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CCESS数据库建立操作注册系统

使用ACCESS数据库建立操作注册系统

一、运用ACCESS数据库建立手术登记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叶雅珍[1](2021)在《数据资产化及运营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与以往历次变革不同,数据已成为重要的资产,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所拥有的数据资产是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数据资产化的概念还不清晰,缺少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数据资产化的难题有六大类:一是概念界定类问题,主要是界定数据、数据资产定义,数据资产的类型和会计报表科目归属等问题;二是法律类问题,主要有数据权属规制、数据确权、数据版权、数据权转移等问题;三是制度类问题,主要包括数据的国有性、公共性、私有性问题,政府数据开放共享问题,等等;四是市场类问题,主要有数据商品定价、数据市场运行模式、数据市场监管、数据财税等问题;五是数据的国际性问题,主要有数据跨境流动、数据主权、数据本地化、数据自治等问题;六是技术类问题,主要包括数据资产计量、数据产品形态、数据流动跟踪、数据流通系统、上述五个问题的技术支撑等等问题。本文从数据的技术实现和技术属性出发,开展数据资产化及其运营系统研究,重点研究了数据资产概念界定、数据资产化框架、数据生产与数据产品流通等一般性问题和数据产品流通体系等问题,研究了数据计量计价、数据产品形态、数据出版、数据自治等问题,提出了数据资产的定义,给出了一个数据资产化的框架,提出了基于测度空间的数据资产计量计价形式化框架模型,提出了一种“两阶段授权模式”并设计了单一类型数据产品运营平台体系结构,基于数据盒设计了大数据产品的形态,基于数据自治开放构建了大数据产品运行体系等等。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从数据属性出发定义了数据资产。针对数据资产概念不清晰的问题,梳理了与数据资产相关的概念内涵和发展状况,分析讨论了数据自身及数据资产的物理属性、存在属性和信息属性,提出将信息资产、数字资产和数据资产等统一为数据资产,并给出了数据资产的定义:数据资产是拥有数据权属(勘探权、使用权、所有权)、有价值、可计量、可读取的网络空间中的数据集。指出数据资产是一种新的资产类别,兼有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特征,需要设计新的会计科目对数据资产进行记账。(2)提出了一个数据资产化基础框架。针对数据作为数据资产应具备什么条件,如何将一个数据集转化为数据资产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数据成为资产所要具备的4个必要条件(拥有数据集的数据权属、数据集有价值、数据集的成本或价值能够被可靠地计量、数据集是可机读的)、3个附加条件(数据集要具有良好的数据质量、合理的货币计价或评估方法、数据资产折旧和增值规则),提出了一个数据资产化基础框架,包括:数据资源确权、数据价值确认与质量管控、数据装盒入库、货币计价与评估、数据资产折旧和增值的管理5个环节。(3)提出了基于测度空间的数据资产计量计价形式化框架模型。针对数据资产的计量计价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基于测度的计量计价框架模型,包括:离散数据空间上的测度、连续数据空间上的测度、乘积空间上的测度等三个测度空间。通过引入测度,合理地度量A∪数据集的容量(volume),解决了相交数据集合的度量难题;针对可重复的数据服务,如订阅制服务、API调用等,利用1)描述次数,积分∫1)(9可对价格进行表示;对于按量收费的服务,可用Lebesgue积分表示;并通过对多个实际数据集、数据产品的分析,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框架模型的有效性、广泛适用性。(4)提出了数据产品流通的“两阶段授权模式”。针对数据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问题,指出数据产品流通的本质是一种授权,通常并不需要发生所有权的转移。提出了一种数据资产运营的“两阶段授权模式”:第一阶段授权(平台授权),平台获得数据产品源授权;第二阶段授权(终端授权):平台将标准化的数据产品授权给终端。并设计了相应的数据产品运营平台体系结构,包括:数据平台、阅读器、定价规则、版权管理保护机制、基础设施等等。“两阶段授权模式”覆盖了大部分现有的数据产品运行系统。(5)设计了一个大数据产品的形态。针对大数据产品形态问题,以数据盒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大数据产品的形态,包括:一定规模(一个大数据产品内部可以包含较大数量的单一类型数据产品)、完整内容(包含在大数据产品的单一类型产品是完整的,其他内容具有独立可解释的含义,所有内容合在一起具有独立可解释的含义)、)计量单位(以“盒”为单位对大数据产品进行计量计价)、机读格式(数据必须以机器可读、可识别的格式存在)。将该大数据产品的形态应用于基于数据自治开放模式的大数据产品运行体系。

孔祥雷[2](2020)在《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终末期肾病失功的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血液透析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主要的透析方式,功能良好的透析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首要条件。透析通路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相比于中心静脉导管及移植物内瘘,具有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为血液透析患者首选透析通路。随着透析龄的延长,AVF的失功始终是困扰广大血液透析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难题,寻找AVF失功的危险因素,对于干预和预防内瘘失功至关重要。如何降低AVF的失功并保持其功能通畅,是肾脏科医生尤其是透析通路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多种致病因素包括炎症、氧化应激、剪切应力、穿刺损伤等触发一系列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和血管重构,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常发生吻合口及近吻合口静脉流出道血管狭窄而导致AVF的失功,其狭窄的病理表现为静脉内膜增生(neointimal hyperplasia,NIH)。目前NIH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进一步探讨NIH发生机制和寻找AVF失功的生物标志物及合适的干预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是新近发现的促炎症蛋白。激活的人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以及中性粒细胞等均能分泌CHI3L1。CHI3L1是具有多功能分泌的蛋白,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研究显示,ESRD患者血清CHI3L1水平升高,且CHI3L1水平增加可以预测ESRD患者的全因死亡。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失功的AVF静脉流出道血管组织病理显示NIH显着,细胞成分除了排列紊乱的内皮细胞外主要还包括Mφ和SMCs。CHI3L1与AVF的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尚无相关研究,且CHI3L1在Mφ和SMCs之间有无联系,目前尚不清楚。另外国内外小型动物内瘘模型的建立及内瘘失功的机制研究均处于探索阶段。鉴于国内外内疹失功的研究现状,该课题主要研究目的如下: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AVF建立后的通畅率及通过危险因素模型的建立来探讨AVF失功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建立生物样本库,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来探讨血清学标志物CHI3L1对AVF早期失功的预测价值;第三部分:应用尿毒症患者AVF手术时获取的血管组织进行分析,探讨内瘘建立前后静脉血管组织的病理变化;同时建立腺嘌呤诱导的肾衰竭大鼠模型,并进一步建立腹主动脉腔静脉自体内瘘(ACF)动物模型来探讨NIH的发生发展,并与尿毒症患者NIH的发生情况作对比研究;进一步探讨CHI3L1在NIH中的表达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从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肾病学科住院的418例ESRD患者初次行AVF的患者建立回顾性队列人群,收集入组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史、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AVF通畅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VF失功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建立生物样本库及人群队列,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从2018年1月13日到2019年4月18日在我院肾病学科诊治的109例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中位时间为15个月。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和性别)、原发病、合并症(高血压和糖尿病),药物应用情况(叶酸和他汀类药物)等。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CHI3L1水平。AVF早期失功定义为在AVF最初应用的3个月内不能完成充分透析(狭窄导致流量不足或血栓形成导致闭塞)。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评价CHI3L1预测AVF早期失功的能力(包括曲线下面积、截断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应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来探讨AVF 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的初级通畅率,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CHI3L1组间AVF预后情况,应用Cox多因素模型分析CHI3L1与AVF失功的关系;第三部分:临床上选取尿毒症患者血管组织标本,留取AVF术前流出道静脉及内瘘失功行手术重建的流出道静脉组织作对照研究,行血管病理学分析。选择20只成年雌性SD大鼠纳入实验研究,其中10只作为手术实验组,10只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标准饮食,手术实验组给予0.75%腺嘌呤饮食4周,建立肾衰竭模型,然后建立ACF。检测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评估肾脏功能。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估ACF通畅性(直到术后6周),并行肾脏病理学染色及血管组织病理学分析。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共染色等方法探讨CHI3L1在NIH中的表达及相关机制。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该研究人群平均年龄为54.5±14.5岁(从18岁到87岁),59.8%为男性。在ESRD的病因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39.0%,男性比女性有较高水平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尿酸及较高比例的糖尿病(p<0.05);(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AVF建立后(n=418),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及60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5.6%,79.7%,75.1%,73.2%和73.2%,提示初次行AVF手术,其1年的通畅率比较理想,但是第5年的失功率高达26.8%。其中,根据年龄及性别分组,结果显示男性患者AVF通畅率高于女性;年轻患者通畅率高于老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应用Cox多因素模型探讨AVF失功的危险因素,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年龄(HR值1.19,95%CI,1.05-1.35)及D二聚体(HR值1.07,95%CI,1.02-1.12)等为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献证实ESRD患者炎症状态与D二聚体水平升高密切相关,CHI3L1与静脉血栓(主要标志物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发生相关。第二部分:(1)该研究人群平均年龄为53.2±14.7岁,男性占67.9%。在随访过程中,24例(22.0%)患者发生了AVF的早期失功。AVF失功组血清CHI3L1基线水平明显高于AVF功能良好组,分别为 157.3(94.7-272.7)ng/mL vs.89.6(51.7-151.5)ng/mL,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ROC曲线分析显示CHI3L1可以预测AVF的失功,截断值为122.6ng/ml,曲线下面积为0.73(p=0.001);(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VF 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5.4%,88.1%,81.7%和78.0%,我们根据CHI3L1的诊断界值进行分组,分成 CHI3L1≥122.6ng/mL 和 CHI3L1<122.6ng/mL 两组,结果显示 AVF 在 CHI3L1<122.6ng/mL组比CHI3L1>122.6ng/mL组具有较高的通畅率(Log-rank检验,P=0.001);(4)应用Cox多因素模型探讨AVF失功的危险因素。根据CHI3L1的截断值分成的两组,在单因素分析中,血清CHI3L1水平(≥122.6ng/mL vs.<122.6ng/mL)与AVF的早期失功显着相关(HR 3.93;95%CI:1.63-9.49)。在校正了年龄、性别、糖尿病和 eGFR 后,基线 CHI3L1(>122.6ng/mL vs.<122.6ng/mL)与AVF的早期失功仍显着相关,其HR值为3.67(95%CI:1.44-9.36)。第三部分:(1)入组尿毒症患者AVF术前静脉组织存在NIH,表现为同心性增生,内瘘失功的静脉组织表现为偏心性不规则增生,在新生内膜区域伴有新生血管形成。在动物模型实验中,与对照组大鼠比较,肾衰竭大鼠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分别为 0.80±0.47mg/dL vs.0.65±0.26 mg/dL(p=0.39)和 34.7(27.5-98.2)mg/dLvs.24.9(20.9-27.3)mg/dL(p=0.005)。肾衰竭大鼠肾脏病理表现为典型的炎细胞浸润、间质小管结晶沉积、间质纤维化、血管损伤、近端及远端肾小管萎缩。在人体及肾衰竭大鼠内瘘组织,均出现明显的NIH,EVG染色提示内弹力层断裂;且免疫组化提示人体及肾衰竭大鼠内瘘组织NIH成分类似,除了排列紊乱的内皮细胞,主要为desmin(-)SMA(+)及vimentin(+)肌成纤维细胞、SMA(+)desmin(+)平滑肌细胞(SMCs),部分PGM-1(+)巨噬细胞(Mφ);(2)GEO数据分析显示动物模型AVF组织中M2型Mφ浸润明显,M2型Mφ免疫浸润与上调的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明显相关。在尿毒症患者失功的血管组织NIH中可见较多的SMCs及Mφ;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及荧光染色提示CHI3L1表达明显升高,免疫双标荧光染色显示CHI3L1与极化的M2 Mφ及SMCs均存在共定位。研究结论:第一部分:(1)随着时间的推移,AVF失功的比例逐年升高;(2)年龄、基线D二聚体水平等为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3)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CHI3L1有关,提示CHI3L1可能与AVF的失功有关。第二部分:通过该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ESRD患者血清CHI3L1水平升高与AVF的早期失功相关,提示CHI3L1可以作为AVF早期失功的生物学标志物。第三部分:(1)在腺嘌呤诱导的肾衰竭模型基础上行ACF手术,构建大鼠肾衰竭动静脉内瘘模型,对比人体失功内瘘血管组织,病理组织学染色显示NIH主要细胞成分为内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证实该肾衰竭大鼠模型可以模拟尿毒症患者AVF典型的NIH表现,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及药物干预实验奠定基础;(2)通过GEO数据库分析提示在动物模型内瘘血管组织中M2 Mφ免疫浸润明显,且M2 Mφ浸润与CHI3L1明显相关;(3)在人体失功内瘘静脉组织NIH中可见较多的SMCs及Mφ;CHI3L1表达明显升高,且与极化的M2 Mφ及SMCs均存在共定位,这提示CHI3L1可能介导M2 Mφ极化改变周围免疫微环境与SMCs功能串话参与NIH的发生。

李格[3](2020)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为建立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的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结果,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合并。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9年7月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并追溯纳入研究、主题相关研究和综述的参考文献。用NoteExpress软件管理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质量评价,由2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查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后,用RevMan 5.3和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最终共纳入34篇队列研究,36篇病例对照研究,由于两类研究合并效应值不同,因此分别进行合并,将16个影响因素分为四大类,Meta分析结果如下:1.护理相关因素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的患者[OR(95%CI)=2.78(1.604.80),P<0.05];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透析中未发生低血压的患者[OR(95%CI)=3.27(2.304.64),P<0.05];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低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RR(95%CI)=0.88(0.840.92),P<0.05]。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和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其保护因素,经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可靠。2.透析相关因素高位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低位内瘘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无显着差异[RR(95%CI)=1.12(0.851.48),P>0.05]、[OR(95%CI)=1.16(0.731.83),P>0.05];端侧吻合方式与非端侧吻合方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无显着差异[OR(95%CI)=0.73(0.531.01),P>0.05],经敏感性分析,其结论[OR(95%CI)=0.69(0.480.98),P<0.05]与原结论有差异,结果不稳定。可能与研究Huijbregts 2007的比较方式不一致有一定关系,且由于此因素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同侧导管置入史的患者与对侧导管置入史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无显着差异[RR(95%CI)=1.38(0.762.51),P>0.05];血液透析前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低于血液透析后建立内瘘的患者[RR(95%CI)=0.77(0.650.91),P<0.05],血液透析前建立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保护因素,经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可靠。3.患者个人因素年龄因素与内瘘失功的发生具有相关性[RR(95%CI)=1.01(1.001.02),P<0.05],高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低龄患者[RR(95%CI)=1.37(1.201.57),P<0.05];女性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男性患者[RR(95%CI)=1.19(1.111.28),P<0.05]、[OR(95%CI)=1.38(1.211.58),P<0.05];吸烟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不吸烟患者[RR(95%CI)=1.50(1.191.90),P<0.05];高凝状态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OR(95%CI)=4.21(1.939.18),P<0.05];动脉钙化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未动脉钙化的患者[RR(95%CI)=1.53(1.281.83),P<0.05]。高龄、女性、吸烟、高凝状态和动脉钙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经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可靠。4.合并症因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RR(95%CI)=1.21(1.191.24),P<0.05]、[OR(95%CI)=2.28(1.623.20),P<0.05];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非高血压患者[RR(95%CI)=1.27(1.031.56),P<0.05]、[OR(95%CI)=1.70(1.092.64),P<0.05];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与未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无显着差异[RR(95%CI)=1.02(0.861.22),P>0.05]、[OR(95%CI)=1.56(0.952.58),P>0.05];合并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未合并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RR(95%CI)=1.31(1.121.53),P<0.05]、[OR(95%CI)=2.62(1.235.59),P<0.05]。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合并外周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经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研究结论: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相关的16个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吸烟、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透析中低血压、患者高凝状态、动脉钙化、服用他汀类药物、AVF建立时间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具有相关性,高龄、女性、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吸烟、合并外周血管疾病、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透析中低血压、高凝状态、动脉钙化是其危险因素,服用他汀类药物、血透前建立AVF是其保护因素,内瘘位置、同侧导管置入史和合并冠状动脉疾病与内瘘失功无关,其中吻合方式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经敏感性分析,结果不稳定,尚待进一步研究。

陈筱雪[4](2020)在《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应用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探讨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CHD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建立容纳500例受检者资料的Access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调出符合纳入标准的C HD患者127例为病例组,并依据左心室室壁运动情况进一步分为室壁运动异常亚组,记为病例A组和室壁运动正常亚组,记为病例B组。同时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非CHD受检者127例为对照组。并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评分在28-32分区间者记为图像质量良好组(图优组),评分<28分者记为图像质量差组(图差组)。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z法(简称“M型法”)、二维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法(简称“双平面Simpson法”)和EchoPAC工作站的Auto EF软件(GE,版本号:110)(简称“自动测量法”)测量各组受检者的左心收缩功能。观察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容积(EDV)、收缩末期内径和容积(ESV)、射血分数(LVEF)、每博输出量和短轴缩短率和检查左心收缩功能所需花费的时长。分析不同方法测量左心收缩功能的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对三种方法测量左心收缩功能进行重复性检验。结果:病例A组左心收缩功能测值均低于病例B组和对照组(P<0.05)。病例A组、B组、对照组中自动测量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的LVEF、EDV和ESV参数间相关性和一致性水平均高于M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值。各组内自动测量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LVEF、EDV和ESV具有中等水平以上的相关关系和较高程度一致性。病例A组中自动测量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的LVEF具有强水平的相关性(r:0.749,95%CI:0.516~0.871)和基本程度的一致性关系(ICC:0.809,95%CI,0.662~0.8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图像质量组内三种方法测量的左心收缩功能测值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M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重复性好。自动测量法重复性测量无差异。自动测量法较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时间明显缩短(P<0.05),自动测量法较M型法测量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EchoPAC工作站的Auto EF软件(GE,版本号:110)测量具有快捷、简便、易行的特点。可最大化的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且受图像质量影响小。该方法与双平面Simp son法比较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CHD患者和非CHD人群左心收缩功能测量中均有良好的适用性,尤其在室壁运动异常的CHD患者中评估左心收缩功能的适用性更好。Auto EF自动测量法可以方便超声医师尤其是低年资的医师迅速掌握并能准确评估左心收缩功能为患者临床救治及预后评估献一份力。图[27]表[24]参[130]

罗丽敏[5](2020)在《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医护患三方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管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检索证据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管理方案,并进行初步实证研究,以期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的诊疗效果。方法1.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医护患进行质性研究,了解目前郑州市区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对管理的需求;2.成立管理方案构建小组,系统检索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管理有关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及相关文献,并对所得文献内容进行整合分析;3.依据“JBI证据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6版)”对上述证据进行整合分析,结合质性访谈研究结果,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管理方案初稿。4.邀请在相同学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相关专家组织专家会议,对构建的管理方案初稿进行完善,形成终版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5.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利用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管理方案对郑州市四家三级医院肾脏内科2019年5月入院的动脉瘤患者进行干预,并设置对照组,评价医护人员对干预方案指标执行率、医护人员动脉瘤知识掌握率、护理人员规范穿刺操作执行率、动脉瘤复查监测评估率、结果登记率、瘤体缩小率等指标。所得研究数据双人录入核对,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通过对12名肾脏内科医护人员的质性访谈,提炼出4方面的主题:重视不足,执行率低,知识缺乏及其他因素;通过对12名患者的质性访谈,提炼出3方面主题:动脉瘤管理及维护知识的需求、安全需求、社会支持及建议。质性访谈的结果为下一步循证研究提供依据;2.通过成立方案小组成员对文献进行检索,最终汇总纳入25篇文献,包括8篇临床实践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7篇随机对照实验、3篇观察性研究及2篇类实验研究,对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分析,汇总有关血透患者动脉瘤的管理最佳证据;3.在质性访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检索文献最佳证据形成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初稿;4.邀请肾脏内科、血液净化、超声科、营养科等13名专家进行专家会议法对制定的方案内容进行修订完善,共修改内容删除4项,增加4项,形成最终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的管理方案;5.通过管理方案的应用,干预组评价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医护人员对干预方案指标执行率由56%提高到96.8%、医护人员动脉瘤管理知识由10.70±4.85分提高到19.85±1.28分、护理人员操作执行率有49%提高到94.5%、瘤体缩小率由5.6%提高到68.4%等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目前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管理不理想,有必要开展对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的健康行为的干预和管理,观察动脉瘤的动态变化,改善动脉瘤临床结局。2.基于质性访谈、循证研究及专家会议成功构建适合临床现状及患者管理需求的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3.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的管理方案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医护人员对干预方案指标执行率、护理人员操作执行率、动脉瘤复查监测评估率、结果登记率、瘤体缩小率等评价指标,为临床医护人员管理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理论和实践依据。

肖碧波[6](2020)在《医疗器械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医疗机构的跃进式发展,对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医疗器械的信息化管理,将有效地提高医疗机构医疗器械方面的使用效益并降低使用成本。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疗器械的安全、高效、低故障等方面大大提升医疗机构的运营管理水平。设计医疗器械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全方面要求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需要对过往粗放式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系统的开发,立足于提高管理效率和优化管理流程,采用长期性的、可持续性的、全过程模式的跟踪管理模式。医疗器械管理是对相关物资在医疗机构内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管理的一个过程,达到医疗器械在其生命周期内花费最少、综合效益最高的最终目的。论文基于一物一码的理念,突破过往一品多规难以追溯的传统模式,创建医疗器械在整个系统和使用管理环节的绝对唯一性为基础,实现医疗器械全生命管理中物资信息的唯一对应、高效管理、全覆盖及可溯源。医疗器械管理系统,是医院资源规划(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的组成部分,开发考虑HRP内数据的互联互通,并从HIS获取医疗器械消耗、收费信息,可在HRP上形成相应管理决策。采用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B/S)模式,有浏览器即可使用,无需考虑客户端。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的J2EE设计模型,将业务处理与显示分离,WEB表现层、Business Logic业务逻辑层及Data Access数据访问层形成一个分层式的三层架构体系。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使用Hibernate来执行SQL数据库操作。论文主要实现了医疗器械的采购前后过程数据采集与跟踪、物资出入库与移库的账务管理、设备的验收维修和计量管理、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与巡检保养、设备的联动报废处置、设备与耗材的质量控制、植介入医用耗材的线上溯源等功能,使得医疗器械的购置更有策略性支持、使医疗器械的使用环节更具节能增效和统计意义、使医疗器械的处置与溯源有据可依且有迹可循。论文采用了模块化和流程设计方法,所开发的系统更加符合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安全与质量方面的管理规范及医疗机构的实际工作需要。目前,该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多维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医疗器械在医疗机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张宏明[7](2020)在《A Guide in Support of 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汉译句式结构变通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次翻译实践选取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19年3月发布的电子版调研报告——A Guide in Support of 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Country Assessments and National Inquiries on Human Rights in the Context of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Well-being为翻译对象,探讨了句式变通手法在英译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该调研报告所用词汇正式、专有名词与专业术语繁多;句子结构复杂,语句层次繁冗,与汉语句式结构相比,呈现出较大差异;语言风格严谨客观、准确详实、覆盖的知识面广泛,具有跨学科特点。针对初译审校发现的翻译问题,采取相关翻译策略作为解决方案进行改译。由于翻译问题大多是由于英汉句式结构差异所导致的,经过分析归纳,将翻译问题界定为:英译汉时句式结构的改换与调整、英译汉时语句层次繁冗的解决、英译汉时语言逻辑转化,以及英译汉时语态表达的转化。针对英译汉时句式结构的改换与调整,采用包孕法、倒置法和静动变通作为解决方案;针对英译汉时语句层次较繁冗的解决,采用重组法和拆译法作为解决方案;针对英译汉时语言逻辑的转化,采用语言逻辑显化,和语言逻辑融合作为解决方案;针对英译汉时语态表达的转化,采用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句、被动句仍译为被动句,以及被动句译为无主句作为解决方案。案例分析与实践总结表明:所选句式变通策略对相关翻译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效力,改译译文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朱玄[8](2020)在《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实证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保险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重点已经由全人群覆盖转换到精细化制度建设的阶段。其中,医保付费方式作为调节医疗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的重要经济杠杆,成为了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环节。设置科学合理的付费方式是优化医保基金配置、保障人民健康产出、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途径,也是实现医保精细化管理和增强群众对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首先通过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推演,对不同医保付费方式如何影响医生和患者行为、最终对患者健康产出和医疗费用产生作用的理论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市三项典型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开展了实证评估。在对住院按病种付费改革的评估中,基于医保数据构建断点时间序列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以心绞痛和急性心梗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病种为对象评价了改革对患者病例数量、医疗费用和健康产出的影响,发现其激励了病例数量的增长,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对健康产出无显着影响;在对糖尿病按人头付费的评估中,结合医院登记数据和医保数据,建立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改革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疾病控制效果以及医疗费用的效果,发现改革后糖尿病疾病管理过程优化,疾病控制效果和医疗费用方面总体无显着变化;在丙肝按人头付费的评估中,基于已发表文献和专家问卷数据,建立以马尔科夫模型为核心的政策效果预测模型,分析按人头付费后天津市丙肝疾病负担的长期变化,并发现改革后天津市丙肝治愈人数大幅增加,进展至肝癌、死亡人数减少,总体医疗费用也会降低。总体上,天津市各项付费方式改革基本达到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预期目的,但在健康产出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由此,本研究建议,在将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完善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制定医保付费标准等方式,充分调动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加强医保精细化管理,对不同疾病患者的平均费用进行精确测算,重视对疾病管理和健康产出的管理考核;提高付费方式复合水平,加强不同付费方式之间的有效过渡和衔接,可对适宜疾病叠加按绩效付费;在充分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深化改革,为拓展至全人群、全病种改革做好准备;同时加强医保、卫生、疾控、财政等多部门的协同共管,共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刁一凡[9](2020)在《我国新型抗肿瘤药物公共保障政策与药物可及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近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结构和疾病谱也发生着相应转变,恶性肿瘤成为我国居民首要死亡原因。一系列新型抗肿瘤药物(novel anti-cancer medicines)因具有比常规治疗药物更为突出的疗效,逐渐在肿瘤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同时,该类新型抗肿瘤药物因具有高昂的价格,在公共医疗保障不充分,体系尚不完善的地区中普通患者家庭难以承担。为促进包括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可及性,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5年对所有抗肿瘤药物重新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将三种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纳入了 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并呼吁各国重新审视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公共保障政策。为满足我国恶性肿瘤患者能够及时地,可负担地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强烈需求,国家在近年密集出台了鼓励创新药物自主研发、加快审批上市、医保价格谈判、集中采购、降低关税、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等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此类药物的公平可及,并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我国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纳入医保的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三年,部分先于国家层面探索对此类药物给与公共医疗保障的省市和地区已经实施多年。现有国内研究主要为减轻新型抗肿瘤药物费用负担的理论测算和服务利用的整体变化,缺乏对该政策在真实环境中惠及患者的情况,特别缺乏不同患者群体的惠及程度,包括治疗药物选择、疾病诊疗全程费用负担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等实证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真实世界中我国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可及性以及相对应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进行评价,探讨药物纳入医保政策的实施对不同患者的新型抗肿瘤药物选择与利用,患者经济负担,医保可负担性以及保障政策的公平性的影响效果。并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可及性,为医保决策者落实关于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立控制癌症患者个人药费负担,减轻经济困难患者后顾之忧的长效机制,促进更为公平的医保政策和增强兜底性保障与监管机制提供实证证据和政策建议。研究内容和方法1.通过定性研究,系统性地对我国促进新型抗肿瘤药物可及性与公共保障政策体系政策实践进行回顾和分析。研究将基于回顾性文献研究和定性半结构访谈,对我国包括新型抗肿瘤药物在内的创新型药物的多重可及性障碍和相应的应对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2.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分析,以先于国家层面将新型抗肿瘤药物纳入大病医保报销范围的浙江省为案例,基于真实世界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数据,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法对该政策实施前后纳入医保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物利用趋势和水平变化进行分析: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浙江省将新型抗肿瘤药物纳入大病医保报销范围前后的药物利用变化趋势,患者药物经济负担情况,新型抗肿瘤药物医保政策实施后对医保基金所产生的可能影响进行评价。通过政策、文献回顾并结合对相关机构的电话访谈,并结合WHO-HAI中药物费用个人经济负担分析方法,基于省级采购价格、省级医保报销政策和文献报告的生存期中位数,对该政策给城乡患者的个人药品经济负担带来的变化进行理论测算,并结合药物利用数据对医保基金支出情况进行估计并作敏感性分析。3.以HER-2+乳腺癌为例,通过定量研究,以医改先锋省福建省落地国家谈判创新抗乳腺癌药物纳入医保政策为例,基于真实世界的医院临床数据,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2017年通过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纳入医保的创新抗乳腺癌药物在福建省落地前后采用创新药物治疗的受益患者数量的趋势和水平变化进行测量:基于福建省立医院的电子病历数据库等信息库,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就诊HER-2+乳腺癌患者,分析政策落地前后采用目标创新抗乳腺癌药物治疗患者的人口社会和经济学分布;和采用多元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政策落地前后HER-2+患者选择新型肿瘤药物进行治疗的影响因素。4.以HER-2+乳腺癌为例,基于福建省立医院的电子病历数据库、费用结算数据库等,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就诊,并完成了术后靶向/常规化疗治疗的HER-2+乳腺癌患者,及其于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完整疗程内费用和自付比例。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对疗程费用、自付比例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影响因素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创建基于倾向值匹配的患者样本,对医保政策对患者疗程费用、自付比例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并基于不同匹配函数,应用Bootstrap自助抽样作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1.基于卫生体系视角的我国新型肿瘤药物可及性问题与政策分析1.1中国患者获得新型抗肿瘤药物须经历从药物研究成果转化,进行申请新药评审和上市许可、企业定价与价格谈判、纳入公共医疗保障体系,集中采购以及医疗机构终端使用,患者可负担用药,以及用药监测的过程。新型肿瘤药物的医保纳入与患者药物可及性均与上述所有过程全链条、各环节的政策密切相关。1.2阻碍我国患者获取新型肿瘤药物等创新药物的可及性障碍主要为:针对药品研发与临床试验审批的障碍;原研药物的知识产权障碍;药物的可负担性与经济负担保障体系障碍;集中采购与供应障碍;对医疗机构用药的行政管理障碍。1.3由于新型肿瘤药物本身药品价格高昂,及时在降低50%纳入医保后仍然具较高费用,同时由于我国医保制度“起付、封顶线”,“先行自付比例”以及基于筹资水平的保障待遇,将仍可能导致患者存在经济负担困难。1.4政府通过多部门协作,改善了因卫生行政管理、药品供应、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倒逼新型肿瘤原研药企业降低药品价格。2.先行示范省份新型抗肿瘤药物医保政策对药物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及药物经济负担测算2.1 2015年新型抗肿瘤药物医保政策的实施,对所研究的5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医院使用量带来了 16-439个标准单位的显着水平增长(p<0.05),并在政策实施后保持平稳状态。其中增长水平较快的药物为药品价格最高的抗乳腺癌曲妥珠单抗106.93(95%CI,70.14-143.71,p<0.01)与抗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 439.14(95%CI,311.79-566.49,p<0.01);利妥昔单抗的医院使用量在医保政策实施前呈下降趋势,医保政策实施后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2按浙江省城乡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测算,所纳入研究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医保政策使农村患者的使用此类新型药物治疗的个人经济负担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2-27.3倍降低到1.6-4.5倍;使城镇患者的使用此类新型药物治疗的个人经济负担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13.1倍降低到0.6-2.1倍。2.3新型抗肿瘤药物纳入医保政策实施的2015年与2016年,所纳入研究的5种药物共计消耗2.02亿元,按浙江省杭州市大病医疗保险筹资总额以及60%的药物费用报销水平进行计算,其筹资总额的46%被用于所纳入研究的5种抗肿瘤药物。3.以乳腺癌为例,真实世界中新型肿瘤药物医保政策受益患者群体现况分析3.1采用新型药物首次治疗的人数平均占比从政策实施前的37.4%,提高到政策实施后的69.2%。所有亚组的患者采用新型药物首次治疗的患者人数在政策实施后都有提高(p<0.01)。3.2在控制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政策实施前,农村地区患者选择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机率显着低于城市患者(OR=0.52,95%CI:0.29-0.74,p<0.01),政策实施后,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来自高收入水平地区患者选择新型药物治疗的机率在政策实施前是来自低收入地区患者的5.76倍(OR=5.76,95%CI:1.48-12.17,p=0.01),政策实施后为1.98倍(OR=1.98,95%CI:1.42-17.27,p=0.02)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患者选择创新药物治疗的机率在政策实施前显着低于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患者(OR=0.50,95%CI:0.35-0.79,p=0.03);政策实施后两参保类型患者选择新型药物治疗机率的差异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p=0.91)。4.以乳腺癌为例,真实世界中新型肿瘤药物医保纳入政策对患者疗程经济负担及政策效应分析4.1影响乳腺癌疗程费用的因素从政策实施前的城乡分布、所在地区可支配收入水平、肿瘤分期、医保类型以及是否选择新型靶向药物治疗方案,变为政策实施后的年龄分组、城乡分布以及肿瘤分期(p<0.05)。城市相比农村从高74 655.78元(95%CI:21420.74-147 503.34,p=0.03)变为高 20 076.23 元(95%CI:5 102.54-37 452.44,p=0.04);中等可支配收入地区相比低可支配收入地区从高30 912.24元(95%CI:6 056.68,84540.35,p=0.03)变为差异不再有统计学意义(p>0.05)。4.2影响患者自付比例的因素从政策实施前城乡分布、所在地区可支配收入水平、医保类型、是否异地就医、是否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方案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城市相比农村从低 18.7%(95%CI:0.081-0.288,p<0.01)变为低 10.6%(95%CI:0.037-0.192,p=0.01);城乡居民参保人相比城镇职工参保人从高19.4%(95%CI 0.118-0.269,p<0.01)变为差异不再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地就医参保人相比本地就医参保人从高8.5%(95%CI 0.034-0.137,p=0.02)变为高 9.3%(95%CI 0.041-0.158,p=0.04)。4.3采用稳健的统计分析方法估计的患者样本比政策实施前的患者样本的乳腺癌平均疗程费用减少了 140 380.88元(p<0.01);基于自助抽样估计的政策影响效应为疗程费用减少130 550.21元(95%CI:96 752.47-197 280.64,p<0.01);采用稳健的统计分析方法估计的政策实施后的患者样本比政策实施前得患者样本的乳腺癌平均患者自付比例降低23%(p<0.01);基于自助抽样估计的政策影响效应为患者自付比例减少24%(95%CI:0.20-0.27,p=0.01)。经采用不同Kernel内核函数和带宽条件匹配分析验证,估计结果相互一致。结论与建议1.为逐步消除患者获取新型肿瘤药物的可及性障碍,使患者能够尽早用上可负担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我国从加速新型抗肿瘤药物上市许可、平衡知识产权与患者需求、加强以基本医疗保险为核心的公共保障和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显着的改善了我国患者对创新型药物的可及性。但需注意到现有的医保政策难以解决所有患者群体的药物可及性障碍,仍较高的新型抗肿瘤药品价格水平,以及医保报销前个人自付,医保报销封顶线等因素仍使部分医保待遇差的低收入患者无法负担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因此,需对医保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为进一步改进医保政策提供定量证据。2.药物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显示新型肿瘤药物医保政策实施后,药物需求得到释放,药物利用水平显着上升。患者的经济负担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较此前有效提高了此类药物的可及性,同时原研药物以及其仿制药的市场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农村患者的药物治疗经济负担相对于其收入而言,负担水平仍较重。3.新型药物的可及性与患者所享受的医保政策与实际保障水平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我国医保的人均筹资保障水平仍较为薄弱。对医保政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合理的费用共担机制,优化医疗保障水平,有利于提升患者创新型药物的可及性,促使其及时应用药物治疗。同时需关注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以逐步提升全社会的医疗服务保障水平。4.新型抗乳腺癌药物医保政策总体上惠及到了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全部患者分组,患者的新型药物利用比例在医保政策实施后不断增加。影响患者选择目标药物治疗的因素与患者的医保待遇相关,对于异低收入地区患者、异地就医患者的政策惠及仍不足。需加强来自低收入地区和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患者人群的医保待遇,以便使其与来自高收入水平地区和城镇职工医保的患者同样获得公平的机会采用新型药物治疗,对于提高新型抗肿瘤药物医保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5.新型抗乳腺癌药物医保政策一定程度降低了乳腺癌患者平均疗程费用和自付比例,但该政策在真实世界中对患者惠及效应、惠及公平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型抗乳腺癌药物纳入医保政策对农村患者、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患者和异地就医患者的保障力度相对较弱,有待于通过提高其医保待遇加强创新抗癌药物纳入医保对其的保障力度。同时,真实世界中医保政策对患者疗程费用、自付比例的影响效应低于基于药物的价格变化和医保报销比例变化值的理论估计。在新型抗肿瘤药物纳入医保后,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医保待遇,缩小各医保统筹区和不同参保人群间的医保待遇差距,为低收入和高风险患者建立安全网制度,完善异地医保报销政策,精准对支付能力较低但治疗费用较高的癌症患者给与政策倾斜等,是优化创新抗癌药物纳入医保政策,落实中央提出的深化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公平、逐步缩小待遇差距、增强经济困难群众基础性和兜底性保障”原则的关键。

骆莲[10](2020)在《《波士顿环球传媒诉公共卫生部判决书》汉译报告》文中提出本报告以美国最高法院发布的判决书,即《波士顿环球传媒合作有限责任公司诉公共卫生部》为报告对象。本实践报告,基于奈达的“动态对等”概念,分析了美国判决书的文本特点,进而从意义和文体两个方面的对等来探讨翻译实践的主要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技巧。意义方面的对等主要采用对等的法律术语、词汇的恰当含义、句式重组以及语态转变等翻译技巧来重现源文本的意义。文体方面的对等主要从术语一致性、陈述句结构的保留和援引案例的保留等翻译方法来重现源文本的文体特征。本报告指出,法律文本的翻译不仅仅只是字词句层面的翻译,更是要以传递法律源文本的意义和实现法律效力为主要目标。

二、运用ACCESS数据库建立手术登记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ACCESS数据库建立手术登记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数据资产化及运营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据资产化
    1.2 数据资产运营
    1.3 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资产运营的挑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组织
第二章 数据资产研究现状
    2.1 数据资产概念发展
        2.1.1 信息资产及相关概念
        2.1.2 数字资产及相关概念
        2.1.3 数据资产及相关概念
    2.2 数据资产管理
    2.3 数据资产评估与定价
        2.3.1 数据资产定价策略和模型
        2.3.2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
    2.4 数据流通
        2.4.1 数据开放
        2.4.2 数据共享
        2.4.3 数据交易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据属性的数据资产定义
    3.1 数据资产概念剖析
    3.2 数据资源的资产性
        3.2.1 界定数据
        3.2.2 数据的属性
        3.2.3 数据资源具备资产的基本条件
    3.3 数据资产定义
        3.3.1 已有三类资产定义的分析
        3.3.2 重新定义数据资产
        3.3.3 数据资产的属性
        3.3.4 数据资产是一类新的资产类别
    3.4 数据资产面临问题
        3.4.1 数据权属
        3.4.2 数据资产计量计价
        3.4.3 数据资产的管理
    3.5 小结
第四章 数据资产化框架
    4.1 数据资产的必要条件及其可满足性
        4.1.1 数据权属及其可满足性
        4.1.2 数据计量及其可满足性
    4.2 数据资产化的附加条件及其可满足性
        4.2.1 良好的数据质量及其可满足性
        4.2.2 合理的货币计价与评估方法及其可满足性
        4.2.3 数据资产折旧和增值规则及其可满足性
    4.3 数据资产化框架设计
        4.3.1 数据资产化工作内容
        4.3.2 数据资产化流程
        4.3.3 有效性分析
    4.4 数据资产化实践
        4.4.1 数据资源确权
        4.4.2 数据价值确认与质量管控
        4.4.3 数据装盒入库
        4.4.4 货币计价与评估
        4.4.5 数据资产折旧和增值的管理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测度空间的数据资产计量计价形式化框架
    5.1 离散数据空间上的测度
        5.1.1 背景
        5.1.2 模型
        5.1.3 案例分析
    5.2 连续数据空间上的测度
        5.2.1 背景
        5.2.2 模型
        5.2.3 案例分析
    5.3 乘积空间上的测度
        5.3.1 背景
        5.3.2 模型
        5.3.3 案例分析
    5.4 模型应用实例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数据产品运行的两阶段授权模式
    6.1 数据产品流通
        6.1.1 数据产品与实物产品
        6.1.2 数据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6.2 典型行业数据产品形态及其运行体系
        6.2.1 典型行业数据产品及其形态
        6.2.2 典型行业数据产品运行体系
    6.3 数据产品两阶段授权模式
        6.3.1 授权与定价
        6.3.2 两阶段授权模式
        6.3.3 有效性分析
    6.4 两阶段授权数据产品运营平台体系结构
    6.5 小结
第七章 一类大数据产品运行体系
    7.1 大数据产品
    7.2 图书的启示
        7.2.1 图书的定义和形态
        7.2.2 图书有效融合多种数据类型
        7.2.3 图书的定价
    7.3 大数据产品形态与定价量纲
        7.3.1 大数据产品形态的调查
        7.3.2 大数据产品的要素
        7.3.3 数据盒:一种大数据产品的形态
    7.4 基于数据自治开放模式的运行体系
        7.4.1 数据自治开放模式
        7.4.2 运行体系的构成和要素
        7.4.3 运行体系的法规环境及权益保护
    7.5 小结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大数据产品调研问卷内容
    附录B 大数据产品问卷调查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终末期肾病失功的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引言
第一部分 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后的临床预后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预测价值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在自体动静脉内瘘静脉新生内膜增生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外文论文3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慢性肾脏病的研究现状
    1.2 血液透析的研究现状
    1.3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研究现状
    1.4 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检索途径
    2.2 检索词
    2.3 检索时间与语言
    2.4 检索策略
    2.5 纳入标准
    2.6 排除标准
    2.7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2.8 文献的质量评价
    2.9 统计学方法
        2.9.1 敏感性分析
        2.9.2 发表偏倚
    2.10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注册结果
    3.2 文献的检索结果
    3.3 文献的基本情况
    3.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3.5 护理相关因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Meta分析结果
        3.5.1 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
        3.5.2 透析中低血压
        3.5.3 服用他汀类药物
    3.6 透析相关因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Meta分析结果
        3.6.1 AVF建立时间
        3.6.2 内瘘位置
        3.6.3 吻合方式
        3.6.4 同侧导管置入史
    3.7 患者个人因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Meta分析结果
        3.7.1 吸烟
        3.7.2 高凝状态
        3.7.3 动脉钙化
        3.7.4 年龄
        3.7.5 性别
    3.8 合并症因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Meta分析结果
        3.8.1 合并糖尿病
        3.8.2 合并高血压
        3.8.3 合并外周血管疾病
        3.8.4 合并冠状动脉疾病
4 讨论
    4.1 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4.2 透析中低血压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4.3 服用他汀类药物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4.4 AVF建立时间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4.5 患者个人因素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4.6 合并症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4.7 其他因素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4.8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清单
引言
第1章 资料管理数据库建立
    1.1 引言
    1.2 材料
    1.3 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第2章 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价值
    2.1 引言
    2.2 材料
    2.3 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深度学习在心脏超声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动静脉内瘘在慢性肾病血液透析的作用
        1.2 动脉瘤是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
        1.3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管理现状
        1.4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目前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存在的管理问题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
    4 理论基础
        4.1 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
        4.2 循证医学“6S”金字塔证据模式
    5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
    1 管理实践现状质性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访谈资料结果
        1.2.2 提炼主题
        1.3 讨论
        1.3.1 医护人员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有待改善
        1.3.2 加强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监测操作执行
        1.3.3 明确医护人员在动脉瘤患者管理中的职责,保障人力配置
        1.3.4 有必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瘦合并动脉瘤管理方案来指导临床实践
    2 管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2.1 访谈资料结果
        2.2.2 提炼主题
        2.3 讨论
        2.3.1 关注血透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及家属需求
        2.3.2 满足患者及家属需求的有效途径是健康教育
        2.4 访谈小结
    3 文献分析
        3.1 成立管理方案构建小组
        3.2 证据资源检索
        3.2.1 文献检索策略
        3.2.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3.2.3 文献的质量评价及证据等级的划分
        3.2.4 文献质量的评价过程
        3.3 结果
        3.3.1 文献的筛选流程
        3.3.2 纳入指南证据的一般情况
        3.3.3 纳入系统评价的一般情况及质量评价
        3.3.4 纳入文献研究的一般情况及质量评价
        3.4 小结
    4 构建方案
        4.1 研究方法
        4.1.1 成立构建方案研究小组
        4.1.2 明确拟解决的临床问题
        4.1.3 评审方案
        4.1.4 构建方案初稿
        4.1.5 方案修订
        4.1.6 资料分析
        4.2 结果
        4.2.1 专家的基本资料
        4.2.2 专家的权威程度
        4.2.3 专家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患者管理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4.3 讨论
        4.3.1 管理方案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4.3.2 有必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
        4.3.3 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可行性
        4.3.4 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科学性
        4.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应用研究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样本量
        2.4 研究对象及分组
        2.5 干预内容
        2.6 评价指标
        2.7 统计学处理
        2.8 质量控制
        2.9 研究遵循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医护人员层面
        3.3 患者层面
    4 讨论
        4.1 管理方案的实施对医护人员执行力的影响
        4.2 管理方案的实施对动脉瘤复查监测评估率的影响
        4.3 管理方案对动脉瘤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代偿率的影响
        4.4 管理方案对动脉瘤瘤体及血管通路安全性的影响
        4.5 管理方案对增强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5 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及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自体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6)医疗器械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4 系统设计原则和采用的技术路线
        1.4.1 系统设计原则
        1.4.2 采用的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流分析和系统设计
    2.1 主要工作流分析
        2.1.1 医疗设备的申请、审批与购置
        2.1.2 医疗设备到货验收流程
        2.1.3 设备维修管理流程
        2.1.4 医用耗材申请、审批、准入流程
        2.1.5 手术室医用耗材植入管理流程
    2.2 系统的信息设计
        2.2.1 系统组织结构设计
        2.2.2 数据库设计
        2.2.3 医疗器械管理系统体系设计流程
第三章 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的整体设计
    3.1 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开发框架设计
    3.2 设备管理系统的基础设计
        3.2.1 基础字典准备
        3.2.2 资产卡片数据整理
        3.2.3 系统基础配置
    3.3 设备管理全过程跟踪模块实施
        3.3.1 设备预算管理
        3.3.2 购置申请
        3.3.3 采购计划
        3.3.4 合同管理
        3.3.5 资产变动
        3.3.6 资产日常管理
        3.3.7 资产计提折旧
        3.3.8 资产处置
        3.3.9 资产卡片全过程跟踪
        3.3.10 资产效益分析
        3.3.11 资产报表查询
        3.3.12 微信报修小程序开发
    3.4 新旧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功能对比
    3.5 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标准及实施
        3.5.1 设计标准的制定
        3.5.2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系统功能系统特点
    3.6 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总结
第四章 医用耗材物流管理子系统的整体设计
    4.1 医用耗材物流管理子系统开发
        4.1.1 库存管理模块
        4.1.2 付款管理模块
        4.1.3 科室申领模块
        4.1.4 条形码管理模块
        4.1.5 手术室核销模块
        4.1.6 资质认证模块
        4.1.7 报表查询模块
        4.1.8 预警模块
    4.2 物流管理系统的实施
        4.2.1 基础字典准备
        4.2.2 系统基础配置
        4.2.3 期初数据初始化及数据处理
    4.3 新旧医用耗材物流管理系统对比
    4.4 医用耗材物流管理子系统设计标准及实施
        4.4.1 主要的设计标准
        4.4.2 医用耗材物流管理子系统功能特点
    4.5 医用耗材物流管理子系统开发经验
第五章 系统运行的展示
    5.1 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
    5.2 医用耗材物流管理子系统
结论与工作展望
    结论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A Guide in Support of 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汉译句式结构变通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任务描述
    (一)任务来源
    (二)任务简介
二、任务过程
    (一)译前准备
        1.译前资料准备
        2.文本特征分析
        3.翻译策略选择
    (二)翻译过程的实施
        1.初译与审校
        2.翻译问题的界定
        3.解决方案的提出
        4.改译
三、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英译汉时句式结构的改换与调整
        1.包孕法
        2.倒置法
        3.静动变通
    (二)英译汉时语句层次繁冗的解决
        1.重组法
        2.拆译法
    (三)英译汉时语言逻辑转化
        1.语言逻辑显化
        2.语言逻辑融合
    (四)英译汉时语态的转化
        1.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句
        2.被动句仍译为被动句
        3.被动句译为无主句
四、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价值
    (二)翻译实践的局限和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实证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数据来源
        1.4.2 分析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医疗保险
        2.1.2 医疗保险付费方式
        2.1.3 健康产出
        2.1.4 医疗费用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诱导需求与道德风险
        2.2.3 激励相容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对医保按人头付费评价研究的综述
        2.3.2 对医保按病种付费评价研究的综述
        2.3.3 对医保按绩效付费评价研究的综述
        2.3.4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医保付费方式影响患者健康产出与医疗费用的理论分析
    3.1 医保付费方式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
        3.1.1 付费方式影响医生行为基础理论模型
        3.1.2 模型拓展:纳入医疗服务质量
    3.2 医保付费方式对患者就诊行为的影响
    3.3 医保付费方式对健康产出与医疗费用的影响
    3.4 研究小结
第4章 天津市住院按病种付费对健康产出与医疗费用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4.1.1 改革政策
        4.1.2 病种覆盖范围
        4.1.3 病种付费标准
        4.1.4 总体实施概况
        4.1.5 研究问题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病种选择
        4.2.3 样本筛选
        4.2.4 研究指标
        4.2.5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患者基本特征
        4.3.2 按病种付费改革对医患行为的影响
        4.3.3 按病种付费改革对患者健康产出的影响
        4.3.4 按病种付费改革对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
    4.4 结果讨论
    4.5 研究小结
第5章 天津市糖尿病按人头付费对健康产出与医疗费用的影响
    5.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5.1.1 天津市糖尿病门诊特殊病(门特)政策
        5.1.2 天津市糖尿病门特按人头付费政策
        5.1.3 研究问题
    5.2 研究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筛选
        5.2.3 研究指标
        5.2.4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患者基线特征
        5.3.2 按人头付费改革对医患行为的影响
        5.3.3 按人头付费改革对糖尿病患者健康产出的影响
        5.3.4 按人头付费改革对糖尿病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
    5.4 结果讨论
    5.5 研究小结
第6章 天津市丙肝按人头付费对健康产出与医疗费用的影响
    6.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6.1.1 政策背景
        6.1.2 付费标准
        6.1.3 研究问题
    6.2 研究方法
        6.2.1 模型设计
        6.2.2 数据来源
        6.2.3 参数计算
        6.2.4 研究指标
    6.3 主分析研究结果
        6.3.1 按人头付费改革对丙肝患者健康产出的影响
        6.3.2 按人头付费改革对丙肝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
        6.3.3 不同情境结果汇总
    6.4 敏感性分析结果
        6.4.1 敏感性分析一:改变基线诊断率
        6.4.2 敏感性分析二:改变基线患病率
    6.5 结果讨论
    6.6 研究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医保付费方式理论上对健康产出和医疗费用具有调节作用
        7.1.2 住院按病种付费可以显着降低医疗费用且维持健康产出
        7.1.3 慢性病按人头付费对优化疾病管理和健康产出有一定效果
    7.2 政策建议
        7.2.1 充分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
        7.2.2 加强医疗保险精细化管理
        7.2.3 提高医保付费方式复合水平
        7.2.4 逐步扩大改革覆盖范围
        7.2.5 多部门联动共同提高健康水平
    7.3 本研究创新点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天津市丙肝按人头付费试点医院数据收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我国新型抗肿瘤药物公共保障政策与药物可及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缩写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
总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基于卫生体系视角的我国新型肿瘤药物可及性问题与政策分析
    1. 引言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4. 主要发现与讨论
    5. 本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先行示范省份新型抗肿瘤药物医保政策对药物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及药物经济负担测算
    1. 引言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本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以乳腺癌为例的新型肿瘤药物医保政策受益患者群体现况分析
    1. 引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本部分小结
第四部分 以乳腺癌为例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医保政策对患者疗程经济负担及政策效应分析
    1. 引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本部分小结
全文总结
研究特色与创新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10)《波士顿环球传媒诉公共卫生部判决书》汉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Introduction
    1.1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2 The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1.3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2.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1 Lexical Features
    2.2 Syntactic Features
    2.3 Stylistic Features
3.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liminary Stage
    3.2 In-progress Stage
    3.3 Finished Stage
4.Equivalence in Meaning
    4.1 Corresponding Legal Terms
    4.2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Multiple Implications
    4.3 Sentence Restructuring
    4.4 Voice Change
5.Equivalence in Style
    5.1 Wording Consistency
    5.2 Retention of Affirmative Sentence Structure
    5.3 Retention of Case Citations
6.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四、运用ACCESS数据库建立手术登记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据资产化及运营系统研究[D]. 叶雅珍. 东华大学, 2021(01)
  • [2]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终末期肾病失功的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D]. 孔祥雷. 山东大学, 2020(04)
  • [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D]. 李格.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4]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价值[D]. 陈筱雪.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及应用研究[D]. 罗丽敏. 郑州大学, 2020(02)
  • [6]医疗器械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 肖碧波.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7]A Guide in Support of 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s汉译句式结构变通实践报告[D]. 张宏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8]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实证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朱玄. 天津大学, 2020(01)
  • [9]我国新型抗肿瘤药物公共保障政策与药物可及性评估研究[D]. 刁一凡.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6)
  • [10]《波士顿环球传媒诉公共卫生部判决书》汉译报告[D]. 骆莲.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使用ACCESS数据库建立操作注册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