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建水古城遗韵(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晨[1](2019)在《明清上津古城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城郭是中国城市的传统景观,随着近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象征着封建统治的传统城郭逐渐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只有少量古城幸运的得以保存,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实证显得弥足珍贵。然而,在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工作的推进中,许多地方不去努力发掘传统聚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反而短视地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借保护之名、行破坏之实。在痛心之余,我们更要抓紧进行对传统聚落原始信息的记录和研究。上津古城地处今湖北省西北部,是明清时期遗址,作为湖北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城之一,对研究明清鄂陕交界地区建筑历史、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在历史文化聚落保护工作火热开展和城市发展加速的背景下,古城已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众多历史名城名镇一样,面临保护、开发、建设、旅游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而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对其开展有效、合理的保护的前提。现有的研究依然匮乏,上津古城的来龙去脉尚未明了,古城内外却已开始了“翻新”和仿古商业街的建设,显得有些急躁和盲目。笔者认为,只有理清上津古城建成、演变的脉络,才能明确其保护发展的特色与方向。在此背景下,笔者从史学视角展开了对明清时期上津古城的研究。本文首先从以明清方志为主的大量历史文献入手,整理文字和图像线索,并结合地理环境、社会背景、现存空间等透露的信息,反复对照、互证,逐步梳理出上津古城的发展脉络,并总结出其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明清时期上津古城的空间划分为行政管理空间、文化教育空间、宗教信仰空间以及居住商贸等日常生活的空间,分别整理了它们的时空分布情况,并总结出其演变特征。然后基于现状遗存分析了上津古城的城镇肌理,并对上津古城内外的建筑特征进行了分类解读。最后总结出古城整体的风貌特色,以期为下一步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的进行提供依据。
黄婧[2](2018)在《浙江瑞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特色研究》文中认为传统建筑,其承载包含了多样的人类文化信息,是见证人类历史,凸显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所幸,在社会现代化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逐渐发现一个城市的传统建筑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而发掘发扬城市传统建筑的特色才能逐渐避免城市“千城一面”,失去个性。国内各中大城市对其中传统建筑的多年研究已然硕果颇丰,但小城镇中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传统建筑却因政府的不良举措就此消失在“城市建设”的浪潮里,这无不是一件憾事。而浙江省瑞安市便是一个这样的小城镇,其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正面临着这样的危机。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浙江省瑞安古城内的传统建筑进行深入研究,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范围,发掘其价值。一来能够使当地传统建筑技艺与文化得到延续,尤其是能够为当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供依据;二来亦可为当下正行进中的瑞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供设计方向与理论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实际价值。论文以浙江瑞安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传统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首先,简要分析瑞安古城传统建筑的生长背景及影响要素,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经济与历史发展,挖掘城市风貌形成原因,成为贯穿研究瑞安历史文化街区内传统建筑特色的整体线索。随后,论文的思路依照从宏观到中观的顺序,从宏观层面分析街区传统建筑群体的空间特色到中观层面传统建筑的单体特征,随后在单体建筑层面上再深入挖掘微观层面传统建筑的材料与装饰;在主要章节最后总结归纳了瑞安传统建筑的特色,分析瑞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价值,最后提出对瑞安传统建筑提出保护与利用策略,表达对当地传统建筑美好前景的希冀。现按其结构组织划分可将论文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作为整篇论文的指导思想,对本文研究主体的背景,论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和框架条件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总结影响瑞安古城传统建筑的生成条件和因素,通过分析其自然与人文的外部环境,研究古城选址与城市风貌格局的形成,为探讨瑞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群体空间的形成以及为后续传统建筑特色研究埋下伏笔。第三章则从宏观的层面研究瑞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整体的空间特色。首先,对整个街区的形成进行探究,其次,从街巷空间到景观节点到院落空间,并运用类型学原理对院落空间进行分类总结,提炼特色。最后以从面到线到点的顺序对其建筑群体空间特色进行研究。第四章从中观至微观层面,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瑞安历史文化街区内传统单体建筑进行细致调研基础上进行分门别类,按照传统建筑类型对建筑平面的使用功能,平面布局进行划分,并从建筑结构、建筑屋顶造型、建筑基础地面、传统建筑的材料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具有地域特色的当地传统建筑特征,发掘其表现出的精神内核与艺术文化寓意。第五章对瑞安的传统建筑文化与价值进行梳理,追溯其文化与建筑的渊源对全文做总结概述。在现实的基础上,指出瑞安古城在过去得到了保护和利用,为瑞安古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合理的建议,展望了瑞安古城在新时代的美好未来。第六章结语。
杨宁[3](2013)在《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西方世界价值观主导的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作为物质文明载体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地域与国际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保护与更新的矛盾,所带来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与城市空间的趋同化。在这个“环境、历史与文化赋权的时代”里,城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文化结晶,不仅要保护起来,更应将其环境和精神文化传承下去。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正式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从而将文化遗产关注的主视角由单纯的物质文物古迹或者精神文化传统转移到以“人的活动”为线索的物质与文化上来。在文化景观遗产概念适时诞生的时代背景下,对西南山地典型城镇文化景观的研究,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课题。本论文研究是从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王权的战争作为城市产生和发展史的最直接的推动力在城市的演进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介入触发了原始村落由自发分散和无组织状态到功能的聚拢。军事防御作为城镇诞生之初的基本功能,以此为研究对象可以更好地分析传统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通过对文章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文章进入主体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西南军事历史影响下的城镇发展。我国西南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城镇体系复杂,从而缔造了异质而多元的城镇文化景观,欲分析其复杂而曲折的演进过程就必须对区域历史背景有明确的认知。本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时期重要战争攻守路线的梳理,简要概括出因军事战争而兴起的城镇体系规律。而后又分别从地理环境、经济结构、交通格局、社会文化四个方面不同角度探讨西南地区从古至今军事城镇发展的地理文化背景,明确其兴起之因,发展之源。并于最后根据研究需要,筛选出10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下文分析的典型个案。第二部分为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系统构成。本章我们以明确研究对象为目标,从系统学角度对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整理,包括“物质”与“文化”两大系统,并以实体案例对各系统要素的内涵进行解析。最终通过系统与要素相互关系的论述,将本文的研究对象归纳为三个层级的物质载体,包括形态格局、特色场所与典型地标,然后通过军事城镇典型案例的例证,剖析各物质载体的“文化”与“景观”内涵。第三部分为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研究,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本章将试图穿越历史时空的人物、事件与场所空间进行关联梳理,构建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中的历史图景,并进一步发掘其背后的动因逻辑。文章根据城镇发展的形态特征将演进过程划分为形成起源、发展渐进、完善成熟和衰败没落四个发展阶段。论文纵向上以各阶段城镇发展背景为基础,横向上从思想本源的背景分析到形态格局变迁的宏观解读、特色场所变化的中观描述、典型地标调整的微观记录详细的分析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对演进过程的解析以及研究的启示。在历史过程和演进特点已然清楚的基础上,尝试从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文化作为主导推动力的演进机制,回答了城镇景观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只有把握文化演变的客观规律,才能针对性引导城镇文化景观的持续发展。而后针对当代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以数个名城保护规划为例分析传统保护方式与文化景观视角保护方式的差异,最后针对军事城镇提出适应性保护策略。
范志永[4](2008)在《再现失落的形胜:陕北历史城镇山水空间形态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人们在城池营建之前,考虑各种因素,选址时多关注周围山水的自然形态特征,选一些地势险要、气势雄壮的区域,周围自然地貌景象优美,水土丰厚,并在视觉感知上能唤起人们对周边环境“美”的认知,由此逐渐形成了城镇山水空间形态的最优感知模式,这种人、自然、城镇三者间的空间最优感知模式,可谓是一种形美“胜”境,故用“形胜”这个代名词来总述该地域总体地貌空间特征。而今城镇建设飞速发展带来“千市一面”的窘境,人工营建城镇与自然山水之间意境的不和谐等诸多矛盾,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古人“形胜”中所描绘的城镇山水格局,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城镇规划建设有什么意义?论文结合中国古代“形胜”思想的文学意境,以及传统山水审美理念的表达,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研究特点出发,重点从城镇内部空间的结构形态和外部山水格局的结构形态,以及相互间视觉链、感知链的演进构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依据大地貌特征将陕北四座历史城镇(榆林、神木、佳县、府谷)山水空间形态的形胜模式分为“川道型”、“冠山型”两大类,同时又根据各自小地貌的特点,将其细分为“三山夹水”、“两山夹水”、“水抱单山”和“水带单山”四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理想形胜模式”结构,提出“神境空间”、“礼境空间”、“人境空间”、“地境空间”的空间形态统一理念,从景象感知的角度解释传统城镇与自然山水环境相融的城镇空间构建方式。论文研究了历史城镇的整体选址布局、城池变迁历史、形胜模式构建,即地貌空间、小气候、最佳空间景致、防卫功能结构和城镇文化意象等方面对城镇的影响,认为“形胜模式”是一种山水空间形态感知的最优模式,并提出了“视觉链”、“感知链”的保护与再构是“形胜”模式构建的原则之一,更是传统历史城镇在现代发展中保持文脉延续的规划设计方法,同时总结归纳了陕北北部四座历史城镇的共同特征,尝试性地总结出有利于陕北历史城镇发展的几点建议。
倪明[5](2008)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研究 ——以淮安古城为例》文中指出我国自公布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主要实施在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以及古城整体格局保护三个层面上,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空间的保护日趋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空间进一步发展阶段中,如何处理新旧空间之间的关系,是否应该进行合理的容量控制,古城的空间发展如何能够承接原有的肌理,如何保存其历史延续性,成为了古城空间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持续发展带来的新旧空间冲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社会、政府,学界的重视,古城历史的、现代的、未来的空间发展缺少系统的梳理和理论的总结,缺少对历史文化名城未来空间发展科学的预测和有效的指导。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的相关法规及宪章进行梳理和总结,参考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建筑学、规划学的有关理论,采用了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的方法、空间分析的方法、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等多种研究手段,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类型作出总结,提炼出空间发展要素,并将其应用到淮安古城空间发展案例研究之中。通过对淮安古城“三联城”经典空间格局的研究,分阶段研究与推导古城空间继续发展类型,提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淮安古城未来空间发展模式——联城式,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宾慧中[6](2006)在《中国白族传统合院民居营建技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白族绝大部份分布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而少数散居在云南各地以及贵州、湖南、四川等省份的白族,则基本是在元、明以后从大理地区移居当地的。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代表的传统白族合院民居,作为大理白族聚居区分布最广的住居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价值,至今仍然被广泛建造和使用。白族传统合院民居的营建技艺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论文采用参与白族合院民居营造全过程的实证方法展开研究,从而对木构架抗震结构构造、程式化制作装配过程、榫卯加工制作方法、营建中的整体设计理念、以及如何通过在木料上画墨线将整体设计理念付诸实践等等营建技术核心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动态地、连贯地记录了一坊白族合院民居的营造过程,以及伴随营造过程的相关仪式,可见其中蕴含的丰富地域文化内涵及民族特色。通过参与施工实践,从营建过程中获得白族匠师口头传承的非物质的营建经验和技巧,是对白族合院民居营建技艺这种文化遗产所进行的颇具成效的保护和研究。
姚开富[7](2003)在《感受建水古城遗韵》文中研究表明 位于云南省南部的建水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遍布城乡各地,是云南省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建水文庙、朱德旧居和朱家花园以其独特的人文价值,独领风骚。
二、感受建水古城遗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受建水古城遗韵(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上津古城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时间界定——明清时期 |
1.3.2 空间界定——上津古城 |
1.4 既往研究概况 |
1.4.1 关于中国古代地方城市的研究 |
1.4.2 关于鄂西北传统聚落空间的研究 |
1.4.3 关于上津古城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田野调查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归纳演绎法 |
1.6 研究框架 |
2 上津古城的现状概述及发展背景 |
2.1 现状概述 |
2.1.1 上津镇概述 |
2.1.2 上津古城概述 |
2.2 自然环境 |
2.2.1 山川地貌——山岭环绕,金钱河畔 |
2.2.2 气候条件——季风气候,雨量波动 |
2.2.3 生态资源——种类多样,分布不均 |
2.3 社会环境 |
2.3.1 政治环境——秦楚咽喉,兵家要塞 |
2.3.2 经济环境——山区集镇,水陆码头 |
2.3.3 文化环境——民风浓郁,文化多元 |
2.4 历史源流 |
2.4.1 地名由来 |
2.4.2 建制沿革 |
2.5 本章小结 |
3 上津古城的建成与演变脉络 |
3.1 城池营建的历史分期 |
3.1.1 明以前的城池探源 |
3.1.2 明清城池营建的历史分期 |
3.2 明以前上津一带的古城遗址 |
3.3 明代至清初的上津县城 |
3.3.1 建成——成化四年(1468 年)创筑土城 |
3.3.2 发展——嘉靖二年(1523 年)展筑砖城 |
3.3.3 衰落——顺治十六年(1659 年)重建旧址 |
3.4 清中后期的上津堡城 |
3.4.1 营建背景分析 |
3.4.2 具体建城情况 |
3.5 明清上津古城建成、演变的影响因素 |
3.5.1 基础作用——自然因素 |
3.5.2 主要作用——社会因素 |
3.5.3 直接作用——突发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4 上津古城主要功能空间的演变特征 |
4.1 行政管理空间——从县级到次县级 |
4.1.1 总体时空分布情况 |
4.1.2 县级——系统集中 |
4.1.3 次县级——因地制宜 |
4.2 文化教育空间——官学短暂发展 |
4.3 宗教信仰空间——正祀民祀殊异 |
4.3.1 总体时空分布情况 |
4.3.2 正祀——昙花一现 |
4.3.3 民祀——细水长流 |
4.4 居住与商贸空间——从城内到城外 |
4.4.1 总体时空分布情况 |
4.4.2 城内——日渐寥落 |
4.4.3 城外——码头聚居 |
4.5 本章小结 |
5 上津古城的城镇肌理 |
5.1 整体特征 |
5.2 要素特征 |
5.2.1 城墙边界 |
5.2.2 城门节点 |
5.2.3 街巷结构 |
5.3 本章小结 |
6 上津古城的建筑空间构成 |
6.1 公署类 |
6.2 庙宇类 |
6.2.1 正祀 |
6.2.2 民祀 |
6.3 铺舍类 |
6.3.1 店宅 |
6.3.2 住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从上津古城的演变历史看其空间形态 |
7.2 关于上津古城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7.2.1 上津古城文保价值的明确 |
7.2.2 上津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
7.3 后续研究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2 上津古城历史空间信息一览表 |
(2)浙江瑞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普遍性:小城镇传统建筑生存现状 |
1.1.2 典型性:“千年古县”——浙江瑞安 |
1.1.3 时效性:瑞安传统建筑保护现状 |
1.2 研究对象概念与界定 |
1.2.1 研究对象概念 |
1.2.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基础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基础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瑞安古城的外部条件与历史成因 |
2.1 瑞安古城的地理条件 |
2.1.1 临海多山的地貌 |
2.1.2 湿热多雨的气候 |
2.2 瑞安古城的人文条件 |
2.2.1 人口迁徙与经济发展 |
2.2.2 乡风民俗与文化艺术 |
2.3 瑞安古城的沿革与变迁 |
2.3.1 建置沿革 |
2.3.2 古城变迁 |
2.4 瑞安古城的选址与布局 |
2.4.1 地形地貌影响城市选址 |
2.4.2 山河气候孕育城市布局 |
2.4.3 古城现状风貌形成 |
2.5 瑞安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
2.5.1 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 |
2.5.2 会文里历史文化街区 |
2.5.3 飞云西路历史文化街区 |
2.5.4 丰湖路历史文化街区 |
2.6 本章小结 |
3.瑞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群体空间特色 |
3.1 街区建筑群体的演进 |
3.1.1 街区的时间发展 |
3.1.2 街区的空间形态发展 |
3.2 街区建筑群体的街巷空间 |
3.2.1 明晰规律的街巷等级 |
3.2.2 商住混合的街巷功能 |
3.2.3 统一变化的街巷界面 |
3.2.4 舒适宜人的街巷尺度 |
3.3 街区建筑群体的节点空间 |
3.3.1 丰富独特的公共空间 |
3.3.2 充满归属的生活空间 |
3.4 街区建筑群体的院落空间 |
3.4.1 灵活多变的组合形式 |
3.4.2 开敞通透的空间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瑞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营建与艺术特色 |
4.1 传统建筑类型 |
4.1.1 按建筑风格分类 |
4.1.2 按使用功能分类 |
4.2 传统建筑平面形制 |
4.2.1 丰富多样的居住建筑平面 |
4.2.2 融汇古今的文教建筑平面 |
4.2.3 自由灵活的祭祀建筑平面 |
4.3 传统建筑木构架 |
4.3.1 运用巧妙的梁架结构 |
4.3.2 古老独特的檐下铺作 |
4.3.3 实用美观的天花藻井 |
4.4 传统建筑屋顶 |
4.4.1 多元并存的屋顶形式 |
4.4.2 独特适用的举折升起 |
4.5 传统建筑墙体与基础 |
4.5.1 理性实用的建筑墙体 |
4.5.2 朴素特色的基础地面 |
4.6 传统建筑细部与装饰 |
4.6.1 风格多元的门窗山墙 |
4.6.2 简洁精美的细部装饰 |
4.6.3 丰富的装饰文化寓意 |
4.7 传统建筑特征总结 |
4.7.1 理性实际的营建理念 |
4.7.2 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 |
4.7.3 以“围”为主的平面布局 |
4.7.4 古朴多元的技艺风格 |
4.8 本章小结 |
5.瑞安传统建筑的文化及其保护 |
5.1 瑞安传统建筑文化 |
5.1.1“天人合一”的时空观与玲珑的屋顶 |
5.1.2 丰富的民俗文化与多样的类型风格 |
5.1.3 外来文化与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 |
5.1.4“士”文化的集群性与不同的街区文化 |
5.2 瑞安传统建筑的价值认识 |
5.2.1 建筑美学价值 |
5.2.2 科学研究价值 |
5.2.3 建筑创作价值 |
5.3 瑞安传统建筑的保护 |
5.3.1 瑞安古城传统建筑的生存现状 |
5.3.2 瑞安古城传统建筑的保护策略 |
5.3.3 瑞安古城传统建筑特色保护发展框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A1:浙江瑞安历史文化街区审批文件 |
A2:瑞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名录 |
A3:瑞安传统建筑构件当地称谓汇总 |
A4:写作期间的调研,随访,实习情况 |
附录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
1.2.1 “文化景观”及“演进”的内涵诠释 |
1.2.2 传统文化景观演进的时空界定 |
1.2.3 军事城镇的界定及案例的选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文化景观”研究状况 |
1.3.2 西南山地地域文化研究状况 |
1.3.3 西南山地城市发展史研究状况 |
1.3.4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研究状况 |
1.3.5 相关研究评价 |
1.4 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组织及框架 |
2 西南军事历史影响下的城镇发展 |
2.1 历史时期西南山地军事城镇发展格局概况 |
2.1.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 |
2.1.2 隋唐至蒙元时期:周期混战 |
2.1.3 明清时期:相对安定 |
2.1.4 古代西南山地军事地理概述 |
2.2 传统军事城镇形成发展的背景 |
2.2.1 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
2.2.2 农耕为主的经济结构 |
2.2.3 水陆纵横的交通格局 |
2.2.4 多元发展的社会文化 |
2.3 传统军事城镇的案例选取、类型及发展趋势 |
2.3.1 传统军事城镇的典型案例选取 |
2.3.2 传统军事城镇的类型 |
2.3.3 传统军事城镇的演变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系统构成 |
3.1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总体特征概述 |
3.1.1 军事特征 |
3.1.2 山水特征 |
3.1.3 移民特征 |
3.2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要素分析 |
3.2.1 物质系统构成要素 |
3.2.2 文化系统构成要素 |
3.2.3 物质系统与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 |
3.3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研究载体 |
3.3.1 形态格局 |
3.3.2 特色场所 |
3.3.3 典型地标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 |
4.1 形成起源期:拼贴融合、雏形初现 |
4.1.1 朴素自守、专制主导的思想本源 |
4.1.2 辗转易址,据险围城的形态格局 |
4.1.3 城墙突出、军政氛围的特色场所 |
4.1.4 工事四起,府衙为重的典型地标 |
4.1.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
4.2 发展渐进期:自主多样、初具格局 |
4.2.1 谨遵传统、多元萌芽的思想本源 |
4.2.2 四塞为固,稳步盈城的形态格局 |
4.2.3 高墙深壕,以军兴商的特色场所 |
4.2.4 城楼据首,多核兴起的典型地标 |
4.2.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
4.3 完善成熟期:自由发展、渐臻完善 |
4.3.1 因势利导、自主活跃的思想本源 |
4.3.2 内城外廓,关厢越城的形态格局 |
4.3.3 据城开店,军商共荣的特色场所 |
4.3.4 寺苑会馆,多点核心的典型地标 |
4.3.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
4.4 衰败没落期:发展停滞、被迫转型 |
4.4.1 新旧嬗替、突破牢笼的文化本源 |
4.4.2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文化景观演进解析及对当代城市保护和更新的启示 |
5.1 文化景观演进解析 |
5.1.1 文化景观演进的一般规律 |
5.1.2 文化景观演进的影响因素 |
5.1.3 文化景观演进的动力机制 |
5.2 文化景观演进研究对当今城市发展的启示 |
5.2.1 当代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 |
5.2.2 文化景观视角保护与传统保护方式的差异 |
5.2.3 文化景观视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总结 |
6.1.1 论文的创新点 |
6.1.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再现失落的形胜:陕北历史城镇山水空间形态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启迪 |
1.1.1 相关问题提出 |
1.1.2 问题启迪与课题提出 |
1.2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对象 |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课题的解析与形胜模式的构建 |
1.3.1 研究课题的解析 |
1.3.2 影响形胜模式构建的因素 |
1.3.3 形胜模式构建过程 |
1.3.4 小结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
1.4.1 国外相关课题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概况 |
1.4.2 国内相关课题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概况 |
1.5 研究课题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5.1 研究课题的相关概念界定 |
1.5.2 研究课题的研究范围界定 |
1.6 研究课题的基本内容、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课题的内容 |
1.6.2 研究课题的方法 |
1.6.3 研究课题的框架 |
2. 形胜模式构建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形胜思想的渊源基础 |
2.1.1 东西文化特点概述 |
2.1.2 东西思维方式特点 |
2.1.3 对“美”的认知与形胜的关系 |
2.1.4 小结 |
2.2 从东方思维特点出发—形象思维—主观意向为主 |
2.2.1 传统城镇设计理论研究 |
2.2.2 “形胜思想”的文学意境——意境的文字表达 |
2.2.3 “山水画卷”的意境空间——意境的绘画表达 |
2.2.4 小结 |
2.3 形胜模式视觉链、感知链构建的基础理论 |
2.3.1 基础理论之一——视觉理论 |
2.3.2 基础理论之二——感知理论 |
2.3.3 基础理论之三——审美理论 |
2.3.4 空间中的视觉链与意境中的感知链 |
2.3.5 小结 |
2.4 从西方思维特点出发—逻辑思维—客观表象为主 |
2.4.1 陕北历史城镇的空间形态与类型特征 |
2.4.2 陕北历史城镇内部空间的结构与形态 |
2.4.3 陕北历史城镇外部山水格局空间的结构与形态 |
2.4.4 小结 |
3. “川道型”形胜模式案例解析 |
3.1 历史城镇榆林——“三山夹水”型 |
3.1.1 榆林形胜与概况 |
3.1.2 榆林历史沿革 |
3.1.3 榆林地区地理环境 |
3.1.4 榆林选址及城池变迁 |
3.1.5 榆林城镇地貌空间——山水格局特征 |
3.1.6 榆林局部气候特征——小气候的影响 |
3.1.7 榆林防卫功能结构——安全防卫意识 |
3.1.8 榆林最佳空间景致——视觉链的构建 |
3.1.9 榆林城镇文化意象——感知链的构建 |
3.1.10 榆林古城整体空间视觉链、感知链的演进与构成 |
3.2 历史城镇神木——“两山夹水”型 |
3.2.1 神木形胜与概况 |
3.2.2 神木历史沿革 |
3.2.3 神木地区地理环境 |
3.2.4 神木选址及城池变迁 |
3.2.5 神木城镇地貌空间——山水格局特征 |
3.2.6 神木局部气候特征——小气候的影响 |
3.2.7 神木防卫功能结构——安全防卫意识 |
3.2.8 神木最佳空间景致——视觉链的构建 |
3.2.9 神木城镇文化意象——感知链的构建 |
3.2.10 神木古城整体空间视觉链、感知链的演进与构成 |
3.3 本章小结 |
4. “冠山型”形胜模式案例解析 |
4.1 历史城镇佳县——“水抱单山”型 |
4.1.1 佳县形胜与概况 |
4.1.2 佳县历史沿革 |
4.1.3 佳县地区地理环境 |
4.1.4 佳县选址及城池变迁 |
4.1.5 佳县城镇地貌空间——山水格局特征 |
4.1.6 佳县局部气候特征——小气候的影响 |
4.1.7 佳县防卫功能结构——安全防卫意识 |
4.1.8 佳县最佳空间景致——视觉链的构建 |
4.1.9 佳县城镇文化意象——感知链的构建 |
4.1.10 佳县古城整体空间视觉链、感知链的演进与构成 |
4.2 历史城镇府谷——“水带单山”型 |
4.2.1 府谷形胜与概况 |
4.2.2 府谷历史沿革 |
4.2.3 府谷地区地理环境 |
4.2.4 府谷选址及城池变迁 |
4.2.5 府谷城镇地貌空间——山水格局特征 |
4.2.6 府谷局部气候特征——小气候的影响 |
4.2.7 府谷防卫功能结构——安全防卫意识 |
4.2.8 府谷最佳空间景致——视觉链的构建 |
4.2.9 府谷城镇文化意象——感知链的构建 |
4.2.10 府谷古城整体空间视觉链、感知链的演进与构成 |
4.3 本章小结 |
5. 形胜模式构建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华清宫”概述 |
5.1.2 规划背景简介 |
5.2 功能分区与山水空间形态简介 |
5.2.1 华清宫功能分区概述 |
5.2.2 华清宫山水空间格局简介 |
5.3 华清宫景致的构建 |
5.3.1 声明:景致范围界定 |
5.3.2 设计理念:视觉链、感知链的构建 |
5.3.3 方案展示:华清“十景”简介 |
5.4 本章小结 |
6. 形胜模式总结及意义 |
6.1 陕北历史四城镇形胜模式的总结分类 |
6.2 陕北历史城镇营建特点及对现代历史城镇建设的启示 |
6.2.1 陕北历史城镇的营建特点 |
6.2.2 对现代历史城镇建设的启示 |
6.3 形胜失落的部分原因及形胜模式构建理论的应用意义 |
6.3.1 形胜失落的部分原因 |
6.3.2 形胜模式构建理论视觉链、感知链的手法总结与应用意义 |
6.3.3 形胜模式构建理论对现代规划理论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书目 |
图表索引 |
附录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研究 ——以淮安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4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其代表性 |
1.5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相关法规与理论 |
2.1 国内外法规与国际宪章 |
2.1.1 国外法规条例综述 |
2.1.2 国内法规政策综述 |
2.1.3 国际宪章综述 |
2.2 国内外名城空间发展理论 |
2.2.1 历史学的有关理论文献 |
2.2.2 文化学的有关理论文献 |
2.2.3 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文献 |
2.2.4 建筑学的有关理论文献 |
2.2.5 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文献 |
2.2.6 城市规划学的有关理论文献 |
2.3 名城空间发展理论总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认识与思考 |
3.1 国内外对名城空间发展共识 |
3.1.1 对名城空间价值认识趋同 |
3.1.2 注重城市轴线与公共空间的建设 |
3.1.3 名城空间各具特色 |
3.1.4 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
3.2 国内外对名城空间发展理解差异 |
3.2.1 名城空间更新与保护 |
3.2.2 名城新建空间的建设 |
3.2.3 名城空间中的人文与文脉 |
3.3 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思考 |
3.3.1 新老空间和谐与博弈 |
3.3.2 历史轴线延伸与重设 |
3.3.3 空间肌理延续与分离 |
3.3.4 城市精神传承与立新 |
第四章 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类型与要素研究 |
4.1 国外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 |
4.1.1 欧美历史文化名城 |
4.1.2 亚洲历史文化名城 |
4.1.3 其他历史文化名城 |
4.2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类型与特征分析 |
4.2.1 空间外展型 |
4.2.2 空间渗透型 |
4.2.3 空间分立型 |
4.2.4 其他类型 |
4.3 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要素与演化方式 |
4.3.1 轴线 |
4.3.2 肌理 |
4.3.3 核心 |
4.3.4 形制 |
第五章 淮安古城空间发展历史演变阶段 |
5.1 淮安古城历史沿革 |
5.2 淮安古城早期空间形态 |
5.3 “三联城”古城空间格局 |
5.3.1 “三联城”古城空间形成 |
5.3.2 “三联城”结构形态演变 |
5.3.3 “三联城”空间要素研究 |
5.4 近代淮安古城空间发展 |
5.4.1 晚清时期至民国时期(1840—1949 年) |
5.4.2 空间要素研究 |
5.5 现代淮安古城空间发展 |
5.5.1 建国初期(1949—1966) |
5.5.2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年) |
5.5.3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 年) |
5.5.4 20 世纪90 年代(1990-1999) |
5.5.5 空间要素研究 |
5.6 新时期淮安古城空间发展(2000-2007) |
5.6.1 空间发展分析 |
5.6.2 空间要素研究 |
5.7 淮安古城空间发展历程总结 |
5.7.1 空间发展类型演变历程 |
5.7.2 空间发展要素演化历程 |
第六章 淮安古城未来空间发展研究 |
6.1 空间发展背景 |
6.1.1 淮安市宏观空间组织 |
6.1.2 楚州城区空间定位 |
6.1.3 古城空间发展问题 |
6.2 空间发展目标 |
6.2.1 重新定位,构筑旅游文化空间功能 |
6.2.2 继承传统,打造特色历史城市空间 |
6.2.3 合理控制,形成紧凑城市空间形态 |
6.2.4 优化格局,延续古城历史空间肌理 |
6.3 空间发展原则与策略 |
6.3.1 空间组织原则 |
6.3.2 空间发展策略 |
6.4 空间发展容量与方向 |
6.4.1 空间发展容量 |
6.4.2 空间发展方向 |
6.5 空间发展类型 |
6.5.1 “三联城”空间结构延续与发展 |
6.5.2 “联城式”空间发展组织 |
6.6 空间组织方案 |
6.6.1 古城—旅游休闲区 |
6.6.2 新核心城—综合功能区 |
6.6.3 产业城—产业功能区 |
6.6.4 居住城—居住生活区 |
6.6.5 未来城—功能延展区 |
6.7 空间发展要素 |
6.7.1 轴线 |
6.7.2 肌理 |
6.7.3 核心 |
6.7.4 形制 |
第七章 结语 |
7.1 论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国白族传统合院民居营建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论 |
1、关于白族民居的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 |
2、华夏少数民族民居及匠艺研究的一个可能的方向 |
3、论文脉络及结构 |
第一章、白族传统建筑的悠远历史及民居分类与源流 |
1.1 白族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沉淀 |
1.1.1 远逝的文明 |
1.1.2 南诏、大理国的光辉 |
1.1.3 汉族移民的推动——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飞跃 |
1.2 白族民居分类及源流 |
1.2.1、结构体系分类及源流 |
1.2.2、空间组合分类 |
第一章小结:白族传统合院民居形成过程中映射的白族文明演进历程 |
第二章、白族合院民居的基本构成及传承与演化 |
2.1 构成要素 |
2.1.1 平面组合模式 |
2.1.2 建筑空间构成元素 |
2.1.3 装饰装修艺术 |
2.2 传承与演化 |
2.2.1 集体心理认同 |
2.2.2 适应性变迁 |
2.2.3 精神化——源于白族合院民居构图模式的寺观建筑 |
第二章小结:白族传统合院民居作为活体居住文化而存在的重要性 |
第三章、白族合院民居的木构技术体系引子、各构件称谓白语、汉语对照释名 |
3.1 常用木构架结构形式 |
3.1.1 木构架结构形式分类 |
3.1.2 木构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效应 |
3.2 榫卯节点构造 |
3.2.1 常用的榫卯构造 |
3.2.2 构件之间的榫接构造 |
3.2.3 与中原官式大木建筑榫卯构造的比较 |
3.3 一坊构架中的程式化榫卯秩序 |
3.3.1 各缝构架名称及柱位排列 |
3.3.2 构件的榫头样式及程式化榫卯秩序 |
3.4 营建口诀中的常用构架尺度及经验技术 |
3.4.1 传说中的"木经" |
3.4.2 常用构架尺度 |
3.4.3 经验性技术 |
3.5 不同时代木构架结构体系的演变 |
3.5.1 构架结构体系主次关系的演变 |
3.5.2 构架空间尺度及用料大小的演变 |
3.5.3 构架中的构件改变 |
第三章小结:对木构技术体系由总体到细部的全方位解析 |
第四章、白族匠师驾驭的营建技术核心 |
4.1 营建中的整体设计理念 |
4.1.1 木料估算及运用 |
4.1.2 含墨、收墨与减墨心 |
4.1.3 构架起山与屋面—抖水 |
4.1.4 柱子踩墨与下欠 |
4.1.5 营建禁忌与趋吉观念 |
4.2 匠师操作的木作加工工具 |
4.2.1 解木工具 |
4.2.2 穿剔工具 |
4.2.3 平木工具 |
4.2.4 尺类工具 |
4.2.5 辅助工具 |
4.3 榫卯加工工具——套榫板及榫卯模数化 |
4.3.1 套榫板的制作与使用原则 |
4.3.2 套榫板规格模数化 |
4.3.3 构件榫卯模数化 |
4.4 套榫法及相关讨退技术比较 |
4.4.1 各地榫卯之讨退技术初探 |
4.4.2 套榫法操作过程 |
4.4.3 套榫法与北方官式建筑讨退法之比较 |
4.4.4 套榫法与福建地区的记数图之比较 |
4.5 解读掌墨山神的施工图——如何在木料上画墨线 |
4.5.1 设计理念与加工制作的转化点——画墨线 |
4.5.2 把握构架的整体空间概念 |
4.5.3 画墨线的常用标记法 |
4.5.4 画柱料及其卯口墨线 |
4.5.5 画梁、枋料及其榫头墨线 |
第四章小结:营建技术核心对木构技术体系的决定性作用 |
第五章、白族合院民居的营造过程及仪式 |
5.1 择址定位打地基 |
5.1.1 择址定位 |
5.1.2 动土仪式 |
5.1.3 打地基、砌墙基 |
5.2 下料、动工与"圆木架马"仪式 |
5.2.1 木料估算、备料 |
5.2.2 开工准备 |
5.2.3 动工日"圆木架马"仪式 |
5.3 木料加工 |
5.3.1 工期安排 |
5.3.2 木料加工过程 |
5.3.3 杨宅每日施工进度概述 |
5.4 穿架与"送木气"仪式 |
5.4.1 木料穿架 |
5.4.2 "送木气"仪式 |
5.5 立木竖房与"上红梁"仪式 |
5.5.1 倾村相助——立木竖房 |
5.5.2 喜庆欢腾——"上红梁"仪式 |
5.5.3 尊师重礼——拜谢掌墨山神 |
5.6 校正屋架 |
5.6.1 原理、方法与工具 |
5.6.2 正平——调整柱子水平正位 |
5.6.3 校直——调整柱子垂直正位 |
5.6.4 检查并稳固构架 |
5.7 夯土版筑土墙 |
5.7.1 材料与工具 |
5.7.2 土墙的夯筑过程 |
5.8 安装椽子 |
5.8.1 尺度计算与备料 |
5.8.2 钉椽子 |
5.9 瓦瓦与"合龙口"仪式 |
5.9.1 撒干瓦 |
5.9.2 实盖瓦与"合龙口"仪式 |
附录5-1、"安龙谢土"仪式 |
附录5-2、"深夜搬家"风俗 |
第五章小结:将营建理论贯串落实到营建全过程之中 |
第六章、白族传统建筑匠师考 |
6.1 云南匠师派系略论 |
6.1.1 滇西北的剑川匠系 |
6.1.2 滇南的通海匠系 |
6.2 历代白族传统建筑匠师 |
6.2.1 文献记录、民间传颂的历代白族匠师 |
6.2.2 当代白族匠师的建筑实践 |
6.2.3 白族匠师的传统师承 |
第六章小结:白族传统合院民居营建技艺研究之外延 |
结论:研究成果、创新点及工作展望 |
一、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研究成果 |
2、创新点 |
二、工作展望 |
1、工作展望之一 |
2、工作展望之二 |
3、工作展望之三 |
附表 |
表1、白族合院民居营建技术用语索引简表 |
表2、前往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四次调研工作记录 |
表3、在云南各地调研的工作记录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白族建筑文化的相关研究 |
1、沙溪白族聚落文化景观解读 |
2、剑川石窟中的唐、宋殿堂建筑形象研究 |
3、阿吒力密宗坛场——剑川兴教寺的木构技术研究 |
4、鹤庆文庙先师殿木结构技术解析 |
5、沙溪白族本主崇拜及本主庙初探 |
6、白族合院民居木构技术体系的传播区域及影响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感受建水古城遗韵(论文提纲范文)
建水文庙,一部尊孔崇儒的历史教科书 |
朱德故居,近代伟人的瞻仰地 |
朱家花园,中国民居民俗的大型博物馆 |
四、感受建水古城遗韵(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上津古城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D]. 梁晓晨.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2]浙江瑞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特色研究[D]. 黄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3]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D]. 杨宁. 重庆大学, 2013(04)
- [4]再现失落的形胜:陕北历史城镇山水空间形态案例研究[D]. 范志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5]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研究 ——以淮安古城为例[D]. 倪明. 苏州科技学院, 2008(11)
- [6]中国白族传统合院民居营建技艺研究[D]. 宾慧中. 同济大学, 2006(11)
- [7]感受建水古城遗韵[J]. 姚开富. 小城镇建设,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