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交通仿真的拓宽交叉口服务通行能力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诗煜[1](2021)在《城市区域交通信号协调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现代化的发展,目前城市交通的管理水平已无法缓解机动车数量剧增造成的道路拥堵问题。采用智能交通控制策略是目前提高交通运行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城市区域交通协调控制是其中重要的管控策略。本文构建了基于目标相对占优策略的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黄金分割的双种群遗传算法,对区域内整体交叉口的信号机组进行协调优化控制,以提高区域总通行容量,降低区域内车辆的总延误时间,改善路网整体运行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非均匀交通流的城市区域信号配时优化问题,分析区域交通的地理特征和交叉口交通流量信息。以区域内总通行能力和总延误时间为目标,以区域内交叉口周期时间、相位时间和相位差为控制变量,构建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最优解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目标相对占优策略的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对区域路网信号灯群进行协调优化。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求解该模型的遗传算法的效用性。其次,针对遗传算法自身的缺陷并结合复杂区域路网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黄金分割的双种群遗传算法。采用双种群遗传算法,并引入黄金分割法改善双种群遗传算法,主种群采用基于动态交叉变异算子的遗传算法进行全局优化,次种群基于黄金分割法进行局部寻优,同时通过两个种群之间个体迁移增加种群多样性。利用4个常用的测试函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全局搜索和快速收敛性能。采用该算法对区域信号进行协调优化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获得更加有效的协调优化配时方案,提高区域交通协调控制的控制性能。最后,为直观地反映智能交通控制策略下的交通运行状况,充分发挥交通仿真软件VISSIM的直观性和MATLAB的准确性优势,对VISSIM与MATLAB的接口技术和联合仿真技术进行了研究,搭建了基于MATLAB与VISSIM联合仿真的区域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仿真平台,实现基于上述信号协调控制模型和优化算法的区域协调优化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控制模型和优化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减少路网延误时间,改善交通运行效率。
吴子豪[2](2020)在《城市路网交通拥堵机理及改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多,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会引发交通事故、交通延误、交通污染等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影响。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人们出行的便利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性,本文进行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机理研究,并结合江门市路网交通实际情况研究拥堵改善策略。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先从单交叉口的拥堵出发,立足于司机、乘客、路人等出行者对拥堵的感官认识,结合交通管理人员、交通专业学者等的专业意见,分析总结出交叉口交通拥堵的概念,并且选取了平均速度、饱和度、停车率、占有率、延误时间、排队长度等5个指标来量化交通拥堵。结合拥堵访谈问卷及专家打分,本文将量化出各个拥堵指标与拥堵严重程度的关系,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量化各个指标之间的权重,建立拥堵综合评价指标。(2)本文再从由多个交叉口组成的路网拥堵角度出发,通过交通仿真对路网交通状态变化和交通拥堵形成成果进行研究,并提出基于宏观基本图的路网交通拥堵状态判别方法。(3)针对交通拥堵影响机理分析,应用交通仿真分析典型影响因素对交叉口和路网交通流运行情况和交通拥堵的影响。(4)研究改善措施对交叉口及路网交通拥堵的影响,并总结交通拥堵改善策略,为城市路网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撑。
袁铃惠[3](2020)在《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复合功能城市主干道交通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市发展方式正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城市规划关注重点也从“大而全”的增量规划走向“小而精”的存量改造。城市主干道因其交通、场所、景观功能高度复合,在城市道路系统中具有独特地位,承担巨大机动交通压力的同时也需为沿线居民提供生活性服务。对既有主干道进行优化是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病、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定量化评价多种干道交通优化方式,识别归纳影响交叉口效率的关键要素,并通过案例验证研究结论。论文首先以交通量构成及道路几何数据为基础,运用微观交通仿真方法,定量评价城市主干道交通连续化的手段。之后,针对影响信号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较大的进口道上游交织段,对挑选出的相关交通要素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和交通仿真,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给定交通条件下最短交织段长度以及交织段影响下的交叉口服务水平计算公式。最后,实证研究部分以烟台市城市主干道观海路为例,在分析其交通问题的基础上,参考前文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改善建议,并用仿真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估。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对于城市主干道交通连续化的方式,给定交通条件下,经远引左转或简易立交优化的交叉口,相比传统信号平面交叉口,平均延误时间降低50%以上。2)针对上游交织段影响下的信号平面交叉口服务水平研究表明,当进口道车流量为3000veh/h,右转率在40%、50%、60%时,上游交织段最短长度分别为150m、180m、210m。3)平面交叉口进口道服务水平(LOS)计算公式为分段函数:车辆排队长度未溢出至交织段时,LOS与进口道车流量、交织段长度为二元二次函数关系;当车辆排队长度溢出至交织段后,LOS与进口道车流量、交织段长度、交织流率为三元二次函数关系。在观海路交通优化实证研究中,依据交通流量分析并应用前文研究结论,综合采用了路段禁左、远引左转交叉口、改造道路断面、重点交叉口立交化改造等方案保证主线交通连续,其中交叉口上游交织段长度依据前文结论设置。改造后方案的仿真评价显示,观海路整体车辆通行效率有明显提升。本文聚焦总结复合功能城市主干道的交通优化方式的仿真评估,研究结果为城市主干道交通优化提供科学参考,同时拓展微观交通仿真在城市规划和交通优化领域的应用。
谢思琪[4](2020)在《城市地铁施工期间临时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面统筹建设交通强国的推动下,我国各地都在加紧进行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交通拥堵,地铁系统因容量大、速度快、安全性高、准点舒适、不占用地面道路资源等优点,引入国内以来迅速受到各大城市的极力青睐。但地铁系统因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站点周边交通流密集等特点,施工期间将对地面交通系统造成长期高负荷的冲击。本文以城区地铁站点施工期间的临时交通组织优化方法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制定科学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法来缓解地铁施工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本文对城市占道施工区形式进行分类和界定,从施工区道路交通、人员、车辆运行、交通流等四方面对施工区的交通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施工区交通组织研究的范围。分析了城区地铁施工的特点及目前常用的地铁施工方法,及地铁施工对机动车系统、公交系统、慢行系统、道路通行及周边用地环境五大系统的影响。阐述了城市道路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全面分析了地铁施工对路段及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并基于此确定了路段服务水平、交叉口服务水平、公交系统、慢行系统等“四个系统、七个指标”的决策理论,通过制定的影响评判标准来判断单个系统交通组织方案的合理性。从宏观、微观、公共和慢行交通四个方面进行了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的研究分析,在基于前文决策研究和仿真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地铁施工对交通运行的影响总得分来判断交通组织方案的优劣。以杭州市文三路地铁站为例,通过对施工站点周边道路交通及土地利用性质等方面的调研,以及对施工工艺、施工分期及各期围挡方案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施工期间临时交通组织优化方案,通过建模仿真及参数分析,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七个指标的交通影响进行评价。为减小城市地铁施工“阵痛期”的小区域交通压力,同时保障路网整体平衡、稳定、畅通,合理优化施工期临时交通组织是有效平衡短期交通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
吴咪艺[5](2020)在《面向无人驾驶的道路交通关键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为前提的无人驾驶车辆正飞速发展,无人驾驶相关理论已有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当前对于无人驾驶下综合道路交通参数的研究有限,一般只考虑了有限的交通参数。本文在分析道路交通参数和无人驾驶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优化现有跟驰、换道模型构建人机混驾模型,并通过Python控制VISSIM,实现无人驾驶运行的算法控制和仿真模拟。本文分析了不同无人驾驶车辆比例对多交通参数的影响,并通过多目标优化提出相应的设计速度建议值。首先,本文引入多前车速度改进现有OVCM模型,构建MVCM跟驰模型,开展线性稳定性分析,并与经典FVD模型和MHOVA模型进行扰动传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前车数量能有效增加交通流稳定性,4辆前车时MVCM模型改善效果显着;MVCM模型比FVD模型具有更优的抗跟驰系统扰动性;MVCM模型相较于MHOVA模型,能在考虑更少前车的情况下得到相同稳定性。其次,本文构建了基于换道规则、换道路径、速度规划和换道概率的换道模型。针对流量-密度关系,将本文的换道模型与车间通信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两类模型的流量-密度关系非常接近,但本换道模型的车辆速度曲线能较早达到稳定状态,并且速度波动比车间通信模型小。再次,本文依据相关标准,在VISSIM中建立城市道路双向四车道模型,通过Python调用VISSIM COM接口实现人机混驾模式并确立仿真方案。最后,本文分析了不同无人驾驶车辆比例对多交通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无人驾驶车辆比例对交通流状态有着显着影响,无人驾驶车辆比例的增加提升了车辆平均速度,减少了平均延误和平均行程时间,且在比例为0.4~0.6时最为显着;车流较为自由时,车辆的平均车头间距随无人驾驶车辆比例的升高呈现增大趋势,且车辆换道频率减小。此外,本文建立基于减小行程时间、增大车头间距和减小换道频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NSGA-Ⅱ算法求解该多目标优化问题,得到不同无人驾驶车辆比例下的设计速度建议值。本文实现了人机驾驶混行下的模型构建,搭建了交通仿真平台,形成了相关交通流参数(延误、车头间距、换道频率等)与设计速度的分析方法,为面向无人驾驶的道路交通设计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戴随喜[6](2020)在《基于虚拟仿真的雄安新区道路交通系统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机动化的迅速发展,以交通拥堵等为主要表现的“大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雄安新区坚持“绿色出行、包容复合、低碳智能”的规划理念,将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本文以雄安新区为研究对象,借助“交运之星”虚拟仿真软件,对雄安新区的道路交通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雄安新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布局以及交通系统规划进行了梳理。在空间格局方面,雄安新区整体呈现“一主、五辅、多节点”的格局,在各个组团内部,顺应自然地势,通过绿带、河流、湖泊等自然界限对组团进行划分,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在功能布局方面,新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坚持土地混合开发,强调产城互动和职住平衡。在交通系统规划方面,新区着力打造“慢行+公交”的绿色出行模式,有序引导小汽车出行向公交出行转变。第二,针对雄安新区特有的城市交换中心(City Exchange Center,CEC)体系,归纳总结出CEC功能定位、分类及设计原则。提出CEC服务能力的概念并给出CEC服务能力计算方法,通过利用率和周转率两个指标对CEC服务效率进行分析。分析了驾驶员在CEC中的活动过程,将CEC的时间阻抗分为固定阻抗和排队阻抗两部分,并运用排队论知识计算CEC排队阻抗,建立基于排队论的CEC交通阻抗模型,为雄安新区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提供支撑。第三,梳理了雄安新区道路交通系统具有的特点,并根据新区道路交通系统的特点分析了车道数、车道宽度、交叉口间距及公交专用道设置、智能网联车辆(CAV)市场占有率等多种因素对新区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然后根据路段行程时间与路段交通负荷的关系,分析了公交专用道和非公交专用道的路段行程时间,为后续仿真参数设置和仿真分析提供依据。第四,建立了雄安新区交通基础数据库,分别采用基于小区人口和土地利用的城市新区交通生成方法和双约束重力模型完成交通生成预测和交通分布预测。利用CEC交通阻抗模型对小汽车效用函数进行修正,研究了设置CEC情况下小汽车出行分担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设置CEC后小汽车分担率下降了9.55%,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68%,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1.04%,符合新区“90/80”规划目标。考虑CEC服务能力限制,将小区间小汽车OD矩阵转换为CEC间小汽车OD矩阵,进而完成机动车交通分配分析,结果表明设置CEC之后,机动车路段交通量整体下降明显,各项交通运行指标均优于不设置CEC的方案。论文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城市新区道路交通系统仿真分析流程,可以为雄安新区道路网络规划和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同时为我国其它新区道路交通系统仿真分析提供借鉴。
王家琦[7](2020)在《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匝道分流改进优化及协调控制》文中提出现阶段,随着全苜蓿叶式立交建设周期长、条件复杂、主线交织冲突的问题趋于严重,半苜蓿叶立交逐步成为城市互通立交选型建设的不二之选。半苜蓿叶形互通立交作为四肢部分苜蓿叶形互通立交的一种,不仅具有主要道路畅通、主线标志简化、用地和工程费用较少等优点,而且适合用于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地物限制较严或分期修建等情况。对现有城市半苜蓿叶立交来说,大多主线出口匝道的设计方式为单匝道。若想实现互通的功能,车辆需首先通过单匝道驶入次干道,而后通过衔接交叉口掉头的方式实现互通。但此方式只适合整体交通流较小情况,当交通流较大时,不仅单匝道通行能力易饱和,而且次干道衔接区、交织区及交叉路口会出现堵塞严重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匝道分流的方式在主线出口匝道设置附加左转匝道,此方式能使车辆在次干道入口处直接左转,提高通行效率,缓解次干道压力。但由于与次干道新增平面冲突区,此匝道分流方法仅在理论上被提及,尚未见到具体应用。如何保证匝道出口车流完整性及整体道路通行效率,成为了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所在。针对半苜蓿叶形互通立交所存在的冲突区问题,文章以某市立交桥为例,在分析冲突区交通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信号设置的临界点及具体设置方法;其次,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单匝道和分流匝道两种方式进行了评价,指出匝道分流的优势;最后,利用Synchro交通信号软件对分流匝道固定信号配时进行优化,通过评价验证干线协调控制的必要性。本文研究给出了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冲突区的具体解决方案,为该线型的设计和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孙春刚[8](2020)在《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待行区建模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加剧,平面交叉口是城市路网的重要节点,需着重优化,左转交通流是影响交叉口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优化左转待行区设置是提升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条件有限,左转待行区设置更需精细化考虑。为了准确、科学地构建山地城市左转待行区模型,本文利用无人机高空视频采集优势,选取了多个典型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进行左转车辆轨迹行为研究,主要从基于交叉口几何特性的待行区模型构建、基于无人机高空视频的左转微观轨迹数据的待行区模型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左转待行区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如下:(1)归纳总结了左转待行区设置的方法与条件,并分析了左转车流的运行特性。(2)基于交叉口几何特性的理论待行区模型构建。本文针对目前左转待行区相关研究未考虑山地城市车道窄、坡度大、部分交叉口畸形等几何特点的局限,为了明晰在实际应用中待行区“是否设置”、“如何设置”的问题,本文利用左转排队长度分析探讨了待行区是否设置的边界条件及待行区需要设置时的最短设置长度;基于冲突分析法明确了待行区设置安全间距,构建了左转待行区长度设置区间模型;结合仿真提炼出不同坡度下左转车辆通过冲突点时间变化特征,提出了当道路纵坡坡度超过-5%时对模型的修正方法;探讨了畸形交叉口、中央隔离带及车道属性对待行区设置影响。(3)基于车辆实际运行轨迹的待行区模型构建。本文首先通过无人机高空视频拍摄及数据处理工作,获取了一批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交叉口左转车流轨迹数据,通过轨迹特性分析与相关函数拟合分析,确定了单相指数衰减函数为车辆左转轨迹基本函数原型;然后通过交叉口几何特性,确定了起点、讫点、冲突限制点三个约束条件,对左转轨迹函数原型进行了标定,构建了以交叉口几何参数为自变量的车辆左转轨迹的函数模型;基于曲线线形识别法,确定了交叉口车辆左转轨迹由两段缓和曲线组成,根据缓和曲线公式,构建了关于左转待行区长度与半径的分段函数模型。(4)基于遗传算法的左转待行区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研究。本文针对前面章节构建的左转待行区模型,修正了HCM手册中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并构建了以通行能力最大、平均延误最小、平均停车次数最少为目标,相位绿灯时间、信号周期为寻优参数的多目标求最优解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得最优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验证。为实现城市精细化管控、提高城市交叉口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提供支撑。最后,结合实例计算出了理论待行区模型和实际待行区模型的待行区长度,建立了VISSIM仿真模型,仿真运行结果显示理论待行区模型计算的待行区长度相较于现状待行区长度,平均每车延误下降了29.5%;实际待行区模型计算的待行区长度相较于理论待行区模型计算的待行区长度,平均每车延误下降了11.2%。
孙建成[9](2020)在《基于VISSIM仿真的错位交叉口间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在方便了人们出行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噪声污染等交通问题。其中交叉口作为道路的枢纽和节点在交通运行中起着转换交通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普通平面十字交叉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不管是在交通渠化还是信号配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得平面十字交叉口的交通管控技术日渐成熟。但在城市平面交叉口中,有一种特殊的交叉口,错位交叉口,是由两个或三个T型交叉口组成,一般为一条主干路,两条次干路,且对向的交通量大致相同,间距在100到500米之间。错位交叉口的设置分离了冲突点,使车辆通行更加安全,但是通行能力却大大降低。人们通常用十字交叉口的控制方式对错位交叉口进行控制,但这种控制方式对其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交通流的死锁,造成整个路网的瘫痪,因此对于错位交叉口,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处理方案,一种是通过改造,将错位交叉口改造成一个大型的十字交叉口,通过十字交叉口的控制方式对其进行控制,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历史遗留和拆迁等原因,使得错位交叉口的改造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人们想出了另一种方案,就是改进其交通控制方式。目前对错位交叉口的控制方案一般有三种,其一是将错位交叉口的看作一个十字交叉口,通过十字交叉口的信号控制对其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两个T型口间距较小的情况。其二是将两个T型口模仿“绿波”进行协调控制,其三则是将错位交叉口看作两个独立的交叉口进行单点信号控制。要最大限度的减小错位交叉口对城市交通流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错位交叉口的合理信号控制,必须对错位交叉口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对其进行综合控制。本文通过对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的类型及控制方式进行分析,分别做了以下方面的内容:(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对错位交叉口的实地调查,分析总结了普通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错位交叉口的特点,计算出了交叉口功能区的长度,并通过实地调查的数据对错位交叉口的交通量,速度等进行了分析,得到出错位交叉口主干路在不同交通量下的车头时距分布符合M3分布,分析了影响交叉口间距的因素。(2)通过对比各种交通仿真软件,选定VISSIM4.3作为本文研究的工具,并以实际调查的数据对仿真参数进行了标定,首先对期望速度和驾驶员行为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选取其中敏感度较高的参数,通过遗传算法和SPSA算法相结合的方式,用Matlab和VB语言对参数标定系统进行了开发。(3)以实际错位交叉口为原型,通过AUTOCAD软件对不同间距的错位交叉口进行了绘制并导入VISSIM仿真软件,通过2223次仿真,9336600s的仿真时长,评价得出各影响因素下的排队长度和排队次数。通过分析排队长度和排队次数的变化趋势,得出了与交通量相适应的最佳周期环境下稳定交通流在不同设计速度、不同交通量、不同信号控制方法的错位间距阈值,并将货车比例作为修正系数进行考虑,在设计车速60km/h时,取值60m,其他设计车速条件下进行相应折算,并与仿真得出的结果进行整合,最终得出最合理的错位间距阈值,最后利用稳定交通流距离下的交叉口最小间距为标准对错位间距进行验证,发现得到的错位间距的阈值是可行的,具有工程实际价值。
陈海然[10](2020)在《海绵化改造对城市内涝及交通的影响研究 ——以东莞市中心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短历时强降雨极端天气日益增多,城市内涝现象频发,这无疑给正常的道路交通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为缓解暴雨内涝交通拥堵问题,保障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宜居家园,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发展新模式,开展对城市内涝和交通的影响研究十分必要,对当前的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之上,以东莞市中心片区为例,通过现场实践调查和资料整理收集,构建了研究区暴雨内涝的雨洪模型和交通仿真模拟模型;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在暴雨情况下城市内涝积水对交通通行的影响做了关联性研究;并与海绵化改造后相同天气下的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作对比,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SWMM模型构建了研究区城市雨洪模型,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模型在研究区有较好的适用性;基于东莞市暴雨强度公式和芝加哥雨型,模拟出不同暴雨重现期下(1a,2a,5a,10a,20a,50a一遇)内涝的情景,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增加,研究区内涝的情况越来越严重。(2)利用Origin数据分析软件分析积水深度和行车速度间的关系,通过拟合曲线得出积水深度和行车速度间的函数公式;根据现场实测的OD交通量调查以及现场道路交叉口真实情况数据,构建了研究区交通模拟仿真模型(Synchro),表明在暴雨天气下,研究区部分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和服务水较弱。(3)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设置了对研究区进行海绵化改造方案(如增加透水铺装、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下凹式绿地、调蓄池等),利用雨洪模型和交通仿真模型进行模拟,海绵化改造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提高内涝引起的交通通行能力的服务水平,表明海绵化改造能够提升内涝引起的交通通行能力的服务水平,同时对道路海绵化改造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分析,表明海绵化改造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系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节约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
二、基于交通仿真的拓宽交叉口服务通行能力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交通仿真的拓宽交叉口服务通行能力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区域交通信号协调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交通优化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交通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结构及研究技术路线 |
2 区域交通控制的基础理论 |
2.1 区域交通控制的基本参数 |
2.1.1 信号相位 |
2.1.2 周期 |
2.1.3 绿信比 |
2.1.4 相位差 |
2.2 交通信号控制的评价指标 |
2.2.1 延误时间 |
2.2.2 通行能力 |
2.2.3 排队长度 |
2.3 交通信号的控制方式 |
2.3.1 单交叉口控制 |
2.3.2 干线协调控制 |
2.3.3 区域协调控制 |
2.4 VISSIM仿真软件简述 |
2.4.1 VISSIM概述 |
2.4.2 VISSIM应用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3 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型构建 |
3.1 区域交通信号多目标优化模型 |
3.1.1 目标函数 |
3.1.2 约束条件 |
3.1.3 优化模型的多目标函数 |
3.2 基于目标相对占优策略的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目标函数 |
3.2.1 目标相对占优策略 |
3.2.2 基于TRDS的目标函数 |
3.3 区域交通信号协调优化控制 |
3.3.1 遗传算法 |
3.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区域交通信号协调优化控制 |
3.4 实验仿真结果分析 |
3.4.1 实例交通基本情况 |
3.4.2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黄金分割双种群遗传算法的区域交通信号优化控制 |
4.1 双种群遗传算法与黄金分割法 |
4.1.1 双种群遗传算法 |
4.1.2 黄金分割法 |
4.2 基于黄金分割的双种群遗传算法 |
4.2.1 基于黄金分割率的动态交叉变异算子 |
4.2.2 基于黄金分割的局部寻优算法 |
4.2.3 基于黄金分割双种群遗传算法的步骤 |
4.2.4 算法性能测试及分析 |
4.3 基于GRDPGA算法的区域交通信号优化 |
4.4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4.4.1 实验参数配置 |
4.4.2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MATLAB-VISSIM联合仿真的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
5.1 集成MATLAB-VISSIM的仿真平台构建 |
5.1.1 MATLAB与 VISSIM接口技术 |
5.1.2 MATLAB与 VISSIM的联合仿真技术 |
5.1.3 基于MATLAB-VISSIM仿真平台的构建方法 |
5.2 仿真实验 |
5.2.1 实验参数配置 |
5.2.2 仿真实验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城市路网交通拥堵机理及改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章节安排和技术路线 |
1.4.1 章节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交叉口拥堵量化研究 |
2.1 基于出行者感受的交叉口拥堵量化研究 |
2.1.1 问卷的设计 |
2.1.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2.2 交叉口运行效率指标与拥堵程度关系解析 |
2.2.1 已有定义 |
2.2.2 现有定义的不足 |
2.2.3 交叉口拥堵定义的思路初探 |
2.2.4 单拥堵因子的隶属度函数 |
2.2.5 MATLAB求解拥堵度隶属函数 |
2.2.6 各拥堵因子间关系探讨 |
2.2.7 小结 |
2.3 交叉口拥堵评价办法 |
2.3.1 现有拥堵评价体系 |
2.3.2 现有评价方法 |
2.3.3 拥堵评价指标的选择 |
2.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拥堵评价方法 |
第三章 路网交通拥堵状态判别方法研究 |
3.1 交通拥堵特征分析 |
3.1.1 拥堵交通流特征 |
3.1.2 时间分布特性 |
3.1.3 空间分布特性 |
3.2 交通状态分类 |
3.3 宏观基本图 |
3.4 采集数据与预处理 |
3.5 宏观基本图的绘制 |
3.6 路网拥堵趋势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通拥堵机理解析 |
4.1 仿真建模 |
4.2 交叉口拥堵演化规律 |
4.2.1 线性增大输入 |
4.2.2 脉冲输入 |
4.2.3 阶跃增大输入 |
4.3 路网交通拥堵演化规律分析 |
4.3.1 基础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2 路网宏观基本图散点图 |
4.3.3 路网宏观基本图曲线拟合 |
4.3.4 路网拥堵演化规律分析 |
第五章 交通拥堵改善策略 |
5.1 交叉口改善措施对拥堵的影响分析 |
5.1.1 扩宽交叉口拥堵特性 |
5.1.2 禁左控制下拥堵特性 |
5.1.3 不同的配时方案拥堵特性 |
5.1.4 信号控制对交叉口的影响分析 |
5.1.5 交叉口的拓扑形式对拥堵的影响分析 |
5.2 路网改善措施对拥堵的影响分析 |
5.2.1 实验方案设计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2.3 交通组织方案对原始路网的影响 |
5.2.4 各交通组织方案影响对比 |
5.2.5 各方案微观参数对比分析 |
5.2.6 延误参数对比分析 |
5.2.7 排队参数对比分析 |
5.2.8 交通组织方案对原始路网的影响 |
5.3 城市路网交通改善策略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案例简介 |
6.2 研究片区的交通流特征 |
6.3 交通改善策略 |
6.3.1 改造关键节点,提升节点通行能力 |
6.3.2 调整信号灯周期 |
6.3.3 分车型进行交通管理 |
6.3.4 实施效果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复合功能城市主干道交通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对城市交通设施更新提出更高要求 |
1.1.2 复合功能城市主干道优化是提升城市交通设施综合效能的重点 |
1.1.3 交叉口的优化是保障复合功能城市主干道性能的关键 |
1.2 研究缘起及研究范畴 |
1.3 选题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章节安排 |
2 研究进展 |
2.1 交通拥堵与交通优化 |
2.1.1 交通拥堵 |
2.1.2 复合功能城市主干道 |
2.1.3 道路交叉口 |
2.1.4 交通优化 |
2.2 微观交通仿真技术 |
2.2.1 仿真软件 |
2.2.2 PTV VISSIM |
2.2.3 跟驰模型 |
2.2.4 换道模型 |
2.2.5 评价指标 |
2.3 复合功能城市主干道交通改善研究 |
2.3.1 改善理论 |
2.3.2 交通组织改善方法 |
2.3.4 道路设计改善 |
2.3.5 交通设施改善 |
2.4 交叉口交通改善研究 |
2.4.1 交叉口设计优化范围 |
2.4.2 交叉口几何设计优化 |
2.4.3 交叉口渠化设计优化 |
2.4.4 信号灯配时优化 |
2.4.5 小结 |
2.5 城市主干道及交叉口优化相关实践 |
2.5.1 国外实践 |
2.5.2 国内实践 |
2.6 小结 |
3 城市主干道交通连续化方法及效果评估 |
3.1 主干道通行能力影响要素 |
3.1.1 车流量 |
3.1.2 道路设计 |
3.2 主线连续交通组织方式 |
3.2.1 节点交通组织 |
3.2.2 断面交通组织 |
3.3 主线连续仿真评估 |
3.3.1 T形交叉口 |
3.3.2 十字形交叉口 |
3.4 主线交通优化方式建议 |
3.5 小结 |
4 上游交织段对信号交叉口通行效率的影响 |
4.1 信号平面交叉口理论通行能力 |
4.1.1 计算方法 |
4.1.2 服务水平 |
4.2 交织路段通行能力 |
4.2.1 交织段 |
4.2.2 交织段效能 |
4.3 给定交通条件下交叉口最短交织段研究 |
4.3.1 研究方法 |
4.3.2 仿真场景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3.4 最短交织段建议 |
4.4 交叉口进口道通行效率与不同交通因素的关系 |
4.4.1 实验设计 |
4.4.2 交叉口服务水平 |
4.4.3 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
4.4.4 非线性回归 |
4.4.5 公式适用范围 |
4.5 小结 |
5 烟台市观海路交通改善案例研究 |
5.1 烟台市概况 |
5.1.1 地理区位 |
5.1.2 行政区划及发展结构 |
5.2 研究区概况 |
5.2.1 地理位置 |
5.2.2 人口与岗位分布 |
5.2.3 交通概况 |
5.2.4 人员出行特征 |
5.2.5 出行方式结构 |
5.2.6 居民出行空间分布 |
5.2.7 路网结构 |
5.2.8 小结 |
5.3 观海路交通问题分析 |
5.3.1 基本情况 |
5.3.2 交通运行 |
5.3.3 主干道交通组织 |
5.3.4 观海路道路设计 |
5.3.5 重点交叉口 |
5.3.6 人行过街设施 |
5.3.7 交通问题总结 |
5.4 观海路交通改善建议 |
5.4.1 主线交通连续化改善 |
5.4.2 道路设计优化 |
5.4.3 重点交叉口优化 |
5.4.4 小结 |
5.5 改善方案仿真评价 |
5.5.1 观海路交通模型构建与实验仿真 |
5.5.2 仿真结果分析比较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
B.正交主效应实验设计表 |
C.不同交通条件下排队溢出时的交叉口服务水平等级表 |
D.不同交通条件下排队未溢出时的交叉口服务水平等级表 |
E.迎春大街十字形交叉口仿真优化过程 |
F.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G.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城市地铁施工期间临时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地铁施工区交通特性及组织范围研究 |
§2.1 占道施工区种类及界定 |
§2.2 施工区交通特性研究 |
§2.2.1 施工区道路交通特性 |
§2.2.2 施工区人员交通特性 |
§2.2.3 施工区车辆运行交通特征 |
§2.2.4 施工区交通流特性 |
§2.3 施工区交通组织范围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交通影响分析的交通组织决策研究 |
§3.1 城区地铁施工特性分析 |
§3.1.1 城区地铁施工特点分析 |
§3.1.2 地铁施工方法分析 |
§3.2 施工对交通运行影响分析 |
§3.2.1 机动车交通系统 |
§3.2.2 公共交通系统 |
§3.2.3 慢行交通系统 |
§3.2.4 道路通行状况 |
§3.2.5 周边用地环境 |
§3.3 施工对路段通行能力影响分析及评判标准 |
§3.3.1 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
§3.3.2 施工路段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分析 |
§3.3.3 施工路段道路通行能力影响评判标准 |
§3.4 施工对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分析及评判标准 |
§3.4.1 城市信控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
§3.4.2 施工区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分析 |
§3.4.3 施工区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评判标准 |
§3.5 施工对公交系统影响评判 |
§3.6 施工对慢行系统影响评判 |
§3.7 小结 |
第四章 施工期间临时交通组织优化与评价方法研究 |
§4.1 施工期临时交通组织原则 |
§4.2 施工期临时交通组织优化 |
§4.2.1 宏观交通组织优化 |
§4.2.2 微观交通组织优化 |
§4.2.3 公共交通组织优化 |
§4.2.4 慢行交通组织优化 |
§4.3 施工期临时交通组织方案仿真 |
§4.3.1 交通仿真概述 |
§4.3.2 仿真方法研究 |
§4.3.3 本文交通组织方案仿真方法 |
§4.4 施工期临时交通组织方案评价体系及方法 |
§4.4.1 评价指标选取 |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3 交通组织方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施工区现状交通特性分析 |
§5.1.2 施工区交通组织范围确定 |
§5.2 地铁施工对交通运行影响分析 |
§5.2.1 施工对路段运行影响分析 |
§5.2.2 施工对交叉口运行影响分析 |
§5.2.3 施工对公交运行影响分析 |
§5.2.4 施工对慢行交通运行影响分析 |
§5.2.5 占道施工区域交通拥堵成因分析 |
§5.3 交通组织方案优化措施 |
§5.3.1 交通流交通组织优化 |
§5.3.2 宏观交通组织优化 |
§5.3.3 微观交通组织优化 |
§5.3.4 公共交通组织优化 |
§5.3.5 慢行交通组织优化 |
§5.4 优化后交通组织方案仿真与评价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情况 |
(5)面向无人驾驶的道路交通关键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人驾驶技术概述 |
1.2.2 无人驾驶仿真技术研究 |
1.2.3 面向无人驾驶的道路交通参数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面向仿真的无人驾驶道路交通参数选择与评价 |
2.1 道路交通参数选择 |
2.1.1 交通流三参数 |
2.1.2 延误 |
2.1.3 车头间距 |
2.1.4 换道频率 |
2.1.5 设计速度 |
2.2 参数获取和评价 |
2.3 无人驾驶关键要素 |
2.3.1 自动驾驶 |
2.3.2 车联网 |
2.4 开发环境选择 |
2.4.1 微观仿真软件VISSIM |
2.4.2 开发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机混驾模型研究与参数标定 |
3.1 模型基本假设 |
3.2 安全距离 |
3.3 跟驰控制 |
3.3.1 车辆跟驰理论 |
3.3.2 车辆跟驰模型 |
3.3.3 基于多前车速度的MVCM跟驰模型 |
3.4 换道控制 |
3.4.1 换道规则 |
3.4.2 换道路径 |
3.4.3 换道速度规划 |
3.4.4 换道概率 |
3.5 交通流影响初步分析 |
3.6 模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无人驾驶的道路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 |
4.1 模型假设 |
4.2 模型介绍 |
4.3 模型参数设置 |
4.3.1 交通流设置 |
4.3.2 驾驶行为参数设置 |
4.4 仿真实现 |
4.4.1 仿真设计方案 |
4.4.2 COM接口实现 |
4.4.3 人机混驾实现案例分析 |
4.4.4 自定义输出参数 |
第五章 无人驾驶车辆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 |
5.1 仿真方案和样本 |
5.2 仿真结果和数据分析 |
5.2.1 交通流参数 |
5.2.2 延误 |
5.2.3 车头间距 |
5.2.4 换道频率 |
5.2.5 车速分布与设计速度调整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一、个人简介 |
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三、授权/公开的国家发明专利 |
(6)基于虚拟仿真的雄安新区道路交通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道路网络分析评价 |
1.2.2 交通设施通行能力 |
1.2.3 交通设施交通阻抗 |
1.2.4 现有研究总结 |
1.3 主要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分析 |
2.1 雄安新区概况及发展定位 |
2.1.1 雄安新区概况 |
2.1.2 雄安新区发展定位 |
2.2 雄安新区城市空间规划分析 |
2.2.1 雄安新区城市空间格局 |
2.2.2 雄安新区城市功能布局 |
2.3 雄安新区交通系统分析 |
2.3.1 雄安新区道路系统规划分析 |
2.3.2 雄安新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分析 |
2.3.3 雄安新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分析 |
2.3.4 雄安新区绿色交通政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交换中心分析与建模 |
3.1 CEC简介 |
3.2 建设CEC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2.1 必要性分析 |
3.2.2 可行性分析 |
3.3 CEC基本特性分析 |
3.3.1 CEC功能定位 |
3.3.2 CEC分类 |
3.3.3 CEC设计原则 |
3.4 CEC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
3.4.1 CEC服务能力分析 |
3.4.2 CEC服务效率分析 |
3.5 CEC交通阻抗分析 |
3.5.1 CEC服务过程分析 |
3.5.2 CEC交通阻抗分析 |
3.6 CEC算例分析 |
3.6.1 算例路网介绍 |
3.6.2 CEC关键指标计算 |
3.6.3 CEC设置前后的路网交通状态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雄安新区道路网络交通特性分析 |
4.1 雄安新区道路交通系统特点分析 |
4.2 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
4.2.1 路段通行能力概念 |
4.2.2 路段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2.3 路段实际通行能力 |
4.3 路段行驶时间分析 |
4.4 道路网络与CEC协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雄安新区道路交通系统仿真分析 |
5.1 “交运之星”软件简介 |
5.2 仿真流程设计 |
5.3 仿真参数设置 |
5.4 基础数据库建立 |
5.4.1 路网数据库建立 |
5.4.2 交通小区数据库建立 |
5.4.3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 |
5.4.4 人口数据库建立 |
5.4.5 CEC数据库建立 |
5.5 交通需求分析 |
5.5.1 交通生成 |
5.5.2 交通分布 |
5.5.3 交通方式划分 |
5.5.4 交通分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匝道分流改进优化及协调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建设研究 |
1.2.2 出口匝道与次干道衔接段冲突研究 |
1.2.3 出口匝道衔接交叉口进口道堵塞研究 |
1.2.4 干线多路口信号组协调控制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冲突区组织与分析 |
2.1 半苜蓿叶互通式立交选型分类 |
2.2 出口匝道分流方案设计 |
2.2.1 单出口匝道存在问题及分析 |
2.2.2 分流出口匝道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流后冲突区信号设置方法 |
3.1 分流后冲突区信号设置依据 |
3.1.1 总平均延误法确定临界流量 |
3.1.2 交通冲突数确定临界流量 |
3.2 基于Matlab拟合的临界流量确定 |
3.2.1 Matlab拟合多项式原理 |
3.2.2 Matlab拟合公式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流前后冲突区评价指标分析 |
4.1 Vissim仿真软件简介 |
4.2 分流前Vissim仿真模型建立与指标分析 |
4.2.1 确定调查交通量、交通参数等数据 |
4.2.2 绘制分流前路网 |
4.2.3 输入分流前车流量、布置路径决策 |
4.2.4 十字交叉口配时及数据分析 |
4.3 分流后Vissim仿真模型建立与指标分析 |
4.3.1 确定调查交通量数据 |
4.3.2 绘制分流后路网 |
4.3.3 分流后路径决策 |
4.3.4 分流冲突区配时及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流后多路口干线协调控制分析 |
5.1 Synchro仿真软件简介 |
5.2 Synchro干线协调控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待行区建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组织架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待行区设置条件 |
2.1.1 几何条件 |
2.1.2 临界条件 |
2.2 待行区设置方法 |
2.2.1 渠化设计 |
2.2.2 信号控制设计 |
2.3 待行区仿真建模及评价指标 |
2.4 山地城市待行区研究框架探析 |
第三章 左转车流运行特性分析 |
3.1 平面交叉口左转车流特性分析 |
3.1.1 左转车流的冲突特性 |
3.1.2 左转车流对交叉口车流运行的影响 |
3.2 左转车流交通组织方法 |
3.2.1 左转车流在交叉口渠化中的设计 |
3.2.2 左转专用车道及信号相位的设置原则 |
3.3 左转待行区的概念及交通组织方法 |
3.3.1 左转待行区的概念 |
3.3.2 左转待行区的交通组织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左转待行区设置影响因素分析及建模 |
4.1 基于交叉口几何特性的理论待行区模型研究 |
4.1.1 车辆排队长度 |
4.1.2 安全距离 |
4.1.3 纵坡 |
4.1.4 中央隔离带及属性 |
4.1.5 不规则交叉口 |
4.2 基于车辆实际运行轨迹的待行区模型研究 |
4.2.1 基于无人机视频跟踪技术的车辆轨迹数据获取 |
4.2.2 车辆左转轨迹拟合函数分析 |
4.2.3 构建车辆实际运行轨迹的待行区模型 |
4.2.4 基于曲线线性识别法构建左转轨迹分段模型 |
4.2.5 基于左转轨迹分段函数的待行区模型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左转待行区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研究 |
5.1 多目标函数模型分析 |
5.1.1 设置左转待行区前后车道通行能力变化研究 |
5.1.2 设置左转待行区前后车道延误变化研究 |
5.1.3 设置左转待行区前后车辆平均停车次数变化研究 |
5.2 约束条件设置研究 |
5.2.1 临界绿灯时间设置研究 |
5.2.2 临界周期时间设置研究 |
5.3 遗传算法 |
5.3.1 遗传算法基本流程 |
5.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
5.4 案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分析及仿真 |
6.1 数据采集及处理 |
6.2 VISSIM微观仿真建模与对比分析 |
6.2.1 交叉口微观仿真建模 |
6.2.2 左转待行区模型计算 |
6.2.3 交通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1.1 主要结论 |
7.1.2 论文创新点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红黄路-紫荆路交叉口西进口道左转轨迹曲率数据表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基于VISSIM仿真的错位交叉口间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叉口间距 |
1.2.2 排队长度 |
1.3 研究现状总结分析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错位交叉口间距研究基础 |
2.1 城市平面交叉口概述 |
2.1.1 城市平面交叉口类型 |
2.1.2 平面交叉口的通行方向和冲突点 |
2.2 错位交叉口的类型及特征分析 |
2.2.1 错位交叉口的类型 |
2.2.2 城市错位交叉口特征分析 |
2.2.3 错位交叉口的交通现状 |
2.3 错位交叉口功能区 |
2.3.1 交叉口功能区含义 |
2.3.2 上游功能区长度 |
2.3.3 下游功能区长度 |
2.3.4 交叉口功能区建议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
3.1 交通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内容 |
3.1.3 调查方案 |
3.2 调查数据分析 |
3.2.1 交通流基本理论 |
3.2.2 交通量分析 |
3.2.3 速度分析 |
3.2.4 交通流量——速度模型参数关系分析 |
3.2.5 车头时距分析 |
3.3 错位交叉口间距的影响分析 |
3.3.1 信号控制错位交叉口间距影响因素 |
3.3.2 城市道路功能 |
3.3.3 交叉口的车型组成 |
3.3.4 信号配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模型的搭建与参数标定 |
4.1 仿真软件的选取与交叉口模型的搭建 |
4.1.1 交通仿真模型需满足的条件 |
4.1.2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选取 |
4.1.3 交叉口微观仿真模型的搭建 |
4.2 微观仿真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1 期望速度的敏感性分析 |
4.2.2 驾驶员行为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 微观仿真模型参数标定方法 |
4.3.1 期望速度参数标定 |
4.3.2 驾驶员行为参数标定方法 |
4.3.3 驾驶员行为参数标定系统开发 |
4.4 仿真模型有效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条件下错位交叉口间距阈值的确定 |
5.1 Vissim仿真参数设置 |
5.1.1 道路几何参数 |
5.1.2 错位交叉口绘制 |
5.1.3 交通参数设置 |
5.1.4 检测器与评价设置 |
5.1.5 仿真参数设置 |
5.2 错位交叉口间距阈值确定 |
5.2.1 视为一个交叉口的信号控制 |
5.2.2 视为两个交叉口的信号协调控制 |
5.3 基于交通流稳定距离的安全间距验证 |
5.3.1 路段交通流运行状态特征及安全距离的界定 |
5.3.2 交通流稳定距离分析 |
5.3.3 交通流稳定距离判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海绵化改造对城市内涝及交通的影响研究 ——以东莞市中心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1 暴雨内涝方法研究 |
1.2.2 城市交通方法研究 |
1.2.3 海绵城市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内涝防涝情况 |
2.3 交通情况 |
2.4 小结 |
第三章 SWMM模拟分析 |
3.1 SWMM模型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预处理 |
3.2.3 相关参数的设定 |
3.2.4 inp文件制作 |
3.3 模型验证与分析 |
3.3.1 实测降雨分析 |
3.3.2 设计降雨推求 |
3.3.3 模拟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内涝积水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范围交通情况 |
4.2.1 研究范围 |
4.2.2 重要交叉口交通流量 |
4.2.3 内涝积水与行车速度函数关系 |
4.2.4 交通模拟仿真(Synchro) |
4.3 小结 |
第五章 海绵化改造对城市内涝及交通的影响 |
5.1 概述 |
5.1.1 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 |
5.1.2 海绵化改造的目标与原则 |
5.1.3 海绵城市技术适宜性分析 |
5.2 海绵化改造方案设计 |
5.2.1 下凹式绿地(实验研究分析) |
5.2.2 植草沟(实验研究分析) |
5.2.3 透水铺装(实验研究分析) |
5.2.4 生物滞留设施 |
5.2.5 雨水调蓄设施 |
5.3 海绵化改造后影响 |
5.3.1 对城市内涝的影响 |
5.3.2 对交通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基于交通仿真的拓宽交叉口服务通行能力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区域交通信号协调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D]. 张诗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城市路网交通拥堵机理及改善策略研究[D]. 吴子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复合功能城市主干道交通优化研究[D]. 袁铃惠. 重庆大学, 2020
- [4]城市地铁施工期间临时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D]. 谢思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5]面向无人驾驶的道路交通关键参数优化研究[D]. 吴咪艺. 东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虚拟仿真的雄安新区道路交通系统分析[D]. 戴随喜. 东南大学, 2020(01)
- [7]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匝道分流改进优化及协调控制[D]. 王家琦.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8]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待行区建模及应用[D]. 孙春刚.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基于VISSIM仿真的错位交叉口间距研究[D]. 孙建成.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海绵化改造对城市内涝及交通的影响研究 ——以东莞市中心片区为例[D]. 陈海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