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嗅觉传输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科学家在嗅觉传输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一、以科学家研究嗅觉传播技术取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田影[1](2021)在《我国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科学传播的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传播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是其中一个阶段。现有的传播要素存在着传播主体科学素质不足、传播内容安排不合理、传播渠道不完善以及受众对传播内容重视不足等问题。本研究立足科学传播的角度去审视高中阶段语文教育,论文主体内容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梳理了科学传播和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分析了高中阶段语文教育为传播途径的科学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选题意义和创新与特色。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科学传播要素的相关概念、科学传播要素的组成并确定了本研究所采用的模型。第二部分是基于科学传播四个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受众)来分析高中阶段语文教育中科学传播现实情况。首先以语文课本文章作者作为第一传播主体,并以教师作为中介传播主体分析传播主体这一要素的现状;其次,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对象,分析整理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具体传播内容;再次,以教材、多媒体应用、实践为对象分析了传播渠道。最后,分析了学生为对象研究高中阶段语文教育传播受众对科学传播内容的兴趣以及传播受众所具备的传播知识。同时,基于贝罗传播理论的模型中影响传播要素的因素对各个要素分析并评价。第三部分基于第二部分的分析,对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科学传播虽体现广泛,但是其中存在问题。首先,教师这一传播主体存在传播态度不积极、知识储备不足以及社会背景与传播内容不匹配等问题;其次,科学传播内容结构安排不合理以及内容单薄;再次是传播渠道中视觉渠道安排不合理,对于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味觉渠道不重视;最后,学生作为传播传播受众传播态度不积极,并且不具备与教材中传播内容相匹配的知识水平。第四部分基于以上问题针对性提出了要素提升的简明对策,以期高中阶段语文教育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不足以及进行了未来规划。

刘航玮[2](2021)在《基于基因组学探究绿盲蝽多食性机制》文中指出绿盲蝽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杂食性农业害虫,能对多种农作物造成巨大危害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已经对盲蝽科物种有了较多的研究,但是缺乏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限制了对盲蝽科物种的深入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组装得到了绿盲蝽基因组,这也是盲蝽科第一个参考基因组。基因组组装大小为1.02G,contig N50 785Kb,BUSCO达到96%。利用Hi C辅助组装将基因组升级到染色体级别,1016M序列可以挂载到17条染色体上。转座子占据绿盲蝽基因组65%,并且发现许多转座子近期发生爆发。同时,大量的非编码RNA也得到了鉴定。本文研究发现,绿盲蝽的嗅觉基因和消化水解酶发生扩张,这与绿盲蝽的多寄主和寄主转移密切相关。在绿盲蝽基因组中还发现大量的近期复制基因,这可能与绿盲蝽的快速适应能力相关。通过全面分析绿盲蝽以及其它半翅目物种的主要消化酶,发现PG酶在绿盲蝽显着扩张并且在唾液腺高表达,这说明PG酶在绿盲蝽的危害和取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鉴定了大量的绿盲蝽化学感受受体,发现OR发生了显着扩张和剧烈的近期复制。GST和P450CYP3亚家族显着扩张,这与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密切相关。绿盲蝽通过水平转移的方式获得了多个功能基因,包括消化细胞壁的PG基因和可以杀灭细菌的溶菌酶,这些基因的获得增强了绿盲蝽的环境适应能力。绿盲蝽基因组为研究盲蝽科进化和绿色防控盲蝽科害虫提供了巨大的数据支撑。

朱芬[3](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于洋[4](2021)在《基于高光谱和偏振成像的羊肉嫩度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嫩度是羊肉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影响着肉品的口感以及商业价值。传统羊肉嫩度检测方法效率低、破坏样品,难以满足目前肉品品质快速无损检测的需求,而基于单一光谱或图像特征信息建立的模型无法全面准确地对肉品品质进行评价,所以,寻找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高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检验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是研究热点。另外偏振图像中包含丰富的纹理信息,故偏振成像技术为肉类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因此,为探究冷鲜羊肉嫩度快速无损检测方法,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羊肉为研究对象,基于特征层信息融合方法建立了冷鲜羊肉嫩度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冷鲜羊肉嫩度的快速无损检测。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以120块冷鲜羊肉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不同贮藏天数的羊肉高光谱图像数据,依据NY/T1180-2006标准测定羊肉嫩度,提取羊肉图像反射光谱曲线,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法对原始光谱反射率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羊肉嫩度的特征波长,分别为620.23nm、761.48nm、819.48 nm,并提取了对应波长下的灰度图像。(2)对特征图像进行灰度共生矩阵(CLCM)纹理提取,分别基于特征波长信息、特征图像纹理信息以及图谱特征层融合信息建立冷鲜羊肉嫩度的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总体高于SVM预测模型,基于图谱特征层融合信息建立的BP和SVM模型预测集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527和0.7964,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7623和2.1541。(3)利用偏振成像系统采集冷鲜羊肉样本图像,利用随机筛选的90个样本建立预测模型。采用LBP算法进行纹理特征提取,经8次试验后确定最优采样像素点P和半径参数R分别为16和2,建立的BP神经网络和SVM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12和0.7641,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2.6581和2.7821。采用CLCM提取偏振图像纹理特征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和SVM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099和0.7708,RMSEC分别为2.7296和2.7569。将CLCM和LBP信息特征层进行融合形成新纹理特征,并建立BP和SVM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318和0.7932,RMSEC分别为2.5837和2.8223。对比模型预测精度发现,基于特征层融合所建立的BP、SVM预测模型验证集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00、0.7685,RMSEP分别为2.0712、1.9093,表明CLCM和LBP特征融合后的模型精度高于单一信息模型精度。综上所述,上述结果验证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和偏振成像技术在羊肉嫩度品质检测方面的有效性,为羊肉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李青[5](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李伟[6](2020)在《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本总量持续增长并带动创新,但在全国、区域和产业层面上却也同时存在人力资本投入递增与全要素生产率递减的“索洛悖论”现象。要素总量堆积无法带来创新效率的提升,对此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更注重对总量的静态分析,即通过分解人力资本结构(以受教育程度、职称水平为维度),测度不同类型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但很少考虑结构内人力资本间的相互关系,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只是被视为人才掌握的一种工具,忽略了其对人力资本结构的深度影响以及由此而变的创新效率。因此,本文引入流空间理论,借助其对信息时代新空间结构形成及运作机理的动态表述,建立信息技术冲击下的人力资本结构理论分析框架,从人力资本结构内多主体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问题。依托流空间理论及成本理论可见,信息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成本变化(集聚成本、分工成本、协作成本、知识溢出成本)引发人力资本结构变化,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本之间集聚、传导、约束、发展四个动态关系层面上,继而影响到创新。在集聚层面上,Java抓取的大数据显示,直接参与创新的人力资本(科研人才)在信息技术构建的空间内共同集聚,结成学习交流型、任务协作型、任务发布型、全民参与型、伴生反馈型等流空间组织,更加灵活地参与创新;在传导层面上,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表明,以上集聚关系及其创新成果的实现,并非仅仅依靠科研人才这一群体就能够实现,而需依赖于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作为传导创新价值的节点,任何一个人力资本节点的缺失都会制约创新效率;在约束层面上,使用Hansen门槛模型可以进一步发现,这些人力资本之间除了互为节点的关系外,还存在更为深入的内在约束关系,即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对科研、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在约束作用,只有达成一定门槛值(lninf>9.105)才能发挥出整体人力资本的创新效率;在发展层面上,理论说明结合实例分析表明,以上集聚、传导、约束三个层面关系的充分发展,将会最终促使科研人才与其他人才之间通过互动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关系,即不断模糊创新活动中专业创新者与非专业创新者、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的边界,吸引更广范围的大众人力资本参与到科研人才中来,直至实现全民创新。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有四点:第一,人力资本集聚成的流空间组织,在现实中表现出自管理与自建设模式成型、即时延时功能强化、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等显着特征。但要更好地提升这些组织的创新效率,需要由“孤岛”建设思维转向主动联结、由任务服务转向空间场景构建、由虚拟现实并行发展转向促进融合发展。第二,科研领域、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与创新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各类人力资本缺一不可。其中,科研、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人力资本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后者在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成交方面的作用要大于其对知识创新的作用。进一步的效率分析表明,科研领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在当前我国创新中具备效率,其他行业人力资本则表现出区域间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制约了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为更好传递创新价值,需要保持人力资本节点的完备性,优化我国当前人力资本结构。第三,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对科研、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存在门槛约束效应,能够制约到创新效率的发挥。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引进与培育信息人力资本,对于创新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尤其是对于西藏、青海和宁夏三省,达到信息人力资本门槛后,区域创新效率将会得到显着提升。第四,以上条件的充分实现将最终促进创新的发展,即吸引更多大众人力资本参与创新。但这种发展还应以众筹众创等特定功能的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现有平台优势打造完整众创生态、以制度与标准建设保障跨平台融入以及引入创新文化与市场激励作为前提条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如下:第一,引入流空间理论,借助其表述空间结构及运作机理的特殊视角,分析人力资本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结构的变化,着重强调结构内人力资本之间的动态关系,具体体现为集聚、传导、约束、发展四个层面;第二,将成本分析纳入流空间的理论框架,从集聚成本、分工成本、协作成本、知识溢出成本四个维度,解释流空间的成因以及由此给人力资本结构与创新带来的变化;第三,使用大数据抓取技术分析验证流空间的形态特征与集聚倾向,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门槛模型等测度人力资本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理论说明结合现实案例的方式分析人力资本主体的扩张趋势。在对创新因变量的选取上,除使用常见的论文指标,也使用专利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额等以期反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能力。

任悦[7](2020)在《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理念的盛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理解自然科学的本质日益成为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而生命科学史内容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也被广泛吸纳进入初中生物教材之中,有效发挥其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从而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促进其生物学素养水平的提升。因此,从教材环节入手分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呈现特点能帮助教师充分理解教材,从而更好的在教学中渗透生命科学史的教育。本研究以我国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与美国《科学探索者》的生物学部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从内容选择、版面编排以及对科学本质的反映三个层面建立分析维度量表,以量性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两国教材中的生命科学史内容展开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两国教材中相同科学史主题内容进行具体的案例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科学史内容选择上,两国教材中科学史的时代分布与演进类型均具一致性,并且对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群覆盖情况良好;对科学家的选择均体现为男多女少,科学家的国别分布具一定协调性。二者差异体现在,我国教材更注重对本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成就的呈现,注重将遗传学方向科学史内容注入教材,重视描述某一主题下不连续的科学发现。而美国教材无论是科学史数量还是科学家数量均多于我国教材,并且更注重将生态学和微生物科学与免疫学方向科学史内容注入教材,重视简单描述生命科学发展史上某一科学发现,更注重对女性科学家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科学家的选择与呈现。在科学史版面编排方面,两国教材均注重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能在教材的多位置、多栏目中呈现科学史内容。不同之处在于,我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的文字表达更具引导性与科学性;注重以“正文后”的课外阅读栏目呈现科学史内容。而美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有关图表更加丰富多样,注重详细题注的呈现;文字表达更加生活化,强调情景性与叙事性;注重在“正文”、“课后习题”以及“正文前”栏目中呈现科学史内容,并能通过科学事业向学生渗透职业理想教育。在反映科学本质方面,两国教材中科学史内容对三个主维度及下属各子类目的反映情况不够均衡,并且美国教材的反映情况缺乏全面性。具体来看,两国教材均在科学知识本质层面反映情况良好;我国教材更注重对科学文化本质的体现,而美国教材更加重视通过科学史反映科学过程本质方面的特征。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这一科学史主题的案例呈现方面,两国教材各具特色。总体来讲,我国教材更注重向学生传递生命科学史教育的知识价值。而美国教材的内容呈现更加具体深入,能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多方位学习目标的实现。最后分别从教材编写与教师教学两个角度提出几点建议。在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编写方面:1.扩充科学史内容,增加科学家数量;2.丰富图表选材,拓展图表功能;3.文字表达注重科学性,兼顾趣味性;4.提高科学史内容在正文与课后习题中的地位;5.注重科学史教育与职业理想教育的有机结合;6.注重反映科学本质的均衡性。在生物学教师开展生命科学史教育方面:1.加强科学史知识积累,提高教师科学本质观;2.善用科学史素材,开展生命科学史显性教学。

菅向楠[8](2020)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慢行系统提升策略研究 ——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本主义”的回归和可持续交通理论的发展,反映了当今社会提倡健康、绿色的慢行交通,对于慢行系统的开展已经是城市交通发展的热门话题。这一类全新的低碳出行形式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慢行系统发展速度飞快。在环境心理学的视角下对城市公园慢行系统进行研究,使慢行系统不再局限于城市交通的研究方向,对于探究城市公园慢行系统的环境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具备参考价值;并对城市公园关于慢行系统方面的研究有着促进与指导作用。作者利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视角,通过慢行设计,物理坏境,游人行为三个层面对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各个构成要素进行游客使用后评价,阐述公园慢行系统的创建与应用所产生的社会与环境影响。得出结果并进行相对应的提升策略研究提出优化方法。最后对南溪湿地公园进行生态保护效益评价,经济产业效益评价,社会文化效益评价的分析。本文对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研究得出结论如下:慢行设计层面:游人对于道路的功能性更为重视,游人对于公园内更加容易辨别的设施的需求,游人对休闲场所的需求,慢行空间直接安全设施的需要,服务管理维护良好;物理环境层面:游人对于优美自然环境的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公园慢行空间尺度较适宜,慢行系统具有半开阔性的空间;游人行为层面:游人在慢行空间中的行为是没有秩序的,是不确定的,慢行系统的道路网络中的游人流动行为更具方向性,但游人流动行为会相互冲突。南溪湿地公园是集防洪减灾、生态保育、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教育展示于一体的开放性综合城市湿地公园,对于其慢行系统的研究,能改善公园整体生态环境,提升公园整体景观品质,增加游人对于城市公园的美好游览感受,提升长春市文化名城的知名度。

付诗卉[9](2020)在《褐家鼠亚种及黄胸鼠犁鼻器系统感受信息素的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褐家鼠及黄胸鼠均是与人伴生且危害性极大的害鼠,是鼠害防治的重点。作为啮齿动物的它们嗅觉系统极为发达,因此化学通讯也是它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信息素就是一种由种内个体分泌到外界环境中进而影响种内其他个体机体反应的化学信号分子。啮齿动物的犁鼻器系统就是主要负责识别和处理信息素信号的。有学者基于行为学研究了信息素对于褐家鼠北京亚种、哈尔滨亚种及黄胸鼠的调控作用,这有助于从化学通讯角度出发进行鼠害防控工作,但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这三种大鼠的犁鼻器系统识别信息素信号的研究还有待进行。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采用钙成像技术探究了二庚酮、角鲨烯、MUP13以及OBP3分别对褐家鼠北京亚种、褐家鼠哈尔滨亚种及黄胸鼠犁鼻器感觉神经元的激活情况。结果表明,这三种大鼠的犁鼻器对同种信息素的感受能力存在显着差异,褐家鼠北京亚种感受能力最强,褐家鼠哈尔滨亚种次之,黄胸鼠的犁鼻器感受能力最弱。不同信息素作用于同一种动物的犁鼻器切片时,激活的犁鼻器感觉神经元数目也存在差异。接下来,为了验证上述差异在犁鼻器的下游通路中是否仍然存在,我们选择了在钙成像实验中激活犁鼻器感觉神经元比例最高的二庚酮及比例最低的MUP13作为信息素刺激信号,采用c-Fos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褐家鼠北京亚种、褐家鼠哈尔滨亚种及黄胸鼠的副嗅球与下游通路中的五个核团(BNST、PMCo、MeA、VmH、MPA)。结果表明,这三种大鼠在犁鼻器下游中副嗅球及上述五个脑区的c-Fos免疫活性表达均存在显着差异,且褐家鼠北京亚种犁鼻器的下游通路激活最为明显,褐家鼠哈尔滨亚种次之,黄胸鼠犁鼻器下游通路激活的c-Fos阳性神经元最少。另外,同一种动物中不同信息素侧重激活的下游通路也不尽相同。在褐家鼠北京亚种的副嗅球、BNST及MPA中二庚酮激活的神经元数目显着多于MUP13处理组,在褐家鼠哈尔滨亚种的副嗅球、BNST、VmH及MeA中二庚酮的激活效应显着高于MUP13组,而在黄胸鼠中BNST、PMCo及MPA对二庚酮信号的响应强度显着高于MUP13。本研究对褐家鼠北京亚种、褐家鼠哈尔滨亚种及黄胸鼠的犁鼻器系统信号识别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说明它们的犁鼻器系统分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覃丽珠[10](2020)在《蒙古族、壮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识的发展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会影响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对科学家职业的认同,以及他们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探究少数民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知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他们学科学、爱科学、未来做科学人才的意识,进而促进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为了探讨少数民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识的发展特点,进行两项研究。研究一以333名三、四年级蒙古族小学生为被试,采用科学家形象绘画测试(The Draw-A-Scientist Test,DAST)和相关调查问卷,探究三、四年级蒙古族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识的发展特点;不同年级、性别蒙古族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识的差异;蒙古族小学生对科学家的性别、年龄和民族的认识特点。结果发现,四年级蒙古族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得分高于三年级蒙古族小学生;蒙古族男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得分高于蒙古族女生;大多数三、四年级蒙古族小学生认为科学家是20岁左右或30岁左右的汉族或蒙古族的男性。研究二以1634名壮族中小学生为被试,其中,小学生有1013名,中学生有389名,高中生有232名,采用与研究一相同的DAST测试和相关调查问卷,探究壮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识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壮族中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的认识呈上升发展趋势,即一、二年级壮族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得分最低,初二、高一和高二学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得分最高,然而,小学三年级学生到初中一年级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识呈不规则的发展趋势;小学一、二、三、五、六年级、初一、高一、高二男、女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得分不存在显着差异,而小学四年级男、女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得分存在显着差异,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初二男、女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得分存在显着差异,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大多数壮族学生认为科学家是20岁左右或30岁左右的汉族或壮族的男性。研究表明,蒙古族小学生和壮族中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识普遍存在刻板印象。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把握住时期,通过阅读科学家故事、参加科学活动、环境布置创设等方式,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知的形成和完善;向中学生介绍不同领域、性别的科学家,促使他们形成多元的科学家形象认知;少数民族地区应注重建设科技馆等公共场所,供中小学生参观学习,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获取科学、准确的科学或科学家信息,从而建立多元、丰富的科学家形象。

二、以科学家研究嗅觉传播技术取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科学家研究嗅觉传播技术取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科学传播的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科学传播
        二、科学传播与教育
        三、科学传播与语文教育
        四、评价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或特色
第一章 科学传播要素
    第一节 科学传播要素的内涵
        一、“要素”概念的来源
        二、科学传播要素的定义
        三、传播要素的构成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分析模型
        一、贝罗传播模型的构成
        二、贝罗传播模型的机制
第二章 科学传播的要素现状
    第一节 传播主体
        一、研究对象
        二、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传播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传播渠道
        一、研究对象
        二、分析
        三、小结
    第四节 传播受众
        一、研究对象
        二、分析
        三、小结
第三章 科学传播的要素内涵欠缺
    第一节 传播主体
        一、态度不积极
        二、社会背景不匹配
    第二节 传播内容
        一、结构安排不合理
        二、内容单薄
    第三节 传播渠道
        一、视觉渠道安排不合理
        二、听觉、触觉和嗅觉渠道不受重视
    第四节 传播受众
        一、态度不积极
        二、知识储备不足
第四章 科学传播的要素提升
    第一节 传播主体
        一、改善传播态度
        二、营造合理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传播内容
        一、优化结构
        二、深化内容
    第三节 传播渠道
        一、注重内容与渠道的匹配
        二、注重渠道间的配合
    第四节 传播受众
        一、养成积极的态度
        二、提升传播技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基于基因组学探究绿盲蝽多食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绿盲蝽
        1.1.1 绿盲蝽简介
        1.1.2 绿盲蝽防控
    1.2 基因组学
        1.2.1 基因组学:生物科学的先行军
        1.2.2 基因组与农业
        1.2.3 农业害虫基因组
第二章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基因组测序
        2.1.3 转录组(transcriptome)测序
        2.1.4 预估基因组大小
        2.1.5 基因组组装和纠错
        2.1.6 HIC辅助基因组组装
        2.1.7 重复序列分析
        2.1.8 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
        2.1.9 非编码RNA(ncRNA)的注释
    2.2 结果分析
        2.2.1 测序数据
        2.2.2 基因组组装
        2.2.3 基因组注释
        2.2.4 重复序列分析
        2.2.5 非编码RNA分析
    2.3 本章讨论
第三章 绿盲蝽进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半翅目系统进化树和分歧时间计算
        3.1.2 绿盲蝽扩张基因家族和近期复制基因
    3.2 结果分析
        3.2.1 半翅目系统进化树和分歧时间计算
        3.2.2 绿盲蝽扩张基因家族和近期复制基因
    3.3 本章讨论
第四章 绿盲蝽消化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消化酶鉴定
        4.1.2 消化酶进化分析与表达谱
    4.2 结果分析
        4.2.1 消化酶鉴定
    4.3 本章讨论
第五章 绿盲蝽嗅觉受体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嗅觉受体鉴定
        5.1.2 进化分析和表达定量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嗅觉受体(OR)扩张与近期复制
        5.2.2 味觉受体(GR)
        5.2.3 离子型受体(IR)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解毒代谢系统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解毒基因鉴定
        6.1.2 进化分析和表达谱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谷胱甘肽转移扩张
        6.2.2 细胞色素P450 扩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绿盲蝽水平转移事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水平转移鉴定
        7.1.2 进化分析和表达量
    7.2 结果与讨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历

(3)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基于高光谱和偏振成像的羊肉嫩度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肉类品质检测研究现状
        1.2.1 传统检测方法
        1.2.2 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1.2.3 高光谱成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偏振成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高光谱数据采集
    2.1 样品的选取与制备
    2.2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
        2.2.1 试验仪器
        2.2.2 高光谱成像系统参数测定
    2.3 高光谱图像数据采集
    2.4 羊肉嫩度标量测定
        2.4.1 试验仪器
        2.4.2 标量测定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冷鲜羊肉嫩度模型建立
    3.1 高光谱图像预处理
    3.2 特征波长图像的选取
    3.3 图像特征信息提取
        3.3.1 颜色特征信息提取
        3.3.2 纹理特征信息提取
    3.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嫩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3.4.1 BP神经网络算法
        3.4.2 建立羊肉嫩度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3.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嫩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3.5.1 支持向量机算法
        3.5.2 建立羊肉嫩度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3.5.3 BP-ANN和支持向量机建模结果对比与分析
    3.6 特征光谱数据、特征光谱和特征波长图像纹理数据融合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偏振成像技术的冷鲜羊肉嫩度检测模型建立
    4.1 偏振成像系统
    4.2 偏振成像概述
    4.3 LBP图像纹理特征
    4.4 图像特征提取
        4.4.1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提取
        4.4.2 基于LBP的特征提取
        4.4.3 纹理特征的融合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创新驱动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凸显
        1.1.2 创新人才投入持续增加以及创新能力偏低并存
        1.1.3 创新人才在网络上以流空间形态聚集参与创新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流空间组织和流动空间
        1.3.2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
        1.3.3 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1.3.4 创新效率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流空间理论
        2.1.2 创新理论
        2.1.3 人力资本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产出比例失衡的“索洛悖论”
        2.2.2 传统研究对创新投入领域“索洛悖论”的解释
        2.2.3 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本与创新影响的主流研究
        2.2.4 流空间理论对人力资本及其创新活动的关注
    2.3 文献评述与本文研究方向
3 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工业时代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原始机制
        3.1.1 人力资本地理空间集聚形成创新规模效应
        3.1.2 人力资本以单一分工形式参与创新
        3.1.3 跨区域创新合作有限并面临成本约束
        3.1.4 专业科学家群体形成创新主体垄断
    3.2 信息技术冲击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变动
        3.2.1 营造新空间弥补地理集聚的成本局限
        3.2.2 细化分工提升人力资本专业化水平
        3.2.3 技术进步颠覆人力资本传统协作成本
        3.2.4 广域知识溢出促使人力资本池扩张
    3.3 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新机制
        3.3.1 集聚层面:人力资本结成流空间组织集聚创新
        3.3.2 传导层面:组织内人力资本传递创新价值
        3.3.3 约束层面:信息人力资本及设施制约组织创新效率
        3.3.4 发展层面:人力资本依托组织实现创新主体拓展
    3.4 小结
4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集聚参与创新的形态与特征
    4.1 大数据视角下创新人力资本在信息时代的集聚概况
    4.2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的现实形态
        4.2.1 学习交流型流空间
        4.2.2 任务协作型流空间
        4.2.3 任务发布型流空间
        4.2.4 全民参与型流空间
        4.2.5 伴生反馈型流空间
    4.3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的具体特征
        4.3.1 建设与管理的自动化模式成型
        4.3.2 即时与延时沟通能力明显强化
        4.3.3 线上组织与线下组织同步发展
    4.4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对创新的影响
        4.4.1 由“孤岛”建设走向主动联结
        4.4.2 由任务服务到空间场景构建
        4.4.3 由虚拟现实并行到融合发展
    4.5 小结
5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传递创新价值的功能分析
    5.1 创新传导机制中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内涵及对创新的影响
    5.2 异质性人力资本传导创新价值的实证验证
        5.2.1 近年来信息人力资本等与创新增长的趋势
        5.2.2 变量解释、数据来源和统计性描述
        5.2.3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人力资本与创新关系验证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3 异质性人力资本传导创新价值的效率分析
        5.3.1 考虑人力资本异质性的随机前沿模型建构
        5.3.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5.3.3 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的人力资本传导效率分析
        5.3.4 区分创新活动性质的人力资本创新效率分析
        5.3.5 区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创新效率分析
    5.4 小结
6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推进创新的条件约束
    6.1 信息人力资本对流空间组织及创新活动的特殊约束作用
    6.2 信息人力资本门槛约束效应的实证检验
        6.2.1 以信息人力资本为创新门槛的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2.2 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6.2.3 区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信息人力资本门槛约束作用对比
        6.2.4 基于信息基础设施的门槛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6.3 小结
7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拓展创新的演化趋势
    7.1 信息时代创新人力资本主体拓展的现实情况
        7.1.1 专业创新者与非专业者界限模糊
        7.1.2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界限模糊
        7.1.3 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界限模糊
    7.2 创新人力资本主体拓展的具体成因以及对创新的影响
        7.2.1 适宜载体构建起虚拟集聚空间
        7.2.2 多节点覆盖提升创新流动效率
        7.2.3 跨节点连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7.2.4 虚拟文化培育降低创新心理成本
    7.3 国内外以人力资本主体拓展促进创新的具体经验
        7.3.1 打造高影响力开放平台载体
        7.3.2 围绕创新阶段对接配套平台
        7.3.3 强化跨平台接入的兼容能力
        7.3.4 推进政府项目及业余者计划
    7.4 我国以人力资本主体拓展促进创新的策略选择
        7.4.1 按“多主体-阶段化”思维建设开放平台
        7.4.2 凭借现实平台优势打造完整众创生态
        7.4.3 以制度与标准化建设保障跨平台融入
        7.4.4 引创新文化与市场激励推广大众创新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础数据表
    表A-1 2003-2016 年分省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表A-2 2003-2016 年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表A-3 2003-2016 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表A-4 2003-2016 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表A-5 2003-2016 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
    表A-6 2003-2016 年金融业从业人员
    表A-7 2003-2016 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
    表A-8 2003-2016 年居民服务业从业人员
    表A-9 2003-2016 年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
    表A-10 2003-2016 年国内专利受理数量
    表A-11 2003-2016 年国内专利授权数量
    表A-12 2003-2016 年新产品产值
    表A-13 2003-2016 年技术市场成交额
附录B 计算所得数据
    表B-1 2003-2016 年人力资本存量
    表B-2 2003-2016 年企业家数量
    表B-3 2003-2016 年国外收录中国论文数量
附录C 数据采集命令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工具的制定
    三、分析单位的确定
    四、资料分析与处理
    五、信度分析
第三章 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
    一、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选择的比较与分析
    二、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版面编排的比较与分析
    三、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反映科学本质的比较与分析
第四章 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中相同生命科学史案例比较
    一、两国教材中科学史案例具体比较与分析
    二、分析结果与启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三、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慢行系统提升策略研究 ——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慢生活,当今社会发展的风潮
        1.1.2 慢运动,引领新时尚健身潮流
        1.1.3 慢休闲,人们生活的态度取向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界定
        1.3.1 城市公园
        1.3.2 慢行系统
        1.3.3 环境心理学
        1.3.4 使用后评价(POE)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城市公园慢行系统研究现状
        1.4.2 国外城市公园慢行系统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系统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城市滨水公园的概念
        2.1.2 慢行系统概念、特征及构成
    2.2 慢行系统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规范
        2.2.1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系统的设计原则
        2.2.2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系统的设计规范
    2.3 慢行主体的心理行为需求
        2.3.1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主体的心理需求
        2.3.2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主体的行为特征
    2.4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空间的构成要素
        2.4.1 城市滨水空间慢行路网
        2.4.2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景观
        2.4.3 城市滨水公园慢行设施
第3章 长春市南溪公园慢行系统使用后评价
    3.1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概况
        3.1.1 选址规模及其特点
        3.1.2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景观特点
    3.2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概况分析
        3.2.1 公园慢行系统交通组织分析
        3.2.2 公园的卫生与服务设施分析
        3.2.3 公园道路两侧植物景观分析
        3.2.4 公园慢行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3.3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调查结果及分析
        3.3.1 慢行系统设计层面调查结果
        3.3.1.1 慢行品质
        3.3.1.2 配套设施
        3.3.1.3 景点布置
        3.3.1.4 安全
        3.3.1.5 服务管理
        3.3.1.6 小结
        3.3.2 物理环境层面调查结果
        3.3.2.1 游人视觉
        3.3.2.2 心理感受
        3.3.2.3 听觉
        3.3.2.4 触觉
        3.3.2.5 嗅觉
        3.3.2.6 小结
        3.3.3 游人行为层面调查结果
        3.3.3.1 人流分析
        3.3.3.2 行为分析
        3.3.3.3 小结
        3.3.4 结论
        3.3.4.1 慢行系统设计
        3.3.4.2 物理环境
        3.3.4.3 游人行为
第4章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提升策略
    4.1 组织合理高效的慢行网络
        4.1.1 维护及更新现行道路铺装
        4.1.2 自行车道可识别性的提高
        4.1.3 组织合理的慢行交通线路
        4.1.4 打造独具特色的慢行节点
    4.2 实用健全慢行设施的构建
        4.2.1 完善的标识标志系统构建
        4.2.2 服务设施数量种类的增加
        4.2.3 增加干道上遮阳遮雨设施
        4.2.4 合理分配夜间照明的亮度
    4.3 打造舒适宜人的慢行景观
        4.3.1 增种遮阳性好的速生乔木
        4.3.2 增种有驱蚊虫效果的植被
第5章 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效益评价
    5.1 生态保护效益分析
        5.1.1 涵养水源效益
        5.1.2 保育土壤效益
        5.1.3 固碳供养效益
        5.1.4 净化环境效益
        5.1.5 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
    5.2 经济产业效益分析
        5.2.1 旅游业效益
        5.2.2 提供新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5.2.3 带动周边其他产业发展
        5.2.4 休闲产业经营效益
    5.3 社会文化效益分析
        5.3.1 丰富长春市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5.3.2 为科学研究教育提供良好教育基地
        5.3.3 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5.3.4 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褐家鼠亚种及黄胸鼠犁鼻器系统感受信息素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信息素(pheromone)的研究进展
        1.1.1 哺乳动物中信息素的来源与分类
        1.1.2 哺乳动物信息素的功能多样性
    1.2 嗅觉通讯
        1.2.1 嗅觉系统的分类
        1.2.2 嗅觉系统对信息素的识别
        1.2.3 嗅觉神经通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信息素对RNH/RNC/RT中 VSNs的激活效应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解剖大鼠的犁鼻器
        2.2.2 3%低熔点琼脂糖包埋犁鼻器
        2.2.3 制备犁鼻器组织的冠状切片
        2.2.4 钙离子指示剂孵育
        2.2.5 设置成像chamber
        2.2.6 VNO的钙成像
    2.3 数据统计
        2.3.1 细胞计数
        2.3.2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不同信息素对RNH/RNC/RT中 VSNs的激活效应
        2.4.2 二庚酮对RNH/RNC/RT中 VSNs的激活情况比较
        2.4.3 角鲨烯对RNH/RNC/RT中 VSNs的激活情况比较
        2.4.4 MUP13对RNH/RNC/RT中 VSNs的激活情况比较
        2.4.5 OBP3对RNH/RNC/RT中 VSNs的激活情况比较
        2.4.6 不同信息素对RNH中 VSNs的激活情况比较
        2.4.7 不同信息素对RNC中 VSNs的激活情况比较
        2.4.8 不同信息素对RT中 VSNs的激活情况比较
    2.5 讨论
第三章 信息素对RNH/RNC/RT中 VNO下游通路的激活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溶液
    3.2 实验方法
        3.2.1气味暴露实验
        3.2.2 通过心脏灌流获取大脑和嗅球
        3.2.3 冷冻切片大脑和嗅球材料的制备
        3.2.4 大脑和嗅球组织的冷冻切片
        3.2.5 c-Fos免疫组织化学
    3.3 数据统计
    3.4 实验结果
        3.4.1 信息素对RNH/RNC/RT中 AOB的激活
        3.4.2 信息素对RNH/RNC/RT中 BNST的激活
        3.4.3 信息素对RNH/RNC/RT中 PMCo的激活
        3.4.4 信息素对RNH/RNC/RT中 MeA的激活
        3.4.5 信息素对RNH/RNC/RT中 VmH的激活
        3.4.6 信息素对RNH/RNC/RT中 MPA的激活
        3.4.7 不同信息素对RNH的 VNO下游通路的激活
        3.4.8 不同信息素对RNC的 VNO下游通路的激活
        3.4.9 不同信息素对RT的 VNO下游通路的激活
    3.5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蒙古族、壮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识的发展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科学与科学家
        1.1 科学
        1.2 科学家
    2 形象及其类型
        2.1 形象
        2.2 形象的类型
    3 科学家形象
        3.1 文学家眼中的科学家形象
        3.2 中国主流媒体中的科学家形象
        3.3 大众杂志和电影中的女科学家形象
        3.4 中学教科书中的科学家形象
        3.4.1 美国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家形象
        3.4.2 中国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家形象
        3.5 中小学生眼中的科学家形象
        3.5.1 国外中小学生眼中的科学家形象
        3.5.2 国内中小学生眼中的科学家形象
    4 科学家形象的研究方法
        4.1 科学家形象绘画测试
        4.2 科学和科学家形象测量量表
        4.3 科学家的内在形象问卷
    5 科学家形象的理论
        5.1 社会印象形成的基础理论
        5.1.1 社会印象形成的早期理论观点
        5.1.2 社会印象形成的序列模型
        5.1.3 社会印象形成的平行模型
        5.2 社会学习理论与社会印象形成
        5.3 社会印象形成中有关刻板印象的理论
        5.3.1 性别图式理论
        5.3.2 类别化
        5.3.3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6 影响科学家形象认识的因素
        6.1 生活环境
        6.2 经历
        6.3 文化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1 研究的问题
    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1 研究一 蒙古族小学生科学家形象的认知发展特点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2.1 被试
        1.2.2 研究工具
        1.3 结果
        1.3.1 各年级蒙古族学生科学家形象的认知特点
        1.3.2 不同年级蒙古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各维度的得分
        1.3.3 不同性别蒙古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各维度的得分
        1.3.4 不同年级蒙古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性别差异
        1.3.5 不同年级蒙古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年龄差异
        1.3.6 不同年级蒙古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民族差异
        1.3.7 不同年级蒙古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性别差异
        1.3.8 不同性别蒙古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年龄差异
        1.3.9 不同性别蒙古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民族差异
        1.4 讨论
        1.5 小结
    2 研究二 壮族中小学生科学家形象的认识发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2.2.2 研究工具
        2.3 结果
        2.3.1 各年级壮族男女学生科学家形象的认识特点
        2.3.2 不同年级壮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各维度的得分
        2.3.3 不同性别壮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各维度的得分
        2.3.4 不同年级壮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性别差异
        2.3.5 不同年级壮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年龄差异
        2.3.6 不同年级壮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民族差异
        2.3.7 不同性别壮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性别差异
        2.3.8 不同性别壮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年龄差异
        2.3.9 不同性别壮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的民族差异
        2.4 讨论
        2.5 小结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 蒙古族、壮族学生科学家形象的认知发展趋势
    2 蒙古族、壮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性别的认知情况
    3 蒙古族、壮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年龄的认知情况
    4 蒙古族、壮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民族的认知情况
    5 蒙古族、壮族学生科学家形象认知的教育启示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以科学家研究嗅觉传播技术取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科学传播的要素研究[D]. 刘田影.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基因组学探究绿盲蝽多食性机制[D]. 刘航玮.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基于高光谱和偏振成像的羊肉嫩度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 于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5]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6]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D]. 李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中美初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D]. 任悦.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慢行系统提升策略研究 ——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为例[D]. 菅向楠.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9]褐家鼠亚种及黄胸鼠犁鼻器系统感受信息素的差异研究[D]. 付诗卉. 河北大学, 2020(08)
  • [10]蒙古族、壮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认识的发展特点研究[D]. 覃丽珠.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科学家在嗅觉传输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