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全面理解“资本”内涵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灵桂,洪银兴,史丹,洪永淼,刘俏,周文[1](2021)在《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会议精神,《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策划了"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邀请经济学领域6位知名学者选择不同的视角,畅谈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以飨读者。
赵芳誉[2](2021)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生产关系思想及其实践价值研究》文中指出
曹勇[3](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周茜[4](2021)在《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总纲,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政治建设高度重视,就如何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常用到“首位”、“第一”、“统领”这些词语,凸显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问题。并特别强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政治属性,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根本点、关键点。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研究,是新形势下党建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对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持续推动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缔造过程中,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明确提出过党的政治立场、政治目标和政治要求等光辉的思想理论,是共产党人政治建设思想的理论源头。列宁在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指导俄国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党建思想,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注重党的政治建设,从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到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的“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从建国后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强调,都表明政治建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这构成了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历史依据。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也是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国内外政党建设经验教训和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科学回答为什么加强和怎样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等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政治关乎根本,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如果不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或偏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因此,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保持政治清醒,既要把人民立场作为自觉的立场追求,又要将其作为现实的工作取向,确立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根本态度与方法。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做人底线,营造优良政治生态,形成正气弘扬的大气候。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了辩证思维,在党的建设实践中,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的重大成果,是对实践创新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中国共产党对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一以贯之的,既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起点,也是我们党开展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和统领作用,正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时代表现。在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论述中,表现出对群体主体和个人主体政治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强调对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突出、对国家机关政治属性的彰显以及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将唯物辩证法贯穿始终,使其显示出独特的特征,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统领性与整体性的统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党的自我革命与推动社会革命的统一。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向,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器;从国际大历史视角来看,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探索也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有利于各国政党在比较鉴别中认识自身的长短优劣,有利于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既是贯彻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要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升网上作战能力、批判错误思潮以及发挥制度保障。唯此,才能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
康瀚月[5](2021)在《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政治纪律教育,把党锻造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纪律严明、深得民心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重大变化给党员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得政治纪律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党的历史使命使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发生深刻变化,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状况和政治纪律教育的现状,凸显了新时代加强政治纪律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些情况充分说明,以往的政治纪律教育已与现阶段的政治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很难能够满足新时代政治纪律建设的需求,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是时代所需、现实所急。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总结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教育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分析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紧迫要求和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可行路径,力求建构科学合理的政治纪律教育体系。在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方面,本文遵循从历史到现实、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分别探讨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经验、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紧迫要求和基本内容以及推进路径。本文紧扣新时代背景,牢牢围绕政治纪律,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真正发挥其在规范全体党员言行、提升从严管党治党水平等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第一部分,探究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经验,从考察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中探索其内在规律与宝贵经验。本部分从纪律与党的政治纪律的内涵入手,明确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定义范畴。在把握党的政治纪律教育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出其理论依据。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总结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在理论创新和革命实践上取得的重要经验成果,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提供借鉴意义。第二部分,分析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紧迫要求,从归纳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政治纪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出现的新问题中阐述新时代加强政治纪律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胜风险考验中,需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然而,当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教育现状仍然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党的政治纪律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因此,要不断强化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第三部分,阐述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基本内容,从凝炼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新的内涵和要求中把握政治纪律教育的主要内容。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要以常态化的开展党章党规教育、“四个意识”教育、“四个自信”教育和“两个维护”教育,使全体党员明确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基本政治规范,自觉地维护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向党中央看齐,与党同心同德。第四部分,论述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推进路径,从梳理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存在的不足中,结合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政治纪律教育的有效路径,即加强党对政治纪律教育组织领导、创新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方法、构建政治纪律教育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优化政治纪律教育的社会生态、强化政治纪律教育载体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党的政治纪律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组织性、纪律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之本,壮大之源。进行本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理论,还能有效地破解政治纪律教育中突出问题,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增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全体党员的组织纪律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智慧和力量。
郑鑫[6](2021)在《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块整钢”,而科学实践观就是贯穿这一整体理论的逻辑主线。本文意在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文献中关于实践观点的相关论述,凝练出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并把这些关于实践的思想纳入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之中,以便清晰地展现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成过程和内在规定性,探究马克思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具体内容如下:马克思实践观有其特定的思想渊源及发展历程。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三分法”到伊壁鸠鲁的“精神形态的实践哲学”,从康德的“道德实践”、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的行动”到黑格尔的“以自由为根本目的的有意识的中介活动”,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精神活动”到赫斯的“自由行动”等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渊源。本文第二章结合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境遇,以经典文献为依据,回顾各个重要时期马克思对“生活实践”的不同理解,追寻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历史性变革、深化运用和理论拓展的发展轨迹。马克思在批判、吸收、借鉴前人实践观的基础上建构起贯穿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改变世界”的新实践观。马克思实践观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和理论特质。它涵盖了“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异化)劳动生产”和“(变革现实的)革命活动”等向度。本文第三章在利用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厘定出马克思实践观的相关概念,系统研究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语义下实践观点的深刻内涵。具体从哲学层次的实践、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实践和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实践三个维度对马克思实践观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纽带。本文第四章从实践观是支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石、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等三个维度论述实践观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纽带作用。
杨梅梅[7](2020)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再阐释》文中研究表明人的发展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哲学家研究的重点,马克思也不例外,“人的全面发展”便是其关于人的发展的最终价值追求。但是在这一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其理解产生了误读,尤其在我国的教育方面。在对人的理解过程中,人们倾向于把其理解为抽象的,只存在于脑海当中的人,即使将其理解为现实的、具体的人,也分不清个体的人与类的人的区别,因而导致在对“全面”的理解过程中,把类意义上的“全面”当成个体意义上的“全面”,提高了对个体“全面”的要求,导致以高标准来发展个人,从而忽视了人的自由个性。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根据马克思相关文本探究“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真正内涵。依据马克思的主要文本及国内外学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背景。结合马克思的相关着作梳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几个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论述这一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阐释。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人是“现实的人”。深入研究了现实的人所具有的个体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自然性、超自然性等具体规定性。第三章则在“现实的人”所具有的具体规定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个体和类的角度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个体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个体合格基础上基本素质的“多方面发展”“完整发展”“平等和谐发展”及“自由发展”,类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类特性”“类社会关系”“类能力”“类的全面解放及充分自由发展”,个体和类结合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通过结合马克思相关文本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深入研究,可以回应人们关于这一思想的误读,得到关于这一思想的全新理解。同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于当下人与社会健康、自由、和谐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李芳[8](2020)在《时代新人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国家的根与魂,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文化自信,意味着国家、民族和政党在清晰地认识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理念和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对文化发展秉持坚定信念和充分信心。时代新人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希望,关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新形势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培育时代新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提高有利于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更好地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的价值底蕴和文明内涵,为社会主义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使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在文明的层次得到提升和诠释。对时代新人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的研究立足于物态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塑造、行为文化熏陶和心态文化教育四个层面。其中物态文化建设是前提,通过加强物态文化产品开发、创新物态文化载体传承形式和强化物态文化环境塑造,为培育时代新人文化自信夯实基础;制度文化塑造是保障,通过强化制度文化认同、强化制度文化辨识、增强制度文化自觉,为培育时代新人文化自信确立制度规范;行为文化规范是条件,通过培养时代新人的个体行为习惯、传承创新新时代的群体习俗文化、发展创新新时代的社会民俗文化,为培育时代新人文化自信创设良好氛围;心态文化教育是核心,通过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教育、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情趣教育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教育,为时代新人文化自信的培育培植思想根基。
梁俊山[9](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冯佟[10](2020)在《马克思异化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发展》文中提出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就成为了讨论的热点。然而通过研究发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后,马克思对异化概念使用的频次明显降低,学界由此产生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成熟的顶点”,而《资本论》则是马克思创作能力的“衰退和削弱”的观点。人为地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分割为两部分,影响了我们对异化理论的整体性理解,以及对异化理论的评价。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异化理论渊源的探析,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穆勒评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异化概念使用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马克思并未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抛弃异化概念的使用,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过程中对异化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商品分析为起点,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关系进行了讨论,对早期关于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循环论证问题进行了回应;《资本论》中从商品到货币再到资本的三大拜物教的分析,深化了异化理论的理论内涵;《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工业分工的发展和机器使用的分析,为理解异化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产生的新变化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异化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发展进行梳理后发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不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进行了延伸和进一步阐释,还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现象的过程中,揭露了物掩盖的社会关系异化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心理异化。无论是在理论深度方面还是认识逻辑上,《资本论》对异化问题的认识都上升了一个台阶,《资本论》的完成实现了马克思对异化理论认识的升华。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异化理论的发展,不仅在理论层面上为正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了基础,还在实践层面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对当代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全面理解“资本”内涵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全面理解“资本”内涵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携手在新起点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一、“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
二、新发展理念将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大动力 |
三、以“五个统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创新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大贡献 |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三、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
四、工业现代化的创新驱动之路 |
坚守建设工业强国之初心、开创工业发展新道路 |
百年党史中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导言 |
二、中国经济发展基本历史经验 |
1. 始终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为中心 |
2. 建立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3. 确认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 |
4. 坚持渐进式改革方法论 |
5. 不搞私有化,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
6.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7.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8. 发挥政府和市场调节“两只手”的作用,并保持两者的动态平衡 |
9. 主动对外开放,大胆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 |
1 0. 坚持“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的新发展方式 |
三、结论 |
碳中和与中国经济增长逻辑 |
一、碳中和提出的战略意义与时代背景 |
二、碳中和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最大动能 |
三、对碳中和认知的几个误区 |
四、碳中和愿景下中国经济模式转型实施路径 |
五、结语 |
用中国经验丰富和发展市场经济理论内涵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对标西方市场经济 |
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
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 |
四、现代化高水平市场经济一定是坚持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 |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地位作用 |
第二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
第三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
第四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方法与特质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方法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特质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继承和创新 |
第二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指南 |
第三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器 |
第四节 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 |
第一节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第二节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第三节 提升网上作战能力 |
第四节 抵制错误思潮袭扰 |
第五节 发挥制度保障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系统研究法 |
1.3.3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经验 |
2.1 政治纪律与政治纪律教育 |
2.1.1 纪律与政治纪律 |
2.1.2 政治纪律教育 |
2.2 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的思想 |
2.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内容与要求的思想 |
2.3 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教育的历史经验 |
2.3.1 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教育的历史进程 |
2.3.2 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教育的基本经验 |
第3章 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紧迫要求 |
3.1 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面临新形势 |
3.1.1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 |
3.1.3 党内面临的风险考验 |
3.2 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出现的新问题 |
3.2.1 党的政治纪律的现状 |
3.2.2 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状况 |
3.3 新时代影响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
3.3.1 纪律教育主体作用发挥不强 |
3.3.2 党员的党性修养不足 |
3.3.3 社会政治生态建设相对滞后 |
第4章 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基本内容 |
4.1 开展党章党规教育 |
4.1.1 党章党规是政治纪律教育的根本遵循 |
4.1.2 党章党规明确了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 |
4.2 增强“四个意识”教育 |
4.2.1 “四个意识”是检验党员对党忠诚的试金石 |
4.2.2 “四个意识”确立了党员的基本政治规范 |
4.3 坚定“四个自信”教育 |
4.3.1 “四个自信”是解决党员思想与行动的“总开关” |
4.3.2 “四个自信”是保持政治定力的着力点 |
4.4 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教育 |
4.4.1 “两个维护”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 |
4.4.2 “两个维护”是对民主集中制的科学运用 |
第5章 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推进路径 |
5.1 加强党对政治纪律教育组织领导 |
5.1.1 坚持和完善政治纪律教育的领导制度体系 |
5.1.2 坚持和完善各级党组织政治纪律教育责任制 |
5.2 创新党的政治纪律教育方法 |
5.2.1 以问题导向推进政治纪律教育 |
5.2.2 以实践体验深化政治纪律教育 |
5.2.3 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
5.2.4 以遵纪守法榜样促进政治纪律教育 |
5.3 构建政治纪律教育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 |
5.3.1 完善政治纪律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机制 |
5.3.2 强化政治纪律教育激励机制 |
5.3.3 健全政治纪律教育监督约束机制 |
5.4 优化政治纪律教育的社会生态 |
5.4.1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5.4.2 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
5.4.3 培育优良家教家风 |
5.5 强化政治纪律教育载体的作用 |
5.5.1 推动主题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 |
5.5.2 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党的政治纪律教育 |
5.5.3 发挥党校的阵地和引领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思想来源 |
(一)古希腊时期的实践观点 |
1.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理论、实践和创制 |
2.伊壁鸠鲁的“精神形态的实践哲学” |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点 |
1.康德的“道德实践” |
2.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的行动” |
3.黑格尔的“以自由为根本目的的有意识的中介活动” |
(三)青年黑格尔派的实践观点 |
1.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 |
2.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精神活动” |
3.赫斯的“自由行动” |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演进 |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 |
1.“博士论文”时期追求自由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 |
2.《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批判实践 |
3.《德法年鉴》时期作为物质力量的革命实践 |
4.《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语义下的实践 |
5.《神圣家族》中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 |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变革 |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体系下的物质生产 |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运用和深化 |
1.《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的实践 |
2.《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雇佣劳动下的生产活动 |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在规定性 |
(一)马克思在哲学视阈下对“实践”的阐释 |
1.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 |
2.实践是能动的对象性活动 |
3.实践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 |
4.实践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扭曲成异化劳动 |
(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视阈下对“实践”的阐释 |
1.雇佣劳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实践方式 |
2.剩余价值源自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实践 |
(三)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视阈下对“实践”的阐释 |
1.革命活动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实践 |
2.共产主义是消灭资本主义的实践 |
四、马克思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纽带 |
(一)实践观是支撑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
1.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化与统一的前提 |
2.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的观点 |
3.社会历史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 |
(二)实践观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 |
1.从劳动出发剖析资本主义社会 |
2.实现物质生产关系和实践活动的内在统一 |
3.消灭雇佣劳动实现自由劳动 |
(三)实践观是构建与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 |
1.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
2.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再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几个阶段 |
1. 孕育与萌芽阶段 |
2. 提出与发展阶段 |
3. 成熟与完善阶段 |
(二)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阐释 |
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
2. 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阐释及存在的问题 |
二、 “人的全面发展”之“人” |
(一) “现实的人”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立足点 |
1. “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人” |
2. “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 |
3.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人” |
(二) 人是自然性和超自然性的统一 |
(三) 人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三、 “人的全面发展”之“全面” |
(一) 从个体的意义上看“人的全面发展” |
(二) 从类的意义上看“人的全面发展” |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时代新人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3.1 理论意义 |
3.2 应用价值 |
4.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4.1 研究方法 |
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1.1 基本概念 |
1.1.1 时代新人 |
1.1.2 文化自信 |
1.2 理论基础 |
1.2.1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 |
1.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创新 |
1.2.3 文化分层理论 |
第2章 以物态文化建设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 |
2.1 加强物态文化产品开发 |
2.1.1 发挥生产型文化产品文化效应 |
2.1.2 提升生活型文化产品文化价值 |
2.2 创新物态文化载体传承形式 |
2.2.1 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载体传承形式 |
2.2.2 创新革命文化载体传承形式 |
2.2.3 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载体形式 |
2.3 强化物态文化环境塑造 |
2.3.1 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 |
2.3.2 营造健康的经济环境 |
2.3.3 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
第3章 以制度文化塑造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 |
3.1 强化制度文化认同 |
3.1.1 坚持制度文化的科学认同 |
3.1.2 提升制度文化的价值认同 |
3.1.3 彰显制度文化的特色认同 |
3.2 强化制度文化辨识 |
3.2.1 正视资本主义制度文化的弊病 |
3.2.2 抵制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干扰 |
3.2.3 讲好中国特色的制度文化故事 |
3.3 增强制度文化自觉 |
3.3.1 加强制度文化反思 |
3.3.2 推动制度文化创新 |
第4章 以行为文化熏陶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 |
4.1 培养时代新人的个体行为习惯 |
4.1.1 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 |
4.1.2 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
4.1.3 开展各行各业先进代表人物学习宣传活动 |
4.2 传承创新新时代的群体习俗文化 |
4.2.1 传承创新物质生活习俗 |
4.2.2 传承创新社会文化习俗 |
4.3 发展创新新时代的社会民俗文化 |
4.3.1 传承创新人生礼仪民俗 |
4.3.2 发展弘扬岁时节令民俗 |
4.3.3 创新发展社会组织民俗 |
第5章 以心态文化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 |
5.1 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教育 |
5.1.1 树立新时代的价值标准规范 |
5.1.2 坚定时代新人的价值理想目标 |
5.1.3 强化对时代新人的价值导向引领 |
5.2 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情趣教育 |
5.2.1 提高时代新人审美能力 |
5.2.2 建构时代新人审美理想 |
5.2.3 塑造时代新人完美人格 |
5.3 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教育 |
5.3.1 训练时代新人思维能力 |
5.3.2 拓展时代新人思维方法 |
5.3.3 优化时代新人思维结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理论视角 |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
(一)样本选取原则 |
(二)样本基本概况 |
(三)样本典型特征 |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马克思异化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对象及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对象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渊源及发展过程 |
2.1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理论来源 |
2.1.1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异化观的批判继承 |
2.1.2 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观的批判继承 |
2.1.3 对赫斯金钱异化观的批判继承 |
2.2 巴黎手稿时期的异化理论 |
2.2.1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 |
2.2.2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起源与扬弃 |
2.2.3 《穆勒评注》对交往异化问题的讨论 |
2.3 《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的异化理论 |
2.3.1 异化根源于社会分工的固化 |
2.3.2 发展生产力扬弃异化 |
2.4 《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时期的异化理论 |
2.4.1 由货币到资本的异化 |
2.4.2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异化的扬弃 |
第3章 《资本论》中的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 雇佣劳动与资本关系的讨论 |
3.1.1 资本主义经济下的雇佣劳动 |
3.1.2 雇佣劳动产生剩余价值 |
3.1.3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
3.2 拜物教批判理论对异化理论的发展 |
3.2.1 商品拜物教 |
3.2.2 货币拜物教 |
3.2.3 资本拜物教 |
3.3 资本主义工业分工的发展对异化内容的补充 |
3.3.1 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业分工产生 |
3.3.2 资本借助机器进行增殖 |
3.3.3 机器生产造成工人产生新的异化 |
第4章 《资本论》中异化理论的主要特征 |
4.1 异化劳动概念的延续和进一步阐释 |
4.1.1 延续劳动产品和生产活动与工人相异化观点 |
4.1.2 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片面畸形的发展 |
4.1.3 阐释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异化 |
4.2 拜物教理论对异化概念的全面阐述 |
4.2.1 拜物教理论中异化逻辑的递进与深入 |
4.2.2 资本拜物教对物掩盖的社会关系异化现象的揭露 |
4.2.3 拜物教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心理异化的反映 |
4.3 对异化理论体系的全面升华 |
4.3.1 完成异化理论发展由哲学向经济学的转向 |
4.3.2 实现异化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飞跃 |
4.3.3 完成对扬弃异化条件认识的发展 |
第5章 《资本论》中异化理论的当代启示 |
5.1 《资本论》中异化理论对当代理论发展的启示 |
5.1.1 有助于从整体性角度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内涵 |
5.1.2 有助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创新 |
5.2 《资本论》中异化理论对当代实践指导的启示 |
5.2.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5.2.2 从现实的人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5.2.3 从社会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四、对全面理解“资本”内涵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J]. 王灵桂,洪银兴,史丹,洪永淼,刘俏,周文. 中国工业经济, 2021(12)
- [2]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生产关系思想及其实践价值研究[D]. 赵芳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 周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研究[D]. 康瀚月. 辽宁大学, 2021(02)
- [6]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D]. 郑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再阐释[D]. 杨梅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时代新人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D]. 李芳.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9]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10]马克思异化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发展[D]. 冯佟.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