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止16V240ZJ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的改进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15)在《DF4C型机车柴油机前油封漏油的原因及技术改善》文中提出DF4C型柴油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铁路干线货运柴油机车的主要车型之一,该种类型的柴油机车是在原有东风4B型机车的基础上改进而得的,该种机型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车的运用功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等。但是虽然DF4C型柴油机车具有更多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油封漏油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DF4C型柴油机车的正常使用,因此要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透彻的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DF4C型柴油机车的使用性能及效率。文章针对DF4C型机车柴油机前油封的漏洞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及探讨。
廖成钢[2](2012)在《16V240ZJD型船用柴油机的设计开发》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对将铁路用柴油机进行船用化改型设计的方法、过程及运用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论述。在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技术调研之后,确定了本项目的工作目标,是将目前在铁路上大量运用,技术成熟的240/275系列柴油机,进行船用化改造设计,并在16V240ZJD型柴油机上实现。根据前期的调研结果,确定首先将16V240ZJD柴油机改型为16V240ZC船用柴油机,作为挖泥船上的主机,用以港口疏浚工程。为了适应这一特殊船舶的应用需要,首先比较了挖泥船用柴油机与路用柴油机的基本性能和结构区别,以及路用和船用的不同习惯,然后制定了改型设计的基本方案,同时也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计算。根据这个方案,进行了起动系统、冷却系统、输出方式、支承方式等等一系列的结构改进措施。为了检验这些改造措施的合理性,与中国船级社一起,对这种新改型的16V240ZC船用柴油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试验测试,并对各项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而且和设计值进行了比较。根据目前柴油机的运用情况,可以看出,改造是成功的,也受到了客户的普遍肯定。
潘翼龙[3](2007)在《16V280型柴油机用增压器的现状和选型目标》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16V280型柴油机用增压器的现状,针对机车用增压器的运用要求,提出了目前增压器需要解决的重点和今后的选型目标,供增压器生产厂家参考。
张成[4](2006)在《16V240ZJC型柴油机大油封的改进》文中提出
徐亚明,何荣年[5](2006)在《DF4C型机车柴油机前油封漏油的原因及其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DF4C型机车16V240ZJC型柴油机前油封的结构与封油原理,从结构设计、组装工艺等方面分析了前油封漏油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和预防措施。
黄继斌[6](2005)在《16V240ZJB、C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原因与处理》文中研究表明
唐华贵[7](2003)在《16V240ZJB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文中研究指明
涂继平,李玉森[8](2002)在《16V240ZJC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文中提出针对DF4C型内燃机车中修后柴油机自由端小油封漏油问题 ,通过查找漏油原因 ,对密封盖、回油管、引射体喷嘴等进行了技术改造 ,达到了防止漏油的目的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唐华贵[9](2002)在《DF4B型机车小油封漏油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文中研究指明
张建,郭永军[10](2002)在《防止16V240ZJ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的改进措施》文中研究表明
二、防止16V240ZJ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的改进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止16V240ZJ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的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DF4C型机车柴油机前油封漏油的原因及技术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1 DF4C 型机车柴油机油封的结构与封油原理 |
1.1 前油封的结构 |
1.2 封油工作原理 |
2 造成前油封漏油的原因分析 |
2.1 结构设计的原因 |
2.1.1 密封盖油沟深度较浅,机油回流速度慢 |
2.1.2 前油封回油管与引射管位置设计不合理 |
2.2 组装工艺的原因 |
2.3 其他方面的原因 |
3 DF4C 型机车柴油机前油封的相关改进措施 |
4 结束语 |
(2)16V240ZJD型船用柴油机的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主要内容 |
1.3 挖泥船用柴油机国内外情况介绍 |
第二章 船用柴油机和路用柴油机的基本区别 |
2.1 路用与船用柴油机运行特性区别 |
2.2 路用与船用柴油机结构区别 |
2.2.1 启动方式 |
2.2.2 柴油机和被驱动机械的连接方式 |
2.2.3 支承方式 |
2.2.4 油底壳 |
2.2.5 燃油精滤器 |
2.2.6 调速器 |
2.2.7 外部系统及部件 |
第三章 应用设计 |
3.1 柴油机设计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 |
3.2 船用16V240ZC型柴油机总体设计 |
3.2.1 16V240ZC型柴油机概述 |
3.2.2 16V240ZC型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 |
第四章 柴油机固定零部件的设计 |
4.1 机体 |
4.2 曲轴箱安全孔盖 |
4.3 油底壳 |
4.4 连接箱 |
4.5 泵支承箱 |
4.6 气缸套装配 |
4.7 轴瓦 |
4.7.1 主轴瓦 |
4.7.2 止推瓦 |
4.7.3 连杆瓦 |
4.7.4 凸轮轴瓦 |
第五章 柴油机运动部件的设计 |
5.1 活塞组 |
5.2 连杆组 |
5.3 曲轴 |
5.4 凸轮轴传动机构 |
5.5 泵传动装置 |
5.5.1 泵传动装置结构 |
5.6 盘车机构 |
5.7 联轴节 |
5.8 NC67-11A型减振器 |
第六章 配气系统的设计 |
6.1 气缸盖 |
6.2 配气机构 |
6.3 凸轮轴 |
第七章 燃油系统的设计 |
7.1 系统简介 |
7.2 燃油双联油精滤器 |
7.3 喷油泵 |
7.4 喷油器 |
7.5 调压阀 |
7.6 燃油泄漏报警系统 |
第八章 冷却水系统设计 |
8.1 系统简介 |
8.2 冷却水泵 |
第九章 空气起动装置设计 |
9.1 空气起动装置原理 |
9.2 空气起动装置主要部件 |
第十章 16V240ZJD船用柴油机型式试验 |
10.1 前言 |
10.2 16V240ZC柴油机主要性能参数技术规范 |
10.3 型式试验中各单项试验 |
10.3.1 安全保护装置试验 |
10.3.2 船舶主辅机调速性能试验 |
10.3.3 最低惰转转速试验 |
10.3.4 最低工作稳定转速试验 |
10.3.5 负荷特性试验 |
10.3.6 速度特性 |
10.3.7 停缸试验 |
10.3.8 停增压器试验 |
10.3.9 机油消耗率测量 |
10.3.10 噪声测量 |
10.3.11 扭振测量 |
10.3.12 起动试验 |
10.4 耐久试验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
11.1 结论 |
11.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16V280型柴油机用增压器的现状和选型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 增压器现状 |
1.1 故障率高、可靠性差 |
1.1.1 加工质量问题 |
1.1.2 装配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 |
1.1.3 结构设计问题 |
(1) 空载时渗油。 |
(2) 高负荷时渗油。 |
1.1.4 运用维护中的问题 |
1.2 配套效率低、环境适应性差 |
2 运用要求 |
2.1 性能要求 |
2.1.1 高效率区宽广的压气机特性 |
2.1.2 足够的喘振裕量 |
2.1.3 增压器的配机效率 |
2.2 结构可靠性与运用寿命要求 |
2.2.1 轴承 |
2.2.2 气道和叶片型线 |
2.2.3 固有振动频率 |
2.2.4 运用寿命 |
3 今后的选型目标 |
3.1 简化结构 |
3.2 降低机油滤清精度和放宽油压适用范围 |
3.3 可靠性 |
3.4 性能 |
3.5 新技术的应用 |
3.6 排放的控制 |
4 结束语 |
(5)DF4C型机车柴油机前油封漏油的原因及其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前油封的结构与封油原理 |
2.1 前油封的结构 |
2.2 封油原理 |
3 漏油原因分析 |
3.1 结构设计的原因 |
(1) 密封盖油沟深度较浅, 机油回流速度慢 |
(2) 前油封回油管与引射管位置设计不合理 |
3.2 组装工艺的原因 |
3.3 其他方面的原因 |
4 改进措施 |
5 实施效果 |
(8)16V240ZJC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小油封结构 |
3 漏油原因分析 |
3.1 结构设计的原因 |
(1) 密封盖油沟深度较浅, 机油回流速度慢 |
(2) 柴油机油气分离器与机车的呼吸管在装配设计上不合理 |
(3) 回油管与引射管位置设计不合理 |
3.2 组装工艺的原因 |
3.3 其它方面的原因 |
4 改进措施 |
5 效果 |
(9)DF4B型机车小油封漏油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小油封结构和工作机理 |
3 原因分析 |
4 改进措施 |
四、防止16V240ZJ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的改进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DF4C型机车柴油机前油封漏油的原因及技术改善[J]. 刘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1)
- [2]16V240ZJD型船用柴油机的设计开发[D]. 廖成钢. 大连交通大学, 2012(05)
- [3]16V280型柴油机用增压器的现状和选型目标[J]. 潘翼龙. 内燃机车, 2007(05)
- [4]16V240ZJC型柴油机大油封的改进[J]. 张成. 内燃机车, 2006(05)
- [5]DF4C型机车柴油机前油封漏油的原因及其改进[J]. 徐亚明,何荣年.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6(04)
- [6]16V240ZJB、C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原因与处理[J]. 黄继斌. 内燃机车, 2005(06)
- [7]16V240ZJB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 唐华贵. 内燃机车, 2003(02)
- [8]16V240ZJC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 涂继平,李玉森. 铁道机车车辆, 2002(05)
- [9]DF4B型机车小油封漏油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 唐华贵.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2(09)
- [10]防止16V240ZJ型柴油机小油封漏油的改进措施[J]. 张建,郭永军. 内燃机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