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第20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1](2020)在《《菩萨戒经(本)》的研究 ——以昙无谶本和玄奘本比较研究为核心》文中研究表明菩萨戒,巴利语bodhi-satta,即大乘菩萨所修戒律。一般限指净戒(具有清净意义之戒)、善戒。戒有沙弥戒(沙弥尼戒)、学法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等。后来佛陀弟整理成戒条,经口传到文字的变迁。菩萨戒经是关于修持菩萨戒的经典,是菩萨戒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戒经最集中的代表作品是《菩萨戒本》。菩萨戒经,又叫菩萨戒本、菩萨戒本经。共有六种译本,分别为《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菩萨戒本、《菩萨善戒经》戒本、《优婆塞戒经》戒本《瑜伽师地论》戒本,《菩萨地持经》戒本。内容主要谈四十八轻戒,四十二轻戒,四十三轻戒等。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前面三个译本中,鸠摩罗什译本,唐时代已经是阙本了,所以也不是重点。至于另外两个译本,一部是北凉昙无谶翻译的,出自《菩萨地持经》,另一部为唐代玄奘翻译的,出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二者属于同本异译。本研究重点昙无谶译本,唐玄奘译本,又由昙无谶译本为主。目前学术界关于菩萨戒经(本)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珍贵历史文献日本古写本为中心的研究成果很少,仅散见于对戒律的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对昙无谶本和玄奘本为主,进行比较,并探究两译本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对《菩萨戒本》的结构内容、文本、写本等进行研究,并对《菩萨戒本》的价值、影响和地位进行分析,以期对关于《菩萨戒本》方面的研究有所补充。论文结构,除了绪论与结语外,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对《菩萨戒经》的六重戒本进行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其中着重介绍其中以《瑜伽师地论》戒本、《菩萨地持经》戒本。第二章是对《菩萨戒经》文本的考察,包括刊本、日本古写本的考察。这里主要对唐玄奘和昙无谶所译的《菩萨戒经》本的考察。刊本包括各种藏经流传的版本的研究,包括大正藏本、赵城金藏本、中华大藏经本的研究。日本古写本,唐玄奘和昙无谶所译的《菩萨戒经》本。昙无谶和玄奘所译的《菩萨戒经》的日本古写本就有金刚寺本、石山寺本、兴圣寺本、妙莲寺本,很有幸的是都保存完好。但目前能够查找到只有金刚寺本,所以昙无谶和玄奘所译《菩萨戒经》的日本古写本以金刚寺本底本进行录文来考察研究。第三章对昙无谶和玄奘二人进行同本异译的两个《菩萨戒本》进行比较,通过对二译本所出经卷、二译本的篇幅长短、二译本的用词差异进行比较,并对昙无谶、玄奘二人的所处时代背景、经历以及各自的思想宗派进行比较,分析二人所译经本存在差异的原因。第四章分析《菩萨戒经》的价值、影响和地位。研究《菩萨戒本》的价值。通过菩萨戒的求受条件、重戒与轻戒的界定以及违戒情节轻重的界限分析《菩萨戒经》的价值。其次,分析《菩萨戒经》对僧俗界的影响。最后,对《菩萨戒本》在经录中的记载分析其在经录中以及整个大藏经中的地位。
李枫[2](2019)在《《辽海书徵》校注补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毓黻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与文献学家,其所作《辽海书徵》,脱胎於《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本论文是对《辽海书徵》一书进行的校注、补正工作。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对《辽海书徵》的校注、补正。首先,完成《辽海书徵》的校勘工作,以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东北大学文科研究所1942年石印本为底本,以《东北文史丛书》编1委员会点校、渖阳古旧书店1983年出版的《奉天通志·艺文志》的书徵部分作为对校本,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版本,校对力求全面、细致。其次,由於金氏在着录各书时,对版本、作者以及内容等的介绍相对简略,且很多资讯随时间流逝至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会导致不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无从下手之弊,因此本文另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辽海书徵》的注释、补正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辽海书徵》着录、徵引书目的版本存续、作者生平、以及金氏未录之其他书目的记载情况,进行注释、补正。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探讨了《辽海书徵》对《奉天通志·艺文志》书徵部分的增补、订正与因袭进而讨论了《辽海书徵》在文献学领域的价值。
操宏均[3](2017)在《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预防进路——以新型政商关系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商关系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的运行状况。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现状折射出现有政商关系处于非健康状态,这既与当前大力倡导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格格不入,也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民营经济必须走出以往主要通过以"傍官"为主的发展模式,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契机,综合运用民营企业家、官方和社会三方力量,从观念、制度与实践等方面多管齐下,进而有效预防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
赵佩娟[4](2018)在《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是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期,一方面,古代文化摇摇欲坠,另一方面,西方文明扑面而来。整理传统和吸收新知成为民国文化界并行的两股风潮,工具书作为对知识进行整理序化的工具,在民国时期迅速发展。本文围绕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特点、出版动机、出版生态、出版舆论四个方面展开,探讨由古代工具书发展而来的民国工具书的变化,在这一转变中西方文明蓝本的传入发挥的作用,工具书编纂者、出版者和读者在工具书出版生态中扮演的角色。基于知识社会史视角的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考察,可以看到编纂者、民营出版机构、政府、学术机关、读者各方的力量相互交织,共同推进民国时期知识管理的进程。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研究源起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并对关键概念进行说明。第二章为时间脉络梳理部分,说明历史变迁中的工具书出版情况,重点讨论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发展变化。第三章为出版动因部分,论述由需求引起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大量出版的现象。第四章为生产图景部分,从编纂者角度阐述工具书的生产状态。第五章为话语互动部分,展现工具书出版后编纂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话语互动。本文按上述思路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行为,这种出版行为受西方文明影响,并且由特定的社会语境决定。
赵婧[5](2016)在《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文中认为乔治·艾略特将小说创作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方式。通过小说,她对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英格兰民众日常生活历史进行编撰,将19世纪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发展成果运用于小说创作,形成独特的历史—现实主义风格。小说的广泛传播和接受使其蕴含的社会历史思想影响了维多利亚全盛时期大批读者,作用于社会转型中的英格兰共同体建构。本论文研究乔治·艾略特小说史学意识如何影响英格兰共同体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建构,把握乔治·艾略特思想和作品创作的源动力,为进一步厘清她在维多利亚文学界的地位及其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提供参考。研究一方面从史学视角考察小说的主体人物选择、情节结构、叙述视角、人物情感书写等特征,以19世纪英国文学传统为基础,描述性分析乔治·艾略特作品中民族身份具象化的表现和对社会普遍人性的挖掘。另一方面,对乔治·艾略特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包括影响乔治·艾略特的19世纪欧洲史学意识流变、文学想象对民族共同体构建的作用。文学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社会文化语境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文学文本形态的呈现方式。本文尝试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术探索:第一,从跨学科的视角研究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英格兰共同体构建思想。乔治·艾略特小说阐释了历史主体意识、历史渐进发展和日常生活书写的新史学思想,符合19世纪时代特征,并具有时代前瞻性,为民族共同体建构提供纵深的历史视野。在小说呈现的民族共同体内部,个人与群体关系多元性的思考又反过来丰富了 19世纪英国民众日常生活史的内涵,并以通俗易读的方式再现其复杂性和矛盾性。第二,乔治·艾略特全部长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集作为整体纳入考察范围,将小说创作与书信、杂文、译着和时代背景融会贯通,归纳乔治·艾略特小说独特的史学意识和民族共同体建构思想,阐发其内在关联、思想渊源和现代性意识。第三,围绕乔治·哎略特小说所发生的相关史料、学术史和思想史为本文提供了多维研究空间,使论证不停留于理论加文本的单一阐释环境,为乔治·艾略特小说研究开创有益尝试。
赵嘉[6](2016)在《古籍版本图录研究》文中提出顾廷能先生在《明代版刻图录初编叙》中提到“自杨守敬创为《留真谱》,一书数刻,各抚其形,以便稽览,此言版本而注重於实难验也。若仅闻传本之众多而不获目睹其真面目,则诚有释氏所谓实山空返之憾也。故害影事业尤为从事目录学者当务之急。自《留真藉》问世以来,古籍版本图录诞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产生了为数众多、种类不一的古籍版本图录。学术界目前只对其中个别的几部版本图录做了简单的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划分了古籍版本图录的种类和发展阶段,但往往是参照了封其他种类目录的分类法,并没有反映出古籍版本图录的发展规律,主要原因在于对此类着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未能形成点面结合的研究系统本文充分利用华束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古籍版本图录及相关资料,搜集到出版自1901年至2014年的古籍版本图录85种。在吸收借鉴学术界多年来的版本目录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又结合文献原典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到考据出於对事实的梳理,义理源自封考据的概括,写成本文。通过对古籍版本图录百年以来发展史的概括,揭示出我国传统的版本目录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规律。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一,学术界对古籍版本图录的定义见仁见智,并不相同。本章通过梳理学界对古籍版本图录的认识过程,总结出共识,在此基础上对古籍版本图录加以定义。第二,从宏观上概括古籍版本图录的历史发展状况,对其加以分期及划分种类。第三,又特别封古籍版本图录的构成要素“图”、“录”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以体现出二者对古籍版本图录在种类上的影响。第四,通过举例说明古籍版本图录的特点及功用。第二章:初创期。第一,本章先对古籍版本图录的滥觞——《留真藉》进行重新定位,该书与《日本访书志》、《经籍访古志》是紧密联系的,本文从这一角度明晰了《日本访害志》的版本问题,同时也对《留真谱》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分析。第二,封《寒云书影》、《云间韩氏藏书目录》这两部明显带有1《明代版本图录初编叙》.《民国丛书》第5编第100册。古籍版本图录萌芽特点的目录,主要在其成书背景上进行分析,以说明其受到当时版本学发展水平的影响,还根据存世文献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判断。第三,对《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盋山书影》、《故宫善本书影初编》在这一时期较为出色的古籍版本图录,本文的侧重点则在於分析成书的过程、编目思想以及与各自所依据的传统版本目录作比较,以说明古籍版本图录独有的特点。对其中不足的分析则是为了指出其受到时代影响的局限性。第四,陶湘所编两部版本图录在编写角度和方法上与以上着作不同,封其研究有助於全面总结这一时期古籍版本图录的特点。第三章:发展时期。第一,《明代版本图录》是古籍版本图录进入发展时期的标志,但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该书的成书经遇、编目思想以及时代特点造行研究,其中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族认识。第二,《“国立中央图书馆”宋本图录》、《“国立中央图书馆”金元本图录》作为台湾学者最早编写的两部书目,在接续上一个时期版本图录特点的同时,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大陆学者所编写的版本图录存在明显不同,有些更是成为一种“基因”被日後台湾的版本图录所继承,因此对这两部图缘的研究主要在其特点形成的原因及特点自身上。第三,《中国版刻图录》是我国考证型古籍版本图录的巅峰之作,但受印数不多等各种原因的影响,造成以往的研究大都只停留在将其视为考证相网版本的权威依据。本文则从整体上将孩书在继承与发展方面的特点作为重点,特别是通过其对宋元本与明清本解题的差异比较来说明该书的不足,反映出当时版本学的发展特点。第四章:成熟期。第一,《“国立故宫博物院”宋本图录》中首次出现了不同於前两时期的新书志体型解题,成为这一时期的划分依据,本文通遇分析这一髓例的特点及与前人理输相通之处,貌明这一燮化是版本学发展的必然。第二,《宋版书特展目录》是台湾学者对《中国版刻图录》的模仿,虽有局部改良,但本收却较为集中地体现出该地区在古籍版本图录编写上所存在的一些积习,本文对此结合事实证据加以说明,用意在於规范版本目录的编写,使其健康发展。第三,《“国立故宫博物院”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是台湾地区较为出色的版本图缘录本文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说明该书是一部采用了新书志体型解题、以上一个时期版本观念为指导思想而编成版本图录,带有过渡的痕迹。第四,《清代版刻一隅》、《清代版刻图录》则是从编写方法和编目思想上都明显与前两个时代不同的版本图录,这也是古籍版本图录成熟的体现之一,本文通过两书在体例的特点以说明这一点。同时,本文还举例说明了《清代版刻图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是分不开的。第五章:日本学者所编汉文古籍版本图录研究。日本学者从事汉文古籍版本的研究由来已久,杨守敬的《留真谱》便是受到了日本学者森立之所编《留真谱》的影响。从二十世纪初至本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学者先後编写了几十部与汉文古籍相关的古籍版本图录,而其中绝大多数为日文,至今国内对此少有翻译和研究。通过对其中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版本图录进行介绍和研究能够为我们今後古籍版本图录的编写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将这一章作为我国古籍版本图录的比较、补充,将其置於我国古籍版本图录发展史之後。第一,本文在日本学者编写版本图录上的条件上与我国同时期的学术环境作比较,以说明前者拥有优越的条件。第二,在日本学者九十余年所出版的汉文古籍版本图录中遴选出考证型、赏鉴型版本图录共九种,重点在於对考证型的分析研究,以说明日本学者在当时的汉籍版本研究中所取得成就。第三,透过表象来分析日本学者所编写的汉文古籍版本图录的不足及根源,这些古籍版本图录在整体编写水平及着录对象上基本与我国发展时期的古籍版本图录大体相当。第六章:馀论。指出现今古籍版本图录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版本图录在今後的发展做出展望。总之,古籍版本图录是对传统版本目录学的继承和发展,它诞生于传统版本目录学式微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藉助於新的技术以新的形式得以存在和发展,古籍版本图录近百年的发展史也反映出我国傅统版本目录学的一些特点。本文论述的重点是古籍版本图录的特点及学术史意义,将古籍版本图录个案放在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学科学术史背景中讨论该版本目录的特点、成就和不足,从而揭示出古籍版本图录的发展规律。
周瑾锋[7](2016)在《唐宋笔记小说硏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古代小部研究领域,肇记小说历来较少受到嗣注,有限的关注集中在其史料价值上,而未能给予其独立的文学视角的研究,即大多还停留在迥逞的研究,没有从笔记小说本身的文体学或理论批评角度展开。在唐宋小说研究领域,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笔记小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唐代小说研究一直以傅奇为主流,而宋代的小说研究重点也是以括本为主的白话小说,笔记小说虚於次要地位。唐宋两代在文化上高度繁荣,在笔记小说作品的数量和品质上达到很高的水准,其中唐代是笔记小说发展的重要过渡陪段,宋代是肇记小说走向成熟、繁荣的陪段,唐宋两代的笔记小说理应成为笔记小说乃至古代小说研究的重点之一。本论文是关於唐宋笔记小说的综合性研究,关注唐宋笔记小说的多个方面,目的是为了能够弥补当前唐宋小说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这一研究可以大致了解笔记小说在唐宋时期的创作、传播、批评等情部沉,有助於我封唐宋小说发展的总体情况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也能够对笔记小说在唐宋时期小说总体格局中有一个准确定位。本论文涉及了一些笔记研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首先,关於“小说”、“笔记”、“笔记小说”等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仍然处於模糊含混的状态,有待於进一步的厘清和规范。唐宋两代作为笔记创作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笔记”或者“笔记小说”的创作和观念上有哪些继承和燮化发展也有待於作过一步的梳理。其次,本论文将涉及唐宋时期笔记体小说的多个方面,对笔记体小说的撰述背景、撰述意图、撰述方式、命名方式、目录着录等方面过行探封,以期对这一时期的笔记小说的创作、传播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三,关於小貌文体的研究,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傅奇体、话本体、章回体都己经有了专门的论着,得到了学界的承认。而“笔记体”这一称谓在学界还存在较大学议,本论文作为对唐宋笔记体小说的研究,势必要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从文体学的角度对笔记小说作一番梳理,以期对笔纪小说的体制、叙事、审美方面的特徵具备比较深入的认识。第四,本论文在输述的遇程中,不但注意到唐宋笔记小说在创作和文体规范的延续性、一致性,也兼顾到了差异性,即因唐宋雨代具体历史背景的不同,从而造成笔记小说在观念、创作方面的差异,最终导致文体上的差异。最後,本论文在材料的挖掘上,将立足於已有的材料基础,尽可能有所扩展,将以往被忽略或重视不够的材料纳入到研究的范围内,加以关注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新观点新结论。
毋燕燕[8](2015)在《《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文中认为《礼记》单篇别行研究是目前《礼记》研究领域中稍显薄弱的环节,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礼记》自汉代成书后,所收录的46篇中又有23篇从中析出单篇别行,因为这些篇目出现单篇别行的时间早晚、数量多寡以及存世情况差异较大,本文便选取《礼记》中的《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五篇单篇别行较多的篇目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学、学术史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在整理、校勘、考辨文本文献的同时,以期在学术史与思想史的视野下对《礼记》单篇别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有深刻地认识。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引言主要对《礼记》单篇别行概念进行界定,对其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作以说明。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檀弓)单篇别行研究》,通过考察历代《檀弓》单篇别行着作的类型、存佚、着录情况、内容特色,发现《檀弓》传承着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维系着儒家的伦理纲纪,为弘扬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及保障国家政治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其在《礼记》成书后仍单篇别行的主要原因。此外,从《檀弓》单篇别行文本的类型中我们看到了《檀弓》如何从儒家经典文本向文学文本、文章学范本转化的轨迹。第二章《(王制)单篇别行研究》,通过对《王制》单篇别行现象的考察,发现《王制》单篇别行多出现在清代,且与清代的政策改革密切相关,为清代政治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第三章《(月令>单篇别行研究》,通过梳理和考察历代《月令》单篇别行现象及其广泛流传的原因,发现《月令》所载的四时模式构成了华夏思想文化的根基,其时间观念不仅对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政治生活、人类的世俗生活产生深刻影响,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华夏儿女的灵魂深处,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自然法则,并集中体现了儒家对“时”的思考。第四章《<深衣>单篇别行研究》,主要是对历代《深衣》单篇别行现象及其出现原因与价值的研究,发现深衣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服饰含义之内,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尚礼重德的文化符号,成为儒者德行的象征。第五章《<投壶>单篇别行研究》,通过对《投壶》单篇别行现象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礼仪的重视,即使是休闲的游艺活动也格外强调礼法的尊卑有序。结语《<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则在前五章的研究基础上,整体论述《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突出《礼记》在学术史与思想史上的地位。两个附录“《礼记》其他诸篇单篇别行着作一览表”与“近四十年以来《礼记》研究现状”,分别梳理了《礼记》其他篇目的单篇别行情况以及近四十年以来学术界关于《礼记》研究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成果,虽为附录,却是本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李益顺[9](2014)在《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文中认为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传播是在西学东渐、西力东侵的历史格局中进行,与科学话语传播结伴而行的是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而晚晴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经历了酝酿期、萌芽期与初步形成期三个不同的阶段。其中酝酿期以传教士的格致话语传播为主,萌芽期以维新报人的格致话语传播为主,初步形成期则以辛亥报人的科学话语传播为主。从格致话语传播到科学话语传播的嬗变,就是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表征。格致话语与科学话语代表着两条不‘同的传播路径。一条是传教士格致话语传播路径,基本上沿袭明末清初传教士的“以学辅教”的宗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致”来指称Science,“科学”一词直到1905年间,《万国公报》上才开始使用“科学”词汇。传教士格致话语中的“格致”更多的是指称狭义上的科学,即自然科学,尚属“小科学”的范畴。并概述格致的本义、方法、分类、功能与精神等方面。鉴于晚清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实指中国人的自主构建,传教士只是起着一个中介与播种的作用。传教士中文报刊在格致话语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传统。一个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代表的的“《察世俗》传统”,“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科学内容很少,属于宗教期刊。另一个是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代表的“《东西洋考》传统”,以科学为主,宗教次之,类似世俗期刊。首先是“《察世俗》传统”主导,然后“《东西洋考》传统”取而代之。19世纪60年代以前,“《东西洋考》传统”一直被《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西闻见录》与《格致汇编》等传承。《中国教会新报》创刊后,两种传统共存。《万国公报》介绍了西方一些格致新闻、格致成果与格致理论,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1907年终刊后,传教士格致话语传播式微,“《察世俗》传统”回归主导。但“《东西洋考》传统”并未消亡,仍然被维新报人与辛亥报人所传承。另一条路径是中经日本的科学传播路径。维新报人与辛亥报人掀起了科学话语传播的两次高潮,具有“以学辅教”之表征。内容有区别,前者重视科学知识与科学新闻的介绍,是第一阶梯传播。后者更侧重于形而上的科学话语传播,是第二阶梯传播。并使用日文中的“科学”来指称Science。国内最早使用“科学”既非康有为,也非严复,而是《实学报》(1897年11月15日),但因未署名而难以确定身份。20世纪初“格致”与“科学”共存与混用,1905年以后,“科学”词汇才逐渐淘汰“格致”。日本成为了戊戌维新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科学话语传播的主要中介与信息来源。而日本国内的“科学”原本就有“大科学”与“小科学”两种发展趋势,但输入中国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系统之学”的“大科学”。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主要具有信息传递、科学启蒙两项功能,与当时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形成互动。一方面,科学话语传播是观念革命的助产士,也是认知图式变革的加速器,对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的地理空间与知识结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宏观的宇宙天体、中观的人事社会与微观的物质世界都逐渐纳入人们的认知范围,科学的理性精神、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逐渐被人们所内化,科学传播所催产的这种深层变革,使得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科学不再是奇技淫巧与旁门左道,而被正名,这是科学发展的外在要求。科学话语传播过程是近代科学的中国化过程,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之间碰撞与融合,并促成了中国古代科学的近代转型。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有五项特征,即信息源上的外源性、传播途径上的单向度线性传播、传播绩效上的局限性、生长周期上的短暂性、话语体系构建上的渐进性等。科学传播层面上,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声,而新文化运动是对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的传承与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二者一脉相承。
赵秉志,袁彬[10](2013)在《论中国刑事司法政策的现状及趋势——以三起典型死刑案件为切入点》文中提出经过多次政策调整,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已经被确定为当前中国的基本刑事政策,也是中国刑事司法的政策指导。从具体案件的角度看,中国刑事司法政策具有侧重从宽,限制从严的适用范围和程度,强调罪责刑均衡和宽严标准的统一的特点。促进司法标准的统一,加强死刑的司法控制,扩大非刑罚化、非监禁化,适当提高重刑犯的出狱门槛,将是未来中国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发展趋势。
二、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第20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第20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菩萨戒经(本)》的研究 ——以昙无谶本和玄奘本比较研究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
2.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三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五 论文总体构思及研究重难点 |
1.论文总体构思 |
2.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菩萨戒经》的概述与诸译本结构内容 |
一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结构内容 |
二 《菩萨善戒经》结构内容 |
三 鸠摩罗什译本《菩萨戒经》结构内容 |
四 昙无谶译本《菩萨戒经》结构内容 |
1.昙无谶个人背景 |
2.昙无谶译本《菩萨戒经》构成 |
五 玄奘译本《菩萨戒经》 |
1.玄奘个人背景 |
2.玄奘译本《菩萨戒经》结构 |
六 诸译本的特色分析 |
第二章 《菩萨戒经》译本的文本研究 |
一 昙无谶译《菩萨戒经》文本 |
1.刊本 |
2.日本古写本 |
3.刊本与日本古写本比较 |
二 玄奘译《菩萨戒经》文本 |
1.刊本 |
2.日本古写本 |
3.刊本与日本古写本的比较 |
三 特色与系谱分析 |
1.特色:日本古写本与刊本的异同发现 |
2.系谱分析 |
第三章 《菩萨戒经》昙无谶与玄奘本比较 |
一 所出的经卷不同 |
二 经文篇幅的长短不同 |
三 所用外来译词的异同 |
1.两经分别用音译词和意译词 |
2.均用意译词,但是写法不同 |
3.均用音译词,但是写法不同 |
四 形成二种译本的原因 |
1.译经者所处时代背景不同 |
2.二人所译经书的倾向性不同 |
第四章 《菩萨戒经》的价值、影响和地位 |
一 《菩萨戒经》的价值 |
二 《菩萨戒经》的影响 |
三 《菩萨戒经》的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辽海书徵》校注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方法 |
二、历史学方法 |
【凡例】 |
《辽海书徵》小引 |
《辽海书徵》卷第一 先正遗着之一 |
《辽海书徵》卷第二 先正遗着之二 |
《辽海书徵》卷第三 先正遗着之三 |
《辽海书徵》卷第四 先正遗着之四 |
《辽海书徵》卷第五 地方志乘 |
《辽海书徵》卷第六 掌故杂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4)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关键概念说明 |
1.4.1 工具书 |
1.4.2 知识社会史 |
2 时间脉络:历史变迁中的工具书出版 |
2.1 古代工具书出版概况 |
2.2 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概况 |
2.2.1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时间分布 |
2.2.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类型分布 |
2.2.3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机构分布 |
2.3 从古代工具书到民国工具书的承袭与断裂 |
3 需求逻辑:民国时期工具书大量出版的动因 |
3.1 读者的知识需求 |
3.1.1 印刷物大量生产背景下的知识管理需要 |
3.1.2 满足个人发展的知识应用需要 |
3.2 民营出版机构的商业驱动 |
3.2.1 民国时期出版工具书的民营出版机构数量统计 |
3.2.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销售情况考量 |
3.3 政府和学术机关的自我发展需求 |
3.3.1 政府编纂工具书以满足自身需要 |
3.3.2 学术机关编纂工具书以有益学术 |
4 生产生态:民国时期工具书编纂者及其工作方法 |
4.1 作为编纂者的民国知识分子 |
4.1.1 处于东西文化交汇点的民国知识分子 |
4.1.2 工具书编纂者的工作日常 |
4.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和检索方法 |
5 话语空间:民国时期工具书编纂者、出版者与读者的话语互动 |
5.1 社会对工具书的话语转变 |
5.2 编纂者与出版者对工具书的价值建构 |
5.3 读者对工具书的质疑与信任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时期出版的工具书一览表 |
致谢 |
(5)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乔治·艾略特小说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史学意识和共同体概念界定 |
一、本文使用的“共同体”概念和内涵 |
二、19世纪英国的历史编撰意识 |
三、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历史叙述意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选题意义 |
一、论文研究方法 |
二、论文研究观点和思路 |
三、论文选题意义 |
第一章 19世纪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时代必然性 |
第一节 19世纪英格兰共同体建构的社会文化语境 |
一、英格兰宗教共同体在时代多元发展中衰落 |
二、英格兰王朝共同体在与议会较量中日渐式微 |
三、时间概念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公共知识分子的民族共同体建构意识 |
一、英格兰共同体建构的文化界呼声 |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的英格兰共同体建构意图 |
第三节 乔治·艾略特小说创作脉络——以英格兰共同体构建为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乔治·艾略特小说对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主体建构 |
第一节 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历史主体意识及其史学渊源 |
一、近代新历史主体意识萌芽 |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的新历史主体意识 |
第二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历史主体:从背景到中心 |
一、“乡野村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建构 |
二、“外省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建构 |
第三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平民史观建构 |
一、对卡莱尔的英雄概念反拨 |
二、共同体的英雄:平民抑或贵族? |
三、艾略特小说平民史观的渐进性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乔治·艾略特小说对民族共同体的日常生活史建构 |
第一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人文主义信仰”建构 |
一、艾略特对孔德人性宗教的扬弃 |
二、艾略特对费尔巴哈人本哲学的传播与推进 |
三、艾略特小说中宗教文化的世俗转向 |
第二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工作福音”建构 |
一、“工作福音”的宗教伦理渊源 |
二、“工作福音”的审美功能 |
三、“工作福音”的救赎功能 |
四、“工作福音”对“机械理性”的反拨 |
第三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情感建构 |
一、“相容与共”——情感的包容性 |
二、情感联结——情感是人群的纽带 |
三、情感认知——“情感是一种知识” |
四、情感书写——“情感就是力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乔治·艾略特小说中民族共同体的异己分子史传 |
第一节 历史主体的内在矛盾性:个体与共同体 |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中个体与共同体确定性的矛盾 |
第二节 共同体“异己分子”的塑造 |
一、共同体中的特立独行——玛吉的情感焦虑 |
二、共同体的排斥——马南的自我流放 |
三、共同体记忆的缺失——蒂托的投机与毁灭 |
第三节 共同体“异己分子”的挣扎与出路 |
一、理性社会中异己分子的覆灭——情感挣扎与无助 |
二、自我流放的异己分子复归:婴孩与希望 |
三、跨越种族疆界——丹尼尔·德隆达的越界者形象塑造 |
第四节 “第二性”:英格兰共同体的“边缘化主体”与现实妥协 |
一、时代的女性声音和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女性书写 |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中女性僭越者的缺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的镜像: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异族共同体 |
第一节 15世纪佛罗伦萨的共同体建构之镜——革命的硝烟与人性的卑微 |
一、佛罗伦萨宗教共同体的瓦解 |
二、共同体的脱离和坚守 |
三、佛罗伦萨的世俗共同体建构 |
第二节 19世纪犹太共同体建构之镜——异族共同体的融合抑或共存 |
一、犹太主题选择的小说家主观意图 |
二、跨越异族共同体的努力 |
三、异族共存与大英帝国殖民扩张的矛盾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国内外乔治·艾略特研究综述 |
附录2 乔治·艾略特笔下的犹太复国主义——重读《丹尼尔·德隆达》 |
附录3 国内乔治·艾略特作品译介编年 |
附录4 国内乔治·艾略特主要研究论文编年 |
附录5 西方乔治·艾略特研究主要着作编年 |
附录6 西方乔治·艾略特研究主要博士论文编年 |
附录7 乔治·艾略特生平编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古籍版本图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古籍版本图录的定义 |
二、古籍版本图录的分类 |
三、古籍版本图录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
四、古籍版本图录的特点及功用 |
第二章 古籍版本图录的初创期(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 |
一、杨守敬《留真谱》 |
(一) 《留真谱》与《日本访书志》 |
(二) 《留真谱》的特点 |
(三) 後世对《留真谱》的评价 |
二、袁克文《寒云书影》 |
(一) 《寒云书影》在我国古籍版本图录中的地位 |
(二) 《寒云书影》着录简略及选书过少的原因 |
三、《读有用书齐古籍目录》、《云间韩氏藏书目》 |
(一) 《读有用书齐古籍目录》编者曹元忠生平介绍 |
(二) 曹元忠在版本目录学上的造诣和《笺经室所见宋元书题跋》 |
(三) 曹元忠所编韩氏藏书目的最初体例及编写时间 |
(四) 《云间韩氏藏书目》的体例特点 |
附 征订样本三种 |
四、瞿启甲《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 |
(一) 铁琴铜剑楼历代楼主及藏弆简介 |
(二)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体例的形成及特点的发展 |
(三) 《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的成书过程 |
(四) 《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的体例及特点 |
(五) 《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存在的不足 |
五、柳诒徵《盋山书影》 |
(一) 编者柳诒徵生平简介 |
(二) 《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馆刊》的特殊意义 |
(三) 《盋山书影》的体例及特点 |
(四) 《盋山书影》存在的不足 |
(五) 《盋山书影》所带来的启示 |
六、《故宫善本书影初编》 |
(一) 《故宫善本书影初编》的成书经过 |
(二) 《故宫善本书影初编》的体例及特点 |
(三) 《故宫善本书影初编》存在的不足 |
七、陶湘《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书影目录》、《涉园所见宋版书影》 |
(一) 陶湘生平及藏书、刻书活动 |
(二) 《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书影目录》的编写目的和特点 |
(三) 《涉园所见宋版书影》的体例特点与学术价值 |
(四) 《涉园所见宋版书影》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古籍版本图录的发展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
一、潘景郑、顾廷龙《明代版本图录初编》 |
(一) 编纂缘起及经过 |
(二)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与当时版本观念的变化 |
(三)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的体例及特点 |
(四)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存在的不足 |
二、昌彼得《“国立中央图书馆”宋本图录》、《“国立中央图书馆”金元本图录》 |
(一) 编目所据善本图书的由来 |
(二) 体例特点 |
(三) 《“国立中央图书馆”宋本图录》、《“国立中央图书馆”金元本图录》存在的不足 |
三、赵万里等《中国版刻图录》 |
(一) 《中国版刻图录》编写成功的原因 |
(二) 《中国版刻图录》的编写思想 |
(三) 《中国版刻图录》的体例及特点 |
(四) 《中国版刻图录》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古籍版本图录的成熟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
一、吴哲夫《“国立故宫博物院”宋本图录》 |
(一) 体例及特点 |
(二) 《“国立故宫博物院”宋本图录》存在的不足 |
二、王福寿、张月云《宋版书特展目录》 |
(一) 体例及特点 |
(二) 《宋版书特展目录》存在的不足 |
三、吴哲夫《“国立故宫博物院”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 |
(一) 体例及特点 |
(二) 《“国立故宫博物院”沈氏研易楼善本图录》存在的不足 |
四、黄裳《清代版刻一隅》黄永年及贾二强《清代版本图录》 |
(一) 赏鉴型版本图录的回归 |
(二) 《清代版刻一隅》体例及特点 |
(三) 《清代版本图录》体例及特点 |
《清代版本图录》存在的不足 |
第五章 日本学者所编汉文古籍版本图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 |
一、日本学者编写汉文古籍版本图录的条件 |
二、日本所编汉文古籍版本图录举要 考证型 |
(一) 《善本影谱》三期(第一期十辑、癸酉十辑、甲戌十辑) |
(二) 《静嘉堂宋本书影》 |
(三) 《宋本书影》 |
(四) 《十三经注疏影谱》 |
(五) 《静嘉堂文库宋元版图录》 |
三、日本所编汉文古籍版本图录举要 赏鉴型 |
(一) 《恭仁山庄善本书影》 |
(二) 《真福寺善本书影》 |
(三) 《富罔文库善本书影》 |
(四) 《图书寮宋本书影》 |
四、日本所编汉文古籍版本图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五、启示 |
第六章 余论 我国古籍版本图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 |
附录 古籍版本图录经眼录(1901-2014) |
参考文献 |
专着类 |
论文类 |
後记 |
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7)唐宋笔记小说硏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
二、已有研究之概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撰述背景 |
第一节 史家情怀与知识主义 |
一、实录与动态——史家情怀 |
二、博物与求知——知识主义 |
第二节 宗教情怀——翰迥报应、求仙长生 |
一、佛教——论迥报应 |
二、道教——求仙长生 |
三、佛道思想的传播与唐宋笔记小说 |
第三节 三教的融合与世俗化 |
一、三教的融合 |
二、三教的世俗化 |
第四节 民间宗教与信仰 |
一、鬼神精怪与命定思想 |
二、南方文化 |
第五节 商业、城市化及出版印刷的影响 |
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 |
二、出版印刷业的发展 |
第二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撰述意图 |
第一节 资治体、寓劝诫 |
一、功利主义文艺观之影响 |
二、时代变迁之要求 |
三、箴规与辅教 |
第二节 广见闻、补史阙 |
一、广见闻 |
二、补史阙 |
第三节 资谈笑、助谐谑 |
一、笑话、谐谑与娱乐 |
二、剧谈与娱乐 |
三、滋味与娱业 |
第四节 其他意国及宋人的新燮 |
第三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与命名 |
第一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 |
一、笔记小说的着述方式 |
二、笔记小说的取材方式 |
三、唐宋笔记小说的成书方式 |
第二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命名 |
一、唐宋笔记小说命名基本情况 |
二、唐宋笔记小说小说命名的理论内涵 |
第四章 唐宋笔记小说的文体特徵 |
第一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体制特徵 |
一、标题 |
二、分类 |
第二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叙事特徵 |
一、叙事与虚构 |
二、从口传到书面 |
三、程式化与类型化 |
第三节 唐宋笔记小说的审美特徵 |
一、体制风貌与审美 |
二、撰述状态与审美 |
三、案头与审美 |
余论 |
附录一:唐宋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格局及其成因 |
第一节 官方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 |
一、《隋书·经籍志》与《旧唐书·经籍志》的着录情况 |
二、《崇文总目》与《新唐书·艺文志》的着录情况 |
第二节 私家目录的笔记小说着录 |
一、《郡齐读书志》的着录情况 |
二、《直齐书录解题》的着录情况 |
第三节 笔记小说着录格局形成的原因 |
一、四部分类法与笔记小说之着录 |
二、笔记小说的特点及其与四部之关系 |
附录二:唐宋笔记小说序跋辑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
後记 |
(8)《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单篇别行——《礼记》研究的另一维度 |
一、《礼记》单篇别行的界定与研究现状 |
二、《礼记》单篇别行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植弓》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檀弓》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鉴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鉴赏兼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三、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第二节 《檀弓》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鉴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鉴赏兼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三、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第三节 《檀弓》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檀弓》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檀弓》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二章 《王制》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王制》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阐释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第二节 《王制》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阐释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第三节 《王制》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王制》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王制》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三章 《月令》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月令》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三、以《月令》物候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概述 |
四、“月令体”着作概述 |
第二节 《月令》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三、以《月令》物候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举要 |
四、“月令体”着作举要 |
第三节 《月令》单篇别行原因与价值 |
一、《月令》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月令》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四章 《深衣》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深衣》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三、以“深衣”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概述 |
第二节 《深衣》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释经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三、以“深衣”为吟咏对象文学作品举要 |
第三节 《深衣》单篇别行的原因及价值 |
一、《深衣》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深衣》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第五章 《投壶》单篇别行研究 |
第一节 《投壶》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一、研究性单篇别行着作概述 |
二、以“投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概述 |
第二节 《投壶》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一、考证性单篇别行着作举要 |
二、以“投壶”为吟咏对象的文学作品举要 |
第三节 《投壶》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投壶》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投壶》单篇别行的价值 |
小结 |
结语:《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与价值 |
一、《礼记》单篇别行的原因 |
二、《礼记》单篇别行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礼记》其他诸篇单篇别行着作一览表 |
附录二:近四十年《礼记》研究现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缘起 |
二、概念与说明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框架与方法 |
五、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体系酝酿期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
第一节 晚清传教士中文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
一、传教士报人的创刊活动概述 |
二、格致话语传播的宗旨 |
三、格致话语的传播者 |
四、格致话语传播的体例与内容 |
第二节 晚清传教士中文期刊中的格致观念 |
一、格致概念的阐述 |
二、格致分类的认知 |
三、格致功能的体认 |
四、格致方法与格致教育的阐述 |
五、格致文化观的探讨 |
六、格致与迷信及其他 |
第二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萌芽期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
第一节 戊戌维新时期创刊及其宗旨 |
一、维新报人自主创刊活动 |
二、格致话语传播的宗旨 |
第二节 萌芽期期刊格致话语传播的栏目与内容 |
一、《时务报》与《知新报》的栏目与内容 |
二、《湘学新报》与《实学报》中的栏目与内容 |
三、“另类期刊”中的栏目与内容 |
四、其他地方期刊的栏目与内容 |
第三节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萌芽期期刊中的格致思辩 |
一、维新报人格致思辩的思想资源 |
二、“科学”出现与格致概念及分类 |
三、“富强之基,本诸格致” |
四、“黜伪崇真”与格致文化观 |
第三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期期刊中的科学话语分析 |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的背景与创办 |
一、辛亥报人传播科学话语的背景 |
二、辛亥报人的创刊活动 |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科学话语传播的宗旨、体例与内容 |
一、科技期刊的宗旨、体例与内容 |
二、以“科学”栏目为中心 |
三、以“格致”栏目为中心 |
四、《新民丛报》的科学栏目及其内容 |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
一、科学话语传播催生观念革命 |
二、科学话语传播推进认知图式变革 |
第四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期期刊中的科学认知 |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中的科学观念 |
一、从“格致”到“科学” |
二、辛亥报人的科学分类说 |
三、辛亥报人的科学功能认知 |
四、辛亥报人的科学方法论 |
五、辛亥报人的科学精神说 |
第二节 《新民丛报》中的科学诉求 |
一、《新民丛报》对科学本质及分类的认知 |
二、《新民丛报》对科学功能与科学方法的阐述 |
三、《新民丛报》对科学文化与科学伦理的探讨 |
四、《新民丛报》科学话语传播的特征 |
第三节 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观念刍议 |
一、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文化观 |
二、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教育观 |
三、“科学为工艺所从出” |
四、科学是改良社会的利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中国刑事司法政策的现状及趋势——以三起典型死刑案件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一、前言 |
二、中国刑事司法政策的演变脉络与基本内涵 |
(一)中国刑事司法政策的演变脉络 |
(二)中国刑事司法政策的基本内涵 |
1.从严的司法内涵 |
第一,从严之“严”主要指的是处罚严厉。 |
第二,从“严”的基础是严重的案件性质和情节。 |
第三,从“严”是要从重处罚。 |
2.从宽的司法内涵 |
第一,“该宽则宽”针对的是性质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 |
第二,“严中有宽”针对的是具有从宽情节的严重犯罪。 |
第三,从“宽”的方式包括定罪、量刑和执行从宽。 |
3.宽严“相济”的司法内涵 |
第一,“宽以济严”。 |
第二,“严以济宽”。 |
第三,“宽严互济”。 |
三、中国刑事司法政策的适用特点 |
(一)从宽是中国刑事司法政策的主导 |
第一,十分强调“严中有宽”,注重从宽情节在严重犯罪案件(尤其是死刑案件)中的运用。 |
第二,积极贯彻“该宽则宽”,加大了对轻微犯罪案件的从宽处理。 |
(二)从严的范围和程度受到更多限制 |
第一,对从严的适用范围作了更明确的限制。 |
第二,对从严的适用上限有所限制。 |
(三)宽严“相济”强调罪责刑的均衡性和宽严标准的一致性 |
第一,强调罪责刑的均衡性。 |
第二,注重宽严标准的一致性。 |
四、中国刑事司法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一)强化“宽严有度”,促进刑事司法标准的统一 |
第一,强化宽严标准的刑事司法解释。 |
第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 |
第三,研究制定统一、科学的刑事司法量刑指南。 |
(二)深化“严中有宽”,加强死刑的司法控制 |
第一,严格死刑适用的总体标准。 |
第二,严格死刑适用的罪种标准,逐步冻结非暴力犯罪的死刑。 |
第三,严格死刑适用的具体标准。 |
第四,充分发挥死刑缓制度的功能。 |
(三)贯彻“该宽则宽”,扩大非刑罚化、非监禁化 |
第一,扩大运用非刑罚处理方法。 |
第二,扩大单处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加大罚金刑的执行力度。 |
第三,提高缓刑适用率。 |
第四,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建立与非监禁化措施相适应的社会防控机制。 |
(四)坚持“当严则严”,适当提高重刑犯的出狱门槛 |
第一,严格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的适用。 |
第二,严格重刑犯的减刑适用。 |
第三,适当控制重刑犯的假释。 |
五、结语 |
四、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第20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菩萨戒经(本)》的研究 ——以昙无谶本和玄奘本比较研究为核心[D]. 徐鹏.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辽海书徵》校注补正[D]. 李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预防进路——以新型政商关系为视角[J]. 操宏均. 刑法论丛, 2017(04)
- [4]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D]. 赵佩娟. 武汉大学, 2018(12)
- [5]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D]. 赵婧.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6]古籍版本图录研究[D]. 赵嘉.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唐宋笔记小说硏究[D]. 周瑾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8]《礼记》单篇别行研究 ——以《檀弓》《王制》《月令》《深衣》《投壶》为中心考察[D]. 毋燕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9]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D]. 李益顺.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10]论中国刑事司法政策的现状及趋势——以三起典型死刑案件为切入点[J]. 赵秉志,袁彬. 刑法论丛,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