设。“中阿合作论坛”在14年的发展过程中,正规化、机制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部长级会议为引领机制,以高官委员会为执行机制,以中阿企业家大会、专题经贸研讨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友好大会、中阿互办文化节、中阿新闻合作论坛、高教与科研研讨会、环境保护合作等十余个定期或不定期的合作机制为协同机制的框架。本章对这些机制进行分类,分析论坛的主要会议文件、介绍论坛机制的相关活动,并对论坛的机制成效进行评估,分析其特点及局限,同时阐述外界对其评价。第三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关系的迅速发展。自论坛成立以来,推动中阿关系经历了三次飞跃:2004年论坛成立之际,首届部长级会议确立了中阿“平等、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2010年“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宣布中阿关系升级为“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2014年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一带一路”构想正式纳入中阿合作的议题,中阿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推进构建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本章对论坛成立后中阿关系的三个阶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做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第四章主要从比较的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类型进行研究并阐明其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本章把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分为阿拉伯联盟参与的整体合作机制、阿拉伯地区区域组织参与的局部合作机制、阿拉伯世界特定国家的对外合作机制这三大类,并列举典型案例对这三类合作机制进行分析,通过与中国对阿合作机制的对比,分析各自特点,揭示其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第五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中阿关系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中阿合作论坛”的建设要深化战略、突出创新、务求实效,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时代主题,提升合作效能。
李景然[5](2017)在《巴以和谈与国际社会促谈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巴以和谈在传统的“零和思维”及其路径依赖下已陷入“以暴制暴”的安全困境,并成为全球治理的难题之一,但也是考验国际社会各行为体全球影响力的“试金石”。本论文以巴以和谈为研究对象,在全球治理的理论视阈下从国际组织、主权国家两个层面来考察联合国、美欧、俄罗斯及中国等国际社会多方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尤其致力于巴以冲突难题治理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联合国的受制型促谈模式、美欧的主导型促谈模式、俄罗斯的务实型促谈模式等在政策立场、机制建设和项目运作方面之异同、评估了这三类促谈模式对巴以和谈进程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旨在彰显中国促谈模式之于国际社会合力促谈所具有的建设性意义,并分析其在政策、制度与路径等方面的独特贡献,进而对进一步建设性地推动巴以和谈进程提出了对策建言,由此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逻辑关系。联合国受制型促谈模式是因为尽管关于巴以和谈进程出台了一系列决议、方案、政策,但因联合国促谈执行机制与决策力受制于美国的掣肘而实效低下、倍受牵制。美欧主导型促谈模式发挥的影响力不尽相同,欧盟倡导经济合作及提供援助,美国在立场、执行上对以色列的支持和援助明显具有倾向性。俄罗斯务实型促谈模式具有务实与灵活的“平衡器”特色,三类各自都对巴以和谈进程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却难以根治巴以冲突顽疾。因此,一个在政策理念、机制建设、行动方式上均有所创新与突破的全新促和模式的运用迫在眉睫。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梳理,本文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安全经济人文并举的中东和解新模式,在推动巴以和平进程中的“中国贡献”尤为独特且意义深远。中国建设型促谈模式的内涵包括政治上坚持“劝和促谈”、经济上坚持“援助合作”、人文上坚持“民心相通”,以及坚持“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促谈新路径。这不仅为妥善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也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新抓手,更为中国参与治理全球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范帆[6](2015)在《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研究(1953-1961) ——以美国新闻署为例》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从国家、民族到单位、个人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就国家层面而言借助媒体传播与文化渗透等方式,通过特定的国家机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目标明确、受众清晰的宣传活动。可以对一国或多国的民众产生影响。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外宣传活动,在传播本国意识形态、渗透本国价值观,干扰和瓦解他国的意识形态、同化异族文化、维护本国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冷战初期,美国将对外宣传提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上,对其他国家进行了长期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其中对苏联开展的宣传战是美国对外宣传的集中体现,也是美国对苏联民众进行意识形态瓦解的所谓美国的“冷战思维”有力证据。在美国传统价值观中,“宣传”(propaganda)一直被认为是虚假的、具有欺骗性的、与“民主”相违背的。但是,在冷战时期美国却对苏联实施了多渠道、多方位、长时间的宣传战。美国新闻署成立自1953年以来其在美国对苏联的宣传战中,一直扮演着对外宣传的国家机器的角色。美国新闻署对苏联开展的宣传活动,在瓦解苏联意识形态逐步渗透西方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产生了一定作用。选取美国新闻署这一特定对象,以此为例剖析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背景、政策、措施、本质,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美国对他国的政治干预以及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他国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这对我们了解美国的对外宣传政策,维护我国的信息安全,借鉴美国对外宣传策略和手段,加强我国在新的国际关系背景下开展对外宣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新闻署1953-1961对苏联开展的宣传战为例,针对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历史背景、宣传政策、具体措施及本质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行研究。首先,论文在充分厘清国内外关于美国对外宣传的政策和诸多方面的研究现状基础上,从意识形态等核心理论以及美苏之间宣传战的意识形态对抗和美国新闻署的基本情况方面,介绍了美苏两国在冷战时期各自的宣传战略等,同时论证了宣传战在冷战中的特殊地位,重点分析了美国对苏联开展宣传战的重要性。其次,论文对美国对外宣传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且围绕美国对苏联开展的媒体宣传战和文化宣传战两条主线,进行了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案例研究。还原了1953-1961美国以美国新闻署为主体的对苏联宣传战的历史原貌。体现了美国对苏联开展宣传战的媒介,并对《美国》杂志和莫斯科博览会的宣传效果进行了初步介绍和分析,为揭示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本质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再次,论文对媒体宣传战和文化宣传战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分析,提炼出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本质。指出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主导思想是反共意识形态,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战略目标是形成“亲美”、“反苏”的宣传环境。进而揭示出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最终目的是“不战而胜”。最后,论文在全方位地分析了以美国新闻署为主体的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历史背景、宣传政策、具体措施。以及美国对苏宣传战的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美国对苏联宣传战对我国新时期对外宣传的当代启示。并对如下方面提出了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的相应对策:包括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在新形势下改进宣传工作;构建我国良好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出了不但要抵御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我国的宣传攻势,更要主动出击,加强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的应对思路。
陈越洋[7](2014)在《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中提出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运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研究,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着的影响;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教育研究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作品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作品;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第四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第五章分析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运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胡腾蛟[8](2013)在《冷战时期美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1947-196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7-1961年是美苏冷战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冷战对抗的关键时期,也是美国国内冷战机制和话语体系的全面建构时期。为了反击所谓的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反殖民主义”、“反美主义”和“中立主义”对其利益与声誉构成的严重威胁,美国利用形象修辞和反共因素推动了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机制变迁,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公共外交活动,以期强化全球受众对美国身份与利益的认同,进而赢得冷战的胜利。迄今为止,随着冷战史研究的推进和软实力建设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学术界、尤其是国际学术界对文化冷战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关冷战时期美国对外宣传、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是总体而言,国际学术界偏重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而且具有鲜明的西方话语色彩。国内有关美国文化冷战还只是刚刚起步,有关美国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塑造问题的战略思考,实际运作及其效果评估的尚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在充分参鉴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国外学者近十年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依托美国政府解密文件参考系统(DDRS)和国会文件集数据库、FRUS等各种途径获取的档案文献,聚焦冷战前期(1947-1961)美国为适应反共需要而全面推进的旨在塑造美国国家形象的全方位公共外交与对外宣传,并尝试从冷战——形象政治、心理学、社会文化学等新的视角全面揭示这一主题,尤其对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论文正文分为四个章节,各章内容和中心观点概括如下:第一章探讨了国家形象视野下这一时期美国公共外交的演进及其机制变革进程。自二战结束至60年代初,超级大国美国面临着特定的历史环境,秩序、价值与国际格局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美国政府认定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反殖民主义”、“反美主义”和“中立主义”对其利益与声誉构成了严重威胁,错综复杂的战略环境为公共外交提供了合法性的理由。美国信息官员利用形象修辞和反共因素推动了公共外交机制的变革,以更好地塑造美国形象。这一时期先后通过《富布莱特法案》、《史密斯——蒙特法案》和《富布莱特——海斯法案》,为公共外交常态化提供法律保障。新闻署独立后充当美国形象的主要描述者。公共外交最终完全被纳入冷战轨道。第二章论述了美国“和平”形象的塑造。自战后以来,由于法西斯敌人被消灭,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矛盾再次凸现,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日益强化。美国政府一再歪曲苏联的“侵略扩张”是导致“世界紧张的根源”,将共产主义斥责为“红色殖民主义”。特别是斯大林去世以后,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苏联发起大规模的“和平反攻”,发表了“和平的机遇”和“原子为和平服务”两场演讲,并且利用公共外交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解释行动。在核裁军问题上,美国政府以“开放领空”为噱头,与苏联大玩心理宣传战游戏,但在世界舆论和苏联政府的压力下,被迫坐到谈判桌上,与苏联最终达成了象征性的限制核试验协议。这些活动表明美国力图从和平的层面建构冷战话语,将原子作为实现对外政策目标和霸权理想的一种工具。在这种冷战话语体系中,美国力图将自我塑造成为“世界和平的扞卫者”,而将苏联贬斥为“世界战争贩子”,以维持美国领导“自由世界”的正当性,团结所谓的“自由世界”,最终赢得冷战的胜利。第三章考察了美国如何塑造“自由”、“民主”与“富足”的美国形象,以集中诠释美国核心价值体系。在美国形象话语结构中,“民主”、“自由”、“富足”、“变革”、“发达”都是其核心要素。美国政府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展览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与宣传,发起的具体活动则有宗教宣传、“人民资本主义”、莫斯科美国国家展览等。其中,既有常态性的描述,也有危机应对式的反应,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太空竞争对美国形象的冲击及其修复举措。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美国政府还将美国式意识形态以“普世价值”的面貌呈现出来,设法推动世界美国化。第四章探究了美国工人、女性、黑人等特定社会群体的形象塑造。美国政府注重刻画社会公共群体的形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国际声誉不仅依赖国家的实力,而且还取决于其国内生活的结构;(2)共产主义世界对阶级、性别和种族话语的革命性阐述,使美国备感压力;(3)第三世界进步力量的崛起以及美国民权运动的勃兴,美国种族问题备受世界关注。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经济繁荣,工人群体享受着中产阶级的优越生活,他们“自由”而“富有”,美国才是真正的“工人的国度”;同时将女性群体置于工作、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领域之中,强调她们珍视民主,重视家庭,乐于奉献,过着平凡而富有意义的生活:在美国黑人问题上,美国始终将种族关系置于进步的历史视角之中,强调美国种族关系“不断地迈向平等”。综论部分在前述各章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冷战时期美国公共外交的价值与限度、美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特点与效果以及冷战、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苏联形象修辞的刺激与美国政府对自我身份的追求相结合,最终推动了美国形象修辞的“冷战化”。冷战既为公共外交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言辞的战场”,也成为公共外交机制整合的最大推手。因此,这一时期美国公共外交具有四大特点。第一,它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在组成部分。第二,高度机制化。第三,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进攻性。第四,从宣传和公共外交的双轨运行到公共外交的最终确立。由于公共外交本质上追求的是心理认同,因而美国公共外交的有效性由于如下三个方面的制约而大打折扣:首先,单向度的强势灌输易于遭到对象国的反弹。其次,关于公共外交机制的官僚倾轧仍然存在。最后,很难解决全球性主题与地区性差异之间的冲突。美国形象塑造体现出如下明显的特征:从主体内容设计上看,美国形象塑造明显按照战略、经济、社会文化三条主线同时行进;从运作手法来看,美国形象塑造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对立,即注重通过反击“反美主义”和塑造共产主义的“邪恶形象”以反衬自我形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体现出了“反帝国主义的帝国主义”话语特征;从实施策略来看,美国形象是一种选择性塑造;从反应方式来看,美国形象既有常态性的描绘,也有危机应对性的公关。但是,由于形象话语本身就是精心修饰的言辞,它的客观公正性受到很大的制约。一方面,自我描述并非相互交流,获得受众的认同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自我建构与他者认知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由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上奉行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行径,它所建构的“反殖民主义”形象带有极大的虚伪性,因而是脆弱的。关于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文章认为,公共外交在交换思想、沟通信仰、交流文化、传播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逐渐成为战后世界众多国家塑造自我形象的重要工具;国家形象认知与塑造对该国全方位的文化活动又具有整合功能,因此,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是密切互动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依赖手段,后者是前者要实现的战略目标。
温跃戈[9](2013)在《世界国花研究》文中指出国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属于花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古今中外对国花的产生原因、确定方式和精神内涵等研究极少,尤其对国花文化领域的研究更加薄弱。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国花,但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对国花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急需对国花进行深入研究,统一认识。为了探求国花现象的本质所在,寻找中国国花问题的解决办法,本文对世界各国的国花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作者查阅了来自33个国家的相关文献,对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部分会员组织的代表进行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了洛阳、菏泽、南京、武汉、无锡、成都、上海、青岛等牡丹或梅花的主要栽培地区;就世界各国国花文化现象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关联比较了42个国家国花的种类、数量、生活型、来源、自然花期、栽植区域等,总结出国花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世界各国国花的基本特征,据此提出了国花的定义和对中国国花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世界国花,弥补了国花研究空白,对增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意义,为解决中国国花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目前世界上195个国家之中,共有127个国家拥有国花,占所有国家总数的2/3。这些国家大多选择1种或2种花卉作为国花,其中一国一花的国家101个一国两花的国家24个,一国三花的国家1个,一国四花的国家1个;127个国家拥有国花的总数为156个,被选为国花的花卉种类的总数为122个,分别属于50个科、101个属。(2)国花一般随着历史文化发展由民间约定俗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被确定为国花的花卉大多原产本国,具有丰富的观赏价值,自然花期内一般包含本国重大节日,能在本国广泛栽植,在世界范围普遍推广(3)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国花定义如下:国花是指通过民间约定、政府确定或法律确立等各种形式得到确认,并最终被本国民众广泛认可的可以作为国家和民族文化象征的花卉。国花属于文化的范畴,是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与其所代表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世人脑海中能够建立起对应联想,提起它就会联想到这个国家。国花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载体,不仅能够在本国民众心中产生强烈共鸣,在国际上也能得到普遍认可。(4)与国旗、国歌和国徽相比,国花的文化性和稳定性更为突出。国花一经选定,一般不会因为时代变迁和政体改变而改变,至今没有国家否定原有国花的先例;国花多为民间约定俗成,不写入宪法;一个国家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花卉作为国花。(5)牡丹和梅花原产中国,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牡丹在清代(1903年)被确定为国花,距今已有110年;梅花在民国时期(1928年)被确定为国花,距今已有85年。多年来,牡丹和梅花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得到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和长期传承,至今没有任何文献资料提出过否定牡丹和梅花是中国国花的充分理由。根据世界国花产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中国自身特点,在尊重中国历史、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应当继续以牡丹和梅花作为中国国花。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由官方权威机构将牡丹和梅花已在历史上被确定为中国国花并应继续作为中国国花的事实通告全国,统一认识;广泛宣传牡丹和梅花的国花文化,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可贵民族精神传播海内外;进一步挖掘国花文化内涵,提升牡丹和梅花作为国花的社会经济价值。
李华[10](2013)在《文明古国叙利亚的文化风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利亚有着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丝路文明交往联结和象征着中、叙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文章分别从叙利亚的基本概况、旅游业发展、文学和文化风俗、中叙交往诸方面作了介绍,对于进一步增进中叙经贸文化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胡锦涛抵大马士革受到热烈欢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锦涛抵大马士革受到热烈欢迎(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国家形象建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国家形象研究 |
二、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 |
二、框架理论 |
三、新闻叙事学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新闻(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的国家形象 |
第一节 政治形象:软硬兼施,有责任敢担当 |
一、对内坚决扞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战士形象 |
二、对外和平崛起、有责任敢担当的合作者形象 |
第二节 经济形象:可持续发展,互利共赢 |
一、对内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后劲十足 |
二、对外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
第三节 文化形象:博大精深,兼容并蓄 |
一、展现源远流长、底蕴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
二、体现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 |
三、呈现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积极活跃的形象 |
第四节 社会形象:和谐发展,积极向上 |
一、科教文卫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
二、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 |
第二章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 |
第一节 以论立言争夺国际话语权 |
一、先声夺人:阐述国家的立场主张 |
二、以理服人:反驳敌视国家的诋毁与攻击 |
第二节 多元人物看中国 |
一、“我者”视角下的中国 |
二、“他者”视角观照中国 |
第三节 国际化叙事策略讲中国故事 |
一、叙述模式:新闻故事化 |
二、叙述视角:三种聚焦,合理切换 |
三、叙述声音:三种身份,恰当组合 |
第三章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不足和改进策略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情况 |
一、从题材占比看,时事政治题材占比大 |
二、从媒体层级看,地方媒体比重逐年上升 |
三、从媒体类型看,作品高度集中于传统媒体 |
第二节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传播策略不足 |
一、传播渠道单一 |
二、传播矩阵失衡 |
三、报喜不报忧的固化思维 |
第三节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改进策略 |
一、渠道:搭建融合互通传播渠道,打造立体联动传播矩阵 |
二、内容:叙述故事化,强化对话意识、增强问题意识 |
三、体制:创新国际传播管理模式优化国际传播战略布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变译理论指导下的Kazakhstan Today(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2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
2.1 Prepar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
2.1.1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Texts |
2.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Kazakhstan |
2.1.3 Theoretical Support: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
2.2 Translation Procedures |
2.2.1 Comprehension of Source Text |
2.2.2 Representation of Source Text |
2.3 Proofreading |
Chapter3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
3.1 Difficulties at the Lexical Level |
3.1.1 Titles and Terms |
3.1.2 Unequivalent Expressions |
3.2 Difficulties at the Textual Level |
3.2.1 Loose sentence structure |
3.2.2 Logic-lacking Structure |
3.2.3 Redundant Information |
Chapter4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 Methods at the Lexical Level |
4.1.1 Addition in Terms |
4.1.2 Adaptation Translation in Diction |
4.2 Translation Methods at the Textual Level |
4.2.1 Combination of Text |
4.2.2 Edited Translation of logic-lacking Structure |
4.2.3 Reduction of Redundant Information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A Self-review of the Translation |
Appendix B Supervisor’s Comments |
Appendix C Translation Material |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中阿合作论坛”的缘起与创立 |
第一节 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友谊是论坛建立的历史背景 |
一、相互理解和尊重,维护彼此的核心利益 |
二、从单一援助到多样化合作,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
第二节 21世纪初复杂的国际形势是论坛建立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对国家间交往方式提出新要求 |
二、新世纪中东局势的急剧变化是中阿关系进一步深化的推手 |
第三节 中阿双方的多样化需求是论坛建立的现实背景 |
一、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需求 |
二、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需求 |
第四节 “中阿合作论坛”的筹备与创立 |
小结 |
第二章 “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建设 |
第一节 引领机制:部长级会议 |
第二节 执行机制:高官委员会 |
第三节 协同机制:其他合作机制 |
一、经贸能源类合作机制 |
二、人文交流类合作机制 |
三、可持续发展类合作机制 |
第四节 “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评估 |
一、“中阿合作论坛”的外交类型 |
二、历届部长级会议的意义及成绩 |
三、“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特点 |
四、“中阿合作论坛”机制的局限性 |
五、外界对“中阿合作论坛”的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关系的发展 |
第一节 中阿新型伙伴关系:2004~2009年 |
一、高层交往互动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
二、经济关系高速发展、合作机制日趋完善 |
三、借力论坛框架平台,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
四、加强国际事务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
第二节 中阿战略合作关系:2010~2013年 |
一、理性应对中东变局,稳妥推进政治关系 |
二、经贸关系逆势增长,合作平台愈加完善 |
三、文化交往有序开展,深度广度不断扩大 |
第三节 中阿“命运共同体”(2014年~至今) |
一、战略互依逐步提升,政治互信全面加深 |
二、“一带一路”当为契机,经济务实合作提质增效 |
三、文化交流实力推进,民间参与稳步提升 |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及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 |
第一节 阿拉伯联盟参与的整体合作机制 |
一、阿拉伯—印度合作论坛 |
二、阿拉伯—日本经济合作论坛 |
三、阿拉伯联盟参与的其他整体合作机制简要介绍 |
第二节 阿拉伯地区区域组织参与的局部合作机制 |
一、西地中海“5+5对话”机制 |
二、美国—海合会战略合作论坛 |
第三节 阿拉伯世界特定国家的对外合作模式 |
第四节 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 |
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中阿合作论坛”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中阿关系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当前形势下中阿合作面临的机遇 |
二、当前形势下中阿合作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指导下的“中阿合作论坛”建设 |
一、新气象 |
二、新期待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
附录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高层领导交往统计表(2004~2017年) |
(5)巴以和谈与国际社会促谈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核心概念解读 |
第三节 基本理论解析 |
第四节 本论文基本题解 |
第一章 国际社会与巴以和谈进程概述 |
第一节 巴以和谈进程的主要历史阶段 |
一、巴以和谈的第一个十年(1990-1999) |
二、巴以和谈的第二个十年(2000-2009) |
三、巴以和谈的第三个十年(2010-今) |
第二节 巴以和谈的主要障碍 |
一、巴以冲突陷入“零和博弈”困境 |
二、有关“最终地位问题”的和谈障碍 |
第三节 国际社会与巴以和谈进程 |
一、联合国与巴以和谈进程 |
二、美欧与巴以和谈进程 |
三、中俄与巴以和谈进程 |
小结 |
第二章 国际社会主要促谈模式比较 |
第一节 联合国的受制型促谈模式 |
一、联合国促谈的基本政策立场 |
二、联合国促谈的主要机制建设 |
三、联合国促谈的重要项目运作 |
第二节 美欧的主导型促谈模式 |
一、美欧促谈的基本政策立场 |
二、美欧促谈的主要机制建设 |
三、美欧促谈的重要项目运作 |
第三节 俄罗斯的务实型促谈模式 |
一、俄罗斯促谈的基本政策立场 |
二、俄罗斯促谈的主要机制建设 |
三、俄罗斯促谈的重要项目运作 |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社会主要促谈模式影响评估 |
第一节 联合国“受制型促谈”对巴以和谈进程的影响 |
一、联合国的促谈决议与声明不少但话语影响力遭阻受限 |
二、联合国在促谈执行机制与决策力上受美国掣肘而实效低下 |
三、联合国在巴被占领土上发挥了务实但有限的作用 |
第二节 美欧“主导型促谈”对巴以和谈进程的影响 |
一、美国的路径依赖致使巴以双方陷入安全困境 |
二、欧盟主导的经济合作与援助为巴以和谈提供制度借鉴 |
第三节 俄罗斯“务实型促谈”对巴以和谈进程的影响 |
一、俄罗斯促谈的实质性影响较为有限 |
二、俄罗斯促谈中的务实与灵活的特色明显 |
三、俄罗斯在推动巴以和谈进程中的“平衡器”作用不容忽视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建设型促谈”模式的贡献 |
第一节 中国对巴以和谈进程的政策贡献 |
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二、坚持和平谈判的“两国方案” |
第二节 中国对巴以和谈进程的制度贡献 |
一、中东特使机制 |
二、中阿合作论坛机制 |
第三节 中国对巴以和谈进程的路径贡献 |
一、劝和促谈 |
二、道义援助 |
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进一步推动巴以和谈进程的对策建言 |
第一节 应在联合国主导下国际社会合力推动巴以和谈进程 |
一、应坚持联合国是中国多边外交的核心地位 |
二、以“四方机制”为基础不断创新促谈机制 |
三、在“劝和促谈”中推进“民心相通” |
第二节 应在全球治理视阈下国际社会共治巴以和解难题 |
一、全球共治耶路撒冷地位问题 |
二、全球共治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
三、全球共治其他非传统安全问题 |
第三节 应在“以合作促和解”的中国倡议下推动和谈进程 |
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两国并存”目标 |
二、深化对巴勒斯坦经济与道义援助 |
三、拓展对以色列经贸与科技合作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研究(1953-1961) ——以美国新闻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核心理论及历史背景 |
2.1 核心理论 |
2.1.1 意识形态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 |
2.1.3 宣传和宣传战 |
2.2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对抗 |
2.2.1 美苏意识形态对抗的特征 |
2.2.2 意识形态在美苏冷战中的作用 |
2.2.3 宣传战成为意识形态对抗的主要手段 |
2.3 苏联对外宣传概况 |
2.3.1 苏联对外宣传的机构 |
2.3.2 苏联对外宣传政策与目标 |
2.3.3 美国对苏联对外宣传的评估 |
2.4 美国新闻署的建立、机构及职能 |
2.4.1 美国新闻署建立及发展 |
2.4.2 美国新闻署机构设置 |
2.4.3 美国新闻署部门职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对苏联的宣传政策及策略 |
3.1 美国通过NSC68号文件正式开启对苏宣传战 |
3.1.1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将苏联定义为邪恶国家 |
3.1.2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将对苏宣传列入国家安全计划 |
3.1.3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对苏宣传的原则及策略 |
3.1.4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对苏宣传的具体计划 |
3.2 美国发起“真理运动”全面推进对苏宣传战 |
3.2.1 美国发起“真理运动”的客观诱因 |
3.2.2 美国发起“真理运动”的前期准备 |
3.2.3 “真理运动”的宣传目标与立场 |
3.2.4 “真理运动”的宣传措施 |
3.2.5 “真理运动”中的“特洛伊计划” |
3.3 美国在“和平演变”的战略背景下深化对苏宣传战 |
3.3.1 美国将苏联视为最大威胁 |
3.3.2 美国对苏宣传战的阶段性经验总结 |
3.3.3 美国对苏宣传战的策略转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对苏联开展媒体宣传战的具体措施 |
4.1 美国利用“美国之音”国际广播对苏联开展宣传战 |
4.1.1 “美国之音”通过意识形态渗透瓦解苏联知识分子 |
4.1.2 “美国之音”通过文化传播吸引苏联青少年 |
4.1.3 “美国之音”通过生活对比挑起苏联民众不满情绪 |
4.2 美国利用《美国》杂志对苏联开展宣传战 |
4.2.1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重要地位 |
4.2.2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历史沿革 |
4.2.3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成功之道 |
4.2.4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实际困难 |
4.3 美国对苏联开展媒体宣传战的影响 |
4.3.1 “美国之音”对苏宣传战的影响 |
4.3.2 《美国》杂志对苏宣传战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对苏联开展文化宣传战的具体措施 |
5.1 美国通过学术交流对苏联开展宣传战 |
5.1.1 美国努力促成与苏联的学术交流 |
5.1.2 学术交流的人数逐年增加 |
5.1.3 美国通过学术交流进行隐蔽宣传 |
5.2 美国通过莫斯科博览会对苏联开展宣传战 |
5.2.1 莫斯科博览会简介 |
5.2.2 莫斯科博览会本质 |
5.2.3 莫斯科博览会成果 |
5.3 美国对苏联开展文化宣传战的影响 |
5.3.1 美国通过学术交流开展对苏联宣传战的影响 |
5.3.2 美国通过莫斯科博览会开展对苏宣传战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本质 |
6.1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主导思想是反共意识形态 |
6.1.1 反共意识形态是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思想动因 |
6.1.2 宣传战是美国反共意识形态的现实表现 |
6.2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战略目标是形成“亲美”“反苏”的宣传环境 |
6.2.1 美国对苏联宣传将公开宣传与隐蔽渗透宣传相结合 |
6.2.2 美国对苏联多维立体的“亲美”“反苏”宣传环境的构建 |
6.2.3 美国在苏联建立起多维立体的“亲美”“反苏”宣传环境 |
6.3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最终目的是“不战而胜” |
6.3.1 美国通过宣传战实现了对苏联的瓦解 |
6.3.2 美国通过宣传战树立美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
6.3.3 美国通过宣传战维护美国的长期利益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对我国新时期对外宣传的启示 |
7.1 一超多强格局下,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
7.1.1 在软实力凸显背景下,正确处理文化冲突 |
7.1.2 应对西方“六化”的渗透,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
7.1.3 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7.1.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7.2 在和平崛起背景下,强化对外宣传工作 |
7.2.1 加强对外宣传机构建设,形成立体多样现代传播体系 |
7.2.2 改进对外宣传方法,转换话语方式 |
7.2.3 利用好现有海外宣传渠道,探索宣传新途径 |
7.2.4 强化网络背景,提升对外宣传力度 |
7.3 习近平外交格局背景下,增强国际话语权 |
7.3.1 在重点问题上,反映中国声音 |
7.3.2 在热点问题上,讲好中国故事 |
7.3.3 在宣传内容上,突出我国取得新成就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本论文“文化”概念界定及阿拉伯文化特征概述 |
三、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初期繁荣 |
一、唐宋时期中阿交往 |
二、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
三、唐宋时期中国关于阿拉伯的文献记载 |
第二节 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一、元代中阿关系 |
二、元代阿拉伯人在中国 |
三、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第三节 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
一、明清时期中阿关系 |
二、明清国人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关注与记述 |
三、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清朝末期中阿关系 |
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 |
二、回教新文化运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作品译介情况 |
二、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派遣 |
三、对阿拉伯文化的记述与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对阿拉伯反殖民斗争的同情与支持 |
二、万隆会议与两次建交高潮 |
三、开拓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伊斯兰教在新中国 |
二、穆斯林朝觐活动 |
三、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 |
四、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阿拉伯文学作品走入国人视野 |
二、文学作品译介情况及特点 |
三、中国作家笔下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作品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互派工作 |
三、学术研究情况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一、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 |
二、电影展、艺术团访问等交流 |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第三次建交高潮与高层互访 |
二、文化交流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新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
二、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文学作品的译介 |
二、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 |
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工作 |
三、中阿教育合作 |
四、学术研究活动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小结 |
第五章 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阿文化交流的思考 |
第一节 增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动力 |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
二、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 |
第二节 克服中阿文化交流的阻力 |
一、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干扰和误导 |
二、中阿意识形态差异产生的误会与矛盾 |
第三节 加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几点建言 |
一、文化交流机制化 |
二、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 |
三、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
附录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9) |
附录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56-1966) |
附录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77-1999) |
附录五:1956-1965 年、1972-1978 年、1979-1991 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新生国别结构统计表 |
阿文摘要 |
(8)冷战时期美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1947-196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意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选题由来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 |
四、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公共外交的战略提升与冷战转型 |
第一节 美国公共外交的缘起与早期发展 |
一、美国革命与公共外交的兴起 |
二、一战与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的产生 |
三、二战与美国战时信息处的成立 |
四、战后初期美国公共外交机制的存废之争 |
第二节 冷战初期美国公共外交的战略使命 |
一、强化美国身份认同 |
二、消解反美思潮的挑战 |
三、应对技术变革的需要 |
第三节 美国公共外交的冷战化进程 |
一、迈向“强势的反共宣传”(1948—1952) |
二、展现“美国生活的重要层面”(1953—1956) |
三、凸显“文化渗透”功能(1957—1961) |
小结 |
第二章 “和平”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和平的机遇”的演讲 |
一、对苏联“和平攻势”的评估 |
二、“和平的机遇”的演讲及其后续行动 |
第二节 “坦率行动”的开展 |
一、“危险的时代”的渲染 |
二、“坦率行动”及其后续活动 |
第三节 “原子和平”演讲 |
一、转向“原子和平”话语 |
二、“原子和平”演讲及后续行动 |
第四节 核裁军宣传 |
一、核裁军沦为美国的宣传游戏 |
二、“开放领空”及其后续行动 |
小结 |
第三章 “自由”、“富足”与“变革”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民主”与“自由”的建构 |
一、彰显“作为美国社会典型特征的‘民主’” |
二、建构作为核心价值的“自由” |
第二节 “富足”与“变革”的呈现 |
一、展现消费社会的“富足” |
二、凸显“变革”的“人民资本主义”运动 |
第三节 “文化繁荣”与“科技发达”的演绎 |
一、国际展览与“美国梦”的海外诠释 |
二、太空竞争与修复美国科技形象 |
小结 |
第四章 “和谐”社会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工人的国度” |
第二节 “平凡”而“优雅”的美国女性 |
第三节 “不断进步”的种族关系 |
小结 |
综论 |
一、美国公共外交的价值与限度 |
二、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特点与效果 |
三、冷战、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的互动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世界国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花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
1.1.1 中国国花相关研究文献 |
1.1.2 外国国花相关研究文献 |
1.1.3 网络资源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中国国花溯源 |
2.1 牡丹——清代确定的国花 |
2.2 梅花——民国时期确定的国花 |
2.3 当代中国国花的推选 |
2.4 小结 |
3. 世界国花调查 |
3.1 亚洲 |
3.1.1 日本——樱花和菊花 |
3.1.2 韩国——木槿 |
3.1.3 朝鲜——迎红杜鹃和天女花 |
3.1.4 老挝——白鸡蛋花 |
3.1.5 马来西亚——扶桑 |
3.1.6 菲律宾——茉莉花 |
3.1.7 泰国——腊肠树和睡莲 |
3.1.8 印度——荷花 |
3.1.9 新加坡——卓锦万代兰 |
3.1.10 印度尼西亚——茉莉花、美丽蝴蝶兰和大花草 |
3.1.11 亚洲其它国家的国花 |
3.2 欧洲 |
3.2.1 英国——狗蔷薇、苏格兰刺蓟、黄水仙和白车轴草 |
3.2.2 荷兰——郁金香 |
3.2.3 德国——矢车菊 |
3.2.4 法国——香根鸢尾 |
3.2.5 葡萄牙——薰衣草和香石竹 |
3.2.6 奥地利——高山火绒草 |
3.2.7 意大利——雏菊 |
3.2.8 保加利亚——突厥蔷薇 |
3.2.9 欧洲其它国家的国花 |
3.3 美洲 |
3.3.1 美国——月季 |
3.3.2 加拿大——糖械 |
3.3.3 墨西哥——仙人掌和大丽花 |
3.3.4 阿根廷——鸡冠刺桐 |
3.3.5 智利——智利钟花 |
3.3.6 美洲其它国家的国花 |
3.4 非洲 |
3.4.1 埃及——齿叶睡莲 |
3.4.2 塞内加尔——猴面包树 |
3.4.3 非洲其它国家的国花 |
3.5 大洋洲 |
3.5.1 澳大利亚——密花金合欢 |
3.5.2 新西兰——四翼槐和银蕨 |
3.5.3 大洋洲其它国家的国花 |
3.6 小结 |
4. 世界国花比较与分析 |
4.1 国花的特征 |
4.2 国花的产生原因 |
4.2.1 反映民族情感 |
4.2.2 纪念特殊人物 |
4.2.3 追忆历史事件 |
4.2.4 象征宗教信仰 |
4.2.5 代表王室标志 |
4.2.6 符合产业需要 |
4.3 国花的确定形式 |
4.4 国花的价值体现 |
4.4.1 观赏价值 |
4.4.2 产业价值 |
4.4.3 精神内涵 |
4.5 小结 |
5. 讨论 |
5.1 国花的定义 |
5.2 国花的属性 |
5.3 国花的名录 |
5.4 关于中国国花问题 |
5.4.1 中国的国花应为牡丹和梅花 |
5.4.2 充分发挥牡丹和梅花的国花作用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胡锦涛抵大马士革受到热烈欢迎(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国家形象建构分析[D]. 林杨莹. 中国传媒大学, 2019(02)
- [2]变译理论指导下的Kazakhstan Today(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侯俊安. 湖南大学, 2019(07)
-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D]. 蒋静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5]巴以和谈与国际社会促谈模式比较研究[D]. 李景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6]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研究(1953-1961) ——以美国新闻署为例[D]. 范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7]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D]. 陈越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8]冷战时期美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1947-1961)[D]. 胡腾蛟. 武汉大学, 2013(01)
- [9]世界国花研究[D]. 温跃戈.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10]文明古国叙利亚的文化风情[J]. 李华. 民族艺林,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