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T红光提出以资抵债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徐晗[1](2019)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大股东掏空 ——以“振兴生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长期以来被人关注的话题,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个不断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国的上市公司股权相对集中使得国内的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也就更可能面临大股东控制权过大,有更大的空间展开一系列蚕食中小股东财富的行为。尤其是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还未最终实现、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基于掏空动机的并购重组尤其值得关注。因此分析大股东掏空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对甄别和预防大股东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有非同小可的理论意义。振兴生化作为家族企业,自上市以来长期面临经营风浪和退市风波,屡屡遭到证监会处罚,在证监会发布的处罚报告中就提到振兴生化大股东蚕食上市公司资产的内容,利益输送行为昭然,公司内部控制几乎失效。目前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研究,从股权结构、高管行为角度分析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从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视角分析控股股东“抽血”中小股东资金的研究较少,而内部控制主体在大股东掏空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内部控制是防止大股东掏空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有三个:第一,以振兴生化大股东(通过若干已经完成和未完成的并购重组交易)掏空上市公司为例,以公司内部控制的有关理论、内控指南为依据,分析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是如何源于失效的内部控制环境?第二,基于大股东通过并购重组掏空行为产生的原因,振兴生化在被重组后是如何改进其内部控制环境,其依据是什么?第三,通过本案例研究,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研究有何帮助?对其他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或者公司治理有什么启示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发现包括:家族企业控制下的上市公司更大概率形成大股东垄断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场面而使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独立性几乎丧失,被大股东完全掌控的上市公司很容易陷入薄弱的内部控制环境,控股股东利用家族控制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资金置换、借款担保等操作从资本市场套现,攫取中小股东的利益。从改进的角度来看,要约收购过程中的收购目标公司可以通过剥离劣质资产、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整顿等反收购措施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收购方可以增进与外部投资者的沟通,收购完成后,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监事会结构得到优化,帮助上市公司得到长期健康发展。本文研究的意义,从理论方面来说,本文从内部控制主体的角度分析研究对象大股东通过并购重组掏空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助于加强内部控制和内控指南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从实践上来说,一方面指导公司管理者合理甄别并购重组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并掌握改进的方法;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本文将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基础与振兴生化案例结合,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公司并购重组中“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根源,从公司改进内部控制的研究过程中得到启示,对于其他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和提高公司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朱相平[2](2009)在《中国上市公司失败: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特殊性》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18年的风雨历程,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证券市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平台。而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中的特殊群体和证券市场的基石,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加上各种内外部因素的不可准确预见性,我国的上市公司相继出现了业绩下滑、运作质量低下等问题,公司失败的风险成为客观存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失败现象不断出现,并日益突出。截止到2008年6月底,沪深A股“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就有44家;到2008年12月31日,沪深两地共出现153家ST或*ST公司,96家三板交易公司;2007-2008年还有2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暂停上市,没有恢复上市资格。上市公司经营的成功与失败表现直接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活力。在当前上市公司业绩不断下滑、经营质量不断退化、股价指数上升缺乏坚实的内在基础、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更加关心到底哪些因素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与业绩表现,甚至导致公司失败?产生影响的过程怎样?这些都是在现实观察之余进行思索的问题,也就成了本文要探讨的主要话题。尤其是自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2007-2008年再一次的席卷全球的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已经深深影响到了中国,转轨中的中国经济、刚刚起步的中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正在接受并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考验。虽然现在全球救市计划不断推出,我国也推出了4万亿的救市计划,但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加剧,外部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扩大内需措施很难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很多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许多公司正在逐步选择停产或减产的方式以期度过难关。在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加严重的上市公司失败现象已经初露端倪。因此,对上市公司失败问题进行研究,更成了基于当前现实的迫切要求。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促使上市公司合理地保存和利用企业必须的资源,避免或减少损失,为今后的发展和成功经营打下基础,这也将有利于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正确判断和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防范失败风险。当然,作为前车之鉴和他山之石,这也会给中国的其他新兴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并按照以下篇章结构和思路进行。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及其意义,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安排等。第二章:文献综述:企业失败的理论研究。本章主要从企业失败定义、企业失败的不同理论解释以及企业失败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企业失败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第三章,现象描述:中国上市公司失败的特征分析。本章首先对中国上市公司失败进行界定,接着从行业分布、地区分布、资产规模分布、时间分布、存续时间分布、失败路径及财务特征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失败的特征性表现进行了分析,并给出风险警示结论。第四章,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外部因素分析。本章在区分了一般影响因素和特殊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对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外部因素进行了理论描述,并对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第五章,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内部因素分析。本章同样在区分了一般影响因素和特殊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对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内部因素进行了理论描述,在此基础上,从财务角度对上市公司失败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公司治理角度对上市公司失败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第六章,上市公司失败特殊性产生的根源:上市公司价值的过度高估。本章首先对上市公司资源价值的形成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上市公司失败特殊性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过度高估,并对上市公司价值过度高估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七章,上市公司失败的综合治理对策。本章主要从政府和上市公司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上市公司失败的综合治理对策。第八章,结论。本章总结了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说明了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设想。本文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将所有研究置于中国特定的政策与制度背景下,研究上市公司失败的特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中国上市公司失败的特殊问题及其根源做了深入剖析。与国内其他类似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更为全面、细致和深入。创新性的结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总结并强调了中国上市公司失败特征的特殊性。本文在从行业、地区、资产规模、上市时间、存续时间、失败路径等方面总结了上市公司失败的特征性表现的基础上,格外强调了上市公司失败特征的特殊性。(1)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未能进入破产程序。虽然目前有许多家上市公司实际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但尚无一家上市公司进入破产程序。(2)目前失败的上市公司多分布于1997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中,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特殊和特定现象,这与我国证券市场初期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国有企业解决资金、体制困难密切相关。(3)我国股市特殊的“一上市就变脸”的现象时有发生,更多的上市公司在上市4年之后、10年之前发生失败现象,许多上市公司虽然携带着发行股票募集的大量资金,甚至拥有大发展的“宏伟计划”,其失败却发生在“上市初创期”和“雄心勃勃发展期”,大量的上市公司却并没有“借上市与资金的东风”快速发展,却在“圈钱”结束后较短时间内进入了连续亏损甚至保壳的失败境地。本文认为,上述现象的出现,资金瓶颈不再是其主要原因,而应该从企业错误的融资理念与偏好以及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方面寻找解释。第二,总结了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外部因素的特殊性。从外部环境来看,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除了要受到经济周期波动、宏观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治理与法治水平、市场运行与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以外,更特别的是,由于其具有上市交易和直接融资资格,因此政府对其管理也具有了区别于非上市公司的制度要求。而基于中国国情的制度性缺陷在上市公司的失败过程中就有了更加显着的影响,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失败区别于非上市公司的独特影响因素。这些制度性缺陷包括初期建立证券市场的定位不当,市场准入、退出与监管规则不规范,政府意志的行政贯彻以及政府对于自身利益和政绩的过多考虑等等。制度性风险给上市公司埋下了发生失败的祸根。第三,总结了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内部因素的特殊性。一般企业失败的内因,可以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治理与决策、主业与多元化经营、资本结构与现金流量以及企业诚信等方面来寻找到答案;而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失败现象来看,非常特殊的是,由于大股东掏空行为导致上市公司失败的案例大量存在,以“掏空行为”为典型特征的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不当利用现象极为普遍,这也成为了中国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在失败原因对比上最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这是由于证券市场制度性缺陷的存在(如证券市场定位、资产剥离式的改制模式、上市准入制度、退出制度以及监管问题的存在),造就了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和地方政府之间特殊的“血脉关系”与特殊的关系处理方式,也正是这一关系,使得控股股东和地方政府为了保持母公司的持续经营或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天然地具备从上市公司转移资源的“掏空”动机。第四,本文认为,上市公司失败特殊性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过度高估。在我国,由于具备了上市资格,上市公司的资源价值与非上市公司相比,就有了超值的内容,包括资本放大效应与低成本融资优势、新闻和形象宣传优势、政策优惠以及企业并购重组优势等等。然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这些价值却被过度高估了,从而引发了大量对上市公司资源的争夺和不当利用现象,甚至出现了滥用的问题,而这些行为的膨胀,就大大加快了上市公司失败的速度。在现阶段,上市公司价值过度高估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上市资源的收益性形成了对上市公司资源的需求,资本市场定位不当及资格管制导致了上市资源短缺,造成了上市资源供应不足,而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政府的政绩需求以及市场管制漏洞下放大的“隧道效应”,则加剧了上市资源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资源争夺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过度高估,而这些行为又加剧了上市公司失败现象的产生。第五,在提出的一系列综合治理上市公司失败的对策当中,针对上市公司失败的特殊性,认为政府不仅要准确调整证券市场定位,有效抑制经济剧烈波动,更要注重完善法律和监管,提高不当利用上市公司资源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推动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加强自我规范,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仇海红[3](2007)在《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或遭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盈利能力下降、资不抵债,陷入债务困境,导致重组活动不断发生,进而促成了债务重组准则的产生。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首次颁布,对于规范我国债务重组交易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等起到了积极作用。2001年准则对1998年准则进行了修订,这是我国政府根据市场环境特点以及债务重组具体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的突破性举措。2001年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上市公司利用准则进行利润操纵以及盈余管理。2006年准则的修订,其目的就是力图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导重组交易行为并能够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准则。2006年债务重组新准则较2001年准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1998年制定的准则基本相同。新准则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使用现值的估计技术,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这些都与当今国际准则中的做法相吻合。新的准则带来新的气象,如何做好新旧准则的衔接与交替,如何合理、可靠地运用新准则,成为准则颁布后的重点。本文针对该问题,对债务重组方式以及重组损益的确认进行了改进研究,以期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尽一分之力。因此,本文的研究为会计准则制定者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仅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证券市场监管者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斯湘[4](2007)在《三九集团重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长达20多年的蓬勃发展,不仅造就了一批旗舰企业,更造就了一批呼风唤雨的企业“教父”,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独有的个人魅力,引领企业披荆斩棘,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但他们在企业中说一不二的“教父”地位,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埋下深深的隐患。改革需要铁腕,需要魄力和霸气,这些恰恰是“教父”们拥有的,而处于起步阶段的市场经济也赋予了他们大展身手的机会。当历史步入新世纪,企业顺风顺水的日子结束了。往外看,来势汹汹的外商将制造基地搬到中国,使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化于无形;回头看,民企纷纷崛起争抢市场蛋糕。空前激烈的竞争格局,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凭一个人的魅力打天下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而一些企业内部长期积累的隐患也在逐渐放大、暴露。“三九教父”赵新先被免职时,国资委的解释是年龄原因,但多年来多元化、粗放式的扩张,也留给三九集团100多个亿的银行债务。失去“教父”的企业走上下坡路,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没有了李经纬的健力宝,没有了褚时健的红塔集团,都难逃这个无奈的“规则”。一位外国经济学家上世纪80年代说,“中国没有企业只有车间”,意思是中国的企业只知道抓生产,多卖产品多赚钱,缺乏现代企业所必需的治理结构。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企业虽然大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但治理结构仍然是一根软肋。而那些高额债务缠身,巨额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的国有上市公司,也由此踏上一条漫长重组和国企改革之路。本文将根据三九“教父”陨落事件,纵观整个“三九系”的沉浮演变及重组经过。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述国有上市公司主要存在的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第一章三九之辙,包括三九背景、盛极而衰(整个三九系及其三大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三九大事表三部分内容;第二章漫长重组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于重组的几种主要手法股权重组、债务重组和资产重组分别进行归纳和阐述;其次对三九系和其三大上市公司的重组方案进行梳理;最后就三九系解决资金占用问题的三种方案引进战略投资者、以股抵债和以资抵债进行分析;第三章案例启示是对本案例的思考,提出国企所面临的体制之困,以及对上市公司重组和国企改革的思索,并总结了本文不足。
刘丹丹[5](2006)在《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经济危害及解决途径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是我国资本市场上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侵害了上市公司和相关利益者的切身利益,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一大顽疾。2003年8月,证监会和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正式提出应当严格限制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并且制定了纠正和防止侵占行为发生的具体监管措施。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多项政策陆续出台。但是,截至到2006年8月,沪深两市仍有123家公司存在资金占用问题,占用余额高达294.05亿元。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产生原因、经济危害以及潜在的解决途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出发,首先阐述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产生的历史和经济原因,并由此导出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相关理想契约关系。接下来本文指出,我国转型经济制度体系由于缺乏对上述不完全契约的配套保护措施,使得以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行为成为现实。紧接着,本文以沪市2002、2003、2004三年的数据为依据,说明了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给上市公司以及相关利益者造成了深重的经济危害。最后,本文针对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产生原因,结合法律经济学的分析,对我国目前已采取的解决措施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是,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是违反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及债权人之间理想契约关系的行为。控股股东的占资行为给上市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危害。我国目前采取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行政监管以及加大法律惩治的三类措施都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以上措施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加强独立董事和监事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调整证券市场的定位、明确各层次法律的重心与边界、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引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我国目前较为急需、也较具可行性的现实解决途径。
万巍[6](2006)在《嘉瑞新材大股东侵害问题的分析及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大股东侵害”这一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其成因非常复杂,并对证券市场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且很多问题已远远超出证券市场本身的范畴。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大股东侵害,加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国内外对维护股东权益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在嘉瑞新材的工作实践,借助于对嘉瑞新材大股东侵害的形成、大股东侵害的方式以及大股东侵害所引发的风险的大量实证研究,揭示出嘉瑞新材大股东侵害形成的主要根源是股权分置,上市公司作为“经济人”的一种利益追求行为,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社会法律机制不健全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备,又为这种行为提供了实施的有利条件,而其风险的化解只能依靠大股东以现金或以资抵债清偿占用资金、积极实施公司债务重组、努力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进行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才能最终有效地解决。最后,本文针对防范大股东侵害的出现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着力解决其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问题、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加强证券市场诚信建设和完善证券市场法制建设等。论文通过具体研究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运作,充分揭示了大股东侵害对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所造成的危害和形成的巨大市场风险,以期找出针对上市公司市场风险出现的根源和相关规律,并力图从宏观政策方面和微观操作方面来寻求合理的措施,有效地化解和控制这些风险源,以及找到防范侵害再度出现的手段,形成理论认识,给企业提供启示和借鉴,对我们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谢品[7](2006)在《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法律研究》文中提出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其内在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存续与进一步发展,要求那些不符合既定要求的劣质劣迹上市公司退出证券市场,是为了避免市场风险过度积淀、维护市场诚信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同时,亦是“优胜劣汰”市场内在竞争规则的必然要求。从宏观层面上讲,建立完善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将有助于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发挥,提高证券市场“吐故纳新”的能力。市场化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亦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树立理性投资的观念。从微观层面来看,健全的市场化退市机制,可以对上市公司及其经营者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和巨大的经营压力,进而有助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提高上市公司的内在质量,巩固证券市场赖以存在的基础。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东京证券交易所以及我国的香港联交所都发展得比较成熟,退市标准的设计比较科学合理,程序规范,可以为我国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我国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变迁过程:1994年的《公司法》初步确立了我国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变通为ST、PT制度;1998年《证券法》重复了《公司法》的规定,但对退市制度并无实质性的变动;直到2001年证监会关于《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的出台,退市制度才真正具有了可操作性。虽然目前在《证券法》、沪深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规则中对退市规则有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但由于退市机制的本身仍不完善,所以在实践中对上市公司进行退市处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究其原因,除了即法律规定本身不完善之外,还有证监会执法不力、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壳资源”的极度缺乏以及证券市场法治信仰的缺失等深层次原因。所以必须通过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等多个环节来着手解决。只有进一步完善退市法律机制、强化证监会的执法、消除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完善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程序,以及培育证券市场的法治信仰等,才能有效解决退市制度的问题。 笔者认为,为什么我们目前还不能提供一个完善的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首先是因为,理论界对于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问题的探讨还不成熟,这表现为学术界对上市公司退市法律机制的基本问题存在界定上的模糊;更表现为对于上市公司退市的定性理论分析不够深入。其次,我国现行法律对上市公司退市的规定在许多方面亟待完善。比如,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过于单一,退市程序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退市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管力度不足。执法上,上市公司退
韦莉妮[8](2006)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小股东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以来公司治理常常将重点放在股东特别是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关系方面,而中小股东与大股东和管理层的关系常常被忽视。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有效与否,确保投资者在上市企业中的资产得到应有的保护和获得合理投资回报的问题,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如何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企业的“内部人”侵吞的问题,不仅影响到投资者与经理层、内部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乃至一国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和结构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首先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作了概括性的阐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范围,在分析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状况的基础上,从制度性、结构性、技术性三方面对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不力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事前预防机制和事后保护机制两方面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作了国际比较。通过比较,借鉴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建立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对策。
冯萌[9](2006)在《会计契约经济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 ——一个公司契约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法律框架得到不断建立和完善,其中包括针对会计活动一系列专门法规。在这个渐进的过程当中,围绕会计信息的各类冲突的频率和形式都在发生变化。除了基于行政管理关系而产生的冲突,平等市场主体之间的会计冲突日渐凸现。这不仅体现了市场主体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的明显提高,同时也表明会计信息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转变。在我国转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评价会计功能及对会计活动的法律调整,正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公司各类主体基于公司法人平台形成各种利益关系,相对于一般市场冲突,会计冲突通常发生于公司各类利益主体之间。因此,如果将公司视为一个抽象整体,则可能无法对会计冲突及会计功能进行有效的研究。公司契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打开了公司“黑箱”,使得研究公司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成为可能。因此,公司契约理论为解释会计冲突、分析会计功能和价值、探讨会计法律规制及会计冲突法律解决等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分析工具。据此,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公司契约理论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结合会计控制理论和法律经济分析理论,对以下两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本文对会计信息在公司契约关系中的功能进行了推导和研究,提出会计信息是一类基础公司契约契约标准的基本观点。作为对会计契约研究的拓展,本文在对会计契约重新进行定义的基础上,对会计契约的经济性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其次,基于会计契约经济性质的研究,本文对会计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法律规制目标、目标实现路径、诉讼和赔偿等基本要素,讨论了我国会计法律规制进一步完善的可能和途径。同时着重论述了法务会计的公司契约纠纷解决功能。作为理论应用,本文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资金占用、以股抵债定价等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结论和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文献综述方面。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起点,本文将相关研究文献划分为:契约经济理论、公司契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公司契约理论与公司法规研究、公司契约理论与会计学研究、我国会计信息法律规制研究、法律经济分析理论六个研究领域,并依据一定逻辑次序进行了详尽的文献综述和总结,同时一些相对具体的文献综述在后续章节中展开。会计契约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对一般形式交易流程和特征的研究,提出契约签订和执行需要确定必要的契约标准。根据交易特征和交易方风险偏好的不同,契约标准可以分为“确定的契约标准”和“以信息系统输出结果作为契约标准”两类。基于对会计活动特征和公司契约关系特征的系统分析,本文提出会计信息是一类基础公司契约的契约标准,并探讨了会计系统发挥契约标准功能的两类机制。同时,本文提出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也应理解为公司缔约各方间的一类约定(“会计契约”),并对会计契约的经济性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作为对理论分析结论的检验以及对会计理论的拓展,本文对一系列重要会计概念及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从相关研究文献和本文整体研究结果来看,本文上述理论推导具有必要的合理性。本文在会计契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的概念,提出“会计信息契约依赖”现象。根据契约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将这种依赖现象划分为“有效契约依赖”和无效契约依赖两类。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本文对无效契约依赖产生原因及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由于会计信息依赖性所导致的会计法律纠纷。对我国会计信息法律规制的现状,本文从法律类别、会计过程和结果、法律规范性和制约性、会计信息法律责任类别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类归纳。同时,本文结合对会计信息的公、私法属性的讨论,提出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会计信息逐渐表现出私法性质,并由此具备了更加明显的民事特征。结合上述讨论,本文对围绕会计信息民事责任的主要理论争议进行了探讨,并集中论述了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问题。根据整体研究目标,本文进行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问卷调查研究。问卷调查选择了审计专业人士、法律专业人士和一般人士三类调查对象,并根据各类主体自身特征分别设置了研究重点。在进行问卷有效性筛选的基础上,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分为各类调查对象基本态度分析(包括基本态度变量均值分析和内部变量相关性分析)和各类调查对象间态度比较分析(态度变量均值比较分析)两个部分。根据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得出了一系列具体调查研究结论,并对具体结论在全文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整体上,本次问卷调查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为全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数据支持。在会计契约法律规制理论研究方面,本文提出在将会计信息产生过程视为一项契约(会计契约)的前提下,会计信息法律规制即可对应为会计契约法律规制,具体表现为对会计契约过程和会计契约执行结果的规制。利用经典契约法律分析方法,本文探讨了会计契约约因及契约成立问题(具体包括明示成立和默示成立)。本文认为,在对经济契约一般假定不变的前提下,会计契约法律规制的立法目标及立法价值,应与一般契约法律相一致。因此,本文对契约法的立法基本假设、目标以及契约法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作为前文对会计契约经济性质的讨论的逻辑延伸,本文对会计契约法律规制内在需求进行了论述,并(相对于一般经济契约)归纳了会计契约法律规制的特征。更具体的,本文提出会计契约规制目标为实现会计信息的无偏性,以保护公司契约缔约方合理预期。此外,本文提出了实现会计无偏性的不同路径。作为会计契约法律规制目标实现的必要手段,本文对会计契约诉讼和赔偿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通过诉讼和赔偿解决会计契约冲突的一般路径,并对诉讼和赔偿中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作为理论分析的现实应用,本文对我国会计信息法律规制现状进行了反思。在法务会计研究方面。本文首先对法务会计诉讼支持理论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法务会计在美国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本文分别对诉讼支持业务中法务会计的技术性功能和公司契约功能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法务会计人员在具体公司契约纠纷解决中的作用。本文认为,在本文研究框架内,法务会计的基本价值在于增强会计契约的可验证性,从而降低公司契约交易成本。作为全文理论的实际应用,本文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存在较普遍的资金占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本文研究框架内,本文认为我国已经将一类会计信息确认为法律标准,并通过法律强制力保证公司契约(“不得单方面抽回出资”)实施。基于我国法律执行现实,本文认为如果单纯依赖目前所设定的会计信息标准,则无法实现抽逃出资禁止的立法意图,导致公司缔约方(尤其是中小股东)合理预期受挫。本文认为:在设定法律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会计契约的自身特征。而在解决具体法律纠纷时,裁决方应以保护公司缔约方合理预期作为基本参照,避免仅从形式上满足法律标准。作为对前文资金占用问题讨论的逻辑延续,基于我国近期一个突出现实案例,本文对以股抵债定价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国资委提出了每股净资产的定价低限规则,实际是基于“股东平均分享净资产”的会计信息契约标准。然而,在以股抵债的特定条件下,控股股东已然违背了更基础的出资公司契约,因此对上述契约标准的依赖实质上有悖于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从保护公司缔约方合理预期的角度,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会计信息的定价模型,并依据公司财务会计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在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本文对研究制度背景、理论研究框架及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以及法律活动都是降低人们相互冲突、促进交易和合作的制度设置的整体思想。基于理论分析结论,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最后,本文对文中存在的研究不足、改进措施以及基于本文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彭桃英[10](2005)在《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历了本世纪初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重大案例之后,人们对独立审计质量问题更加感到困惑。但是,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和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及资本市场的规模化发展,独立审计的作用却日益重要。因此,加强防范和不断解决独立审计中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从理论上说,审计质量既是审计信息的使用者和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及其产品的评价,也是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行为的结果;防范和解决独立审计质量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实行适当的审计质量评价和有效的制度变革。而实际上,任何评价体系都难免存在不足,任何制度措施都会因相关行为主体的策略行为和环境的变化而难以持久有效。所以研究在变化的制度背景下审计质量的评价及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的关系,对于引导相关行为主体的市场行为和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表面上看,审计质量的评价是一个评价方法问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问题是一个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和审计报告的真实性问题。而实质上,这两类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内在的行为逻辑,也反映了审计的技术特征,而且二者是不可分离的。本文试图在变化的制度背景下,比较系统地研究审计质量的评价及审计市场行为主体行为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我们在总结其他作者的零散研究成果和分析以往研究不足的基础上,着重集成地研究了三大紧密相关的问题:(1) 审计质量的概念和审计质量的评价;(2) 审计质量问题产生和制约的机制,即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审计市场行为主体是如何相互作用而共同决定审计质量的;(3) 改善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途径。 在导论(第一章)中,我们从列举目前国内外审计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和初步分析以往人们研究此类问题中的不足之处入手,选定了研究的问题,确定了本文研究的主线和所采用的方法。我们也在这一部分里介绍了本文的核心思想、逻辑思路和论文结构。 在第二章里,我们首先依据ISO关于质量的理论,给出了我们对审计质量的定义。接着,我们从审计信息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审计质量的特征;再从审计信息的特征和审计质量的特征入手,定性地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我们在同时考虑审计服务供给者和评价者的基础上把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分为四大类:审计资源因素、审计环境(制度)因素、审计风险因素及审计行为因素,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模式。然后,我们评介、分析了各种评价审计质量的方法和模型,引入了审计质量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最后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角
二、PT红光提出以资抵债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T红光提出以资抵债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大股东掏空 ——以“振兴生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 本文以下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大股东的掏空行为 |
2.1.1 掏空行为的提出 |
2.1.2 控制权对掏空行为的影响 |
2.2 董事会对大股东掏空行为影响 |
2.3 外部环境对掏空行为的影响 |
2.4 抑制大股东掏空的研究 |
2.5 已有研究文献评论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并购重组 |
3.1.2 掏空行为 |
3.2 理论分析 |
3.2.1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 |
3.2.2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
4 振兴生化案例概况与研究框架 |
4.1 振兴生化与母公司概况 |
4.1.1 振兴生化公司介绍 |
4.1.2 振兴集团公司 |
4.2 振兴生化案例背景介绍 |
4.2.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
4.2.2 信息披露不实等违规行为被处罚 |
4.3 振兴生化大股东掏空过程 |
4.4 振兴生化大股东掏空手段 |
4.4.1 关联方情况 |
4.4.2 关联交易转移占用资金 |
4.4.3 为关联方提供借款担保 |
4.5 案例研究框架 |
5 振兴生化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原因分析 |
5.1 振兴生化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削弱了内部控制效果 |
5.1.1 股东大会通知程序弱化中小股东的内部监控作用 |
5.1.2 董事会与控股股东联盟削弱了内部监控效果 |
5.1.3 监事会规模与会议运行状况不利于控制环境 |
5.2 振兴生化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削弱了内部控制效果 |
5.2.1 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阻碍内控信息沟通 |
5.2.2 评价报告信息披露不公允影响内控信息沟通 |
5.2.3 风险评估委员会没不尽职阻碍内控风险解决 |
5.2.4 股权激励不足降低内部控制效果 |
6 振兴生化并购重组的内部控制改进研究 |
6.1 收购前积极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
6.2 收购中双方改进内部控制的方式 |
6.3 收购后对公司内部结构改进的效果 |
6.3.1 调整振兴生化股权结构 |
6.3.2 调整振兴生化董事会结构 |
6.3.3 调整振兴生化监事会结构 |
7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案例研究结论 |
7.2 对其他公司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上市公司失败: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特殊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及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 |
一、基本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企业失败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企业失败定义的各类观点 |
第二节 关于企业失败的不同理论解释 |
一、基于代理框架下的企业失败理论 |
二、新古典资本结构框架下的破产理论模型 |
三、企业失败路径及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节 企业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现象描述:中国上市公司失败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失败的界定 |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失败的特征分析与风险警示 |
一、上市公司失败的行业分布特征及行业风险警示 |
二、上市公司失败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区域风险警示 |
三、上市公司失败的资产规模分布特征及规模风险警示 |
四、上市公司失败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年度风险警示 |
五、失败上市公司的存续时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警示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失败的路径分析及其财务特征 |
一、我国上市公司失败的路径分析 |
二、上市公司失败的财务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外部因素 |
第一节 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外部因素及其描述 |
一、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一般外部因素 |
二、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特别外因——制度性缺陷 |
第二节 实证检验与分析 |
一、变量选择与说明 |
二、模型设定 |
三、协整检验 |
四、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内部因素 |
第一节 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内部因素及其描述 |
一、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一般内部因素 |
二、影响上市公司失败的特别内因——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 |
第二节 实证检验与分析:上市公司失败的财务识别 |
一、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
二、基本分析模型 |
三、模型的实证结果与检验 |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与分析: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上市公司失败 |
一、研究假设 |
二、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
三、描述性统计 |
四、指标的显着性检验 |
五、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六、实证过程及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市公司失败特殊性产生的根源:上市公司价值的过度高估 |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过度高估与公司失败 |
一、上市公司资源价值形成的经济学解释 |
二、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过度高估与公司失败 |
第二节 上市公司价值过度高估的原因 |
一、上市资源短缺:资本市场定位不当及资格管制导致 |
二、融资渠道单调:股权融资偏好 |
三、市场管制漏洞:放大的“隧道效应” |
四、急功近利:政府绩效的需求和体现 |
第七章 上市公司失败的综合治理对策 |
一、基于政府层面的治理对策 |
二、基于上市公司层面的治理对策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一、主要结论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1:样本案例代码及样本案例失败路径调查(第三章) |
附录2:样本公司(第四章、第五章) |
附录3:相关系数矩阵(T-2年,T-3年,第五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债务重组理论与《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发展概述 |
(一) 有关债务重组理论 |
(二)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发展历程 |
(三) 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修订的意义 |
二、《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
(一) 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化的主要内容 |
(二) 对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修订的评析 |
三、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一)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发展历程 |
(二) 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三) 新准则对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方式选择的影响 |
(四) 新准则对上市公司重组损益会计处理的影响 |
四、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财务管理对策 |
(一) 针对规划交易法提出监管措施 |
(二) 针对会计方法提出监管措施 |
五、结论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4)三九集团重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三九之辙 |
第一节 三九背景 |
第二节 盛极而衰 |
一、三九系债务迷局 |
二、三九发展资产大挪移 |
三、三九生化惨淡经营 |
四、三九医药银行逼债急 |
第三节 三九大事表 |
第二章 漫长重组 |
第一节 话说重组 |
第二节 瘦身重组 |
一、三九系变革“胎动”已久 |
二、三九发展转营房地产 |
三、三九生化弃医从电 |
四、三九医药财务分析 |
第三节 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
一、引进战略投资者 |
二、以股抵债 |
三、以资抵债 |
第三章 案例启示 |
一、体制之困 |
二、透视重组 |
三.国企改革 |
四、本文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5)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经济危害及解决途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上市公司绩效间关系 |
2.1.1 控股股东控制权存在的普遍性 |
2.1.2 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绩效间关系 |
2.1.3 控股股东的股权性质与公司绩效间关系 |
2.1.4 小结 |
2.2 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方式 |
2.2.1 高额派现 |
2.2.2 并购重组 |
2.2.3 占用资金 |
2.3 控股股东占资行为产生的原因 |
2.3.1 公司治理 |
2.3.2 政策规定 |
2.3.3 法律制度 |
2.4 小结 |
第三章 控股股东相关契约关系分析 |
3.1 有关契约理论的简单回顾 |
3.1.1 古典契约理论 |
3.1.2 新古典契约理论 |
3.1.3 现代契约理论 |
3.2 控股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相关契约关系——有限责任及公司法人人格独立 |
3.2.1 有限责任及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产生过程 |
3.2.2 有限责任及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产生原因 |
3.2.3 有限责任及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安排的实质 |
3.2.4 控股股东与债权入之间的相关契约关系 |
3.3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相关契约关系——控制权及信义义务 |
3.3.1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资本多数决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 |
3.3.2 控股股东的信义义务 |
3.3.3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相关契约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转型经济背景滋生了控股股东违反上述契约关系的占资行为 |
4.1 控股股东占资行为产生的各种因素 |
4.1.1 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压力因素 |
4.1.2 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机会因素 |
4.1.3 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自我合理化因素 |
4.1.4 小结 |
4.2 控股股东占用资金的主要形式 |
4.2.1 直接占用 |
4.2.2 间接占用 |
第五章 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经济危害 |
5.1 理论分析 |
5.2 模型设计与数据描述 |
5.2.1 模型设计及变量定义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相关性分析 |
5.3.2 多元回归分析 |
5.5 敏感性分析 |
5.6 小结及研究局限 |
第六章 控股股东占资行为解决途径分析 |
6.1 解决控股股东占资行为途径之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6.1.1 股东及股东大会 |
6.1.2 董事会 |
6.1.3 监事会 |
6.2 解决控股股东占资行为途径之二:加强行政监管 |
6.2.1 现有制度 |
6.2.2 实施效果 |
6.2.3 原因分析 |
6.2.4 改进建议 |
6.3 解决控股股东占资行为途径之三:加大法律惩治 |
6.3.1 现有制度 |
6.3.2 存在问题 |
6.3.3 改进建议:公司法人格否认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和贡献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嘉瑞新材大股东侵害问题的分析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 |
第2章 嘉瑞新材大股东侵害分析 |
2.1 嘉瑞新材公司概况 |
2.1.1 企业简介 |
2.1.2 企业现状 |
2.2 大股东侵害的形成分析 |
2.2.1 大股东通过一致行动人来取得公司的控制权 |
2.2.2 大股东利用控制权来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公司决策 |
2.2.3 向公众提供不完整披露信息 |
2.2.4 中介机构依据大股东需求出具各项报告 |
2.3 大股东侵害的方式分析 |
2.3.1 利用上市公司进行银行融资并挪作他用 |
2.3.2 为关联企业进行大量融资担保 |
2.3.3 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
2.3.4 利用关联交易向上市公司出售其资产 |
2.4 大股东侵害引发的风险 |
2.4.1 引发企业生存和经营风险 |
2.4.2 引发银行信贷资产风险 |
2.4.3 引发社会稳定风险 |
第3章 嘉瑞新材大股东侵害的根源 |
3.1 股权分置是导致大股东侵害的主要根源 |
3.1.1 股权分置使得控股股东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
3.1.2 股权分置使得控股股东无法从二级市场获得股权溢价收益 |
3.1.3 股权分置使得大股东投票权不具备完备性 |
3.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3.3 社会法律机制不健全 |
3.3.1 法律实施机制不健全 |
3.3.2 违规成本低 |
3.4 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备 |
第4章 嘉瑞新材大股东侵害的化解措施 |
4.1 大股东以现金或以资抵债清偿占用资金 |
4.2 积极实施公司债务重组 |
4.2.1 实施银行债权人监管 |
4.2.2 与债权银行、担保方实施债务重组 |
4.2.3 变卖资产,偿还银行债务 |
4.3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改善公司经营业绩 |
4.4 股权分置改革 |
4.4.1 股权分置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
4.4.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设想 |
4.4.3 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5章 防范大股东侵害出现的政策建议 |
5.1 着力解决其股权分置问题 |
5.2 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5.3 规范证券市场信息披露 |
5.3.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环境及实施机制 |
5.3.2 建立健全省会反信息欺诈的制度体系 |
5.4 加强证券市场诚信建设 |
5.5 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 |
5.5.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5.5.2 保障诉讼的便利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性质 |
1.1 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概念 |
1.2 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性质 |
1.2.1 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性质—在自律监管主导下定性 |
1.2.2 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性质—在我国退市新规则下定性 |
2.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退市机制的比较分析 |
2.1 美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
2.1.1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 |
2.1.2 纳斯达克(NASDAQ)的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 |
2.2 东京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 |
2.3 香港联交所的退出机制 |
2.4 对发达国家和地区退市机制的对比分析 |
3.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机制的现状及制度缺陷的成因 |
3.1 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退市法律机制 |
3.1.1 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规范体系 |
3.1.2 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 |
3.2 我国与美国退市法律机制比较下存在的问题 |
3.3 我国现有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缺陷及成因 |
4. 对我国退市法律机制的基本构想 |
4.1 明确退市机制的法律性质 |
4.2 完善退市标准 |
4.2.1 两个相关规定的细化 |
4.2.2 以“失去持续经营能力”替代“连续三年亏损” |
4.2.3 破产界限—是到期不能清偿还是资不抵债? |
4.3 退市程序的进一步完善 |
4.4 退市的处理权限应下放 |
4.5 其他相关问题的构想 |
4.5.1 进入破产程序的主体资格确认问题 |
4.5.2 上市公司退市过程中的公司义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投资者权益保护概述 |
1.1 几个概念的界定 |
1.1.1 关于“中小投资者”的界定 |
1.1.2 关于投资者权益保护 |
1.2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
1.2.1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 |
1.2.2 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 |
1.2.3 证券监管和投资者保护 |
2 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状况及保护意义 |
2.1 我国现阶段中小投资者受损现状 |
2.1.1 虚高的新股上市使中小投资者的股权受到严重损害 |
2.1.2 大股东的关联交易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损害 |
2.1.3 上市公司不分配红利股利的现象日益多见 |
2.1.4 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受侵犯 |
2.1.5 中介机构职责履行不当对中小投资者权益造成的侵犯 |
2.1.6 中小投资者维权成本高,权益受损后得不到赔偿 |
2.2 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 |
2.2.1 投资者权益保护不力制约了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 |
2.2.2 投资者权益保护不力影响资源优化配置 |
2.2.3 缺乏投资者权益保护不有利于社会稳定 |
3 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不力的原因分析 |
3.1 制度性因素 |
3.1.1 政府对证券市场功能定位的偏差 |
3.1.2 法律制度方面的不健全 |
3.1.3 政策方面的无常变动 |
3.2 结构性因素 |
3.2.1 融资者结构 |
3.2.2 投资者结构 |
3.3 技术性因素 |
3.3.1 信息披露效率不高 |
3.3.2 退市机制缺失 |
4 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国际比较 |
4.1 不同法律体系下的中小投资者保护 |
4.2 信息披露 |
4.3 公司治理 |
4.4 退市机制 |
4.5 股东诉讼制 |
4.6 证券投资者赔偿制度 |
5 构建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 |
5.1 事前预防机制 |
5.1.1 制度性调整 |
5.1.2 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
5.1.3 完善公司治理 |
5.1.4 健全证券市场的退市机制 |
5.1.5 建立股价操纵的事前预警机制 |
5.2 事后救济手段 |
5.2.1 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 |
5.2.2 证券投资者赔偿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会计契约经济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 ——一个公司契约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转型经济下的会计冲突与法律规制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章节安排 |
第五节 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契约与契约经济理论 |
第二节 公司契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
第三节 公司契约理论与公司法研究 |
第四节 公司契约理论与会计学研究 |
第五节 我国会计信息法律规制研究 |
第六节 法律经济分析理论 |
第七节 总结与说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计契约经济性质研究 |
第一节 公司利益相关者与公司基础契约 |
第二节 会计信息的公司契约标准功能 |
第三节 会计信息契约约定的分解 |
第四节 会计契约定义与性质分析 |
第五节 会计契约与会计概念理论解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会计契约与会计信息经济后果 |
第一节 会计信息契约依赖的提出与分类 |
第二节 无效契约依赖的产生与影响 |
第三节 会计契约与经济后果:案例分析 |
第四节 会计契约与潜在法律纠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会计信息法律规制及法理争议 |
第一节 我国会计法规概述 |
第二节 我国会计信息法律规制特征 |
第三节 会计信息公、私法属性与民事特征 |
第四节 会计信息民事纠纷的法理争议 |
第五节 法理争议初步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会计契约及其法律规制问卷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整体情况 |
第二节 针对审计专业人士的问卷调查 |
第三节 针对法律专业人士的问卷调查 |
第四节 针对一般人士的问卷调查 |
第五节 三类调查对象间态度比较 |
第六节 问卷调查研究结论与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会计契约法律规制研究 |
第一节 会计契约法律规制的提出 |
第二节 契约法立法价值、目标与结构 |
第三节 会计契约经济特征与法律规制 |
第四节 会计契约法律规制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五节 会计契约诉讼及赔偿探讨 |
第六节 我国现有会计法律规制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法务会计与公司契约纠纷解决 |
第一节 法务会计理论简要综述 |
第二节 法务会计诉讼支持:美国经验 |
第三节 法务会计与会计契约经济性质 |
第四节 法务会计与公司契约纠纷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理论应用:对我国资金占用问题的讨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资金占用性质争议 |
第二节 抽逃出资责任设定与判定 |
第三节 抽逃出资禁止的立法意图 |
第四节 会计契约与法律标准设置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理论应用:对我国以股抵债定价问题的讨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以股抵债定价争议 |
第二节 会计契约与以股抵债价格 |
第三节 公司契约预期保护:一个定价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制度背景 |
第二节 理论研究框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四节 简短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研究局限性 |
第二节 未来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1: 《调查问卷》(审计专业、法律专业及一般人士) |
附件2: 有效问卷筛选情况说明 |
附件3: 《行业标准、诉讼与合理预期保护:一个现实案例》 |
附件4: 本文部分理论概念说明 |
致谢 |
(10)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文献综述 |
1.2 研究问题的确定与陈述 |
1.3 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
1.3.1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 |
1.3.2 经济学方法 |
1.3.3 综合研究方法 |
1.3.4 博弈论与模糊数学方法 |
1.4 研究框架与核心思想 |
第2章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 |
2.1 审计质量的概念 |
2.1.1 质量的概念 |
2.1.2 审计质量的涵义 |
2.2 审计信息特征与审计质量特征 |
2.2.1 审计信息特征 |
2.2.2 审计质量特征 |
2.3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
2.3.1 审计资源的影响 |
2.3.2 审计环境的影响 |
2.3.3 审计风险的影响 |
2.3.4 审计行为因素的影响 |
2.4 审计目标分层与审计质量分层 |
2.4.1 审计目标与审计期望差 |
2.4.2 审计目标分层 |
2.4.3 审计质量分层 |
2.5 审计质量评价的理论体系 |
2.5.1 审计质量评价的现实性 |
2.5.2 审计质量评价要素 |
2.5.3 审计质量评价的行为导向 |
2.6 审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应用 |
2.6.1 审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2.6.2 审计能力因素与审计独立性因素对审计质量的贡献分析 |
2.7 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现状 |
2.7.1 中国独立审计质量的现状:纵向比较 |
2.7.2 中国独立审计质量的现状:与美国的比较 |
2.8 小结 |
第3章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行为特征与契约关系 |
3.1 审计市场的性质 |
3.1.1 审计市场的构成与功能 |
3.1.2 审计市场的需求分析 |
3.1.3 审计市场的供给分析 |
3.1.4 审计市场的竞争 |
3.2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的特征分析 |
3.2.1 政府部门 |
3.2.2 投资者 |
3.2.3 债权人 |
3.2.4 公司管理当局与职员 |
3.2.5 其他利益相关者 |
3.2.6 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 |
3.2.7 注册会计师协会 |
3.3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 |
3.3.1 审计契约关系 |
3.3.2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3.3.3 审计关系契约的特性与产权安排 |
3.3.4 独立审计的内在矛盾 |
3.4 中国审计市场形成的制度背景 |
3.4.1 审计市场的制度背景 |
3.4.2 中国审计市场形成的制度背景 |
3.5 小结 |
第4章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与审计质量:模型与分析 |
4.1 独立审计质量的分析框架 |
4.1.1 审计质量分析的框架性模型 |
4.1.2 注册会计师行为的核心作用 |
4.1.3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的行为模式 |
4.1.4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行为动机强弱的分析 |
4.1.5 审计关系契约中的委托-代理模型 |
4.2 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影响 |
4.2.1 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 |
4.2.2 基于审计质量和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 |
4.2.3 审计质量的价格信号与注册会计师选聘 |
4.2.4 注册会计师之间的竞争 |
4.3 企业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4.3.1 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
4.3.2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 |
4.3.3 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 |
4.4 政府行为与审计质量 |
4.4.1 政府监管的特性分析 |
4.4.2 政府监管的优化 |
4.4.3 政府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博弈:监管博弈 |
4.4.4 政府监管者与社会公众 |
4.5 注册会计师协会与行业自律机制 |
4.5.1 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注册会计师 |
4.5.2 注册会计师协会与政府 |
4.6 小结 |
第5章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与审计质量:实证与案例 |
5.1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 |
5.1.2 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对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影响 |
5.2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 |
5.2.1 “银广厦”公司与“中天勤”的基本情况 |
5.2.2 从影响审计质量因素的角度对银广厦-中天勤一案的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提高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政策建议 |
6.1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
6.1.1 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对策 |
6.1.2 形成我国合理的审计市场竞争机制 |
6.2 加强有效监管,实施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公平 |
6.2.1 我国监管制度的缺陷 |
6.2.2 加强法治建设,实施综合治理 |
6.2.3 倡导先进文化,维护社会公平 |
6.3 完善事务所质量控制机制,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与收入水平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中国证监会历年处罚会计师事务所情况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PT红光提出以资抵债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大股东掏空 ——以“振兴生化”为例[D]. 徐晗.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中国上市公司失败: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特殊性[D]. 朱相平. 山东大学, 2009(05)
- [3]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 仇海红. 兰州大学, 2007(04)
- [4]三九集团重组问题研究[D]. 斯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2)
- [5]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经济危害及解决途径初探[D]. 刘丹丹. 复旦大学, 2006(02)
- [6]嘉瑞新材大股东侵害问题的分析及控制研究[D]. 万巍. 湖南大学, 2006(07)
- [7]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法律研究[D]. 谢品. 江西财经大学, 2006(04)
- [8]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D]. 韦莉妮. 广西大学, 2006(01)
- [9]会计契约经济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 ——一个公司契约理论的视角[D]. 冯萌. 复旦大学, 2006(02)
- [10]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 彭桃英. 中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