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达球市长在市审计局调研时强调 加强审计监督 促进玉林经济健康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峰[1](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田泽鹏[2](2018)在《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管理研究 ——以G市河涌治理情况审计为例》文中提出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下简称政策跟踪审计)是我国自2014年8月开始启动的全国范围内对我国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的审计项目。在我国的政策跟踪审计中,现有的审计管理模式由于存在缺乏对后续跟踪阶段的关注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审计全覆盖和国家治理的要求,并且我国目前的审计力量相对不足,所以通过相对完善的审计管理来提高审计效率极为关键。通过对政策跟踪审计项目审计管理的创新和改善,可以有效统筹整合审计资源,提高政策跟踪审计项目的审计效率,满足审计全覆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对政策跟踪审计的发展和特点、审计管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发现政策跟踪审计较之其他审计项目类型在管理中需要更具政策性视角,在资源配置中需要更加合理以应对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并且应当更加注重后续跟踪阶段的管理工作。之后本文阐述了运用和谐管理理论分析审计管理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了审计管理创新需要遵循的原则,然后对审计管理的目标进行了调整,对审计管理创新的重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按照和谐管理理论对比政策跟踪审计项目的审计管理现状,运用和则与谐则机制构建了审计管理框架的内容。最后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按照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后续跟踪四个阶段对G市河涌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发现在不同阶段的审计管理中存在不同的问题,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发现在我国政策跟踪审计的审计管理中,审计计划阶段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编制不够具体;审计实施阶段审计重点容易出现偏差并且审计力量相对不足;审计报告阶段审计结果公布不到位并且未能及时关注审计整改;在后续跟踪阶段制度设计不够全面等。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在审计计划阶段对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实施专人负责制度;在审计实施阶段要加强审计调查工作并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审计报告阶段要完善审计结果公布制度并且及时跟踪审计整改情况;在后续跟踪阶段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庞基展[3](2018)在《对口支援与民族地区政策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口支援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不仅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推动了民族地区的政策创新。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探究“对口支援如何促进民族地区政策创新”的问题,分析了对口支援对民族地区政策创新的作用机理。论文从“政策思想支援”和“创新资源支援”两个维度构建对口支援形式下民族地区政策创新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对口支援形式下民族地区政策创新的6种模式,分别是调研革新、对口跟进、学习效仿、考察动员、移植调适、吸纳整合。对口支援主要有人才支援、经济技术支援、国家专项支援3种形式。运用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来分析对口支援中民族地区政策创新的案例,研究发现:在人才支援形式下,支援者能够给民族地区带去政策创新的思想,民族地区政策创新表现出调研革新、对口跟进、学习效仿3种模式;在经济技术支援形式下,支援方在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促进了政策创新资源向民族地区转移,改变了民族地区的政策创新资源状况,具有考察动员、移植调适、吸纳整合3种模式;在国家专项支援形式下,支援方主要是依据国家分配的具体任务在民族地区开展政策创新,具有考察动员和移植调适2种模式;对口支援机制一方面为民族地区提供了政策创新思想支援,使民族地区政策创新除了受援地自身的启发外,还可以学习支援方和第三方的政策经验;另一方面,对口支援为民族地区提供了创新资源支援,增加了政策创新的可用资源,这两方面的影响均能推动民族地区政策创新的实现;支援人才的能力素质、支援方既有政策经验、区域间学习交流网络和民族地区的财政能力是民族地区政策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发挥对口支援在民族地区政策创新中的作用,论文从政策创新的思想和资源两个角度提出了完善对口支援机制的政策建议:一是完善人才支援工作机制;二是提高经济技术支持力度。
翁天宇[4](2017)在《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比较研究 ——以北京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而高科技园区作为聚集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实现人才、技术和空间有效结合的重点载体平台,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因此,通过园区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去调整科技创新速度、方向、规模越来越多的被各国政府所使用。而园区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建设,受多种要素共同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区域间的高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政策即有共性,也有差异。我国的高科技园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四十年的蓬勃发展发展,我国在园区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的有益经验,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有力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绝大多数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似乎没有形成硅谷那样的良好的创新氛围的生态系统,“中国式缺陷”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科技产出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园区规划不科学等多个方面。而作为政府主导型的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建设,更需要积极发挥政府政策在科技创新中的促进作用。因此,无论是学界还是政府,均提出加强园区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的发展思路。我国学者对园区的科技创新政策展开过诸多研究,学者较多关注园区科技创新政策的作用,但较少立足于政策产生的特定区域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本身,研究缺乏针对性。其次,研究方法视角相对单一,政府驱动科技创新的成功案例很多,但是学界很少有通过过案例的对比分析对园区科技创新政策进行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科技创新理论、高科技产业群聚理论以及政策工具理论的相关原理,通过对北京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两个高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促进政策的梳理,从政策资源、政策工具和政策服务三个维度展开比较分析框架。在多维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两地科技创新政策在资源配置、工具使用和服务方式上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提炼差异和共性中的有益经验以供借鉴学习,而针对共性和差异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改进建议。
帅全锋[5](2017)在《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党带领人民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的结果。当然,这其中凝结了一大批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心血和汗水。然而,在这个特殊的群体当中,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因贪腐问题受到严肃查处。从他们的违纪违法事实来看,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就是其廉政道德出现了瑕疵,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及个人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特别强调要着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其在从政、用权、修身、齐家方面的廉洁品质。在此背景下,开展对我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研究正当其时。本论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以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领导干部廉政道德水平的现实路径。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推动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但落后的思想文化侵蚀,廉政道德制度化建设不足,廉政道德监督效果不佳以及自身廉洁修养不够等等,仍然是导致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工作的进程。为此,本文通过简要梳理我国古代和西方有关廉政道德建设的思想渊源,并在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廉政建设思想理论的基础之上,参考国外如美国、芬兰、英国、新加坡、越南的实践做法,进而提出我国当代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实现途径。即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发挥廉政道德文化功能、构建廉政道德考评体系等“五位一体”运行模式,并使之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努力构筑起一套较为完整的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体系。总之,本论文通过理论与实践、内因与外因、宏观与微观等多个维度深入研究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以更好地探寻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的信念规范建设、制度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旨在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新颖的视角,从而进一步丰富公民思想道德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
苏媛媛[6](2017)在《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文中认为本文以文献研究和田野工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社会动员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农民上楼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社会动员在农村社会仍然发挥着效力,是共产党执行公共政策所依附的重要手段。尽管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仍然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动员发生了若干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社会动员中科学话语的使用、市场力量的直接参与和对各方利益的重视与调节。社会动员已经从党和政府发动和实施、主要由党和政府的分支机构参与动员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民上楼的推进离不开国家科层制的运作,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社会动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动员一旦进入实践环节,参与动员的主体即变得多元化。市场力量的壮大使它成为党和政府认可的社会动员主体,在农民上楼中资本以强势姿态下乡参与农村建设,直接参与了社会动员。同时,本土内生的市场力量也在不断引导着社会动员舆论的转变。乡土社会中的精英人士、权威人物都在有意无意间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社会动员。多元主体在社会动员中的和谐共存是建立在利益共享基础上的,在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中各行为主体通过农民上楼都力图实现自身的利益。社会动员是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各种资源发动群众的过程。在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中,动员手段既包括党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科学话语建构,也包括经济利益诱导、经济资源调配、组织资源协调和重组,还包括利用乡土社会的关系开展情理动员。同时,适当的体制压力和任务分配也被应用于动员之中。此外,在开展动员的过程中,动员主体建设性地采取典型宣传、参观引导、制定响亮的口号等直观的方式开展动员。社会动员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首先由党和政府自上而下发动,但作为动员对象的农民并不是被动的参与者,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做出积极的回应,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动员做出反馈,以自己的姿态来讨价还价保障自己的最大利益。同时,国家的稽查机制、媒体的社会反馈等都使得社会动员过程成为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权力是社会动员的引擎,它在农民上楼中作用的发挥与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中的项目制运作和科层运动化趋向密不可分。农民上楼本身就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作为国家自上而下推进的项目运作,它需要对体制内进行广泛的动员,同时要落实到基层,也离不开对农民的社会动员以使其接受外部资源带来的社会变迁。其次,农民上楼具有运动式治理的特征,但又依赖科层制来实现,因此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表现出科层运动化的趋向。
冯艳伟[7](2015)在《“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以及省、市各级道德模范评选工作的开展,全国上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道德模范,他们的事迹感染并带动着大众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然而,道德模范评选出来之后,对于道德模范群体的关注不应只停留在赞美上,应在全社会提倡礼遇和帮扶道德模范的风尚。这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及行善得福、德得一致的社会伦理要求,也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关键所在。基于此,中央和部分地方各级文明办制定了一批帮扶和礼遇道德模范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在此方面,“沧州好人”后援会作为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成功探索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成立“沧州好人”后援会,是政府部门将帮扶道德模范工作以扶持非营利组织运作的方式进行开展的一种尝试,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示范性的意义。自2007年成立以来,“沧州好人”后援会工作逐步发展走向规范,组织运行日益平稳,帮扶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不仅使得接受帮扶的道德模范获益,还在全社会弘扬了“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尚,使得“争当好人、争做奉献”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以“沧州好人”后援会为样本,总结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经验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可行性建议,能够为“沧州好人”后援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也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帮扶道德模范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本文梳理了当前“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积极意义。通过研究“沧州好人”后援会的客观情况和其工作创新,对“沧州好人”帮扶工作如何深入拓展进行了探索。根据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科学运行的基本要求和当前工作现状,梳理总结当前“沧州好人”帮扶工作在帮扶制度、帮扶范围、资金来源、人员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理论,就发展“沧州好人”帮扶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是建章立制,规范对道德模范的帮扶和礼遇;二是进一步拓宽帮扶范围;三是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四是设置专职工作人员;五是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监督管理。
黄文胜[8](2014)在《基于PED范式的改革新区制度创新效应评价研究 ——以深圳光明新区为例》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对国内高新区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综述,对目前我国改革新区管理体制的优劣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设计建立了全新的改革新区制度创新效应PED评价范式,并依托AHP层次分析理论、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改革新区制度创新效应评价体系具体实施步骤进行了阐述。最后,论文以深圳光明新区为例,对基于PED范式的改革新区制度创新效应评价效果进行了实证。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深圳光明新区管理模式取得的经验及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提出了改进建议。整体来说,本文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了探索:首先,对我国改革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其次,对我国改革新区大部制管理体制运行效果及创新效应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第三,建立全新的改革新区制度创新效应PED评价范式;第四,建立了依托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改革新区制度创新落实方案;第五,采用该评价模型对深圳光明新区管理体制创新效应进行了实证评价,并对深圳光明新区管理体制创新与优化给出了建议。尽管本文做出了一些初步研究与分析,限于实际情况的复杂、个人能力与研究时间所限,本文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对以下几个领域做进一步完善与拓展:电子政务对管理体制创新实施路径的影响;光明新区管理体制与国内其它新区,如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管理体制的异同与借鉴;光明新区办事处体制改革优化具体实施模式与方案;“小政府、大社会”具体运营概念的深化与运营模式的拓展等等。
汪传艳[9](2014)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政府财政责任不明确、农民义务教育负担过重等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题。2005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及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等几方面入手,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此次改革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城镇化发展为背景,立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大规模问卷调研和访谈,探讨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新机制改革工作的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理顺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关系,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校日常运转、减轻了农村家庭经济负担、确保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而,此项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其中既有改革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也有机制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机制改革保障范围不全。新机制改革保障范围主要包括四项内容,许多需要正常开支的项目如代课教师工资、后勤人员工资、中心校运转资金、配套设施建设资金、债务偿还及学校维稳费用等项目都未被考虑在政策范围内,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或造成违规列支行为。(2)公用经费拨付方式不合理。我国按照学生生均人数单一的拨款方式对学校规模、学校类型、地域类型及教育政策、教育目标等影响学校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考虑不够,客观上造成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公用经费不足。其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及高寒地区学校最为严重。(3)公用经费拨付总额不足。总体上看,公用经费拨付额度仅能维持最基本的运转需要。公用经费不足的具体体现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高寒地区主要体现为取暖费不足;中部地区主要体现为日常运转资金不足;东部地区主要体现为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资金不足。(4)贫困寄宿生补助政策的实施存在地区差异,补助比例、受惠群体范围及补助方式均存在不合理之处:补助比例过大或过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部分群体因政策因素被排除在外;一次性发放现金的方式造成资金利用低效。(5)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呈现出“中部塌陷”格局。较之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的县级财政在各项目的责任分担上均承担了更多的投入责任,但经济发展水平及中央政府资助力度均赶不上其他地区,从而使得中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6)政府间的财政责任划分不合理。对具体项目而言,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对“分项目”的责任划分存在错位现象,将占义务教育经费大头的教师工资交由县级财政负担;而将不易核定、需要因校制宜的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交由省级财政负担。这种责任划分方式导致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及校舍维修改造机制成为新机制改革成效最低的两项内容。(7)“问题导向型”改革方式对社会时代背景考虑不够。“问题导向型”改革方式拘泥于解决过去体制下存在的问题,缺少对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的考虑。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学校布局及农村学生上学方式、就学地点都有了较大变化,新机制改革执行“城市”、“农村”两种不同的标准,使得部分农村学校、部分农村学生无法分享改革利益。通过上述研究,研究者认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应立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立足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建立科学、合理的拨款方式,进一步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维持运转的正常开支项目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内。
王森[10](2013)在《公民参与视角下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问题研究 ——以广西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公民参与能有十分有效地防止公共权利的滥用,能够有效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更是普通百姓实现自身权利的最基本途径。实现公民参与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民主具有重要的意义。公民参与有许多种不同形式,在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政府门户网站应运而生,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新颖的、权威性的平台。电子政务的兴起与全球信息化及政府变革相呼应,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为处于正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中国政府带来机遇。政府构建门户网站的目标是通过这个窗口向社会提供服务,使之成为政民无障碍交流互动的平台,这也顺应了公民参与形式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以公民参与为视角,讨论政府门户网站如何建设才能发挥预期的功能,促进公民访问,积极参与。在阅读了大量有关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情况文献的基础之上,确定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定位,即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结合公民参与的理论总结出在该视角下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为公民提供便捷的参与平台、提高政府治理的民主化进程:分析了影响政府门户网站发挥功能的功能因素。以广西玉林和梧州两个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为例,与国内外比较优秀的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经验,指出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在公民参与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如何提高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质量、如何促进公民有效参与可更充分发挥网站功能提出建议。
二、李达球市长在市审计局调研时强调 加强审计监督 促进玉林经济健康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达球市长在市审计局调研时强调 加强审计监督 促进玉林经济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2)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管理研究 ——以G市河涌治理情况审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审计管理 |
1.4.2 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
2.1.1 政策跟踪审计国外文献综述 |
2.1.2 政策跟踪审计国内文献综述 |
2.2 审计管理 |
2.2.1 审计管理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审计管理国内文献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3 重大政策贯彻落实跟踪审计审计管理的理论基础 |
3.1 国家治理理论 |
3.1.1 国家治理理论简介 |
3.1.2 国家治理理论内容 |
3.2 和谐管理理论 |
3.2.1 和谐管理理论简介 |
3.2.2 和谐管理理论的假设以及运行机制 |
4 我国政策跟踪审计审计管理框架——基于和谐管理理论 |
4.1 运用和谐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
4.2 运行机制中的审计管理要素 |
4.2.1 和则机制 |
4.2.2 谐则机制 |
4.2.3 和谐耦合 |
4.3 审计管理创新原则和目标调整 |
4.3.1 审计管理框架创新遵循的原则 |
4.3.2 审计管理目标的调整 |
4.3.3 审计管理创新的重点 |
4.4 审计管理框架 |
4.4.1 审计计划管理 |
4.4.2 审计实施管理 |
4.4.3 审计报告管理 |
4.4.4 后续跟踪管理 |
5 G市河涌治理情况审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
5.1 G市河涌治理审计案例介绍 |
5.1.1 G市河涌治理基本情况 |
5.1.2 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 |
5.1.3 审计调查情况 |
5.1.4 审计内容及过程 |
5.1.5 审计结论及建议 |
5.2 G市河涌治理审计管理情况 |
5.2.1 审计计划管理情况 |
5.2.2 审计实施管理情况 |
5.2.3 审计报告管理情况 |
5.2.4 后续跟踪管理情况 |
5.3 G市河涌治理审计管理出现的问题 |
5.3.1 审计计划管理的问题 |
5.3.2 审计实施管理的问题 |
5.3.3 审计报告管理的问题 |
5.3.4 后续跟踪管理的问题 |
6 对我国政策跟踪审计审计管理的建议 |
6.1 审计计划阶段 |
6.2 审计实施阶段 |
6.3 审计报告阶段 |
6.4 后续跟踪阶段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对口支援与民族地区政策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对口支援”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政策创新”的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政策学习理论 |
2.1.2 组织创新理论 |
2.2 分析框架 |
第3章 对口支援的形式 |
3.1 人才支援 |
3.1.1 政府人才支援 |
3.1.2 医疗人才支援 |
3.1.3 教育人才支援 |
3.2 经济技术支援 |
3.2.1 财政支援 |
3.2.2 产业支援 |
3.2.3 技术支援 |
3.3 国家专项支援 |
3.3.1 重大工程对口支援 |
3.3.2 自然灾害对口支援 |
3.3.3 其它突发事件对口支援 |
第4章 对口支援中民族地区政策创新的模式 |
4.1 人才支援形式下的民族地区政策创新模式 |
4.1.1 调研革新模式 |
4.1.2 对口跟进模式 |
4.1.3 学习效仿模式 |
4.2 经济技术支援形式下的民族地区政策创新模式 |
4.2.1 考察动员模式 |
4.2.2 移植调适模式 |
4.2.3 吸纳整合模式 |
4.3 国家专项支援形式下的民族地区政策创新模式 |
4.3.1 考察动员模式 |
4.3.2 移植调适模式 |
第5章 对口支援中民族地区政策创新的影响因素 |
5.1 支援人才的能力素质 |
5.2 支援方既有政策经验 |
5.3 区域间学习交流网络 |
5.4 民族地区的财政能力 |
第6章 政策建议 |
6.1 完善人才支援工作机制 |
6.1.1 加大人才的选派工作力度 |
6.1.2 培养支援人才的创新能力 |
6.1.3 重视支援人才的创新考核 |
6.1.4 健全支援人才的交流机制 |
6.2 提高经济技术支持力度 |
6.2.1 加大政策创新的资金支持 |
6.2.2 加强政策创新的技术支持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比较研究 ——以北京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 |
二、园区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 |
三、以上研究的局限以及本研究的思路 |
第三节 相关概念 |
一、高科技园区 |
二、科技创新 |
三、科技创新政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内容分析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理论与比较分析维度 |
第一节 政策与科技创新:相关理论 |
一、科技创新理论 |
二、高科技产业群聚理论 |
三、政策工具理论 |
第二节 科技创新促进政策的结构性要素 |
一、政策资源性要素 |
二、政策工具性要素 |
三、政策服务性要素 |
第三节 园区科技创新的政府促进政策比较分析维度 |
一、政策资源供给比较 |
二、政策工具供给比较 |
三、政策服务供给比较 |
第三章 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比较:案例选择 |
第一节 我国高科技园区的政策与发展历程 |
一、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现状 |
三、我国高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政策 |
第二节 北京中关村的发展概况 |
一、北京中关村的发展现状 |
二、北京中关村的科技创新促进政策 |
第三节 深圳高新区发展概况 |
一、深圳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
二、深圳高新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 |
第四章 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的比较 |
第一节 政策资源供给比较 |
一、人力资源供给比较 |
二、创新资金供给比较 |
三、科技创新载体供给比较 |
第二节 政策工具供给比较 |
一、比较资料来源与处理 |
二、政策工具供给主体比较 |
三、政策工具类型比较 |
四、政策工具应用比较 |
第三节 政策实施的服务比较 |
一、服务机构比较 |
二、服务方式比较 |
三、服务程序比较 |
第五章 比较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比较结论 |
一、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的经验 |
二、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的局限 |
第二节 建议 |
一、强化对基础研究阶段政策供给 |
二、加强政策工具的协同 |
三、建立科技创新政策配套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北京中关村 2009—2016 年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统计 |
附录二:深圳高新区 2009—2016 年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统计 |
附录三:北京中关村 2009—2016 年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工具统计 |
附录四:深圳高新区 2009—2016 年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工具统计 |
致谢 |
(5)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思想渊源 |
1.1 中国古代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1.1 儒家的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1.2 法家的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1.3 道家的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1.4 墨家的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2 西方廉政道德建设思想 |
1.2.1 德性伦理说 |
1.2.2 契约正义论 |
1.2.3 人权法治观 |
第2章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廉政建设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廉政建设思想 |
2.1.2 列宁廉政建设思想 |
2.2 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 |
2.2.1 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服务 |
2.2.2 提倡大公无私的道德精神 |
2.2.3 加强廉洁教育,注重勤俭建国 |
2.2.4 心系民主监督,推动公平正义 |
2.3 邓小平廉政建设思想 |
2.3.1 充分重视领导干部的廉洁作风建设 |
2.3.2 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
2.3.3 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两手都要抓” |
2.3.4 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工作须常抓不懈 |
2.4 江泽民廉政建设思想 |
2.4.1 领导干部须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2.4.2 领导干部须提升道德修养 |
2.4.3 反腐倡廉须坚持综合治理方针 |
2.5 胡锦涛廉政建设思想 |
2.5.1 大力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
2.5.2 模范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2.5.3 持续完善廉政制度体系建设 |
2.6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 |
2.6.1 严格执行“八项规定” |
2.6.2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
2.6.3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2.6.4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 |
第3章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实践的概况 |
3.1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
3.1.1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前提 |
3.1.2 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现实需要 |
3.1.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 |
3.1.4“以德治国”方略的题中之义 |
3.2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成效 |
3.2.1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信念教育蔚然成风 |
3.2.2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制度建设逐步健全 |
3.2.3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监督体系逐渐完善 |
3.2.4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考评工作扎实推进 |
3.3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不足 |
3.3.1 部分领导干部廉洁用权的道德信念防线尚未筑牢 |
3.3.2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制度规范体系尚未完善 |
3.3.3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监督体系效能尚未充分发挥 |
3.3.4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考评体系尚未完全确立 |
3.4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永远在路上 |
3.4.1 廉政道德建设的国内条件尚待改善 |
3.4.2 廉政道德建设的国际环境严峻复杂 |
第4章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失范与重构 |
4.1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失范及其表现 |
4.1.1 廉政道德失范的涵义 |
4.1.2 廉政道德失范的表现 |
4.2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失范的成因 |
4.2.1 落后的思想文化侵蚀 |
4.2.2 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 |
4.2.3 监督体系较为薄弱 |
4.2.4 廉洁自律意识不强 |
4.3.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失范的危害影响 |
4.3.1 对政治的危害影响 |
4.3.2 对经济的危害影响 |
4.3.3 对社会的危害影响 |
4.3.4 对文化的危害影响 |
4.3.5 对个人及家庭的危害影响 |
4.4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的重构 |
4.4.1 廉政道德重构的必要性 |
4.4.2 廉政道德重构的主要原则 |
第5章 境外开展官员廉政道德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5.1 国外开展官员廉政道德建设的实践 |
5.1.1 美国加强廉政道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
5.1.2 芬兰抓好廉政道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
5.1.3 英国推行廉政道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
5.1.4 新加坡推动廉政道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
5.1.5 越南实行廉政道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
5.2 境外开展官员廉政道德建设的启示 |
5.2.1 加强廉政价值观教育是首要前提 |
5.2.2 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是基本条件 |
5.2.3 强化廉政道德法律规制是有效路径 |
5.2.4 完善廉政道德监督体系是重要保障 |
第6章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
6.1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的总体思路 |
6.1.1 指导思想 |
6.1.2 基本原则 |
6.1.3 主要目标 |
6.2 加强领导干部廉政道德教育 |
6.2.1 发挥廉政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
6.2.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6.2.3 完善廉政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
6.3 推动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制度化建设 |
6.3.1 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制度 |
6.3.2 加快推进廉政道德立法建设 |
6.3.3 强化廉政道德失范惩戒制度 |
6.4 增强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监督体系的整体效能 |
6.4.1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核心作用 |
6.4.2 有力提升其他监督主体的重要作用 |
6.5 发挥社会主义廉政道德文化功能 |
6.5.1 社会主义廉政道德文化功能概述 |
6.5.2 加强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的自我修养 |
6.5.3 确立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的基本行为规范 |
6.6 构建领导干部廉政道德考核评价体系 |
6.6.1 领导干部廉政道德考评原则 |
6.6.2 探索构建廉政道德考评指标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上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丰峪镇:研究个案概述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社会动员的概念辨析 |
二、社会动员的相关研究 |
三、社会动员:功能主义或冲突论视角 |
第三章 动员的生成与发展 |
一、自上而下的层级动员 |
二、体制内的资源动员 |
三、信息反馈机制 |
第四章 动员的基层实践 |
一、县-乡-村的层级动员与宣传动员 |
二、基层的资源动员与利益诱导 |
三、行政动员的使用 |
四、乡村的情理动员与关系动员 |
第五章 “无形之手”的有形参与 |
一、企业介入带来的动员效果 |
二、乡村内生市场力量的非正式动员 |
三、拆迁公司的直接动员 |
第六章 农民的回应 |
一、农民的态度与考量 |
二、行为支持与变通 |
三、农民的维权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社会动员的路径依赖与时代变迁 |
二、社会动员的现实基础 |
三、未竟的城镇化,铁打的社会动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基本概念 |
1. 道德模范 |
2. 帮扶道德模范工作 |
3.“沧州好人”后援会 |
4. 非营利组织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沧州 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现状分析 |
(一)“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发展过程 |
(二)“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管理制度 |
(三)“沧州好人”后援会创新发展道德模范帮扶工作的主要做法 |
1. 探索以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帮扶道德模范 |
2. 创立重点帮扶与礼遇关爱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
3. 鼓励道德模范互帮互助 |
4. 积极拓展帮扶内容 |
5. 强化后援舆论支撑 |
(四)“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取得的成就 |
1. 开创了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帮扶道德模范的先例 |
2. 切实帮助道德模范解决了实际困难 |
3. 在社会中形成帮助和学习道德模范的良性循环 |
4. 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
二、“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 |
(一) 帮扶制度尚不完善 |
1. 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尚未形成成熟的政策环境 |
2. 缺乏对帮扶道德模范工作范围和时效的规定 |
(二) 帮扶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 |
1. 帮扶主体范围有待拓宽 |
2. 帮扶客体范围有待拓宽 |
3. 帮扶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 |
(三) 帮扶资金来源不稳定 |
1. 政府拨款匮乏 |
2. 募捐筹款有限 |
(四) 缺乏专职工作人员 |
1. 专职工作人员岗位缺失 |
2. 专职工作人员培养路径缺失 |
3. 设置专职工作人员面临的舆论压力大 |
(五) 缺乏对帮扶工作的有效监督 |
1. 我国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政策更新缓慢 |
2. 我国政府关于非营利组织监管管理的问责机制缺失 |
三、完善道德模范帮扶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
(一) 规范对道德模范的帮扶和礼遇 |
1. 政府出台制度保障 |
2. 明确各部门职责 |
3. 帮扶政策明确期限 |
(二) 拓宽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范围 |
1. 拓宽帮扶工作的主体范围 |
2. 拓宽帮扶工作的客体范围 |
3. 拓展帮扶工作的内容 |
(三) 积极拓展帮扶道德模范工作的资金来源 |
1. 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 |
2. 探索基金会管理稳固企业支持 |
3. 组织发起政府组织体系募捐 |
(四) 设置“沧州好人”后援会专职工作人员 |
(五) 加强对“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工作的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含致谢) |
(8)基于PED范式的改革新区制度创新效应评价研究 ——以深圳光明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 研究路线与论文逻辑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研究对象界定 |
2.2 制度创新理论 |
2.3 组织架构理论 |
2.4 自组织理论及其它 |
第三章 我国改革新区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
3.1 我国改革新区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
3.2 我国改革新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3.3 我国改革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与创新效应分析 |
第四章 基于PED范式的改革新区体制制度创新评价模型 |
4.1 基于PED范式的改革新区创新效应评价体系 |
4.2 基于PED范式的改革新区体制制度创新评价模型 |
第五章 深圳光明新区大部制管理体制构建及制度创新效应评价实例 |
5.1 深圳光明新区大部制管理体制的组建及其功能定位 |
5.2 深圳光明新区大部制管理体制创新效果 |
5.3 深圳光明新区大部制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
5.4 深圳光明新区管理体制制度创新效应评价实证 |
第六章 对完善光明新区大部制管理体制的建议 |
6.1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光明新区战略定位 |
6.2 新区发展重新定位 |
6.3 积极推进新区办事处管理体制优化 |
6.4 尽快解决公务员队伍状态问题 |
6.5 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 |
6.6 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
6.7 构建“小政府、大社会”运行格局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与创新性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城镇化发展给新机制改革带来新的挑战 |
1.1.2 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呼唤必须深化改革 |
1.1.3 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研究 |
1.3.2 新机制改革实施情况研究 |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农村 |
1.4.2 农村教育 |
1.4.3 机制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阶段的方法 |
1.5.2 资料分析阶段的方法 |
1.6 样本基本特征 |
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
2.1 公共财政理论 |
2.1.1 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历程 |
2.1.2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范围 |
2.1.3 有关公共财政理论的争议与共识 |
2.1.4 公共财政理论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影响 |
2.2 财政分权理论 |
2.2.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
2.2.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
2.2.3 财政分权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争议 |
2.2.4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影响 |
3.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演变 |
3.1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乡为主”的体制时期(1985-1993年) |
3.2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镇为辅”时期(1994-2000年) |
3.3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体制时期(2001-2005年) |
3.4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时期(2006年至今) |
4.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
4.1 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功能凸显 |
4.1.1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免杂费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2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3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4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免费教科书资金的分担情况 |
4.1.5 地方各级财政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分担情况 |
4.2 农村中小学校保运转水平得到提高 |
4.2.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及生均水平逐年提高 |
4.2.2 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逐年提高 |
4.3 农民义务教育负担切实减轻 |
4.3.1 收费项目和收费额度显着减少 |
4.3.2 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及补助比例显着提高 |
4.3.3 “营养餐改善计划”取得显着成效 |
4.4 “校财局管”制度促进经费管理精细化 |
4.5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得到保障 |
4.5.1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逐年提高 |
4.5.2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
4.6 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
5.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5.1 公用经费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 |
5.1.2 农村小规模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转相对困难 |
5.1.3 公用经费仍存在被挤占现象 |
5.1.4 部分地区市直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偏低 |
5.2 “免、补”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的质疑较大 |
5.2.2 贫困寄宿生补助比例、补助范围及发放方式不尽合理 |
5.2.3 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 |
5.3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1 教师工资福利整体水平偏低 |
5.3.2 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 |
5.3.3 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效果不尽理想 |
5.4 校舍维修改造机制存在的问题 |
5.4.1 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缺口较大 |
5.4.2 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 |
5.4.3 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困难 |
6.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 公共财政投入总量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需要 |
6.2 “分项目”承担主体存在错位现象 |
6.3 公用经费拨付方式缺乏科学性 |
6.4 诱致性变迁改革方式忽视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 |
6.5 教育部门的“弱经费管理权”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 |
7.2.2 以满足学校实际需求为本位,建立科学合理的拨款方式 |
7.2.3 构建“以省为主”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及“以县为主”的校舍维修机制 |
7.2.4 加强资金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公民参与视角下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问题研究 ——以广西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实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及相关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及相关实践 |
1.3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框架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概念辨析及其逻辑关系 |
1.4.1 电子政务 |
1.4.2 电子政府 |
1.4.3 政府门户网站 |
第二章 政府门户网站在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功能体现 |
2.1 公民参与理论简述 |
2.2 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定位 |
2.2.1 政务信息公开 |
2.2.2 在线办事 |
2.2.3 公众参与 |
2.3 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分析 |
2.3.1 为公民提供便捷的参与平台 |
2.3.2 提高政府治理的民主化进程 |
2.4 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 |
2.4.1 公民使用意愿 |
2.4.2 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质量 |
第三章 典型城市政府门户网站案例分析 |
3.1 国外典型城市政府门户网站个案分析 |
3.1.1 美国纽约市政府门户网站 |
3.1.2 新加坡市政府门户网站 |
3.2 我国典型城市政府门户网站个案分析 |
3.2.1 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 |
3.2.2 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 |
3.3 广西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个案分析 |
3.3.1 玉林市政府门户网站 |
3.3.2 梧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
第四章 影响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发挥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页面混乱不利于公民获取信息 |
4.1.2 所公开的政务信息不足以满足公民的知情权 |
4.1.3 网上互动存在形式主义 |
4.1.4 网民的观点不具代表性 |
4.1.5 网络安全影响公民使用意愿 |
4.2 成因分析 |
4.2.1 政府门户网站存在“形象工程” |
4.2.2 公民主体意识淡薄、参与能力有限 |
第五章 提高政府门户网站功能的对策 |
5.1 以促进公民参与为理念合理网站设计 |
5.2 加强规范政务信息公开 |
5.3 加强政民互动功能建设,健全回应机制 |
5.4 促进提高公民理性参与意愿 |
5.5 保障安全的网络参与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李达球市长在市审计局调研时强调 加强审计监督 促进玉林经济健康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管理研究 ——以G市河涌治理情况审计为例[D]. 田泽鹏. 南京审计大学, 2018(11)
- [3]对口支援与民族地区政策创新[D]. 庞基展.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4]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比较研究 ——以北京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为例[D]. 翁天宇. 深圳大学, 2017(07)
- [5]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研究[D]. 帅全锋. 河北大学, 2017(08)
- [6]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D]. 苏媛媛. 南京大学, 2017(05)
- [7]“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冯艳伟.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1)
- [8]基于PED范式的改革新区制度创新效应评价研究 ——以深圳光明新区为例[D]. 黄文胜. 天津大学, 2014(03)
- [9]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研究[D]. 汪传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10]公民参与视角下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问题研究 ——以广西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为例[D]. 王森. 广西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